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财务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06 17:3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委财务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村委财务制度

篇1

【关键词】乡镇农村;财务委托;实践

0.引言

镇村在实施农村财务委托制度过程中,根据农村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办理各项业务,严格财经纪律,坚持依法办事,实行了“五个统一”,即:统一帐簿设置、统一资金管理、统一民主理财、统一报帐、审帐、记帐、统一财务公开。也配套完善了“八项制度”,穿行各类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达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正规化的要求。

1.实施“八项制度”和“八个岗职责”

明确和配套了“八项制度”和“八个岗职责”,穿行了八项审计

1.1明确了八项制度

按制度规定进行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管理,确保村集体三资所有权不变、审批权不变,使用权不变,处置权不变进行,使农村财务人员工作时按章办事,有章可循,避免了违纪现象的发生。

1.1.1规范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

各村年初要遵循“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编制财务收支预算;财务收入预算须列出如下项目: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等;财务支出预算须列出如下项目:集体统一经营支出、管理费用(干部工资、差旅费、办公费、报刊费、电话费等)、其它支出等;财务收支预算方案,必须由村民会议审议通过,并报乡镇经管站备案;年终各村根据年初预算编制决算方案,经村民会议审议通过,并报乡镇经管站审查批准后,进行张榜公布。

1.1.2规范现金管理制度

各村要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建立健全现金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帐款分管制度;各村向单位和农户收取各项收入以及借入资金、扶持资金等资金时,必须使用主管部门统一监制的收款凭证,及时入帐登簿,并在收到现金后三日内上交乡镇核算中心代管,逾期按挪用公款处理。不准以白条抵库,不准坐支,不准公款私存,不准私设小金库;要严格执行现行会计制度,做到当月发生的业务当月处理,对上月发生的业务没有及时处理而拖到下月处理的支出单据,一律不予审核下帐,由责任人负责,对于违纪违法行为严格依法依纪进行处理。

1.1.3严格开支审批制度

乡镇代管资金的开支审批,限额以内用于备用金的开支,由乡镇经管站审批;超限额开支项目,由分管领导审批;重大开支项目,按乡镇政府规定程序研究决定;各村必须建立开支审批制度,严格现金开支审批手续;村干部差旅费开支,参照党政事业人员标准执行;村干部因公外出临时用款,事后必须在三日内按有关规定清帐,否则按挪用公款处理;平时出现的生产性支出和管理费用,必须用途明确,有经办人签名,有民主理财章和理财小组组长签名,有书记或村主任签字,经乡镇经管站审计合规后,方可入帐。对不符合规定或手续不完备的开支,聘任制会计有权拒绝入帐或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并由主管部门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工作不负责任、,将不符合规定或手续不完备的支出单据入帐的,由乡镇政府追究聘任制会计的行政责任,直至解聘。

1.1.4规范财产物资管理制度

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300元以上或价值不足300元、但使用年限较长的劳动资料应纳入固定资产核算,除此之外的劳动资料纳入低值易耗品核算;各村必须严格按财务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严格履行产品物资的出入库手续。物资入库时,由聘任制会计填制入库单,村报帐员根据入库单清点验收,检查数量、质量,核对无误后入库;出库时聘任制会计填写出库单,主管领导批准并由分管领导签字,村报帐员方可根据出库单出库;健全固定资产明细帐和产品物资明细帐,及时详细反映固定资产和产品物资的增减、使用、转移等情况;对生产性的固定资产,要充分发挥其效益,采取承包或租赁的方式签订有偿使用合同;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理,必须经过村民会议审议通过,进行张榜公布,并报乡镇经管站备案;对不按民主程序购建、处理固定资产,造成浪费和流失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单位负责人的行政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刑事责任;各村要建立固定资产、物资盘点制度。对固定资产每半年清点一次,产品物资每季度进行一次清查盘点,年终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对清查盘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造成丢失、损坏的财产物资,要在查清责任的基础上,由责任人赔偿。

1.1.5严格执行有关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制度

(1)招待费管理,执行上级规定,取消村级招待费,对经济往来确须招待的,要严格控制标准,实行年度招待费限额管理,招待客人按业务对口接待,禁止村干部集体陪客。招待标准从俭,超标准部分由陪客人或责任人负担,严格执行经办人签字制度,陪客人员必须在就餐单上或发票上签字,否则一律不予报销,禁止在村干部或其亲属家中招待,否则一律视为村干部个人招待。(2)通讯费用管理,村主要干部的电话安装费、通话费、因工作业务确须解决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报销限额,并经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公款安装的电话列入固定资产管理,村干部配备手机的,原则上费用自理。(3)走访管理,村集体到有关单位走访要注明走访的事由、费用标准。走访烈军属、残废军人、五保户、老干部及有关单位的开支,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并张榜公布,进行走访活动时,必须两人或两人以上,并在发票上签字,严禁动用公款假公济私。

1.1.6规范收益分配制度

在进行年终分配以前,要准确核算全年的收入和支出,清理财产和债权、债务,搞好承包合同的结算和兑现;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方案要经乡镇经管站审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执行,并将收益分配方案张榜公布;农村集体收益分配要在保证国家、集体、农户三者利益的基础上按上交国家税金、提取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向投资者分利、农户分配等顺序进行分配。

篇2

关键词:业单位 报销审批 优化方案

财务报销是财务核算的基础,也是财务管理的起点,它决定着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财务报销审批制度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控制点,合理的财务报销审批程序可以大大减轻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更有效地监控预算资金的执行和使用情况,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目前全额事业单位的授权审批制度的设计似乎都是很严谨且都很细化,财务报账的模式一般为:(报账人)收集、整理相关的票据――填写报账单――持原始凭单找相关负责人审批――到财务进行会计凭证处理―(财务人员)审核单据――进行会计凭证处理――打印记账凭证――稽核――付款。一笔账务的报销至少经过三人以上的相关人员或领导们的逐级审批方可支付。这种审批制度的设计,使得日常报销工作中流程环节多,手续繁琐。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又过于依附这种制度,所以过多注重了审批环节的签字而忽视了对费用支付实际意义的核查,这种制度在操作过程中貌似严谨,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控制开支,也不能完全杜绝不合理的开支。

从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实施以来,财政部加大了对预算单位的审计力度,并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突破财务报销的传统模式,进一步优化报销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当前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探讨的课题之一。在没有设置内审部门的预算单位,财务报销审批程序的设置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传统的财务报销审批程序已不适用于当前形势。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财务报账模式使得财务人员的日常核算不仅越来越多,而且难度也越来越大,尽管财务人员一直超负荷工作,仍然不能解决报账难问题。由于财务报销相关的规章制度、程序以及票据的填制方法等宣传不及时或是不细致,直接导致报账人员因为票据不正确、手续不全等问题多次往返于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财务人员既要对问题做出解释又重复检查票据,这样不但影响了报账的速度也经常会给报账人和财务工作人员之间造成矛盾。

