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低碳技术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工低碳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工低碳技术

篇1

【关键词】气候变化 低碳 环保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高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多,人类欲望的无限增长,生产和生活得不到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1]。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必然避免不了环境上的污染,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是需要民族思想意识的提高和个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企业和工厂在降低能源消耗和低碳的同时,还要加大力度对环境进行整改、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调节市场需求,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和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能源技术,建立低碳节能环保技术专利资源共享的新条件。

1我国气候现状

中国气候变暖已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势必会影响沿海城市的发展,给城市带来压力,进而影响内陆环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不仅仅是CO2,还有CH4,NOX以及其他碳氢化合物。其中,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2,约占63%,可以在大气中存在数十年而不被自然分解。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无论天然气、煤炭,还是石油,中国过去20年间的CO2排放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期中国的CO2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7%左右,约占CO2排放量的75%。石油化工工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生产能源量最大,也是能源消耗量最大的,相应的排放CO2也最多。CO2是主要温室气体,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地球环境,引起全人类的关注。

2气候变化呼唤低碳节能环保专利技术共享

2.1低碳节能环保专利技术共享

发展低碳环保经济,不仅要从节能减排开始行动,同时还要加大力度推广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低碳节能环保专利是气候变化相关技术转让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鼓励科技创新,加强技术转让和发展将会是未来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有效实施核心理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有规定技术转让的目的和义务。发明专利及其授权应尊重并体现生态保护的要求。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共公开了11万余项低碳环保技术专利申请。其中全球低碳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激增。太阳能、先进交通工具、建筑和工业节能相关技术领域是申请最多的三个领域。新能源开发利用对传统能源的代替使用将会大量减少对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缓解经济发展中能源短缺的不足和环境污染等所出现的问题[2]。专利技术与生态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从根本目标指向上都是满足和服务于人类的利益需求。

2.2出台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专利技术政策与条款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最新发表新闻公共指出,全球各地城市在该机构设立的“非国家行动方气候行动去”网站上登出所采取的解决气候变化方面的行动达到500项。依靠低碳技术,促进绿色发展,不仅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我国应提高的行动意识。我国早在1994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气候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之一。规定碳排放交易条款,应鼓励工业生产使用允许减少温室气体的发放的专利新技术,不符合条件的可以通过碳排放交易获取相关排放许可权限,同时对这类碳排放交易免除税收。衡量技术实力的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在低碳方面的核心技术发明专利,专利技术大部分都由国外专利权人所掌控,世界各国还未达成共同减排环保的目标,这即是现在最重要的目标,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目标下,如何将低碳节能环保现有技术和未来新技术的规则,成为发展中国家所关注的焦点,同时尽快缓解全需求气候变暖的关键所在。国际环境条约为环保专利共享计划提供了法律依据。

环境破换型技术的禁止授权条款,专利法应明确规定,如果一项发明伤害到环境方面,就不能被授予专利,排放温室气体超过规定量的标准,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弥补,应该取消专利权或拒接授予专利权。同时也应有积极向上的另外一面,鼓励建立气候友好型技术的专利奖励制度,主要可通过低碳环保节能产品开发者的技术入股,专利入股政策,以激励科技创造发明[3]。这种方式能够使发明者获得更大的利益,大幅度提高发明者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气候友好型技术的研发。此外,应出台企业低碳节能环保技术研发与推广的购入地税等政策,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刺激型专利政策工具。

3结语

低碳环保节能专利技术的共享是缓解大气污染的对策之一,是建设美丽世界的明智之举,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有效途径,在世界企业所拥有低碳环保节能技术专利制造者,希望研究更加合理的鼓励制度,研究很可行的分享方案,更好的激励企业、高校等研发、贡献分享新能源,为低碳环保节能出一份力量。低碳节能环保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地球的环境正在逐渐恶化,人类生长的家园正在被破坏,人类不能无动于衷,在地球千疮百孔之前我们应该为改善地球环境做出贡献。各国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环境,减少污染,最重要紧迫的就问题就是能源问题,从现在起每个人都从我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环保,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徐亚文,童海超.论知识产权法的环境保护义务[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03):40-44.

篇2

关键词:杭州湾盐碱地;绿化施工;施工技术

Abstract:Land salinization has been the impact of the main factors of c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o the gene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he Gulf of Hangzhou alkali salt green unique processes and links. Based on many years of saline and alkali land greening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n the Gulf of Hangzhou, saline l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bstacle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ere introduced, in order to explore together.

Key words:The Gulf of Hangzhou saline soil;Green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一提到盐碱地绿化,大家可能就会想到“一年活、二年黄、三年见阎王”的现象。如果不解决根本性问题,盐碱地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更不用说实现盐碱地可持续发展。滨海盐碱地绿化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土壤的“盐、涝、板、薄”,因此盐碱地绿化势必要和盐碱地改良紧密结合在一起。先改土,后绿化;边改土,边绿化,在绿化施工、养护中不断改善土壤条件,实现盐碱地绿化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盐碱地绿化基本途径。盐碱地土壤改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具有阶段性,因此盐碱地绿化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不可能一锄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盐碱地绿化建成的时间和效果与建设投入密切相关。因此,对盐碱地绿化大家必须要掌握其发展规律,合理规划,科学实施,才能实现海滩变绿洲的梦想。

一.盐碱地土壤对植物的危害

土壤盐碱化是土壤盐化和碱化的统称。不同种类的盐碱对植物的危害程度各不相同。一般来讲,当土壤中的可溶性盐类达到0.1%时植物的生根已受到影响,超过0.3%时一般植物不能生长,超过0.5%时绝大多数植物都不能生长。各种易溶性盐类中以碳酸盐对植物的危害最大,只要土壤中含有0.005%的Na2CO3,植物就难生长。

危害作用主要在于:

1、土壤溶液中盐碱浓度高,植物根系吸水困难,甚至出现反渗透现象,造成生理干旱。

2、植物吸收过多盐类离子后,引起中毒或生理功能失调。

3、土壤中代换性钠过多时,由于钠离子起分散土粒的作用,土壤空隙被堵塞,结构变坏,通透性差,微生物的活动减弱,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4、土壤pH值过高,土壤中某些有效养分,如磷、铁变成无效状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二、杭州湾盐碱地的特点和绿化施工的主要障碍因子

1、盐碱地的特点

杭州湾海滩地由于受到海水的侵蚀或风暴潮的侵袭,为典型的滨海盐渍土。绝大多数是盐碱荒滩,只能生长碱蓬、芦苇等碱性植物的不毛之地。每到夏秋季节,积聚在土壤表层的白色盐层四处可见,又由于地下水位偏高,可用“盐、涝、板、薄”来形容当地的土壤性质。土壤含盐量高可达0.6%以上,PH值最高可达9.6,有机质含量低(0.37%以下),土壤结构性差,容重大于1.34 g / CM3,总空隙度小只有11.3%, 毛细管性能强是这里土壤的主要特点,旱时容易形成土壤返盐现象。

杭州湾海滩属于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海洋性气候特征比较明显,梅雨季脱盐和伏旱季节返盐的交替与反复的进行的过程,是本地区水盐运动和盐化过程的重要特征。因此气候因素使土壤呈现以下规律性的变化:

淋洗期―――积盐期―――淋洗期―――相对稳定期

(5-6月) (7-8月)(9月 )(10-4月)

2、绿化施工的主要障碍因子

(1)、土壤含盐量高、PH值高,由于滨海盐土是被海水盐渍而成,所以不仅土壤表层积盐重,而且底土含盐量也很高。土壤盐分组成以重碳酸盐为主,PH值偏高,这对树木的成活生长危害。

