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课程范文

时间:2023-03-26 02:2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课程

篇1

国际化理解课程实施途径

学校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基本策略,以整合的方式不断向学生渗透国际理解课程内容。近三年来,六年级通过国际理解课程走出去的学生超过50%,且呈递增趋势。清华附小“走出去”开展国际理解课程,全程有教育,总结起来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师生一起编写出行手册――乐学单

随行师生组成团队后,师生一起编写出行手册。学生、家长拿到手册,出国方面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2.旅途中有辅导,时时有教育

经过不断的探索,学校渐渐总结出学生不同阶段的问题,如信息的补充、同伴的支持、什么时候最需要老师的干预和指导等。

在整个行程中,教师会根据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形式的教育。学生“走出去”体验异域的文化是教育,在老师团队陪伴中,学生离开父母,独立面对出行也是一项无法替代的体验式教育和人格自我教育的过程。

在出行的全程中,教师会和学生们在一起探讨收获,督促学生互相交流,迅速记下所行收获,利用空暇时间阅读书籍,翻阅资料,与学生一起探讨教育与人生,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比课堂来得更真实。在此过程中,同伴之间相互砥砺,不断走向自立。

3.“1+1”主题学习与交流

在国外游学的国际理解课程中,教师每天都设计主题活动,并开展每天一小时的互动交流。例如:走遍华盛顿了解重要历史人物:华盛顿、杰斐逊、林肯、马丁・路德・金。我们设计“走进美国名人”的主题活动,办主题展。活动中,学生们用英文和中文介绍今天了解到的美国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简介。

4.内容课程化、系列化

清华附小在实施国际理解课程中,将课堂中的预学、延学、共学和乐学单应用到国际理解课程中,安排3个课时分别进行:学生自主搜集课程资料,小组交流分享;外方指导,编辑成册的乐学单;学生带着疑问和准备出发。

同时,我们还开展“三个一”体验活动,即一次购物体验、一次小记者采访、一次清华风物介绍。所谓“三个一”,并不是只有三次,比如到了图书馆,我们会让学生亲自购书;到了美国大学,我们会让学生主动向大学进行一次自我介绍。设计这样“三个一”活动的初衷在于:提供真实语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自信,挑战自我,让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挑战;体验作为清华人和中国人的朴素自豪感,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国家。

国际理解课程实施效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的教育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外,也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全球视野的培养,这是我们附小教师身上的责任,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的必然要求。

1.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通过“走出去”的国际理解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刚开始,学生之间不熟悉,但是经过慢慢的磨合,我们这个团队也越来越成熟。

2.形成观察与记录的习惯

每天回来,教师要求学生记日记,让学生学会整理、记录,第二天师生分享、总结。

3.形成了一些意识

学生通过国际理解课程的学习,形成了一些很好的意识,如排队(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剩饭、公共场合轻声慢步、有人讲话马上停止自己的议论、住在美国家庭如何快速与家庭融合,等等。

展望与思考

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自由并不意味着随意、散漫。国外秩序、制度更加严格。自由只是思想的驰骋,往往言教多而效果差。

师生在游学后的感想中写道:“我对美国小学生的印象就是特别有个性,特别开放。本以为他们的课堂会杂乱无章,边玩边上课。没想到,他们的课堂虽然开放但是不散漫,课堂秩序井井有条。讨论时热火朝天,听讲时异常专注,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他们也采取小组合作制,配合得非常好。”

篇2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局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关系日益全球化,多边关系替代了以往的双边关系;国际贸易竞争领域逐步扩大,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对象呈现复杂化,从单个国家或地区转为区域经济集团;国际贸易政策从自由贸易、保护贸易政策转至协调性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各国纷纷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并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

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最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在整个经济学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其主要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活动规律,它是以国际市场商品和劳务交换的理论、政策与实务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面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错综复杂的变化,我们应进一步提高标准和严格要求,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最终目的,完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期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

1 国际贸易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方面

根据国贸本科专业的设置要求,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基本原理,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业务技能,掌握国际贸易政策法规,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现状,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等。

1.1.1 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教材存在着不适宜当今世界经济实际发展的问题。教材中经典理论所占篇幅较大,往往将古典成本理论和新古典要素禀赋理论作为重点内容讲述,对有现实意义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只作一般性讲述,甚至一些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新理论没有及时被补充进去。此外,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国际贸易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从环境与国际贸易的角度进行的理论分析和论述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时代背景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理论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力度有限,我们的教学重点应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加大重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的讲授。此外,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并以联合的整体经济实力与其他国家或区域经济集团竞争。

1.1.2 国际贸易实务方面

传统教材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往往偏少,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内容的比重上,理论知识比重大,实务部分比重小,实际业务操作和技巧的比重更小。实际外贸业务中经常涉及的内容,如商检、报关、配船、银行手续等都很少讲述到,而这些却是从事外贸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的日常事务。此外,对于国际贸易惯例,传统教材往往只注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讲述,而《托收统一规则》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规则却很少提及,而这些也是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常涉及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此外,对于国贸专业人员而言,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会用英语与外商交流与谈判。目前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中,对英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远远没有达到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重要名词、专业术语及合同条款的英文注释非常少。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加强讲授与专业知识有关的英语。

1.2 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

讲授法是我国教学惯用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也被广泛采用。它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系统的单向传授较多知识信息和重点内容。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比较适合国际贸易的理论部分的教学,但过多的应用在了实务课程的讲授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讲授法较适合理论的讲述,但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因此,建议教学方法多元化,适当应用多媒体,多加入一些课堂讨论,来激发学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主动探讨。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国际贸易实务,传统教学的讲授法显然不太适用,而现实中却被过多的采用。学生对外贸业务的了解只停留在文字层面,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在实务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并应用外贸实务模拟平台软件系统来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合适的条件下,还应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实习,以增加感性知识。

2 国际贸易课程改革建议

2.1 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重点

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国际贸易规则等内容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将有现实意义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新理论,以及区域经济集团的相关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使教学重点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加大重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的讲授。并注意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重视学生对理论的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的外贸从业情况,挖掘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外贸知识,去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应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广泛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密跟踪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外贸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经济敏锐性和应变能力。此外,还应高度重视外语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工作中应加强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外语的讲授。可以实行外语板书、母语授课的形式,来扩大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运用母语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透彻理解,也不会使一部分学生因为外语障碍而失去学习兴趣。

2.2 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交互式教学等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主动探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电子讲稿、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使讲授更直观更生动。

采用上机操作教学,应用外贸实务模拟平台软件系统来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针对不同情景制作各种复杂的业务单证,包括提单、装箱单、发票、保险单、汇票、报关单等。通过上机实际操作各种单证,可使学生对外贸业务有更清晰的直观认识和实践经验。

总之,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及时将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和业务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使教学重点与时俱进;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明确教学培养目标、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韩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教学研究,2005.28(5):449-451.

