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施工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施工计划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计划管理;PDCA循环法

1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在对其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通常具有交叉作业、工序繁复等特点,管理难度加到。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将施工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提升项目质量,因此,对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详细探究至关重要。

2PDCA循环法概述

PDCA管理体系循环控制模式主要是由以下四个部分所组成的:①计划与建立(P);②实施与行动(D);③检查与评价(C);④优化与改进(A)。PDCA管理体系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周而复始。PDCA并非运行一次便结束,它具有螺旋式循环上升的特征。每轮检查都会有新问题出现,这些问题会进入下一循环中得到解决。所以,这种控制模式是由多个PDCA首尾衔接进行的。②大环带小环。PDCA对“大循环中设中循环、中循环中设小循环”的方式予以采用,生成的循环体系可以环环相扣、互为因果,而且各单项循环均包括计划、执行、检查与总结四项工作。③循环上升。该循环控制模式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工作的循环开展能够提升团队的能力与水平,通过对各个循环进行总结,可以扬长避短,制定改进策略,以实施于下一轮的循环工作中。

3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意义

PDCA循环管理与其他管理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循环往复开展项目检查以及管理工作的方式,保证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高效解决,最终实现对项目质量的稳步提升。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工作人员可以结合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管理工作的流程进行划分,也就是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由此可以看出,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对PDCA循环管理加以应用,能够对传统管理工作所具有的不足进行完善,对项目潜在的风险加以规避,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4PDCA循环法在建筑工程施工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4.1施工计划的编制阶段(Plan)

PDCA项目管理全过程中,P是第一个阶段,意为计划。制定计划工作内容主要包含编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目标、拟定项目活动计划、拟定项目具体实施计划等多种形式。首先,在拟定项目施工质量计划时,工作人员要按照项目目标任务以及项目责任范围。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组织要构建相对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度,其主要内容包含施工物资配置、施工记录质量检查以及检验试验等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环节的要求来给出相应的规定,完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文件。对项目分包单位进行严格管理,针对项目分包单位所提出的各种要求,要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条款以及项目管理建设活动内容来落实。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要做到爱岗敬业,同时还要完善考勤制度。除此之外,项目分包负责人还要针对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总结,并及时向项目管理部门上报。通过专项协调会议等方式来协调部门间关系、明确不同部门职责,让不同部门的职责更加明确、更加清晰。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到已经入场的分包单位中,签订总分包工作协议。

4.2施工计划的执行和控制阶段(Do)

实施阶段作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高效完成最关键的部分,其主要内容为根据计划阶段制定的方案,高效开展相关作业。①应根据投标文件中的具体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查,最大限度保证施工人员素质和能力水平与项目要求相符,另外还应通过考勤的方式保证项目管理者能始终按照项目要求在施工现场开展管理工作,提高施工效率;②项目负责人应当和相应的分包单位签订协议,并通过对分包单位加以管理的方式,保证分包单位管理制度的完善:a.在对执行项目计划前,需对计划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其科学性;b.保证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的质量和行业及项目要求相符;c.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活动,使其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始终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③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各分包单位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并且构建起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项目负责人能够对项目进行高效管理。

4.3施工计划的检查和分析阶段(Check)

PDCA中第三个管理阶段为:Check核查时期。建筑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定的目标,围绕特定目标来编制计划与方案,并围绕方案来执行任务,实际的任务执行过程中必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就要加大对问题的重视力度,积极发现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同时,随着建筑工程建设的进行与发展,难免存在多种意外的情况和问题,工程动态建设中可能出现多种新的问题,以及随着工程建设的进展,会发现初始的计划与方案中存在不足,需要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来修改与完善,只有不断地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实际的核查项目应该涵盖:工程项目进度、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控等,具体的核查阶段一方面要确保所核查的内容符合相关的标准与规定,另一方面也应该结合实际的工程建设进度与进展,以及一些新的问题、新的进展等来深入核查,从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4.4施工计划的调整和反馈阶段(Action)

处理阶段虽然是PDCA循环管理的完结阶段,但同时它也作为下一个工作循环的开端而存在。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对这一阶段工作的内容引起充分重视,也就是说没有针对项目施工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和反思,那么他们很难实现对自身能力进行提升的目标,甚至还会由于施工人员无法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原因加以掌握,而导致他们在对其他项目进行施工时,出现相似问题的情况发生,因此,处理阶段是PDCA循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开展处理工作时,一方面,工作人员需要对项目检查结果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并且利用自身所具有的工作经验,对存在偏差的施工工序进行及时的调整,结合实际情况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制定相应方案;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应当对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落实,通过对质量验收工作的高效开展,保证各分包单位针对自身实际情况所制定的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最高效的执行。

5结语

综上所述,PDCA循环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而且还能够提升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在PDCA循环管理的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效果检验以及处理等各个阶段,加强工程管理和监督,提升工程收益,推动建筑企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捷,金怡.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进度控制[J].建筑技术,2013,44(7):646~648.

[2]潘巍.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影响因素的ISM建模与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1):79~83.

篇2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 施工组织 设计优化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content for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of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quality control, progress control and engineering cost plan thre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optim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and strengthe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use of network optimization technique. Finally, through the empirical study for a practical project, and show the building drainage engineer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optimiz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and importance.

Keyword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类居住小区大量涌现, 使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加。但是在现在的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过程中,呈现一些诸如施工过程中所累积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应用,编制的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追求施工效益而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存在只注重组织技术措施,而没注重经济管理的内容等问题,以至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实现经济效益目标,没有起到施工组织设计应有的作用。建筑施工阶段的初期,给排水施工的工程量比较小,主要工作就是预留洞和预埋套管,因此造成了承包商对该分部工程不能给予足够重视,至使预留洞和预埋套管位置不准,甚至漏留洞口、漏埋套管。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在后期的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管道及设备安装时就只能在楼板、剪力墙上凿洞,不仅使主体结构千疮百孔,而且还降低了主体结构和楼板的承载力,甚至还留下漏水的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对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以及加强施工管理和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1、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编制要点

从承包单位(单项)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角度看,单位(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用于指导具体施工项目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实施质量、工期、成本和安全目标控制的直接依据。因此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简明扼要,体现出施工特点,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那么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就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施工组织:组织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确定适应工程施工管理需要的现场管理体系。

(2)施工方法及相应的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即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用来指导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技术性文件。同样为保证给排水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必须编制科学的、合理的施工方案,通过管理组织,进行科学、严密地管理。施工方案的建立,目的是提高质量、加快工期、降低成本、提高项目施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针对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设备标准高,卫生洁具及管道材料品种多,施工工作量大,施工难度大,故对安装施工提出较高的要求。那么施工方案的确立,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在给排水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做好质量控制的管理,是保证施工方案实施与目的的保障和手段。施工方案的实施效果与其依据的质量检查及标准高度相关。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编制的施工方案要求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都必须根据国家现行建设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进行检查、验评。方案实施过程中,要求建立检查制度,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开工前检查,工序交接检查,隐藏工程检查,办理验收签证手续;根据工程项目内容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检查,验评质量以其达到预定标准。因此,施工方案在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中自始至终发挥着控制作用。

