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感恩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感恩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感恩教育

篇1

关键词:青少年感恩教育;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2

感恩教育是一种思想意识和行为的情感,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青少年对给予其恩惠的或对其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人、集体、社会的一种心理活动。感恩教育由三方面的内容构成:一、认知方面,让青少年认识和了解自己所受到的恩惠是他人非必要给予的馈赠,并发自内心的认可并所受恩惠;二、情感方面,在感恩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幸福情感体验,进而激发感恩、感激和感动意识;三、实践方面,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一种实践行为,以实际行动报答他人和社会给予的恩惠。

一、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等训言。我国向来十分重视道德文明,一直激励国人不忘知恩图报。然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通讯方式越来越便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发疏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淡漠,感恩意识日益淡薄。媒体曝光青少年不懂恩,不知感激、忘恩的事件屡见不鲜,青少年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和健全过程中,只索取,不奉献,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更有甚者无视父母的哺育、老师的培养、朋友的关怀、陌生人的帮助等等,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毫无感恩意识。这些问题不但违背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更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造成当代青少年的感恩意识缺失的因素有很多,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来看,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因素:

(一)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是关系青少年成长的最密切的因素,是青少年从小到大的生活圈子。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两个方面。首先,在家庭氛围中,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谐相处、团结友爱,孩子感受到的是家庭的温馨与团结,他便学会了爱与感恩。反之,家庭成员之间冷漠无情、距离疏远、亲人之间不团结、气氛凝重,必然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阴影,甚至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对良好品质形成有着极大的消极意义。其次,对孩子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还有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如何进行教育,都将影响着子女的心理成长。要时常教育孩子知恩图报,教导孩子牢记恩情,逐渐拥有知恩感恩的优良品德。

(二)学校环境因素

除了家庭环境外,对孩子心理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第二大因素是学校环境。在学校中,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最密切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的因素,教师不但要知识渊博,其师德、品德更是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次,同学、朋友的因素,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青少年时期的同学、朋友多半是由年龄、兴趣、爱好等方面相近的人组成的小群体。和什么类型的人成为朋友,必将影响他们的心理与言行举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处在品德高尚的群体,在品德高尚的氛围中学习与生活,必将对自身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意义。相反,必将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当今学校对感恩的情感教育不足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如今,分数依然排在衡量学校实力标准的首位,学习缺乏“教书先育人”的教育理念,青少年感恩之心缺乏便成为了普遍现象。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作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宏观因素,包括社会制度不健全、社会群体复杂、社会交往不清、道德规范不标准、国家法律不健全等等。由于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各个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发生了扭曲,人际情感淡漠,感恩意识弱化等,都是对感恩教育的不利因素影响。

三、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式

青少年是人的个性迅速发展并趋于稳定的时期,在学校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具有差异性的稳定个性。因此,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征,进行适当的感恩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积极合作。

(1)家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成员要充分发挥德育的启蒙作用。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以自己的感恩行为作为最有效的教育途径。同时,父母要时常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要让孩子学会感谢他人、集体、社会给予的帮助和恩惠,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知道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并非理所应当,要懂得知恩图报,珍惜他人的劳动和情谊。通过家庭的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逐渐形成尊敬师长、感谢他人的生活习惯。

(2)学校: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师德建设,充分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的榜样作用,做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次,学校教育应加大情感教育的投入,以德为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完善奖惩机制,对品德优良的学生进行鼓励,对行为不良的学生加以惩罚,使其改正。最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如何交友,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针对不同年龄层和不同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给予不同的教育内容,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3)社会:在青少年的教育中,社会大环境起着重大的作用。社会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和社会舆论导向,弘扬真、善、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纯净的环境。要大力宣传人与人之间知恩感恩,懂得真情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美德,让青少年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逐步完善自己的行为,培养优良品质。

总而言之,青少年的感恩教育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只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青少年的感恩教育一定能有所成效,人与人之间必将更加团结,社会必将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蔡丹丹.感恩教育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J].科技教育.2009(8):159-160.

[2].朱颖.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构途径[J].社会经纬.2010(206):32-33.

篇2

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规范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当代的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甚至缺失,道德滑坡。从近几年的媒体报道可以看出,由青少年引起的社会负面现象逐年在增加,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这些问题从某种程度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度和效果,因此有必要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寻求一条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提升青少年道德素质,优化社会环境,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也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牛津字典》的解释是“乐于把得到的好处呈现出来并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感情。在基督教中,感恩的意思是“餐前或餐后对上帝的感谢”。比较三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和《牛津字典》的解释更加完整。感恩不仅是对于别人或者大自然给予自己帮助的一种亏欠心理,而且是一种回馈心理。感恩也是一种处世哲学,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1]。感恩包括认知、情感、实践三个层次,而且有先后顺序,依次为认知、情感、实践。内容主要包括感恩亲人、老师、社会、大自然,甚至每一个人。

(二)感恩教育的意义

1.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人不但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自然。相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大自然也离不开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代流传,启发作为个体的人必须尊重他人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的道理,使其懂得与别人交往的重要性,促使青少年改变孤僻、自我、个人主义的倾向,对青少年自身发展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土能生白玉,地可产黄金”启示每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给予我们阳光和空气,孕育出我们的食物和万事万物,人必须热爱和保护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才能得到自然对人类的回报。这些诗词俗语都能启发青少年的认知,促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大自然的奥妙,激发他们利用和改造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还可以塑造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和健康灵魂,有助于青少年自身的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作为祖国的下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和实现中国梦的使命,青少年必须具备健全人格和健康灵魂。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当代青少年是最具有创造精神的和最智慧的群体,感恩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一代有道德素质的青少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未来和谐社会的公民必须具备最基本的感恩意识。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一代代祖先传承并弘扬,当今青少年有义务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优良传统,保证优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其“仁者爱人”等思想影响着世世代代人的道德健康发展。优良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就应该被时代的青年发扬光大。当代青少年必须学习接受传统思想文化,领悟其中的内涵和魅力。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对策,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案是最有效的方案。

二、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或缺失的原因

从家庭层面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某些问题造成孩子人格发育上的缺陷。当下流行的节目《变形记》是反映当代青少感恩状况的栏目,从《变形记》来看,目前我国农村青少年感恩意识远远要比城市青少年感恩意识浓厚,城市青少年比较叛逆,农村青少年身上几乎没有出现叛逆的情况,城市青少年的叛逆程度与家庭经济条件成正比,家庭条件越优越,青少年越叛逆。探究其原因,第一,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给孩子优越条件的教育方式是一种教育迷途。第二,父母对孩子不严格,放纵孩子,具有软弱性,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信。第三,当今的经济社会,很多家庭过于注重家庭经济收入,和孩子缺少沟通。第四,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父母赌博、酗酒、家庭暴力、家庭破裂等因素也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第五,望子成龙的错误教育理念。重智育,轻德育,家长认为成绩是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致使孩子不能自由发展自己。

