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报告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产报告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产报告制度

篇1

摘要:所有以财产为标的的执行案件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调查执行财产。判决的胜诉并不意味着最终债权的实现。发现不了被执行人没有财产,法院就难以执行,因此对执行财产的调查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财产发现 申报财产 法院调查

一、我国民事执行财产调查制度概述

(一)简述民事执行财产调查制度

1、民事执行财产调查制度的概念

执行财产调查制度是为实现执行根据的内容,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调查的一个系统制度。我国目前执行财产调查的途径有三种:法院调查、申请执行人提供执行财产线索、被执行人申报财产。民事执行程序是为实现审判程序或其他法定程序确立的具有执行力的法律文书的内容,最主要的步骤是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

2、民事执行财产调查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一,法院调查阶段(1982年―1991年)。该期间我国实行的是法院职权主义,法官享有对诉讼的完全控制权,民事执行程序也是如此,执行财产的发现主要依靠法院。

第二,法院调查和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阶段(1991年―2007年)。1991年民诉法修改,我国市场经济开始建立,经济交往的频繁使大量民事纠纷涌入法院,执行案件大幅度增长,单纯由法院调查执行财产已不现实。法院参照审判程序开始重视申请执行人的作用,强调由其提供线索和证据。1998年最高院下发《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确立了申请执行人负有提供执行财产线索的责任。

第三,法院调查、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和被执行人申报财产制度并行阶段(2007年至今)。2007年民诉法修改,第217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法定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民事执行程序确立了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执行财产的发现处于三种手段并行的阶段。

(二)研究民事执行财产调查制度的意义

1、保护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合法权益

执行程序的启动主要是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为实现申请执行人“经过审判程序或者其他法定程序所获得的权益”,有必要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调查清楚。对于被执行人财产的执行,在查明执行财产状况的前提下,对于被执行人及其抚养的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应当有所保留,而不致全部执行。

2、解决“执行难”

“执行难”是我国民事执行的主要问题。1999年中央11号文件概括,“执行难”一个方面是“被执行人财产难找”。i研究执行财产调查制度,发现问题并完善该制度,使执行程序不会因财产难找而无法完结,导致人人责难。

3、维护司法权威

司法权威的树立不仅仅是审判程序的公正,若在执行程序不能实现胜诉人的利益,之前确立的威信会遭到质疑。作为执行程序的重要环节,执行财产调查必须得到重视。因为被执行人财产不确定使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得不到保护从而质疑法院。同时被执行人逃避执行会对司法产生轻视的心理,整个社会对司法的信任体制就不存在,司法权威难以确立。因此,对于执行财产的调查对于司法权威的维护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得到重视。

二、我国执行财产调查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法院调查手段存在的问题

首先,法院调查的操作过程不规范。调查手段主要有:查询、搜查、传唤等,各种手段的采用在实践中有较大的随意性。其次,法院调查工作繁重。我国自然人、法人财产状况不透明、整个社会信用体制的不健全,导致有限的人员和司法资源不能完成对执行财产的查找。

(二)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手段存在的问题

首先,法律“并没有规定其是作为权利还是义务,性质认定的不同使申请执行人的做法不同”。ii其次,对申请人发现财产的手段法律并没有赋予。虽然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因经济交往而熟悉对方的经济状况,但被执行人藏匿财产及申请人能力的有限和权力的缺乏,该手段作用的发挥并不明显。

(三)被执行人申报财产手段存在的问题

第一,财产报告令发出的时间。从执行通知发出到财产申报期间成为被执行人“逃跑时间”,此期间的不确定使执行财产报告令的作用大打折扣。第二,我国财产登记状况的混乱使该制度的作用发挥并不尽如人意,即使申报了财产,也有可能事先隐藏了财产。第三,违反报告义务处罚力度不够。在隐藏财产和轻微的处罚两者之间,被执行人权衡轻重当然会选择后者来规避财产的执行。

三、完善民事执行财产调查制度

(一)完善执行财产调查手段

第一,法院调查手段。对法院调查执行财产的程序、权力等做出详尽的规定, “探索建立分段集约化机制,改变之前的案件到人机制”。iii另外还要对协助调查人的协助义务有具体的确定,因为调查是双方互动的行为,仅靠法院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第二,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手段。立法确定此为申请人的义务。并且应赋予申请执行人相应的查明核实执行财产的权利。

第三,被执行人申报财产手段。首先,严格控制财产报告令发出的时间,同时发出执行通知书和财产报告令。其次,明确规定申报财产的主体要,对于被执行人的申报也要告知申请执行人。最后,对于违反财产报告义务的被执行人加大处罚力度,情形严重的,可以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相关配套机制

执行财产的调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会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依靠以上三种手段并不能有效的发现被执行人财产,需要许多机制的完善与配合。如:执行风险告知机制、执行威慑机制、“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债务人名册制度等。iv执行财产的调查并不单纯是解决个案申请执行人利益,该制度的完善与否会影响到整个执行体制,因此,对于执行财产的调查需要社会各方面的互相配合。

注释:

[1]陈桂明,王鸿翼主编.司法改革与民事诉讼监督制度完善[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郭兵主编.强制执行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179页.

篇2

[关键词]费率监管,统计制度,费率市场化

2004年的国际保险监管核心原则指出:保险监管当局应该对行业发展中的风险进行管理。管理风险的基础资源是数据信息,美国监管当局在其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统计制度,获得了真实、准确、有用的精算和业务数据信息,既保证了财产保险公司科学地对风险进行精算定价,又为实施费率监管提供了基本依据,较好地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借鉴其经验,建立统计制度对完善我国的财产保险费率监管体系、有效遏制费率恶性竞争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费率监管是美国财产保险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一般人的印象正好相反,在完全实行财产保险费率市场化的美国,依然存在着严格的费率监管机制。在美国的保险法律规章中,专门规定保险公司所收取的保费必须满足适当性、充分性以及公平公正的原则,美国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在其“财产和意外保险费率厘定示范法”(以下简称“示范法”)的立法宗旨中明确指出:“保护保单持有人及公众免受过高的、不足的或不公正的歧视性费率的侵害”。“示范法”第5节界定了费率过高和费率不足的判断标准,指出:“在非竞争市场中,如果提供的保险利润可能高得不合理,或者服务的相关费用被不合理抬高,则这个费率是过高的。”“某费率在其适用业务范围内明显不能支撑预计损失、费用和特别评估,而且如果继续使用这个费率将会大量减少竞争或会倾向于出现市场垄断时,这个费率为不足费率。”

实施费率监管是为了避免“市场失灵”,一是加强消费者对保险市场的信心,因为消费者通常缺乏必要的信息,难以对财产保险保单费率的高低做出理性的判断;二是只有在监管机构的介入下,各保险公司经验数据才能得到及时汇总,使得各保险公司的费率定价可以超越本公司狭隘的经验范围,能够参照更符合“大数法则”要求的行业经验损失率等数据。

