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方案

篇1

为积极推进全县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按照全县安排,县委常委XXX、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X于2月12日来到XXX镇,通过实地走访、察看现场、座谈交流等方式,对该镇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XXX镇位于沅陵县西北部,东与借母溪乡接壤,西与古丈县、永顺县交界,南与二酉乡毗邻。全镇面积25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74亩,辖1个社区、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高砌头村,地处酉水、明溪交汇处,距县城32千米。全镇共有贫困户1168户3943人,16名第一书记、268名结对扶贫干部。本次走访调研了三个村,贫困户6户,非贫困户3户。

(二)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情况。XXX、XX、XXX才能经济结构较单一,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为主,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和外出打工,村集体有产业,但带动能力不强。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通过座谈了解到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2018年XXX镇着力完善水、电、路、桥、讯、房等公共设施建设,解决群众衣、食、住、行、医、学、讯等生产生活问题。年内实施了XX条74公里通畅通达公路。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发展动力不足。由于贫困人口大都居住散、远,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较差,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对自身发展缺乏毅力,脱贫的愿望不够强烈,发展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

二是产业扶贫实际效果欠佳。部分村区位不占优势,自然条件较差,缺乏有效资源和能人带动,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产业扶贫不够实。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镇划拨办公经费维持运转。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通过走访、座谈了解到由于种种原因XXX镇通村公路年久失修损坏严重,通组公路大部分正在实施,目前仍未完成。手机信号没有覆盖所有村居,部分村居小组未通宽带,村民对外联系极不方便。

四是农村老龄化问题。村内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

五是非贫困户满意度不高。满意度是检验我们脱贫工作的“试金石”,也是国家第三方评估的“硬指标”。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走访村群众满意度总体向好,贫困户满意度较高,脱贫户较贫困户满意度略有下降,非贫困户满意度相对不高。由于非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不知道和不理解,并且没有享受到的一些政策和实惠,因此产生不理解和排斥心理,心中多生怨言,所以导致满意度不高。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坚持精准施策,再激内生动力。严格按照“六个标准”,因村因户因人施策,落实行业政策,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引领群众增收致富。摸清全村待业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员情况,掌握其实际情况及就业需求,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就业方案;积极发展村内产业,联系农、林、牧、科技等部门,送技术下乡,力争村民基本掌握相关技术,实现增产增收;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联系先工业园中企业、镇扶贫车间为村内符合条件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尊重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提高贫困人口自力更生的能力和脱贫动力。

二是推进“一村一品”,助力产业发展。发展“一村一品”是立足资源禀赋、挖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各村要立足本地优势资源,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分类指导贫困村因地制宜,找准发展“一村一品”的切入点,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游则游,积极培育、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每个示范村至少明确发展1项特色种养业、传统手工业或休闲观光农业等,使一个或几个村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征明显、附加值高业。

三加大改善力度,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群众贫困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不畅、信息不灵。要下决心集中一定资金,进一步改善边远村组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为面上的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篇2

安徽省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安徽省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培养输送人才、项目支持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几方面:

培养输送人才

一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安徽省高校紧密围绕全省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围绕“861”行动计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目前,省属高校理、工、农、医、管理学类的硕士点数所占比例已达67.5%,本科专业点数所占的比例达66.1%;制造、材料、环保、旅游等与安徽省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类专业点比例已达到全部专业点数的70%。

二是积极选派干部到县乡村挂职锻炼。近五年来,安徽省高校系统经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和团省委共选派了30余名处级干部到县(区)担任副县长或科技副县长。在省委组织部组织的3批下派到乡镇和村的干部中,高校系统共有68名同志担任乡镇副书记、副镇长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输送专门人才。安徽省积极探索实践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新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培养输送专门人才,主要包括:开展农科专业单独招生试点工作,定向培养乡村致富带头人;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尤其是卫生技术人员比较紧缺的贫困县、山区县,定向招生,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卫生技术人员;广泛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鼓励支持安徽农业大学在科技开发大别山和服务地方经济实践中形成的“大别山道路”,充分发挥该校作为安徽省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和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基地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更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项目支持

一是加强产学研项目合作,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安徽省高校通过委托研究、合作研究、技术转让、技术转让加销售提成、合资入股、与企业共建工程中心等形式,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形成特色,有力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5年以来,省教育厅、各高校已先后与有关市县共同组织举办了5次大规模的产学研合作活动,共签订合作项目680多项,双方投入研发经费近2.6亿元。合肥工业大学坚持“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的办学理念,围绕“以服务‘861’行动计划为核心,开展科技创新,构筑发展平台”这一主题,在加工制造业基地、原材料产业基地、化工产业基地、能源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防洪保安工程和通达工程、信息工程、生态工程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和平台建设,探索实践产学研结合、推进安徽省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路子,取得明显成效;安徽大学与宁国中鼎公司共建橡胶技术与材料研发中心,合作开发了纳米橡胶与汽车关键零部件,已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引导项目,年销售总收入达到3亿元;安徽农业大学积极参与“小麦高产攻关行动”,研发并推广小麦新品种,为安徽小麦单产、总产双超历史最高记录做出了贡献;安徽工业大学以自有液压技术创办马鞍山惊天液压锤有限公司,其液压锤产品在国内占据了30%以上的市场。值得肯定的是,安徽省高校还拥有科技型企业50多家,绝大部分经营情况良好,2007年度总收入已超过12亿元。

