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遵循的原则范文

时间:2024-03-06 17:3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建设遵循的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建设遵循的原则

篇1

创建和谐社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管理方式的变革过程。和谐城市的管理模式,应该是在政府的控制和引导下,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目标在于增强城市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和高效原则,从而使城市各系统之间分工合作、相互协调,以保持城市长期、健康和持续发展。这些目标正是和谐社区的内涵和关键所在,因此,构建和谐社区,对于城市政府职能定位、城市管理的资金筹措、城市管理的政策定向、城市管理观念的变革、城市管理机制的创新问题以及城市管理与市民参与、城市管理与依法治市等问题,有重大的改善和促进作用。

一、政府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

1、政府对构建和谐社区的宏观调控。加强社区建设必须坚持社区的自治性质,改变社区行政化倾向。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克服计划体制的“惯力”影响,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自身行为,加强对社区工作的宏观指导。要依法尊重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地位和社区居民的意愿,依法保障社区的自治权和对国家行政机关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监督权。要支持社区的工作,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履行其工作职责,努力为社区建设创造条件,提供服务,不断增强社区内在活力。民政部门作为社区建设的牵头部门,要深入调研,积极探索,科学指导全市社区建设,努力在健全社区运行机制,强化社区功能,发挥社区作用等方面提出有益的指导意见。

2、政府对构建和谐社区的政策保证。构建和谐社区,创建和谐城市,必须遵循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南京市的社区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做到依法治区。要把社区建设纳入城区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定和谐社区测评标准,出台社区建设规范性文件,保障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南京市构建和谐社区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操作平台。建立健全社区建设的领导体制,实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负总责,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能,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不要热衷于在社区设机构、挂牌子、占位子。政府职能部门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考核进社区应实行申报准入制度。

3、政府对构建和谐社区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市的社区建设基本上属于政府主导型建设模式,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社区建设的进程。因此,为构建和谐社区,为创建和谐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必须加大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社区建设基础平台。建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社区用房的养护、社区办公经费等,并列入财政预算,其额度随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如:近年来,白下区围绕创建和谐社区,先后投资2个亿,打造出新了蓝旗新村、富丽山庄、瑞金新村等一批办公和服务用房1000平方米以上的精品社区。另一方面,对于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要保证一定的资金投入。积极组织社区干部进行统一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逐步提高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尽快达到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并要解决好社区干部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构建和谐社区的具体途径

1、推进社区自治,把握构建和谐社区的方向。民主是社区建设的灵魂,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方向。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把政社分开、强化社区自治作为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准则。从实现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目标出发,理清政府和社区的职责。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剥离那些原本属于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应具备的社会职能,恢复政府作为社区发展中的组织规划者、裁判者和执法者的行政管理角色。扩大社区民主,实行居民自治,保证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内重大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加快社区代表会议制度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完善社区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和民主议事程序,逐步实行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充分保障居民对社区建设行使的管理权、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使社区居民委员会由政府的“腿”逐步成为居民的“头”,使居民真正成为社区自治的主体,成为社区的主人。

2、促进社区服务,实现构建和谐社区的宗旨。树立全新的社区服务理念,强化和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构建较为完备的社区服务体系,以坚持社会化、网络化、产业化、人性化为方向,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将社区服务的重点放在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面向困难群体的服务上以及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上。积极整合社区现有资源,尽可能地让企事业单位或社会中介组织来开办社区服务项目,发展、壮大社区服务产业,实现社区服务的产业化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服务原则,建立起多样化、亲情化、个性化,为居民服务、方便居民办事的服务体系或服务中心,真正做到“社区以民为本、民以社区为家”。

篇2

为适应社区建设发展需要,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创建现代化新型社区,借鉴外地市、区先进经验,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我区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建设“数字丛台”、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按照“行政提速、服务提质”的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社区管理为龙头,社区服务为重点,利用2至3年左右的时间,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搭建一个网络互动平台,拓宽政府与居民、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渠道,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升丛台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力,探索实施一条具有丛台特色的建设数字化社区的新路子。

二、遵循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于民。坚持不断满足社区居民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宗旨,按照执政为民、服务于民的要求,积极拓展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深入开展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2、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领导,打破部门和区域界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各类传输网络、资源网络间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综合开发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

3、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的作用,以区机关为中心,街道为重点,社区为基础,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数字化建设。同时,积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以市场需求拉动数字化社区建设,努力推动全区信息产业的发展。

4、注重实效,梯度推进。坚持“以需促用、以用促建”的原则,因地制宜,突出应用,突破重点,以数字化社区建设为突破,带动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努力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

三、主要内容

(一)加快推进全区网络平台建设。全区整个网络建设实行双系统,分为内网和外网两个部分。在内网建设上,利用现在比较成熟的adsl宽带网平台,搭建内网专用网络,实现区政府对各街道、社区的联网,保证组网的安全性。同时,加快推进全区的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实现网上办公,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在外网建设上,区信息中心单独建设一条光缆连接互联网,用于区政府网站、社区综合服务网及其他对外应用服务。社区居民通过城域网以及adsl宽带网平台实现访问、采集信息等各类需求。

(二)加强“三级四网”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区、街道、社区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四网”。一是社区综合服务网。以区、街道、社区互联网联接为基础,建设包含各种政务、商务、公益等信息服务的网站,最大限度的为社区公众提供各个领域、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二是建立服务热线电话网。在最大限度整合全区信息资源的基础上,统一明确一个社区服务专用呼叫号码,并充分利用通信公司现有资源,通过租赁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24小时快速便捷的服务。三是建立实体服务网。整合各社区的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社区门诊等便民资源,发挥社区综合服务网和服务热线电话网的中介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实体服务。四是建立社区服务管理网。采取区、街道、社区分布式三级管理系统,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网上信息查询、信息汇总、文件传达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三)加强数字化社区的硬件建设。区级硬件建设,原则上以区信息中心现有设备为基础,以现有机房为中心机房,增配网站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配套的基础设施,提高网络中心的数据处理、系统维护、网络安全和日常管理等能力。街道一级,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重点是做好街道内部的网络建设,基层科室的微机配备,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的配备,多媒体会议室的建设等工作,提高街道的现代办公条件。社区一级,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服务居民、提高效率的原则,重点是加大社区内部的网络建设,以及网络教育中心、多媒体会议室的建设力度。

(四)加强网络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信息化建设的规定,实现网络接口的标准化,信息采集、报送和应用的规范化。要建立健全有关网络运行、信息维护等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数字化社区的管理水平。同时,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制定丛台区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建立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督查和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信息和网络的安全。

(五)加强街道、社区两级信息化工作培训。针对目前全区信息化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的情况,在加强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围绕信息采集、网络维护、网页更新等各方面知识,通过专题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聚地加强对街道、社区两级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以适应全区数字化社区建设的需要。同时,要在各社区组建一支10—2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由区、街道负责对社区志愿者进行信息化业务培训,形成一个“社区建设为大家,人人参与社区建设 ”的浓厚氛围。

四、推进步骤

全区数字化社区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200*年*月至*月):试点探索阶段。启动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初步建立一个区、街道、社区三级统一的数字化网络平台。通过实地考察筛选,确定光明桥、丛东、联西3个街道,地质局、煤炭设计院、永新里3个社区作为全区数字化社区建设试点单位。

第二个阶段(200*年*月至*月):逐步推广阶段。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选择5个街道、10个社区,进一步扩大数字化社区建设范围。

第三个阶段(200*年*月至200*年*月):全面实施阶段。力争到200*年上半年,将我区所有社区全部建成数字化社区。

五、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关系全区居民的民心工程。各有关部门,乡、街道和社区要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作为构建和谐丛台的重要内容,尽最大努力从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投入,确保整个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2、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全区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区政府成立以区长杨晓和为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继臣,区长韩咏梅为副组长,区发改局、民政局、人劳社保局、残联、计生局、卫生局、财政局、文教体局、司法局、建设局、综治办、科技局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局,办公室主任由郭建军同志兼任,副主任由白周廷、詹金东同志兼任。

篇3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和雾霾的凸显,环境问题已成为最紧迫也最受大众关注的问题之一。低碳社区建设可以在绿色家居、绿色建筑、居民生活方式的低碳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我国在低碳社区建设中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公众认知方面仍存在着居民对低碳社区认知度低,居民的低碳能力低和低碳意识低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将以当代动机理论为视角,探寻目前我国低碳社区建设中如何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低碳社区;动机理论;激励居民

近几年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活实践一再证明: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是明确的。如今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城市排放的CO2 占全国的90%,排放的SO2 占全国的98%。中国地级以上287 座城市排放的CO2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2%。城市发展与改善环境和向低碳发展转型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如何避免高碳化发展模式的各种挑战①。”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作为连接城市和个人平台的社区,尤其是以节能减排为目的的低碳社区,必然会推动城市发展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

