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立意范文

时间:2023-04-01 15:4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作文立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作文立意

篇1

一、对比求“异”,开拓视域

在对比型材料作文审题时候,首先必须要弄清材料所给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从而在事物的矛盾关系中进行客观冷静的对比分析,找到事物矛盾关系的差异性。这样考生可以把矛盾的差异性和材料的情感倾向性结合起来,从中挖掘出与众不同的作文立意原点,最终摆脱立意上“众人一面,千人一腔”的困境,开拓出立意的全新视域。

2014年江苏卷的作文是关于青春的“朽”与“不朽”的问题。其实这个作文题目本身就有着很强的思辨性,青春的“朽”与“不朽”本身就是一组显性的对立矛盾,这种显性的对立矛盾也为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形成思辨能力提供了先决条件。但由于新材料作文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延展性,对于审题立意来说角度比较宽广不易偏题,却容易造成大面积的立意“撞车”,也使得阅卷者审美疲倦难得高分。2014年江苏考生大多数都是写“青春不朽”“享受青春”“珍惜青春”等,其实多数考生只是单一的选择了“朽”与“不朽”的一个方面来写,却忽视了“朽”与“不朽”内在的显性对立矛盾。从材料作文的题旨来看,青春的“不朽”应该作为写作的重点,有着命题者的倾向,但也不能忽视青春的“朽”,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理青春又不能“不朽”,所以学生面对这样类型的题目就必须抓住显性或隐性的对立矛盾,把握内在矛盾关系,客观冷静的对比分析并抓住差异性,更要结合题旨情感倾向,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点作为审题立意的原点。例如2014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朽叶的栀子花》就是由深巷锅贴老太联想到青春的“不朽”,既关照了材料的对立矛盾由在情感倾向上有所侧重,可谓思辨性很强。

二、类比求“同”,探寻本质

在并列型材料作文审题时候,首先必须要弄清材料所给事物之间的并列关系,从而在事物的并列关系中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各则材料的立意指向,并找到各则立意指向的相似性,以此把这个立意指向的相似点作为审题立意的原点,确保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鲜明与准确,从而把握住材料中的本质。

2013年浙江卷的作文是“三句话看童心”。作文材料是由丰子恺、赫胥黎、菲尔丁三个人各一句话构建成的并列式材料。这种并列材料的审题立意时,我们就必须先逐一分析其立意指向,然后把各则材料的立意指向综合起来从全局把握,或是相互弥补或是取其共同之处来做整个材料的立意原点。我们所常见的并列材料多是取其共同之处,而这个共同之处也就是材料的核心所在,以此原点来立意肯定会赢得精彩。从2013年浙江卷材料作文来看,丰子恺那句话的立意指向应该是孩子童真的可贵;赫胥黎那句话的立意指向应该是人不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失落那最美的童心;菲尔丁那句话的立意指向应该是失去了孩子的童心也就会变得世俗。透视各则材料分析立意指向,综合起来最为恰当的应该落在“保持童真”这一指立意向上。例如2013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勿忘初心》就是由“钻石”与“珍珠”珍贵的界定开始,接连回忆自己攀爬大银杏树数叶子和浦阳江旁的泥潭、废船上嬉戏两件事来写初心的可贵,最后写自己要保持那柔软、憧憬。其实这个考生就是在三则材料中抓住了共同的本质的立意指向“童心”。

三、联想求“真”,追求深邃

在联想型材料作文审题时候,首先必须要弄清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和隐含意义,从而在这种逻辑关系和隐含意义中深度挖掘出材料的现实指向,并由此展开发散性思维,联系当下的社会生活,并能发现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隐含意义相契合的立意原点,这样既能保证审题立意的正确性,也能使作文因现实指向而变的深刻、透彻。

2014年福建卷高考作文是“空谷”。作文材料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三个关键词即空谷、悬崖、栈道桥梁。要想做好审题确定立意就必须要弄清材料的逻辑关系和隐含意义。先看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来说是因果关系,因为看见空谷,才能联想到悬崖和栈道桥梁,即空谷是原因,悬崖、栈道桥梁是联想的结果;从各体之间来说又是矛盾的关系,看见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而有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也就是说不同人不同心境结果却是不同的。再看它们三者之间的隐含意义,空谷的隐含意义是问题、事物、环境等,其实它就是一个外在条件,而面对这样的外界条件人们的反应却不同。这时我们可以把悬崖理解成危险、绝境等,把栈道桥梁理解成求生的路径;也可以把悬崖理解为问题、困难,把栈道桥梁理解为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也可以……例如2014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生命的摆渡》就是由泰戈尔的话开篇并引出观点,又连续写了桑迪亚哥、巴尔扎克等人物来论证面对困难需要够的勇气,最后在结尾强化了自己的观点。其实这个考生既弄清了空谷、悬崖、栈道桥梁三者的逻辑关系,也弄懂了三者之间的隐含意义,立意深刻、思辨性强,可谓是佳作。

篇2

第一讲究是“阔”

何为阔?下面通过例子来探寻其规律。如:以“老师”为话题,将如何立意?

