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运维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伏运维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光伏运维管理

篇1

【关键词】 并网光伏电站 太阳能 运维管理 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能源需求的越来越大,世界性的能源危机日益突出,因此人们在能源的发展利用上把眼光转向了可再生资源。其中光伏发电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一种发电方式,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倍受青睐。据国家发改委预测,2015年新增光伏装机量约15GW,累计总量43GW,未来5年内平均年装机将达到20GW。随着光伏电站大规模建设并陆续并网,如何保证光伏电站长期平稳运行、达到规划设计的发电目标并实现盈利,运维管理自然而然成为光伏电站的重中之重[1]。

一、并网光伏电站的特点

当前,石油、煤炭等传统资源日趋短缺,而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光伏电站,因其绿色、可再生的优势,成为人们理想的替代选择。其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当前主流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国际上光伏发电的发展潮流。

从定义上说,光伏发电并网就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打效应把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并直接接入公共电网的过程。其形式主要包括集中式并网和分布式并网两种,其特点为:前者通常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占地面积大,目前在国内尚未有太大的发展;而后者因为具备投资小、建设快、维护简单、政策支持力度大等优势,成为了光伏发电并网的主流。

二、并网光伏电站的运维管理路径

运维管理水平如何,事关并网光伏电站能否正常运行,基于此,下文将就如何确保整个服务的高可用性进行相关的路径分析。

2.1建立健全电站管理制度

做好并网光伏电站的运维工作,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并在制度管理层面加以完善。近年来,光伏发电得到快速发展,但仍面临维护员工少而工作量大的现实困难,这就可能使故障发生概率较高而直接影响电站最大发电效益[2],鉴于此,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电站安全生产制度体系,从而增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益。既要强化安全教育,让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理念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又要从工作实践入手,结合运维管理、设备检修等环节,形成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做到专人负责、专人考核。

2.2做好档案的日常运行维护

档案记录即包括技术层面的,如设备参数、安装操作步骤、故障排除等,又涵盖了日常运行的各类报表、分析总结等。它直接反映着各项设备的运行情况,是做好光伏电站维护的重要参考,因此,务必做好档案的日常维护工作。如在逆变器室建立数据库,做好供电信息记录;又如当电站设备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就需要操作人员及时根据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手段等情况做好记录,以便后期尽快处理与监查。同时,要做好有关电站技术文件资料的整理工作,以备不时之需。

2.3深化电站运行的对比分析

要结合日常档案的记录情况,对各项电能参数、数据指标、检修方法等进行定期对比分析,如设备故障、损失电量原因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根据研究结论以对下阶段工作作出预测,了解可能会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存在的安全隐患,未雨绸缪,从而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实现有效预防。这种对比不仅有利于提高光伏电站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还为光伏电站的扩建、设备的选择或是未来新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具体参考。

2.4提高专业人员运维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形成机制。特别要考虑到工作地点偏僻、工作条件艰苦的现实条件,做好心理调节。既要制定详尽的学习计划,又要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如现场求解、技能竞赛、外出学习等,让工作人员在学习中感受乐趣,在乐趣中提升技能。同时,考虑到电站维护的实践性特征,可以定期开展事故演练,让工作人员在参与中直观感受事故现场,提高应急应对能力。另一方面,针对光伏电站影响范围内的农村电工要特别做好特种作业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使他们掌握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3],从而具备应对一般故障的处理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要提升并网光伏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必须从运维管理入手,做好制度、技术、人员等方面的路径优化工作。相信随着运维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光伏电站在我国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光伏发电一定能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为资源友好型和环境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王斯成. 关注光伏五要素 实现收益最大化 [N]. 中国能源报 , 2014-02-10(24).

篇2

关键词:中部地市光伏发电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TB857文献标识码: A

1 中部地市光伏发电产业规模

相对于东部发达省市,中部地市光伏发电相对滞后,光伏发电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迅猛。截至目前,黄石市已并网光伏发电项目17项,总装机容量18.0709MW,其中通过10k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运行有1个站点,装机容量7.169MW;通过 0.38k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运行有13个站点,装机容量10.8349MW;通过0.22k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运行有3个站点,装机容量0.017MW。另黄石网有2个光伏发电并网项目未投产,其中之一容量6.684MW,通过10kV线路直接并网运行,正处于施工阶段;另一50MW中型光伏电站规划通过220kV变电站的110kV母线并网运行,主要为利用矿业废地。

2 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现状及存在的困境

根据国家能源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分布式光伏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按照黄石公司目前光伏分布式电厂并网及运行情况及对周边地市的走访与调查,光伏电站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分布式光伏电站信息接入难度大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国家电网科[2011]663号文件要求,光伏发电站向调度端提供的信号至少应包括:1)光伏电站并网状态、辐照度、环境温度;2)光伏电站有功和无功输出、发电量、功率因数;3)光伏电站并网点的电压和频率、注入电网的电流;4)主变压器分接头档位、主断路器开关状态等。

2.2 并网运行光伏电站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将逐步凸现

目前黄石市已并网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18.0709MW,报装的并网项目布点及容量分散,且不具备规律性配电网中光伏电源和普通用户纵横交错,电网结构复杂,用户和系统的安全亟待有力保障。配网侧光伏电站的调度、操作、运维模式亟待规范,目前缺乏有力的技术保障,仅能通过各种协议对停送电、事故下各方行为进行约束,来保障电网及设备、人身安全。

2.3 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工作亟待规范

根据《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关意见和规范(修订版)》国家电网办[2013]1781号文要求,地市公司发策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审定35kV、10kV接入项目,营销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审定380V接入项目。

中铝铜板带光伏是黄石电网第一个通过10kV电压等级并网运行的光伏电站,鉴于当时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政策仍在不断调整之中,省内光伏发电项目发展迅猛,并网服务工作还未规范,中铝铜板带光伏接入系统方案仅根据用户需求、政府部门的要求进行确定,未考虑电网的运行管理等因素。中铝铜板带光伏接入用户降压站10kV母线并网运行,非地调直接调度管辖设备,需用户、光伏电站、地调签订三方协议进行调度运行管理,管理模式繁琐。

对于目前黄石已投运的中小型光伏电站,用户侧现场运维管理仍欠缺。首先是光伏电站运行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培训。其次是部分电站无现场光伏电站的运维规程。再是调度对分布式电站的管理仍处于十分粗矿的水平。部分用户对光伏电站带来的系列安全等问题认识不深刻。

2.4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保护配置的影响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为了减小分布式光伏电源对配电网其它用户的影响,系统侧保护采取先切除故障、后重合闸的方式。即故障后解列装置先切除含有光伏并网的线路,待光伏退出后系统侧线路重合送出负荷。一方面故障解列装置以及线路PT加装,从技改项目立项到施工所需时间长,跟不上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节奏;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在线路加装PT前即并入系统运行迫使线路重合闸退出运行,从而降低了普通用户供电可靠性。

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接入,保护整定配合上需要同时考虑受电及发电两种情况。为满足继电保护选择性,系统继电保护时间由上而下逐级配合,达到配电网后时间裕度极小,导致保护配合困难。同时,相关文件规定10kV线路一般不考虑光纤保护,但对于我公司个别光伏由开闭所接入方式的相关线路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失去方向及选择性,亦造成或非计划孤岛可能性大幅增加。

