教师教学行为分析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教学行为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篇1

从调查的数据,我们既可以发现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也可以了解其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方面

1、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

有82.29%的教师能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经常拓展,有自己的补充,重点、难点突出。这充分说明新教材确实体现了生成的特征,突出了新教材所强调的教学过程中的创造与补充。但有17.71%的教师“照本宣科”,不对教材作深入钻研与分析,满足于条条框框的知识讲授,资料贫乏,讲课思路较狭窄。

2、在教师关注点上

一是从关注学生考试结果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表现为有82.1%的学生觉得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把目光集中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二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问题。61.3%的学生认为教师不仅关心学生回答是否正确,而且对思考过程、回答结果有无创造性更为关注;有30%的学生认为教师关注知识的掌握,有39.1%的学生认为教师更关注教师能力的发展。这说明还有三分一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没能扭转过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

3、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及时间上

布置课外作业和辅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与补充,有助于巩固课堂和检验书本知识,有利于因材施教。调查显示:有2.08%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从来不辅导学生;一周辅导学生1-2小时的占教师总数的36.46%;有84.38%的教师感到新课改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如表1。

中小学教师辅导时间的缩短,与教师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不符;工作量加大,使教师对新课程研究很少,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程序,对三维目标难以顾及,忙于应付,疲于备课。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

新课程观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生命。课改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身心、个性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新课改实施后,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结果如表2。

调查表明,近一半学生认为作业量不多,用较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为了提高听课的针对性,70%多的学生能提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约有50%的学生认为作业量较多或非常多,这说明部分教师还没有改变教学方法,仍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效果。有10%的学生不能提前预习功课,学习盲目、被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激发起来。

(三)教师自我反思方面

自我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是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调查显示,有28.13%的教师认为教学反思很重要,每节课后都写授课体会与感受;有38.54%的教师认为比较重要,一般情况下都要写;有30.21%的教师认为没有时间,只能偶尔进行;另有3.125%的教师认为对自己没有帮助,从没有反思过,且此部分调查对象集中在农村初中。这说明还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对教学反思的作用认识不足,所以不能自觉地进行,甚至从不反思,这势必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影响教学效果。

(四)合作学习方面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很多教师把能否进行自主、合作或探究学习作为新课程行为的标志。于是,课堂上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师达61.2%,“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等形式充斥着整个课堂,异常“活跃”。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及时肯定学生的长处都是可取的。但部分教师过于追求“时髦”的外在形式,学生能懂的要学生分组讨论,能独立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合作,能自主时不让学生独立;学生有探究欲望时,为赶时间,71.2%的教学内容由教师直接讲述,告知结论。这致使学生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性,体验不到分工协作的快乐。

二、原因分析

造成教师教学行为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受传统观念影响,新课程理念模糊

课程理念是进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表达越明确,把握越准确,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越强。从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观念已深深扎根于部分教师(占1/3)的头脑中,这自然会干扰、阻碍他们对新课程理念的吸收。在他们的认识中,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成绩。因此,不顾学生的实际与感受,将学生作为接纳知识的容器,随心所欲;一味地向专家学习、向权威学习,视专家、权威为标准、真理。另外,还有15.63%的一线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过于理想化,不分学科的三维目标过于泛化,这必然影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

(二)教师培训力度不够,流于表面形式

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改革的成败。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新的对课程理念、课程管理体制以及课程实施的深刻变革,更加需要全面、深刻的教师培训来保证。但是,目前教师的培训针对性不强,一般限于专家的集中讲授,表现出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与教师的实际要求不吻合。例如:当前主要是分层次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地市级或省级教师由省级教育学院培训,县级教师由地市级教育部门培训,农村教师由县教育局来培训,且近90%是采用专家讲授、集中培训的方式;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的讲授仅占10%左右,且对教师如何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缺乏引导与监督,从而使教师的知识源头缺乏活水,知识陈旧或行为茫然。

(三)教师压力过大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但这类学习方式一般适用于小班教学,在大班或复式班运用,教师需要更认真地设计,在备课与方法上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忻州市有国家级贫困县11个,占全国贫困县(35个)的31.43%;目前小学中有复式班的学校占总数的61.1%,复式班占总班数的20.64%,复式班学生占小学生总数的31.2%。再加上对学生能力、主体性的培养,教师难以适应。此外,经济的贫困导致大多数教师工资待遇低,生活负担重,经济压力大,这一切都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四)教师职业倦怠感较强。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长期工作在高度压力下的教师,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状态。长期的压力和倦怠不仅造成教师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同时也影响着教学水平。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情绪衰竭,即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消失,每天机械奔波于家庭与教室之间;第二,非人性化,即教师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第三,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评价降低。高年龄、高教龄的教师职业倦怠明显高于年轻教师,小学教师明显高于中学教师。如此消极的心理状态显然难以有合理的教学行为,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

(五)评价体系滞后

评价体系,尤其是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落实课程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社会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评价学校、学校如何评价教师、教师如何评价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教学行为。在升学率至上的今天,“学校轰轰烈烈地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抓应试教育”。而作为学生监护人的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却又担心孩子考试成绩,两相权衡下还是多以升学为主要追求。个别学校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受到家长的强烈抵制;每年一度的评优、评模、晋升职称等常规工作,仍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如此评价标准下的教学方式自然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悖,评价制度的滞后与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瓶颈。

三、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对策

(一)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首先在于其能够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在这方面,除了教师自学新课标外,学校还要通过培训、观摩录像等多种途径,使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标蕴含的时代内涵和本质要求,从内心深处树立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切实转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和课程观,激发教师对教育改革的内在动机与热情。

(二)强化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由人类的主体性构筑而成,需要教师对教学行为不断进行批判性反思。教师的反思意识是教师真正改变教学行为的前提,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反思内容包括教学观念、教学实践、能力结构、处理学生问题的方法、教学结果等,它是基于提高自我教学能力的强烈愿望,以教师的教学需要和个性特征为前提,“它指明了处于教学实践中的人,应该审视教学过程,反思自身行为的合理性程度。”有反思意识,才能以教学主体的身份投入教学之中,对教学表现出审慎的态度,不断地促使自己朝既定的方向努力。而缺乏反思意识的教师,改进教学行为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三)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目的性

第一,我们应该对培训的形式及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要动员全体教师参与,使培训的内容更加贴近教师实际,与其日常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反思;将培训内容深入到微观层次,少一些集中讲授,多一些现场观摩;少一些理论知识的传授,多一些有指导性的讨论与研究,将科学规范的案例示范于课堂,使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有所体现;将新教材的分析与课题设计联系起来,将教学理念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第二,加强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将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着重对教师进行课程基本理论、课改目标及理论、教学原则与教材、具体的教学策略、学科教学案例等方面的培训,从多方面健全培训制度。

(四)降低教师压力,消除其职业倦怠,使教师保持健康的心态

教师压力的降低、职业倦怠感的消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第一,校长、家长、学生与社会对教师应抱有合理的期望,从加大教育投资和加大宣传人手,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第二,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征,树立恰当的期望,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教育工作的性质有正确的认识。第三,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与氛围。如,校领导实行开放民主的管理制度、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等,这是教师保持健康心态和积极个性的重要举措。第四,教师要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教师只有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才能为自己确立适当的奋斗目标,更理性地分析所面对的种种压力,增强处理问题的信心。作为教师个体,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征兆时,应勇于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症状,查处自己的压力来源,主动寻求帮助,设法加以化解。

