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提升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提升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P键词:外培计划;推进机制;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外培计划实施背景和概况
为进一步创新高水平人才培养机制,深化北京地区高校特别是市属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显著增强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北京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和整体发展水平,发挥其在服务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市教委于2015年制定了“外培计划”项目。“外培计划”项目是北京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项目之一,是推进北京地区高校同海(境)外名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高水平人才的综合改革项目。
“外培计划”项目交流学生主要通过市属高校招生计划定向投放和市属高校在校生遴选两种方式产生。其中,“招生计划定向投放”部分访学学生主要采用“1+2+1”和“1+3”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和第四学年在市属高校,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在海(境)外学校,或第一学年在市属高校,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在海(境)外学校。“在校生遴选”部分访学学生主要采用“1+1+2”和“2+1+1”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第三学年在市属高校、第二学年在海(境)外学校、第四学年在市属高校,或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在市属高校、第三学年在海(境)外学校、第四学年在市属高校,政府根据海(境)外高校收费标准全额资助学生学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面向国际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和研究为统领,以外国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为优势特色学科,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特色的国际化、有特色、高满意度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学校凭借国际化办学特色和优势,积极主动地抓住“外培计划”机遇,全面落实“外培计划”项目,成为“外培计划”项目实施的主力军。
目前,学校开展了外培计划交流的两种模式。一方面,在2015年度“在校生遴选”外培计划项目上,学校共派出20名在校生,分别派往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以及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修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国际艺术管理、演艺文化管理、国际视觉艺术和葡萄牙语专业。经过一年学习,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良好,部分学生成绩排名位居国外班级前列。另一方面,在2015年度“招生计划”外培计划项目上,学校共招生92名高考生。经过学校的全力培养和学生的奋力学习,2016年9月,学校一次性“外培计划”派出率达90%以上。分别派往美国纽约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南卡罗莱纳大学、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马里兰大学、法国巴黎高翻学院和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修读翻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国际艺术管理、演艺文化管理、国际视觉艺术、市场营销和葡萄牙语专业。
外培计划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意义
1.外培计划有利于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力的“讲好中国故事”和“做好中国事情”的国际化人才
北京市教委实施“外培计划”的目标是培养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急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学校作为以国际化为特色优势的外语类院校,从项目实施之初,便着眼于实现高水平“外语+”模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外培计划”有利于学校选拔更多的优秀学生进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这使得外培学生在国外求学过程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海外求学背景,同时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国际组织或区域性合作组织实践实习,从而塑炼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多语言驾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其次,“外培计划”有利于夯实外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培学生就读的学校都是国外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拥有一流的师资和学生,因此,外培学生通过一流教师的专业知识指导和一流学生群体的学习氛围熏陶,极大地提高自我习得国际前沿的专业知识、创新技能和能力。最后,“外培计划”有利于充分展现外培学生的抱负和激情,培养他们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在国外求学中,他们用自己的能力、民族的立场、世界的眼光向海外一流大学的师生和对象国展现我们国家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时刻用一颗炽热的家国情怀的“中国心”去“讲好中国故事”和“做好中国事情”。
2.外培计划有利于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为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的教师队伍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发现其都非常重视“国际化”教育理念的设想和“国际化”教育实践的开展。一支理论知识渊博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国际化”教师队伍是“国际化”教育理念和实践实施的主体性力量。“外培计划”作为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途径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从形式上看似送出去的是“外培学生”,从深层次上要求的是造就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从而更好地为本土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
一方面,“外培计划”有利于鼓励和培养自己的教授和教师成为“国际性教授和教师”。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就19世纪美国师生普遍求学德国的现象说,我们到德国求学,为的是我们的子孙不再远赴重洋求学德国。这也正是我们外培计划实施的深层次目标,“国际性教授和教师”是这个深层次目标实现的关键力量和基础。另一方面,“外培计划”有利于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也有利于学校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
3.外培计划有利于拓宽高校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外培计划”是北京市教委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北京市属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新模式。首先,外培计划有利于北京市属高校借鉴国际上一流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学校教育深化改革发展,提升学校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其次,外培计划有利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从外培计划项目的深远意义上来说,它有利于吸引境外知名高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与市属高校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更有利于市属院校多角度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最后,外培计划有利于提高市属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外培计划有利于加速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有利于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提升市属高校的专业和学科建设水平和质量;有利于增加市属高校与高水平的一流大学校际协作数量。
4.外培计划有利于建设北京的国际化人才特区
外培计划实施的历史任务是为全社会提供高端人才智力的支持,为北京市建成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性国际化人才支持。一方面,外培计划通过送出去的外培学生,经过国内和国外两个阶段的联合培养,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人才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外培计划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北京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员回京和来京工作,为北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提供智力支持,最终形成国际化人才聚集特^。
完善外培计划推进机制的对策
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外语+模式下的综合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和“中国一流、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外国语大学”,而“外培计划”正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着无限机遇和契机。因此,学校在积极学习、研究和贯彻北京市教委“外培计划”相关文件精神的同时,全面思索完善外培计划推进机制的对策,力争全方位、多角度地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1.培养方案是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水平外培学生的总纲性文件,它是联合培养单位对外培学生进行培养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和纲领,是提高外培计划学生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对外培学生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要求和规格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学校应在全面思考外培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细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科学指导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全过程。