(一)财务人员工作量逐年加大,工作流程无法突破,报账难的问题得不到有效改善

财务人员面对日益增加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必然得不到有效提高,报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报账模式,程序繁琐,报账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单位制定的报账审批手续进行逐级审批,会计信息化手段没有运用到位,使得报账流程耗时又低效,报账难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在整个报销流程中,影响报销效率的主要是两个环节:相关负责人审批和财务人员审核单据。审批程序需要至少三到五个相关负责人签字,由于相关负责人存在开会、出差、休假等因素并非时时在岗,审批环节因缺少相关负责人签字导致无法报账;在财务人员审核单据的环节,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认真审核票据的合法性、会计事项的合理性,同时还要核查票据的准确性、是否预算经费,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二)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过高,会计人员任务过重、责任过大

对所有的财务支出,业务部门负责人只需证明其真实性,分管领导或单位负责人批准入账,而票据是否真实、完整,会计事项是否合理、合规以及这一事项在各阶段是否符合逻辑,有没有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达到合同的约定,这一系列的专业性判断都要由会计人员来完成。近年来,预算单位的“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六项经费均被列为严控项目,预算单位一般会由相关的部门牵头制定相应专项规定,如果这些部门只是制定制度而不直接控制和监督支出,全靠会计人员来把关这些政策和制度的执行,那效果必然很差。按照《会计法》第十四条的要求,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在以上审批程序下会计人员的审核范围远远超出《会计法》的要求,一般会计人员用其专业知识很难对各项财务支出的各个环节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有效的监督,这种模式下会计人员的责任实在太大了。

三、新形势下,优化预算单位财务报销程序的相应措施

必要的审批流程,能及时有效地抑制不良财务现象的发生,使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信息对称,有效执行政策,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经费的使用效果。

(一)与时俱进,重置适用的报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全额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报销审批程序应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我们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观点对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项问题,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集思广益、开拓思维设置适应社会发展和适用于本单位的报销流程,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化信息等手段对整个财务报销流程进行审视和思考,使财务人员在处理日常业务中既能保证工作结果的准确性又能实现工作的高效率。

(二)整合岗位资源,加强财务队伍力量的建设,提高财务部门负责人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

由于人员编制和单位机构的设置问题,全额事业单位财会部门配备的财务人员相对较少,一人多岗的情形较为普遍。这样的情形下就要求预算单位账务人员对业务知识非常熟练,工作方法能够不断跟进、推陈出新,能够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能提供准确度较高的财务报表等等。财务工作质量的高低对预算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重大影响,各预算单位应重视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包括研习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业务操作流程、财务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培训,鼓励财务人员走出去到外单位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务人员要能够及时转变财务工作理念,转变固化的思维模式,用全新的思维模式处理业务。

(三)敢于创新,构建多种模式相结合的财务报账方式,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上级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工作日渐规范,业务量明显增大,财务工作的重心已转向财务管理上,针对本单位实际的工作情况,实行报账审核员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传统的报账模式下,报账人直接将相关票据交给财务人员,财务人员要对报账人提供的原始票据进行整理、归集、粘贴、查验、审核,同时要对不合规定的相关票据进行解释。为了解决报账人所提供原始票据规范性的问题,预算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一到两位固定的报账审核员,经过财务部门系统培训后,负责一些财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最新出台的财务制度及相关规定的宣传,并对报账人提供的原始票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审核,这样不但加强职工对财务政策的认识,也大大减少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四)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报销单打印模板,采用机打模式

根据以往模式一直使用手写的费用报销单,这样不但容易写错也容易涂改,为了减少差错和避免违规违法行为,有条件的单位应采用机打费用报销单据的模式。

(五)针对预算内开支实行限额授权报销模式

近两年我市全额事业单位年初预算编制已细化到经济科目,各经济科目原则上不可相互调剂使用,这项措施对预算的执行有很强的约束力,预算单位可根据新的政策相应地简化预算内支出的报销审批程序,根据支出数额的大小及单位的具体情况适当授权,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内部控制。

(六)开发计算机程序, 使用网络报销模式,有效提高审批速度和预算监控效果

网络技术日渐发达,有条件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预算单位已开始运用网络报销手段,通过网络可以提高报账人填单效率、相关人员审批效率以及费用会计凭证生成效率。网络系统会自动对支出中超预算、超金额、超标准的项目做出提示,从而实现预算管理的实时监控,缩短了审批的时间,减轻财务审核负担,减少了报账人员和财务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 “事前预算控制,事中动态监控,事后评价分析”。网络报销的运用还为有效实现“三公”经费支出透明提供了基础,为有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提供了监督手段,为财务管理工作创建了良好的平台。

(七)提高财务人员待遇,增强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预算单位会计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财务人员的工作已不再是月初发工资,月底出报表这么简单。除了日常的账务处理外还要非常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最新出台的政策,并根据中央和地方的新规范制定新的工作流程;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各类软件的应用,财务人员要熟练地掌握各类软件的操作;中央加大对财务工作的审计检查,财务人员要定时不定时地填报各类报表,接受部门的检查。然而在一般预算单位,大多数财务人员的工资待遇低于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为此,要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预算单位可相应地提高财务人员的工资待遇。

四、结束语

财务支出报销审批程序不是固化的模式而是一个动态优化的过程,作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管理者要有敏锐的思维去判断未来财务工作的重点和发展趋势,能对未来的工作做出规划。预算经费多、核算过程复杂、凭证业务量大、财务报账人员资源不足等问题已不是个别问题而是事业单位的共性问题,传统的报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财务管理的要求,预算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开拓思路,整合财务资源,创新账务报账体系,优化财务报账模式,提高财务工作管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储长应.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报销审批程度的优化[J].财会月刊,2011

[2]秦大顶.新高校会计制度视角下的财务报账优化模式探讨[J].工作研究,2014

篇3

首先,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一支笔”财务审批制是《会计法》的具体要求。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就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财务收支全部由村主任一人审批。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行“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实际就是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所有村集体的财务收支、财务计划、财务预算、财务决算等所有财务活动,均由村主任全权负责,在民主的基础上高度集中。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行这种“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从法律规范上来说,符合《会计法》的要求,《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作为一村之主的村主任,理应对本村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种“一支笔”的财务审批制度,能够有效的克服多人审批造成的责任不明确、监督失控或审批标准掌握不统一的问题。从实际效果来看,既可以有效克服责任不明确、多头审批造成的监督失控或审批标准不一问题,又可以强化作为一村之主的村委主任“全权责任人”的意识,有利于统筹安排村集体经济组织整体财务收支预算的执行,促进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其次,村集体实行“一支笔”财务审批制是村主任履行职务的极为有效的手段。当前,绝大多数地方,对农村财务实行了委托乡镇代管的体制,在各乡镇依托财政所(或农村经营管理站)设立了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在村集体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分配权、核算权不变的基础上,对村集体的财务进行核算和管理,取消村集体银行账户,取消村会计和出纳,各村只设报账员,通过委托, 集中核算管理。在村主任领导下,管理村集体的财务活动,统一向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财务机构报账。不管是哪种类型,村集体的财务活动都受村主任领导;而村主任要履行好这一领导职责,财务收支审批是极为有效的手段。

