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环境政策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业环境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业环境政策

篇1

一、研究背景

微型企业创业被认为是增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特别是2011年6月《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规定》文件明确提出将微型企业从中小企业中区分出来之后,微型企业创业活动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了实践界的普遍认同。然而,与其重要地位极不相称的是,目前国内学术界专门针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很少,仅有极少数学者在该领域做过初步的探索研究,如黄洁等[1]发现,农民创业者商业网络中的强连带数量、关系信任对农村微型企业初创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会创新性对关系信任和初创企业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赵浩兴和张巧文[2]揭示,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者人力资本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并可通过创业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创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史达和朱荣[3]指出,社会网络规模越大、网络关系强度越大及网络密度越小的小微企业创业绩效越高,税负感对小微企业创业绩效有负面影响。但总体上看,前期文献至少存在以下缺陷或不足:第一,侧重于讨论创业者社会资本(关系网络、信任)和人力资本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研究揭示,政府的政策环境影响创业及创业企业成长[4-6]。近年来,中国微型企业创业政策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政策环境的改善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是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第二,有关创业者社会关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问题,往往把关系网络视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根据社会网络关系主体的不同,创业者社会关系网络可区分为个体网络、商业网络和政治网络三种不同类型[7-8],而不同类型关系网络在关系嵌入程度以及资源与信息冗余方面有所不同[9],这意味着不同类型关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可能不同。对此,本文利用重庆230家样本微型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政策环境、关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一方面弥补目前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缺陷,同时也进一步揭示政策环境、关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机制,为政府相关政策制定以及微型创业企业更好地组建和运营关系网络并提升成长绩效提供参考。

二、研究假设

(一)政策环境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

近年来尤其是2011年以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有关支持微型企业创业的政策逐步增多,国家层面的代表性政策如《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措施》(国九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兴业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企业[2012]347号)等,地方层面的代表性政策如《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渝府发〔2010〕66号)、《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渝办发〔2010〕192号)等。一系列支持微型企业创业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微型企业创业政策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企业创业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Yusuf[4]指出,政府的创业政策支持、制定的创业教育培训相关制度与条例等都是促进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Klappera等[5]揭示,完善的信贷市场和充分的创业信贷支持有利于促进创业的产生和企业的增长;朱红根等[6]指出,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策环境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教育培训、咨询服务等政策支持,培养微型企业创业者的创新意识、商业意识与能力;第二,通过信贷、财税、行政审批、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支持,提供微型企业创业资源,降低微型企业创业成本,进而促进微型企业创业成长。对此提出如下假设:

H1:政策环境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关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

组织行为者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根据社会网络关系主体的不同,创业者社会关系网络可区分为个体网络、商业网络和政治网络三种不同类型[7-8]。其中,个体网络是指那些不依赖于组织而存在的个体关系,包括亲戚、朋友、同事等关系;商业网络指那些依赖于组织关系而存在的关系网络,包括供应商、顾客、同行竞争对手等关系;政治网络特指与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金融机构等建立的关系。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创业者(或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对创业成长及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0-14]。Brüderl和Preisendrfer[12]阐述了关系网络改善创业绩效的作用途径,即利用关系网络所带来接触顾客和供应商渠道的机会,为拓宽新企业的资源基础提供了可能性,有助于新创企业低成本获取创业资源。具体而言,由亲戚朋友、同事等构成的个体网络是新创企业获得外部资源的重要管道[13],同时个体网络可以增进情感和信任,为创业者提供极大的情感支持,提升创业绩效[12]。与商业伙伴的联系会帮助新创企业更快建立合法性,进而更快地从外界获取所需创业资源[15]。转型经济时期中国创业者更倾向于与政府部门、工商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等建立网络关系[16],利用政治网络关系获取创业资源,建立合法性,减少因制度不完善及环境动荡所带来的劣势[17],提升新创企业绩效[18]。对此提出如下假设:

H2a:个体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b:商业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c:政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此外,本文还认为,创业者社会关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可能受到所处政策环境的制约。一般认为,不同政策环境下的创业企业实现交易、获取资源的困难程度不同。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微型创业企业实现交易的困难程度或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微型企业创业者可以借助于政府的政策支持获取创业所需的资源和支持,这会降低微型创业企业对政治网络的依赖,放大商业网络和个体网络的作用。转型经济时期关键资源的分配通常受到政府的强烈干预和掌管[19-20],在缺少政策支持的环境中,微型企业创业者更可能依赖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的强联系来获取创业资源,建立合法性,导致政治网络关系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增大、商业网络和个体网络的作用减小。对此提出以下假设:

H3a:政策环境负向调节政治网络与微型企业创业成长关系。

H3b:政策环境正向调节个体网络、商业网络与微型企业创业成长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数据

本文数据来自于2013年7-8月对重庆9个区县微型企业的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40份,在剔除了企业雇员超过20人以上及数据严重缺失的调查问卷之后,得到有效问卷230份。问卷的基本结构是:批发零售业微型企业占43.6%;企业平均员工人数为4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含中专、技校)、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创业者分别占7.0%、41.0%、38.4%和13.5%;27.4%的创业者表示创办该企业之前参加过与管理相关的培训;25.8%的创业者表示创办该企业之前参加过创业培训;28.7%的创业者表示创办该企业之前有创业经历。

(二)变量测量

在变量测量上,本文尽量采用国内外文献中已使用过的成熟量表,再根据本研究目的进行了适当修改,作为搜集实证资料的工具。其中,创业成长、政策环境、关系网络使用李克特5点尺度衡量,取值范围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

(1)创业成长(PERF)。借鉴Venkatraman和Ramanujam[21]、张玉利和李乾文[22]的成果,共4个测量题项:①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贵企业的销售额增长较快;②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贵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③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贵企业的市场份额较高;④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贵企业员工人数增长较快。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该量表的KMO值为0.700,累计解释方差能力为61.870%,Bartlett球形检验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明观测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量表的信度系数Cronbach α值为0.790。这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2)政策环境(PO-E)。共9个测量题项:①微型企业创业门槛低、审批手续简单、费用低、服务好;②微型企业创业者比较容易从政府获取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经营指导和创业技能培训;③政府鼓励并实质支持新创微型企业引进新技术;④微型企业创业者比较容易获取税收减免优惠;⑤微型企业创业者比较容易从政府获得贷款担保;⑥政府积极为创业者、新创微型企业构建帮扶体系;⑦政府积极为新创微型企业开拓市场、构建供应体系及合作联盟;⑧政府重视创业园区、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⑨政府重视创新、创业文化与政策宣传。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该量表的KMO值为0.926,累计解释方差能力为63.681%,Bartlett球形检验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明观测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量表的信度系数Cronbach α值为0.927。这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3)关系网络。考察创业者与网络主体所建立的网络联系数量的多少(即网络规模)。其中:个体网络(PE-N),采用“创业者有较多可以交往的家庭成员和亲戚、有较多可以交往的朋友”来测量;商业网络(BUN),采用“创业者有较多可以交往的供应商和顾客”来测量;政治网络(PO-N),采用“创业者有较多可以交往的金融机构或人员、有较多可以交往的政府部门或官员”来测量。

(4)控制变量。考虑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的几个关键控制变量,如行业属性和企业规模[23],创业者的教育经历、管理经验和创业经验[12]。其中:①产业属性(INDU),本文将批发零售业企业赋值为1,其余行业企业赋值为0;②企业规模(SIZE),以2012年底员工人数的自然对数来测量;③创业者文化程度(EDUC),将创业者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含中专、技校)、大学及以上的企业分别用数字1~4来表示;④创业者管理培训情况(MA-T),将创业者在创办该企业前参加过管理培训的企业赋值为1,未参加过管理培训的企业赋值为0;⑤创业者创业培训情况(EN-T),将创业者在创办该企业前参加过创业培训的企业赋值为1,未参加过创业培训的企业赋值为0;⑥创业者创业经历(EN-E),将创业者在创办该企业前有创业经历的企业赋值为1,无创业经历的企业赋值为0。

四、实证分析结果

(一)同源误差检验

由于从单一被试所取得的数据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同源误差(common methods bias)问题 ,对此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方法分析同源误差的严重程度,同时对问卷中的所有测量指标做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在未旋转时第一个主成分所占载荷量为34.118%,所以同源误差不严重[24],测量结果可靠且有效。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

表1揭示了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Pearson相关系数。总体上看,样本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绩效水平较差(均值为2.82),微型企业创业所处政策环境较差(均值为2.90),个体网络规模最大(均值为3.61),其次是商业网络(均值为3.36),政治网络规模最小(均值为2.46),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微型企业创业者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较强的家族或泛家族信任特征;从相关系数来看,政策环境、个体网络、商业网络、政治网络、批发零售业、创业者在创办该企业前的管理培训、创业者在创办该企业前的创业培训、创业者在创办该企业前的创业经历与微型企业创业成长之间显著正相关(p

(三)假设检验

本文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使用政策环境与关系网络的交互项测量项以检验政策环境在关系网络与微型企业创业成长之间的调节效应,为了确保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对交互项测量项进行了中心化处理;此后,对所有进入模型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了方差膨胀因子(VIF)诊断,结果显示这些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最高为1.841,由此可以排除多重共线性问题。

由表2模型1-4知,政策环境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149, p

由表2模型5知,当政策环境与关系网络的交互项测量项进入模型时,政策环境与政治网络的交互项测量项(PO-N×PO-E)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β=-0.083,p0.10;β=0.061,p>0.10)。这表明良好的政策环境弱化了政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正向影响关系。

为了更进一步验证政策环境在政治网络与微型企业创业成长之间的调节效应,本文以政策环境的中位数为标准,将政策环境大于中位数的企业归类为好政策环境中的企业,将政策环境等于和小于中位数的企业归类为差政策环境的企业。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表3):在差政策环境中,政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109, p0.10)。从回归系数看,差政策环境中的政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正向影响的临界值大于好政策环境中的临界值。这说明良好的政策环境弱化了政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即政策环境在政治网络与微型企业创业成长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假设H3a 得到验证。

