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警的指标范文
时间:2024-03-06 17:3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预警的指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在财务危机预警模式中引入非财务指标的必要性
(一)财务预警模型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引入非财务指标
1.财务困境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对于财务困境理论的理解,从定义上我们能够明显的看出它主要是从财务指标,这种可以以计算来表现的外向形式。同时在我们进行财务困境的预测分析时,也是由于财务理论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迄今为止对于公司的财务困境的概念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并且缺乏一些能够准确预测困境中所应包括的预测变量的经济理论支持。财务困境理论的界定是由于关注点的偏离,缺少对非财务指标深层次和根本性的探究,以及大多数学者在进行财务困境理论研究时对非财务指标的忽视,这也是使得其困境理论无法深层次的剖析企业在经济运行中产生问题的重要结点。由于非财务指标贯穿于企业的各个角落,从而在我们探究财务困境理论时,把非财务指标引入其中并把它作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2.财务指标缺乏可靠性和前瞻性
由于缺乏相对可靠的财务困境理论的理论性支撑,因而,传统的财务指标在财务危机预警中存在很多缺陷。在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时,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他们的研究都是以会计信息是真实的这一假设为前提条件来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并且,在研究财务困境的发生与财务指标的关系上,基本上都是基于已有的模型来验证,更多的是缺乏深入的对陷入困境的原因与环境的探讨。
3.财务预警模型存在局限性
最先被引用于财务预警模型中的是单变量分析法,它最早也是被用来对一些企业进行破产预测分析。在破产预测分析中,由于可以从一些财务困境企业中分析出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不同点,从而也可以从它们之间的差异中找到财务的预测点。在1932年,就有一位经济学家Fitzpatrick对此开始了最初的研究。Fitzpatrick把19家已经破产的公司与没有破产的公司进行比对,同时运用单个财务指标量来进行预测,最后结果发现评估能力最高的财务比率是是股东权益净利润率和股东权益/负债率。再就是在1996年,为了使单变量分析法的预测能力更进一步深化,于是Beaver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来对发生破产的企业财务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其得到很好的改善。然而,单变量分析模型虽然是最早应用于企业财务预警实证研究的,并且在运用的时候也相对简单。但它排斥其他指标的作用,信息量狭窄是单个财务指标的最大缺点,因此它不能够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折射。由于财务指标的不同,则对其进行判断得出的结论有时也可能是截然相反的,例如有的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差,然而流动性较好,可是根据流动性指标可被判别为非财务困境企业,但是根据盈利能力指标又可判别为财务困境指标。有时,模型还会受到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些局限性严重影响了指标的适用性。
(二)非财务指标是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根源
1.非财务指标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
在众多的财务危机预警因素中,财务指标一直作为可以被计算出来的财务形式应用于各种预测模型中,非财务指标由于无法用财务数据计算,因此常被忽略。然而,非财务指标则影响着企业的整个运行机制,不论是其构成的各个因素,还是整体运行框架,亦或是内外部的关系,它都是影响企业运行的根本原因。
非财务指标定义广泛,它更能从多方面对公司财务危机做出预警。一般而言,存在着三类主要的非财务指标,即经营、顾客和员工。目前经常使用的非财务指标主要是: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战略目标(是指一项重要的并购或关键部分);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就是指员工对公司的满意程度等,其中涉及员工的培训、团队精神,以及管理者的有效性或公共责任等);创新能力(则是指公司的研发投资成效和新产品研发能力);技术目标;市场份额;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市场法律因素等。
2.非财务指标具有前瞻性和可靠性
从非财务指标所包含的各个因素就可以看出,无论从公司的哪个视角出发,它都能够从某个方面对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与控制。在公司的业绩评价和财务危机预警中,财务指标缺乏前瞻性和以及存在的停滞性是其具有的最大缺陷。在我们所计算与统计的财务指标中,其所代表的含义也只是前一年的经营绩效,它并不能为公司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创造未来的经济价值,因此,也就无法对未来做出全面的,更可靠的预警。非财务指标相对于财务指标的滞后性,它则具有很好的前瞻性,例如它会预知企业对市场进行投入和开发一些新的产品或者为了留住顾客和吸引更多的客户而选择建立市场份额时机与位置。通常为了使企业能够明显的改善经营业绩以及完成既定指标,这都需要依靠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及管理组织能力,从而来提高企业的财务预警能力,创造更好的公司前景。
(三)从实践看引入非财务指标的必要性
在对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式进行研究时,基于已有的财务指标模型对其的分析预测虽然在理论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实证研究中缺乏可靠性与可行性。在文中我们也已经多次提到过,财务危机预警理论的薄弱性致使财务指标在实践中缺乏可靠的依据,同时由于一些管理者的自身职业道德问题,也使得在发生财务困境时对财务指标的研究更是形单影只。从整个经济的发展环境中我们知道,现实的市场环境更是变化莫测的,它不论是经济政策的变化或是一阶段经济危机的波动,都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经济发生巨大的震动,更不要说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或经济决策层的变动了。
二、在财务危机预警模式中引入非财务指标的可行性
(一)从宏观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从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式的全面性出发,为了使其能够从整体上达到预期的效应,从而也得从企业的所处大环境出发。因此,不论是对于上市公司还是中小企业来说,从外部环境着手也是其最好的支撑点。
政治因素方面,国外的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早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加快了对风险管理中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立法。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我国的政府部门也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逐渐重视起来。因而在2001年时,财政部才开始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等相关文件;人民银行了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指引;证监会也了一些关于上市公司治理条例和证还司的内部控制指引等法规;国资委在2003年时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并明确了其主要义务。
