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体系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教育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调整和完善工程教育体系方面试图建立一种由高等工程教育和职业教育组成的工程教育体系,再加上企业工程继续教育、社会认证,构成完整的工程教育体系;在工程教育方面实现多通道的“立体交叉”;在工程教育的实质方面强调其“实学”的性质,纠正曾出现的“学术化”的偏颇。目前,工程教育体系总体发展趋势和概念而言可在以下几点达成共识:
1.工程不是单纯的技术,也不是应用科学的分支,而是人类造物和做事的实践,这种实践包含技术同时也包含经济、政治、人文与社科,包含不知其然的经验、直觉、灵感和想象力,是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的创造过程。
2.现代工程师应为“T型复合人才”,除了有专业知识外还要面对和解决由经济条件形成的约束问题、由社会环境形成的约束问题、由生态环境形成的约束问题,同时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不怕困难的顽强精神、善于协调的团队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创新意识。
3.工程师的培养是分阶段进行的。一般说来,培养一个工程师需要6~7年,是由学校和企业、社会共同完成的,所以通常说学校只是完成打造现代工程师的“毛坯”。
二、构建和完善工程教育体系
我们武汉铁路桥梁学校是20世纪50年代创建的,纯工科的中等专业学校。在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基于对社会需求的分析,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更加明确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即面向企业一线,培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竞争的综合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定位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符合我校的实际,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构建并不断完善我校工程教育体系。
具体做法为坚持素质教育,强化工程训练。
所谓素质教育,包含专业素质、身体素质、思想、心理和文化素质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教育,尤其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传授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应用能力和造就适应于工程实践的个人品质的素质教育。作为21世纪的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应受到工程素质的教育,其中涉及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群体意识、环境意识、社会意识、经济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工程训练是指根据工科学生的培养的特点,在特定的工程实践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工程技术训练。它通过周密的教学安排,通过教师和教学指导人员的正确指导,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实践、积极创新,科学地思维,在实践中重点进行工程素质的培养。
工程训练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学生极少接触社会、生产劳动,更谈不上接触工程实践。而工程训练让学生接触各种工程设备和相关的应用技术来弥补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各种感受与体验,成功与失败,迷茫与领悟,真正了解劳动的艰辛,了解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与联系,了解创造财富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从内心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更好地了解我国国情,明确自己肩上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更好地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自觉勤奋学习。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在工程训练中,在实习指导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接触各种工程设备和相关的应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学生要接触多种设备,了解、熟悉甚至掌握其中一部分设备结构、功能和使用,从中了解前人辛勤劳动创造的宝贵财富,强烈地映射出创造者的智慧火花。学生可以由此得到启迪,激发出创新的灵感。
4.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学科交叉和专业的相互渗透。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人不管你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将愈来愈离不开高科技。因此,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专业,工程训练教学所进行的技术普及训练,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5.有利于形成知识、技术、经济、管理和市场的良好界面。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实习指导教师要利用良好的工程背景,有计划地将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结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使学生从实习中不仅得到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高,而且在体力、心理方面也得到锻炼和考验,从中也感悟到纪律、安全、技术、经济、管理、群体和市场的真实含义及彼此间的相互联系。
6.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21世纪工科毕业生和现代工程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是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工程训练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心理锻炼的机会,有效帮助打开心灵之窗。
三、进一步改革工程训练,加强素质教育
1.提高实习指导人员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训练的教学目的正由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优良作风转化为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否达到以上目的,关键在于实习指导人员能否正确引导,有目的地进行知识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否在实践教学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实习指导人员面临这一个新的角色学习、角色规范、角色适应和角色创新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指导人员自身素质。
2.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要培养适应21世纪的新一代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工程实践培训的工程训练,应该对学生进行接近社会的现代工业培训,培养综合型、技术型、应用型和开拓型的高层次高质量人才,使他们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很强的适应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开发能力。
3.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工程训练与生产相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工业生产,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作风的良好途径。通过施工的全过程,还培养了学生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群体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经济意识、管理意识等基本素质。
篇2
【关键词】 船舶专业;工程力学素质;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2
船舶行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海洋开发战略的重要基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制造、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制造、结构设计、原理性能等都离不开工程力学知识,工程力学素质是培养“宽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船舶专业人才必不可少重要素质之一。
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也是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本科专业。本文研究建立了面向船舶专业的工程力学素质教育体系,应用于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在创新实践平台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突出实践和研究能力的工程力学素质教育体系
工程力学素质不仅包含基础力学和专业力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应包含数学与力学建模、有限元方法等力学手段的应用,包含工程中力学问题的实践与研究能力等。力学理论应用能力、力学方法实践能力和力学问题研究能力是工程力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3]。
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卓越工程师计划,我校修订了专业培养方案,加强了力学基础教育和专业力学课程的衔接,加深了力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建立了“基础力学课程与专业力学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三个结合的工程力学素质教育体系(见图1),构建了具有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的工程力学创新教育平台,着力学生培养“基础扎实、突出实践、善于研究”的工程力学素质,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
1、基础力学课程与专业力学课程有机结合、相互衔接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体系
基础力学课程、专业力学课程及专业课程关系紧密,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过程中,搭建知识平台,面向工程应用,注重实践研究,启发创新思维,形成了基础扎实,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体系。工程力学素质是一个综合素质,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到专业认识教育,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力学课程,再到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有限元等专业力学课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课程见相互衔接,有序展开,使学生接受一个系统的力学知识。随后的专业课程中强调力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最后上升到实践与创新的高度。
2、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并重发展的工程力学素质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应用实践体系包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力训练、工程实践与实训体系、创新实践教育体系”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侧重课堂理论知识的应用,包括课内试验、独立设课试验、开放选修试验等。第二层次侧重锻炼和培养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包括课程大作业、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设计等。第三层次侧重培养创新意识,包括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自己申请的大学生创新计划、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等。由此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并重发展的工程力学素质培养方案。
3、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有效结合、相互补充的工程力学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课外教育是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通过“大力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形式多样的开放性实践环节”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机制,使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有效结合、相互补充,培养学生工程力学创新能力。二、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和研究能力为目标,构建具有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的工程