五、结论与讨论

微型企业创业是增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将创业者社会关系网络区分为个体网络、商业网络和政治网络的前提下,利用重庆230家样本微型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政策环境、关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政策环境、商业网络、政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政策环境负向调节政治网络与微型企业创业成长关系,即良好的政策环境弱化了政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作用。

本文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影响因素进行了更系统的分析和实证检验。前期研究侧重于探讨创业者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1-3],本文同时考察了创业者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政策环境多因素的影响,实证了政策环境也是影响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从而弥补了学术界有关政策环境与微型企业创业成长关系实证研究成果几近空白的缺陷。(2)拓展了关系网络与微型企业创业成长关系问题的研究。前期研究倾向于把关系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本文强调将创业者社会关系网络区分为个体网络、商业网络和政治网络三种不同类型,并实证了不同类型关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不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关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作用关系。(3)本文的研究揭示,政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在不同政策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表明了关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影响存在情境依赖性特征。这在目前的相关研究中并不多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篇2

【关键词】新经济环境 中小企业财政税收 政策创新

一、新经济发展环境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目前发展的数量与规模都很大,在贸易发展和经济发展中都对我国具有很强的推动力,也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基础。目前,世界经济开始向绿色化经济模式转型,许多中小企业因为自身无法快速和有效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所以被社会发展所淘汰,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因为自身难以强化发展动力,缺乏有效的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导致企业技术创新步伐的缓慢、财政税收政策的落后、增值税与所得税缴纳比率额度的问题、行为税与财产税税种设立的角度模糊问题等,而且在财政税收中针对中小企业税收发展的优惠措施与福利待遇较少,没有合理考虑中小企业现阶段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的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优惠制度为减税免税、特许扣除、投资抵免、银行优惠利率等,优惠的范围虽然很广,但是与时展和经济发展背景不相符,各类技术发展项目的资本引进与研发过程存在问题,在资本的推广、应用到转化中还存在不全面和贯彻不彻底的现象,这些财政税收政策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实力,但是却难以在中长期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创新与发展,不能提高中小企业的生命活力,激励性还不够。

二、新经济发展环境下企业创新财政税收政策的意义

新经济发展时期与背景其实指的就是现阶段绿色经济发展时期,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与绿色经济发展规划是我国中小企业应该注意的发展步骤和程序,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受到国内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财政税收制度对中小企业资本运营与健康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很大。新经济时期企业创新财政税收政策意义主要是在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汇率不稳定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原料与劳动力价格之间的矛盾差距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发展遭遇了劳动力选择与成本运营的障碍,因此发展受到了阻碍。而且我国财政税收的数额相对较高,导致企业选择经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劳动力成本,还要考虑企业税收支出的风险,中小企业目前的资金运营匮乏,抗风险能力不足,我国应该适当考虑降低税率和调整税务制度,提升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尽量挽救中小企业面临破产与濒临绝迹的现象,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中小企业必须不断减少资本负担和不必要资本的支出,合理规避税收风险,减少资本损失。

三、当前中小企业财政税收存在的问题

(一)鼓励中小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体系不完善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有效稳定平台,我国政府出台的税收政策虽然具有优惠力度却与中小企业的发展实情不相适应,降低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可持续动力。我国税收发展方案尽量在建立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税收政策体系,但是目前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宽松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主要是在企业所得税,在企业所得收入中减少企业的所得税,企业发展可以获得相应的减免,企业的年度亏损可以获得国家五年递延的补偿。但是对于企业内部经营的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措施较少,而且在固定资产投入与无形资产研发的费用处理上存在一定的难题和障碍,没有给予进口技术设备的免征关税制度,也没有给予转让技术合作的税务优惠,技术服务收入免征营业税外,其他一些基础性的急需提高科技含量与创新能力的新兴产业享受到的流转税优惠几乎是一片空白,税收优惠政策缺乏普遍性、长远性和稳定性。

(二)企业财务人员对国家财税政策认识不够

中小企业发展由于资金有限,财务管理比较容易,但是人员数量有限,会造成发展过程中缺乏高级财务管理对企业资本运营做出正确的战略规划,而且企业发展与经营过程中肯定需要涉及财税问题,税收筹划是中小企业发展中必须要认真对待的一件事情,由于内部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素质,财务与税收的知识匮乏,造成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失误,对国家税收政策和制度的信息了解匮乏,造成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税收政策的正确认识需要企业建立相关的税收风险筹划制度,处理好企业资本收入与税收的关系,还要在税收优惠中获得机会,但是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强,普遍存在税收信息掌握不足,资本税收控制能力较差的问题,不仅不能帮助企业减免税款,而且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税收风险。因此企业在减税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理解好国家的相关政策,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合理筹划减轻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三)财政税收科技投入的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政府的科技技术创新投入在高校和各种大型科研机构中占很大比重,而对中小型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投入较少,财政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由于政府科研所是国家现行资源配置体系下最大受益者,中小型企业因政府对其投入的研发资金少,一些企业本身对科研投入也缺乏兴趣、支撑和动力,从而难以成为科研创新主体。政府对科技投入普遍存在着重视研发过程及结果,而对结果转化为现实技术生产的能力和效益不够重视,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发挥财政优惠政策的灵活性,鼓励企业对民众使用的创新产品进行研发生产,而且企业目前发展资金周转过程大,研发时间成本高,社会经济收益差等问题,造成了企业发展的资本运营障碍,降低了企业发展的速度,弱化了企业发展的规模,目前财政税收的科技信息投入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四、新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的创新

(一)建立健全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我国要尽快出台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以便于更好地扶持中小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在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创新条例和创新财政税收的标准,以便于中小企业有效地开展资本高效运营。我国政府必须在税收政策方面大力整顿和调整战略方向,健全完善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广度和深度,使更多的中小型企业能够享受到国家税收政策带来的优惠,从而更好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如可以考虑在中小型企业的所得税方面加大费用扣除力度,减少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在增值税及营业税方面,也可增加一些扣除环节及项目,缩小税基,减轻企业负担。不断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基础项目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做到资本投入有收益、收益有限度的目标,这样就可以不断加强研发与推广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经济收益,获得更好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

(二)建立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目前发展中小企业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可以有效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与发展的税收制度,以便于不断地提高自我竞争优势和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命力,各个地方政府要认真分析地方政府和地区的环境,了解如何有效地改进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收益,政府要在税收方面增加、细化优惠政策,先对中小企业进行严格审查,然后按照规定和标准给予中小企业财政税收的减免和减征。通过差别化的税收政策,使中小型企业之间形成竞争的形式,促进中小型企业不断地自主创新、勇于争先。对于盈利中小企业来说,股东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占企业缴税总额的比重很大,因此政府部门能否根据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对自主创新的中小企业调整股东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适当降低适用优惠税率的准入门槛,让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能够享受优惠低税率的扶持;对小型微利企业的减半征收优惠形成长期一贯政策,增强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积极性。

(三)完善个人所得税激励机制建设

我国财政税收优惠力度要不断扩大,要加强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中小企业员工个人收入,加强人员的素质提升,改善工作环境,在减免或者减征税收时,要设立一些奖金制度,给予中小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一些工作动力,建立完善的个人激励制度。

参考文献

[1] 张灵.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分析.时代金融,2011(9):90-92.

篇3

关键词:创业环境 对策研究 大学生

大学生创业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挖掘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创业环境与创业密切相关,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本条件。

一、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涵义

大学生创业环境指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外部条件, 是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外在氛围,其中包括创业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硬件环境包括资金支持、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软件环境包括金融、服务、商务等。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因此,鼓励、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创业,就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只有不断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才更有利于激励大学生积极创业。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现状

目前我国总体环境有明显好转,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给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业文化相对淡薄,社会浓厚的创业氛围尚未形成

我国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过于强调安稳、守旧,而不太鼓励创新和创业。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仍然存在,并对当前的大学生创业产生消极影响。除了缺乏良好的创业文化外, 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的整体创业氛围还不够浓厚。当前我国的社会诚信意识还比较淡薄,各种违法、违规经营和商业欺诈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给涉世未深、缺乏商场历练的大学生创业者带来了极大阻碍,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开展创业活动。

2、创业政策不健全,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一方面,从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来看,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注册、税收和资金支持等方面,而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和指导等方面的政策则重视不足。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许多资金扶持的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规模和创业领域等具有一定的要求,能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再加上资金的支持力度不大,从而使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失去了申请的积极性,结果导致这些政策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3、创业资金渠道不畅通、融资渠道狭窄,束缚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创业资金缺乏是大学生创业的瓶颈问题,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还没有可行的来源渠道。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资金中大部分是来自于个人和家庭,其他渠道的融资则非常有限。由于大学生创业申请的信贷额度一般较小, 创业项目多是规模小、风险大还贷能力弱的微型企业,所以,创业融资就相当困难。大学生由于缺乏资金, 创业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束缚了。

4、大学生创业缺乏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

大学生创业是社会发展创新中的重要力量,整个社会都应该提倡。但是目前社会缺乏对大学生创业的一种科学、规范的机制去引导。大学生创业需要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去引导,不仅要鼓励他们创业,而且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创业。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对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机制,社会缺乏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可,甚至对大学生创业表示怀疑,缺乏公平的创业环境,缺乏大学生创业的褒奖机制。

三、加强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建设的对策

加强大学生创业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建设大学生创业的硬环境,又需要建设大学生创业的软环境。

1、坚持科学发展观, 注重创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氛围

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创业行为的产生和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等都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持。当前我国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创业环境建设,保证大学生的创业愿望得到实现,创业活力得到支持,创业才能得到发挥,创业成果得到肯定,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除此之外,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创业文化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影响,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校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创业文化建设机制。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千方百计想创业、一心一意创大业、齐心协力创成业”的浓厚的大学生创业氛围。