(二)从微观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公司的内部结构主要包含风险管理哲学、公司文化、董事会、员工能力、组织结构、权责分配等因素。公司的风险管理哲学,是指公司从制定战略到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对待风险的一系列信念与态度。它代表着一种公司价值观,影响着公司的文化和经营风格,因此加强公司的风险管理哲学对如何应对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风险有很大的影响。公司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它形成于每一个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并且还影响着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和以及员工的凝聚力和发展理念、意识等。以此来加强公司的员工道德修养和业务学习以及管理人员的责任感等,都对建立和实施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预防体系有很好的环境和氛围。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它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计划等重大决策,因此加强董事会责任体系,对其做到良好的分工与平衡也是对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公司的战略,是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的稳定并为了不断的获得新的市场份额而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状况以及资源和能力的状况,从而制定的公司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途径的总体的部署。战略的失策可能会导致公司重大的财务危机,因此要防止公司的战略决策失误,从多方面衡量和分析公司的发展前景。为防止公司的战略风险,可以从内外环境两个大的方向出发。外部渠道则包括国家宏观政策、行业的法规和经济信息的渠道;新闻网络和抓野机构的出版物;客户和供应商提供的信息等。内部渠道则是:内部会议纪要以及战略分析报告;以往成功经验和重大失误;公司自身的战略规划、计划决策等。
(三)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上的可行性
虽然众多国内外学者在进行财务危机预警模式上的分析时,主要是依据的财务指标来构建模型的,但其建立预警模型的方法也随着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在不断改进。一些学者尝试在财务指标上加入了非财务指标的信息,并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使得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做到有效的互补。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预警模型的构建
(一)从客户维度的角度分析
客户维度,主要是指参与市场竞争的客户能力指标以及客户满意率指标。 客户满意度指标是从这三个指标方面体现,即顾客满意率、售后服务满意率(顾客投诉满意率)以及销售商品退(换)货率来衡量的。争取客户能力的指标则是从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开拓率来表现的,即市场份额、公司在整个市场上拥有的份额、对市场的影响力。
(二)从学习发展维度的角度分析
学习发展维度主要是从企业的员工来入手的。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满足顾客的需求,创造股东的最大效益,企业必须不断的成长,则就必须要做好对未来的投资。因此,在平衡计分卡的学习成长维度方面指标的设定,主要是为了组织的学习(员工的培训率,即组织学习的培训费用/公司的销售费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即组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改进)从而对人的管理的设定。选取三个有关学习发展维度的指标,
(三)从内部营运维度的角度分析
内部营运维度主要是从企业自身来考虑的。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使股东效益达到最大化,从企业自身来看,就应该要考虑到:企业究竟具有什么优势,擅长做什么。企业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做的最好,但是作为一个盈利性质的机构,企业必须在某些方面满足顾客的需求,拥有竞争优势,它才能立足。把企业必须要做好的方面勾勒出来,强加改善和改进,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指标的设定主要从创新流程,营运流程和服务流程三方面来划分。内部运营维度则也是从非财务指标方面来反映的企业在做好预警模式研究方面的重要一面。
(四)从财务维度的角度分析
平衡计分卡中的财务维度,是其他三个维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维度主要是从财务指标(它涉及到偿债能力指标、企业的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以及企业的发展能力指标)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做才能满足股东和投资者,并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然而,要做达到这个方面就必须对企业的各类营运指标以及各经营参数进行缜密的研究与统计,结合公司以往的发展方向与未来的经营目标,全面综合的来衡量企业的经营能力,这不仅能够为企业的股东创造更大的财富,更能为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做好提前的防范。
(五)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预警模型判别准则
整体来说,从平衡计分卡的各指标要素出发,我们可以把其预警信号分为两大类。一是,企业的短期预警措施;二是,企业长期的预警防范举措。
首先,从企业短期预警措施分析。在客户维度的指标系数中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多少,客户的保持率及新增率的增跌幅情况都是企业在短期的营运目标中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标准。。
其次,从企业的长期预警举措中分析,在平衡计分卡中,其顾客的售后服务满意率的指标变化,对员工学习发展能力的培养(即,员工培训率的变化),产品创新率的大小以及企业整个营运流程的周期浮动率都可以为企业长期的发展做出调整与警示。企业在发展中如若不断的注重自身的管理结构变化以及文化的培育,则这种长期的预警体系比短期预期指标更能使企业长久的生存发展下去。
最后,通过上述对平衡计分卡中各指标维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非财务指标最终都需要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来反映与量化。虽然这些非财务指标需要具体的量化来作指导,但是,通过与财务指标的结合,它们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公司的规模,公司的获利能力等。对于平衡积分卡在此对于公司内部的优势上就可以得出,它也是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同时可以指导公司做好及时的防御措施。
参考文献:
篇2
目前,我国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大多以基本的财务比率为依据,但受财务信息失真影响,传统财务危机预警的各个指标在经过各种人为因素调整之后,无法对财务危机的公司做出提前预测,导致目前各项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出现钝化。因此,我们必须寻找新的预警指标,来发现虚假会计信息背后隐藏的企业真实运营状况,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
一、财务危机与财务危机预警
