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现有财务情况范文

时间:2024-03-06 17:3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级现有财务情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村级现有财务情况

篇1

关键词:农村 村级财务 规范管理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既是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更是当前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党群干群关系。随着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对农村各项惠民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政府都制定出台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公开化、透明化程度较低;财务管理中执行财务制度不严;会计核算不规范,基础工作不扎实; 农村的财务监管力度薄弱。

二、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村级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一些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对财经法规、财经纪律了解甚少。一方面对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行政村一级没有必要进行预决算,只要自己不贪污,再加上财务已公开,只要钱用在集体事业上,怎么用都没关系;另一方面村级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重视程度不够,虽有财务预算,但流于形式,执行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偏离原预算执行轨道。

2、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实施缺乏可操作性。从财务管理方面看,虽然有财政部制订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但目前还没有见到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导致村级财务在实际经济业务发生时断章取义。从财经纪律看,村干部的费用开支标准、费用控制范围并无明确规定,导致村级各项经济活动开支“随心所欲”。从控制制度看,相关制度不健全,民主理财工作缺乏可操作性。

3、财务公开缺乏透明度,监督乏力。有的村存在财务公开不及时,公开的内容不具体、不规范,群众无法了解资金的用途、去向,也无法实施群众监督;民主理财小组人员补贴由村委会发放,村级财务人员多由村级任命,他们对村干部的经济违法、违纪行为大多没有行使监督权力;外部监督也存在障碍。一是司法监督。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民不告,官不究”的缺陷,由于受司法力量的限制,司法监督的触角很难延伸到村一级。二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村干部如果是党员的,纪检部门还可以查处,对不是党员的,纪检部门又不便查处。三是审计监督。现行的法律没有赋予审计机关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职权,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审计部门不便也没有足够人员和精力开展村级财务审计。

4、财务人员不稳定且素质不高。财务管理的工作要求财会人员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目前很多村的财会人员实际上都是由村干部指定,用的都是“自己人”。部分村(居)党支部、村委会换届,财会人员也跟着更换,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另一方面,村级财会人员年龄偏大,整体业务水平不高。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干,又找不到合适人选,致使一些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也被任用到财务工作岗位上来。

三、探索制度创新,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建议

1、加强法制宣传,提高认识,做到依法治村。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使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大大提高。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分工负责,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开展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切实做到按章办事,为群众谋利益。第三,要对广大村民开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规、有关制度交给群众,使他们真正懂得村民的权利,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使其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堵塞财务工作中的漏洞。

2、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力求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明晰产权、摸清家底,搞好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和产权登记,建立集体资产台账。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小组,对本村或本社的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对现有的资产进行产权界定与评估,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了解整个资产状况,明晰资产所有权,并进行产权登记。其次,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准确无误地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并及时反映资产的使用及其变动情况,防止资产的流失,保护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搞好资本营运,盘活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特点,搞好资产经营。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效,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值,资源性资产重点抓开发,福利性资产重点抓保护。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集体资产,达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3、积极探索新财务管理形式,理顺管理体制。推行村会计委托制,是适应村集体资产的一种新财务管理形式,是在保障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托乡镇财政部门,建立村会计记账中心,按照自愿的原则,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签订记账协议,进行记账的一种财务管理形式。这种形式能有效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堵塞农村财务管理漏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村腐败现象。

4、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为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严格执行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并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票据管理制度》、《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收入支出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等,并制定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工作流程图,确定了记账人员岗位职责,理顺了委托中心与村财务报账的财务关系,为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

篇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建设和农民群体法制意识的提高,村集体逐渐将关注点转向村级财务。尽管村级组织在财务管理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村级财务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加强财会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财务公开活动、建立监督委员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五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村级财务;监管;规范;财务制度

2013 年6 月27 日,我国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就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完善我国农村会计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促进了我国的村级财务管理事业的发展。

一、加强财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村级财务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道德操守直接影响到村级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必须加强村级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 培训现有财会人员

定期组织会计专业知识培训活动,要求全体财会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表现优秀者获得名誉或物质奖励,表现较差者给予适当的惩罚,以此提高村级财会人员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除了对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外,还应向财会人员宣传相关的法制法规和会计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操守。同时,为了实现村级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要对财会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使村级财会人员能熟练使用office 办公软件和金蝶、用友等常用会计软件。

(二)引进一批专业会计人才

实行公开聘用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招聘,只要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和符合岗位的其他要求,即可参与村级财会人员的公开招聘。同时,在各大高校建立人才储备库,定向培养专业知识过硬的村级财会人才,引进一批专业的会计人员,提高村级财会人员的综合水平,从而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开展财务公开活动,增加财务透明度

(一)规范公开内容和时间

逐项逐笔地公开村集体的财务开支,必须公开法制法规要求披露的内容,例如:计划生育罚金、养老保险基金、贫困家庭补贴等。同时,根据制度的变化和农村的实际情况,村级组织可以适度地增加或减少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使村民对村级财务状况有全面的、详细的、真实的了解。

应该定期开展财务公开活动,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财务公开活动,年末还应该公开本年度的财务总结报告。发生财务开支较频繁的村级组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每月进行一次小型的财务公开。

(二)规范公开形式和流程

利用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共同传递村级财务的管理情况,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直观地显示该村在某一时期或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非财务信息能够更好地帮助没有会计专业知识的农民群体了解村级财务状况,两种方式的结合能够同时满足审计监督人员和普通农民的需要。村级组织可以通过专栏展板和农村官方网站的平台进行财务公开,适当地辅以广播、公报、电视等方式。并且,对于发生频率较大、占村级财务开支比重大的重点事项,应当予以醒目位置或突出标志,不断创新和丰富村级财务公开形式。

公开的村级财务,由财会人员编制出来后,先由相关负责人和监督委员会审计监督,然后上报给乡镇政府,通过所有人的审核签字后,村级财务才进行正式的公开。

三、建立监督委员会,加大民主监管力度

保证财务的真实性和规范性是村级财务管理的重点,也是加强村级财务监管的有效渠道。为此,应当建立监督委员会,对村级财务管理实行民主监督。

(一)民主选举监督委员会

监督委员会的会长应由专业的审计监督人员担任,并聘请两至三名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监督工作。监督委员会的其他委员由村民大会或村代表会议公开选举,选举应当实行规避原则,与村级干部、财会人员有亲戚关系的不能参与选举,这样有利于选出德高望重、作风正派、为农民群众谋福利的委员,最后当选的委员要签署责任协议书,明确作为监督委员会委员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培养委员正确行使自身权利和履行自身义务的综合能力。

(二)实行全过程监督

监督委员会不能仅仅只监督财务的公开,应该实行全过程监督、动态监督,从项目开支的申请到村级财务的审计,都要进行密切的关注,做到事前审核、事中检查、事后审计,避免相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监督委员会一旦发现不合理、不合法规的地方,应当责令相关人员改正,并如实向上级反映,保证村级财务的真实性、规范性和透明性。

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村级内部控制

加强村级财务监管就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提高约束力,保证村级财务管理的有效运行,保护农村的集体财产,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达到财务监管的目的。

(一)加强村级债务债权管理

村级组织应当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严禁借款兴办公益事业,弥补亏损;严禁以任何名义向其他机构或个人借款,或者为他人做担保;严禁超额发放奖金、补贴、福利等;严禁不合规定地向他人或机构赠予村集体财产;严禁对债权不进行或进行不合理的坏账准备。对于逾期不还的债权,村组织应按照电话催收、寄送信函、委派专人的流程进行催款,一定情况下可以通过法律渠道维护村集体的债权。要加强对村级债务债权的监督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违反法制法规举借新债,虚增村级债务债权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必要时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强化货币现金和票据管理