首先,科学制定外培计划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直接决定着外培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因此,学校从校级层面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从院系层面发挥人才培养的主体性作用出发,积极主动地与外方联合培养院校进行有效沟通和接洽,对外培学生,尤其是“1+3”模式的外培学生的培养定位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论证,最终形成双方共同认可的科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其次,高度重视国内培养方案与国外培养方案的有机结合问题。外培计划最大的特色是“国际化”,最大的难点就是国内培养与国外培养的有效衔接问题。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解决衔接问题:一是增加语言考试达标课程。从新生开学初就启动托福考试语言能力加强班,提升外培学生语言达标率的同时,更增加外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学生的国外求学做好充足的语言准备。二是增加全英文专业课程。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优势和国际化留学背景,让有能力的教师为外培学生讲授全英文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背景,增加外培学生国外求学的适应力。三是细化联合培养过程中的学分认定、课程选择和学位授予等问题。四是高度重视外培计划项目培养方案反哺国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作用。学校应充分借鉴和利用双方共同认定的培养方案,结合本土化国际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国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后,全面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外培计划”学生教育全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们要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这一切要求都是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外培学生作为公派出国的优秀学生,学校一定要充分利用国内课程体系和教育信息化手段,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外培计划”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自觉主动地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并向世界展现中国大学生的风采。
2.师资队伍是关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也多次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由此可见,师资队伍不仅对于“外培计划”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本土化国际人才的培养更是起着关键性作用。
首先,学校充分利用外培计划的契机,加速国际虚拟教研室建设步伐。大数据时代,一定要有大数据的思维和能力。外培计划看似派出的是学生,实则内炼的是国内教师的教育和科研能力。通过外培学生的派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虚拟教研室,深化学校、院系和教师与世界一流高校、院系和教师的深度合作能力。其次,学校充分利用外培计划的契机,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提升学校教育实力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外培计划在加速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也向世界一流大学和学者展示了我国对教育强国目标的追求和对一流学者的尊重。据此,一方面,学校通过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等赴外方合作院校访学交流;另一方面,加快引进和邀请世界名校师资来学校工作和作讲座,推进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3.学生管理是基础
外培学生的成才质量决定着外培项目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对外培学生的全程管理是项目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学校从项目实施之初,便充分意识到多维度、全方位的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对外培学生的求学和成才的作用。
首先,学校高度重视外培学生的入学教育。一方面,全面强化外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外培学生作为优质资源的使用者,身上肩负着更大的爱国责任和义务。因此,学校自学生入学开始,就加强对外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力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成外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外培学生能够真正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另一方面,以外文教材、网络视频、在线慕课(MOOCs)、国际同步课堂以及国际专家讲座和视频等内容为教育工作抓手,全面提高外培学生的校内国际交流频率和普及化程度。其次,学校高度重视海外求学的教育质量。这是外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环节,更是教育过程管理的关键。一方面,充分尊重双方共同认可的培养方案的纲领性地位;另一方面,根据派出学生数量,选派德才兼备的教师赴外跟踪管理,他们要根据学生的教育质量评估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整,力争海外求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最后,学校继续完善外培学生管理的“选、派、管、回、用”工作机制。外培计划项目作为贯彻“开放”理念的改革项目,学校要坚持“研究国家和北京市教育政策―形成建设性对策―制定学校合法制度―形成高效的工作原则”的工作思路,全方位调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合力的动力,为外培计划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4.绩效管理是保障
要提高外培计划项目的效益,学校必须充分重视绩效管理的保障作用,它不仅能够保证外培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有力地促进外培计划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充分发挥二级院系办学的主体性作用,加强院系自评力度和深度。院系作为管理外培学生的第一责任单位,他们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对外培学生培养质量进行客观、合理和全面的评价。其次,要全面配合财政评价和市教委部门评价,进一步梳理学校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进度、绩效和经费支持情况。通过政府和专家的评估,有利于学校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促进学校外培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最后,在外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还要开展国内和国外结合的评估认证制度,完善项目的退出机制,加强项目信息公开,建立外培计划成功经验共享机制,打造出“留学国外一流大学”的品牌。
本文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级教学管理改革项目“‘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改革问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北京市高教处.启动“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实现高教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北京教育(高教),2015(5):19-20.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学生实践技能
高职院校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产物之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高职院校开设此专业,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培养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技能训练教学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培养与提高机电一体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首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岗位进行明确的定位.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以PLC技术、液压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等综合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业和机械电子、材料、食品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该项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装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当前劳动力市场急需大批的机电一体化岗位技能人才,需要机电一体化装备和产品生产所需的操作、制造、装配、安装、调试、维修和技术服务岗位的人员,然而,目前从各个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来看,岗位设置缺少针对性,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岗位缺乏明确的定位。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满足专业岗位的需求.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应用、营销和技术服务工作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即毕业生要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职业技能。那么教学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缺乏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系统性培训。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学生往往只经过了机电技术的单一培训,而不是进行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相结合的培训,因此就无法满足一些需要机电综合技能的设备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这类岗位的工作要求;还有一些学生因缺乏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的精神,跳槽频繁,这给公司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但是目前如何培养学生的机电一体化综合职业能力,令很多高职院校十分头疼。原因在于部分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岗位的工作要求,找不到比较好而且有效的机电综合实训模式。因此,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有必要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强化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实训效果。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思考.从教学计划可看出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模糊,目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上按既懂机又会电来定位,但实际上机械与电子本身各自为两学科,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让一名高职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系统地掌握两大学科,是非常困难的,况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如果理想化定位,往往造成机不太懂、电也不太通的失败局面,失去了该专业应有的特色,达不到预期的培养目标。从理论上来说,定位应以机为主、电为辅,或者是以电为主、机为辅,不宜采取机电并重的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应将培养目标分解到每一教学模块单元,确定每一教学模块单元所承担的功能,应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相应具备实践教学环节。对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相互重复与交叉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加以综合化改造,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取消重复的教学内容,综合化课程要突出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互结合,最终实行一体化教学。