(五)改革教师评价标准,建立动态、多元、综合的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对学校教学、管理、业绩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观念起导向作用。如果仅凭学生的文化成绩来评价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主课教师,就会限制教师的主体性与成就感。我们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首先,学校领导应制订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可操作性评价标准并设计评价手段,支持教师系统地开展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则应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自我评价,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负责的态度。其次,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提出对学生的期望,清楚地界定课程水平和学校水平的目标,持续监控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进展。

篇2

摘 要:如今的教学改革越来越重视课堂有效教学行为,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行为,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介绍了课堂有效教学及课堂有效教学行为,并提出了改善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概述

1.课堂有效教学

课堂有效教学是教师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通过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W效果。课堂有效教学是西方工业社会追求工作效率的原则在教育领域的延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课堂有效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和更新。课堂有效教学要求教师精心地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想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使教学变得更加有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有效教学行为

课堂有效教学行为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所要教授的内容,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所学内容所采用的多样化的教学行为。这些教学行为旨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了使学生高效、有效地学习,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能够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行为就是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美国教育家曾提出了十种有效教学行为,包括五种关键行为和五种辅助行为。五种关键行为指的是授课清楚、条理清晰,任务引导,教学多样,吸引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中来,使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五种辅助行为是利用学生的力量、思想提问的艺术、组织结构、探寻和教师的情感投入。

3.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已经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与小学阶段的学生相比,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迅速提高,注意力也变得更加集中稳定。初中生处于思维能力发展阶段,要求初中数学教师采用不同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截然不同,初中数学的逻辑思维更加严密,更具有抽象性。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转换教学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初中数学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教材上的内容,而且要通过大量地做题,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知识。

二、改进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策略

1.改善讲述教学行为

讲述行为是一种比较基础的教学行为。该教学行为具有单向性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初中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讲授行为,最大化提高讲述行为的有效性。数学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的讲述行为要有逻辑性,要清晰地讲解清楚所要教授的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选择合适的讲述行为、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性的教学语言、铺垫性的讲述,强调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启发学生的思维,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2.改善提问教学行为

初中数学教师还应改善提问教学行为,在课堂上数学教师应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听课的情况,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把握住时机,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提问。数学教师可以先通过探问降低问题的难度,将知识点化难为易,再通过提问逐渐地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起来。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在认真观察学生反应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探问与追问的策略。运用多样的提问方式,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听课的情况,在学习课程的难点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给学生一些提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突破思维瓶颈,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拓展知识的深度。

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改善讲述教学行为和提问教学行为,运用适合的富有情感的讲述行为和恰当的提问方式,增强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少杰.有效教学的评价、理念和策略[J].教育导刊, 2007(3).

[2]王光明.高效数学教学行为的归因[J].数学教育学报, 2010(10).

篇3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差异教学 教学行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差异教学的理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关注。差异教学是指在目前班级授课制的框架下,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教学的可利用资源,在教学中全面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样、高效的教学模式,旨在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独特、持续、充分的发展的教学。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承认学生的共性、把握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差异视为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调查设计

为了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处理个别差异的现状,我就差异教学的问题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杭州市三所小学、两所中学和一所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分教师及杭州某高校教育硕士班学员。

问卷是我自制的,主要依据差异教学的定义和特征确定问卷内容。问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问卷选项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为“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等,第二部分为开放式问答题。调查方式为实地随机分发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35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问卷有效率为90.63%。另外,就问卷中反映出的一些情况与部分教师作了深入的访谈,以了解较深层次的原因。被调查对象在学校类型、学历、任教年级、任教班级人数、任教学科、教龄等方面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教师的观念与行为之间往往并不完全吻合,有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在主观上并未去做应有的努力,而以习惯性的传统方式来处理问题。因此,对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教学行为有必要进行调查研究。

根据表1―7的各项数据,总的情况看来,每题的平均分有的低于3,有的高于3,而超过3.5的只有一项,没有一项达到4,做得最好的一项也只在“有时”和“经常”中间偏右,大多数是刚超过“有时”这一频率,说明教师在处理个别差异方面总的来说做得很不够。我们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成果评价、师生课外交往、教师合作、家校合作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教师对于在教学中关照个体差异的情况。

1.学习目标统一化

“我依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来调整他们的学习目标”这一项的平均分在六个类别中虽然是较高的,但只有3.2360,可见在教学目标适应学生的需要方面做得很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教师提出的统一的教学目标而没有可变性。关照学生的个别差异应该为学生设立不同的目标以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可以借鉴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设计不同难度的层次性标准。另外,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参与将教学目标动态地发展过渡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单一化

教学内容的总平均分为3.1573,其中“我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调整教材内容来讲课”一项的平均分为3.1798,比“我为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信息资源”的平均分稍高,但总的来说内容的差异化和资源的多样化程度都很不够。

3.教学过程划一化

教学过程的总平均分为3.0674。其中“我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除集体教学外我还采用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项是所有选项中平均分较高的,可见在对学生学习策略的自觉指导和教学策略的多样化方面做得相对较好,有利于关照学生的差异,但离差异教学的要求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其他选项“根据学生的兴趣,我适当地提供机会让他们选择学习活动”、“我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或自主性学习”、“我根据学生的需要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进度”、“我对学业优秀学生进行拓展性指导”、“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方式偏好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我与学生一起制订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的得分依次降低,在这些方面都比较欠缺。可见教师在实践采用的基本上仍是划一的教学过程。

4.成果评价唯一化

成果评价的总平均分为2.6798,“我给予学生选择性、个别化作业”选项平均分为2.7416,说明教师给予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作业仍然是基本无选择的。下面这个案例可以印证此调查结果:“快下课了,老师匆匆忙忙不分青红皂白一古脑儿地布置了一些题目。撂下一句‘明天检查’就扬长而去。哪些题目适合基础差的同学也不交代一下。这样‘粗放式放牧’浪费了我们很多的时间。作业应该具有层次,而且允许我们同学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做哪些作业和不做哪些作业。……”一位学生理直气壮地说。①“我根据需要采用多样化评价工具与评价标准”选项平均分只有2.6180。可见教师对学生成果的评价基本是唯一的。

5.师生课外交往失衡

这一项的总平均分为3.2472。“我参与无关我的任教学科的学生活动”项平均分较低。“我对学业不良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项平均分较高,说明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比较强。但参照前面对优秀生拓展性教学选项的较低得分,以及教师与学生非学科性的交往较少的情况,可见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在优生与后进生、学科性与非学科性之间不够均衡。

6.教师合作亟待改进

教师合作项的总平均分为2.9624,说明教师总体的合作情况欠佳。其中“我与其他教师交流学生的差异情况”得分最高,刚刚超过3,说明教师在相互交流学生情况方面做得相对较好。而“我与其他教师交流共享教学资源”、“我与其他教师一起备课,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两项得分较低,说明在教学工作上教师之间还是比较封闭的,大多数时间是独自搜寻教学资源,独自备课,各自为政。这与教师的个人主义文化有关。在差异教学中,教师一起分享书籍、杂志、网站等里面的教学资源,共同拟订差异教学活动计划,在教学中分工合作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以有利于节省时间,促使教师之间优势互补,使差异教学更为有效。

