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施工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国家对电网基建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有一个清楚的定性,对各个方面的管理都做出了规定。电网基建工程是电力行业的一部分,其标准化管理主要指在整个电网基建过程中,各方面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统筹安排好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努力提高各方面资源的利用效率。具体的管理要贯彻到电网基建的工程前期、工程建设与总结评价等工作中。只有各方面做到标准化管理,才能保证电网基建工程项目各方面的达标。
2.电网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电网基建工程建设的管理问题
在电网基建工程建设进度计划管理上,如果前期没有统筹安排,必定会出现工程延期问题。工程的延期不仅会导致整个工程无法按时竣工,同时也会导致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在某些地区,尤其是东部较为发达的地方,对电力的需求非常大,工业生产和居民的日常生活对电力都有极大的依赖性。而在这些地区如果电网基建工程建设周期的延长,基建工程无法按时竣工,对这些地区的工业和居民日常生活会带来极大影响。所以在电网基建工程的标准化管理上,建设时间进度计划一定要管控好,保证工程的按时竣工。
2.2电网基建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电力行业是一个基础性的行业,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这也就对电网基建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安全性,电力资源的特殊性要求电网基建工程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能正常供应电力资源。电网基建工程质量要保证各项技术参数都能达到要求,材质上能合格,在这些方面严格把控工程质量,避免以后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2.3电网基建工程技术管理问题
电网基建工程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其就要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在电网基建过程中有的环节会有很高的难度系数,这些方面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然而在有些时候由于管理不当,忽略了技术的重要性,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会导致电网基建工程竣工后不符合要求,在开始运行后也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在技术管理上一定要做到标准化管理,在需要技术支持的地方,要组织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实施可靠的施工方案。
2.4.电网基建工程合同履约问题
目前,电力建设项目管理领域合同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法律风险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电基建工程合同涉及物资、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合同双方事先做出的各种约定和承诺,如物资的供货时间、索赔、不可抗力条款、合同价款调整变更等等,都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依据。但是,目前电力工程市场竞争激烈,合同体系不完善,参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电力工程合同管理风险承担上的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
3.电网基建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策略
3.1制定合理的工程施工计划
工程的施工计划是施工前期的一个重要准备工作。在施工前,工程的总体建设周期,各个时间段的工作任务都应该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论证。上面已经讲到了施工时间周期上出现的问题,如果这一块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在施工前期,工程的施工计划应该有一个详细的规划,可以邀请项目主管、专家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代表等共同商讨论证,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表,使各方面人员都了解工作计划,共同保证后期的施工进度和完成效果。
3.2加强质量监管
电网基建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管不容忽视,这是实现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质量监管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做好统筹安排。首先,要指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人,这主要是相关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这样可以提高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另外,要组建专门的质量监管队伍,专门负责质量监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消除质量问题,保证质量安全。还可以建立一套质量监管制度,制定一定的奖罚措施,对造成质量问题的人员要进行处罚,争取在每个人员心中形成质量第一的意识。
3.3加大技术支持力度
在电网基建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中出现的技术上的问题,应当予以足够重视。技术问题直接关系到电网基建工程能否正常运行。其牵涉到的技术问题也很多,如规划建设110KV变电站的选址、电气设施设备、环境协调发展和智能自动化水平等等,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所以在电网基建工程项目中一定要有一支强大的技术人员队伍,给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3.4加大电网基建工程评价考核力度
电网基建工程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选择资质合格、业绩优秀、服务优质的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队伍。规范参建队伍合同管理,激励参建队伍提升建设能力与服务水平。根据参建单位合同履约情况开展评价考核,建立基建项目管理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各单位在贯彻落实标准化管理要求的同时,推进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推进基建工程标准化建设。
4结束语
篇2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电子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6-019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6.095
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和自动化特征,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特征
在当今社会中,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电力系统可以实现电力的生产和电力的传输,并且将变电设备结合适应,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网络系统,所以一个相关完善的电力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力供应的高效性和稳定性。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完善,很多科学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直接对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且还能对电力的负荷进行有效的控制。
电力系统是以自动化技术为依托的一类技术,其中心为计算机技术,而且借助了不同的智能化的硬件和软件,从而可以对电力系统各类设备的运行进行有序的管理,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得到有效的调节,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可以安全地运行。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施工技术是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技术结合起来,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控制,实现了智能化的协调机制,并且促进了数据的自动化的传输,确保输电的稳定性,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1 扩大电网的规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而且实现了不同技术的结合,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智能化的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在具体的应用中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其不仅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量,而且还使电网的规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电网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满足了经济建设中对于电量的需求,而且确保人们的生活的稳定性,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而且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不断的完善电力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实现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融合。电力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充分地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通信技术,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扩大了电网的规模,确保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有序性。而且电力系统的网络的扩大可以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良好控制,在系统出现问题后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1.2 实现远距离传输
在一些偏远地区,各项基础设施的条件比较差,而且经济比较落后,电线的施工成本非常高。通过制定科学的电线线路方案,采用柔性的输电技术,完善自动化技术,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偏远地区供电难的问题。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其自然h境比较复杂。所以,供电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偏远地区的自然环境,而且还应该充分分析其经济条件。在偏远地区,供电的成本要比城市高。在对输电线路设计的环节,应该采用柔性设计的方案,可以有效地完善输电的效率,通过自动化技术的采用,电力输送的效果大为提升,而且实现了远距离的稳定输送。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远距离供电,而且电能的质量不会下降,使得偏远地区的居民的生活可以得到保障。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尽管我国已经引进了较为先进的自动化的施工技术,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的用电量在上升,在电力资源运输的过程中,其负荷在不断的上升,导致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受到阻碍。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其经济条件不够发达,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不能进行研发,而且各个地区出现不平衡的问题,这一情况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力资源的高效供应。
2.2 技术设备出现老化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相关的设备会出现老化的问题,这一问题会导致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很多电力系统设备的性能并不能达到标准,这就导致电力系统在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难度。电力设备需要花较多的时间进行维修和保养,而且不同的电力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在维护方式上也就存在差异,每一种设备在自动化施工技术控制中都发挥着非常突出的作用。但是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很多设备出现老化的问题,会导致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电力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其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人员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但是在电力系统实际的施工中,维护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导致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能顺利的采用,常常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3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问题的建议
3.1 科学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
我国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分析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的应用情况,设计完善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的方案,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安全隐患的产生,确保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
3.2 不断更新维护电力设备
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的流程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相关的部门应该强化经济的投入,确保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可以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使用,形成完善的电力系统和自动化的施工技术,从而可以对电力系统的相关设备进行维护,确保其质量比较好。
3.3 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施工的环节比较复杂,所以对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技术,提高综合能力,定期学习先进的技术,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身的水平,适应当前的各项科学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技术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企业的情况,通过对岗位的分析,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平时应该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电力企业应该定期开展一些培训课程,从而使技术人员的水平可以得到提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的支持。
3.4 增强设计的科学性
现在自动化技术和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整体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系统设计环节缺乏相关的经验,而且在系统建设方面也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所以要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考虑电网所处地区的情况,才能制定完善的政策,有效地防止自动化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任何冲突,防止其在运作的过程中出现常见的故障。
要对系统进行分布式的设计,在实际的设计环节中,考虑问题要针对现实的情况,不能一次性地考虑全部的问题,因为随着环境的变化,系统的运行情况也会发生变化,要针对每个环节,设计独立的预警分析,在进行构架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采用模块的方式,防止在多个模块管理中出现系统的冲突问题,而且在接线问题的处理上,要尽量简化接线,防止一些不必要的接线占据大量的空间。
很多自动化的电力软件在具体的运行环节,都要进行多次接线的方式,针对这一问题,相关的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多功能继电器的方式,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接线的流程。在二次接线的过程中,很多不必要的流程可以直接忽略,在对开关柜等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完全实现分布式设计的方案,从而在开关柜的设计中,可以省略不必要的接线,从而有效地防止各类操作失误的情况。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兼容性,对系统的延展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尽可能的将各类电力软件进行规范和分类,实现自动化的接口技术,这样才能确保自动化技术满足各类设备的使用要求,在电网面对不同的环境中,才能更加灵活地
运行。
3.5 强化设备更新维修的资金投入
在电力网络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要通过对电力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的分析,在企业中要对相关的设备进行维护和分析,而且还要不断完善自动化软件和技术的研发工作,在这些方面都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的设备运行得更加的稳定。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地区性的差异,所以各个地区的自动化施工技术和电力系统的设备更新方面存在不平衡性,发展水平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政策,对于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应该进行相应的扶持,确保这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经济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升自动化施工的技术水平。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设备,应该定期的维护,做好系统的升级工作,确保设备在运行中的稳定和安全,使设备发挥出最佳的作用。在我国的偏远地区,国家相关的部门应该做好电网建设的扶持工作,安排相关的负责人员可以深入到偏远的地区进行调查,并且针对偏远地区的情况,做好相关的维护和更新工作,对电网进行定期的巡查。工作人员在检查设备的过程中,要实现全面的检查,并且落实好各类维修的工作,使得各类故障问题都能切实得到解决。
4 结语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施工技术如今已经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还存在局限性,技术水平的发挥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系统的性能。
参考文献
[1] 卢喜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8).