从学校层面看,学校教学制度不完善,我国教育体制还处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但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甚至忽视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只有通过实践内化为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动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而道德实践活动恰恰是我国青少年所缺乏的。

从社会层面看,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影响极为严重,尤其是酒吧、网吧等不良场所。此外,还有一些青少年在享乐主义思想影响下,追求高消费的生活而又不愿意付出艰辛的劳动,演变为“啃老族”。

从青少年自身层面看,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根据马斯洛的理论,青少年时期,情感和归宿的需求比较重要,只有通过和同学、老师、家长、朋友之间的融洽关系,使其得到一种关心和爱,相互关心和照顾才能实现他们的情感和归属的需求。青少年应加强自身控制力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有意地控制各种欲望。加强自身情操的陶冶,对一些生活中的困惑,积极与外部沟通,寻求父母、老师、朋友等外部支持。

三、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改革教育体制

目前,我国教育体制尚未完善,还处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但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国家应该改革教育体制,德育和智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就业方面,用人单位把“证书”作为职业大门的“门票”,使社会上很多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得不到自由发展,埋没了所谓的“伯乐和千里马”。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要重视教育制度改革,把教育改革落到实处,切实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善教学制度、优化学校管理制度三方面进行。对于教师应该定期考察他们的知识水准,以防止有些价值错位的教师浑水摸鱼,同时实行一套方案,让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匿名评估教师的道德水平,让道德评估结果和教师的工资挂钩,实行打分制,对教师道德素质进行考查,对工资适当进行奖惩。

(二)家庭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为辅的双向互动

“感恩”是“德”的一方面,把感恩教育上升为德育更为全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小到大,最初的学习方式表现为模仿性学习,父母和其他人的言谈举止都会被孩子所学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以说理的方式进行,父母需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家长和孩子需要建立一种友谊必须保证让孩子感受到母爱和父爱。父母不应强行给孩子灌输尊重教师和他人的思想,要选好时机,最好在过节日时一家人团聚,与孩子讨论学习,关心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有什么收获,遇到了哪些困难。古诗有“润物细无声”,学校对孩子的德育不应用纯粹的理论灌输,这样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父母、孩子、教师之间应该形成一个三角链,利用节假日老师、孩子、家长之间面对面相互聊天,使三者之间两两没有隐瞒对方的东西。

(三)优化社会环境

社会也担任着青少年的老师的角色,社会作为一个“无形的老师”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学校和家庭应该把法律教育重视起来,想办法让学生明白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后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育学生不盲目去结交社会上的人。另外,社会上一部分青少年由于家庭条件等因素辍学,也是当今青少年犯罪率高的原因,这部分青少年缺乏知识、技能、道德,被社会所抛弃,为了生存,他们去抢劫、偷盗,严重影响区域内治安环境,因此有必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3],只有解决这部分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生存问题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篇3

关键词: 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65-01

弱势群体在任何社会都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青少年本身是弱势群体的一部分,而青少年弱势群体又是青少年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弱势群体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 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界定

青少年弱势群体是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是指在青少年群体中,由于生理、社会等原因,其生存与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同龄人,在参与社会权益分配与社会资源分配中处于相对劣势的群体。青少年弱势群体分为生理性青少年弱势群体和社会性青少年弱势群体。生理性青少年弱势群体包括肢体残疾、精神障碍、身患疾病和无劳动能力的青少年;由于社会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分化,社会控制和保障制度的变化,家庭和家庭功能的变化,学校收费、管理方式等的变化,导致社会上出现了新的青少年弱势群体成员,他们属于社会性青少年弱势群体,主要有: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弱势群体、家庭贫困的青少年弱势群体;能够部分得到家庭的支持而不能得到学校和社会支持的青少年弱势群体,主要涉及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进城务工的青少年;既得不到家庭也得不到学校和社会的有效支持的青少年弱势群体,主要有“三无”青少年(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无法定义务抚养人),失学、失业青少年等。此外,问题青少年诸如少年犯也属于社会性青少年弱势群体的一部分。

二 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及主要内容

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协助其进行心理状态的调整,正确认识自我,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感恩教育和成才教育几个部分。

1.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青少年弱势群体大多深处逆境,在承受过多的挫折和打击时,可能会有轻生的念头,而生命是十分可贵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命。青少年弱势群体生命教育旨在唤起他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自杀等行为对其生命的威胁。生命教育就是要要让青少年弱势群体从认识人的自然生命的特征入手,进而体会自我之社会生命,意识到人的生命必须在社会中孕育和成长,从而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境界。

2.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青少年弱势群体因为其经济上、生理上等各个方面的不利处境,往往比普通青少年面临着更多的挫折,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失败时,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来自教育者的理解、支持、指导和帮助。挫折教育是对人们面对挫折时的一种态度和思维方式的教育,教给人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百折不饶的精神。

3.公民意识教育。

所谓“公民意识”主要是指公民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地位、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具有积极影响。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主人意识,因此,青少年弱势群体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国家主人意识和祖国民族意识。(2)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式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使其成为具有高度主体性精神的好公民是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任务。(3)民主法治是公民意识的基础内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内容就是培养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民主与法治意识。

4.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内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感恩教育涉及以下内容:一是对父母的感恩。父母赐予了子女生命,对父母的尊重与回报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要求。二是对救助者的感恩。救助者对弱势群体施加帮助,并不是他的义务,而是一种善良与美德的体现,受助者必须心存感激。三是对生活的感恩,感恩生活,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灾难,保持对生活的激情。

5.成才教育。

成才教育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摆脱弱势,解决群体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对弱势青少年进行经济援助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帮助其彻底地摆脱困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帮助弱势青少年彻底摆脱困境,就必须帮助其发愤图强。具体来说,就是要帮助其培养青少年弱势群体的专业知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科学认知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这才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摆脱弱势境地,实现自身发展的最重要环节。

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全面分析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思想道德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实施科学的教育内容,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陆士桢,宣飞霞.关于中国社会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2,(7)

[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苏宁.关注成长——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前沿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篇4

当今青少年情感淡漠,缺乏感恩意识,这将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与素质教育的初衷相违背。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加强中学生的感恩教育已凸显其重要和紧迫,感恩教育是中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先得明白何为感恩,何为感恩教育。

