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红线保护管理条例范文
时间:2024-03-06 17:3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红线保护管理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依法治水夯实水利基础
当代贵州:2015年,贵州首个大型水利工程――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贵州最大的水资源综合配置工程――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马岭水利枢纽工程等一大批骨干水源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建成发挥效益……“十二五”期间,贵州的水利建设主要取得哪些成绩?
鲁红卫:“十二五”期间,我省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122亿元,是“十一五”总投资的4.8倍。新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156座,新开工项目个数是“十一五”时期的9倍,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由92亿立方米提高到110亿立方米。解决了1301万农村群众和199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66万亩,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12万千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万平方公里,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454个、综合治理河长1213公里,治理病险水库934座。防洪减灾效益接近200亿元,因洪灾死亡人数为1950年以来最少。“十二五”时期,是贵州水利投入强度最大、建设速度最快、改革力度最强、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
当代贵州:取得可喜成绩,与水利法治建设分不开,“十二五”时期贵州水利法治建设有哪些成效?
鲁红卫:加强水利法治建设,依法规范涉水行为,调节涉水关系是推进我省水利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二五”时期是贵州水利法规体系建设力度最大的五年,共出台和修订了六部水利法规,即《贵州省抗旱办法》《贵州省水土保持条例》《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管理条例》《贵州省防洪条例》《贵州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贵州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此外,《贵州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已于5月1日正式施行。“十二五”期间,贵州出台和修订的水利法规数量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
多措并举推进水利法治建设
当代贵州:水利建设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各行各业,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贵州在水利法规宣传普及上有哪些举措?
鲁红卫:近年来,我省注重加强水利法规的宣传普及,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向社会宣传普及水情和水利法规知识。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全省开展水利普法宣传活动1100多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0多万份。今年3月,省水利厅与省教育厅联合下文,要求全省中小学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开展不少于1个课时的水情教育、水利法规宣传活动。
此外,全省还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宣传。省水利厅印发了《贵州省水利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对深入开展普法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简政放权,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重要内容,贵州在这方面有哪些有益探索?
鲁红卫:2014年初,贵州启动了水利改革,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加大行政审批事权下放,除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部委明确规定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项目外,一律下放至各市(州)。如将小型水库、污水处理厂等10大类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进行了下放;对全省水行政权力进行了清理,行政权力由原来的219项减少到34项;在行政审批制度方面,大幅度减少了行政许可事项,行政许可由原来的46项减少到13项,为周边省市最少。
当代贵州:水利执法包括水行政许可、处罚、征收、强制等诸多方面。如何加强水利执法,为贵州水利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鲁红卫:为加强水利综合执法工作,省水利厅将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规费征收、监督检查等权责进行了有机整合,理顺了执法体制,建立了综合执法机构,水利执法工作逐步朝着“一个窗口对外,一支队伍执法,一个窗口收费”的目标迈进。通过整合执法权、整合执法力量,全省水利系统综合执法效果显著。水利综合执法职责明确、流程规范,查处水事违法行为力度更强。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处理水事违法案件2797件,处理水事纠纷调处案件816件,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共完成水利规费征收21.6亿元,其中省级完成16.3亿元,市县完成5.3亿元。
严守“三条红线”确保水资源安全
当代贵州:为保障水资源安全,国家出台了《关于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了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贵州如何守住这“三条红线”?