[2] 闫军杰.电力工程自踊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科技展望,2015,(4).
篇3
【关键字】供电所;绩效精益化;计划;表单;信息系统
一、前言
随着县级供电企业规范化建设、供电所精益化管理的深入推进,供电企业在推行供电所精益化管理、创建标杆供电所工作中,供电所仍面临基础设施配置与发展水平不适应,自身缺乏健全的责任目标建立能力,基层员工技能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效率要求等问题。
二、供电所绩效管理现状问题
1.管理责任错位导致业务运转的成本高效率低
部分职能管理部门在业务中没有有效地发挥策划指导职能,需要供电所配合的工作安排多且不合理,很多工作没有经过分解就安排给供电所,使得供电所在工作开展时没有明确的执行目标,造成较大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耗费。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在供电所开展供电所业务流程梳理、表单梳理及优化方面的组织工作不尽理想,职能管理部门与供电所之间存在对业务流程的认识偏差,在实际运作中界面划分还是不够清晰,容易导致出现工作的管理真空。
2.班组绩效管理水平不足
职能管理部门不注重报表管理,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协同不足,不能实现数据共享,使得基层单位数据、报表重复填报的工作多。供电所层面陷于表单填写、统计分析、数据报表报送以及迎接检查等方面繁重负担,疲于应付,没能将精力和力量充分运用到具体的营销服务和设备运维等核心业务上,造成核心业务的工作质量不高,基础数据收集不及时、不准确、不齐全。
3.员工技能水平影响信息化建设进程
供电所员工年龄结构老化现象突出,部分年纪较大员工未能熟练掌握本专业范围内的业务模块,信息化推进成效不明显。突出表现为信息系统对供电所基础数据的录入、查询、统计分析等工作的支持度低,生产MIS系统配电设备台账、物品台账、缺陷模块维护不到位,造成基础数据缺失,很多数据需人工汇总、查询和统计分析。各供所对生产计划模块推广应用的二次培训不足,生产MIS和移动作业平台(PDA)、配电GIS系统的功能模块培训不到位,员工应用不熟练,工作开展不畅。
三、供电所绩效精益化管理模式探索
以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规范化建设管理提升为出发点,扶绥供电公司推行“计划+表单+信息系统”+“工作手册”的“3+1”管理模式,以创建标杆供电所为载体,建立职能管理部门与供电所工作衔接的管理机制,通过完善营销信息系统应用(供电所计量自动化系统)、开展配网运维精益化管理,实施“看板管理”、“抢修精益管理”项目,开展供电所规范化建设管理提升工作。
1.全面推行供电所工作计划管理
贯彻执行公司《供电所计划管理指引》,明确供电所、各班组计划的承接、编制、审核、审批要求,反复开展《供电所计划管理指引》的宣贯、培训,使员工了解掌握班组工作计划的来源以及编写规范、要求。班组有效应用生产MIS系统、营销MIS系统完成年、月、周工作计划和闭环管理,工作计划全面、完整,闭环及时。
为避免计划与实际工作脱节,要求线路巡视、维修等核心运维作业要列入工作计划中,把未知的抢修作业列为临时工作计划,有效扭转工作的随意性。如对配电管理方面,加强设备日常管理,对电压监测仪、无功补偿装置按标准要求每月巡视一次,设备及线路巡视周期与供电所简明工作手册要求时间一致,按简明工作手册要求至少两个月巡视一次;定期开展台变接地网电阻检测,制定检测计划及检测结果记录,针对供电所配网运行分析不到位的情况,每月结合扶绥电网运行实际进行分析,开展低压配网月度分析等。
为了使供电所负责人、班组长掌握工作计划的编制方法,公司引入思维导图工具,通过反复培训、现场指导工具使用的方式,引导计划编制人员将工作进行层层分类,实现工作计划的模块化、结构化、层级化,实现工作计划不遗漏、层次清晰。经过3年实践,各供电所计划编制人员均掌握了利用思维导图编制工作计划的方法,各层级的工作计划实现目标明确、措施合理、责任到位。
2.核心业务流程优化及表单应用
(1)理清工作界面,完善岗位职责
一方面理清部门、供电所之间的管理界面。落实供电所执行层定位,在《广西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南2016版》和《供电所工作简明手册2.0版》明确的“职能部门与供电所职责界面”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供电所与职能部门管理职责,明确管理性、事务性以及日常报表等业务事项,并做好职能调整;另一方面,在供电所内部完善班组间的职责界面。确定接户线为运维班与营业班的职责分界点,接户线以前设备运维归设备班,接户线以后设备运维归营业班,营业班负责辖区内400V及以下线路设备巡视维护(不含运行维护、检修、消缺、抢修及护线宣传等工作),同时将400V及以下线路通道清理职责移至设备维护班。
(2)业务流程梳理及优化应用
扶绥供电公司组织各职能部门对供电所规范化推广经验材料进行反复修编,重点核心业务流程图的业务指引、流程节点与供电所、班组岗位设置与实际不符进行补充完善,抓好供电所主任、班长及班组员工对配网设备巡视流程,配网缺陷处理流程,配网抢修工作流程,配网设备验收流程,低压业扩办理流程,抄、核、收工作流程,计量装置故障处理流程,线损管理工作流程,安全督查管理流程九个核心业务流程的培训及应用。
(3)表单梳理与应用
基于供电所的工作执行定位,按照“减负、高效”的工作思路,组织各供电所根据本所实际对供电所需执行的流程、表单和报表进行优化、整合。具体细化业务流程、岗位、表单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同时,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供电所规范化建设、生产两册、星级班组建设等管理要求进行充分融合,遵循表单的填写必须与实际的具体业务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操作才有表单”的对应关系,有效杜绝“两张皮”。为提高班组表单应用的积极性和使用能力,将供电所作业图形化,制作关键作业简图,形象说明作业的步骤及工作要求,便于员工理解。
3.信息系统应用助力业务流转绩效精益化
扶绥供电公司按照网区公司要求,在供电所层面实施营销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全面应用,推进移动作业平台、计量自动化系统、所务管理平台应用。一方面完善生产类信息系统使用的考核意见,强化标准的执行刚性。通过抽取各项业务基础数据的完整率、准确率、及时率等系统指标,检查、监督供电所使用信息系统的情况及质量,从而确保标准的执行刚性,提升数据质量;另一方面强化员工对系统操作的培训,提高信息系统使用的普及程度。除通过开展公司与上级单位间的双向交流培训外,通过组织操作技能考试,以考促学,提高供电营业点员工对系统操作的技能水平和普及程度。
4.应用供电所工作简明手册提升绩效精益管理能力
扎实推进《供电所工作简明手册2.0版》应用,明确的“职能部门与供电所职责界面”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供电所与职能部门管理职责,明确管理性、事务性以及日常报表等业务事项,结合网省公司业务指导书应用要求,将营销服务、配电运维业务流程梳理成果纳入《简明工作手册》,确保各班组员工岗位业务系统流转、管控到位,让员工只使用“一本书”,就能清楚自己的核心工作是什么、怎么做,更好的履职到位,简单、规范、易操作。
四、供电所业绩精益化管理实施
1.营销服务精益化管理
(1)推进业扩精益化管理
推行业扩报装“三免”服务,压缩时限,提高业扩报装效率,落实低压客户业扩装表接电的实施主体责任,协同做好低压客户报装服务工作;规范营业厅客户档案管理,统一规范客户档案的内容及要求,实施定置管理,完善标签标识,对客户档案信息按线变户关系分摆放区域,统一存放地点,统一进行定置。
(2)推行电费精益化管理
大力推进非现金缴费工作,加大宣传动员、上门服务力度,实现非现金缴费客户比例95%以上;结合各网区费控业务推广计划,优先推进标杆供电所远程费控工作;完善落实电费回收考核责任制,有效开展抄、收工作,实现年度电费回收率≥99.98%。
(3)实施线损精益化管理
落实分台区线损管理年度目标责任制,台区负责人制定线损目标的管控措施。建立有效的线损闭环管控,依托计量自动化系统开展日线损监测,抓好线损异常PDCA管控,及时开展线损异常分析和异常处理。
(4)强化营销数据质量管理
将“设备主人制”管理机制延伸到营业服务人员,落实营销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建立营销设备主人与配电设备主人联动工作机制,有效开展营销基础数据核查和动态更新,确保营销存量、增量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用。
2.配电运维精益化管理
(1)落实配电设备主人管理责任制
按照“四个一”和“四个管理要素”的要求,认真落实供电所设备管理责任、管理职责及考核评价内容,签订设备主人责任书,纳入员工年度、月度绩效考核。
(2)强化配网数据质量管理
以设备主人为责任主体,有效应用资产管理系统“数据质量看板管理”模块功能及现场核实,做好常态基础数据核查和动态更新,确保配网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用。
(3)建全完善配网图纸
开展电网GIS、配网单线图的现场核查、制图及动态更新工作,确保配网图实相符、真实准确,为班组开展配网运维、检修抢修提供安全保障。
(4)规范高低压配网抢修
进一步规范供电所配网抢修工作模式,人人掌握抢修过程的故障查找、隔离及处置等环节的工作要求和记录。
(5)完善“一线一案”
明确故障排查的方法和步骤,突出故障排查过程的逻辑性、严谨性和实用性,严格审批程序,组织做好员工培训和有效应用。
五、供电所绩效精益化管理实践成效
通过推行计划+表单+信息系统及简明手册应用的绩效精益管理模式,扶绥供电公司下辖供电所绩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取得以下成效。
1.供电所绩效精益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各供电所按照“示范引领、全面推进、持续完善”思路,以创建标杆供电所为引领,导入“消除浪费、创造价值、持续改善、精益求精”的精益理念,进一步落实“摸清营配家底、理清工作界面、规范业务流程、运用信息系统固化”规范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供电所绩效精益化管理。各供电所严格执行《供电所规范化建设成果2.0》范本推广应用、营配信息数据管理、信息化应用、线损管理、快速复电管理、班组建设相关要求,主要业务指标得到显著改善。2016年,渠黎供电所入围创建广西电网公司标杆供电所名单。2017年,荣获南方电网公司“最美供电所”优秀奖。
2.流程表单及信息系统应用成功为基层班组减负
通过信息系统应用,综合统计、分析、汇总等管理或事务性的工作上移至职能部门,提升了报表数据获得的便利性和报表数据的共享水平。供电所班组将更多的资源、精力集中于安全生产、营销服务主业工作中。
篇4
[关键字] 电力工程; 自动化; 施工管理; 管理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的基本特点