村集体必须严格按照法制法规的要求,建立完善的货币现金和票据管理制度。库存现金由出纳人员管理,向村民收取的现金必须及时入库,不得设立小金库,不得公款挪用,不得以白条相抵;健全现金收支审批制度,对于不合规定的申请,财会人员应当拒绝,不得付款;加强银行存款的管理,跟进银行存款的收支,及时登记入账,定期进行银行存款对账单和账户的对比审核,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统一发放票据,规范票据的填写方式,严格审核票据,妥善保管票据,定期清查票据,不得伪造票据,一旦发现伪造票据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必要时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规范“三资”管理工作

对于村集体的资产、资金和资源,应该实行民主化、服务化、网络化和公开化,即全面推行“三资四化”监管服务。安排专人管理村级组织的资产,定期实地盘点资产,做到账实相符,按合理的方式对资产进行折旧或摊销,年末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清查,评估资产的公允价值,计提资产的减值准备。

村级组织必须建立集体资源账户,如实登记集体资源的项目、数量或面积、经营开况;公共资源的开发经营和承包方案,必须经过村民大会或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除规定必须由专门机构承包外,集体资源的开发和承包需通过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开展,招标、投标方案也须经过村民大会或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五、实行财务岗位责任制,明确财会人员的职责

为了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应当实行岗位责任制,使财会人员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从而达到加强村级财务监管的目的。

(一)坚持“职务分离”原则

在财务管理中,某些职位是不相容的,必须坚持“职务分离”的原则,实行会计内部牵制制度,合理设置会计、出纳、审计等岗位。会计负责日常开支的登记、财产的入账、票据的填写、报表的编制等工作,出纳负责管理村集体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审计负责对费用的申请、项目的开支、基金的余额等进行审核,这些岗位之间的责任是不相容的,必须安排不同的财会人员进行任职。这种“一人一职”的岗位设置,一方面可以使财会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村级财务管理内部的相互监督,防止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

(二)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为了提高村级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当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定期对财会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优秀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表现较差者给予一定的惩罚。宣传法制法规,增强财会人员的法制观念,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工作监督,发现违法违纪者,要求缴纳一定数量的罚金,严重者交由司法机关处置,做到严惩违法违纪行为。

总之,加强村级财务监管,规范农村财务制度,是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把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作为立足点,保障村民对村级财务的管理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立具有可操作性、规范性、约束性的制度体系,实行公开监管、民主监管,密切村级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限于作者理论和实务的局限,提出的措施难免会有所偏颇,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村级组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国.加强村级财务监管[J].农村财务会计,2009年第8期.

[2]李爱君.加强村级财务监管促进农村和谐发展[J].财政监督,2011年第9期.

篇3

(一)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情况

目前我镇各村集体经济主要集中在,集体经济总资产约2000万,主要来源分别为集体铺面出租、土地征赔、土地转租等方式。固定资产方面,村主要经济来源为市场铺面、集体土地种植等;村、村主要来源为土地征赔、出租;其余各村均只有集体土地、林地等固定资产,无其他流动性资产。

近年来,在中央、省、州、县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对我镇各村,特别是高半山村基础设施、产业扶持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类型

各村在认真总结和借鉴近年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资产经营、资源开发、产业互动、服务创收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1.加快土地有序流转,盘活农村土地存量。土地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村级集体组织最主要的资源。各村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田,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开发集体土地资源,使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按照“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流转向农业企业、工商企业、科技人员、专业大户等参与流转转变,切实提高了土地流转实效。二是根据现有政策规定,按照“自愿有偿、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签订合同和备案”的原则,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和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部分村集体统一牵头,招商引资或联合农户参股开发,创办农业基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2.村级集体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量的固定资产,如土地、房屋等。对于闲置的办公楼、厂房、设备等集体资产,以公开招标形式实行买断、租赁经营,或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企业经营,提高闲置存量资产的利用率。

3.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乡抓产业、村抓特色”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结合各村实际,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一村一品”。

同时,创建“支部+农户+协会”等各种服务方式,在种养业等方面为群众提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户或养殖户“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缺的是技术,愁的是销路”问题,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增加了集体收入。

4.鼓励村集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为农户提供生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商标使用、信息提供等服务。鼓励村集体以土地经营权、资产、资金、知识产权参股由能人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合作社的分配中获取收益。鼓励村集体组建劳务输出、保洁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获取服务性收入。鼓励村集体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在为企业、农户提供服务中获取收益。

(三)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形式

我镇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参照村级财务管理方式,采取村财乡(镇)管,由镇农经站设立各村统一账户,村集体通过村民大会、一事一议等方式报请镇人民政府,经镇党委研究同意后使用。

(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1.不断强化村级民主管理。按照“五议五公开”(村民建议、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提议事项公开、审议程序公开、决议结果公开、实施方案公开、办理结果公开)的要求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择经营方式,签订经济合同。村集体以“三资”入股的,必须把好折股量化关、制定章程关、收益分配方案关、集体“三资”监管关。集体统一经营的项目,必须明确经营者的经济责任,推行资产抵押和经济担保制度,依法签订经济合同,并严格兑现合同,确保集体收益权。

2.逐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落实村企分开的财务管理体制,采取村财乡(镇)管的管理制度。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下属经济实体的财务推行“会计委派”制度,坚持持证上岗。完善村级资金财务“双代管”制度,规范“双代管”操作程序,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坚持村级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及时、准确、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

3.积极稳妥化解村级债务。全面清理村级债权、债务和担保,对不良债务通过收欠还债、核销减债、拍卖还债、划转冲债、减息止债等多种途径进行有效化解。对村级债务达到一定规模的村,实行动态监测,落实化解村级债务的目标责任制。村级各类组织不得擅自出借资金,不得为外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严禁发生新的不良债务。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一是多数村无特色资源,如牛脑寨、禹碑岭等高半山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二是集体无资金投入,要发展集体经济,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在现有财政和集体经济本就匮乏的情况下难以实施;

三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其收益为合作组织社成员,集体没有提留;

四是即使村上有资源,如河沙、矿产等资源都属国有资源,由县水头公司等主管部门招、拍出去,村上无权参与。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培植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壮大特色农业经济。鼓励村级组织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领办和创办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示范项目,带动农民发展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农民增收和集体增利结合起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二)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发展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壮大物业经济。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村集体统一经营农户自愿转让的土地,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结合村庄整治,开展土地整理和宅基地整治、零星自然村迁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新增的有效耕地由村集体所有和经营。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可采取自主经营、租赁、抵押、承包、作价入股等方式流转,增加集体资产收益。

(三)发展村级合作组织,发展服务型集体经济。适应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新趋势,构建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村级组织牵头成立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务,以有偿、微利的服务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四)增强村办企业活力,发展异地发展型集体经济。引导村级组织依托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配套兴办各种小型加工、服务等企业,构建企业带动、产业互动格局。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兴办种植养殖型、加工增值型和产品运销型等各种经济实体。同时,盘活存量优质资产,通过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依法组建联合投资公司、到开发区和园区兴建标准化厂房等方式,“走出去”创业增收。

篇4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市北郊,总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6万,下辖14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就从xx片区来看,2014年村级集体总资产19745万元,负债387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为2214万元。

二、发展村级经济主要做法及成效

1、依托自身优势,拓宽村级经济发展渠道。从xx片情况来看,发展村级经济的手段主要是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壮大实体经济,实现多项经营创收。如xx村牢牢抓住历史机遇,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办村集体企业,为后续资本经营和积累打下坚实基础。从上世纪80年代创办xx镇第一家村级企业——净水设备厂,净水厂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实现集体经济零突破,为xx村继续发展村办企业坚定了信心,经过十多年的平波和经营,xx村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至1991年已发展到25个,还创办了3个民办环保科研所,为企业技术研发、科学转型、产品提档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xx村成为全市响当当的亿元村。同时,xx村还积极将工业利润反哺农村,引进各种农业机械,建立专业植保队、机耕队,形成了为农服务体系,由村为农民提供机械化服务,根据产值向企业征费,用以代缴农民农业税,推进村级实事工程建设。xx村一手促农民增收,一手改善村民福利,对全村农户实行家庭财产保险,成为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的真实写照。

