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环境政策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环境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环境政策

篇1

关键词: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市场失灵;政策驱动;市场培育

Abstract:There is market failur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payment environment,which needs strong policy driving.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cess and measures of PBC Qingdao Branch in driv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payment environment,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e path of market fostering,namely,taking policy driving as the start point,then taking advantage of market force to design development scheme and confirm the clear order of entrance,so as to make clear the boundary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 and then make dynamic adjustment of policy,finally to form the market oper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government.

Key Words:establishment of rural payment environment,market failure,policy driving,market fostering

中图分类号: F832.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9—0010—05

支付环境由交易以及交易所形成的网络、平台和产品等构成,在金融发展中处于中枢位置,决定了金融服务的延伸和覆盖程度。没有良好的支付环境,就不会有高的交易效率。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被边缘化,各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停滞不前,严重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发展。如何有效推动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成为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破解的问题。

一、研究综述及新视角的提出

农村金融发展滞后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提出了各种解决建议,主要集中在资金、机构及多元化发展、政策倾斜等方面。这些建议具有可行性,但也存在局限性。何志雄(2003)认为农村地区主要存在供给型金融抑制。张琴、赵丙奇(2006)根据农村资金需求者的情况,分析了目前农村各个需求主体之间的不一致性以及出现的替代关系,同时指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机构来满足。然而,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起到多元化的作用。李应军、周鸿斌(2009)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吕世杰(2010)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现实中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新”的特点。黄国妍(2012)指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着、服务对象冲突、目标冲突、监管冲突和竞争冲突等问题。关于财政资金支农问题,沈淑霞(2004)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财政支持农业的规模、方式和效率,针对支持行为和支持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陆文聪和朱志良(2008)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1990—2006年上海市的财政支农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上海市财政支农资金在现有财政支农项目中分配不甚合理。

纵观上述观点,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和支农资金的划拨都有其局限性。财政资金支农“救急不救贫”,无法改变农村金融的实际状况。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表面上明确了政策支持的对象,但不利于从根本上促进农村金融资本的形成。因此,可尝试转变机构视角的政策支持观,从交易视角理解农村金融,进而把创造农村金融交易条件作为政策支持的切入点。

支付结算服务作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加快社会资金流通速度、减少市场现金流量、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作用。

而农村支付环境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具有普惠性质和较高的正外部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市场失灵,应当经由政府和政策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2009年以来,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青岛中支”)按照总分行工作部署,遵循“一卡(银行卡)走城乡、一网(支付清算网络)通市场”的工作目标,全面部署、重点突破、齐抓共管、突出亮点,扎实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有效满足了农村地区多层次的支付服务需求,为加快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青岛市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整体框架及运作效率

(一)青岛推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背景

篇2

关键词:艺术教育;创意经济;文化创意;文化创意社区;文化社区;大学城社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46-3

大学城是现代社会以来因为高等教育而形成的一种社区模式。大学城社区是指在大学城地理范围内的社会团体,主要社会成员为高校大学生及在此生活的其他居民。大学城社区与其他生活社区相比较,居民年轻化,文化素质水平高,且居民的生活兴趣、价值体系、社会规范等相对统一,便于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社区。大学城社区孕育或代表着一个国家、城市先进的教育、文化水准和先进的城市社区发展理念,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学城的建设不仅要学习国外知名大学城已有的建设经验,还要在此基础上吸收当今社会先进的经济文化发展理念,根据时代的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大学城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而且能够成为城市建设中文化和新经济形态发展的坐标。

当前社会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创意时代,创意经济及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也影响着各国的文化教育政策。通过教育修正经济文化,增加国家竞争力,是未来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大学城社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创意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大学城建设带来的新契机与新变化,积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升经济文化建设水平。在各种教育资源中,艺术与创意经济的联系特别紧密,艺术教育的社会文化功能在当今世界被空前地重视,通过艺术教育营建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成为我们时展中的新课题。

一、创意时代的大学城社区:背景与现状

大学城在国外出现已有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而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院校调整,高等院校实行“聚合”,独立大学规模扩大,多校区大学进一步发展,大学城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①目前,全国各大城市都建设了规模不等的大学城。大学城从人烟荒芜的郊区日益发展为设施现代化、商业不断兴起的多功能综合性城市新区。然而,大学城在商业兴起的背后仍然普遍存在着政策落后、文化缺失、社区功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使得大学城社区成为缺乏精神内涵的校舍群、建筑群,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并进而影响着人文化、现代化的大学城社区建设。

“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是笔者基于创意社会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提出的。为什么提“文化创意社区”,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文化社区呢”?虽然二者都重视文化建设,但文化创意社区更强调主体的创造性和文化的创新性。“创意”不是简单的创新,它更强调创新的内涵和方式的人文化,是一种人性化、艺术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逐步从信息时代迈向创意时代,这是一股席卷全球的潮流。以创意为核心,面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迅速扩张,文化创意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和追求,它也同样适合社区建设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是指大学城在创意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以发展高等教育为基础,以文化创新为核心,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提供优质人文生活品质的新型大学城社区。

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创意人才、创意阶层也逐步崛起。大学城是创意人才的集中培育场所,当代大学生最容易成为创意文化产业的消费者和创业者。有利的社区政策可以吸引相当一部分城市创意人群集聚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社区。创意人群、优质的人文艺术环境,再加上促进创意经济发展的经济、文化、教育政策与社区规划,相互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就会推动一个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的建设。而艺术教育,因其推崇的创造力、人文内涵与创意的精神高度一致,因此,推广艺术教育将直接推动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创意社区的建设。发展大学城艺术教育,以美感、创意、爱与关怀来提升大学城与所在城市的软实力,将有利于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建立幸福和谐的社区环境。

二、对艺术教育的重新认识

要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首先要正确认识艺术教育的价值与目的,才能开展行之有效的艺术教育。让我们通过近代以来艺术教育理论发展的路径来看看当代艺术教育的变化。

近代国际艺术教育理论的发展,主要分为三大思潮:一是学生取向的艺术教育,强调学生的自我表现与创造力的启发,起源于1930年代的“创造性取向(Creative-Orientation)的艺术教育”;二是学科取向的艺术教育,强调系统性的艺术课程与教师的循序指导,并倾向于以精英艺术为指导,以1980年代兴起的“学科本位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简称DBAE)为典型代表;三是社会取向的艺术教育,古今中外都有类似的思想,但1990年以后尤其被学界强调,特别是文化层面,因此又称为社会文化取向,它强调艺术教育应以社会为中心、与社会文化脉络结合及立足于民主平等的立场。较重要的社会取向的艺术思潮包括:社会重建的艺术教育(SocialReconstructionistArtEducation)、后现代艺术教育(PostmodernArtEducation)、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isualCulturalArtEducation)、多元文化艺术教育(MulticulturalArtEducation)、社区本位艺术教育(Com-munity-BasedArtEducation)、全球性文化的艺术教育(GlobalCultureArtEducation)。②

从国际艺术教育思潮发展来看,整体趋势是强调艺术教育以人的生活为核心、以社会文化为导向,在这一点上与社区建设指导思想高度一致。综合各流派的思想,社会文化取向的艺术教育主要特征为:1.重视艺术教育在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和功能的发挥以及在学习者日常生活的运用;2.强调艺术教学与当地社会关系的结合互动,3.以多元文化为主要学习内容。③和学生取向的艺术教育及学科取向的艺术教育相比,社会文化取向的艺术教育更适合成人及社会艺术教育领域,因此也特别适合大学城社区的大学生及其他成年居民。

三、通过艺术教育营建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

社区通常具有四个要素:人群、地域、社会互动、社区认同。④结合创意社会的特点,笔者归纳出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首先,通过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应该培育一批有权利、有能力接受文化艺术学习并支持和维护文化艺术发展的人群;其次,对建设有美感创意的优质社区生活方式和创意文化为特征的社区发展目标形成共识;再次,有健全整体的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社区政策、高等教育、文化创意产业、环境设施等方面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和相互支持的局面。那么,在国家现有的文化教育政策框架中,我们应如何通过高校与社区的共同努力来发展艺术教育,营建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呢?

