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应急安全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应急安全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青少年非正常伤亡的事故层出不穷。据湖北省教育厅的统计,____1年全省中小学生溺亡176人,____2年这一数字上升到178人,分别占到当年学校非正常死亡人数的44.4%和46.3%,在各类非正常死亡原因中占第一位。而卫生部近年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每年约有57000人溺水死亡,溺水死亡儿童占非正常死亡儿童的40%,据调查溺亡者大多不会游泳。儿童溺亡事故接连发生,不仅是家庭之痛,也是社会之痛。
由于社会环境多变、自然环境复杂、极端天气无常、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人们遭遇突发性天灾人祸的几率倍增。同时,我们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社会加速转型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故、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事件频出,对青少年应急自救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经常看到,每当遭遇突发事件时,很多青少年既无应急安全机智,又无自救能力;不是处变不惊、沉着淡定,而是惊恐失常、手足无措;甚至难中出错、忙中添乱,导致更加混乱的局面,造成更具破坏性的结果。这方面,惨痛教训实在太多。
青少年应急能力尤其是自救技能低下,充分暴露了青少年应急安全教育的“短板”。长期以来,有关部门在青少年应急安全教育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中小学校对青少年文化知识的传授比较重视,对事关学生安全成长的应急安全教育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少;一些学校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不少学校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搞安全教育,比如出一份卷子,设置一些有关安全教育的题目让学生填填空、画画钩了事,学生可能把题目都做对了,但安全意识并没有提高,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生存、自救、互救技能;一些学校虽然组织了一些安全教育活动,但缺乏系统性,往往是失火了就搞一下消防演习,地震了就来一次逃生演习,应景作秀色彩浓厚,“演习”与同“演戏”。“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补救方法无疑彰显出学校在急救常识、求生技能教育上的匮乏。
应急安全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是每个人重要的素质教育,应当抓早、抓好。既然天灾人祸在很多时候是无法避免的,通过加强应急安全教育,让青少年了解灾害常识,掌握正确的应急自救技能就非常必要。为此,笔者建议:
一是提早做好青少年的危机意识教育,提高青少年对危机的认知程度,引导青少年远离危险、珍爱生命以积极的态度融入到应急安全管理中来。
二是将应急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孩子掌握诸如游泳等基本技能。要编制《应急安全手册》,安排一定课时向青少年讲解相关知识,利用媒体和各种文化活动宣传应急安全管理和避险、自救、互救基本常识。
三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安全预案,有针对性的开展常态化的情景模拟演习,提高青少年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篇2
今天是3月29日。按照规定,从1996年起,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那么今天就是我们全国中小学生的第9个安全教育日。
今年全国“安全教育日”的宣传主题是:预防校园伤害,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根据北京市的具体情况,市教委确定了我们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主题。我们北京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据了解,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将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性大型调查发现,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种之多,其中包括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灾火险、溺水、体育运动损伤等等。这些都时刻在威胁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青少年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
为了扫除校园安全隐患,国家教育部已将安全教育列入XX年的工作重点,并明确提出: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不仅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基本要求。
当前,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安全工作。我们要真正提高认识,牢记“隐患就是事故”、“校园安全工作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们还要树立“首都教育安全重于泰山,师生生命健康高于一切”的观念。
确保青少年学生的安全健康,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祥和,保护中小学生安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我们平谷七小要创建“平安校园”,保校园宁静,让孩子平安。
可喜的是,教育部已于XX年颁布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我们北京市也在XX年9月5日了《北京市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并且已经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北京市人民政府还从XX年9月的新学年起,为全市的公立中小学校投保了校方责任险,如果因学校过失发生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我们中小学生最高可获得20万元的赔偿。
总之,这些法规和措施的相继出台,为我们的校园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但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必须要有“安全第一”的意识,切实建立起校园安全教育体系。
同学们,你们已经看到了,从上周起我们学校的课间操在开始增加了5分钟的休息时间。你可别小看这5分钟的时间,这里面大有科学呢。另外,我们学校将从下周起,在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必讲安全,向全校同学们介绍一些应急自救自护的知识。再有,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挤出时间,可以利用每周的晨会、班队会、德育活动课或自习课时间,向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真正能够进入课堂。我们要实现由“专人抓安全”向“全员抓安全”的方面转变。
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在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实施‘我最美’的教育,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开展了认真细致的安全预防工作,如更换校车、更新锅炉房烟囱、改造校门、安装防盗门窗、紧急出口标志牌和指示灯、购置新型灭火器具,编印下发《园丁学法》,在各班成立安全督查小队,以及出台一系列安全制度和措施等,有效地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有利地保证了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但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我校的一些安全隐患还没有彻底消除。所以全校师生们要充分认识在校园“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提高自救自护能力”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搞好安全工作。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离不开我们全校的任何一个人。
篇3
经过多方面的准备,我们就几个方面在全班同学的激烈讨论,得出第一个重点就是:提高认识,预防为主。
近年来,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我们高校的青年学生违法犯罪活动频繁出现,学生的思想状况更为复杂。所以我们要想更好的防止在校大学生的犯罪行为的出现,那我们就要针对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活动变化的特征,要在思想上进行把关,要求我们院校的各职能部门及全校教职员工,经常关注我们学生的思想动态,力争做到“知道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在那里、干什么,思想工作要跟上。要抓好学校法制建设工作,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理念,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犯罪。使广大学生认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校园安全得到保障,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预防我们在校大学生的犯罪活动。