二、统计制度保证费率监管体系的正常运行

数据统计是一种单调、重复、耗时以及成本昂贵的事务性工作,美国各州的保险监督官为了避免陷入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之中,专门设计了一套“统计”制度,其最早的法律依据是美国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1946年制定的“全行业定价法案”,该法案指出:保险监督官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保险费率组织或其它机构协助收集及汇编数据,在保险监督官公布的合理规则限度内,保险人及保险费率组织可以获取此汇总数据。另外,“示范法”的第20节针对统计制度也指出:监督官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咨询机构或统计人来协助收集保险人的经验并进行必要的编辑。除了用于普通商业险的费率监管之外,统计制度也用于厘定机动车辆强制险的费率和责任限额。

统计人或咨询机构的角色通常由各类保险行业协会承担。统计人(statisticalagents)是指获得保险监督官许可,可从保险人收集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向监督官提供报告以履行“示范法”中有关保险人的统计报告业务的实体。咨询机构,也可称为“保险费率事务所(insuranceratingbureau)”,是美国各州于20世纪初成立的,专门为保险公司收集并提供费率和赔付数据信息的行业公会。

较著名的统计人或咨询机构有:保险服务事务所(ISO)、独立统计服务公司(ISS)、全国独立统计服务公司(NISS)、美国保险服务协会(AAIS)等,他们一方面为各州的监督官汇总并提供保险公司及行业的财产保险保费和赔付数据,同时也向会员公司提供上述数据,并派生出风险管理咨询服务。

三、统计人或咨询机构的职责

1.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保险公司要购买统计人的服务,首先要同意提供本公司完整有效的保单数据。统计人制定了保险公司的数据呈报格式与呈报时限,对各种数据元素加以定义,并要求会员公司报告每一笔保费和理赔损失的交易记录,上报的原始数据记录,需通过统计人的审核确认,如果发现数据有任何问题,该笔数据就会被退回至其所属的保险公司,并要求该保险公司更正该笔错误数据,然后重新申报给统计人,以保证原始数据的质量。上述细化到每一笔保费和理赔损失交易的数据收集方式,具有四方面的优点:一是强化信息的验证,二是促进及时报告数据,三是较快发现并纠正错误,四是在开发各种不同格式和时期的报告时具有灵活性。

2.统计汇总出有用数据。一旦原始数据的有效性、可信度以及精确性被确认之后,会依照不同的保险公司、不同的业务类别加以整合,并且呈报给州政府的保险监督官以确保该公司的定价符合该州的保险法规。比如,美国财产与责任保险协会(PCI)、保险服务事务所(ISO)和全国独立统计服务公司(NISS)三家联合署名向各州保险监督官提供各季度的个人车险的行业经验数据,数据类型依各州、不同保单形式和是否包含巨灾风险进行划分。具体数据包括已赚保费、风险暴露、已发生损失、已赔付损失、索赔频率、索赔强度、纯保费及赔付率等。统计人通过汇总行业经验数据,得出行业损失分布曲线,使得行业能够更好的在“大数法则”的科学基础上运行,也使得监管部门拥有了实施科学监管的可靠依据。

3.进行趋势分析。当要探讨财产保险市场的成本变动趋势,以及纯保费、索赔频率和索赔强度变动趋势时,仅就单一保险公司的经验数值无法有效地提供一个可信赖的基准。而统计人或咨询机构在汇总行业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变动趋势的分析,并提供精算咨询、巨灾咨询、再保险咨询服务及市场研究服务。

四、统计人或咨询机构的发展状况

统计人或咨询机构之中业务量比较大的两家是美国保险服务事务所(ISO)以及美国财产与责任保险协会(PCI)。

1.ISO成立于1971年,是美国财产和责任险领域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作为美国各州保险监督官指定的经营财产和责任险保费与理赔数据的统计之一,从1000多家保险公司收集数据,每年采集大约25亿条保险保费和理赔损失的详细记录,拥有至少70年以上的业务数据,员工3200多人,其中包括一支约200人的精算队伍。它早期是一家非营利性组织,1996年转变为一家营利性公司。

ISO的治理结构比较特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独立于会员公司的控制,强化外界对ISO作为一个独立的、不偏不倚的可靠信息来源的信心。1996年以后,其会员公司仍保留了对ISO的控股权,但放弃了对ISO的实质控制,仅可以参选董事会11个席位中的3席,并对公司的重大变动拥有投票权。全体员工和管理层通过雇员持股计划(ESOP)等方式拥有少数股权,但可以参选董事会席位中的7席。董事会成员中除了会员公司派驻的3位代表外,其他成员不可以受雇于任一保险公司。

ISO提供的产品主要是车险数据,其数据库包含了95%以上的行业车险保费信息,并能够为保险公司提供3—5年的车险损失及索赔信息。此外,ISO还向保险公司提供车险个体保单信息,包括被保险人的姓名地址、保单有效期、个人历史保单数据、保单保额,个体保单信息可以帮助会员公司进行更有效的核保以防止欺诈。

除了上述车险数据,ISO还能够提供行业5年内的火灾损失、洪水损失、地震损失、信用卡偷盗、员工补偿以及医疗支付方面的数据。

ISO还提供精算咨询、巨灾咨询、再保险咨询服务及市场研究服务。精算咨询服务可以辅助客户进行产品定价或准备金核算,也提供精算报告;巨灾咨询服务依托于ISO拥有的从1949年以来的美国所有巨灾损失数据,提供巨灾风险管理方案;再保险咨询为客户提供再保险策略;市场研究服务通过对保险市场消费者的研究,帮助保险公司制定行之有效的市场计划,推出适合市场的产品。

2.美国财产与责任保险协会(PCI)全资成立了一家保险数据信息公司,名称是独立统计服务公司(1SS)。ISS服务于450多家财产和责任险公司,覆盖了全行业一半以上的保费信息,每年获得的保费统计额超过1000亿美元。ISS的产品和服务:一是为客户提供各季度的私人汽车险的行业经验数据,并对过去连续四年的季度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二是为客户提供除德克萨斯州以外的各州房屋/住宅保险的统计数据,涉及的家财险保单类型包括一般房屋保单、移动房屋保单、住宅统括或专项保单、出租房房客或共有住房房主的财产保单等。具体数据包括已赚保费、已报告及预计发生损失额、已报告及预测发生索赔、纯保费、平均损失、损失频率、赔付率等。同时,ISS还提供锅炉及机器保险、盗强险、内陆水运险,火灾险、一般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和按揭保证保险等方面的数据信息。