《现代汉语词典》中把“感恩”一词解释为:“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概括起来,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的总和。这里所讨论的感恩,是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中学生对直接给予其恩惠的他人和对其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他人、集体、社会心存感激,有意报答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所谓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而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对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形成影响,使其懂得知恩、学会报恩。

一、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

不可否认,当今已有不少学校开始注重感恩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树立感恩意识,知道感恩。但是,我们也应从这些感恩活动中看到当前感恩教育的一些不足,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

家庭是与儿童成长联系最为密切的微系统,从婴儿开始,家庭的各方面因素就对其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父母对子女施予教育的内容,如何教育,都将影响着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平日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最好的榜样示范作用,良好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2.学校因素

学龄期起,孩子开始与学校发生密切联系,学校对孩子情感的影响逐渐变得重要。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普遍存在,并且其影响力甚至超过父母和老师。中学生与什么样的同学关系密切,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对学生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到了初中,学生不再像以往承认教师的权威地位,这时对教师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今学校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分数和升学率则是学校实力的唯一标准,这些教育的功利性强有力地排挤了教育的育人功能,这就难怪青少年缺失感恩之心、感恩之情。

3.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而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我国的许多优良传统美德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这是社会制度方面的不足;在道德方面,对人们品德的要求,没有法律约束,只是靠良知和舆论,这是国家法律与道德规范之间的失衡;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在凡事“利”字当头的社会氛围里,受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人际情感淡漠,感恩意识弱化和湮灭,整个社会风气对感恩教育不利。

4.中学生自身的因素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易于波动并潜藏不安,情绪多样并反应强烈,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向往独立,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想要脱离父母,但是又没有独立的能力;逐渐与父母和老师疏远,渴望友谊;大多中学生不愿接受说教式的情感教育,以致感恩教育难以对他们产生影响。

二、感恩教育的重构

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中学阶段是人的个性迅速发展并趋于稳定的时期,无论是个性倾向性还是个性心理特征都在中学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中有了显著的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差异性的稳定个性。因此,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征,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感恩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积极合作。

1.家庭方面

首先,父母应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将情感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净化孩子心灵,而不是只注重孩子的其他技能的培养。其次,父母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教育环境。孩子在一个民主的环境中成长,容易对父母的教育产生认同。最后,父母应做好榜样,为孩子提供良好示范。孩子在婴儿期就具备极强的模仿能力,而与儿童接触最为密切的父母的言行将成为儿童关注的对象,因此,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的感恩行为作为最好的教育途径。

2.学校方面

首先,引导学生正确交友,以教育小团体为突破点。对于中学生而言,同辈群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应告知学生该如何选择朋友,在进行情感教育时,可进行小集体教育,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施予不同教育内容和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其次,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形成影响。教师自身具有人格魅力,学生则容易对其认同,教师的情感教育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

3.社会方面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人与人之间知恩感恩,懂得真情,而不是被利益驱使,让孩子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还应形成制度,长久进行。如将感恩写入《中学生守则》,使感恩作为中学生的行为规范;将感恩定制为班规或是校规的重要内容之一,随时规范中学生言行。

篇5

【关键词】小学生;感恩倾向;学业成就;网络成瘾;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36(2011)09—0050—04一、问题提出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感恩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1J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圈有研究表明,感恩是促进个体社会适应最重要的人格特质之一。一方面,感恩与个体多种积极情绪特质、幸福感、身体健康、关系支持、亲社会行为等积极发展结果显著正相关;另一方面,感恩又与多种消极情绪特质、躯体症状、行为问题等众多消极发展结果显著负相关。 然而,这些结论基本上都是基于大学生等成人样本而得到的,针对儿童青少年开展的感恩研究相对比较缺乏。

儿童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感恩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对儿童青少年开展感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41翻鉴于儿童感恩实证研究的缺乏性,以及感恩对于促进个体积极发展的重要价值,本研究拟以小学生为被试,考察小学生感恩倾向的现状及其与学业成就、网络成瘾、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增进小学生学业成就,预防和控制网络成瘾、焦虑抑郁,进而提升其幸福感,促进其积极发展提供实证陛依据和支持。

2011年9月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深圳市4—6年级学生共410人。其中,男生231人,女生179人;4 6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120名、149名和141名,平均年龄分别为10.35岁、11.10岁和12.34岁。

2.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工具包括青少年感恩量表、学业成就问卷、网络成瘾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

(1)青少年感恩量表

该量表由喻承甫等人问编制,包括“感恩父母(亲人)”、“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祖国(社会)”和“感恩自然”共5个维度,每个维度均有5个项目,如“父母为了我的成长劳心劳力,他们抚育我不容易”、“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对我们青少年的关爱非常必要”等;要求青少年在每个项目上根据最近半年以来的实际感受进行评价;采用七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7表示“完全符合”;计算每个维度以及总量表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感恩水平越高。

本研究中,鉴于青少年感恩的具体化特征和我国感恩思想鲜明的内容对象陛特点,同 从感恩的具体内容出发是探索该量表维度的基本理论思路;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基础上编制预测问卷,再通过对720名青少年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1579名青少年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该量表由上述5个维度构成,基本反映了中国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感恩的状况。各主要拟合指标为:x =1543.94,df=265,p

(2)学业成就问卷

本研究在参考同类研究的基础上,『91fl明结合深圳市小学教学实际自编了学业成就问卷,要求学生对自己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的学业表现进行评价;1表示“60分以下”,2表示“6O一80分”,3表示“80~9O分”,4表示“90分以上”;计分时统计三个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学业成就越好。

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O/.系数为0.81。

(3)网络成瘾量表

本研究采用Young等人编制的病理性网络使用问卷。『Il该量表共10个项目,如“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采用5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倾向越强。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仅系数为0.83。

(4)焦虑抑郁量表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中的焦虑抑郁分量表。 该量表共16个项目,要求学生报告自己现在或近六个月的情绪体验状况,如“我感到寂寞”、“我神经过敏,容易激动或紧张”;采用3级评分,1表示“从不”,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焦虑抑郁情绪越多。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Or.系数为0.81。

3.施测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次施测由心理教师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测试前先征得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的同意;学生自愿选择填答问卷,作答完毕后现场收回问卷并致谢。问卷完成时间约20分钟。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