[2]张汉林.国际贸易[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

篇3

国际投资学是国际经济学和投资学的交叉学科,伴随着国际投资理论与各国国际投资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和完善,国际投资学已具有了专业特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逐步成为类似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那样的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

拥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专业的院校,诸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以及一些商学院等高等学校,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后开设了国际投资学这门新兴课程。但是,由于其发展历史比较短,国际投资学的内容与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成熟和完善。

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课程设置的现状

目前,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包括财经类、综合类乃至有些工科院校等多所大学在内。培养目的基本上是有较高的国际贸易理论水平和实务知识,能从事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和科研教学的专门人才。

典型的如对外经贸大学,其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描述为:“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经营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贸易及国际化经营管理活动、相关政策研宄所需的基本技能。”为此,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电子商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营销学、国际商法、西方经济学原理、国际投资学、计量经济学等。

再比如上海财经大学,其国际贸易专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深厚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研宄能力,熟练应用外语,从事国际贸易理论研宄和进出口业务管理及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专门人才。国际贸易专业所学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结算、国际保险、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等专业课程。其他一些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也大致相同。

可以看出,这些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主要课程必定会设置国际投资学。同时另一问题却出现了,即一般的国际贸易专业中也会设置跨国公司这门课程。一般情况下,国内对国际投资学的教材安排都以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两部分,其中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而国际直接投资的内容则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探讨对象,显然,同时开设国际投资学与跨国公司在教学中会出现重复讲授。如何一方面达到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两门课程间的内容冲突,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三、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的方法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就国际投资学目前的课程特点以及与跨国公司课程之间的冲突,可考虑以下解决方法:

1.明确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的课程内容

国际投资学是一门兼顾理论与实务的应用经济学课程,授课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激发学生对国际投资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全面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具备实践操作的能力。目前中国的国际投资学课程内容来自于西方的国际投资学,但实际上,西方国际投资理论目前仍有众多流派,时至今日尚未建立起完整的西方国际投资学学科体系。长期以来,国际投资学的有关内容包括在相关的学科之中,宏观部分的内容可以在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学科中见到,微观部分的内容可以在国际商务、国际企业管理等学科中有所反映。在我国,国际投资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地位的确立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国内一些财经院校相继开设了《国际投资学》课程,后来陆续出版了以“国际投资学”命名的教材。最初的教材内容主要是介绍与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国际投资的理论,以后逐渐将国际投资理论与我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实践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国际投资战略方法。

针对以上情况,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为避免与跨国公司课程的冲突,在教学实践中,国际投资学的主要内容宜选择以间接投资为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国际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包括国际投资的概念、方式和作用,国际投资现状和发展,当代国际投资间接理论中具有较有影响力的各种流派;

(2)国际投资实务,主要介绍国际投票投资、国际债券投资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国际投资的概念及其具体形式,以及作为国际投资载体的跨国银行、跨国投资银行的运行机制;

(3)新兴的国际投资方式;

(4)各国国际投资实践,实证考察和研宄中国和其他国家参与国际间接投资活动的背景、形式、条件。

2.强调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使得国际投资必须在教学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应注重案例教学和模拟实验教学相结合。

(1)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我国高校国际投资学传统教学方式一直是通过传授理论知识来讲授,9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注重运用案例。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将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典型案例提供给学生,以供其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且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通过案例教学将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分析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的特点,在实际运用案例教学中,一要解决信息来源问题,国际投资与国际经济的其他活动方式一样瞬息万变,如在教学中使用《华尔街日报》《路透社商务资讯》《华南早报》和《世界投资报告》等报纸,以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作为教师作为课堂主要补充参考资料,使用这些资料来源的“即时”数据等活生生的案例,就会使课程更加紧密地联系企业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实际,提高课程的实用性;二要注意案例信息要紧扣教学大纲及国际贸易专业的方向,使案例和信息有较强的真实性、针对性和典型性,使案例既可以作为讲课用,又可以作为提问题用,也可以作为讨论用,还可以作为考试用。

(2)模拟实验教学的运用。实验教学在国际投资的教学中同样尤其重要,模拟实验教学可以利用实验室教学,模拟证券投资实战环境,采用实证分析教学,将国际证券投资分析理论与证券市场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风险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具体操作上利用证券行情接收系统适时接收沪、深证券交易所行情,演示大盘和个股行情走势,利用证券实时分析系统演示主要技术指标,结合典型图形讲解技术指标的运用,利用虚拟资金和虚拟撮合实现从交易、结算、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操作模拟股票交易系统。

3.强调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投资学教学手段上的多样化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授课手段,特别是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辅助课程的配套运用。

(1)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对国际投资课程设计多媒体课件,应本着设计的实用性、讲解的生动性、学习的高效性和互动性的原则,同时,由于该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选修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有所侧重,因此,既要兼顾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大四学生已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实际,又要体现国际投资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多媒体课件中,加入学科发展前沿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加入最新的国际投资的案例分析,以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的优化。教师在对所收集资料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除了使用文字说明外,还可以将理论知识用各种表格、图形和动画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基于课程还涉及很多实务类内容,通过一些反映国际投资领域重大事件的视频新闻短片和照片,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讲解国际证券投资内容时,播放介绍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短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证券交易所现场,亲身感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2)网络辅助课程的运用。网络辅助课程是借助网络平台辅助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网络课程。通过该类课程的建设,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和作业批改、辅导答疑、师生交流等主要教学活动网上运行。它利用校园网,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还可以继续学习和深入交流,是作为课堂的延伸,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

篇4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2月20日

近年来,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之时,高校特别注重和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确立,传统的以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下对经贸人才的需要。只有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来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知识、技能水平,才更加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知识的运用,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它以商品进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外贸方针政策为指导,阐明商品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掌握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检验都离不开课程考核这一重要环节,因为它能客观地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为此,作为国贸专业的核心课程,更需建构一套客观有效、切合实际且操作性强的考核改革方案,运用到课程教学的体系中。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考核一直沿袭着传统的以闭卷笔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法,有的学校虽然也加大了课堂表现力的考核改革形式,如把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平时出勤和期末笔试组合在一起作为该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实际上并没有实质的改变。此外,虽然也有考核改革方式的多样性的提议,但没有探讨出可实施的方案。