写人时要跳出写好老师的窠臼,只要在学习、生活中给予鼓励、教育、启示的,不论老少、不论在学校教没教过你都可为师。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及其他事物也可以为师。如瓦砾间顽强生长的小草,成熟时却总是低头的稻穗,毫不屈服、节节攀升的劲竹……(植物);团结协作的蚂蚁,遭重创仍然热爱生命的蝴蝶,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罢不休的蜘蛛……(动物);沉稳的山,风雨后的彩虹,启迪做人的书籍……(大自然、事物等)。奋进中的挫折、生活中的教训等都是我们的反面教员,也可为师。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痛苦警戒我们少走弯路,这难道不是良师吗?(事件)

阔就是要横向扩展、发散,立意时把人、事、景、物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思路开阔,才能创造出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写作天地,新颖的立意也一定会接踵而至。

第二讲究是“深”

立意要发散、开阔,也要高远、深刻。如:以“水”为例,又将如何立意?

一提到水,同学们马上会想到:江、河、湖、海,水滴、小溪、瀑布、雨水,汗水、泪水、苦水……水可谓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如果对此深入思考,就能发现水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有位考生动笔时,从“水”联想到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他写道:老师,我是舟,你是海,没有您的载托,我怎能够远航!老师,我是泉,你是山,没有您的孕育,我怎么能涓涓流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想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瀑布之下横空架起的彩虹,是巨流粉身碎骨的杰作”由瀑布的壮观景象,意识到只有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才能创造人生的壮美。

可见立意讲究“深”,就要由浅入深,由表人里循序渐进地作深入思考,就要善于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在文章中表达出对人生、对社会有价值或有意义的观点。

第三个讲究“新”

立意要想胜人三分,还要大胆创新。面对话题“传递”,你很容易想到物与物之间的传递。如:接力棒的传递、信息的传递、奥运圣火的传递等。对此你应该大胆思考,创新思维,就会联想到除物能传递,虚化的精神也能传递,如爱心的传递、孝心的传递等。也可以从反面批评一些丑恶思想的传递,以及生活在某些环境的小孩会受到大人思想的传递。还可以从高处立意,一个民族的生命在于传递,没有传递就会终结,中华民族文化也正是通过传递不断更新。因此,我们可以从自然、社会、家庭几个方面来创新思维。放眼自然,落花对枝头花的喃喃细语,传递“化做春泥更护花”的使命和责任;燕子南飞,生生不息,代代延续,传递着对生命永不停息的追求。放眼社会,公交车上一个个让座的身影,传递着爱的温暖;校园里一声声响亮的问候,传递着学生的精神风貌、校园的教育文化。放眼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则向孩子传递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我们还可以穿越时光隧道,把目光聚焦到历史,或把历史和现实交织起来,如雷锋精神的传递、儒道精神的传递、精神的传递、航天精神的传递等。

立意的创新,就是善于思考,另辟蹊径,别具一格。

第四个讲究是“精”

立意,要去粗取精,精益求精。面对“生命”为话题,你自然会想到人的生命,叙写残疾人的生命如何坚强。其实,何止人有生命,动物、植物乃至人世间的万物都有生命啊,如把山崖上一朵花和自己的坎坷经历联系在一起,折射生命力的顽强。面对话题“起点”,人们一下就想到做事的起步,这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未进行深入思考,未能领悟“起点”的内涵。如你从妈妈下岗摆小摊想到生活新起点,而后妈妈生病,让你星期天代看小摊,忙前忙后,又累又乏,当作“孝心的起点”或体验生活的起点。这样的立意就显得深刻。

篇3

一、同向思维进行推导

同向思维就是按照材料所给出的事物规律进行思考与推导,也就是从材料作者的角与立场去思考与分析问题。因此在阅读材料时首先得明白材料说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等相关内容,从而提取出有价值的材料。

(一)仔细分析关键内容。在材料当中有一些内容它实际就包含着作者所持的不同观点。例如“困难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块垫脚石,而对于有一些人来说却是绊脚石。”在这一则材料当中的关键内容有“有些人”、“垫脚石”、“困难”,其实包含了人对于困难的两种态度,虽然材料当中没有说明要支持哪种态度,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才能写全面。

(二)确立自己的观点。在上则材料中虽然没有明确给出要支持的观点,但并不是要让学生去进行简单的正反阐述,而是要让学生去表明自己的大度,这就为学生留下了空间,学生只要写出自己支持与反对的理由,文章也就基本完整了。

(三)寻找相关例证。在阐述的过程中,要想让自己的观点得到有力的支持,就必须选择一些相关的例证,让第三方来为自己的观点代言,自己的观点也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在写作时只要将例证写完整,自己的观点也就自然地包含其中了。在选择相关例证时要注意选择那些大家都认同的了解的内容,读者一看到这样的内容就明白你要说什么,再者选择例证时要注意选择那些自己能驾驭的。

二、逆向思维寻找新角度

利用反向思维就是对所给材料进行反向思考,通过分析材料反向内容所持的观点,展示其错误所在,从而达到预期说服效果。有一类材料,它的观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一般是从几个例证中推导出结论,而这些结论相对来说比较武断,在分析此类材料时,首先得弄明白材料所持有观点,要从整体来理解材料,在写作时可以顺着自己要表达观点相反的方向去阐述,通过揭示自己反对的观点,进而达到论证自己观点的目的。