(一)进一步普及文化艺术教育,建立社区审美共同体

只有培养艺术人群及提高民众的审美素养,文化创意产业才能有更大的市场与欣赏人群,因此建立社区审美共同体是最基本的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高校与社区共同提供充足的文化艺术资源,保障居民充分享有文化艺术资源、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权利。

2.强调社区居民维护文化艺术资源、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责任,完善艺术市场,鼓励艺术消费。

3.尊重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人群的文化艺术活动方式,促进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通常的城市社区是基于地域的身份认同,而大学城的居民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他们带来了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从文化艺术和审美角度切入,重建一个属于文化和审美的社区共同体,既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也促进了基于文化的交流和学习,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促进艺术教育融入生活,建立美感创意的人文生活环境

后现论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已经逐步发展到建立一种美感创意的集体生活方式,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艺术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不仅可以进一步普及艺术教育,提高民众审美素养,还有助于建立美感创意的人文生活环境。

1.实施公共艺术方案(1)开展公共艺术活动

利用社区的节庆、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商家促销日等时机,通过论坛、展览、表演、公共出版物、网络等形式,开展公共艺术活动。如每年确立一个艺术活动主题,各高校与社区联合策划,推出系列文化艺术活动,面向全体大学生与社区居民开放。

(2)艺术介入生活空间

艺术介入生活空间主要指视觉艺术,是通过推广公共艺术,影响社区的环境与生态,让美学与艺术的因子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促进居民艺术感的自我觉醒,营造美感创意的生活环境。我国台湾地区在1992年的“文化艺术奖助条例”中曾作出规定,公有建筑物必须提拨百分之一的建筑经费作为公共艺术的设置。之后又推出了“艺术介入空间计划”,主要提供民间团体自主、自发投入美学环境的改造,引发艺术家与民众的互动与沟通。⑤这些有益的经验值得借鉴。

大学城社区与城市的老城区相比,在建筑风格、整体环境的设置上已经向艺术化、美观化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在美感创意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校与社区如能够给大学生和居民提供更多进行空间美化的艺术实践机会和场所,可以促进社区居民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关注和参与,在公众讨论和共同参与中对建设美感创意生活环境形成共识。

2.将文化艺术观念融入高校与社区的行政管理

推广艺术、建设具有美感创意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艺术教育和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责,还应该调动整个社区的资源,包括高校和社区的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美感环境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与推广、创意人才的培养,只有各部门将促进文化艺术发展的观念融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才能真正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推广社会性艺术教育,美化我们的生活空间,建立起促进美感创意社区发展的制度环境。

(三)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大力推进文化艺术素质教育

1.着眼创意人才培养

高校应在教育体制和培养机制上进行创新,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创意人才。设置合理的创意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高校应根据不同的学科方向来构建文化创意课程体系,鼓励学科交叉,特别是工科、商科与艺术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尤其要重视人文艺术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底蕴,提高创意能力,为文化创意产业输送市场需要的人才。

2.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的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具有辐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创意氛围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意人才培养环境。高校应在校园文化环境上下功夫,为同学们提供具有创意、美感和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可以策划开展各项激发创意的文化艺术活动,并以学生的创意来装点校园环境,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改变。

(四)学校艺术资源与社区艺术教育资源相衔接,形成良性互动

1.高校与社区艺术教育资源共享大学城是大学集聚地,每所大学都有独立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软件资源包括艺术师资、艺术课程、艺术讲座、艺术网站、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硬件包括图书馆、展览馆、演出场所、设计类实验室等。除此之外,某些大学城还规划了公共的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音乐厅、公共演出场所、艺术培训中心等。对于这些艺术资源,大学城管理机构、教育管理机构应联合制定艺术资源共享方案,并推出向社会开放的机制,让社区民众尽可能多地享受到大学城的文化艺术资源。

2.高校与社区艺术教育资源衔接

(1)社区对高校艺术教育资源的利用

社区可以利用高校的艺术师资、课程、论坛与讲座向居民开设文化艺术课程;社区可以利用高校的艺术教育场馆向社区居民开放艺术活动,或直接利用高校组织的艺术活动向社区居民开放;社区可以利用高校培养的艺术人才参与社区艺术活动,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创业人才和消费人群;社区可以利用高校在文化、艺术、科技方面的成果,合作开发多种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

(2)高校对社区艺术教育资源的利用

高校可以利用社区的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艺术教育场所,拓展学校的艺术教育领域,培养未来文化艺术消费人群;高校可以依托社区的企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为大学生安排艺术实践机会,开展研究创新,直接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高校可以与社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为企业的发展量身打造创意人才团队。艺术教育的发展引导着一个地区集体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制定相应的文化教育政策和实施具体的项目来促进艺术教育的推广,培养艺术人才,建立健全整体的艺术文化生态,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的目标,并且能够以点带面地促进全社会公民文化艺术素养的提升,在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同时,实现建设美好家园的梦想。

注释:

①大学城――百度百科,http:///link?url=T6EaiYApSJ-mPS5ADqoHkVkkMyTiHQ13GF231y0_Pn9ITtD1Pj95Hz3N2KNE2ZPb

②黄美贤:《我国社会艺术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会文化取向为观点》,“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博士论文,第28-29页,2005年2月。

③同上,第29页。

④社区――百度百科,http:///view/49629.htm⑤黄龄莹:《推动社会艺术教育政策建构文化国力之研究――以文化公民权、公民美学及台湾生活美学三大运动为例分析》,《艺术论文集刊》第15期,第48页,2011年10月。

参考文献:

[1]黄龄莹.推动社会艺术教育政策建构文化国力之研究――以文化公民权、公民美学及台湾生活美学三大运动为例分析[J].艺术论文集刊,2011,(10).

[2]黄美贤.我国社会艺术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会文化取向为观点[D].“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5.

[3]黄美贤.“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文化创意产学园区与社区合作之个案探讨[J].社区研究学刊,2011,(02).

[4]王丽琦.美学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困境及突破路径[J].艺术教育,2012,(05).

[5]柳志红.大学城艺术教育资源共享之研究――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J].文教资料,2012,(06).