二、力学创新教育平台
1、依托学校,健全制度,形成“教学、管理、研究”多元化的工程力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学校将第二课堂要求列入本科培养方案,搭建了科研项目参与平台、创新大赛探索平台、创新研究课题支持平台等,自2008年起开展本科生创新计划,每年投入50万元,让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型、研究型学习。学校自2011年起,投入50万元用于工程力学学科建设,鼓励师生在工程力学素质教育上多出成果。
2、依托企业,深入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工程力学素质教育创新实践平台。学校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外高桥船厂等多家骨干国企、省内著名企业和校内企业签订产学研一体化协议,依托企业开展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使学生接受不同类型的实践锻炼,在实践中认识力学素质与工程的关系,认识力学素质与专业的关系,在实践中掌握工程力学知识。
3、依托教师,人性化管理,建立“教、学、研”一体化的工程力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平台。教师结合专业教学,把握学科发展,通过科研项目、开放实验、毕业设计、指导学生竞赛等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将工程力学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改革、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中不断深入。
4、依托学生,个性化教育,建立机制灵活、形式多样的工程力学素质教育创新学习平台。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等各类科技竞赛,引导学生参加本科生创新计划。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完成科研项目、完成科技作品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
三、工程力学素质教育体系的教学改革实践
1、把握力学学科动向,紧跟专业技术发展,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学团队建设。教学队伍涵盖基础力学和专业力学教师,专业学科交叉融合,相互交流合作。近一半的老师具有国外学习经历,能及时把握力学学科动向,并紧跟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教师队伍老中青合理搭配,教学、科研、实践各有所长。
2、通过加强团队建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学院2005年起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给新工作的青年教师配备1名老教师,指导其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团队建设推进教材建设、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水平,我院力学老师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获省级讲课比赛二等奖5人,三等奖2人。正式出版教材和电子出版物20部,自编各类辅助教材近30部。获省精品教材3部。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2项,优胜奖1项,省多媒体课件二等奖1项。
3、倡导专家型授课,专家教授带动教学团队及科研团队,开展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管理育人等,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素质教育质量。要求每一位教授都到给本科生上课,都要指导大学生创新计划和大学生竞赛等。近几年,本科生获得全国“挑战杯”竞赛二等级1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其他全国性大赛奖励10多项。学生获得授权专利11项。
四、应用前景
工程力学素质是工科大部分专业人才必须的重要素质之一。工程力学素质教育体系是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学实践的总结,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和研究能力,在我校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工程力学素质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在我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焊接与材料成型等多个专业推广,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普遍提高,考研率提高。
参考文献
[1]杜培荣,郑茗元,韩立新.从基础力学课程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J].高教论坛,2007(2):79-81
篇3
关键词:工程机械;课程设计;关联矩阵;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课程设计是工程机械体系教学的关键。高校在课程设计时大多数是局限课本上的题,虽然书本上的题是经过严格的逻辑设计的,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知识量的有限和对专业的认知等因素,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现象,虽然学习很认真,但是不能将课程与整个体系联系起来,使学生不知道这些知识用来干什么,怎么用。为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更好地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结构单一,教学方法“僵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能发掘课堂上的知识点。针对学生在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认识不清,不能将整个课程体系结合起来的问题。首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将以前的照套课本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兴趣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就是在课程设计时主要依据学生的实践课程来设定相应的题目,既不脱离教学中的知识点也联系了实践理论,最后在培养目标上我们应当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体系中对于一些关联性课程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应当做简单地阐述,以培养贯通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一、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体系现状
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体系的类型主要是以理论为主,其中也有的是理论加实践,如表1所示。当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工程机械关联性课程没有实践训练,只是依附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有实践训练的课程,这些实践缺乏创新性,内容比较简单,甚至与理论知识缺少内在的联系。同时机械类的课程设计主要是以齿轮减速箱为设计的对象,虽然设计所涉及的面广,但是内容缺乏创新性,每年的课程设计大多都是相同的,所以设计的内容老化与社会实际联系较少,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当前的教学与设计并不能构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的体系。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二、关联矩阵法建立关联课程模型
目前,为了更好地使关联性课程与教学相融合,在此利用关联矩阵法的原理,建立一种简单的评价体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确定关联性课程的重要性,在设定关联性矩阵时每一门关联性课程对整体教学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这种影响程度可以通过学生对兴趣来确定,这样不同的关联性课程就对应了不同的影响因子,这些影响因子就组成了一个体系,如果关联性课程体系为,那么对应的影响因子就为,通过关联性矩阵原理可知,影响因子体系应当满足:通过关联矩阵的逐项比较原理选出较好的方案。
三、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的建议
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必须要以现代工程教育的实际背景为前提,根据学科的特点在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在传统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现有的实验室和企业实习的经验对教学体系进行整合。(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所有的实践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定,在实践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对整个实践的理论知识掌握,在自己动手去做去分析,并在做完后提出自己观点和建议,培养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进行实验室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继承并更新以往的设计题目,通过学生们自主提出问题来发掘新的思路,可以通过一个实践引出多个题目,分层次的进行。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的适应21世纪对创新人才的需求。(3)开展仿真实验:目前对于计算机的运用已经无处不在,它具有进行大量数据的运算、三维物体的动态模拟等功能,能够高效的解决实际运算中的繁琐问题,在实践教学前先通过计算机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对于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避免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相应的问题。(4)课程设计联系工程实际:为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选择课程设计的题目时,我们可以从在工厂参观学习的车间中选出一些覆盖面广且具有一定创新性的零件作为设计的对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对实际工程问题有叫清晰的认识,我们可以邀请工厂里的工程师走进教室,对学生的设计提出实际性的问题及触发学生的灵感。
四、总结
课程设计与教学体系的设定是高校工程机械体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教学体系的设定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因此,以工程机械教学体系为前提,加强教学和课程设计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毕业人才质量。
作者:张大斌 刘祖国 单位: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朱高峰.工程教育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
篇4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体系;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09-02
一、前言
中国职业工程师总人数是美国的两倍多,但大学文凭求职者被跨国公司录用的,中国仅有10%,而印度和马来西亚分别为25%、35%,只有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专业认证体系,才能提升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竞争力。专业认证强调对工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审核,认证通过的会优先取得住建部系列注册工程师职业资格[1],因此本科阶段工科教育必须以模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载体,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工程领域预期可能取得的成就。工程综合与实践能力是本科阶段毕业生具有创新意识的基础,融合理论课程与试验课程以及实践环节是必然趋势,这对原有“科学教育”烙印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重大,学校招生规模扩大,使其在办学观念、培养目标、专业发展等方面出现了弊端,因此以专业认证为导向,促进农业院校水利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话题[2]。
二、农业院校水利水电专业特色
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就引导高校走多样化发展道路,认为应把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特色专业建设办学目标。要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不断注入时代内涵。2014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至少有一半的高校将向应用技术类转型,这使本科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工程类专业教育认证须加强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建设,突出其特色[3],基本理念为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专业全体学生;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持续改进建立全过程评价机制,且评价结果用于改进提高。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突出自身特色和特点,不断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4]。
