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护理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护理计划

篇1

关键词:阳台盆花;夏季湿度;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73-1

夏季温度高,光照强,雨水足,是花卉生长的旺盛时期。夏季一般花卉由于蒸腾强度大,要求湿度高,需水多,如在阳台盆花养护管理不善,容易造成花的水分代谢失调。

据资料显示,盆栽花木生长良好的湿度在18-25℃以内,生长能力较弱在15℃以下,生长基本停止在5℃以下,到0℃以下为冻死,这对于控制室温尤其重要,因此,尽量的不让花草靠近冰箱、空调、壁炉、火炉等地方,以免受过高温度影响。

1 土壤湿度的养护

置放阳台的盆栽类花草底部要用托盆垫住,既卫生又便于空气流通。然而,每种花木所需要的水分与它原生长的环境、气候条件和栽培地点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般而言,花草养护主要是保持土壤湿度,即保根浇水。因此,在浇水前首先了解到花品种的习性,从而来决定浇水的多少。盆花浇水的方法:

(1)用浇壶浇水,这样可以掌握浇水量。该壶的优点是在浇水时,喷头可以自由活动,另外,要用有喷头的壶向小苗和叶面喷水,以免使小苗被冲跑。

(2)把花盆放入水槽或浅水缸内浸水。浸水法用于小粒种子播种后和小苗分苗后的花盆灌水。浸水可以避免将小粒种子或幼苗冲跑,也可减少土面板结。

(3)将整个花草的根浸泡。优点是植物的根系和盆栽基质得到浸透水分。大部分热带和亚热带产的附生花卉,如热带附生兰科植物、藻类、部分凤梨花卉等,栽植在木筐、多孔花盆或木段上,栽培材料多为疏松的藤根、答龄、树皮块等,浇水不易湿透。

如果是温室盆栽,那么培养土就要求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要有更优的物理性质。一般花卉的培养土要求:①疏松,空气流通,最大的条件是满足根系的呼吸;②水分的渗透性必须要好;⑧花卉正生长发育时,需有固持水分和养分;④酸碱度适应的生态环境;⑤不允许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的滋生或混入。

2 空气湿度的养护

多数家庭的阳台花卉很难得到自然雨露,在这种情况下,人工喷雾很重要。如果到干旱季节或夏天,每天需有数次向花草枝叶喷雾,以此增加空气湿度。

首先,把阳台盆花按其习性分类。如阳性喜光花草用盆底加垫,摆在前排,让其享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同时,可利用前排花草的枝叶荫蔽阳光的作用,把喜阴性花草摆在后排,这样,阳台生态小群落的布局和空气的湿度也比较合理。

其次,盆花架布置有讲究。在盆花架上平铺两层严整、不漏水的塑料薄膜,然后在薄膜上铺垫塑料编织布,这样,当在浇水或者喷花时,可以把渗漏、滴落的水分,较好地被吸附蕴含在塑精编织布里,加上水的汽态物理特性,从而降低了温度,提高了空气湿度,达到了改善盆花的气候条件。

最后,注意昼夜周期性变化的温度。在自然界里,有明显的昼夜温差。一天中,白天温度比夜晚高,而中午是温度最高的时候。从适合花草生长的温度范围内,白天的温度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养料多;夜间温度低,植物本身养分消耗较少,有利养分的积累和生长。由此可推,花卉是不合适在完全恒温的房间内栽种。冬季室内养花更应当避免夜间温度高于白天,这在温室园艺上称为“逆温”。

3 夏季阳台不同盆花湿度养护要点

盆花花卉植株大小,生理特性,气候变化等均影响需水程度。在炎夏处于休眠或半休眠,不发叶,不开花的花卉,如郁金香,倒挂金钟,仙客来,天竺葵,四季海棠,水仙等要少浇水;而对一些喜阴湿的花卉,如兰花,君子兰,山茶,马蹄莲等除浇水外,还可向枝叶喷水,地面洒水,形成湿润的小气候。还有一些较耐干旱的花卉品种,则应少浇水,主要是指仙人球、仙人掌类及其他如景天科一类的多浆植物,它们原本起源于干旱的沙漠地带,一般情况下旱不死,水浇多了反而会烂根烂茎。

总的来说,草本需水多,木本需水少;大叶,软叶片,光洁无毛的需水量多,小叶革质蜡层叶片需水量少;夏季生长旺盛的需水量大,休眠或半休眠的需水量少。浇水切忌中午,水温必须接近土温。在防旱的同时必须注重防涝,雨水虽有利于花卉的生长,但过多成涝就会烂根。

夏季时节,需要合理地实施湿度养护管理措施,这样就可能有效地克服不利的气象因素影响,令阳台盆花赏心悦目。

参考文献

[1]李莉,方平.几种常见盆花的养护知识[J].吉林农业,2002,(04)

[2]杨艳清.室内花卉的养护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04)

[3]梁珊.阳台养花注意啥[J].家庭科技,2006,(09)