(一)财务危机与财务危机预警的定义。财务危机是指企业丧失偿付能力,即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因而企业的财务状况陷于入不敷出的危机状态。这里我们认为财务危机是指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来支付合同所要求的款项时而引起的债务危机,也就是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包括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破产以及出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
所谓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将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预防措施。
(二)财务信息失真对财务危机预警的影响。财务信息失真是目前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受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企业提供的收入、利润等数据会存在人为调节影响,导致目前的各项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出现钝化,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传统的预警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指标、资产收益率指标和利息保障率指标等。
对于资产负债率指标,一般认为如果资产负债率持续出现上升趋势,并且在2/3时达到警戒线。对于资产收益率指标,一般认为如果资产收益率持续出现下降趋势,并且接近0时为危机状态。利息保障倍数一般以大于1为好,保障倍数越高说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受财务信息失真影响,传统财务危机预警的各个指标在经过各种人为因素调整之后,无法对有财务危机的企业做出提前预测。为此,必须寻找新的预警指标来发现虚假会计信息背后隐藏的企业真实运营状况,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
二、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建立与分析
(一)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建立。从财务角度分析,诱发财务危机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未来现金流入能力低下;或者企业片面追求销售数额的增长,却忽略了对销售质量的管理(有效的现金流入),从而使企业陷入现金支付能力下降的困境。因此,在选择财务危机预警指标时,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并设定如下几个假设:(1)经营性现金流量指标可以克服虚假财务信息而有效预警;(2)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可以克服虚假财务信息而有效预警。
由于现金流量表是按照收付实现制编制的,而且现金的收入和支出等信息需要与开户银行的对账单等资料吻合,因此现金流量表的信息相对而言比较真实。同时,现金流量是对资金流转状况的反应,与传统考核指标,例如业务收入、利润、偿债能力等不挂钩。为此,从现金流量表中选取数据并建立若干预警指标,可以克服会计信息虚假的影响,对财务危机进行有效预警。根据本文的假设条件,提出四种预警指标:主营业务收现率、现金流量债务比、现金毛利率和净利润现金含量。
(二)现金流量预警指标的验证分析。本文选择2006年底仍然被ST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述四个指标进行统计,确定平均值。将被中国证监会查处的三家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ST同达、ST银广夏和ST啤酒花的有关财务数据代入,并进行比较,用实例来判断四个预警指标的可行性。
主营业务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
ST同达2000年被中国证监会查处,现金流量债务比、现金毛利率和净利润现金含量各年都低于ST公司的平均值,说明该公司已经处于财务危机,传统的财务预警指标不能发出预警信号;主营业务收现率在2001年发出预警信号,但是没有被投资者发现,由于会计信息造假行为,使投资者被蒙蔽。
ST银广夏2001年被中国证监会查处,从1999年开始,现金流量债务比各年都低于ST公司的平均值,2000年~2003年现金毛利率低于ST公司的平均值,净利润现金含量从2001年起开始大幅度下降,低于ST公司的平均值,说明该公司已经处于财务危机状态,而传统的预警指标并没有发现预警信号。
ST啤酒花2003年被中国证监会查处,主营业务收现率在各年都低于ST公司的平均值,现金流量债务比和净利润现金含量也只有2002年符合标准,其余都低于ST公司平均值,现金毛利率低于ST公司的平均值,说明已经处于财务危机状态,但是通过虚增利润等方式,使其利润等指标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通过上面对三个造假公司的分析,可以看出上述四个财务指标可以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预警,并可以回避财务信息造假产生的影响。因此,利用主营业务收现率、现金流量债务比率、现金毛利率和净利润现金含量中的任一指标作为预警指标,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分析
1、单因素指标对比分析。单因素指标对比分析是将目标公司的某一财务预警指标与确定的预警值进行比较,如果目标公司的指标超过警戒值,则认为该企业即将陷入财务危机,否则不存在危机。
2、多元指标综合分析。我们借鉴Z计分法的思想,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分别计算其权重,进行多元指标综合分析。基本公式如下:
其中,pi为第i种指标的权重;xi为第i种预警指标。
这里假设主营业务收现率指标为x;现金流量债务比指标为y;现金毛利率指标为z;净利润现金含量指标为w,将反映企业财务危机的综合指标设为Q。
则:Q=a×x+b×y+c×z+d×w
a、b、c、d可以通过因子分析来确定。我们对76家公司的四个指标通过SPSS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得到的统计值如表1所示。(表1)
由表1,KMO值为0.706,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一般KMO>0.6,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统计量为16.473,且其对应的相伴概率为0.011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适合于因子分析。
下面将76家公司的四个指标通过SPSS计算因子得分系数。(表2)
于是,Q=0.05x+0.57y+0.528z+0.322w
将目标公司的实际得分与预警得分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发生财务危机。
根据76家上市公司的四个指标的统计资料,由公式得到:
Q=0.05×1.51+0.57×0.32+0.528×0.21+0.322×1.83=0.94
假设,当某公司的综合指标小于0.94时,认为该公司将要发生财务危机。
通过对ST同达、ST银广夏和ST啤酒花分析可以发现,这三个公司的综合分值
三、结论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外资企业 预警指标体系
在金融危机下,具有先天经济和地理优势的我国外资企业的发展以及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开始显现。如果不能卓有成效地规避与防范财务风险因素的话,势必使企业的未来发展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境地。为了保障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并确立融资、投资的市场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强化财务安全保障机制,并对自身的财务风险加以适时监控。
一、当前影响外资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各个财务环节,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根据我国外资企业的特点,本文认为外资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技术创新、筹资活动、企业扩张这三个活动。