不同于传统的工程施工行业,电力工程行业的施工过程不仅仅需要在建筑过程之中应用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还要求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之中加入电力工程管理的施工特点,应用电力工程管理之中的先进技术,完善电力工程施工过程。因此,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首先,相比较于一般的建筑工程,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更加的复杂,因此,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具体的来说,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包含有对输电线路的安装、电力设施的安装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特点,与此同时,进行电力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强,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的具体施工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发展;
其次,相比较于一般的建筑工程,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过程涉及的学科面更加的广泛,是一门涉及了多重学科的知识交叉型施工领域。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的具体过程之中,要针对具体的施工环境随时做出相应的变化,满足电力工程施工的全面性要求;
最后,相比较于一般的建筑工程,电力工程施工更加注重对施工细节的掌控。这是因为电力工程施工过程是将各种不同的电气元件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一旦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产生整个电力工程线路上的连锁反应,严重影响到电力工程的正常应用。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之中注意电力工程的每一个施工细节,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施工质量。
二、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截至目前为止,通过我国的多年努力,已经在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相比较于发达国家的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具体的体现在我国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上。具体的来说,我国的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虽然已经可以结合预先设计好的设计图纸来进行对电力工程的成本控制,并初步建成了一套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和机制。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些体制和规则已经不能适应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要求:
首先,我国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项目数量正在飞速增长,与此同时,这些项目在开始施工之前并没有妥善的进行处理,相关的设计图纸也没有详尽的对施工过程进行规划,这就给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也给电力工程施工项目带来了很多的风险问题;
其次,我国的大部分电力工程施工公司都只是盲目的进行电力工程施工的项目招标工作,凭借着自身的品牌优势四处承包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但是,这些公司却忽视了对公司内部管理人才的培养,导致公司内部的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难以满足电力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最终导致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难以保证;
最后,我国的电力工程材料市场不够完善,很多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所需要的施工材料存在着紧缺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质量不合格产品涌入了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过程之中来,严重的降低了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阻碍了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就需要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之中不断引进新技术,革新旧体制,促进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
三、解决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1、宏观把握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
所谓宏观把握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指的就是在进行电力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之中,宏观的对施工项目进行研究,并参考其他的电力工程施工自动化管理的经验和范例,结合国际上的领先管理技术,制定出符合电力工程自动化管理的新方案,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过程的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宏观的把握住电力工程施工的每一个项目,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做出可靠的改变,满足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需求,提升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水平。
2、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的施工成本管理技术
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资金使用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采用合理的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手段,完善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过程。所谓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技术,指的就是:
首先,在电力工程施工的前期进行对整个施工项目的全局分析,根据电力工程施工项目设计的具体要求,对电力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监督管理控制,制定出相应的预算成本金额,大体的估算出电力工程施工的支出成本;
其次,要逐层逐级的对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进行研究,对电力工程施工的施工材料进行精密的成本分析,力求做到在保证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可靠性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经济性。
3、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的施工质量管理技术
衡量一个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优秀程度的重要指标就是电力工程施工的施工质量水平,与此同时,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质量管理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对电力工程基础设施的质量管理,这一部分要求施工团队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工作,保证电力工程基础设施的施工质量;第二是在电厂的建设之前,充分了解到电力工程施工的具体施工环境,制定危险规避措施,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问题制定预案;第三,定期为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内容的培训工作,提升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第四,根据电力工程施工设计的要求,制定相关的施工规范规则,并严惩可能出现的违规操作,创造安全的电力工程施工环境;第五,要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设备投入,并对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运行。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是满足电力工程施工的科学管理技术,是电力行业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针对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复杂性、全面性、细节性的施工管理特点,就要求我国电力工程施工部门在吸取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从完善电力工程自动化管理的成本控制技术、电力工程自动化管理的质量控制技术等几个方面不断完善发展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提升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水平,保证我国电力工程事业的顺利发展。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和文字组织能力有限,因此,本文如有不到之处,还望相关工作人员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 颜世伟;探讨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关键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129-130.