篇2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延伸护理;生活质量

    老年人身体各器官与机体细胞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衰落,器官的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心力衰竭患病率较高,且病死率很高,这就要求预防及护理服务必须从医院进入家庭,实施外延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1年9月期间在我院老年心血管科治疗并住院的CHF患者94例,男45例,女49例,平均年龄64.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学会的分级标准。排除存在末期肝、肺、肾、脑等重要内脏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篇3

关键词:冠脉介入治疗PDCA循环家庭护理干预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出现显著上升趋势。PCI术可有效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从而缓解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PCI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PCI作为一个负性生活事件,对患者不可避免产生不良影响。为了寻找一种适合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自我保健、自我康复的护理模式,将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术120例随机分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干预组病人进行定期随访,为病人制定康复计划,督导执行计划。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宣教及指导不做护理干预,探讨两组的效果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住院冠心病患者成功接受PCI术者120例。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观察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35~80岁;26例工作,34例退休;文化程度20例大学,25例高及初中,15例小学。②对照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35-79岁;23例工作,37例退休;文化程度22例大学,24例高及初中,14例小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病人均严密监护、规范用药。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督导服药不做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PDCA循环式家庭护理干预。计划(P):根据调查结果,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及工作、生活习惯制订针对性的计划来规范病人的治疗与保健行为;①制订饮食计划:良好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血压,从而防止冠脉再狭窄的发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蛋白质以鱼类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粗纤维食物等,切忌暴饮暴食,少吃动物内脏、蛋黄以及煎炸、烧烤等食品。②戒除不良生活习惯的计划。通过多种宣教方式,让病人了解吸烟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让病人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自觉地戒烟。③制订心理指导计划:PCI术后患者焦虑、紧张,担心术后再狭窄及今后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受影响。应予以充分理解并指导病人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告知情绪与疾病康复的关系,争取家属的理解和支持。④制订适量活动计划。根据术前的身体状况活动习惯,手术后心脏情况和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定,提倡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等。应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劳累。⑤督促服药,让病人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定期门诊随访,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执行(D):每月通过电话随访一、两次,指导病人及家属实施护理计划。检查(C):通过电话随访及门诊复诊时检查病人在执行计划时存在的问题。处理(A):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进一步的干预计划。通过PDCA循环式家庭护理干预,对病人的整个术后康复过程进行督导。

1.3观察指标

通过调查表了解病人术后3个月门诊时心理状态,服药依从率,掌握相关知识情况,吸烟及饮食习惯、活动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资料行x2分析。

2结果

通过PDCA循环式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术后康复情况进行比较。详见表1。

通过表1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康复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介入治疗术后康复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2]。将产品环节质量控制管理模式(PDCA)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术后的病人康复护理,对介入术后患者的康复实施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心理护理、服药指导等护理干预,并要求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对病人整个康复过程进行督导。由于病人和家属从被动的参与向主动的参与转变,使病人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康复的护理活动,提高了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了术后的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篇4

这样的改变的确让人心生恐惧。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治疗措施仍无法让痴呆“逆袭”。如何让痴呆患者在走向生命原点的过程中放缓脚步,提高生存质量,是家人、医疗人员以及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不容忽视的痴呆照护

痴呆患者发病后的平均存活期为4.6年,有效的照顾是患者部分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的延续。据统计,每名老年痴呆患者平均需要3名照护者,而大部分照护责任落在了无偿、非正式照护者的肩上。各国政府因此纷纷采取行动,提升痴呆患者的照护质量。2004年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京都宣言》,2005年澳大利亚启动“痴呆促进运动”,2006年欧洲阿尔茨海默病协会采纳“政治优先宣言”,2008年法国建立“国家阿尔茨海默计划”,2009年英国建立全国痴呆战略“与痴呆同享美好生活”,以及2011年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专业委员会(ADC)推出的“桑榆晚晴家庭关爱奖”等,从痴呆的预防、诊断、治疗、照护等提出了全方位的针对性建议、指导或规划,即使人们罹患痴呆,也可以得到长期、适宜的照护和支持。

按需分类进行照护

美国护理理论学家奥瑞姆曾设计了3种护理系统: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以及辅助教育系统。依据其自理模式,可对老年痴呆患者分别采用全补偿性护理、部分补偿性护理和辅导教育护理三种模式。

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全补偿性护理工作带有治疗性质。包括基础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安全护理,从生活性小事注意起,减少不安全因素,预防意外;心理护理。

部分补偿性护理。护理内容因人而异,意在保存老人残留的自理能力,使其通过学习再次获得简单的、部分的自理能力。

辅教育护理。包括病因预防教育、防止疾病发展的教育,克服自理局限,达到或接近完成自理的目的。

病情不同,分而“护”之

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对于轻、中、重度的痴呆应该采取分而“护”之的护理方法。在痴呆早期,疾病进展相对缓慢,患者尚存较好的决策能力时,应充分遵循患者本人的意愿,在此基础上协助其制定治疗计划、生活计划。患者在此阶段的认知功能有一定保留,在护理过程中可综合选择以下2种以上干预方法:

1.躯体锻炼,以提高患者的肌力、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2.认知治疗,如认知刺激计划、正确学习等,以认知训练和记忆康复为首选;

3.综合的娱乐性治疗,如艺术、写作、适度参与社交及家庭聚会等;