如果分布式光伏集中区域布置,对于多个单电源点而言或仍满足分布式条件,但对于单个系统站而言则属于大型地区电源。该情况下防孤岛问题,目前仅由接入系统时25%的接入容量控制来规避,公司文件和标准均没有指出具体技术措施。

2.5 配电网发展滞后,接纳分布式能源限制多

尽管最近几年,黄石地区都在进行配电网的改造,但是相对于现有的配电网的薄弱网络结构,并不能完全满足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的要求,配电网智能化建设的缓慢推进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对于目前配电网对光伏电站接入方式、容量的限制,仅靠防孤岛等保护实现解列的方案、以及配电网及微电网安全等问题,我们寄希望于配网的智能化来解决,目前黄石公司配网智能化方案还未具体实施,且就目前的智能化手段,亦无法全面解决以上问题,而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限制了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如在一些光伏电站的接入方案上,我们往往需要考虑光伏电站接入对后续的智能化改造的影响。建议加快配电网深度智能化的研究及实施。

3 中部地市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的工作思路

3.1 推进标准化精益化并网管理

对接入电网分布式电源调度运行、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检修等环节进行统一规范。编制技术规范覆盖审查、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等各环节,提升分布式电源并网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及时跟踪国家最新的相关管理规定及技术标准,根据上级部门相关要求,及时修订已的制度规范,落实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各项标准。

3.2 加强分布式光伏调控运行管理

在项目的并网协议、台账管理、检修管理、事故应急预案、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实践,对公司各部室、二级单位、用户开展相关运行管理的培训。指导用户制定现场运维规程,提升光伏电站现场运维水平。地、县两级调度统一开展分布式电源调度运行管理,组织地、县两级调度针对分布式电源联合事故处置的要求,提升地县两级调度对光伏用户服务水平。

加强分布式能源对电网影响的分析,对于已接入系统运行的电站加强监测,对电压、频率、谐波等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制定方案,对已接入系统或正在开展接入系统方案的项目开展安全评估,进行相关稳定及自动装置的立项建设或改造。

3.3 引进区域分布式电源调控及运营平台

充分分析现有自动化系统及通信通道技术条件,考察光伏管理先进地市,结合地区电网现状,引起分布式能源调控及运营管理平台。开展已投运光伏电站的信息接入系统,积极探索光缆、电缆、无线网络等多种方式信息的接入,在安全与效益、效率上作出适当平衡;对已并网发电但不满足信息接入要求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调控、营销等部门要积极与用户沟通,逐步完善该类分布式光伏项目的信息接入,为调控运行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待平台试运行完成后与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集成,实现发、用电信息采集、PMS、OMS、气象等数据的交互。

篇3

关键词:光伏发电;收益;影响因素;投资;电价

一、国内光伏电站开发概述

我国是世界光伏装机大国,太阳能“十三五规划”制定光伏总装机目标为105GW。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光伏新增装机量高达34.54GW,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77.42GW,其中集中式光伏67.1GW,分布式光伏装机10.32GW。同时,国家能源局直接取消了计划中和在建的103个火电项目,显示了国家对于发展清洁能源的信心。

光伏发电产业作为新型能源项目,对其收益的研究应该贯穿于工程项目始终,以利于提高光伏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下按照太阳能辐照三类资源区的山西中南部地区建设5万千瓦(50MW)典型光伏电站为例,年有效利用1200小时,2017年6月30日以后的上网电价为0.85元/度,系统造价6.5元/瓦,系统效率81%,以行业普遍采用的IRR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为财务评价指标,从投资控制、上网电价、发电量、利率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投资的影响

国内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已日趋成熟,特别是国家能源局通过在各地实施光伏领跑者基地招标,使全行业充分竞争,各子系统的投资透明化。

(一)投资构成

光伏电站的投资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为设备及安装工程(80%)、建筑工程及外线工程(12%)、其他费用(8%)。其中,光伏组件及支架的费用占到总投资的45%~55%左右,对总投资的影响很大;电气设备及材料的技术标准成熟、市场价格也极为透明;组件、逆变器等设备成本今后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可通过招标控制价格水平;电缆、建安等投资下降空间不大;与当地建设条件关系较大的是接网、土地、项目前期开发费等。

(二)单瓦造价

根据各地日照条件、土地条件、并网等级、开发规模等因素的区别,光伏电站系统造价成本已从近年的8~9元/瓦稳定在目前的6~7元/瓦之间,投资成本大幅降低。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发展研究院共同出版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16年版)》明确提出,到2020年系统造价可下降至5.7元/瓦;若能有效降低土地、电网接入以及项目前期开发费用等非技术成本,至2020年电站系统投资有望下降至5元/瓦以下。考虑到未来部分电站为了提高发电小时数,可能会引入容配比设计、跟踪系统、智能化运维等,投资成本可能会提升,但发电成本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三)测算分析

其他因素不变,按照目前6.5元/瓦的平均造价进行敏感性测算如表1。

三、上网电价的影响

(一)电价政策

近年来,我国光伏上网电价逐步降低,由2011年的1.15元/度降至目前的0.98元/度(三类资源区)。2016年开始,以光伏领跑者基地的电价招标为标志,各地的商业电站指标分配全面采用了竞价机制,普遍实现了国家能源局要求降低标杆电价的政策预期;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标杆上W电价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2729号文件,2017年6月30日后,三类资源区上网电价降至0.85元/度。特别是国家能源局近期公布了《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截至2020年年底,光伏发电电价水平在2015年基础上下降50%以上,届时三类地区上网电价将由目前的每度0.98元下降到0.5元左右,有望在用电侧实现平价上网目标。上网电价的逐年下调势必加速国内光伏产业的技术升级进程,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成为光伏行业技术革新的必由之路。

(二)测算分析

其他因素不变,按照上网电价0.85元/度,最低0.75元/度进行敏感性测算如表2。

四、发电量的变化影响

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取决于装机容量、峰值小时数、系统效率。确定选址后,系统效率成为发电量的关键因素,我国光伏电站综合系统效率均值为81%左右,随着光伏电站整体设计、施工、运维技术水平的提高,光伏电站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一)综合系统效率

综合系统效率=光伏方阵组合损耗×发电单元线缆损耗×设备损耗×高压线缆损耗×系统利用率。其中,光伏方阵组合损耗综合考虑灰尘、不可利用的弱光损失、功率偏差、组件串联不匹配产生的效率降低、温度引起的效率降低、方位角功率损失等因素;设备损耗综合考虑汇流、逆变、升压损耗;线缆损耗则包括直流、交流等因素。设计的科学性、日常的维护有助于降低故障率,提高系统利用率。

(二)组件的衰减

电池片制备过程中以一定比例掺杂硼和磷,提高硅片的载流子迁移率,但硼原子与氧原子发生复合反应,降低载流子迁移率,从而降低组件的性能,这是组件第一年衰减2%左右的主要原因; 组件的老化是组件长期缓慢衰减的主要原因,每年的功率衰减约0.7%~0.8%左右;另外,由于破坏性因素如焊接封装不良、隐裂也会导致组件功率骤然衰减。2016年,国家光伏领跑者基地建设极为重视组件衰减率的问题,在各地的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中明确提出:光伏组件的温度效率系数≥0.42%/℃,多晶硅光伏组件首年衰减≤2.5%,单晶硅光伏组件首年衰减≤3%,之后每年衰减率小于0.7%。