1、技术创新因素
众所周知,当前很多外资企业把资金大部分用于对内的科研开发支出,包括技术研发、技术购买费用和技术改造投入经费。根据外资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析,外资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在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终结,这时市场萎缩,销量明显下降,然而企业没有及时进行技术的更新,这就直接导致了企业财务风险。就外资企业而言,其发展首先在于技术的创新,否则就会使企业的生命周期与其主导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一致,最后会很快使企业进入衰退期。同样,外资企业由于自有资金的缺乏及外部筹资的困难,导致可支配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内部投资,对外投资的数额和比例相对较低。所以在进行技术创新投资时,要考虑两方面因素:技术投资比例和投资效率。当然,对于外资企业来讲,技术的不断创新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但是,企业由于缺乏前瞻性和资金分配比例的不合理,在一些企业内部也出现了已研制出的科研成果,由于无力购买生产设备,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情况。
2、筹资活动因素
筹资风险是指无法到期抽还本金和偿付资本成本的可能性,是资本价值经营所有财务风险的启动点。充足的资金来源,良好的资金运作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虽然我国很多外资企业有大量总部资金的投入,但是对于处于成长期的新成立外资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连续性资金投入,然而此时总部自身一般难以形成后继发展所需的资金,即使从严规划也难于保障其发展所需资金。因此,企业向外融资势在必行。外资企业一方面由于经营时间短、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等原因,大都无法获得银行信用贷款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外资企业主要依赖研发人员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来获取利润,相对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其用于生产经营有形资产规模相对较少、金额相对较低,资产总体流动高,可用于抵押、质押方式贷款的资产规模较少,总之,我国外资企业存在规模小、有形资产少,治理结构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无法满足各类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对于融资安全性的基本要求,从而也无法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抵押、质押贷款。同时任何企业在筹资时都希望资金及时到位,到位过早会加大财务成本,到位过迟,势必影响资金正常运作。但由于不同筹集渠道、不同筹集方式的难度、条件限制等因素,总会使企业处于资金不适时到位,从而影响企业财务成果的风险之中。如北京某外资基因公司,他拥有较强的研发力量,正常经营情况下,但却在绝好商机到来之时,其预计筹措的100万元左右的资金未能到位,导致公司的资金链断裂。最后失去了商机,也失去了其快速增长发展的机会。
3、扩张财务风险
企业扩张旨在扩大规模,增加生产量和销售量,提高盈利水平,加快发展速度。然而,实施扩张却隐藏着极大的风险,特别是伴随着高速扩张过程的资金大量需求,企业的扩张性财务风险也由此形成并迅速扩大。主要表现在:企业财务结构严重畸形,负债比例过高,一旦经营失误,就可能发生较大亏损,资不抵债,甚至破产;或者即便财务结构合理,但资产流动性较差,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偿还到期的债务,从而引发破产的风险。如巨人、飞龙、三株、“太阳神”等外资企业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佐证。
二、外资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1、定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将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财务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能直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化及可能对企业生产运行产生的影响。可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表征企业治理结构的指标,主要有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内部控制的完善与执行;第二类是表征经营管理能力的指标,包括核心管理层的团队能力、战略调整的能力;第三类是表征企业核心业务环境的指标,包括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变动、顾客满意度的变化、所处行业前景。其具体指标见图1。
2、定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1)创新能力指标。技术创新是外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技术创新可使产品品种的单一,某一技术领先的主导产品的外资企业能以其高效的创新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来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跃迁。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其一,创新技术的投入。技术创新投资比例的大小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比例过大,影响其资金流。高技术外资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科技开发。但由于我国高技术外资企业资金有限且融资困难,若既D的投入占用过多资金,或企业内部于研发项目资金安排不当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就严重影响到企业正常的资金营运。因此,高技术外资企业必须合理安排研发资金的数量和期限结构,但比例过小,会直接影响其企业的创新成果,从而影响企业的成长性。其主要指标包括:研发费用投入强度;研究开发费用增长率;技术人员比重。其二,创新效率。高技术外资企业又具有成长迅速的特点,其成长往往以倍速增长,其高成长性又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高技术外资企业所具有的这一特点,将企业利润和成长性动态地结合起来,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衡量企业增长能力的常见指标有销售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率,而高技术外资企业成长性的财务指标还包括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率和新产品贡献率。
(2)盈利能力指标。常见的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包括: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润率以及成本利润率。这些指标为一般性的财务指标,其计算方法此处不再赘述。而外资企业在初创期或成长期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但企业产品开发又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因此初期利润往往很少甚至表现为亏损。其主要指标为经营现金盈利率,该比率用来衡量企业的现金盈利能力,由于外资企业的资金需求实效性强,而且具有持续性。故要关注经营现金盈利率,该比率越高,则其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