[2] 李兰春,王涛;关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若干问题探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48~66.
[3] 廖新星;浅谈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要点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4):67-68.
篇5
关键词:国外公路 机械化 施工管理
自高速公路问世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等已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公路养护机械化上已得到了全面实现。对路面进行质量评价来建立一套全面的路面养护系统,的确能够给交通运输带来一个整洁、快速、流量大、优美的工作环境。所以,路面养护机械就会随着国内外高级公路的快速发展随之增加的,同时与之相对应的公路养护方法就应运而生了。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对公路养护机械管理的方法进行探究分析。
一、对机械设备装备的选择
在对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已基本实现了路面、桥梁和路基工程的施工以及材料的采集、加工和运输等机械化。我国现已拥有瑞典的“阿特拉斯”(ATLAS)履带钻机、德国的‘汉姆’(HRMM)35t级轮胎压路机等比较重要的机械基础设备。而压实机械就有:压实粘性土壤的土壤压实机以及振动羊角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有拖式、手扶、组合式和自行式这四种,其中激振力是从110KN到236KN不等;不同质量的轮胎压路机;还有压实狭窄工作面的振动夯板等。
二、对公路机械化施工进行管理
1.编制合理化的施工计划
公路机械化施工是较为综合的一门学科,它是进行选用合适的施工机械、进行科学的组织施工,进而完成整个工程作业的全部过程,如果使用的是比较先进的施工机械还是比较方便的,而最为重要的还是要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对于国外的承包工程,当知晓业主的中标消息后,其项目经理必须在进行施工前编制一套可行性的施工组织设计,用来指导整个工程的开展实施。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对招投标文件、投标时所做的初步施工的组织设计以及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的研究,并根据这些进一步核实调查施工的环境和现场,并搜集相关的资料。比如即将完工的某公路工程,它的全长是54km,土石方数量呈700多万方,其中大、中型的桥梁就有3座,路面结构是三层沥青表处结构,预期工期是33个月,采取的施工方法是非常专业的,共同组成路基桥涵、石方、石料破碎、路面等5个专业小组,给其配备有相对应的辅助和专用机械,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对道路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法的工程进度快,对于机械的利用率也比较高,其经济效益也是极好的。
2.合理选用施工机械
对于施工机械数量和类型进行选配时,是要根据工程的分类情况、工程数量、运输条件和工期等开展的,按照配组机械中具有最小工作能力的机械决定相互配合机械的组合能力,使得各机械的工作能力能够匹配,以达到最经济和最合理的配合。比如在即将完工的某个路基施工过程中,选用的是大功率(在220kw以上)的推土机进行凿裂石方和推硬土,而小功率(在162kw以下)的推土机是用来传送大功率推土机所推下的土石方和推松土的;推土机和装载机配合起来进行装成,从卸车运土到平地机修正路基,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羊角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完成对路基的粗坯加工,对于这种综合性的机械化施工,其生产率和机械的利用率是非常高的。
3.着重进行机务管理
第一,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依据路桥公司现有的相关规定,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对机械管理实施的相关细则,作业机手的岗位责任制、机械安全的操作规程、机械维护和保养间隔台时(km),主要施工机械的台班产量、各级保养作业的项目表,主要机械易损的零部件使用周期和油耗定额等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对于用好、管好、维修好、保养好机械设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对机械设备(人员)进行组织进场。首先要对机械设备的出厂(修理)质量严格控制,在项目经理接收机械以前,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注进行验收、试用。此外,在相关的规定中还有规定:“以正常使用与保养为前提,当汽车行驶了5000km时,质保期中机械运转了250台时;如果在质保期内意外发生故障或是提前损坏的话,工厂是要包换保修的,这样对出厂质量也是一种保障。其次是要严格控制进场的时间。国外的施工会被工期影响到,这时机械就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进场,不然是会严重影响到施工的进程,而对于组织人员的进场,项目经理是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被录用的。第三,我们管理的重点在于对施工现场进行机务管理,会在随后进行单独描述。第四,供应材料和配件。机械在运行中肯定会对轮胎、油料、总成和零部件造成一定损耗,所以说后勤的保障工作是极为重要的,由于对于物资供应起来是非常繁杂的,从最开始的计划、询价、付款、运输、清关到最后的入库,这项工作的周期很长,环节众多,如果对此计划不周或是供应不及时时,就会导致机械停止运行,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施工。比如进行编制易损易耗的配件、掌握总成磨损和主要零部件的规律,查找轮胎消耗定额油料以及进行市场调查等。
三、对施工现场进行机务管理
1.对现有的机务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在机械施工前的各类组织计划的工作基本完成后,当机械已经进入了正常的施工阶段,这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由于国外所承包的工程会受到标价和工期的影响,一般来说机械运行实行的是两班制作业,机械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是很高的,如果对施工现场没有进行很好的管理,就会导致机械事故的发生,我们在这方面是吃过亏的,那时的机械完好率已经下降到了40%,对施工任务的完成和进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正是因为对施工现场疏忽管理,机械轻维修保养和重使用造成的。根据机械化施工组织的特点,在机务管理时,要明确分管的范围,专业施工组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要重点管理。
2.要严格实施定期保养和机械例行制度
由于是两班制作业,对于驾驶员来说强度是挺大的,再加上一些大型设备单人进行保养时有一定困难,所以之后是由修理工和驾驶员配合起来执行的,做法是:在每天早上要提前1-2h到场,对每台设备检查保养,添加水和润油料;要严格维修,进行定期检测,按照修理原则,若在恶劣环境下机械的作用会有所下降,就要在定期保养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保养的周期,一般情况下要缩短15%-20%。
3.给施工现场派驻修理人员
给施工现场派驻一定量的修理人员,对临时发生的故障进行处理,减少停工造成的损失,能够及时的排除故障,驾驶员也可以大胆的进行工作。在施工现场可以配备相应的工程修理车,对排除故障有一定的作用。
总而言之,我们要结合以往施工的管理经验,对公路机械化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总结,对路面进行质量评价来建立一套全面的路面养护系统,事实证明是能给交通运输带来一个整洁、快速、流量大、优美的工作环境,这样也能有效提高公路机械化管理的质量,而对于其经济利益的提高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参考文献
篇6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一)电类课程具有基本概念抽象、知识点分散、分析方法多样、器件和电路类型复杂等特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实施中,不仅要求学员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强调学员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员在校期间的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理论融入到实践技能中,使学员能够通过实作的方式学会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一直是困扰电类基础课程教学的一大难题。
(二)学员职业的特殊性,很难对自己岗位联系不大的基础课程产生兴趣。还有的属于转专业学员,所学课程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并且多数学员的学习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弱,学习电类课程时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但我校学员大多来基层部队,有很强的动手欲望,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实验课的效应,广泛开展实践性教学,提高学员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专业课中装备分解、组装和检修打下坚实基础。
(三)同时开课的班次较多,实验室的安排非常紧凑,不能在理论课后立即安排相应的实验课,导致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脱节,致使很多学员对理论课似懂非懂,实验课遗忘实验原理,不知如何操作,使得教学效果变差。