(3)编制好进度计划。进度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中心。编制者首先要根据工期定额和本单位自身的人力、物力、机械化程度,计算出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取得理想效益的最佳工期,然后和投标书要求的工期进行比较、调整,但进度计划编制时的控制工期要比招标书要求的工期略有提前,用以增强投标的竞争力。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控制工期、建设项目的规模、结构、资金提供情况,制定出一个优化的进度计划。同时必须制订好相应的保证工期的措施,使招标方相信你的进度计划能够保证完成。给排水工程进度计划是以建筑物中的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为编制对象,拟定出其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建设进度以及相应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和施工期限。它是以其中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为基础进行编制,属于实施性进度计划。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进度计划发挥着如下作用:

a、 控制工程的施工进度,使之按期或提前竣工,并交付使用或投入运转。

b、从施工顺序和施工进度等组织措施上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c、合理地使用建设资金、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达到多、快、好、省地进行工程建设的目的。

d、确定各施工时段所需的各类资源的数量,为施工准备提供依据。

(4)制订好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施工阶段要合格完成的重要因素。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应根据施工验收规范、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来制订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为了达到既定质量等级,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要制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一是制定各分部、分项工程中重点部分、特殊部位的质量保证措施,二是易发生质量通病的施工部位、施工工序的质量预防措施。

2、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方法

(1)组织有效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有效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是项目施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设计交底是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为了使施工承包单位熟悉有关的设计图纸,充分了解拟施工的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和工艺与质量要求,同时也是为了在施工前能发现和减少图纸上的差错,防患于未燃,事先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给排水工程师应做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的工作。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首先要仔细审图,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思路,核查是否提交了完整的施工图,不仅要看本专业的图纸,还应和其他专业进行沟通,看各专业管线有无交叉打架,及时将施工图中的有关问题及相关方面提出的会审意见整理成文反馈给设计院,以便及时进行修改完善。同时要协调解决会审中有关各方提出的技术问题,确保项目施工如期开展。对于消防工程还应提醒设计单位按照消防部门的审核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

(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完善施工进度计划

调整施工顺序,调整施工期限。对于任何一项工程都是由许多不同工序组成的,每个不同工序又有许多不同的小的工序。不同工序组合形成不同的施工期限,调整施工期限的问题关键在于怎么去合理地调整施工的顺序。有些单位工程的施工工艺比较固定,就不能改变施工顺序,但是能够改变其施工阶段前后的施工顺序,进而编排不同的工程施工流水顺序,使得组合的整个工程的时限就不同。通过分析列举所有可能的施工流水顺序,选择工期较短的流水方案,调整施工的工期时限。

促进资源的均匀利用。资源的利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造价成本。促进施工资源的均匀利用,降低工程成本。因而在制定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要调节资源的均匀利用,使其的使用量低于实际施工的供应量,保证资源的有效供。应及工程的正常进行。同时加强资源的均匀节约利用,使得工期内每天的需求量均匀并减少资源的用量高峰,进而使得资源均匀节约的利用,减少了资源耗费而且改善了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在优化施工进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人力物力,充分发挥每个人及机械的作用,提高利用效率,保证人力物力的使用效率,改善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优化施工计划,降低成本。编排不同的施工组织流水顺序,就会产生不同的工程成本。工程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费用和工期的关系是统一对立的两个方面,直接费用低的施工组织方案需要较长的施工工期,但是要减少工期,就得增加费用的投入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在优化施工计划时,调节施工的工期和费用成本之间的平衡,增加费用较少的而且工期短的分部工程,进而能减少工期,优化施工组织的流水方案,降低工程的成本。

3、检查施工进度

基于不同类型、规模、施工条件的工程,确定不同的检查时间及检查周期。在确定每次检查的时间间隔及检查日期时,对于一些极端的天气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缩短检查时间间隔及增加检查次数。对一些特别的工程施工,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到工地实际监督施工的进程,把检查的结果以施工进度报表的形式上交给项目管理高层,有关的管理者务必检查核实实际施工进度,来保证所得到的检查资料准确,进而全面掌握整个工程的实际进程,确保工程施工能够按照进度计划顺利进行。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给排水的施工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这一阶段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分部工程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建筑主体的安全可靠性,作为施工管理者必须对此阶段的给排水施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保证该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许其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 市政技术100 期52-57。

[2] 傅日荣,孔军,姜卫杰.施工前准备阶段监理工作评价[J].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17(3)。

作者简介:

1、 许天睿,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2、 张鹏,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资料;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国家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渐提高,我国制定了与基础设施工程验收有关的行为规范,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受基础设施建设中隐蔽工程影响,工作人员只有使用真实完整的技术资料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程质量,虚假的项目数据可能会威胁工程安全。

一、技术资料应用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重要性

有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工程的社会效益。这类企业看不到技术资料在项目工程质量提高中的重要影响,导致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受到影响而被降低甚至还会给合同负责人带来商业纠纷。

1、真实的施工技术资料是城市建设及管理的重要依据

要想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相关负责人必须要提供真实有效的技术资料。施工资料可靠性与否无论是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还是对建筑物后期的修理和扩建都有着重要影响。要想增加已经投入使用的建筑的使用年限,企业需要定期的对建筑进行养护,发现有任何问题要及时处理。有的建筑竣工时间过于久远,修理人员不了解建筑管线的走向,他们只有借助相关技术资料才能完成维修工作。这时,如果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料不完整就会加大建筑维修难度,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如果技术资料是错误的,那么会给用户的安全造成不可预计的影响。为此,施工单位必须提供真实完整的施工资料。

2、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技术资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

如果一个建筑实现了它的使用价值,利用它的功能给用户带来了便利,那么这个建筑就是高质量的。而一个建筑物是否能实现自身的使用价值,主要取决于该建筑的实际施工是否与工程设计相符合,施工行为是否违背了相关技术规范。要想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我们必须要对施工资料进行标准化管理,提高资料记录和整理工作的规范性。为此,相关负责人必须要提高责任意识,认真的对施工资料进行填写,杜绝资料延迟归档现象的发生。施工资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反映,对保证用户安全有重要作用。

3、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见证

施工资料并不是由某一个权威人士凭空捏造的,而是由记录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全方位的对建筑的各项数据和建造过程进行记录而得来的。所以,施工技术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筑单位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各个单位工作人员必须要增加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质量。

二、目前我国工、民用建筑施工的资料管理工作尚不完善

有的人认为施工资料管理工作是很简单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工程完成后各建筑单位需成立专门的整理小组对资料进行分类归档,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很高,资料管理工作的质量经常会因此而被影响。