五、对我国建立财产保险统计制度的启示

篇3

一、实际工作中造成财产清查的常见问题

造成财产物资的账存数与实存数不相符的常见问题如下:

1.仓库人员在进行物资收发时,由于仓库人员计量或检查不准确,造成品种上的分类、数量上的不或质量上的不符:

2.财产物资在实际保管中发生天灾人祸造成财产物资的损失:

3.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或责任者的过失,造成产品的损坏、变质或短缺等:

4.其他行为造成财产的短缺:

5.在结算过程中,由于未收到货款或对方无能力支付等原因,造成应收往来款项上的不符:

6.在管理和核算方面,由于手续不健全、工作疏忽或制度不严密而发生的计算上或登记上的错误。

二、财产清查的方法

解决财产清查的具体方法有以下三种:货币资金的清查、货物的清查、债权债务款项的清查。具体方法如下:

1.货币资金的清查,主要包括库存现金的清查和银行存款的清查。库存现金的清查采用实地盘存法,即出纳定期通过盘点现金来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与账存数金额进行核对,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以及盈亏情况。

清查的内容主要是检查有无挪用现金、白条抵库、超限额留存现金以及账款是否相符等情况。

库存现金的清查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出纳员自查。在日常的工作中,出纳员应对现金做到日清日结,并与库存现金日记账进行日期、款项来源、金额进行逐一核对。

(2)指定人员清查。再由指定人员进行的清查工作中,为了明确经济责任,出纳人员必须在场,注意请查时不能用白条抵库,既不得以未经审核批准的借条或收据抵充库存现金。根据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现金的清查与库存现金日记账进行核对,并编写财产清查的结果报告,由负责人和出纳共同签字、签章才能生效。根据财产清查的结果报告编制报表和账册,“即现金盘点报告表”,是反映现金实有数额和调整账簿记录的重要原始凭证。其一般格式如下:

银行存款的清查与实物、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不同,主要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也就是将本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提供的“对账单”进行核对。

核对前,首先把清查日止所有银行存款的收入、支出业务登记入账,对发生的错账、漏账及时查清更正,然后再与银行的“对账单 ”并查明双方原因,及时更正,若双方都无误,则查找未达账项,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予以调整。

2.货物的清查。货物的清查主要是企业每月或定期由财务主管牵头和销售会计、材料会计、仓储、销售部、采购部共同对企业的相关物资材料的清查,包括固定资产、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及库存商品等在数量和质量上所进行的清查。

根据各种物资的性质、体积、重量、情况,企业一般采用实地盘存法和技术推算法。

在进行物资的清查时时,相关人员都必须在场,并且共同完成盘点,对于盘点结果,财务人员应如实填制有关凭证,并由盘点人员和保管人员共同签章生效,作为记录清查情况和会计调整账面记录的依据。根据需要一般可填制:盘存单、实存账存对比表、积压变质报告单。

(1)盘存单作为反映各项财产物资在盘点日实有数量的原始凭证,盘存单内填列的产品编号、产品名称、产品规号、计量单位和产品单价,都要与账存数一致,通常情况下盘存单一般填制一式三份,一份由清点人员留存备查,一份交实物保管人员保存,一份交财会部门与账面记录相核对。图表(2)如下:

(2)实存账存对比表,又称“盘点盘亏报告单”,在盘点出各种实物的实存数以后,若与账面数字不一致,会计人员要单另填写实存与账存的对比表,并打报告反映财务部。以确定实存数与账存数的差异。并向财务部报告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明确经济责任,进行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的调整。清产人员应以该表为基础核准各种资产的盈亏情况,分析并查出产生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和问题所在,划分经济责任,按规定程序报请有关部门领导进行审批处理,进行盘盈盘亏的具体处理,这也是促使各项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3)积压变质报告单是用来记录和反映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积压变质、残损变质的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存数与账存数及其差异的原始凭证,在清查过程中,发现积压变质物资时,应单独堆放,并填制积压变质报告单,说明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报经批审后作出账务处理。

3.往来款项的清查。往来款项的清查是指对各种应收款、应付款、暂收款、暂付款的清查。各种往来款项的清查,应采取“询证核对法”,即同对方核对账目的方法。清查单位应在各种往来款项记录正确、完整的基础上,编制对账单,由本企业寄交或派人送交对方企业。对账单一式两联,一联由对方企业留存,另一联作为回单。对方企业如核对相符,应在回单上盖章后退回本企业,如发现账目数字不符,应将不符情况在回单上注明,或另抄对账单寄回企业,作为进一步核对的根据。通过往来款项的清查,可以查明有无查明无双方发生争议的款项以及无法收回的款项,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坏账。

对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往来款,可由各部门财产清查人员、销售会计、材料会计、费用会计直接根据账簿记录核对。对于职工个人的各种代垫和暂借款项以及备用金等,可采取抄列清单等方式进行核对。

企业在收齐各个单位寄回来的回单后,应根据以填制“往来款项清查表”,通过往来款项的清查,可以采取奖惩措施及时督促销售部门相关负责人追回款项,采取措施进行资金回笼,避免或减少坏账。

对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往来款项,可由各部门财产清查人员,会计人员直接根据账簿记录核对。对于职工个人的各种代垫和暂借款项以及备用金等,可采取超列清单等方式核对。

三、财产清查的作用

通过财产清查,起作用主要表现在:

1.使账实相符,使会计核算资料真实可靠,通过财产清查,可以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存数,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减少资产的损失,是资金得到合理分配和使用,并且能够对错误的账务及时查明原因,调整账面记录,保证账簿记录真实可靠,并为编制会计报表奠定基础。

2.使财产物资得到合理分配和使用,加强资金的有效管理,有效预防资金的不合理流失和分配,通过财产清查,可以及时反映各项债权、债务等往来款项的结算情况,对往来款进行分析,对于各项应收款项应及时催收,对坏账及时处理,提醒企业应付款项的清偿,避免长期拖欠,使客户失去信任、使企业失去商业信用。加强和健全应收、应付等往来款项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合理控制。

篇4

关键词:完善内控制度;企业管理;会计记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127-02

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日益复杂,而且越来越不稳定,市场竞争更是日趋激烈,如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则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一、建立以财会控制为核心的内控机制

从2001年开始,国家财政部就逐步制定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2009年7月1日,国家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的中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8项具体规范即将实施。以财会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将有了可操作性的依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人员权责分明

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企业要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机构,它是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如材料物资的需求计划、采购、检验、保管、领用应相对分离;销售与发货、收款工作要分开。

2.会计凭证完整正确

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如对各种自制原始凭证,在格式、份数、编号、传递程序、各联的用途、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明细数同合计数及大小写数字一致等方面做出规定;对各种账簿记录,要求账证的一致或保持一定统驭关系的规定;还有会计核算中规定的双线核对、余额明细核对、各种报表相关数字核对,以及由此而规定的内部稽核制度等。