一、我国低碳社区建设的意义

低碳社区除具有节能减排的特点外,也具有“以人群聚居为主要特征的生活空间②”的社区共性。低碳社区的建设就是通过低碳理念的普及和相关激励机制的建立来引导社区内的人们主动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以及修建低碳建筑、低碳设施从而优化社区的整体环境,最终达到节能减排这一目的的社区建设活动。

在我国,建设低碳社区的重要性为:1.城市发展低碳化的要求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从1978 年的17.9%快速增长到2014 年的54.77%,快速的城市化同工业化的进程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发展必须摒弃发达国家在19世纪工业化初期采用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转而遵循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模式③。显然,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低碳社区符合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发展模式的要求。

2.城市环境亟待改善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人口的大量聚集,使城市内部自然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生活垃圾污染和处理问题,汽车尾气排放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低碳社区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材料,要求居民把垃圾进行分类,鼓励居民绿色出行,所以建设低碳社区对改善城市环境大有裨益。

3.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低碳社区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低碳城市的发展为多数城市提供了赶超其他城市的机会④。很多城市政府认识到: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不进行低碳发展是没有前途的,及早调整城市治理模式,通过城市居民低碳理念的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自身在全国各个城市,甚至是世界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凸现城市特点,提升经济盈余⑤。因此,建设低碳社区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低碳社区建设的成就

2010年政府就社区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专门出台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城建〔2010〕61号)指出:“生活垃圾处理应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489号)》强调开展低碳社区试点是我国走新型低碳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探索,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探索,是控制居民生活领域温室气体排放过快增长的重要探索。

近年来我国在低碳社区试点探索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下面列出少部分有代表性的低碳社区试点:

上海低碳社区的主要措施是“红虹桥枢纽,临港新城和崇明岛建设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预计2040 年竣工的东滩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的一个碳中和(CO2 零排放)的区域。⑥

扬州社区传统建筑的现代节能改造项目由扬州市政府与GTE(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合作将节能建筑的理念与技术运用于扬州老城区的改造,对位于扬州市广陵区的传统建筑中地方修建的新办公楼采取了节能措施,将传统建筑与现代节能概念相结合。⑦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及绩效指标的指导下,制定多用途社区概念规划,建立低碳、经济可行、社会包容、环境优化、资源有效的社区。⑧

三、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居民认知及参与调查

我国的低碳社区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还存在大量的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居民参与低碳社区建设的现状。

调查研究说明:本调查的主体是社区居民,调查方法为自填式问卷法。问卷发放点主要包括:北京、重庆、南京,河南省开封市四地,问卷共发放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83.4%。在置信区间为95%的条件下,834 份有效问卷,呈标准正态分布,符合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则。

1.样本的基本情况:

样本说明:

性别结构:男性占49%,女性占51%,被调查者女性稍多,但符合研究要求。

年龄结构:20 岁以下占16%,20~40岁占44%,40~60 岁占30%,60 岁以上占10%。

教育水平结构:初中占14%,高中占40%,大学占39%,研究生占4%,其他占3%。

职业结构:政府人员占6%,企事业单位人员占30%,自由职业者占30%,其他占34%。

2.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说明:60岁以上的人熟悉低碳生活的比例明显低于60岁以下的人,20~40岁的人熟悉低碳生活的比例最大。

总体上来说,各年龄段的人对绿色生活的熟悉度都明显高于低碳生活,可见大众对低碳生活的认知还处在较低层次,对低碳生活的相关宣传仍需加大力度。

表2说明:在听说过低碳社区的人中男性略高于女性,总体来说,听说过低碳社区的人比没听过的低六个百分点。

性别对低碳社区的认知影响不存在较大差异,没听过低碳社区的人还在半数以上。

表3说明:虽然有多数人没听过低碳社区,但是在调查者中有将近2/3的人表示有兴趣参与低碳社区建设;存在着23.7%人对低碳社区建设没有兴趣。

表4说明:学历越高的人了解垃圾分类标准的人所占比例越高,学历越低的人大概了解垃圾分类标准的人所占比例越高,在所调查的人中了解垃圾分类标准的人有1/3多一点。

当然我们必须要看到,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大概明白甚至是不明白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也就是低碳能力(低碳能力包括实际执行力和支撑执行力的相关知识储备两方面)较低。

表5说明:选择会关闭暂时不用的电器的人大约占一半,有大概44%的人偶尔会关闭暂时不用的电器,还有一部分人不会关闭暂不使用的电器。

可以看出,多数人会让家用电器时常处于待机状态,而不是主动切断电源,这反映出,人们的低碳意识还不够强烈,日常行为往往会与低碳生活背道而驰。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把我国居民参与低碳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总结如下:

(1)居民对于低碳社区的认知度普遍低下。

(2)居民关于如何过低碳生活的知识储备不足,因此真正选择低碳生活模式的人也就不多。

(3)居民主动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4)居民普遍忽视生活中节能减排的细节(如随手关灯、垃圾分类)。

四、动机理论视角下提高居民认知和参与低碳社区建设的对策

低碳社区的建设问题,也可看作是社区管理的问题。社区的管理者可以将社区看作一个“公司”(这个公司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有效的管理者能够使员工尽最大的努力认真工作,了解员工如何受到奖励以及为什么会被激励,并且选择最合适的激励方式来满足员工的需求”⑨。文章将运用管理学当中的动机理论寻求解决居民对低碳社区认知度低、低碳能力低、低碳意识低(“三低”)的问题的对策。

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管理的目的就是解决“三低”,而社区内的居民可以看作是员工。从当代动机理论的整合图(图1)可以看出,在建设低碳社区过程当中,管理者应该注意到以下6个问题:

①要认清个体差异;②利用目标;③确保目标被“员工”认为是可实现的;④个人化的奖励;⑤奖励与绩效挂钩;⑥检查公平性。

因此,在动机理论视角下,可以提出提高低碳社区居民参与度的对策:

1.加大对低碳社区的宣传力度

因为居民间因年龄、学历等因素存在着对低碳社区的认知差异,所以相关部门要依据居民年龄、学历、职业的不同借助与之相应的媒介(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社区宣传栏等)对低碳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什么是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节约用电的技巧、如何选择绿色建筑材料等等进行普及。

2.引导居民建立低碳生活目标

社区管理者应运用多种方式对居民进行宣传、引导,让居民知道自身的行为(如节约用电、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对优化社区环境以及节能减排和改善大气质量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从而引导居民自觉地把低碳生活作为他们的目标。

3.增加低碳社区建设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社区管理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要建设低碳社区就要让居民参与其中,让他们真正能感受到建设低碳社区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管理者可以在社区内或社区间举办有关低碳知识的竞赛,要创新居民互动方式,比如创立社区低碳日,组织居民参观低碳示范社区等。

4.设立社区低碳生活评估标准、引入低碳生活竞争机制

社区管理者可以定下本社区的低碳生活衡量量表(衡量维度包括低碳出行、低碳建筑、低碳饮食等等)对个人和家庭的低碳情况予以记录评估,并适时在社区内予以公示(当然这需要得到被公示者的同意,毕竟选择低碳生活应当遵从自愿原则)以供社区居民交流讨论,营造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竞相“低碳”的社区低碳氛围。

5.建立低碳生活奖励制度

在低碳社区建设中,尤其是初期阶段,管理者要注意到奖励对居民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的激励作用。管理者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奖励制度,对那些在低碳生活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家庭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一方面肯定其努力和激励其在低碳生活中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人或家庭参与到低碳社区建设中来。

6.建立有效的低碳纠错和监督机制

一个好的制度和好的社区建设活动在于它们是公开的,透明的,可以自我修正错误的。毫无疑问,有关低碳社区建设的活动和制度是需要监督和纠错机制的。这一点是管理者必须要注意的地方,因为有效的监督和纠错机制可以长久维持居民低碳生活的模式,纠正居民生活不低碳的行为,确保上述诸条措施能够公开、公正、透明地实施和低碳社区建设活动本身的正常运转。

总之,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主力军,他们长期生活在社区内,随手关灯,选择爬楼梯上楼等一些小举动都会给社区整体环境带来影响,一旦社区内居民选择低碳生活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我们国家的整体环境和低碳排放都有可能因之得到巨大改善。所以说社区居民是低碳社区建设,或说是节能减排的不可小觑的力量。

社区管理者只有通过加大对低碳社区的宣传力度,建立低碳生活激励机制和自查制度等方式,才能将居民在节能减排中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引文注释

①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1):105.

②蒋慧琴,张丽丽.基于个体行为的低碳社区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5):045.

③付允,马永欢,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23.

④李俊峰,马玲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生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2008:2(2):17~20.

