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幼儿启蒙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的幼儿启蒙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为专注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课程研发及配套教学具设计、生产,开展课程理念推广及教学教研服务指导的北京师恩阳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教育品牌,师恩教育成立于2007 年,凭其多年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不懈研究、执着与坚持,依托北师大教学资源和人才优势,师恩教育成为国内第一家也是至今仍然坚持独立自主原创研发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玩教具材料的知名品牌。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师恩教育坚持秉承“播种教育、不忘师恩”的理念,用锲而不舍和专注、专业的匠人精神做好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事业。
为此,以原始联合创始人唐安兴、刘彦斌和张友静为首的师恩教育团队坚持结合本土实际需求,坚持注重教学实践的研发理念,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创研发核心,坚持以孩子主导为本,坚持以传输核心教学思想为中心的五大理念去进行儿童科学启蒙教育。
“‘DIY:dou it youself,做你自己想做的’,这是‘趣味科学DIY’课程教学具材料研发、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我们经常会被园长、老师、家长问到你们材料为啥这样设计呢?为啥不把导线直接接好或者导线预留接口或卡口呢?我们通常回答科学启蒙教育本质是‘动手’、‘动脑’、‘引导’、‘探究’,如果是那样不如买个拼插玩具或积木玩具,也根本不用在园里学习,我们所有教学具材料研发、设计必须遵循‘动手’、‘探究’的原则,能动手一定让孩子动手,尽可能创造让孩子多动手的机会,我们不能帮也不要帮,否则就失去了科学启蒙教育的意义。”
于是,师恩教育课程实验在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前提下,甄别、选取坚持来源于生活、相对安全、简单有趣的三个原则。来源于生活主要是师恩教育教学具材料包都来源于孩子周边的事物,这样就能满足孩子们“做中学、做中玩”心理;简便不是指玩教具材料材质的简单如纸片,或操作的便捷如拼插等,而是把复杂的实验变成深入浅出的教学模式,这样就能让孩子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大大增强了孩子对科学的认识能力;相对安全是基于没有绝对安全基础上,告诉孩子什么是危险的,才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体现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安全教育的理念。
师恩教育三大原则的提出是基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特点制定的,十年的幼嚎蒲启蒙教育经历,让以唐安兴、刘彦斌和张友静为首的师恩教育团队积累了很多经验,他们认为,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就是着眼于生活和周围的事物,启蒙幼儿的初步认知和探究的能力。
例如师恩教育玩教具材料中的圆形基座设计,这个设计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中,充分体现了玩教具材料设计者极大的智慧,研发、设计电池盒必然涉及导电系统的正负极,从工业设计角度来分析单纯塑料模具工艺不算复杂,甚至很简单,但如果镶好用于导电的正负极金属片工艺立即变得复杂且成本大大提升。设计者在解决这个设计时可谓是呕心沥血,这个灵感的获得是个偶然也是必然,设计者在一次穿衣时纽扣(学名:子母扣)脱落掉下,捡起那刻惊奇发现纽扣掰开正好类似电池盒导电的正负极,只需在设计塑料模具时预留合适的插孔就可以,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孩子重新认识了生活中逐步淡出服装领域的纽扣,而且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拼插能力,符合了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本质精神。
“课程教学具设计必须分清与玩具或积木的本质区别,保证绝大部分孩子能够独立动手操作完成,同时兼顾制造一定的麻烦,真正实现动手、动脑的教育宗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以唐安兴、刘彦斌和张友静为首的师恩教育团队还致力于教学指导手册的编写,进而根据教学指导手册对课程所需的玩教具材料采买样品或进行工业设计、绘图,根据工业绘图开模、试模、修模、定型,进入工业化生产,最后通过教学实践与推广不断更新、优化、升级实验玩教具材料,让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之路越走越长。
于是,不管是从课程体系科学、系统的设计到教学具的研发再到教学教研服务,师恩教育当仁不让地走在行业的前列。师恩教育“趣味科学DIY”课程教学具是率先获得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检测认证,并首次根据师恩教育教学具设计理念制定了行业标准,即Q/HDSEJ 001-2011《儿童趣味科学教学具》。这既是贯彻国家鼓励原创的发展战略,也是国家层面对师恩教育的肯定与认可。至于其教学教研服务,由于师范院校没有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师资培养体系,师恩教育推广课程的同时还要承担师资的培养,除了常规的教学培训,也协助地方社团组织或指导教学机构举办针对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科学嘉年华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2015―2016年师恩教育连续两年承接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科普进社区活动两百多场次,由于课程朴实易懂,教学具的趣味性得到了家长、孩子及相关专家领导高度认可与赞扬。
在与唐安兴、刘彦斌和张友静的交谈中,他们一直强调创新。“创新贯穿着师恩教育整个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师恩教育综合实力及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创新他们异常看重。于是,从成立之初起,师恩教育就坚持创新不放松,把创新做到极致。他们认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儿童是未来社会创新的中坚力量,师恩教育致力于儿童创新能力教育,是为了造就一个时代的发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培养正确科学探索习惯、培养兴趣,为未来一代的儿童注入创新的基因。
“师恩教育产品和服务包括三类: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创新的核心就是创造需求!我们要提供第三类的产品和服务,即创造需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实施几年来,整个社会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有了初步的意识和观念的变化,但还没有到达重视的地步。幼儿园教育依然没有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学、教材、教具没有统一标准和规定。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虽有统一的指导纲要,但缺乏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严重缺乏师资而又没有统一的师资培养体系,亟待建立并实施,逐步完善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人才、师资培养、储备体系,幼儿园极其缺乏用于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教学具或实验材料。正因为如此,师恩教育改变了国内科学启蒙教育的市场空白创新研发了一套符合国情的科学启蒙教育课程,同时承担了最基础师资培养体系工作。从此创新就成为了师恩教育的特质。
众所周知,教学教研的常规包括课程说明会、理念讲解会、教学培训会等,可作为学前教育领域的最大热点的科学启蒙教育行业,如何做到行业引领,师恩教育团队明白必须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对于科学启蒙教育课程,除了扩大教学机构的品牌影响力外,还得向全社会展示科学启蒙教育课程重要性。于是,师恩教育创造性策划了科学嘉年华互动体验展示活动,让所有人能够参与,可以参与,在其中体验科学教育趣味性、而不是深奥的原理、枯燥的公式,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目前,科学嘉年华互动体验展示活动已经成为了师恩教育的特色活动,每年都在北京城市科技嘉年A上展示并更新,同时深入校园和社区,如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科育社区、东北里社区等等。
篇2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展幼儿的主体性
三、引导幼儿学会思考,有效的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在《水不见了》的操作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水为什么会不见了的现象已基本掌握,能感知一些材料不吸水的现象,但总结概括却不行。特别是对石头,塑料,泡沫的三种材料,做得时候他们都说“水流下来了”,再问“为什么”就答不上来了。当发现了这个情况后,我及时地介入指导,着重观察一些不吸水的材料的操作,有重点地引导幼儿,使幼儿掌握了石头、塑料、泡沫等材料不吸水的知识,使得整个操作活动充满了愉快活泼的氛围。
篇3
1、概念:幼儿体育启蒙的教育,即是在人发展处于幼儿期时,运用体育的手段,进行启发、传授的早期教育,人处在幼儿期时,由于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决定,幼儿对体育活动非常爱好。并在这些活动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力记忆相对较高,有利于进行启蒙教育,但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科学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