四、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力量,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仍然较低,普遍存在专业理论教师不能指导实训教学,而实训教师基础理论又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课的现象,所以一个老师实现不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双重任务,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现有的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的整合,努力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也就是说把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中的专业技术理论课和实验实训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由一名专业教师担当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点是做好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用实践验证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五、提高院校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实践训练水平有待提高,总体看来各高职院校虽具备一些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条件,但基本上都是以验证性、演示性为主,很少具有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综合性的实验,缺乏融合机与电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实验或综合性课程,这样就会让学生在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方面的能力较差。因此,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应尽快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全方位培养。
高职院校开展的实践教学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应该重视对实践教学的发展,作为机电专业教师也应该积极地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究,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借助实践训练的力量,形成高职机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徐耀生.电气综合实训.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绘画技能
美术这门学科有别于其他的学科,单纯的“说教”或“传艺”都不能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也不能充分体现美术教学的特点。在学生中有这样的倾向,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结果导致多数学生画不会画,美不会美。而怎样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观教材,有的放矢
根据大纲,每册书既包括绘画、工艺设计基础课的学习,又包括手工制作、欣赏等内容的课业。这些课业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比较美的。其中有些课业侧重对社会生活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有些侧重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有些侧重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应有的放矢,例如对于欣赏课教师应多提供资料,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观察生活,直观示范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美术创作离不开生活。对于绘画基础课的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美,同时要示范讲解。这样学生不仅逐渐发现和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的一般人所不能发现和感受到的微妙的美,而且能使学生具体地、深刻地感受、理解客观事物的美。如在色彩写生课业中的教学,通过观察和教师的示范,学生逐渐发现各种形体组合的美及色彩间的微差变化的美,从而丰富了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另外,对形式美的认识与学习,也要使学生了解这种形式在生活中,在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去感受、鉴赏各种美,才能对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美的形象才能真正作用于人的感情和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众所周知,正因为有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类的历史才得以快速地发展,科技才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着,而真正的艺术创造和表现都要具有强烈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特征。而越是具有突出清晰的个性特征就越能促进人的发展,所以在美术课上我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造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表达他们对世界的反应。同时注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因为只有审美力提高了,知道什么是美,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个人素质,才能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才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比如在讲《风采》一课时,我就从身边的事例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感知什么才算是美,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同时运用音乐,让学生根据服装风格的不同配上不同的音乐旋律,这样不仅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刻,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学到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又如在讲《哭泣的大地》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不仅让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去宣传主题,而且让他们分组探索、研究,体验各种事物(枯树、风、云、大地母亲、老虎、猎人)的形象,创编出简单的戏剧情节,我随机评价。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表演才能,也开拓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讲的课多次获得市区级奖励。
三、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时代在发展,我们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主要是以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为主。理性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运用现代媒体教学,可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教学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美术课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但我认为不是所有的美术课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某些基本技能课如国画课就不适合。但这不能泯灭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只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是巨大的,会呈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效果。
四、美术教学中教师生动、形象、精炼、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也是进行美育的必要手段
教师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不仅仅在于所教授的内容,而且教师自身也会占很大一部分因素。比如美术教师自身所要具备的仪表美、板书美,都会在学生对于美的鉴赏力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教师作为现代化文明的体现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面镜子,教师之所以赢得人们的崇敬,是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人们以巨大的感染。
篇4
【关键词】建筑业产业;工人职业培训;发展
一、我市建筑工人职业培训工作发展现状
1.建筑工人职业技能鉴定
建筑工人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行业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建筑工人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目前,我市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由人社部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证书》的建筑工人约为3759人。
同时,为进一步服务企业,2015年3月,市建委与市人社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人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杭建市[2015]46号),鼓励建筑企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自主评价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有16家企业率先开展了自主评价技能人才的试点,共有343人通过培训并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2.建筑工人培训考核
2015年3月,住建部下发《关于加强建筑工人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后,建筑工人培训考核工作自上而下全面启动。省、市主管部门全面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进行系统开发、宣贯,开展师资、考评员培训,申报各级培训考核机构等,为全面启动建筑业工人培训考核提供了基础保障。目前我市已申报确立了全市50家培训考核机构,全面负责全市建筑工人培训考核具体工作。2016年7月,杭州地区建筑工人培训考核工作正式开展。
3.建筑业职业技能竞赛
开展建筑业职业技能比武和竞赛活动是我市目前培养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从2015年开始,市建委、市人社局和市总工会,每年都将联合举办市级技能竞赛,并参加由省建设厅与省人社厅、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省级职业技能竞赛。
历年来,我市在职业技能竞赛中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其中2014年参赛选手项承印获得了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2015年开始,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将同步获得由人社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证书》,目前,我市建筑业通过技能竞赛活动,产生了12名技师和55名高级工。
二、我市建筑工人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流动性大,技能人才队伍稳定性不强