还有一点重要的是我们学校的领导要组织有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校园安全。我校的领导一向比较重视我们学生的工作,所以我校党委一直把学生思想教育放在工作的议事日程上,尤其是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才换来我们学校的和谐与向上发展的良好态势。而且我们学校还确定了工作职责,配备了兼职安全员,实行安全责任和信息反馈制度。在这里首先感谢我院领导对我们学生的重视和关怀。
另外还要我校的制度的保证与措施的到位,经过班级学生的激烈讨论,得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建立完整的校园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应直接由学院党委负责,将校园安全工作列入各系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疏忽学生管理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签订责任书。这一点我们学校做的很好学校,首先责任书的签订更有利于我们学生的管理,这样使我们每个人都能明确各自的职责。
3、就是要不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学生出校时间,禁止外来人员住寝,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4、还要完善学校意外事故处置机制。学校应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了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自然灾害类事故应急预案、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等多项方案。每个重要的部位都安装有至少一部电话,畅通信息执行零报告制度。以便遇见突发事件能及时报警。而且要每晚负责学生安全并不定时巡逻,如遇特殊情况第一时间向总值班报告,在处理的同时报告当地派出所,确保校园安全。
最后就是我学校一定要做宣传,加强宣传力度,来达到促进自救的目的。就是要认真的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动工作。学校安全教育要以校园安全为主题,在安全教育、安全活动的期间,认真的开展法律宣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性。此外,学院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对青少年犯罪易发生类型、青少年自救等知识进行咨询、论坛、实例说明,有针对性地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并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将《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课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中。利用班会、团队活动、人防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犯罪预防教育,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可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预防犯罪教育。加大普法力度,传授法律知识。我院已经开设了相关的法律课程,使广大学生切实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并且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们了解到法律的权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性地认识违法犯罪活动的严重后果,引导了我院学生遵法、守法。
以上为我班的主题班会得到的一些总结,并且通过这次班会的开展,更好的加强了我班学生对青少年犯罪的防范意识,同时更好的宣传了我院领导对我们学生的重视和关怀。
通过各位班委的努力和班级学生的配合,本次班会取得圆满成功。
篇4
1.1关于学校的安全问题
学生的安全问题与健康问题、道德问题、体育问题是目前我国学生中存在较多,也比较严重的几个问题。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的。健康是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目前我国学生的健康问题也是困扰着学生和家长的一大问题。通过学生体质测试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肺活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等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安全问题中也有着健康问题的困扰;而道德问题也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体制的一大缺陷,也是造成青少年安全问题的一大原因;而体育问题是造成学生健康问题的一大因素,同时也是安全问题的一大因素。目前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健康等问题。但是这几个问题又不是等同的,各自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1.1学校安全问题的内容和范畴
综观国内外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防范虽然列入了社会公共安全防范体系,但校园安全事故仍然频频发生。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低,社会育人环境存在着不利于师生安全的因素,学校安全问题突发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主要有以下一些。第一,设施问题。安全措施基础不牢固,因房屋老化、建筑设计不合理、建筑质量不合格而存在重大隐患,导致房屋倒塌,线路起火,楼梯拥挤,无照明与疏散通道从而发生挤踩、践踏而导致重大伤亡事故。而在自然灾害事故来临时,更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第二,卫生问题。本来学校就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卫生防疫设施及防控传染性疾病制度与设施的匮乏,导致学生们容易感染疾病。以及食品安全隐患,学校食堂经营管理不善,没有严格的食品安全保障监督体系,导致校园食堂大面积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第三,交通事故。交通伤亡事故频频发生,交通事故是人类死亡的第五大要因,仅次于心脏病、癌症、突发病和肺炎。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称,交通事故是全世界范围内10岁至24岁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报告统计,每年大约40万25岁以下青少年死于交通事故,数百万青少年受伤或致残。其中大部分交通事故伤亡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非洲和中东比例最高。在世界各国中,经济贫困家庭的青少年遭受交通事故的危险最大。我国每年因道路交通死亡的人数根本都在10万高低,道路伤害更高达50万起;每5分钟约有一人死亡。l6岁至45岁春秋组人群占总死亡人数的58.6%至62.4%。第四,校园恶性暴力事件。各种校园恶性暴力由社会向校园渗透,涉及勒索师生钱财,打架斗殴、抢劫、绑架,甚至凶杀等。对于学生的身tl,安全都有着较大的危害,每一年都有很多的学生因为校园暴力事件死亡,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第五,自然灾害。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每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学生死亡数目较为惊人。中国的自然灾害呈现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四大特点。主要包括地震、洪水、泥石流、龙卷风等。目前我国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差,心理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躲避自然灾害、自救以及救护他人的能力较差,不能够在灾害发生时有效的应对。
1.1.2我国青少年人群中安全问题的分布特征与规律
有研究对2006年全国中小学校的安全形势进行了分析,该报告认为全国各地校园事故频发,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以及房屋倒塌等灾难性事故占其中的一半多。
2生命安全教育的概念和范畴界定
2.1生命安全教育概念