2、意义:在幼儿期,对幼儿进行体育启蒙教育,可有效的促进孩子学语、走路、认字及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童年,少年期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并符合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孩子进行体育启蒙教育,还可完整教育体系,建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促进教育科学飞速发展。
二、幼儿期生理、心理学特点:
1、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期,人处于初步的发育阶段:骨骼细小,硬度差,容易变形,肌肉体积小,收缩力弱,心脏心腔小,心肌薄,心肌收缩力小,心跳快,肺组织的弹力纤维少,肺活量小,呼吸弱,神经系统易兴奋,注意不集中。因此,而决定幼儿不宜进行过大压力的负重练习,也不能进行大强度过长时间的大强度训练,即决定了幼儿期体育活动具有特殊性与选择性的特点,采用科学适当的体育方法进行教育。
2、心理特点:依据人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年龄特征,即决定幼儿期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特征,但思维能力较差,发育不成熟,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言语能力都相对较低,社会性较差,兴趣爱好、特长表现不明显,意志不坚定,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差,应变能力弱,情绪、个性、性格都有待于后天的培养,但喜欢玩耍、游戏、好动。另外,适宜的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启蒙教育便是适合幼儿心理特征,且能设置适宜的教育环境,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三、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可行性思考:
1、符合新时代终身教育的思想,为终身体育与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终身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种流行于国际的教育思想,是现代科学的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中的各个阶段,而不是只在儿童和青少年时代。它强调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不但加强了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可和重视,而且也对幼儿教育工作者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教育指明方向。在幼儿期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教育方式,倡导科学的教育思想,对幼儿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终身体育与素质教育的提出,大大提高了幼儿教育的地位。终身体育是人们一生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也称终生体育,包括现在和未来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体育的形式,终身体育就要从小做起,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学会简单的体育知识、技能,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技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丰富生活,锻炼意志品质,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提高兴趣,形成习惯,持之以恒,永不间断。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实质是知识、能力、品德、身心等的有机结合,其目的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思想品德好,身心健康的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方法应因材施教,以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因此,素质教育是全面教育的具体化,教育人才适应时展需求,而对幼儿进行体育启蒙教育,能较早的树立体育意识,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并且在其活动过程中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其中在活动中还可学习语言,增加友谊,更有利于德育。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以后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体育活动正是让这些教育目的的完美结合,适合幼儿心理发展需要。在此阶段,提出这种体育启蒙教育思想是势在必行,但其运作过程必须符合以上所谈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促进在教育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2、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科学性:
幼儿体育启蒙教育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他符合学前教育思想,但却有与其不同的特点,学前教育期是对人的性格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时期,而幼儿体育启蒙教育能更早的促进性格形成,同时还可形成健康的心理,并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愿望,积极情感和态度。另外,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莫里逊教授在总结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不同教育目标时指出“这些基本的目标涉及到儿童的社会交往、自我服务、自尊、学习、思考、学习准备、语言和营养等方面”。由这些目标可见,在学前教育阶段,特别是幼儿期,要培养幼儿的认知方法,协助幼儿形成自己的认知观,简单的认别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即在体育活动中是形成以上所强调目标的有效措施,并且在活动中复杂多变的形式,还可提高幼儿简单的应变能力、独立的实践能力,以及判断游戏中胜负的能力,在追其失败原因时,要对此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对智力进行了启蒙式的开发。与此同时,还能使幼儿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沟通、理解、帮助等,为儿童期、少年期的和谐交往及各种活动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3、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对学前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儿体育启蒙教育不再是传授式的传授教育,也不是控制式的课堂教育,而是一种较灵活的教育方式,它界定在体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的启蒙教育,一方面幼儿期的孩子还不认识社会,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踏入社会进行简单的活动,如游戏、认字、算题等行动,只有在讲解中学习知识认知世界。另一方面,对自己生活及学习中的需要,只是依赖于父母,而自己活动能力较差,但在进行幼儿启蒙教育过程中,不但兼顾以上两个方面,而且对幼儿的生活能力得到锻炼,现代研究证明,快乐学习法比普通学习法成绩提高较快,而体育活动正是实施快乐学习法的有效途径。在进行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对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地进行调动,使得幼儿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教育者依据活动内容项目,对幼儿的不同需要进行满足和疏导,启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让人得到尽早的发展,丰富学前教育内容。另外,为学前教育带来了趣味性与娱乐性,并注重新教育思想,更有效的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
4、幼儿体育启蒙教育扩展了教育思路:
在以前的认识中,把幼儿园教育称之为幼儿教育。现在所称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还包括处于幼儿期却未进幼儿园的其他场所的教育,只要对其进行教育,就可称之为“幼儿教育”,那么,作为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可看作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方式,教育的一种思想,一种教育理念,就其这一思想的提出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及影响来看,首先,幼儿体育启蒙教育促进幼儿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并对其个性与性格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其次,这一教育方式适合幼儿的心理需要起“对症治疗”的效果。再次,这一教育思想符合了现代“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最后,就这一教育思想下对幼儿进行教育,注重体育活动的内容,必然形成幼儿贪玩或忘身于活动之中的不良影响,这要求教育者认真的加以疏导教育,必要时进行限制,在其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方式与语言,以免伤害学生心理。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具备新教育的优点,同时弥补了教育思想的不足,适合现代终身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中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思想。