7.家校合作尚须加强

家校合作项总平均分为3.3568,其中“我和家长交流学生的综合表现”项平均分为3.4038,“我以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社区文化氛围”项平均分为3.3099。本项平均分虽然在此调查中最高,但是离4还有一段距离,仍需加强。教师通过各种方式经常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多样表现,以及他的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对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是很有必要的。

三、结语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与分析,表明尽管大多数教师在观念上认可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但是在行为上仍然倾向于大一统的教学,行为与认识脱节。究其原因,当然有各方面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然而我以为,影响当前差异教学实施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切实可行的策略。如果我们在对班额进行调整、评价制度进行改革等条件创设的同时,能为教师提供多样有效的差异教学的策略,使他们在教学中能逐步地行动起来,不断走向差异教学,那么最终可以使教师在内心深处真正坚定对差异教学的信心,从而自觉地使行动与观念一致起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注释:

①陈鲁峰.什么样的作业受欢迎[N].中国教师报,2003-12-19.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第一版.

[2]杨启亮.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J].教育研究,2002,6.

[3]王少菲.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4]王辉,华国栋.论差异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4,(11).

[5]姜智,华国栋.差异教学实质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4,(4).

[6]黄显华等.一个都不能少:个别差异的处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0.

篇4

一、中学政治教师的角色意识

中学政治教师角色是中学政治教师在中学生教育中的地位与身份,主要是指国家、社会、其他职业群体对中学政治教师行为的一种期待,以及中学政治教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应有行为的认识,它是教师在实现与其中学政治课程教育者的身份、地位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与教师个人对中学政治教师预期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1.类角色意识

类角色意识是类主体从类的角度对角色内容的反映。中学政治教师角色意识的存在首先是对教师类角色意识的需要和接受。教师是依靠角色赋予的力量才形成其主体定位的,教师角色意识体现着教师的类角色本性。相对社会其他角色而言,教师的角色意识与角色定位具有较强的职业特点,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建立现代思维方式、掌握创新教育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把握教育规律和方法、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热爱学生并具备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等。对于中学政治教师来说,类角色意识表征着这个群体作为社会独特的类群体的生存理想与特定身份的追求和认同,以及对该群体所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是全体教师所共同具有的角色意识。

2.群体角色意识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当课程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随着相互影响的增加而逐渐形成了带有专业性的角色意识时,便具有了教师群体角色意识的特征。在中学政治教师群体中,这种群体角色意识突出表现为中学政治课程对教师的角色要求,这种角色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中学政治课程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功能,并对这一群体的教师角色意识产生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也决定了中学政治教师群体的角色内容、角色功能、实现途径等,并体现在其完成课程的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之中。它所体现的是一种课程的价值取向,并表现出课程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性特点。因而,中学政治教师在兼具传统教师职业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和技巧时,更要体现出其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与坚持。也就是说,中学政治教师在扮演好其他课程教师职业角色的同时,更要做好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群体特性,表现出中学政治教师群体内部教育思想与职业追求之间的联系。其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学生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基本素质培养的要求、教师职业特性是这一群体连接在一起的强劲纽带,这种连接内含有当下中国社会发展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的诸种关系,包括中学政治教师群体同教师个体、学生个体、教育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个体角色意识

教师的个体角色意识是教师个人对职业内容的解释和运用,反映的是教师个人对教育问题的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种个体角色意识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对中学生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特征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规律性认识中形成的。

在教育实践领域,如果教师具备了较强的个体角色意识,不但能较快认同和接受课程的社会角色期待,而且能够创造性地完善社会的角色期待,使个人角色意识和社会期望达到有机统一。与其他专业教师不同的是,中学政治教师的个人角色意识是通过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与体悟,根据自身的能力与条件及面对的职业情境,经过内化后形成的切合自己职业需要的个人角色意识。这种自我建构融入了教师的创造性,其中包括对个人所具有的智力和知识的认知、思想政治素养与能力的认知、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心理认知与参与意愿、对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的处理能力、自身人格品质的自觉等。

二、中学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角色定位是教师角色意识的综合展现。从整体来看,教师的类角色意识与个人角色意识更多地趋同于群体角色意识,这就要求中学政治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在充分诠释课程主旨、发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同时,也要使教育教学活动满足课程、学生以及教师自身发展的共同要求,最终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1.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者

中学政治课程专门为中学阶段的所有学生设置,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反映出国家对中学生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统一要求。它是基础教育国家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衡量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方向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课程本身已构成了一种价值体系,是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在中学政治教育中的一种价值宣言。

课程意识形态功能的指向对象是中学生的价值观念系统,其核心内容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具体包括引导中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其能够全面认识并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其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只有坚持主导意识形态的核心品质,才能确保真正实现课程的价值目标。

中学政治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肩负着坚持和巩固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在课程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中国化的最新成就及其他先进的人文社科知识引领中学生的重任。使国家主导意识形态成为学生知行的指导、建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准则,这也是教师必须坚持的教育引导性职责的根本原因之一。在当今价值取向多元发展的趋势下,教师要做坚定的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和观念,帮助中 学生在多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通过他们自己的独立思考,培养独立品格,形成自己的观念,树立自己的理想,确立自己的信念。教师必须做到教育过程中主导价值的贯彻落实并尽力实现其教育意义,与此同时表明自己的价值追求。

2.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中学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是社会对中学政治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教师角色定位的过程,本质上是促进人的发展的过程,这是社会、学生以及教师自身发展的共同要求。

;因此,教师要适应社会需求,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中学阶段是培养人们良好的品格、积极的意识、正确的观念和坚毅的意志的最佳阶段或关键时期。”美国关于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政治人格是在人生的早期——青少年时代形成的,成年人的思想意识与政治行为取向是其青少年时期形成的政治价值观和认识能力的逻辑结果。进入中学时期后,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迅速发展,能够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原则进行逻辑推理,对社会的政治角色、政治过程、政治制度有更为理性和全面的认识,以此代替原有的感性认识。因而,教师对学生现在和将来的思想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教师要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既要尊重学生个体的思想权利,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面对转型期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的价值选择中,对其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存在的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实现价值的传达与交换,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使其获得个人幸福生活的基础能力,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3.教师个人职业生命的规划者

角色定位溯源于角色自身经历中的真实体验。强烈的类角色意识、深切的群体关怀都植根于其亲身的职业体验中,使其在丰富而真切的经历中建构出角色定位。因此,在研究对教师个人角色定位的影响因素时,除了关注社会需求与课程文化外,我们还必须关注教师自身职业历程与体验的影响。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通过现实而生动的职业历程才得以产生出丰富的教育思想,其职业历程也才能被赋予角色行为的生命力。

与其他课程功能不同,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引导人的思想发展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课程设置的社会价值来看,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与复杂的社会思潮,社会赋予了中学政治教师更多的责任,要求中学政治教师根据国家与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调整自我角色构想,达到社会所期望的需求水平,从而提高其角色胜任能力。同时,中学政治教师作为特定的社会群体,在担当培养中学生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中,要履行角色义务,培养符合国家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要满足中学生健康发展的要求,这也是实现教师个人价值的保证。教师要满足课程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好职业生命发展的规划者。