(一)寻找话题。写作时首先得找到切入点,可以从自己反对的观点入手,通过分析其错误,达到表达自己观点的目的。在以上材料当中,将困难当成绊脚石者,安于现状,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者是一切以安定为大局,以自己“不变”来应对“万变”,这样也与世无争,摆出这些观点之后,再摆出自己的理由,其实这是一种懒惰的体现,是为自己不努力找的借口。这种写法虽然刚开始为别人说话,其实最后还是为了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寻找话题时同样要注意把话题找准。

(二)揭示谬论。有一类材料内容表达不够全面,乍一看是正确的,但是仔细一看却过于武断。诸如材料作文“只要坚持就能成功”,可以将题目变形为“坚持=成功”,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如果将题目变成“只要坚持就能成功吗?”这个材料所包含的内涵就扩大了,诸如坚持了不一定成功,还要看方向或者方法,但是不坚持肯定不会成功。对于这一类材料,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材料内容,将作者的真正意图弄清楚,如果学生不进行补充,反而使得可利用的材料过少,写作时也容易被一些重复性的内容困扰,最终不知所云。

(三)借用反例求新颖。有一些论断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是这些内容存在有一定的空间与环境,在一定的环境当中,这些论断则会变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在写作时只需要让学生多举一些相关的例子,最后再给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写法更容易写出新意。例如“人多力量大”这一观点,在当时的环境当中被证明是正确的,但是在有些环境当中它就不正确了,诸如在拉车时,如果所有的力量都变成合力,则是人多力量大,如果拉车的人相互牵制,力量则会被抵消,这时人多就不一定力量大了。在写这样的内容时,要注意交待清楚环境的变化,而不是一开始就去否定,这样才能让别人信服。

三、正反论述,综合说理

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两面性。对于一些材料,它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就有好几个,对于这类材料,不妨从多角度来分析材料内容,最终选择比较新颖的正反观点进行阐述。其实这也是整合思维的体现,在阐述的过程中,不需要用一种观点来批评另一种观点,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在写作时,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相互转化,最终表达出学生自己的观点。例如“待人要宽容吗?”这个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有两个答案,要或者不要,待人要宽容,就得说明白在什么情况之下需要宽容,反之又应当如何,学生在写作时,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实际上已经融合在一起。这类阐述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说明,说服效果要远远好于单一方面的论述。

篇4

一、从材料中直接“勾出话题”

例如,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自己写好字。

该勾出哪个字作话题呢?当然是“逼”字。为什么该勾这个字?这里有什么规律吗?有。这个材料中,有两个对象――书法家、练字的人,哪一个是主要对象?书法家。他的主要行为是什么?让练字的人惜纸逼自己写好字。于是,可以概括出从材料中直接“勾出话题”的基本方法:抓住主要对象的主要行为,勾出表达主要意义的关键词。

二、用“定性求因”的方法,从材料中提炼出话题乃至立意

定性求因,就是在看清对象行为后,通过确定其性质,分析其原因,最后提炼出话题的方法。

基本模式:对象――行为――确定性质――分析原因――话题(立意)。

例如,材料:土,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漂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

对象 行为 性质 分析原因 话题(立意)

土 附着大地成为土壤 对 找准了位置 找准位置

漂浮空间成为尘埃 错 没找准位置 找准位置

掌握了“定性求因”的基本方法,还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1)一个材料如果有几个对象,可以抓住不同对象,分别分析提炼,这是一个材料可以写出许多立意不同的文章的原因之一。

例如,材料:2013年3月15日上午7时30分许,郑州市建设路与桐柏路交叉口一处公交站牌附近,20多位头戴红帽的老年人志愿者发出了“给年轻人让座”的倡议。1路公交车到达绿城广场站时,一位老人让座给一名年轻女子:姑娘,你坐吧!女子连忙推辞。两人谦让一阵后,女子坚持不坐,老人也站在座位旁,此时车厢内站着约20名乘客,没有一人坐下。

对象 行为 确定性质 分析原因 话题(立意)

角度一:老人 让座 对 理解尊重年轻人 理解尊重

角度二:老人 让座 错 背弃尊老传统美德 继承美德

角度三:女子 推辞 对 尊敬老人 尊重

角度四:女子 推辞 错 辜负别人好意 珍惜

角度五:老人、女子 让、推 对 彼此谦让尊重 让是风格

角度六:老人、女子 让、推 错 座位空置(浪费) 节约利用

角度七:乘客 不坐 对 彼此礼让 让成为风尚

角度八:乘客 不坐 错 不作为 积极作为

(2)对同一个对象的同一个行为,可能作出不同的性质判断,这也是一个材料可以写出许多立意不同的文章的途径。

例如,材料:有个人吃了变质的食物拉肚子,他去找医生看病。医生给他点了两滴眼药水,告诫他说:以后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

对象 行为 确定性质 分析原因 话题(立意)