生命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是两个比较相近且又容易混淆的概念,在进行生命安全教育讨论的前提下,首先对于生命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进行一定的概念辨析。从实践与理论的角度考察,生命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密切相关,又略有不同,两者各有侧重。生命教育侧重精神生命的觉醒与提升,注重生命意识的养成;而生命安全教育侧重自然生命的健康与安全,注重生存技能的培养。生命安全教育是指针对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的应急、应变能力,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生伤害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通常情况下,生命安全课程主要是培养人类在其活动领域中,预防自然和人为危险、预防各种有害因素的理论和实践的一种科学知识体系。其目的在于,形成人们对自身周围安全问题的自觉和负责态度,培养学生认识和评价人的生活环境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并选择抵御危险的防御方法,以及在出现危险时消除不良后果和进行自救、互救的方法。因此,生命安全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教育的功能分为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两大类。而生命安全教育既是教育的本体功能的体现,又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体现,是当今社会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部分。对学生来说,他们学习了安全教育,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识和维护安全的基本技能,懂得并运用其来保障和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而对社会来说,通过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使受教育对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有效保障国家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安全,也促进了社会变化和发展。1968年,美国人J.DonaldWalters在加利福尼亚州创办了阿南达学校,在该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实践经验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在书中最早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指的是对人的生命安全进行教育,即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为主体,运用情境体验、运动和身体练习等基本手段,按照年龄段和活动能力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或现场模拟等手段,传授给学生面对各种危险情况的基本的生活自理和自卫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并强化学生野外训练的能力及安全防范能力、自救能力等,使学生了解各种危险情况的产生、状况、后果以及预防措施等。
2.2学校体育的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是指对人们进行在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时所表现出来的应急、应变能力的教育,避免自身的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自我保护、安全防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的教育,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就是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依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体育教师为承担主体、在体育课程中实施的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教育与管理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使学生学会从安全的角度观察和理解要从事的活动和面临的形势,用安全的观点解释和处理自己遇到的新问题。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学会保护生命的技能,确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提高保护生命的能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作为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让他们远离危险,健康地成长。通过对很多国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国家都开设了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虽然这些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名称、形式或者手段,但是他们都选择了体育课这个共同的平台来进行生命安全的教育。虽然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并非只能通过体育课这唯一的途径,但是采用体育课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对我国学校安全教育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学校的安全教育内容绝大部分是与体育课程相结合的。虽然很多的安全教育内容并没有完全的渗透在体育课程当中,课程内容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生命安全教育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但有一部分与体育课很好的相结合,充分展示了其安全教育的内容,达到了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
3学校体育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3.1必然性
作为信息化、全球化和需要综合性竞争能力的时代,21世纪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未来世界只有全面发展的才有可能成为最成功的劳动者。但是纵观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因为教学压力大、学校设施差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逃生能力差,无法应对突发的安全事件,导致了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儿童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事实证明,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5.12汶川地震为例,它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如此巨大的中小学生伤亡数目,其背后有太多的原因,暂且不去追究其它,只考虑我们学校教育工作,就可以发现加强生命安全教育迫在眉睫。在这次地震中,四川绵竹市富兴--Jl,13岁男孩杨阳利用学校教授的逃生知识成功逃过了这次灾难;另外在电视新闻中还介绍了一个班的学生在地震时无一死亡,只有几个受了轻伤,究其原因,是学校上午刚刚进行了怎样防地震的知识学习。一个个l0多岁的孩子,在地震时能够保持镇定,利用学习的防震知识逃出来,有的学生还是顶着桌子出来的J。由此可见,仅仅一两次课的学习就能够挽救很多鲜活的生命。为此,在学校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进入21世纪以来,基本上形成了每个家庭一个孩子,一旦发生任何意外,就会对家庭造成致命的打击,这也迫切地要求我国开展安全教育。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安稳,从根本上高度重视对于孩子的安全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具有现实性和长远性的~项重要课题。雅斯贝尔斯在《现时代的人》中指出:“体育作为一种有组织的事业,在这事业中,被迫加入这个劳动过程的人类所寻求的无非是他的直接自保冲动的等价物。”他认为,体育源于人的自保的冲动。李力研认为:“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只有‘人的自然化’才能阻止人类的物种倒退。体育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化’。”即身体健壮、具有生命力是人生命发展的自然追求,在这个过程中,自我保护是人的生命基础。因此,学校的体育课程不是为了练习几个项目,为了考核,而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这也是体育的本质特征——即身体的自我保护、身体的强壮以及使个体具有生命力。学校体育课程既具有学科性的特点,又具有活动性的特点,并且它还以大量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支撑。但是应该看到的是,体育课程除了具有强身健身的功能之外,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它除了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各种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避免外在环境造成的各种伤害之外,还能够使学生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身体素质,和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状态J。因此,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和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要,我们将生命安全教育相关内容和体育课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体育课教学成为生命安全教育的载体,使生命安全教育成为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学校体育工作者有责任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今后研究与贯彻的重点内容。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是中小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是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又是实现学生“全人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因此,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就具有较大的必然性。把生命安全的教育逐步融入到体育课程中,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和集体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从而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进一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2可行性