鲁红卫: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出台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贵州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等,编制完成了《贵州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总体工作方案》和 “三条红线”实施方案等,“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实时监控、考核评估“三个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同时,我省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在实施好黔西南州、黔南州和贵阳市三个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基础上,将威宁自治县、清镇市等12个县(市、区)列为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将天柱县、息烽县等10个县(市、区)确定为我省第一批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试点。
篇2
【关键字】生态设计;道路规划;城市道路设计
1 生态学与生态设计
1.1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很广泛,从个体的分子一直到整个庞大的生物圈,生物学家把它分为:个体、种群、群落、系统这四个层次。
1.2 生态学的分支
生态学可以划分为五个分支:
1.2.1 按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为:个体、种群、群落、系统。
1.2.2 按研究对象的生物分层划分:如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另外还有独立的人类生态学。
1.2.3 按栖息地划分:如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
1.2.4 按交叉的学科划分: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进化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等。
1.2.5 按应用领域划分:农业生态学,农田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土地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城市生态学等。
1.3 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学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存在于自然科学这片广阔天地中的,在20世纪50年代,生态学逐渐与数学,物理学,哲学,建筑学等相互联系,带来了全所未有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发展进步很快,城市的发展等都对环境造成了新的威胁。人们对生物地化的干扰在不断增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怎样才能解决人口增多,资源有限,环境破坏的影响。于是传统的生态学逐步迈向现代生态学。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1970年,该组织又制定了人与生物圈这个举世闻名的计划,在此之后《人类环境宣言》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只有一个地球”、“全球熄灯一小时”等思想理论和活动的提出说明,生态学已经是当今社会的前沿学科,生态学正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随之而来的是生态学全方位的发展,一些生态管理,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也就应运而生。
1.4 关于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也称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设计,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生态设计体现了人们对于生命本能以及大自然的渴求,它摒弃了盲目追求高技术的设计方法,强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设计要求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均考虑环境因素,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产生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
生态设计具有广义性和普适性的特征,渗透在城市总体布局,街区设计和建筑设计等不同的层面。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进行的一项设计,因为只有具备生态设计的理念,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设计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表现。生态设计也是一个不断使活动更加生态化的过程,生态化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补偿和修复,节约资源或是使资源循环再生,减少碳排放,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等。
2 有关城市道路的内容
生态设计在城市道路的设计和管理方面有很巨大的作用。
首先在城市道路的设计方面:国家颁布的道路设计规则对1.道路通行能力(道路横断,平面与纵断面设计;道路与道路交叉;道路与铁路交叉;路基设计;柔性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2.道路排水能力;3道路绿化程度这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
除了道路设计以外,道路管理也包含许多生态设计内容。根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总则》第十三条中规定:经批准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不得损坏城市道路;占用期满后,应当及时清理占用现场,恢复城市道路原状;损坏城市道路的,应当修复或者给予赔偿。第三十三条中提到:因工程建设需要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持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签发的文件和有关设计文件,到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方可按照规定挖掘。
通过对城市道路设计规则和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态设计,生态理念已经深入到道路设计和道路管理这两个领域。其中,道路的设计和选择要遵守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项目选址意见,其中会包含:比如城市道路中心线、城市道路红线、路滑控制线、用地界线、建筑控制线等控制线的规定。设计者和城市道路专家必须设计符合规定的城市道路的要求。
3 生态设计在城市道路上的应用
生态设计在城市道路上,特别是在道路绿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道路绿地是指:道路及广场营地范围以内的可以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是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它包括了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以及路侧绿带。为了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避免绿化影响交通,保持绿化植物的生存环境,城市的道路生态设计应该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3.1 道路绿化应该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土壤。
3.2 道路绿化应该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3.3 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的统筹安排,并应该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和生长空间。
3.4 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且符合植物相伴生长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壤,应该改善土壤进行绿化。
3.5 修建道路时候,应该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和名贵古木。
3.6 道路绿地应该有灌溉装置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该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积水或是水土流失。
3.7 道路绿化应该远近结合。也就是不要一部分绿化建设很好,但是一部分土地荒芜。还应该具备长远眼光。
我们举个例子来分析一下:世界上绿化程度最好的首都是波兰的首都华沙,市内绿树成行,草坪相连有公园65座,绿地达到1.26万公顷,华沙的城市道路绿地广阔,而且灌溉和排水技术都很先进。即使是在城市的最中心繁华地区,道路两旁依然景色优美,风光旖旎。这不仅仅改善了城市的面貌,还能有效的吸收汽车尾气和其他一些有害气体,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国内方面,河南省焦作市在2008年对人民东路进行了生态的规划。焦作市运用丰富的植物元素与人工造景手法,充分考虑植物层次、色彩等各项特性,结合植物生长变化创造出线性四维空间;中央分车带一改以往单一规则式种植,运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灌木与乔木相搭配的种植方式,以300米为一个单位形成线性景观序列;在人行道一侧的绿化带,则着重体现物种多样性及植物的层次变化,体现景观多样性,运用各具特色的花灌木与地被组合成为一条绚丽斑斓的花带,其上方栽植行道树,营造出人行树荫下、花草随行间的城市新景观。
通过对城市道路绿化方面的规定,生态设计正在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人们不断为改善城市环境努力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会生活在美丽的生态城市中,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的美好!