2、大力盘活土地,激发村级经济发展动力。针对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土地使用效率有所降低的问题,各村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用以引资建厂、集约种植、整合开发等,既直接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改善了农户的生活状况,也使得村集体经济条件得到优化。胥井村自07年大规模拆迁、征地,8年来全村土地征用、流转面积已达1500亩,占村域面积的近20%。主要用于镇工业集中区的发展用地,以及园区道路建设、绿化建设用地。当地农户中愿种地、会种地、能种地的越来越少,而年龄多集中在55-75岁。为保证粮食产量安全,也为保护农民利益。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胥井村积极引进优质种田大户,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租赁价格,促成农户的土地出租给种田大户耕种。目前全村可耕地的出租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5%,并以较快的速度逐年提升。未来3-5年,土地出租面积有望达到80%以上。以土地出租的方式交由种田大户耕种,不仅使土地没有抛荒,依靠种田大户以集约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实现更大产能;还使农民得到土地租金,增长收入;更使村委降低对农业生产投入,管理也更加便捷,成为真正的有财可理,进而在市场发展和改革的红利中分一杯羹。

3、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村级经济发展增长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对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使农村一、三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另一有效途径。以xx葡萄为名的xx村地处西氿河畔,水质清晰,土壤肥沃,周边无有害物质污染,具备良好的生态条件;依托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围绕科学发展观,在村集体的带领与努力之下,成立以“公司+合作+基地+农户”服务模式,集生产、科研、推广、销售、运输、加工、储藏、服务与一体化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总达1045亩的土地之上,带领周边村民共同致富,使xx葡萄成为人们口中的佳品。依托先进科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利用生态产品资源优势,引进企业发展生态农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发家致富,显著提高村级集体收入。

三、村级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村级经济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当前,国家采取严格的土地使用政策,村级争取不到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加上新一轮城镇化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村级集体土地被大面积征用,导致许多村出现土地存量萎缩和增量趋减的情况。同时,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原来过分依赖土地来发展经济的固有模式已不再适应,“土地财政”将成为过去,这对新时期村级经济发展提出了新难题。

2、集体资产转化为资本效益不高。由于历史原因,许多村房屋、场所等固定资产无合法手续,难以向金融机构融资、无法以固定资产和企业入股合作发展,无法发挥固定资产的经济效力。

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单一。目前,各村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以发包土地、鱼塘、企业土地租金等租赁性收入和土地征用后的补偿性收入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性已基本定格。

4、村级运营成本越来越高。人工工资、办公经费、管理费用等刚性支出越来越多、村民福利等软性支出也逐年加剧。农民群众的期盼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农村环卫保洁、村庄环境整治、河道清淤、治安联防、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呈现逐年上扬态势。

四、发展村级经济的几点建议

面对村级经济发展的现实困难,分析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必须通过又好又快的发展来化解制约,寻求突破,以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硬实力,为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对此,我调研小组深入xx片各村开展实地专题调研,走访相关农村企业和涉农部门,获取了第一手基础资料。经过调研组集体讨论研究,我们的思考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谋划上层设计

一是科学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镇党委政府、各村(社区)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选准选好发展路子,充分发挥各村的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二是发展工业同时提升农业增收水平。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步伐,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水平,通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农业收入。同时加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扩大xx等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通过品牌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农民增收。

三是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人,农家乐、农村休闲观光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可以利用农村等农村独有的环境优势发展集餐饮、休闲、参观等为一体的新型项目。在资源开发中要注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用公开招标等形式,把资源整合发包、流转信息多渠道对外公布,组织公开招标,吸引有实力的内外部市场主体参与开发,实现资源价格和开发价值的最大化。

2、充分用好资金资产

面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和金融趋紧的状况,我们必须认识到资金资产是村级经济发展得命脉,是促进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是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有资金实力的村,可以在符合相关管理要求的前提下,把富裕资金按照规范的手续,投资到有实力、信誉好、风险低的市、镇资金经营公司,在对外经营平台上赢取稳定收益。

二是要高效运用存量资产。最大限度的盘活存量资产,经营集体资产,是促进村级经济发展的一个好办法。根据我镇整体建设规划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地对村范围闲置土地等资产进行回购,再通过科学谋划和专业设计,使“旧水池”变成“活泉眼”。通过对现有村级固定资产或闲置资产的整合利用,以自主开发、招标出租、入股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等多种方式来提高集体资产的盈利能力和产出效益。

3、严格抓好“三资”管理

一是要继续落实“村账镇管”机制。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现金管理、开支审批、经济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确保支出科学合理,收入不折不扣。

二是要加强民主监督。要落实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提高村财务公开质量和效果。同时完善“三资”监管平台的建设,重点抓好农村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工程发包、多种经营发包、土地流转等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是要做好村级集体“三资”审计工作。建立产权明晰的资产管理制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通过严格执行定村定企、村级财务管理、定期届中审计、公开述职民主直评和考核激励等制度机制,真正做到用制度办好事、管好人。

4、切实增强扶持力度

村级经济处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弱势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项目,更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营造更加有利于村级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要加大金融政策的支撑。对村级经济组织发展项目要优先提供金融服务,畅通绿色融资渠道,对涉农项目、农产品基地、村旅游项目等优先给予金融支持。

篇5

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范围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农村经济建设逐渐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于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会计事务也有了更高、更加专业的要求。下面,文章就农村会计事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下详细的阐述,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农村会计事务的发展经验,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制定出有利于促进农村会计事务有序发展的创新条例。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会计事务;创新发展

一、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因此,落实好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就需要从基础抓起。首先,我们要牢抓农村经济,保证财务的公开化、透明化。其次,我们要逐步增加村级政务公开的措施,保证农村会计事务的规范化、会计人员的专业化,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最后,对于财务去处记录不清晰、农民利益受到侵犯的一些现象,我们要予以制止,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只有正确的处理好农村管理的问题,才会进一步的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实现群众和干部的平等相处。所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会计事务的创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会计事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虽然我国在新农村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落实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接下来我们主要分析农村会计事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下的各种资源匹配不到位或失效

由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规范的要求,使得各种资源匹配不到位或失效。农村会计需要详细记录农村经济的支出与收入,并保证资金去向的透明化,资金使用的公平化,通过落实到账面上,保证资金的支出属实。通过合理规划资源的利用率,给村里的管理层提供发展的方向。但就目前而言,部分农村只建立了一些财务管理制度,没有认真执行,只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同时缺乏专业的人才管理,也没有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导致资源匹配不合理。或者业余人员无法进行专业的分析,也不知道如何分配资源,从而使得资源匹配失效等。

(二)农村会计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不明确

村委会会计人员一般是通过选举得来的,因此大部分村报账员取决于其在村里的人脉,选举过程中专业知识只占很小的比例。所以导致农村机构中很少全部是由专业的会计人员组成。因此就会出现服务目标不明确等现象,如财务主要用于公款吃喝、财务服务不到位等。部分地方农村会计为了“讨好”村干部,对于一些村干部公款吃喝的现象采取无视的态度,甚至还会开单给其报销,使得服务对象由农民变成了村干部。其次,也会出现非法侵占集体资产,挪用集体资金,导致原本就有限的村集体资源严重流失。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农村会计机构对于服务目标定位不明确。