(2)、淡水资源缺乏,土壤和地下水的盐分组成与海水组成相一致,均以氯化物为主,而且地下水的矿化度普遍较高。地势低平,靠近海边,因此淡水资源比较紧缺。

(3)、地下水位高,由于地面低平,因此地表排水不良,海拔高程仅2.0-4.0m左右,最低处仅1.5m。排水不畅时,容易造成地下水位偏高造成内涝。

(4)、有机质极缺,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石灰质,并含有以氯化钠为主的可溶性盐类,土壤中有机质较为缺乏。

(5)、土体板实,据测定,土壤容重达1.45g/cm3。造成土壤中水分渗漏小,排盐缓慢,且易在土体内形成持水层。

(6)、地处海滨,风比较大,常年有3-4级以上海风,而且在夏秋季节(6-9月份),台风影响很大。

三.盐碱地绿化施工技术探讨

降低绿化成本,加快施工速度,提高美化效果,是评价盐碱地绿化效果的主要指标。实践证明,滨海盐碱地地区的绿化虽然难度大,但只要遵循水盐运动的规律,根据绿化的功能要求和立地条件,用合理的治盐技术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技术,实现绿化和美化是可以办到的。根据本地区几年来的盐碱地绿化施工的经验和教训,盐碱地的绿化施工应认真把握适地适树,巧栽精管这个原则。

1、树种选择

适地适树,盐碱地绿化选择耐盐树种是关键,能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地绿化难度大的问题,事半功倍,一劳永逸。盐碱地绿化需从功能需要与适应性和观赏价值等诸因素来综合分析进行规划设计。循以乡土植物为骨干的原则,选择适宜本地区生存、长势良好、抗性强、耐盐碱瘠薄土壤的园林植物做基调树种。在对盐碱地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土壤含盐量的高低及其盐分组成、土壤质地、地形、地下水、各树种的耐盐、耐旱、耐涝能力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加以选择树种和改土方案。

植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生态关系,植物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而生存。盐碱地绿化树种的选择尤其要注意栽植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土壤含盐量、地下水位高低、土壤理化性质、淡水资源的丰缺等因素。

(1)盐碱地绿化尽可能选用当地盐碱地培育的苗木。因为当地苗能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由于苗木在早期就受到抗盐性训练,因此特别能适应在盐碱地生长。同时避免了外地长途运输的过程,减少途中水分丧失,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盐碱地绿化应选大苗。大苗抗逆性较强,宜成活。

(3)选用良种壮苗,特别是容器苗,保持根系完整,绿化更容易成功。

2.土壤改良

在盐碱地绿化,树木不易成活成林。因此绿化种植前必须改良土壤,降低盐分,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容重变小,孔隙度增大,土温升高,土壤湿度下降,好气微生物活动增强,养分得到释放,盐碱淋溶加快。

大面积绿化,一般在绿化前种植1-2年耐盐的豆科植物进行土壤的改良,增加肥力。如田菁、紫花苜蓿等对盐碱土的改良都有积极的作用。采用深翻填埋植物秸秆等改土的方法,对改良盐土是有效的,最佳深度为40cm 。种稻改良盐碱土,也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小范围的绿化,为达到盐碱地绿化目的,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可以选择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人为地创造较理想的土壤环境条件,如采用小区域改土、造地形、放置隔盐层等方法。另外对盐碱土增施化学酸性肥料(如过磷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和较大量的有机物质(如腐叶土、砻糠、松针、木屑、树皮、泥炭)及有机垃圾,同样有利于活化土壤中的钙质,置换钠离子改碱,磷素还能提高树木的抗盐性能。

盐碱地改良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地形处理:盐碱地园林绿化用地,土方宜就地平衡,营造自然地形;建立通畅的排水体系,降低地下水位至适宜深度,及时排掉淋溶的盐分;常用的排水方式: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

(2)物理改良:通过深耕、使用土壤填充物等措施切断毛细管,提高土壤活性、肥力及通透性,以加速洗盐、脱盐过程;通过施有机肥料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3)化学改良:通过使用土壤改良基质、保水剂等措施加快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施入酸性肥料(如过磷酸钙、硫酸亚铁等)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钙离子的含量。

(4)生物改良:增施微生物肥料,来提高土壤的微生物,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通过生物改良,套种田菁、紫花苜蓿等绿肥,提高土壤微生物结构。

3.栽培管理技术

实践证明,在盐碱地上进行绿化,除了应用一些常规性的技术外,还必须针对盐碱地特点采取一些特殊的栽培技术,精心管理,从而达到增强树木的生长势,提高对盐碱地不良环境抵抗能力的目的。因此盐碱地区绿化施工还要注意:

(1)栽培技术

一是适时栽种:苗木移栽冬春晚秋皆可,但雨季栽种是盐碱地绿化的最好时机。雨季雨量充沛,盐分随水而下渗,致使土壤上层盐分含量大大降低,而且水分高、温度高、有利于根系生长。本地盐碱地地区淡水资源少,绿化浇灌用水紧缺,因此选择在雨季把握时机在雨前快栽还可以提高新栽苗木的成活率,但要注意雨季当殊年份空梅和短梅的出现。

二是适当密植:滨海盐碱地地区具有风速大、蒸发量大、高盐、高水位、高矿化度的特点,适当密植可以减少盐分的上升。盐碱地由于土壤瘠薄,植物生长相对较慢,适当密植,可提早郁闭,从而降低风速,减少地面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抑制土壤返盐返碱,有利苗木的生长。而且密植后有更多的根系吸水,梢叶蒸腾,能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土壤中密集的根系,分泌有机酸,中和土壤盐碱,改善盐碱土理化性质,产生生物改碱作用,促进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并且绿化枯枝落叶腐烂后形成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增厚熟土表层。

三是乔灌草混交:这项措施可以起到和密植同样的效果。乔、灌、草结合组成的多层次的绿地层,由于乔、灌、草的层层覆盖,有效的减少了土表水分的蒸发,抑制了盐碱的上升和积累。同时乔、灌、草所形成的强大根系,吸收水分进行蒸腾,起到了降低地下水位,避免地下顶托的生物排水作用,有效地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四是大穴浅栽:土壤对盐分的淋溶是自上而下的,上层快,底层慢;盐分回升则由下而上。故30cm土层内含盐量易淋洗降低,适当浅栽有利于树木的成活。盐碱地造林一般采用大穴栽植,种植土宜用耕作层熟土,盐分过重的可加脱盐客土移栽。植树要把握浅提浅栽的要求,浇水垫实后树苗的原地茎要求不得低于设计地表面。

五是饱水移植:苗木移植时水分呈饱和状态,栽后伤口愈合快,生根早。因此苗木的保水是非常关键的,要做到随起、随栽。适当的还可以对苗木作肥水泥浆浸根技术处理,使苗木吸足肥水,以减少栽植后苗木吸收高矿化水量,提高移栽成活率。

(2)养护管理技术

园林绿化“三分种、七分管”,加强树木的养护管理,可以增强树木的生长势,提高对盐碱地不良的抵抗能力。苗木栽种后在环境的适应期内对盐分特别敏感,这个时期加强树木的抚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是绿化成败的关键。

一要地面覆盖:可以利用植物秸秆和种植地被植物进行地面覆盖。利用植物秸秆等覆盖表土可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但不持久,易损失,为了持久发挥覆盖抑盐的作用,采用种植地被植物的方法。在树根周围一圈地颈处留空白外其它种上耐盐的地被植物,做到黄土不露天,起到抑盐的作用。如结缕草、紫云英、白车轴草、多花黑麦、紫花苜蓿、麦冬、高羊茅、田菁、草木樨等。

选择地被草坪草种的标准:第一是生长快,能够在短期形成草坪覆盖,尽快起到抑盐防护作用。第二应具备耐涝、耐瘠薄、耐盐碱、耐旱、改良土壤等特性。第三是与杂草竞争能力强。一般本地区以白三叶、麦冬、紫花苜蓿和具有匍匐枝、根状茎的草种如匍匐剪股颖、狗牙根为主。在使用草种时,注重搭配栽植,如匍匐剪股颖宜栽种在荫凉的地方,白三叶栽种在践踏较少的地方。