三、中学政治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角色定位直接体现在教师的职业素养上。中学政治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使命,而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学生思想发展特点需要的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所强调的正是“知识理性、道德情感和审美判断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中学政治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应该以此为方向,并且要从实践层面落实这三方面的内容。

1.对的坚定信仰与扎实的专业知识

首先,教师要具备对的坚定信仰。对的坚定信仰是中学政治教师对课程最高价值的信念。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信仰对教师来说起着课程观的作用,是满足教师职业发展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需求,是教师对课程已知或未知领域的价值取向,是教师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的精神支柱。

科学世界观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政治课教学是价值的生成与重建过程,是意义不断生成和重构的过程。面对复杂的思想领域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及价值选择能力,在各自的理解中有可能呈现出无限丰富、不断生成的道德意义。“在知识与理性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信仰往往带有一定的自觉和理性……这种信念的意义,在于形成人对未知或未来的世界的价值取向,成为人们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的精神支柱、起点。”教师自身对的信念,决定了其应在学生面前树立起的威信,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威信来自于学生对教师内在信念力量的折服。同时,学生对的理解尚不成熟,如果缺乏教师正确可靠的指导,放任自流,会导致其对的误读。教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分析与理解,增强中学生对于合法性与权威性的认识,把学生引向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方向。

其次,要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中学政治教师应该“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增强理论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这不仅是课程教学的要求,更是教师职业素养的自身需要。

新课程改革后,课程内容的特点是直接依托于理论与其他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理论是人类思想文化智慧的结晶,它在知识占有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着较高的水平,在对科学真理的阐释中,体现了理论逻辑的力量和学术价值的魅力。当前,日渐明朗的教师专业化趋势凸显了对中学政治教师职业素养予以重新审视的必要性。“在知识的土壤里,能够生长出信仰。”扎实的理论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是时展赋予政治教师职业素养的精神意蕴,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有的知识素养;及其中国化理论体系的传播能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充分吸收,与其他专业的对话与合作观念等。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与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构,坚持知识的真理性与科学性,增强知识储备,这些是中学政治教师的立业之本。

2.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爱与自我素养的尊重

首先,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与热爱。德育的本质就在于引导人超越自己的个体性。通过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满足中学生现实生存与发展的直接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维护和促进人与人相互关系、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发展,这种角色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本质,是课程实施所努力追求的根本目标,是教师整个角色活动的出发点。

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与热爱是教师对课程实施在教师与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尊重和信服,是其职业素养的根本准则与职业身份的主要标志。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明确课程对中学生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素质的奠基作用,明确社会对学生想政治素质的具体要求,不断地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需要,把握新形势下学生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验中学生成长经历,在课程改革要求中反省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使来自不同方面的正面教育在学生个体身上产生统一、明确和持续的作用,使学生的言行同其社会关系和社会需要协调一致。

其次,对自我品格与素养的尊重和关切。作为一种教育文化,中学政治教师的品格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教师权威,更应自觉建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教师身份的合法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这种权威性与合法性建立在教师对自我品格与素养的尊重与关怀的基础之上。

对于教师的职业而言,其内在基础是教师自身素养与人格魅力。尤其是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思维方式与价值 观念发展中帮助中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在课程变革的复杂与曲折发展中形成并坚守自己的教学理念,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课题,教师对自我品格与素养的尊重与完善在对中学生的教育中凸显了其重要性。“真正的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力量,一旦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消失,外在权威也随之消逝,当权威受到损害时,那么它就会抓住强权。”因而,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修养,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才有可能获得自我认可与学生的尊重,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培育自身的职业理性精神。

3.对课程审美价值的体现与创造

中学政治课程审美价值的意义在于创造教学的最高价值——学生全面与和谐发展的个性。教师通过思想交流中的和谐之美、教学艺术之美和外部形象之美,促进中学生个体的思想发展与主导意识形态的和谐、个性品质的独立与符合社会需要的和谐,从而使学生在发展中理性对待社会存在的负面问题,避免不良影响,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获得身心和谐发展。

首先,教学思想中的审美价值。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吸纳与排斥、融合与斗争,呈现出相互激荡之势。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尤其是经典理论的宣传教育要展现出一种更加特别的张力。中学教师必须采取更加主动积极的手段,在增强思想力量的审美价值上发挥更大的功能。特别是在当前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课堂教学要求尊重学生发展的自主性,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思想,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主流思想与非主流思想之间保持一种张力,这有助于国家主导教育思想与中学生思想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在这种良性互动中,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发展的新尺度和新规定,在努力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充分认识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规律,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在把握现实与创造未来中达到思想与心灵的自由。

篇5

肖淑芬名师发展工作室选择了“小学数学名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优化策略研究”作为工作室近三年的研究项目(该项目被确立为厦门市“十一五”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工作室希望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翔实的数据和有价值的资料,了解教师群体,特别是小学数学一线教师对于开展名师研究的思维倾向和已有经验,以开拓工作室成员的研究视野,获取研究的灵感和启发,使工作室能以科学的精神和专业的态度开展研究工作。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结合调查内容的具体特点,工作室选取了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以及教育专家、教授作为调查对象,并在不同的职称、教龄、地区等方面都有取样,在教师群体中具有代表性,因而调查获取的数据信度较强,获取的信息对工作室工作开展的启发和借鉴的意义较大。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名师研究,研究什么

1. 研究哪些名师?

名师是精于研究和实践的“艺术家”,名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艺术的“前沿”。哪些名师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哪些课例给一线教师留下深刻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项目“您知道哪些数学名师及其经典课例?”进行调查,位列前三位的名师分别是华应龙、吴正宪、黄爱华,分别有73人、67人、52人提及。

名师为何成为名师,其被认可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对调查资料的归纳整理,我们发现名师被一线教师认可、欣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居高临下驾驭教材,教学设计精巧;二是热爱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三是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及沟通能力,个人魅力彰显。走进名师的课堂,我们强烈感受到的是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尝试与思考的状态。在一次次的思考中,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学生思维予以积极关注,并进行有目的地训练,让我们感受到名师的魅力。名师在课堂中每一分钟都在实践,他们之所以能做到不断实践,是因为中小学名师特别是小学名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显著高于普通教师。

2.名师研究的主要内容。

名师智慧不可言传,只能意会,因此不是通过一般意义的学习所能获得的。基于这个现象,有必要对名师的课堂实践进行研究,了解其教学行为中哪些方面最具有研究的价值。对此,我们设计了“您认为名师的哪些方面最有研究的价值?”这一调查项目。

从附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84?郾2%的教师认为提问和追问优化策略是名师研究最有价值的内容,70?郾5%的教师认为名师教学语言优化策略是名师研究最有价值的内容,这些是一般教师与名师存在差距的地方,这些方面也正是名师个人魅力彰显所在。其中“提问”涉及预设,“追问”则指向生成,名师在预设和生成的处理上,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教师。他们在教学中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蹲下身来与学生对话,注意激活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因素,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提问的语言组织、时机的把握,追问的信息及时处理,教学资源的重组利用,特别需要引起一般教师的关注。