(三)农村集体经济的会计管理不规范

第一,资产管理不规范。对于资产的管理主要包括有形资产和不动资产,部分人员会通过其特殊的身份廉价承包公共房屋、田地和园林等,甚至会出现无偿占用的现象,进而导致村集体和多数村民不能受益的现象出现。第二,借款程序不规范。部分村干部私自出借或借用公共的资金,从而导致应收账款增多,当急于用钱时,短期内无法收回借款,严重影响生产性开支。第三,存款的方式不规范。大部分农村会进行公款私存,公共的财款多个人开户,自收自支现象十分严重。最重要的是,账款不符进而导致存款短缺。第四,人员管理不规范,责任明确人不规范。人员不是专业的会计人员,对于会计事务不明确。另外,人员的流动性大,记账不详细,缺账现象严重。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每个人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越界管理,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不管现金的村书记、主任、甚至是一些小组长也会利用职权提供方便,经常性的管理着现金,使用现金时不提前审批,多人管钱无人记账,出现了许多糊涂账,从而使得农村会计管理工作混乱,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

(四)农村会计事务发展模式单一

部分农村会计事务发展单一,销售渠道少,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有的村庄以种植业为主就不发展其他业务,以畜牧业为主就只养牲畜等等,农村会计事务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管理,结合现有的信息化管理,全面发展其业务。除此之外,也要不断完善相关的记账管理模式。许多村庄只有一本现金账,没有台账,没有财产帐,也没有往来账。单一的记账模式导致记账不准确,不全面。

三、促进农村会计事务有序发展的创新模式

第一,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力求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首先,我们要设置一本集体资产的台账,对各家各户的实际资产有一个大体把握。明确本村农民的产权,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对其产权进行登记。在登记过程中,要做到账本与实际相符,同时要记录好资产的使用情况和收入情况,保证集体资产的完整和安全。其次,我们要根据资产的不同特点,进行分配,合理经营。对于营业性的资产,我们要大力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其利润;对于非营业性的资产,我们则需要保护其完整性、实用性,增加其价值等。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集体资产的充分利用,达到盘活资产,保值增值的效果。最后,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鼓励农村发展集体事业、公益事业。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对征地行为要收取部分费用,严格控制乱占耕地、圈占土地的现象,从而有效的保障失地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二,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对于民主理财的人员选取,要通过不记名投票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举,保证理财组织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其次,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对于财务的管理状况,我们要进行全面的记录,并定期公开财务记录内容,对于农民的困惑之处,做出耐心的解答。或者是村民想知道哪部分钱用在了什么地方,想要让财务公开什么内容,都能得到很好的落实。第三,强化农村会计事务的审计监督管理。随着改革的不断进步,农村会计事务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规范农村的审计行为,并成立专门的审计小组,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管理。在审计过程中,为了确保审计质量,我们要配合、支持农村审计的业务指导。在审计过程中,要严格监督会计人员的记账过程,检查账本是否记录全面,支出是否合理,是否出现浪费现象等。对于私自外借公共费用,私下出租公共土地等现象,一旦发现,严惩不贷。第四,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农村会计素质。首先,我们要定期对农村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加其对相关政策的了解与掌握。例如对于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如何管理集体财务等问题需要进行专门培训,保证农村会计人员对农村情况的整体把握。从而在对村民进行资金拨款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资金的分配。其次,我们还需要注意农村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树立其责任意识,完善其正确的服务态度,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则要严格检查是否有会计证,对于无证人员,一律不用。最后,我们要提高固定的会计人员的福利性,上调其工资,进一步稳定农村会计队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努力搞好农村的会计事务管理,解决农村现有的会计管理混乱的问题,不断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并设立相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保证账本的实际性和全面性。对于会计管理模式单一,则需要我们多鼓励农民发展其他产业,并进行适当的产业培训,促进其对现有资源的认识,把服务重点落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民主管理,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中.村级会计委托制实施情况与完善对策———来自浙江乡村的情况调查[J].会计之友,2011(11).

[2]张笑涓,丁佳俊,万嫱.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28).

篇6

一、市乡镇基本情况

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省西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现有侗、苗、瑶、回、土家等20个少数民族,土地总面积2164.4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市现辖25个乡镇,共有316个行政村,35个居委会,乡镇人口万人。

二、乡镇财政基本情况

1、财政收入。2013年,乡镇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万元;2014年,乡镇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万元,较上年增加万元,增长%。

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3年,乡镇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万元;2014年,乡镇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万元,较上年增加万元,增长%。

3、财政供养人员。2013年乡镇财政供养人员人,2014年乡镇财政供养人员人。

4、可用财力。2013年,乡镇可用财力(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为万元,财政供养人员人均可用财力元,总人口人均财力元;2014年,乡镇可用财力为万元,较上年增长%,财政供养人员人均可用财力元,总人口人均财力元。

三、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乡镇经济、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上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不断增加,乡镇的经费保障水平有了一定提高。2014年,全市乡镇财政供养人员人,全年累计支出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万元,公用经费支出万元,项目经费支出万元。根据省财政厅制定的乡镇基本保障能力的测算口径和测算标准,全市乡镇2014年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和项目经费支出总计万元,较同年乡镇财政预算内财力万元大万元。说明全市乡镇现有财力与实际支出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如果用乡镇财政预算内财力与政策需求的支出相比,资金缺口更大。这说明乡镇公共财力存在着严重困难,将严重妨害乡镇机构的正常运行,危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加以解决。

鉴于乡镇财政运行保障存在的严重实际困难,近年来,我市为保障乡镇经费需求,要求乡镇采取多项措施缓解经费困难,其中主要的有3条:一是大力发展经济,要求有条件的乡镇重点发展工业和商业经济,增强财政实力,为保障经费支出提供支撑。二是大力深化财政改革,实施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政府收支分类等多项财政改革,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深入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逐步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减少人员经费支出的压力。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目前乡镇财政运行保障的困难来看,是杯水车薪,所起作用不大。并且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推进,乡镇财政运行保障遇到的困难,将越来越大,应引起上级部门的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四、乡镇基本财力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现状决定了乡镇财政必然困难

分税制重新界定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范围,是我国财政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分税制实际上仅限于中央和省级政府间,而省以下,尤其是在乡镇一级则明显滞后。分税制实行以来,地方财力明显地向省、市集中,乡镇财政实际所得明显减少。在乡镇财政收入减少、赤字增加的同时,乡镇政府维持机构运转的费用急剧增加,许多本不应由乡镇承担的事权却继续存在甚至不断下移,使乡镇政府承担了大量与其财政预算水平不相称的职能,造成乡镇财政支出不断扩大和债务负担的日益沉重,使其陷入生存困境,乡镇财政已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要饭财政”。比如黔城镇做为一个新兴的城关镇,长期担负市治新城的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古城保护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人文素质等工作职责,使得公用经费支出居高不下,上升趋势明显,负担沉重。

(二)乡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债务负担沉重

从近几年来的情况看,全市乡镇财政普遍存在收入质量差、人均财力水平低和财政调控能力弱的基本特点,具体表现为:一是收支矛盾突出。当前乡镇财政收入增长潜力小、征管难度大、成本高,仅靠新增项目税收分成不现实。由于上面出台、执行的乡镇政策极多,加上乡镇机构膨胀,供给人员剧增,工资调整频繁,法定支出增长具有刚性,使得乡镇财政收支矛盾尖锐。二是债务负担沉重。由于政府借贷办企业、建基地而效益不佳,“普九”达标高硬性建设,借贷完成税费上交或垫付利息,年终兑现欠发工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水利、道路建设等原因,截止2014年底,市财政累计债务万元。

(三)财源受限,财力明显减少,机构运转出现困难

乡镇财源受限,财力明显减少,一是自主的财力缺乏。自税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乡镇辖区内的税费收缴都直接收归职能部门,加之全免农业税政策的出台,乡镇无自主财力。二是自有的财源被划走。上级党委政府为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出台了不少优惠扶持政策,但落实政策的主动权不在乡镇政府,而在条条管辖下的部门。导致乡镇财政机构运转困难,如岩垅乡2014年总收入只有182万元,但各项开支等要260万元以上,截止2014年底,全乡财政累计赤字负债达310多万元,给机构运转带来严重困难。