参考文献:
[1]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栗德祥,生态设计之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篇3
1我国海洋保护区发展概况
海洋保护区是海洋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手段之一,其适用范围广泛,既适用于通过限制和设计准入条件来保护所有海洋资源的禁入区,也适用于面积辽阔的、综合保护多种物种和渔业资源,同时采取控制机制,允许有限获取某些物种的多种利用保护区。我国的海洋保护区类型包括海洋和海岸自然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海洋生物物种自然保护区、海洋自然遗迹和非生物资源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根据环境保护部的《2013年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截至2013年,我国已建成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34个,总面积1.87万平方千米,包括地质及古生物遗迹保护区、海洋海岸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植物保护区等类型。结合历年自然保护区名录,从2008年到2013年6年间,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在数量和面积上保持稳定,而对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的建设投入则十分明显。截至2013年,我国共建成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52个,比2008年数量增长44个,增幅达5.5倍;2013年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总面积约为5930.76平方千米,比2008年增长238.6%。
2海洋保护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2.1保护区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海洋保护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宝库,也是海洋生态文明核心的物质基础。海洋保护区针对最具生态重要性和敏感性的海域进行保护和管理,达到监控海域环境质量、保护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海洋历史遗迹、维持生物多样性、恢复和开发海洋生态功能的目的,为海洋保护区生态和经济价值的体现提供自然基础。海洋保护区以重要物种的发源和聚集区域为原点,帮助区域及周边海域保持和发展生物数量和种类,同时保障了基因多样性的丰富,为海洋生物遗传变异的复杂多样提供基因储备,也使海洋生物面对生存环境压力和无法预计的自然灾害时拥有更强抵抗力,给予未来海洋的可持续利用和科技进步巨大的可能性。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海洋保护区是人海和谐发展的最佳体现。我国根据海洋保护区内不同海域的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特征,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管理相应人类活动。如海洋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则可分为重点保护区、资源恢复区、适度利用区和保留区,通过这些功能分区反映保护区资源综合利用的状况。此外,厦门海洋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设立了野生动物救治中心、广东海陵岛、特呈岛等海洋公园在总体规划中对生态旅游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这都体现出人类在尊重海洋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对海洋资源的适度利用。而社区共管、社区参与、联防群治、乡规民约则彰显出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持续繁荣。如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开展东西瑁岛的生态旅游等多种经营形式,带领当地人民实现了从采挖珊瑚礁向保护珊瑚礁的根本转变,为海洋生态文明的保护和建设实践提供了重要经验。海洋保护区已经处于海洋与人类相互接触、增进了解、和谐共处的前沿位置。
2.2保护区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有推动作用
海洋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阵地。保护区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科普、宣传和教育。海洋保护区保存有珍稀的海洋物种、优美的海岸风光、古老的历史遗迹,这些都是直观的、具有吸引力的宣传教育载体,保护区宣传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周边群众和年轻一带对海洋的兴趣,引导他们理解和接受海洋生态文明的理念,从而潜移默化调整其行为。海洋保护区是海洋资源经济价值的重要基础。保护区可以提供的经济价值至少包括四种类型:
(1)与消耗性开发活动有关的市场价值;
(2)非消耗性的体验与娱乐价值;
(3)存在价值;
(4)遗产价值。海洋捕捞生产、海洋工程建设、海水养殖都依赖的是与消耗性开发活动有关的市场价值;滨海旅游娱乐的开展依赖的是非消耗性的体验与娱乐价值;有人仅仅知道某些物种的存在就从中获得了益处,体现的是存在价值;贝壳堤或海底古森林遗迹让人们有机会了解数千年前的岸线情景及蕴藏的科研价值,依靠的是遗产价值。海洋保护区是调节区域海洋开发力度的重要砝码。《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办法》是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同时各地颁布的海洋生态红线也对海洋保护区的法律地位起到了一定的巩固作用。因此,区域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不能对保护区产生直接的破坏或者考虑对周边保护区的影响。对于资源消耗型、粗放利用海洋资源的行为,保护区的存在会对其产生限制性作用,有利于区域海洋整体生态环境压力的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3加强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通过对保护区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分析可知,海洋保护区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载体也是动力。当然,目前我国海洋保护区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保护区作用的发挥构成了阻碍。这就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出发,在保护区选划与布局、环境压力消减、能力建设投入和宣传方面进行一些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3.1完善保护区选划与布局