(一)设置特色
根据自身兴趣、结合就业前景和培养规模,遵循“志愿优先,成绩优先”的原则,在第四学期选择进入专业学习,对水利类学生专业分流为农业水土方向和水利水电工程方向,其课程体系设置也相应进行调整,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方向就业形势好,出现两年后农业水土方向分流人数少的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担任本科教育的教师工程背景知识不足。目前,工科大学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多为博士、硕士,科研任务重,知识结构为学术型,长于理论研究而疏于工程实践,导致导师无暇和企业加强联系,校企之间缺少沟通,在指导学生上出现了实践环节弱化的现象。
2.课程结构不合理。合理设置课程结构是保证学生形成系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的途径。本专业额定学分为174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共计3分,占22.41%;专业基础课共计49.5学分,占28.45%;专业主干课共计16.5学分,占9.48%;专业选修课共计15学分,占8.62%;实践教学环节36学分,占20.69%;公共选修课12学分,占6.0%;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教育6学分,占3.45%。
3.实践教学不达目标。经过多年实践,学习期间设置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能与相关领域企业单位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形成一定实习及考核评价的有效机制,但“毕业设计(论文)”不能说明学生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实践效果与预期的目标有差距,难以实现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专业人才的目标。
因此,农业院校必须认识清楚各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能力情况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新,明确符合专业认证要求的12项目标,使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取得全部学分。
三、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主要途径
(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人才培养方案涉及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内容设置、实验及实践方式等方面,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在地有少数民族地区及跨境、涉外项目,会涉及到对健康、安全、文化等制约因素,必须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毕业后5年左右,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具备胜任工程师或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条件,能够在水利、水务等部门从事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和管理等方面的生产实践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教学团队的水平高低决定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改革程度。因此,本科院校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勇于创新,建立先进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团队,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研究,制定出与生产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形成特色[5]。
(二)专业课程创新改革
课程建设要强调伦理维度的作用[1],要通过制度化途径构建全面的工程专业伦理教育体系[6],根据社会对水利类专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设置科学、合理、创新的特色课程体系,使学生在规定期限内取得通识教育基础课、大类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集中实践环节等全部学分。开设《工程建设法规及安全环保》、《工程伦理学》、《工程监理》、《人文与科学类选修课程》等课程,使学生了解健康、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使课程设置能体现在本专业的应用能力培养、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上,其中通识基础课至少占总学分的15%,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通识基础课考教分离,而专业课程由课程负责人按照教学大纲来安排考核环节,并结合项目、案例、课题来进行把关。
教材的选用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培养质量,改革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学团队的水平决定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发展前沿,体现新时期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专业认证的要求。农业院校可根据特色需要,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组织教师自编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教材,真正做到将教学和实践、学习与就业、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需要相联系。
(三)加强实践课程比例
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选题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1.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补充社会权威专家为教学力量。教师队伍中应有企业的权威人士或一定领域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数量要能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也应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保证能参与学术交流和工程实践问题研究。这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改革,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
2.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坚持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利用PDCA循环模式构建、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教学团队的水平不断提高[5],积极鼓励学生结合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参加各类竞赛,取得成绩代替相应研学学分。
四、结语
本论文通过对农业院校水利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革创新课程体系的几点建议,建议对各主要教学环节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与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体系,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被用于专业持续改进,使水利水电学生毕业后具有发现、分析水利工程的实际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掌握与工程有关的实验方法,能够具备合理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艺芸,王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伦理维度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32(4):79-83.
[2]何娜梅.独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辨析[J].科教文汇,2014,(7):65-66.
[3]赵琦.切实做好专业认证,正确导向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2):20-22.
[4]梁淑君,谭英杰.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9-11.
篇5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课程体系建设
近年来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很多,有的从其本原进行研究,有的着眼于它的本质,也有的从它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入手,李曼利博士在其专著《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中就整理出50种西方学者关于通识教育的定义,百花齐放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通识教育意义和内涵的理解。在理念的层面,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为教育界普遍认同,但教育理念和教育课程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观念和理念从理想到现实,必须走一段“课程化”的道路。在课程化的过程中如何协调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通识教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在课程建设中如何定位、设定目标、设计编排课程体系、建立课程评价,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特殊作用,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最有效途径。其内容形式丰富,注重艺术情感、审美精神的濡染,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另一种实现个性价值的途径,是其他教育不能代替的。如何使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不成为学生只为了拿到学分的一门课,如何使学生艺术社团不成为以学校名义争得各种荣誉,或在各种场合点缀气氛的一种工具,如何使校园文化生活不是停留于各种形式的各种演出、比赛上,而是使公共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实施美育、贯彻素质教育的极佳载体,并发挥它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人格方面的最大潜能,应该成为每一所高校都认真思考的问题。
“通识教育”的理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资源,使我们更为深入全面地思考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实施方式。大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应当定位在向学生讲授艺术方面的相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让学生掌握欣赏、辨别和批判艺术的方法,逐步成为有艺术修养的观众或听众。在潜移默化的艺术鉴赏和创造的过程中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和心理结构,并重建对生命、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从而成为真正的“综合人才”。而“综合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抱负等素质,都必须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才能够进入施教者的视野,并通过艺术教育等载体得以造就。
课程目标是课程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形态、教程的安排、课程标准的制定,目标控制着课程,也因而控制着教育过程和学生。[1]因此,制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标是通识教育课程开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具体应该达成以下目标。
(一)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促进人格的完善。
韩健敏(2001年)提出,要确立人文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不仅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他们真善美的心灵,构建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2]艺术教育的人文性有非常广泛的内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健全人格及感知力、想象力,培养对各类艺术作品的认知分辨和鉴赏和批判的能力及创造意识,对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
我国台湾学者黄俊杰(2003)强调通识课程设计中应体现“多元主体并立精神”,其主体是指人类文化中各种思想体系如儒家、佛教、基督教……是一个“自主”与“自由”的“主体”,都可以将其价值在现实世界中加以“客体化”而成为具体存在。[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要体现出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关注,又要体现出对其他国家及民族的文化艺术的重视。国外一些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已考虑了此类问题,如哈佛大学“文学和艺术”课程中不仅有《美国的文学与美国的环境》,还有诸如《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非洲艺术中的王权与神话》等众多课程。