医生 滴眼药水 错 不对症下药 治病要对症下药

医生 滴眼药水 对 治病先治本 治病先治本

医生 滴眼药水 错 不解决当务之急 要分清轻重缓急

(3)分析对象的行为,不可断章取义,要抓住矛盾的焦点。

例如,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美国最古老的纳尔逊中学的大门口,有两尊黑色大理石雕塑,左边是一只苍鹰,右边是一匹奔马。左边的苍鹰代表的是一只被饿死的鹰,它为了实现飞遍世界的远大理想,苦练各种飞行本领,结果忘了学习觅食的技巧;右边的一匹马代表的是一匹被剥了皮的马,开始的时候它嫌它的第一位主人(一位磨房主)给的活多,乞求上帝把它换到一位农夫家,上帝满足了它的愿望,可是后来它又嫌农夫给它的饲料少,最后它到了一位皮匠手里,在那儿什么活也没有,饲料也多,可是没几天,它的皮就被剥了下来。

要求:请就其中一尊雕塑的寓意(也可兼顾),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篇文章。

分析:

如果选写第二尊雕塑,按照常规方法立意一般没有问题。

对象 行为 确定性质 分析原因 话题(立意)

马 嫌活多嫌饲料少 错 不知满足 人应有知足之心

追求到不干活饲料多 错 索求过度 人生不能只索求

落个被剥皮的下场 错 贪图安逸 生命价值在奋斗

但是,如果选写第一尊雕塑,就可能出问题了。

如果用“勾出话题”的方法立意,可以根据对象鹰的行为勾出“理想”“练”“忘”这些词语做话题。造句立意,可以造出“要有远大的理想”、“苦练是成功的途径”、“不忘过去,牢记教训”之类的句子,但是,如果写这些道理,很显然,严重偏题了。

如果“定性求因”,仍然只抓住鹰“实现理想”“苦练飞行”来做性质判断,也只能定性为正确,去肯定理想,肯定苦练,也落得个偏题的结果。

原因何在?就是没有看到材料中鹰这个对象的行为是由正反两面构成的,正反两面形成了一种矛盾,矛盾的焦点才是这种材料的意义所在。对这种材料,应该这样分析:

对象 行为 确定性质 分析原因 话题(立意)

鹰 练飞忘觅食 错 (焦点)看问题片面 虑事要周全

(焦点)只片面发展 发展要全面

(焦点)只求发展 不能忽视生存

(焦点)只求高端忽视基础 发展先夯实基础

三、漫画材料的分析,方法同此

对象 行为 确定性质 分析原因 话题(立意)

角度一:早点单位 拒绝应聘人 错 重外表不重才能 重才能

角度二:应聘者 应聘被拒绝 错 不注重外在形象 内外兼修

四、验证训练

用定性求因的方法分析高考材料作文题。

例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材料: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对象 行为 确定性质 分析原因 话题(立意)

角度一:船主 送红包感谢油漆工 对 知恩报答 感恩

角度二:油漆工 顺手补洞挽救了生命 对 顺手 爱心

发现小洞 细心

补小洞 责任

小善大爱 善心

篇5

新材料作文是相对于传统材料作文而言的,两者都属于材料作文的范畴。传统材料作文限制多,限定文体,要求作文时必须结合材料。新材料作文则没有那么多的限制,也称为题意作文,即命题人仅仅给出材料,但是不给出话题,学生可以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自选话题和角度进行立意,自主选择作文的文体,自主给出作文题目。新材料作文可以叙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大事小事,新材料可能是单一材料,也可能是多则材料、漫画图片,而且新形式在不断增加,但主要还是以单一材料为主。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单一的新材料作文如何审好题,立好意。这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得分的关键所在。

审题立意,即对所给材料进行细致周密的审查、分析,从中正确判断文题所要求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表现手法及文章格调。其中立意是最关键的一步,“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是根据材料确定好一个明确的中心,立好意是紧扣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具有启发性的、贴近时代的、充满哲理的立意。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出题者一般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注重题目设置的开放性,比如“自选角度”、“选好角度”、“选择一个侧面”等,虽然表面上为考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但是无疑增加了考生权衡和选择的难度,增加了选题的时间。而且在立意方面,考生要透析材料本质,完成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总结过程,由浅及深,对考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而且有时考生很难读出出题者的观点。以安徽卷材料作文“梯子不用时可以横着放”为例,材料中客户角度的观点是: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如果转换思路,则问题迎刃而解,题意中心是“转换思路”,但是有的考生却得出了“注意细节”、“处处小心”等观点,与出题者意图相差甚远,得分自然就低。

为了能让考生掌握好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进行专门的指导和训练,将审题立意提到一个高度重视的层面。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要遵循由浅及深、由易及难的步骤。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训练好单一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非常重要,不仅是大势所趋,更可以为多则材料作文打好基础。在训练单一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过程中,应采取以下五种方法,步步深入。

一、关键语句审题法

有的材料作文中关键性语句就是整个材料的中心,是材料的主旨,只要抓住这样的关键语句进行思考,就可以准确把握题意。教师要先将这种方法向学生讲解清楚,然后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练习,最后让学生自己搜集类似资料进行练习。

例1:贝利是巴西足球名将,他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记者采访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答案是:“下一个!”当他踢进一千多个球,成为世界著名球王时,记者又问了同样的问题,而答案依然是:“下一个!”