三、研究结果 1.小学生感恩倾向的现状(1)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总体状况表l表明,小学生感恩总分均分为6.27,位于七点量表的较高分数段,这表明青少年的感恩倾向较为强烈。取样小学生在感恩量表各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感恩父母(亲人)”、“感恩祖国(社会)”、“感恩老师”、“感恩朋友”和“感恩自然”。

表1 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总体状况

(2)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性别差异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了深圳市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性别差异。表2表明,男女学生在感恩问卷全量表及其各维度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总体而言,女生的感恩倾向强于男生。

表2 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性别差异

(3)小学生感恩倾向的年级差异表3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的小学生感恩倾向的年级差异。结果表明,小学生在感恩问卷“感恩老师”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3.33,p

表3 小学生感恩倾向的年级差异

注:}表示p

2.小学生感恩倾向与学业成就、网络成瘾、焦虑抑郁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考察了小学生感恩倾向与学业成

就、网络成瘾、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小学生在感恩问卷各维度的得分与其学业成就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其网络成瘾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小学生在感恩问卷中“感恩父母(亲人)”、“感恩老师”、“感恩朋友”和“感恩祖国(社会)”维度的得分与其焦虑抑郁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但他们在“感恩自然”维度的得分与其焦虑抑郁得分相关不显著。

四、讨论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古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充满感恩情怀的佳句,充分体现了中国人高度重视感恩的民族文化。感恩是每个中国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感恩品质的良好发展有助于个体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健全人格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等。

1.小学生感恩倾向的现状

本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小学生的感恩意识较为强烈,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长期以来的学校感恩教育息息相关。青少年自懂事起即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耳濡目染地接受着感恩思想的熏陶,时间的累积使感恩意识逐渐成为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此外,青少年感恩的对象主要体现在父母(亲人)、教师、朋友、祖国(社会)和自然上,这与我国感恩思想鲜明的内容对象性特征有关。[13】【l 41『l 懦家文化推崇“仁、忠、孝、节、义”,仁为报自然和社会之恩,忠为报君国之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 同样,中国民间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天地君亲师”也反映了中国人敬天法地、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 本次研究发现,深圳市小学生的感恩倾向由高到低依次为感恩父母(亲人)、感恩祖国(社会)、感恩老师、感恩朋友和感恩自然。儒家文化首先是一部“孝”文化,因而感恩父母(亲人)在青少年感恩内涵中最为突出。 9】父母赐予我们生命,辛勤劳动抚育子女成长,感恩父母天经地义;而亲人在El常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关爱。感恩祖国是指感祖国培育之恩;中华民族是集体主义民族,不同于西方的个人主义,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蕴含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感恩社会是指饮水思源,感社会关爱之恩。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爱,免费义务教育、希望工程等即是其具体体现。感恩老师是指感老师谆谆教诲之恩。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理念;古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古训,今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时代标语。个体生活在社会之中,离不开他人的关怀和照顾,因而青少年需要珍惜友情,不忘感念朋友关怀与协助之恩。此外,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母亲,理应受到尊重与保护;在当前环境破坏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保护大自然受到了全人类前所未有的关注,这进一步加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感恩意识。

本研究发现,男生在感恩问卷全量表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但总体而言,女生的感恩水平高于男生。这与以往中学生群体的感恩研究结果一致,[2o1(2 呵能出于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1)感恩是一种移情能力,反映的是人们对利他主义的认可和欣赏,而女性的移情能力普遍高于男性;(2)一般而表4 小学生感恩倾向与其学业成就、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的相关田2011年9月言,女性以人际关系为价值导向,男性以竞争和物质主义为价值导向,由于感恩与受恩惠、依赖、从属等相关联,因而大部分男性认为表达感恩会损害其社会地位,女性则往往认为表达感恩等积极情绪可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其关联性和自主性。此外,女生相较男生而言较为温和、善解人意,这可能对她们感恩情绪的表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也发现,四年级学生的感恩倾向要高于五六年级学生,且在其“感恩老师”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以往开展的成人和青少年研究有了不太一致的发现。 ]五六年级学生中的部分人开始步人青春期,在此阶段,尽管个体的移情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自主独立意识逐渐觉醒、逆反心理逐渐凸显。因此,出现四年级学生的感恩水平高于五六年级学生的结论,可能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逆反心理相对较弱,就算教师批评他们,也大多会心平气和地接受;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往往会有较为强烈的反抗情绪,个别极端者甚至会当面顶撞教师。这也提示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感恩教育。

2.小学生感恩倾向与学业成就、网络成瘾、焦虑抑郁的关系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的感恩特质与其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与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情绪则呈显著负相关,即小学生的感恩倾向越强,其学业成就越好,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情绪则越少。这与中学生样本的研究结论一致。 闭口司本研究认为,小学生的感恩特质有助于其学业成就的提升,有利于网络成瘾、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减少。中国文化背景下,孩子从小即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感恩教育;感恩回馈行为是感恩的核心内涵,感恩水平高的孩子往往将对父母、老师、祖国、社会等的感激之情实践于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上,同时减少网络成瘾等严重妨碍感恩回馈的风险行为。

此外,感恩特质高的个体具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且父母、同伴和教师的支持水平较高,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既有利于他们应对风险情境,提高适应水平,同时也是其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笔者认为,感恩的成就动机理论、拓展建构理论、应对理论、道德情感理论以及积极情感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感恩与学业成就、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 惑恩的成就动机理论指出,感恩可激发个体的目标追求和成就动机,有利于青少年更多地参与学校活动,学校活动的积极参与促进了他们学业成就的提高,降低了他们网络成瘾的可能性。拓展建构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对个体的认知具有启动和拓展效应,能够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以及更新和拓展个体的认知地图;同时,感恩也可建构个体身体资源、人际支持资源等个体资源。应对理论认为,感恩倾向强的个体更多积极应对评价,采用更多的积极应对策略;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应对能力和丰富的个体资源可有效地促进个体适应,减少网络成瘾等失败后逃避现实的行为以及焦虑抑郁情绪。道德情感理论指出,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可强有力地激发个体的道德动机和行为,因而感恩的个体具有较多的亲社会行为,相伴随地,其焦虑抑郁情绪较少。~LJ,b,亲社会行为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更受同伴的接纳和欢迎,高同伴接纳或受欢迎的社交地位又与高学业成就相关联,高同伴拒绝与学习困难相关联。 积极情绪理论则指出,感恩本身是一种积极情绪,且同时可增进大量积极情绪,减少焦虑抑郁等众多消极情绪。

研究也表明,小学生的感恩自然倾向与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相对于农村学生,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接触较少,对自然给予人类的恩惠体验不深,从而导致其感恩自然情感较为缺乏。这也提示我们,要特别关注城市儿童的感恩自然教育,从小建立其对自然的亲切感,促进其感激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意识。