1、施工技术资料不真实

施工资料的基本特征是真实可靠,但是目前我国使用的施工资料的真实性并不高,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而被降低。某些建筑单位的管理者工作不积极,下属缺乏工作热情,有的员工即使发现了资料的错误也不进行改正,还有一些工作人员根本没有在工程进行时对各项数据进行记录。虽然我国制定了监督取样工作的技术规范,但仍旧有一些单位不按见证制度办事。甚至还有一些监督单位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导致施工资料的检查工作进行得不透彻。以上这些都是导致施工资料真实性降低的原因。

2、施工技术资料不规范

要想提高施工资料的准确性必须要结合多个责任主体的力量,这项工作的难度很大,所以资料的质量经常会受到影响。设计人员明知其设计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却不修改施工设计。某些单一项目可以决定整个工程的质量,但是这些项目的交底工作却缺乏针对性。另外,还有一些记录人员没有对隐蔽验收进行记录,填写人员工作不认真遗漏了某页的书写。真实可靠的施工资料可以全面的对项目工程的质量进行反映,可是一旦出现了这些事情,技术资料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3、原材料取样缺乏代表性

各建筑单位参与试验工作的员工素质水平相差较大,有的员工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胜任工作。受经济利益和工作便利的驱使,各单位选取了违反国家标准的取样方法、取样数量和取样频率。只有科学的取样方法、准确的取样数量和恰当的取样频率,才能够保证试验结果反映项目质量的真实性。如果建筑单位的取样工作不规范,质量较差的材料就会进入施工现场进而威胁整个工程的质量。

4、施工资料和现场施工进度脱节

施工资料可以体现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为此,记录人员必须在施工进行中对资料进行填写。但是大多数企业采用工程完成后通过回忆填写施工资料的方法,降低了资料的参考价值。

三、强化施工资料管理力度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资料管理部门

对管理责任制度进行完善。首先,运送人员在将材料运输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要通知化验员,为取样工作提供便利。其次,质检员要加大工序的检查力度,提高每一项工作的规范性,保证资料质量。最后,如果工程数据发生了变动,技术员要在资料员的陪同下对竣工图进行必要的修改,方便后续工作的开展。

2、认真贯彻执行新规范新标准

近些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越来越高,施工资料早已不能全面的对项目质量进行反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部门完善了工程资料记录工作的行为标准,促使工程档案全面性得到了提高。工作人员必须要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增强自身责任意识,以高度的热情开展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提高资料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保证工程的质量。

3、提高施工资料相关人员素质

单位要对即将参与资料管理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没有参加过企业培训的或者培训后考试没有通过的人员不予录用,这些员工不仅根本无法胜任管理工作甚至还有可能会破坏公司制度。另外,已经进入企业的员工也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国家规范以及操作软件的学习,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保证工作的质量。

4、保证工程技术资料记录与收集的及时性

要想提高施工资料的可信度,工作人员必须要以工程的实际进度为依据,适时地对技术资料进行收集,并分类归档。某些企业在监督结构检查前突击式的对各项数据和报告进行补充,这种情况下的施工资料是毫无意义的。为此,各建筑单位必须要设置专门的负责人员完成工程数据的收集工作,保证资料记录与实际施工同步。

5、保证各种技术资料的真实性

虚假施工资料的危害很大,它不仅会破坏施工计划而且还会降低工程质量。参与检测工作的员工要认真工作,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除此以外,监督机构必须要加大检查力度,消除任何威胁项目质量的因素。为了提高施工资料的真实性,行政部门要随时对资料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造假行为做出严惩。

结束语:综上所述,施工资料可以对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进行反映,通过技术资料我们不仅可以随时对工程质量进行查验,而且还能够对项目质量的等级进行评定。为此,我们必须要提高责任意识,以高涨的热情对待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大家通力合作激发团队意识,利用团队的力量消除威胁工程质量的隐患,解决施工资料管理工作中层出不穷的障碍,保证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施工工艺

一、高层建筑施工中滑模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中的土地资源的使用也在进一步减少。在高层建筑大范围施工中,由于建筑项目的施工是在众多建筑群范围内实施的,因此会受到施工场地的制约。通常情况下,在筒仓型建筑物中对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较多,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滑模施工的优势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滑模施工有较多的有点存在,在施工过程中会有较高的机械化程度,不会受到施工场地因素的制约,并且有较快的施工速度存在,通常为施工工期的三分之一,能够使施工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可以对施工材料进行高效地利用,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在滑模施工过程中,应有效地对每个环节工序进行协调,确保工程施工达到一定的连续性,为混凝土的连续性操作提供保障性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应与各工序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对施工技术的提升实施不断加强,提高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为滑模工程施工提供坚实的基础。滑模施工技术滑动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油泵的压力对支撑杆上的液压千斤顶进行操作,随着施工高度的进一步增加,也会不断提升操作平台。滑模施工技术存在较高的机械化程度,因此有较快的施工速度和较高的施工效率,导致模板有严重的损耗产生。滑模的运用还会有较多优点存在,在施工后能够对混凝土较高的连续性得到保障,不会有施工缝存在,能够对较多的材料进行节省,使施工成本降低,确保混凝土表面有一定的光滑性存在。由于存在简单的构造及快速的施工进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对质量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二、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属于多功能商住办公楼,高32层,并有2层地下室,裙楼4层,1~29层属于办公楼,30~32层作为楼顶机房。几个方筒和两片剪力墙共同构成核心筒,呈中间对称筒体的壁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500、400、300、250及200mm。在1~29层内,筒厚度不会有显著变化,由下到上,外筒厚度的变化分别问1~4层位500mm、5~12层位400mm、13~31层位300mm。由联系梁将半筒和半筒之间进行连接。核心筒内设置了6台电梯,有两处楼梯间,并存在管道井和电缆井。24~31层中,核心筒混凝强度等级保持在C30。每米筒深混凝土的用量为30m?,具有2.26吨钢筋用量。该工程的核心筒设置在塔楼平面的中心位置,四周属于框架柱,运用框架柱有效连接柱和筒。通过现浇施工对核心筒进行作业,该工序作为标准层施工的一项关键得到重点应用。只有核心筒的施工速度得到提升,才能进一步提升了结构施工的速度。核心筒滑模的操作应从第5层开始,向29层实施滑升,完成29层滑升之后,即可运用塔吊拆除滑模装置即可。

三、滑模技术的施工工艺

1.模板结构

将组合钢模板作为建筑工程模板结构,内有1m高,外有1.2m高。设置在模板两边肋上,和模板上口存在着8cm左右的距离,与下口有14cm的间距,对两对挂钩进行设置,运用钢槽进行上下围圈,其中上围圈还发挥着操作平台板的承重梁作用。上围圈与模板上口有8cm的间距,下围圈与模板下端有10cm的间距。运用等强度夹板以螺栓对围圈的连接接头实施连接。与不同的墙体厚度相结合,应设置三种型号的提升架,根据滑模平台空间的大小,正确布置不同型号的提升架。