(三)构建广博的知识体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促进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
通识教育作为一个引进的教育理念,要适应我国的文化背景、教育传统和社会发展需要,必须经过本土化的改造。我们完全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本地民族、民间的文化积淀,不断地拓宽与完善艺术课程的形式和内容。除了关注艺术学科知识内容外,还要关注跨学科和对国际普遍关注的课题内容,增强艺术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从理论上说,公共艺术是过程的艺术,它注重的是作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公共艺术常常可能是一个社会活动,是一个有时间过程的社会事件,它会不断呈现出新的意义,在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得到训练和强化的同时,健全心理结构,塑造完美人格,开发创造性智慧,提高自身整体素质,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目标。
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
(一)基本框架的构建与设计理念。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群一般都是以艺术、绘画、戏剧、戏曲、舞蹈、音乐、影视、书法艺术门类为基本框架进行构建,主要包括艺术学科理论、艺术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艺术选修课的设立不是针对一个学生的艺术教育,而是针对普通高校非艺术类所有学生的教育。为了确保这种教育有广泛的全面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在内容、教学组织等方面都应进行精心设计,体现横向和纵向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多样性和深度。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在艺术领域的教育需求,应该包含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核心课程与课程。学生可以选修其中的一门完成最低学分的要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能力与兴趣,有计划地对艺术进行系统、完整的了解,包括对各门各类的形式特点、风格流派和社会作用等获得较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体系的内容和目的。
课程体系按纵向与横向的设计,形成了纵横包络下的高校公共艺术课课程体系的构架。纵向课程划分为核心、提高、实践三大块。
核心课程是基础通识课,涵盖三门以上学科,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艺术基础知识体系,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艺术思维能力,解决他们入门的问题,所以称之为基础课。内容以艺术在不同时期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为线索,梳理中外艺术发展史脉络,构建艺术知识体系,了解艺术本质。根据教育部要求,学校必须安排一定的师资开设类似的基础性课程,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提高课程按基础到提高的原则又划分为修养提高课、学科交叉课两类,至少涵盖一门或两门学科。修养提高课的目的在于针对完成通识基础课后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艺术修养的要求,帮助学生从历史、文化、社会和科学的角度进一步理解艺术,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艺术美的基础上,运用现有的艺术知识和理论来解释、品味、分析美的缘由,寻找和评价美的对象之所以美的深层意蕴,即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实现人格的完善。这部分课程包含艺术领域中的各方面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多样性,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远程教育,也可以采用论文写作或讲座等方式。这类课程意涉及了广东音乐课程,是为了体现本土文化教育的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学校可根据师资条件选择性地开设类似的课程。学科交叉课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知识面的广泛性等特点而设置。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引起了许多新兴学科的产生。通过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广泛的要求,顺应时展的需求。
实践课程划分为理论和实践及艺术团排练两类。实践是提高艺术修养最有效、最快乐、最直接的方法。(1)理论和实践这类课程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而设置,一方面顺应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另一方面为特长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带动更多学生加入到社团活动中来,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鉴于中国升学、高考压倒一切的特殊国情,大部分学生被剥夺了应有的艺术学习机会。一些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得到艺术实践学习,获得中、小学失去的学习机会。(2)艺术社团是学校艺术教学的亮点,在校园人文艺术氛围营造的过程中要起到带头、示范和推动作用。将学生艺术团的排练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中,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鉴于以上考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列。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三、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艺术教育专业教师通识教育意识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开发。
课程的具体实施需要教师来完成,一名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受长期以来我国艺术专业教育重技能轻文化的思想的影响,多数艺术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先天不足。大多从艺术院校毕业的教师,本身在校期间受专业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影响,虽然对专业知识精通,但绝大多数艺术教师没有学习过教育理论,对知识的整体认识程度也不够深刻。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出现了教学工作量、教师教学投入不平衡的情况。专职艺术教师除了艺术教学工作外,还承担着大量“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而这部分工作通常没有纳入教师工作量计算,使得担任艺术教育课的教师疲于奔命,时间精力的付出不在教学科研上,更谈不上考虑和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识教育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十分高。教师本身需要有较为完整的学科结构,至少对某一专业的相关学科或临近学科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应该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功底。良好的授课技巧和与学生间的沟通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学校要重视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的培训和开发,优化整体结构,使教师适应通识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开发适合各校自身条件的通识教育艺术课程体系。
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要求:“各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4]
综合性大学本身拥有学科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的有利条件,隶属于艺术学院的艺术教育可以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和综合课程,在课程组织方面实行自由选修模式,在课程结构方面采用横跨型模型。多科性院校学科体系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不均衡,隶属于公共课教学部门的艺术教育课程,可以采用核心课程或分布必修模式,课程结构则采用并列性结构模式以弥补学科结构的缺陷。学科结构比较单薄的或单科性院校由于历史的原因,学科专业较为狭窄,很难建立理想的通识教育体系,艺术教育挂靠美育、团委或教务处等职能机构,应加强导论课程、共同核心课程和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建设。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可以通过联合组建高校联合体,共同开发一个可共享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利用网络条件远程教学、考核、评价。根据艺术教育实践性突出的特点,还可以向社会聘请艺术名家、民间艺人来学校担任指导老师。通过系列专题讲座,艺术家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等活动,逐步构筑和完善以艺术类核心课程为主,人文素质教育讲座、实践课程等第二课堂教育为补充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通识教育下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具体化,有固定学分、有课时保障、有统一要求,师资配备稳定到位,高质量、有计划、系统地开设艺术教育课,不过分偏向专业化,有广阔的覆盖面,把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教学过程。各校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条件、学生需求、社会需要、师资力量等各种条件寻找一个合适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三)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与一般课程不同,公共艺术课程不仅有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更重视对人的艺术素养、人格完善、能力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关注人的发展过程。对于知识的掌握,采取考试等传统手段就可以达到评估的目的。而对能力、情感和人格等方面的评价,由于是动态变化的,而且每个个体又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给评价造成很大困难。
科学的评价应该针对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这是保证教与学质量可持续提高的重要环节。要从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出发评价教师的工作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的评价应该包含对课程的管理考核。艺术课程所特有的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严谨与活泼交织在一起的教学形式,需要实施者更加注重规范。对于学的考核与评价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更好地把握以后学习的方向。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哈佛大学经常采用论文、家庭作业(阅读、写文章、做实验、做科研项目)、问题讨论的参与程度作为考核依据;上世纪80年代美国高校广泛应用一种“档案袋评价方法”,把学生的艺术作品、探究过程及创作和表演的图像资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都搜集起来,对学生学习的整体进行评量,非常有效。我们应该尽快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评价体系。
四、结语
教育理念是指导性的纲领,它通过教育课程来实现。通识教育对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指出了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部门和任课老师需要共同努力,积极探索适合各个高校具体情况的课程体系。一个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注重民族民间文化)、兼顾认知与创造力(艺术欣赏、艺术实践)为特点、符合当代我国大学生思想特点的艺术课程体系,是通识教育理念融入教育课程的现实性的实践。未来公共艺术教学的改革,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入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99.
[2]韩健敏.人文教育: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基础工程[J].重庆师院学报,2002,(2).
[3]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台北:乐学书局,2003:161.
[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DB/OL].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2006-03-08.