(三)逆变器选型影响

组串式逆变器具有多路MPPT,能够很好的避免并联阵列因模块差异和遮影等因素对系统带来的影响,减少了光伏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发电量;防护等级IP65,自然散热,自耗电小,抗风沙盐雾,高温高湿的工作环境下基本免维护;而且对地面的平整度、区域的规整度要求更低,适用于山西中南部山区的电站建设。

(四)测算分析

其他因素不变,按照综合系统效率81%为基准,最大测算到84%进行敏感性测算如表3。

五、贷款利率的影响

贷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项目资金使用成本的大小,对投资建设的贷款额存在着反方向作用,利率越低,投资贷款越多;利率越高,投资贷款越少。特别是在光伏扶贫领域,为支持国家实施光伏扶贫工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近期制定了《光伏扶贫贷款管理办法》,其第三章第十条规定:根据资金来源成本,按照保本经营原则,执行优惠贷款利率,在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0~10%。

其他因素不变,按照自有资金20%,基准利率4.9%,最大测算到6.5%进行敏感性测算如表4,可见,4.4%~6.5%的利率水平下,基本无变化。

六、运营费用的影响

运营费用主要包括人员薪酬、保险、土地租金、折旧、运维投入等。一个50MW山地光伏电站占地约2000亩,汇流箱约300台,全部巡检一次将花费大量时间,人工、车辆等成本投入也较大,难以全面检查到每个光伏子阵和组串,所以一些电站的汇流箱巡检约半年一次,长期累积引起的发电量损失不可轻视。采用组串式智能运维,对每个组串的电压、电流及其他工作参数均有高精度的采样测量,同时利用电站的通信系统,通过后台便可远程随时查看每个组串的工作状态和参数,实现远程巡检,智能运维、操作安全、o需断电、不影响发电量,将巡检、运维成本降至极低水平,成本优势显著。

七、结论

综合以上单因素对IRR的影响,如图1所示。

在本例中,IRR对上网电价的变化最为敏感,电价下调10%,项目收益率下降17%左右;单瓦造价、系统效率的影响次之,单瓦造价压缩10%,项目收益率提高15%左右;系统效率的提升直接带来发电量的提升,项目收益率得到保障;利率和运营成本的影响主要反映在项目现金流量表中,对项目收益率变化的影响较小。因此,光伏电站项目在投资决策、项目招标、后期运营都应高度重视成本控制,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确保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高美莲.关于光伏电站经济评价的探析[J].经济,2016(08).

[2]粟素容.光伏项目决策影响因素及经济评价[D].华南理工大学,2015.

篇4

关键词:新能源;度电成本;成本控制;全周期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持续不断,给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环境问题再次引发全社会关注。国家已将新能源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课题,新能源行业成橛跋旃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在此形势下,新能源电厂必须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成本控制,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一、新能源电厂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2016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大幅降低新建及新核准项目的光伏及陆上风电上网电价,同时鼓励通过招标等市场化方式确定新能源电价。此举预示着国家正在逐步压缩可再生能源的价格补贴空间,引导新能源电价逐步接近燃煤标杆电价,以实现平价上网。同时,为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打破供给侧垄断,国家逐步允许社会资本参与配售电业务,未来真正形成公平有序竞争的电力市场。因此,在新的经济背景下,新能源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

1. 有助于新能源企业降低发电成本压力。企业只有进行成本控制,才能有效降低各个环节的发电成本,实现度电成本的降低。

2. 有助于新能源企业防范财务经营风险。新能源企业一直以来依赖国家较高的电价补贴,尤其是光伏电厂,补贴电价约占批复电价的2/3,企业即便在发电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较高利润。但在目前的电价水平下,企业只有进行成本控制,降低度电成本,才能一方面实现企业利润增长,另一方面节约现金流支出,从而增强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3. 有助于新能源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新能源企业未来不但要与火电企业竞争,同行业间的竞争也将更为激励。只有进行成本控制,降低度电成本,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新能源电厂度电成本内涵

所谓成本控制就是指企业以成本作为控制手段,对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消耗的各种费用,按照费用的性质、耗资地点进行归集、分配、汇总和核算,计算出该段时间内生产经营活动所耗费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根据各种耗费情况找出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而对于新能源企业的度电成本(LCOE)内涵,目前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直接用电厂初始投资金额加上每年折旧额、财务费用、运行维护费,减去电厂残值,用以上所得结果除以每年上网电量之和;另一种是用电厂初始投资金额加上每年折旧额、财务费用、运行维护费三者之和的折现值,减去电厂残值的折现值,用以上所得结果除以每年上网电量的折现值之和。两种观点对应的公式总结如下:

LCOE=■(1)

LCOE=■(2)

I0:项目初始投资VR:固定资产折旧 i:折现率An:第n年的运行成本

Dn:第n年的折旧Pn:第n年的利息Yn:第n年的发电量

通常认为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电厂全周期每度电的发电成本内涵,更能反映度电成本的实质,也更加准确。

三、目前新能源电厂度电成本较高的原因

现阶段,虽然得益于国家各项扶持政策以及行业的技术进步,新能源电厂的成本较之以前已经有大幅下降,但度电成本仍然较高,影响了项目投资的经济性。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始投资成本过高

新能源电厂的初始投资成本主要包括项目前期开发成本、设备采购成本和建安成本。随着各地区新能源项目越来越多,各地政府在开发投资条件上也越来越苛刻,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备案核准手续繁琐,办理时间长、花费多,开发难度越来越大,电厂投资商在有资源优势的地区竞争越来越激烈。早期新能源项目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大部分开发占地是未利用地或荒地等,土地出让或土地租赁的成本都比较低。随着北方资源的稀缺以及限电影响,电厂投资商转战南方及中东部地区寻找新资源,但是这些地区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高,不但土地价格高,各种征地补偿金价格高,与土地相关的各项税费金额也高。例如云南等地区,每平方米的耕地占用税额都在20元以上,假设一间光伏电厂占地600亩,就需要多花费近1000万的成本。所以,初始投资开发成本增加不少。

就设备采购而言,虽然风电主机设备价格及光伏组件的价格较之以前有大幅下降,但受制于国内人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等因素,设备价格继续下降的空间有限。尤其赶上“抢装潮”,国内主要的主机厂家及组件厂家设备供不应求,采购价格非但不会降低,在短期内甚至会出现上升情况。

而新项目的建安成本相较于早期项目也有不小的增加,因为平原、草原等地区的施工条件好,施工难度不大,而目前南方地区多半是山区、林地,地势高低不平,地形更为复杂,风机、组件的布局难度大,如果碰上山石、树木较多的地区,修路、建房还需要爆破、砍伐,更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设备的运输、安装难度也随之加大,有时需要多台机器同步作业,设备租金也随之提高。另外,如果遇上雨季,窝工情况就不可避免,整个工程周期加长,各项成本费用均会增加。

(二)运行维护费用过重

目前国内不论风电光伏,电厂的运行维护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作业,主要靠人,作业一般实行二班制或者三班制,所需运检维护人员较多。在目前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电厂无论自行运维还是委托第三方运维,每年的维护费用都不低。同时,在电厂运行的中后期,随着设备老化,性能衰退,故障率越来越高,经常出现需要更换主件备件的情况,项目的技改大修费用也相应提高。