作者简介:

篇3

科学的幼小衔接即是培养儿童在身体素养、情绪情感、社会交往、行为习惯、生活技能和认知能力等方面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准备和适应。幼小衔接的核心问题即儿童在此转折过程中的发展问题。因此,要实现幼小的顺利过渡、科学衔接,其关键在于深入了解和掌握影响幼小过渡期儿童发展的各种因素。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影响儿童发展的是儿童生活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不断变化的环境系统。该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并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每一次发展阶段的转折都是一次“生态转变”。因此,儿童的发展实则是与之相互作用的整个生态系统,特别是微观系统的发展变化。所以,对幼小衔接的研究不能是点状、线性、平面的,而应该着眼于处在幼小过渡阶段儿童发展的整个生态系统,多维、立体、系统地进行研究。

依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理论嵌套结构模型,处于入学准备阶段的幼儿和刚入小学的儿童的发展环境系统中的微观系统(micro system),即本阶段儿童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包括幼儿园/小学、家庭和社区;中间系统(mesosystem)包括家庭、幼儿园、小学、社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家-园/校关系、家-区关系、园-校关系、园/校-区关系等)和各自内部成员间的关系;外层系统(exosystem)主要包括专家指导、社交媒体和社区工作等;宏观系统(macrosystem)即影响着人们对待处于幼小衔接过渡中儿童的方式和态度、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习俗和文化等意识形态(如图1所示)。各层次系统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幼小过渡期儿童的发展,影响着幼儿的入学准备和小学生的学校适应。

影响幼小过渡最直接、最深远的系统――家、园/校、区

对于幼儿和小学生而言,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是儿童最直接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儿童联系最为密切、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和深刻。

幼儿园和学校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专门教育机构。但由于二者的教育目的不同,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生活习惯、学习环境都有很大差异。而幼小衔接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儿童从幼儿园的生活学习顺利过渡到小学。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生活制度、环境布置等即影响幼小过渡期儿童最直接、最重要的系统。

家庭是影响儿童发展最早、最深远、最全面、时间最长的系统。儿童从出生到7岁,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对儿童的行为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和情绪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儿童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影响尤其明显。有效的家庭教育能正向地促进儿童的个体形成和发展。家长的教养观念和方式对处于幼小衔接过渡时期的儿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社区是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存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社会群体。儿童的非在园时间大部分在社区度过。同时,社区为儿童提供大量的游戏和自由活动场地。对于处于幼小衔接过渡期的儿童而言,社区所提供的环境有助于情绪的宣泄、压力的释放和交往能力的提高。

促进幼小过渡的关键系统――“家-园/校-区”的互动与人际交往

对于处于幼小衔接过渡阶段儿童而言,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实现幼儿园向小学平稳过渡的关键。即,较强的、积极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其周围成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儿童发展达到最优化。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的互动系统是连接幼儿园/小学和社会支持、文化环境系统之间的锚点,对儿童产生隐性影响。

幼儿园和小学内部成人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职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对人与其周围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园/校内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管理者与教职工正确、一致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有利于形成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共同为儿童平稳渡过过渡期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我国现代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其家庭成员关系主要指夫妻关系。夫妻关系的状况决定了家庭中父母角色的扮演,构成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效果。有研究表明,在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中,孩子往往性格孤僻内向、不合群,容易形成师生间、同学间的对立。良好的与人相处的方式是儿童进入小学的必备技能,如果想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与人沟通交流的技能,父母首先要有和谐美好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质量,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儿童良好的人生榜样,是进入小学之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先验经验。

社区内部的邻里关系是社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反映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及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和谐邻里关系,是指社区居民在与邻里的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的真诚相待、友好相处、和谐相邻,具体表现为邻里之间基本利益一致,心理相容性强,感情彼此认同,有共同的社区归属感和行为准则,能够互相帮助、关系融洽,社区人文环境优美,氛围和谐。邻里承担着帮助儿童社会化的基本社会职能,而儿童社会化是其适应小学生活的基础。因此,社区内部邻里关系作为中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时无刻不对儿童产生影响。

除了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互动系统内部成人的人际关系之外,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是其组成部分,包括家-园/校关系、家-区关系、园/校-区关系和园-校关系。四者在儿童幼小衔接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通过共同统筹有效资源、四方共同协作,创造良好的家-园/校-区良性互动关系。

实现幼小顺利过渡的保障――社会支持、文化环境

社会支持和文化环境是影响处于幼小衔接过渡期儿童幼小衔接的外部环境,为实现幼小顺利过渡提供政策保障和文化支持。对于处于幼小衔接过渡期的儿童而言,社会支持主要包括社区服务、专家指导和政策法规三方面。文化环境主要指社会文化环境。即,网络社交媒体的运用和意识形态层面的作用。

首先,社区服务是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利服务活动。社区服务除了有自发的志愿服务活动,还包含了有组织、有系统、有指导,以社区全体居民参与为基础的社会公益活动。社区中通过利用多元化资源,以组织专家指导,解读国家方针政策,系统的宣传幼小衔接相关常识为手段,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促使国家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从而帮助处于幼小衔接过渡阶段的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其次,专家指导是指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的人员对幼儿园、社区和家庭进行的专业、科学的指导。通过专业资源和平台的有效运用,将科学的育儿观传递到幼儿园、社区和家庭。同时,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加强中间系统的交互关系,以外部力量的形式为科学的幼小衔接提供指导。

再次,社交媒体是互联网上人们彼此用来交换见解、经验、观点的平台,是自发贡献、提取、创造资讯和传播的过程。随着无线技术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后互联网时代加速到来,随之而来的新的社交模式开启了人们全新的生活。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通过消息推送的形式向家长和教师传递“科学”的幼小衔接相关知识,但其中大都为经验之谈,甚至存在错误知识。这些未经考证的“真理”在家长和教师之间传播,影响着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

除此以外,国家政策法规与意识形态作为影响着处于幼小衔接过渡期儿童幼小衔接的最外层系统,主要包括幼小衔接相关政策、传统幼小衔接观念和大众媒体宣传。中国传统教育观重视学校教育,强调知识学习,在大众媒体的宣传引导之下,更加强化了家长“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幼小衔接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出台,表达着国家对于幼小衔接的观念与意志,引领着大众对幼小衔接的新认识。以政府为主导的宣传,能够帮助家长更新衔接教育观念,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幼小衔接的路径――多元支持性环境的形成

(一)家庭、社区“背撑性”支持作用的发挥

连接与支撑两个相对独立事物之间的部分称为背撑。儿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经历着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是一次重大的跨越。在转变和适应的过程中,作为相对稳定的内层结构,家庭和社区,特别是家庭,起着不可替代的“背撑性”支持作用,连接和支撑着儿童的幼儿园末期与小学早期。在这一过渡时期,家庭和社区需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以支持儿童全身心投入到适应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之中。并及时帮助儿童减轻转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即,在社区为儿童提供多层次的学习、游戏环境并营造和睦的邻里氛围的同时,更强调家庭的作用。首先,家长需要提供支持性的养育行为和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搬迁等可能造成物理环境变化的行为。其次,保持与儿童有效的沟通和良好的夫妻关系,尽量避免离婚等可能造成家庭内部结构变化的行为。

(二)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对接”

幼小衔接不是单纯的“谁向谁靠拢”的问题,而是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对接,即幼儿园与小学为儿童顺利适应小学生活而共同努力。幼小衔接既包括幼儿园阶段对儿童进行的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准备教育,也包括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的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承接教育。因此,幼小衔接不单单是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任务,也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育任务,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积极参与,双向对接。首先,幼儿园可定期组织大班儿童参观体验小学生生活;其次,小学为新入学学生提供“新生适应月”并设置相应的过渡课程。