2.滑模施工工艺

(1)提升速度的控制

当较高气温状态下,存在适宜的绑扎钢筋、混凝土浇筑速度以及出模强度时,可对滑升的速度进行稍微提升,禁止有较多提升速度存在。

(2)制作和安装钢筋

筒体内分为两个半筒进行流水施工,因此也应分为两份对构件进行堆放,禁止有乱放的现象发生。通常情况下,水平钢筋的加工程度应保持在6~8m范围内,一般竖筋应小于6m,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向背,禁止有钢筋对模板造成顶柱或钩住的现象产生。不得在滑升平台上一次对较多钢筋进行堆放,且不得出现集中堆放问题。在堆放的过程中,应沿筒体外壁开展均匀设置。

(3)浇筑混凝土施工

在工程滑模施工过程中,首次运用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时要求有较大的流动性存在,对商品混凝土实施缓凝,与滑模工艺存在一定的矛盾。对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出模强度实施严格规定,确保在一定时间内,混凝土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确保混凝土出模的施工质量。要求中对适宜的出模强度进行了规定,使其保持在0.2~0.4MPa范围呃逆,若有较大的混凝土流动性及较长的缓凝初见,则会进一步降低混凝土出模强度,出模之后会容易引发坍塌问题,从而造成无法成型的现象。在该过程中,通过与混凝土和减水剂厂家之间的相互配合,结合施工初期存在着较长的混凝土缓凝时间,第一层的滑模时间达到50h。通过改进处理后,使第一层结构的滑升时间缩短至15h,缓凝时间则为6h左右。

3.测量和纠偏

(1)在滑升模板的过程中,应控制滑模施工的平台,使其处于水平状态,控制操作平台的水平偏差使其达到小于30mm,相邻两个提升架的高度偏差则保持在5mm以内即可。

(2)垂直度的测量。采用轴线控制法对滑模施工的垂直度实施有效控制。通过对观察点的设置,有效测量滑模的垂直度偏差。在滑升每层施工的过程中,应至少实施两次测量。当楼板浇筑完成之后,应再次对滑模实施一次校核。

(3)测量水平度。完成滑模组装以后,应在支承杆上又水平仪将水平线抄出,并每隔200m对一个水平标记进行设置,使其作为千斤顶升差和操作平台水平度测量的主要依据。每层都应对水平标记的误差进行一次检查校正。

(4)滑模纠偏。当滑模和轴线之间存在10mm偏差时,应对逆行纠偏进行运用。一般在纠偏施工中,可运用操作平台倾斜法进行作业。

(5)操作平台水平度的调整。在千斤顶上运用调平器实施安装,将调平器的限位卡下口和支承杆上的水平标记线进行对齐并固定,当千斤顶爬升至限位卡位置时,即可实现滑模平台的自动调平。

四、滑模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滑模施工有一定的特殊性存在,因此在施工中应对以下三点内容进行关注:在设计滑模的前期,应充分分析滑模施工技术的特点,不仅仅根据经验实施设计。由于滑模装置存在一定的专一性,因此应合理地设置滑模装置。经常性地检测和加强平台的刚度和稳定性,避免自重及各种附加荷载对平台造成的影响而引发变形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建筑施工中的一项较为特殊的施工技术,滑模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对混凝土存在较高的连续性施工要求。滑模施工有较高的机械化程度存在,且一般是多工种协同施工且有强制性连续操作的优势。任何一环脱节则会对全盘造成影响,因此,应对施工准备和控制工作进行周密地做好,使其作为滑模施工的关键,任何一环出现问题,则会对全盘造成直接影响。所以,施工准备和控制工作地周密开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加金.浅谈滑模施工技术的优势及技术要点[J].内江科技,2011,(07).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重要性;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5)50-0105-02

作者简介:马军涛(1978-),男,工程师(经济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毕业于许昌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从事建筑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如果要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就一定要科学的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只有切实提高了施工管理技术,才可以有效的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效率,最终的目的就是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1.1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施工技术管理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施工技术管理的进行对施工过程工艺技术参数的控制有一定影响,会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可以优化企业施工管理的流程,推动企业各项业务的进行,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1.2施工技术管理是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

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技术水平,这样就可以确保能够规范的开展施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因为操作原因导致的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的处理问题,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1.3施工技术管理可以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

科学的施工管理技术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运用,科学地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可以减少施工资金的投入,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科学的施工管理技术可以发掘施工人员、设备以及材料的无限潜力,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资金的投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不断的发展壮大。

1.4施工管理技术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建筑业快速发展,从而出现了非常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设备,现在的建筑工程结构比以前更加复杂,并且对功能和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时,就需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从而进行更加科学化的施工技术管理。

1.5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特殊性的要求

现在的建筑种类非常多,规模的大小也不一致,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施工技术综合的应用以及工序的搭接繁琐等等,就是因为这些建筑施工的特殊性来迫使建筑施工单位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只有通过这样才可以确保正常的施工,进而满足施工的质量要求。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

2.1缺乏完善的管理系统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些规模不大的施工单位都会存在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的问题。现阶段,在建筑行业中通常实行的是总分包制,在施工的过程中,总包方应和分包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并且分包方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配合总包方,同时和承包单位也要充分的交流。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总是会出现总分包之间信息交流不畅的问题,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缺少足够的交流,换言之就是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统。此时,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出现材料的堆放不合理,在材料存储和入库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最终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工程的施工进度落后,影响工程整体的质量。

2.2管理制度不健全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出现问题就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划分清楚责任,这样就会导致部分的项目没有人参与管理,或者是一些项目由很多人管理,也会出现一些项目找不到明确的负责人。因此,当各项工程施工技术运用到实际的施工中时,没有对技术进行严格的规范,同样也没有落实工程施工方案中的具体文件要求,最终会使施工技术责任和管理制度难以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因为之前没有将责任划分清楚,没有规定具体的安全责任人,这样就难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就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可能会出现为了个人的利益进而采取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操作。并且,在施工之前,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还有就是也没有定期的检查施工过程中所要用到的一些防护措施。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并且部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不符合相关的标准,上述的这些问题都要由健全的管理制度来处理。

2.3缺乏监督管理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通常都只重视施工建设,而忽视相关的监督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全部都没有根据标准的施工操作规范进行正确施工操作,只是一味的把施工技术管理当作宣传标语。即使进行了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也只是形式主义罢了,并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管理。这样长时间下去,施工人员在其位不谋其职,施工人员没有按照具体的施工操作进行规范施工,那么肯定会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素质较差,管理人员没有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在最后工程结束的时候极有可能出现返工现象,这样的话就会增加工程的成本投入。

3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3.1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不管是做什么样的工作,追其根本,最终还是和工作人员相关。如果想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那么工作人员就是关键,一定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因此,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综合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水平,只有当工作人员拥有了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以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可以确保自身的竞争力,并且可以在实际的施工中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承包工程的施工单位一定要接受严格的技术资格审查,要明确承包单位可不可以承担起完成工程项目的责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是不断的向前发展,建筑市场上新增了很多的施工队伍,然而,由于施工队伍的素质水平都不一样,如果是素质比较低的施工单位就会致使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也要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立健全相关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机制,并且明确划分责任,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确保在以后出现问题时,能够准确地找到相关的责任人,进行统一处理,这些都要求工程的技术管理人员一定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3.2加强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3.2.1完善管理制度

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关键就是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建筑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产业,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当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以后,划分明确的责任,将具体的责任划分到个人。施工企业也要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地监督施工的过程。

3.2.2强化资料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有资料都是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管好资料,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控制施工,并且认真地记录具体的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资料都要进行管理,然后划分每一个施工的环节并且给予指导。如果有一些工程项目的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那么就要在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3.2.3完成质量检查

当施工项目完成以后,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工程验收,在审查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在验收的时候,一定要将在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并且保证工程的质量要符合标准质量,没有安全隐患存在。如果在验收的过程中发现了质量的问题,那么就要及时的提出并且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4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施工单位一定要明白技术管理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就要提高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建立一套非常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书立.试论如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9):187~188.