(四)村级债务转嫁给乡镇政府

农业税费全面免征后,兴办公益事业筹集资金要“一事一议”,通过全体村民的表决才能实现。由于受益不均,无法建立统一的分摊标准,征收时难度较大,加上外出务工人员常年在外,筹集资金收取难,部分农户因家境困难无法一次清而产生新的拖欠,事实上无法完成筹集资金工作,但此项工作上级又要求必须去做,因此村委会无处可走,只有找当地政府去赞助、去捐款,无形中加大了乡镇政府的开支。

(五)有偿资金回收困难,加重了财政负担

截止2014年底,我市乡镇财政借出有偿资金多万元,这些资金都是向上级财政部门借入的,由乡镇财政承借承还的,目前这些资金均已到期或逾期,但回收困难,时间越往后移,回收难度更大。这些无法收回的呆帐、坏帐无疑是乡镇财政的一大隐患,最终债权变成了债务,成为乡镇财政的又一隐性负债。

五、解决乡镇基本财力保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合理划分事权,确保乡镇政府能按承担的职责职能办事

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后,权力上收责任不上收,造成权责分离。诸如文教、卫生、广电、国土、税务等,其人事、财政上收,乡镇政府没有管理权力,但却必须以“属地原则”承担部分职责,这种“条块不明”的体制,使工作权、责不统一,造成乡镇政府承担着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社会事业发展等无限的事权、责任,而事实上不具备能力。因此如义务教育、卫生、广播电视事业等投入大、要求高,乡镇政府既办不好也办不了的事情就应主要由上级政府来办。

(二)理顺财政体制,保证乡镇政权正常运转

要坚持事权与财权对等的原则,合理划分乡镇政府、上级政府、中央政府的财政分配体制,适当提高地方分成比例,优化支出结构,扭转乡镇财政恶化、财源紧缩的状况,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乡镇办公益事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保证乡镇政权正常运转。

(三)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壮大乡镇财政经济实力

发展农村经济,加强财源建设是乡镇财政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培植财源要把财税增长与农民增收相结合,要切实加强对财源建设的领导,研究制定财源建设发展规划,狠抓落实。要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及其升级,通过大力培植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以此壮大乡镇财政经济实力。

(四)加大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扶持力度,增强乡财政的活力。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范围缩小,必须加大对乡镇财政的扶持力度。一是在财源建设上要加大投入。紧紧抓住进入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市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把扶贫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扶持主要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大农村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加快致富步伐。二是在财力上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乡镇的分成比例,增加预算安排,保障乡镇机构正常运转。要争取上级对乡镇承借承还的周转金中经审核确定无法收回的呆帐、坏帐予以豁免,化解乡镇财政风险,避免新的赤字债务的发生。

(五)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严格控制支出

要加强对乡镇财政支出管理,严格控制支出,节约财政经费。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会议、学习、差旅、接待、通讯、下乡补助、加班要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二是要严格控制计划外支出。各级各部门的升级达标必须经严格的审批,方能实施。

(六)规范财政管理,积极推进村帐乡管办法

要按照“村帐乡管”“乡管村用”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集中记帐、分村核算的办法,改变村级财务混乱的局面。要调整和完善乡、村财务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规范有序的收入征管新机制,确保基层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加强预算外资金、行政性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提高乡镇政府的调节管理能力,避免产生新的村级债务转嫁给乡镇政府。

(七)切实减少乡镇财政压力

上级要充分考虑乡镇财政的实际困难,对于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的经费支出尽可能由上级财政承担,而且在出台一些政策规定时尽可能少要求或不要求乡镇进行资金上的配套,减少乡镇财政压力,增强对更需要地方的财力保障。同时,要改变上级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级规定“配套”资金,上级出“小头”,乡镇出“大头”的做法,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在项目资金的使用上不搞盲目投资,加重乡镇财政负担。

篇7

【关键词】 水利工程;农村;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722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4-090-01

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北部,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

1 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组)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趋增多。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工程管理滞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在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鱼簖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圩堤沿线近年又增添不少鱼塘,出现了新的“两水夹一岸”地段。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同时由于各领域的生产进度很难一致也很难统一,彼此间为了各自的牛产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干疮百孔,逐渐失去供水功能,农民们没办法只好在原灌内打井种稻。大量开采地下水,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下去,不光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另外,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垦荒,水体植被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严重,水库库底淤积层越来越厚,而承包者既没有清淤的意愿也没有清淤的能力,这样下去就不单是一个蓄水问题,还潜在着洪灾的危险。

1.2 财政投入不足。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政府只能“以奖代补”形式,普洒细雨。

1.3 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由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

2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2.1 进行科学管理。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2.2 加强资金投入。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篇8

____年,是我乡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争先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可喜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克服了50年一遇特大干旱的影响,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均取得了新的成效,全乡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社会和谐、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谱写了卧龙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新篇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稳步增长。面对今年的特大干旱,全乡上下万众一心,沉着应战,共投入抗旱资金200多万元,组织劳力8000余人次,增设临时泵站82处,疏挖渠道20公里,确保了我乡3万亩水稻、鱼池的生产用水,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全乡实现粮食总产20948吨;蔬菜总产82650吨;水产品总产5885吨;油料总产1107吨;牲猪出栏28980头;实现农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21%;农民人平纯收入8100元,比上年增长1215元。

二是财政收入完成较好。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820万元,同比增长77.7%。其中国税完成1190万元,地税完成630万元,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在全区乡镇增幅排名第二。

三是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今年,共引进项目22个,超目标任务14个,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21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按老口径),超目标任务2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7600万元,超目标任务11万元。狠抓了骨干企业的培育。通过不断加大培植和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扩张规模,加速裂变,把企业做大做强、做高做优,全乡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四维、源丰、雄鹰、宏龙、正团等龙头企业逐步壮大。

以“三万”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以奖代补”、“一事一议”进行了农田水利建设。一是加强泵站维修。针对泵站建设年代久远的实际,投入资金20万元完成了泵站两台机组的改造任务,新安装两台轴流,对泵房进行了维修、对配电设备进行了更换、对泵站进水渠500米进行了清淤,使排灌能力比以前增加一倍以上。新一届班子组建以来,还针对白龙泵站装机容量偏小、线路老化、配电设施老化等问题,启动了白龙泵站配电设备的增容改造工作。改造完成后,将有效解决2万余亩农田的排涝灌溉问题。二是启动渠道疏浚。采取“村级集一点、政府筹一点、上级支持一点”的方式,投入资金140万元启动了卧龙渠清淤工程,目前下游三公里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余下四公里的清淤工作,工程完工后将彻底改善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推进豆 闸改造。目前已投入资金10万元完成了对卫东闸闸体、闸室、闸板的改造;投入10万元完成了对邓垸村汤家豆闸的彻底改造,新安装了起闭闸、围墙等。此外,七里、金星、三合等二十个村自筹资金100余万元对村内渠道进行清淤加固、配套灌排设施整治等,在全乡掀起了秋冬农田水利建设的。

投入31万元全面推进了“乡村清洁工程”;投入300万元建设了明德小学和卧龙中心小学;扎实开展了府河禁牧工作,共处置耕牛408头,实现了府河全线禁牧。加大了对“四类儿童”的关爱力度,组织捐款66500余元;对需救助的群众发放救济款9万元,发放城市低保金108万元、农村低保金123万元;投入150万元在4个村实施了3133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扎实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对90%以上的育龄妇女进行了健康检查,计生率94.07%,出生率12.29%,计划生育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区先进单位;启动了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目前已有15个村接通了数字信号。