(3)资产周转能力指标。资产周转能力是指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的高低,存货和应收账款都是企业的现金从进入生产领域到产出现金中必经的过程,也是企业现金再造能力的体现。本文同时选择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作为考察指标。对高技术外资企业而言,还必须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指标:无形资产的周转率、经营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
(4)偿债能力指标。对于一般企业来说,衡量偿债能力大小的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高技术外资企业技术含量高,企业资产有相当大部分都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所占比例较小。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无形资产迅速贬值,导致偿付能力不足,破产风险增加。同时,外资企业研制开发的技术及产品相对应的市场前景并不明朗,其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过程也还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果无法获得预期的高回报,企业就将面临无法还贷的巨大风险。因此,以下两个指标是不能忽视。其一,债务与有形净值比率。这一指标可以用来衡量高技术外资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破产风险的大小。无形资产负债率越低,表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风险越低;反之,则风险越大。因此,企业必须根据所掌握技术的特点及其市场潜力,将这一指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其二,经营净现金流量比率。企业借人的短期债务主要用于满足日常经营活动的需要。那么,偿还流动负债的现金也应是通过经营活动来取得。企业固然可以通过出售投资、长期资产以筹措现金来进行,但最安全而规范的办法,仍然是利用企业的经营活动取得现金净流量,况且,企业能否借到现金、借到多少现金,也要看它有没有一定的偿债能力。经营净现金比率越大,证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3、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防范财务风险
篇4
大型企业可以定期进行财务危机分析,而中小型企业在考虑是否进行财务危机分析之前,可以根据一些表面现象考虑是否要求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危机分析,这些表面现象大致可以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管理层动荡事件频发
之所以把这方面排在首位,是因为这种现象无论是发生在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很可能都是意味着企业在经历某种变革或者是财务方面的危机。管理层人员频繁更换,大股东多次变卖股份等现象都属于管理层动荡事件,每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无论企业员工和投资者都应对此引起重视。此时即需要财务危机分析。
二、企业自身资金管理不规范
企业若不能按照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有关规定执行,例如定期送审报表以及会计披露延迟等现象出现时,则可能有资金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出现,这往往是中小企业常见的现象。此时外部投资者应在无法分辨的情况下要求专业人士进行财务危机分析,以避免危机爆发给自身带来的亏损。
三、销售状况不稳定或收入急速下降
当企业销售收入发生不稳定变化时,可能是由于收账政策的变化引起,但也可能是由于市场引起。总之一旦收入产生变化就会影响现金收入,收入是保障生产资金回流的关键,如果收入至终不能以现金形式实现且发生突然下降和不稳定变化,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生产继续进行,资金链一旦断裂则直接影响偿债能力,则会带来财务危机的爆发,甚至宣告破产。因此一旦发生销售不稳定状况时则应及时进行财务危机分析。
由上可见,在上述情况或其他类似情况发生时,财务危机预测的必要性非常大。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的财会人员都有必要把握适合自身企业的财务危机分析方法。但是,面对如今涌现出的大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笔者却依然抱有一定的疑问。我国现今选入教材和专著的财务分析模型,都是一些较为基本的模型,目前学者们大部分较认可的是多边量模型中的Z模型,而Z模型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大致上也对根据企业规模、行业和上市与否进行了区分,很明显已经发展得越来越贴合企业需要。但笔者对Z模型中的各指标在使用时的准确性以及与财务比率法的对应性仍然存在疑问。
财务比率分析法是选取两类同年的报表数据之后,因着两者之间的一定联系,计算两类数据的比率,由该比率可以体现企业某一方面的专项能力。不同报表数据在选取的过程中,应注意该数据是属于静态数据还是动态数据。若数据来自资产负债表,因为资产负债表本身属于静态报表,其中的数据均是期末静态数据,所以反映的是在本期末这个时点上的拥有值;而数据若来自利润表或现金流量表,因为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属于动态报表,其中的数据均为动态数据,所以反映的是本期每日不断积累到期末的累计值。由此可以看出,当利润表数据与资产负债表数据存在一定联系,要放在一起计算其财务比率时,应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转换,然后才能计算比率。而多变量模型Z模型中则未注意此类问题的解决。
Z模型的基本公式如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X1=净营运资本/资本总额,X2 =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 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 =市场价值总额/负债总额, X5 =销售收入/资本总额
按Z模型的使用方法,笔者认为应该归入财务比率综合分析的应用中,因此,应使用财务比率分析法的原则,不同性质的数据应变换成为同类数据。而很明显Z模型中X2 、X3、X5这三类数据都并未依循财务比率分析法的原则来进行计算与分析。此处的资产总额与留存收益相对应时,应注意留存收益属于当期净利润的一部分,因此亦属于动态数据,是当期积累值,而资产总额是静态指标,因此当两类指标数据相除时,选择哪类指标进行性质变换应是注意的问题。而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相对应时也是同样的问题,息税前利润是利润总额加利息费用所得,此处利息费用与利润总额同属于动态指标,两者之和的息税前利润也属于动态指标,与总资产对应计算财务比率时也应注意其应用方式。而销售收入与资本总额对应也一样,销售收入属于动态指标,资本属于静态指标,也同样有此类问题。Z模型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大概如上。
另外,面对中小型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是否依然选取5年为最短期限,也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中小企业如果出现上述及的表面现象,危机爆发程度恐防比大型企业更快,企业破产倒闭的危险更大,所以是否应适当缩短中小企业的数据历史期限。这也是笔者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众多学者对财务危机分析的探讨已使该方面的理论和模型日趋成熟,但选择一些基础理论作为模型构建的依据也同样应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张琳,王春和.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综述[J].企业活力,2011(01).
[2]李东,闵云鹤,陈洪.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解析[J].商场现代化,2011(01).