二要合理灌溉:根据“大水压碱、小水引碱”的治盐经验,要做到大雨排水,小雨灌水,尤其后者,因为小雨将地表盐分溶至根层,会引起根细胞水分外渗,死苗现象更为严重。小雨后灌水,水要一次性浇透,才能有效地抑制土壤返盐,保证植物正常生产。浇水要采用淋灌和喷灌的方式,水量以浇透为度,不沟灌、大水漫灌,灌溉时间在下午3-4点开始,盛夏在傍晚浇水,第二天上午松土切断毛细管水。另外要注意排灌分开,排水系统保持畅通,决不用排水渠的水灌溉。

三要及时松土:“土生芽,气生根”,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通气透水性能好,在水、肥、气、热充足的条件下根系生长迅速。因此下雨或浇灌之后应及时松土,不仅可以保持土壤水分,还可以因切断毛细管水分蒸发而减少返盐。冬季还可以深翻冻垡,既促进淋盐又熟化土壤。

四要多施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盐碱和大风对树木的危害,有效地提高栽培植物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还能防止在脱盐过程中发生碱化。

五要围埝蓄水:栽植后必须在树的周围做好围埝,用人工浇水和蓄积雨水进行洗盐淋碱。

六要定期整形修剪,及时防治病虫害:并且根据各种树种的生态特性,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

篇3

关键词:地震液化区;钻孔;施工工艺;操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况

陕西省韦罗高速公路渭河特大桥位于中原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桥址区埋藏的第四系全新统冲击(Q4al)粉土③2一般处于松散~稍密状,工程性质差,且局部会出现砂土液化,桥址地基受黄土湿陷影响,稳定性较差。渭河特大桥桩基施工选用旋挖钻成孔,桩基数量大,桩长较长,地层砂层较厚,地质条件复杂。

2 工程特点

2.1 在桩基施工中采用了以优质膨润土做为泥浆护壁的施工工艺,其具有操作容易、经济实用、质量可保、安全系数高等优点,降低了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坍孔、缩颈等风险,加快了施工进度。

2.2 通过采用优质膨润土做为泥浆护壁材料,减少了施工中泥浆排放量,很好地起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

2.3 地震液化区清孔方式与传统钻孔桩清孔方式不同,钻机成孔后,等待1~2小时,采用旋挖钻机进行第一次清孔,旋挖钻机清孔速度快,能保护泥浆护壁稳定,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4 钢筋笼主筋Ф28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直螺纹套筒连接质量有保证,钢筋笼加工速度快,在加工过程中实现了流水线生产,是标准化作业的具体体现。

3 施工工艺原理

3.1 采用优质膨润土泥浆护壁,充分利用了优质膨润土分散性强、粘度高的特点,降低了坍孔、缩颈等风险,提高了成孔速度。

3.2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钻进过程中泥浆各项指标如下:泥浆比重:1.2~1.3;粘度(s): 19-28;含砂率(%):<4;PH值:>6.5;胶体率(%):>95。

3.3 采用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支撑架支垫在钻孔平台上,用于支撑悬吊导管。混凝土浇筑期间时用钻架吊放拆卸导管。先灌入的首批混凝土数量经过计算,保证有一定的冲击能量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保持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少于2m。第一批混凝土灌注开始后,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浇筑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2~6m。灌注水下混凝土时,随时用测锤探测钢护筒顶面以下的孔深和所灌注的混凝土面高度,以控制导管埋入深度和桩顶标高,直至灌注到设计标高。

3.4 地震液化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4)

4 关键工序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4.1 施工准备

钻孔桩基础主要采用旋挖钻机成孔,钻孔前对墩位处进行场地平整,场地标高不低于桩顶标高+护筒长度,钻孔前对桩位进行精确放样,并复核桩基的相对位置关系,设置好“十字”护桩。

4.2 护筒设置

4.2.1 护筒用4~8mm的钢板制作,其内径大于桩直径200mm。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口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

4.2.2 护筒的底部埋置深度为钻孔桩施工时不漏浆时所需埋设的深度,护筒顶高出地下水位1.5m~2.0m左右(同时高出地面0.3m),其高度满足孔内泥浆面的要求。

4.2.3 桩基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埋设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保证钻机沿着桩位垂直方向顺利工作。

4.2.4 护筒内存储泥浆使其高出地面或施工水位至少0.5m,保护桩孔顶部土层不致因钻头(钻杆)反复上下升降、机身振动而导致坍孔。

4.3 泥浆的制备及循环净化

4.3.1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标段拟采用优质膨润土泥浆。各项指标如下:泥浆比重:1.2~1.3;粘度(s):19~28;含砂率(%):8%;胶体率(%):>96。

4.3.2 根据桩基的分布位置设置制浆池、储浆池及沉淀池,并用循环槽连接。出浆循环槽槽底纵坡不大于1.0%,沉淀池流速不大于10cm/秒以便于钻渣沉淀。

4.3.3 采用泥浆搅拌机制浆,泥浆造浆材料选用优质膨润土,必要时再掺入适量CMC

图4.4 施工工艺流程图

羧基纤维素或Na2CO3纯碱等外加剂,保证泥浆自始至终达到性能稳定、沉淀极少、护壁效果好和成孔质量高的要求。试验工程师负责泥浆配合比试验,对全部桩基的泥浆进行控制。

4.3.4 施工中钻渣随泥浆从孔内排出进入沉淀池,然后使处理后的泥浆经泥浆池净化后返回孔内,形成循环。钻孔弃碴(废泥浆)放置到指定地方,不得任意排放在施工场地内或直接向河流排放,以避免污染环境。

4.4 钻孔

旋挖钻机将整体自重置于可自动行走的履带式底盘上,以自带柴油发动机输出动力来提供施工现场所需要的大功率电源,利用筒式钻斗底部的斗齿,在液压油缸的加压下钻进,切削土体,并压入容器内,然后由钻杆提出筒式钻头,至孔口后快速回转倒土。旋挖钻机底盘为伸缩式自动整平装置,并在操作室内有仪表准确显示电子读数,当钻头对准桩位中心十字线时,各项数据即可锁定,勿需再作调整。钻机就位后钻头中心和桩中心应对正准确,误差控制在2cm范围内。

当钻机就位准确,泥浆制备合格后即开始钻进,钻进时每回次进尺控制在60cm左右,刚开始要放慢旋挖速度,并注意放斗要稳,提斗要慢,特别是在孔口5~8m段旋挖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控制盘来监控垂直度,如有偏差及时进行纠正,而且必须保证每挖一斗的同时及时向孔内注浆,使孔内水头保持一定高度,以增加压力,保证护壁的质量。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当旋挖斗钻头顺时针旋转钻进时,底板的切削板和筒体翻板的后边对齐。钻屑进入筒体,装满一斗后,钻头逆时针旋转,底板由定位块定位并封死底部的开口,之后,提升钻头到地面卸土。开始钻进时采用低速钻进,主卷扬机钢丝绳承担不低于钻杆、钻具重量之和的20%,以保证孔位不产生偏差。钻进护筒以下3m可以采用高速钻进,钻进速度与压力有关,采用钻头与钻杆自重摩擦加压,15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20cm/min;20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30cm/min;26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50cm/min。同时,做好整个过程中的钻进记录,随时根据不同地质情况调整泥浆指标和旋挖速度。

4.5 成孔检查

钻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中及终孔后以及灌注混凝土前,对钻孔进行阶段性的成孔质量检查。