以创新社会管理为目标,成立了乡综治维稳中心,强化了村级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确保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____年,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9起,8起突发事件和5起群体性上访事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并化解,特别是去年年终发生的四起非正常死亡事件,我们在第一时间组织专班介入,有效控制了事态的扩大,目前均已妥善解决。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组织了6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了对学校安全的督查力度和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做到了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被评为全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以乡村两级换届为契机,狠抓了干部队伍建设。在圆满完成乡级换届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引导,形成广大党员群众主动支持选举、积极参与选举、正确行使选举权利的良好氛围,确保了村“两委”按期换届率达到98%以上,一次成功率达到90%以上。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队伍,使一批政治素质好、廉洁奉公、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同志进入新的村级领导班子。认真执行党委议事制度,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做到了按章办事。建立了

党政领导联系村、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度,完善了干部目标考核体系,干部队伍管理日趋规范。在作风建设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万”及“治庸问责”等活动,有效整治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庸、懒、散、软”现象,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明显转变,精神状态明显改观。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全乡各级各部门凝心聚力、埋头苦干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拼搏进取、努力工作的结果,也是所有老领导、老同志、各界朋友积极参与、出谋献策的结果。特别是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推进卧龙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表率作用。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卧龙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真诚的祝贺!

回顾一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科学的发展思路就没有卧龙的出路。去年我们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滨水宜居新城郊的发展战略,确定了“一手狠抓项目建设、一手争取政策支持”的工作思路,这是卧龙实现争先晋位、跨越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项目的支撑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狠抓项目建设,用项目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牢牢把握了发展的主动权。没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就没有强大的干劲。我们事不张扬,埋头苦干,不甘落后,奋勇争先,为卧龙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没有坚强的领导班子和特别能战斗的干部队伍就没有跨越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在实践中打造了一支团结一心、顽强拼搏、敢于创业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带动全乡上下形成了共谋发展、共创伟业的大好局面。这些经验是探索实践卧龙发展道路的结晶,是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宝贵财富,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并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

当然,在肯定成绩之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发展不快,乡级实力不强,社会公益事业投资不足;二是乡镇企业税收大户不多,带动力不强;三是农业产业化规模不大,特色不鲜明,龙头企业少;四是村级经济薄弱,多数村还没有稳固的集体收入;五是部分村对土地控管不严,导致土地流失和乱建房现象依然存在;六是部分村干部组织性、纪律性较差,对上级布置的任务敷衍塞责,化解矛盾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七是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八是农民致富瓶颈不少,门路不宽。对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思考对策加以解决。

同志们,2012年是区委区政府实施南城新区建设的关键年,我们要紧紧抓住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全力破解各类难题,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卧龙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今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全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社会和谐”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机关作风建设,着力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在战胜困难中寻求新机遇,在应对挑战中争创新优势,在开拓进取中赢得新发展,为全面建设滨水宜居新城郊而努力奋斗。

主要奋斗目标:

一是抓好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和现有特色基地优势,突出我乡已形成的四大主导产业,切实抓好优质稻、时令菜、特色鱼、大牲畜的产业化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加快水产、早鲜蔬菜、特种畜禽等优势农业产业的集聚发展,做深做透特色养殖的新文章,积极培育规模优势,通过加快土地间的集聚和整合,努力培育一批有品牌、上规模、连基地、带农户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重点要做好麻糖米酒合作社、蔬菜生产合作社、渔业水产合作社、畜牧养殖合作社的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规模生产基地,发展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规划休闲观光农业带和绿色生态农业带。具体目标为:粮食总产22415吨,同比增长6%;蔬菜总产88435吨,同比增长15%;水产品 6415吨,同比增长9%;油料总产1162吨,同比增长5%;实现农业总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平纯收入9300元。

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积极对上争取项目,继续加强老泵站的维修改造,逐步实现泵站的分批更新换代,并加强全乡主渠系的疏浚,确保农业抗灾夺丰收的能力明显增强,重点要抓好卧龙渠清淤工程,白龙泵站的配电设备改造和复兴村、长湖村、金星村、西闸村10000人的安全饮水工程。

三是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通过园区为主的载体招商、企业为主的产业招商、政府推动为主的环境招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和高新技术项目,在用地等方面给予优先保证,力争引进投资过3000万元的高质量项目3个以上。同时继续开展好“亲商、安商、富商”活动,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增强科技创新和加快设备更新来改造传统产业,着力培植1-2个骨干工业企业。

四是抓好财政收入。在稳固现有财源的基础上,开源节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展第三产业,通过强化管理措施,完善服务手段,优化税源结构,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力争实现财政收入增长25%以上。

五是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继续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实行常年工作和突击活动双管齐下的工作举措,认真抓好村级计生网络建设,提高村为主的工作水平;认真抓好流动人口管理,落实包保责任制,层层强化管理,实行“一票否决”;认真落实奖扶政策,树立新的生育观念,确保顺利实现“保类进位”的奋斗目标。

六是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贯彻执行“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落实群防群治措施。深入开展“严打”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组织开展打击湾匪路霸活动,着力提升居民安全感。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坚持以疏导化解为主,做好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

七是抓好困难、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工作。认真落实农村低保政策,确保困难群众生活逐步改善,加强残联组织建设,努力为残疾人搭建创业和就业平台。

八是积极抓好科教文卫和群团组织工作,促进各项工作健康向前发展。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形成党政重视、学校负责、全民支持的教育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体育活动。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

电信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品味和文化修养,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团结并积极支持各种社团、群团组织的工作,充分调动各级部门的积极性。九是抓好党建工作。要坚持将思想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根本,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重点,以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为基础,以理论联系实际为途径,深入学习现代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社会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丰富知识储备,并将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要深入推进远程教育村村通工程,继续加强全乡干部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全乡干部素质,引导干部争做勤劳的公仆,廉洁的公仆,务实的公仆。继续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培训工作,要以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成效,为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继续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和咨询督办中心,着力构建卧龙乡便民服务大厅,全面实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十是抓好融入城南新区建设工作。围绕滨水宜居的功能定位,全力配合支持孝南区行政中心南迁、南方国际物流商城建设,澴川风景区建设,打造集行政中心、商贸物流、休闲居住于一体的滨水宜居新城郊。完成卧龙渠综合治理,实施片区改造,科学设置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确保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以上。

同志们,为了全面实现上述10大工作目标,完成各项任务,今年全乡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

在工业方面,我们将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上,“筑巢引凤”,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

一是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加速同心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力争在今年6月份以前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工。加强与园区签约企业的沟通交流,全力以赴促进青云鞋业、鸿运宇星科技、世通仓储等一批上规模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生效,确保3个以上企业开始厂房建设。着手园区二期建设,以园区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引进产业带动性强、投资规模大、低能耗、无污染的项目。

二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强企业服务,对骨干企业实行一个企业、一支队伍、一张时间表、一套推进措施、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机制,使其尽快成长为龙头企业。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和高新技术项目,在用地等方面给予优先保证。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雄鹰服饰的二期扩能和上域贸易公司的征地工作,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家。

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抢抓316复线外迁、孝汉应高速、云孝大道、南路、玉泉南路拉通机遇,努力在招引支撑产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上实现突破。继续实施“回归创业工程”,力争引进投资过3000万元的高质量项目3个以上。

在农业方面,以农业项目建设为平台,加大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一是抓好农业板块建设。按照现有的种植习惯,我们将在民主、同春、万红等村推广茭白种植,确保连片种植不少于2000亩;在联一、前丰、白龙等村推广芡实种植,确保连片种植不少于500亩;二是继续鼓励农户从事合同肉禽养殖,建立牲猪和肉禽养殖小区,力争新增养殖小区12个。引导和鼓励一些特色养殖企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努力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上实现新突破。三是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三万”活动为契机,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并力争完成白龙泵站的配电设备改造和卧龙渠七公里清淤工程。四是大力推进农村改革,推广“春晖模式”,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加速土地流转,推进集约经营。