篇5
(一)现金流量信息与财务危机的关系 现金流量信息与企业财务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现金流量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与流出的数量。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离不开现金,现金如同企业的“血液”,只有保持现金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正常循环,才能使企业健康发展。而财务危机恰恰是因为企业无法按时偿还到期债务而面临破产的风险,出现财务危机的企业不一定是亏损的企业,很多情况下这些企业账面上是有盈余的,但是现金流状况却很糟糕。财务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和经营不利导致企业的现金资源不断消耗而使用效率低下,未来现金流入能力很低。其实质是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资源偿还债务,因此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因果关系,因此,从现金流量角度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更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现金流量指标用于财务预警的优势 财务危机的出现是一个过程,其在发生之前会从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这就为以财务报告为基础建立财务预警体系提供了可能性,现金流量指标与非现金流量指标相比,其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为操纵空间有限。现金流量指标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而且很多数据的取得依赖于第三方机构银行提供的数据,相对较难造假,因而人为操纵空间有限,比较可靠;二是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利用现金流量管理可以更客观地衡量企业业绩及盈余质量,而且现金流量也是企业进行价值评价的基础。权责发生制下的应计项目可能夸大企业实际的收入能力,从管理者的角度有强烈的利润调整的动机;三是现金流量对财务危机更为敏感。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安排有很大关系。资本结构的安排合理与否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一个企业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决定了企业对债务的保障程度。因此,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相比其他指标更能直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对财务危机的敏感度也更高。
二、现金流量指标在财务预警的设计
(一)基于现金流量的偿债指标 基于现金流量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有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负债比率、现金利息比率。
(1)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公式为:
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该比率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对短期负债的保障情况。该指标越大体现企业对短期债务保障能力强,发生财务危机的风险越小。
(2)现金负债比率。现金负债比率指的是企业三年平均净经营现金流量与年末负债总额的比率。其公式为:
现金负债比率=三年平均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负债总额
该比率选取三年平均经营现金净流量可以剔除非正常因素的干扰,结论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水平,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对负债保证程度越高。
(3)现金利息比率。现金利息比率指的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当期利息费用的比值。起计算公式为:
现金利息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利息费用
该比率反映的是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否能够保障偿债的最基本的数额。若该指标很低说明企业存在很重的债务负担,对债务的利息保障程度不大,企业经营建立在负债的隐忧下。
(二)基于现金流量的盈利能力与盈利质量指标 基于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盈利能力与盈利质量指标比较典型的有净资产现金收益率、主营业务现金利润率、净利润现金含量指标。
(1)净资产现金收益率。净资产现金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现金收益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其公式为:
净资产现金收益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利息支出)/平均净资产
该比率反映的是企业净资产的创造现金能力情况。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的盈余更能得到现金支持,是投资者利润的最直接体现,是评价企业获得现金能力的重要指标。
(2)主营业务现金利润率。主营业务现金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现金收益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其公式为:
主营业务现金利润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
该指标越小,体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现金流入越少,说明企业的盈余缺乏现金支持;从侧面反映企业收入中应收项目占得比重较大,被占用的现金资源越多,从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
(3)净利润现金含量指标。净利润含量指标是企业一定时期现金收益与净利润的比率。其公式为:
净利润现金含量指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利息支出)/净利润
该指标越大体现企业产生的净利润中现金含量较大,说明企业的盈余有现金支持,说明企业盈余质量越好。但是,如果出现利润额较小但现金流量大或出现净利润为负值,所得出的结论可能失实,需要查阅企业其他财务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三)基于现金流量的营运能力指标 基于现金流量反映企业营运能力比较典型的指标有总资产流转率和应收账款回收率。
(1)总资产流转率。总资产流转率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其公式为:
总资产流转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
该比率反映的是企业全部资产从投入到形成现金流入的周而复始的流转速度。该指标可以减少人为控制应收项目美化指标的程度,更加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管理效率。
(2)应收账款回收率。应收账款回收率是企业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与应收账款回收的比率。其公式为:
应收账款回收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该比率反映的是企业回收应收账款的速度,通过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代替主营业务收入可以避免通过调节应收项目美化指标,更加真实反映企业的资源占用情况和应收账款回收的效率。
篇6
根据市政府《关于全面清理市级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集资、基金项目的通知》(京政发〔1999〕35号)的有关规定,你局收取的房屋买卖手续费由按交易额比例收费改为定额收费,具体规定如下:
一、向房屋买卖双方收取的房屋买卖手续费收费标准由现行按交易额1%收取改为,120平方米及以下的每件1000元,121?5000平方米的每件3000元,5001平方米以上的每件10000元。
二、对经济适用房按以上收费标准的50%收费。
三、以上收费由买卖双方各负担50%。
四、房改售房免收房屋买卖手续费。
五、经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的企业改革改造改组中涉及房屋产权属转移的,免收房屋买卖手续费。
请你局及区县房地局持本函到市区县物价局办理《收费许可证》变更手续、并使用市财政局印制的票据方可收费。
此项收费收入纳入市区县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篇7
一、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解析
在指标体系设计上一般有两个倾向:一个是过于简单,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被审单位的整体财务状况;另一个是过于繁杂不利于使用。为尽量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将指标分为四类,每类又分为核心指标和参考指标两种,这种分类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加以取舍。
第一类:盈利能力指标
营业成本比率(核心指标)
公式:营业成本比率=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解析:营业成本主要包括材料、生产设备折旧及一线员工人工费用,此指标主要用来衡量被审单位的成本控制能力从而反向揭示其盈利能力。业务性质相同或近似的公司营业成本比率越低则表明其盈利能力越强,在同业竞争中越处于优势。
主营业务利润率(核心指标)
公式: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解析:指标揭示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水平,注意由于不同时期或不同行业间主营业务税率不同可能影响主营业务利润率的计算结果,对此要分析使用。
人力资本利润率(核心指标)
公式:人力资本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当年人力资本成本×100%
解析:当年人力资本成本包含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人工成本以及当年培训费、研发费等人力资本投入。指标揭示公司人力资源投入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是本单位的特色指标,由于高科技企业主要利润由人力资本创造,在营销费用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利润率可以揭示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本指标在不同年度的对比可以揭示人力资本投入和利润产出的关系。
经常性总资产收益率(核心指标)
公式:经常性总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解析:揭示当年平均总资产产生的经常性净利润,本指标由于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较一般意义上的总资产收益率更具客观性、可比性。
销售净利率(辅助指标)