四、幼儿体育启蒙教育须注意问题的思考:
1、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必须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2、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必须符合启发、诱导、科学性的教育原则。
3、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必须采用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
①可控性体育训练法:即或在家或老师的指导、控制下进行幼儿活动能力的训练,如指导做幼儿体操、韵律操牵手上下楼梯等,训练幼儿活动能力进行身体锻炼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②游戏法:即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育,在幼儿期,游戏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体育活动,更何况游戏此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提高孩子参与积极性,选择适当的游戏则尤为重要,如:数字游戏、抓鱼儿、抱球抢摊等。
③体育比赛法:在体育比赛当中,让幼儿去实践运用合理的方法定成比赛,或教授其比赛的方法,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练习、比赛,此种方法即可丰富体育知识又可开发智力,对幼儿发展具有不可估计作用。
篇4
一、重视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行为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常会看到:能力强的聪明的孩子面对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却轻易地放弃了获取成功的机会;平时自信好强的幼儿在尝试失败后失声痛哭,甚至迁怒于一起活动的同伴,或是活动的材料等等,从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是成功者,相反,一个具有稳定而持久的情绪情感,活泼开朗的性格的普通人却能够成为成功者。所以科学启蒙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培养。
1、培养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幼儿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积极性一般取决于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及教师的鼓励帮助,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注意为幼儿安排多一些感兴趣的活动,特别是操作实验活动例如:认识物体的浮沉,在活动一开始,就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自由地在水中玩,看什么东西会浮上来,什么东西会沉下去,从而激发幼儿从事活动的兴趣;在有兴趣的基础上,再鼓励幼儿想办法使浮的东西沉下去,沉的东西浮上来,进一步调动起幼儿探索的欲望;必要时,教师再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幼儿因获得成功而积极性更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2、培养幼儿的坚持性。现在幼儿遇到挫折的机会很少,许多孩子一遇到困难和失败便中途而废。于是我们在科技活动中要人为地为他们设置一些障碍,增强其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增强其坚持性。例如:在认识“各种各样的车子”活动中,可为幼儿提供方形的轮子,使他们制作的车子走不了;在探索电珠通电原理的活动中,为幼儿提供过期的电池,使他们的房子通不了电等,然后在他们要放弃实验的时候教育他们是要多动脑筋想办法才会把事情做好,如果半途而废,则使他学不会,再鼓励帮助幼儿想办法坚持把实验做完,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另外,通过长期系统的观察,让幼儿了解事物的生长过程,发现事物的变化和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也有利于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坚持性。例如,让幼儿种植葱、花生,饲养金鱼等,幼儿通过定期的观察,将观察结果用绘画的方式记在自己的观察记录本里,这样不但使幼儿了解了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坚持性。
3、培养幼儿的合作性。在未来的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合作是幼儿健康心理的一种表现。在幼儿科技教育活动中,有许多活动需要幼儿与同伴相互配合共同操作、共同探索来完成,这就需要在活动中学习交流的方式,合作的方法。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需要合作的机会。例:科技活动“会移动的物体”中,可让幼儿合作移动较重的物体;“声音的传播”中让幼儿一个对着纸棍的一头轻轻说话,另一个在空心纸棍的另一头听声音,从而体验到合作的成功。幼儿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逐步摆脱了自我中心,懂得如何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适应集体的要求。
4、让幼儿形成超越意识。我们知道科学启蒙教育活动本身是一种超越活动,孩子在完成活动的同时也达到了超越的目的。例如:“运沙”活动,教师在为幼儿提供一个用桶运的方法后,鼓励幼儿通过实践得到更多的方法:用袋装、用盒装、用杯子装入等,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否定了费时费力的方法,有的幼儿提出远距离运沙可用车运载等方法,这已远远超越了“运沙”这一活动简单的目标。所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允许幼儿决定操作的步骤方法;允许幼儿提出问题和要求,鼓励幼儿用不同于常规的方法去认识事物,支持他们的创造,从而激发他们再探索,再创造精神,让幼儿形成超越意识。
二、注意创设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环境
科学启蒙教育重视幼儿科学知识的发现性学习,充分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幼儿通过自身探索性活动去发现、解决问题,幼儿学科学是真正通过“做”来完成的。因此在科学启蒙教育中要注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科学探索活动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取科学知识,掌握学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1、创设科学实验室。科学实验室是幼儿进行科技探索活动,学科技的重要阵地。为幼儿创设科学实验室,提供让幼儿探索的材料,其意义往往远甚于向幼儿提供知识,因此,幼儿园要注意为幼儿创设科学实验室。实验室里可为幼儿创设多个实验区域。如:动植物标本区、电磁区、玩水区、力区等,使幼儿能自由进入区域参与操作实验活动,提高活动积极性,同时减低各实验活动的互相干扰。其次,要在各区域提供丰富的操作实验材料。由于实验室是为全园幼儿而设,所提供的材料要适合各年龄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因此幼儿园除购置如指南针、温度计、体标本、动物标本等材料外,还需提供大量的难易程度不同的自制材料。如不倒翁、有趣的动物平衡器、磁吸玩具青蛙跳、会跳舞的小兔等来满足幼儿参加实验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要多为幼儿提供半成品,以利于幼儿在实验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例如:为幼儿提供纸盒、瓶盖等,让幼儿制造自己喜欢的汽车,制作好以后与同伴推着玩,初步探索圆轮子滚动快,而方形的轮子难于滚动等原理。
2、创设良好的活动室环境。活动室是幼儿一天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活动室中为幼儿创设具有科学氛围的环境,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及参与科学探索的兴趣,也为科学教学活动打下基础。教师可在活动室为幼儿创设自然角及科学角,然后根据季节变化和每周的正规性科学活动等,不断更新、充实自然角、科学角。例如:结合春季主题活动,在自然角种植葱、花生,用各种水果做“水果娃娃”等,结合“认识镜子”活动,在科学角放置各种镜子让幼儿做“镜子游戏”等,活动室的环境创设还须注重让幼儿共同参与布置,如“家用电器”,教师可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各类家用电器的图片及微型小家电等布置在科学角,供幼儿观看及动手操作。
此外,幼儿园还需注意多种植树林、栽培花卉、开辟菜园、设置饲养角、建水池、沙池、设“生态水区”等,创设大量的其它科技环境,让幼儿在玩耍中再发现、再认知、再创造,不断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
三、要充分利用社会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篇5
关键词:生态启蒙教育;载体;绿色教育环境