2、制定大学生创业政策,创造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

积极的政策导向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因而,各级政府要重视大学生创业,将其作为“促就业、保民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目前, 政府要把改善创业环境作为制定创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政府要深入调研分析大学生的创业现状,了解大学生创业的真正需求,增强各项创业扶持政策的现实针对性。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力度,同时要制定更具操作性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以便于政策的贯彻落实, 使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得以较为顺利的进行。

3、增加创业资金投入,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创业的金融环境

大学生创业企业大多数是创业初期的微小型企业,更需要资金的扶持。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很缺乏。因此,各级政府和社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鼓励创业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投入或金融支持,拓宽创业资金的来源渠道,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创业的金融环境。

4、推动大学生创业机制的建立,科学地评价大学生创业

目前,整个社会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创业问题,为他们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大学生创业机制,保护大学生的创业成果。完善大学生创业环境还需要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科学的评价。对大学生创业来说,不能只看到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与不足,而更应该鼓励、支持和理解大学生创业,给予其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营造宽松的创业社会氛围,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大学生创业环境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蒋璟萍.论大学生创业环境[J].湖南社会科学,2003(2)

篇4

【关键词】 创业活动 创业环境 问题 建议

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和波动。金融危机引发全球需求大幅减少,使得我国长期以来的低端出口型经济陷入困境。出口的减少直接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的减产、停产、甚至倒闭,接踵而来的就是新增大量失业人口。2008年我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有670万的“就业岗位蒸发”。同时,中国社科院报告称,中国城镇失业率已升到9.4%。创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鼓励创业,加快实施 “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步伐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我国创业活动现状

清华大学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的创业指数(即百名18—64岁的劳动力中参与创业的人数比例)为16.2%,高于2002年的12.3%、2003年的11.6%和2005年的13.7%,排在全球被调查的42个国家中的第6位。中国在全球的创业活动中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作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已超过日本、新加坡、印度、泰国而位居前列。

从创业活动分类看,中国的生存型创业,指创业行为是出于别无其它更好的选择,即不得不参与创业活动来解决其所面临的困难,我国不少下岗职工的创业行为属于这种类型,占38.7%,而创业行为的动机是出于个人抓住现有机会的强烈愿望,创业有更好发展机会的机会型创业比例占59.2%。

从创业环境看,2007年中国在31国中排名16名,排在巴西、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等国的前面。2007年我国创业环境评分略高于平均值3.0,研究表明,只有综合评分超过3.0时,创业环境才进入良好的状态,因此,目前我国的创业环境处于上升态势,略高于国际中等水平,中国整体的创业环境没有得到大的改善。相对于创业意愿强、创业机会多、创业精神强的现状,改善创业环境变得紧迫和必需。

二、各国加大创业环境建设力度

创业环境是指创业者周围的境况,是创业者及其企业生产、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系统,由创业文化、政策、经济和技术等要素构成,是多层面的有机整体。

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的调查表明,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正在积极采取行动以改革创业环境。2006年4月至2007年6月期间,98个经济体共进行了200多项改革。这些改革简化了商业法规,加强了产权保护,减轻了税负,增加了信贷获取渠道,并减少了进出口成本。格鲁吉亚是2005—2006年度改革的佼佼者。其中,在该国创办企业的最低资本要求已从2,000拉里降低至200拉里(约85美元)。到2006年4月,格鲁吉亚注册的新公司数量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20%。埃及是2006—2007年度全球改革步伐最快的国家。埃及的改革简化了创办企业的程序,大幅降低了创办新企业的最低资本要求(从50,000埃及磅减少到1000埃及磅),并且将创办新企业的时间和成本减少了一半。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的头30年里,美国政府将精力主要投入到基础交通设施网络建设,加大高等教育投资,特别是在大萧条时期,各州政府开始重视发展经济,他们的目光集中在从外部吸引产业劳动力,开始了现代经济政策的新纪元。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之后,政府开始采用降低生产要素成本的措施扶持弱势产业激发产业创新。之后的30年间,政府主要围绕土地、资本、税收、设备和劳动力教育方面采取措施。进入70年代,政府的政策有了改变,州政府开始采取措施承担新产品开发风险,向新创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政府开始干预市场,特别是对那些私人投资者不敢进入的市场进行干预。

我国目前在创业以及中小企业政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02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该法从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制定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在创业扶持部分,该法明确规定企业登记机关应当依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办理中小企业设立登记手续,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登记者。不得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之外设置企业登记的前置条件,使创业环境得到了改善。

三、创业政策与中小企业政策的区别

在实践中,不少人把中小企业政策简单等同于创业政策甚至创业环境,这里有必要予以区分,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创业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分创业政策与中小企业政策的主要依据是:关注于个人还是企业;关注于企业开创前还是设立后的资助(创业发展和业务发展的对比);对政策制度及相关机构形成“资助环境”的广泛的定义还是狭隘的定义等(见表1)。

(资料来源:Lundstr·m and Stevenson.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for the Future.Swedish Foundation for Small Business Research, 2003(1)。)

创业政策与中小企业政策是存在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创业政策的重点在于营造创业环境,谋求创业机会与创业能力水平的匹配。在具体政策措施上,政府应该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为潜在创业者提供更宽松的环境。措施包括:制定关于专利与知识产权的法律规范,改进政府工作程序、简化注册程序和缩短注册时间、放松管制以降低创业成本等。第二,大力培育面向新企业的金融和非金融支持体系,改善资本获取途径,提供技术支持,培育产业集群,改善税收环境,提高创业者教育水平,资助创业者等。中小企业政策的重点则在于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有成长潜力和欲望的新企业实现快速扩张和成长。从这一点出发,创业政策是构成中小企业政策的基础,缺乏创业政策的支持,中小企业政策也就成为空中楼阁。创业政策的重点应该在于营造创业机会,借助创业教育等途径提升创业者的创业能力,为创业者整合资源创造条件。

四、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

创业环境是在创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要素组合,一方面指影响人们开展创业活动的所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要素;另一方面指获取创业帮助和支持的可能性。围绕创业行为的核心要素,本研究将创业环境归为四大要素。

1、政府政策与工作程序

政府通过市场机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对市场机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经济转型国家,政府的改革和开放政策经由经济增长和市场变化率影响创业机会的增加。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引导一种承担适度风险、追求利润的创业文化。比如,如果创建新企业需要办理的手续和花费的时间、费用很多,创业机会成本成家,创业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

2、社会经济条件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社会规范中,如果对个人创业持积极态度,鼓励创造和创新精神,那么创业意愿就会增强。实证研究表明,社会态度与创业信贷、技术支持等经济性环境条件对创业的影响同等重要。有经验的创业者和成功创业范例的存在,通过表明创业是一种很好的职业选择而激发创业意愿。政府和商业组织也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活动使大众认识创业者的价值,在创业意愿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这种环境条件尤为重要;而在创业意愿相对较高的地方,税收和其他的优惠政策作用则更大。

3、创业与管理技能

在不确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创业者很少进行细致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创业和管理过程中充满困境和挫折,因此技术与商业技能很重要。技术与商业技能低会阻碍具备创业意愿的人进行创业。在新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创业者缺乏基本的管理技能,培训和教育服务尤其重要。

4、金融和非金融支持

从管理的角度看,创业者需要财务支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分散创业风险、积累创业资本、进行成长性和扩张性投资。由于创业的高风险特征以及创业者对融资成本的考虑,在创业早期阶段,新创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私人权益资本,包括自有资金、亲戚朋友借贷和引入私人股权筹集资金。在创业不确定性逐渐降低、新创企业进入成长阶段后,风险投资才开始进入,这时新创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和扩张也更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包括资金和管理两个方面。对创业者来说,非金融支持与金融支持同等重要,因为创业者尤其需要得到如何进行市场研究、获得贷款等方面的帮助,孵化器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政府针对创业研究与开发的机构和项目,通过向创业者提供培训、咨询服务以及税收减免对创业帮助很大;基础设施是创业的前提和保障,包括大学与研究项目、技能性劳动力、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设施等。

篇5

关键词:创业环境 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

近年来,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不少中小企业采取创业导向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 创业活跃程度对搞活经济、扩大就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提高社会活力和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然而,创业环境的完善需要漫长的过程。吉林省创业活动不断发展但企业关闭率较高,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创业环境与创业绩效的关系,挖掘创业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帮助企业创业成功、促进创业活跃与健康发展的关键。

创业环境包括企业内部微观环境和外部宏观环境。其中内部环境包括企业内部形成的创业氛围;领导者对员工提出的创新性建议是否重视并很快考虑采纳接收;公司是否举办多种培训课程以提高员工创新能力;当企业内发生创业活动时管理者是否提供相应的资金、原材料、 技术等资源;另外创业内部环境还应包括管理者认可创业活动占用的时间、对创业失败的容忍、以及对再创业的支持。外部的宏观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是指企业与供应商、顾客和竞争对手等相关市场主体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指企业与政府及金融机构、工商税务、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各种社会机构的关系。

本文从企业内部微观环境和外部宏观环境两方面分析吉林省创业环境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吉林省中小企业在良好的动态创业环境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活跃和成长。

1.制约吉林省创业成长的内部环境因素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目前吉林省的创业机会也比较多,但是创业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吉林省创业环境的调查表明创业者缺乏创业技能和经验、以及创业的意识和意愿,提高和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吉林省的创业活动中,这种内在环境因素存在以下不足。

1.1创业意识是制约吉林省创业活动活跃开展的主要内在因素

吉林省国有大型企业多,国有企业员工长期形成的心理特点是看重稳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调查表明父母职业类型是影响子女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向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创业意识的形成有着明显不同的影响,而大型国有企业的老员工经历了漫长的计划经济时代,偏好稳定安逸的职业,不喜欢承担风险。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有些人仍然难以及时转变观念,导致在吉林省人们普遍推崇稳定的事业,缺乏创业意识和创新意识。