体育是健康的保证,也是实现健康、安全教育的最佳途径。向体育索取健康,向体育索取生命的意识和活力,这正是人类在展开自身的生活、推进自身的生活,是人类大踏步地走向未来的象征_6J。就目前来看,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开发,能够充分地体现对于人本主义理念的追求,还能够直接影响学校其他相关课程的操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它还能够决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学校体育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其核心是采用人本与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和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
3.2.1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课程具有较高的兼容性
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是一个国际公认的课题,许多国家都在体育课上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比如地震多发的日本、东南亚国家等就在体育课上进行相关的防震防灾教育。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明确的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的必修课程”。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将安全教育融人体育教学中,还可使体育教学具有更高的实用性。作为一门主要在室外进行,以身体运动技能为主的课程,体育课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在开展逃生自救教育时,就需要保证有合适的场地、器材和人力资源作为支撑。而就体育课来说,由于它大都在室外进行,首先就为各种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时间难过了必要的场地、器材等,便于学生进行实战模拟;其次,体育课还为逃生自救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和足够的时间;第三,体育课教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逃生自救是相互兼容的,例如田径、体操以及武术等的教学,能够极大地方便逃生技能教育项目的开展,上述都是体育课在逃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3.2.2二者教学目的的相似性
学校体育是一门将身体练习作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广大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全面的身体锻炼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热情,并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与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其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生理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在于:一,通过生命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学生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学校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自卫防身的知识和技能,并提高实践能力、预防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掌握应对各种危险情况的方法;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热情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锻炼的习惯,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促进身心健康,并培养学生临危不惧的优良心理素质,克服心理障碍,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在困难面前的互帮互助,学会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体会无助的痛苦、互助的快乐和生命的可贵。综上可知,学校体育课程和生命安全教育都是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与生活技能,从而达到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增强心理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独立思考与处理问题能力的目的。
3.2.3二者教学作用的统一性
通过学校体育课程的学习,可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力,而且,二者的教学模式还具有一定的互通性。体育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都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学生各方面的生理机能,而且还可以塑造学生强健的体魄,树立其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观念,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其次,体育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都是在传授学生基本技术和能力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情景及环境变化的亲自实践和体验,培养学生在困难环境中的思维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体育课程与安全教育虽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学校体育课程是传授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而生命健康教育是教会学生生存的知识与技能,但是二者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与别人的共同努力与相互合作,体验受教育的过程中角色的亲身实践,逐步培养学生协调相互间人际关系的能力。体育课程与安全教育不仅在教学目的以及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上具有一致性,而且在教学模式上也存在着相似性,例如他们都可以利用学生较强的理解能力,配合结构教学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4结论
4.1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将学校体育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的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达到增强学生在面对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时的应急和应变能力。
篇5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健康教育;危险行为;需求估价;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04-03
随着学生伤害的增加和健康危险因素暴露程度的增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和伤害应对能力的培养需求日趋突出。2006年中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指出,仅溺水和交通事故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就超过了全年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1]。学生安全问题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针对中小学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剧增[2-6]。本课题作为学校安全教育干预研究的基础研究,以PRECEDE模式作为主要理论依据,调查学生的安全教育现状及其教育需求。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延吉市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中各选取1所朝、汉族学校,共6所;再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每所学校各抽取2个班,以学生及其家长和相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 341份(其中学生622份,家长622份,教师97份)。回收有效问卷1 229份,有效回收率为91.6%。共调查男生269名(45.9%),女生317名(54.1%)。学生年龄范围为11~20岁,平均(15.15±2.09)岁。家长中的80%以上具有高中或大学学历,教师中的83.3%具有本科学历。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自编调查问卷,经国际安全教育专家3人的指导,进一步修改补充,提高了工具的效度。问卷分为学生、家长和教师3个部分,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伤害类型及原因、健康危险行为、健康危险行为认知、安全教育现状及其需求。