可见,传统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内容上偏重理论考核,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核少;形式上客观性试题偏多,主观性试题较少;方式上终结性考试多,没有过程考核。考试题型标准化和形式单一化夸大了分数的功能,而且试题答案多数是唯一的,能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少,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笔者在从事多年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体会到,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出名副其实的人才,必须建立起一套在内容上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能力和形式上注重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的考核改革方案,并将其运用到教学的综合评价中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应在符合本课程的特点与性质的前提下,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综合和积累,体现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新的形势下对外贸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考核内容注重综合能力。传统考试的考核内容,一般对合同各个条款,如品质、数量、包装、价格术语、运输方式、保险类别、结算方式等条款内容着重专业术语和贸易惯例知识的记忆考核;由于考核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的范围,绝大部分学生就会去搜寻现有的考试资料,浏览课堂笔记,或只复习任课教师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知识,这样就使学生形成了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样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

因此,对考核内容的改革应做到知识和技能并重,理论和实践结合,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情况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掌握现代化技术的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改革,理论知识部分可以选用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进行检查考核;实践运用部分要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考核形式,在问题的提出和题型设计上要因地制宜,把学生上课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到设计某一批货物贸易的进出口业务中,如进出口报价部分应考核学生商品成本核算的能力,磋商部分考核贸易谈判的能力,订舱、报检、报关以及结算部分等的考核可以通过一票进出口业务的制单来进行。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指定的参考书目等内容也应列入考核范围,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形成良好学风,便于学生对课程系统知识的掌握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考试中,除基本概念和理论等使用客观试题外,适当增加主观题比重,即简答、综合性论述题,建立一种主客观题并存、分值比例合理的测试模式,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把考试内容转变为检测学生的能力水平,才能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增强其自学能力,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

(二)考核形式应实行多种类别的组合考核。传统考试的考核形式闭卷考核多,开卷考核少;笔试形式多,答辩、机试等形式少。因此,为提高专业基本能力与综合素质,应实行多种形式类别的组合考核方式。

如谈判磋商部分可以通过答辩方式进行考核,答辩能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由抒发见解,充分展现才能,对学生学识的广度与深度、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仪表风度、个性特征等,均能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观察和检测。课程设计、论文、实验报告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机试可以用于学生认知领域的考核,还可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操作技能领域的模拟操作,进出口业务的制单、信用证审核部分可以用这种考试方式,在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的今天,应大力开发和利用这种考试方法。

(三)考核方式变结果考核为过程性考核。传统考核方式往往重结果、轻过程,以终结性考试为主,将考核知识的累积、记忆作为目标,属于静态考核。如此一来,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分数结果上,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综合和积累,以及试卷分析、反馈等重要环节。为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应加强平时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比重,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采取平时成绩、阶段考试、期末考试与实验技能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考查学生全学期的学习状况,包括课堂表现、完成作业等,在考查学生识记、理解等智力因素的同时,也考察了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由此激发他们持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学风。阶段考试成绩则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要求,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论文等方式获取信息反馈,达到督促学习的作用。其中,作业以巩固所学为目的,内容上应更多地考虑现实性和拓展性,使学生有足够的思考和创新空间,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实训题,例如合同条款翻译、案例分析、修改信用证等,以加强学生对实际业务工作的演练,增强其实际运用能力;课程论文能够提高学生完成拓展性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检验学生课外学习效果,评定学生学习过程;模拟实验可以对一些关键性环节,如进出口成本核算、信用证审核等进行指导,并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在模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进行修正和讲解。

考试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伴随着考试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比考试自身还重要。过程性考核强化了过程控制,达到了考核学生和检验教学质量、效果的双重目的。变结果考核为过程性考核不仅可以适时地、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而且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产生紧迫感,认识到过程不努力则难以应对综合性考核。过程性考核有利于教与学双边互动,对教与学能够起到一定的反馈、修正作用,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引导学生重视能力的学习和掌握,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既要有理论的反映,也要有实践教学过程的记录,这对师生双方都是一种约束,不仅规范了学生成绩评定的客观和公正,也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实施,使考试更有效、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学习,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莫红梅,钟芸香.关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1.4.

篇5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

篇6

关键词: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金融、贸易、投资各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在这一过程中,国际商法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国际商事组织和交易关系起到了重要的调整作用。由此可见,国际商法课程对于我国高校本科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国际商法课程性质和目的

国际商法课程属于我国高校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重要地位。该课程主要研究关于国际商事组织形式、跨国投资、合同、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国际支付、国际商事仲裁等方面的各种法律规范。

二、目前我国高校本科国际商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比较单调。

对于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大部分高校都是采用教师向学生单向知识传递的方式,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之间很难产生教学互动。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所掌握的知识既不深刻也不牢固,教师也难以把握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就不能及时地调节教学节奏的快慢和内容的深浅。

(二)教学语言种类单一。

国际商法的涉外性和国际性决定了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知识的运用都将面对多语言环境。但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本科国际商法课程仅采用中文教学,从长远来看对学生学习和专业建设都是不利的。我们要培养熟悉多语言环境下处理国际商业问题的专门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问题。

(三)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国际商法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能够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本科国际商法课程无论是学时分配,还是教学内容都过于倾向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

(四)学生商法基础知识薄弱。

要打下深厚的商事法律知识根基,学生应该经过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法理等相关课程的培养。由于国际商法课程主要向财经类专业学生开设,而财经类专业学生先修过的商事法律相关课程十分有限,这使学生在学习国际商法课程的过程中感到对相关知识十分陌生、难以理解。

三、本科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互动。

除了课堂讲授而外,教师还可以将师生相互问答、小组辩论和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法庭和模拟仲裁庭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应用到国际商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且能够使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同时,教师通过师生互动环节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而合理安排备课和教学,为学生答疑解惑。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及时掌握学科前沿知识。

(二)在条件成熟的高校积极推进本科国际商法课程的双语教学。

师资力量和学生外语基础是实施双语教学(通常为中英双语教学)的两大主要条件。要顺利开展国际商法课程双语教学,首先应重视对双语师资的培养,如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双语教学培训或进修,与国内外商事组织合作交流;然后要重视对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使他们真正能消化、吸收、理解双语课程内容。另外,在国际商法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重视选用合适的双语教材。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适当增加国际商法课程的实践或实验课时。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可以包括案例分析、模拟法庭和模拟仲裁庭、社会实践。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选取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的国际商事法律关系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国际商法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在模拟法庭和模拟仲裁庭教学过程中,由学生模拟审判员、律师、原被告、仲裁员,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审判程序和仲裁程序,并且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高校还应该加强与国内外商事组织的合作,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四)强化学生商法基础知识。

高校可以为学生学习国际商法课程开设相关先修课程,如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法理等。学生在具备了深厚的商法基础知识功底后,在学习国际商法课程的过程中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国际商法是一门交叉学科,学生只有既掌握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又掌握各种商事法律,才能对该学科有全面的理解,才能学好国际商法这门课程。

(五)采用综合性的考核方式。

可以在保留期末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增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论文撰写等考核方式。综合性的考核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应用情况的全面检验。

四、结束语

国际商法课程作为我国高校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对于我国高层次外贸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应该得到我国各个高校的充分重视。鉴于国际商法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国际商法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从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作业批改环节、考核评分环节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深入改善。与此同时,要深刻认识到任何教学成效的取得都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学习风气也需要得到重视和关注。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要求师生具有国际视野,我国各个高校应加强与国际商事组织的合作,为师生提供亲历国际商事法律事务的机会。

作者:杨蜜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高然.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探析[J].中国市场,2011(44):179+183.