在这篇材料中,教师指导学生时要抓住关键词“下一个”,通过该词得出“永不满足、再接再厉的奋斗拼搏精神”的题意。

二、联想迁移引申法

有的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或者某种自然现象,即便含有关键语句,拿材料本身做文章也没有多大效果。这类材料的审题立意,必须向和社会、和人类相类似的现象靠拢,从而确立写作的主题,需要用到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联想迁移能力,这就比例1有难度。此时学生应先全面阅读材料,然后寻找材料中具有哲理的句子,细心揣摩,进而联想引申到社会现实中的相关现象,确定写作中心主题。

三、以果溯因审题法

因果关系是世界上最基础的事物联系形式,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相连。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中,采用以果溯因法,根据材料结果推理出造成该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够找到非常好的立意。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因此需要着重讲解,让每个学生学会并能灵活应用。

例2:古代有一个渔翁在一口井里捞鱼,第一天网捞成果是两条大鲤鱼,第二天网捞成果是三条青鱼,第三天网捞成果仅是几个虾米,第四天、五天一无所获,原因是什么呢?

分析:采用以果溯因法,结果是两条大鲤鱼,三条青鱼,几个虾米到一无所获,追寻原因,就是井里捞鱼,总有捞完的时候,因此快速明白材料主旨:到广阔的空间撒网,方有更加丰硕的收获。

四、联系实际审题法

联系实际的新材料已经成为当下高考作文的宠儿,2010年北京市高考作文就引入总理的故事,作文话题为“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于丹教授对现在高考作文的评价是“很社会,很当下,很思维”。对于这类材料,审题立意应该进行以下训练:

1.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习惯

关注时事是现在高中生的必修学习项目,不仅是政治考试,更是作文写作的必备基础。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方法有:(1)提醒学生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注意对重要时事进行摘抄记录,让学生认识到多关心时事,常写时评,对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大有好处。(2)教师和家长配合,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阅读报纸的好习惯。

2.要深挖材料

对于未直接说出所映射的社会问题的材料,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全面阅读后,继续深挖材料,将能联系到的社会实际问题都标记出来。

3.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

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正确的观点,把道理讲解明白,要培养学生做人的良好品质。如果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是扭曲的,那么文章的立意一定是有问题的。

篇6

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讲究审题;但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这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更有利于学生临场发挥,展示才华,但与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相比,新材料作文审题难度加大了。很多同学在审题立意上会出现失误,导致作文跑题、偏题,出现这种情况,高考总分肯定高不了。因此,审题立意的准确尤为重要。下面,我就来谈谈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三种常见方法:

一、 由果析因法

事物是联系的,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所以阅读材料后从原因切入立意,是一种把握材料主旨的有效方法。以下面这则材料为例,我来谈谈如何运用由果析因法。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在这则材料中,蜗牛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也没做,死在野草丛中。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呢?一方面是因为它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它想干“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东游泰山和南下爬到长江边,对它来说目标都太遥远,无法实现。另一方面,蜗牛放弃了远大目标后感到“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由于它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所以最终一事无成。这就是材料的寓意,也是材料的主旨。

从蜗牛的悲剧中,我们可以确立如下立意:

⑴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不能好高骛远;

⑵目标明确后要勇于拼搏,永不放弃;

⑶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

⑷心动不如行动。

二、 抓关键句法

所谓的关键语句包括:①材料中议论性的句子;②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③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对话;④“但是”“然而”……之后的句子等等。在材料作文中,只要抓住这些关键句子,也就把握了材料的主旨。例如下面这则材料: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

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德得出的结论,被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塞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然后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的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过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鞋匠的好奇》

在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发现,“好奇”这个词在标题和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所以“好奇”是最能体现材料主旨的关键,据此可提炼出最佳立意:

⑴、 好奇心往往是创新的起点。

⑵、 好奇心能带来意外的收获。

三、多角度立意法

当材料中出现多个人和物,他们各自有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从不同的人或物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确定不同的立意。

以下面这则材料为例:

上帝召开一个会议,了解自从赐给了动物的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

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上飞翔,在这个高度里,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也因此而生活无忧。

鸵鸟说:我用双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没派过用场,它背负在身上,已经成为了沉重负担。

企鹅说:我已经把翅膀变成了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在海洋的深处自由来往。……

在上述材料中,有上帝、鹰、鸵鸟、企鹅和人五个对象,根据材料,上赐给了动物翅膀,没有厚此薄彼。但动物们有的发挥了翅膀的作用,有的无用武之地,据此可提炼出材料主旨,确立不同的立意:

⑴从上帝的角度:对人、事、物要公平公正。

⑵从鹰的角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创造更好的生活。

⑶从企鹅的角度:要善于根据环境改造条件。

⑷从人的角度:尽管生活不尽如人意,但我们应该有崇高的精神追求。

⑸从鹰、企鹅的角度:成功者善假于物也。

篇7

话题作文已经考了四年。它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展,其本身已显现出若干发展变化。这里专说考生写话题作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题目自拟