4.5.1 孔径和孔形检测

孔径检测在桩孔成孔后,下入钢筋笼前进行,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笼式井径器用φ10和φ16的钢筋制作,其外径等于钻孔桩的设计孔径,长度等于孔径的5倍。检测时,将井径器吊起,孔的中心与起吊钢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通畅表明孔径符合设计要求。

孔深和孔底沉渣采用标准锤检测,孔深不小于设计深度。测锤一般采用锥形锤,锤底直径13cm~15cm,高20~22cm,质量4kg~6kg,测绳采用钢尺进行校核。

4.5.2 成孔竖直度检测

孔的竖直度采用测锤法检测,将重量较大的测锤缓缓吊入孔底,然后缓慢移动测锤感觉测锤碰到孔壁,量取该位置时测绳到护筒的距离及测绳长度,根据测绳长度及测绳到护筒的距离算出垂直度;这样沿孔壁反复量测4~6个位置,然后将几个数值综合比较得出最终的孔身垂直度。

4.6 清孔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进行检查,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后方可清孔。

在吊入钢筋骨架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如超过规定,应进行第二次清孔。

4.7 钢筋笼的安装

在安装钢筋笼时,采用两点起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钢筋笼起吊时需采取措施对起吊点予以加强,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变形。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对准孔位,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徐徐下放,不左右旋转,严禁摆动碰撞孔壁。若遇阻碍时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第一节骨架放到最后一节加劲筋位置时,穿进型钢,将钢筋骨架临时支撑在孔口平台上,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与第一节骨架连接,钢筋间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位置必须按50%接头数量错开连接。接头连接好后,骨架吊高,抽出支撑工字钢后,下放骨架。如此循环,使骨架下至设计标高。

骨架最上端的定位,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为防止钢筋笼掉笼或在灌注过程中浮笼,钢筋笼的定位采用螺纹钢筋悬挂在钢护筒上。钢筋笼中心与桩的设计中心位置对正,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于钢护筒上,完成钢筋笼的安装。钢筋笼定位后,在4h内灌注混凝土,防止坍孔。

4.8 灌注水下混凝土

4.8.1 桩身混凝土灌注采用直径300mm钢导管,导管使用前应进行0.5Mpa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4.8.2 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机具采用吊车,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4.8.3 导管安装:现场安装导管时,采用吊车将首节导管吊起放入护筒井口板上,作临时支承,然后吊次节导管通过丝扣连接好,并均匀上紧防松保险螺栓,逐节依次连接达到要求长度,接头要妥善连接,导管不要碰伤接头丝扣。

4.8.4 灌注水下混凝土技术要求:

1)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2.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一般将导管提离孔底30~50cm)。

2)混凝土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

4)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5)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2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6)在灌注过程中,应将孔内溢出的水或泥浆引流到适当地点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及河流。

7)混凝土拌和物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应无离析、泌水现象。灌注时应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其坍落度宜为180~220mm。

5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陕西省韦罗高速公路渭河特大桥地震液化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在施工中为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保证钻孔桩施工工期,采用优质膨润土做为泥浆护壁施工工艺,降低了坍孔风险,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希望本工程地震液化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成功经验能为同类地形条件下孔桩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庆柱.阐述桥梁基础施工中质量监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6期.

[2]戴忠学.桥梁基础施工危险源分析及深基坑安全监测[J].交通标准化,2011年16期.

篇4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地籍测量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s gradually replace traditional artificial mapping technology, become cadastral surveying engineer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igital mapping technology advantages, and discusses the cadastral surveying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Keywords: 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cadastral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管理工作的加强,地籍测量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随着高新技术的开发,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程中得到了发展和应用。本文结合合肥滨湖新区的地籍测量工程,讨论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

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全站仪、GPS、数字测量摄影仪、数字化仪等为数据采集工具,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和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的数字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技术。与传统的地籍测量方法相比,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自动化程度高

传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手工操作,外业工作时间长,内业编辑工作量大,而且在操作工程中出错的几率大。数字化测绘将外业采集的数据自动记录在电子手簿中,自动计算处理、自动成图,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精度高

传统的测绘方法,地物点的测定视距误差、方向误差、展绘误差、测定误差等会导致实际的图上误差较大。数字化测绘技术中,测量数据作为电子数据格式进行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和成图,在全过程中原始数据无精度损失,避免了人工观测、记录、绘图的误差,可以大大提高测绘的精度。

(3)图形信息量大

数字地图包含的信息量几乎不受测图比例尺的限制,数据可分层存放,使地面信息的存放几乎不受限制。比如将地貌、道路、水系、房屋、植被等存于不同的层中,通过关闭层、打开层等操作来提取相关信息,便可方便地得到所需测区内的地籍图。数字测图时所采集的图形信息,它包括点的定位信息、连接信息和属性信息,易于检索。

数字化测绘得到的信息是分层存放在计算机中的,便于成果的使用、维护和更新。当实地有变化时,只需输入有关的变化信息,经过编辑处理,很快便可以得到更新修改后的图,能够随时保持产品信息的现势性。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对地籍测绘产品的各种要素及数据进行再加工,得到不同用途的图件。

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2.1 地籍测量工程概况

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交通枢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急剧扩张,如何寻求未来发展空间和提升城市承载力这一重大课题,摆在了合肥领导者们的面前。此时,合肥南部一片广阔的土地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这就是2006年开始进入大建设、大发展快车道,如今已显规模的滨湖新区。滨湖新区位于合肥板图南部,南依巢湖,北靠二环南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高速,东临南淝河,总用地面积约196平方公里。按照省市委的部署,滨湖新区要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以彰显合肥的城市个性和特色。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将为滨湖新区土地利用、国土资源动态监察等一系列建设工程的地籍测量提供有力的测绘保障。

2.2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程中的作业流程

(1)测图准备

在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地籍测量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根据地籍调查的范围划分部分;进行地籍权属调查,实地标出每宗地界址点的位置;布设控制网;划分各个作业小组的作业范围。

(2)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使用精密测量方法得到具有精确平面坐标值的平面控制点,是地籍测量的基础。首先在全调查范围内选定一些控制点,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精确的测算方法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确定它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这些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其他细部点的坐标。现在普遍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控制网。

(3)地籍细部测量

地籍细部测量采用的方法有:GPS(RTK)技术、全站仪、扫描数字化、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地籍细部测量主要包括:①外业数据采集,数字法地籍测图时,外业数据采集的方法按记录方式分为电子手簿记录模式、便携机记录模式、电子速测仪数据存储卡记录模式、GPS 测量模式;②数据传输,外业数据采集后,要用专用电缆将其传输到计算机。为避免数据丢失,每天外业结束后都要及时进行数据传输。

对照宗地关系图与宗地草图,根据分幅地籍图的坐标范围,选定与分幅图相关的作业分区数据文件,由测点平面坐标和地块描述信息即可自动生成平面图。地籍图生成完毕后,在输出前要对其进行图形编辑处理。处理完后,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查看是否有漏测及处理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消除一些地貌、地物的矛盾,进行文字标注说明、地形符号的填充和图廓整饰等,也可对图形的地貌地物进行增加或删除。确认无问题后,就可以生成界址线等地籍要素,注记相关的地籍要素内容,打印初步地籍图。进行外业巡查,利用钢尺对初步地籍图测量精度进行审核。

3、结束语

将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在地籍测量工作中,可以提高测绘效率,保证成图精度,为后续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数字化测绘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测绘工作者要坚持学习,为提高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传亮.地籍测量中数字化测图的特点及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2]张盛.地籍测量中数字化测图的特点及应用[J].科技咨询.2010

篇5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图;公路勘察设计;科技化

1.概述

目前公路勘测设计中,设计过程已经广泛使用计算机等现代设备进行设计,但是公路工程的勘察测量依然存在技术含量低、测量数据手工记录、劳动强度大、周期长、出错率高、不易保存等弊端。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科技不断发展进步,这就需要勘察测量设计人员与时俱进,采用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采用专业的数字化地形测绘用于公路设计,提高公路勘测的效率和质量,推进公路测量设计科技化进程。