[2]陈海峰.论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及难点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0):154~155.

[3]潘哲明.论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9):165~166.

[4]牛永科.探讨如何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169~170.

篇6

关键词:屋面工程;施工设计;质量

1. 建筑屋面工程施工设计科学原则与措施

1.1建筑屋面工程施工设计科学原则

建筑屋面工程具有较为复杂的构造层次,一般来讲由隔气层、保温层、找平层、结构层、防水层、保护层、铺装层与隔热层等组成,各地施工条件、气候环境与使用功能的不同我们可对其进行有所取舍的施工设计。各个屋面工程层次均具有其自身的功能与作用,同时彼此间存在相互制约与相互依存的关系。工程施工设计中我们不仅应确保屋面防水功能,同时还应科学满足保温、承重、节能、隔热与环保等多元化功能需求,遵循屋面工程整体效应原则。实践设计中,我们应令结构层刚性同防水层柔性实现良好结合,即屋面结构设计应确保由足够的刚性、强度及抗裂性,同时其表面应配置抵抗温度钢筋,或采用外加剂掺入方式切实提升砼施工工程防水性与密实程度。另外砼施工中我们还应有效强化抹压、振捣及养护工作,适应性延长拆模时间,抑制裂缝产生。对建筑在软土地基的工程我们应采用可靠设计措施,依据相关规范要求设置防水层,采取防水多道设防、涂膜与卷材完善结合柔性设计方案、新型多层防水卷材设计提升屋面工程综合防水性能。

1.2匹配构造层次设计屋面工程

屋面工程各构造层设计阶段我们不仅应保证其自身功能的合理发挥,还应确保其不产生对临近构造层质量的危及,在温度变化阶段,基于各类材料具有的膨胀系数不尽相同,因此屋面各构造层会引发不同级别的变形,再加上施工阶段使用材料的徐变与收缩影响,令各构造层产生了约束力。因此我们对该类状况应进行有效防范、切实降低约束影响,令其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负面影响作用降到最低,科学处理热胀冷缩及湿胀干缩等现象。基于水泥施工材料在初期会产生较大收缩现象因此实施下道工序技术阶段需等待一定的间隔时间,同时对于热胀冷缩现象的长周期性影响我们在找平层水泥砂浆施工设计阶段应确保四至六米的间距进行分格缝留设;对于卷材防水层进行保护层水泥砂浆及面砖铺贴环节中,还应在两层之间设置必要聚乙烯或聚丙烯薄隔离层,进而发挥较好隔离效果。对于平屋面工程,我们应采用结构找坡设计方案解决排水坡度问题,进而令找坡层或保温层厚度保持一致。

2. 优化建筑工程质量,科学开展建筑屋面工程施工设计

2.1完善设计屋面工程隔气层

一般来讲,隔气层位于屋面工程结构层之上、保温层以下,我们可采用涂料或卷材依据一道防水设计做法进行隔气层布设。该层可有效抑制室内产生的水气由结构层屋面缝隙或裂缝进入保温层进而令屋面应具备的热工性能有所降低现象,同时还可预防屋面保温层内积水不良渗入至室内。当然该施工设计实际情况更为复杂,这是由于屋面工程钢筋整浇硅结构层实践施工环节必定会包含一定质量缺陷,例如施工裂缝等,该类细小裂缝可令室内水气渗透过砼并到达保温层,同时多余保温层水分便会渗入室内,基于这一状况我们应在保温屋面设置隔气层,同时不应将其作为一道防水。同时找平及隔气层应设置于找坡层上方,进而完善保障屋面发挥保温功能,令平整坚固铺设的找平层为保温层的科学设计与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多余的找坡层水分我们可通过施工环节令其有效降低,同时在设计环节我们可位于找坡层进行纵横排气道留设,设置排气孔于沉降缝、檐口外或女儿墙位置,并引入弯管设计实现排出目标。

2.2科学开展铺贴保温板工艺设计

屋面工程施工设计环节中,倘若我们仅对保温板厚度与种类进行标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还应对其铺贴工艺科学明确。例如在屋面或外墙进行挤塑泡沫板环节,由于各异的受力状况我们应区别设计铺贴工艺,倘若不分青红皂白一味的照搬于外墙铺贴工艺方式则无法与实际状况相符。依据传统经验,对于屋面施工阶段,我们应位于基面水泥砂浆上进行挤塑泡沫板施工,采用条粘或点粘方式,控制粘贴面积应高于百分之三十。另外为保障铺贴保温层整体性,杜绝实施找平层设置后发生开裂现象,我们应在保温板拼缝位置设置宽度为两百毫米的抗碱玻纤网格布,并采用专业砂浆聚合物进行固定粘结。为有效提升防水基层平整坚固性,基于聚苯板强度及厚度有限,因此在铺设完保温板后我们可位于其上覆盖厚度为二十毫米的水泥砂浆设置为找平层。

2、3正确适时选用屋面工程防水材料

屋面工程设计施工阶段,对防水材料的选用应充分考量其抗裂性及防水性,因此我们应优选卷材为主体材料,例如优质性能改性高聚物沥青防水卷材。屋面上人的建筑工程,基于铺装材料对屋面的压力,令防水层重量有所增加,进而可显著抵抗屋面由于风力形成的负压力,因此一般来讲我们不应采用满粘法进行卷材设计施工,可适应性采用空铺法进行卷材铺贴,进而有效抑制不均匀地面沉降及基于温度影响的屋面变形。当然对于水落口四周、女儿墙泛水处,为确保牢固粘贴我们应采用满粘设计方式进而保障防水屋面优质可靠性。

3. 结语

总之,为有效保障屋面工程设计方案可靠性、优质性与科学性,我们只有深入分析、实践验证、合理选材,遵循工程服务使用需求及设计原则标准,才能切实提升屋面工程施工设计质量,创设优质、安全、可靠的建筑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智能化; 建筑施工; 建筑设计

【 abstract 】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rapidly to people all spheres of life penetration, in architecture, is depends upon the high tech technology means, to provide users with a reasonable investment, meet the increasing, to people's life empty the comfort and convenience, asked the security of working environment requirement, also fully embodies the "people-oriented" construction principle, this is in the ascendant intelligent building. This paper is intelligen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wo phases are detailed in this paper.