对高考作文的“题目自拟”从考生的实际情况看,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

1.题目自拟的意义

“目”即眼睛。所谓“目以传神”,说的是眼睛的一个重要作用。文章的题目传什么“神”?首先是传文章之神,传达一种情感、一种追求、一种精神,总之传文章神奇之处;其次是传作者之神,传作者的写作睿智的题目能令读者眼睛为之一亮,不由击节赞叹。2002年有一位考生定司马迁在一个长夜的悲壮的人生选择,题目“历史从那一夜开始”,文题与文章的内容非常契合。把“历史”说在“从那一夜开始”,很引人注目,引人思索:怎么会有这样的“一夜”?“历史”真会“从那一夜开始”吗?这是怎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夜”呢?又如“诗意的栖居”用的是一位德国诗人的诗句作标题,已经使人看到一个恬然澄明的心灵,体会到某种诗意。读者在文章前又写了一个醒目的题记:“让人痛苦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生活中无休止的选择。”文章在写了应存一个平常心对待生命、困难、金钱之类以后写道:“让我们的灵魂可以在这功利的世界里有一处诗意的栖息地。”原来作者借这个题目,表达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价值判断。题目与文章相得益彰。这样的题目,自然有助于提升文章的层次,提升文章的感染力。

题目自拟表示写作角度的选择。话题作文的话题只是给了一个写作的大范围,给了考生一个竭智逞才的广阔天地。一般说来,用话题作题目,决定了文章是小题大做,而高考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题大做”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因此必须“大题小做”。小做,选择一个特定的角度,开一个较小的口子,往纵深开掘,就有可能写出好文章。如“找回诚位”、“人类有诚位”、“凭心灵选择”、“慎重选择”、“走好了,不回头”等题目却可以明确地看出作者选择的写作角度,这样的角度可使文章写得集中、写得深刻。而“学会发弃”这样的标题更显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写作角度,“求异”的特点格外鲜明。

放弃“自拟”的权利,以话题作文章的题目,就失去了文章的个性,让阅卷者烦腻。试想一下,成千上万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成千上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成千上万的“心灵的选择”,你看了心里烦不烦?

2.“题目自拟”的要求

怎样的题目算作好的题目呢?这可从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来看。

基本要求是简洁明白,即文学简练意思明白。如1999年“标准与答案”被移植了记忆的局《诚信是本》(2001年)、“凭羽灵选择”、“冬坡的选择”(2002年),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像“内心世界测试题及译解”,似乎不能算作好的题目。

较高要求是新颖有灵气。像“伤心儿女”(1999年)、“问世间情为何物”(2000年)、“持卖诚信”(2001年)、“历史从那一夜开始”、“爱的守望者”、“握住我的手”、“学会放弃”等,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当然,上面这些题目,都能清晰地体现出文章特点。这也是不能忽视的。

题目自拟与作文的其他环节一样,都需要作者多动脑筋,有所追求。去年碰到这样一名考生,她哭哭啼啼地对我说“我的作文走题了”。其实她的文章写得不错。她写外婆癌症晚期拒绝治疗,理由有两个:一是外婆一生爱美,如果化疗、放疗,头发、眉毛都掉光了,死后儿孙梦见这种样子是要害怕得要命的;二是子女经济都不宽裕,要求把有限的钱留着作孙子和外孙女的教育经费,文章写得很感人。我对她说:如果不用“心灵的选择”作标题,稍微改一下就更好了。她说可以改为“外婆的选择”或“外婆心灵的选择”。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对许多考生来说,拟一个较好的题目,“非不能也”,而是“不为也”。不要满足于有题目就可以不扣分,这样一个很低的要求。

二、“立意自定”和文章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一般说来,立意总是要自定的。如何在话题作文的范围内立意,这是一个大问题,这里不可能作全面探讨,着重讨论如何避免“撞车”。

在立意上“撞车”在所难免。一个省几十万考生,生活经历大致相同,接受的教育大致相同,思维方式也大致相同,这便是在所难免的主要原因。考试心志不大好,求稳求保险,也能“撞车”。要想不“撞车”似可从以下几方面作努力。

1.少喊口号,多写独特感悟

有人以为多用政治口号,便是立意深刻。于是有人写道:“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时时面临选择,只有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的选择,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选择。”这个看法当然是正确的,是符合“三个代表”的精神的,但是重在短短的800字的文章中把它说得有血有肉确实是不容易的,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一大二空”,自然不能称为立意高远。,30多年前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所谓“革命”中的一个“死囚”,写她的“无悔抉择”,弄得不好,就会简单地写成追求真理、为真理而献身之类,而作者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的心灵,用自己的心灵去写面临的人生的几次“无悔的抉择”,写她遭受残酷迫害的事实,用事实表达哲理,于是得出结论:“子弹能结束她的思想,却不能结束真理。”作者以这样一首小诗来收束全文:“她把带血的头颅,/掷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心,”这种意味深长的结尾向人们宣示了一种生活的哲理。这样的哲理,这样的立意,其深刻感人的程度是那种空洞的口号可以比拟的吗?