我国各级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约42060平方千米,占我国海域面积的1.4%,但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另一方面,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址集中现象较为突出,以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为例,我国52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中有32个分布在辽宁、山东,其中山东就有26个,占全国总数的50%。从江苏连云港至海南,海洋特别保护区总计仅19个。此外,部分海洋保护区的选划过于关注自身现状,忽略保护区自然环境的变化特点和保护区之间的生态联系的研究,使区域选划缺乏科学性,不方便与其他保护区协调联系形成网络,不利于各单一海洋保护区物种和生境的数据资料共享、交流和管理水平提升。综上所述,要解决保护区覆盖率不高和分布不均的问题,首先要提高地方政府申报保护区的积极性,因为地方政府是我国海洋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直接管理者,把保护区建设成绩纳入沿海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考核内容,才能提高地方政府建设和发展保护区的积极性。其次还应加强保护区管理优秀案例的宣传,消除地方政府对保护区限制经济发展的误解与恐惧。考核和引导双管齐下才能改变目前我国海洋保护区建设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可以尝试针对某一共同的保护对象,如中华白海豚,探索适宜的保护区网络建设方案,从省内到省际逐步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以此积累经验推动更大范围的保护区网络建设。
3.2消减保护区环境压力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海洋开发活动的日益频繁,涉及海洋保护区的能源、资源、交通、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日益增多。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大多存在程度不同的开发建设活,一些地方开发活动伸到了保护区的核心区,如黄河三角州保区、辽宁双台子河口保护区石油开发已进入核心区。天津古海岸与湿地保护区2014年的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种植占到了保护区面积的64%,工业、交通及城镇化占到了保护区面积的13%,主要是由于保护区实验区面积大且适合农业发展,在划定保护区前当地群众就已经在此进行农业生产。一些地方为了开发建设,多次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整,如蛇岛老铁山保护区先后因烟大轮渡、双岛湾石化建设项目分别调整功能区划和范围。现阶段的大多数保护区的旅游开发未编制相应的生态旅游规划,更未开展过环境影响评价,如辽宁双台河口保护区在核心区开发旅游,且管理不到位。减轻保护区开发压力首先要从区域建设规划入手,保护区属地所在的地方政府在规划编制时应尽量不占用或少占用保护区范围的土地和海域,提升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其次应抓紧划定生态红线,尽量把保护区纳入红线范围,强化巡护管控,严格新建项目审批。此外,受到人类活动受围填海工程、陆源入海排污、近海养殖捕捞等多重压力的影响,80%的海洋保护区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水平。沿海各级政府应消减周边入海污染物排放,清理关闭保护区排污口,改善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周边建设项目巡视监控,要充分利用海域使金、海洋生态补偿金积极开展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恢复保护区保护对象及其生境。
3.3加大保护区能力建设投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国家只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予适当资金补助。我国的绝大多数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由当地政府管理,然而多数地方政府并未给予海洋保护区基础的投入保障,管护能力缺乏和基础设施落后是缺乏投入的直接体现。广东省作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较为突出的发达省份,仍有很多保护区未设立管理机构,近三分之一保护区未配置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中科技人员的比例也较低。许多海洋自然保护区由于能力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日常管理、监测、科研费用无法落实,保护区出现了重建设、轻管理的不合理现象,多数维持在最初等的看护水平,无法形成较强的管护能力。针对保护区能力建设资金来源的问题,建议国家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在开源的方面,各级政府应激发公众参与海洋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引导利益相关者承担适当的保护区发展成本,以保护区具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经营方式,吸引多种渠道的资金投入;同时建立保护区收入公开分配的机制,保证利益相关者承担保护区成本时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回馈,保持其参与管理决策的积极性,并在多方参与的过程中普及海洋保护区的知识。例如,温州雨田集团在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实施深海网箱、海珍品养殖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展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与保护区形成良性互动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从节流的角度,国家应加强各保护区域的实际情况的监管,一方面对海洋保护区各功能分区的保护和利用活动要有全面的认识,将主要的管理精力放在协调区内各方关系上,通过降低内耗来节约管理成本并加强管理力度,同时对保护区资金的支出要严格监控,减少如建设多余的管理设施、购买不必要的管理设备等资金消耗;另一方面对生物和生境上确实拥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缺少开发和利用条件的区域,政府应建立健全严格的保护制度,并主动承担保护和监管的成本,保障利益相关者参与保护区管理决策,承担管理压力的积极性,减少全面管理所需的政府支出。