(三)“FECK”互动关系网的形成

“FECK”是“Family-Elemen

tary-Community-Kindergarten”的缩写,在英文中译为“价值”。即,家庭、小学、社区、幼儿园四大主体共同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网络,从而实现环境对儿童支持价值的最大化。

社区应积极统筹家庭、幼儿园、小学资源,发挥参与作用,将幼小衔接纳入社区常规工作中。家庭应保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社区、幼儿园、小学组织的幼小衔接相关活动,并且积极学习幼小衔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幼儿园应利用其专业性,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家园互动和社区指导活动,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衔接教育观,为社区营造良好的幼小衔接氛围提供专业支持。幼儿园和小学应加强交流合作,深入了解儿童在这一过渡时期的生理、心理需求,以便为儿童更好地完成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提供环境支持。因此,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要相互支持、协同合作,构建起一个积极和支持性的关系网,让儿童顺利度过他们人生中的这次重要转折。

(四)贯通型幼小衔接课程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一致、贯通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儿童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幼儿园时期的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而小学则主要进行语文、数学等正规科目的分科学习,幼儿园与小学课程存在巨大的差异。课程体系的断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儿童入学适应困难。因此,应整合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体系,鼓励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进行合作,通过教学交流、互换等形式建立起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课程体系、学习环境和期望。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专家团队的指导是提升教师教育素养最有效的形式。一方面,加强专家对于幼小衔接环节的指导作用,形成教育专家与幼儿园、小学的双向互动合作模式。高校拥有与儿童相关的丰富专业教育资源和广阔交流平台,而幼儿园、小学能够提供鲜活的教学现场,双向多维的有效合作能够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专家通过定期开展幼小衔接相关的讲座或培训,引领幼儿园和小学一线教师树立正确的衔接教育观,为幼儿园和小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专业指导与帮助。另一方面,一线教师定期走进合作高校,通过利用图书馆资源或与专家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五)家长教育素养的提升

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讯最主要的手段。很多家长在面临育儿难题时,往往求助于网络。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儿童教育推送信息,大部分家长缺乏专业判断能力,往往受到所谓“科学育儿”的误导。良性的网络环境能够为家长获取正确育儿知识、形成科学育儿观念提供帮助。所以,一方面,应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建立幼儿保教专门信息平台,并开设幼小衔接专栏;另一方面,应定期组织家长进行舆情分析,针对近期网络主流观点进行辨析,帮助家长正确面对网络信息,同时有效降低对网络信息的依赖。

(六)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加强询证宣传

篇4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农村社区;解决措施

一、安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安徽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安徽省农民努力发展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目前,农村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污染,已成为多种污染并存。农村环境污染类型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一)水环境污染

2011年,全省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24.31亿吨,比2010年增加1.3%。其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7.10亿吨,比2010年增加0.9%;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17.21亿吨,比2010年增加了3.41%,生活废水排放总量占废水排放总量的70.79%,超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0.11亿吨。这些污染物排放量严重加剧了水体污染负荷,受害最大的是农村。

这种水环境污染对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一是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从而造成农村水资源的紧张或缺乏;二是水污染使水产养殖的质量降低,从而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能得到保障;三是农村饮用水安全标准难以达到,易于引发某些恶性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四是水污染会造成农村经常发生安全事故,从而会导致人身伤害、生产损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生活垃圾污染

近些年,安徽农村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农民的消费方式同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应的是,生活垃圾分类多样化,数量逐年都在增加。但安徽省广大的农村社区基本没有专门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和垃圾回收厂。广大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类垃圾,要么扔到门前的河沟里,要么随意倒在房子周围的草地或空地上。这种处理垃圾的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大气环境污染

全省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气排放量在逐年增加。2010年烟尘排放量为4.79万吨,生活废气中SO2的排放量为 4.81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30411亿立方米,烟尘排放量为20.01万吨,粉尘排放量为21.05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48.72万吨。此外,安徽每年会有大量的秸秆产生,而其中大部分秸秆未被充分利用,从而在田间进行燃烧,烟气弥漫天空,造成空气质量急剧下降。

大气污染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一系列恶劣影响:第一,大气质量的恶化,直接危害了农村社区人群的健康,特别是对人们呼吸系统的损害。第二,二氧化硫等直接危害农作物叶片,导致农业产量降低;第三,导致酸雨面积扩大,伤害林草和农作物,加剧土壤淋溶,从而造成土壤资源退化。

(四)农业生产污染

农业生产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大量使用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例如,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5%,农药利用率更低,只有30%,剩下的农药化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淋溶、地面径流和挥发等,对土地、水资源和大气环境进行污染。

近些年,大量畜禽养殖场得到快速的发展,这种快速发展带来一个恶劣的结果就是畜禽粪尿排放量超标,例如,2010年排放量超过1亿吨,因为没有充裕的资金,并且养殖场没有完善的环境管理措施,所以,大多数养殖场的畜禽粪尿基本上浪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更有甚者,直接将畜禽的粪尿排进水塘河流里,例如我所在的叶典村养殖场,就是这种做法,导致水源质量没有保障。并且,大量细菌病毒蕴含在畜禽的粪尿中,这容易引发农村人畜疫情。

二、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成因探析

(一)政策原因

有学者认为,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是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的产物。在我们国家,城乡户籍制度存在差异性,并且推崇重工抑农的战略,导致我们忽视了农村的环境保护。因此,环保政策、机构、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

(二)原因

1、国家对农村的环境规划不合理。我国农村社区覆盖面积广阔,且东部、中部、西部等各地的农村社区环境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我们的环境规划具有一般性,不能因地制宜,因此,农村社区的环境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毫无意义。安徽省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借鉴了一些生态城市与生态农村的建设经验,对新农村社区进行全面规划,但安徽省淮河以南的农村社区与淮河以北的农村社区环境存在着差异性,例如,淮河以北地区水资源匮乏,而以南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对饮用水源地的选址保护方面可能存在着规划不合理的现象。政府在对养殖区与居住地的分离、垃圾处理与生活污水等规划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现象。

2、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我们国家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及重要污染点设立的,不够重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农村环境治理体系与农村现代化进程不协调,有以下俩方面的表现:

(1)政府在制定保护农村社区环境的法律与政策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并且在农村社区设立的环保机构不合理。在农村社区,不能运用保护大城市环境与工业的方针政策,在现行法律规章方面,几乎没有关于农村社区环境污染防治的规章条例,而对政府在农村污染防治中的组织和管理责任,规定并不明确。而从环保机构的设置来看,县一级环保机构是最低层的环保机构。

(2)农村社区环境保障体系存在缺陷。国家对农村社区的环境保护资金投入较少,并且偏重经济发展而不重视环境保护。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一种协调机制,这种机制是由各个相关部门针对农村社区的环境保护而建立的。一般而言,农村社区的环境保护需要农、林、水利等各个部门的共同治理,但大都数情况下,这些部门并没有相互协调,而是分开管理,因此,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相互联系的环境保护体系,导致信息分享没有及时性与流畅性。

(三)环保宣传薄弱

我省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受经济影响,农村社区的教育水平偏低,因而人们没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自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后,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当地的工商业发展,对环境宣传教育未加以重视。