我市一线技能操作型建筑工人绝大多数来自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他们远离家乡,能够在职业上有所发展,并可以在杭州购房安家的人员只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人都难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对杭州缺少归属感,经常需要考虑职业或生活流动的问题。以特种作业人员为例,2014年和2015年,在杭持有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并应按期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数分别为7983和6108,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规定时间参加继续教育而被注消的证书就分别高达1916本和1504本,约占当年应延期证书的24%和24.6%。由此可见,每年大约有四分之一左右的特种作业持证人员流出了杭州建筑业。据了解,其他技能型持证人员的流失情况也很突出。
2.层次不高,持证人员文化程度和技能等级总体水平偏低
根据对2013年参加特种作业培训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书人员的文化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大专及以上人员约占12.66%,高中毕业人员约占19.1%,初中毕业人员约占68.24%。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市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持证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人员占比三分之二以上。据了解,其他建筑业技能型持证人员的文化程度也与此相当。
另一方面,在现有已获得各专业工种中级工以上证书的25780人中,高级技师为0人,技师为39人,高级工为786人,其余均为中级工或相当于中级工,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比仅为3.2%左右。以上充分说明我市建筑业一线技能型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较为偏低。
三、加强建筑工人职业培训发展新思路
1.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
国家相关规章制度对于破解体制束缚、推进企业主体作用发挥、加快培养大批建筑技能人才等意义重大,同时明确了政府、企业、社会的责任,各地和企业要真正理解、吃透其内涵和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做好建筑工人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实际,拟定具体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并与我市目标对接,做到心中有数。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扶持企业建立培训基地,营造良好氛围。企业要强化内生动力的发挥,舍得投入,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行业责任,最终使企业自身受益,为我市做大做强建筑业奠定基础。
2.突出重点,建立企业为主的培训机制
今年5月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筑劳务用工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建建发[2016]188号)明确在杭州市开展建筑劳务用工改革试点。市级主管部门应以本次劳务用工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引导有条件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培训考核机构,自主开展本企业工人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拥有数量稳定的与其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骨干技术工人。暂不具备条件的可采取委托或合作培训的方式,依托职业培训机构,对企业自有工人进行职业培训,持证上岗。要按照相关规定,精心组织培训考核,规范培训考核程序,使证书“含金量”、工人技能水平居全省领先,起到“以点带面”作用,为企业自行培训考核全面铺开提供经验。
3.积极探索,创新职业培训合作新模式
一是实行分类培训。建筑施工企业对从事技术工种工人,要按住建部颁布的职业规范要求分类开展安全生产教育、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鉴于建筑行业特点,要立足实际,借助民工学校平台、自有培训场所,重点开展一线工人安全教育培训;暂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购买社会培训服务,依托职业培训机构,深化专项技能培训;有条件的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建立培训考核机构,按自主需求开展培训。二是创新培训模式。在培训模式创新方面,加强主管部门、行业院校和施工企业的紧密合作。加强校政合作,加强主管部门、教育部门、行业院校等紧密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综合职能优势和行业院校培养建设行业人才的教学科研优势,积极探索校政合作、产学对接战略合作新模式,谋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推进校企合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共同推进校企共建专业、校企合作办班、校企共享资源、校企合作就业,促进职业培训产、教、学、研一体化发展。三是开拓创新,促进产业工人队伍持续健康。以等级晋升为路径,引导和保障技术工人从初级工、中级工向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不断晋升,鼓励技能人才精益求精;以专项培训为手段,结合建筑业发展,不断开拓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组织新知识、新技能、新科技等专项培训,助力技能人才伴随建筑业的持续变革和创新发展一同成长;以技能竞赛为平台,促进更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学习交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夯实基础,为工人培训创造条件
一是确保经费落实。政府作为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协调者,应当把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战略决策来抓,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提高对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培训等基础工作的支持,加大整合用于职业培训的各项补贴资金的力度,统筹使用,提高效益。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在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同时,应将工人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纳入正常职工培训范畴。对于承包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加强使用监管;对于劳务作业分包的工程项目,要求承包企业必须将“职工教育经费”单独计列,专项支出,确保工人技能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和使用。二是抓好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是支撑职业培训的核心基础,以实训基地建议为抓手,增强建筑工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现职业培训与施工现场的无缝对接。可通过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内容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可依托民工学校创建,也可充分利用自有培训场所建立,也可跟建筑类职业院校合作共建,使之成为集教学、培训、实操考核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培训考核平台。三是完善激励制度。为促进建筑工人培训的长效落实,需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工人的激励鼓励政策。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建立技术工人等级晋升与薪资待遇同步发展的通道,以保障技能型持证人员享有应得的劳动报酬和相应的政策待遇;另一方面建议将企业落实工人培训列入动态管理计分,并结合标准化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协同推进;同时,还需加强与人社、工会等部门合作,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练,营造“技能宝贵”氛围,激活企业内部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积极性。
5.强化监管,做好职业培训考核工作
全过程动态监管企业培训考核,确保职业培训落到实处。定期检查职业培训考核日常教学活动、教学培训质量、学员信息反馈等,加强统计本地区建筑工人职业培训方式、培训效果、参训人数等情况,及时总结职业培训考核典型经验。
四、结语
加强建筑工人职业培训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人素质,提升企业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减少企业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通过职业培训,可以扩大人员就业空间、提高就业能力,帮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增加社会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亓汉友.国内建筑业培训和培训成果管控体系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篇5
一、项目实施主要做法
1.统一认识,加强“国培计划”的宏观指导
(1)统一认识,抓好落实。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各培训院校,认真领会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暨“国培计划”启动实施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国培计划”组织实施的一系列文件,统一认识。
(2)健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省教育厅成立了“国培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厅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厅长、财政厅副厅长担任副组长,负责项目统筹组织。在师范教育处设国培项目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督促检查项目实施。
(3)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实施工作。省教育厅分别召开全省启动实施“国培计划”视频动员会、师范生置换脱产研修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国培计划”的实施工作。
2.确定标准,认真遴选培训机构和学员
(1)为规范管理,保证培训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2010年“国培计划”――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申报和项目招标指南的通知》等文件要求,颁布邀标通知,邀标通告;制定培训机构评审标准,组织专家组遵循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科学有效原则,遴选申报单位。确定由北京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教师研修网、继续教育网等13家省内外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
(2)组织各地完成了26 200名参训教师的遴选工作;组织六所省内高等师范院校遴选顶岗师范生3 000名,以2:1的比例,与全省129个县1 073所农村学校的1 500名教师对口安排。
3.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做好项目实施工作
(1)加强调研,突出培训的针对性。省教育厅、各高校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发放问卷等,了解教师需求,调整、完善项目实施方案。
(2)确保质量,组建高水平的培训专家团队。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一线优秀教师所占比例不少于40%,省域外高水平专家不少于1/3的要求,选拔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专家和中小学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培训教学。