3.会计制度严密完备

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如为了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除规定物资保管员对每项物资进行收付后,都要实行永续盘存办法核对库存账实外,还要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账卡物相符或及时处理发生的差错。又如现金出纳员除规定每日下班前要结账清点库存现金,遇有差错要及时报告外,会计主管人员还有经常检查出纳员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库存现金及金库管理情况的责任。

4.会计信息效率提高

电算化可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的水平。但是,不能以此代替原手工会汁处理中已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同时,还应加强对电算化系统的管理,这是会计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前提。程序设计人员还应对数据库采用加密技术进行处理,严格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要求配置人员,健全数据输入、修改、审核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系统设计的处理流程不走样变型。

二、建立依法理财规范内控运作机制

1.建立决策、经办分离制约制度

决策和经办分离制度是决策人员与执行人员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体现了《会计法》对重要经济业务事项决策和执行程序的要求,既要防止权限过于集中,也要防止政出多门、各行其是。

根据内部控制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原则要求,业务经办与决策(审批)必须分离。具体业务与事项的控制一般涵盖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层级和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通常包括采购、生产、销售、预算、担保、合同协议、业务外包、企业合并、资产重组、投资融资、货币资金、金融资产、存货、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方面。

2.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

财产清查制度历来是《会计法》强调的重要制度之一。《会计法》第27条规定,各单位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中应当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不仅要建立财产清查制度,而且要明确规定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组织程序,保证财产清查制度得以具体落实,也为有关管理部门监督检查财产清查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提供可靠依据。

财产保护控制主要包括:(1)财产记录和实物保管。关键是要妥善保管涉及资产的各种文件资料,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对重要的文件资料,应当留有备份,以便在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这在计算机处理条件下尤为重要。(2)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它是指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不一致,可能说明资产管理上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应当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管理制度。(3)限制接近。它是指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资产的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该资产。限制接近包括限制对资产本身的接触和通过文件批准方式对资产使用或分配的间接接触。一般情况下,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的直接接触。

3.建立执法监督制度

在法律的框架内,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财会部门的后台监督,财会部门及其管理人员负有履行后台监督的重要职责,企业每一项业务的收付和债权债务的发生都会在账面上反映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监督;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注重反映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并有责任以会计资料为依据,控制企业经济活动按预定目标进行,并报告所发现的违法违规的财务事件;财务主管在账务汇总和财务报表分析后也可以发现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种种问题,促使企业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财会部门要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发现问题,研究对策,预测风险。第二,企业内部审计的再监督,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公正的、并能够提出指导性建议的行为,以使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并提高其运作能力。它通过采用一套系统严谨的方法对风险进行估量,并提高风险管理、控制与监督的有效性,最终帮助企业达到预期的目标。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除了审核企业会计账目之外,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是否完善和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层提出建议和报告。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在于提供对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加以系统地检查和评估,提交审计报告,其中包括对各种经营活动无偏见的、公正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经过证实以后而应采取改进行动的合理建议,以协助各级管理部门有效地履行其职责。第三,以注册会计师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力量监督,这种监督形式是通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评价实现的。在进行评审之前,注册会计师应当依据国家有关内部控制的规范,制定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审核的工作计划,以确定内部控制测试和评价的程序和范围。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分三步实施,调查、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第四,以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为主的社会力量监督,企业提供内部控制报告的目的在于向外部信息使用者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通过企业提供的内部控制报告,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这将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减少管理舞弊和财务报告操纵,也保护外部信息使用者自身的利益。第五,政府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企业内部控制是国家宏观控制的组成部分,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企业内部控制是基础,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管理、监督、控制也决不可少,对于国有企业来讲,政府的监督尤为重要。

三、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评价体系

1.审计重心从财务转向内控

一直以来,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在经济效益审计、会计工作基础规范监督、专项审计上;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年报审计主要侧重经济效益审计,从第三者的角度为投资者、国家税务部门作出客观的评价。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企业也从家庭作坊的管理模式转向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投资者要想在行业中做大,走出国门,建立跨国集团公司,必须从简单的数字,即以经济效益为重心转向以内部控制为重心。投资者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工作计划,对内控审计进行检查评价。

2.检查评价走向全面和深入

单位应当结合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情况,定期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编写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经营业务调整、经营环境变化、业务发展状况、实际风险水平等确定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程序,逐步完善适合本单位的内控评价体系。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评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充分性。(2)内部控制的合理性。(3)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四、内控加强为企业增收创益

篇5

    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分析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著名会计学家R·瓦茨和J·齐默尔曼指出:会计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了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产权裂变,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同时也产生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体现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与整合的组织机制--委托制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分层授权并以董事会为核心的产权控制模式。经理层行使经营权,直接指挥并控制企业、会计部门及其核算与报告活动,掌握了充分的内部信息;大股东凭借优势股权成为董事会成员,能够直接从企业取得较为详细可靠的信息并监督经理层,经理层和大股东作为公司管理者控制了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中小股东由于股权比例小而远离企业最终控制权,他们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全是局外人,对会计信息的占有上处于先天劣势,只能以间接的方式获取信息来监督经理层和大股东的履约情况,是会计信息的需求方。正是为了适应众多且分散的中小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强烈需求,上市公司采用了公开披露的方式提供财务报表。但是,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客观存在着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的矛盾。而经营者与大股东作为经济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他们有动机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优势为自身谋取利益优势,直接对财务报告进行操纵,以达到不公平地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从而引发财务报告造假问题。因此可以说,利益不一致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经济诱因,信息不对称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客观环境。

    信息提供者利己的动机是普遍的且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但动机不一定转化为现实的行为。如果能对虚假信息提供者进行有力的监管,使造假行为不现实,不经济,那么造假者在理智权衡中会放弃造假。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监管恰恰存在着诸多误区,严重地降低了监管效率,使得财务报告造假得以成为现实。因此可以说,会计信息监管中存在的诸多误区是虚假财务报告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清醒地认识这些误区,有助于构建一个完整的监管机制。