三、解决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社区饮水安全

加强农村社区饮水安全问题,刻不容缓。这一问题已成为安徽省18项民生工程之一,各市县相关部门要真正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依据各地情况,制定好解决方案。各级县、乡政府要依照《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开展农村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规定,编制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

(二)积极发展新型生态农业

积极发展新型生态农业,我们需要做到:因地制宜的引进新型生态农业技术,充分利用农药化肥;培养专业性人才,突破农业生产技术的瓶颈,借鉴发达地区的种植模式与农业耕作制度的经验,把开发生态农业建设当成控制农业污染的有效途径,切实抓好。

(三)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生活垃圾

马香娟等人提出,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措施。这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简单易操作,投资少,基本上这种分类是在独立的家庭中完成的。农村社区的居民一向勤俭节约,这为垃圾分类收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农村环保机构建设与环境宣传教育

在县级设立环保机构,并且分配有专业性人才,这有利于农村社区的环境监测与执法能力建设;需要在乡镇部门设立一些环保的工作岗位,把环保部门监督管理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农村社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例如:推广绿色消费;在农村社区宣传新型生态文明的观念;开展一些环保科普知识竞赛的活动,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一种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张国明,谢维波.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与生态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14).

[3] 苏扬,马宇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02).

[4] 姜文,汪小勇,骆东奇.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14).

[5] 宋言奇,段进军,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可忽略的六大环节[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01).

[6] 唐楠.浅谈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科技资讯,2010(25).

[7] 黄景堂.论新农村社区环境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7(27).

篇5

XXX公司自XX年接手社区长效管理以来,按照园林局党委的要求和部署,以维护社区环境为中心任务,通过两年的精心组织,扎实管理,所管理的社区全部大变模样,绿化覆盖率达到100%,草坪整齐美观,绿地土壤疏松平整,无明显杂草,无垃圾及废弃物,树木修剪整齐,没有缺株和老化,绿篱整齐划一,园林设施干净、整洁、保持完好。在社区长效管理中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组织重视,精心组织。

XX年XXX公司接手了社区长效管理工作,总共有45个社区,社区比较分散,已经很长时间没人管理了,小区内杂草丛生,绿地荒芜,休闲设施损坏严重,而且居民对社区管理有不满情绪。公司领导班子了解到社区的现实情况,专门开会研究社区管理人选,领导班子一致认为要选择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来做,最后大家共同推举了XXX为社区管理员,并且配备了两名协管员,协助刘秀兰共同维护社区长效管理,当时XXX在中南治勘做物业,公司对治勘做了大量工作,治勘才答应让她离开。同时公司专门为社区管理工作配备了一台面包车、绿篱修剪机、洒水车等机械设备,并且组织人员到各个社区中走访,了解每一个社区的具体情况,向社区居民宣传党和国家对园林绿化管理的方针、政策,向居民解释伐挖死树的行政审批手续,在每一个社区中发放便民联系卡,方便居民及时反映问题、及时联系社区管理人员。

二、领导挂帅,责任到人。

社区管理是民心工程,关系到能否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关系到能否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关系到能否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公司领导班子决定由经理XXX亲自挂帅,副经理XXX专职负责,同时对具体负责社区管理的几名员工进行了责任划分,明确责任区域,明确职责范围。在经理和副经理的正确领导下,统力协调各方关系,及时为社区管理供应材料、人员、机械设备,为社区管理提供了充足的后方保障,社区管理员各尽其职,尽心尽责,为优质、高效地完成社区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联系实际,实效和长效相结合。

在社区管理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社区管理人员总是耐心向居民做工作,解释园林绿化的方针、政策。在很多社区中,一楼的居民因为大树夏天容易滋生蚊虫,常常要求把大树伐掉,但楼上的住户却要求多种树,少种草,可以荫凉,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的管理人员一边向他们解释园林绿化方面的规定,一边栽植新树时也尽量远离一楼住户的窗户,力求兼顾到各方利益。在社区管理中,管理人员常常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园林政策,工作联系实际,实效和长效相结合,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既保证了当前园林景观效果,也兼顾了社区长远绿化发展。

四、取得的主要成效

1、社区环境大变样,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刚接手社区管理工作时,小区内草地斑秃,杂草丛生,绿篱杂乱不堪,大树严重缺株、老化,休闲设施损坏严重,公司立即组织人手深入各个社区打草、松土、浇水、修剪、伐挖死树、补栽新树,短短三个月时间,共伐挖死树324棵,修剪灌木球500多棵,修剪绿篱2600平方米,打草40000平方米,维修了多个小区的园林设施,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社区环境立即改观,由过去的脏乱不堪变成如今的“开窗赏花、出门见绿”,成为居民休闲、聊天的好去处,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锻炼了队伍,涌现了一批能吃苦、愿奉献的同志。社区工作冬练三九,夏练三暑,不分节假日,没有固定工作时间,一有需要就要赶赴现场,有时还会遇到个别居民不理解,工作中遇到刁难、阻挠是常有的事,社区长效管理是个出力不讨好的工作。我公司负责社区管理的同志从没一人叫过苦,叫过累,喊过冤,都是随叫随到,特别是XXX同志,无论休息还是上班每天都要到社区检查,她越是节假日越要到全部社区巡查,看到社区一切正常才会安心。20__年除夕她牺牲了回家和亲人团聚,克服了重重困难,伐挖了勘院社区一栋居民楼单元口的死法桐,保证了勘院社区居民平安过春节,20__年冬天武汉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寒冬,她每天在寒风中抗雪救灾十个小时以上,虽然手上脸上冻满了疙瘩,但公司管理的社区没有一个因大雪停水停电,充分保证了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XXX也因为在社区管理工作中认真负责、成绩突出,多次收到社区居民的好评,多次被区局评为“先进工作者”、“模范党员”、“爱岗敬业标兵”等荣誉称号。

我们抱着急社区居民之所急、想社区居民之所想的宗旨在社区管理中做出了一点成绩,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以这点成绩为起点,认真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争取在其他领域也能创出佳绩。