(3)强化管理,严格考核。省教育厅明确规定,各高校对培训教师、师范生要有考核,教师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按规定完成研修任务,全程培训考核合格者,获得当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5个学分,其成绩作为所在学校该学期绩效工资的考评依据。对表现突出的师范生在评先评优、就业推荐、报读研究生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二、主要特色和效果
1.主要特色
(1)完善制度,规范项目实施。制定了《“国培计划”――云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一线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和《“国培计划”――云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置换脱产研修培训实习师范生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培训管理。
(2)探索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分两个阶段(集中培训、远程学习在岗研修),三个环节(远程学习、经验交流、思维拓展),一个结果(实践结果考核)。
(3)创新培训课程结构体系。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则采用三个课程模块安排教师的研修。一是学科培训课程模块,提高教学问题解决能力,以必修课形式开设。二是跟班研修课程模块,学习成功教学经验,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策略,以必修课形式开设。三是非学科培训课程模块,拓展知识结构,分科技、人文、教育、艺术四大类,以选修课形式开设。
(4)建立一批培训基地。通过“国培计划”的实施,逐步分层次、分学段、分学科在高水平院校建立云南省农村教师引领性专项培训基地,在省内优质中小学校建立云南省农村教师专项实训基地,完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
2.培训效果显著
(1)做到了“全学段、全学科、全覆盖”。我省“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共培训教师29 200人,涉及16个州市,129个县区,初中13个学科,小学12个学科,3 445所学校。
篇6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探索
一、引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需求在增长,同时也对文化的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应该同样重视文化的学习,因为在特定的文化中能得体和正确地运用目标语才是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过去所采用的传统“一言堂、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于信息的需求。鉴于网络多媒体技术本身拥有的诸多优势,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对于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内容的丰富,许多高校都在开展网络化英语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信息少,所学目的环境的不充分,教师本身风格原因造成课堂内容乏味的不足之处。同时,当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各个领域的跨文化交流迫切地需要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在真实语境下具备跨文化的敏感性,以避免语言之外的文化冲突,进而培养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这对于我们英语教育者来说是一项充满着机遇与挑战的课题。
二、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问世以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给英语教学界尤其是给大学英语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手段等领域带来了一次革命性变革。相比于传统课堂而言,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特点是传输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带来教学内容的新颖化、教学形式的活泼生动化。而形式新颖、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生动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过程必将加快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的转变。首先,网络具有跨越时空限制的优势。学习者可以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随时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习资源、认知软件进行查询、解惑、求教、学习。其次,网络给教学创造了多元互动的空间。网络教学过程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能顺利实现多元互动,第三,多媒体技术具有激发学生兴趣,模拟真实环境的优势。多媒体在课堂上成功应用模拟了实际的语言文化环境,给学生以真实的目的语国家文化环境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第四、网络自主学习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符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这一教育培养思路。在多年的填鸭管制式教育培养下,多数基础较差的大学生依然很依赖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课堂模式,而具有学习的自主化、协同化优势的自主学习模式需要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层次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规划、安排学习过程,自主建构知识结构。网络技术和建构理论构的有效结合能帮助一些基础较差的学习者尽快适应大学自我管理、学习自主的新环境。
三、通过网络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依据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的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贾连庆,2008)。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差异对比,对与本族文化的不同之处的敏感程度,并且有意识地依照交际背景运用话语规则。语言和文化互为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文化,文化因素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的进程和效果。对于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来说,应该建立这种对英语文化的意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更好地达到语言学习的目标。
至于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少语言理论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有的认为英语教学需要进行文化分层教学,逐步培养文化的认同感。也有的认为应该坚持传统课堂的翻译背诵模式。笔者认为: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网络多媒体应用到英语教学中的,给英语教学界带来了一次革命性变革。这一变革也包含和体现在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上,对此,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多媒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尝试:
1.教学目标的合理化
首先,我们应加强思想认识,要把语言当做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教授,在课程设置上,选择重点词汇和表达,将其列入课件中,通过形象而生动的图片、声音或者视频,帮助学生吃透、吃准特定语境下的词语、句子的文化内涵,在语言学习中的无意识状态下了解异域文化,掌握准确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本领。
其次,在努力创造出English immersion的教学环境,引导学习者承认、尊重、欣赏异域文化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以开阔的胸怀接纳百川,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帮助学生者提高批评能力,有鉴别地学习异域文化。
2.教学内容的生动化
播放与英美国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多媒体材料,如《走遍美国》、《视听说教程》、《老友记》等多种教学节目来提高学生跨文化知识。除此之外,还播放英语原声电影。因为英语电影的语言具有自发性、无准备性、句式多变、直观性、语感较强等特点,与生活真正的场景相似;英语原声电影的语言来自真实的语言环境,提供的语言材料真实地道,在电影中也最容易接触到广义文化内容、英语语言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文化现象。况且,英语电影中的语言文化内容丰富,学生能从中学到大量习语和表达方式,是熟悉了解外国文化的好材料。因此,多媒体教学中让学生多模拟跟读,多观看原声电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首先,利用多媒体模拟现实情况下难以实现和完成的任务,在应用多媒体的课堂上创造虚拟英语环境,学生可以在此环境中进行虚拟仿真训练,例如在试听媒体的辅助下,虚拟各种类型的英语节目:联合国会议、记者招待会、校园新闻采访、商务谈判、产品推荐会、会谈、演讲等,让学生观看并了解不同场合下的语体特点及对节目中的角色声音、语调、表情、形体乃至着装要求,然后自编对话或者短剧进行模拟创新演示。这样的教学手段运用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并以此表达了他们在语境中接受西方文化教学目的。
其次,采取了让学生模拟读音、表达和教师对网络自主学习的有效定期监督和答疑,将以语言与文化的双向输入的教学结合起来,利用信息鲜活的的媒体辅助目标语文化的输入原则,即展开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对比式教育,使语言学习者同时对异域文化和本国文化都做到较全面、系统地了解。
四、结语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必须开展文化教学。借助多媒体辅助的教学环境与丰富、多元的媒体教学信息创设了英语语言、文化同步学习的平台,促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也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党兰铃.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濮阳教育学院学报[J].2003,(02).
篇7
关键词:问题设计;迁移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176-03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鉴于此,在教学中就必须优化课堂问题设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以情境式问题启动思维
情境式问题也就是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通过产生认知冲突,既可以引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去理解新的知识。
例如,在教师做完“氨的喷泉实验”后,组织学生讨论“形成喷泉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就得出结论“圆底烧瓶内外存在压强差”。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圆底烧瓶内外怎样才能存在压强差?”有的学生说:“氨气被水迅速吸收。”教师再问:“在圆底烧瓶中盛氯化氢、二氧化碳气体能否形成喷泉?”学生经过讨论,有的学生说:“氯化氢能形成喷泉,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形成喷泉。”接着教师再问:“二氧化碳气体要形成喷泉,在水中要加入什么物质?”此时,有的学生很快就回答:“在水中要加入碱。”教师马上给予肯定,然后说:“现在,你能否总结形成喷泉的条件?”学生总结的都很好。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设计一套能够形成喷泉的装置。此时学生思维活跃,大胆联想,努力创新,设计出了很多方案,很多学生的设计图原理正确,设计新颖。
又如在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时,通过下表的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观察现象,提问:为什么有此现象呢?原因呢?