⑤苏瑾.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J].世界环境,2007(4):32~34.

⑥佚名.上海、保定入选WWF低碳城市试点—低碳城市发展项目正式启动[J].节能与环保,2008(2):37.

⑦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传统建筑中的建筑节能——扬州试点项目[z].2008.

⑧奥雅纳工程顾问.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J].城市建筑,2010(02): 44-46.

篇4

关键词:新型社区;业主委员会;社区自治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090-02

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1949年以后的中国社会结构是以国家权力的不断强化为主要特征的[1],政府需要通过单位制和高度集中的行政架构来实现对城市社区的管理。单位制社区赋予了其成员权利和身份,具有明显的行政科层制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的住房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西方的小政府、大社会思想的深入,促进了单位制的日益解体,过去单位所赋予的诸多权利、功能逐渐转移到了社会中。传统的单位社区在向现代的自治型社区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后单位社区以及商品房住宅小区,也就是城市新型社区。

城市新型社区的发展刚刚起步,新型社区的特点不可避免地给这一类型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笔者希望通过对一个新型社区进行个案研究,重现此社区中的冲突过程,冲突过程中各权力主体表现如何,采取怎样的技术和策略来解决社区建设存在的,诸如各权力主体之间关系如何、怎样调整,这样的政治方面的问题。

一、冲突的重现

Z小区是山西省太原市一个典型城市新型社区,该小区于2008年开始建设,2011年完工交房。在小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涉及的权力主体大致有三部分: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居委会。小区的开发商某公司在交房后,指定了一家没有资质的物业公司对小区的日常事务进行管理。随着小区业主的大量入住,物业管理的不规范问题日益凸显,比如说,居民网络的安装,物业公司横加操纵和干涉;小区的绿化程度低下,卫生条件堪忧等,业主对于物业公司的行为产生了一些不满。

2012年该物业注册了物业公司,物业公司的注册并没有给小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好的景象。笔者调查的业主反映了众多该物业公司存在的问题,交房之后煤气一直没有接通;小区没有电动车自行车存车棚,增加了安全隐患;物业公司为了节省成本每个单元的两部电梯只开一部;物业没有及时清除小区流浪狗。种种问题导致了物业公司和业主的关系恶化。

物业公司的不作为唤起了业主们运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在社区精英的多次动员和鼓励下,两次贴出了《告居民书》,通过艰难的合法途径,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代表召集业主召开了业主大会,决定运用合法途径解聘原开发商指定的物业公司。业委会通过业主们的投票获得了支持和同意,开始公开招聘符合自身要求的物业公司,某物业公司中标。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做法引起了原物业公司强烈的反应,在新的物业公司尚未入驻的情况下,横加干涉业主大会的召开,在2015年6月19日晚发生了恶性打架斗殴事件,致使多名业委会成员和业主受伤住院,物业公司负责人也被相关部门依法关押。

对于该小区自始至终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作为行政力量的社区负责人某主任极少关心和参与,直到发生恶性事件之后,某主任才出面进行调解。而笔者调查的业主对于某主任的评价不高,谈到政府力量参与社区建设的程度很低,在恶性事件发生之后也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其主动性不强。

二、冲突中权力主体的博弈

在上述新型社区的冲突过程中,前文提到的三大权力主体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各自做出了不同的表现,更进一步地体现出了三驾马车[2]之间权力的博弈。

(一)市场权力主体以物业公司为代表,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物业公司代表着市场的力量,社区居民有偿购买物业公司的服务。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公司作为一种服务性的组织,应当遵循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和利润最大化原则来承担相应的义务,以优质的服务获得居民的认可及业主的授权,居民和物业公司之间是一种市场关系。

Z小区的物业公司是由开发商指定的,这种关系对后期的冲突产生了激化的作用。诸如煤气不到位、房产证办不下等等这些问题本身都属开发商,但业主只能找到物业公司算账,激化了物业公司和业主的矛盾;物业公司本应提供优质的服务来增强自身的竞争性,否则就会面临着被业主委员会解聘的危机,但该物业公司连基本的绿化、保洁和保安服务的职责都未尽到,物业公司的从业人员素质比较低下,缺乏服务意识;再者,该物业公司从无资质到注册物业公司,物业公司在进行社区建设过程中仍然在寻求合法化的身份,必须使自己有合法化的外衣,才能在市场权威的庇护下处于冲突之中的不败之地。

(二)社会权力主体以业主委员会为代表,希求社会集体利益的合法与合理保护

业主委员会是在房改之后出现的自发性的组织,根据我国1994年33号令《城市新进住宅小区管理办法》,它拥有选择与更换物业管理公司的权力;决定小区的重大管理举措;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的日常行为。但是受到传统观念和单位制社区的影响,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公共环境、公共事务等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

在该小区居民自身权益屡次受到侵害之后,小区中的居民在社区精英的领导和号召下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业主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增加了社区的归属感,形成了有组织的利益群体,社区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在实际的更换物业公司和维权过程中,主要是社区精英(主要由社区中的退休人员和一部分文化程度高的业主组成)的领导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大部分是被动的、受号召的方式;该事件最终以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胜利而告终,新的物业公司入驻,带来了更满意的服务,对我们来说,看到了社会力量由强到弱、由无到有的过程,由此可见社会力量的重大作用。

(三)行政权力主体以居委会为代表,要求政府力量对城市社区的合理介入

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引导下,传统单位制中浓厚的行政色彩减弱,国家权力逐渐从基层撤离出来,但是并没有完全撤离,街道办、居委会的存在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3]。社区自治的观念愈加深入,使居委会这样的行政力量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依据相关规定,居委会对于小区的物业管理冲突无权直接干涉和加以管理控制,最多只能在适当的时候对矛盾的双方起到一个调节和协调作用。但是当矛盾确实发生后,又会有业主、物业公司、上级领导来问责居委会。该小区事件的自始至终,居委会只在恶性事件发生之后出来进行了调节,新型社区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一个新兴事物,各方面的权责都不明确,需要国家和政府在一个程度上进行引导和监督;而实际上,行政力量对于社区建设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没有更多的权力进行干涉,作为中国基层政权末梢环节的最“弱者”,居委会对于社区冲突只能选择性应付[1],进行一定的调节之后还会引来社会各界的一些不满。

三、多元权力主体博弈的启示

从该社区的个案分析中看到,小政府、大社会的社区自治非常艰难,尽管如此,城市社区多元权力主体博弈的研究,对于城市社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要提高城市社区中的市场力量

市场力量需要更加规范。物业公司是市场力量的代表,从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了,无论是市场群体的素质,还是法规对于市场运作的监管都比较低下和缺乏。首先要提高自身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进入此服务行业的门槛;其次,物业公司要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在自己应当服务到位的领域做到令业主满意;最后,物业公司入驻社区后,可从身心融入社区、自我角色角度认同自身是该社区的一员等方面,增强社区归属感。

(二)要发展城市社区中的社会力量

注重加强发展社会权力。作为社会力量的业主和业主委员会,要增强自身的社区参与意识,明确自己作为社区成员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增加公共事务和活动的参与程度;社区成员要有社区归属感,在面对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学会运用合法途径来解决;业主对于业主委员会的日常事务要给予支持、关怀和监督。

(三)要完善城市社区中的政府力量

政府力量界定清晰,作为政府力量的居民委员会,在城市社区自治机制尚未成熟时,应当在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履行自身的义务,调解可以避免的冲突,促进社区日常活动的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对“三驾马车”权力的界定要更加明确,尤其对于正在唤醒的社会力量给予更权威的支持,促进社区自治和社区建设。

由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逐渐调整,社会转型带来了巨大的转变,社区组织权力结构影响着社区建设和发展。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新型社区,各权力主体的界限不明确,往往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突。本文通过对一个典型的城市新型社区的调查研究,仅是当前社区的一种,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的社区,但是这样的结论可以作为研究其他地区时的比较资料。

参考文献:

[1]李汉林. 中国单位社会[J]. 招商周刊,2005(Z5):56-58.