4.积极改善睡眠;

5.个性化的活动指导,继续使用电话,维持画画等兴趣爱好,以提高患者的独立性;

6.保持患者原有生活习惯,使患者有更多的安全感。

在护理过程中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若其病情或生活能力急剧下降,需作出进一步的护理调整。

在痴呆中期,患者记忆力丧失,交流困难,计划、决策能力丧失均有加重,生活护理应尽可能提供舒适环境,建立规律的生活计划并以保证患者安全为第一位,排除患者的潜在危险,如避免患者接触药物、火、电、煤气及刀、叉等厨房用具,并加放电源封口。禁止患者单独外出,避免走失。仍需进行言语交流、肢体语言、倾听等手段与患者进行沟通,谨慎使用身体约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重度痴呆患者基本处于卧床阶段,丧失语言能力,多会出现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且发生吞咽困难,营养不良,需胃管维持生命,照护者要保护患者皮肤,预防呛咳、噎食,并对卧床患者进行关节、肌肉被动活动,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患者虽然丧失语言交流能力,仍享有家庭生活的权利,家属应尽可能多地陪伴患者。

照护者也需关爱

篇5

但是,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中国的社区护理尚处于起始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滞后,相应的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在组织体系、人员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局限性,尚未形成独立的社区护理管理体系,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区护理的从属地位。

社区护理工作应遵循三大原则。

第一,社区护士必须要有满足社区内卫生服务需求的责任感。社区护士应运用社区内可利用的资源,发挥护理功能,以满足社区内居民的健康需求,如学校护士应协调并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组织、政府机构等相关资源,共同努力推进学校卫生计划,维护及促进师生员工的健康,并将触角延伸到社区中。

第二,社区内的弱势团体(老弱残障)应列为优先的服务对象。社区护理关心全人类的幸福,其对象是不分种族、宗教、年龄、性别或其它任何特征的。但是传统上妇幼健康应得到特别注意和照顾,其原因是妇女健康直接影响到孩子,母亲健康一旦遭到永久性伤害,不仅造成母子二人健康的损害,且影响到整个家庭生活,间接造成社会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强盛。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在健康、心理、社会、经济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他们将逐渐从社区生活中退出,照顾自己的能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因此老年人的健康照顾非常重要,故在社区护理中应重点维护妇幼及老年人的健康。

第三,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必须参与卫生服务的计划与评估。评估是指对个体及其家属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环境方面的评价,了解每个个体、家庭、团体以及整个社区健康的需求,以保证社区护理计划的落实。

社区护理的目标在于首先,增加个体、家庭、团体的抗病能力。发掘和评估健康问题。每一个人、家庭、团体或社区,其健康需要和问题不尽相同,社区护士必须先行判断,确立其问题,然后再研究解决其问题。如缺乏养育经验的孕妇,必须让其尽快了解有关养育知识。协助家庭成员了解卫生知识。社区护士不仅要发现及评估个人、家庭、社区的卫生问题,而且要让社区所有居民都认识此问题的存在及其构成的危害性,并采取行动以解决问题。如不少人对癌症认识不清,对待癌症病人就像对待传染病病人一样,采取远离的态度,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给病人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健康恢复。其次,提供各类人群所需要的护理服务。社区护士依照个人的特殊情况,提供适当的护理、转诊、或社会资源的利用。如对长期卧床的心血管病人的家属给予基本护理知识指导(擦浴、翻身、测血压等等),以期提供病人舒适、安全的护理。

篇6

【关键词】 结核病;护理干预;出院计划服务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8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31-01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长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整个治疗方案分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1]一般经住院强化治疗后病情好转,均出院在家继续治疗和休养,由于病情长,治愈慢即使出院也要继续服药3-6月。因此家庭治疗和休养是整个治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11年6月――2011年12月出院结核病患者100名为干预对象。

1.2 方法 将入选病历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分别建立个人档案,将其电话号码,家庭地址登记入册,追踪观察采用电话随访,及问卷调查随访等形式与被调查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基本知识治疗和护理措施以及药物的作用和付作用自我保健方法等。试验组采用以一对一专人负责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干预。

1.3 干预实施方案 根据出院后患者自我照顾能力,治疗需求家属照护人力及能力需求填写患者需求评估表,出院计划小组根据收集的资料的结果拟定出院计划,分别对患者及家属提出服务及必需资料,发放《结核病护理指导手册》,并进行讲解,电话及家庭随访,第一个月每周,以后每半月进行一次。采取以一对一全程护理干预。

1.4 评估及指导 ①用药护理:要讲不按时.不按量服药产生耐药性和复发性的危险性。治疗一定要持之以恒,病人必须将每日服药纳入日常生活中,应将放置于容易看到的地方以免漏服,并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坚持治疗规律用药的重要性.②饮食护理:饮食治疗对此病情相当重要。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在普通饮食基础上再给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如牛奶,蛋类。肉类,蔬菜水果。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各脏器功能.在服药期间,特别避免进食酒精饮料,奶酪戒烟戒酒。③适度运动避免劳累:病情轻的患者可适度进行户外运动。做些轻工作和劳动。但不能感到劳累,如散步,打太极拳,体操等根据年龄,性别,病情爱好选择自己合适的运动方式以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帮助患者调理心理状态。正确对待所患疾病,鼓励患者树立未来的生活目标,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情况比较 见表1。