篇6

“两型社区”的概念源于其建设实践,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区。关于其内涵,雷国珍等认为这是包含了两型社会具体内涵的一种社区形态。社区作为人们生活与消费的主要场所,两型社区更加突出的内容是“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3]。姚茂华和舒晓虎认为“两型社区”建设的核心在于培育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社区生活方式,根本目的在于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4]。笔者认为两型社区中的资源节约型社区是指整个社会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其核心在于社区生活消费领域的资源节约,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区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社区公众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关于两型社区的建设,张楚文从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了“两型社区”的研究[5]。刘志海结合武汉市“两型”社区创建实践,提出“两型”社区建设的保障措施在于领导体制、宣传机制、资金投入、社会参与和理论研讨等五个方面[6]。武汉市万松街白松社区在探索“两型”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第一,通过宣传引导居民“两型”社区建设意识和绿色消费习惯;第二,通过社区活动,提高居民参与度,增强社区建设自主性。如“科普实践”、“换客超市”活动及社区自愿者服务队活动的开展;第三,通过引入企业新鲜血液,提高“两型”社区建设活力,如通过引入企业,实现社区节能改造和垃圾的分类回收[7]。从以上的研究来看,已有研究更多的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第二,两型社区的制度环境建设。这一建设内容的主体包括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社区基层管理部门,比如社区居委会。其重点在于两个阶段的制度建设:首先,在开发建设前,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政策和制度上对于社区的两型化建设予以扶持和管理,积极引导社区建设开发部门(商)开展社区两型化建设;第二阶段,通过居委会自治体制和机制建立,进一步发挥社区居委会作为社会基层自治组织功能,营造两型社区建设的良好制度环境。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两型社区的规划管理政策、两型社区建设的基层管理体制与机制。第三,两型社区的人文环境建设。这一建设内容的主体为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其重点在于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公众参与力量,并使其作为两型社区建设的最大主体,通过一系列活动,从而将两型化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这也是两型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生态环保组织的构建,生态文明宣传机制的建立以及社区生态环保活动的组织。从两型社区文明建设体系出发,两型社区的物理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两型的制度环境是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关系得以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两型的人文环境是两型社区建设的最终归宿。通过两型社区的物理环境建设、制度环境建设以及文化建设,最终的目标在于引导社区居民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两型社区建设的内在理论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两型社区建设策略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两型社区建设策略,必须基于人与自然和谐这一基本准则,建立社区两型化发展的物理空间,社区居民在这一空间内将更容易形成两型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建立社区两型化发展的制度环境空间,为社区两型化运营管理提供持续保障;最终在社区人文环境建设中营造社区生态文明氛围,建设社区两型化的公民社会。物理环境建设是两型社区建设的物质保障基础,其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社区的规划阶段。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对于社区的开发建设提出两型化的指导管理意见,包括社区土地资源的节约使用指标、社区内部倡导非机动车模式的出行设计以及内外部衔接顺畅的交通出行规划、社区绿化基础设施及其与城市整体绿地系统的衔接、社区在整个城市空间布局中的地理位置安排,应避免出现“睡城”,从而减少因职住分离导致的“钟摆式”交通出行产生环境污染并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于大部分的城市已建社区,应积极补充配套引导社区居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活方式的公共设施。如降低社区机动车使用率的社区巴士、社区自行车租赁等。以及增强社区对外的公共交通衔接能力,避免现有大型城市社区中普遍存在的采用三轮电动黑车出行,从而加大社区局部大气环境污染的问题。第二个阶段为社区的建设阶段。社区的建设开发部门应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指导意见下,除积极采取绿色建筑策略外,社区绿化环境建设、社区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建设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以社区绿化环境建设为例,通过建设以绿化草坪为形式的透水地面,不仅可以积极补充地下水,适度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缓解社区热岛效应,降低社区居民的空调使用频率,从而更有效引导居民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转变。第三个阶段为社区的维护运行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日常运营和维护管理以及社区生态环境的维护与建设。后者在建设中应注重乡土植物的应用和植物多样性的实现,以增强社区绿化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提高社区绿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社区绿地、公园的建设有利于陶冶社区居民情操、形成生态文明的生活观念。与以上物理环境建设相对应,两型社区制度环境建设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社区规划阶段的制度建设。如何通过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的制度建设,从而引导社区建设开发部门(商)在成本允许下,积极建设倡导生态文明的两型社区,是摆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一建设应侧重通过规划管理制度的制定,引导社区开发建设商开展社区建设中,以人为本,更多考虑居民生活、出行的便利以及社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第二个阶段为社区建设阶段的制度建设。政府应建立两型社区的政策扶持制度、资金奖励机制、两型社区示范区建设管理监督机制等,从制度层面对倡导生态文明的两型社区予以制度引导和资金支持。同时将两型社区建设成绩纳入政府绩效考评系统,从而建立保证其长效发展机制的建立。第三个阶段为社区运营管理阶段的制度建设。这一阶段的制度建设最为重要,是社区两型化发展得以持续推进的关键。主要指社区环境的维护管理体制和机制。具体包括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社区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管理。两型社区人文环境建设的主体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其中社区社会组织主要负责社区生态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生态文明的宣传;社区居民是以上活动和宣传的受众,也是社区两型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两型社区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其实现路径包括生态文化软实力的打造、生态文化建设投入机制的建立、生态文化组织的创建、党社联席服务机制的设立以及生态文化活动的组织。社区文化精英是生态文化内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最终目的在于培育社区居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从而在社区这一基层层面回应整个城市两型社会建设,成为城市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关键基础环节。

结论与展望

篇7

“一园区四基地”打造绿色“产业环”

南海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按照“一园区四基地”的格局来布局。核心园区位于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的瀚天科技城内,重点是打造国家级环境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另有四个基地,分布在罗村、里水、丹灶和大沥四个镇(街)。借助核心区环境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辐射作用,整合各个镇街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在内等多个环保产业,力求实现协同发展。按照规划,四个基地将与核心园区一道,组成一个比较合理的“产业环”。

全面开放“两个市场”催化环境服务业发展

南海区将全面开放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推动设施运营朝专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包括试点河涌整治服务外包、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等,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形式,催生本地环保产业市场;同时,南海已筹建华南首个环境能源交易所,并进行河涌初始排污权、基准排污权价值核定等工作,条件成熟时,将探索开展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指标交易、碳交易以及排污权交易等。

与此同时,集聚区正着力打造的产业促进平台上的“七大中心”。主要包括了宣传展示中心、环境技术检测和认证中心、解决方案中心、科技金融合作中心、信息中心、企业服务与招商中心,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为华南地区提供检测认证、方案解决、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排污权交易、金融风险投资等多个环保领域的专业服务。

此外,南海还在积极开展“智慧环保”物联网监控管理中心的建设,拟建立以排污监控、工况监控、视频监控“三位一体”的环保在线监测物联网,探索节能环保在线监测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目前已经初步组建完成环境监测网,鼓励入网的社会监测机构提供行业整治验收监测、部分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验收和比对监测、环评监测、认证申报监测、清洁生产监测等九大类环境监测与检测服务。

15亿专项资金促环保

为了实现“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2011年8月,南海区政府颁布《佛山市南海区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扶持和奖励办法》和相关实施细则,设立了15亿元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10亿元用于支持集聚区的产业载体和公共平台建设,5亿元采用奖励与补助的方式,用于环保产业企业扶持奖励、上市环保产业企业扶持奖励、环保产业企业贷款贴息扶持、合同能源管理与合同减排项目奖励、重大环保技术成果示范应用工程扶持等方面。此外,入驻企业享受南海“人才强区”、“选种育苗”等其他产业扶持政策。

重庆:成立专项基金支持老旧社区自治管理

环境差、治安不好,重庆市不少老旧散居住宅的这种状况亟待改观。6月3日,重庆市社区自治管理基金会正式成立,它将为社区自治管理提供帮扶,让社区居民实现自治管理。

6月4日,重庆市社区自治管理基金会筹委会正式成立,它将为老旧社区自治管理提供物质帮扶,助力社区内的居民通过自治管理改善居住环境。

篇8

##镇指导组在市县新农办和##镇党委、政府的知道帮助下,紧紧依靠社区干部群众,通过各自派出单位和自身的共同努力,围绕新渔农村建设工作目标,在实施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帮扶救助、为民办事、群众增政、社会和谐等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一)熟识环境摸情况,走村串户宣政策

进入社区后,为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首先做到对全镇12个社区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对社区的人文环境、生活状况、发展趋势、稳定情况、围绕群众、老百姓所思所想进行认真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第三是走村串户宣传党的“三农”、“三渔”政策,与群众专心沟通、说明情况、讲清道理。通过指导员仅三个月的努力工作,基本做到与广大渔农民打成一片,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二)立章建制抓落实,履行职责当表率