篇5

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可以说酝酿已久。召开这次会议有三个背景:一是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11月6日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这次会议等到今天开,很大程度上是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工作会议召开,从而能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精神,结合我们平湖实际,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工作。所以,我们一边准备,一边等。二是今年又正好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们平湖的“三农”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GDP从*年的1亿元增加到20*年的12.8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年的211元增加到20*年的10082元,农村面貌更是日新月异,这主要是得益于我们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过去的发展,得益于农村的大改革、大发展;今后的改革发展,同样要从农村开始。三是全市的农村新社区建设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去年,我们在20*年试点基础上全面铺开这项工作,到现在已有一年多时间,有必要对农村新社区建设情况作一些深入分析。所以,这次会议,是一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的会议,是一次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会议,是一次系统回顾一年多的实践,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坚定信心,并进一步查找问题、把握关键,落实措施、务实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的会议。为了开好这次会议,讲究会议效果,提高会议质量,有关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刚才我们又特地组织现场参观,三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相信大家看了、听了、思考了以后,一定会有不少启发。

去年8月24日召开的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会,提出了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要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结合我们平湖的实际,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体现两个关键词(一是体现一个“新”字,二是体现“社区”)、把握三个环节(一是规划环节,二是操作环节,三是政策环节)、突出四个重点(调动多个积极性、典型引路、加强监管和服务)的农村新社区建设目标要求。一年多来,大家围绕这些目标要求在推进,有成绩,有不足,也有需要破解的矛盾和问题。对此,川弟副市长已经作了系统回顾、深入分析,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我都赞同,希望大家按照要求抓好落实。这里,我围绕“肯定成绩、坚定信心,查找问题、把握关键,落实措施、务实推进”的问题,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肯定成绩、坚定信心

全市农村新社区建设总体上是有效的,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绩,112个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村中已有109个村启动建设了151个农民集聚点,累计进新社区建房农户达到3356户,其中至少有五、六个村到年底有望建成50户以上的规模型新社区,向中心城区、新市镇、集镇型中心社区集聚的工作也在探索和实践,“两分两换”试点工作也已经展开,但要看到,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工程量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情况千差万别,又关系每家每户、每个家庭、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特别要强调坚定信心,从而使大家持之以恒认真对待、认真抓。我们认为,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一)符合中央精神。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牛鼻子,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怎么样子抓住这个牛鼻子、抓住这个总抓手?农村新社区是一个好的载体。因为新农村建设说到底是在做“三个集中”的文章,即投资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通过“三个集中”推进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中最关键的是人口向社区集中,这个集中牵动着其他两个集中,农村新社区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区”问题,而是涉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土地节约集约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完完全全的“三农”问题。这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历史、辩证、客观、系统地回顾总结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既看成绩,又看问题和挑战,分析部署非常具有针对性、有效性,为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尤其是会议《决定》提出的“一个长久不变”、“两个转变”、“两个最严格的制度”、“一个允许”、“三个不得”、“三个大幅度”等一系列具体要求,不但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而且也给我们抓“三农”工作的同志吃了一颗定心丸,表明我们已经在实践的各项“三农”工作尤其是农村新社区建设和土地流转非常符合中央精神。

(二)符合平湖实际。具体分析起来,尤其符合三个方面实际:

一是平湖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平湖区域规模小、人口密度高、城乡发展相对均衡,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这样的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特征,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三个进入”的判断完全符合。所以,我们有条件、也是时候通过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等途径来加快城乡一体化了。

二是农民的居住状况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平湖有9万多户农村居民,分布在2343个自然村落。这种居住状况,既不利于我们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又不利于我们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文明、乡村文明、基础配套等都难以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

三是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全市的可用建设用地空间已几近枯竭。另一方面,农村用地节约集约程度很低。目前农村居民居住占用建设用地总面积7.6万亩、户均0.84亩。我们现在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平均每户占地面积0.5亩甚至可以更低,这样每户可以腾出0.34亩以上的用地空间,9万多户能节约3万亩左右的用地空间甚至更多。这是事关平湖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键问题。

二、要查找问题、把握关键

针对目前农村新社区建设碰到的问题,这里就几个需要把握的关键事项作一强调:

(一)针对规划环节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把好规划关。规划是龙头,是管方向、管大局、管战略的一项工作,涉及选址是否合理、规模是否适度、功能是否配套、方向是否对头、执行是否到位,真是涉及农村农业农民、生产生活生态、基础基层基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关键。可以说,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最大的节约、最大的效益。这个关不把,就是我们失职;不把好,就是我们不称职。我们在实践中感到,规划上的问题还是不同程度存在的,尤其是:

1、有的村规划点太多、太散。点多了、散了,农村新社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就又不高了,而且配套工程就多、资金需求量就大,市里和镇(街道)、村三级的财力就都难以承受。即使以后发展了,财力增加了,也不能这样到处去配套。

2、有的点规划的规模太小。一个村有时要规划2-3个点。一个村最多就几百户人家,一、二千人,如果规划2-3个点,每个点就可能不足千人。人口少,人气就不会旺、商气自然就不会旺,同时配套就做不到位,尤其一些体现城市文明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施就运用不到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去,建设的档次、品位就不会高,这样的农村新社区就变成了农户的简单叠加,根本就体现不出我们去年讲过的“新”和“社区”这两个关键词,甚至就可能出现“穿新鞋、走老路”。

因此,我们要把规划完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突出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性、综合性和战略性作用。对农村新社区规划开展“回头看”的工作,刚才川弟副市长已经提出明确要求,希望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三农”发展规律,尊重历史、尊重实践、尊重乡土文化,把规划进一步完善起来、优化起来,使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农民群众的检验。

把好规划关,除了规划的制订完善,还应该包括规划的执行和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这些方面请大家同样要把握好。我们花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搞规划,不能使规划成为一种摆设,一定要充分发挥好规划的作用。

(二)针对政策环节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把好执行关。农村新社区建设开展以来,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包括这次会议出台的《关于完善农村新社区规划加强建设管理的意见》、《平湖市农村新社区建房管理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在内,总共有过14个政策意见,分两类:一是资金支持类的,二是建房管理类的。政策环节存在问题,主要是建房管理类的问题,因为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超面积的、一户两宅的、“两违”的等现象。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把好关,执行政策不统一、不严肃,这个事情一定要重视起来、纠正过来。一级组织、一个干部,能否让老百姓信任,能否真正取信于民,能否干事、干大事、干好事、干成事?关键的关键说到底,就是看“三条”:一是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二是干部自己要正气,也只有自己正气,才能公开、公平、公正;三是敢抓敢管、敢作敢为,为了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为了维护政策的严肃性、统一性、连续性,敢于批评人、敢于得罪人。这三条,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上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把好政策执行关,操作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纪律上做到严明、严肃、严格。不能因为无为而导致无序,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而导致不敢作为、无人作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三)针对操作环节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把好责任关。操作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大家引起重视,进一步落实好责任。

一是有的镇、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好象这项工作一定要等上面都谋划好了、创造好条件了再去干,这样也太简单了。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存的经验可循,惟有一边探索、一边实践。现在我们碰到了一些问题,将来在推进过程中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这是一项纵向看时间跨度很长、横向看涉及面又很广的工作。市、镇(街道)、村都有各自的责任,市里要做好市里的工作,镇里要做好镇里的工作,村里要做好村里的工作。当然,希望向上面争取一些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也无可厚非,但不能完全抱一种“等、靠、要”的思想和态度,有些事情应该由镇(街道)、村来做,由镇(街道)、村来把关的,就不能往上推。

二是有的部门配合不积极、不主动。部门之间的配合总体是好的,但有的部门认识不到位、步调不一致,还是仅仅把农村新社区建设看成是农口部门的事,好象与己无关,碰到问题就采取“推”的方式。希望今天会议以后,大家都能够齐心协力,既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现在,大家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没有把会议精神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实践上,是否积极参与、支持农村新社区建设就是一种检验,各个部门在这项重点工作中都有各自应有的责任。

三、要落实措施、务实推进

这次会议之前,市委、市政府专门对农村新社区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这项工作能不能真正做到“不走调”,达到“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扎实有效”的要求,关键要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务实推进,不跟风,不作秀,不劳民伤财,不图形式,不做表面文章。

首先,组织、领导上要进一步加强。要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合作、镇村实施”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市里最近对相关组织领导机构作了调整完善,整合成立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七个专项组。同时建立了农村新社区建设办公室,办公室有集中办公的,也有相对集中办公的,集中办公人员的抽调单位一定要支持他们的工作,使他们集中精力来做这件大事情,相对集中办公的也要认真负责做好工作;办公室对农村新社区建设要加强指导、严格把关、落实政策、强化督查。各专项组要坚持开展一年一检查、一分析。各相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通力协作,共同做好工作。各镇、街道和村,要切实承担起责任,积极主动做好工作。村级组织一定要发挥好作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村级组织换届之后抓的第一件大事、为老百姓办的一件重要实事、好事来对待,真正开好头、起好步,在规划、设计、安排和政策把关等方面用心、认真地去思考、去实践、去抓,真正抓出成效、抓出水平。能否把这件大事、实事、好事办成,要作为对我们村级组织、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高不高、战斗力强不强、能力强不强、原则性强不强的一种重要检验。

第二,政策、资金上要进一步用好。我刚才讲了,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一类是扶持政策,市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有关金融机构也给予了很大支持,这些对农村新社区建设都是有力推动。希望各镇、街道和村结合实际,用足、用好、用活这些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措施,花有限的资金把农村新社区建设这件大事办好。同时,对有关政策资金的安排、兑现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落实好,市里下拨的信贷资金按照要求三年后再分期回收,对农村新社区建设方面的资金各级都要加强管理。