试验组在日常生活(合理饮食,坚持运动,良好生活习惯)服药遵医行为(剂量服药,按时服药.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健康行为(戒烟,限酒,稳定情绪)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 论

结核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过程,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根据患者出院时建立服务卡的内容定期上门随访或电话随访。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使患者了解防治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通过护理干预患者自我效能能力获得满意疗效。自我效能是可以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2]自我效能调节认知和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3]因此对出院患者进行计划服务能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面对自己的疾病,并形成医院-患者-家庭_联合治疗模式。使患者建立了良好的遵医行为和正确的健康理念。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力性,保持良好的心态。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0-51.

篇7

关键词:模式 背景 监管方法 借鉴

长期护理保险承保被保险人在医院或家中因接受各种个人护理服务而发生的相关护理费用。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险种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由残疾收入保险发展而来,经过30余年的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在发达国家已经由纯粹的商业性质的保险产品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新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解决长期护理问题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对政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补充,解决和满足老年人日益膨胀的护理需求,以此缓解家庭及社会的压力。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于同样面临老龄化威胁的中国来说值得借鉴。

一、模式:商业保险公司作为经营主体。

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以美国为代表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是由商业保险公司作为经营主体,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鉴于长期护理保险对社会所做出的独特贡献,美国有四个州(加州、纽约州、康州和印地安纳州)由联邦政府批准,成立了长期护理保险计划,由州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为投保人提供独特优惠,即要求被保险人购买一定数额的私人保险,由保险公司负担护理的最初费用,不足部分再由政府补足,从而使投保者得到更多保障。

二、背景:人口老龄化对其经济发展的压力。

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残疾收入保险发展而来。当时,美国人口的老龄化对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构成了愈来愈重的压力。美国的老年人约占其全国人口总数的13%, 约1/3的老年人处于贫困线以下。由于家庭各成员居住地的分散、子女工作忙碌而无法留在家中照料老人以及无子女的老年人或单身老年人增多等原因,通过医院或其他护理机构照料生病的老人不失为解决矛盾的良策。另外,美国的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一般都不提供长期护理的保障。社会保险中的医疗照顾计划(Medicare)仅提供给老年人短期(最高可获100天)的专业家庭护理的费用报销,并不包括老年人的长期护理。私营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则将长期护理排除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外。针对日益严峻的长期护理问题,长期护理保险应运而生。

三、承保和理赔方式:形式多,选择多。

(一)被保险人的年龄和保费的缴纳。美国的保险公司往往将被保险人投保时的年龄限制在50至70岁之间,承保期按照被保险人投保时的年龄和他们的实际需要分为40-84岁、50-84岁、55-85岁等年龄段。投保时被保险人年龄越低,则其费率越低。

(二)保险金给付额。美国的保险公司的绝大多数保单标明每日最高给付额及给付日中给付的总额。给付额越高,费率越高。具有多种形式的保险责任,充分满足被保险人的各种护理需要。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险责任一般包括三种护理类型:专业家庭护理、日常家庭护理和中级家庭护理。专业家庭护理提供医疗服务,由专业医生负责。日常家庭护理以提供个人护理为主,如协助洗澡,穿衣,吃饭及其他日常生活帮助。中级家庭护理则介于以上两者之间,为那些不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全日看护的病人而设,但看护时间显然比专业护理时间要长得多。一些保单有其他选择性条款,诸如提供成年人白天护理、家庭健康护理和高龄老人需要的其他帮助等。早期长期护理保险要求病人在进入长期护理保险给付前先进入医院治疗,以作为给予长期护理保险给付的先决条件。但现在绝大部分保单已取消了此限制性条款。

四、监督和管理方法:由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制订示范法规。

美国政府重视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监督和管理,促使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健康发展。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制订了《长期护理保险示范法规》(Long-Term Care Insurance Model Act),规定了保险公司在制定长期护理保险条款时所要遵守的最低标准和投保方应享有的权利,如保险人应对所提供的保障及其特点作一定的描述;禁止对被保险人特定的身体状况不提供保障;投保人应有一定的观察期,在此期间可撤销保单并退还保费等等。至1993年,美国绝大多数州都通过了类似于示范法规的法律规定,促使了长期护理保险逐渐向标准化发展。另外,美国许多再保险公司积极向销售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扩大了他们的承保能力。许多消费者组织也积极协助保险公司制定长期护理保险的指导方针和承保方案,满足社会各阶层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要。

五、借鉴

(一)政府应与保险公司积极合作,推进护理机构的建设与护理人才的培养。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失能老年人的绝对规模在迅速增加。考虑到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区政府与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推广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的护理模式。受中华民族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老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到养老机构去接受护理服务,因此应该鼓励人们通过购买长期护理保险后获得保险公司提供的护理资金,在社区和家庭接受护理服务,这样更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