【 keywords 】 intelligent;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智能建筑简介

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发展和充实的,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1)和现代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即A+3C技术是智能建筑发展的技术基础。

智能建筑的组成智能建筑是指利用智能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其必须具备智能的三大要素:是办公、通讯和楼字控制自动化,而综合布线则是连接各自动化系统,并使其功能的以充分发挥的“神经网络”,又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路”,也是智能建筑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二智能化建设的首要方案首先是系统设计及招标过程

系统设计方面。在智能建筑项目中,虽然一些有实力的设计院已经有了专门的智能化项目设计人员,但往往由于信息产品发展速度较快,设计人员的业务不能赶上厂商的推出速度,因此对智能化项目一般也要进行二次设计。既要熟悉不同厂商智能化产品的性能、配置,又能帮助业主选择最好的系统设计方案,维护业主的利益。招投标方面。检查智能化项目投标商提供的项目系统配置及设计方案图、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项目预算,以便于监理协助业主组织投标、开标、评标活动,向业主提出中标商建议。由于系统集成商提供的是从技术到施工设计,产品供货,安装调试、验收,因此要求工程建设单位更要投入较大精力做好项目系统配置、设计方案图、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预算审查等。

三 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几个要点

随着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与建筑业的结合,建筑智能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单位所接受。目前智能化设计是不可忽略,建筑工程设计是重要环节部分。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智能化子系统配置

列出本工程项目所需设计的所有智能化子系统名称,这要根据不同性质的工程,建筑单位不同的要求而设置不同的智能化子系统。这部分是设计的实质性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子系统作详细介绍,该子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占全部智能化子系统设计的三分之一工作量,还要与水、电、暖等设备专业密切配合。其主要描述内容有:设计原则;本工程建筑机电设备设置情况,如冷暖空调机组;热源锅炉(热水器);油系统;通风设备;变配电设备;给排水设备;照明设备,包括公共照明、室外照明、泛光照明等;电梯、自动扶梯等;各机电设备的控制要求;分类列出各机电设备监控点数表,并介绍选用监控系统厂商、品牌及系统情况、产品性能的简单介绍。

(二) 通信网络系统

主要内容有语音信息点设置原则;各楼层不同功能用房的信息点设置一览表(可与计算机信息点同表);机房设置;机房设备选择虚拟交换机、程控交换机等;接入网。如果不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同走综合布线系统,则要叙述垂直管线采用通信电缆,水平布线采用四芯通信线等,每楼层设置电话分线箱;管线敷设方式,垂直管线走弱电竖井,水平管线走吊顶。部分工程还有无线通信系统等。

(三)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从严格意义上讲,该系统并非智能化子系统,而仅是通信网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理支撑。有的方案设计将该系统取代通信网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中,特别是办公楼,布线系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按工作区、水平布线、垂直布线、楼层设备间、中心机房等几部分组成,有的工程还有各建筑单体之间的建筑群子系统。目前常用超5类布线,采用超5类的线缆和信息插座,部分工程采用6类线缆和模块呈上升趋势。垂直干线采用光纤,进户线一般采用6芯单模光纤。常见1000M到建筑单体,100M到楼层或桌面。

(四)闭路电视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

这是属于安全防范体系的二个互相关联的子系统,需列出本工程监控点、防盗点的设置一览表,还要介绍选用主要设备的厂商、品牌、功能。目前监控一般采用硬盘录像技术。部分工程要求监控摄像与灯光照明联动。

除以上几种主要系统方案设计以外,对于其他方面的设计也不容忽略,如计算机网络系统,卫星有线电视、停车场管理系统,会议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及触摸式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管线敷设,电源、防雷、机房设置管线敷设、防雷、消防、接地等项目的设计。

四 智能化建筑的施工阶段

针对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复杂性,来研究智能化工程建设统筹安排与智能化系统管理的客观规律。

(一)智能化施工应采用新技术、材料和工艺,必须要有内容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出一分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灵活性、指导性的智能化的施工团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使工程实施在时间上达到速度快和工期短,在质量上达到精度高和功能好,在经济上达到消耗少、成本低等特点。

(二)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包括施工流程图、工程实施各阶段相关单位、相关专业、相关人员及相关系统的划分、主要施工方法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工程防护方法和措施、各子系统调试方案、工程联调方案。该部分着重于工程实施的技术方案,针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应用到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将会遇到的难点,提前做好规划和制定解决方案。为工程实施制定一个技术目标及保证措施。

(三)统筹安排及综合平衡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搞好人力、物力、财力的统筹安排,保持合理的施工规模。施工中的任何平衡都是暂时的和相对的,平衡中必然存在不平衡的因素,不断地进行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条件的综合。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保持施工的节奏性、均衡性和连续性。

结束语

综上浅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建筑会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正规化,在质和量上有一个大的提升。智能化建筑这一高科技产物为建筑业开创了新的内涵,同时也使现代建筑业在领域的各个环节发挥人的聪明和创造力,为我国智能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科学有序,规范健康的中国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瑞武。智能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卜振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滑模施工技术;应用

目前,滑模是当前建筑施工中的主要设备,是在建筑施工中能够节省人力,通过其使用过程中各个技术要点的控制,其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改善了施工条件,降低了混凝土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其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其能够是混凝土进行连续性施工的有利因素使得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广泛的应用在当前各个建筑之中。文本对这一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

一、建筑工程中滑模施工技术的优点

滑模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是采用一个可以随着柱子上升而移动的筒层结构的施工方法来进行施工的过程。建筑物如果现场堆放条件受到限制,采用滑模比较好,在滑模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增加施工速度,降低施工周期,更能够在施工中减少成本控制,降低人力资源的浪费。液压滑模施工是优质、高速、造价低的施工工艺,一次组装lm多高模板,即可连续浇注混凝土,不间断滑升模板,连续成型,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连续成型,结构整体性好、使工程质量得以显著提高。

建筑的竖向结构主要是核心筒体、剪力墙、框架柱、框架梁是结构质量和工期进度控制的重点,这些构件可以采用滑模施工。滑模装置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即由模板、提升架、围圈组成的模板系统,由主操作平台、上辅助平台和内外吊脚手架组成的平台系统,由液压控制台、油路和支承杆组成的液压提升系统。滑模装置的设计主要针对上述三大系统进行设计。滑模施工的重点是抓住施工方案的选择、人员的组织培训、滑模装置组装与拆除、水平及垂直度的控制及纠偏、水平楼板交叉处的处理以及安全质量的技术控制。滑动模板作为新的施工技术,它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能带来成本的下降,质量与效益的提高。

二、建筑工程中滑模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的质量 滑模工艺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较高。①要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工作,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质量优劣的科学依据也是保证滑模工艺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②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按照配合比的要求,保证所用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混凝土厂家选用质量优良的原材料。③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这一点对混凝土的输送、保温、初凝时间和工作度都有一定的影响。④混凝土的和易性(工作度),对保证顺利滑模施工有较大影响。