2.数字化地形图

2.1 公路测设现状

目前,我们在进行道路、桥梁、隧道的测量设计经常遇到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情况。如果路线在平原地区,往往是经济发达,重要的建筑物众多,各种电力通讯交通管线密集,如何综合考虑这些纷繁复杂的各种因素,常常是令测设者决策者十分头疼的问题。如果线路在丘陵山区,经常是各种树木生长茂盛、沟壑纵横,难以通视,传统的测量手段很难解决,经常令测量工作人员吃尽了苦头。传统的测量手段数据处理往往用手工方法记录储存,不仅数据显得零乱,而且在数据后续处理中,往往手工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测量数据不易校核。由于处理枯燥,需要耗费的重复劳动也就相当多,内业处理出错率较高。

通过调查研究,在我国大多数单位在公路设计测量工作中采用的方法传统,速度慢、精度差,数据不易保存校核,所以难以适用当前推进公路建设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2.2 数字化地形图的特点

采用现在传统的测量方法存在许多弊端,例如测量数据多,易出错,测量完毕不易校核和保存, 采用数字化地形图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专业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经过处理后,可以满足公路规范的需求,每条公路的地形图可以形成永久保存的电子档案,勘测成果在图上一目了然,可重复利用,并可不断补充调整。公路设计引入专业勘测的电子地形图,勘测效率大大提高,勘测费用降低很多,勘测设计周期会大大缩短,而且数据精确,易于保存,数据直接导入利用,免去人工录入的繁琐和失误,可以重复利用,一举多的,可以纸上选线、定线,测量数据可以视实际情况,随时补充调整。测量成果可以直接与国家控制网转化,以便与其他测量行业的数据共享。测量完毕或公路施工后能长久保存测量成果,并进行校核,推进公路测量的数字化进程。

2.3 数字化地形图的实施及调试

2.3.1 调查和分析

我们从GPS、全站仪等先进测量理论和公路设计两方面入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结合公路路线设计和桥梁设计中的专业知识,与专业公路路线处理软件、桥涵设计软件等结合,这样才可以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实现专业数字地形图与现有公路设计软件有机的对接。

2.3.2 建立数字地面模型。

数字地面模型是道路辅助勘测设计的基础,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tian Model)简称DTM ,是按一定结构组织在一起的数据组,是对带有空间位分布的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的描述,通常空间分布是用一个平面坐标系统表示,而地形属性特征是各个平面位置(X,Y)上地面点的高程,它是地形起伏的数字表达,是建立不同层次的地理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道路设计中常用的数字地面模型依据构网形式分为:三角网式数模、方格网式数模、扇形网式数模、鱼骨网式数模等。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做了选择。

2.3.4 数字化地形图的实施

采用专业电子地形图在潍胶路、206国道中进行数条国省道测量中得到试验应用,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收到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

2.3.5 数字化地形图的调试

进一步在公路设计中推广应用,直接采用专业测绘的电子地形图用于设计,电子数据与专业公路路线处理软件、桥涵设计软件等直接导入对接,发现数据精度、软件对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可行的方案。

目前,采用专业人员测绘电子地形图,已在我院推广应用,并在数条国省道测量中得到应用,收到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缩短测量周期达60%以上,提高了测量效率和质量,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大大推进了由传统的测量方法到现代的测量方法的变革。

通过调试及修改,经过全院的应用调试,数字化地形图全面应用已逐步成熟。由于我们数字化地形图的精度满足高等级公路,采用数字化地形图用于这次设计任务中,设计运算速度快,一个含数千个点位的数十公里的公路,仅需几分钟便可输出公路设计所要的数据,并自动考虑横坡及超高的影响。

解决了传统测设手段的设计效率低、出错率高、误差大、检查手段落后和人工作业随意性大等缺点全方位改善了现有公路勘察设计体系,使公路测设过程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其使用效率可从勘察设计协同作业方式、工作人员野外工作减少、劳动强度降低、设计周期缩短、设计能力提高、设计质量与设计水平提高等方面得以体现。

3.应用数字化地形图设计中问题与建议

本研究活动取得的成果尚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内业资料多方面利用还需要加强;控制点的设置;我们对数字化地形图应用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同时,我们尚需利用其他手段对数据成果不断进行检查和校核、维护和改进,使它的功能更全面、更强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公路设计引入专业电子地形测绘,建立专门的电子存档库,与专业公路路线处理软件、桥涵设计软件等相辅相成,使公路设计准确、优质、高效,极大的改变了我院测量设计方法,实现了由传统测量到现代化测量的变革,路线勘测设计实现了飞跃,使得每条公路的纵断、横断、桥涵在图上一目了然,必将推动公路测量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绍,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2〕《公路全球定位系统》(JTJ/T066-98).

篇6

关键词:新疆天业;滴灌节水技术;可持续发展;膜下滴灌技术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2-0098-02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由于人口数量列居世界第一,导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有着严重的缺水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疆天业很好地把握了这一重大生命主题,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的机遇,创造出了滴灌节水技术,帮助当地人们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目前,新疆天业主要从事节水灌溉设备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工作。为农田提供给了相关的节水灌溉产品,催促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新疆天业的滴灌节水技术简介

新疆是我国严重缺水地区之一,贫水现象也导致了农田水利非常薄弱。为了促使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农田水利的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的技术。面对这一技术难题,作为新疆兵团企业的龙头,新疆天业创造出一条适合新疆的节水之路。1998年,新疆天业自主在外引进滴灌节水生产设备,结合新疆当地独有的气候条件,通过对引进的设备进行研发和创新,发明了一种适合新疆高蒸发地区的膜下滴灌技术。

目前,新疆天业节水公司已经拥有350条膜下滴灌生产线,每年的生产能力能充分满足当地对膜下滴灌产品的需求。膜下滴灌技术是新疆天业节水公司向当地大力推广的一种滴灌节水技术,这一节水技术在当地各种农田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以在种植棉花方面的应用为例,当地人们运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棉花种植地,每年平均每亩的纯收入都在慢慢增长,比常规种植方法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使用机械化一次性完成棉花的膜下滴灌技和播种,这样节省了劳力费,大大降低了种植棉花的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益,也使得种植收益明显得到提高。

如今,新疆兵团企业1100万亩耕地、自治区1450万亩耕地都全面推广了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在国内,新疆天业节水公司的膜下滴灌技术已经推广到了宁夏、广西、黑龙江等31个省(市、自治区);在国外,新疆天业节水公司在大约14个国家都建立了中国节水滴灌示范区。

二、新疆天业的滴灌节水技术的意义

(一)滴灌节水技术在新疆农业中的意义

新疆的缺水现象严重阻碍了当地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充足的水资源灌溉使农业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进步,农产品产量一直无法得到较高较快地提升。新疆天业节水公司为新疆农民解决了这一难题,它推广的膜下滴灌技术是一项良好的节水灌溉技术,为贫水的广大地区实现了用少量的水资源但能对农田、耕地进行良好灌溉的目标。

(二)促进了生态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总书记指出:21世纪,积极鼓励将中国创设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疆是我国严重缺水地区之一,这一贫水现象严重打破了生态平衡,不利于生态的优化和新疆农业经济的发展。“水是万物生命之源”,万物的生存都需要水的灌溉,对于一个贫水地区而言,这是一个严重阻碍新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疆天业的膜下灌溉技术能有效地利用较少的水资源对农作物进行灌溉,这样既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能优化生态环境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新疆的缺水现象一直是阻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万物的良好生存都离不开水资源。贫水严重滞碍了新疆的农田、耕地的灌溉,得不到良好的灌溉,农作物产量自然也得不到迅速地提高。以往的灌溉技术水平较低,农产品产量无法给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针对这一需求,新疆天业通过引进滴灌设备,结合新有的气候,通过各种先进技术,创新出一套适合新疆地区的膜下灌溉技术。这一技术给我国缺水地区的农田耕地带来了良好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