(三)财务费用过多

风电厂和光伏电厂均属于资本密集型项目,一次性投入大,1个50MW的风电厂项目投资约4亿元左右,电厂投资商一般不可能全部使用自有资金,需要一定比例的财务杠杆。目前国内项目融资的常规渠道仍是银行贷款,但是银行贷款周期长,从项目启动到各项贷款手续办理齐全,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一些大型国有电力企业,得益于体制和规模优势,融资环境相对宽松,而大多数民营电厂投资商,受制于规模和信用,银行借贷并不容易,即便能取得贷款,各项贷款承诺费等间接费用也很高,项目资金成本很难控制在较低水平。综合下来,财务费用在电厂年度费用中的占比约为40%~50%,影响非常大。

(四)上网电量过低

在各个影响度电成本的因素中,上网电量是影响最大的,上网电量越高,度电成本越低。而目前,虽然国家层面的政策一直鼓励发展新能源,出台了保障性收购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但在各地实际政策落实的时候,对于风电和光伏的限制仍然不少。例如:电网结构不合理产生的“卡脖子”现象、系统调峰能力不足、局部地区电源相对于用电负荷严重过剩等。尤其自2015年以来,一些地区限电形势加剧,北方地区在夏季用电高峰期都发生了限电,东北地区非采暖季也有大规模限电,在新疆、甘肃、吉林等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弃风弃光现象更为严重,限电率甚至达到30%~40%。有的项目公司因为限电导致结算电量太少,发电收益已经无法弥补发电成本,出现了严重亏损的状况。

四、新能源电厂进行度电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

现代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全链条的成本控制,对新能源电厂而言,应该对项目全周期加强成本管理,从可研、立项、开发、设计阶段,到项目建设阶段,到项目投产运行阶段,每个环节都应落实成本管理的各项要求,具体建议如下:

(一)目开发阶段的成本控制对策

首先,新能源电厂应提高勘测数据的准确性。在前期规划阶段,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预判拟开发区域的资源水平和分布。选定该区域有代表性的点树立一定高度的测风塔及安装测光设备,搜集至少1年以上的完整数据,为可研做准备。特别是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如果不能选择有代表性的数据点,预测数据与后期实际运行数据偏差较大,发电量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会直接导致投资失败。

其次,新能源电厂应优化项目设计方案。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去项目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风机机位、光伏组件的位置进行精细的布局,对施工道路、集电线路等进行合理设计,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占用、节约施工成本,对降低电厂整体投资成本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设计先行的理念一定要贯穿于整个项目开发期和建设期,坚决杜绝不规划、不设计,盲目建设的情况。

最后,新能源电厂应尽量争取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政策支持。在项目开发阶段,积极与地方政府争取招商引资政策,争取各种税费返还,尤其对于耕地占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地方税种,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减免权,电厂可以尝试争取税费的计算不按照项目全部占地面积,而是按照风机基础占地面积或者光伏板的阴影占地面积,一般至少可以节约大概原纳税额2/3的税款。

(二)项目建设阶段的成本控制对策

一方面,新能源电厂应加强招标管理。集团化公司对各个项目使用的主要设备应进行集中采购,既有利于降低设备价格,又有利用于后续质保维护。而对于在设备采购中占比最大的主机及组件,在招标时应要求带设计方案招标,才能更好地确定机型和组件类型,适应电厂的各种参数,达到最佳发电量,实现设备的性价比最优。集团公司在对施工队伍招标时,应加强资质管理,尽量避免分包情况,否则有可能带来施工质量不可控以及工程结算时的纠纷。

另一方面,新能源电厂必须做好工程管理。控制工程建设周期,统筹安排各个施工环节,做到有序衔接。为了尽量缩短工期,可以与当地政府沟通协商,争取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让政府参与进来,负责协调建设过程中的征地等问题,以免因征地补偿价格与当地居民达不成一致意见而引起阻工,影响施工进度;同时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尽量利用有利天气开展户外作业,合理组织,减少人员怠工、设备闲置的时间;另外也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现场管理,减少对植被、水土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项目后期环境恢复的工作量,降低恢复成本,特别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签证控制,要求增加的工程量必须经过适当的授权及确认,避免产生不合理的施工签证,增加施工成本。

(三)项目运行阶段的成本控制对策

首先,新能源电厂应加强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可以采用市场招标方式选择有实力的运营管理队伍,或者与有运维资质的主机、组件厂家合作,在前期谈判时,将设备采购和服务打包,以争取项目全周期最好的服务和最优的价格。

其次,新能源电厂必须进行规模化管理。对某些电厂较为集中的区域,可采用区域化管理,减少单个电厂的运维人员投入及备品备件储备,降低管理成本。

最后,新能源电厂应尽快引入互联网下的大数据运维管理。在大数据时代,对具备条件的电厂,可以实现数据远程监控,对故障点进行快速、精准的确认,同时考虑建设无人值守或者少人值守的电厂,在保证电厂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进一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四)降低融资成本的成本控制对策

篇5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可持续性

1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的重要性

能源消耗量大和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愈发突出,建筑与工业、交通运输耗能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1]。建筑设计必须秉持绿色健康、低碳环保理念,在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全方面深入分析,优化建筑布局和建筑结构,设计更优方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促进建筑行业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2]。践行绿色建筑理念有利于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坚持低碳可持续型发展社会理念,结合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将绿色建筑技术合理应用至建筑设计,优化建筑工程的通风、保温、隔热设计,实现节约建筑材料,降低施工成本,优化建筑结构布局,能够有效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策略

2.1规划阶段设计

建筑规划阶段的绿色建筑设计,需要相关人员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得项目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将其作为建筑设计规划的重要支撑[3]。设计前应全面了解建筑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气候变化、日照时间、水文地理、风向频率等环境因素,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筑的最佳位置和朝向,从经济性和功能性着手,合理划分整个建筑内外部的各个区域,应因地制宜,选用当地的可再生、可回收、可循环优质绿色建筑材料。传统建筑施工过程的能源消耗使用量较大,如施工中的水泥、石灰等材料,需践行绿色建筑理念,重视绿色建材的合理应用,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建筑工艺方面,应大力推广运用建筑环保新技术,如3D打印、装配式临时道路、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保温装饰(或者结构保温)一体化、虹吸式排水等先进工艺,采用建筑工业化的生产与施工结合方式以及智慧化工地、互联网大数据等科学先进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技术,加快绿色环保节能技术更新换代,全面践行绿色建筑理念[4]。材料选用方面,优化与组合施工工艺,优先选用高效保温隔热外墙体系、高效门窗系统与构造技术、热桥阻断构造技术、整体厨卫等整体模块,选取预制轻钢龙骨内隔墙、纸蜂窝石膏板隔断墙等可循环和可重复利用材料,限制使用纸面石膏板、加气混凝土、混凝土砌块、实心砖等重污染材料,尽量就地取材,减少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及浪费,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热源利用方面,在冷热源系统规划设计中,利用地源热泵可再生能源技术,使用地球表面的浅层地热资源作为供能,通过土壤、地下水等的运转产生新的能量,合理组合干盘管、毛细管网、溶液除湿系统,进行科学合理排布和能量交换,保证整个系统的功能分布到每一个房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某恒温恒湿系统使用循环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利用地表浅层地下土壤中的热能,与室内进行热量交换。土壤中的热量可再生,且温度恒定,能够保证运行效果稳定,运行费用较低,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某住宅项目推广的空气源热泵技术,使用基于逆卡诺循环的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工作机组。机组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冷凝器以及制冷剂、控制系统和其他附件组成。制冷剂在系统内循环,由压缩机提供循环动力,节流阀使液态制冷剂压力降低至冷源侧所需蒸发压力,通过冷凝器和蒸发器与外面的空气、水等介质进行能量交换,实现供热方式转换。万科总部大楼屋顶使用光伏发电技术,通过配置太阳能电池组件与普通建筑材料,形成新型建筑材料,如光伏瓦、光伏玻璃等,白天通过接受和储存装置转化太阳能,夜幕降临时采用光控和声控方式建立联动触发照明机制,通过能量传递和转化,达到能源被转化利用的目的,保证能源合理应用。