篇7

关键词 国际金融;翻转教学法;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71-03

大学课堂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战场。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迫使高校课堂也悄然进行着重大变革,以培养出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能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新知,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复合型人才。

1 翻转教学法研究现状

5年前,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孟加拉裔美国人可汗,利用网络引导了教学上的革命性变化,创造了一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它反转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将优秀教师授课内容制成视频,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根据个人进度自行观看,而课堂则是导师与学生集中解决问题的场所。翻转教学模式契合信息化社会的需求,一经推出即产生巨大反响,2012年推广成为近年美国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的一种广泛实践。据不完全统计,据美国教育部最近的研究表明,“翻转课堂”应用使学生成绩提高了14%,而课堂出勤率从单纯把教学视频挂上网时的30%激增至80%。目前斯坦福大学正大力利用这种网络教育新方式,而且联合16所美国的大学共同推进探索。

2011年9月份,在包括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大学、湘潭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全国的11所大学里尝试展开了以“翻转”为原理的大学生的创业启蒙课实验,也取得了喜人的效果。但是,目前这一教学方法集中应用于概念明确的理科课程中,在地方高校,特别是财经类院校中的理论与实证探索还相对滞后。

2 国际金融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直面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授课信息量大,前沿知识更新快,要求交易技术与金融市场同步。因此,教学方法改革的紧迫性尤其突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存在下面几个突出问题。

2.1 教师资源未能公平利用的问题

首先,各地方高校教师的国际交流机会不均,国际视野及信息面差距较大,国际金融授课水平存在巨大落差,跨越同一道门槛公平入学的学生不得不接受水平参差不齐的课堂质量,公共教师资源也得不到公平、充分有效利用。

2.2 信息技术未能充分利用的问题

相当部分的大学课堂引进多媒体技术,就是教师简单地借助PPT展示教学内容,或者将授课视频挂上网络,忽视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互动,更忽视了给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空间以及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2.3 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脱节的问题

国际金融课程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国际金融市场运作与日常生活有距离,交易抽象,对国际形势的看法因人而异,学生更需要与教师正面交流沟通,而大学教授最宝贵的时间多用来在课堂上日复一日重复授课,课堂教学与课后自学各自为营,课堂教学一直徘徊在低层次的简单记忆、理解,而高层次的综合运用和创新在课外被放任自流。

2.4 学生被动学习问题

国际金融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当多的问题应持开放性的态度,但目前相当数量的课堂仍停留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依赖教师整理,被动接受知识,丧失质疑与主动钻研精神,相当部分学生成为课堂批量生产的书呆子,缺乏对国际形势的分析能力。

3 国际金融课程翻转教学法课堂应用

笔者认为,翻转教学法正是契合信息化社会改革需求,能解决以上存在于高校课堂突出问题的新型教学模式,但同时,这也给习惯于讲座式授课的教师带来更高的要求,其效果极大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把握能力。针对这个研究的空白,笔者以国际金融课程为例,力图构建一套具有操作性的,包括课堂准备、课堂组织和议题设计在内的课堂应用模式。

3.1 教学准备

在翻转教学模式中,尽管课堂依然存在,但课堂前的准备摆在了与课堂现场同等重要的位置,极大制约课堂的现场效果。首先,需要在课前整合优秀的师资来拍摄优质的授课视频,来作为未来教学重要的知识传递方式;其次,需要在课前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预习,观看视频,在线交流及完成各章节针对性测试;最后,教师要根据课前测试结果来安排课堂互动环节的内容设计及讨论重点,以在课堂上高效实现知识的内化。

下面针对可以预见的困难提出解决建议。

1)信息技术的鸿沟在很多地方院校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障碍。学校网络课程中心应成为主要的授课视频获得途径,高速网络运行要取得学校的大力支持,优质的视频制作可以与专业网络制作公司合作。

2)教师授课视频的拍摄、在线测试的开发等需要付出大量劳动,学生在课外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观看视频、完成测试,学校在课时上应予以灵活安排。

3)优秀师资的整合、网络课程的优化需要各院系、高校间的联合协作。

3.2 课堂组织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其过程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知识深化的程度。对于习惯了传统讲座式授课的教师来说,如果专业前沿知识更新滞后,概念把握尚未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的程度,这种新教学模式将极大考验他们的现场组织能力、临场反应速度。

1)划分小组。根据兴趣或者交流的便利,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5~6人,选出组长,保证人人参与,杜绝搭便车的现象。

2)分配议题。根据兴趣或者教学进度,定期由教师提前分配给各组研究的议题,作为下一阶段课堂教学的讨论主题。任务布置要给学生预留足够的准备时间。

3)小组分工。当议题涉及面广并可以划分成若干角度时,小组成员可以各负责一个子问题,最后进行整体探究;当问题涉及面较小,不容易进行划分时,小组成员可以各自对该问题进行独立研究,最后再进行协作探究。

4)小组互动。根据收集的信息,各组员需要将自己的认识与其他组员进行交流,常见的互动策略有头脑风暴、拼图学习等。

5)课堂成果分享。经过组内探讨,小组的研究成果集中在课堂进行分享,展示成果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举行PPT报告会、辩论会、演示操作等,成果展示中要注意体现小组分工情况。

6)导师点评。指导教师对学生互动过程中把握不准确的知识点进行评析,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3.3 互动议题设计

由于笔者所在的地方学院秉承国际化办学宗旨,所主讲的国际金融课程立足东南亚视角。根据多年授课经验,笔者设计以下议题以供参考。时效性与开放性是设计问题的主要标准。

1)国际收支问题:以东南亚某个国家为例,对其近20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差额分析。

要求:思考如何判断该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国际收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

知识要点:判断国际收支平衡的标准、顺差与逆差的不同治理方向、国际收支对经济的影响。

2)外汇与汇率问题:日本的货币概况及汇率历史变动轨迹。

要求:思考日本历年汇率变动的主要决定和影响因素是什么;人民币升值背景与日本有何相似之处;如何防范我国经济重蹈日本覆辙。

知识要点:汇率的决定与影响、本币升值的利与弊。

3)汇率制度问题: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之争。

要求:对东南亚国家的汇率制度进行分类,以这些实例为主要素材,小组内部分正反两方,就汇率制度优劣为辩题进行辩论。

知识要点:汇率制度选择的依据。

4)国际储备问题:对20世纪90年代末期遭受金融危机的东南亚国家及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进行比较分析。