在小城镇建设方面,我们将重点抓好支持配合南城新区建设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抓好规划的制订。按照南城新区建设规划,坚持“贴近实际,突出特色,着眼长远”的原则,制定符合卧龙实际的城镇建设规划,完成《卧龙乡2012-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二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区委、区政府做好南方国际商城项目和澴川风景区建设工程的推进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继续完善河口街、卧龙街的绿化、路灯、下水道等市政设施建设,确保亮化率达95%以上、绿地率达35%以上。三是抓好城镇管理。继续开展卫生文明创建活动,形成领导挂帅、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通过治理违章搭建、临街建筑、环境卫生、集贸市场,协调好7路车停靠点,不断提升城镇形象。除此以外,还要在提高居民素质上下功夫,乡党委拟在清明、中秋、春节开展三次大规模的全乡卫生大扫除,借此提高乡民的保洁意识,为今后连接城区做好准备。四是进一步加大控违力度。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控违,特别是南城新区建设4平方公里范围,绝不允许新增一片瓦,也不允许任何人找关系说情,对出现违规建房的村,乡党委将首先对支部书记问责,造成重大影响的交纪委严肃处理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绝不手软、绝不姑息。

进一步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继续完善4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完成中小学所有班级信息点接入,为18个班级配备终端接收设备。深化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加强教师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岗位目标责任管理,逐步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积极开展送文化下村和全民健身活动,继续推进乡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完成村级数字阅览室8间。组织好全民阅读活动,在全乡上下广泛倡导“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尚,着力提升群众素质。完善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抓好艾滋病、甲型H1N1、血吸虫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继续推进生育文明建设,综合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完善全员人口信息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计生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深入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力争完成31个村的有线电视数字化。继续抓好农民工就业工作,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与全区同步,积极推行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问题。实施低保动态管理,认真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5户,扩建福利院老人住宅面积200平方米,增加五保床位20个。 随着南城新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矛盾将进一步突出。我们将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完善的预警机制、化解矛盾的排查调处机制和运转高效的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积极开展“四访促和谐”活动,进一步落实领导接待日制度,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力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今年,我们将在全乡31各村设立信息员,落实信息直报制度,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切实做好校车、学生食堂和校园周边环境等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问题解决措施新农村建设

0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百事通但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权责不明、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严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以保证其能发挥正常的效益。

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北部,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建设新农村,水利要先行。

1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组)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趋增多。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工程管理滞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在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鱼簖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圩堤沿线近年又增添不少鱼塘,出现了新的“两水夹一岸”地段。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同时由于各领域的生产进度很难一致也很难统一,彼此间为了各自的牛产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千疮百孔,逐渐失去供水功能,农民们没办法只好在原灌内打井种稻。大量开采地下水,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下去,不光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另外,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垦荒,水体植被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严重,水库库底淤积层越来越厚,而承包者既没有清淤的意愿也没有清淤的能力,这样下去就不单是一个蓄水问题,还潜在着洪灾的危险。

1.2财政投入不足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政府只能“以奖代补”形式,普洒细雨。

1.3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由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据调查,2006年某省水管单位职工总数为32118人,其中离退休职工5079人,在职职工21002人,超编严重。在人员总量过剩的同时,各地水管单位真正急需的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又严重短缺,工程技术人员4925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9%,且大多集中在省、市属水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不利于水管单位的发展。

2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2.1进行科学管理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2.2加强资金投入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新晨

篇10

一、主要成效

(一)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分类施保规范运行

1、城镇低保。为5722户、13249名城镇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979.67万元,月均补差126元,比市考核目标月均补差101元超25元,增加比例为25%。

2、农村低保。为17079户、38152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647.55万元,月均补差40.5元,比市考核目标月均补差30元超出10.5元,增加比例为26%。

3、主要措施:一是坚持应保尽保;二是做到动态管理;三是严格审批程序;四是实行银行直发。从4月19日开始,按照县委办、县政府办〔20__〕25号文件要求和低保申请、审批、排查清理的程序原则,坚持“两制”(即低保进入和取消听证制,过错责任追究制),采取“两暂停,三取消,一终止”举措,对全县13249名城镇低保对象进行了入户调查和排查清理,对不符合条件的1020户、1130人按照程序取消了低保资格。

(二)城乡医疗救助医前医中医后救助有机结合

1 、城镇医疗救助。为692名城镇低保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108.64万元,人均救助82.00元,比市考核目标人均补助80元超出2元,超目标2.5%。

2、农村医疗救助。为1665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301.15万元,人均救助81元,比市考核目标人均补助80元超出1元,超目标1.25%。县财政资助参合农民42789人。

3、主要措施:一是实行医前、医中、医后救助相结合;二是对大病实行重点救助;三是资助五保对象和特困群众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四是严格规范审批程序。

(三)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实现了质和量的提升

1、目标任务:新建、改建、扩建敬老院3所,新增床位300张,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27%。

2、完成情况:新建2所县级中心敬老院,扩建1所县级中心敬老院,11月底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入住人员。改建、扩建、新建乡镇敬老院5所12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入住人员。

3、编制管理:新建的晚晴、天年2所县级中心敬老院,由县政府批准为财政供给民政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县编办核定财政供给事业编制8名,管理服务人员在现有财政供给人员中调配,8名炊事、护理等特殊岗位人员从社会招聘。2所中心敬老院建设资金总投入1563.94万元,按照花园式、宾馆式总体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既有标准化的宿舍、清洁卫生的食堂,又有多功能的舞台、多样化的健身器材,还有冬暖夏凉的浴室和休闲散步的花园。2所中心敬老院各租赁土地10亩,进行复合式使用,菜地、果园、休闲、绿化,样样具备。

4、主要措施:一是供养标准全部落实。全县有五保对象5619人,县、乡敬老院现已集中供养1573人,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月200元,其中零花钱20元,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月110元。五保人员医疗费用先在新合补偿后,剩余部分在农村医疗救助金中予以全额救助。二是新建县级中心敬老院。利用原讲治乡、骑龙乡初级中学撤并后的国有闲置资产,新建晚晴、天年2所县级中心敬老院,11月底竣工投入使用,新增集中供养五保人员283人。三是乡镇敬老院建设全部启动。改建、扩建、新建5所乡镇敬老院,新增集中供养五保对象97人。到今年底,全县新建、改建、扩建县级中心敬老院和乡镇敬老院8所,超目标5所,新增集中供养人员38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28%,超目标1%。

(四)农村安居和灾后重建打造成为阳光工程

1、工程建设。全县财政投入资金426万元,实施灾民安居工程150户,573间,14256平方米,其中分散修建和购买现房97户,集中修建房屋53户。同时,对今年以来遭受“5.12”地震灾害的灾后重建户786户、2726间,维修加固户962户、3367间房屋分别实施了重建、改建、迁建和维缮。灾后重建补助资金和维修加固资金已由财政划拨到金融部门实行打卡直接发放到灾民户。目前,灾民安居和灾后重建工程已于11月底前全部完工,灾民全部搬进新居。

2、资金发放。一律按照受灾农户的经济状况和家庭人数实行分类分挡补助,对困难户、低保户给予适当照顾,补助标准分为2类3挡。维修加固户补助资金按照“农房‘轻微损坏’、‘中等损坏’、‘严重损坏’3个档次兑现落实。

3、主要措施:一是优先选址,二是优先规划,三是先修建后办手续,四是豁免有关费用,五是多方筹集资金,六是实行集中与分散建房相结合。

(五)救灾救济救助解决困难群众后顾之忧

1、救灾工作。先后遭受冰雪灾害和“5.12”地震灾害的重创,对工农业生产及群众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农房毁损特别严重。为确保及时、快速传递灾情,给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我局修定了救灾预案,坚持了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每遇重大灾情,及时奔赴灾区,调查核实灾情,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救灾工作,组织生产自救。5.12”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按照省、市有关精神,按每人每天10元补助金和1斤粮食,及时为2520名受灾困难群众实施了临时救助,共发放补助金214.56万元,发放救济粮92吨。生活救助金由财政部门直发到被救助对象的“一卡通”帐户。