总之,我国的感恩实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对于当前我国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学校和教师可以借鉴国外感恩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加大对我国小学生,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感恩教育,以促进其积极发展。

篇6

一、诵读经典,增强爱国情感

对青少年来说,爱国是最起码的要求和责任。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始终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也是学校德育的关键。一直以来,僵化的说教、空洞的理论对小学思想教育的作用微乎其微。让青少年熟读中国的经典诗文,诵读朗朗上口的经典名句,熟知生动感人的爱国故事,可以增强他们对民族历史的了解,丰富他们的民族情感,从而增强爱国情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语句启迪青少年要关心祖国、民族的命运,要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位卑未敢忘国忧”教育青少年在国家、民族利益受到侵害时,要自觉地维护。“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学生从小发愤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经典中无数凝重的充满爱国情怀的精辟语句一旦为青少年所掌握,必然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从小树立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成为一个有中华魂的中国人。

二、诵读经典,学会仁爱感恩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青少年普遍缺少感恩意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我们的教育难辞其咎。我们要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以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首先从“孝”入手教育学生,“首孝悌,次谨信”,“父母教,须敬听”,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孩子自然会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教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尊敬教师,才能聆听教诲,才能热爱校园生活,才能成为热爱祖国、学业有成、事业有成之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语句教学生学会反哺,学会感恩。

所谓“仁爱”,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理解他人,善待他人,严格要求自己,经常检点自己的行为。虚伪、顽固、嫉妒、猜疑、冷漠是很多学生的共同特点,他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总是要求别人尽善尽美,没有责任感。“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些语录要求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对待他人不能求全责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人相处必须做到克己内省,不断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进行思想监督,不断地进行反省。与别人发生矛盾后,首先要反躬自问,寻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吾日三省吾身”、“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论符合“仁”。对别人要有同情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攻其恶,不攻人之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学会仁爱,才能构建和谐校园,才能创造和谐社会。

三、诵读经典,健全人格

某些媒体的不良影响,家庭对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使现在的一些青少年崇尚暴力,缺乏爱心,心智不健全。而人格的养成,奠基在童年、少年时期,尽早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持他们纯净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诵读经典就是要从小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格操守。

诵读经典,做诚实守信之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要求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个人品行的修养,把自己塑造成儒雅博学、通情达理,具有良好的体魄和豁达从容的心胸的人。“君子以厚德载物”、“人无信不立”,凡事要讲诚信,做到以诚待人。做事要有雅量,要襟怀坦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诵读经典,做有理想、意志坚强之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教育学生立志要有恒,要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目标,并将它们当做人生努力的方向。人的一生难免经历困难挫折,只有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磨难有时是一种机遇,善待这种机遇,善于承受这种机遇,人生之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广。

诵读经典,做珍惜时间、谦虚好学之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戚”,这些语录告诫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珍惜时光。诵读经典,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做时间的主人,惜时如金,自觉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熟背中华经典诗文,能陶冶情操,使心灵趋善,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人格健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处处学,时时学,把学习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谦虚好学,才能学到真才实学。

四、诵读经典,获得人生启迪

为了使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美德,精选出适合他们诵读的话语,讲解充分反映这些话语的主题思想的故事,配以活泼有趣的插图,并设计深受他们喜爱的实践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熏陶方式,它不仅能增加他们阅读的兴趣,增长他们的知识,还能使他们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诵读“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由此懂得节俭,懂得惜物、惜时、惜人; 诵读“毋贪口腹,而瓮杀牲禽”,学会保护自然生态,不能因贪嘴而无休止地残杀动物,不能人为地破坏生态平衡,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诵读“人无信不立”,体会诚信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作用;诵读关于亲情、友情、乡情的经典诗文,懂得感激与回报之情……诵读经典,学生体悟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获得了人生启迪。

篇7

感恩不仅起着增进个人自身的生活满意度和与人交往的满意感,也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心理学界倾向于把感恩作为一种品质,并认为感恩品质应当成为社会成员的基本品德,感恩品质的养成要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当今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身所接受到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但青少年感恩发展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得到提高的趋势,只要在适当的时机,教育得当,还是会促进这个群体感恩意识的发展。通过感恩教育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正性情绪,面对困难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增强青少年的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进而提升其学校归属感,并最终促进其积极参与,减少其问题行为的出现,还可以促进青少年内在奋斗目标和成就动机。

在国外,感恩教育受到了心理学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认为良好的感恩教育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同时感恩干预也是发达国家青少年积极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的学校教育,中小学注重升学率,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单一,方式传统。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更多的是学者们对感恩的理论探讨,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缺乏对大学生群体的针对性,缺乏科学的测量工具,也导致实证研究较少。本文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编制出适合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问卷,了解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结合本校进行的感恩教育活动,考察感恩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制定更合理的感恩教育内容。

二、研究方法

1、题目的收集和问卷的编制

该问卷参考了大量文献中对感恩认知的研究结果,我们从父母亲朋、学校师长、国家社会、自然生活四个维度建立问卷框架,并在各个维度下根据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四个层次分别设立项目,内容覆盖了赵国祥等人提出的人物取向、事物取向和道义取向三个维度。然后通过由5个心理学研究生组成的焦点小组讨论,最后拟定出26个项目的原始问卷。问卷采用Likert自评式五点量表记分,由被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采用Microsoft Excel2007和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理工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共300人,其中男生187人,女生113人。回收有效问卷265份,有效问卷率88.33%。

三、大学生感恩意识总体状况

1、大学生感恩意识各维度的水平

从不同的维度上看,父母亲朋、学校师长、国家社会和自然生活的平均分分别为4.41、4.50、4.43、4.35,感恩意识总体平均分为4.42,感恩意识水平均大大的超出理论均值3。可见,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水平较高。相较而言,大学生对学校和师长的感恩水平最高,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恩水平较低。

2、大学生感恩意识水平的性别差异

研究显示,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要显著的高于男性大学生。并且,女大学生在对父母亲朋、学校师长、国家社会、自然生活四个范围以及总体感恩意识水平都要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并且对于学校师长的感恩意识的性别差异最为显著(p=0.004),对于自然生活的感恩也极为显著(p=0.007),但相比其他三个维度相对较小。