要求:思考用国际通用标准判断我国现在的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度;是否可以通过向老百姓无偿发放外汇的方式藏汇于民,来解决我国的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

知识要点:储备规模拇指法则、国际储备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国际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货币发行的外汇渠道。

5)国际金融市场问题: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亚洲金融市场上的发展概况。

要求:演示几种国际金融市场行情的查询渠道,并结合离岸市场人民币产品的交易状况,谈谈人民币的国际化如何实现。

知识要点: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6)金融风险管理问题:国际金融风险防范案例剖析。

要求:分别站在企业与银行角度收集并介绍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国家风险、操作风险的典型案例,重点分析其启示及防范措施。

知识要点:外汇风险管理的远期交易法、掉期交易法、BSI法。

7)国际资本流动管理问题:我国资本流动的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要求:分四个角度介绍我国外汇管制、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对外债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知识要点:资本流动影响金融稳定机制、债务危机成因、投机冲击策略、次贷危机传染途径。

8)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前景。

要求:结合日益频发的经济危机谈谈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及学术争鸣,思考我国在改革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知识要点:特里芬难题、货币政策独立性、非货币、特别提款权份额分配。

9)国际金融组织问题:介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等几个重要国际金融组织的主要宗旨与作用。

要求:浏览国际金融组织的官方网站,翻译其主页主要功能,演示其网站资源库的某一组数据查询功能。

知识要点:金融协调、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参考文献

[1]汤敏.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EB/OL].http://.cn/emba/news/20120712/

171512551695.shtml.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张跃国,张渝江.“翻转课堂”: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8-10.

[4]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篇8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大会计人才培养开发力度,并将高端会计人才列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将国际化提升到我国会计人才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的高度,指出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国际水准的会计学术带头人”是我国会计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可见,国际化已成为我国会计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今后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会计教育是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高等会计教育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会计专业人才尤其是被选为国家或地方会计领军人才行列的,几乎都接受了高等会计专业的教育。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

二、国际先进的会计标准体系与会计课程体系滞后的冲突

(一)会计标准体系的国际化进程 国际化已成为当前我国会计的一个重要议题,会计国际化离不开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支撑。我国会计标准体系建设已迈入国际先进行列,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会计、审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实现了“实质性趋同”;2008年和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2010年4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立场和时间安排,从而形成了一套外有会计审计准则严格规范、内有内部控制规范保驾护航、周边有信息技术标准有力支撑的“闭环式”标准体系,会计、审计、内控、信息化四大会计标准系统四轮驱动、齐头并进、共同作用、相辅相成。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及其国际趋同已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与世界领先的内部控制框架在所有主要方面保持了一致。世界范围来看,欧盟、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实施和采用IFRS,金融危机后,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启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一系列的磋商合作。可见,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是当前最重要的会计环境特征。

(二)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 相对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飞速进展,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缓慢。自加入WTO以来,国际化已成为政府及教育者的常用口头标语,国内高校也普遍将国际化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但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成效显然不如人意。国际化往往只是口号,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即使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也只是对国外经验的照抄照搬,没有结合我国的形势特点。做好会计教育,课程设置是关键。随着IFRS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在会计课程中增加国际化内容的呼声越来越高,会计专业的每个学生都应当了解会计国际化的内容,美国会计学会(AAA)和AECC一直强调会计课程的国际化方向,且学者们就会计国际化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会计国际化课程设置经验。可见,我国会计课程体系改革的进程严重滞后于海外会计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改革,与我国当前会计标准体系的国际化进程严重脱节。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应对加入WTO 的人才竞争和挑战,培养国际性企业、跨国公司或国际中介机构需要的人才,构筑这类人才教育或后备力量培养的制高点迫在眉睫。但教师讲授的知识过于陈旧,教育界应重新审视课程的设置以使学生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企业环境。为此,Bedford委员会和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了一系列报告、目标和说明书,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及其带来的人才新需求,改变和重新构架整个会计课程体系已在会计教育界达成共识。笔者以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和等效为背景,通过对国内10所高校会计学科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我国当前会计国际化课程的现状,指出我国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改革的主要障碍,为我国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改革提供建议。

三、会计课程体系现状及重构

(一)会计课程体系现状 目前会计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内容滞后,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较多,且内容狭窄,种类不丰富,过于关注技术规则及职业考试,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对于能力的运用方面关注不够,教材难如人意。葛敬东(2009)系统调查了国内30所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设置情况后发现:课程门类划分过细,或按行业、或按业务、或按专题划分,导致会计知识缺乏逻辑衔接而呈碎片堆积状况;课程名目混杂,边界不清;内容重复或遗漏;没有统一学时标准,缺乏对教学时间的科学管理;实务课超重,使学生缺乏会计理论和抽象能力培养。刘永泽、池国华(2008)认为会计教育目标和定位不清、理念落后,会计教育的改革和资源投入缺乏动力,以及会计教育的经验交流不足,是导致当前会计课程设置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二)会计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Albrecht & Sack(2000)指出,会计课程要强调基本原理或原则的教育与技能的培养,强调高水准、宽口径的课程;孙铮、王志伟(2002)建议专业课程采用国际权威教材。李晓慧(2009)考察了英国大学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提出将相近的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会计课程体系。方宝璋(2004)对我国会计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增加国际会计、国际经济法规课程的内容、加大电算化会计和网络化会计课程的份量、开设人力资源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社会保险会计等选修课、拓宽专业基础课、精简合并专业课、调整选修课的建议。此外,May et al.(1995)调查研究还表明,会计教育课程的内容中应包括更多的交流技巧、人际关系和职业道德。尽管会计课程体系改革已受到政府、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但怎样进行改革、改革的效果如何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尤其是当前会计国际化背景下,会计课程体系设置如何应对全球准则趋同的新趋势,如何满足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应该成为当前会计理论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四、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 为了调查我国本科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情况,笔者选择了在国内会计教育具有一定影响的东北财经大学等10所高校,对这10高校负责会计本科教育的学科带头人(或会计学院/系院长/主任)展开问卷调查。之所以选择这10所高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0所高校分别代表了我国会计学科综合实力的三个梯队,一是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老牌的国家级会计学重点学科,二是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代表国内会计本科教育的一流学府,三是南京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代表了新升会计本科院校。虽然这10所高校的会计学科排名有所差距,但每所高校的会计学科都有一定的发展历史,积累了自己的会计本科教育特色。10所高校均有硕士点,8所高校具有博士点,其中4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所为国内从事会计教育最早的学府,1所为地方财经高校的代表。之所以选择学科带头人为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高校的学科带头人深谙本学科的发展规律,具备从宏观上把握学科改革方向的战略能力。学科带头人不仅理论功底深厚,而且富有一线的教学经验,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笔者旨在调查我国本科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的开展情况,并分析会计国际化课程应包含的主体内容及当前进行会计国际化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参考Adhikari et al.(1999),本次问卷共设计了25个问题,涉及三个方面: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开展情况,会计国际化课程应包含内容的重要程度,开展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主要障碍。调查问卷于2013年4月7日以电子文档形式发放,并于2013年4月16日全部收回。10份问卷填写完整,有效问卷达100%。