在自然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就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建立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少年强,则国强,一个人的发展是从幼儿教育开始的,幼儿教育对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设绿色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富有生机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使幼儿更加热爱自然,使人与自然、动植物的和谐相处从幼儿开始。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拥抱自然,发自内心地保护自然,也使幼儿的学习充满活力,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幼儿从小与自然相融合,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并且主动地加以保护,才能够使绿色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生态启蒙教育与绿色教育的内涵
生态启蒙教育的科学理论指导是科学发展观,需要教育以人为核心,完善学生的学习结构,将生态文明中的关键要素与幼儿教学相融合,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科学发展观融入幼儿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让幼儿在潜意识中建立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理念,努力将幼儿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同时又乐于维护自然和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绿色教育一词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是一种现实生存教育,同样是一种适应社会的教育,致力于人的终生可持续发展,绿色代表了生命,代表了自然,也代表了未来。绿色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很大的联系,要求人在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每个人自觉地热爱和保护环境,也是一种环境教育。
二、以生态启蒙教育为载体为幼儿创设绿色教育环境的发展
(一)启蒙教育生活化
幼儿学习能力强,也有模仿的天性,在这一阶段的教育过程之中,要遵循幼儿的天性进行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幼儿学习能力强,但是这种学习是不拘泥于课堂的,在很多情况下,幼儿在生活中的学习更多,这也就要求将生态启蒙教育融入幼儿的生活中去,例如,在给幼儿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挑选那些歌颂大自然的美好的内容,使幼儿对大自然呈现一种向往的态度,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他们才能更加自主地保护环境。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椭幼儿发现大自然的美,例如,组织学生集体看晚霞、看日出,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且适时教育,让幼儿明白如果不对环境加以保护,这种大自然的美丽将会消失。教育不仅仅在课堂上,这种生活中的教育能够让幼儿更加热爱自然,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更能让幼儿理解,同时也自然地完成了生态启蒙教育。
(二)融入自然的课程设计
在传统的教学之中,幼儿长期坐在教室里,他们很难真切地感受自然,也就无法与自然相融合。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应当适当增加幼儿与大自然相接触的机会,让幼儿在自然的游戏过程中观察、体验、探索……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带领幼儿集体外出写生,让幼儿身临其境,描绘自然的美好,增加幼儿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幼儿自然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热爱自然。还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组织幼儿进行郊游,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进行嬉戏,其目的都是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又对幼儿进行保护自然的教育,这样是事半功倍的。但是在这些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注重幼儿的人身安全问题,必须对幼儿进行保护,远离危险的环境,让幼儿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之中感受自然、接受教育,并且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幼儿的长久发展是极为有益的,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一举两得。
(三)创建绿色教育环境
在现今的教学之中,虽然幼儿的学习环境很好,但是与自然的接触并不大,我们应当增加幼儿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而开展校园外的活动的机会是有限的,并不能经常开展,所以要为幼儿创造一个绿色的教育环境。简单地说,可以让幼儿自行照顾班级中的盆栽植物,使幼儿萌发保护植物的意识,而且能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幼儿自己养一个喜欢的盆栽,教师进行适当的帮助,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寓教于乐,从对自己盆栽的保护发展到对自然的保护之中。还要增加校园的绿化,让幼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植物,让幼儿了解人类自身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鼓励幼儿从不践踏草坪这种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为保护环境出力,使幼儿产生成就感,也就使得幼儿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
幼儿是一个人发展的开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将绿色教育与启蒙教育相结合,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有利于个人自身的长久性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让幼儿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热爱环境、保护环境,拥有对环境的责任感,争当环保小卫士,为我国的环境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幼儿 成人 钢琴 启蒙教育 差异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4.1-4 文献标识码:A
1幼儿与成人钢琴启蒙教育的特点差异
1.1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特点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习钢琴,同时也有了更多的钢琴教师,社会、学校、家长也对儿童钢琴教育更加重视,钢琴启蒙教学要使学生热爱钢琴,在儿童时代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儿童钢琴的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艺术道路的成长与发展。儿童学习钢琴,多半在学龄前后。这一时期的儿童,骨骼发育的硬度比较小,但是弹性很大,相对而言,可塑性是比较强的,因此钢琴的基本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如果不及时纠正孩子一些不正确的手型和错误的坐姿就会导致孩子养成错误的弹琴习惯或者骨骼变形,对孩子以后的钢琴学习造成影响。
1.2成人钢琴启蒙教育的特点
当前的成人钢琴教育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职业性教育;二是非职业性教育,通常称之为社会教育。职业性教育主要是指高等师范院校的非钢琴专业的钢琴普修课及在职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这在我国通过几十年的摸索已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预期的时间内,按照严格的音乐规格对已成年的非钢琴专业的学生或老师进行训练,可以让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学好钢琴,发挥钢琴在教学上的多功能性。然而非职业需要选择学习钢琴的成年人大多以休闲娱乐为取向,他们不大可能通过漫长而艰辛的专业学习去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弹奏技巧。
2幼儿与成人钢琴启蒙教育改善建议
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展钢琴启蒙教学,促进初学者钢琴启蒙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等问题上,切实搞好统筹规划,设计安排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便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与进行。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钢琴启蒙教育过程中,必须掌握一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教学原则与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们的钢琴启蒙教学。
2.1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改善建议