2.2建筑形态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空间展现能力,以BIM模型为载体,融合物联网的实时运行数据,将各种零碎、分散、割裂的信息数据引入楼宇的日常运维管理功能中,创造基于BIM模型的虚拟现实建筑空间与设备运维管理。同时提供设施、设备、管线的三维空间位置,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缩短维修周期;直观而全面的信息记录用于建筑运维的全过程管理,为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功能创造条件,为建筑设计的“绿色探索”注入力量[5]。建筑施工工程突发问题时,可以利用系统修正功能进行设计变更,在减少建筑设计的人力、时间和财力消耗的同时,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符合节能要求。伦敦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高179.8m,50层,螺旋式外观。大楼设计采用自然条件采光和通风,配备由电脑控制的百叶窗,楼外安装天气传感系统,可以监测气温、风速和光照强度,必要时自动开启窗户,引入新鲜空气。依据LEED评级标准,在可持续的场地规划、保护和节约水资源、高效的能源利用和可更新能源的利用、材料和资源问题、室内环境质量等5个方面,建筑设计等级达“黄金级”。

2.3气候适应设计

建筑设计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时,应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舒适性,满足人们在不同时间、条件、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前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大数据查询建筑物所在地的历年气候变化情况,或向专业人员了解当地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横贯北回归线。台风、季风气候加快了惠州地区的风速,风向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且相对稳定,平均风速为2.3m/s。可以利用夏季以偏南季风为主的风向特征,依靠自然通风减少建筑能耗,综合考虑风能发电的应用前景。碧桂园森林城市所在地接近赤道,受太阳直射的影响,终年高温多雨,属于典型的热带气候。森林城市进行建筑设计时,依据多维度绿化生态理念,将绿色植物与建筑物进行组合,错落排布阳台,充分利用地面以外的垂直空间和屋顶空间,搭建垂直绿化系统。大面积绿植能够净化空气,调节室内气候。为了降低建筑物使用期能耗,需要采取优化建筑总平面合理布局、主要功能房间靠窗布置、增大窗户可开启面积等措施,满足日照、采光、通风要求,东西向少开窗,外窗比例应适当,墙面可以考虑植栽隔热。夏热冬暖地区应加强外遮阳设计,增强降温效果,利用节能玻璃调节日照强度,保证室内环境具有充足的光线,室内温度处于适宜的状态。使用变频调节控制技术控制室内窗户开关,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空调等降温设备的使用频率。中国金茂采用高效节能外窗系统和LOW-E玻璃系统,向双中空玻璃里面氩气,内表面镀LOW-E膜,能够有效提升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室外阳光中紫外线的影响,通过外窗隔热系统降低能量传导,实现冬暖夏凉、舒适环保。

2.4建筑节能设计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对建筑保温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北方寒冷地区需要在建筑设计中设置双层窗户,减少冬季采暖能耗,提高建筑物保温性能;南方潮湿地区的建筑设计中,需要合理安排建筑物位置与朝向,保证窗户位置的合理性,提升建筑内部通风效果。建筑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全面分析建筑围护结构的面积和布局,合理设置门窗位置,保证各项设计符合室内采光要求,切实增强建筑物保温性能。使室内环境温度保持为18~25℃,相对湿度为40%~70%,避免人体健康受到危害。建筑配套设计过程中,应该有效控制建筑物自身散热能耗。在门窗和墙体设计中应用环保型材料,保证建筑物的环保性和安全性。可以使用热反射外墙涂层,室外热量和能量辐射进入纳米热反射涂层时,92%的非可见光会被反射,能够实现室内外环境具有温差,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应充分重视楼顶屋面空间的开发利用,提升建筑空间的利用率。近几年,在“双碳”政策推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三重动力推动下,国内光伏产业实现快速发展,BIPV领域的产品集成质量具有很大提高,价格持续降低,取得巨大进步。技术水平提升、成本控制优势、巨大产能、政策扶持是中国光伏产业引领世界的主要原因。我国已将光伏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越来越多的建筑会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光伏建材需求量具有广阔市场需求,“零碳建筑”变革即将到来。

3结语

在现代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绿色建筑技术合理应用至建筑设计,保证建筑设计的规范性与合理性,能够在一定限度上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现代建筑设计必须全面落实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有效提升整个建筑物的整体生态性能,以此推动建筑行业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极,刘英洲.能源管理要抓重点用能大户:我国能源利用状况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0(6):1.

[2]牛美英,渠基磊,牛晓波.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34):191-193.

[3]王志辉.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20):113-115.

[4]张维佳.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分析[J].城市住宅,2021,28(9):253-254.

篇6

【关键词】电力变电站 蓄电池 日常维护技术

电力变电站的蓄电池主要是采用阀控式的密封铅酸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由于蓄电池完全密封,不用加水维护,属于免维护的蓄电池,而往往因此导致其维护和管理工作被忽视,最终导致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容量低和失效早的情况,因而作为电力企业,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其的维护,切实加强维护技术的应用。

1 科学的选型和高效的配置是日常维护工作的根本

在电力变电站中,为了更好地加强对蓄电池的维护,促进其作用的发挥,首先就必须对其容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在具体的配置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变电站内经常性的直流负荷,而且还要注重交流失电之后电力变电站在事故照明方面的负荷,所以一般所选的蓄电池的放电率盈在8到10小时,且严禁将不同厂家和容量的蓄电池组合使用。而在此基础上,为了预防电力变电站由于交流失电过长导致蓄电池放电过电时间较长,就需要对电力设备配备两组工作地电源,且源于两台变电站站用的变压器,并在变电站配置相应的发电机。最后就是确保所选的主充电设备模块,不仅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而且还要具备智能化管理的功能,这样运维人员才能利用监控器所提供的实时数据,切实掌握整个直流系统所处的状态,并设置好备用的模块,一旦主充电设备模块发生故障,那么备用的充电模块就可以自动化的投入运行,预防由于蓄电池充电模块导致蓄电池出现过度放电。

2 蓄电池在投入之前切实做好预防性维护工作

(1)是对于投入使用的蓄电池,若其搁置的时间大于3个月,那么在投入使用之前,就需要我们对其补充电能。在补充电能过程中,2V系列的单体电池,每只充电的电压为2.23V到2.27V之间,且最大的充电电流应低于0.25C10A,当充电到电流稳定后3到6个小时内完成充电。