不过,在现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支笔”财务管理制度下,仅仅只提倡村委主任的“一支笔”的集体,不考虑村民的民主管理的现象也有存在,不得不承认当前少数村主任凭借“一支笔”的财务审批制度的权力,而不顾财经纪律公然违反财经纪律、会计制度和相关规定,不负责任的超范围、超标准违规开支,想方设法采取巧立名目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国家职能部门的审计监督,更有甚者,常年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要求我们完善“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为村集体发展提供后勤保障。

二、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完善建议

首先,要端正一个认识。要提高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的认识,准确把握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行的“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的真正涵义。经常听到有些同志戏称“某领导的笔会出水,某领导的笔不会出水”,这是片面理解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的典型认识。实际上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行“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并不是说所有开支都是由村委主任一人说了算,它是一项财务管理制度,这个制度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由村委主任负责对村集体的各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统筹严格把关具体体现。作为负责签字的村委主任,仅仅是代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理财,是严格把好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关口的第一责任人。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聪明才智,集体理财,把财理好,可以减少因个人决策失误给国家、村民和集体造成的损失。从本质上讲,“一支笔”财务审批是一种集体理财、严格把关的制度,而不是“一个人”财务审批,负责签字审批的村委主任只是代表村集体经济组织理财,是严格把好本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关口的第一责任人。要正确行使“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村集体必须制订具体的财务管理细则,明确规定村主任的审批权限,超出审批权限的,必须由村支两委会领导集体讨论。只有基于这种认识,才不会把签字权看成个人权力的象征,村支两委其他领导和财会人员才会有更强的主人翁意识来参政议政,村集体的财务管理才能循着规范道路发展完善。

其次,要强化两个机制。第一是要强化村委主任权利和责任对等机制。在审批制度中,必须规定村委主任审批财务活动应该享有的权利及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而不能简单地把由于审批不当而造成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当作是“交学费”。要强化村主任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水平。第二要强化监督制约机制。要建立内部制约机制,严格区分村主任、会计、出纳等各个岗位在经济业务中的职责;要加大外部监督力度,在依法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基础上,健全完善集中核算制度和村集体审计制度,将外部监督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保证村集体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村级经费使用的效益性。

再次,要做到两个结合。那就是做到对事后审批与事前审批相结合。财务审批制度作为控制村集体财务收支的一种重要途径,不仅包括事后的审批手续,更应该包括事前的审批控制。没有事前审批,一旦违规业务成为既成事实,村委主任行使“一支笔”财务审批就易成形式主义;当然,为保证工作效率,事前审批不可能也不必要囊括所有收支业务,而只需要针对一些发生金额较大或者重要的财务收支项目。因此,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细则中应明确规定事前审批的范围、限额和程序,使事前审批与事后审批有机结合。再就是做到行政审批与财务审核相结合。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应先由村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支票据逐一进行真实性、合理性审核,审核同意并加盖印鉴后,再由村主任审批签字;如遇重大开支和事项,还需先经过村民会议审议通过。在报账时,再由服务机构对村组的报账单据进行复审。

最后,要规范财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主管部门要制定“一支笔”财务审批的配套制度,包括什么项目、开支多少金额要经过领导集体审批,什么类型的开支、多大数额要经过村民代表讨论或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审核,多长时间研究一次财务开支或报销问题等。同时,除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正常财务报表外,要将有些项目的开支,如招待费、公务费、其他支出等,也要接受村民和有关部门的监督。制度建立之后,就要坚决执行,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查,发现有些单位不执行“一支笔”财务制度或者执行中走了样的,要严格按新会计法进行处罚。

三、村主任运用“一支笔”审批财务收支单据要求

首先,村主任审批签字要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村主任在报销凭证上的签字审批不符合规范化的要求,签批用语表达不准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批语不规范,各种各样,如“可以开支”、“已审核”、“准予报支”、“按比例报销”、只写“名字”、只盖“章字”;二是书写使用艺术字,龙飞风舞,难以辨认,时间长了,连经办人员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三是用词高度概括,让人难以理解,如“审、知、准”,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写,只写姓;四是随意省略,有的村主任怕麻烦,在签批发票时,不是每张都签,而是在单据粘贴合计处一签了之,有的不注明签字的时间,或只写月、日,不写年份。五是签字责任不明,村主签字,村支书也签字。遇到上述情况怎么办呢?经过签批的原始凭证是会计人员据以记账的依据,关系到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关系到村级资金、资产的安全。审批签字不规范违反了《会计法》的有关规定,给违法违纪行为以可乘之机。

篇4

整个农村经济管理的基础就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关于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制定出台了相关法规政策,各级农村组织也做了很多具体工作,但是当前一些地方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方面的问题依旧很严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解决问题。

2 迁安市马兰庄石家湾村财务会计管理的现状

2.1 迁安市马兰庄石家湾村基本介绍 石家湾村现有360户,866口人,铁矿资源丰富。石家湾村村里组建了运输协会为村民服务,使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该村的一个4口之家一年就有近10万元的经济收入,几乎家家都有小轿车,石家湾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2 主要的农村财务会计理财模式 ①实行民主理财小组制度,进行民主理财。②严格按照《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规范本村财务会计工作制度。③本村有两名会计,由村领导选聘出来。④通过公布栏进行财务公开制度。

3 迁安市马兰庄石家湾村财务会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3.1 农村财务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信息、实施会计舞弊的分析 马兰庄石家湾村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村财村管”模式下,作为石家湾村财务会计人员,如果严格按相关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坚决实行会计监督职能,对于违规行为一概抵制,只是保证出具的财务报告可靠真实,不顾他的做法影响了村委会利益,村领导只会对他很反感。其理性的选择将是在村委会有关领导的授意下进行非正规操作,否则,将丢掉饭碗。此种情况下,会计舞弊现象在所难免。

3.2 从石家湾村集体资金与资产的管理内容与方式分析

3.2.1 无资产台账。调查发现,石家湾村集体资产中向石家湾铁矿进行的投资,主要以现金方式和固定资产方式投入,但该铁矿的账面上看得到支出,却看不到资产管理、使用资产的记录。

3.2.2 应收账款使资金沉淀。村委员会没有制订应收应付款管理制度,大量应收款沉淀,甚至形成呆死账。

3.3 从石家湾村财务公开信息分析

3.3.1 民主理财落实彻底,不能代表广大村民的意愿。通过调查,54%村民觉得理财小组没有发挥代表村民的意愿,正确的反映广大村民的心声。23%村民认为民主理财小组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村民对集体资产的意愿,代表了广大村民的心声。23%的村民认为村委会设的理财小组根本没用。

3.3.2 对村级组织财务公开内容中调查发现。公开内容不全面,群众对一些重大开支项目如经济合同、基建工程等仍然不太清楚,不太了解,同时也给个别存有私心的干部提供了进行“暗箱操作”的可乘之机。时间一长,群众也不重视财务公开的内容。在公开的时间上,有群众反映就几个月公布一次,上级来检查一次就公布一次,被动应付,不按规定的时段公布使群众产生误解。