以上两个例子中教师所提的问题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般到普遍,这些问题的提出,活跃了课堂气氛,启动了学生的思维,也易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通过这样大量情境式问题的设疑,可以让学生在巩固、拓宽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发现并掌握新的知识,同时使学生有了思考问题的兴趣,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引导学生“ 类比”,培养迁移思维
学习的迁移在于通过综合地分析,概括归纳出两个知识之间本质上相同或类似的条件,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到这门学科来说,迁移思维的本质在于寻找物质之间的共同属性,从而判断二者之间的融合点和连接点。
比如卤代烃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这是一个典型的取代反应。其实质是带负电的原子团(例如OH-等阴离子) 取代了卤代烃中的卤原子。例如:CH3CH2CH2Br + OH-(或NaOH)CH3CH2CH2OH+Br-(或NaBr)类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溴乙烷跟NaHS反应。
2.由碘甲烷、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合成甲乙醚(CH3OC2H5)。
抓住题给信息,取代反应的本质是带负电的原子团取代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即:RX+Y-RY+ X-。同理运用类比方法找出HS-,C2H5O-与OH-的相似点,可写出化学方程式。①C2H5Br+HS-C2H5SH+Br-;②2C2H5OH+2Na2C2H5O-+2Na++H2 C2H5O-+CH3I CH3OC2H5+I-
迁移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有效地找到知识之间的相似性和内在联系,从而快速解决陌生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是思考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所拥有的全部信息,从不同角度、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角度、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及理论的开放性的思维。
例如,在“硫酸”的教学中,学生在掌握了浓硫酸的特性后,可提出问题:如何鉴别一瓶浓硫酸和一瓶稀硫酸?通过学生的发散思维,可得出以下方法:①观察状态,油状粘稠的液体是浓硫酸。②根据密度,等体积的液体较重的是浓硫酸。③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④各取少许加入蔗糖中,能使蔗糖脱水碳化的是浓硫酸。⑤加入铜片并加热,产生气体的是浓硫酸;无现象的是稀硫酸。⑥加入铁钉,使之钝化的是浓硫酸;有气体生成的是稀硫酸。⑦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的是浓硫酸;只变红的是稀硫酸。⑧敞口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变重的是浓硫酸。
通过以上例题的一题多解,学生开阔了视野,真正抓住了本质,以此类推,体现了由例及类的过程,变中求同、同中求异,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了,灵活性也增强了。
四、引导学生进行“ 多样化的实验设计”,培养创造性思维
思维的最高层次的活动是创造性的思维。对学生来说,创造性的思维就是利用已学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如独特的见解、新颖的解法、规律的独到证明和应用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要经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几个阶段,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精心设计一系列探究性的问题和实验,引导他们在思考和实践中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化学实验设计或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尾气吸收时防倒吸装置的设计。
分析:倒吸的原因是气体溶于液体,造成容器装置产生负压,要防倒吸就是要克服或减少负压。(以HCl吸收为例)
五、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强化思维
通过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学生的智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精密性、创造性、广阔性和敏捷性等得到行之有效的强化、开拓和训练,在知识应用、方法设计、思维创新诸方面强化思维,思维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例:铝片分别和3mol/ L稀盐酸、1.5mol/ L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和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却几乎不反应。这样的实验结果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
分析: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非氧化性酸,在水溶液里都完全电离出H+。铝和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实质是与H+的反应,在H+都相等的两种酸中,就中学知识可推得反应速率应该相等。但即使把硫酸中的H+提高一倍,铝和硫酸还是无明显的反应现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既然两溶液中阳离子都只有H+,且浓度也相同,那么存在的差异就可能跟H+所处的环境不同有关(如阴离子的不同)。于是引导学生作出如下假设:①Cl-能促进金属铝与H+的反应。②SO42-对H+与金属铝的反应起阻碍作用。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上述两种假设哪一种是正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1.往3 mol/ L稀盐酸中加入少量Na2SO2固体,产生气泡的速率无影响。
2.往1.5 mol/ L稀硫酸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明显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假设一成立。
通过该实验的探索,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强化了思维,大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境界,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教学生学会思维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我们只有把教学看作是启迪学生的智慧、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的过程,始终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为主线”的原则,始终坚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始终坚持“优化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才能培养出新世界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学生 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 英语交际能力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那么,提出这一要求的原因何在呢?