首先,对于少年儿童的钢琴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少儿的实际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同一个学生,在其学习钢琴的过程中,随着自身的成长发育,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成长变化,科学地加以引导和启发,使其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同学习进度和学习目标始终保持一致,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抽象的概念和错综复杂的关系。少儿对事物的认识和思考能力与成人是有很大区别的,抽象的概念和同一个问题的多种理解都会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困惑。因此,教师在钢琴教学中,一定要用直观、具体的教学方法,将自己的教学内容灵活地加以转化,使学生得到真实的感知和清晰的体验。比如教学生用模仿的手段,反复练习,可能比语言的表达教学更有效。有的学生不能自如的掌握弹奏中手的放松状态,越是让其放松,他越紧张,你握他手时,他会紧紧抓住你的手不放,耐心等了好一阵子,他紧抓的手才慢慢松开。这个学生不是故意不放松,而是无法控制紧张的状态,需要一点时间去调整才能做到。
2.2成人钢琴启蒙教育改善建议
如何科学地开展成人学生的钢琴教学任务对钢琴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钢琴教育发展中,成人的钢琴学习也是有别于其他钢琴学习特征的非常重要的部分。成人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上都已相对成熟,因此,根据成人的实际特点,有选择地安排有效的钢琴教学方法,对于促进成人的钢琴学习有很大的益处。
首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成人学生表现出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不仅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还可以通过讨论和研究学生的建议,积极地促进钢琴教学的水平,做到教学相长。在职业性的成人钢琴教学中,钢琴教学工作应该围绕提高学生的钢琴专业演奏能力、掌握钢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等基本教学任务展开,以促进其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其次,针对不同的成人学生的特点和要求,钢琴教师应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安排相应的教学计划,实施相应的教学内容,而不能简单的照搬一般的钢琴教学方法和方式。要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保持放松的学习心态,配合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减少不必要的精力浪费,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不同风格的作品。
3结论
在终身教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主题的大背景下,以休闲、娱乐为取向的第四种学习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希望在今后的钢琴教育发展道路上,各音乐机构、艺术团体和机构组织之间能够精诚团结,共同协作,加大对钢琴启蒙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加强钢琴启蒙教育思想认识的宣传力度,规范钢琴启蒙教育发展市场,明确责任和方向,大胆创新,构建钢琴启蒙教育发展的和谐环境,使其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剑英.钢琴教学问与答[M].花城出版社,2011.
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剪纸 学前教育 启蒙教育
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葩,民间剪纸浓缩了中华民族浓郁的民族精神,具有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我国传统哲学、美学、民俗学等方面的“活化石”[1],是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典型代表。民间剪纸具有教育、审美、认知、娱乐等多种功能,开展以民间剪纸为主要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是幼儿园发挥文化传递功能的有效途径,将幼儿教育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之域,从教育的视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一、民间剪纸启蒙教育的教育学理论价值
美国近代教育思想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的教育理论,他认为儿童应该“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应该符合儿童的生命本性,应当尊重儿童的生活本质,应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2]从杜威的经验论课程观中可以看出,课程应该是从儿童现有的经验和生活出发,教师传递给幼儿的知识不应该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必须尊重儿童的发展和认知规律,尊重儿童的兴趣。在学前艺术教育过程中,开展民间剪纸启蒙教育则正好符合了幼儿的生活实际,是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是能够促进幼儿对美的感受、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的。
二、民间剪纸启蒙教育的心理学理论价值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是有不同的认知发展规律的,而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主题和客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而学前艺术教育资源中对民间剪纸的开发和利用,是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的,是幼儿能够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的。开发民间剪纸艺术资源将主要从探索幼儿学习动机、好奇心、兴趣点着手,通过欣赏、游戏、操作、娱乐、交流等形式,摸索有益于幼儿学会思考、想象、创造、探究等个性综合心理素质的有效策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3]。日本医学专家也指出:“如果要培育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使他锻炼手指的活动,由于手指的活动能刺激大脑皮层中的手指运动中枢,从而促进全部智能的提高。”民间剪纸艺术需要各种折、剪、刻等组合动作,都是精微细致的指尖活动,因而是锻炼手指、开发智力的良好途径。
三、民间剪纸启蒙教育的民俗学理论价值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风俗习惯及生活文化传承的社会科学,它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民俗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它具以下几种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和维系功能[4]。民间剪纸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其本身所蕴涵的社会文化含义恰恰是具有的民俗“共性”和“完整性”特征的。作为一项民间民俗文化,民间剪纸具备的民俗学这些功能都是能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得到具体实现的,同时所有这些功能及相关理论也都为民间剪纸在学前艺术教育资源中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四、民间剪纸启蒙教育的生态学理论价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国问题学前儿童启蒙计划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在《人类发展生态学》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理论,他认为个体的发展会受到其所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理论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朱家雄教授提出:“人的发展是与其生存的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特别是与文化不可分割。”[5]。民间剪纸启蒙教育正是基于幼儿当前所处的“生态环境”,是能够找得到民间剪纸与幼儿艺术教育之间的切合点的,也是能够让幼儿接触到最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注重民间剪纸与幼儿教学互动、主题环境的紧密联系,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准确把握民间剪纸艺术与学前艺术教育的生成课程目标,将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置身于这种“生态系统”中,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总之,民间剪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质朴的民俗气息和深厚的艺术底蕴在学前艺术课程资源探索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开发价值。民间剪纸作为幼儿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和传承与幼儿启蒙教育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从教育的视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既充分利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里所蕴含的各种教育价值,又利用了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促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吴锐.浅谈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启示[J],美与时代(中),2012(05):107-109.