4 解决迁安市马兰庄石家湾村财务会计管理问题的对策

4.1 提高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石家湾村应该对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要结合马兰庄镇石家湾财务工作特点,合理安排内容、确定培训时间、采用合适的培训方法,确保提高石家湾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4.2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实行村组账乡镇制度

4.2.1 建立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内容主要包括:①建设可行的财务制度体系。②完善的民主理财制度。③健全的财务公开制度。④严格的持证上岗制度。⑤缜密的审计监督制度。

4.2.2 实行村组帐乡镇制度的具体细则如下:①成立农村财务管理小组。②界定代管范围,代管内容包括集体资产和集体资金两方面。③理顺资金使用规章制度。

a村集体支出实行“三审会签”制度,必须由支部书记、村主任签字,村民主理财小组盖章后方可开支。b村集体小额支出单据实行报账管理,由镇农村“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审核后,加盖“核销审批专用章”,并在备用金中列支;村备用金一般控制在3000元以下。c村集体开支实行民主管理。500元以下小额开支由支部书记、村主任研究后方可开支;500-5000元开支由两委班子研究后方可开支;5000元以上,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方可开支。d坚持专款专用制度,特别是大额度资金使用,不得改变用途,未用完的现金应同支出单据一起交回,不得以其他支出单据抵顶。e认真落实取消村级招待费的规定,严禁行政性招待费支出。

4.3 建好村民主理财小组,理好村级财务

4.3.1 处理好民主理财组织建设问题。一是成立迁安市马兰庄镇石家湾村民主理财小组,依据石家湾村村民人数的多少,民主理财小组一般应掌握在4名为宜。二是要注意把握选举程序。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选拔,要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被选举人应从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中产生,并经四分之三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通过方可当选,组长应由小组成员选举产生。要定期组织理财小组成员培训,提高理财小组成员的素质。

4.3.2 处理好民主理财小组职责与权限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民主理财小组应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权利。第一,有权知情村内的经济事务。第二,有权参与村集体财务规划和财务管理。第三,有权监督财务运行的情况。第四,有对经济事务的民主决策权。

4.3.3 处理好民主理财小组在各财务工作阶段应实行的工作内容。村民民主理财小组要根据议事规则和相关制度,做到对村内财务工作事前参与、事中监督、事后检查。

4.4 落实财务公开制度 农民对农村经济工作关注的焦点就是财务公开,实现财务公开工作不仅体现了国家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还可以让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让广大村民更加满意。

财务公开的内容要完整、公开的时间更要及时。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集体资产经营收入、财务收支、债权债务、收益分配等。凡是群众关心的或是有疑虑的财务内容都必须要公开,内容应使群众易于理解,有利于群众对财务工作实施监督权利。财务公开每季度应该至少一次,每次公开期限应该保持在20天以上。所有财务公开的内容,必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批准盖章后,才可向村民公开。财务公开后,如果群众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耐心的作出解释。对于大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事项,应及时复核并给出满意的答复。

篇5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在农村经营的管理中,农村财务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农村的整个经济活动中都渗透着农村财务管理。搞好农村财务管理,不仅能够改善农村经营管理机制,而且能够使得农村的资金得到很好的配置,最终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不断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够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规范化对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廉政建设以民主法制建设具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在农村经营管理中,农村财务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所而临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不断调整农村财务管理的模式,从而能够使得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最终能够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促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转变观念、制度建设、技术方法以及组织程序上来进行创新,这样有利于农村财务管理的创新。

1、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模式

1.1 “村里帐自己管”的模式

“村里账自己管”的模式是农村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村委会聘请相关的财务人员来进行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村委会聘请相关的财务人员管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时候,相关的财务人员要对村委会负责,接着村委会再向全体村民负责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在运行的时候,要与当时的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相适应。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改革和深化,这就使得该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比如:建立一个不规范的农村财务会计制度;在聘任财务人员的时候过于随意以及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财务人员与村干部私吞公有财产。该模式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这就使得该模式不能够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因此它会被其他的模式所取代。

1.2 “村里账别人管”的模式

1.2.1 “村里账镇上管”的模式

“村里账镇上管”的模式的特点是有乡镇经管来成立会计中心,对于招聘财务人员要采用公开的招聘方式,然而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要实行统一的管理,统一记账的财务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农村集体经济的资金所有权、核算权、管理权以及债权债务的归属权没有改变、能够合理的规范会计核算工作、财务人员的能力以及素质得到了提高。然而,该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也相应的暴露出很多弊端,比如:财务人员只负责记账,日常的资金核算工作不能够与记账区分开来,这就使得会计管理的只能被弱化。

1.2. 2 “村里账双代管”的模式

“村里账双代管”的模式的最人特点就是在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的时候,一般由乡镇和村来共同管理。这一模式主要是指在村里只留下一部分的备用金,其他的资金由乡镇政府通过经管站来掌握好每一笔经纪业务,并且能够对每一笔经纪业务进行记账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能够加强乡镇政府对农村财务的监督。然而该模式存在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不能够实现村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打击了村民参与村级财务管理的积极性等。

1.2.3 “村里账委派管”的模式

“村里账委派管”的模式的特点主要是指在乡镇村官站设计会计委派中心,并且村委会与会计委派中心签订下委派记账的协议,并且会计委派中心能够委派财务人员,其中的财务人员能够对农村经济的财务进行记账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的优点卞要是指使得财务人员的聘任制度不断完善,并且能够使得财务人员能够更好的严格执法以及遵守一定的财经法律。然而该模式的缺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委派的财务人员对农村的经济情况不了解,从而在处理会计实务的过程中失去了合理性、被委派的会计人员不能够受到合理的监督,不利于会计账务的真实性。

1.2.4 “村级会计委派管”的模式

“村级会计委派管”的模式的特点就是指由村委会来召开全体成员代表人会,在人会上,经过全体成员的同意,然后与会计委托服务机构来签订相关的委托记账协议,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账务进行记账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的优点主要是指具有较强的民卞性以及独立性。但是在会计实务工作中表现会出现一些不合法以及不合理的做法成为这一管理方式的最大遗憾。

2、农村财务管理创新的方式

2.1 财务观念创新

观念上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儿个方而:从单纯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圈子跳出,并且能够与服务“三农”的宗旨保持一致;从单纯的财务电算化向着农村统计、农村供求信息、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农村政策宣传等领域拓展;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稳定的网络系统,从而有利于实现财务工作信息化以及网络化。

2.2 财务制度创新

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的创新,不仅可以防比新的村级债务的发生,而且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村级资金的监督管理。在村级集体收入管理中,要在每一年年底或者每一个月月底对下一年或者下一个月的收入项口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且上报镇经管部门进行备案。经管部门针对上报上来的收入情况与算进行核对,查明未入账的原因,这样可以很好的监督农村的公有财产。