针对以上的现象,如何同时提高学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到理论知识,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教研室全体人员集思广益,并结合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学经验,已在近几年推行以“做中学,学中做”为主要模式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和要求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大胆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将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的局限,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是即能够突出学员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员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注重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构架,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但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员的业务水平的要求较高,对学校的硬件设备设施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满足相应的教学要求:
(一)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以下特点的课程比较适合开展理论实践—体化教学:理论性强、课程内容较为抽象、不进行实验不易理解的课程内容;技术性强,不进行训练难以掌握的课程内容;研究性强,不通过实作无法讲授的课程内容。
(二)在教材上,教员要针对所教专业的特点,所任学科的特点,学员岗位的要求,精选教材或自编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组织编排。在讲授内容上要体现针对性与实用性,以任务为主线编排好教材内容。课程安排上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不割裂理论与实践,做到相互交融,浑然一体。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实践“教学做三合一”的教育理论。
(三)教学场所上,最好选用相关实验实训场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这样可充分地使用实训设备,提高教学效果了。另外许多教学器材并不能搬到教室,只有在实训场地内才能很好地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
(四)教员能力上,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员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者,而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尤其是在课前设置任务时应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难易适中的任务,并且在实作的过程中教员能够排除突发的故障。因此,需要的是理论知识丰富并且具有指导学员实作的能力的双师型教员。
本校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正好具有以上四种特点,因此可以开展、实施。并且,通过几年试点班的实施情况,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元器件这一章,单向可控硅的学习中,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是这样实施的:
(一)以学员熟悉专业案例引出学习内容,消除畏难心理
以往学员反应电工电子技术课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和一些专业知识联系不密切,甚至和某些学员的岗位毫无联系,导致学员对电工电子技术课认知有偏差,觉得难学、学了也没多大作用。为了解决这种现状,教研室从专业系收集了大量专业装、设备的案例,和电工电子技术的每章每节知识点对应起来,便于学员从熟悉的装、设备入手学习。
比如在引入单向可控硅的内容时,先以学员常见的舰船上的各种用电设备(动力用电、照明用电、信号用电)为例,说明不同的设备需要不同电压,而这些电压都需要发电机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输出电压怎么才能够稳定呢?举出发供电专业课中大家熟悉的发电机设备中电压调节器,指出起到稳定电压的就是单向可控硅,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最后在了解了可控硅的工作性能,又回到电压调节器,利用单向可控硅的知识分析它的调压原理。这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相比,用学员熟悉的装备来讲解元件,不但可以提高学员对单向可控硅在专业电路中应用的认识,还可以缓解学员学习的畏难情绪,增强学习兴趣。
(二)“做中学、学中做”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锻炼学员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之间的界限,将实作和理论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方式是需要学员的自主探究作支撑。学员的自主探究分为两种形式:
1.对理论知识的探究。在学习实作之前要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自主学习,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用万用表判别单向可控硅的电极之前,首先需要自主学习单向可控硅的外形、符号和结构,了解了这些才能通过结构进行分析,然后用分析的结论进行测试,这也符合学员对事物由表及里的认知过程。
2.是对实作过程的探究。比如在探究单向可控硅工作性能时,先给出学员六种可能的情况,然后让大家思考如何操作,并且请一组学员上讲台用示教板操作,逐一测试得出结论。在学习触发导通性能的测试时也是先让学员根据单向可控硅的工作性能,思考如何操作,然后由教员引导再进行自主测试。自主探究和测试的过程既让学员对单向可控硅的工作性能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提高了学员动手能力。
实作和理论的结合都以调动学员内在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在实作的过程中验证理论的正确,在认识理论的基础上强化实作技能又能增强教学效果,又加快学员技能的形成速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自主总结实作结论,培养学员分析和总结能力。
在判别单向可控硅的电极时,先让学员通过分析结构,利用二极管的测试方法分析单向可控硅电极的判别方法,然后分析测试现象进行总结,得出测试方法。探究单向可控硅工作性能时,首先给学员几种情况然后让学员连接电路一一测试,测试后学员通过实验现象总结结论替代教员直接给出正确结论。在探究单向可控硅的维持导通和关断方法时也是采取“一做一总结”的方法。最后新课结束由学员再次总结本次课学习的内容,教员加以点评。这种自主总结结论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员对实作过程的专注,也锻炼学员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达到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员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员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实验室、实习室”转变;从而使“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现代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然而在提高了教学效果的同时,理实一体化的实施过程还是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实践环节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预料,但都需要一一指导,一个教员很难在堂课过程中照顾到每一位学员,同时也延长教学时间,导致拖堂;由于学员基础参差不齐,布置的任务可能一部分学员完成的较快,另一部分完成的较慢,在个人时间分配上会造成浪费;由于教学场所的限制,不能在所有班次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尽管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道路上存在很多困难,但是全体教研室人员仍然会积极探索,总结,不断努力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作用。
篇7
关键词:滑模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工艺原理;操作要点;效益分析
2工艺原理
2.1本工法主要用于大坝溢流面面层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是在大坝溢流坝段先浇块的坝体混凝土之上浇筑滑模系统的支撑墙,支撑墙作为溢流面滑模系统的支撑和导向,进而控制混凝土面板的浇筑厚度;利用模板的自重和附加配重克服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产生的上浮力;以卷扬机作为牵引动力进行滑升,在滑升的过程中进行钢筋的制安、混凝土的浇筑、抹面,最终达到设计标高。
2.2滑模系统由模体、操作平台、轨道及牵引设备组成;模体由面板、桁架等组成;行走轨道一般采用工字钢,工字钢根据结构要求加工成所需形状,两侧轨道支撑结构采用混凝土墙,牵引设备采用卷扬机。
2.2.1 模板
滑模系统的模板采用钢模板,可用2~2.5mm厚的钢板冷压成型,也可采用钢板与角钢肋条制成,角钢肋条规格不小于N30x4。其主要作用是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冲击力和滑升时所产生的摩阻力,模板与模板之间、模板与围圈之间以M16x45mm螺栓固定连接,模板之间为平接口,最后与桁架缀杆组成的围圈组装。
2.2.2围圈