[2]朱家雄. 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10-11.
[3]苏霍姆林斯基.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J].新课程(综合版),2009(9):1.
[4]陶立. 民俗学[M].学苑出版社,2003(9):235.
[5]薛烨,朱家雄等. 生态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17.
篇8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孩子们渴求认知的事物、现象之多之广往往大大超出我们的预计和想象。其中能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去满足他们探究欲望的事物和现象与他们的认知需要相比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在这方面环境就能够弥补这种不足,以帮助他们大大拓展科学知识的视野。
幼儿园科学启蒙环境的创设应包括公共区域、专业活动室、班级活动室和自然科学等多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具有趣味性、广泛性、适宜性、启示性、互动性特点的科学启蒙教育环境,注重充分发挥幼儿感官的直觉效应,让不同年龄的幼儿都能通过观赏、倾听、品尝、触摸、摆弄等各种方式,实现与环境的互动,从而去了解、感悟、认识周围世界中自己感兴趣的奥秘,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一、公共区域科学启蒙互动环境创设
幼儿园公共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对促进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幼儿园公共环境是指幼儿园建筑内部的门厅、走廊、楼梯间等公共部分。为了创设让幼儿能够互动科学启蒙环境,我们幼儿园从大厅环境、科技走廊、楼层公共区域、科学版面等多个方面进行创设。
1、大厅环境:走进园所大厅,科学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创设了“翰林科技节”的教育环境。在从大厅到时光隧道到科技大空间门口通过大班幼儿亲子制作的形式制作了行星,通知按照行星的位置进行悬挂。同时各种各样自制的太空人、星球、飞碟、流星、星星家长点缀悬挂。整个幼儿园的大厅徜徉在科技的海洋里。
2、科技走廊:时光隧道里创设里幼儿可以自己操作对应的科学小百科,如:为什么人会晒黑?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等等。
3、楼层公共区域:一楼大厅以年级组为单位创设了生活小百科系列,分为植物、动物、汽车、种子、水果五大主题,通过幼儿收集、亲子制作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每一个系列作品都加以图文结合的介绍,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二楼走廊以年级组为单位创设了文化阅读系列,分为精装、简装、卷轴装、蝴蝶装、线装五大主题,通过亲子制作的形式进行展示;丰富幼儿的科学小知识。
4、科学版面:创设了玩转科学版面:每月根据年龄段进行一个主题系列活动。如:小班的水的秘密,中班的磁性世界,大班的黑夜密语等等。
二、专业活动室科学启蒙互动环境创设
科发室是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专业活动室,良好的环境创设能够让不同年龄的幼儿都能通过观赏、倾听、品尝、触摸、摆弄等各种方式,实现与环境的互动,从而去了解、感悟、认识周围世界中自己感兴趣的奥秘,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打造科发室环境。
1、我们将园所的科技大空间门口创设了科学小实验版面,将各班幼儿进行的具有年龄特点的科学小实验按照一步步的实验步骤通过照片与文字结合的形式进行展示。让幼儿感受科学的奥秘。
2、专业活动室按功能分为观赏区、实验区、操作区、探索区。每个区域做上醒目的图文结合的标牌。
3、专业活动室里悬挂各种教师自制的科学小挂饰,渲染科学发现室的氛围。
4、我们将幼儿可操作的科学材料分为幼儿可以人手一份的、小组一份的以及集体观赏的,同时我们还按照幼儿的年龄段特点以及每种材料的难易程度将操作材料进行分类,便于幼儿在操作中进行选择也便于老师在活动中进行记录。
三、班级科学区科学启蒙互动环境创设
区角活动时幼儿非常喜欢参与的一种活动形式,我们可以将科学区角按照功能分为观赏区、实验区、操作区、投放一些成品以及教室自制的科学小玩具将科学材料分类进行摆放,同时一一做上标记,让幼儿在课间活动的时候进行操作和探索。中大班的幼儿可以同时增添科学观察记录表,让幼儿及时记录自己的探索和发现。
1、我们积极为幼儿的自由探索活动配套充足的物质条件,随时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其设置要体现趣味性、操作性、游戏性、安全性,内容要丰富,形成应多样,使孩子一玩百思、百玩不厌。
2、我们在班级科学区提供简单的观察、实验、操作材料,如平面镜、凹凸面镜、在棱镜、磁铁、小斜坡、平衡杠杆、电池、小灯泡、小陀螺、小苏打、醋、小汤勺、玻璃杯……。
3、在游戏区里可以结合主题教学活动,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如“大自然的秘密”、“充气小手”、“水往高处流”、“火箭发射”等等,幼儿可以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主地探究,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感到学科学、做科学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
四、科学启蒙互动自然教育环境创设
我们充分利用各班的自然角以及各班负责的种植园地为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提供良好的室外课堂。幼儿可以从室外的种植园地、饲养角中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动植物的活动和生活习性,了解天气变化,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
1、通过幼儿尝试播种、栽培、收获的过程,在园地内种植西红柿、黄瓜、葱、蒜、萝卜、青菜,学习简单的田间劳动的快乐。
2、通过建造饲养角,饲养兔、鱼、乌龟、小蝌蚪、小鸟等幼儿喜欢的小动物,让幼儿通过细心照料,学习科学喂养的方法,了解不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对“小生命”的关心、爱心、责任心。
篇9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教育;教育功能
在学前教育阶段,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舞蹈运动兴趣,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但是由于当前幼儿舞蹈教育的功利性比较强,没有充分尊重幼儿舞蹈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影响了幼儿舞蹈教育的有效性。对此,学前教育阶段的舞蹈教师,需要贴近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制定更加科学的舞蹈教育方案,注重舞蹈教育的启蒙教育、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
一、舞蹈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分析