    误区一:重视“单一”监管,忽视“综合”监管。独立审计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也是确保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的制度安排。然而,独立审计仅是确保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外部制度安排,只是财务报告监管链条中的一环而已,只有借助于其他环节的监管手段,它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自从证券市场发生了欺诈案开始,我国就加强了证券审计市场监管力度,如1996年独立审计准则颁布实施,1998年会计师事务所开始脱钩改制,2000年事务所进行〖KG)〗合并重组,2001年一系列与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密切相关的政策措施相继。由此可见,监管者的监管思想中存在误区:监管者试图通过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达到对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监管。过分夸大了独立审计在虚假财务报告中监管的作用。事实上,证券市场舞弊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行为,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综合治理的过程。上市公司内部公司治理、社会舆论监督、法律制裁都是整个监管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光靠“独立审计”一枝独秀,是达不到效果的,必须实行全面监管,证券市场虚假财务报告问题绝不是抓几个注册会计师,关掉几家事务所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误区二:重视“硬性”监管,忽略“柔性”教育。证券市场是充满机会和诱惑的博弈场所,需要通过制度安排对参与者和监管者进行制约和威慑,但是堆砌的制度不一定达到好的监管效果。我国自90年代起接连不断颁布、施行、修订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但虚假会计信息却从未消灭过。制度终究需要人来执行。如果证券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不讲正直诚信,制度安排将显得苍白无力。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所以仅靠制度安排这样的“硬性”监管手段是不够的,必需重视“柔性”的诚信教育,而且应当是全方位的诚信教育,不仅包括中介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等证券市场的参与者,而且还应包括政府监管机构和新闻媒体等证券市场的监督者。

    误区三:重视行政制裁,轻视民事赔偿。在我国,自开展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以来,涉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诉讼案件时有发生,我国对涉案的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的处理,大多以行政处罚为主。虽然脱钩改制后,加大了处罚的严重程度,直接针对注册会计师个人的处罚越来越重,甚至追究刑事责任,但是针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的诉讼案仍尚不多见。这种处罚结果对审计职业界难以起到足够的震动作用。因为造假受到查处和责令赔偿概率很小,造假成本仍远远低于造假收益,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并未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不能挽回投资者的损失。

    对虚假财务报告监管的理性思考

    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不仅是高质量会计、审计准则的产物,它更依赖一个具有支持作用的基础机制来运作,以保证准则能够被严格地理解和运用。只有建立一套成熟有效的监管机制,以合理保证最终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才能使中小投资者利用这些真实会计信息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最大限度地免受大股东、经理层的利益侵害。

    (一)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企业内部有效制衡、约束制度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1)规范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的关键,也是独立董事制度的生命力之所在。保证“独立性”关键在于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如果我们希望独立董事能够真正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就必须构建由中小股东选聘独立董事机制。但是,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这一规定无异于宣告大股东依然控制独立董事人选的合法性。因此,目前在我国构建由中小股东选聘独立董事的机制还有困难,但作为一种过渡,应当适当限制大股东及执行董事所代表的股东的独立董事提名权。

    (2)独立董事的人选问题。独立董事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条件。目前一些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或董事会或董事长聘任,聘任中人情董事、名人董事的现象非常严重,使得独立董事的知情权和工作时间得不到保证,而且这些人未必“董事”。笔者认为,应选择那些经济上无后顾之忧、人格上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专业上具有胜任能力的人担任董事,且应建立独立董事档案管理制度。

    (3)规范独立董事的权利与责任。赋予独立董事独立的权责有利于提高其独立性。《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除赋予独立董事具有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赋予董事的职权外,还应当赋予独立董事特别职权和独立意见发表权。笔者认为,为强化独立董事的责任意识,应明确独立董事行使特别权利和发表独立意见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独立董事“必须”行使职权和发表独立意见,而不仅仅是“应当”,且在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独立董事履行权利责任的情况。另外,从法律层面上,需要对《公司法》等相关法规进行修改,明确独立董事的权利与责任,协调独立董事与监管的权利与责任,协调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使独立董事在运作过程中有法可依。

    (4)建立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独立董事也是“经济人”,也存在激励问题,需要明确谁来评价独立董事的绩效,如何评价,如何奖惩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独立董事的绩效评价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这也是独立董事未能发挥作用的一个原因。笔者认为,独立董事激励机制必须考虑“独立董事声誉机制”是一种自律的道德约束,一旦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表现出应有的独立和客观,无形当中保护和提升了他们的声誉,并拓展了他们未来市场。

    规范内部控制制度

    (1)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还缺乏一个成型的体系。随着《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基本规范、货币资金的具体规范的颁布实施和其他的具体规范的陆续出台,内部会计控制方面将会形成一个较完整的规范体系,但是,在操作性层次上,尚有相当艰巨的任务。目前许多规范的诸多内容非常原则,现实可操作性相对较差。规范的缺失与失效都会影响规范的有效性。

    (2)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离开了人的能动作用,制定再好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也都无济于事。人员素质控制包括:知人善任;加强对员工特别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建立技术轮训制度,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技术素质;建立员工技术考核和业绩评价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建立职务轮换制度等。

    (3)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它包括:确认、记录所有有效的经济业务;随时详细记录经济业务,以便恰当归类、提供会计报告;采用恰当的货币价值计量经济业务;确定经济业务发生时期,并保证在合理会计期间记录经济业务;在财务报告中恰当提示经济业务。

    (4)改进内部控制的设置方式。建议借鉴COSO报告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按企业业务循环来设计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既能与内部控制的基本构成联系在一起,又便于审计人员测试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制度基础审计的效果。

(5)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持给予行政处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二)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发挥企业外部监管制度的效用

    加快合伙制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普遍实行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多数为有限责任制,这种组织形式使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执业风险较小,与注册会计师应受到的社会责任约束以及社会对注册会计师的公信力不相称。因此应大力发展合伙制,包括有限责任合伙制。

    建议适当发展个人独资会计师事务所

    个人事务所虽然规模小,业务范围易受限制,但由于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小工商企业和非审计的会计业务增加的需要,能够弥补大型事务所不愿或无暇承办小型业务的缺憾,同时,个人独资的无限责任和个人其他财产连带责任也能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个人独资的执业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这不仅能使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得到保证,而且可以减少工商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上的虚假行为,顺应了市场机制的需要,另外,也将会吸引一批在国外知名会计公司工作的、获得发达国家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中国公民到国内兴办事务所,开通高级人才的引进渠道。

    3.逐步建立和完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和共有财产分割制度

    无论是普通合伙制还是有限责任合伙制,合伙人承担责任的过程都会涉及个人财产或其与他人共有财产的问题。如果没能建立相应的合伙人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和财产的分割制度,合伙人在合伙制度实施过程中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的义务就往往难于兑现,使应承担责任的合伙人规避了法律规定的义务,从而削弱合伙制对风险责任的约束力。因此,在实施合伙制的同时,必须逐步建立合伙人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和其与他人共有财产分割制度,才能确保合伙制的顺利进行。

    (三)健全民事赔偿机制,发挥制裁机制威慑效应

    2002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民事赔偿机制正式启动。但过高的诉讼成本和偏低的诉讼收益,注册会计师被真正提起诉讼的概率也会很低,为此极需健全民事赔偿机制。