围圈主要由桁架缀杆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使模板保持平面形状,连接模板与提升架,使之成为整体,围圈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不应大于计算跨度的1/1000;模板与围圈一般采用挂接,围圈与提升架一般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上下围圈间距宜为500~750mm,上围圈至模板上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50mm,。围圈应有一定得刚度,一般可采用8#、10#不等边槽钢制作。
2.2.3提升架
提升架主要由滑轮绞座、主梁组成,与围圈和模板组装形成整体,并在架体上安装卷扬机作为牵引设备。提升架的主要作用是将模板滑升时所产生的荷载传递给卷扬机,通过卷扬机的牵引力同时带动滑模系统其它附属构件一起滑升,同时承受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侧压力和冲击力,一般需要通过计算在提升架上设置配重块来抵抗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产生的侧压力和冲击力。
2.2.4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主要的作用是作为卷扬机的操作平台和抹面平台。骨架一般采用角钢制作,制作完成后与提升架主梁焊接,焊接完成铺板形成平台。
2.2.5支撑墙
滑模施工首先需浇筑两侧支撑墙,其作为滑模系统的行走轨道的支撑结构,由于滑模施工对于行走轨道的高程控制要求很高,且轨道需与支架进行焊接处理,所用支架需提前埋设,所以支撑墙需分两次浇筑,根据设计标高,首次浇筑混凝土需埋设钢支架,钢支架严格按照结构所需的高程控制进行埋设,并与轨道焊接后进行二次砼浇筑,钢轨一般采用工字钢制作,根据结构面的需要加工成所需形状。
3 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3.1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法施工工艺流程 见图3.1。
3.2操作要点
3.2.1滑模装置安装顺序
(1)安装主梁、连接梁等;
(2)安装提升架和围圈;
(3)安装操作平台、铺板及栏杆;
(4)安装卷扬机
(5)挂装模板,检查、校正好倾斜度;
(6)空车试滑后,拆除临时支架;
(7)安装观测点及其他附属设施。
3.2.2滑模的精度控制与纠偏
可采用水准仪测量进行水平检查,平均滑模系统滑升约20cm~30cm进行一次水平观测,如有偏差,则以牵引设备不同时启动来做调整;对于滑模系统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较大倾斜或扭转时采用顶轮纠偏的方法,顶轮纠偏是利用已经出模并具备一定强度的混凝土墙体作为平台的支点,相应的通过支点而产生一个外力作用在滑模行走轮上,在滑升过程中缓慢的纠正滑模系统。
3.2.3混凝土的浇筑
(1)用于滑模施工的混凝土性能应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抗渗性、耐久性、季节性,同时要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一定的保水性,确保混凝土表面能在摩擦时变湿,但又不聚成水滴,这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合比要求较高。
(2)各层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包括混凝土运输、浇筑及停歇的全部过程)不得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间隔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接缝按施工缝要求处理。
(3)滑模施工在跨度较大溢流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般采用平铺法,每层厚度约30~35cm,两端同时浇筑混凝土至中间或从中间向两端浇筑,均匀上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模板附近20cm范围需采用软轴振捣器进行振捣,严禁用高频振捣器振捣模板边或钢筋,防止由于震动的冲击荷载通过钢筋传导至新脱模的混凝土。
3.2.4混凝土出模强度控制
控制混凝土的出模强度和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的出模强度值要达到0.2 Mpa ~0.4Mpa,需经过多次试验和混凝土配合比的严格控制从而确定滑模提升的时间;实际操作常以人工用手指按压检查,按压时没有明显的凹陷,能够留有手指指印为准。
篇8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信息化管理
一、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信息管理系统结构层次的设计
(一)管理系统硬件结构的设计
针对计算机设备与Internet网络结构成本系统的硬件系统,计算机设备主要由数据集中存储设备、服务器总站、输出设备、末端工作站(实现管理系统各项职能的操作)等组成,因此经互联网便可实现所有工作站与系统服务总站的联接,进而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与处理;成本管理系统的网络以互联网系统为基础,因此数据的远程传输与控制根本不受工程项目具体地址的限制,同时所有工作站的增加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动,此外不同职能的工作站仅受操作人员的权限与操作职能的限制而直接进入系统内对应的职能模块。系统总站作为系统管理的操作平台,因此系统总站起着项目新建、数据保存、系统管理及管理设置等作用。
(二)管理系统软件结构的设计
管理系统软件作为成本管理系统信息化的关键性内容,其占据着系统信息化的核心地位,其中系统信息化的设计是指计算机软件的设计。管理系统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其中安装工程管理系统旨在围绕工程项目对管理结构模型进行统一设计,同时从预算到结算对不同工程项目进行独立的成本管理,此外针对新项目而言,经管理系统平台直接建立起初始化的管理系统即可。管理系统结构大致包括项目成本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总台,其中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具体包括工艺设备安装工程、热能动力工程、通风空调工程、弱电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等(按专业划分),注意专业划分过程必须预留出专业细分的结构空间。安装工程成本管理系统软件结构具体包括项目成本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按总系统划分),其中项目成本管理模块具体包括成本计划模块、工程结算模块、预算管理模块、仓库管理模块、成本控制模块、资金管理模块等(按成本管理职能划分),注意各职能模块的管理必须按部位与专业划分。
二、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信息化管理数据流的实现
管理系统一旦进入具体项目管理系统便可实现对项目成本管理的操作,注意项目模块的操作前,必须对专业与部位分层进行设置,同时根据专业与部位分层设置的职能模块建立起对应的原始数据处理模块,以便规范各职能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以及实现各职能信息的有效链接(见图1)。待专业工程的目录建立完成后,便可经成本系统的各职能模块对各专业的成本管理进行操作。
(一)预算模块。预算模块作为工程项目预算操作与管理的模块,其具有成本预算、单位工程造价预算、分部工程套价、工程量计算等工作职能。
(二)成本计划模块。成本计划模块作为成本控制目标制定的模块,其既是成本目标管理实现的标尺,又是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同时具有利润计划、材料损耗控制计划、安装费用控制计划、材料设备价格与数量控制计划、工程量控制计划等工作职能。
(三)采购模块。采购模块作为采购作业模块,其功能具体包括采购款支付管理、采购价格管理、材料设备申购计划管理等工作职能。
(四)施工管理模块。施工管理模块作为施工过程成本管理的模块,其具有材料用量结算、工程量结算、安全费结算的编制、领料单的编制与发放、施工班组管理、施工任务单编制与发放等工作职能。
(五)仓库管理模块。安装工程的仓库管理作为成本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其中仓库管理模块具有材料统计、材料发放、材料分类存放、材料设备的到货验收等工作职能。
(六)资金管理模块。资金管理模块作为记录与统计管理项目所用资金的模块,是项目成本的直接性体现,其具有进度款记录、安装费用记录、材料设备款记录、生成资金统计表及其他发生费用的记录等工作职能。
(七)结算管理模块。结算管理模块作为成本管理的最终模块,既是成本管理的最终体现,又是利润目标实现的最后机会,因此结算过程实际阶段的成本与实际发生的成本必须彼此适应,坚决避免两者相差过大的现象,其中结算管理模块具有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工程量结算管理、最终结算审定等工作职能。
综上所述,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系统往往以施工成本管理模型为基础,同时管理系统信息化的设计作为管理系统实施的技术手段,其被认为是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保障。此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兴相.基于信息化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10,(7)
[2]庞志江.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系统分析[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0,(10)
篇9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滑模;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1、水利水电工程简介
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对水利水电资源进行开发、对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河道治理工程进行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及管理的工程,它不仅要求施工者掌握工程力学、河流动力学相关方面的知识,也需要他们掌握一定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