1.2.2 伤害认定标准 伤害是指因为能量(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的传递或干扰超过人体的耐受性造成组织损伤或窒息导致缺氧,影响正常活动,需要医治或看护。能量的转移可能是瞬时大量,也可能是长期小量,前者称之为伤害,后者则为慢性疾病[7]。本研究中的伤害是指学生因各种健康危险行为的伤害而到医院诊治或休学、休息0.5 d以上,或由家长、教师、同学、朋友进行紧急医疗处置过的事件。
1.2.3 健康危险行为的界定 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终生的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通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adolescent health risk behavior)[8]。本研究中的健康危险行为是指各种非故意伤害行为、故意伤害行为、物质成瘾行为、精神成瘾行为、各种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和非意愿妊娠的、不良饮食行为。
1.3 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内容经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议通过后,以学校为中心,研究者、学校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合作实施,学校的校医作为研究的协助者,经培训后协助收集资料。整个收集资料的过程,遵循研究对象自愿参与或退出的原则。学生与教师问卷当日收回;父母问卷由学生带回家,于次日收回。
1.4 资料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学生、教师和父母的一般情况、安全教育现状和教育需求、伤害发生及伤害类型的分布采用描述性分析,学生危险行为及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危险行为认知的差异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伤害及健康危险行为
2.1.1 伤害 中小学生过去1 a中伤害发生率为41.2%,其中小学生为54.7%、初中生为38.7%、高中生为36.5%。伤害发生的场所分别为学校(52.0%)、家庭(35.0%)和上下学路上(13.0%)。伤害的原因最多的依次为跌倒受伤(35.0%)、不洁净食物导致不适(8.8%)、与同学发生口角受伤(6.8%)和体育课时受伤(6.1%)。
2.1.2 健康危险行为 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最高的为玩火,在中学生中除玩火外,依次为曾试图离家出走、饮酒、不适当减肥和吸烟等。除吸烟率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健康危险行为,年级和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2 家长和教师对健康危险行为的认知 家长及教师组均认为吸烟属健康危险行为,而家长对学生饮酒、药物滥用、的认知率显著高于教师。家长对的认知基本相同,但在其他项目上,不同年级的家长与教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家长对吸烟、饮酒和药物滥用等方面的认知率高于初中和高中学生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教师对各种健康危险行为的认知率显著高于高中教师,小学教师的健康危险行为认知率普遍低于高中和初中教师。见表2。
2.3 安全教育现状与需求
2.3.1 学校安全教育现状 24.1%的教师从未接受过急救相关知识培训,62.1%的教师每年接受过1次或1次以上的急救培训,其中76.1%的教师培训地点在当地卫生局或教育系统。分别有85.2%,76.7%,60.0%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回答学校有培训应急方面的规划或项目,但仅有30.4%的教师曾实施过安全教育。分别有40.2%,21.0%,13.8%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回答在正规课程中接受过1~2次的应急知识教育,且以多媒体教学或电视教育为主要教育手段。
2.3.2 安全教育需求 分别有94.6%的教师、92.2%的父母和77.9%的学生回答安全教育很有必要。然而,许多学校不容易开展安全教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安全教育不在正常教学计划中(57.6%)、无教材和可利用的教育设备(52.2%)、缺乏安全教育知识和技术(46.7%)。初中和高中学生的父母及初中教师对教育的需求比较相近,前4位分别是交通安全、食物中毒、火灾和运动损伤;而高中教师则认为最重要的是性教育、交通安全、运动损伤和火灾;小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需求集中在火灾、交通安全和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应对教育(表 3)。同样,不同学段学生教育需求不同,小学生希望得到有关交通安全和食物中毒的教育,初中和高中学生则希望得到有关窒息、家庭事故、饮酒及药物滥用和运动损伤方面的教育。
2.3.3 安全教育手段 58.3%的学生希望由学校聘请的专家来讲授应急预防和生活安全的课程。有关教育方式,42.0%的小学生和33.8%的初中生希望通过演练的方式学习,40.3%的高中生希望通过看电视或看电影的方式学习。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延吉市中小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和伤害发生率较高,学生伤害年平均发生率为41.2%,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结果(10.82%~20.4%)[2-3],伤害发生地点与相关研究结果的一致,主要发生在学校和家中[3-4]。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随年级递增而升高,吸烟、饮酒已不再局限于男生。而有些父母和教师很自然地接受学生的这种行为,正如一些研究指出的一样,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不以为然,势必影响学生对健康危险行为的态度和实践[5]。因此,学生的安全教育应同时需要父母、教师在认识和态度上的转变。
结果还显示,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安全教育方面的规划或项目,几乎所有的研究对象都认为安全教育很重要,但仅有30.4%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过安全教育。究其原因,安全课程未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计划和视为业余活动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多数教师缺乏经验,有24.1%的教师从未接受过安全教育相关培训,还有无课程安排、无教材、无可利用的设备、相关知识和技术欠缺等,制约了学校安全教育的开展。知识是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前提[9],且有研究显示进行安全教育最适合的时期是中小学时期,一旦进入社会,将很难有机会再让普通人受到系统的安全教育[10]。因此,安全教育不应再视为中小学教育的额外任务,应将其纳入教育日程,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体系。
针对调查结果,笔者建议,各中小学校在努力把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正常教学计划的同时,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应积极扶持中小学校进行安全教育教师梯队建设和不同层次的安全教育教材开发、提供技术指导等,这将有助于学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实践。课程开发应充分分析学生现存的和潜在的安全问题,要针对所在社区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突出的安全问题开发安全教育课程,实施适合他们的安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教育达到预期目标。
4 参考文献
[1] 贺霞.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中国教育报,2007-3-22(2).
[2] 韩永霞,高玉梅,王菊香,等.邯郸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0,16(1):10-12.
[3] 黄淳,赵建宁,孟宁,等.宁夏回、汉族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252-255.
[4] 邵月琴,张一英.某民工子女学校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814.
[5] 范存欣,王声,林汉生.对中小学生意外伤害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2):54-59.