1.培养幼儿的舞蹈兴趣
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往往是离开父母开始尝试独立学习与生活的开始。这时候的幼儿兴趣广泛,喜欢接触新事物,可塑性强,爱表现,是开展舞蹈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幼儿舞蹈教师只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即便是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也会对舞蹈产生兴趣,激发出幼儿学习舞蹈的热情。同时,舞蹈教育可以扩大学前教育的范围,拓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乐学精神,这对幼儿舞蹈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2.促进幼儿身心素质协调发展
目前,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多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奉为掌上明珠,不仅身体素质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容易导致幼儿产生多种心理问题。而基于幼儿的舞蹈教育,不仅提高了幼儿体育运动的活动量,间接达到了提升幼儿身体素质的目标,同时达到了扩大幼儿交际面、排遣幼儿不良情绪的目的,所以能够促进幼儿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例如:在一些集体性的幼儿舞蹈项目中,不仅给幼儿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幼儿还需与他人进行协作与配合,及时同自己的舞伴进行交流,当遇到困难时,学会及时向他人求助。这样能够有效地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感受集体分享带来的快乐,这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将会大有裨益。
3.塑造幼儿良好的性格品质
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正处于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舞蹈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幼儿舞蹈是用幼儿特有的舞蹈语言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感的一种舞蹈形式,在教材的选择上注重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所以舞蹈教育活动的开展,通常都比较注重幼儿的自我表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帮助幼儿形成热情、活泼、开朗、豁达的性格特点。同时,舞蹈教学实践活动中,幼儿需要学会包容舞伴,懂得互帮互助,在此过程中获得快乐情感和集体荣誉感,对幼儿性格品质的塑造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提高了幼儿刻苦学习的精神,培养了幼儿的集体意识,从而使幼儿的性格品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舞蹈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有效开展
1.树立科学的舞蹈教育观,以舞蹈启蒙教育为主
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来说,由于身体发育不够成熟,对于很多舞蹈动作的练习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如果教师和家长过分强调舞蹈运动的动作训练,不仅脱离了幼儿舞蹈教育的客观规律,还有可能影响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因此,学前教育阶段的舞蹈教育,应以启蒙教育为主,多让幼儿感受舞蹈的价值和魅力,产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让幼儿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舞蹈训练中来,切身感受舞蹈带来的成功和快乐的体验,这对于幼儿舞蹈教育的长远开展将是非常有帮助的。
2.重视美育教育
学前教育阶段的舞蹈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身体协调性等身体素质,还是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感知美和创造美的重要途径。无论是舞蹈教育活动定的场景和艺术造型,还是有感染力的音乐,都能有效地刺激幼儿的感官神经,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兴奋起来,参与到发现美、欣赏美、感知美和创造美的活动中来,为舞蹈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幼儿教师在舞蹈教育活动中,要善于根据班级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舞蹈教学,注重内在韵律和形体表达的和谐统一。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舞蹈的观赏性和参与性,有效集中幼儿的学习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在舞蹈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开展美育教育,提高幼儿的舞蹈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3.加强和德育教育
在舞蹈教学课和舞蹈训练课上,不仅需要幼儿具备吃苦耐劳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还需要幼儿具备集体协作意识,懂得与他人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这无疑为舞蹈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重要条件。对此,幼儿教师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开展德育教育,如将幼儿划分若干小组进行舞蹈训练,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让幼儿在互帮互助中实现共同进步,培养彼此间的亲密感,增进彼此间的友谊,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阶段的舞蹈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舞蹈教师要充分认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舞蹈教育观念,淡化舞蹈技能教学,重点开展舞蹈启蒙教育,尊重幼儿的身心特点,多开展舞蹈启蒙教育、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婷婷.探析幼儿舞蹈教育[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6).
[2]张超.提升我国幼儿舞蹈教育质量的办法[J].新课程学习(下),2014(6).
[3]段文静.幼儿园舞蹈教育目的及教育实施的思考[J].教师,2013(21).