[5]冯元元.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下的艺术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
[6]苏丹娜,李文轶.理工科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篇6
1.目标设计单一、局限化
对教学目标有了基本的定位之后还应该有对目标的基本阐述。美术类人文课程的设立旨在教育学生对视觉艺术的看法和思考,同时参与对其批判和讨论等活动;音乐相关课程的设计目标是向学生渗透更丰富形式的东西方音乐,培养学生对西方音乐的欣赏能力,并熟悉西方音乐管用手法。语言类课程的设计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字敏感度和文学素养。
2.课程内容单一
目前看来,国内公共艺术课程涉及面不够宽,对艺术学科知识内容的关注过度,对跨文化、跨学科内容和国际普遍关注课题的引入不足,导致艺术课程结构不合理,不够独立。国内目前公共艺术课程主要包括文学、艺术、绘画、戏剧、舞蹈、雕塑、影视等几大块,以此作为主体框架,主要内容包括艺术学科理论、艺术实践两方面,同时还包括一些艺术相关跨学科内容。
3.教学模式不明确
教学方式比较少,手段单一缺乏,深度不够。国内的公共艺术教育和国外相比存在着理念上的落后和手段上的不足。相关资料显示,哈佛大学的授课讲求个性化,讲究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教师各抒己见各尽其才,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对话方式、启发方式等。哈佛的公共艺术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职责不是讲授,而是维持热烈积极的讨论。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就课题各抒己见,自由平等的提出自己的观点,逐渐澄清辩证的过程,逐渐发现谬误,接近真理。而国内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理念主要停留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只有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才会采取实验操作的方式,教学除了采用传统音像设备之外,对多媒体的应用也较为理想。
4.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不完善
我国相关学者在2005年提出了档案袋评价方法,通过把学生的艺术作品、意念来源、探索过程和图像资料等整理手机,对学生学习进行整体的评价。一些高校则采用了通过考勤、讨论、作业、考试等多种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考察体系,通过多种指标的结合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国内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改革趋势
国内的公共艺术教育咋经过了同国外先进教育体系的对比之后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并且通过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内的公共艺术体系改革拥有一些共同的趋势和特点。
1.课程更加丰富
随着对艺术内涵的丰富理解,艺术的种类也更加多样化,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艺术课程的门类也逐渐被充实,《审美教育导论》《书法与篆刻》《京剧艺术欣赏》等即包括传统艺术,也包括新型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课程被加入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近年来清华大学的艺术类课程从40门增加到了86门,涵盖了包括音乐、美术、舞蹈、艺术实践、表演、传统艺术等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艺术课程的分数要求也越来越高。
2.课程综合性越来越强,联系逐渐紧密
艺术课程的综合化体现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强调把不同的艺术门类、文化、科学等综合起来,强调艺术和科学之间的相互改造、融合,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多文化和多种艺术之间深远联系的理解。
3.课程体系的多元化、人本化和开放化
培养目标的转变影响了传统课程评价体系的准确性,评价体系开始向着多元化多样性发展,与此同时开始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学生通过自己获得知识的传递和个性的培养。现代艺术教育的精神核心就是开放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保持了现代艺术的这个特点,从校内做起,加强了各个学院、班级、个人之间的交流,同时还对校际的交流互动进行了加强,通过交流,为年轻人提供碰撞出艺术火花的机会。
三、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目标的建设
课程目标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在正确的课程目标引导下才能实现课程教育的目的。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确立需要以什么教育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艺术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要紧紧围绕着这个公共艺术教育的初衷,对课程的选取、顺序、对大学生涯贯穿等问题都要进行认真的考察论证,这样才能保证课程符合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2.课程标准的设定
课程设置需要拥有相对的课程标准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识别教育目标是否得到了完成。课程目标的确立需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学生审美的客观规律,着重体现审美体验和艺术鉴赏的能力和价值、思维创新、个性发展价值等教学目的。
3.课程结构的建设
高校大学生艺术修养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艺术教育属于是“补课”,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课程结构的设定需要从普及层次和提高层次、理论和实际教学等几个层面考虑,抓基础,重普及,加大适合低年级大学生的课程,同时注重循序渐进,对课程进行阶梯式设计,实现学生的逐步提高。
4.发挥实践课的作用
实践教学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的重要步骤,通过实践课为每一位受到艺术品感染,希望进行自我创造的学生提供了创作和展示的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位置,通过开设艺术表演、合唱、演奏、绘画、手工等课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艺术创作的艰辛和坚持,真实的感受艺术家为了艺术创作所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生活折磨,从而对艺术品的伟大与崇高认识更加深刻。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成功智力理论;物流The Design of the logistic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 based on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theory
FENG Jia(Zhongshan polytechnic,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04)
【Abstract】Based on reflections on the posi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 this paper cleared the fundamental and strategic position.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theory and the requirement of companies to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his paper redesign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 from the idea route, objective, content,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system.
【Keywords】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the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theory; logistics【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53-02
1对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位思考
对高职实践教学的正确定位和理解来自于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刻认识。2006年12月14日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通过大量的企业访谈和高职学生就业情况反馈,笔者清楚的认识到高职学生的培养规格是不同于科研分析型或者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企业把对高职学生的第一线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和职业化素养放在最基本的位置上,然后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管理能力、系统分析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并且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求。
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责任来看,首先,通过培训学生第一线实操技能和职业化素养,使学生获得相应行业的谋生手段。其次,高职院校在谋生的基础上给学生铺垫一条由基层操作人员向管理人员发展的职业成长路径。可见,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在高职教学体系中应该处于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地位!
2成功智力理论
“成功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obert. J. Sternberg)1985年基于批判传统智力理论的弊端及其对教育的不利影响而提出的。所谓成功智力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用以达成人生目标的智力。斯腾伯格认为,为了达到个人、群体的文化目标而去适应、选择和塑造环境的能力,成功智力包括实践性智力、分析性智力和创造性智力三个方面。
2.1实践性智力。 实践性智力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将想法及其分析的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实践性智力体现在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示范、展现、操作、使用和应用等能力上。缄默知识是实践性智力的核心。缄默知识是基于区别可以结构化、编码化的理论知识等显性知识形式而提出的。
2.2分析性智力。 分析性智力是指个体在遇到问题时所体现出来的知觉、记忆、比较、分析、解释、评价和判断等能力。个体运用分析性智力,在问题初现时便能觉察到其所在;能准确地定义问题,甄别出问题的轻重缓急;仔细地制定解题的策略,尤其注重长远的规划;能尽可能准确地表征信息,以确保信息的有效使用;能斟酌风险和回报的比率,以保证资源分配的最优化;能对其问题解决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2.3创造性智力。 创造作智力是指个体打破已有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组合、运用而产生新颖有趣结果的能力。个体的创造性智力主要包括想家、假设、构思、创造和发明等能力.