    改进诉讼方式,允许集团诉讼和风险诉讼

    笔者建议采用集团诉讼和风险诉讼相结合的诉讼方式。所谓集团诉讼就是当标的为同一种类,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时,可以推选出代表人,代表共同意志和利益的诉讼行为。通过集团诉讼可以扩大诉讼标的,减少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风险诉讼则是律师和当事人胜诉后按比例分成,也就是将诉讼风险由律师和当事人共同承担,增大了诉讼力量,在司法过程中若能将这两种诉讼方式有机结合,将会大大提高受害投资者的民事诉讼积极性。

    改变举证责任,降低诉讼成本

    我国目前对于举证责任,仍然适用“谁主张,谁举证”。但审计是非常专业的技术性活动,要资本市场的普通投资者举证大股东、经理层、注册会计师,难度大、成本高。美国1993年《证券法》规定个人投资者只要证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不实,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注册会计师则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清白。这样,将举证责任转移给注册会计师,相当于注册会计师承担全部的诉讼成本。我国也可借鉴这种制度,降低诉讼成本。

篇6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计法下会计监督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单位内部的机构和人员。实际上,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一般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但也有可能是其他机构和人员。内部监督的客体则主要是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同时也延伸到会计资料所反映的经济业务事项、资金、财产等各个方面。内部会计监督的工具既包括会计工作程序和会计核算体系,也包括专门为进行监督和控制而制定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其监督的具体内容包括:(1)原始凭证的审核和监督,即对原始凭证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的监督;(2)对会计账簿进行的监督,即对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账簿或“账外设账”的行为进行监督;(3)对实物、款项的监督,即通过督促建立并严格实行财产清查制度,保护单位财产安全、完整;(4)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监督;(5)对财务收支的监督;(6)对其他经济活动的监督。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主要是指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制定的,旨在对会计工作、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一系列规定的总称。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内部会计监督是否有效。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一般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要求各单位必须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结合单位自身情况,建立和健全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具体包括:(1)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牵制,即不相容职务的分享和牵制问题。(2)重要事项的监督和制约,即“重大对外投资”等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往往涉及的金额大,对单位运作和未来发展影响极大,应加强监督和制约。(3)财产清查制度。财产清查是账实核对的基础,是内部会计监督的重要内容。(4)内部审计制度。

二、社会中介组织代表社会公众的监督。会计法规定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外部监督的重要分支之一。注册会计师监督是一种介于政府监督与单位内部监督之间的第三方所进行的监督,是代表社会公众所进行的监督。《注册会计师法》规定,注册会计师是指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应当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具有证明效力。会计法有关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对注册会计师的配合。即按法律、法规规定应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外商投资企业、上市公司等单位的有关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委托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被审计单位必须密切配合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2)禁止要求或者示意出具不实或者不当的审计报告,即对一切干扰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如实、恰当地出具审计报告的行为的禁止。(3)财政部门对审计报告的监督。即通过政府部门的再监督,确保审计监督的质量。其监督的对象是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监督的内容是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

三、政府监督。政府监督是会计监督体系中外部监督的主要方向。会计法分别对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的监督范围作了规定。会计法规定各部门依法对下列会计业务事项进行监督:财政部门履行对各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的职责;审计部门具有对国家机关、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的职责;人民银行具有对金融机构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的职责;证券监管部门具有对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等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保险监管部门具有对保险公司的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

篇7

市政府办公室:

我委根据文件精神,从12月上旬起,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务收支情况

在财务工作过程中,本单位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根据本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所发生的各项业务事项均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在安排支出时,分轻重缓急,保证常规和重点支出需要,既体现实际工作需要,又考虑财力可能,根据办公室各项工作任务,在财力可能的情况下,有保有压,确保重点,统筹安排,合理支出。

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在建立并实施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过程中,制定了《财产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制度,有效地实施了内部监督和控制,保证了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单位财产的安全,加强了对本单位财产物资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了各种漏洞的发生,达到了以下三点要求:

1、明确了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使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以明确责任,防止舞弊,各项业务事项得以有序进行。

2、明确了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和审批人的权限和责任,规范了各项资金的使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3、明确经费支出的范围和开支标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经费开支,杜绝了浪费现象的发生。

三、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在固定资产购置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进行采购,并根据有关规定,建立了账簿、款项和实物核查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会计人员对各项财物、款项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及时进行记录、计算、反映、核对等。一方面做到账簿上所反映的有关财物、款项的结存数同实存数一致;另一方面通过账簿记录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的核对,保证账账相符。无固定资产不入账,公物私用及其他违规问题。

篇8

关键词 没收财产刑 执行 困境 完善

刑法中设置没收财产刑是对犯罪人的犯罪行为给予惩罚,从而对未然的犯罪起到预防作用。因此,没收财财产刑判决的实际执行效果是与立法者最初设定其的目的实现直接相关。纵观我国目前的没收财产刑的执行可以发现,事实上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执行制度,加之犯罪人的经济情况与人民法院对于执行的分工不明,使得没收财产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步履维艰。有调查显示,法院对犯罪人适用没收财产刑,很少有真正执行完毕的,有些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亦未真正得到执行。

一、我国没收财产刑的执行困境

(一)财产转移、毁弃风险

与生命刑和自由刑不同,没收财产刑的执行对象为犯罪人的个人财产。法院在做出判决进入执行之前,犯罪人的个人财产一般还未处于司法机关的掌控下。而这就为财产的转移和毁弃提供了机会。因为犯罪人及其家人对可能被判处的刑罚结果通常是有意识的,犯罪人及其家人为了保住犯罪人的个人财产,在判决前通过一定途径转移财产,或者干脆消极地将财产毁弃,抵制法院的判决,从而使法院做出的生效判决成为“空判”,大大影响了判决的有效执行。这种转移方式如果符合民法善意取得制度,法院就无法对转移的财产执行没收。

(二)财产调查困境

第一,在法院判决生效前,我国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由公、检、法中的哪个机关对其财产进行调查。第二,法院在审判过程中,由于未有事先的财产调查程序,依法判处没收全部财产相对容易,如果依法需对犯罪人判处没收部分财产,没收哪一部分财产便成了法院为难的事。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法院判决没收部分财产单纯以金钱作为处罚对象。第三,在判决生效后,执行过程中,法院须对犯罪人财产进行调查,此时的财产因之前未对犯罪人财产进行扣押或保全,犯罪人的财产状况势必与真实情况存在出入。若犯罪人在本地无财产可供执行,则牵涉到委托财产所在地法院进行调查,调查工作必定困难重重。