水利水电工程有利于促进环境的保护及资源的利用,如三峡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有效地防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而且有效地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土流失,造福了一方人民,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滑模施工的优点
2.1、施工效率高
滑膜施工技术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从而加快了施工的速度,缩短了施工的时间,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2.2、减少了施工成本
由于滑模施工技术变固定模板为灵活模板,从而减少了模板的数量与模板的周转次数,最终降低了模板的损耗,节省了施工的成本。
2.3、加快混凝土浇筑速度
滑模施工技术具有连续施工的优点,不仅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浇筑的速度,而且提高了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使工程的表面没有裂缝,从而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
3、滑模的结构
滑模的结构组成一般是钢制框架结构,有检修门槽与工作门槽分开组成,用高强度螺栓将墩头、墩尾与中间段三部分组成。在滑模施工前,一定要根据现场的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把槽钢与工字钢用电焊焊接形成闸墩的结构形状,尺寸要大于 5 cm,以便用于闸墩施工的混凝土保护层施工,高度要高于主题结构 2 cm,在内粗安装组合钢模板,大约 1 m 高,这样螺栓与钢片扣合主体结构连在一起,钢模板用螺栓组合起来,闸墩在顶部墩头有组合钢模板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当滑模上升至距离地面 2 ~3 m 的时候,地步挂上钢丝和角钢用电焊而成2m 高的吊篮,这样工人可以在抹面的时候,将混凝土面抹平。
滑模装置沿着千斤顶空心钢管提升,特别要注意,每次提升一般在 10 cm左右,注意查看有无混凝土掉落的现象,特别要注意闸墩的边部滑模情况,一切正常后,可以依次提升 30 cm 左右。在启动千斤顶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它的工作原理工作,首先启动电源,当千斤顶活塞上升一段距离,抓住钢管后,再向下加压,使活塞上升,滑模在运行的各个地方要注意控制点的部分施工情况,在墩头,墩尾和中间段的时候,一般都有吊线去检查控制施工质量,发现有倾斜现象,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及时纠正,在水电站滑模施工中要注意分块位置的设计,千斤顶的选择和安装情况,一般滑模上有楼梯设计,以方便人员上下,方便施工。
4、水利水电工程中滑模技术的应用
国内某抽水蓄能式水电站。现以完成溢流堰两个中墩的浇筑工作,均采取滑模施工技术。工程设计的滑模由墩头、中间段及墩尾三部分组成,各段信息如下:墩头全长12米,重16吨;中间段全长10米,重12吨,墩尾全长12米,重14吨,动力设备安装40个离心式液压千斤顶,千斤顶单一起重力为90千牛,总起重力为3000千牛。
4.1、滑模的结构分析
在工程中的滑模使用钢制框架结构,包括检修门槽及工作门槽,使用高强度螺栓将墩头、中间段及墩尾进行连接,且滑模主要使用角钢、工字钢及槽钢等类型组合焊接而成。滑模施工前,应结合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将槽钢及工字钢焊接成闸墩结构的形状,尺寸应大于5厘米,高度应超出主体结构2厘米,在内部将钢模板进行组合安装,高为1米,这样就可以将螺栓与钢片扣合主体结构紧密连接,将钢模板使用螺栓进行组合,闸墩在顶部墩头组合钢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将滑模提升至距地面3米左右后在底部悬挂钢丝及角钢并焊接成2米左右的吊笼。实例工程使用液压千斤顶为滑模提供动力,滑模顶部钢结构梁上需要安装千斤顶,将空心钢管安装在千斤顶中心。
4.2、滑模施工的技术控制分析
(1)滑模调试安装分析
实施滑模施工应做好的准备工作有下列几项:及时在有预埋筋的闸墩底部实施必要的凿毛清基左右。并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确定模板控制点,之后将一些木质垫板放置在闸墩混凝土的保护层外侧的地面中,用于滑模墩头、中间段及墩尾起吊安装时的垫护并安装各部位的连接。为了保证模板与各控制点准确对齐,应使用特殊的起重机合理调节滑模,之后使用螺栓连接。再将空心钢管合理安置在液压千斤顶的中间,其中一头应顶在闸墩的毛面上。需注意的是在施工前需及时清理千斤顶。使用埋弧焊及搭接弧焊焊接长预埋钢筋,保障搭接电焊时双面焊缝大于5d,单面焊大于10d。将整个滑模设备提升20厘米左右,之后对滑模与控制点的对齐程度进行检测,若发现偏移应及时调整。
(2)滑模运行操作分析
将滑模安装调试工作完成后,则能实施滑模的运行操作。结合滑模施工技术的特点,在浇筑混凝土时不能发生中断。通常第一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应至滑模模板的中部,之后利用变频振动器实施振捣,此时应小心谨慎,以免发生爆模翻砂的事故。结合该工程的施工要求,每次滑模的上升高度为20厘米,每小时提升一次。第一层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应及时取出下方木质模板,将混凝土表层磨平,还要注意对闸墩形变量的检查,直至相关数据合格后才能继续浇筑。
(3)滑模施工中的要点分析
①对混凝土质量依赖较大
混凝土的质量对滑模技术的应用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对此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要求,应科学合理的设计混凝土配比。严把材料采购关,以保证材料质量。保证混凝土在入模后的坍落度不超出规定,并注意混凝土运输、存储等管理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对其质量造成影响,应时刻监测以免受到污染。滑模施工还应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与滑模提升速度,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工作,禁止将混凝土一次性导入滑模内,以免混凝土的强度不能满足滑模施工要求,以致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②滑模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
首先,应防止钢筋不受到液压油的污染,否则需要消耗大量时间进行处理,影响正常施工;其次,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与高度,控制运料设备分层均匀的向模板内导入混凝土,并保证振捣密实。
③模板的移动与提升
首先,滑模的首次提升不宜过高,以免发生脱模,需要缓慢进行滑动并检查设备的最佳滑升速度及触摸时间,便于后续施工加快速度;其次,在进行持续施工中,应保证各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满足规定尺寸,滑升速度的调节与出模强度相符;最后,通常混凝土的浇筑都是连续作业,因此应及时安装钢筋,接长钢筋的长度。这个工序具有较高的施工强度需要与各类工种相互协调,才能保障模板的提升速度。
④滑模施工的纠偏分析
常见的纠偏法有以几类:一是顶轮纠偏法:选择以浇筑完成且强度等级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墙体作为支点,使用移动纠偏设备产生作用力,在施工中将滑模平台及设备进行移动,进而实现纠偏;二是模板平台调节法:在滑模上升至一定程度后,校正模板的倾斜方向至合理位置,进行之后的浇筑施工,在下一次滑模上升时,新注入的混凝土则将产生导向作用力,在作用力的作用下,滑模平台及设备将得到校正。
⑤滑模的控制分析
控制滑模的水平:通常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进而调节水平。另外也可结合千斤顶的同步器显示管理控制水平。控制滑模的中线:滑模结构中若发生偏移将对滑模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往往使用激光照准仪进行调节,也能有效的条件吊线,另外需要保障门洞及预埋钢筋的核价位置满足要求。滑模模板设计过高,可能在滑升时产生模板变形,此时可使用照准仪进行测量进而保证结构满足规范要求。具体操作措施是:将一台激光照准仪安置在竖井圆弧段的中间位置,将两台设备安置在直线段与圆弧段的连接位置,进行测量时结合刻度绳保证两个激光点的平直,其中一个端点固定在零位,之后使用直尺对这个点与模板的间距进行测量,将其与该点各刻度的读数进行核对,这样就能得出滑模的偏移数据。
⑥滑模的拆除施工
首先,为了便于滑模的拆卸,应先拆除相关辅助设备,以降低起吊负荷;其次,水利水电工程完成后,应将液压千斤顶中间多余钢管及闸墩顶部多余钢筋进行处理,以便于在较低提升高度下,完成钢管套着的滑模的起吊;再次,使用氧焊切除滑模底部的吊笼,并将连接滑模墩头、中部及墩尾的螺栓进行切除;最后,使用专业起吊设备提升滑模墩尾,将其吊至预定位置,在实施墩头及中间部的拆除工作。
总之,近些年来,我国兴建了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不仅为农业灌溉提供了重要的水源,同时具有防洪、蓄水、发电以及调节生态环境等功能,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已经实现了大范围的机械化施工,对于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作用。滑模施工技术有效的利用了机械化的优势,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有效的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赵国军.论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滑模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219.
[2]黄若超.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滑模施工技术[J].广东科技,2013,22:149-150.