二是依托项目有力助推新农村建设。安徽省高校积极开展联系帮扶长丰县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活动,组织有关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经济开发项目。一些高校帮助一些县(市、区)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等。在服务“三农”、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涌现了一批心系农村、无私奉献的典型,安徽大学教授、全国“十大扶贫状元”、“魔芋大王”何家庆就是典型代表。

安徽省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些高校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

安徽省高校中有不少人认为搞基础研究和才是做学问,轻视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看不起向合作,看不起产品开发和工艺创新,更看不起科技成果在县乡一级的推广工作。一些大学仍然偏向于追求纯粹的学术价值,论文导向过重,缺乏服务社会的现实责任。习惯于自我封闭在“象牙塔”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动力不足,能力匮乏。

科研经费和科技成果转化经费相对不足

一是财政投入不足。安徽省高校科研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由于受财力限制,与全国相比,安徽省高校科技投入的总量偏小,强度不足,结构不尽合理。2005年,79所省属高校科技研究与发展经费累计支出还不到7000万元,全省高校教师人均年科技经费不足3000元,仅占学校经费总支出的2%;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纵向科技经费不足9000万元,仅为中国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两所学校纵向经费的34%。由于科研经费短缺,特别是由于严重缺乏科技成果在产业化前期的“种子”资金,致使安徽省高校相当一部分拥有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不能得到及时转化。

二是融资渠道不畅。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转,缺乏强烈融资理念、市场意识和丰富的融资实践,因此,安徽省高校一直难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金融手段融资,成果转化和创业主体还主要依赖中小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可供利用的资本市场相对单一、风险投资市场发展滞后等问题突出。据统计,安徽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企业个数少,融资规模小,各类投资公司不到20亿元,融资能力不足50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还不到15亿元,融资能力十分有限。尤其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负债运营,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科研和成果转化的融资渠道“阻塞”,导致高校和企业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不愿投”、“不敢投”或“无钱投”。

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高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握市场需求动态,把人力、智力和项目供应方的高校与作为需求方的地方政府、企业紧密联系起来。这方面,安徽省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业间还存在问题,尤其是各级政府在高校和地方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切实发挥,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紧密合作的机制不够健全,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尚没有形成主动对接、互通有无、共谋发展的良性格局。

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不高

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比较低的表现主要有:

散――产学研合作渠道不畅,各行其是。当前安徽省科技投入管理与调控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科技投入管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缺乏统筹,往往造成重复立项与支持不足矛盾、项目研究开发与成果应用分离,分散。

少――直接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开发类科技成果偏少。现行高校绩效评估机制容易使教职工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乐于做理论文章,忽视研究成果的转化,科研成果往往是“只见论文不见效益”,使科研成果往往“束之高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较小。

低――应用开发类科技成果占高校全部成果的比例以及转化率低。安徽省每年高校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超过1.5万篇以上,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也超过4200篇,每年在研项目达7000余项,但是高校每年获得的专利总数却不足450项,被转化的科技成果每年不到500项,离发达国家8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差很大。

小――就地转化的科研成果产业规模多数较小。从各校签订的科技成果转让合同个体来看,多为单一项目的开发研究,合同期短,合同金额达到百万元量级的很少,大多数合同集中在1万~5万和10万~20万的数量级上。

失――一些开发前景较好的项目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形成“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流向省外的达到70%~80%之多。鼓励高校师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不够健全

一是高校现行管理、人事和激励机制不利于引导师生基层创业。就科研工作而言,安徽省高校科研体系和社会相对脱离、自我封闭,科研成果的发表以及教师职称的评定都是在高校内部系统进行,一旦评奖和职称评定结束,许多科研成果便完成使命,因此,大多数科研人员把评奖和评职称作为科研首要目标,而不是主要用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鼓励师生基层创业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近些年,安徽省已经出台了一些鼓励师生到基层创业政策,成效显著。但一些政策仍然存在缺乏实施细则、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导致一些师生虽然拥有一些科技成果,也有自主创业的渴望,但由于对现有政策的“含金量”把握不透,患得患失,畏缩不前;一些教师担心下乡支农后自己的待遇不能得到保障,反而影响自己的职称评聘和教学科研工作;一些下县乡挂职的教职工由于组织关心不够或一些政策待遇没有兑现,有“到村镇有成就感,到家里有愧疚感,到学校有失落感,到单位有不适感”的想法;一些选调到县乡工作的优秀大学生,由于编制、资金等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干事舞台和平台,影响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小额贷款,也存在审批严格、担保门槛较高的问题。