2.独辟蹊径,写出新的感悟

话题作文的试题给了一片写作的范围,一般的收缩话题,难以独辟蹊径,只有把话题收缩到某一个具体的“点”,独辟蹊径,才能成为可能。不过,收缩到某一具体的“点”上以后,还需要想一想别人可能写什么,可能怎么写,只有避开众之所想,才可能有点正的独辟蹊径。譬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许多考生把它收缩到“创新”这一点上。而当不少人都在“创新的意义”上做文章时,一名考生写的《创新永恒》却在“创新需要勇气,创新必须付出艰辛”上立意,写道:“因为新, 才不平凡,才需要勇气,才需要付出。也因为新,才值得付出。”另一种考生写的《吐出自足成虹霓》,其立论的基础是倡导创新,但作者却从论述个性的意义出发来揭示创新的前提,向人们提出,生活的意义在于创新,创新的主体是有个性的人,创新的目的又是为了维护和尊重人的个性。相比较而言,这两篇文章的立意都是有新鲜感,也是比较深刻的。

3.逆向思维,写出独到认识。

从思维的方法来看,在立意上出新,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顺向思维,向深处远处开掘;二是逆向思维,从反面想一想,往往可以有新的发现。譬如大家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你可以想一想,成功是不是成功之母?再想一想,成功是不可是能成为失败之母?人们常说“忠言逆耳”,你可以想一想,忠言能否不逆耳,甚至“忠言顺耳”?又如“心灵的选择”,有考生以《学会发弃》为题写议论文,这便具有逆向思维的特点。这名考生写道:“而对种种选择,要学会放弃。放弃是另一种形式的选择。”又说:“一经选择,已经没有回头路了。这时要放弃的不仅仅是一个选项,还要放弃所有的遗憾和悔恨,放弃这些,是因为人生只能往前走。背负着多余的包袱,无疑让人走得累而慢,不是吗?”这样的见解,就很有点新意。

当然运用逆向思维,在立意上有新的发现时,还得从正面作论证。你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就要阐述为什么“失败”会转向成功,就要用事实作论证。你说“忠言顺耳”,你就要阐述怎样的“忠言”才能“顺耳”,怎样表述“忠言”才能“顺耳”,接受“忠言”感到“顺耳”者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这样看来,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从本质上说,是殊途同归。

4.汲取营养,追求新的高度

有一些考生,平时阅读面比较宽,又善于汲取前人的精神成果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从而使文章的立意达到新的高度。有一名考生写了《崇高的心灵选择――谈悲剧之美》。作者写道:“悲剧的美也不在于情节以及演出时的舞台效果,而存在于它给了我们怎样的心灵交融。悲剧所造的人物形象是崇高的,其全部力量就在于在艰难的抉择面前,在他们崇高人格的支配之下,使他们的自由意志选择了崇高,虽然他们可能失败,倒下了,但他们却可以无愧地被称为崇高,这也就是我所认识的悲剧的美所在。”很显然,这名考生是借前人的悲剧理论家,使自己文章的立意有了新的升华。

应当说,前人的一个独到发现,一句精辟的见解,乃至一首蕴含丰富的小诗等待,用得好,都可以使文章立意达到新的高度。上述四点,我们强调的是从大处、高处、

深处立意,力求在立意上有所

“创新”。

这里还得提请同学们注意两种情况:

(一)立意要有时代气息,要善于从现实的生活实际出发,努力发现新问题、新事物,用时代的新理念去重新审视传统的事物或看法,在看似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有新的发现。

篇8

关键词:诗歌类材料作文;现代诗;意象

高考作文以其在高考语文学科中占据的半壁江山重要地位而倍受大家关注,2013年也不例外。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学科一结束,不少考生心里就发虚,都担心作文会否偏题、离题。笔者有幸参加了2013年6月福建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听闻作文组组长的阅卷后质量分析,结论是:大家并非“忧天”,2013年福建考生作文平均分比去年下降,偏题离题现象较为突出。

本次考题材料是顾城的一首诗歌(原诗题为《忧天》,诗人顾城,考题中均未标注)。诗歌语言特点的概括性与多义性,增加了作文审题立意的难度,以诗歌尤其现代诗作为作文材料形式出现,自2004年来福建高考作文2013年是首次,让不少考生意外,看不懂诗歌内容,也就无法准确立意。

一、考生习作片断

以下是本人在阅卷过程中看到的部分考生的作文(开头、结尾)片断,立意大体有以下几种:

片段1.“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派。……地球失去引力?肯定和我们人类污染环境有关系,呼吁人们,好好保护地球吧……(抓“失去引力”)

片段2.“个人与集体”派:……地球失去引力,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同理,一个人如果离开集体,那么也将困难重重,所以个人是离不开集体的……(抓“无依无附”)

片段3.“找准位置”派:……树根只有向地底扎根才能保证树木长得枝繁叶茂,一个人若不想无依无附也得像树根一样找准自己的位置……(抓“扎进地层”)

片段4.“未雨绸缪”派:……地球失去引力后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我感到惊恐。生活中为避免出现类似的惊恐与忧心,需要我们常怀警惕之心,未雨绸缪……(抓“惊恐”)