3、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提升作用

(1)感恩教育对感恩意识水平的提升作用。自2003年起,浙江理工大学以“感恩·成长”为主题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我们采用横断研究,比较了未参加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和参加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的大学生之间的感恩意识水平。结果显示,参加感恩教育组的感恩意识水平显著高于未参加感恩教育组(p=0.000***),并且四个水平的作用都相当显著。可见,学校的感恩教育对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水平的提升有显著的作用,感恩意识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

其中,“我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和“我没有想过要回报恩师和母校(反向题)”两个项目的显著性为 p=0.05,没有达到p=0.01水平可能是因为这两项涉及到对感恩行为的意识,而对感恩行为意识的改变存在滞后性,效果不会立刻体现。而“我认为自然界的资源就是供人类所用的(反向题)”和“我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两项要求被试能敏感的意识到自然界的赐予以及生活中点滴的美好,在人们的一般意识里,感恩是针对人类社会中的人物或者组织的感恩,而对自然和日常生活的感恩需要对“感恩”更深层次的认识,所以两个项目的显著性为 p=0.05。

(2)感恩教育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水平的提升作用。尽管感恩意识存在性别差异,但是进一步对不同性别参加感恩教育组和未参加感恩教育组的比较显示,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感恩教育在提升感恩意识水平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并且,相比较而言,这种作用在女生中更为显著。

四、讨论与建议

1、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水平普遍较高,并且存在性别差异

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较高,并且我国从小学到大学每个阶段都有道德教育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维持在较高水平。本研究显示,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要显著的高于男性大学生。这与Veniimiglia早在1982年的研究中的发现:女受惠者产生的感恩最多,男性的感恩少于女性一致,也与许多国内的研究结果一致。

根据Kashdan等的观点,这种性别差异是由文化对性别角色的塑造造成的。女性的社会角色倾向于认为是被照顾和被保护的对象。对她们而言,接受恩惠和帮助显得更为自然,而感恩又进一步地促进了她们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因此,女性有着更高的感恩特质水平,她们更多地表达感恩,并从中获益更多。和女性相比,男性被更多地定位在事业和权利方面,当接受他人的帮助,或者表达感恩时,男性可能认为这会削弱他们的独立性、地位和男子汉气概,透露的是自己不如别人的信息,他们在受到帮助时产生亏欠感要比产生感恩更常见。因此,针对性别特征,策划、开展感恩教育是感恩教育组织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2、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感恩意识水平提升显著,取得实效

根据对未参加感恩教育组和参加感恩教育组的横断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理工大学开展的感恩教育对于大学生各个维度的感恩意识水平提升都有显著作用,感恩教育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感恩 意识水平存在差异,但是感恩教育对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水平的提升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在女生中更为显著。

3、言传身教对感恩意识提升意义重大,涉及感恩行为的感恩意识提升相对较难

相较于其他大多数的项目,在感恩教育的影响下,每个项目的感恩意识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对父母和亲朋好友的感恩意识、对涉及感恩行为的感恩意识、对自然的赐予和生活中细微美好的感恩意识水平的提升相较于其他项目而言,相对不显著。

对父母亲朋好友的感恩更依赖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感恩教育要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开展,营造感恩、和谐的整体氛围,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与自然界的互动甚少,导致我们对来自自然界的恩赐的感受性不够明显,这或许是对自然赐予的感恩意识的教育较难达到更为理想水平的原因。而对日常生活的感恩更依赖于细腻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这种能力在物质欲望充裕的、快餐式的、重视工具性价值的现代生活中就容易被忽略,感恩教育可以适当增加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增加对恩惠的感受度。

而涉及感恩行为的感恩意识而言,则需要通过组织开展更多的感恩实践,在实践中体会,从而产生感恩情怀。

【参考文献】

[1]申正付,杨秀木,赵东诚,韩布新,王婷.大学生感恩品质量表的初步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35-37.

[2]王建平,喻承甫,曾毅茵,叶婷,张卫.青少年感恩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260-266.

[3]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李月明.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425-433.

[4]胡茂新,赵华朋,高峰.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思考.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90-92.

[5]赵国祥,陈欣.初中生感戴维度研究.心理科学,2007.29.1300-1302.

篇8

感恩教育是整个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以感性的形式,用孩子的切身感受,体味来自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恩”;以理性的形式,让孩子感知来自痛苦、挫折和失败等的“恩”。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育。首先,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家长的溺爱有一定的关系。现在一些青少年意识不到感恩,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不无关系的。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情商与品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传统家庭模式中,父母的角色是为子女无偿付出,他们再苦再累也不求什么回报,而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幼娇生惯养,很少体谅父母的艰辛。如今的应试教育,使得考试成绩一俊遮百丑,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造成少数孩子唯我独尊,甚至有的还恩将仇报。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感恩意识就很难养成。其次,学校教育的片面,学校重视智育忽视德育。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高考就是指挥棒。学校、教师、学生变成唯分数论的忠实拥护者,学校教育的绝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用于加大加深的知识内容、题海战术与增加学生的作业量上,成绩几乎是评判学生好坏的惟一标准,只要学习好、成绩高,即使有些生活方面的小毛病也是可以理解的,由此,德育方面的教育就必然被压缩甚至忽略。而大部分学校评三好学生的标准只有一条——成绩好,“三好”变成了“一好”。最后,社会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错误的价值导向的引导。当今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虽然局限于少数人和个别现象,然而其影响却不容低估,其危害必然导致个体品质的自私自利、导致人情的冷漠、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所以说,唤醒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弥补感恩教育的缺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问题的探索