2、混凝土的施工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注意:①不要污染钢筋,否则,钢筋上的混凝土既不易清理,又影响工程质量和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②均匀浇筑混凝土,包括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浇筑速度指前进速度均匀,保证有利滑升;混凝土要分区分层等厚度浇筑振捣,不得从吊斗或布料杆中直接浇入模板内,应均匀布置,卸在受料平台上,再用铁锹迅速转移到模板内。

3、滑模施工的纠偏①千斤顶垫铁纠偏法利用钢垫板将千斤顶底座偏移方向的一侧垫高,迫使千斤顶连同支承杆偏离偏移方向,带动平台及模板系统作定向滑升,从而达到纠偏、纠扭的目的。顶轮纠偏法是利用已经出模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混凝土墙体作为支点,通过改变纠偏装置的位置而产生一个外力,在滑升过程中逐步顶移平台及模板系统,以达到纠偏目的。

三、建筑工程中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1、模板结构

将组合钢模板作为建筑工程模板结构,内有1m高,外有1.2m高。设置在模板两边肋上,和模板上口存在着8cm左右的距离,与下口有14cm的间距,对两对挂钩进行设置,运用钢槽进行上下围圈,其中上围圈还发挥着操作平台板的承重梁作用。上围圈与模板上口有8cm的间距,下围圈与模板下端有10cm的间距。运用等强度夹板以螺栓对围圈的连接接头实施连接。与不同的墙体厚度相结合,应设置三种型号的提升架,根据滑模平台空间的大小,正确布置不同型号的提升架。

2、滑模施工工艺

(1)提升速度的控制

当较高气温状态下,存在适宜的绑扎钢筋、混凝土浇筑速度以及出模强度时,可对滑升的速度进行稍微提升,禁止有较多提升速度存在。

(2)制作和安装钢筋

筒体内分为两个半筒进行流水施工,因此也应分为两份对构件进行堆放,禁止有乱放的现象发生。通常情况下,水平钢筋的加工程度应保持在6~8m范围内,一般竖筋应小于6m,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向背,禁止有钢筋对模板造成顶柱或钩住的现象产生。不得在滑升平台上一次对较多钢筋进行堆放,且不得出现集中堆放问题。在堆放的过程中,应沿筒体外壁开展均匀设置。

(3)浇筑混凝土施工

在工程滑模施工过程中,首次运用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时要求有较大的流动性存在,对商品混凝土实施缓凝,与滑模工艺存在一定的矛盾。对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出模强度实施严格规定,确保在一定时间内,混凝土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确保混凝土出模的施工质量。要求中对适宜的出模强度进行了规定,使其保持在0.2~0.4MPa范围呃逆,若有较大的混凝土流动性及较长的缓凝初见,则会进一步降低混凝土出模强度,出模之后会容易引发坍塌问题,从而造成无法成型的现象。在该过程中,通过与混凝土和减水剂厂家之间的相互配合,结合施工初期存在着较长的混凝土缓凝时间,第一层的滑模时间达到50h。通过改进处理后,使第一层结构的滑升时间缩短至15h,缓凝时间则为6h左右。

3、测量和纠偏

(1)在滑升模板的过程中,应控制滑模施工的平台,使其处于水平状态,控制操作平台的水平偏差使其达到小于30mm,相邻两个提升架的高度偏差则保持在5mm以内即可。

(2)垂直度的测量。采用轴线控制法对滑模施工的垂直度实施有效控制。通过对观察点的设置,有效测量滑模的垂直度偏差。在滑升每层施工的过程中,应至少实施两次测量。当楼板浇筑完成之后,应再次对滑模实施一次校核。

(3)测量水平度。完成滑模组装以后,应在支承杆上又水平仪将水平线抄出,并每隔200m对一个水平标记进行设置,使其作为千斤顶升差和操作平台水平度测量的主要依据。每层都应对水平标记的误差进行一次检查校正。

(4)滑模纠偏。当滑模和轴线之间存在10mm偏差时,应对逆行纠偏进行运用。一般在纠偏施工中,可运用操作平台倾斜法进行作业。

结束语:

滑模施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中。但是,在应用滑模施工技术时,一定不能照套和照搬,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探讨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技术技巧和实施措施,根据工程的具体做好施工设计,合理设置滑模装置,并且使平台刚度和稳定性达到最佳,这样才能使滑模施工技术得到很好应用,并且达到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丽娟;王锐;;浅谈高层建筑滑模施工中的水平和垂直度控制[J];华章;2011年15期

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施工

1、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1.l要设计出最佳的施工方案

滑模的施工方案施工人员除了要根据经验来设计,事先也做好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并且要对滑模的施工技术特点进行认真分析,最后才能设计出合格的施工为案。另外,在将滑模施工技术应用到高层建筑里面时,施工设计人员要从建筑物整体的设计、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以及施工设备设计等方面综合进行考虑,尤其是建筑物该采取怎样的结构型式和平面布置方式,这样才能拿出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确保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准确性。

1.2要对滑模装置进行合理设置

在安装滑模装置时,除了要采用一些通用构件外,还需根据建筑物自身的结构类型和平面布置的方式来,随时改变其它一些装置的安装方法。由于滑模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具有专一性,这时就需要根据滑模施工特点来制定施工方案、然后按照建筑物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1.3要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平台的刚度以及增强稳定性

施工人员在对滑模进行施工时,要考虑到平台会受自重、施工荷载以及混凝土磨阻力等多种附加荷载力影响的因素,以免出现变形现象。所以,滑模施工时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把平台的刚度以及稳定性增强。施工人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平台木身的刚度和稳定性:

1)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提升架和千斤顶的数量,并且要把它布置均匀,需注意的是布置千斤顶时,需将每个千斤顶之间留出大概1.2m的距离;在对提升架安装时,施工人员要确保其垂直度,并保持横梁的水平性。此外液压油管的长度和直径要确保一致,并需保证油路畅通,以免能将加压时的压力及时的传送到应到的位置。

2)对于需要加密的平台垂直支撑系统,施工人员要适当的增加一些剪刀撑。施工人员通常会采取隔跨加密的方法来设置垂直支撑,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设置剪刀撑时应该将每个 刀撑之间的距离控制在4m到5m之间。另外施工人员还需把柔性平台本身具有的拉筋直径加长,并对拉筋数量进行加密。施工人员在熟悉掌握了筒仓直径大小以后,需采用直径在15mm~17mm之间的拉杆钢筋,而且每根拉杆钢筋之问的距离要控制在1m-1.5m左右。

2、严格控制高层建筑滑模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

2.1要控制好整体施工质量

施工人员再把混凝土仓号备仓好以后,还要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来严格控制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即定时对其内部施工质量进行初检、复检以及终检,这也是所谓的“三检制”体系。另外施工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来清理基岩面。另外,对于绑扎钢筋的质量、安装预埋件的质量和模板边线的复查结果等多个环节,施工人员也要及时检查验收,在确保这三项检验全部合格以后,施工人员才可以通知监理人员来对工程项目进行最后的质量验收,在确保验仓质量合格后,才可以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