三、如何优化滴灌技术推工作

(一)在我国缺水地区建立更多滴灌技术的试验区

新疆天业独有的膜下滴灌积水给新疆地区的农民带来了丰厚的财富,促进了生态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贫水地区都需要具备的一项技术。它能有效地对农田和耕地实行灌溉,满足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促进缺水地区的农村经济的发展。新疆天业的节水技术顺应了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广新疆天业节水公司的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在我国其他贫水地区建立更多试验区,向当地人们传授相关知识。让人们充分掌握这一技术,将技术深入到当地人们对农田的灌溉中;让膜下滴灌技术能帮助贫水地区实现良好的灌溉;使当地人们看到这一技术的实用性,帮助人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取得较大的经济收益。

(二)提高滴灌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

技术推广的展开主要依靠推广人员的宣传,推广人员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推广工作的最终效果。推广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素质和优异的专业素质,能有效地向社会推广滴灌技术。为了能提高新疆天业滴灌技术的推广程度,应对相关技术推广人员进行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态度的培训,不断地提高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推广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能有效地向农民介绍新疆天业的膜下滴灌技术,是农民充分掌握新疆天业的节水灌溉技术,并能将这一技术广泛运用于农作物的种植中,提高作物的产量,获取农民的信任,达到更好地宣传滴灌技术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为企业技术进行宣传

如今,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离不开计算机。对材料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数据处理、新闻采集等都离不开互联网。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世界变得狭小。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取得联系。新闻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速度也是非常之快,这一特征能帮助企业宣传企业文化,推广企业的技术水平,优化新疆天业的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工作,可以充分利用互现网的普及,在互联网上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向贫水地区推广新疆天业的节水灌溉技术,利用实用性较高的技术水平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极大地推广企业技术。

四、总结

缺水严重阻碍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农作物产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的一大因素。新疆天业的滴灌技术是一项针对新有的气候条件而创新出来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为贫水地区带来了一项良好的灌溉技术,帮助他们对农田和耕地进行良好的灌溉,提升农作物产量,给农民的生活带来较大的转变。新疆天业节水公司的膜下滴灌技术是一项相当有现实价值的节水灌溉技术,应该向我国甚至全球贫水地区大力推广,促进全球的生态平衡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建立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1]杨刚.我国喷灌、滴灌技术的发展[J]节水灌溉,1984,

(3).[2]岳兵.对我国今后推广滴灌技术的若干建议[J]刀.节水灌溉,

篇7

论文关键词:信息处理 技术集成 工程勘察 工程地质

论文摘要: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涉及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及其集成化应用,也涉及方法论和其它问题。因此,提出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化的要求,不但是地质信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地质信息科学的理论框架、方法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形成主要动力。

0引言

当前,伴随着一般信息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起,地质信息科学已经逐渐形成雏形。这是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是关于地质信息本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的一个综合性学科领域。它的形成与地质学和地质工程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和促进密不可分。历史分析的结果表明,计算机技术的引进、改造、融合、集成和应用过程,实际上就是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化的过程。

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

1.1 信息处理技术地质测绘、钻探、山地工程等所获取的数据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的数据源,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流程的起点,这些数据包括搜集到的早期勘察数据和现阶段地质勘察获取的状态数据,不但具有多来源、大数量、多种类、多层次、多维和多应用主题等特点,同时又具有可采集性、可存储性、可管理性、可复制性、可共享性等可信息化的特征。这个过程可以划分为勘察数据获取、勘察数据整理与管理、勘察图件制作、地质体空间分析、勘察成果编制、管理与查询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可以对应一种或数种信息技术,如数据的采集与管理可以用数据库技术来实现,勘察图件的制作可以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或GIS技术来实现,地质体空间分析可以用三维建模与空间分析技术来实现,勘察成果的编制可以通过数据库中资料的组合来生成,成果的查询检索可以通过数据库和网络技术来实现。[1]

1.2 信息处理方法数据采集是整个处理过程的起点,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主要工作之一。所采集的数据包括可以搜集到的前期资料和工程勘察获取的数据,这些数据都可以通过直接录入、导入与二维平面图或三维模型绑定输入等四种方式来进行处理。[2]报告、汇报、归档部分是指利用数据库、二维辅助制图和三维模型与空间分析成果来编制工程勘察报告等勘察成果,并对所取得的成果数据进行审查汇报,最后把成果进行数据库管理和归档。以上这些工作全部处在标准化体系的制约之下,这些标准包括工程勘察规范、数据编码标准、图层设置标准等等,同时这一过程被网络技术进行全面的改造,从而组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的完整流程。

1.3 信息处理流程①数据采集阶段。在确定了工作目标后,首先搜集工作区域的各种已有资料,在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在可能的工作区域内进行野外考察,进一步确定工作区域。在基本确定的工作区域内进行野外测量和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在测绘的基础上进行钻探、物探、地质试验和可能的山地工程等工作。这个阶段主要是获取工作区域内地表、地下的各种地质资料。②室内整理阶段。室内整理阶段是对获取到的地质资料进行校对、分析和分类的工作,使获取到的数据条理分明,便于后期工作的使用。 这一阶段可以滞后于数据采集阶段,也可以与数据采集阶段同时进行。③分析处理阶段。分析处理阶段主要是利用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各种地质图件的编制,对野外勘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等,为下一步勘察报告的编制提供各种资料。④编制报告阶段。工程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勘察报告,这一过程主要依赖地质技术人员对地下地质空间的感悟与工作经验,充分利用获取的数据和前期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处理成果来编制工程勘察报告。⑤成果审查与汇报阶段。这一过程是对整个勘察工作的检查和验收,如果分析不够充分,要返回到分析处理阶段进行更充分的分析处理,如果分析结果缺乏足够的数据,要返回到数据采阶段,进行补充勘探工作,直到审查通过。⑥资料归档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把原始勘探资料和勘探成果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工作。这部分资料同时也是其它工作的资料依据。从信息处理角度也可以把这个过程划分为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三部分,其中数据管理包括对所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对数据应用的结果进行管理,数据应用包括数据统计分析、空间模拟与分析、地质图编制和报告编制等。

2实现地质信息技术的集成化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信息技术的作用,需要实现信息集成化。其原则和出发点是:使各部分信息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每个元素都要服从整体,追求整体最优,而不是每个元素最优;各个信息处理环节相互衔接,数据在其间流转顺畅,能够充分共享。系统有了这样的的整体性,即使在系统中每个元素并不十分完善,通过综合与协调,仍然能使整体系统达到较完美的程度。从工程勘察信息系统实现的逻辑结构看,系统集成的内容包括:技术集成、网络集成、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分布式的工程勘察点源信息系统的建立,就是上述四方面集成的结果。

3结语

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涉及各种信息技术及其集成化应用,也涉及方法论和其它问题,要求深化对地质信息机理基础理论的研究。因此,工程地质勘察的信息化需求,也是地质信息科学发展的动力,促进地质信息科学的理论框架、方法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形成。工程(地质)勘察的计算机应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作为地质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借鉴和引进其它地质与矿产勘查领域的成果,并且逐渐融入地质信息科学的总体发展轨道,伴随着地质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自动化滴灌管理技术;高速公路养护;应用价值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上的行车安全,我国一般会在高速公路设置分隔带,与此同时在中央地区留有绿化养护空间[1]。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和降雨量的不同,所以部分地区的降雨量无法满足高速公路的绿化养护需求,需要人工降雨来维持绿化养护。现阶段来看,高速公路最为常用的人工灌溉方式有以下两种:(1)滴灌技术;(2)拉水灌溉技术。基于高速公路比较长,所以传统的拉水灌溉方式不够使用,再加上灌溉效果不够好,所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此时,自动化滴灌管理技术应而生。自动化滴灌管理技术最早是在农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其具有节约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在高速公路绿化养护过程中被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分析自动化滴灌管理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1 自动化滴灌管理技术是高速公路环境建设管理方式的变革