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的提出大大拓展了传统智力概念的内涵,揭示了智力形成与后天实践、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智力发挥与具体情境之间的关系。
3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话动的各要索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话动的目标、内容、管理和质量保障等要素。
3.1物流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总思路。 根据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和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本文将高职学生能力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就业能力,主要表现为高职学生一线岗位操作技能和职业化素养;第二层次是晋升能力,主要表现为高职学生的应变分析管理能力;第三层次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表现为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三个层次能力又依次对应了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路径:初次就业岗位——晋升岗位——未来成就。如图1所示。
根据成功智力理论和企业要求对高职学生能力层次的划分,本文将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也对应地划分为“点”、“线”、“面”三个层次。
图1高职学生能力层次与其职业发展的关系示意图
“点”物流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以商务谈判、仓储和货运等多门专业课程为载体,设计一个多“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培训学生在物流第一线岗位操作技能和职业化素养,使之能胜任初次就业岗位的要求。由于“点”实践教学项目的基础性、系统性、学生人数的大量性和教学节奏与生产经营节奏的差异性等多方面原因,“点”实践教学项目采用以课程为载体,进行校内实训的组织形式较为合理,并且可以聘请企业第一线技能操作专家来校承担“点”实践教学项目的指导。
“线”物流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以不同岗位的物流业务流程为指导,以多门课程组成的课程系列为载体,设计一个多“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培训学生物流业务流程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使之具备从初级就业岗位向晋升岗位发展的基础。“线”实践教学体系涉及多项技能和多个岗位之间的衔接合作,是不同岗位业务流程的完整实现,所以在完成相应课程系列的教学后,采用进行校内整周实训的组织形式较为合理。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让学生到企业去进行轮岗实训。
表1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物流岗位分类和要求
相关物流岗位类型岗位技能要求具体岗位企业物流岗位具备商务谈判、产品采购、订单处理和生产运作管理等技能OP、采购员、生产计划员、PLM、跟单员等流通或物流企业储运岗位全面掌握仓储原则、仓储规划、库存控制、分拣、配装作业和运输配送线路优化等技能仓储管理员、理货员、库存管理员、分拣员、配送员等国际物流岗位在进出口业务中能熟练进行报价商谈、报关、报检等相关作业订单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外贸跟单员、货运等 “面”物流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以综合内容课程为载体,设计一个或多个“面”的实践教学体系,培训学生应变能力、管理能力、系统分析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使之全面适应社会的环境和竞争。“面”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学生必须走出去,在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中进行实践学习,所以采用“校中厂”、“厂中校”或者顶岗实习等组织形式较为合理,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承担学生的“面”实践教学指导任务。
“点”、“线”、“面”物流实践教学体系是逐级包含的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
3.2物流实践教学目标体系设计。 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相关物流岗位的技能要求和职业标准,所设置的各个具体实践教学项目目标的集合体。本文可以把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物流岗位分成三类,它们的岗位技能要求和具体岗位如表1所示。
3.3物流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方式。通过对“点”、“线”和“面”物流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设置,使学生在物流实践教学系统中获得在物流目标岗位的就业能力、晋升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如表2所示。表2 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学期物流目标岗位类型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载体“点”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载体“线”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载体“面”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载体第一学期军训、心理教育、沟通与礼仪、经济法、现代物流等第二学期企业物流岗位商务谈判、应用文写作、企业采购实务、生产运作、连锁经营等“采购-生产-销售”一体化整周实训第三学期流通或物流企业储运岗位仓储实务、配送实务、运输实务、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等“仓储-配送”一体化整周实训第四学期国际物流岗位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货运、外贸跟单、物流英语等进出口业务一体化整周实训第五学期管理岗位企业管理实务、创新创业实务等企业生产实训第六学期顶岗实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线”实践教学项目都必须在完成系列课程的教学后开设。以上物流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的载体在不同学期中的分配主要考虑的是不同目标岗位类型的要求和业务流程包含的环节,没有充分考虑各学期课时总量、课时的平衡以及课程之间的承前启后的关系,所以在表2的基础上,还必须根据各高职院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4物流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设计: 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包括物流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管理规章制度等内容。管理对象包括了校内物流实训设施设备、校内物流实训教师、校外物流实训基地、校外物流实训教师以及校内外物流实践活动等。
物流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在很多高职院校都较为薄弱甚至是混乱,除了其管理对象多、制约因素多、教学过程复杂和可控性差等原因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日常管理机构缺位,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日常管理人员缺位和常规化管理形式缺位也是重要原因。
“点”、“线”、“面”物流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要在各门课程载体间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实践教学项目,并且不断的反馈改进实践教学效果,有必要由专职的日常物流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定期组织物流实践教学会议。该会议要求物流专业负责人、校内外物流实践教学基地日常管理人员和校内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共同参加。
3.5物流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设计: 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由校内外物流实践教学基地日常管理机构、日常管理人员、校内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相关设施设备和保障制度等组成。物流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要求高职院校有较完备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深度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关系、“双师型”校内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和合理的实践教学保障制度。
4总结
以上对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是在解读16号文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基于成功智力理论进行的重新构建。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高职教育全面快速发展的时代,本文是出于对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思考,期望彻底打破本科教育对构建高职教育体系的束缚,确立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在高职教育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异,黄翔.校企深度融合模式下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35-137
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掌握好专业英语是获取专业信息、掌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等的必备前提。现阶段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了解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学习和教学的看法和认识,笔者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参与调查的为土木工程专业的8个班级,人数238人,共收回有效问卷230份。然后对问卷调查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在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淡薄,认为专业英语没有什么用处
在问卷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用处的调查中,有45.45%的学生认为现在说不上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有什么用;16.69%的学生认为没有太大用处,但也不能说没用;3.03%的学生认为没什么用处;34.85%的学生认为有比较大的用处。同时,还对学生选择的理由做了调查,其中认为现在说不上有什么用处的学生的理由大致是:①就目前的水平及现实情况还用不上专业英语知识;②如果只在国内工作,基本用不上;③对专业还没有深入地学习,现在接触不到外国专业方面的文献,所以没觉得有用。认为没有太大用处,但也不能说没用的学生的理由大致是:①自己的英语太差了;②现在并没有用上什么专业英语,阅读外国期刊比较少,感觉以后工作接触英语的机会不是很多;③对学习普通英语有一定的帮助。认为没有用处的学生的理由大致是:①以后工作可能用不上,至少在本科层次上是这样;②不打算继续考研。认为有比较大用处的学生的理由大致是:①能够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知识及外国科技的最新动态;②社会需要多元的人才,要和世界接轨英语就更加重要,并且对专业技术有较大的指导作用;③继续读研究生的话,专业英语非常有用。
(二)学生在课余时间基本上不阅读英文的科技文章
在课余时间,对英文专业文献的阅读的调查中,71.21%的学生从来没有阅读过英文专业文献,27.27%的学生只是偶尔阅读英文专业文献,仅有1.52%的学生大量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是不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
(三)对专业英语的重视不够
在对“专业英语在你所学的专业课课程体系中重要吗”的调查中,69.7%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不重要,有30.3%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比较重要。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可以不开设这门课程。
(四)对专业英语的认识不正确
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认识不够正确。有很多学生认为专业英语就是翻译,多懂些专业词汇就差不多了。虽然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应该能够达到熟练阅读和翻译的水平,但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字和语言的学术交流能力和一定的英文科技文献的检索能力等。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技术信息,而并不仅限于翻译那么简单。学生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误解,一是因为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重点多放在学生阅读和翻译能力的训练上,而对于比较实用的专业英语口头交际能力以及土木工程领域内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则显得十分薄弱;二是因为基础英语阶段的应试教育忽视了素质的提高,长期以来学生学习英语是以阅读为主,可以说学生学得是“哑巴英语”[1-3]。