2、生活救济。为妥善安排好灾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使救助工作做到有的放矢,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干部党员包户到人”的办法,深入基层调查摸底,按照困难程度和自救能力实施分类救助。为确保救灾款物真正用在刀刃上,提出了“四不准”的要求和“三不准”的目标。即“不准优亲厚友、不准平均分配、不准层层克扣、不准挪作他用”;“不准有一人受冻,不准有一人挨饿,不准有一人外出讨口要饭”。同时,在救助对象的确定上,严格按照本人申请、入户

调查、村民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民政审批、电视公告的程序进行,形成了“一查三公、一告三审”(即入户调查,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三级公示;电视公告,村委会初审,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民政局审批)的救助模式。全县解决8.4万人、400吨口粮救济,救济金235万元,救济衣物2.1万套(件),棉被5500床,走访慰问困难群众8596人次,灾区生产生活秩序井然有序。 3、主要措施:一是制定和落实救灾预案,二是实施“一查三公、一告三审”的救助模式,三是确保灾民和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水喝,有医疗。

(六)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

1、优抚工作:残疾、复员、参战、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三属”定补、定抚金,按国家标准,分季度由银行直发。农村义务兵优待金每人每年1000元,城镇义务兵优待金每人每年700元,春节期间由民政局直接发放。

2、安置工作:全县共接受退役士兵204人,其中,符合安置条件的城镇退伍士兵和转业士官,全部实行了货币安置,一次性安置补偿费由财政直发。

3、医疗救助:从今年开始,对重点优抚对象住院期间的医疗费、门诊费实行医疗救助。全年实施医疗救助218人次,救助医疗费56.89万元。

3、慰问活动。在元旦、春节和“八一”期间,对县人武部、县武警中队和消防大队的官兵进行节日慰问,送去了18000 元的慰问金和电脑等慰问品,同时,对部分在乡伤残军人、烈军属进行走访,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

4、主要措施:一是坚持对城镇退伍军人和转业士官实施自谋职业安置,二是提高了城镇和农村义务兵优待金标准,三是广泛开展了“双拥”活动。

(七)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1、建设和谐社区。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干部的补助费和福利待遇,解决了社区办公场地,县政府决定,重新调整一处面积较大的国有闲置资产无偿划拨给新宁镇清河社区。

2、创全国自治模范。在争创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活动中,通过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狠抓了队伍、阵地、组织和档案规范化建设。重点抓了村居委会干部的培训,提高了能力和水平。

3、主要措施:一是坚持推行了村务公开制度,二是提高了村居委会干部待遇,三是加强了村居委会阵地建设。

(八)狠抓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

1、效能建设。在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中,继续推行了政务导办服务法,热情接待群众来访,认真办理群众来信,主动解决群众困难,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今年,我们还开展了为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捐款6750元,衣物528件,先后两次深入到重灾区慰问了灾民和生活困难群众。

2、主要措施。一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二是树立了民政工作无小事的理念,三是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活动。

(九)民政部门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婚姻登记进一步规范。全县以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婚姻登记窗口为依托,坚持在永兴、回龙、长岭、讲治、任市五个登记点办理婚姻登记,共办理婚姻登记3908对,其中结婚登记3350对,离婚登记291对,补领结婚登记267对,无一例违法、违规登记,婚姻登记合格率达到100%。

二是救助管理进一步加强。共接待求助人员513人次,对符合条件的438人次受助人员给予了救助,其中,省外受助人员162人,省内救助人员276人,被救助的对象中,有186名老弱病残人员、31名危重病人、痴呆傻和精神病人员22人。

三是慈善救助进一步落实。通过“慈善一日捐”活动和“5.12”地震赈灾募捐活动,共募集资金8011896.65元,其中“慈善一日捐”活动募集资金679523.59元,“5.12”地震赈灾募捐活动募集资金7332373.06元,还募集棉被3000床,毛毯1179床,棉毛衣裤13425件,食物、食品折款4.8万元。募集的地震赈灾捐款用于支援广元、绵阳、雅安等重灾区355万元,本县定向捐赠用于学校重建110万元,用于本县灾后重建100万元。剩余1682373.06元。募集的“慈善一日捐”活动资金用于采购晚晴、天年两所中心敬老院五保对象生活用品30万元,临时救助24万元,剩余139523.59元。其中资助大学新生204名,资助困难家庭治病22人,资助其他困难群众45户、107人。

四是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民政执法工作特别是殡葬执法工作,有了突破性的发展,重点抓了违法违规事件的处理,全年火化遗体达到486具。

五是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作风上,我们认真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从领导班子抓起,从小事抓起,从节俭办事抓起,坚持常抓不懈,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全局上下形成了节俭办事、廉洁奉公的良好风气。我们还将优待、抚恤、补助标准和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条件和程序等在政务公开栏上全面进行了公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灾民生活资金缺口较大。因今年我县遭受“5.12”地震和冰雪灾害十分严重,给灾民和群众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今冬明春灾民和困难群众生活安排人员较多,资金缺口较大。

(二)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偏低。农村困难群众生活存在较大的困难和问题,强烈要求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

(三)村务公开工作亟待加强。村务公开和村级档案管理工作有待加强。有的村务公开没有实质内容,存在着公开不规范、不经常等问题。一些村对村级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四)基层民政建设需要活

力。乡镇民政办公室工作任务重与人员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乡镇民政办公室办公场地狭窄,没有办公自动化设施,基层民政建设需要活力。 三、20__年工作打算

20__年,完成好县委、县政府和市民政局交办的中心工作,除切实抓好双拥工作、优抚安置、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救灾救济、基层政权、社会事务、慈善捐赠、党风廉政、机关效能建设等日常性工作之外,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第一,争创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继续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和村居委会干部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扎实推进工作,争创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

第二,抓好中心敬老院建设管理。20__年,新建一所社会所利救助中心,或再新建一所县级中心敬老院。对新建的5所中心敬老院和社会福利中心,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办好院办经济实体,逐步提高休养人员的生活水平。

第三,抓好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建设。20__年上半年,投资500万元,按照高标准、多功能、反应快的要求,建设好救灾物资储备中心。

第四,抓好__殡仪馆建设工程。积极筹措资金,抓好工程建设,20__年8月底前完成一期工程,20__年12月底前完成第二期工程。。

第五,全面抓好村社区阵地建设。从20__年开始,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资金,抓好村、社区阵地建设,逐步解决一部分村、社区办公无场地的问题。

第六,抓好县乡救灾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做好抢险救灾工作,抓好毁损农房重建和困难群众生活救助,下大力气抓好救灾救济信息网络建设,配备必要的办公自动化设施,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第七,扎实开展惠民效能建设。继续开展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供给、安居工程、五保供给和社会救助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民政惠民行动,进一步提升机关行政效能。

第八,广泛开展慈善捐赠活动。深入贯彻中华慈善大会精神,广泛开展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送温暖、献爱心,促和谐”社会捐助和“慈善一日捐”活动,为困难群众筹措资金和物资。

第九,抓好宣传维稳工作。大力加强民政对外宣传和政务信息工作,广泛宣传民政工作先进典型。做好民政对象稳定工作和民政工作。

第十,加强民政部门自身建设。坚持开展和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民政干部通过脱产、在职、外出参观学习,全面掌握民政方针政策、法规、业务技能和工作技巧。广泛开展岗位练兵、知识竞赛和业务技能评比活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增强责任感,弘扬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