3.4完善保护区制度建设
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离不开制度保障。我国早期建立的一些海洋自然保护区,很大一部分属于抢救性建设,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和管理不到位,存在范围界限不清、功能分区不明确等问题,造成保护区违法活动责任不能准确界定,处罚依据不足等问题;部分自然保护区尚未彻底解决土地或海域权属问题,经常发生侵占保护区土地的现象,保护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现行有关保护区建设管理的法规也是多年前制定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些规定已经不能满足保护区建设管理的要求。所以要抓紧将《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升格为《自然保护区法》,明确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规范保护区土地权属、海属权属申请与管理,明确海洋类型保护区管理权限;抓紧制订《生态补偿管理办法》和《生态补偿技术规范》,使保护区的生态损害、损害补偿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加快国家级保护区“一区一法”进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积极协调解决一些保护区面临的土地权属问题;完善保护区内部规章制度,实现奖惩分明、巡护日记记录及保存完整,管护责任制落实到人;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违法违规案件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建立责任追究任期目标管理制度。
3.5开展保护区宣传
篇4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要点;难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度也逐渐提高。今年,国家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已改为由建设单位自主开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难度降低,相反,更进一步强化了建设单位的环境保护“三同时”主体责任。因此,竣工环保验收对于建设单位实施项目工程非常重要,对于公路项目也是如此,我们必须了解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中的要点和难点,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改善,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1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要点和难点分析
1.1生态环境验收要点和难点
公路项目是典型的非污染生态类项目,而生态环境影响调查是非污染生态类项目竣工验收调查的最主要的内容。对于公路项目,除关注保护区等重要保护目标外,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还应该把公路施工区域内各个施工迹地的生态恢复措施和工程绿化措施、水土保持措施作为调查的重点。对各类保护区,重点核实工程线路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野生动物通道、基本农田等敏感目标的相对位置、穿越方式、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对施工迹地,重点关注临时施工营地、站场、施工便道、取弃土场等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情况。对永久占地,重点调查互通立交、边坡、桥下永久占地、服务区、收费站、管理处等永久占地的生态恢复情况。此外,涉及土地和植被异地占补平衡的,竣工验收时还需要重点检查其补偿落实情况,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于公路项目生态环境的验收,其难点是生态影响的累积性,公路项目建设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野生动物通道的影响属于累积影响,在项目建成初期并不一定能显现出来,在验收后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跟踪观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2声环境验收要点和难点
噪声是公路工程的主要环境影响之一,公路项目环评关注的重点是公路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其与道路红线的相互关系、噪声影响程度,是否安装相应的隔声屏障等[1]。环评关注的重点也是验收时关注的重点,验收时也是重点关注和调查噪声敏感目标的情况,验收调查时应查清沿线所有声环境敏感点的分布情况以及与环境影响报告书阶段相比的变化情况,调查工程建设时是否根据实际线路摆动情况和沿线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了声环境保护措施,并设置了必要的和有效的隔声屏障。公路项目声环境验收调查的难点在于,公路项目一般施工周期较长,沿线噪声敏感点多,经常会出现验收敏感点和环评敏感点不一致的情况,需要调查清楚敏感点房屋具体建设的时间,确定敏感点是环评遗漏的敏感点还是环评后新增的敏感点,以便确定噪声防治的责任主体。此外,公路项目一般验收监测时并未达到环评设计车流量,不能准确反映公路运行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而且,噪声监测时,很难准确的剔除周边其他噪声源对敏感点的影响,继而很难真正反映验收工程本身对敏感点的影响,验收后需要持续关注敏感点噪声达标情况,适时改进措施。
1.3水环境验收要点和难点