篇10
工程施工中化粪池的施工属于地下工程,一般在工程施工尾声进行,此时工程于接近结束,对于安全控制往往容易忽视。而对于某些大型工程,化粪池容量大,覆土深度大,这时如果地质条件不好,就会造成边坡倾覆、坍塌等情况,南京某大型工程化粪池施工就曾发生土体塌方而至人员伤亡的事故。化粪池沉井法施工具有安全性高,施工进度快等优点,缺点是施工费用稍高,但在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工程,采用此法施工是优选方法。
以下就某工程实际案例探讨施工方案及其中质量控制要点:
一、概况:
连云港某工程建筑面积单体75000平方米,工程设计有两座室外化粪池,尺寸为13.3×3.6×3.72(长×宽×高),A区:井盖标高为-0.45m,顶面标高为-1.36m,垫层顶(及底板底)标高为-5.08m,管底绝对标高为2.57m;B区:井盖标高为-0.45m,顶面标高为-1.295m, 垫层顶(及底板底)标高为-5.015m,管底绝对标高为2.63m(±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45m,室内外高差0.45m)。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外壁厚300mm,内配双层双向钢筋。Ф16@150mm钢筋。
地质情况:根据地质勘探报告,该处土层上部约为1.5m,杂填土,下为淤泥质粘土和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在-1.5m左右。
由于该处土质较差,化粪池采用沉井法施工。
二、沉井设计
1、利用化粪池外壁作为沉井壁,沉井尺寸同化粪池,下部增设刃脚,上部做至化粪池顶板底,待沉井下降至预顶标高后,立即进行封底施工,然后进行化粪池底板施工。
2、由于该井长度为13.4m,中间需设置对撑,方法是:化粪池有隔仓墙部位,沉井制作时及同时浇注隔仓墙上半段混凝土,无隔仓墙部位则架设临时对撑,增加沉井壁的刚度。
3、沉井设计
(1)、化粪池外壁厚300mm,钢筋配筋为双层Ф16@150mm,可以满足作为沉井壁的要求。
(2)、为使沉井能够顺利下降到标高,刃脚外侧宜凸出30mm,井壁制作时竖向外表面制成1/1000的坡度。
(3)、刃脚:刃脚底部宽100mm,内侧面倾角60°,上口水平段宽约100mm,C30混凝土,配筋双向Ф16,见图示:
(4)、井壁:按照化粪池图集,C30混凝土,配筋双层双向Ф16@150。高度3720-180=3540(至化粪池顶板底,不含刃脚),厚度300mm,化粪池容积不变。
(5)、沉井内支撑:化粪池的两道内隔墙(200mm厚),可以利用作为内支撑。该内隔墙底有八字脚并有配筋,沉井制作时,内隔墙钢筋一次性配好,但下面700mm高度混凝土不浇注,待底板完成后再补浇,喇叭口多出的混凝土在拆模后凿除。另外,L1(7300)范围内无内隔墙可以利用,设置两道三层D=200mm以上的钢管作为临时对撑,待化粪池底板完成以后逐根拆除。如底板钢筋施工有影响需要局部拆除,在钢筋就位后应及时重新安装。
(6)沉井下沉验算
①沉井自重:Q=〔(13.5+3.5)×2×3.65×0.3+3×2×2.54×0.2〕×24=956.4KN
②沉井与土之间的摩擦力T=(13.2+3.5)×2×3.73×2.5=3100KN,式中,沉井与土之间摩擦力标准值取35KN/。
③K=950.4/3100=0.31<1.15,下沉1m后,靠自重不能下沉。
④解决措施:沿沉井外侧开沟,用砖砌槽,井内挖土开始后,往槽内注水,减少井下沉的摩擦力;井上加重物,增加沉井的自重。
从实际施工来看,刃脚设计较为成功,下沉过程中,刃脚完好,没有出现强度或配筋不够而形成的破损现象,沉井顺利一次到设计标高。
三、沉井施工程序
1、本沉井采用一次制作,先挖除上部约1m杂填土(以不出现地下水为界),在基坑内制作。
2、施工顺序: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开挖基坑杂填土井壁放线砌刃脚砖座沉井制作挖排水沟、集水井拆模养护拆刃脚砖座沉井内挖土、下沉基坑整形、浇封底混凝土化粪池底板施工。
四、沉井制作
1、砌刃脚砖座:采用水泥标准砖,M5.0水泥砂浆砌筑表面,粉水泥砂浆,见图示。挖土后发现土质太差,最下面一匹砖改为100mm厚C10混凝土。
2、沉井制作:用一般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需要强调的是:(1)、刃脚混凝土振捣务必密实。(2)、当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拆刃脚砖座和下沉。
3、拆刃脚砖座:专做拆除坚持分区、对称、同步进行。先保留4个角部砖座。分区拆除长边的砖座,每个区段长度约为2.5m,拆除后立即用砂回填密实,使沉井的荷载一部分通过砂传到下部土层,然后再拆除剩余部分。拆除过程中注意监测沉井有无不均匀下沉和倾斜现象。
五、沉井内挖土、下沉
1、沉井内挖土、下沉是沉井施工的关键环节。根据本工程地质,采用排水下沉的施工方法。即在井壁内刃脚处均匀挖土,利用沉井自重使井逐步下沉。沉井内挖土方法:
(1)采用分层、分块挖土,先挖井中间土方(盆式挖土),沿刃脚留50~60cm宽的土,分层厚度为每层30~40cm,并在长度方向的两端挖2个集水井,沿盆的中间挖设排水沟,试水能流向集水井,并即使不间断地排除的积水。然后再挖四周的土。(2)四周挖土时,挖土工人按每人2-3m分段。使土方能均匀、对称地开挖。沉井下沉后,再按上述程序挖下一层土,如此逐层开挖,使沉井逐步下沉,直到预定标高。
2、土方垂直运输:上部用挖土机直接开挖,下部则用扒杆、卷扬机运至顶面。
3、挖土过程安排专人负责下沉观测,发现不均匀下沉应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观测主要分为位置、标高控制和垂直度控制。位置控制:弹出沉井的中心实线,并引测到附近地面做出标记,施工中进行观测;标高控制即水准点进行标高测定;垂直度控制是在井内按四等分设置垂直轴线,上下各设标定点,利用垂球测定垂直度见图示。观测频率每天不少于两次,接近设计标高时每两小时一次。
4、不均匀下沉原因及措施:(1)刃脚处遇到坚硬障碍物,措施是暂停其他部位挖土,立即清除障碍物。(2)挖土速度和标高控制不一致,措施是调整速度和标高,做到均匀,同标高挖土,使沉井均匀下沉;(3)沉井明显倾斜,多为土质不均匀所致,可采用在标高偏高的部位增加垂直荷载,并在井壁外侧多灌水,减少井壁与土的摩
5、沉井下沉过程中,对井壁外的槽内灌水,减少井壁与土的摩擦力。
本工程地质情况主要是淤泥质土,地下障碍物较少,沉静严格按上述方案施工,均匀到达设计标高。
六、封底
当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后,立即安排人员进行基底整形和封底施工。基底整形是将底面土平整,排除积水和杂物,清除刃脚内侧面的泥土。封底采用C20以上混凝土(加早强剂),快速浇筑。由于该处土质较差,混凝土浇筑前,下面先铺上一层沙石(约50厚)。混凝土真捣密实,特别是加强刃脚处的振捣。
七、安全措施
施工过程严格按一下安全措施施工,完全杜绝了事故发生。主要措施有:
1、沉井内设置安全梯供人员上下使用;
2、沉井四周设置围栏,无关人员不准进入施工区域;
3、不准向井内抛掷任何物品,物品上下需人带或机械吊运;
4、井内应有足够的照明度;
5、井内调运土方和物品,正下方不准站人,吊运时,上下均有人指挥,联络通畅,联络不清楚禁止吊运作业;
6、若发现井内有有异味或施工人员感到头晕等等不良症状,应将人员立即撤离作业现场,待查明情况排除异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7、应保持吊运机具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禁止带病作业;
8、如沉井下沉困难,采取在上部堆载自重措施时,临时搁置梁板和堆物均需安放稳定牢固,严禁碰撞,加载和卸载时井内不准有人;
9、如果井内临时对撑影响钢筋施工,可以暂时拆下,钢筋施工完成后立即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