(二)探索税收的优惠以及员工福利的创新。美国健康护理改革规定,员工缴纳的保费不纳入员工的应税收入,雇主为员工缴纳的保费被看作是公司的营业费用,从而不论是员工还是雇主缴纳的保费,都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这一举措使美国雇主出资的长期护理保险计划大大增加,长期护理保险由此成为雇主吸引和留住员工的新手段。我国在税收政策方面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支持可以学习借鉴美国的经验,给予购买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的企业和个人在税收方面的减免优惠,从而鼓励企业会其员工投保,家庭为老人投保。

(三)多渠道融资,走市场化道路。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属于商业性健康险,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政府不强制其国民购买此保险,而由公众自愿投保。但是,由于保险公司以盈利为目的,一般都会制定严格的核保流程,对可以购买保险的投保人的健康状况会设一定的准入门槛,健康状况不达标准者,一般不能购买护理保险,因此并非每个人都可以购买该保险。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模式不可只采商业性模式,可以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其保险费的缴纳可以实行政府、企业和个人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担,这不仅可以加好地解决我国老年人的护理问题,实现社会的公平性,而且也可以满足高收入阶层较高的护理服务需求,实现长期护理保险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王玉玫.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J].河南社会科学,2011 (1)

[2] 荆涛 长期护理保险——中国未来极富竞争力的险种[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6年

[3] 张鑫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可行性研究[D]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4]王杰 戴卫东. 长期护理保险在中国的选择—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7.4

篇8

关键词:患儿;癫痫;健康教育;家庭

儿童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发作性脑功能异常,是患儿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长期、频繁地发作可损害脑功能,导致智能障碍,给家庭、社会及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另外,由于癫痫发作的不可预知性、对长期治疗药物副作用的担心以及一直以来人们对癫痫的误解、歧视均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对患儿及家长早期、全程、系统化实施健康教育是患儿癫痫治疗和康复的关键。“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特别重视家庭和谐与健康,为患儿营造一个轻松的家庭氛围,强调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执行健康教育计划,为孩子提供精心、细致的照顾,以满足患儿生理、心理需求,可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更好地引导患儿及家长配合系统规范用药,有利于患儿的治疗与康复。本科于2013年1月开始,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贯穿于患儿癫痫的健康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7月在本科确诊住院的癫痫患儿210例,男113例,女97例,年龄3月~11岁,平均4.7岁。原发性癫痫84例,隐源性癫痫105例,继发性癫痫21例(如感染、外伤、占位等)。发作类型:全面性发作42例,部分性发作168例,其中癫痫持续状态20例,住院前42例有不规则服药史。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予抗癫痫药物治疗与周密护理。将患儿按随机单双数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分类、病情及患儿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遵医行为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环境准备 创温馨病区,建家庭式病房。病房均有独立卫生间、阳台、中央空调、平板电视、衣柜、食品柜、24 h热水等。室内窗帘、床帘、壁画均为卡通图案,医护人员服装为淡粉色,病房被褥均以柔和的浅蓝色卡通图案为主,在视觉、感官上给患儿温馨感,以消除患儿的陌生与恐惧感,使患儿在住院期间享受家一样的温暖、安全和平静,促使其早日康复。同时,家长亲近患儿并积极参与治疗,使治疗更易成功。

1.2.2 护理的对象 对照组与实验组均以优质护理标准予以护理,实验组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新理念。护士不仅要理解孩子对家庭的重要性,也要重视家庭对孩子的治疗和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护理对象不仅仅针对的是癫痫患儿,更应覆盖到该患儿的父母乃至整个家庭。

1.2.3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即在入院时发放疾病卡片和手册,治疗护理过程中、巡视病房时给予教育指导或在患儿及家长有疑问时给予帮助及出院指导;实验组按照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癫痫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具体方法如下。

1.2.3.1 将病区分为两组,每组设责护组长1名,责护3人,每名责任护士护理8~10名患儿,医生护士同管患儿,治疗护理包干到人。

1.2.3.2 责任护士与患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儿及家长对癫痫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及目标,与他们一起选择教育方式,按照癫痫健康教育路径表,协同执行教育计划。

1.2.3.3 按教育计划分别在入院后当天、抽搐发作、首次服药、稳定期、出院时有目标地向患儿及家属进行详细讲解和抽搐发作抢救演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每一位患儿及家长在入院后参与渐进式的学习和模仿操作。每周四由健康教育专家组织家长进行疾病知识宣教,采用动画多媒体,形象生动,责任护士定期采用复述和回复演示的方法评价教育效果。出院前1 d由责任组长或护士长全面评价患儿及家长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对未接受的内容进行再教育。

1.2.4 健康教育的内容及目标

1.2.4.1 入院介绍和评估 患儿入院时,责任护士对其进行不少于30 min的入院告知和宣教,包括主管医师、责任护士、病区环境、就餐方式、便民措施、相关制度(作息、探陪、外出、安全、物品保管)、病情咨询、与护士或医师联系的方法、防坠床等风险告知。然后对患儿进行一般身体评估和营养、功能、心理评估。此外还需对患儿的社会经济、患儿接受健康教育能力及需求(学龄儿童评估此项)、家长或陪伴者接受健康教育能力及需求等家庭情况进行评估。