1.2轻创新、重守业的经营理念根深蒂固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许多大型企业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设备和技术老化现象,但老企业创新转型所需的投入高、规模大,导致由于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使得高技术新产品的更新较慢。另外从吉林省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格上来看,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广泛存在农业文化价值观,生活节奏慢。建国后很长时期内在国民经济中的优越地位使得吉林省轻创新、重守业的经营理念根深蒂固,缺少创新的经营理念。

1.3创业素质整体不高

这主要是因为我省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的落后,新事物的引进相对较慢,另外大型国有企业在我省经济中长期占有主体地位,计划经济长期的主体地位导致人力资源制度上缺乏民主,企业员工整体的创业创新素质的低下。产品陈旧技术含量不高、更新慢,企业内部创业行为少。对企业内部出现的创业创新意见不能及时发现和鼓励,并给予资金、技术、时间等方面的支持。

1.4 企业管理人才资源的匮乏

吉林省的创业型中小企业管理者除大学生创业者外,很多人的创业知识匮乏,在对市场风险的预测、资金和人才的调配等方面缺少合理的规划。创业对经营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要求很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不能只重视市场和技术,还必须在创业成功后重视内部的管理,比如创业长期规划的设计、资金的使用和筹集规划、内部的激励和控制制度的制定等。从吉林省的创业活动来看,一些创业者缺乏规划能力、与外界协调的能力和决策能力,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制约了创业的成长。

以上内部环境的完善和整合不仅从内部制约了创业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外部创业环境效果的发挥。

2.制约吉林省创业成长的外部环境因素

本文在研究创业环境时,参考了社会组织学中强调的组织对外部环境的资源依附理论。由于企业自身拥有资源的局限性,企业不得不与控制外部资源的其他机构沟通并整合资源。我们可以把创业企业看成一个组织,它的内部资源及环境具有局限性,创业要发展必须与外部资源的提供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因此理解和利用外部环境资源是创业发展的关键。

创业理论要研究如何建设包括政府、行业协会、咨询服务、融资税收等多方面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强调在特定的外部环境中,企业如何从对策和能动性入手, 对内部环境中可控要素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环境。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促进加强企业与外部资源的理解和沟通,是保证企业顺利创建和发展的关键。

目前看吉林省创业环境的外部环境建设存在以下不足。

2.1 从行业结构来看,中小企业不受重视

吉林省大型国有企业较多,社会及行业在思想观念上普遍未认识到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金融、工商、税收等政策来看,存在只注重少数大企业的发展,不重视对中小企业鼓励和扶持的错误倾向。全社会还没有完全认同中小企业的发展,虽然有创业扶持政策出台,但实际上中小型企业创业后享受不到太多的实惠。

2.2 创业政策并未被目标群体充分理解和利用

对中小企业的各项政策能否发挥效用,各项创业政策能否真正落实,取决于政策的制定目标和执行方法能否为其目标群体所理解和接受。目前的一些创业支持政策,并未被目标群体充分了解和利用,影响了政策作用的发挥。比如创业贷款政策,很多有融资需求的创业者对此并不了解,更谈不上积极申请。

2.3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资金瓶颈问题难以解决

由于创业企业的市场经营风险较高,内部财务制度尚未完善,导致其在融资过程中被融资机构和担保机构拒之门外。创业初期企业的资信低,融资时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是融资渠道少,其融资渠道主要是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其次由于中小企业的担保体系不健全,无法提供担保公司要求的反担保和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

2.4 配套服务措施不完善

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软环境落后,满足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外部软环境的配套创业服务措施包括各种培训、咨询指导、人才派遣等方面。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年来虽然受到社会的重视,但发展的还不够成熟。另外咨询指导机构、人才派遣机构、开业补贴及创业失败后的再创业补贴等配套服务措施都有缺失。

3.推动吉林省创业环境发展的对策

从经济学中的供求平衡理论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创业环境的内外两种变量,即创业企业的内部资源需求和外部环境的资源供给。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外部环境的资源供给来满足创业企业的资源需求,同时在既定的环境资源供给状态下,创业企业应及时地调整资源需求以适应外部环境。

因此本文在研究创业环境的动态平衡时考虑推动吉林省创业环境发展的工作应该同时从内部环境的建设和外部环境的完善两个方面着手。

3.1企业内部创业环境的完善

内部创业环境的建设包含两个方面: 一方面应注重鼓励创业精神、对创业失败的容忍和对创业成功及再创业的支援; 另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创业技能、规划能力、管理能力等。要培养创业者具有创建和管理新事业的技术、技巧与认知市场机会和风险的能力。另外,应树立企业内部的创业团队文化。

3.1.1要敢于抓住市场机会,尝试开发新的市场。这主要是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政府政策的支持进行创业,要敢于抓住市场机会,尝试开发新的市场。此时中小企业的创业者还要具备明确的战略管理意识。创业活动并不是局限于创业是否会成功,而是创业精神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创业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具有诱惑力又遥远的事物,只有具有创意的观念和生产策划的技术,才能接受市场的挑战。

3.1.2做好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创业初期的中小型企业应该做好市场细分,抓住缝隙,将自己的资金和精力集中到某一个领域,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这种专业化营销策略适用于实力有限的企业,既可以避免与大企业的直接竞争,又能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有助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获得市场份额。

3.1.3加强内部分工制度的建设。比如一方面要注意企业内部的发展态势是否符合战略规划,及时调整偏差;另一方面还要和相关社会机构保持沟通,如银行、税务、质检、工商等,要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利用好各项相关优惠政策。创业初期大都没有完整的内部分工,这也是企业的运转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只有建立起完整的内部分工制度,才能应对复杂的市场。

3.1.4提高员工素质,开拓市场。创业后要创造条件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制度。引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工作经验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有利于发现市场机会。同时利用吉林省的地缘优势,开拓日本韩国朝鲜等国际市场。良好的内部创业环境和员工素质有利于企业从外部创业环境中发现创业机会。

3.2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完善

企业外部的宏观创业环境属于企业的不可控变量,创业环境建设完善有利于企业内部资源的发挥。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吉林省宏观创业环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有一些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

3.2.1完善创业审批和扶持政策,简化和公开相关手续。吉林省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包括资金扶持、孵化器、培新教育等方面,有效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政策一方面要保证被创业者充分了解,另一方面也应倾听创业的需求,接受社会的监督。比如创业贷款政策还需加大宣传,提高透明度,简化审批手续。

3.2.2加大对创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吉林省财政近年来出资成立了大小规模不等的多家担保机构,但能获得融资担保的企业大多是已具规模的企业。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金融也是急待解决的,农民创业大都无法提供完整规范的财务信息和反担保。加快多渠道多种类融资机构的建设,完善适合吉林省特色的创业融资担保模式,才能有效引导中小企业借助各类金融机构解决资金问题。同时企业也要强调创业后及时着手建设财务队伍,建立完整规范的财务制度才能及时获得外部金融环境对创业的支持。

3.2.3完善社会服务措施体系,有效加强对创业的支援力度。今后应进一步落实发挥教育部门、人事部门、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作用,为创业提供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比如代办工商注册审批,指导创业企业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协助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登记和税务登记;协助联系开户银行和投资合作方。通过交流会、讲座等方式对技术开发可行性分析等做必要的服务支持。协助企业加强行业交流和技术进步。

创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系统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整合才能打造良好的动态创业环境。也就是说,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外部创业环境)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创业环境的成熟,促进创业行为的发生和成长;同时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内部创业环境)有利于创业者积极整合内部资源,从市场上寻找创业机会,并利用外部环境中的各项有利政策把创业机会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并不断成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磊.中小企业人创业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3)

篇6

关键词:乡村;创业环境;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074-02

创业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力的源泉。农民创业是全民创业的重点,培育创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也是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农民工大批返乡,一股返乡“创业潮”正在悄然兴起。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主体的充分就业,开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返乡农民工创业活动的有效开展及创业活动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地乡村创业环境,因此,构建乡村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乡村创业环境进行合理的评价及优化,对于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率,促进乡村经济主体稳定就业、增收,实现乡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展开了广泛的分析和探讨。全球创业观察(GEM)认为影响创业活动的创业环境因素主要是: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与培训、研究与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市场开放程度、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等九大方面。张玉利认为,创业环境是在创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要素组合,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要素。郭元源等从经济、文化、服务、环境、科教等几个方面对城市创业环境进行了分析。蔡莉从科技环境、融资环境、人才环境、政策法规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六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罗新阳构建了农村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农村创业环境=经济支撑系统(ESS)+服务支撑系统(SSS)+培训支撑系统(rrSS)+文化支撑系统(CSSI+环境支撑系统(ESS)。魏凤从经济环境、融资环境、政府项目、政府政策、服务环境、市场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构建了陕西省小城镇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创业环境理论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针对乡村创业环境的研究还很少,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评价体系,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本文根据GEM(全球创业观察理论)以及要素组合研究模型,结合乡村创业活动的特点建立了有针对性的乡村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可为后续乡村创业环境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乡村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乡村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乡村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是以乡村创业的实际为基础,以乡村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为依据,因此,乡村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设计乡村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反映乡村创业环境的水平、如何改善乡村创业环境,找出乡村创业环境的薄弱环节,并制定相应改进的措施,从而优化乡村的创业环境,促进乡村创业活动的繁荣发展。

(2)科学性。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确保评价结构准确合理的基础,即乡村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都应建立在科学的创新理论上,力求科学、准确地反映乡村创业环境的实际。

(3)系统性。乡村创业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应能反映乡村创业环境的各个方面:经济基础、政策支持、教育培训、社会文化和物质基础等,反映乡村创业环境的基本水平。