公路项目属于线性工程,尤其是高速公路,其一般会跨越敏感水体,因此,在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保护验收时,水环境验收也至关重要。水环境验收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公路建设项目中跨越敏感水体的路面和桥梁工程,是否有设计相应的路面和桥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及配套的沉淀池,以防止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时,因危险品得不到及时的收集,而导致周围水环境受到污染,确保水污染物得到妥善处理,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其次,要关注施工期生活污水、施工泥浆、其他施工废水的控制问题,调查是否在施工营地附近设化粪池或沉淀池,将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在实际的验收工作中,发现很多项目往往措施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路面和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收集后直接将水排入水体,没有按照要求接沉淀池;(2)配套建设的沉淀池容量过小或位置不合理,不能满足要求;(3)没有按规定制定相应的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也没有进行相关的演练工作。
1.4大气环境和验收的要点和难点
对于公路项目,大气环境的环评及验收相对不作为项目关注的重点,大气环境的验收重点主要是沿线服务设施配套锅炉的污染物达标排放问题。
2提升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实效的对策
2.1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和环保意识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中有明确规定,企业必须要承诺严格落实环评中提出的各项有关污染的防治措施、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执行,切实保证各项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以及排放量都在合理的控制范围内。要严格落实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责任,还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让企业主动落实环评要求的各项环保设施和措施,继而顺利完成竣工验收。
2.2提高建设项目环保设计的落实度
新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建设单位应当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保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进度和资金,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时组织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可见,国家已经将环保设施的设计及建设要求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建设单位要按照规范进行环保工程的设计,并且保证资金和进度,确保环保工程按设计和环评要求进行施工[3]。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建设工程在招投标活动结束后,中标企业会将项目承包或者转包给第三方。在这种情形下,项目实际施工方案可能与原设计方案产生差异,甚至不能满足环保要求[2]。所以,为保证前期环保工程设计方案能够更好的落实,建设单位可以聘请环境监理公司进行环保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监理,代表其对环境的影响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有问题及时协调项目的设计方、施工方解决。
2.3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
施工期环保措施的实施是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关键之一,也是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公路项目而言,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尤为重要,取弃土场和各种临时施工占地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是生态保护措施实施的关键。加强施工期管理,可以更好的补充和完善公路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工作,进而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环境保护验收。环境监测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眼睛”,在公路施工期间进行环境监测,通过施工期环境监测结果,可以了解施工期各种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分析该建设项目施工采取的措施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还可以及时发现施工对周围环境质量的影响和损害,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进而更好的做好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提升后期竣工验收的实效。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公路建设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而系统的工作[4]。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找准工作的要点以及难点,并有针对性的突破,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工作,提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彭园花.浅谈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要点和难点[J].西部交通科技,2015,(12):85-88.