2.3管理规范创新

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上的创新可以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了财务计划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等。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中,收益分配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是一个矛盾点,对农民的切身利益有重要的影响。

2.4 管理方法创新

为了能够促使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就要创新和改造不适宜的财务管理的方法。创新的农村财务管理方法体系卞要包括了财务的预测、财务的决策、财务的控制、财务的相关监督与检查等。财务公开问题时村级财务管理突出的一个问题。在一些地方由于财务公开的不彻底,这就使得这些地方出现了混乱的局而,从而使得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较为紧张,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为了能够提高农村财务公开的真实性、全而性以及有效性,这就要求农村要贯彻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从而促进农村财务经济的健康发展。

2.5财务手段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财务管理也逐渐向着电算化的方向发展。在农村会计工作中,计算机的普及已经广泛运用到工作中,用微机处理代替传统的手工记账。从很人程度上方便了县经管部门及时的了解全县农村的账口,这就可以通过农经信息网来进行查询。通过这一方式不仅可以监督村级的经济业务,而且也使得农村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最终能够使得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安全性得到了保证。为了能够在农村很好的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的电算化,这就要求要对乡镇经管人员进行电算化的培训,从而能够加强对乡镇电算化的管理。

2.6 用人考核创新

在农村财务制度创新中,用人和考核机制的创新是一个具体的环节。通过用人机制的不断创新,可以使得会计技术职务聘任制以及会计职业化管理的顺利实现。在农村会计通过采用“公开招考,择优录用以及职业化的管理”的形式,这就可以提高会计的整体业务水平以及理财的能力。然而通过采用聘任制的方式,可以由村民代表会议来选择一个合适的会计人员。通过业务考试以及工作考核来对考核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聘期为1-2年。为了能够实现农村财务的规范化管理,这就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考核激励机制。

2.7 组织机制创新

财务管理组织上的创新包括了组织体系的创新以及组织机构的创新。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省区市建立了会计记账服务中心,从而能够实现了管理的网络化。在一些村委会中要配备相应的微机以及专用财务软件,从而能够实现了财会的电算化。在一些三级农村财务监控中心为了能够加人一些地区的监管力度,这就要从分利用信息网络系统,从而能够与各乡镇记账中心实现了微机联网,最终能够实现对村级财务管理的远程监控。在组织上的创新,不仅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资源共享,而且可以使得村级财务的透明度得到了提高。

3. 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创新的总结

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以及整治,农村财务管理在模式不断的发生变化和创新,同时,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也在快速的发展并逐渐趋向成熟。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逐渐规范化,不仅可以维护农村经济的稳定,而且有利于构建社会卞义和谐农村。随着社会卞义新农村的建立,这就给农村财务管理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广一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在农村财务管理要不断进行创新,从而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立。在农村经济不同的发展时期,财务管理的模式要进行改变,这样才可以使得农村财务管理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为了能够稳定农村的经济,这就要求要在农村财务管理上进行创新,从而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而发展。在农村财务管理的工作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从而能够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行为,最终有利于维护农村的稳定。(作者单位:江苏沛县沛城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杨向军.浅谈网络经济下公路系统财务管理的创新田.财会研究,2009, (01).

[2]常晓琼.关于加强公路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田.财经界(学术版),2010, (03).

[3]楼春尧.铁路企业财务网络化管理的思考田.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 (10).

篇6

2012年,我村委会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并通过村委会全体党员、干部、村民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今年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农村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1、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西沟为试点,村前铺设200平方米的篮球场、老年活动室、为村民提供了体育文化活动场所。共计投资235000元。

2、争取上面项目资金与发动群众集资共投入34万元对西沟试点村的道路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将近7000平方米,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

3、建立农村网络文化站,配备电脑四台,为村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为党员干部及村民的学习、培训提供了方便。

二、 增加村民福利及教育投入

1、我村委会通过补贴鼓励村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 2937 人。

2、带领党员干部给村里的孤寡老人、病人捐款,为他们排忧解难。联系本村老板对全村困难户、低保户、军属家庭等送去新年的慰问与祝福,每年对全村老人、特困户发放200元/人的慰问金。2012年春,通过多方集资建起敬老院,孤寡老人得到妥善安置。

3、为了培养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出发,实现“科技兴村”的目标,“两委班子”决定,加大支持教育力度,对在高校就读本科的学生,每生补助1000元,避免了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情况发生。

三、因地制宜,全面做好农业保障工作,不断拓展林业产业链。

1、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甘蔗耕作,2012年底从原来的500亩增加到1600亩。

2、以科技兴农为突破口,全面实现增收。2012年,我们村委会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交流的舞台,把最好的农业技术带进田园里,过去的一年,我们全村委会的农业产量平均增收6%。

3、2012年在镇领导的帮助下,引进一间综合木料加工厂,两间木板厂,合计引进资金两百多万元。这些企业的入驻将进一步壮大我村集体经济,及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

四、严格执行村务公开,规范村委会财务管理。

村务公开工作。村务公开是保障农村稳定的重要环节,我村委会严格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有效地保障了村民对村务 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有关财务制度、堵塞漏洞,防范于未然。

五、做好计生工作,完善计生信息系统管理

2012年我村委会计生工作在村党支部和上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建立计生信息系统,并实行计划生育多个优惠政策,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计生任务。

六、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

我村委会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上级精神要求,结合本村委实际情况,认真地开展工作以维护地方稳定。积极配合派出所的治安巡逻工作,为其日夜巡逻提供有力保障,有效地阻止和控制了案件的发生。

七、存在问题

1、村内卫生还不够清洁,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2、缺乏实施有力的致富举措。3、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尚不够完善。

同志们,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村委会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行政、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以西沟为龙头,带动全村委会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

更多关于【2012年度村委会工作总结】的文章 >>

篇7

【关键词】财务环境;现状;建议措施

1.财务环境含义

财务环境是经济单位从事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所处的特定时间和空间。财务环境既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也包括自身管理体制、经营组织形式、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水平等微观环境。就所有经济体单位来说,其宏观财务环境是相同的,但微观财务环境则是千差万别。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主体需要不断地对财务管理环境进行审视和评估,并根据其所处的具体财务管理环境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以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因此,村级财务管理环境就是影响村级企业财务主体的财务机制运行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2.村级财务环境的现状分析

2.1外部环境法律制度缺失

制度方面,在我国现行村级财务管理体制中,由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受托主体缺失而致使监督很乱,难以有效监督。在现行税费体制下,村级财务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付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以及现行土地流转制度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流转收益等。受托经济责任中委托方应该是财产所有者,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所有权主体是谁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甚至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否是一个法定组织都存在争议,村级财产所有权是归国家还是归村集体。那么谁又是财产的合法代表,是乡政府还是村委会,还是村民,这些问题是我国村级财务监督无法真正实现的根本原因。如果财产归村集体所有,那么会计应该由村集体组织即村委会来委托,这很显然跟现行会计委派制不符。现行会计委派制的委派人是乡镇农经站,是政府机构,政府机构显然也不是村集体经济的财产所有者。