(三)财产认定与分割困境

法院在执行没收财产刑时,需要通过调查犯罪人的个人财产状况,认定哪些财产为犯罪人所有或者应当所有,以防止株连无辜。在认定财产的过程中,由于法院司法资源的限制,很难在审判结束之后,执行过程中再去调查认定犯罪人的个人财产。法院认定犯罪人财产的过程中,若涉及财产为与他人共有,此时又需要对财产进行分割。分割过程中,现实社会中的民事关系、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没收对象为金钱相对容易,若涉及对非金钱财产的没收,财产相关人通常以消极心态对待,为法院的没收制造障碍。此外,由于缺乏法律依据,对于非金钱财产,强行分出属于犯罪人所有的财产,将影响相关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活动,不予没收则会大大降低生效判决的权威性。同时,我国法律中就分割时存在的没收无相关的替代处罚制度或者相关的补偿机制。因此,复杂的调查与认定过程,往往使司法机关排斥对没收财产刑的执行,也反映为何现在的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判处没收部分金额,导致没收财产刑与罚金刑呈现趋同现象。

二、完善我国没收财产刑的执行措施

司法正义的实现不仅需要审判时的公正,更需要执行过程中尊重人,关心人,充分保障犯罪人及第三人的各项权利。没收财产刑的执行困境不仅反映了没收财产刑在司法执行过程中的不到位,同时在执行前要求对判处没收财产刑的犯罪人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顺利执行。因此,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发挥没收财产刑的效用。

(一)完善财产的调查与保全制度

为确保没收财产刑的判决执行,应坚持公检法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原则,完善财产调查与财产保全制度。执行前程序和执行程序在有效地惩罚和预防犯罪上是递进的。犯罪人在判决前转移、毁弃财产等风险的出现,法院在判决后才开始调查犯罪人财产从而造成的执行困境都会使生效判决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因此,笔者建议在判决宣告前增设侦查机关对犯罪人的财产进行调查,同时建立财产保全制度。侦查机关通过掌握犯罪人的财产状况并形成调查报告,与其他侦查材料一同移送审查乃至进入审判程序。这一制度无论从提高办案效率还是执行效果上都比在判决生效后执行机关着手对犯罪人的财产进行调查有优势,可以缓解司法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还可以避免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假象,为财产刑的判处和执行提供可靠的保障。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侦查犯罪中,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在需要时,可以依据相关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相关有价证券等财产。这一措施证明了针对没收财产刑建立执行前的财产保全制度是可行的。侦查机关在财产调查过程中发现犯罪人有转移、毁弃财产等情况出现时先行扣押,可以保障日后判决的执行。但同时,侦查机关拥有的权力过大很可能会损害犯罪人及第三人的权益,因此,笔者建议在调查与保全财产前,引入司法审查机制,通过制定严格的财产调查与保全适用条件,法院对财产调查和保全程序给以司法授权以及司法审查,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目的;在紧要时刻,侦查机关可以先行进行财产调查和保全,但是事后必须以书面的形式报告法院。

(二)制定行之有效的刑事执行程序

我国缺少刑事执行方面的法律法规,只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执行程序,但其中关于没收财产的执行规定甚少,对涉及执行程序中存在的异议、执行中的财产异地情况处理、相关执行强制措施等大量问题没有规定。基于没收财产刑牵涉到犯罪人的个人财产,与民事关系等密切联系,可以参照民事执行程序,制定属于刑事执行的程序规定,完善执行启动、执行异议、执行回转等执行程序,设计类似民事诉讼法中查询、划拨、扣押、变卖、拍卖等相关执行措施规定,以实现执行过程中的有法可依。同时,最高院就财产刑执行问题指示没收财产不管由哪一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实际执行没收财产刑都由第一审人民法院负责。然而,人民法院内部的分工不同,该规定未明确没收财产刑由审判庭还是执行庭负责执行,造成各地人民法院在没收财产刑的执行主体上规定不同,笔者建议将没收财产刑的执行工作由人民法院专门承担执行职能的执行机构负责,有利于发挥执行机构在执行中的自身优势并且符合了审判与执行分离原则。

(三)建立没收财产刑判决的公开宣告制度

司法实践中,刑事判决书中判处没收财产刑作为附加刑时,只是简单地判决没收全部财产或者判决没收财产多少万元,未明确没收财产的具体情况,将没收财产刑等同于罚金刑处理,从而影响了没收财产刑的惩戒作用的发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判决前未对犯罪人的财产进行调查有关。没收财产刑的财产范围应符合刑法的规定,本质上即剥夺犯罪人的个人财产权。然而,个人财产的范围广与表现形式多样,因此,没收财产刑不能只单纯地判决没收多少金钱,或简单地注明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等字样,应该注重列明可以没收的财产范围,包括犯罪人个人工资或者经营收入、银行存款、房屋租金、依法归个人所有的有价证券等。同时,社会关系的复杂多样,没收财产刑的执行不仅仅只涉及犯罪人,还往往涉及与犯罪人有一定社会关系的第三人,没收财产的范围变大,势必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第三人。因此,笔者建议,刑事判决书中应写有没收财产的数量和范围,在判决书中载明需要没收的财产范围或者在判决书后附上需要没收的财产清单作为没收财产刑执行时的依据,同时载明犯罪人可以提出异议。明确的财产清单能更好地厘清被没收财产的范围,保证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起到预防犯罪人将财产转移、毁弃的风险。

(四)建立健全没收财产刑的替代制度

执行之前,犯罪人个人财产的确定时间问题,从无罪推定原则看,财产确定时间只能在判决生效之时。这就可能面临着犯罪人及其他利害关系在判决生效之前利用不正当手段使财产有所减损。判决之前财产转移、毁弃的风险以及判决后财产分割难问题影响着没收财产刑的执行,笔者认为应建立没收财产的替代制度,如此,在没收财产刑的执行过程中,既可维护善意第三方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又避免了对犯罪人的姑息。在判决前后,善意第三人以合法方式取得犯罪人的应予没收的财产所有权,可以要求犯罪人以转让所得替代应予没收的财产;如果以恶意串通方式转让财产的,转让无效,应没收原来的财产;对于犯罪人无偿将其财产赠与他人的行为,法院可以无偿追回受赠人获赠的财产。对于犯罪人应予没收的财产为是与他们共有的情形,笔者建议对没收的财产对象进行评估,要求犯罪人缴纳等价的其他财物或者让共有人享有优先购买权。但是,“对于犯罪人与其家属唯一共同居住着的房屋,犯罪人及其家属无能力解决之后住房问题的,从人道主义上讲,则不予执行该房屋。”在期间,必须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给予其需要抚养的家属。

虽然我国的刑事法及相关规定对于没收财产刑过于原则,实践中遇到了诸多执行困境,但是它强行剥夺犯罪人个人的合法财产,不仅是从经济上对犯罪人进行打击,也是对其回归社会后行为的约束,从而起到惩罚和预防作用。因此,面对困境,应该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对其进行完善,保证其刑罚目的与功能的实现。在犯罪形态多样化的今天,需要发挥没收财产刑的作用,打击重大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田幸,茅仲华,叶巍.关于财产刑适用与执行问题的调研报告[J].载《中国刑事杂志,2005(3)

[2]王维元.财产刑执行的立法亟待完善[J].载经济与法,1999(2).