[2]李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02):155+157.
[3]孙德栋.浅议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的重、难点及关键问题[J].化工管理,2017,(11):238.
篇5
关键词 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生态文明
文/孟伟 孙启宏
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广泛关注的议题。本文主要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出发,结合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精神,探讨环境管理制度的若干创新思路。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现状及存在的不适应性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首先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征收排污费制度。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1989年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进一步提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目标责任制、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集中控制制度。三大政策和八项制度形成了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和制度框架。近年来,我国又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新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手段:一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二是环境监察和应急管理制度,针对跨区域、跨流域环境监管问题,成立了六大区域环保督查中心;三是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和循环经济规划制度,推进环境污染的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四是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机制,不断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及环评中的公共参与等工作力度;五是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初步构建了包括绿色信贷、保险、贸易、电价、证券、税收等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框架。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部署,提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这为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具有深远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节约优先和保护优先、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严格生态环境监管,这些基本要求为今后创新环境管理制度指明了方向。为适应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新的《环境保护法》在许多方面给出了新的法律规定。
当前我国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环境问题愈加复杂,环境问题的现状与人民群众对优质环境质量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很好的制度保障。对照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性:
第一,传统环境管理制度主要是围绕污染减排和总量控制而设计的,不能适应环境质量控制要求。一是总量控制制度实施多年,行政性和主观性强,因与区域环境质量不挂钩,难以真实反映污染控制的效果。二是作为控制企业污染排放最直接手段的排污许可证在我国未全面开展,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的技术方法不完善,如何根据技术水平、排放标准、区域环境容量分配、发放和管理排污许可证是其关键。三是法律规定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但缺乏有效的手段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四是目前的环境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常规污染物的控制,针对那些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环境风险的污染物控制缺乏制度安排。
第二,现行环境管理制度常常游离于宏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之外,不能适应“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一是环境保护不能主动参与宏观决策,不注重源头控制,造成体制和制度效率不高。例如,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严重的雾霾天气,很大程度上就是经济结构失调、产业布局不合理、主体功能区执行失位造成的,突出表现宏观决策缺乏环境保护的应有考虑。二是缺少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和有效监管,资源消耗量大,资源利用率低,造成大量废弃物污染环境。三是环境保护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缺乏市场机制,造成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环境税、生态补偿、环境损害赔偿、环境责任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不健全、不到位,不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四是环境保护的责任人不清,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难以有效落实,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不完善。
第三,现有环境管理条块分割现象突出,不能适应国家开展统一环境监管的要求。一是生态系统层面,目前缺乏针对山水林田湖这一“生命共同体”的统一保护、统一监管的体制和机制。二是某一环境问题层面,如“九龙治水”问题,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水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相割裂,部门各自为政,弊端突出。海洋环境缺乏综合协调和联合执法的机制和手段,海洋资源利用与环境管理实行单项和部门管理。三是区域、流域层面,存在协调、联防机制不健全,一些区域协调机制,如奥运期间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由于缺乏法律和政治经济基础,可持续性不强。
环境管理制度创新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
基本原则
随着环境保护重心逐渐由污染治理向改善环境质量和提升服务功能转变,我国的环境管理正由以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导向,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转变。环境保护模式也应从“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向保护优先、构建保护一修复一再保护体系、着力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新模式转变。为此,环境管理制度创新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环境管理转型原则,坚持生态系统整体论和协调统筹原则。