(二)10所高校学科带头人概况 10位问卷对象拥有博士学历的9人,在读博士1人;教授9人,副教授1人;所学专业均为会计学;5人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从事会计教学工作平均约为19.3年,其中从事会计教学工作30年以上的1人,20-30年的2人;8人曾教授过国际会计相关课程。被调查对象的背景数据表明,问卷对象均为接受过会计专业教育的高学历高校教师,有着丰富的会计教学经验,具备一定的会计国际化视野和会计国际化课程教学经历,而且均为各高校会计学科带头人,掌握所在高校会计学科的发展情况,对会计教育改革有着自己的见解。

(三)会计国际化课程开展情况 10位问卷对象中有9人认为有必要进行会计课程的国际化改革,说明国内高校已普遍认识到会计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国际会计人才的需求以及会计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对国内会计国际化课程的开展有如下困惑:

(1)是否将国际化作为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10所高校均已将国际化列为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说明我国高校均已认识到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性,将国际化纳入到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中。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亚洲一流,国际知名”,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计学专业人才”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国际化”确立为会计本科办学特色。

(2)是否设有国际会计专业、是否与海外大学或机构合作培养会计本科生。8所高校设有国际会计相关专业,7所高校与海外大学或机构合作培养会计本科生,8所高校与海外大学或机构合作海外资格证书的教育与培训。随着国际化认识的提升,国内高校纷纷设置了国际会计专业,如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会计本科专业设置了国际会计方向,天津财经大学的会计本科设置了ACCA方向,上海财经大学设有美国会计、ACCA和CGA三个国际会计本科专业,江西财经大学也设有ACCA本科专业。在设置国际会计专业的同时,许多高校还积极与海外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设有国际会计中澳班(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合作)、ACCA班(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合作)、CGA班(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

(3)是否有教师海外研修计划、是否引入海外原版教材。9所高校有专职教师海外研修计划,8所高校引入了海外原版教材。可见,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国际化水平,各高校制定了各类教师海外研修计划或方案,公派校内优秀教师海外进修,促进国际交流。在这方面,普通地方高校表现得更为突出,资助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其可能的原因是,重点综合性大学开展国际交流较早,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合作模式,而地方高校国际合作起步较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财物以追赶国际化的步伐。因此,在教师海外研修和海外教材引入方面,地方高校表现得更为积极与主动。

(4)是否设置了专门的会计国际化课程。8所高校设置了专门的会计国际化课程,2所高校在既有的会计课程中包含了国际化内容,问卷的10所高校均对会计国际化在课程方面采取了措施。我国高校对会计国际化课程的处理方式与美国有较大差异,根据Adhikari et al.(1999)的调查结果,美国有近2/3的高校是将国际化的内容包含在既有课程中,而没有单独设置专门的国际化课程。我国情况恰好相反,80%的被调查高校设置了专门的国际化课程,表明国内高校普遍重视会计国际化趋势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设置的会计国际化课程来看,主要包括:International Accounting、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Accounting Concepts and Principles、Governance,Ethic and Risk等。国内高校较多是将国外的原版英文教材引进或以某项国际知名认证资格的教材为主,存在英文教材或教学即是国际化的错误认识。目前会计国际化课程的现状是,大部分课程本质上为国内课程的英译本,真正涉及会计国际化内容的课程并不多。

(四)会计国际化课程应包含的内容 会计国际化课程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当前国际化趋势最迫切所需的?笔者参考Adhikari et al.(1999),将会计国际化的议题分为11个方面,并按重要程度分为“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三类进行计分,统计结果见表2。表2显示,从全样本(10份问卷)来看,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以接近“非常重要”的程度被认为是会计国际化课程中最应该包含(最重要)的内容,9份问卷认为国际会计准则“非常重要”,7份问卷认为国际审计准则“非常重要”。接下来重要性依次为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国际财务报表分析、外币业务。区域协调和通货膨胀会计则被认为是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这样的内容重要性排名反映了会计国际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一致。当前,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我国会计准则已与IFRS实现了等效,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应该成为当前以及未来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通货膨胀会计、区域协调、外币业务等内容随着准则的全球化,其重要性越显削弱。但Adhikari et al.(1999)的调查结果则显示,比较会计制度、外币业务是相对重要的课程内容,国际审计准则、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是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以及内部控制的开展,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被认为越来越重要。从三类高校之间的差异来看,重点、一流、地方高校对问卷所列内容的评分逐渐增高,即一流高校认为的重要性介于重点和地方高校之间。具体来看,地方高校普遍认为所有内容的重要性高于重点和一流高校所认识的重要程度。对于地方高校来,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跨国公司业绩评价、比较会计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均为会计国际化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与不同类高校会计学科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关,不同类高校发展的需求不同。

注:“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分别计为1、3、5分。

(五)开展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主要障碍 从以上问卷统计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已认识到会计国际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认识还基本流于表面,以直接照抄照搬海外内容为主,还没有开展真正意义的会计国际化课程。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的障碍可归类为:经费不足、学生兴趣不足、学校(院)意愿不足、市场需求不足、缺少专业师资和当前会计课程已过于繁杂,并将阻碍程度分为“不是障碍”、“一般障碍”和“主要障碍”三类,统计结果见表3。表3显示,从全样本(10份问卷)的得分情况来看,表3所列的障碍均未构成会计课程国际化改革的主要障碍,“学校(院)意愿不足”的得分仅为1.8,基本不构成障碍,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内高校已经普遍认识到会计课程国际化改革的必要。相对来说,当前繁杂的会计课程、专业师资缺乏、经费不足、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学生兴趣不足构成了国内高校会计课程国际化改革的一般障碍。我国当前会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过多且交叉重复已饱受诟病,随着市场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逐步提高、会计学科应用范围的拓展以及交叉学科的兴起,会计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课、专业课种类与数量越来越多,这既造成学生疲于应付名目繁多的课程,使其很难产生多余的兴趣接受会计国际化的内容,又导致教师过重的教学任务,很难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会计国际化的教学工作,同时众多的课程建设也占用了较多的教学经费,导致可用于会计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教学资源变得捉襟见肘。