(4)可比性。指标选择要口径一致,有利于乡村的不同时期之间、不同乡村之间的对比,以促进乡村创业活动的开展。

(5)可操作性。各项指标要求有等级分明的评价标准,并能找到适合的人员参与评价。同时还要求指标选择相对简单,做到指标少而精,利于掌握与推广。

(6)独立性原则。指各指标之间尽量不要相互包容,要保持各指标之间的独立性。避免在评价时,部分指标相互覆盖,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2.乡村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根据GEM(全球创业观察理论)以及要素组合研究模型,在参考了大量国内外乡村创业环境理论基础上,结合乡村创业特点,本着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从经济环境、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教育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的原则,建立有针对性的乡村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共有7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为了使问卷具有合理性和可答性,问卷中的每个问题都是肯定性命题。采用5分制,专家根据自己对每个问题认同程度赋予1-5不同的分值。肯定程度越高则分值越高,表明该方面的创新或条件越好,3分为中性;3分以下为否定评价,3分以上为肯定评价。

三、乡村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

1.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能力和支出模式的因素,包括收入的变化,消费支出模式的变化等。创业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经济环境的有效支撑。在本文中,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乡村的经济发达程度、村民的人均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以及投资支出等。

2.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主要是指政府在促进创业方面制定的各项扶持政策,包括政府提供的创业项目、针对创业开展的具体服务和优惠政策等。本文主要设计了政府的税收、贴息政策,政府项目支持以及政府的审批效能等几项指标来衡量政策环境。

3.金融环境

金融环境指的是新成立和成长型企业获得金融支持和资源的程度,这一指标也用于考察金融支持的质量和可利用程度。考虑到乡村金融机构的具体情况,本文中的金融环境评价主要选择了乡村金融机构的设置数量、银行贷款和民间其他借贷来测量。

4.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主要考察的是市场对新创企业的开放程度以及当地市场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本文主要从新创企业进入市场的容易程度、行业竞争情况以及产业配置情况等几个方面来设计了相应评价指标。

5.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指与创业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氛围,包括人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心理意识。本文着重选择了对创业的包容和鼓励程度以及创业舆论宣传力度两方面来评价文化环境的优劣。

6.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指的是各个层次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在创立新企业和成长型企业过程中所发挥的培训和指导作用。考虑乡村的教育体系的设置情况,本文主要从中小学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创业活动的培训、农民技术的培训等几个方面设计了评价指标。

7.基础设施环境

篇7

【关键词】 全民创业 创业环境 PEST模型

2008年初,武汉市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原武汉市市长阮成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全民创业”,吹响了武汉市全民创业的号角。此后,武汉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文件,力图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推动全民创业。然而,武汉市的全民创业在目前仍属于起步阶段,仅靠政府提供创业咨询,建立创业基地和设立专业孵化器并不能解决创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对创业者进行一个调查,以求更加准确地掌握武汉市创业活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准确地评估武汉市的创业环境。

一、调查的对象与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面访了一家创业型孵化器,以了解武汉创业环境的一般情况;随后我们选取了120家包括开发区内的中小企业和市内(如户部巷、汉正街、光谷步行街内)的小商贩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得到102份有效问卷。

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PEST模型,它是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这四大类外部环境因素对行业和企业所处的创业环境进行分析。此模型可以针对各个不同的区域、行业和企业选出有针对性的指标进行研究,所以可以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且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得出的结果也更加客观。

二、武汉市创业环境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

(1)进一步改善政治法律环境。数据显示:认为创业政治法律环境“一般”的创业者占57%,认为“比较好”的占19%,认为“比较差”的占17%,甚至还有7%的创业者认为“非常差”。其中,选择政治法律环境“一般”的创业者表示并没有感受到政府政策的优惠,可见,大部分还觉得政治法律环境不是很好,政府在改善政治法律环境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2)加大政府创业政策扶持力度。调查结果显示:只有7.8%的创业者觉得获得政府政策扶持的程度“较易”;61.2%的创业者认为“一般”,27.2%的创业者认为“较难”,还有3.9%认为“非常难”的创业者。可见还有相当一部分创业者认为很难获得政府扶持。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小商贩与开发区中的中小企业在诸如规模、所在行业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创业过程中两者亦有很多的不同之处。相较于小商贩而言,开发区中的中小企业与政府来往更多,高度关注并积极争取政府所颁布的各种优惠政策,所以其发展受到政府诸多政策的扶持。从政府方面来说,目前关于创业的扶持政策也主要集中在开发区创办企业方面,没有惠及其他类型的创业活动,因而一般的小商贩难以获得政府的扶持。

(3)针对性的给与政府支持。小商贩和中小企业对政府支持项目的需求分别为:投资税费减免(51.2%和27.2%);企业管理培训(12.8%和38.0%);开发区等规模化平台建设(7.2%和22.4%);技术辅导(5.6%和2.4%);中介技术服务(7.2%和5.2%);其他投资支持(16.0%和4.8%)。

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在各类政府支持项目上,小商贩和中小企业各有所需,这也说明了政府应分门别类,出台不同的政策扶持,可以更有效地推动不同类型创业者的创业活动。

(4)进一步下调相关税费。调查结果显示:高达50.5%的创业者觉得税收“合理”,而30.7%认为税收负担“较重”,有15.8%认为“非常重”,仅有3.0%的创业者认为税收负担“较轻”。这说明认为税收负担“合理”和“重”的创业者几乎各占一半,现行的税收政策虽然没有将近半数的创业者造成很大负担,但仍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通过与创业者进行交流获知,虽然税收并未给他们造成较大的负担,但是诸如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等费用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调查发现,同一个商业区的不同地段的水电费是不同的,且费用的高低并不与店面的好坏成正比;另外,创业区的卫生、交通和防疫等工作没有做到位,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

2、经济环境

(1)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近年来,武汉市的经济飞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得到不断增强,经济环境越来越有利于创业。通过这次调研得出:高达52.0%的创业者认为武汉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好”;3.2%的创业者觉得是“非常好”;25.5%的创业者认为“一般”;11.8%创业者认为“不太好”;只有2.0%创业者认为“非常不好”,另外还有4.9%的创业者表示“不知道”。

在调研中也了解到,认为经济环境“比较好”或“非常好”的创业者并不意味着在创业过程中没遇到经济环境方面的障碍,他们的创业活动还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融资环境、有形基础设施、中介组织等都对创业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篇8

[ 关键词 ] 河南省 大学生创业政策 评价

创业政策作为创业外部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改变或优化部分创业条件对创业者和创业活动产生重要影响,鼓励更多的人从潜在的创业者成长为真正的创业者。与中小企业政策不同,创业政策关注的是从创业意识开始到新设立企业早期成长阶段的内容(Lundstrom,Stevenson,2005)。创业政策如何影响这一阶段的创业活动、政府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激励更多的人选择自主创业,已成为创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的内容和政策执行情况如何,怎样评价政策的效用等问题是作者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文献调查、网络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综合分析了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内容、特点和效果等,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目的是获得可信的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可行的政策建议。

一、关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含义

由于创业对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各国政府都比较重视制定有效的创业政策,以鼓励更多的人能够创业。为此,创业政策研究受到学者的关注。具有代表性的有几种观点:Lundstrom和 Stevenson(2002)认为:“创业政策是为激励一国或地区经济主体的创业精神并提高其创业活动水平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它针对创业过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各个阶段,着眼于创业者的创业动机、机会和技能,以鼓励更多的人创建自己的企业作为首要目标。”认为创业政策的杠杆主要是对动机、技能与机会三个因素产生作用,以改变创业活动发生的环境。指出了创业政策的针对性和目的性。David M. Hart(2003)对创业政策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创业政策可以从创业和政策两个角度来理解。创业政策的目的就是为熊彼特式的企业家从事创新与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创业政策的范畴涵盖从地方到中央甚至国家以外的多方位政府活动。”指出了创业政策针对创业环境的多角度、多方位特点。Jock Colhns(2003)简明扼要地指出:“创业政策就是政府所制定的鼓励小企业创立、成长的政策和支持措施。” Jan Degadt(2004) 则认为:“创业政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激励更多的人创建企业, 提高初创企业的存活率;二是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 为新企业创造更好的成长机会等。创业政策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其目标和手段能否为其目标群体所理解和接受。”这个观点蕴含了政策只有为人们所接受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根据以上观点,创业政策可以归纳为几个要点:激励创业精神、提高创业活动水平、鼓励人们创建新企业、为企业家从事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为新企业创造更好的成长机会等。创业政策涵盖政府多方位的活动,并且应该能够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由于创业包括创建新企业和公司创业,二者都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笔者认为,创业政策是指政府所制定的改善创业环境、支持和鼓励人们创业的制度和措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概念应该是指政府所制定的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制度和措施。这个概念包括几个要点:一是这种政策是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而制定的,而不是针对别的群体,只有大学生才能享受这种政策;二是这种政策必须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三是这种政策必须能够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只有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才能真正达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目的和效果。政府制定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比率,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二、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内容和特点

自2003年国家工商总局出台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以来,各级政府每年都出台一些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加大了支持力度,河南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总体上表现出几个特点:

1.从政策角度缓解大学生创业的启动资本约束

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是启动资本约束,因为学生创业者大多是白手起家,虽然他们有知识、技术和创业热情,但由于没有资产抵押和商业信誉而难以融资,缺乏启动资金是普遍现象。从政策的角度增加资金供给量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创业者所面临的资本约束。河南省政府在缓解大学生创业的启动资本约束方面的政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放松、鼓励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实施针对性贷款,协调解决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难题。如,2004年6月河南省教育厅、人事厅、劳动保障厅、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大学生就业新规定中第七条指出:积极鼓励并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二是开展以政府资金为主体的直接金融资助服务,这包括政府出资的创业资助计划和设立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 ,主要用于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如,成立河南省青年创业服务基金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郑州市政府将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纳入市政府设立的1亿元市级小额贷款担保基金适用范围。许昌市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渠道筹集建立“大学毕业生创业基金”。这些政策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特点是帮助大学生解除创业资金困难之忧,尤其是货币出资零缴付政策,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创业的启动资本困难。