进一步推进安徽省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创新完善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议由省教育厅牵头,省发改委、省农委、省经委、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部门参加,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人力、智力、财力、项目等重大问题,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自主率、科技创新的品牌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科技成果的本土率和科技难题的破解率。

二是健全信息沟通和合作机制。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运行机制应是一个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机制。高校、政府和企业应积极作出努力,建立供求信息畅通的良性机制,努力使更多的创新资源在安徽聚集,更多的创新技术在安徽交易,更多的创新成果在安徽转化。高校要改变观念,立足安徽省县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增大应用研究项目比例,调整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做好与有关县市、企业对接工作。应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省级政府要注意优化环境,出台政策,形成有利于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同时引导鼓励县乡政府、企业主动与高校对接。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要主动与高校对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出需求,提供条件,积极依托高校解决难题。

加大财政和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于有明确市场前景、高技术内涵、对安徽产业有巨大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政府应主动介入投资。建议以国家“大飞机模式”设立政府大型科技成果投资专项基金,列入年度预算,并按照发展需要每年适度增加,主要用于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而开展组织协调、调查研究、考察论证、学术交流、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建议专门设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研究基金”,鼓励高校开展新农村建设中重大理论、实践和共性问题的研究。同时,高校自身也应将校内原有的“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校长青年科学基金”、“大学生创业基金”等科研基金,划出专门比例,资助应用项目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二是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除了一般的项目融资、国内商业银行信贷外,帮助高校利用政府贴息的办法吸引金融资本来改造或扩建高校基础设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教育融资――发行教育国债、教育彩票,成立教育银行建立发展资本基金、获得国际银行组织贷款、吸收社会资金。建议出台相关优惠经济政策,为走出校园创业的高校师生在税收、土地租金、“孵化”启动资金、贷款利率等方面予以配套支持;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投资融资渠道,激活社会资金,促进高校更多科技成果走向县乡,生根开花结果;积极促进风险投资市场发展,建立地方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共担的风险投资机制,解决社会资金“不愿投”、“不敢投”、“无钱投”的问题,为高校科技成果落户企业提供资金和风险保障。建立科技成果担保融资制度,由政府主导,设立专门科技成果担保公司,允许科技人员以自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评估作价后向担保公司质押贷款。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一是要继续推进以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在加大对中国科技大学已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的同时,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根据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兴学科建设的需要,选择2~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进行重点建设,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有1~2个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列。进一步抓好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以省级重点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为主要依托,将相关科技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新建设30千左右省级重点实验室。

二是要大力加强以行业共性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主要目标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通过采取高校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建的方式,首批遴选20个左右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财政应继续加大投入,力争“十一五”期间有1~3个中心进入国家研究中心建设行列。

三是要加强以公共服务和科技资源共享为主要目标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抓住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机遇,以信息化带

动教育、科研工作现代化,并以此为基础搭建教育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具体包括: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平台,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以科技成果信息、科技期刊信息、图书馆和博物馆为主体的数字化科研信息资源平台,开放的公共实验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

强化项目带动功能

通过设置重大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围绕安徽省自主创新实践,打造学术团队,实施科技攻关,力争攻克一批对创新型安徽建设有重大支撑的关键、共性和“瓶颈”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围绕新农村建设,在小麦增产计划等的基础上,新上茶业振兴行动、玉米振兴行动、新农村民生科技促进行动等计划,促进高校厘清角色定位,在这些重大项目中有所作为;围绕安徽省正在实施的民生工程,鼓励高校依托专题项目,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积极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和科技中介服务,帮助政府出台相应政策,解决具体问题;围绕文化强省建设,引导高校深入参与徽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开发利用工作,参与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在促进安徽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针对安徽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公共突发事件、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等热点难点问题,设置项目,委托高校深入研究,提供解决方案等等。

加强人才培养和输送力度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厚口径、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努力培养各类实用管理和技术人才。一方面,高校要主动承办政府和企业举办的培训班,让不同领域的学员走进学校,接受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市县要主动与高校联合,联手打造人才培训和科技成果推广基地,使课堂进企业,进城镇、进农村,让教师走出去、下基层。以推进“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为重点,结合“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一村一品”等工程的实施,高校与市县乡镇合作,不断拓宽新型农民培训途径,为我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加大人才输送力度。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利用5年左右时间培养6000人,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进一步加大选派科技人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要同等重视)到县、乡挂职力度,为更多的渴求直接在我省经济社会中建功立业的师生创造条件,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师生服务基层农村提供渠道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