首先,晓之以理,以德服人。通过开展系列化的教育活动,逐步深化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学校可借用我国的传统典籍,古文新用,将《弟子规》纳入学生的必选课,熏陶学生的感恩意识;还可以通过办板报的方法,在校园的橱窗、展板、班级板报宣传栏里,有计划的制作感恩方面的教育内容。社会则可以利用媒体宣传报道感恩方面的新闻、公益影片,加大《感恩中国》这类电视节目宣传与报道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知恩图报的优良氛围。其次,动之以情,注重身教。亲子之情不应该是家长单边的给予付出,还要有孩子的反哺回馈。家庭感恩教育是亲子的双向互爱,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能够明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体谅父母谋生的艰辛。身教胜于言传,父母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子女,因此在孩子的情感教育上,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孝敬父母,真诚待人,心存感恩,让自己的良好品行无意间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使他们的心更善良、情更真挚。然后,实践活动,重在行动。知恩报恩,不仅要用心,更需要践行!把感恩教育融进社会实践,学校可以依托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多种志愿活动,使学生走进敬老院、孤儿院,走到留守儿童们中间,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感恩品质。学校还可以在每年重阳节这天,布置家庭亲情作业,学生身体力行的为父母做顿饭、打扫房间、收拾碗筷等,内容不限,形式多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受到撞击,并用文字记录下父母的感动瞬间,以及自己的行动过程和心灵感触,让行动与心灵交互碰撞,使行为内化于心。最后,持之以恒,塑造良品。知恩报恩不是一次行为,需要坚持不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感恩美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项艰巨工程,感恩教育要想取得实效,也应反复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家长以身作则的同时对孩子的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学校教育为发展,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注重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各年级的德育都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其中一个系列,长期开展。社会环境为导向,社会要传递正能量,将知恩图报作为社会主旋律进行大力宣传。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转变教育思维有效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推进,教育条件也不断提高,可是教育质量却呈现不断下降。有资料显示,我国近10年来的犯罪增长率已过24%(尚不考虑1992年起将立案标准上调的因素),而其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据官方统计资料表明,在1980—1989年的10年间,14—25岁年龄段的犯罪占全部犯罪人数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自1990年以来的近10余年,这一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65%左右。这中间,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我们在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上,也经常看到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报道,其中不少是骇人听闻的重大恶性案件。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不能不说这是社会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

一、感恩教育——教育之始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感恩应该是社会上每个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目前社会上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正逐步腐蚀着人们的心灵,一味的索取不知回报使得一些年轻人变得自私冷漠,道德水准滑坡。对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西方的感恩节就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二、信任教育——伴随终生

教育要以“信任”为基础。如果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就应该对他们持续努力,付出关怀。书中举例:有些学生会挖苦、嘲笑以前教过他们的某个老师,用最不奉承的话来讨论她。某个老师上课老是迟到,根本没发觉已失去人心了。经常性的迟到等于表示孩子们对她而言一点也不重要,那孩子们又为什么要听她讲课?她上课的时候,孩子们面带微笑地点着头,心里却想着:「去你的。又比如,某个老师很爱讲电话,就连带孩子们外出时也依然故我,大剌剌地在队伍的最前头对着手机哈啦个没完。家中发生急事或有特殊状况时,讲电话当然是无可厚非,但这位女士是跟男友聊天。她甚至会在孩子们做自然作业时「偷偷上网购物,以为大家不知道她在做些什么。她大错特错了,她已经失去了孩子对她的信任。

如果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就应该做一个言而有信的榜样。雷夫老师认识一位广受敬重的老师,她曾在开学第一天告诉全班学生,会在一年结束时带他们出去旅行。她几乎每天都以取消参加旅行的资格来威胁行为失当的学生,许多学生甚至为了确保参加资格而做了额外的付出。一年结束前的最后一个礼拜,这位老师竟然宣布,由于她将搬离此地,旅行必须取消。我真希望她能在学校多留一阵子,听听学生们对她的不满。这种背叛不只把她在一整年为孩子们做过的所有好事都毁了,更让孩子们对校方和成人大失所望。我们不能怪孩子们这么想。

三、规划教育——前进动力

好的人生离不开好的规划,成功人生离不开成功的规划及在正确规划指导下的持续奋斗。没有蓝图,不能建成巍峨的高楼大厦;没有规划,难以成就辉煌的人生。

从“学术导师”向“生涯导师”的角色转变,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就业与职业发展问题日益凸显。而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科学解决人才问题是关键。人才价值的发挥,是靠其职业生涯过程。以解决人才的就业与职业发展为核心的职前教育,理应尽快构建。

小学生是做人生规划的最佳时期,跟据兴趣点、爱好、性格、潜能、人品素质、人生要追求什么?未来朝什么方向发展?理想事业的是什么?通过人生规划与指导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使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初步具有基本明确的人生目标,进而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潜能,从而改变部分学生及家长唯学历至上的片面教育观,使每个学生的发展都能适应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需要。

四、方法教育——成功之门

学习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那学好就更增加了他们的压力,大多数孩子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即使家长不停地为他们灌输:学习是为了你自己,不是为了我们,你学好就会有幸福的将来,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会成为一个穷光蛋。还是不能激起孩子学习的信心。其实,精神上的穷光蛋远比金钱上的穷光蛋更可怕,想要让孩子有好好学习的决心,就应该让孩子现在就体会到学习不好或学习好分别有什么不同,以此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篇10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三心”; “三感”

[中图分类号] G7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1-0054-04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可见,对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缩影,家庭教育的先在性、亲和性决定了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养育中轻教育的误区,这既不利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因而,为了进一步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家庭应注意培养孩子的“三心”、“三感”。

一、“三心”

1.自尊心

自尊心又称自尊或自尊感,是指个体由肯定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爱、自重、自信以及期望获得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正当的、积极的情感。自尊心作为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影响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全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常言道,树怕伤根,人怕伤心。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受损,就会导致其破罐子破摔,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就难以对其进行教育了。

保护和扶植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运用惩罚

家庭教育中的“惩罚”是对儿童的某种思想行为施加负面的情绪体验,使其受到警示,从而控制其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对惩罚作了精辟的论述。一方面,他反对给儿童过重的惩罚;另一方面,他认为不能放弃惩罚,而且在特殊的情况下,还要借助棍棒惩罚。父母对孩子进行惩罚时,应把握好惩罚的艺术、时机和“度”,既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的目的。

(2)善侍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人无完人,每个孩子都有缺点,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都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父母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不可一味地讽刺挖苦,也不要当众斥责,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批评时态度要真诚,言语要委婉。

(3)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使一个人的智能得到最大限度、最持久的发挥,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使孩子走向成功的最佳途径。西晋时,左思的父亲左熹一心想让儿子学书法,不惜重金聘请名家指导,可左思不感兴趣,学无所成。左熹又让儿子学琴,结果学了很长时间竟弹不出一支像样的曲子。这时左熹从失败中懂得了尊重孩子特点的重要性,根据儿子性格内向,记忆力好,对文学有特殊偏好的特点,因材施教,让儿子学赋诗。左思如鱼得水,进步神速,不出几年,写得一手漂亮文章,最终成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其所著《三都赋》等文章脍炙人口,传颂千古。

(4)科学对待孩子的成绩

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是学生家长的共性。如果孩子成绩好,家长就高兴;如果成绩差,家长就失望、生气,有的家长甚至大发雷霆,将孩子训斥或打骂一顿。父母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对待孩子成绩的做法是否可行呢?1987年轰动全国的“夏斐事件”不能不引起各位家长的反思。作为家长应有一个正确的分数观。学生的分数只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效果的一个反映,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能决定孩子的全部。父母要客观、科学、冷静地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孩子考得好,既要鼓励表扬,又要告诫其不要沾沾自喜;考得不理想,便设身处地帮助孩子分析总结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和孩子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