公式: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解析:指标揭示销售收入创造净利润的水平,之所以作为辅助指标是因为净利润数值形成可能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大,对指标的使用者有一定的误导性。如常见的非经常性损益因素有: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变更、存货记价方法的变更、其他业务利润、各类减值准备的增减变更及营业外收支较大的变化等。
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辅助指标)
公式: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固定资产平均净值×100%
解析:指标揭示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适用于制造业等实物资产对利润贡献较大的行业,在我所在部门只作辅助指标。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高的企业表明其盈利能力更强,固定资产减值的风险较小。
净资产收益率(辅助指标)
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
解析:本指标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过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可能是由于公司使用了较高的财务杠杆,导致在较低净资产的情况下产生了较高净资产收益率,但由于负债较高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使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考验。故仅把此项指标作为辅助指标使用。
第二类: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核心指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解析:揭示公司利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指标小于1时表明公司无法用流动资产偿还即将到期的短期负债,只能举新债或出售长期资产。指标过高表明公司财务政策保守,缺乏必要的弹性。
速动比率(辅助指标)
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值]/流动负债×100%
解析:速动资产不含预付账款(因为预付账款最终形成存货)、存货及其他应收款。
现金比率(辅助指标)
公式: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100%
解析:揭示公司利用现金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过高表明资金闲置,利用效率不高;过低有短期债务风险。
第三类: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资本充足率(核心指标)
公式:资本充足率=所有者权益期末数/总资产×100%
解析:一般来说资本充足率越高公司偿债能力越强,经营就越安全,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有息负债率(核心指标)
公式:有息负债率=(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计息长期付款)/所有者权益×100%
解析:由于有息负债将会产生利息负担减少公司利润,故经营者应首先考虑降低有息负债率,这对公司实现盈利有重要作用。
第四类:现金保障能力指标
营业收入现金保障倍数(核心指标)
公式:营业收入现金保障倍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解析:指标揭示一定会计期间内收到现金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比例,指标越高表明现金回收效率越高,现金持有量越有保障。
利润现金保障倍数(核心指标)
公式:利润现金保障倍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净利润×100%
解析:指标揭示一定会计期间内获得现金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比例,指标越高表明现金回收效率越高,现金持有量越有保障。
综上所述:四类指标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不宜割裂开考察;但是在四类指标中也是有重点的,盈利能力指标是整个体系的龙头,因为经营者的工作目的就是要为投资人(所有者)带来投资回报(当然也要考虑社会责任),同时偿债能力最终也是要靠持续的盈利来保证的。
二、正确使用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使用财务分析评价指标的前提,是被审单位的财务账项正确,即财务账务处理正确,财务报表编报正确,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篇8
二、各区、县房地产管理局应按拆迁管理费总收入的10%于当年12月15日前上交市房地产管理局,用于对全市拆迁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及工作会议等项开支。各区、县房地局收取的拆迁管理费,主要用于拆迁管理业务所需开支,不得挪作它用。
三、本局《关于收取拆迁管理费和拆迁服务费的暂行通知》(京房地字〔1993〕第017号)即行废止。
特此通知。
北京市物价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房屋拆迁管理费和房屋拆迁服务费标准的复函
(京价(收)字〔1993〕第238号)
全文
市房地产管理局:
你局京房地字(1993)第146号《关于收取“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费”的函》收悉。根据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3)价费字13号《关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费的通知》,现将有关事宜函复如下:
一、房屋拆迁管理费,由市区、县房地产管理局按照不超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费用的0.5%向拆迁人收取。除此,不得另外收取拆迁许可证等其他费用。
二、市、区县房地产管理局应到物价部门申领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对房屋拆迁管理费收入执行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财政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三、房屋拆迁服务费,由承担拆迁服务的单位按照不超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费用的1.5%向拆迁人收取。
篇9
目前,由于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特别是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恶性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得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承揽工程,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经营风险极大。同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偶然性的不可预见因素出现,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和经济风险。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主体的法人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业主在投标过程中增加了风险抵押或履约保证金的比例和数量,越来越多的业主要求履约保证金用货币资金支付,这样又加大了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的额外沉淀量。工程结算按比例付款和质量保证金制度又会积压一定比例的应收工程款等等,最终都凝聚成财务风险。加之由于施工企业向BOT、BT等投资经营领域发展,子公司需要母公司或其他成员企业为其借款提供担保等等,又增加了投资和融资风险,使得施工企业的各种风险进一步增大。
施工企业面临来自上述内外环境的各种风险因素,必须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为了防范和规避风险,应通过计算财务预警指标和对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经营资料进行分析,以便及早发现和预测财务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财务风险。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是从企业的运营效益情况看。主要表现为企业营业额和利润明显下降,或营业额在增加,但利润在下降,子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投入资本贬值。
二是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未完施工迅速上升,资产质量不高,运营效率低下,潜亏风险增加。
三是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过度举债,利息负担沉重,到期债务丧失偿还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
四是从企业现金流量看。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低,缺乏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现金流,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
五是从企业发展能力看。企业盲目扩张,投资过多过滥,摊子铺得过大,效益低下。
上述财务风险,是导致施工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只有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中,应坚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警指标不宜过多。具体按以下五个顺序实施;一是设计财务风险预警的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二是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三是测算监测指标的实际值;四是根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实际值和临界值,做出预警警度判断;五是提出预警报告。
(一)设计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重点和难点是预警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不同的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同一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财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特点也不一样。根据施工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以变现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为基础,以财务效益指标和资产营运指标为补充,重点突出变现能力指标。具体包括10个指标,总分100分:1.财务风险预警核心指标占70分现金流动负债比率(20分)、资产负债率(10分)、已获利息倍数(10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10分)、流动比率(10分)、速动比率(10分)。