2.2内部环境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我国目前基层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低下,没有专业的资格证书,对会计法规及操作流程一无所知。大部分村财务无专人管理,经费开支无专人审批。多人收钱,多人管钱,多人用钱,长时间不交账、不结账、不记账成为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村级财务账目设置不全,原始凭证不规范。很多村没有按制度要求来设置会计账目,有的只设一本现金账而不设台账、财产账和往来账。有的财会人员因不懂,干脆不设账、不记账,把五花入门的票据用报纸封成包,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包包账”。原始票据(凭证)管理也不规范,收钱不开正式收据,收款人不签名盖章;开支没有正式发票,多以白条入账,并无经手人签章;干部出差不填差旅费报账单,基建工程无合同、无验收、无发票,以收据票入账等现象极为普遍。

2.3村级组织结构不健全

目前村级会计是由乡镇农经站委任到村的,组织关系上是隶属于乡镇农经站,但其工资却由村组织发放,其职位升迁也由村组织评定。这就会使会计人员由于经济上受制于村级干部而容易违规操作。现行会计委派制度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信息不能循环的。表现在村会计由于经济依附及职位升迁问题不能对村委经济活动实施真正的监督,民众意见无法反馈到乡镇领导。另外,由于村级财产所有者身份的缺失,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不能真正起到监督作用。

2.4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

首先,表现在委派主体失职,前已述及;其次,村级财务管理缺乏透明度,财务公开力度不够。有些村虽然定期将财务收支情况公开,但是公开的内容空洞,群众无法了解资金的用途、去向;再次,乡镇机构改革后,部分乡镇经管站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人员相对减少,对村级财务的管理职能有所削弱。同时村账站审没有落到实处,许多乡镇的经管站渎职,根本没有认真审查,致使村级会计在执行本职业务时缺少法律保护,有时不得不违规操作。另外就是村级财务审计法律支持不足,使在对村级财务进行监督时底气不足;最后,基层激励制度不够健全,村会计工资低,难以升迁,容易诱使他们在利益诱惑下违规操作。

3.改善村级财务环境的建议

3.1改善外部财务政策制度立法

在经济政策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同时加大对富裕地区的监管力度。对于经济实力强的自然村,可以根据年收入水平分级来设置会计核算中心,而不限于当前农村会计委托制度规定的只在乡镇设会计核算中心的规定。对于比较贫困的村,可以集中到乡镇会计核算中心来管理。注重国家政策对基层的影响,同时提高对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对村干部的选拔要加大监管,避免买选票,或拉帮结派。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同时加强完善基层经济立法。加强基层法制建设,给予村会计充分的法律保护和对村财务的监督合法性。

3.2提高内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加强村级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考核,对会计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加强会计法规教育。对农村财会人员应实行“一推、二考、三聘用、四考核”制度,即各村在全体村民中民主推荐若干名文化程度较高,有工作责任心和一定会计业务知识的村民参加乡、镇统一组织的考试。对各村参考人员取最高分为该村会计人选由乡、镇财政经管部门统一聘用,并颁发(会计人员资格证书)。坚持持证上岗制度,财会人员被聘用后,建立乡、镇管会计的管理办法,实行人员入档、工资量化、统一管理。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者就地免职,使财会人员人人都有危机感。建立会计人员岗责任制和考核制度#聘期内每年年终接受考核,一年不合格者参加在职培训,连续两年不合格者取消资格。 考核方式可实行业绩考核和民主评议相结合,按考评结果发放工资报酬,解决待遇较低的实际问题,稳定农村财会人员队伍。

3.3合理设置村级财务组织结构

由于会计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在此系统中我们也要遵循信息能够顺利发出,同时要有信息反馈的完整过程。当前农业税费改革后,村级财务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补贴,这些财产是集体财产,是全体村民的财产,会计工作就是保证这部分资产完整,准确到位,合理使用。所以在这个系统中,村民必须参与进来,要让村民看到村财务活动的来龙去脉,而不仅是一个简单列表。村会计的职位评定由村民主理财小组代表民众进行,使村民主理财小组对村会计有真正的监督权。这样做可以避免乡镇农经站和村委会对村会计施压而使会计违背意愿工作。也可在整个财务管理活动流程中引入第三方,比如使银行介入理财,加大监管的正规化程度。

3.4加强村级财务制度建设

对村级财务实行统一开户制度,规范资金操作流程,做到专款专用,严谨乡镇挪用。对入账票据实行国家统一的入账票据,严禁白条支付或不合规定的票据入账。实行不定期抽查制度,对村级财务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加大监督力度。对村级财务实行限额制,村委会不得擅自扩大开支额度,超过限额的要报请乡镇农经站审批。对村级招待费要严加监管,村级招待费要由村民主理财小组监管,严格规定限额。对村委人员的离任要进行在任离任经济考核,做到严惩不贷,严格规定责任权限。对村级财务的审批权进行明确规定,专人审批,使其作为一种制度得以执行。

【参考文献】

[1]王军辉.河北省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系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5.

篇8

[关键词] 财务委托服务制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29-01

最近几年,羊毛工镇积极实行财务委托服务制度,加大了对农村财务的审核能力,在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实行村账镇管制度后,该镇严格按要求加强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对村级使用的每一笔支出,必须实行事先报告制度,接受镇村监督理财小组的监督,对村级财务定期公开,对一些重点建设项目,一律由纪检参与,公开招投标,接受社会监督,设立了举报信箱,公布监督电话、电子邮箱,让广大群众可以通过这些形式向镇纪委、村账镇管中心反映情况,充分发挥广大民众监督权。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看到,实行财务委托服务制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1 农村实行财务委托服务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乡镇会计人员身兼数职,财务审核力度不足

在财务委托服务中心的会计人员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乡镇的财政机构兼职,各村设一名报账员,中心的事情繁杂而人员不足,很多工作人员因为身兼数职,很难保证详细掌握所辖区域内每一个村集体的财务现状,对村级报账员上报票据的内容真实性审核力度不足,只是进行形式上的审核,如:其内容是否规范、财务手续是否齐全以及是否符合相应的报销制度。导致了乡镇财务委托服务中心的监督作用难以正常发挥。还有在农村两委换届之后,村级的也跟着更换,村级报账员工作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显著影响财务委托服务工作的展开。

1.2 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在农村财务委托服务制开展过程中,定期的报账、账目审核、财务定期公开和会计档案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会计人员也比较重视这些方面工作。而在财务预决算制度制定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问题,部分村集体虽然已经实行了财务预决算制度,但是财务预决算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十分不完善,村民的监督权、审议权并没有的得到真正的落实,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形式化现象十分严重。