(二)名师研究,怎样研究

1.名师研究的主要途径。

名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研究,除了内容研究,还应有途径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扩大一线教师向名师学习的渠道。对此,我们设计了“您是从哪些途径了解这些数学名师的?”这一问题进行调查。

从附表2可以看出,观摩课、讲座、文集、著作是广大教师接触名师的主要途径。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到,网络的应用比较少,有组织的培训活动是主要途径。在信息时代,我们有待扩大其他了解途径。

2.名师研究的主要方法。

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研究名师?“名师研究”不是“名师模仿”。名师研究贵在长久,贵在深入,贵在品位,贵在提炼。

从附表3可以看出个案研究被认为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是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用以上方法研究名师,有助于我们对名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行为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工作室将在研究中,注重以上方法的应用。名师研究将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进展过程既是理论研究过程,又是数学教学的推进过程和重建过程。

3.名师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从附表4可以看出,公开课教学受到了一线教师的欢迎,被89?郾9%的教师认为是最好的成果呈现的形式,也是名师研究成果辐射最快捷的形式,因此工作室要竭尽所能为工作室成员搭设平台,使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呈现名师研究成果,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案例分析、专业论文分别位居第二、第三位。

(三)名师研究,如何凸显团队作用

1.名师研究,有哪些有效的团队活动形式?

从附表5可以看出,有88?郾5%的教师认为课例观摩是名师研究的最有效的活动形式。实际上这样的活动形式也是最常用的,但最常用的不代表是最有效的,应该更多地尝试应用和推广其他的活动形式,让名师的魅力与经验更大程度地被一线教师所习得。

2.名师研究,如何开展主题活动?

名师发展工作室,其定位是“发展名师”,即在工作室的研修活动中,通过团队的力量,将工作室伙伴发展为名师。基于这样的定位,一些受调查者提及的以下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就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于研究内容的建议: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扎根一线教学,做“真实”课堂的研究。坚持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促进师生的共同和谐发展。

关于研究活动组织的建议:分学期或分学年根据学科的特点组织有效的研讨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课后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教师的关注,创建科研沙龙和网络教研,以便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提高。要有高层次的专业人士指导,或跟随他们一起活动。加强各地名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多送教、送培给基层教师,特别是山区教师,让同一个教学方法在不同的课堂得到更多的验证。根据主题,着实架好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教师应该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通晓理论将比单纯学会经验更有后劲。参与研究的人员本身要拓宽理论学习领域,并把适用于自己、适用于本班的某一理念进行具体实践。怎样把理念变为教学行为的具体做法,教师应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学习实践,不断经验交流,资源共享。让工作室成员既“教”又“研”,拟定适合的计划和目标,追踪落实。

关于工作室伙伴培养的建议:要注意培养工作室成员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要注意营造和谐奋进的研究氛围,要想尽办法让工作室成员感到温馨、自信、自豪,体验合作研究的乐趣,感受自身的成长喜悦。要十分明确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和成果展示形式,要充分估计课题研究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分思考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和策略,要充分了解每一个成员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要充分理解每一个成员的实际困难,要科学拟定研究计划和具体任务,要注重活动的成效和实效,杜绝流于形式。要注重扩大工作室成员的辐射和影响圈,要通过工作室平台推动工作室成员的成长和发展,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培养一批教学新秀,提高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问卷调查的启示

1.名师研究应注重研究内容的丰富与深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数量壮观的“一线名师”。他们在情境创设、教学预设与生成处理、学生心理沟通、教学语言艺术研究等领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百家争鸣,各具特色,殊途同归,共同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工作室成员在围绕子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名师”这一概念的开放性和生成性,让更多的名师走进视野,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又要注意根据成员各自特点,在广泛研究的同时,确定几个重点研究的名师,进行个案研究,深入研究这些名师教学理念和行为的特色,及其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凝练出优化的策略,为我所有,形成个人风格。

名师研究要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回归整体,要明晰名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完整流程,从整体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新课程理念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剖析其精妙设计,深入局部进行分析;继而顺势而下,考量名师环节设计之后的教材(学情)分析、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在局部的改进或重建中,凝练其理念与行为优化的策略。工作室成员要在研究中,不断地实践、交流、学习、思考,立足于课堂教学一线,深入研究学生,深入研究教材;既关注教学的各个流程和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又善于捕捉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生成新的研究课题,在名师研究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使名师研究走向深入。

2.名师研究应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与创新。

要使研究进行得科学、规范、有效,很重要的一点是讲究研究方法。工作室开展项目和课题研究,务必要加强学习,仔细分析,听取专家、名师和其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研究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工作室正式运作之前,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专家对《行动计划》进行几轮的打磨,其目的就是使工作室的研究工作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少走弯路,更好、更快地实现研究成果。名师发展工作室开展研究前期的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深入分析,形成报告,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以调查报告为依据修订《行动计划》和《课题实施方案》亦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态度。

名师发展工作室要边实践边摸索,在信息化社会里,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名师研究的渠道要进一步拓宽,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加强网络的运用,更方便、更快捷、更大容量地获取名师研究的宝贵资料,并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资源的共享。研究的方法要进一步创新,工作室要在遵循传统方法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不断地探索适合“小学数学一线教师”研究“小学数学一线名师”的方法,力争以创新性的方法实现创新性的成果。

3.名师研究应注重研究团队建设与成员能力的提升。

名师发展工作室成立的初衷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研究项目为依托,借助团队的力量,实现工作室成员的发展。通过此次调查,工作室建设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确定。工作室建设要把形成工作室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事业追求放在首位,致力于将工作室建设成为工作室成员共同的精神家园。只有主动发展,才是有效的发展。通过学习、座谈、博文撰写等形式,交流思想、互相促进。“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不能只作为摆设的座右铭,而应真正植根于工作室成员的心中。“工作是繁忙的,心境是恬美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果实亦是甜美的。”不能只作为工作室的一句口号,而应成为工作室成员的共同的信念与追求。

篇6

归因偏差指人们在归因时总是倾向于归结为某些因素,教师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容易出现两类偏差。

第一类偏差是教师容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不是教师方面的因素。例如,一位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中学数学教师任课班级的学生成绩不好,他归因于这个班学生能力偏低。调换到其他班级后,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又明显下降,他又说是这个班的学生与他做对。调查发现,让班主任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归因时,教师往往是归结于学生的能力、性格和家庭,而很少认为这与教师态度和教学方法有什么关系,可是学生们却认为与教师的行为是有关系的。这一类归因偏差的危害在于教师把问题的责任推给了学生,在教育之前就已放弃了教育者应负的责任。

第二类归因偏差是教师对优秀生和差生的归因不一样。当优秀生做了好事或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往往归结为能力、品质等内部因素,而当差生同样干了好事或取得好成绩时,却往往被教师归结于任务简单、碰上了运气等外部因素。相反,当优秀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往往归于外部因素。而差生出现问题时却被归因于内部因素。比如,有一位中学生,外语成绩一直不太好,经过努力后他在一次考试中得了全班最高分,而外语老师说是他抄了同桌的试卷。一气之下,这位学生再也不听外语课了。很显然,这一类归因偏差对于差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他们即使表现出一些好的行为,也难于得到教师的准确评价,倘若表现不佳,则被看作是不可救药了。