注:“不是障碍”、“一般障碍”、“主要障碍”分别计为1、3、5分。

五、结论

我国高校已认识到会计国际化不可阻挡的趋势,并已经着手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但对会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大多局限在设计几个冠以“国际”字样的专业或与海外大学和机构的合作培养上,并没有将会计国际化的实质内容渗透至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中。反映到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改革上,虽然引进了原版教材,设置了专门的会计国际化课程,也实施了教师海外研修计划,但大多是临摹画瓢,照抄照搬,更多的是将英文教材授课、海外资格证书的培训课认定为会计国际化课程。问卷调查显示,国际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等是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主要内容。国内高校应组织专家围绕这些会计国际化的重要内容编写教材,设置相关课程;同时,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组合,将会计国际化的内容包含进已有相关或相近课程中,即“设置专门会计国际化课程”和“将国际化内容包含进已有课程”两种方法并用。另外,应组织培养一批会计国际化的专业教师队伍,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同时引进海外会计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加强合作的同时,总结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色。但该研究仍存在局限。由于属于专项调查,问卷对象、范围的限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论;问卷的设计主要参考Adhikari et al.(1999),无法涵盖我国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所有内容;主要向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供给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论缺少需求方(如公司、学生)问卷的支持。

[本文系上海立信会计研究院科研项目“国际化背景下的会计课程体系研究”(编号:OD104000912GD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曲晓辉:《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刍议》,《会计研究》2001年第9期。

[2]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会计研究》2008年第8期。

[3]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对策》,《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4]孙铮、王志伟:《加入WTO 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会计研究》2002年第6期。

[5]李晓慧:《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会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6]W·克蒂夫·阿尔伯切特:《会计教育的发展对策》,《会计研究》1998年第9期。

[7]方宝璋:《加入WTO与我国会计课程的改革》,《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年第4期。

[8]葛敬东:《会计课程设置的乱象与统整——基于30所高校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设置的调查》,《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9]孙铮:《会计教育与人才培养相关方面的关系》,《中国会计报》2011年9月30日。

[10]郭强华、邱芸:《实话实说:会计教育——全国十四所重点大学会计教学现状评估及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中国财经报》2001年6月14日。

[11]Adhikari A,Flanigan MA,Tondkar RH. A Survey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Education in the US and Some Other Countri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1999,17.

[12]Albrecht WS & Sack RJ. Accounting Education:Charting the course through a Perilous Future Accounting Education Series 16,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2000.

[13]Mary,B. C.,and Mark,A. D. Assessing knowledge structure in accounting education:an application of Pathfinder Associative Networks.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2003,21.

篇9

关键词:国际货运 教学设计 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31-02

一、引言

国际货运课程是物流管理和国际贸易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包含内容非常广泛、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精神,对于货运这类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应该研究其特点,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行业特点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设计,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明确树立课程的教学目标

国际货运课程面向高职高专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专业开设。课程专门研究国际货运操作程序,主要涉及有关国际货运中海运、空运和陆运的各种理论与实践操作。通过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职业岗位技能:首先是方法能力,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比如可以通过热点案例的讨论,模拟实训的操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今后的独立工作奠定基础;其次是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海运进出口、航空货运进出口、陆路运输等一系列订舱、计算运费、安排出运程序及相关单证,具备运用相关法律解决货运纠纷的能力;最后,是社会沟通能力。主要体现在开拓联系客户,基本能独立处理安排航线、租船订舱、运费收取等业务环节,具备一定的商务谈判能力,协调与客户之间可能出现的纠纷。

三、教学整体设计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物流与国际货运课程以培养货代行业人才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国际货运注重实际经验和流程,对业务流程的熟练程度要求很高。所以在课程设计理念上,遵循以下四点:(1)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开放性地引入企业元素,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课程,将企业工作流程、行业标准引入课程教学,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2)将货代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作为组织教学内容的基础,通过行动领域分析、学习领域分析和教学情境设计,构建教学内容中的单元和任务。(3)以典型业务流程为项目载体重构和序化教学内容,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原理、实验、实训的内容进行教学。(4)以启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着力点。

2.设计思路。在课程设计思路上,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总体来说,课程设计思路是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流程来设计课程内容。具体实施中,首先以分析岗位能力,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分析工作过程,并将将工作任务细化。然后选取、序化、整合课程内容。最后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二)课程总体设计

1.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依托,但又不局限于原有教材。高职院校要围绕掌握概念是基础,实际应用为重点的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或是增加,尽量增加实验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实际运作技能。

2.课程设置。国际货运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课,总体来说囊括了国际物流知识与国际贸易知识和国际地理等几方面。因此除设置国际物流采购、加工存储、包装、运输等物流专业课程外,同时要设置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课程,并且在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中使得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达到理论体系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课程安排上,国际货运是物流管理的重要专业课程。因此课程安排上要做到物流基础课程教学在先,在比较全面了解物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展国际国际货运课程。此外,由于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是开展国际物流管理教学的基础。因此,《国际货运理》课程教学应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之后进行。《国际货运》对国际物流运作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这门课程要求有重点讲解,特别是对于具有很强国际性的有关海运提单、航空运输单、运输合同、国际公约以及贸易单证等以英文形式成文的单证,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并且填制。如海运方面的《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金康条款等。此外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要求学生了解《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

3.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设计。国际货运是和实际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应在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先举出一个在企业工作中会经常遇到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始学习与思考,然后将完成这个任务所需的理沦知识加以整理。旧的知识作为复习,新的知识作为详细讲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在学生熟练掌握具体工作任务并完成之后,教师再为学生展开介绍一些相关知识,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例如,在讲集装箱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任务,介绍货物的体积、重量和性质。然后让学生来选择哪种规格的应装入哪类装箱待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后,教师可以再介绍一些关于集装箱的归属和租赁的知识。这种任务引入―任务分析一背景知识一任务实践一知识扩展的驱动模式,更贴近实际业务可以增加学生的操作业务能力。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学习方法可以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理论,这些知识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即使遇到没学习过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在学校培养的自我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设计

1.理论教学。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基础性环节,课程中有关概念性的内容和基础理论如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报关知识等构成教学理论框架体系,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