(五)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中碰到的难点较多
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调查中,65.15%的学生认为主要困难是专业词汇太多,单词不认识;39.39%的学生认为对相关专业知识不够了解;33.33%的学生认为长句较多,较难理解;19.7%的学生认为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学习的困难;43.94%的学生认为不能准确、通顺地翻译英文文献。
二、教师在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专业英语的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课上往往因此出现一片尴尬的沉默,因此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方式的调查中发现:仅有6.06%的学生选择了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而有81.82%的学生选择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学习,而教师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学方式。
(二)教材的选择不当
有些教材内容陈旧单一,仅仅是专业技术文献的阅读与翻译,这不符合专业英语教学形势的需要,并且教学内容陈旧,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没有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注重传授知识,没有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前面提到大部分学生认为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不重要,而教师又没有正确引导他们改变这种看法,这样很多学生上课就会漫不经心,课堂气氛沉闷,这样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
三、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而且需要教师通过自身的感受和经历,从相关国际土木工程发展的前沿知识介绍,从今后工作可能要接触专业英语的情况,从我国大型工程如奥运会的场馆设计、招投标建设等按国际惯例操作来积极的引导学生。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土木工程的国际化也是大势所趋,国外还有许多先进的理论和技术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而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学好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只有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到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学生才有可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教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方式的调查中发现:81.82%的学生选择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学方式。笔者在教学中,每堂课都让学生自己把一小段文章翻译在作业本上,在学生翻译的过程中,笔者及时地发现问题,然后进行讲解。对于这种方式在问卷调查中,有75.48%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比较好,通过自己练习再结合教师讲解印象比较深刻。另外,在对专业词汇、常用句型、科技英语写作特点及翻译要领进行讲解后,文章的阅读和翻译都是由学生自己讨论,教师引导和纠正完成的。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三)选择恰当的教材
为了避免学生因为教材陈旧、单一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尽量选择阅读文献为最新的前沿文章,而且除了文献阅读与翻译外,还应包括土木工程领域内涉外业务应用文的写作和听力与会话的内容,配合音频、视频资料,方便学生课外自学。另外,还应包括专业文献的检索内容,让学生至少了解如何进行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专利文献等的检索。
四、结语
如何开展好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在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文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把对专业英语的兴趣与今后的工作结合起来,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参考文献:
[1]芦玉敏.专业英语教学思路探究[J].高教研究,2005,(10).
[2]史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教学;教学分析
引言:截止2013年全国共有1256所普通高职(专科)院校,在校学生达900多万。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虽然高职院校教育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但高职院校的一些教学现状却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就缺乏现代化的人文教育。
1.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公共体育课因其人数众多而变得简单。老师根据教学大纲教授知识,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学习。造成教与学不同步,学生纪律涣散。
1.1体育教学思想滞后。由于受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采用的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片面强调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增强体质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求,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1.2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受传统体育教学思维惯性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仍是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课程并没有跟上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应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注重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与能力培养,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体育课体育教育,应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一致,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考虑高职学生未来职业需求,树立体育教育为未来从事专业服务的意识,推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又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体育教学模式单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是实行传统一刀切式的教育,很少根据学生自身的要求,让其自由选修体育课程。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其所学专业是有所差异的,应结合学生的天生素质和其所学专业的特点,设置一些既可以增强体质,同时又能适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实用。
1.4体育课程的不连续性明显。现代国家提倡“以人为本”,首先要求人要具有健康的体魄,社会的发展趋势已是全民健身、终生运动。而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一般只设置在低年级时期,到学业后期体育课程已中断。使体育教学的系统性、稳定性受到冲击,难以更好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
2.基于新形式下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分析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偏重于应用和实践,提倡学以致用,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普通高校体育的共性,即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更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教育具有定向性、实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又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即要为专业技能教学和专业特点服务。
2.1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大都要从事生产、管理等领域第一线的实践操作,对他们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必须从严要求。目前,要采取切实措施,把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重点放在提高他们的职业德素养、敬业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技能水平上。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要明确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个性特点和不同要求,并使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在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专业有目的地增加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和有良好的体能、技能、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职业特殊性体育素质是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克服外界特殊环境影响的能力,包括生存、发展、抗自然、抗挫折能力,等等。
2.2新形式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具体措施
2.2.1更新体育观念,确立终身体育、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突出高职教育特点,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应根据体育的多功能性,将体育的健身、教育、娱乐功能,以及培养、提高职业体能融人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职业岗位所需的身体关键部位的体能和素质,提升其综合职业能力,体现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特点。应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设专业,以岗位核心能力设课程”,开展适应未来社会职业岗位需要的特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实用性体育教育。
2.2.2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直接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其培养目标更注重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因此,应发挥体育在培养知识复合型、思想开放型和能力综合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必须从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出发,改革高职现有体育教材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打破原有的院系、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要求,让他们自主地、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从而有效地发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职业功能和健身、健心功能,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密切联系专业培养目标、更能适应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岗位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新模式。
2.2.3树立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的观念
正确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以人为本,重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强调对学生个体的个性、人权、价值的尊重、认同和重视,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积极提供多种体育锻炼平台,让学生从被迫状态下解脱出来,进入到积极、宽松、和谐的锻炼氛围中,形成双向互动,从而奠定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基础。现代体育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就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习惯,使学生明确学校体育只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学校体育的完成并不是体育实践与身体锻炼过程的终结,而只是人终身体育锻炼的其中一个环节。只有在认识层次上的提高,他们才能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才能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智能人才。