2.通过政策降低大学生新企业设立与初期成长成本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创业者进入市场的活动仍然会遇到来自政府干预行为所形成的壁垒,这种壁垒可能转化为创业者必须支付的成本,这个成本最终将降低创业者进入活动的预期收益,从而影响潜在的大学生创业者选择自主创业的动力。因此,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还应该着力削减新企业进入的壁垒。河南省政府也在努力地削减大学生创业者进入市场的各种障碍,降低大学生新企业设立与初期成长的成本。例如,对于新企业的创办实行“一站式”服务、减少设立审批的数量与环节;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用服务窗口;在申请、登记、审批等方面提供“三优先”和“绿色通道”服务等。许昌市还取消全市工商系统所有服务性收费项目,整合办税服务窗口功能,做到在大厅办税"一窗通"、办税程序"一条龙"、办税内容"一手清",强化“跟踪服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另外,政策也关注税收减免和优惠对新企业创办和成长的激励作用。如2009年3月河南省政府推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经营场地零成本(采用流动经营方式的,经营场所可登记为经营者的联系地址)、试营业期间零收费(可实行有效期为12个月的试营业制度,试营业期内免收各种费用)等。这些政策的特点是减少大学生在创建新企业初期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成本,同时也体现了对大学生创业者的理解和尊重,使他们能够尽快顺利地进入市场。

3.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所需的商业运作支持

从狭义的角度讲,创业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进入某个市场领域进行商业运作的行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创业者的突出现象是普遍缺乏商业运作经验。无论设计的产品或项目技术含量有多高、知识有多新,缺乏新企业运营经验仍然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因此,激励大学生创业者进入的政策应该包括旨在提高创业成功率和扶持初创企业成长的运营支持服务方面的政策措施。河南省政府出台的创业政策也将大学生创业者初创企业的成功率和成长性问题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从政策上提供相应的支持服务。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为高新技术创业活动构建创业平台的基础上,又鼓励大学成立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孵化中心等,向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运营服务。2009年正式启动“河南省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百日行动”,并推出10项举措力助大学生创业。如:成立河南省百名大学生创业导师团,指导大学生创业的项目运作;开展创业项目推介,为大学生提供创业信息;加大筛选、申报科技项目的工作力度,帮助有条件的大学生编制、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促进大学和企业搞好产学研合作;对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及时跟踪、登记造册,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创业状况等,在政策服务上为他们排忧解难。洛阳市政府拨出专款,在指定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孵化中心等。这些政策的显著特点是加强了对大学生创业运作的支持,为潜在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积累创业运作经验的平台,使他们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提升创业运作能力,成为现实的创业者。

4.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法律援助

在市场经济中,创业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离不开法律对创业行为的规范。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案例表明,一些大学生在创业激情的驱使和金钱的诱惑下,缺乏对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违法活动的防范意识,以至于上当受骗或掉进陷阱,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从政策的角度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河南省政府相关部门主要从两个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法律援助:一是制定了对大学生创业收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政策和措施,目的是从政策上保证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如,河南省财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实行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河南省财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2006)14号)指出:“各省辖市及有关县(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有关收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凡不按规定落实收费优惠政策的,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确保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二是对大学毕业生在创业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同时,实行首次违规不罚款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比较宽松的法律环境。

5.提供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能力培训

高校创业教育和创业能力培训至少能够提供创业的知识和信息,使受教育者理解创业的过程和规律,培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河南省政府比较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要求各高校要为大学生开设创业课程,调整专业结构。许昌市还指导市属大中专院校面向社会和就业市场,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把创业理念引入教学环节;二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培训,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规定在创业之前想参加技术培训,到劳动部门登记注册后,就可在劳动部门认定的职业培训机构进行免费培训;三是开展各种创业指导活动,鼓励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自信心。许昌市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典型事例,指导大学毕业生确立新型就业观念,树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激励他们在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洛阳市建立大学生创业明星报告团,到各高校巡回演讲创业经验,为大学生树立创业的榜样。此外,政府还出台“优惠政策十举措助大学生创业”,包括:举办“河南省百人百场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讲堂”;举办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推广KAB和SYB创业培训模式等,全方位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能力。把有基础的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和实用技术的人才,为到基层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项目和信息咨询服务等。

以上是基于河南省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信息的文献调查、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的综合分析。从总体上看,河南省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比较重视,制定的政策比较全面,目标明确,针对性比较强,对支持大学生创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何评价政策的效果,是否政策落实具有普遍性,政府相关机构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执行情况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是否真正得到了优惠,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才能得到检验和确认。

三、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政策及执行效果的综合评价

为了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政策及落实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2009年7月至12月我们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政策环境和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首次调查。各地区共发放问卷680份,回收有效问卷560份,调查对象是2000年至2009年在豫创业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创业者,涉及包括IT、餐饮、服装、金融、农牧鱼、日用百货、通讯、美容、文化、石油、花木等20多个行业。调查内容主要针对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内容、落实情况和影响创业活动最重要的几个因素: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的满意程度;对获得“创业资金支持”情况的评价;对“高校创业支持体系”如“创业技能培训”、“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和实施情况”的评价、“创业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总体评价”等。其中每个要素又被分为若干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得到比较真实、客观的数据和信息(限于篇幅,本文仅选择其中几项重要指标)。

1.关于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的满意程度

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者认为政府的创业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很重要。数据显示,有44.95%的人认为创业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很重要,29.97的人认为重要,15.68%的人认为比较重要,即90.60%的人认为创业优惠政策执行力度重要。然而,大学生创业者在创办企业过程中,对政府创业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满意。调查数据显示,其中有27.43%的人认为政府对创业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表现很差或比较差,41.21%的人认为政策执行情况一般。即68.64%的大学生创业者对政府的创业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感觉不够满意(见图1)。

2.关于对“创业资金支持”情况的评价

包括:风险投资机构的活跃程度、融资渠道的可供选择情况、获得银行低息贷款的难易程度、创业信贷、金融机构发达程度以及获得政府或学校创业基金的难易程度等多项指标。调查数据显示,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政策,包括政府基金支持、享受货币出资零缴付、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但是,多数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感到获得创业资金支持比较困难。其中38.89%的创业者认为难以获得创业基金支持,只有21.30%的人感到获得创业资金比较容易(见图2)。调查中还发现,接近90%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提供的大学生创业基金支持重要,其中认为很重要占73.87%,比较重要占14.28%。说明大学生创业者非常需要政府提供的创业基金。

3.关于对高校创业支持体系和实施情况的评价

该要素中涉及的指标包括:高校对学生创业技能的培训情况、创业课程设置及实施情况、创业实践活动开展的程度、创业孵化中心设立情况以及设立创业导师的情况的总体评价。调查显示,75.12%的人对高校创业支持体系和实施情况感到不满意,35.08%的人认为很差或比较差(见图3)。73.36%的人对高校创业课程设置及实施情况感到不满意,其中27.34的人认为很差或比较差。74.05%的人对高校对学生创业技能的培训情况感到不满意,其中39.79%的人认为很差或比较差。74.21%的被调查者对高校设立创业导师的情况感到不够满意。

4.关于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总体评价

这项调查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大学生创业者对河南省创业环境的总体感受的评价,被调查者可以根据设计的5级量表对相关因素进行评价。二是对所有创业环境构成因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和政府最有必要改善的要素的评价,被调查者可以根据自己在创业过程中的感受进行填写。对前者的调查显示,19.09%的人认为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环境很差或比较差,72.79%的人认为一般,只有8.12%的人认为比较满意(见图4)。

关于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和政府最需要改善的因素的调查(见表)结果表明,在所有创业环境要素中,最重要的依次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创业优惠政策、创业资金支持和创业信息网络。而大学生创业者认为目前政府最需要改善的要素依次分别是:创业优惠政策、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资金支持。这些也是河南省政府相关部门在今后制定大学生创业政策时所必需关注的重点内容。

四、改善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展望

社会态度、政治行为、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必须支持创造力、冒险精神和新企业的创立,[5]有效的创业政策和环境能够带来较多的创业机会和较高的创业成功率。根据Lundstrom和Stevenson(2005)的观点:对于创业者和创业活动,政府更加倾向于采取一个综合的创业政策方案。创业者和创业活动受创业政策的影响,并不是仅局限于某个方面,而是多项举措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多项政策形成一个综合效应。因此,激励大学生创业者和创业活动的政策应该从综合的角度进行思考,既要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又要重视政策执行的效果。

1.构建多层次系统的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体系

尽管河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由于毕业生自主创业涉及到工商、国税、地税、公安、银行、财政、教委、劳动保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很多职能部门,而且办公程序手续复杂、关卡重重、服务不到位等现象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使他们仍然感到不知所措。为了真正实现毕业生无障碍创业,政府应该出台多层次系统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并在相关职能部门的相互协调下,建立统一的部门协调机制。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大学生创业者可以通用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指南”,并加强宣传力度和监督检查,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更加系统、便利、宽松的创业环境和服务。其次,地方相关部门应该与高校加强沟通与联系,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出具一份全省通用的“大学生创业证明”,凭此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第三,高校应该建立大学生创业咨询服务中心,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政策、信息等方面予以指导,提供便利和排忧解难。第四,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强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和实施办法的宣传力度,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服务指南、创业种子基金管理办法等进行广泛宣传,促进政策的有效落实和正确执行。总之,在大学生创业的各个阶段中,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三个主体应分工合作,通过政策的作用,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创业援助体系,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系统化的支持和服务。