1.3 村干部、报账员法律意识不足,非财政性收支不入账现象时有发生

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从行政职能上划分属于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并没有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和权利从法律角度进行明确,这也就无法很好的调动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由于村干部和报帐员都是从村民选举中产生的其综合素质层次不齐,有很多村干部并不把财务制度当回事,他们认为只要我没把钱装到自己兜里就算违反了财务制度也没什么,大不了不干了我还是普通村民政府又能把我怎样。而乡镇会计委托服务中心能够掌握和政府相关的资金收支情况但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产生的经济收入和捐赠等非政府性资金收入仍然由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管理,核算中心难以准确掌握就会造成部分收入不入账的现象时有发生。

1.4 报账员的报酬由村里自行负担致使报账员工作时有顾忌

由于报账员的工资未纳入财政转移支付中,而是由村委会负担,这就造成报账员在工作中畏首畏尾,对村干部在财务上存在的一些不合法、不合规的现象也不敢抵制甚至还帮村干部隐瞒。

2 农村财务委托服务制度执行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2.1 强化政府管理力度,规范会计制度

首先,要进一步健全财务预决算内部控制制度,结合国家法律的相关要求,制定适合农村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对现行的农村财务委托服务制度进行改革,改变乡镇农经人员担任村级会计的做法,同时,要将乡镇会计中心的会计审核人员独立出来,减少其工作兼职数量,保证其全身心的投入到乡镇会计中心的各项审核工作中;最后,要选择专业的村级报账员,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培训,提升村级报账员的业务管理能力。此外,还要进一步明晰乡镇会计中心和村级报账员的岗位职责,建设完善的考核体系,稳定村级报账员岗位,避难出现村委会换届,报账员丢工作的现象。

2.2 强化村级会计人员的选用促进其与乡镇会计中心的核算工作高效对接

村级的报账员应该由村民通过民主选举而产生,其主要负责村集体的经济收入、费用支出等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同时还要负责村级备用资金领取、保存以及定期向乡镇服务中心报账和财务核算。村级报账员选举产生后应该及时向乡镇的中心进行备案,并积极参与到政府部门的专业培训工作中,经过业务考核成绩合格,并具备相应的政策水平和专业能力之后,才能上岗,对于通过考核上岗的村级报账员一经上岗不得随意更换。

2.3 不断提高村干部和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

政府在进行财务委托服务制度建设和执行过程中,不要在没有询问基层组织干部和群众的意见的前提下就开始工作,应该取得各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广泛支持和配合。政府部门应该定期将各个村级的经济负责人召集到一起,集中学习财务会计法规。必须强调村级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并依法进行核算,村级经济组织要对会计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依法接受财政部门监督,确保将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政府财政收支和非政府财政收支全面纳入到会计核算中,切实保证财务委托服务制度执行的力度。

2.4 将村级报账员的工资纳入财政转移支付中切实保障报账员的工作权利

只有保障了报账员的工资不是由村干部说了算才能真正发挥报账员的工作职能,让他们在工作中放开手脚对村干部的违法、违规现象进行抵制和及时上报,以维护村集体资产不受损失。

结语

在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委托服务制度是目前比较常用的管理形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将村级的财务资金和账目由乡镇委托服务中心管理,在每个村集体中设置一名助理会计或者保帐员,村助理会计或报账员每个月定期拿着各种票据到乡镇委托服务中心进行报账,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大大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杜绝了村干部的现象,从而为保证村集体财务资金和资源合理使用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原红梅.关于完善农村集体财务委托工作的建议与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 2014(24)

[2]柴香珍.乡镇农村财务委托制度的实践思路构架[J]. 经营管理者.2014(22)

篇9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村务监管是以村集体资产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性监管。现行村务监管的价值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村级财务的监管价值。和谐与小康农村建设、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都有赖于村级财务的监管成效。本文所提及的模式是指一个系统运行所需的各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的方法方式、作用机理、制度安排、工作机构与人员配置的总和。鉴此,本文提及的村级财务监管模式是指确保村集体财务监督与管理工作所需的组织机构、制度安排、运作机理、设施与人员配置。

村级财务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大管家”,其对“三农”的影响层面与深度都是巨大的。如今,农村干群关系、村集体资产的管理矛盾、村民上访事件的背后都牵涉到村级财务问题。就现实考察,现阶段村务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村务管理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源泉是财务监管。村级财务监管模式是一个多因素组合的完整系统,这个系统的对外贡献主要由它自身的产出价值来体现。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村级财务监管模式自身就是一个多元组合的价值工程,是现阶段与今后一段时期村务管理中最具价值增长潜力的一极。

现今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农村将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性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时代。可以说,我国农村正处于一场新的伟大变革时期。这场变革的愿望源自民间“农民困难、农业低效、农村落后”的“三农”困境,其推动力源于倡导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执政党和人民政府。

梳理当今农村存在的诸多矛盾,抓住基础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先行突破,就可以抓住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或关键点。所谓“突破一点,解决一片。”那么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可能切入点在哪里?经过近些年对农村经济、农村财务、农村基层政治组织建设状况的观察发现:农村经济发展、和谐农村建设、农村干群关系取向、农民上访意愿表达等事件的背后都与农村财务有着深层联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监管失序和低效是产生现今农村诸多问题的一个症结。财务问题是如今农村矛盾的重点、农民上访的热点和干群关系的焦点。而农村财务管理的效性取决于农村财务监管模式的效性。鉴于此,可以得出结论:农村财务监管模式问题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的一个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

二、村务(财务)监管模式变迁及比较分析

(一)村务(财务)监管模式的渐进式变迁路径

梳理解放以来我国村务与财务监管组织与制度的变迁脉络,我们发现,我国的村务(财务)监管模式基本上是与党和政府对农村的方针政策、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以及农民群体的民主参与意识觉醒度有着密切联系的。基本上呈现出从带着深刻行政计划烙印的模式向自主、开放、民主的监管模式,从单一的政党主导监管到党、政、民多维监管,从行政附属的、停留于法规文本的形式性监管到组织化、制度化、独立的实质性监督的演变路径。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演变阶段:

1、从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村级财务集体化社队管理,到60年代初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管理模式。

2、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建立、村大队与生产小队消亡后的村级财务“空壳期”,到80年代中后期改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出台之后的村委会主导下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

3、从20世纪90年代乡村企业发展时期的村企合作共管,到20世纪末期的村账乡代管、会计集中办公和会计监理制。

4、从21世纪初叶的会计制、会计委派制,到今天新农村建设时期涌现的村务(财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管理典章制、村务(财务)决策听证制、村务(财务)民主议事会和村干部民事赔偿制。

从政治与经济的另一个侧面考察,解放以来我国的村级财务监管模式经历了:从强调行政命令主导下的计划性与集体性管理,过渡到生产模式转型期的财务监管中断,再到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乡村企业参与,最后到专门的代表民意、表达民主的财务监管组织制度出现。一句话,我国村务与财务监管模式在半个世纪中经历了由行政主导型向民主型的渐进式演变。