[6] 刘可,郝元涛.广州市1~14岁儿童意外伤害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0):1 247.
[7] 王声.伤害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13.
[8] 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49-264.
[9] PLESS IB, ARSENAULT L. The role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injuries to children. J Soc Issues,1987,43(2):87-103.
篇6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基本保证,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人类的希望。安全教育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做好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工作尤其重要。为保证学生能平安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我校结合上级的有关精神,以“三个现代”为依据,以安全育人为宗旨,重视对学生的保护,认真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
二、 具体做法:
1、领导重视。明确安全教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周一的例会,对教师进一步加强理论认识,落实有关成员和各项工作和措施,使到有人抓、有人管。
2、整顿校内及周边存在的隐患。组织校安全领导小组,进一步检查校内存在的隐患问题,并按上级的要求,配备好干粉灭火器,清除学校存在的隐患,如教室、电脑室的电缆存在的隐患,及时得到解决,导绝意外的发生。
3、举办安全知识讲座,使我校教师进一步加理解消防意识,正确处理消防安全所存在的隐患,并能采取应急的防范措施。
4、利用晨会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通过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明确安全是人生生存的基本保证。并不允许学生参加有危险性的游戏活动,也不允许学生参与小团伙活动,户外活动或社会生活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社会秩序,做个良好的小公民。
5、组织各班利用班会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使各班形成良好的共识,并利用这个主题来促班风工作建设,表扬先进,及时总结。
篇7
从3月23日到4月30日,国内发生六起校园伤害事件。据统计,校园意外伤害每一天都在发生,我国平均每日至少有一个班的学生因为意外伤害受伤或者失去生命。此外,从幼儿园、初中、高中到大学,各种人身伤害、自伤、自残和自杀事件频频刺激着国人的神经;青少年犯罪事件层出不穷,有些学生自甘沉沦,流落社会混日子,还有的女大学生迫于无奈而步入歧路……一件件一桩桩无不令人震惊!
青少年作为弱势群体,一直以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呵护。一系列血淋淋的事件,令国家机器迅速动员起来。然而,事后的遏制始终比不上“防患于未然”。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校园安全问题,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政府部门陆续出台应急措施之后,我们仍然需要寻找出治本之道。
可以预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法律的制定和落实,将成为校园安全问题综合治理中的重要议题。目前,在积极推动相应校园安全法规的制定的同时,在现行的环境里,怎样落实措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构成社会综合体系
学校除了传授知识,更应给学生安全的成长空间,这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全社会深切与诚挚的呼吁!
5月12日,广东共青团权益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针对近期多起危害校园安全的突发事件,通过了《团省委关于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中开展应对危机能力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
团省委副书记陈宏宇在会上指出,做好权益工作,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他强调,全省各级团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团权益工作会议精神,最大限度地践行和实现“三个结合和一个制度性安排”。他指出,做好青少年权益工作必须注重将典型个案维权和普遍性维权相结合、打造活动载体与非活动方式相结合、重点青少年群体和特色工作相结合。他要求各级团组织今年要重点抓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青少年面对面”活动、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和《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宣传实施和执法检查,以及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摸底排查和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省团委把《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和《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宣传实施和推动执法检查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为了推动这些法规得到明确有效的落实,将积极推动人大的执法检查,促进推动条例的真正落实。各地团组织将依托摸底排查的组织架构,会同公安、民政、司法、教育等部门,建立信息动态监控系统,建立健全预防犯罪工作信息的动态收集和反馈机制,并通过信息、简报等多种方式进行全面广泛的宣传,为各级党政和职能部门开展预防工作提供借鉴。
时任团省委权益部部长冯永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团中央的要求,我们将制定青少年自护手册,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编写,并且免费下发。教育他们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以及自身应对危机的能力。同时,还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进行干预,免得他们走上极端。另一方面,就是加大校园的法制宣传教育以及全社会的法制宣传力度,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关注青少年的良好氛围。法制教育,我想这是最根本的。我们会配合公安、工商、教育、文化部门,开展对校园周边以及内部环境的治理。比如公安部门对于校园周边一些闲散人员、不稳定人员的清理,文化、工商部门对黑网吧依法进行打击,教育部门赴校园宣传,防止校园内部暴力事件发生等。”
冯永忠表示,共青团是青少年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维护当前的校园稳定,将青少年的利益诉求以及掌握到的有关青少年权益工作的情况,及时反映给相关部门,是团组织应当做到位的事情。
记者观察:强化校园安全,在注重制订法规与条例之余,最重要的还有具体措施的落实,这涉及到跨部门的运作。校园安全问题其实构成了社会综合工程体系了,仅仅依靠学校、共青团组织和警方乃至保安,是无法全面保证校园安全的,必须形成由公安、工商、教育、文化、民政组成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保障安全,绝不能靠运气,如何保障?期待学校加紧落实校舍建筑安全、防火安全、自然灾害防范、校园门卫制度、水电设备安全、教学及实验活动安全、体育及运动器材安全、校外教学安全、交通安全、饮食饮水卫生安全、防暴力及反人身侵害等校园安全管理规范。
希望社会各界广泛而长久地关注校园安全,关注度不要只是在发生重大意外时才升温。
防微杜渐,宣传教育优先
5月26日,由团省委、省综治委预防办主办的“12355在行动”集中活动周――中小学校园安全及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在广州市白云区启明中学举行。
在活动中,广东武警总医院何日辉等心理专家为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检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特点。之后,何日辉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授、心理游戏参与、冥想体验心灵动力、个人成长发展经历讲述、提问与解答互动、感悟体会分享等环节,引导、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放松心情,树立乐观向上、努力奋斗的积极心态。同时,他还对个别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进行了面谈和矫治。广东省青少年军校校长温元麟则组织了一场应急避险求生技能培训,详细讲授了正确应对校园意外伤害、暴力、抢劫、台风、洪涝、火灾、地震等各种天灾人祸的态度和对策。同时,主办方还向学生派发了《青少年自护小知识》宣传折叠手册,重点介绍了一些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危险处境的自护基本常识。
冯永忠指出,近年来特别是今年,校园意外伤害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希望全省各级团组织认真按照团中央和团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各地实际,精心组织,充分发挥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和12355志愿者的作用,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
记者观察: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安全是成功教育的先决条件。校园安全不是来自偶然!校园安全措施永不嫌多!