3.结语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要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开拓思路,进行体育课教学改革,实行具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特色的体育选项课教学,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翻转课堂;创造型人才;互联网+教学
21世纪是网络时代,更是知识和人才竞争的时代,面对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指出,千秋基业,人才为先。教育强则国家强。当下,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伟大而又艰巨的事业,需要创造型人才。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艺术教育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正处在教育制度变革中的高职高专院校必须结合国家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指导方案》进行改革,要培养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人才,必须重视和加强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国内外公共艺术教育状况
艺术是有共性的,各种艺术类型之间是相通的,如果只选修单一种类的艺术课程,对学生的人文修养、人格塑造、创造性思维的锻炼以及毕业后人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应从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设置方面着手。虽然教育部早就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指导方案》,但从实际来看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与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高职高专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与教材、教学模式远离公共艺术教育的轨道,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高职院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目光短浅,严重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二是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薄弱;三是高职院校开展的艺术课程单一,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不合理,缺乏连贯性、系统性、时效性;四是一些综合大学和高职高专的公共艺术教学工作不仅存在着空白,甚至还取消了公共艺术课,出现了以活动、讲座代替等状况。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十分重视艺术学科的设置,据了解,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都重新修订了艺术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2014年,美国出台了指导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艺术核心标准》,明确将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围绕《艺术核心标准》,美国的大学开出很多选修课供非艺术专业的学生选择,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理论鉴赏课和实践技能课,比如艺术史、美术史、艺术设计、工艺美术、手工制作、乐器课、舞蹈课、合唱等;而艺术院系也规定学生选修若干人文学科和自然社会科学等课程,多学科融合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方位的塑造、性情得到陶冶,艺术熏陶使他们视野开阔、审美提升。国外的经验对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二、构建合理、系统的高职高专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一)更新教学观念,引进先进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者要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式”(FlippedClassModel)教学法是近几年从美国引入的新型教学法,现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大、中、小学教育中。2015年7月,笔者和几位同事参加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培训,通过“‘互联网+’时代下的翻转课堂、微课建设与教学改革暨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研修”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与特征。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它有很多优势。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八个字,它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课堂文化,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互动性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有五个环节,包括合作探究、释然拓展、练习巩固、自主纠错、总结梳理。“翻转课堂”其实就是通过师生互动、学学互动实现知识的传递、交流和反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互平台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依赖老师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它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探索、自主研究学习的机会。这种教学法改变了广大教育者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公共资源,打破束缚,寓教于乐,突破学生仅从书本、课堂中获取知识的局限,在教育界得到重视与大力推广,取得实效性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高职高专实现培养模式升级的重要手段。
(二)重视和加强教学新媒介、新技术的运用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教师职业素质和教学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新热点,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发展不断鞭策着教育者改变教学观念,及时将先进的教学技术融入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先进的网络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优势;同时引导学生将学习资源扩大到数字化互联网电子书、网络信息交互平台,互联网正以千变万化的方式、绚丽多姿的面貌吸引着学生,为公共艺术教学注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所以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教学新媒介、新技术的应用,紧跟潮流,促进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水平的提高。
(三)构建高职高专公共艺术教育特有的课程体系
如何以更具时代感的态度去重新认识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尊重艺术多元化、创新性和实验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动文化艺术跨界融合发展,重新阐述和重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1.开放的课程体系构建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网络教育平台,强调校际间的交流性、开放性、实效性。第一,将艺术课堂的学习空间拓展到展览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和文化机构。第二,广泛邀请和引进名师、大师、企业家进校园,让学生聆听名家精英讲座,建立名师工作室,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第三,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充分利用学院资源优势,推动学科跨界融合发展。2.思辨性的课程体系强调学生自学、独立反思、批判思辨、自主实践、协作发展。首先,激发学生运用想象、创新创意、发散性思维进行写作、操作、创作,重视学生间协作、师生间研讨,共同提高,教学相长。其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博览群书,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课内外质疑、分析、思辨或解惑。最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研讨、互评、质疑的课堂氛围,演示、交流展示个人的观点、作品等。3.综合性课程体系探索跨界和融合的教学新模式,跨越学科向综合性发展。第一,尊重艺术多元化、创新性和实验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动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构建以公共艺术课程为纽带的跨越学科和融合的新模式,在跨界融合中展现民族传统艺术的新面貌,重塑传统艺术的新优势。传承、展示、弘扬岭南文化,加强引导,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教育产业的融合。第二,整合课程,尤其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的更新组合和优化。第三,调整艺术课程结构,继续加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高职高专公共艺术特色课程。第四,统合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实现理论、欣赏、技能操作一体化。尊重艺术多元化、创新性和实验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动文化跨界融合发展。4.网络课程体系为了充实完善校园网络化艺术教学,调整艺术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公共艺术教学的特色课程,最大限度发挥公共艺术课程优势,建设一批符合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将校级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升级转型,逐步建设为省级精品资源课程,甚至建设为国家级精品资源课程。精品资源课程是学生课内外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只有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才能实现提高高职高专公共艺术教学质量和创造性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与价值。
(四)重视选修课程与拓展课程的设置
选修制课程的完善与发展目的是提高人文学科、传统艺术、民间工艺等艺术学科的地位,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联系,丰富学生学习的选择,促进学科的繁荣,打破各专业学科课程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局面,使有共同兴趣与研究方向的师生们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关系更加紧密,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就有必要增加相应的选修课程和拓展课程范围,以更好地展现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的知识精华。各种文化的融合使艺术的概念得到无限延伸与拓展,许多艺术教育者纷纷认同的“视觉文化”这个概念代替传统“经典艺术”的概念,“视觉文化”所涵盖的课程内容极为广博。视觉传达就是通过可视的艺术符号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观者眼中,如美术造型、装置艺术、摄影、多媒体艺术、电影、电视、视频录像、书报杂志、各类商品、建筑物等消费产品以及各种学科,也包括景观设计、舞美设计、音乐、古董文物等,甚至包含了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时尚服饰、生活用品、广告、网络、动漫电游等诸多视觉影像、流行文化以及网络艺术等,因此,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也要相应拓展。与此同时,艺术课程内容也强调多元文化取向,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文化艺术中吸收精华养分,让其源源不断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与国际接轨的时尚意识,从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有效扩大学生艺术视野与提高审美品位的必要途径。
结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时代下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发展,高职高专的公共艺术课程也必须与时俱进,冲破保守狭隘的观念,借鉴和学习国外有关公共艺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以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将公共艺术教育构建成为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形成崇尚真善美、追求健康向上的良好校园育人环境,使校园文化艺术建设得以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