2.从政策上加大创业文化建设力度

从历年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数据来看,河南省创业活动水平长期处于不活跃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缺乏甘冒风险、容忍失败、敢于创新的文化。根据我们的最新调查,46.3%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公众对创业的态度”很重要,55.4%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对创业失败的宽容程度”很重要,约79%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家人对创业的支持程度”很重要。说明多数创业者非常看重创业文化环境,崇尚创业的文化环境对产生更多的创业者和创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政府提出全民创业文化建设的宏观目标,建构一个适于潜在创业者成长的文化环境非常重要。但是,仅有政策而缺乏执行是不够的,而且全民创业文化在短期内也难以形成。因此,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能局限在大学之内, 而是要求大学与地方政府、企业、商业组织和社区广泛联系,开展全省最广泛参与的创业文化建设,借此释放大学生阶层的创业潜能。另一方面,要把全民创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宣传和学习,不断利用媒体的大量宣传使其深入人心,促使人们对创业形成积极的态度,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创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社会习惯和职业来追求,从而促进创业文化的变革。

3.强化高校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建设

创业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它被嵌入到较大的结构中。即使创业被狭隘地视为单纯的商业实践,但是没有知识储备,没有法律、经济、政治、金融和文化价值观的强化辅助系统,创业从根本上是难以理解的。因此,要进行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包括建立创业教育中心、开设系列创业课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咨询服务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基金等。近年来虽然政府号召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但是,政府尚未颁布专门的创业教育文件,政策措施都散见在不同政府部门的文件中,政府对创业师资的培训也缺乏相关的政策措施,多数高校没有建立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缺乏合格的师资和创业资金支持仍然是提高大学生创业比率的最大障碍。根据我们的调查,其中有75.12%的人对高校创业支持体系和实施情况感到不满意,73.36%的人对高校创业课程设置及实施情况感到不满意等。满意度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或者政策效果不明显。教育部强调要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和培训,确保部分高校毕业生能够创业。即要提高大学生创业率,必须把创业教育和培训落到实处。首先要从政策的角度加强引导和规范。不仅要从政策上、资金上大力支持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课题研究,如美国高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为创业课程做出贡献的教师和系部,为新教学模式试验提供资金等。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种机制,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一系列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其次,建立多层次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如,建立河南省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各高校创业教育和教学改革进行指导和监督;组建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通过政策引导和培训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成立“大学生创业辅导团”,对潜在的大学生创业者组织培训和指导等,以有效地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4.提高政策落实的执行力度

尽管政府制定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加大了优惠力度,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一些政策措施散见在不同政府部门的文件中,对创业政策的落实缺乏有效的检查和监督措施;在信息透明度、简化办事程序和行政职能的转换等方面仍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活动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耗费了创业者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创业的运作成本。最新调查显示,超过90%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政府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执行力度重要,然而有68.64%的大学生创业者对政府已经出台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感到不满意。因此,政府应该在完善政策的同时,加大政策的落实和检查力度。一是提高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制定的效度。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大学生创业需求或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时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提高政策制定的有效性;二是加强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调查中发现,很多潜在的大学生创业者不了解政府的优惠政策,说明政策宣传不到位,因此应该在政策信息透明化方面加大力度,保证政策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大学生所普遍了解;三是增强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落实的检查力度。再优惠的政策,如果没有执行也是无效的。必须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和评估。真正做到简化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在证照办理、审核及相关手续办理方面加强服务意识、时效意识等,切实提高政策落实水平,把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更加便捷、高效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Lundstrom A, Stevenson L.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for the Future[R]. Swedish Foundation for Small Business Researeh,Irwin,2002:45

[2]Hart D. The Emerg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Governance, Start-ups, and Growth in the US Knowledge Econom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3-16

[3]Colhns J. Cultural Diversity an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Responses to Immigrant Entrepreneurs in Australia[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03,(15)

篇9

内容摘要:本文以人力资源开发为背景,基于全球创业观察模型(GEM)框架,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创业环境进行了整体评述与深入比较。文章分别从金融支持、政府政策和项目、教育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放程度、文化和社会规范等方面,对比分析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区域创业环境,并对两个区域的创业环境进行评述。

关键词:长三角 珠三角 人力资源开发 创业环境 GEM

创业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识别机会暨开发机会,并通过管理行为有效地实现所识别的市场机会的过程。创业行为过程包括三个关键要素:创业机会、创业技能和创业意愿。而三者的良好配合关键在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在人力资源开发背景下,我国的区域创业环境对人才的吸引程度和人才对区域环境的利用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本文旨在对我国的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创业环境进行比较,以评价各个区域对于吸引创业人才的优势及劣势。

GEM模型的含义

GEM(Globe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即全球创业观察,它是由英国伦敦商学院和美国百森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旨在研究全球创业活动态势和变化、发掘国家创业活动的驱动力、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制和评估国家创业政策的研究项目。在GEM的概念模型(见图1)中,创业环境条件被用于反映对创业部门产生显著影响的主要经济和社会特性,由9个方面组成: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的可得性、文化及社会规范。

GEM的理论模型对于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条件是比较全面合理的,因此本文将利用GEM的模型框架来评价并比较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创业环境条件。

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创业环境的比较

(一)金融支持的比较

金融支持指的是创业企业所能获得金融支持和资源的程度。一般而言,创业者能获得的资金支持主要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来源是包括自有资金、私人借贷资金和引入私人股权筹备资金等的私人的权益资本;第二种来源是创业资本融资;第三种来源是通过企业上市来获得融资支持。根据以往的调查结果表明,通过IPO融资上市以获得资金支持已经成为初创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根据调查显示,上海的创业投资已经成为了新成立和成长型公司的重要私人权益资本来源。对上海而言,风险资本已经从早期的个人、家庭来源,逐渐地转向寻求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并开始吸引大量的海外资本进入长三角资本市场。随着长三角地区创业资本的迅速发展,上海的风险资本市场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最初的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开始转变为国有资本为引导、民间资本唱主角、海外资本成为新锐的新资本市场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其资本市场发展仍然不理想,表现为:企业上市的积极性没有完全得到调动;银行信贷条件门槛较高,依靠银行融资的能力较弱,银行信贷政策对拉动企业发展的能力较弱;证券市场的发展未能有力地推动企业的融资活动,因而与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尚未形成良性的互动。

(二)政府政策与项目的比较

政府政策是指政府是否鼓励创业,是否有支持初创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对于创业企业,政府所规定的各项税收和规章制度等方面,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其生存与发展;以及这些优惠政策在该地区实施和执行的情况是否到位。而政府项目则是各级政府为初创企业、创业者以及成长型企业所提供的直接项目支持。

长三角地区的各级政府都比较支持创业活动。它们积极地鼓励大学生创业,支持初创型企业的发展。在法律法规方面,政府给予高度的支持,确保各项政策制度有法可依,并得到最终的贯彻实施。在技术方面,政府积极支持技术创新,促进产学研的联合开发,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产品和服务。在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优惠政策上,上海政府也积极给予支持,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对创业活动进行引导,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创业政策体系。

珠三角地区政府对创业的鼓励程度各有侧重。例如,广州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建立了专门的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和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为广州生源的高校毕业生提供部分免费服务和社会保险资助。但是这项政策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质,对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创业支持力度不及本地生源。而深圳市的鼓励政策则主要包括:建立针对特殊人才的专门创业园,并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并可以进行虚拟交易;成立专门的创业辅导员队伍,包括专职辅导员和志愿辅导员;深圳市创业政策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其对于创业后续服务工作的保障,对于创业失败者,政府提供一年的补贴。

(三)教育和培训的比较

教育和培训层面是指初创企业和创业中企业及其创业人员,在创业过程中所能接受的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或培训。它涉及到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维度。

篇10

关键词:江苏;浙江;创业环境;比较;优化。

浙江、江苏两省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最好的省份,在2011、2012 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 强中,浙江、江苏分别位列全国第一和第二①。虽然江浙两省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但是企业的创业环境仍有许多不足,融资渠道及融资成本、税收优惠政策、孵化器建设及中介资源与创业文化氛围等影响企业长足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仍有很多。本文将通过江苏与浙江中小企业创业环境的比较,提出优化我国中小企业创业环境的相关建议。

一、创业环境的内涵及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

创业环境是指在创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要素组合,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EM)的总结,创业环境包括了9 大方面。下面就这9 大方面②进行介绍:

①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是指新的和成长型企业在获得金融资源上的可得性,一般说来,中小企业创业资金来源有以下几种方式: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信用社贷款、担保机构贷款、、民间借款等。

②政府政策。政府政策是指激励创业的政策,包括税收的规定、对创业活动和成长企业的规定、环境和安全的规定、企业组织形式的规定。

③政府项目支持。政府项目支持作为创业环境的独立要素,是政府政策的具体化。主要包括科技园和孵化器、政府为创业提供服务、支持的组织。

④教育与培训。教育与培训是创业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业者将潜在商业机会变为现实的基础。

⑤研究开发转移效率。研究开发的转移过程是否顺利,从结果上看是研究开发转移是否实现了商业化,但是,从过程上看,是否创业有效率,创业者是否能够抓住技术和商业机会。

⑥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是创业的一种软环境,创业的商务环境指企业可获得,并且使用得起的资源或服务,比如分包商、供应商、会计、法律、金融服务等。

⑦进入壁垒。这主要体现在市场的开放程度,创业企业进入市场时是否存在行业准入壁垒。

⑧有形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⑨文化和社会规范。人们对于创业的态度、观念和认识。

良好的创业环境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至关重要。在企业的初创及发展期,资金的有效供应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良好的银行信贷及证券化筹资体制的完善,可以为成长型企业在金融资源上得到保障;其次,大量优质的政府项目支持、良好诚信的商业环境、专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适当放宽企业的进入壁垒等,不仅给创业初期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还可以形成企业之间的合理有效的竞争,促使企业不断努力增强自身竞争力。此外,良好的创业文化和社会规范、教育与培训等,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优良的创业环境,无论是在促进企业自身内在竞争力,还是从优化外部氛围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江苏、浙江创业环境比较。

根据GEM 的9 大创业环境因素,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两部分,即优良的创业环境应该由“硬件”和“软环境”的相配合。以下是江苏省与浙江省创业环境的比较:

1.融资环境。

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资源,融资途径的多样性及融资成本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江浙两省民营企业在融资方式上各有偏重,江苏省企业对间接融资的依赖较大,在直接和民间融资上相对较低,而浙江省的直接融资和民间融资比例相对较高。

2011 年末,江苏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4442.9 亿元,比年初增长3444.38 亿元,占全部新增企业贷款的87.64%,同比提高12.