第三,思路、模式上要进一步完善。要全面认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客观规律,根据实践的发展,既要把点上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提炼为指导面上工作的方法,又要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并有效转化为我市的具体实践,对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思路、模式进行完善。

最后,再强调一下结合问题。农村新社区建设,也不能就新社区而新社区,必须与当前有关工作结合起来:

一要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既要在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全过程中体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又要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要进一步全面、系统、具体、深入地排查梳理我市“三农”工作当中老百姓反映强烈的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符合、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三农”发展规律不相符合的观念理念、想法做法、政策措施,有的加以纠正,有的加以完善。

二要与“两分两换”试点工作相结合。“两分两换”,就是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这是嘉兴市作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的。我们一方面要按照要求抓好试点工作,另一方面要把“两分两换”这种好的理念、思路、做法运用到我们的农村新社区建设等工作中去。

篇6

《意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加强社区科普大学工作的总体要求,第二部分:推动社区科普大学实现健康发展,第三部分:为加强社区科普大学工作创造有利

条件。

《意见》指出,加强社区科普大学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立足社区、服务百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不断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沈阳奠定坚实基础。要牢牢把握社区科普大学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行动计划为主线,面向社区居民广泛开展科学教育,扩大科普大学普惠面。坚持以具备参学条件的离退休、失业待业、居家赋闲的社区居民为学员主体,招收对象逐步向青少年、农民及在职人员扩展,推动办学触角向涉农街道、少数民族聚集区等区域延伸。拓展办学功能,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安全健康、防灾减灾、节能环保等内容为重点,开展系统化科普教育,着力提高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生活质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城镇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在科普课程中的比重,推动科普大学由科普教育平台向社会公共服务平台转化。

《意见》强调,要进一步规范管理模式,要在坚持“两级办学”(市办总校、社区办分校)、“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和“四个固定”(教学场所、授课时间、任课教师、学员队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校和学员的自主管理,在社区的指导下民主选举产生校委会、班委会,不断完善学校章程及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使社区科普大学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遵循“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按照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科学设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不断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断丰富活动载体,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推广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社区科普大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进一步强化师资力量,采取单位推荐、个人自荐、社会招聘等形式,选聘各类优秀人才担任社区科普大学教师,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社区科普大学教师队伍。

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发挥社区科普大学与社区群众联系密切、互动广泛的优势,在社区的监督指导下,积极引导学员参与社区建设。鼓励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学校、科研院所,充分利用社区科普大学这一平台,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理论宣讲、知识普及活动。在社区科普大学探索建立社情民意反馈机制,为党委、政府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益帮助。不断拓展社区科普大学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协助社区开展各类公共服务。

《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社区科普大学建设,将其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成立市社区科普大学领导机构,其办事机构由市科协、市文明办、市社区建设办组成,办公室设在市科协,负责指导全市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学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科普大学的投入力度。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鼓励社区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社区科普大学建设,为社区科普大学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改善社区科普大学教学场所及各类硬件设施。社区科普大学要充分利用社区多功能活动室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设备等至少应满足50名以上学员教学活动需要。充分调动街道、社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健全完善社区科普大学管理体制。具备条件的社区要逐步开办社区科普大学,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社区,要与相邻社区实行联合办学。探索建立街道(乡镇)领导干部联系社区科普大学工作制度,并将社区科普大学建设纳入和谐社区示范活动以及高标准社区、文明社区等考核之中。加大对社区科普大学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经验,选树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建设和发展社区科普大学的浓厚氛围。

篇7

关键词:传统伦理道德;新农村;新型社区;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发展迅猛,在当前“新常态”环境下,三大产业的发展逐渐趋向成熟,相比较之下,农村经济处在一个劣势地位。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法治建设方面、教育方面、文化方面、道德建设方面,总之,问题日益尖锐,严重阻碍着新型农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在这一时期,加快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弘扬传统道德,摒弃落后道德、腐朽主义,特别是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可以改善农村社区道德建设组织涣散、宗教势力抬头等不利形势。为此,本文结合当下农村社会发展现状,针对农村传统伦理道德与新型社区道德的关系来展开讨论。

一、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村社区道德建设与发展概述

新型农村社区道德建设中蕴含着农村传统伦理道德的宝贵资源,这也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一种挖掘、传承与重新利用。传统文化是保存先人的智慧成就,是千百年来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其之所以存在,定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同样,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仍有其现实意义,它仍旧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性工具。在新时期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引导着社区居民消除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继续以淳朴的姿态展示于世,同时也能呼唤人们的责任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

所谓社区,它一般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类群落,即一定数量人群组成的社会生活空间。在一定范围的共同区域空间内生活的居民及家庭,相互之间拥有共同的生活习俗、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社区各家庭之间,关系相对比较密切。当生活社区形成之后,地域内的居民,会逐渐拥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自然而然确立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准则。在现代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用来衡量整个社会道德标准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现代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2014年10月20日, 党的十四次全体会议,重点提到了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并且将道德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当下我国大力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及其思想道德建设,是大势所趋、时代必然。新型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的“行政村”而言的,同时与城市居民社区有所不同。新型农村社区存在的形式,是由“行政村”建设而成,或者由多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间的差距,让我国广大农民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当前,在我国东部地区,比如山东东部地区、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中部和西部地区也正在积极筹措建设当中,比如在安徽、山西、河南、湖北等地,不少城市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层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总之,加强新农村道德建设,是经济“新常态”下改革的必然,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新型农业社区的内在诉求。

二、农村传统伦理道德在新型农村社区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新型农村社区是和谐社会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和谐社会的构建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传统伦理道德自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因此,农村传统伦理道德对新型农村社区道德建设具有同等功能,即积极引导并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化进程中的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家庭美德建设。换言之,农村传统伦理道德可以为和谐新农村及新型社区的构建提供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具体可总结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在新型农村社区道德建设中,农村传统伦理道德可助推和谐新农村建设,助推新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尤其是对广大农村而言,在民主法治建设领域全面落后于城市地区的状况下,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缩小城乡差距,在和谐新农村体系构建过程中,既是核心也是最直接的一项内容,就是加强村民道德建设,这也是实现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最根本的要求,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建设就是其中一项前提条件。因此,要构建新型农村社区道德体系,先要全面理解新农村社区道德的内涵,“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这些都是农村传统伦理道德优秀文化长期积累下来的成果,其定将成为新型农村社区道德建设的有力支撑。

第二,新型农村社区道德与法治建设,离不开农村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离不开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农村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是千百年来大家一致遵循的道德意识与价值观念。作为新型农村社区道德建设核心内容的农村法治内容建设,其与伦理道德观念密切相关。同时,两者之间本身有较大的关联性,法律体系的构建是以社会伦理道德作为基准,而道德的底线则是法律。换言之,伦理道德影响着法律,法律体系内体现着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当地居民的一种生活习俗,同时也能充分体现出各地区民族间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正所谓“法律无外乎人情”。农村社区的居民,相比较之下,他们更认同自己所生活环境的习惯,正是由于这些习惯(传统伦理道德),在很大程度上维持着农村的和谐稳定与经济发展。总之,农村法治建设虽是当务之急,但农村传统伦理道德不容忽视。

第三,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需要转变。在全新的现代化社会,要想真正适应与寻求农村社会的发展,价值观念必须更新。农村传统伦理道德是构建和谐农村社区的价值导向与行为规范,但也需要与新型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简单一点讲,就是需要构建一套“新伦理”道德体系,对传统伦理道德体系进行更新与重构。因此,在农村民主法治、新型社区及其道德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当代农民的实际出发,建设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就是说,需要在原有(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础上加以延伸、衍生。

三、新型社区道德建设中可借鉴农村传统伦理道德

思想道德建设是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国民经济环境愈发平稳,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城镇化进程也在加快,因此,新型农村的建设也应该跟上时展的步伐,对新型社区道德建设应提出新的要求。在新型社区道德建设中,需要坚持“遵宪守法、爱社爱家”的基本原则,遵循“文明诚信、自强不息”的准则。以大家治小家,以小家衬大家,重塑“敬老爱幼、邻里和谐”的家庭美德。在具体发展建设上,可以有层次、分轻重来进行。

第一,新型农业社区建设中的社会公德。关于社会公德建设,它是指农民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公共生活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从而出现了农村社区公德建设的问题。以我国中西部经济较落后的一些地区为例,在新型社区建设中,缺乏公共道德的传统和内在机制。对此,要想在广大农村社区加强社会公德建设,首要任务就是深入了解内外部各种因素,包括社会公德的内在体系、外部环境等,只有充分把握住了农村社会公德所处的现实环境,才能透过表象挖掘出本质,才能将体系变革真正融入其中,进而有助于建立一个以平等、有序、公正、诚信、民主为基本价值理念的现代化农村社区社会公德体系。