2.财务预警辅助指标30分
净资产收益率(10分)、应收款项周转率(10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5分)、借款货币资金比率(5分)。
(二)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
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应以企业近三年各项财务指标实际值(按照2:3:5的比例)为基础,参考同行业和同规模企业平均水平,参照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结合市场情况和金融环境等宏观因素测算确定。
(三)计算指标的实际值和预警指标的得分
财务风险指标的实际值计算出来后,同区间表下达的标准值进行比较,采用内插法计算单项预警指标的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得分。
(四)预警警度判断
为了更加形象地标识企业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应该把财务风险预警区间分为安全区(绿区)、预警区(黄区)、危机区(红区)三个区域。指标在安全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指标在预警区,表示存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指标在危机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财务风险评估得分,对照相应的预警区间就可以判断出各企业的预警警度。
(五)提出预警报告
对于财务风险处于预警区和危机区的单位,应提出专题的财务风险分析报告,财务风险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本单位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指标当期值与上期变动情况以及发生异常变动的原因;指标处于预警区或危机区的原因分析;降低财务风险和改善财务状况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等。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否则,财务风险预警将成为空中楼阁。
(一)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以及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是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运行有序、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落实。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是财务人员的责任,更是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通力配合。
(二)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准确进行风险预警的前提。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建立在虚假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财务风险预警肯定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背离,根本谈不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三)建立完善灵敏的财务信息系统。随着ERP等财务软件的成熟,财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离开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大大降低企业财务预警效率和效果。
(四)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财务预警的准确性。
篇10
关键词:财务危机; 财务预警;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192-01
1 财务危机概述
财务危机又被译为财务困境,其极端状态是企业破产。但究竟什么是财务危机,不同的学者在进行研究时也采用了不同的标准。总体而言,财务危机的定性描述多集中在破产清算或无偿付能力等方面。尽管财务危机的定性描述较为容易达成一致,但财务危机的定量界定有着更多的操作和研究意义。如何界定财务危机是进行财务危机预测研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2 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的标准
总的说来,预警指标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公司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按照公司财务危机相关理论设计,指标体系应能对大原因做出合理的科学描述。
全面性原则。为保证综合评价结构客观准确,在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地选取可以全面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指标。即要全面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等各方面的财务状况,同时也应考虑指标项目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联性。
有效性原则。要选择那些能够对预测公司财务危机有指示作用的重要的财务指标,当公司危机因素产生时,该指标能够灵敏、迅速地反映出来。
成本――效益原则。在指标体系及指标项目的设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重要性原则。这里的重要性原则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其二是当搜集某项指标的成本费用很大时,如果该项指标很重要,即它在指标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则仍应进行该项指标的搜集评价工作。
可操作性原则。这里的可操作性是指指标项目的易懂性和指标项目的有关数据收集的可行性。
3 动态财务预警系统
根据企业财务预警标准,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动态财务预警系统的具体思路:
拟建立的财务预警系统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为财务分析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这是整个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的起点。第二部分是财务预警组织结构,主要从公司资金循环的各个方面入手,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这部分是财务预警系统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财务风险分析机制,根据预警方法的不同,分为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定性预警主要是针对能够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表外因素,定量预警主要是利用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定量预警系统分筹资、投资、日常现金运用三个方面,在方法上主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这种具有学习适应能力的方法,以达到实时预警的目的。第四部分是风险处理机制,对预测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措施。财务风险分析机制和财务风险处理机制是核心和关键。整个体系架构由下图所示:
4 动态预警系统的构成
4.1 实时信息系统的建设
动态预警系统要求上市公司能充分利用实时信息,运用网络财务信息实时报告系统软件,从桌面财务转变为网络财务,改变信息的传递方式,最敏锐、最及时、最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使实时的信息成为整合整个公司经营过程的驱动力量,增强公司的决策、控制和预警的能力。
4.2 财务预警分析的组织结构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预警机制的神经中枢,是构建财务失败预警机制的准备和基础。为使财务预警分析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上市公司应当根据《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有针对性的完善企业自身的内控制度。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筹资、采购、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业务的控制。
4.3 投资活动预警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由缺乏周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的投资决策失误现象普遍存在,我国上市公司在投资活动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如下表所示:
①市场调查不充分,项目决策失误②对内外部环境变化预计不足③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④在项目经营和管理期间,缺乏可靠性和真实性的项目运营信息,缺乏合理的监控体系和指标计算⑤资本结构不合理
4.4 日常风险监测系统
日常监测的风险主要是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未来营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息税前收益影响的不确定性。建立日常风险监测系统,一方面可以关注月度的核心指标,密切注视其动态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财务危机的征兆;另一方面,当企业有警情出现时,可以从各方面指标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来帮助分析警源所在。
5 缺陷与定位
企业构建财务预警系统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 财务预警的关键是预警指标的选取, 它直接关系到预警的效果; 其次, 预警指标是否真实不是预警系统所能解决的问题, 企业财务预警建立在预警指标真实性的基础上, 至于预警指标是否真实, 则不是财务预警所能解决的问题。基于权责发生制的预警指标, 因“会计戏法”的影响, 其真实性会大打折扣, 而使建立在传统预警指标基础上的财务预警模型, 无法真正起到预警的作用。而现金流量能提供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 且不易纵, 所以选取现金流量作为预警指标,解决了传统财务预警不能解决的预警指标真实性问题。因此, 现代企业应该构建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 即通过分析现金流量在企业活动中的数量和效益, 分别对经营现金流量财务预警、投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筹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和现金流量综合财务预警进行研究, 选取各自的预警指标, 并分行业设置有警与无警的临界值, 构建适合于企业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 提高预警的实用性有有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