2.2要控制好施工成本

在滑模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要做好技术交底和施工过程中有关人员以及资源等各方面的投入。在对混凝土开仓浇筑之前,施工技术以及质量监管人员要对施工作业人员,开展详细严格的技术交底工作,这样便可以随时并熟悉掌握,整个混凝土浇筑时采用的人员、资源投入和滑模施工中的各项流程,并对其施工质量有了全面的了解。

3、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地上32层,地下室2层,裙楼2层,塔楼,1-29层为办公楼30~32层为屋顶机房。

3.2施工方案

该工程核心筒位于塔楼平面的中心,四周为框架柱,柱与筒之间用框架梁连接,结构框架上下位置没有大的变化,特别适合于滑模施工。该工程内部核心筒采用滑模施工,外部梁板柱采用现浇施工(内滑外浇)。标准层施工的关键工序是核心筒施工,提高了核心筒的施工速度,也就提高了结构施工的速度。核心筒滑模准备从第5层开始,滑至29层,29层滑完后,用塔吊拆除滑模装置。

3.3施工准备

在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劳动组织和人员的安排、材料供应及现场布置、施工程序安排,以及支撑杆(千斤顶)的验算、滑升速度的控制等。

3.4滑模施工

1)升速度的控制

在气温较高、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速度及出模强度允许滑升速度可稍高,但不得超过过多。

2)钢筋制作与安装

筒体分两个半筒流水施工,因此构件堆放也应按两份堆放,不得乱放,水平钢筋的加工长度一般控制在6~8m,竖筋一般不超过6m,钢筋的弯钩一律背向模板,并不得出现钢筋顶住或钩住模板的观象。滑模平台上不可一次堆放过多的钢筋,更不允许集中堆放,尽可能沿筒体外壁均匀堆放。

3)混凝土浇筑

该工程滑模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及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需要大流动性,商品混凝土需要缓凝,这与滑模工艺是有矛盾的。滑模工艺对混凝土的出模强度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保证出模混凝土的质量。规范规定适宜的模强度为0.2~0.4MPa,如混凝土流动性太大,缓凝时间太长,则混凝土出模强度会降低,出模后会垮塌,不能成型。这一问题通过与混凝土公司和减水剂厂家的密切配合,针对开始时由于混凝土缓凝时间过长,滑第一层的时间为50h,采取改进措施后,提高到15h即可滑升一层结构,缓凝时间控制在6h左右。

4、总结

总而言之,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滑模施工因其自身使用材料周转少、施工便利且速度快、施工工程结构的整体性比较强、且外观质量比较好等优势,被广泛的推广并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中。此外,随着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控制的不断加强,施工期间又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防治病害,这样便有效的避免了施工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使得整个滑膜施工的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从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悦鹏.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4(05).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程技术管理是建筑行业中一个不易解决好的问题,建筑工程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流程都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施工进度或工程质量,造成无法估量的财产经济损失。尤其是项目实体的施工阶段,在整个项目周期中工作量最大,投入的人财物力最多,管理协调配合难度也最大。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又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此主要针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进行简单浅论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概念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就是要对施工过程的各种施工技术、各项技术活动、各种要素,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控制和调节,组织与发挥,计划与决策的总称。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包含复杂项目、多工种操作、多种技术混合的综合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十分广泛的,包括了熟悉设计图纸、进行图纸的会审、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施工过程中的洽谈商量管理、检验质量、竣工验收等各种技术工作。

2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是当前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建筑施工企业寻求稳定发展的必然。建筑企业要寻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关键是苦练内功,抓好综合管理,从根治起,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又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改变建筑企业多年来工人频繁更换、技术管理及工艺管理无所不为的传统建筑模式。要想寻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独特的管理优势,有正道的管理优势,有强有力的管理优势,那就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强化管理的现代建筑技术管理模式。

3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一是完善贯彻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制度。工程技术标准是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法规,必须认真执行。要加强对强制性标准的培训,增强掌握标准、执行标准的能力。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理一起。对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必须按规定严厉查处。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施工质量管理制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

二是做好施工图纸会审。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项目关键部位的质量是技术管理的关键。在工程项目中标后,我们要认真做好施工准备,特别是与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三方组成的施工图纸会审。了解设计单位对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对施工的要求。施工单位提出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变的要求,通过协商,在满足建筑产品使用功能和保证工程实体质量的前提条件下,解决存在的问题。一定要通过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项目地质勘查资料、设计图纸说明是否齐全;总平面与施工图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是否一致: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相一致、是否表示清楚、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工艺管道、电气管道线是否合理。

三是明确责任。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负责人。应该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负有全面的责任。自身的职责是能够对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解决,是在充分理解业主及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把设计图纸准确地实施于现场。同时进行测量计算数据的复核、参与各工序施工质量的控制,参与进场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等等。也就是说,凡是可能影响工程施工进展的技术问题和工程成品质量的各个施工环节都属于技术负责人应解决和参与控制、管理的范围。

(二)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

一是加强技术交底。加强技术交底是工程按质按量进行的有力保障。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各分部分项工程,都需要进行详细而细致的技术交底,且要通过文件形式表现出来。对于隐蔽工程,更应该进行技术交底,需要特别强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结构部位,加强对特殊施工环节的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等技术要求。此外,对于新结构、新工艺在工程中采用时,也许特别强调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做到层层交底,以确保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对于工程图纸设计意图以及设计的要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具体的操作工艺,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如此,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的建筑精品。

二是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工程质量是整个工程生产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目标是以设计要求、相关规范、工程合同来确定的,因此,技术人员在质量控制中必须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来执行。工程施工质量涉及的东西很多,主要体现在施工工艺和原材料质量方面。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工艺的质量把控,特别是采取了新工艺、新技术的工程,项目部要成立攻关小组,着力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完成。项目部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原材料、设备进场时必须严格检验,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应用到中。施工中如果出现了管理失误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不管严重与否,都需要制定出详细的处理方案并依据实施,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三)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对竣工的项目工程要进行合理的检验与评定,就是要借助于一定的方法、手段对完成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特性和特征进行测定,通过对规定的质量标准与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凡是与规定标准不相符的有关部位和工程,要在检查完后进行相关的加固补强,凡是与规定标准相符合的有关部位和工程,检查后予以通过,对满足优秀、良好标准的,给予优良的评价。质量检查包含以下几项具体工作:一是度量,就是通过一些手段、方法进行测试、测量工作;二是比较,就是用质量标准与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三是判断,就是分析对比的结果,根据规定的质量标准判断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四是处理,就是对被检查的工程项目的竣工后产品进行评价,是否能够通过验收,是否能继续进行下一步工作,是不是要使用一些方法就行补救。

4 结束语

总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管理职能尽可能的促进开展技术工作是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一个核心工作,施工技术管理,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施工安全控制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铟,郭诗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