篇8
论文摘要:学校是学生求知的场所,肩负着传播文明的神圣使命,需要良好的环境和稳定的秩序。校园中的学生无时无刻不与现实社会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时,难免面对各种意外事故。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青少年儿童意外伤害每年导致9万人死亡,75万人伤残。更令人惊心的是,我国中小学在校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正以每年14%的速度递增。触目惊心的校园安全伤害数字,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建立一套科学的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我国的大中小学约有两亿多名在校学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社会是大环境,学校是小社会,是社会大环境的子系统,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小社会的安全与否势必会影响大环境的和谐程度。
一、我国校园安全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校通过加强安全保卫措施,制定安全制度,借助“消防日”、“安全日”、“环境日”、“形势报告会”及典型安全事件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了学生安全保护、防范意识,校园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经常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告诉我们,我国校园安全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
1.学校重视不够,安全措施乏力。现在,多数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把升学率看做是提高学校声誉的重要手段,忽视校园安全教育。同时,学校校舍及教学设施陈旧、老化,未及时修复或拆除,或在技术上、设计上存在失误、缺陷,设施设置不当或使用了不合格产品,极易形成安全隐患,对学生的安全构成威胁,甚至为事故的发生提供客观条件。
2.安全教育内容较少,方法单一。现在校园安全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停留在传统意义安全上。学校在进行安全教育时,方法过于单一,形式简单,一般都是采取形势报告、班会等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和麻痹心理,教育效果低下。有的教师教育方法不当,简单粗暴,侮辱、歧视学生,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都可能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3.学校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亟待优化。这是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由于法规不健全,责任划分不明确,责任追究不严厉,使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学校模糊甚至淡化了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认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各环节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从而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
4.制度不严,管理不善,安全保护措施不力。目前,安全教育似乎只跟学校安全事故、教训相关联,只有当学校发生安全事件,或者社会上出现危害学生安全事件时,安全教育才能得到学校的关注,学校相关部门就会在这一特定的时期内去抓一抓,管一管,只是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表面文章,缺乏制度和理论支持,没有形成专门的安全教育制度,缺乏长效机制,更缺乏一套科学的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
二、建立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建立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是校园安全形势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校园安全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教育部门把学校安全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采取各种措施,落实责任制,严格管理,对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中小学校的安全形势仍令人担忧,校园安全事故仍然频繁发生。
2.建立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学生时代是人生发展的高峰期,如果从生理、智能、情感和社会需要四个方面来衡定人一生的发展,就会发现学生阶段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时期。如果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甚至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心理阴影,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3.建立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稳定的保障。校园是社会的子系统,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安全稳定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全盘工作,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建立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制订防范指标体系的最基本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能揭示校园安全事故的本质特征,又要反映出校园安全的内在要求。只有坚持科学性原则,获得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防范效果才能达到。
2.发展性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安全事故的类型也在发生改变,很多以前难以预见的安全事故在悄然发生。因此,制定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到事故之间的联系和趋势,做到预见在先、防范在前。
3.全面性原则。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各指标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选取时应从防范对象的各个方面着眼,既突出重点,重点指标具有代表性,又兼顾全面,既要考虑事故的预防,也要考虑事故的处理。
4.可行性原则。校园安全事故涉及到校园各方面,具有范围广、内容多等特点。在防范指标体系设计时,应考虑资料采集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两个方面,建立的防范指标体系应能方便数据资料的收集,尽量做到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这样防范指标体系才能比较容易为各个学校所接受。
四、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的内涵
1.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构成。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很多,根据科学性、发展性、全面性、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可以建立预防阶段、发生阶段、结束阶段3个一级指标,组织机构等9个二级指标,安全制度等20个三级指标。
2.指标体系的内涵解读
⑴预防阶段。预防阶段主要包含4项二级指标:组织机构、事故监测、事故预防和周边环境和7个三级指标。
组织机构是加强校园安全的前提。校园安全的建设首先,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校园安全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研究制定学校安全防范措施,检查安全岗位责任落实情况。其次,是负责校园安全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应有相应的资格,要有一批热爱校园工作、有奉献精神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始终参与到校园安全建设中来。同时,还必须有健全的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学校安全建设工作的各个环节均有章可循。