第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职业道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服务的主体对象是广大农民,农民之所以称为农民,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农村社区居民的身份,他们生活在农村地域;第二个因素,农民的职业,他们大多从事着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或者相关的一些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民的身份和职业是由政治因素决定的,在那个时期,农民从出生那一刻就被定义为农民,凭借农民的身份,从事农业生产这个行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在20世纪末期,农村开始改革,城乡经济变得更加紧密,大量的农民开始流动,从农村地域走了出来,所以现在我们看到了诸如农民企业家、农村社会管理者、个体商户等群体。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但对随之而来的问题,我们也必须加以重视,那就是农村社区职业道德问题。应当按照现行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相关规定来执行,包括“爱岗敬业”“奉献社会”“诚实守信”等。

第三,新型农业社区建设中的家庭美德。无国无家,小家组成大国,这是家庭式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形态。形象地表达,家庭之于社会,就如同人体的细胞,家庭的和谐稳定,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在新型农村社区道德建设中,应当坚持以传统伦理道德为基准,弘扬优秀的文化意识,剔除落后迂腐的道德思想,因为家庭关系是伦理道德所规范的首要目标。换言之,农村社区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的变迁,对整个农村社会道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变化反过来又影响着家庭伦理关系。两者相辅相成,进而形成一套新的伦理道德体系,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推动乡村结构的变化调整。基于这一点,在社区道德内容建设中,应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加强民主意识教育,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农村社区关系。

目前,全国大部分乡村地区,社会各方面发展基本处在关键的转型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广大的农民在道德上、价值观认知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属于道德观念新旧交织的关键时期。所以,从思想观念上加以转变,适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可引导并增强农民在当今多元化社会的道德观,促进农民朝着积极的一面去发展,包括道德评价标准、道德思维能力等。关于这一点,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做得还不错,不少地区都开展了先进评选活动,极大调动了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新型农村社区道德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完整社区;可持续研究;海绵城市;生态社区

1研究背景

1.1“完整社区”建设与发展背景

世界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的集聚,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同时也带来了住房、交通、能源、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挑战。社区是城市物质空间与社会组织体系中的基础单元。因此,设计与建设满足发展需要的新型城市社区至关重要。为满足新时代城市建设的需求,国内外一系列新的社区建设理念应运而生。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较早经历城市化进程,在新型社区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作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延伸,以生态学概念为基础衍生的“生态社区”概念也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例如,英国豪其顿生态住房项目,美国COTATICOHOUSING共享社区项目等。我国也提出了一系列新型社区理念。我国两院院士吴良镛提出,社区除了解决住房外,必须囊括服务、治理、卫生、教育、娱乐、文化等综合性内容,形成以人为核心,硬件与软件兼具的最基本生活场所———完整社区。随后,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9年12月23日工作会议中,首次将“完整社区”概念正式推出,以此助推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加速社区公共环境更新与特色社区文化营造,最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体系。

1.2社区可持续绿色环境研究

社区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因其自身的功能属性而决定其与居民密切的相关性、互动性以及高参与度,使社区的建设更新中除了基础设施的改建外,更多地向景观绿化、空间更新、文化营建、游憩设施等侧重,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环境品质的重视,社区生态环境的营建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社区海绵城市系统营造与社区绿色生态环境营造两方面进行阐述,结合案例解析我国目前在社区可持续绿色环境中的探索。

2社区海绵城市系统营造研究

2.1海绵社区概念解读

海绵社区,是能够像海绵一般进行吸水储水的社区环境。根据测算,海绵社区在适应环境变化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较普通环境更具弹性与恢复力,具体表现为对雨水的吸、蓄、渗、净,并“释放”储备的水进行循环利用。海绵社区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海绵城市的基本细胞,也是先进的雨水收集利用的生态技术体系在新型城市居住社区的应用。海绵社区可以通过生态植草沟、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地下蓄渗、透水路面等途径和设施来实现社区对自然雨洪灾害后的“弹性和恢复力”。相较于传统社区,海绵社区能够使硬质景观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并高效地蓄积、调配雨水,这也是如今社区设计与建设的主要方向。

2.2海绵社区的建设原则

2.2.1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海绵社区的建设应遵循海绵城市总体思路,科学布局并协调各环节,充分研究上位海绵城市规划,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社区内街道、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的设计中,规避因为考虑疏忽而造成的遗漏或建设浪费。2.2.2减少不透水地面,增加下渗现有的住宅小区街道与广场的不透水材质铺装比例较高,促使暴雨期间雨水径流快速达到峰值,从而提高市政排水系统的排水压力。海绵社区建设中提倡使用透水材质铺装,促进雨水下渗,使雨水以原始的方式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促进和恢复水系统的自然循环过程。2.2.3结合环境,因地制宜海绵城市背景下的社区建设是一个繁杂的工程,只有充分考虑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降雨情况等客观因素,选用合适的符合当地情况的技术,才能做到用最少的代价实现低影响开发。2.2.4建设与管理相结合重视工程的建设过程,而项目后期的维护与管理几乎缺失,这是许多项目后续发展偏离既定规划效果的重要原因。实行建设与后期维护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设计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才能实现真正的设计目标。

2.3海绵社区的营造方法和路径

海绵社区的建设必须落实到海绵城市建设的层级上,营建方法可以运用五维立体化的方法:1)良好的制度建设:奖惩机制与分区测评机制的有序建立,设计过程管理与后期养护管理全过程控制;2)引入弹性社区理念和垂直绿化建筑理念;3)与景观更新机制有效结合;4)推行与倡导社区居民低碳生活;5)加快低影响开发智慧化推进,利用大数据与互联网解决生态问题,提高解决效率。海绵城市建设行动应在海绵社区中充分开展。首先,屋顶雨水可弃流流入高位花坛及雨水桶的雨水,同时,部分溢流流入下沉绿地,雨水桶内存储的雨水可供小区绿化使用。其次,道路、广场等硬质铺装雨水,可通过渗透铺装及管沟、下沉绿地、雨水花园等方式对雨水进行净化、消纳处理,超标准的雨水选择排入附近的雨水管道。新处理的雨水可分为两部分使用,一部分进入雨水管进行间接式利用,另一部分通过调蓄、存储后进入雨水池和景观水体,在过滤消毒后,集中用于植被灌溉、景观水体补水和道路浇等,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社区绿色生态环境营建

3.1生态环境营建的优势

3.1.1生态自主循环景观建设初期,针对场地气候、温度、湿度、地下水、土壤等要素做全面的分析,利用土壤改良等方式搭建可持续的生态自主循环体系。3.1.2景观互动共享社区是城市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大量的城市人口都集中于此,这里能够真切地反映一座城市的生活面貌。社区更新应着重考虑生态环境搭建与园林景观美化,不断丰富街区空间的色彩,增加季相变化互动感。打造可互动、可参与的共享式自然生境景观。3.1.3环境柔化调和在城市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植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自身色彩多样,却犹如绘画中的黑白色一般,能够与各种城市界面相搭配。同时,它能够调和柔化不同建筑、构筑物之间的矛盾感,使原本冲突的硬质个体变得统一和谐,也使城市景观变得更加自然、美观。

3.2社区中的生态环境———以创智天地街区改造项目为例

生态环境主要包含温度、湿度、光照、水系、土壤、微生物、动植物等多个方面,而在社区中与人居活动最为密切的主要是温度、湿度、光照、植物景观4个方面。3.2.1温度和湿度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上海地区夏季极端高温的天数越来越多,暖冬和冬季零下气温交替变化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同时,作为沿海城市,上海春季和夏季的空气湿度较高,秋季及冬季较为干燥。这一情况直接影响着人的四季体感,而以植物为主的社区生态环境则潜在并有效的做出贡献。以创智天地街区改造项目为例,社区范围内的道路尺度普遍较小,无法在道路空间实现绿量提升,设计以现状围墙作为依托,栽植攀缘植物,如藤本月季、紫藤等攀缘开花植物,将原先简陋、无特色的透空围墙打造成明快浪漫的街区特色花墙,打造特色花墙景观的同时,增加了设立的立面绿量,通过植物的吸收、蒸腾等生物作用,有效调节了道路空间的空气质量。3.2.2光照社区空间主要以市民的居住和日常通行为主要功能,有夏季遮阴、冬季采光的要求,所以,在植物的选择上多以落叶品种为主,尤其是建筑物的南侧因尽量避免遮挡,若存在不可避免的情况时,应控制植物与建筑物距离。创智天地作为改造项目,大学路行道树现状即为常绿树种香樟,并且与建筑立面距离固定,因此,改造时着重对下层空间进行梳理,尽可能地简化下部空间的绿化布置,并采用花箱进行补充配合,兼顾景观效果和空间体验感。3.2.3植物景观社区环境中的植物需着重考虑两方面的诉求:1)季相表现。社区中的主要人群均为长期居住于此的市民,因此,需要合理配置观花、观果、观叶、闻香、常绿等不同的感官体验和季相表现,采用多样化的植物配置营造丰富的社区生态环境。2)安全性。社区中的植物选择应禁止选择有毒有害植物,并且尽可能避免一些会造成过敏等问题的植物,如夹竹桃、悬铃木等。创智天地现场场地在改造前因植物种类的繁多而显得杂乱无章,没有主题性与逻辑性。针对不同场地的植被主题品种设计,应重点选择1~2个特色季相设计,并注意每个地块的错期观赏。在每个地块拥有特有亮点设计的基础上,能够提升场地生物多样性、改良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并为游人带来绝佳的观赏体验。