篇10
关键词:儿童;生涯启蒙;体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71-02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明确提出初步了解技术和职业生活应是普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标志着世界开始重视“职业启蒙”。[1]“职业启蒙”的开展依托于生涯教育(辅导),即依据一套系统的计划,通过生涯辅导人员协助个人建立并发展一个整合而适当的自我概念,然后将此概念转化为实际的选择与生活方式,达到个人的生涯发展目标,同时满足社会的需要。[2]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从1994年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生涯教育的目的是为所有学生提供职业准备,包括从幼儿园到社区学院或大学的学生。我国台湾地区也在法欧美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本土化,经过多年实践,至今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职业生涯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特别是学前阶段的生涯教育,目前还处于探索期。
幼儿园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职业启蒙至关重要,此阶段是孩子们生涯的起点,是他们开始探索自我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起点。在幼儿园孩子们所接受到的教育,特别是思维习惯、个性品质方面的引导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人生的发展。笔者基于3~6岁孩子的认知水平,考虑从幼儿园教育的游戏设计和角落设计入手,建立儿童生涯启蒙教育“3w”体系,实施“家校”互动,使游戏开展和功能区开发协同作用,唤醒孩子的生涯意识。
一、“WHY”
按照舒伯生涯发展理论,3~10岁是孩童发展自我概念的重要阶段,以自身的“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非常重要,通过不同的职业体验类活动,获得自我肯定,建立信心。儿童职业体验馆作为一个“舶来品”,馆内有规范的微城市设计、仿真的职业体验场所,多样化的职业类型。由于其“寓教于乐”的教育价值,非常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职业体验是生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不能满足多数孩子对生涯发展的渴望。因此,幼儿时期开展儿童的“生涯”教育启蒙活动非常必要。
二、“WHAT”
1953年,舒伯在继承前人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阶段论,即为职业行为和职业态度提供了一个框架,叫做发展任务,一个发展任务就是个体在生活中的某点上需要面对的新的成就或责任,此任务的完成会带来幸福和成功。幼儿园的生涯阶段性任务是生涯启蒙,启蒙教育的载体可以是游戏、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等。
(一)兴趣的探索
兴趣是指无论我们能力高低,也无论外界评价如何,我们依然乐此不疲的事情。兴趣与能力无关,在能力、技能尚未全面开发的儿童时期,兴趣探索是最容易融入到幼儿生涯教育的元素。霍兰德兴趣理论把人的兴趣类型分为实用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事务型[3],把职业也分为以上六种类型,比如工程师、园艺师等是实用型职业,实验师、科学家是研究型,演员、作家是艺术型等。如果人的兴趣类型和职业的类型一致,就表明两者匹配。喜欢整理玩具的孩子的兴趣类型是事务型,事务型的兴趣类型对应职业如会计、程序员等;喜欢搭积木、拼图,一般是实用型,对应的职业比如工程师、科学家等;在团队活动中,如果小朋友经常主动担任领导者是企业型,对应的职业比如企业家、市场营销员等;喜欢为他人服务是社会型,对应的职业比如护士、园丁。
幼儿园的教室角落布置,可以体现生涯启蒙教育的幼儿观和教育观。3~6岁儿童的兴趣探索可以以功能区开发为载体,幼儿园的角落区域可以包括:积木角、桌面玩具角、科学小活动角、图书角、家庭角等。各个活动角用不同的家具分隔开来,这样便于儿童清楚地选择活动区。与此同时,教师可纵观全局,及时记录、整理、对比。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间喜欢停留在哪个角落,那么就可以基本判定孩子的兴趣类型(表1)。幼儿园小朋友的自我认知水平不够高,还不能够认识到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幼儿园教师通过观察记录来确定孩子的兴趣类型,进而再和家长进一步交流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以确定孩子在现阶段的兴趣类型,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课外教育中进行个性化兴趣培养。
(二)技能的培养
技能分为三类: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其中专业知识技能是和职业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这个一般放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可迁移技能是指职业内外能够通用的技能;自我管理技能是一个人的品质,是决定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美国1989年的《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中[4],明确了指出属于小学生的12条职业能力中包括与人交往等四项可迁移技能和良好工作习惯重要性的认识等两项自我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是关乎人的品质的问题,可以延伸到幼儿园教育,进行尝试性开展。
良好的工作习惯的培养对于4~6岁的孩童来说可以从个人用品资料放置有序做起,比如整理各活动区的玩具架,要求摆放整齐、分类清楚。与人交往、合作是现代社会人的重要的技能之一。美国的职业启蒙教育起步较早,他们重视个人对团体的贡献,比如幼儿之间的相互帮助,集体排演小话剧,家庭之间的“玩伴日”活动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美国幼儿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幼儿园教育中更多地开展集体活动,提高孩子们之间的互动性。另外,每个活动区幼儿的活动尽量保持开放性,以通过交往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他们的社会技巧。
(三)角色的认识
舒伯的生涯彩虹图表明人在一生中会有很多生涯角色,比如儿女、父母、员工、学生、伴侣、公民等,帮助孩子们认识了解各个角色以及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是提升孩子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现实和模拟两种活动载体来实现。模拟途径是指幼儿园定期模拟各种情景,如家庭聚会、社区活动等,让小朋友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设计、扮演生活中的各种角色;现实途径主要是依靠家庭教育开展,引导孩子注意观察“妈妈”、“爸爸”、“奶奶”等典型人物一天的生活。两种途径相互结合,以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堂启发,引导孩子们加深对各种角色的认识。
(四)外部世界探索
生涯启蒙需要孩子们更多地接触外部社会、探索外部世界,并且和社会环境中的人和物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和家长必须鼓励幼儿积极地与自热环境、社会环境进行相互作用。幼儿利用各种感官,通过与大自然、周围的人和物直接作用进行学习。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和外界活动的机会,孩子们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信息和外界互动。比如独生子女家庭,朋辈互动空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万里之外的小朋友下围棋,在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
三、“WHO”
“WHO”指的是儿童生涯教育开展的学习共同体,包含生涯教育的主体(孩子),客体(家长、教师)。主客体在游戏中互动,在互动中成长,两者组成了“学习共同体”。
幼儿教师作为儿童生涯启蒙教育的支点,需要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结合对孩子的了解,给幼儿提供适合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游戏,在游戏中和孩子们互动。同时,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以提升互动的深度和互动的范围。从事不同职业,对职业生涯有自己理解的家长也是幼儿生涯启蒙教育的重要资源。幼儿园“职业日”活动,可以邀请从事不同职业的家长走进课堂,向孩子们从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对象等方面描述各自的职业生活。在生涯启蒙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始终应该注意保持以“孩子”为中心,从“我教你”、“我管你”到“我们一起成长”,转变教育理念,在平等的前提下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
四、结语
生涯启蒙教育包括自我探索和外部探索部分。幼儿园阶段小朋友的好奇心最浓,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作为小朋友的人生导师,应从理念上重视、从行动上协助小朋友认识自我,带领小朋友探索外部世界,协助小朋友开始生涯之旅。
参考文献:
[1]黄晟扬,王鱼龙.美国儿童的职业启蒙教育研究[J].成人教育,2014,(1):109-111.
[2]焦冰清.美国职业生涯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