事故监测是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基础。学校应成立一个隶属于学校安全领导机构的工作小组即事故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学校医疗卫生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后勤服务部门、保卫部门等部门组成,负责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健康状态、伤害事故及相关因素的资料。数据收集得内容应全面、系统,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的结果提交至学校安全管理机构以便进行评估,为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事故预防主要针对各种类型的校园安全事故建立事故预防系统,根据校园安全事故一般分类法,主要分为挤踏伤害事故预防、交通安全事故预防、中毒安全事故预防、活动安全事故预防等。事故预防要求对每类校园安全事故都建立详细的安全标准,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要进行演习。
周边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治安情况、校园人员流动情况、周边经营状况等进行掌控,排除可能存在的校园安全事故隐患。
⑵发生阶段。发生阶段主要包括应急保障、协调控制、应急救援等3个二级指标和6个三级指标。
应急保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有信息保障,学校要建立健全并落实校园安全事故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等各环节运行机制,保持信息传输设施和通讯设备完好,保持通迅方便快捷,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要有处理安全事故的物资保障,特殊应急物资应由专人保管,保证物资、器材的完好和可使用性。物资存放合理,保持通道畅通,物资运输便利、安全。同时组建校园安全事故应急预备队,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
协调控制是指校园安全领导机构接到报案后,应立即派人到现场指挥协调,对现场局面进行控制,根据事态的发展适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应急救援是处理校园安全事故的关键。它要求学校必须具备处理各种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学要要建立专门的应急机构,建立各种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并演练。
⑶结束阶段。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以后,信息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学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杜绝今后安全事故的发生。信息交流首先应该保证信息畅通,信息要能及时反馈到校园安全领导机构,信息全面、客观、准确、及时。
学校应定期进行自我检查与外部审查。首先,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校园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各项计划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应根据检查组的检查结果,伤害数据统计工作小组上报的数据分析结果,以及外界情况的变化,如:事故源的变化、技术发展情况、学校安全目标与指标的要求、家长和师生的希望与建议、对持续改进的承诺等。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对校园安全建设项目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进而对学校安全整体目标进行评审,以便确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及时制定新的计划与实施方案并予以实施,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当然,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也还不尽完善,需要学校各部门高度重视起来,提高对学生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在前面,不断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应对校园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从而减少和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齐连义:《校园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探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9。
[2]郑大玮:《校园安全减灾教育不容忽视》,《城市与减灾》,2003.6。
篇9
一、发挥安全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
学期初要制订完整、翔实的安全教育及活动方案,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进一步发挥全员育人作用
在平时的教学实际工作中,要密切关注学生表现及其动向,对于学生当中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要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行为动机等,严肃地给予指正、批评和耐心的教育,力争全体师生都是安全教育的监督者和实践者。通过及时、细致、耐心的分析、沟通,了解其出现不安全行为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开展深层次的思想教育,使其明白这些不安全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三、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学生集会、校园广播等途径,坚持开展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安全常识宣传,组织学生参与举办校园安全专题板报、书画展,5·12当天向遇难者默哀、逃生演练等活动。宣传教育的同时,结合实际参与活动,既明确思想,又形成技能。
四、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尤为重要
1.要坚决避免学生心理脆弱或过度压抑而走极端。
2.建立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教育子女到家、离家要及时告知父母,杜绝溺水等偶然事件的发生。我校放暑假第一天,七年级的一名学生离家后未告知父母去向、未取得父母同意,私自去渭河游泳,最后发生溺亡事故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五、要更大程度地发挥相关社会职能部门的巨大作用
如:公安、消防、交通、气象、医疗卫生等部门应定期深入校园、社区、农村,开展宣讲、巡展活动,用发生在身边的铁的事实和血的案例去教育学生,做到安全教育警钟长鸣。
篇10
2013年3月25日是第十八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3月25日--29日为我市的安全教育周,今年的主题是“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
校园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校园安全关乎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创建平安校园是每一名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心愿。平时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主要的安全隐患有交通事故、游泳溺水、火灾火险、食物中毒、危害、体育运动损伤、校园暴力等20多种,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在此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全校师生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学们要认真学习法律,不做违法乱纪的事;遵守交通规则,养成文明习惯,不做危及自身安全的事;树立安全意识,遇到不法侵害及时报警或通知家长,不做忍气吞声纵容犯罪的事;校园内遇事要冷静,有事找老师,不做一时冲动,后悔莫及的事。
二、提高应急避险能力,确保生命安全。我校多次开展了安全知识讲座及其他形式多校的安全教育活动,组织了地震、消防、防踩踏等逃生演练。同学们要把每一次讲座、每一次演练的内容切实记在心中,遇到危险的时候,沉着应对,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自己脱离险境。
- 上一篇:职业教育启蒙主要内容
- 下一篇:商业广告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