篇7

一.实施因材施教策略中学生的消极行为类型

1、放弃型

这种类型可分为两类:主动放弃型和被动放弃型

(1)主动放弃型

这类学生主要是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学习较差的学生。优秀学生有自己明确的主张和看法,认为自己已有一套成熟的学习方法,学习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探索。感到教师的因材施教是多此一举,甚至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和行动。此外,优秀学生由于平时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较多,和同学的关系不亲密,在班级中常常处于孤立状态,这也是许多优秀学生的苦恼,因此认为如果再接受老师的额外照顾,怕其他同学又对自己有看法。学习较差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没有明确的主张和看法,同时对学习失去信心,对老师的因材施教行为认为是老师和自己过意不去,有意找自己的缺点,让自己难堪。这两类学生在思想上排斥老师的因材施教,在行动上表现为不配合。

(2)被动放弃型

这类学生主要是缺乏恒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平时下了大工夫,但学习成绩没有明显的提高。对老师的因材施教,刚开始有热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学习成绩没有明显提高,认为老师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慢慢就放弃了。

2、应付型

应付型学生一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迫于考试、家长和老师的压力,被动学习,反映在老师的因材施教策略中,也只是应付,对老师针对自己的学习提出的策略,表面接收,心理放弃,学习成绩没有提高,给老师也造成一种假象,认为因材施教策略也没有作用。

3、怀疑型

怀疑型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尽管积极参与老师的因材施教策略学习,但始终处于观望的状态,没有掌握该策略的精髓,虽然也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明显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对因材施教策略失去了信心,认为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和方法并不是切实可行,因此就怀疑这种方式,结果对这些学生流于形式,没有效率。

4、投机型

投机型学生一般对学习不愿意花功夫,反映在因材施教活动中也是这样。他们把重点放在老师是否能为自己提供一个学习的的秘诀上,希望能够找到提高成绩的捷径,不愿意探讨枯燥的学习内容。结果总是走马观花,没有掌握学习的要领。

二.实施因材施教策略中学生的消极行为分析

消极行为产生的原因:学生消极行为产生的原因有老师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老师的因素

1、学习内容设计针对性不强:老师设计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不符合学生实际,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难操作,要么超前,要么过时;要么太难,要么太简单。或者一些学习内容没有讲清学习目的,学生学习茫然;或者一些学习任务太繁琐,学生学习找不着头绪。结果造成该策略的实施没有效果。

2、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情感:在学校学生最怕给自己贴一个标签,即优等生,中间学生,差生等,由于因材施教策略是针对学生个体的,老师对学生个体所采取的策略,往往就把学生置于不同的位置,学生明显觉得自己处于班级的某一个位置,认为有伤自尊。这样对于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愿意接受。

(二)学生的因素

1、心理因素:一些心理较为脆弱,抗挫折能力弱的学生,平时有过失败的经历,认为老师是有意在暴露自己的问题,感到有伤尊严,因而在心理上排斥,行为上不配合。

2、方法因素:一部分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学习方法较保守,愿意采用自己熟悉的学习方法,而不愿意采用新方法,因而和老师不配合。

3、态度因素:没有认识到因材施教的实质,认为因材施教就是找学习的捷径,因而不积极参与学习内容,投机取巧,想不经努力而取得好成绩。

三.因材施教策略中学生消极行为的对策

1、老师在研究学生和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设计出具有针对学生实际的内容,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要有趣味性,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要照顾到好、中、差各类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有成就感。

2、实施因材施教时,老师要参与到学生之中去,认真分析,帮助、引导学生。注意老师的身份是引导者,而不是权威者。

篇8

一、实验导入新课新的价值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时,学生心求通尚未通,谓之“愤”,口欲言而未能言,谓之“悱”,是说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达到愤、悱的边缘状态,激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然后启发、开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1.实验导入不仅是引课,更是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以往的用实验进行新课导入往往是用实验方式引入新课。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要求在导入环节能够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用实验进行导入,直观而明了,还可以重复进行,使学生直接进行观察,不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也达到了创设情境的目的,如果实验设计得好,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质疑的态度。

2.实验导入不仅要提高学生兴趣,更要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

以往的实验导入主要是考虑学生是否感兴趣,并没有涉及导入实验与新课教学的连接和关系,没有考虑衔接的问题。而新课程下,导入型实验必须考虑本节要探究的问题与新课教学的关联,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这节课时,可以做以下实验作为导入新课:拿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不要太粗),插到盛有红色水的玻璃杯中,然后从上端吸气,可看见红色水被吸了上来,同时用手堵住上端口,将玻璃管提出杯外,尽管下端口开着,学生并没有观察到有红色水从玻璃管下端流出来。如果将手从上端口拿开,红色水立刻从下面流出来了。在实验的同时,可以给学生提出下列问题:(1)从玻璃管上端吸气,为什么液面会上升?(2)当试管被拿出杯外,为什么上升到试管中的液柱没有掉下来?(3)为什么拿掉堵在上端的手后液柱会掉下来?这些问题一提出来,学生自然会想知道原因,水到渠成地进入探究学习阶段。

二、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教学行为特点

用实验导入新课,其目的是想通过“导”创设学生学习新内容的情境,唤起学生主动探索新问题的愿望。教师在用实验进行导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操作行为要熟练、精准,要切中要害

引入环节一般控制在5分钟之内,不宜过长,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导入的实验中提出问题和假设。作为导入型实验,也应该简单且容易操作,比如初中讲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可以用两张纸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让两张纸相对,并不靠拢,留出一个窄的空隙,用嘴对着空隙吹气。吹气之前,先让学生猜测两张纸将怎样运动,然后让学生观察纸的运动情况,这样学生自己的想法可能会与观察到的现象,即使没有冲突也会急于知道原因。这样的演示实验简单而且便于操作,现象比较明显,也达到了创设情境并激发学生思考的目的。

2.实验操作行为必须直观,现象要明显,关键的操作步骤要突出

为了便于学生进行直觉思维,现象明显的实验易引起学生的视觉效应,配上生动的语言解释和巧妙的设疑,将会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选实验仪器时要考虑好这一点,必要时可以借助投影仪或其他的辅助设备。比如讲《惯性》这一节时,教学中常会做这样的实验:拿一个玻璃杯,盖上一个硬的纸盖子,将一个生鸡蛋(在实验之前让学生验证一下)放在盖子上,迅速打离盖子,让学生观察鸡蛋的运动情况。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取玻璃杯而非其他杯子,就是考虑到现象的明显问题。若考虑到让后排学生也能很清楚地看到,可以利用投影仪将实验投影出来。我们在进行新仪器的教学时,通常先将新仪器展示给大家,比如介绍螺旋测微器,在向学生做导入展示时,由于学生用的仪器比较小,不宜观察,我们就要用教学专用仪器来讲解,或者将仪器投影到屏幕上,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人在认识过程中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以此为契机,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进一步向纵深引导。比如在讲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规律时,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但又不能引起学生注意的一个现象导入,拿出一个光亮的钢勺,也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个,让学生用两个面分别对着自己,观察所成的像,学生会惊奇地发现,一个是正立的像,而另一个却是倒立的像。这将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感。教师以此为时机引出学习的新内容。