(二)现行村务(财务)监管模式及其比较

综上可知,现行的村务(财务)监管模式是从过去的监管组织制度发展沿革而来的,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资产规模的扩大、村民财务监管意识的增强和国家与地方村务(财务)监管法律文件的相继出台,在全国特别是浙江那些富有“浙江精神”特质的农村地区涌现出的富有创新性的村务(财务)监管组织与制度安排。这些新生的村务监管模式对于和谐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目标实现和农村小康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下文以浙江为例,对现行一些村务(财务)监管典型模式进行分析与比较。

1、村干部过错行为民事赔偿制——财务违法成本屏障。以往,村民对一些村干部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频频上访。由于村委会的自治性质,其成员职务行为造成的集体经济损失,最严厉的处罚不过免职,启动司法救济程序往往缺乏法律依据。基于这种情形,我国部分乡村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文本,规定村委会及其成员在村集体资产使用与处置、建设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土地征用款的分配与使用等村务的决策与执行过程中存在主观过错,造成集体经济损失的,将以责任人的财产予以民事赔偿。这些规定以签订承诺协议形式固定下来,对过错赔偿的认定、裁量与处罚进行界定。实践表明,在以协议形式建立了“村干部过错行为民事赔偿制”后,村级财务管理获得了经济与社会双重的优良绩效。

2、村民主议事制度——“股东会”失灵情况下的财务监管权力救济。村民主议事制度内核是由群众提出村务及财务的热点、难点问题,然后召开由村委、乡镇政府、村民代表参加的村民主议事会议进行表决,从中形成代表多数民意的决议,最后在乡镇政府监督和推动下付诸实施。议事的内容包括:村财务收支和集体资金的安排使用等村务(财务)重大问题。民主议事制发挥了村民、村民代表以及乡镇政府对村委决策与执行的双重监督。议论事件具有代表性,议题源于“民意”,决策动用“民智”,实现了过程监督,但民主议事会组织工作的财务成本较高。在村务(财务)治理结构中,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担任着类似于“股东会”的职能,是村治中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村委会具有“董事会”性质,执行“股东会”决议,只对“股东会”负责。村民以村集体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决策、管理与监督。民主议事制得以施行并取得成效,主要原因是在“股东会”不能正常发挥村务决策与监督职能时,一种凌驾于“股东会”之上的权力集团——乡镇政府,越过“股东会”,对村委会实施了控制与监督。实质是一种“股东会”失灵状态下的财务权力救济。

3、村级财务会计委托制——分离式财务监管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与山东、甘肃、辽宁等省份相继在保证“四个不变”(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与“五个统一”(统一财务制度、统一票据、统一审核、统一公开)的前提下采取了村级会计乡镇制度。村级会计委托制以村经济合作社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委托人,以乡镇会计服务中心为受托人,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签订财务会计契约,其实质是一种通过财务业务取得财务监督效能的监管形式,是一种异地的、与财务活动主体单位分离的监管模式。实践证明,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治本之策,是提高村务财务公开水平的有效载体,也是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对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村集体和广大群众利益,从源头控制财务违法行为,控制村集体的非生产性开支都具有重大作用。

4、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财务的“监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负责,按《村务监督制度》,在村集体资产管理、集体土地征用费分配与使用、集体项目收益和分配等方面对村委会工作实施监督。现实中,我国的许多农村民主理财小组由村委会主任或其成员担任组长,民主理财小组实际成了村委会辖下的一个分支机构。所谓的村务与财务监督,实质是“自己”监督“自己”,没有形成决策-执行-监督三维权力制衡的回路系统。《村务监督制度》规定,村监会可对村委会不按村务管理制度规定做出的决定提出废止建议;根据多数村民和村民代表意见,可对不称职的村委会成员提出罢免意见,依法启动罢免程序;可根据多数村民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村委会进行听证,村委会拒绝听证的,监委会有权向街道办事处或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申请救济。村监委会作为村两委之外与村委并列的权力组织,脱离了与村委间的财权、人事权力依附,从而保证了对村委村务与财务的有效监督。监委会的功能类似于财务管理体制中的监事会。监事会是对执行机构的财务决策与目标实施情况进行控制、评价、建议的组织。监委会权力公授,从而保证了监委会不受制于村两委而独立行权,完成了我国现行村治权力结构安排中的一次伟大创新。

三、基本结论

第一,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性与趋向性判断,在现阶段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村务管理都将以村级集体资产的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管理已成为村务管理的一

个重要价值取向,村务管理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价值主要取决于村务(财务)监管模式的运作价值。村级财务监管模式因此成了村务管理的一项价值工程,成为村务管理中最具价值增长潜力的一极。

第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级集体积累的日益增长、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和农民民主参政意识的觉醒,在城镇郊区、农村工业化先行区、农村城市化区域和经济较发达村庄当中,农村财务监管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价值越来越显著,农村财务及其监管体制创新已上升为我国农村的一个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

第三,现今在我国出现的一些村务(村财务)民主监督组织与制度安排主要是在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纪委、农经站、农办、乡镇政府推动、主导下催生的。这表明当前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有效、适时组织与引导(但不是越位包办),政府重视就能见成效。但必须尊重“民意”,汲得“民智”,赢得“民心”。

第四,对农村集体积累不多的行政村,在集体经济相对比较穷困的村庄,村民对财务管理、监管模式变革的愿望并不强烈,而这样的村庄占到了70%-80%。在这种类型的村庄中,更需要村以上政府力量的介入,确保村新农村建设工程、农村公共品投资、脱贫项目、村庄与农田改造工程等财务监管具有效率。

第五,全国各省份的村务(财务)监管法制建设,必须经历从粗略到精细,从组织缺乏到组织保障、从民主与公开到与委派,实现了从属地监管向异地监管、从村委会控制下的被动监管向乡以上政府主导下的主动监管的转变。

篇10

为认真做好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肃我镇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制度,维护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堵塞财务管理上的漏洞,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近期内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清理“小金库”工作。

指导思想

以上级有关精神为指导,以财经法规为武器,以规范财经财务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杜绝违法违规财经行为为目的,切实做好我镇“小金库”清理工作,迎接全县检查验收。

清理范围对象

全镇所有财政拨款开支的行政事业单位,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未列入镇财政帐户,私自存放,由个人保管或以私人名义存储的各项收入都属于“小金库”的范畴,具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侵占、截留、隐匿各种应上帐收入。

2、以虚列支出、资金反还等方式转移资金,私存私放,不将收支列入单位会计帐内的行为构成的收入。

时间安排

1、自查上报阶段(2012年8月1日至2012年8月5日)

在此阶段,镇政府将召开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进行动员布置。各单位开展自查清理填报工作,经各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名后,将清理结果(资金数额、资金来源)上报镇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集中清理阶段(2012年8月6日至2012年8月15日)

领导小组对各单位清理结果研究汇总,由镇党委提出处理意见。组强有关职能部门对各单位清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3、清查处理阶段(2012年8月16日至8月31日)

对集中清理阶段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处理意见,追究责任,清查处理。

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全镇“小金库”清查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市有关精神,镇委、镇政府成立了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曾莹为组长,镇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为成员的“小金库”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各单位要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实行站所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确保本单位“小金库”清理工作任务按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