(1)滴灌是高速公路发展的必然选择。高速公路环境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环境既能够有效改善高速公路的生态环境,又能够不断丰富公路的景观,从而不断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西方发达国家在进行高速公路设计时都非常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一方面需要考虑到纵断面和横断面的结合,另外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结合。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起步比较晚,所以在财政资金投入方面比较有限,在经验方面比较缺乏。在公路设计中,对生态环境采取低标准,施工单位更为注重主体方面的工程,而轻视生态环境保护,给高速公路的相关管理带来很多不便之处[2]。由于高速公路的气候特殊性,加上灌溉工作比较繁重,所以费用比较高,甚至影响到了行车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高速公路的环境管理被侵蚀,使得环境建设和公路运营出现一系列矛盾。

(2)滴灌使得公路环境建设方式发生一系列变化。在高速公路上引用滴灌技术在一次性种植之后,其有关管理工作均变成自动化和现代化。通过滴灌管理模式,将营养液体输送到系统之中,通过管道能够将最好的肥料植根于根系地区。根据植物生长的营养变化需求,以小量的方式向作物输送养分,保持整个植物的营养水平。将除草剂灌入到滴灌系统之中,既能够清除杂草,又能够预防病虫害,最终完成好公路环境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

(3)滴灌是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主要战略。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比较高,但是人均水资源比较低,是贫水国家。我国的干旱地区面积达到我国国土总面积的50%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存在缺水状况。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和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越来越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滴灌技术能够节约88%以上的水资源,相比起传统的水车漫灌方式而言有很大的优势。根据相关资料研究显示,由于受到污染的限制,所以利用含盐量高的劣质水进行灌溉趋势越来越明显。使用咸水进行灌溉能够使得作物正常生长,与此同时获得比较高的产量。采用滴灌技术来冲洗一定降雨量的地区,能够不断扩大公路用水的范围。

2 自动化滴灌技术的主要优势

(1)安全运用,减少车道占用。在高速公路绿化养护中采取传统的灌溉措施,势必会占用车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交通拥挤,降低高速公路的整体运行速度。除此之外,洒水车的行车速度一般而言比较慢,相比起其他车辆行车速度,非常不符。行车之间的差异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在施工工人操作出现失误的情况时会给行车安全带来负面影响。而自动化滴灌技术能够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只需要设置好相应设备就能够不需要更多的人参与。

(2)提高灌溉效果。传统的灌溉方式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热情和整体工作效果,一旦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势必会在有些地方浇水过多、有些地方浇水过少,在气候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会干预到施工人员的相关工作,最终影响到实际浇水效果。在高速公路绿化养护中采取滴灌技术,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为干预,减少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浇水效果不均衡情况出现。

(3)设备投入比较少且经济效果显著。在高速公路绿化养护中采取滴灌技术不管是人工成本方面还是在机械设备的投入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的拉水浇灌方式[3]。传统的拉水浇灌方式要配备洒水车和抽水泵等,而且还要配置专门的洒水人员,因此带来一系列的费用问题。

3 自动化滴灌系统的组成和应用

3.1 自动化滴灌系统的组成

自动化滴灌系统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位:(1)首部装置;(2)水源;(3)输水配水管网;(4)滴头;(5)自动化控制设备。水的主要来源有:(1)河流;(2)湖泊;(3)水库;(4)沟渠;(5)井泉;(6)坑塘。首部装置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水泵;(2)过滤器;(3)化肥罐;(4)水表。首部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好除草剂和肥料等,经过过滤之后输送到主管道内。在施肥装置中,根据管道内注入溶液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压差式;(2)文丘里;(3)泵注入式。过滤器主要有以下几种:(1)筛网式过滤器;(2)砂石过滤器;(3)旋转式水砂分离器。输水配水管网中的主要作用是将压力谁容易输送到滴头中,能够连接好干管、毛管等,将其连接为一个整体,进一步控制好相关调节设备。塑料管是滴灌系统中最为常用的管道,如PPVC(聚氯乙烯馆)、LDPE(聚乙烯管)。现代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塑料管的性能远远超过滴灌系统的基本要求,在公路上进行长距离输水能够得到材料方面的保证。现阶段来看,国内有诸多企业专门生产滴灌管和塑料管等。滴头的是自动化滴灌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滴头的主要作用是将毛管中的毫λ流减压之后,以稳定的小流量状态输入到土壤之中。滴头的种类有以下几种:(1)过流道式滴头;(2)孔口式滴头;(3)压力补偿式滴头。部分企业已经将滴头和毛管合二为一,并且按照客户的相关需求生产滴灌管,使用时更为方便。滴灌的自动化装置其主要作用是监控好设备的基本运行状况,使得系统能够更为正常且高效的运行。

3.2 自动化滴灌管理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滴灌管理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一项独立的发展产业,其技术日趋完善。滴灌技术从1980年开始就已经被逐步推广,其配件设施非常齐全。部分现有的自动化滴灌系统均为农业生产所涉及,在自动化控制程度方面比较高,但是投入的资金也非常巨大。高速公路滴灌设计将滴灌技术引入到高速公路的养护中,一方面能够完成好施肥和杀虫工作,另外一方面能够节约用水。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滴灌管理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灌溉方法,能够使得农作物土壤保持在最为理想的状态中,从而做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自动化滴灌管理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初探[J].公路交通科技,2001,18(1):98-101.

篇9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化工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本文主要研究了煤炭化工企业的发展模式,在先进技术的应用下,发展低碳模式,转变产业发展的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抑制碳排放,为提高煤炭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高新技术 煤炭 化工企业 发展

在我国以煤炭为主要加工材料的煤化企业越来越受关注,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下,逐渐朝着低碳发展方向前进,根据当前煤炭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模式以及可循环经济产业链,为进一步构建低碳营销模式提供了研究意义,推动我国煤炭事业的不断进步。

一、低碳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通过在技术方面、制度方面以及产业等领域不断革新,尽可能地减少煤炭资源的耗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最终使得生态发展与资源协调一致,保持双赢的经济发展态势。

采用低碳生产的模式,使得煤炭化工企业不断优化资源,提高能源效率。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与排放之间的协调关系。在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下,煤炭资源采用低碳发展模式,主要是在能源、技术以及产业三个方面改善,提高煤炭利用率。

二、现阶段我国煤炭化工企业发展的产业现状

由于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随着工业在不断发展,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能源紧缺的环境下,这就对煤炭化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通过技术的研发以及模式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煤炭效率。然而在当前我国煤炭产业中,通过生产加工之后,转化为液体、气体以及固体三种形态这就得出了相应的技术路:煤液化、煤气化以及煤焦化。随着化工原料的大量使用,造成水资源以及环境容量的限制因素影响。长期以来造成水资源不足以及环境容量有限等制约因素。另外在煤炭化工企业发展中,对于环保问题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煤化工产业生产周期比较长,工艺复杂,行业属于高污染、高风险,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难免造成过多的污染物。对这些污染物处理不当时,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因此针对这种煤炭化工企业的发展现状,这就提出了采用高新技术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模式。

三、煤炭化工产业走低碳发展模式

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下,使得我国煤炭化工企业走低碳发展的模式,在环保以及资源中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煤炭化工企业必须节能降低消耗,转变增长模式,调整整个产业结构,促使煤炭化工企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发展中要做到:节能降耗,转变增长模式。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属于粗放型,因此在煤炭化工企业中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经济结构发生战略性的转移,逐渐朝着节约型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转变该产业的结构,在该产业的发展中要加快战略性结构的调整,降低能耗,设置“防火墙”,做到节能减排,提高环境质量。因此,这就要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大力推崇清洁生产技术以及零污染零排放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科学的管理作为保障,合理高效利用煤炭资源。促使水资源以及环境容量有保障,改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状态,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