根据上级的要求,指导组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一是学习制度。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学习,二是例会制度。每周三召开一次小组会,主要是报告工作,交流方法,通报情况,布置任务。三是值班制度,每周,节假日值班制等。四是请销假制度,五是考勤力制度,六是报告工作制度,七是台帐制度,八是信息上报制度等,为更好的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对照职责,依据制度,各指导员依托社区这个平台,结合自身特长,掀起了一股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在争先恐后中努力工作,当好表率。目前如张岱波、宋健等几位同志在会勤中努力做好工作,起到了榜样作用。

(三)出谋划等当参谋,理清思路创先进

按照市、县新农办和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围绕任务目标,指导组进行认真细比分解,努力帮助社区开展好工作。

一是理清思路谋工作,借助小康社区考核验收的东风,参照高涂社区接受市小康社区考核验收组的标准,在各社区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对照自身的不足修正年度工作目标,力争通过小康社区的验收,目前又有两个社区申报小康社区。四个村指定为“示范整治村”。

二是围绕主题做工作,在学有榜样、争有目标的基础上,各社区指导员按照“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作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的主题要求。积极帮助社区完善发展规划,竭尽全力的为社区争取资金项目来建设社区,截至目前,各指导员依靠本单位并借助社会各方为社区争取相当部分资金和项目,如太平社区指导员叶鸿宾为社区提供编制建设规划、社区综合楼、村民集资房建设方案,公厕改造、危房改造、垃圾清理等基金11万元,万良社区指导员宋健为万良社区道路硬化争取6万元,还为万良小学争取一套健身器材价值1。7万元,为6户贫困家庭落实扶贫资金3000元,岛斗社区指导员何劲松为社区10户贫困户落实帮扶资金7000元,高涂社区指导员为社区争取资金3万元,还帮助建立一科技项目,落实资金2万元,枕头山社区指导员陈国强为社区争取资金2万元,并为社区困难群众争取驾驶员培训减免1500元等。

三是优势互补促工作。小组指导员来自各调战线、职业不同、特长各异。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广泛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发挥优势特长,为镇里各社区培训“四支队伍“,即思想工作队伍、人民调解员队伍,治安巡逻队伍、应急突出处置队伍,120人次,并帮助社区开发科技项目一个,指导全镇科技创新等。目前高涂社区的水果新品种开发已走在全镇的前列,为群众增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四是提供服务做向导,排忧解难促和谐。

为消除社区“零就业家庭“,指导组想尽了办法,查阅了许多有关政策和资料,走访了上级许多相关部门,咨询情况,宣讲了许多上级政策和规定,依托高涂社区“手工编织基地”和“残疾人培训基地”,对“4050”人员和残疾人员进行了培训430人次,并协调了部分企业单位解决就业难题,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培养树立创业先进典型等。目前高涂社区的手工编织业已辐射了其他地区,解决了仅5千人的就业问题,万良社区的“渔家乐”和高涂社区的“农家乐”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起到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得作用,同时,还吸引了大批游客来参观,对##得经济带来了一定得帮助。

在家庭手工编织业,“渔业乐”、“农家乐”等一批产业得带动下,社会得闲杂人员少了,赌博、搓麻将人少了,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少了。而学习技术、健身运动得人多了,有力得转变了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得和谐。

二、存在不足:

(一)指导组工作进展不平衡,工作成效不明显。

(二)信息报道力度不够。

篇9

【关键词】和谐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居民

社区作为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之一。因此,社区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也就显得十分突出。如何促使社区内部各个要素健康、正常的运行和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对构建和谐社区的影响十分重大。

一、关于社区概念的提出

社区是由一定的地域、人口、文化、组织等要素构成的整体,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的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如果我们把社区看作一个系统,其构成要素对社区的影响就显得十分突出。社区内其中一个要素不能正常、有效的运行,就会影响社区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目前社区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社区管理工作的不到位;社区居民公德意识的淡化;社区工作者专业知识的缺乏和其年龄构成的分化等,使社区的发展步伐日益减慢,矛盾日益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发展的不平衡

由于部分党委政府人员、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各方面认识上的偏差;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平衡等,一些地方及工作人员把精力主要放在抓“闪光点”、“树模范”上,而忽略了点与面的结合,没有做到面面俱到,结果导致了社区发展的极度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内部的不平衡。如某一社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而忽略了社区内环境、卫生的改变;二是社区与社区之间的不平衡。由于职业、受教育程度、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社区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二)社区居民的层次分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职能的迅速转化和政府人员的大幅调动,部分社区居民的意识未能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趋势,一些下岗职工、孤老以及丧失劳动力的社会若是群体处于社会的底层,沦为被救助、被关怀的对象。最终,极有可能导致社区治安秩序的混乱。还有一些下岗职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能适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抓住机遇,从而他们在整个社会的层级中发生了变化。这两种情况社区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这样不仅对政府、社区工作人员的挑战大,而且对构建社会也提出了新的历史课题。

(三)社区居民归属感、认同感的淡化

由于社区秩序的不稳定、社区居民流动的频繁发生、以及人们对社会工作这门职业的生疏和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一些不足,使得社区居民的信任度下降。对于那些生活在城市社区的人来说,都是居住在单元楼房,每家每户安个防盗门,出门锁门,回家关门,邻里之间很少来往,几年来甚至连居住在自家隔壁的是些什么人都不知道,在城市社区中,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它形象的说明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极度不够,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对社区工作不支持、不配合,有的甚至持背离的态度。

(四)社区工作者自身的缺陷

社区工作者知识结构单一,且文化水平低;年龄构成不合理,且年龄偏大;特别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缺乏,缺乏系统培训,他们在处理社区事物的过程中仅凭经验、主观意向,未认清自身的职业要求及目标,不具备特定的专业素养。致使社区工作者在处理社区事物中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构建和谐社区中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社区作为基层组织,是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之一,同时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需重点建设的对象之一,它能否健康、正常的运转,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一)关注社区弱势群体,为弱势群体解决基本生活之忧

社区弱势群体主要包括老人、下岗工人、残疾人等,这一部分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差,生活、住宿、健康等条件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社会工作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一项非常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社会工作者是社会的代表,把社会的温暖和人间的爱传给自己的工作对象,让他们对人生充满信心。所以,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弱势群体应给予更多的关怀与照顾,让他们能够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愿意去帮助他们,能够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爱,能够感受到被尊重和人的固有的尊严。社区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还要采取个别化原则,实现案主自决的原则,有区别地对待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都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对待残疾人,不应歧视他们,应从他们的立场、心理出发,尊重他们,树立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对幸福的追求,为他们寻求更好的政策和照顾等;对待下岗工人,应即时挖掘就业指导信息,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就业辅导与职业培训,进行服务的宣传,以重新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对工作的热情;对待老人,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虚心和责任心,使他们老有所尊、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得,鼓励他们工作,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根据不同情况实现他们的愿望。