(2)是切实做好运行参数的设置,在蓄电池运行过程中,其运行参数的设置十分重要,常见的运输参数主要有浮充电压和均充电压,以及温度补偿系数和交流过压值、转浮充数据、转均充数据和交流限流值、交流欠压值等。在对其进行设置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置,同时还应结合经常性的直流负荷加强对其的选型和参数的设置。单体蓄电池的浮充电压在2.23V到2.27V之间,且最大的充电电流应低于0.25C10A,而温度补偿系数则是3mV/单体/℃。而其浮充电压则为说明书中的下限值。且浮充电压均低于厂家设定的最大值,才能确保其得到安全高效的运行。

3 强化日常维护工作的开展

(1)是由于环境温度会给蓄电池的放电寿命和容量以及内阻和自放电等带来的影响较大。即便是开关电源自身存在温度补偿功能,然而由于在调整幅度和灵敏度上存在的限制较大,所以在日常运维中必须考虑其环境温度,这就需要运维人员在每天加强对蓄电池所处环境的温度进行记录,且蓄电池所在的温度最低不得超过22℃,最高不得超过25℃,才能确保其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延长,从而确保其容量最佳。还有就是成套的充电蓄电池组,为了达到温度补偿的目的,我吗还应加强温度感应探头的安装,并对其灵敏度进行定期检测。

(2)是在日常检查工作中,每天应对蓄电池浮充电流达标与否进行检查和记录,若浮充电流出现突变时,应及时的加强对其原因的分析,并强化对其的处理。具体的情况应具体的对待。例如在蓄电池浮充电流陡增之后,若检查人员已经发现这一情况且忽视对其的处理,那么浮充的电流就会越来越大,而这就会导致整个电池组失效。究其根源,主要是其中的一个电磁存在内部短路的故障,而此时如部对其的浮充电压进行调节,那么就会导致其他电池的浮充电压变高,最终导致整个电池组的浮充电流加大,最终使得由于过充而出现失效的问题。

(3)是在每月应对电池的单体电压和终端电压进行一次测试,若有的电池的浮充电压小于2.18V时,就需要采取人工转换的方式对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在充电过程中,一般而言,单体电池在25℃时,其浮充电压为2.30V时,就需要充电24小时,而单体电池在25℃时,其浮充电压为2.35V时,就需要充电12小时。且在均充之后,若难以恢复正常,就需要及时的联系厂家加强对其的处理,因为整个端电压是代表蓄电池所处工作状态的主要技术参数,因而在对蓄电池端的电压进行测量时,既要在浮充状态下进行,又要在放电情况下对其电压进行测量。

(4)是每年需要对电池进行一次大充大放的容量恢复试验,从而激活电池内部的活化物质,从而将电池容量恢复。具体的方式就是把电池组从充电机脱离之后,在其正负极上接入可调负载,这样电池组的放电电流是0.1C10A时,应每隔半个小时就对电池的电压记录一次,当电池的电压降低到1.8V之后停止放电,且对其时间进行记录。

(5)是当蓄电池的不均性较强且进行深度放电亦或是运行时间超过三个月时,均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达到对其补充充电的目的。而且在电池运行过程中,每个星期需要对其接线螺栓存在发热情况与否进行检查,每个月应对其外观存在变形异常与否进行检查,每隔半年还应对一次连接导线和螺栓的连接存在松动与腐蚀与否进行检查,且确保蓄电池之间的连接电压压降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后,及时的拧紧各种松动的部件,清洁好被腐蚀和被污染的接头。

(6)是切实加强蓄电池的检测、记录和调试工作的开展,并加强对其数据的保存和上传,由专业人员对其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控,对于存在的异常情况需要及时的分析和处理。同时还要对运维人员的职责进行有效的明确,强化运维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尽可能地确保其安全高效的运行,才能更好地夯实其日常维护成效,促进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得以发挥。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变电站蓄电池日常维护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蓄电池的作用发挥。所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电力变电站蓄电池日常维护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应做好上述工作,才能夯实运维成效,促进电力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昌贤.光伏电站中蓄电池的维护[J].青海科技,2006(05):10-12.

[2]牛春辉.光伏电站中蓄电池的维护[J].科技传播,2014(17):105+104.

[3]李晶,马辉.电站蓄电池运行维护的方案[J].四川电力技术,2004(03):31-32.

作者简介

荀思超(1972-),男,江苏省建湖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

沈雨生(1981-),男,江苏省盐城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工程师。

徐荣(1971-),江苏省盐城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

篇7

关键词:光伏发电;发展现状;优势

1 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状况

2013年,受欧盟的“双反”风波促动,光伏产业发展得到了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双反”使得业内及政府重新思考,决心启动更大规模国内市场。2013年被光伏业内人士定为“光伏政策元年”,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我国太阳能发电市场。

在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201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市场,地面电站与分布式发电并驾齐驱,装机容量持续增加,截止2014年底,中国累计并网的光伏装机容量已达26.52GW,而2014年全年,中国的新增光伏太阳能并网量为10.52GW,相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13%左右。2015年国家能源局制订了国内光伏发电装机15GW的规划,集中式地面电站为8GW,分布式光伏装机为7GW(其中屋顶式装机为3.15GW)。计划在全国建立30个光伏发电大型示范园区。

政策刺激开发商加快了光伏发电站的建设速度。政府也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对光伏发电领域投资。

未来几年中国将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重点向分布式光伏发电倾斜的发展原则。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优先支持在用电价格较高的工商业企业、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持在学校、医院、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居民社区建筑和构筑物等推广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中国计划到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截至2014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为11.1%,要在2030年实现20%的目标,需要光伏发挥更大作用。

2 国家光伏发电支持政策

为积极培育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国家制订了光伏发电价格、税收、金融信贷和建设用地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明确了项目装机容量6MW(不含)以下的太阳能发电项目豁免发电业务的电力业务许可,免收系统备用容量费和相关服务费用。

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特点和融资需要,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优惠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加大了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光伏发电企业所得税减免。完善了土地支持政策和建设管理,降低工程的前期投入成本,还在项目申请、备案、并网和建设用地等多方面进行手续简化。

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智能用电工作指导意见,将分布式电源接入及运营管理列为智能电网建设管理目标,提升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并网服务效率。

电网企业优先保障光伏发电运行,确保光伏发电项目及时并网,全额收购所发电量。对光伏电站,由电网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或招标确定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与发电企业按月全额结算;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建立由电网企业按月转付补贴资金的制度。中央财政按季度向电网企业预拨补贴资金,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3 光伏电站行业的参与者

一类是电网公司、全国性大型发电集团、地方发电集团等电力行业企业,目前是光伏电站行业的主流企业。二类是专业的光伏电站开发商,具有电力工程、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从事光伏电站工程承包、BT业务、BOT业务。三类是分布式光伏电站业主。四类是上游光伏制造企业向下游电站行业拓展,此类客户开发电站目的是消耗自身光伏制造产能。五类是致力于光伏电站资产证券化的信托公司、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

4 黑龙江省光伏发电发展状况及运营效果

4.1 黑龙江省太阳能资源情况

黑龙江省属利用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好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242-2842小时之间,年均太阳辐射量4400-5028MJ/M2,其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趋势为西南部总辐射值最大,中东部和北部地区太阳总辐射较少。齐齐哈尔、绥化、黑河及哈尔滨的部分地区太阳能总辐射值最大,在4800MJ/M2以上,其中齐齐哈尔市和泰来县总辐射值在5000MJ/M2以上。发电设备年均利用小时数1300小时左右,具有良好的光伏项目实施条件。2014年黑龙江省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为0.95元,电价承诺期20年。