3.操作过程中教学语言要配合操作行为,且有启发性

在利用实验导入新课时,教师应在实验前介绍仪器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各实验仪器的功能及使用注意事项,比如用到酒精灯,就必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在演示完实验后,注意使学生产生“惑”。“惑”是导入新课的前提和基础,是使学生处于旧图式紊乱、新图式尚未建立的一种过渡心理状态。实践证明,在导入过程中设置疑惑,使学生产生悬念,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内驱力。

4.实验过程中注意教学行为的教育价值

“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职责,育人的思想要体现在每个教学的环节及细节中,虽然是导入实验,但也要考虑它所具备的教育价值。有一次,看一名中学教师在讲课时用这样的实验进行导课,他把一个玻璃杯拿起,然后“啪”掉在地上,以便导入《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实验确实具有吸引力,但是这样的“破坏性”行为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示范作用。

以上的几个行为特点也是演示实验最基本的要求,是统一的,一个直观、明显、有教育意义且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实验,是我们教师在设计导入型实验时追求的目标。

篇9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 大学生 考研

一、引言

据资料显示,全国报名参加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达到140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13%。而据教育部网站显示,2010年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应届招生数为30.9万人与2.3万人,共计33.2万人,占报考人数的23.71%。而在同期,2010年高考的全国平均录取率为68.65%。相比之下,考研的录取率仅有高考的近三分之一。

由于近年来研究生扩招现象明显,且存在高校培养体制等一系列因素,因此有人认为“硕士与学士没有完全体现出层次上的差异性”,因而导致了高学位与低收入并行的状况。

而在传统经济学中,人是“理性的”,是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理性分析的。大学生对考研的大量人力与物力的投入,是基于对更高回报的基础上的。但是,研究生就业问题早已凸显,较高的薪酬回报难以实现,而“考研热”依旧没有降温,因此,人的行为不完全符合传统经济学假定。

行为经济学是“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它研究的是在非理性情况下人的选择问题。因此,本文将应用行为经济学对大学生考研现象进行解读。

二、文献综述

在对就业与考研的选择问题上,徐体高、胡效亚(2006)通过对考研与就业的利弊关系分析,认为考研无法完全规避就业压力,而且在务实精神的日益盛行下,学历在就业中的砝码不容乐观。

而在考研成因的问题上,李冰仙(2007)通过对2006年硕士研究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就业难”问题并不是大学生“考研热”的最主要原因,而是由于信息社会来临下精英阶层标准的上升为大学生考研指引了方向,因此,为了成为上层阶级,大学生选择进一步接受教育。

另外的学者则有不同的观点。郑军、阳光(2005)也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生存理性”导致了大学生选择考研,即就业与生存的双重压力导致了“考研热”的状况,是一种理。除了个体理性之外,考研趋势的形成也导致了社会理性选择的出现。

而对于如何解决当下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黄敬宝(2007)认为,应该通过控制高等教育的扩招速度,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的方式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路瑞峰(2008)则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规划来合理引导与指引大学生未来的道路。如果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则大学生的行为将更趋于理性。

而张宝英(2010)则基于行为经济学对大学毕业生的考研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有限理性是考研抉择的重要约束条件,而非理性心理因素是考研决策的关键桎梏。

三、考研现象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行为经济学是基于心理学与社会学的新兴经济学分支,其学科的出现对传统经济学理论产生了挑战。由于基于人的行为研究,因此,行为经济学较其他经济学分支具有更强的实用性与较少的抽象性理论。对于大学生考研热现象,行为经济学可以用背景关联理论、心理账户理论、前景理论、锚定理论与拖延理论对该现象进行解读。

第一,大学生由于其背景信息的影响产生了对更高学历的选择性偏好。背景关联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与自身的行为背景有很大的相关性。从心理动机来说,大学生通过高考选拔进行大学学习这一行为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与更多的技能,从而提升自身的价值。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在成长的历程中,大部分家长与老师都一直在强调进入大学学习与自身成就和发展的相关性。因此,教育与成就的单调递增关联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学生,这就构成了中国学生的背景信息。即:

而在大学文凭日益普及的现状下,由于自身的背景信息影响,大学生会或多或少地偏向于进行进一步的学习,通过考取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认为这样可以使自身实现更好的发展与成就。

第二,心理账户理论认为消费与付出有些时候是不可替代的,也就是说,人们付出相同的成本,其带来的意义是不相同的。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教育的投入可以被认为是对于劳动力提升的投资,其带来的效用远大于一般意义上的投资。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是经过了十余年的学习,才使他们能够一步步地迈向精英阶层的。虽然目前,部分服务类行业出现了工资明显上升的情况,有些地区的服务员收入甚至超出了低收入大学生的薪酬标准。但是总体来说,低学历群体所从事的主要是体力与无创造性的工作,其向上发展的空间较小。所以,大学生们对教育所带来的投资回报是深有体会的。因此,选择继续读研所带来的费用上的增加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有相对较少的痛苦感。

第三,人们处于对风险的普遍性厌恶导致了考研需求的增加。行为经济学认为,人对风险是厌恶的。由卡尼曼和特维斯提出的前景理论表明了人的主观感受的差异性。

前景理论认为,“一定量的财富减少产生的痛苦与等量财富增加给人带来的快乐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由于近年来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持续报道,对于目前流动性较大且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劳动力市场,大学生选择就业是存在着较大的失业风险的。而一旦失去了工作,大学生就将面临着生活困境的问题,由前景理论可知,这种失业所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工作时的快乐。相比之下,研究生的学习虽然要付出一定的费用,但是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数年稳定而无风险的生活。出于对稳定的需求,大学生对考研有更大的偏好。

第四,大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较高锚定导致了对更高学历的需要。锚定理论主要是关于参考系的理论。在已经考上大学的基础上,在经验性环境下,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会自然而然地锚定在较高的位置,希望获得高额薪酬回报。而在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中国经济仍处于发展时期,劳动力需求者难以实现大学生所期望的锚定位置,因而大学生会选择暂时性放弃就业,而追求进一步的自身提高。因为在大学生看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升一个人的竞争力,使其可以从事知识性的高回报工作。如果大学毕业后仍然为了就业而勉强选择较低水平的工作,则导致了自己未能达到自身的心理预期,从而无法满足自身的锚定目标。

第五,拖延理论也可以解释大学生在对未来偏好时的状况。拖延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将事情进行拖延完成,因为拖延可以产生一种自我欺骗,从而可以暂时性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我们可以通过董志武(2008)的修正标准贴现效用模型来更好地说明这个理论:

建立模型:

在模型中,U是总效用,Ut是某一时期的效用,系数δ是标准贴现率,系数β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偏好程度。当β1时,表明相对现在而言,人们对未来有着偏好。

就一般意义上而言,因为就业后将面临着工作与生活上的双重压力,相对于大学生活而言,就业所带来的效用是负值。假设对于大学生而言,毕业后就业和在研究生毕业后就业的Ut是相同的,只是其时期不同,即:

现在就业:U1=-2,U2=0

将来就业:U1=0,U2=-2

而由拖延理论,我们可以假设,当δ=1,β=0.5时,即大学生对现在有偏好时,则效用U为:

U(U1,U2)=U1+0.5U2

因此大学生将选择在将来就业,因为U=0.5×(-2)=-1,而在现在就业时U=-2,因此现在就业将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痛苦。