4结语

在可持续绿色环境之外,“完整社区”还有更多维度的外延———社区街道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社区运营、绿色低能耗建筑……近年来,世界各地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建设向精细化、多维度、个性化方向发展,打破原来的固有模式和僵化的城市界面,创造新的共享空间。本文希望通过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专业人士的对于绿色景观基础设施的建设,最终让“完整社区”社区可以承载市民幸福生活,激发社区活力,构建和谐邻里关系。

【参考文献】

[1]张起帆.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健康社区建设[J].宁夏社会科学,2021(6):162-168.

[2]刘禹汐.完整居住社区实践初探[J].城乡建设,2021(20):58-61.

篇9

[关键词]城市社区 循环经济 瑞景公园社区 对策研究

1我国循环型城市社区的内涵和特征

1.1 循环型城市社区的内涵

循环型城市社区是以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和出发点,通过制定并落实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制度,构建生态建筑和循环型生产生活体系,倡导社区居民绿色消费,使社区的物流、能量流、信息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得以高效循环利用,从而促进城市社区内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1.2 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1.2.1低能耗,强调社区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是在源头上进行控制,在社区生产和生活的整个过程强调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最大限度降低资源的投入,强调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的最大限度利用。

1.2.2再利用,强调社区废弃物的内在消化及资源化

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在中端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回收利用方面,具体表现为对社区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实行废弃物资源化,从而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

1.2.3低排放,强调社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在末端的特征体现无污染、零排放原则,具体反映在对社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废弃物对社区居民生存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1.2.4全面参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强调社区居民的全面参与,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塑造循环型社区的新型文化,将循环型社区的构建内化为一种社区居民共参与的行为和时尚,从而减缓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舒适和高效的社区生活环境。

1.2.5参与社会大循环,实现社区与城市循环系统的高效联动

循环型城市社区注重参与社区外的社会大循环,强调社区与城市循环系统间的高效联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水回用系统,将城市社区排出污水纳入市政污水处理厂,通过中水回用系统将污水处理成中水返回到社区进行循环利用;其二,建立垃圾分选和废物回收体系,由社区物业管理处牵头,从源头即每个家庭开始分类,对一些危险的废弃物如电子垃圾等,设置专门的搜集点进行回收处理,社区清洁部门进一步细分,将可回收的废弃物出售给再生资源企业,将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后转化为肥料用于社区绿化,最后由城市垃圾处理厂负责处理剩余垃圾,对可燃又无法循环

利用的生活垃圾可选择性地进行焚烧发电,做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再利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政策研究》(项目号:09BJY04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2厦门市瑞景公园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

2.1 社区基本概况

瑞景社区隶属思明区莲前街道,是“全国花园式小区”和福建省优质小区,先后被授予全国和省、市级“绿色社区”、省、市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创建第二届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辖区总面积0.56平方公里,由13幢高层住宅、2幢多层公共建筑组成,建筑板式结构,住宅总户数984户,容积率1.69,绿化率高达60.6%。小区利用自身优势,将城市形态、公园景观、人文气息元素加以融合,营造出“人―建筑―自然”的和谐居住小区。

2.2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做法

2.2.1节能降耗

瑞景公园社区是我国第一个通过验收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实现了高层住宅24小时热水入户,13幢高层住宅均采用太阳能集中供热,实施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它所依托的是三个系统:太阳能集中供热、热泵加热、电加热。据该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系统全年常规能源替代量为282.88吨标准煤,同时,该系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698.71吨/年,二氧化硫减排量5.66吨/年,粉尘减排量2.86吨/年。同时,在其他节能方面,地下车库采用采光天井,屋顶采用新型保温材料硬质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外墙铝合金窗采用镀膜玻璃,剪力墙增设挤塑板保温层,设置抬眼更能集中供热系统,屋顶设置太阳能集热板等,满足了超过节能50%的要求。

2.2.2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

瑞景公园社区自建一座日处理量达1500吨的污水及中水处理站,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可以把小区每天产生的近100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处理成为中水,循环利用于绿化浇灌、道路社区保洁、业主冲厕和车库冲洗等用途,做到污水的零排放,每年可节约水资源约20多万吨。同时,瑞景公园社区大力倡导居民日常生活节水,取得明显的节水效果,比如通过选用节水器具,在社区建筑内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水效率,从而减少市政给排水的负荷。

2.2.3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及再利用

垃圾分类作为瑞景公园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之一,需要社区居民的全面参与,如设置分类垃圾桶、生物垃圾处理机等。瑞景公园社区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充分发挥社区联席会的桥梁作用,及时传达政府及企业、部门有关垃圾的各类政策,设置了垃圾分类箱和果皮箱,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做到生活垃圾和装修垃圾袋装化、分类回收,定点存放并日产日清,从而避免了二次污染。

2.3 创建循环型社区的实践总结

瑞景公园循环型社区的创建工作,坚持以宣传发动、思想教育为先行,以贴近社区、面向公众的方式来设计创建,积极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参与,力求提高社区公众的绿色生活理念,循环型社区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2.3.1逐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构建循环型社区的基础

社区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定点存放并日产日清,从而避免了二次污染;社区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市政管网处理,实现雨污分流;采取节电节水措施,节约能源;车辆规范停放,管理有序;家装施工严格控制工作时间,实现文明施工的要求。除基础建设外,社区配备专门的太阳能系统专业人员、社区保安人员和保洁人员,共同为构建循环型社区而努力工作。

2.3.2创建工作新平台,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

瑞景公园社区创建工作的成功之处在于领导重视、居民参与、志愿者共建。首先,以社区党总支为依托,成立由居委会、物业公司、辖内单位、共建部队和志愿者组成的社区联席会。建立健全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创建工作,并规范组织制度,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协调机制。其次,志愿者行动为创建“循环型社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社区共有各种环保志愿者360多人,他们在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环境管理以及环境教育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联席会这个纽带,开创了“绿色社区”共建工作新平台,完善了环境管理和监督机制。

2.3.3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瑞景公园社区着力推进“三个结合”,即创建循环型社区与社区宣传相结合、与“争创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活动相结合、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提高公众参与意识。通过市民文明学校、大型宣传广告画等宣传教育阵地,开展“环保警示教育图片展”等系列活动,提高了创建“绿色社区”整体水平,让群众在活动中了解更多的环保法律和绿色生活方式知识。

3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现状分析

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支持、市场推动,还需要社区居民主动参与、自觉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形成社区主导、政策引导、市场推动和居民主动参与的运行机制,才能共同促进循环型社区的建设。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政策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造成循环型社区缺乏制度法规保障

相对于传统社区而言,循环型社区所倡导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以往有着根本性的不同,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有关循环型社区建设的政策法规,来激励、引导和约束社区主体的行为。目前,针对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激励、约束政策法规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相关部门执法不严,有关政策法规在实施中效力较弱,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大大影响了循环型社区的健康发展。

3.2 循环型社区管理主体不明确,资金来源渠道较单一

我国长期形成的“大政府、小社会”治理模式,导致了社区管理者的主体地位不明确。目前,创建循环型社区的大部分工作由环保宣传部门来完成,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社区资源环境管理体系,职能分工不明确,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缺乏必要保障,尤其是专项资金用以构建循环型社区的来源单一,难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社区基础设施难以得到有效改善。这是当前循环型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社区居民对循环型社区的认识不全面,宣传引导方式有待创新

我国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部分居民对循环型社区的理念认识不全面,将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等同于绿色花园社区,单纯强调改善居住环境,而忽视社区资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层面,同时宣传引导方式较为单一,缺乏有效的利益挂钩机制,使得社区居民参与循环经济的热情普遍较低。