(5)保护孩子的隐私

孩子的隐私是孩子不愿让他人知道的秘密。法律规定,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父母应尊重孩子的隐私。当然,如果孩子做了越轨违法的事,就不再是什么隐私,就应对其进行批抨教育,甚至做出处理。

2.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爱因斯坦),“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列夫・托尔斯泰),“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乔治・萧伯纳)……可见,自信是学习进步、事业成功、生活美好的重要保证。

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后天坚持不懈地锻炼和培养。南京聋哑学校副校长周弘首倡的赏识教育在自信心的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靠赏识教育,他曾成功地把3岁半还不会说话的聋哑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聋人大学加劳德特大学的大学生,后来又培养了上百个周婷婷式的早慧聋童。最近他又使接受他“赏识教育”的上百个“差生”转为“优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做父母的要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要善于对孩子说“你真棒”、“你能行”,家长一句赞扬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朵小红花都有可能成为孩子奋发进取、克服困难的动力。

成功的心理体验是一个人获得自信心的基础。父母要善于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为此,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适宜,“果子”应是跳一跳能够摘得到的。同时,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的耐挫精神,鼓励孩子勇敢地向困难挑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灰心,不消极,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把事情做成,从而获得自信。

3.感恩心

2000年“徐力杀母事件”、2004年“马家爵杀人案”震惊了全社会。无独有偶,2004年11月初,南京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封署名为“一位辛酸的父亲”的来信,这位父亲在信中控诉儿子只知向父母索取,甚至为了多要钱物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2004年7月一浙江男研究生因欲壑难填,声言要踩死其年迈心酸的老父亲,竟欲解除父子关系。2007年3月27日,郑州市一中年女子只因未给女儿买头饰,便招致女儿的破口大骂和女儿当街狠狠的两记耳光。诸如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这充分反映了新时期我国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匮乏。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结草衔环与义犬救主,动物尚且知道感恩多情,为什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竟如此冷漠与无情?对青少年和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已刻不容缓。一时“感恩”成了教育的热门话题,关于感恩教育的文章和论文如雨后春笋般见诸报端和各类刊物,感恩教育活动也开展地如火如荼,“学会感恩”还被列为上海市《中学生守则》的一项重要内容,感恩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

家长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除了不要过度溺爱孩子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的及早性

面对人们感恩之情、感恩之德、感恩之心、感恩之行的缺乏,人们呼吁要把感恩教育列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补感恩教育这一课。我们不禁反思:感恩教育靠补是否可行。对于孩子来说,儿童期是培养价值观念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重要时期。研究表明,97%的孩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的品性的。因此,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应从幼儿开始,越早越好。

(2)教育的长期性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优秀的品德。一种良好品德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教育者对受教育者长期进行教育,常抓不懈。切不可把感恩教育只是作为一种“顺应潮流”或“追赶时髦”的教育形式,让感恩教育成了“一日曝,十日寒”的“做秀表演”。

(3)教育的层次性

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应先从培养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心开始。试想一个对含辛茹苦把自己养育大的父母都不知道感恩的人,又怎能对他人感恩、对社会感恩、对国家感恩、对自然感恩呢?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教育的示范性

目前有些孩子感恩心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父母感恩心的缺失。一个不尊重老人,甚至经常虐待老人,动辄就粗言秽语,牢骚满腹的家长,怎能奢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良好的感恩情怀?电视上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感悟于妈妈给奶奶洗脚,于是也颤颤巍巍倒了一盆热水给妈妈洗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家长,要想培养孩子具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应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从而让孩子的感恩心在父母榜样的示范作用下慢慢充盈起来。

(5)教育的自然性

感恩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并不是靠写一封感恩信、听一首感恩歌、讲一个感恩故事、看一段“剖腹产”录像、听一次苦口婆心的说教就能奏效的,教育者应善于利用和捕捉生活中的“小”事,把感恩教育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对孩子进行原汁原味的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孩子真正学会感恩。

二、“三感”

1.责任感

伟大的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责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它若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里,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有许多家长只是看到自己孩子的弱小而不能充分看到其发展性,片面注意他们的依赖性而不能充分看到其独立性,片面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只要孩子成绩好,什么都可以包办代替,结果丧失了许多培养和锻炼孩子责任感的机会。其次,家长要积极创设民主型的家庭生活氛围,尊重孩子在家庭中的权利,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并参与家庭决策,从而提高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再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做起。让孩子主动地分担一定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倒垃圾、打扫房间等。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整理书包,做作业认真,并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最后,家长要鼓励并支持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在活动和与同伴的交往中可培养孩子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优秀品质。

2.荣誉感

荣誉感是个体通过社会和他人对自己良好道德行为的褒奖和鼓励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自豪感的心理意识。荣誉感是鼓舞人们进步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是一种催人奋发、催人创造的催化剂与加速器,它能够提高人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增强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努力学习、勤奋工作。

在新时期培养孩子的荣誉感,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家长要从小就对孩子渗透“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孩子明是非、辨美丑,逐步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念,养成良好的德行习惯。第二,对孩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其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要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第三,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家长还要珍惜孩子所获得的一切荣誉。对待孩子的荣誉既不张扬也不贬低,这样才不会使孩子在荣誉面前滋长骄傲的情绪,又能使荣誉成为激发孩子上进的动力。另外,家长还要注意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多和学校沟通和联系,以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

3.幸福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SWB)却有下降的趋势。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学专门术语,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影响主观幸福感下降的因素包括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前者主要指个体的人格特征、价值观念、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取向等与认知有关的因素;后者主要指个体实际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自身健康情况、个人和家庭经济收入、人际关系、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与个体的主观生活满意度有着一定的相关性。郑立新和陶广放在对小学儿童主观生活满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幸福感的影响。王极盛、胡洁分别对初中生和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无论是大学生、初中生还是小学生,幸福感和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基本一致,即父母的理解关怀对子女的幸福感受有正面的影响作用,而拒绝、放任、严惩型等不良教养方式则起着负面的影响作用”。此外,孩子的人格特征、学业压力和学习成绩以及同伴关系也影响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因此,父母要善于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融洽,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幸福感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陶志琼. 关于感恩教育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8).

[2]智银利,刘丽.儿童攻击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

[3]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3):542-575.

[4]郑立新,陶广放.儿童主观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

[5][7]王极盛, 丁新华.北京市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