(二)创造公平、公正、平等的社区氛围,促进社区进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的同质性不断减弱,异质性不断增强,这便意味着社区居民不论是在职业、收入,还是在社区地位、社区福利上都存在极大的不平衡。社区工作的基本目的是实现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缔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而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应符合以下的条件:一是具备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使全体人民无论贫贱贵富、有权和无权、健全和残疾、男女老少或少数民族等都能够受惠;二是在这个制度下,特别是在法律制度下,人人受到平等对待;三是全体人民的生活都受到保障,人民的基本需求,如衣、食、住、行及医疗等,都应得到满足。社区工作者的使命也就是为建立这样公平、正义的社区而努力。具体工作包括改善社区内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倡导更加公平的社区政策和资源分配等。在社区中,每一个居民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政治参与权(法定限定之外)、发言权;在社区福利、服务方面应有平等的对待权和拥有权等(根据个别化原则);同时,社区工作者也有义务向社区居民宣传和传达国家重大决定和决议要求等。

(三)切实推进社区居民自治

和谐社区的建设是需社区居民与社会工作者共同努力完成的,双方之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社区中,社会工作者是社区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各种措施、策略的制定者,居民是履行制度、规范的遵守者。从表面上来看,存在着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但从实质上来说,各种措施、方法的制定都是从居民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都是有利于社区和社区居民的,只要居民意识到这样一些有利的条件,他们不仅会自觉履行和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还会与社区工作者一道为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出言献策。同时,社区工作中,必须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社区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的重要方面,是和谐社区的重要标志。只有切实完善社区居民自治,保证广大居民群众在基层社会事务管理中当家作主,才能调动起群众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建设和谐社区的积极性。即尊重居民的创造性,在各项事物的制定中,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尊重居民的观点和看法,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有利于居民的政策,居民与工作者之间应树立起平等的关系,不能以权压人,更不能违背居民的意愿。

(四)促进社区居民归属感、认同感的提升

由于社区居民的暂住性,以及对社区安全的不确定性等,使得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淡薄、疏远,很少有沟通、交流的机会。这样,社区内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就降低。居民归属感、认同感的降低,社区的秩序、卫生、安全等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根据社会工作的观点,社区问题不是个人性的问题,而是集体性的问题,需要通过动员群众、大家组织起来,一起去解决问题。社区工作者应适时地、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需要居民广泛参与的活动。如:开展有关妇女、青少年或者老年人的健康知识讲座、社区晚会、社区法律和道德文明宣传等,同时在活动中要做好广泛的宣传与动员,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集体参与,有利于社区居民广泛交流意见、形成不同观点的碰撞;有助于扩宽个人的视野,扩充个人的知识面,调整个人的私欲;也有助于社区工作者根据集体的意愿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这样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便会逐步提升。

(五)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氛围

社区环境是社区成员在一定的地域内所面对和感受的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是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综合体。这里主要是指社区物质环境,它包括社区环境卫生、绿化美化、道路和市政设施建设等。社区工作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纯粹的追求改变个人,而应着力去改善社区周围的环境,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及政策。社区工作者应在社区设计、规划、筹备等方面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向社区居民灌输环境保护意识,和社区居民一道,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观和舒适。这样不仅让居民呼吸到新鲜、清新的空气,而且给居民提供了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和谐社区应该同和谐社会一样具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特征,它也应当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和谐社区的建设需要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党委政府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随着社区工作人才结构布局不断合理化,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党委政府对社区建设的高度重视,人们对社会工作这门专业认识的不断深化,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不断深入,城市社区将会朝着正常的轨道向前迈进,最终与和谐社会的要求接轨。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市委.加强和改进市社区服务路径探析[J].市委党校学报,2006(6).

[3] 孙莹.社会工作者在我国城市反贫困中的使命和角色[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1).

[4] 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5] 姜力.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几点意见[J].社区工作, 2006(9).

篇10

尽管很多电子企业选择生产外包,我们依然坚持自己设计和生产大多数的产品,这也意味着我们在全球生产中尤其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工厂选址、设计、建设以及新产品的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我们努力保持所有材料和资源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可控。

英特尔环境政策

我们建立了完整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流程和文化体系,更有效地管理公司业务、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体现了我们对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的绿色承诺。英特尔包括保护环境健康安全政策、气候变化政策、水资源政策在内的多项环境政策,保证我们生产运营各环节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英特尔行为准则”含有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用于指导员工的行动;我们对供应商也设立了清晰的环境期望和指导原则,便于供应商同我们一起行动,优化整个产业链的环境管理属性。

英特尔环境管理政策

环境健康安全政策

·承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总公司环境健康与安全的要求

·承诺将安全融入到业务决策和运营过程中,提供安全和无伤害的工作环境

·承诺致力于设计、生产安全和节能的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承诺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社区做一名负责任的成员

气候变化政策

·英特尔相信气候变化是一项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严峻挑战,需要社会和政府的严肃应对。为此,英特尔已经通过减少全氟化合物(PFC)的排放、提高设备的能效、生产更高能效的新产品等措施不断减少“气候足迹”

水资源政策

·安全性:致力于保护我们在社区所用水资源的质量

·充足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我们的运营对社区水资源供应造成的影响

·透明性:针对我们的水资源使用和保护措施与社区进行交流

·可获得性:确保我们的运营不会对社区成员水资源的可获得性造成负面影响

·责任感:考虑我们所有运营环节对水资源的影响,包括在项目选址时评估是否可获得可持续供给的水源、将节约用水纳入到我们的工厂设计当中、针对新的制造工艺变更制定具体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努力支持与当地实践相符合的安全、持续、充足、经济的水资源供应

全球环境管理体系

围绕英特尔的环境政策,我们建立了多个部门互相协作的全球环境管理体系,在推动与环境责任有关的战略、运营、产品改善以及政策行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特尔大连工厂的总建筑面积为16.3 万平方米,其中洁净厂房面积达1.5 万平方米,工厂的建设和运营秉承了英特尔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理念,成为英特尔在中国“为环境而设计”的绿色工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一直以来,大连工厂秉承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追求产品制造与环境保护共赢的结果。

大连工厂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重视环保、健康和安全,不仅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增长、社区的和谐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带动了区域半导体人才的培养、芯片产业供应链的完善、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生态体系的建立、卓越制造和先进环保运行理念的变化。同时,我们结合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全球领先的绿色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和规划目标,将公司多年来的环境责任战略、环保理念和提高信息系统自身效率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分享,使各界重视信息系统对环境的影响,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大力推动形成适合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模式。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

总经理 郝弘毅( Rick Howarth ) & 厂长 梁月海

提高能源效率

应对气候变化是极为重要的环保议题,英特尔多年来采取措施,记录自身的碳信息,并公开披露碳足迹。

英特尔坚持以综合性方法降低自身的碳足迹。通过节能改造、绿色采购、增加太阳能使用等措施,逐渐优化生产和运营能效。作为降低碳足迹的重要措施,英特尔一直购买风能、太阳能、小型水电等清洁能源碳汇指标。2013年,我们购买了31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2014年初,英特尔连续第六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绿色能源采购商。

我们正在开发针对商业中心、数据中心、房屋及其他特殊功用建筑的能源整体控制方案,并同领先的科技团体合作开发高性能的温室气体影响模型,寻求更为直观的气候变化展示方式,同时主导、参与了多个可持续城市建设的相关研究。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英特尔探索一种综合性的方法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在提升能源管理、提高能效、加大太阳能投资、增加绿色能源采购、绿色建筑设计等方面,通过有效且可持续的方法,经济且环保地采购和使用能源。

高能效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