1.2.4.2 住院健康教育 ①疾病宣教: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癫痫的疾病性质、治疗进展、常用药物及不良反应。让患儿及家长对癫痫有初步的了解,消除其恐惧,指导患儿及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②饮食、活动、症状护理、心理护理及用药指导内容同对照组;③管道和检查指导:提前对家长进行常规的血液、脑电图、核磁检查等宣教,告知其检查注意事项,使各项检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完成。吸氧管道标识清楚,杜绝安全隐患。

1.2.4.3 出院指导 患儿出院当日,责任护士与护士长从不同角度与家长进行再次沟通,告知家长合理安排学龄期患儿的生活和学习,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紧张、感染、过饱、疲劳等诱因,禁止游泳、登高等运动。强调癫痫患儿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病历卡,病历卡中应写有家长的联系方法及用药情况。并发放随访卡,帮助患儿下次复查预约挂号、进行满意度调查,热情地将患儿和家长送至电梯口。健教专家(固定一名医师和一名护士)在1个月内通过随访系统对出院患儿进行电话回访,并对回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

1.3 观察项目 观察并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完全依从、不依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及长期随访率(大于3个月)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间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及长期随访率的比较。

3、 讨论

3.1 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能提高癫痫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服药依从性。通过医护、家长共同参与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对患儿实施有计划、针对性、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使患儿和家长能循序渐进、全面、规范地了解疾病的用药、检查及护理,提高其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通过这种认知提高患儿治疗信心,使其能全力配合疾病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和长期随访,对疾病治疗和控制复发有重要意义。

3.2 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儿和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路径运用图表的形式提供入院时、住院中、出院后的有效照护,使护士明确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是低年资经验不足的护士健康教育的行动指南。护士按流程参照执行,减少了健康教育内容和环节的遗漏,责任组长通过每日评价患儿掌握情况,及时发现组员健康教育质量问题,适时补充。它克服了以往健康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强调时间性、计划性、预期效果性,保证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增加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儿及陪人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认可,出院满意度调查达98.1%。

参考文献:

1.黄晓红.临床护理路径于患儿癫痫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2,5(6):204.

2.范国琴.健康教育对癫痫患儿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6):114~115.

篇9

【关键词】家庭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 身心健康

1 基本护理

1.1日常护理

晨间护理可促进病人血液循环和保持口腔卫生,使病人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能通过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为诊断、治疗和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内容包括:口腔、脸、手足、皮肤、床位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和按摩受压处。

晚间护理: 可使病人舒适、清洁、促进睡眠,在晚饭后为病人做1次晚间护理。除重复晨间护理外,给病人擦背和臀部,用热水泡脚,女病人冲洗会阴等。整理床铺,注意保暖。 协助病人进餐: 先排尿,洗净双手,用棉被或大枕头托住病人腰部,双手放在床的餐桌上,协助病人进餐。餐后洗手并整理用物,对不能取坐位进餐者,可采用侧卧位进食方法。

1.2预防功能伤害的摆放

下肢瘫痪者极易形成足下垂,足部应给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枕头等物,使足与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预防跟腱挛缩。冬季保暖时,应注意棉被对足部的压迫,可用支架支撑被子,避免压迫足背,指导帮助病人锻炼踝关节,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

膝关节畸形预防 膝关节下放垫子,可防止膝肿胀和关节过度伸展,时间不可过长,每日数次去垫平卧。防止关节屈曲挛缩。

肩、髋部关节的预防。(1)平卧:肩关节下方放垫子,以防止肩关节脱位;腿、臀外侧放毛巾卷,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防止床垫太软,臀部凹陷,使臀部长期处于屈曲位而发生屈髋畸形。(2)健侧卧:患侧上肢内收于胸肘下方置垫子;患侧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垫子;背后放置枕头,防止躯干痉挛。(3)患侧卧:患侧上肢伸展位,健侧上肢屈曲于胸,患侧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垫子。运动锻炼可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废用性变,这是保证康复期到来时关节活动的重要条件,可根据病情设定关节运动计划。

被动运动:病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可进行床上被动操锻炼。活动顺序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运动幅度从小到大。各关节各方向运动3~5遍,每日1~2次,速度要缓慢,手法轻柔,循序渐进。主动运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不限制活动部位都要保持活动,进行锻炼,可鼓励病人做床上操,手关节用力握拳和充分伸展手指;足关节、踝用力背屈,足趾伸展活动,并经常保持手的精细动作的训练,如书写、用筷子进餐等动作。

2 个别护理

2.1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呼吸道感染

卧床病人体弱,免疫减退,抵抗力降低,呼吸道和肺部的预防功能减退,易发生吸入性和坠积性肺炎,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口咽部细菌的吸入是产生细菌性肺炎的重要途径,因此,卧床病人在就餐后一定要漱口,必要时社区护士要亲自或指导家属做口腔护理,如遇限制饮水的病人,可利用全日饮水总量控制,分多次少量饮水,达到口腔清洁、预防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2.2皮肤护理防止褥疮