四、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大学生考研热对策

1.应该进一步推广大学生失业保险机制。保险机制的存在就是将不确定的事件通过个体对保险公司进行保费的支付使其变为确定性事件。大学生对就业问题较为排斥是由于其不确定性所导致的。由于人是追求稳定性的,因此如果推广失业保险机制,不管大学生是否失业,大学生都将在一定时期内得到有保障的生活。这样,相对于没有保险时的巨大就业风险额度,大学生就业的风险度将大大下降,从而降低了大学生对就业的厌恶程度,从而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量,“考研热”就可以适当降温。

2.改善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厌恶态度。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我们一直注重知识的积累,而对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则较少涉及。因此,出于对学校教育的依赖,许多大学生都对进入社会有着本能的抵触心理。但是就业问题是终究要面对的问题,拖延与抵触是无益于事情的解决的。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如果能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的辅导,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习与培训,让他们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这样就能在心理上减少大学生的排斥感,使更多大学生能依据自己的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而不是盲目的恐惧而选择考研的道路,没有自我的思考。

3.加大对实用型人才的宣传,减少社会上对于学历的盲目崇拜心理。人们的决策不仅是受自己影响,也受到身边人与媒体的影响。如果政府能积极宣传正确的人才观,弱化薪酬与学历的关联度,扼杀不合理地追逐高学历之风,做到人尽其用。那么许多大学生也将因为背景关联现象而减少自己对考研的迫切性。思考合适自身的发展之路。在西方发达国家,学历固然重要,但是并非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与苹果创始人乔布斯都是大学辍学生,但是依旧凭借自身的努力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正是因为社会给予他们一个相对宽松的学历限制,才能使他们有机会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学历与职位的相关度愈发紧密,以至于劳动力需求者很多时候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在这种社会下,“考研热”现象自然会进一步加剧了。

总之,缓解“考研热”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行为经济学的指导下,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心理与行为上的分析,制定出合乎大学生与社会两者需求的规章政策,使我国劳动力市场能够公平、合理、高效地运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京.怎么就“被考研”了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1:32

[2]平,张建兵.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J].高教探索,2005,2:87

[3]李树.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及其评析[J].探索,2003,5:51

[4]徐体高,胡效亚.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63

[5]李冰仙.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基于职业地位获得目标的理性选择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5(5):604-610

[6]郑军,阳光.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5,2:149

[7]黄敬宝.教育扩展与大学生就业率的变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7,3:42

[8]路瑞峰.对大学生考研或就业的理性思考[J].职业与教育,2008,6:171

篇10

关键词:小学生;送礼;教师;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306-02

《礼记·曲礼上》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随着社会的衍变、历史的发展,礼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并且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礼物也相伴而生。馈赠送礼,随即成为一种人们交流感情、表达谢意的方式。然而近些年,有些人为谋取私利利用这一点掀起了一阵“送礼热潮”。面对这股阵不正的“送礼风”,不同的领域采取着不同的应对措施。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对校园中孩子们对教师的馈赠送礼行为,我们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认真分析,并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在弘扬中国传统礼文化的同时,指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

一、小学生送礼行为的产生

教师想要正确应对小学生对教师的送礼问题,就要首先了解影响小学生送礼行为产生的因素。只有清楚了形成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成长在信息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小学生的送礼行为的产生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礼文化根深蒂固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礼文化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孩子们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 “重礼”的环境下,他们也学着效仿成年人,利用礼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通过馈赠送礼来向同伴、教师表达谢意或传达浓浓的喜爱之情。这时,孩子们在赠送礼品的过程中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交流。

(二)广告的影响

在信息高度发达,电子设备急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生获取的社会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电视[1]。而如今的电视节目中出现数量最多、频率最高的便是电视广告。在这些电视广告中,有关馈赠送礼的广告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其中最令人熟知的就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菖?菖?菖”,“孝敬爸妈?菖?菖?菖”。事实上,观看这些广告的孩子们对这些广告并不能完全明白,但他们会记住并效仿广告的内容。孩子们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对社会中不良送礼行为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这种不良风气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家长的责任

随着“送礼风”的日益盛行,家长对教师的送礼热情也越发高涨了起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行为对孩子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家长频繁的送礼行为,使孩子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家长的做法和态度的影响。对于家长的这种行为,许多孩子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些学生觉得这种送礼行为是一件非常正常、非常必要的事情。

(四)教师的问题

在这个物欲无限增长的时期,有些教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玷污。有些教师在自己的班级中要求学生给自己送礼。小学阶段,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与教师一同度过。教师的行为是孩子们模仿的主要对象,这种做法使得孩子们争相给教师送礼。同时,也使孩子对于送礼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

二、小学生送礼行为的影响

任何一个行为的产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也就使得每种行为的影响也不是唯一的。小学生对教师馈赠送礼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也分两个方面。

(一)有利影响

师恩难忘,中国素来就提倡尊师重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流传千古的典句充分表明了中国人尊敬师长的传统,体现出人们对教师的尊敬。学生在教师节送些小礼物给老师,可表达出自己对教师的尊敬和感恩之心,有利于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学会感恩,学会感激别人。

(二)不利影响

为表达感激之情的馈赠行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一旦孩子们的送礼行为受到不良的送礼行的影响时,就会产生十分不利影响:首先,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小学时期孩子年龄小,正是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出于谋取私利的不良送礼行为,会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滋生攀比的思想[2] 这也就导致家庭富足、生活条件好孩子送的礼物价格昂贵,家庭贫困的孩子因不能负担昂贵的礼品而造成更强的心理上的自卑。其次,对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危害。学校是道德教育的场所,是净化下一代心灵的象牙塔,不良社会风气如果在校园蔓延和发展下去,必会给师生之间蒙上一层铜臭气。“送礼风”也会对教育本身的纯洁、平等和公正造成威胁。

三、应对措施

如何在保存中国礼文化的同时,使纯真的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呢。解决这个问题时要从多方面着手。

(一)学校要规范教师行为

有人说“有其师必有其生”,这句话充分的说明教师的行为是学生效仿的对象。教师索礼的做法会极大地影响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严重损害为人师形象。对于这样的行为,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打造教师优良的人格品质[3]。比如组织大家对收礼问题进行讨论等。

(二)教师要学会拒礼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淡泊名利。为此,教师必须学会拒礼。作为教师,面对学生送来的价格昂贵的礼品时,首先应当面婉拒。耐心地向学生讲述送礼物的目的和作用。让学生明白送礼是为了表达喜爱或感激之情,及时对学生的送礼行为进行评价,并抓住恰当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

(三)应改变学生的送礼方式

学校应让学生明白送礼是表达心意、交流感情的形式,不需要太贵重。因此,学校可以在平时做一些关于“答谢师恩”的活动。组织学生用简单的材料自己动手制作礼物送给教师。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送礼的真谛,也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出孩子的感恩之心。

总之,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小学生道德品德发展的重要时期。对送礼问题的不正确认识,会对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不良的影响。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送礼观,使孩子们茁壮成长,让中国优秀的礼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宋晓俐.令人惊醒的校园“行贿风”[J].家教指南,2004,(1).

[2] 刘小华.从学生送礼中看教师素养[J].湖北教育,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