二、原因思考

诗歌作者顾城虽是朦胧派诗人,但此诗内容却一点也不朦胧,最后一句甚至把意思都表达出来了,但就是这么一首不难的诗,居然难倒了一大批考生,令人深思。除客观上2013年福建整份试卷稍难、思维强度较高而导致考生写作时间太紧之外,主要还有主观上的原因:相当部分考生审题能力弱,没有完全看懂这首现代诗,而只看到“角度自选”就抓“一鳞”弃“全鱼”地片言立意、局部立意。

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王立根老师说:“作文要想得高分,首先得读懂材料,包括在材料背后隐藏着的某种信念。”本次阅卷指导组作文组长余岱宗教授在阅卷后质量分析时也特别指出:“根据材料写作,不可能只取局部,而不看整体立意。不是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写,大家千万别被通常的一句套话‘角度自选’所迷惑。”而一些考生并不明白这个道理,随便从诗歌中选取一些词句进而联想和发挥,于是就有了诸如以上的立意。他们或读不懂诗歌,不理解诗歌材料含义;或朦朦胧胧,半懂不懂;或抓现象而弃本质;或抓“一鳞”而弃“全鱼”,不抓整体而抓局部地片面解读、过度解读,甚至错误解读。

考生审题能力弱,读不懂诗歌的现状则反映出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教学的缺失。缺失造成的原因涉及教材本身的编写以及教师的实际教学两个方面。

其一,教材编写上。在人教版高中教材中,现代诗只有包括《沁园春・长沙》等4首新诗在内的一个单元,且被安排在必修一第一单元,教师学生都不重视。

其二,教师的实际教学上。诗歌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常运用意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歌(尤其现代诗)意象繁杂,不好学更不好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高考不考,大多数教师就“读诗歌,讲背景,介绍作者”急功近利走走过场地教学,对现代诗形式及诗意不作任何解读,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看、自己抄主旨……如此,学生怎能读懂诗歌的意象、意境并分析诗歌的主旨呢?高一下来,对现代诗解读能力还几乎为零,高二、高三又不再涉及现代诗,当现代诗最后作为作文的材料出现在高考中时,学生不懂借助诗歌意象理解材料进而审题立意也就成为必然了。

三、出路探究

意象,解读现代诗歌的钥匙。

1.思想上重视

从高一开始,教师就要重视现代诗教学,寻求解读诗歌的钥匙――意象。“意”是意念,“象”是物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本次考题具象征意义的重要意象是:流星、树根、地层、“自由”。)

2.训练内容分层分块

如果仅仅只学习教材上一个单元的现代新诗显然远远不够,教师应拓宽内容,通过指导学生鉴赏一些名篇佳作(如郭沫若的

篇9

作文化大为小七法

有人说,一滴清水不能使一杯浊水变清,一滴污水却可以叫一杯清水变脏。你以为如何呢?请以“一滴清水”或“一滴浊水”为话题,联想想象,联系实际,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体裁不限,题目自拟。

化大为小方法之一:扩展话题法。

一滴_____的清水 一滴______的浊水

一滴_____的清水 一滴______的浊水

一滴_____的清水 一滴______的浊水

一滴_____的清水 一滴______的浊水

一滴_____的清水 一滴______的浊水

一滴_____的清水 一滴______的浊水

一滴_____的清水 一滴______的浊水

化大为小方法之二:提问话题法。

谁是真正的清水?

天下都是浊水吗?

清水永远是清水吗?

篇10

一、品味语言,提炼观点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作文试题

单从材料语言方面看,商人和老切割师各说了一句话。商人的话语中揭示了钻石切割的两种可能:一是切割成功,钻石增值;二是切割失败,损失巨大。商人的话并不是本材料的重点,只是为后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告诉我们:切割钻石存在风险。在众切割师不敢动手的情况下,老切割师与众不同,他周密设计,亲自指导,一举成功,老切割师的一番话要仔细品味――“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传达了这样一些内涵:第一,面对风险,不能退缩;第二,成功需要具备诸多条件,如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第三,“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则是从做事的心态方面阐述的,只有不计得失,不虑成败,才能游刃有余。学生要由老切割师的一句“切割心得”放大到人生万事,谈勇气、写心态都是好的立意。

二、分析行为,提炼观点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201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试题

材料中主体对象有探险队和蝴蝶,我们可以从两者行为角度分析。第一,探险队的行为。第二,蝴蝶的行为。

三、探究结果,提炼观点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2013年广东省高考作文试题

慈善是一种美德,富翁对三家的施善行为,却有截然不同的三种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去分析原因;三个家庭不同的选择,是怎样一种心态,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都能提炼出新颖的立意。第一个家庭面对捐助是感激、高兴,认为捐助是富人应该做的,是无偿的,容易助长依赖、不自重心理;第二个家庭犹豫接受,声明偿还,体现较强经济意识,能够知恩图报;第三个家庭谢谢好意,拒绝接受,注重尊严,有骨气,有自强意识甚至对富人不信任。综合起来看,同一行为,结果为何不一样,我们可以试问:施善方式是否妥当,能不能既帮助到别人又考虑到受捐者的心理,施善是否应该仅仅停留在金钱、物质方面,有没有一种精神关怀或能让穷人学到技术走上富裕的方法,如何处好富人与穷人的关系,穷人不再有仇富心理而是与富人和谐相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