2.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进行环境与角色模拟。在环境与角色模拟时。首先,教师要非常明确地向学生介绍环境情况,当然,最好是有实际的模拟场景。其次。教师还要规划好角色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只是情景的设计者。情景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要求来设计。操作角色由学生自己选择,如在讲解“集装箱出口业务流程”时,虚拟一个进出口公司出口两批货物的业务,一批出口到美国,另一批出口到英国。出口到美国的货物需要做拼箱,出口到英国的货物是两个整箱在这两批出口业务的情景模拟中,涉及的角色有托运人业务员、码头公司业务人员、码头公司门卫、船运公司业务员、班轮大副等。然后,对学生分组。学生自己确定角色。分组讨论并完成相应的操作。最后,各组派代表陈述自己的操作。在情景教学时,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十分活跃,能够大大提高对国际货运业务的认识。

3.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的最好方法之一。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注重选择精品案例,尽量突出所选案例的典型性,并体现课程中所学内容的特征。

4.课程实践。课程实践包括以计算机化教学软件来模拟物流活动和校外实习。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实习软件中包括了单证实训、进出口贸易实训、国际货物运输实训、货代模拟实训以及报关模拟实训等多项活动。采用模拟教学软件,学生在计算机上填写业务中所需单证,这和在真实业务中操作几乎完全相同。国际货运模拟教学软件可以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环境感受到实际业务的情景,又可以反复练习各种所需单证的正确填制方式。学生学习完相关的业务知识后,应组织学生去相应的现场参观,以将学生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较强的感性认识。例如在介绍海运知识之后,就组织学生到码头和港口见识真正的堆场,真正的集装箱和各种船舶。在介绍航空运输之后也该让学生去看看机场的监管库和机场的货物运输系统。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能够让学生学习阶段就对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有真切的体会,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好本专业的欲望,以达到校内教学无法比拟的良好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国际货运是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高职院校在设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实际业务操作技能为主,实现课程教学、课程实践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课程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杨延.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5)

2.王贵斌,朱惠君.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货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陈军.高职高专《国际货运》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8(12)

篇10

[关键词]规范 完善 课程 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是20世纪80年代新兴起的一门学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持续深入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全面接轨,与各国在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科技、服务等各个领域中的合作全面展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国际经济等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国际经济合作》应运而生。就实践而言,国际经济合作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及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理论而言,国际经济合作学科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界中的一门重要新兴学科。该课程的重点集中在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理论主要包括国际分工理论、国际相互依赖理论、经济一体化理论;实践方面主要集中在法制规则、合同条款以及具体操作规则方面的研究与讲述。

一、传统的《国际经济合作》课程重点

1、吸引外资。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大力吸引外资,从中央到地方,是我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工作重点。因此,将吸引外资作为《国际经济合作》课程中的重点章节,旨在研究吸引外资的优势和政策,以及外资进入给中国带来的好处及坏处。

2、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在当时中国面向国外的经济合作中,其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工程承包方面,包括修建水坝、公路、房屋。劳务合作一般与工程承包相连,主要研究国际招投标过程、合同签订、风险规避等方面内容。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作为当时国际经济合作的重点,也是该课程的重点。

3、国际租赁。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普遍缺少资金,国际租赁这种与信贷相结合的合作方式是中国利用外资的重要手段,深受资金匮乏的企业青睐。国际租赁作为课程的重点,主要研究国际租赁的方式特点、作用及租金的计算等问题。

4、加工装配与补偿贸易。现代的大机器生产促使国际分工发展,使各国卷入世界市场。跨国公司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要素优势,组织生产所需零部件,集中装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的国际化,市场的国际化,交通、通讯、信息的发展,促使加工装配和补偿贸易迅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政府提出发展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经济特区,从而促进了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方便灵活的“三来一补”业务迅速发展。另一方面,补偿贸易因其所需外汇少,在当时中国企业外汇普遍较少的情况下迅速发展,因此可以在传统课程中将加工装配与补偿贸易作为课程的重点,主要研究加工装配与补偿贸易发生的形式、特点、做法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与作用。

二、《国际经济合作》课程重点调整

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有了很大变化,对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新的经济合作领域不断出现,尤其是中国人世以后,对外合作的力度空前加大。因此,在《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的设置中也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在课程的设置上除传统的重点之外主要增加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和讲述。

1、中国对外投资。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投资的特点是金额和数目都非常少,虽然不是当时中国经济的主流(主流是吸引外资),但是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允许外资向更深和更广的领域扩展,同时中国企业也可以向世界其他国家投资。于是产生两个新的合作重点:一是外资进入中国的来势凶猛,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从观点上明确今天外资的进入与早期外资的进入有很大的区别即可,前者是主动吸引,后者是主动加被动;二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迅速,尤其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1990年到2000年10年之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量不超过50亿美元,2001年首次超过50亿美元,2002年、2003年、2004年又趋于下滑态势,直到2005年达到112亿美元,2006年达到211亿美元,到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559.1亿美元,较2007年增长111%。截至2008年底,中国8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4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2000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1839,7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2008年底,境外企业就业人数达102.6万人,其中雇用外方员工45.5万人。2008年底,中国的12000多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覆盖率为71.9%,在亚洲、非洲地区投资覆盖率最高,分别达到90%和81.4%。

在目前出版的《国际经济合作》教程中,约80%的课本未提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例如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李小北与小野寺直主编的《国际经济合作》,在该章节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发展、股权的参与方式及非参与方式,未提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东北财大出版社出版的魏巍和冯林编辑的《国际经济合作》,在该章节主要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分类、投资理论、中国吸引外资等问题,未提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人大陈健主编的《国际经济合作教程》,在该章节主要研究国际投资的方式、发展等问题,未提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此外,约20%的《国际经济合作》的出版物涉及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但既不完善也不规范。例如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赵永宁编辑的《国际经济合作》,涉及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和特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措施、宏观管理及审批程序,但不足之处是涉外投资理论未提及,涉外环境评估也未谈及。人大出版的盛鸿昌主编的《国际经济合作》主要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估、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设计投资理论及宏微观管理较少。

鉴于以上原因,对外直接投资应作为重点章节出现,尤其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课程内容上应该进行相应的规范和完善。具体的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内容: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与发展分为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历程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历程(以中国为例);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即包括发达国家的理论也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面临的环境评估;国外在中国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策略;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环境选择;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赢利能力分析;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规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区域研究等。鉴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课程教学内容较多,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加大该章节课时量,作为重点章节,以8--10个课时为宜。

2、国际经济协调。在国际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国际协调早已存在,只不过因为过去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力度不够,经济实力较弱,所以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分量不足,协调的作用也不明显。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大国地位的不断强大,协调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经济协调作用也在逐渐提升。例如在2010年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上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改革前,中国与印度、俄罗斯、萨特并列第五,通过这次改革,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世界银行的投票权改革方案提高了对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的发言权和代表性的要求,是迈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分享投票权的重要步骤,是提升中国话语权的表现,是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有力保证。伴随着外资不断进入和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需要协调的领域越来越多,协调已经作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