4.2 黑龙江省光伏发电发展情况

截止到2014年底,黑龙江省已申报光伏发电项目41个。已建成项目36个,其中大庆和泰来建成大型集中电站2个,分布式电站全省34个,总装机容量72141KW。2015年黑龙江省光伏发电装机配额为30万KW,其中,集中式地面电站15万KW,分布式电站15万KW。

4.3 黑龙江省已并网运行电站运行效果

由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黑龙江泰来9.9MW光伏发电项目,是黑龙江省第一个运行发电的大型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2013年6月开工建设,2013年12月20日并网发电,2013年上网标杆电价为1元/千瓦时。项目总投资10797.06万元,自有资金20%,银行贷款80%。项目占地376849m2,土地购置成本1000万元,预计25年年平均发电量为1342.6万KWh,25年年平均利用小时数1319.38h,预期首年发电量为1490万KWh,投资回收期为15年。

泰来光伏项目实际运行情况良好,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发电能力超过可研及设计水平,2014年全年发电1567万KWh。光伏电站日常维护量很少,所以电站人工及运营成本很低。泰来光伏电站运行工作人员共6人,负责整个电厂日常运维管理工作。

5 利用云峰水电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优势及规划简介

5.1 云峰水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优势

云峰水电公司作为电网公司下属企业,介入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一定优势。若能利用云峰水电站现有场地条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可大大提高资产利用率、提升现有水电厂的发电能力。利用现有场地节省了土地成本、利用现有运值人员可节约电站人工成本、利用现有送出线路并网,简化了电站设计施工成本,可大大提高光伏电站发电效益,缩短投资回收期。利用云峰水电或电力企业自身的土地和屋顶资源,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业务,可以进一步拓展公司生存发展空间,缓解公司业务单一和不稳定带来的生存危机。云峰光伏项目若能实施,之后还可以探讨租赁云峰水电附近的废弃电厂的场地和厂房屋顶开发光伏发电项目,利用电厂原有送出线路并网,节省供电企业电网配套建设成本,简化电站建设流程,提高建设效率。光伏发电是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因为电站运营收益确定性的提高,行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投资机会较多,吸引了各类社会资本的关注和进入。由于国家对各省光伏电站建设采取配额制,目前光伏发电投资竞争局面已经形成。及早介入,可以积累经验,为以后业务的发展抢占先机。

篇8

“这就是我们乳源县的太阳能光伏扬水污水处理系统,这套系统比起单纯利用化学反应和过滤的处理方式,具有更加生态环保、长效稳定、后期运维费用较低的特点。特别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扬水,这在全国的农村污水处理中还属首创。”乳源县新农村整治办公室(以下简称“乳源农办”)主任马甫团自豪地向我介绍说。

打造五彩瑶乡 因地制宜治污

作为瑶族自治县,乳源自2015年初开始就设定了打造“五彩瑶乡”省级新农村示范区的规划,希望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挖掘和拓展乡村资源、整合提升特色优势等举措,将“五彩瑶乡”建成广东极具瑶寨风情和岭南特色的生态观光休闲农业长廊。

马甫团说:“在提出建立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之前,污水横流、垃圾遍布的现象在很多村镇非常普遍。为了切实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自2015年10月开始,我们在乳城云门、一六团结、游溪大寮坑和营坑5个主体行政村的41个自然村中,全面推进了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工作。

这一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到现在已经总投入资金2400多万元,因为领导重视,施工得力,所以预计到2017年初就可以完工。现在其中23个村建成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还有14个村用上了国内其他地方还从没有使用过的光伏扬水污水处理设施,目前日处理生活污水1700多立方米,从中受益人口达到8100多人。”

听了马甫团的介绍,我才了解,原来并不是所有“五彩瑶乡”内的污水处理设施都安装光伏扬水系统,那什么样的项目才需要安装?又是如何在无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想到这种方法的呢?

“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选址一直是个大问题,一些我们认为可以修建的地点,却经常遭到村民的反对,而一些村民肯提供的地点,又不适合修建。为此我们协调了很久,最终有23个村解决了各种问题,按照传统方式建成了处理设施。而在剩下的村里,村里提供的空地,都存在地势过于平缓、无法形成自然落差的情况,必须使用电力驱动污水处理设备才行。

但是你也知道,我们地处偏远山区,很多村里的经济情况都不好,有些地方甚至是前两年才通上路灯。虽然他们心里都清楚是好事,但是如果让他们长期负担电费,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确实不太现实。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绝对不能让花了这么多钱建成的设施沦为摆设。所以我们也到村里进行了走访,发现有些地方使用的都是太阳能路灯,既经济,又环保,那能不能把太阳能技术应用到污水处理系统上呢?经过多方的调研和比较,最终我们把方案锁定在后期运维成本非常低的光伏扬水技术上。”

转换设计思路 大胆创新应用

大胆假设,小心论证,恐怕这是萌生很多科学发明的重要途径。有了利用太阳能这一设想,乳源农办便积极寻找能够完成项目的单位,最终确定由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人工湿地部分的规划,由乳源星宏光光电设备经营部(以下简称“星宏光”)完成太阳能板方面的设计。

据技术人员介绍,光伏扬水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由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格栅池、厌氧水解池、泵房、光伏扬水系统和人工湿地组成,其中人工湿地包括2套(4个)水生植物池。1平方米水生植物池每天处理污水的负荷是0.25立方米,可消纳1.4人当天产生的生活污水。

乳源全县的光伏扬水污水处理系统共分为1~4号四种规格,湿地植物的总面积分别为72、144、40、384平方米,相对应的污水处理量分别可以达到18、36、60、96立方米,造价从30多万元至100多万元不等。

为了让我有更直观的认识,星宏光的总经理林桥平带我来到了位于东坪镇的东下山村,这里平均峰值日照时间为3.5小时,很适合太阳能光伏水泵的应用。

在现场我看到,一边是种满了美人蕉、旱伞草等水生植物的人工湿地,另一边则是在一块平坦的水泥地上,竖立起的一排由10块崭新的太阳能板拼接而成的太阳能组件。

林桥平说,每个光伏扬水污水处理设备的动力系统都由太阳能组件、太阳能水泵控制器、水泵等配套组成。太阳能组件是太阳能供电系统中的主要部分,通过它可以将太阳的辐射能量转换为直流电能,提供动力。目前“五彩瑶乡”内每一处污水处理系统的太阳能组件均配备10块太阳能板,总功率全部为2.4千瓦;太阳能水泵控制器是利用直流电驱动水泵,并可以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水泵的转速,内置防抽干、电机过载等保护功能;而水泵则保证了污水可以在各个处理环节顺畅流动。

“东下山村共有410名常住居民,每天产生的污水量大概在28.5立方米,所以根据处理量我们选用的是3号系统。水泵的功率是0.75千瓦,流量是12立方米/小时,扬程是10米。为了防止设备出故障,可能导致停运,也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在每一处,我们都安装了两台水泵轮流工作。”说着林桥平看了看表,“现在已经过了下午5点,所以水泵就不运行了,一般情况每天的早上8点到下午5点,是水泵的工作时间。”

节约人力物力 真正实现环保

光伏扬水污水处理系统最大的创新点除了利用光伏发电驱动水泵工作之外,就是利用厌氧水解池和泵房的蓄水功能代替了蓄电池。

我问马甫团:“依靠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电能足够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吗?假如阴天下雨是否会受到影响呢?”