28 个百分点,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年全省新增中小企业信贷户数1.2 万户,其中95%以上是小企业,截至2011 年末,中小企业、小企业有贷户分别达到11 万户、10 万户, 全省13 个省辖市全部开展了再贴现业务,再贴现限额使用比例为70.21%。2011 年,全省金融机构累计贴现商业承兑汇票1677.31 亿元, 同比增加65.14 亿元,全省累计发放商业承兑汇票再贴现128.69 亿元,同比增加16.

77 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民营企业融资发展。2011 年,全省小额贷款公司新增贷款430.9 亿元,同比多增145.69 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4.09%,比上年提高1.76 个百分点③。虽然,近几年来,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银行贷款也开始向中小企业倾斜,但是由于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根紧缩,可使用的资金额度有限,而渴求资金的中小企业数量又太多,银行信贷规模可“僧多粥少”,还是有很多中小企业没办法从银行拿到贷款。

在直接融资上,2011 年,全年江苏省共80 家企业(多为民营企业)累计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654.9 亿元,分别是上年的2.67倍和1.7 倍;其中,中小企业集合票据6 只,融资16.9 亿元,是上年的4 倍,发行只数、金额均位于各省市之首。截至2011 年末,全省各类债务融资工具余额达到804.2 亿元, 是2010 年末的2.2倍,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明显提高。全年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23.16 亿元,比上年减少97.21 亿元③。

2012 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的数据显示,浙江省中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010.2 亿元, 占全部企业贷款增量的80.3%,比重比一季度提高4.1 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小企业贷款占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量的35.9%,微型企业贷款占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量的比重比一季度提高1.4 个百分点。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的数据显示,截至6 月末,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小微企业客户数达到10200 多户,贷款余额1700 多亿元,其中小微企业客户数6600 多户,占全部公司客户的50%以上,贷款余额400 多亿元,小企业贷款客户数在分行的占比已经从原来的30%提高到了约70%。浦发银行杭州分行的数据显示,截至6 月末,浦发银行杭州分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61.33 亿元,较年初增加37.36 亿元④。

在直接融资上,截止到2011 年末,浙江省企业在A、B 股市场的上市公司绝对数量已经达到225 家,居全国第二位;在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也有113 家,同样位居全国第二。在283 家上市公司中有232 家是民营企业,占浙江省上市公司的82%,累计通过证券市场首发募集资金1483 亿元, 占浙江省上市公司首发金额的80%,在全国各省区市遥遥领先。此外,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具有民间借贷相对活跃的经济特色。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草根金融”方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但也存在着交易隐蔽、风险不易控制、易形成非法集资等特点,导致一些地方中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

所以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之间缺乏稳定有效的渠道和桥梁、中小企业多,但融资难和民间资金多,但投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始终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2.税收环境。

我国的税收政策总体上支持的强度不够、缺乏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质性突破、很多税收政策往往是根据财政预算要求,反推出来的,一旦预算出现紧张,就会导致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减弱,难以真正给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税收优惠环境。

2010 年,江苏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其中涉及积极扶持创办中小企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筹资融资、积极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内容。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的税负仍是不太合理的,有些规定还易挫伤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比如,当纳税人出现账目混乱、申报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等情况时,税务机关有权采用核定征收的办法。但在具体执行中,无论中小企业财务核算是否健全,均“一刀切”采用核定征收,挫伤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当前税务机关是按分税种的形式对税收优惠进行管理,当同一纳税人享受不同税种的优惠时,需要对每一个进行审批和备案。另外,不同税种中的税收激励政策缺乏内在的有机协调,一个税种少征,往往另一个税种会多征,各税种之间政策效力往往容易相互抵消。

浙江省也在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2012 年的《关于贯彻落实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税收配套政策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浙江税十条”)、《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 年的《关于贯彻省委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决定的实施意见》等税收政策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浙商科技创新、浙商人才引进、浙商物流等鼓励浙商“两创”。此次“浙江税十条”有一定的创新,但其也只是对原有税收政策的汇编,缺乏实质性的变革。同时,尽管,浙江省税务系统通过多种形式,希望企业能充分了解“浙江税十条”内容,但仍有不少企业还没有充分掌握。

3.相关产业集聚区、创业园区及孵化器建设。

目前, 孵化器及创业园区等是各国政府用于培育创业企业、使企业“做大”的摇篮和基地。我国政府也积极建立了若干孵化器,但是,目前仍存在着服务层次与水平偏低、政策的协同性不强、在孵企业之间关联性不强、促进集成创新的功能未能发挥等问题⑤。

近年来,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省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来推动创新与创业,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创新创业载体与平台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及严格的园区准入政策等要求⑥,提高了创业园与孵化器的质量。

浙江省也陆续出台了《浙江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资金使用办法》

等规范孵化器建设。但是,浙江又面临着以“众多的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大平台的支撑,缺乏大项目的支持,缺乏大产业的配套,缺乏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的现状,这是和江苏的差距所在。为此,浙江又提出了《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规划了14个产业集聚区。提出应重点发展杭州、宁波等产业集聚区来发挥示范作用、注重现有经济开发区的整合和提升、在产业定位上要以发展新兴产业为主、各园区之间在主导产业上要实行差异化发展等,强调要积极建设创业园区、标准厂房、科技孵化园区,以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型企业的发展,以真正体现“二创”精神⑥。

4.中介机构服务环境。

创业企业能获得的资源和服务包括咨询、法律、会计、银行服务等,但江浙两省普遍存在着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往往支付不起高额的使用费用,多层次的担保、信托和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在挖掘信息、分担风险等方面的优势未充分发挥。

5.创业观念和创业氛围。

创业意识和动力,除了个人的努力外,还与所处环境的创业文化、创业氛围息息相关。在创业文化及氛围形成的最初时期,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江苏精神”以敢闯敢创、守诚守信、敬贤敬业、博学博爱的理念指引着苏商的发展。“浙江精神”以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指引浙商闯出了一片创业模式的新天地,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辉煌成就,以至民间有“东方的犹太人”之称。近年来,江苏省部分高校及培训机构逐渐重视对创业意识的培养,积极开展相关创业大赛和参加创业基地活动的举措,总体上,江苏在创新意识和创业文化氛围上与浙江相比,仍有一些差距。苏商显得较保守,而浙商则显得大胆不羁,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浙江人。

三、结论及优化创业环境的若干建议。

通过江浙两省创业环境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首先,资金供给问题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很多企业难以实现到位的融资。其次,在税收环境上,还有待具体税制的优化、可行和切实的落实。再次,在孵化器建设及中介资源的利用上,政府的政策扶持及引导作用仍未充分发挥。最后,在创业的文化氛围上,全民正确理解创业的风险与收益关系尚待加强,理性创业的意识和动力相对不足。以上的这些不足,不仅是江浙两省创业的困境,实际上也是全国创业环境的不足。下面针对江浙创业环境表现的不足,提出一些优化建议:

①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金融机构对创业者融资和服务的支持。同时,拓宽创业者的多方面融资渠道,增强企业直接融资的力度。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低,造成了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限制多,审批程序相当严格。银根紧缩,更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金融体系势在必行。针对中小企业的创业环境,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银行或政策性银行,专门处理中小企业的存贷款和政策性扶持事务,提高中小企业资金运用的效率和专业性。

直接融资也是企业可以融资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内地的创业板市场已具雏形,但仍需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来鼓励扩大中小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并鼓励保荐机构介入发行工作,推动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建设,改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环境。

②政府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更要注重优惠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中小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应建立在对税源的全面调查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计税收优惠政策,而不能是根据财政预算要求,反推出来优惠税率,给中小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的税收优惠环境。同时,要加强不同税种之间的协同,避免造成税收激励政策的相互抵消情况。最后,国、地税部门的分设,应避免重复作业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降低落实优惠政策的成本。

③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配套组织和机制还需进一步发展。影响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由于风险投资缺乏、政策的协同性不强等。所以在促进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中,需要加强政策之间的协同性、强化孵化器内部的在孵企业之间关联性,促进集成创新功能的发挥。同时,政府可以利用政府采购机制,为1力度、在财政预算中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等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④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的创业企业使用得起中介机构的服务和资源,充分发挥中间服务机构的作用。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所以亟需以政府为中间桥梁,充分的组织、整合一批中介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优惠的服务。同时,还要建立相关机制,针对中小企业制定特殊的优惠费用来保证企业可以使用得起这些服务,构建一个“政府扶持中介机构,中介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格局。

⑤政府应加强对创业知识的宣传,发展创新文化,树立“理性创业”理念,弘扬“三创”精神,形成活跃的创业氛围。同时,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也可积极开展相关培训课程和创业大赛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创业。

⑥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法制法规,从宏观上改善它们的经营环境。我国在2003 年推出《关于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计划试点工作》、2001 年推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法律突出了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规定和管理, 但是却忽视了中小企业在税收政策、使用中介服务及社会资源上的特殊性。所以在以后的立法上,要尽可能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比较完善的法律,来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境优化与中小企业成长方式转型研究”(11CJL025)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创业环境与创业效果关系研究”(10YJC790377)的中期成果之一。

注释:

①见新华网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1-08/26/c_121915841.htm 及新浪网finance.sina.com.cn/hy/20120830/161213002302.shtml.

②创业环境[J].职业技术教育,2003,(18)。

③王棋。2011 年江苏民营企业信贷和融资情况分析报告[R].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2012.

④银行资金面宽松,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现在还难吗?[N].浙江在线—今日早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