对于瘫痪或床上运动困难的病人,要有定时翻身和具体的翻身计划,白天每2小时翻1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1次。计划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执行者记录,以保证计划的实施。夜间翻身可根据家属或照顾者睡眠习惯安排翻身时间。翻身前应先拍背,嘱其咳嗽后行翻身,每次翻身前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位,以便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做局部按摩或使用气垫等措施以预防褥疮。对于在床上能活动的病人,视病情和耐受情况制定和指导自行翻身的护理计划,计划要切合实际,训练要循序渐进。

2.3针对大小便失禁病人的特殊护理

长期卧床且大小便失禁者,家庭护理中对感染性疾病应及时抗感染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必不可少,基础护理技巧也很重要。首先,要分析病人的年龄、病情、失禁的原因,制定一个具体的护理方案,如果病人清醒,但虚弱无力,不自主排泄大小便,可告知家人这类情况可通过观察病人的二便规律设定护理计划,做到有目的、有准备的主动护理,减少在床上排便排尿的次数。如果病人痴呆,可在床上或内裤中放置吸水垫子,以吸附尿液。如果病人上肢可活动,且神志清醒并能配合护理,可在心理护理中应用积极的语言指导,鼓励病人自行护理,减少他人的照顾,可在床旁放置病人伸手可以拿到的专用便器。完成自我护理可使病人产生自信,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篇10

[关键词] 结构性产妇积极养育计划;产后抑郁;产后访视

[中图分类号] R749.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4(c)-0134-04

Influences of structural positive parenting 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when applied in community postpartum visit

LIU Jinghua1 ZHAO Liqun2 PENG Min3 ZHANG Miao4

1.Futia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Shenzhen Futian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33, China; 2.Yuegui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Shenzhen Nanshan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52, China; 3.Department of Psychologist, Shenzhen Nanshan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52, China; 4.Fu′na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Shenzhen Futian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discuss the influences of maternal structural positive parenting 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when applied in community postpartum visit. Methods 1053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were selected from 5 social health communities admitted from January 1 in 2010 to December 12 in 2012. All the patients were managed by formal-trained community staff, and followed up at the first postpartum week.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500 cases)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553 cases) was given structural positive parenting in addition to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Zu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level was adopted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in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six weeks, the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 degre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s of 1053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mild, moderate, severe) were 61.82%, 24.22% and 13.96% respectively. After a 6-week nursing intervention, EPDS scores were compared, and EPDS score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5.38±2.31) scores vs (7.35±2.6) score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Structural positive parenting has not yet been reported in China till present. So introducing the parenting plans to postpartum visit may form a new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method and model for postpartum visit. By the intervention of Triple P mode, the degre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Key words] Maternal structural positive parenting; Postpartum depression; Postpartum visit

产后抑郁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日益受到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关注,因为它不但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以及婚姻家庭,而且影响婴幼儿情绪、智力、行为的正常发育[1]。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相对复杂,据相关研究显示,产后抑郁症的产生与心理因素、遗传因素以及神经内分泌因素等均有较大关系[2]。其中社会心理为主要因素,而配偶及其家庭成员是社会支持的最大来源。本研究选取5家社康服务中心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1053例为研究对象,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5家社康服务中心管理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1053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治疗组553例,对照组500例,所有患者的年龄为20~45岁,平均(28.0±4.1)岁,病程6~23周,平均(12.1±2.1)周。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环境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其具体措施如下:

1.2.1 资料收集采用多种方式(例如深度访谈、调查问卷、对患者情绪反应的密切观察等)全方位地评估患者,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包括患者的心理状态、具体病情、婚姻情况、家庭条件以及新生儿的身体状况等方面,对患者与其家属的关系进行全面评估,对患者能否感觉到家属的关心与支持进行观察,对患者的具体资料进行准确记录,并以该记录作为依据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1.2.2 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的主诉要耐心倾听与劝解,并鼓励患者将内心的真实需求表达出来,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加强对患者家属特别是丈夫的健康宣教,使其对患者更加尊重与理解,与此同时,给予患者更细心的照顾与关心,从而为患者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为其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或根据其兴趣爱好设置相关场景放松其心情,使患者保持平静、良好的心态,减轻或消除其心理负担[3]。

1.2.3 生理恢复保证充足的睡眠,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以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有效缓解产后不适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加强产后的恢复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其做产后保健操,以进一步缓解其身体的疲惫感,促进乳腺管的疏通与子宫的恢复等[4]。

1.2.4 技巧培训为患者及家属提供适当的技巧培训,为其分发相关的宣传彩页、宣传册及音像资料,护理人员在讲解相关内容的同时做示范与指导,增加患者技能,提高其对新生儿到来的适应度,协助其解决相关问题,同时指导患者及家属怎样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指导产妇对新生儿的科学喂养,并指导家属正确照顾新生儿,为产妇提供合理的饮食[5]。

1.2.5 社会支持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需求以及不适感,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包容,同时要进一步关心与照顾患者,为其提供帮助与便利,让其感受到社会支持[6]。