1.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的地球越来越小,小得犹如一个村落。我们既是中国国民,也是地球村村民。随着各种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除了迅速提高外语水平之外,增强世界意识和全球观念、了解整个世界、了解世界各国文化,已成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种群体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
2.改革我国英语教学的需要
我国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比较大,在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上走向知识传授的极端,在英语教学中把语法的传授摆在首位,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导致了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的低下。这与我们一直把英语教学作为一门知识传授的课程而忽视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促进英语知识向交际能力的转化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中,初中阶段提出了“了解文化差异”,高中阶段提出“增进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来弥补对异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缺乏了解而导致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低下的这一结果。
3.语言本质的必然要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和传授必须借助语言。因此,英语教学中应渗透文化思想。在学习和交际过程中,通过文化丰富语言,通过语言反映文化特色,将二者贯穿始终,才能教好英语,学好英语。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正是语言本质的必然要求。这不仅能让学生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障碍,而且也能使学生利用英语这一工具,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将来也成为我国外来文化交流的使者。
4.人的生存及发展的必然需要
英语已成为各种国际场合的主要工作语言,据统计,国际上85%的学术论文是用英语发表或宣读的,各学科的主要的学术期刊也以英语为主,它也是国际互联网的主要应用语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促进其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就是在为每个学生创设未来生存发展的平台和机会。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1.利用课堂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现代英语教学在课堂上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交际能力;二是重视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教材的切入点,以利于学生结合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来展开活动。
2.课堂交际,使交际运用与文化学习相结合
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好的方法当然应该让他们沉浸于英国语言文化的氛围中,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理性上的认识,还可以让他们在同本国文化进行感性比较的同时,学习并理解西方文化。因而在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模拟现实生活的交际环境。
3.大力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语言能力的训练密切结合起来。
从语言训练来说,教师可以从四项基本技能入手,把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语言技能的训练相结合。
(1) 阅读练习
让学生阅读一些简装本的外国名著,比如说:JaneEyre, GonewiththeWine,ThreeMeninaBoat等,给学生直观的感受。通过阅读这些名著,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待人接物的习俗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多做一些阅读理解方面的训练,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词汇量,又培养了文化意识,可谓一举两得。
(2)听力练习
现在网络技术非常发达,网上有许多可供教师利用的资料,而且很多资料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听力材料(比如美国总统竞选演讲,美国人怎样纪念9.11中丧生的亲人等。)或者买一些英语原声录音带给学生听,这既练习了听力,又可以了解异国的风情。
(3)写作练习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练习时,应有意识的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通过这一训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4)口语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排练英语小短剧等,创设形式多样的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加强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实用性
在英语教学中,应结合《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只讲花架子,做绣花枕头,而应教会学生如何对别人的事用英语表示关心,如何拜访别人,如何应答别人的夸奖等,解决实际的问题。
2.注意阶段性
在起始阶段,学生的词汇不多,表达水平不高,在教学中应侧重教会他们一些既简单又常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如:在教学生如何进行拜访时,应教会学生在英美文化中,如想拜访某人,一般要通过某种方式,如打电话、当面约定等事先给所要拜访的人打个招呼,双方约好会面的时间和地点。而在中国,通常情况下,熟人和朋友之间走动互访一般不事先打招呼。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到了中高级阶段,在教学中就应该侧重教会学生一些更深层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如价值观念、等。
3.注重增加背景知识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增加相关的背景知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比如课文涉及手势的内容,我们可以就此介绍一些体态语言的知识,像中国人跺脚表示生气,而美国人则认为这是不耐烦;中国人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我,而美国人却是指着自己的胸膛表示我。美国的男人在交谈时总保持45――80厘米的距离,男人们之间除了短暂的握手之外,彼此很少接触,他们从不拉手,也不互相搂着坐。而中国人却从不讲究这个,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只要是朋友或者关系亲密的人都会手拉着手,这在外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甚至会被认为是同性恋。
4.改变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有很大影响。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在交际过程中,就常常出现一些困难,影响交际效果,造成一些误解。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一项艰巨任务,是时代的需要。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当好主导,把握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为培养适应21世纪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交通工程;能力结构;能力评价模型;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75-02
一、引言
交通工程是一门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技术学科,目的在于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更加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研究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掌握交通工程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能够从事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发展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业型管理人员、规划与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和教学工作人员[1]。交通工程专业和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要求学生有系统、动态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要实现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明确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体系要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培养体系。
二、交通工程专业学生能力结构体系及其评价模型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学生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专业特点、面向工程需求、注重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和实验指导方面,学生不仅学会专业课程,还要达到掌握工程能力的要求[2]。交通工程专业工程能力是指学生在交通工程相关专业知识、生产实习、论文写作、科研活动、工程实践等方面,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领域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理性分析能力、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五大类别,这些工程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教学和专业实践来获得。
上述五类能力构成了交通工程专业学生能力结构体系的主要方面,而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还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细化。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交通工程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能力,人文与社科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能力等。理性分析能力一般包括深度剖析能力、横向归纳能力、主次分辨能力等。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包括交通系统分析能力、交通规划与设计能力、交通工程的实践能力等。综合表达能力主要包括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创造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依据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特征内涵,选择上述12项具体能力指标,包括专业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社科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深度剖析能力、横向归纳能力、主次分辨能力、交通系统分析能力、交通规划与设计能力、交通工程实践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造创新能力,构建交通工程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模型。
能力评价模型采用蛛网结构,12条放射线代表学生在12个能力指标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评价打分的方法可以评价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将各个单项能力评价值进行连接,构成封闭的面状,可以对学生能力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应用该评价模型,可以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能力发展水平进行对比评价,追踪学生能力提升的过程。而对学生各项具体能力指标的对比、变化和分析,可以掌握其能力发展的状态、过程和趋势,以及需要优化的方向。通过能力发展的评价分析,有助于指导交通工程教育培养体系的优化。
三、交通工程专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优化
通过对交通工程专业能力分析可以看出,能力的发展需要在培养过程中不断强化和提升,并通过对各种行为及结果的动态评价和判断来确认。因此,应将能力培养与交通工程教学内容充分结合,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优化来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1.面向交通工程实际,科学设置培养目标。随着交通工程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交通工程专业的系统性、综合性、社会性、超前性等特点更加突出。因此,应结合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与管理对人才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的发展制订培养计划。交通工程专业应着眼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高的卓越人才。在具体专业培养上,可结合本学校的交通工程学科特点,强化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中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与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测绘与信息技术、交通安全工程等某一专业方向的专业能力培养。使学生获得工程的良好训练,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掌握交通运输工程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胜任专业领域的工作,培养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
2.加强工程实践训练,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交通工程专业设计与实践能力可分为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基础能力主要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取得成效,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应做到覆盖各个专业发展方向的共性,以满足学生就业的基本需求。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它决定了将来学生的从业能力。提高交通工程设计与实践训练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是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交通工程的本科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交通系统分析、交通规划设计的方法及分工协作的精神,使学生所学知识活化,真正理解交通工程的本质。从而把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合作精神、创新品质、自学能力等真正落到实处。
3.强化能力评价与教学培养的互动反馈机制。对于交通工程专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优化,要有科学的指导原则和明确的优化目标,最直接有效的原则和目标就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效果。通过应用本文提出的能力结构评价模型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可以更加全面的考察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状况,辨析学生能力培养上的长板和短板,为优化教学培养体系指明方向和重点。同样,在教学体系优化后,也可以通过能力评价模型,对教学体系优化效果进行评判,形成良性循环,使整体教学体系逐步优化,更有针对性,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培养体系。
四、结束语
随着交通工程学科不断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学科知识快速拓展,以及交叉学科的渗透,交通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也应随之进行一定地调整与深化,更应该强调交通工程师全方位能力的培养,这也促使交通工程学科的教学体系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优化。在此基础上,引入能力评价模型的方法体系,可以对能力培养进行有效的评价与判断,并根据实际进行及时地反馈,建立能力评价与教学培养的反馈互动机制,形成灵活的能力培养教学体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基于能力评价的培养体系,从系统性及实践需求角度,对交通工程的教学体系及培养方法进行优化完善及调整整合。结合交通工程实践,构筑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完成教学机制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
参考文献:
[1]马驷,王琳.国内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的比较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沈文,任晓佳.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特色探讨[J].高教论坛,2009,(3).