1、发展低碳模式的具体技术

煤炭生产中,在高新技术领域中要广泛引入煤化工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清洁生产能够从源头上防止污染,有助于将污染降低到最小。因此,这就提出了新型的防污治污技术,将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在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中能够全面利用资源、能源最终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引进高新技术,促使企业的质量以及效率不断提高,改善经济效益。

2、全面构建煤炭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以技术作为支撑,调整产业结构,使该产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其中包含纵向主导产业链、横向耦合产业链以及典型的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在纵向产业链中,主要是以煤炭及其他原材料开发和挖掘的加工制造为主。在先进技术保障下,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煤炭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横向耦合产业链,主要是对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煤化工副产品和下游资源进行循环使用,最终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在典型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中主要是加工煤气化。在技术支持下,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促使煤炭资源循环发展。

3、营销理念,构建低碳发展模式

营销理念下,主要围绕低碳生产、低碳流通以及低碳消费为主要内容,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以及促使资源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低碳营销模式要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作为技术支撑。根据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现状逐步研究,通过对煤炭基地开发环保低碳科技以及低碳环保产品,在不断研发技术中,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关键技术以及低碳产品。在发展中要借鉴先进的低碳科技,或者是外包技术,不断引进先进的高新技术,使得该产业链不断升级。另外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对污染智力技术、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以及生态工业链接技术不断提高,促使该产业协调发展。

4、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煤炭资源效率

针对产品结构单一,工艺技术落后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从技术方面入手,提高企业投资力度,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改进和引进,优化产业结构,最终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下,大大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可回收利用率,实现了通过技术达到节煤的效果,继而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环境保护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应用,提高产业链的循环经济,促使煤炭生产在营销过程中不断创新生产模式,促进产业全面升级,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格局,使煤炭资源的应用更加广泛。

四、总结

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促进我国煤炭化工企业转变了发展模式。将内部资源不断整合的过程中,优化了企业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在煤炭化工企业中,大大提高了煤炭生产的效率,提高了资源的可利用率。加强产业链的升级,通过技术以及先进设备的引入,能够科学的调整产业结构,尽可能地开发新能源。高新技术的应用,最终的目的是降低污染,提高生产效率,保护水资源和环境容量,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作用,加快了煤炭化工企业的产业化步伐,促进我国煤炭化工企业在技术和模式的创新中不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天慧,李娟,闫海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支持模式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3).

篇10

关键词:城市发展模式;低碳经济;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榆林凭借能源、原材料和重型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其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但是,其发展模式却属于传统的自然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在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低碳化转型成为榆林这个新兴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榆林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背景分析

榆林市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但城市竞争力远远落后于东部资源贫乏的沿海城市。在对中国294座城市的竞争力进行排名的结果是榆林名列第189位,和中东部的同类型地级市排名相差甚远。若等到资源枯竭才转型其成本必将剧增,因此目前正是榆林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化转型的最佳时期。但是,各种制约因素构成了榆林实现低碳化转型的基本背景。

(一)经济发展存在“三大失衡”

在以能源化工产业为动力的跨越式发展进程中,榆林面临着产业结构、南北发展、城乡收入“三大失衡”的突出问题。2010年,榆林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4:66.1:28.5,呈现出一产弱、二产强、三产滞后的特点:重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98.6%,轻工业持续萎缩,资源开采业产值远远大于加工转化利用产值:产业之间协作配套能力差,特别是装备制造能力不足:以国有经济为主。集体和私营经济比重很小。南北差异明显,南部六县资源相对贫乏,原有地方传统工业大多萎缩,农产品深加工长期徘徊不前,造成南北产业发展失衡、经济发展差距拉大。榆林脱贫的速度远远滞后。现有2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在全省最多,全市35%的行政村尚未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大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工业反哺农业的良性机制,工业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动农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恶化

在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与基地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能源化工产业的高污染性与长期粗放型经营模式,造成地质塌陷、水土流失、植被枯死、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榆林市环境负荷不断加重。2010年全市因采煤、产油的环境代价高达160多亿元,而同年市地方财政收入还不到100亿元。目前全市煤炭采空区已达499.41平方公里,每年新增约70-80平方公里,已塌陷118.14平方公里,每年新增约30-40平方公里;全市湖泊由开发前的869个减少为79个:由煤炭采空区塌陷引起的矿震频繁发生: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密集区和风景名胜保护区遭受严重破坏:榆林城北重要支流芹河的主河道面临地下水系破坏、河流干枯的危险:而另一处森林覆盖率达80%的红石峡沙漠实验林及沙生植物园也已出现枯死现象。

(三)政府经营城市能力低

榆林市政府经营城市的能力相对较低。经济快速发展掩盖了管理方式粗放,存在着管理职能交叉、行政区域交叉、职责权限交叉等问题,造成管理体制不顺、事权财权不统一,市县、县县间的利益分配也有待进一步理顺:资源富集开发掩盖了市场发育滞后,市场外向度低,集聚力差,要素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改革发展迟缓:财富的大幅度增长掩盖了民生窘境,社会发展总指数排名全省后列,科技力量薄弱,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四)周边城市间产业趋同和竞争加剧

随着国家能源战略调整,榆林能源化工基地面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鄂尔多斯经济总量和区域影响力都超过了榆林。山西、内蒙、甘肃、宁夏4个周边省区也有煤、天然气等资源优势。也都在规划建设煤电、煤化工及天然气化工等大型能源化工项目。产业同质化竞争将日趋激烈: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建成一大批能化工业园,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因此,在资源禀赋相近、产业规划雷同、项目布局重复的情况下。能否在与同类地区特别是周边地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榆林市“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最重大挑战。

二、榆林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化转型的基本路径

城市发展模式的低碳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次深刻的产业经济和社会观念的革命。为此,必须结合榆林市城市发展的现状,努力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转型道路。

(一)产业低碳化发展

榆林市非能源产业发展十分薄弱,高碳产业特征显著。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调整产业结构,推进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逐步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榆林的产业低碳化发展对策包括:

1.传统能源清洁化

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和资源转化能力,实现矿产资源开采的有序化、有限化、有偿化。积极推广应用煤炭洁净生产技术、煤炭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煤炭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在火电行业推广动力配煤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大力开展矿区水、发电水的重复利用与循环利用,加强污染防治重点应用技术的研究,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促进节能减碳目标的实现。

2.化工产业循环化

以煤转化为突破口,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基础性化工工业。同时将煤、石油、天然气、盐及生物等优势资源进行科学组合,发展精细化工产品,打造煤化工循环产业链、油气化工循环产业链、盐化工循环产业链和精细化工循环产业链,实现资源的深度转化和综合利用,形成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榆林化工产业体系。

3.载能产业规模化

走高起点、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的路子。坚持清理整顿与规范发展相结合,推进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通过全面的技术创新,降低物耗能耗,发展市场前景好的高载能产品,如电石、电解铝、硅铁、金属镁、镁合金。全面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增强综合竞争力,使载能产业成为新型工业体系中强有力的支柱产业。

4.装备制造配套化

实施科技先导战略和产业集群配套战略,使榆林市装备制造业由传统服务农业向服务能源化工转变。由大型分散向集中集群发展转变,由生产简单配套组件向产业分类发展转变,重点发展高新、高端、高智能、低碳、低排、低能耗的煤炭机械装备、化工机械装备、石油机械装备、工程机械装备、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农业机械装备、食品机械装备以及能源化工产业所需的测量仪器、分析仪器、检测仪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