1.3 观察项目及指标

1.3.1 抑郁程度测定本研究均利用经过正规培训的护理人员对所有产妇实施产后第1周的访视工作,同时采用Zung焦虑-抑郁量表对产妇的抑郁程度进行全面调查,并将焦虑抑郁程度分为以下等级:轻度抑郁50~60分,中度抑郁> 60~70分,重度抑郁> 70~80分[7]。

1.3.2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定对两组患者实施6周护理干预后,采用EPDS对两组的抑郁程度进行比较与分析,EPDS产后抑郁量表分为10个条目,总分为0~30分,所有的条目均按0~3级进行评分,若总分≥13分,则诊断为产后抑郁,评分越高,表示其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1053例产妇产后轻度抑郁、中度抑郁与重度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61.82%、24.22%、13.96%。见表1。

表1 1053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

2.2 两组产妇干预后的EPDS评分比较

治疗组的EPDS评分为(5.38±2.31)分,对照组的EPDS评分为(7.35±2.69)分。治疗组在EPDS评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对产妇实施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评分,改善其心理状态。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干预后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对比(分,x±s)

3 讨论

产后抑郁症作为女性精神障碍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属于非精神病性抑郁综合征,该病不仅仅对产妇的健康与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同时对于新生儿的身体、智力以及行为发展等多个方面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关注产妇心理状况、降低其产后抑郁的发生率,逐渐成为当前临床围生期护理的重要课题[8]。通常情况下,产妇产后的第2周表现出产后抑郁的临床症状,且其发病高峰期为产后第7周,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易怒、焦躁、恐惧以及对自身与新生儿健康的过度担忧,生活难以自理,不能正常照顾新生儿,甚至偶尔陷入嗜睡或者错乱状态。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但难以被发现,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50%的患者产后抑郁未被发现[9]。

当前研究认为[10],产后抑郁主要与遗传、神经内分泌、社会心理及躯体疾病等因素有关,其中社会心理因素被看作是主要因素,而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产妇配偶及其家属。对于此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为在提高患者对产后抑郁认识度的同时,强化对患者自身的社会支持度,且相对于团体干预而言,个体干预效果较为显著。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是一种对产妇及家属实施一对一干预的新模式。它参考了精神病理学发展研究、社会学习模式、儿童和家庭行为治疗研究,子女日常管教的发展研究以及公共健康事宜等研究内容,其内容主要针对产妇与家属的不同要求,实施深入程度与服务模式均不同的护理,以教育为主,从社会、心理、技巧以及生理等多个方面出发,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全方位地帮助,以促进产妇及家属对婴儿出生后转变自身角色的认识,共同探讨对这种转变的调试,提升患者对自身精神状态的了解与认知,同时向其家属普及患者情绪变化的应对技巧,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发现与干预,以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或严重化。与此同时,通过让患者及家属对婴儿心理发育特点及管教措施的全面了解,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婴儿身心发育水平的提高,以减少产后抑郁对婴儿的不良影响。

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起源于澳大利亚,在世界多个国家有30年左右的应用经验[11]。2002年,我国香港开始在卫生署辖下的31所母婴健康院推广并应用,同时获得良好效果。出于以上考量,2010年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系研究生与本研究中5家社康中心合作,以家庭为单位在产后访视中引入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对产妇及其家庭进行了一对一干预的社区模式,同时也进行了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对产后抑郁症干预的初步预实验研究。因而为开展该项研究提供了相关知识和技术支持。另外,深圳福田人民医院有25家社康,月产后访视人数400人以上,研究对象数量有保证。

目前的产后访视,大多是关注产妇及新生儿生理健康和婴儿喂养,对产妇的心理卫生关注较少,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产妇及其家庭的需要,随着医疗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在以往产后访视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能为产妇及其家庭提供更好的帮助。本研究通过对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与开展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的治疗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治疗组在EPDS评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5.38±2.31)分比(7.35±2.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赵立群等[1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对产妇开展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评分,缓解产后抑郁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促进母婴的身心健康,同时还可在较大程度上促进患者及家属对婴儿心理发育特点及管教措施的进一步了解,提高婴儿的身心发育水平,将产后抑郁对婴儿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敏香,吴开舅.产后抑郁125例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040-2041.

[2]侯永梅,胡佩诚,张咏梅,等.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改善轻中度产后抑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0):741-747.

[3]陈晓丽,宋玉萍,倪保臻,等.产后抑郁与产妇功能失调性态度自动思维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8):713-715.

[4]陈书香,文彩玲,尚艳红,等.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儿童心理发育影响的初步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2):836-837,845.

[5]张小松,赵更力,陈丽君,等.产后抑郁发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2):3062-3065.

[6]俞微,张红梅.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317-1318.

[7]钱耀荣,晏晓颖.中国产后抑郁发生率的系统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2):1-3.

[8] 吴美凤,殷明媚,何景静.产后抑郁症138例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1,18(20):104-105.

[9]王文飞.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与护理干预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0,21(18):1274-1276.

[10]王玉琼,郭秀静.EPDS在成都地区孕妇产后抑郁筛查中的临界值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5):1-4.

[11]张颖,王燕.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170-4172.

[12]赵立群,聂雷,刘敬华,等.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对产后抑郁患病的影响及其在产后访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