[3]刘澜,罗霞,李宗平,郭锦景.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能力结构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
[4]陆建.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
[5]冯天军,梁春岩.交通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30(2).
篇10
摘 要 目的:对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以诱导分化,并分析其作为组织工程瓣膜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探讨体外培养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一般细胞生物学的特性。方法:采用成年山羊10只,麻醉后分别于股骨大转子穿刺抽取羊骨髓标本10ml,采用比重为1.07g/ml的淋巴分离液,接种于无菌的培养瓶中,利用多孔培养板,取第二、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LG-DMEM条件培养基进行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对诱导后培养的骨髓基质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进行细胞生长测定及形态观察。结果:培养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血管间质细胞形态相似,呈梭形或多角型,均24小时内贴壁,3~4天铺满瓶底。诱导分化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血管间质细胞上清液羟脯氨酸含量基本相似,且生长曲线也相同。培养的MSCs粘附贴壁呈纺锤状,并有多个突起,潜伏期一般为24小时,接种后第8天MSCs生长逐渐缓慢,进入平台期。结论:诱导分化后所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独特的增殖和表型特征,是合适的组织工程瓣膜间质种子细胞。
关键词 诱导分化 组织工程 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培养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实验采用成年山羊10只。主要试剂为水合氯醛、安定、粉剂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FBS)、淋巴分离液、多聚甲醛(PFA)、免疫组化学试剂盒等。 主要仪器包括细胞培瓶、24孔细胞培养板、1ml冻存管、超净工作台、离心机、CO2培养箱、倒置相差显微镜、振荡器等。
实验方法:①把成年山羊麻醉后,固定四肢,术区剃毛,常规消毒铺巾。分别于股骨大转子穿刺抽取肝素化骨髓10ml,稀释、离心、弃上清及脂肪层,其余细胞用LG-DMEM无血清培养基重悬,铺于等体积的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上,离心收集单个核细胞,消化传代培养。取第二、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LG-DMEM条件培养基进行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形态观察、免疫组化鉴定并绘制生长曲线。上述10只山羊抽取骨髓后,无菌条件下取大隐静脉,剥去静脉外膜,剪成1~3mm,贴壁法培养,消化传代。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血管间质细胞,分别以5×104L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常规孵育96小时。每孔各吸取培养基0.5ml,测定两种细胞上清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完毕后用胰蛋白酶消化对处于数生长期的细胞加入冻存液,调整细胞密度为7×109/L置于液氮中,1周后复苏,计算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反复种植3次,每两次间隔24小时,第4天各组均取出2份样本,扫描电镜观察。第7天向其余标本中加入四唑盐,采用酶联免疫检测仪490nm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血管间质细胞组的吸光度值,比较两种细胞在去细胞主动脉瓣上的生长能力。②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长曲线测定:将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上,每孔1ml,每天取贴壁细胞的计数,连续8天计算均值,描绘细胞传代后生长曲线。③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冻存:取生长期的羊BMSCs细胞(冻存前全量换液),用0.25%胰蛋白酶消化,离心收集,加入等量的冻存液,吹打均匀,以1ml/支移入无菌冻存管密封在-20℃,2小时后,移至零下80℃深低温冰箱中冻存8~10小时,然后移入-196℃的液氮中。④冻存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复苏。取出冻存管后,迅速投入加有37℃温水的烧杯中移入超净操作台,然后将融化的细胞悬液移入离心管,加入完全培养液10~15ml,吹打均匀,加入完全培养基以1×105个/ml接种于50ml培养瓶中,24小时后全量换液1次,以后常规培养。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0.0,计数资料用X2检验。
结 果
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贴壁,均呈纺锤状,并有多个突起。一般细胞接种密度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三代细胞生长周期基本一致,均为接种培养后第2~3天,但生长较缓慢,为生长迟滞期。3 天后细胞生长有快速增长过程,达到对数生长期,在7~8天时,细胞总数达到最高值,为生长平台期,其后生长速度逐渐减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显示所培养细胞的细胞膜抗原CD44均呈阳性。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是原代细胞在培养瓶底散在分布,呈圆形,胞体透亮,折光性好,很多的骨髓造血细胞混杂在内。在第9天换液后,悬浮细胞基本祛除,瓶底聚集生长的细胞形态多不规则,15天可见多处聚集生长的细胞群脱落,中心细胞为梭形,可见多个突起。根据生长情况每4~7天进行1次传代,传代细胞接种后 2~4 小时即迅速贴壁、伸展,6~10 小时左右活细胞基本完成贴壁。传代细胞的生长较原代较快,接种后7天即可铺满整个培养瓶底,冻存复苏的活细胞率大约为95.6%。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曲线测定表明,其三代细胞生长周期基本一致,接种培养后,开始生长较缓慢,为生长迟滞期;3天后细胞生长加速,达到对数生长期;7~8天细胞数达最高值,为生长平台期,其后生长速度减缓。光镜下观察显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的细胞膜抗原CD44有阳性表达。
讨 论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传代后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所培养细胞的干细胞生长曲线也基本一致,这说明培养的细胞不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来源应为同一干细胞,因为所培养细胞的细胞膜抗原CD44阳性。综上所述,本组实验结果证实了所培养的细胞是处于未分化阶段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遗传稳定性和增值能力,可随冻随取,适于建立种子细胞库,是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合适选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