4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对策探讨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促进城市社区实现“低能耗、可持续、零排放、零污染”为己任,全面开展循环型社区建设,是未来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瑞景社区创建循环型社区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来促进我国城市社区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4.1 建立循环型社区管理机构,形成合理高效的环境管理机制

瑞景公园社区在构建循环型社区过程中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公司、社区学校的负责人和居民代表等组成,统一运行机制,提高了创建效率。城市社区应建立以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代表为主体的社区环境管理机构,组织和开展日常环境管理活动;建立健全社区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商业网点的环境管理,定期搜集居民对社区环境管理的满意度,形成创建循环型社区扎实的组织基础和高效合理的环境管理机制。

4.2 制定构建循环型社区的发展规划,建立社区网络体系

瑞景公园社区每年都制定工作计划,内容涵盖本年度社区将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活动,为循环型社区提供指导。城市社区立足社区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明确社区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目标和任务,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安排开展活动的时序,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逐步形成符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的循环型社区创建模式。同时,建立循环型社区网络体系,形成社区内外资源共享、交流与互动平台,创建社区论坛,进一步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循环型社区建设的热情,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社区内居民之间、社区和居民之间、社区之间的信息沟通。

4.3 重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瑞景公园社区在筹建之时就规划了一套完整的基础设施,包括太阳能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垃圾分类箱、地下车库采光天井、雨水收集系统等硬件基础设施,为创建循环型社区奠定了基础。针对我国现有城市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备的实际情况,应采取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方筹资等方式,对诸如给排水、供热、垃圾分拣等设施进行改造;新建社区在规划初期就应考虑将社区各种要素连接起来,注重与社会大循环之间的联动,诸如水循环、能源循环、垃圾处理等系统,在一种便捷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将社区基础设施与社会大循环系统衔接起来。、

4.4 建立公众全面参与机制,倡导公众绿色消费

瑞景公园创建循环型社区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该社区居民对社区良好环境的渴望程度较高,加上社区多样化的宣传教育和通过互联网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激发和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构建循环型社区的积极性,为社区开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在创建循环型社区中,构建相应的利益挂钩机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一支稳定的志愿者队伍,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和监督循环型社区构建的积极性。同时,创新宣传教育方式,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倡导绿色环保消费,引导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节电、节水,回收利用废弃物,优先采购各种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逐步形成有利于循环型社区发展的节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 丛澜,徐威.创建省级绿色社区的思路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福建环境,2003,20(5):43-46.

[2] 张林英,周永章,温春阳,税伟,等.创建绿色社区,促进生态城市建设[J].现代城市研究,2006,21(1):35-38.

篇10

关键词:新型农村 市政 公用设施

Abstract: in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of municipal public facilities in the sharing of resources, pay attention to people's livelihood, pay attention to public opinion, benefit and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to prevent the municipal public facilities of repeated construction, excavation occurred, promote construction of new community level, let people experience the new community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and tremendous convenience,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overall level of community facilities,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within the municipal facilities integration. According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and public facilities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new rural; public; public facilities

中图分类号 F294.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大安镇正全面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坚持生态宜居,注重优化生活环境,遵循“工业强市、宜居美镇、和谐兴镇”的理念,以“环境、生态、宜居、和谐”为主题,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农村社区建设,改变农民精神风貌,促进农村向社区化、城市化转变,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部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新型社区。

为了新农村社区市政公用设施资源共享,关注民生、重视民意、惠及民利,防止市政公用设施重复建设、重复开挖现象发生,提升新型社区建设水平,让群众亲身感受新型社区带来的深刻变化和巨大便利,全面提升社区市政设施整体水平,实现社区内市政设施一体化。因此,加快市政设施规划建设迫在眉睫。现就加强新型社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提出以下参考建议:

一、强化统筹协调

新型社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由镇规划建设局统筹协调,社区办公室具体指导实施。镇建设、土地、供电、光纤、通讯等单位要根据自身工作,加强沟通对接,加大建设技术指导;各村要按照相关要求,统筹组织实施,实现道路一次开挖、综合下地,满足使用功能。避免重复开挖、重复建设,提高新型社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使用、管理综合效益。镇建设办具体负责本镇市政公用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统一规划设计

新型社区市政公用设施由镇规划建设局牵头组织,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社区内应设置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有线电视、网络电话、安保监控等管线,工程管线宜采用地下敷设方式。还应配套建设供热站、变电室、燃气调压站、高压水泵房、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站、存车处、停车场、消防站和公交站等设施。

各村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衔接协调,实现市政公用设施的共建共享。各村提供新型社区人口规模、建设用地、建筑面积、套数等基础数据,相关管线部门、单位要根据人口规模、建设用地、建筑面积、套数等基础数据及时提出

技术指标、功能要求和设施配置,做到资源共享,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设计、技术交底、图纸审查、施工组织、管线建设五统一。

(一)统一规划设计。按照统筹规划、一次到位、适度超前的原则,由镇委托一家符合资质要求的设计单位,按照建设规模、套数,科学合理统一设计水、电、路、气、暖、讯、光纤等市政设施。相关管线管理单位应配合做好规划设计,并提供接口、预留管线、检查井、孔洞等设施的标准和位置,以完善前期规划设计。规划设计方案必须确保配套齐

全、覆盖全面,满足使用功能。

(二)统一技术交底。根据镇和新型社区规划、专项规划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向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设计范围、内容、深度等相关技术参数,尽量合并沟槽,减

少重复开挖,确保设计质量。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积极使用太阳能、天燃气等新能源,提高市政公用设施维护技术和质量水平。

(三)统一图纸审查。设计单位完成初步设计后,各村和相关部门、单位联合开展图纸审查,提出修改意见。建设和设计单位要根据审查意见,完善内容,深化图纸设计,确

保实施内容明确,设计参数准确,能指导现场施工。社区市政公用设施的设计、施工,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市政公用设施设计、施工的技术规范。

(四)统一施工方案。项目施工前,配套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实际,按照施工工序,共同研究制定配套项目综合施工方案,明确项目建设先后顺序,交叉施工需协调的时间和位置,确保各施工环节相互衔接,相互配合,有序建设。

(五)统一管线建设。由于光纤、通讯等弱电技术参数的相似性,为节约资源,减少环节,避免重复建设,可确定一家单位一并建设。完成后的管线等弱电设施实行成本分摊

或有偿使用。

配电设施经供电企业验收合格后,公用部分(居民及商业计量装置以前电力设施)由供电企业负责运行维护管理。专用部分(社区服务、社区路灯和楼梯照明等专用变压器及以后电力设施)资产归住宅小区业主,由物业管理企业负责运行维护管理,供电企业应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供电企业对社区用户实施“供电、抄表、收费、服务”四到户管理,并提供24小时电力故障报修服务。业主及物业企业在供电企业对住宅配电设施进行维修、养护、更新时,应当予以配合。自来水、天然气、暖气、有线电视、网络电话可参照上述做法,安全便捷,方便群众。

三、加强施工管理

新型社区市政公用设施实行统筹实施,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涉及村、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加强现场施工协调管理,有序推动配套工程建设,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一是镇政府成立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确定专人,派驻现场,负责质量安全管理和具体事项协调;二是聘请监理单位,开展质量安全监管和施工组织协调,提供配套设施建设技术指导;三是项目建设单位要明确施工现场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所建项目施工建设和质量安全;四是做好工程设计变更,对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或因工程需要确需变更设计的,须征得镇政府和部门同意,由方案或施工图设计单位出具相关变更资料;五是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和保护,已实施的地下管线工程,隐蔽后须进行标记标识,并与可能交叉作业单位做好对接,确保隐蔽管线不受破坏。

四、规范竣工备案

项目完工后,必须严格执行竣工验收制度,由镇建设局指导,各村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参与,项目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监理以及施工单位,对项目进行综合竣工验收。社区市政公用设施工程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验收合格后,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填写竣工验收备案资料,送相关监管部门、社区服务中心和镇政府备案。

五、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达到下列要求

(1)、生活用水及节水设施齐全,生活用水纳入城乡自来水管网,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2)、生活用电应按有关部门的供电方案纳入城乡供电网络,不得使用临时施工用电和其他不符合要求的用电,保证用电的功能要求和使用安全。

(3)、天燃气纳入城乡供气网络,应当按照燃气供应方案完成室内和室外燃气管道的敷设和衔接,并经燃气供应企业验收确认。

(4)、供热系统要符合供热配建标准,达到建筑节能设计要求。

(5)、电话网络通信线、有线电视线按设计要求敷设到户。

(6)、道路建设符合规划设计要求,并按照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公共照明设施建设。

(7)、雨、污水排放纳入永久性城市(镇)雨、污水排放系统,将污水排入污水管网集中处理。

(8)、完成社区相应绿化、健身广场和围墙建设,因季节原因未完成绿化的,应有防尘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