“我们粤北山区的很多农村现在常住人口不多,每天产生的污水量有限,通常都是20方以下,即便是较大的村里逢过年过节一般也也不会超过30方。每个村每晚产生的污水经格栅池沉淀和厌氧池水解酸化后,第二天早上水泵运行一次,大概2~3小时,就可以将污水全部抽取到人工湿地池,这段时间之后,水泵白天基本不需要再运行,或者水量大时运行一次就完全够用了。我们计算过,2.4千瓦的太阳能组件,平均下来每天可以发电7~8度,即便是在阴雨天发电量也能达到3度,足够一台水泵连续工作4小时,抽水量能达到50立方米。所以不用说是晴天,即使是下雨天,现在的太阳能组件发电容量也足够了。”一边说,马甫团一边拿出他们的统计数据指给我看。

篇9

本周四在龙大肉食、飞天诚信、雪狼环境等三只新股上市后,整个次新股出现了涨停潮,特别是创业板的上次发行的次新股出现集体的涨停,而创业板也是出现放量的大涨。而这些次新股就是未来行情的主体,我们来看看哪一些次新股值得大家进一步注意呢?

安硕信息(300380):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产管理及风险管理领域的一体化IT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开发、实施、维护、业务咨询和相关服务。公司目前主要四大类产品和服务:信贷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系统、其他管理系统。公司同时开发了征信上报系统和银监会报表报送平台。征信系统是为金融机构提供建立满足人民银行征信规范要求的数据上报接口,并分为个人征信上报子系统和企业征信上报子系统。

该股字5月21日开始放量开始盘整突破以来,该股完全存在创出45元新高的可能,建议重点关注,见回抽机会进场。

扬杰科技(300373):公司主营业务为分立器件芯片、功率二极管及整流桥等半导体分立器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营产品为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光伏二极管、全系列二极管、整流桥等等。公司拥有从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全套生产工艺,为国内少数生产、制造全系列二极管、整流桥、分立器件芯片的最大规模企业之一。公司制造的GPP芯片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设备大部分从美国、日本、台湾进口,产品主要有汽车整流芯片、FRD超快恢复芯片、TVS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LED照明、汽车电子、电源模块等高端领域。

该公司自5月15日创新高以来,一直处于盘整过程中,但是,该股突破前期高点是迟早的事情,在整理过程中,每一次回抽都是很好的进场机会。

安控科技(300370):公司主营业务是远程测控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RTU产品为应用核心的远程测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与实施,以及相关运维与技术服务,公司拥有完整的RTU产品产业链。公司的核心产品分为通信产品、油气行业专用产品以及环境保护行业专用产品三大类。

该股自5月14日放量突破以来,是整个次新股板块最早突破的个股,鉴于该股基本面明显好于其他公司,建议重点关注。

篇10

泰富海洋工程装备(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富海工”)是泰富重装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其正在投资建设的“泰富港机及海工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占地2200亩,制造基地所追求的智能化、数字化、物联网化,以及全新的商业新模式。此基地位于中国高端装备较为集中的天津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基地建成后,泰富海工将成为我国该行业内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中国制造2025”示范工厂、中国乃至世界高端装备制造的标杆和先进制造的引领者。

目前,装备制造行业的“智能制造”需重点关注两个方面:装备制造各环节的“智能化”和“物联化”。装备智能与物联的融合,将成为未来智能制造的主流发展趋势,不仅将带来生产力的解放,更能释放出新的经济能量,对产业链的上下游乃至不同行业带来深度影响。泰富在夯实现有企业技术基础的同时,也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开展了自己的探索。

变定制制造为流程智造

泰富港机及海工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陆域面积约145万平方米,按照功能布局,该基地分为七大板块,包括科研数据中心、联合厂房、移动厂房及调试坪、高端装备展示、超大件装配及模块组装、保税仓库、码头作业区。厂房建筑集成将运用绿色建筑、水源热泵空调、光伏发电等绿色环保节能技术,按照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建设。

在基地的设计上突出智能、数据驱动与物联化,结合绿色、新能源等新技术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科研数据中心,其内部中央控制中心是整个基地的智慧中心,可对基地所有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从产品下料到零部件加工、焊接、涂装、检测、装配、调试、展示、体验、发运等进行实时监控和远程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还将重点建设涵盖柔性制造及柔性生产线、智能化实时测控、智能化物流和零库存控制、信息化生产管理、大型机器人焊接单元的智能制造系统,以及辐射数字化研发创新平台、ERP系统平台、集团财务管控平台、客户服务平台及客户关系管理平台、企业管理门户的智能信息管理体系,创新性地变“制造”为“智造”, 并且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外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生产出一体化紧凑型高效装卸船设备、适应海上作业的高度稳定性系统、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化卸船系统等一系列先进产品。

“物联协同”实现平台运维

现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建设已日渐成熟,滴滴打车、ofo等共享经济概念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便利。在装备行业领域内,通过物联网手段实现机器、人、原材料以及产品的联通正逐渐成为主流。泰富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在工厂内各实体和产品之间建立物联网通信系统,将实现企业和产品的平台化运维。基于泰富现有战略布局,目前除湖南湘潭制造基地外,泰富在天津临港、安徽蚌埠、湖北沙洋等地都建设有产业化制造基地,各制造基地在智能化主旋律的基础上,通过物联网协同系统的建设,将充分实现各基地内部和基地之间协同制造,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以港口机械、海洋工程装备、散料输送等大型成套系统设备为主的产品体系,其精细化、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为泰富实现产品物联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产品物联和制造协同的有机结合,将有效助推泰富平台化运维模式的实现,对企业建设具有实时感知、业务预测、信息反馈和智慧决策智能管理系统至关重要。

“智能服务”助推商业创新

装备制造行业特别是大型装备制造行业普遍面临着设计、制造、施工、服务相互分割及集成性差的现象,资金运转很难灵活开展。泰富集团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由制造型企业向制造综合服务型企业的转型,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到系统配套服务提供商的模式转变。这为泰富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同时也槭谐∠钅康目展带来了复合挑战。

伴随着物联网的普及,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产品的出现,原有行业内产业链上下游单一的业务模式将发生变革。以港机大型成套系统产品为例,其智能化和物联化的转型将使其运维方式更加多样,效能共享和效益分割将成为可能。通过与金融手段的结合,融资租赁这一装备行业现有主流金融模式将得以动摇和创新。

同时,伴随着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模式的普及,人在制造过程中的作用将逐渐往产业链两端延伸,泰富集团的工作重心也将向服务化转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泰富集团内部,由服务带来的数据等无形资产价值将会比生产设备来的更为重要。

主动适应海工装备发展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先导性产业,《中国制造2025》将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列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成本优势,中国已经具备承接国际海工产业转移的条件。2012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就提出,未来10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是:在产业规模、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上大幅提升,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推动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面对机遇与挑战,泰富集团顺势而起,先后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2015年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在内的国家、省市等多个重大专项,被工信部授予“全国工业企业质量标杆”称号。

2014年,泰富成功晋级“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并跻身“湖南民营企业百强”第14位。

“全球布局”实现国际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