[3]杨彩霞.没收财产刑的困境与出路[J].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4).

[4]方文军.没收财产刑的主要弊端及其立法完善[J].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6).

[5]侯国云.刑罚执行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240.

[6]杨彩霞.没收财产刑的困境与出路[D].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4)

篇9

[关键词]国有资产;规范管理;理财观念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1-0102-02

1 抓基础,切实转变理财观念

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各单位培训骨干,提高素质。每年各单位都要根据干部队伍调整的实际,结合资产管理办法的改革,及时组织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学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计价核算管理暂行办法》、《行政事业单位财产清查登记实施办法》、《国有资产正规化试点实施方案》等内容,并进行相关软件操作使用及业务考核,使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适用范围、基本任务、职责分工以及具体核算办法有较系统、全面的了解,掌握政策界限,理清工作思路,学会操作方法,为切实抓好国有资产正规化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营造氛围,广泛宣传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单位进行宣讲等,力争把国有资产管好、用好,实现使用效果、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益最大化。

2 抓制度,努力实现规范管理

2.1 预算管理制度

按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暂行规定》的要求,把经费、物资同时纳入年度预算管理,各类大件实物资产的购置,必须要有预算,要列明物资采购的数量、金额和开支科目,坚持先审批后购置的原则。专控商品的购置必须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批,报销时应附专控商品审批单,否则不予报销。对个别特殊原因需预算外购置物资的,都及时调整预算、追加经费,切实维护预算制度的严肃性。

2.2 实物采购制度

根据各单位实际,需要制定《物资采购管理规定》,成立以财务处、行政处及用物单位人员组成的物资采购组,对本单位年度所需的办公用品、电器以及常用的物资价格考察,货比三家,拓宽采购渠道,经过反复充分认证后,再按计划集中、定点采购。增强物资采购的透明度,杜绝分散采购、多头采购、重复采购和无序采购,避免“回头客、人情价”、低价高开、少买多开等问题造成的资产流失。

2.3 登记入账制度

各单位无论何种途径取得的资产,都要入账。各类资产的入账由使用单位填报《资产增加报告单》,写明资产的种类、品名、单价、保管人、使用状况、购入时间、获取方式等内容,财务处根据报告单认真核对后,填制《资产增加通知单》登记入账;对调报损或变价处理的资产,各单位先提出书面申请,按照经费审批权限报批后,填报《资产减少报告单》,写明资产的种类、品名、数量、数值、减少原因等内容后上报财务处,财务处根据领导批件及资产减少报告单填制《资产减少报告单》,进行减账处理。对非一次性消耗的物资,在动用程序,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用后及时保养整理回收入库,防止人为损耗。

2.4 责任管理制度

我们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逐级分解,将责任明确到单位和个人,全面推行责任制,形成“一副担子大家挑,人人肩上扛责任”的格局。在任务区分上,明确规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的领导,协调和宏观控制等工作,定期对全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实施监督检查,财务处作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单位国有资产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全单位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国有资产总账,以价值形态反映国有资产分布使用状况。各部门指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中国有资产明细账登记管理工作,发生的任何资产变动,都要在总账和明细账中同时反映,由财务处和各部门实行双向登记。

2.5 定期检查制度

对各类资产使用、维修和管理情况,我们规定每季度检查一次。检查的内容:一是是否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以及管理制度是否严格执行;二是对所占用的资产是否登记齐全,账物是否相符,统计数字是否真实、完整、准确;三是所占用的资产率是否达到标准;四是国有资产是否受到侵犯、损害,是否有资产流失。

2.6 物资报损制度

在物资达到报废年限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使用须淘汰时,严格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逐级上报审批,坚持把好关:资产报废前,使用单位要认真填写《报损物资统计表》及《资产减少报告表》,具体填明资产的名称、数量、金额、报废原因,报国有资产领导小组根据使用单位——上报的减少报告单,会同财务处在每季度进行财务清查时,对早报单位的报告及各类资产的编号、实物进行现场核对鉴定,做出结论性的意见后报相关领导审批。财务处和资产使用单位依据填报的《资产减少通知单》、《资产减少报告单》及领导批件同时进行登记入账。通过严格按程序进行审批,有效防止了资产的变相流失。

2.7 交接审计制度

各单位负责人及登记、保管实物资产的人员在提升、调动时,坚持履行严格的交接手续,将各单位的全部资产列入移交范围,登记造册,通过清查资产、核对账目,确保没有任何遗留问题后,由监交人员监督交接,单位领导、监交人、移交人和接交人同时在移交清册上签名。

3 抓关键,着力提高管理效益

3.1 把握重点,搞清底数

在具体工作中,既注重结果控制,又把握全程跟踪,既严格管理标准,又突出重点,在把好几个关键环节上求突破:一是财产清查关。为保证清查结果不重不漏、真实准确。首先明确清查的方法,规定财产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清查。其次是明确清查范围,规定所有各单位的货币资金、房地产及建筑物、设施设备、物资器材都列入清查登记范围。采取逐单位查、逐内容看、逐物品清、逐账目对的方法,彻底摸清各单位资产底数。二是价值确认关。对各种自购物资,根据原始发票进行计价;对上级统一配发的各类物资,根据原始发票进行计价;对上级统一配发的各类物资,参照上级业务部门报价登记,没有报价的物资,及时联系上级业务部门确认价值。对无偿接受捐赠等物资,参照市场同类物品价值确定价格,保证资产价值的准确性。三是资产核实关。财产清查领导小组对清查登记的各项财产,进行认真细致的核对,依据各单位上报的报表,逐个场所进行核对,包括财产盘盈盘亏、损失报废以及因产权界定后产权关系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财产价值增减等,都进行核对,核定各单位占用财产的价值总量。四是登记入账关。财产清查小组将核对无误后的数据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由财务处按种类登记会计软件,对各类资产进行账目、卡片和标签化管理。五是完善管理制度。根据财产清查登记中暴露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纠正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篇10

2009年

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汶川特大地震。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北京奥运会:2008年全力举办了有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金融危机: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报告中多有提及。

食品安全:指出“食品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

2010年

遏制房价: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收入分配: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财产申报: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报告个人经济和财产,包括收入、住房、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等重大事项的规定。

注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在正文后附加了专业词汇的注释内容。

2011年

稳定物价: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收入分配: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

反腐倡廉:要加快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查办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举措,同时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城镇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

2012年

PM2.5: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这是“PM2.5”首次出现。

小微企业:7次提及小微企业,例如,“落实并完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激发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活力”。

2013年

房价: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