基本框架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对比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不适应性,进行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本文尝试依照环境保护“总量控制、质量控制、风险控制”的思路,对相关环境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改革和完善现有面向总量控制的环境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健全面向质量控制的环境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健全面向风险控制的环境管理制度。其中,共识别出11项需要加强、改造和新建的环境管理制度(表1)。这些制度的目标可能是多重的,具体可区分为直接制度目标和延伸制度目标。例如,污染物排放许可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主要是从总量控制出发,但在目标确定上需要紧密结合环境质量控制的要求;环境基准一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在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基础上,确定环境基准,并根据基准值制定环境标准;环保目标责任制度、部门统一协调监管和区域联动机制、公众参与制度等则涉及总量控制、质量控制、风险控制三方面的内容。
环境管理制度创新方向
改革和完善现有面向总量控制的环境管理制度
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在欧美国家,污染物排放许可是污染源管理的核心制度。目前我国排污许可管理尚未有效开展,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相关上位法规定。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解决了这一问题,法律明确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今后要抓紧完善配套法规,尽快出台《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明确发放范围与条件、持证排污者的权利和义务、环保部门对排污者的监管以及法律责任等问题。要加强制度间的协调,有机整合环评审批、“三同时”验收、排污申报、排污交易、环境监测、环保设施监管、排污口设置管理、排污收费、限期治理等制度以及违法处罚等方面的规定,实施一证式排污管理。
改革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仍然是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和抓手,但需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科学性、公平性等问题进行制度和方法上的改革。最突出的问题是,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不断取得成效的同时,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却出现反弹趋势。在总量分配模式上,要改变主要以目标总量为主的模式,逐步向容量总量转变。在控制指标的确定上,要紧密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质量控制要求,筛选重点控制的污染物,特别注重对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总量控制。要更加严格制度设计,对工业开发区、广大农村等总量控制的盲点地区,要科学确定排放总量,加强考核和监管。
建立健全面向质量控制的环境管理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本身的敏感性、服务功能在空间布局上的差异性,以及自然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划定并严格实行生态保护红线。一是从提升生态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等角度,分别划定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以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对重要的生态系统,实行强制性保护,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二是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三是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保障国家和区域的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建立地方政府环境质量责任制。依据《环境保护法》,强化地方政府的环境责任,支持地方在优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下,实施不同的引导指标、控制要求和环境政策。坚持保护优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把环境质量作为区域发展质量的核心指标,把环境质量反降级作为经济建设活动的刚性约束条件,确保区域的环境等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下降。
建立符合国情的环境基准一标准体系。环境基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乃至整个环保工作的重要基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首次明确了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目前,我国环境基准工作非常薄弱,需要加强基础性、创新性研究。要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环境基准体系,形成完善的环境基准理论、技术与方法学和支撑平台,制定能够支撑我国环境标准制/修订和环境管理的环境基准值。应明确和设立专门的环境基准管理部门,负责将最新科研成果应用到环境基准研究中,构建规范性的基准研究和应用指南,并借鉴国外环境基准的模式和经验,逐步建立我国环境基准的和管理机制。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制度。十报告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保护自然放在了优先位置,聚焦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监管,使保护生态环境更加具体化。要把自然资源资产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核心内容和切入点,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基本核算制度。要清楚识别自然资源资产的用途和产权,明确其价值,依据各种自然资源特性和用途特点,辨识哪些是国家必须保护的资产,建立国家、地方政府和各级主体的资产管理链条。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和方法研究,加强制度设计。
健全环保目标责任制度,建立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模式。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六条将该制度进行了法律固化,明确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要科学制定环保考核体系、考核目标和奖惩机制,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避免环保目标责任制度执行上的困难。考核目标要全面体现辖区环境要求,特别是对环境质量的考核。要基于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做好领导干部绩效考核、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建立部门统一协调监管和区域联动机制。针对部门、地区间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协调,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这项工作涉及现有体制机制的深层次改革问题,需要积极探索。辽宁省根据辽河环境治理中的需要,将水利、环保、国土等7个部门涉及辽河管理的职能划归辽河保护区管理局,为流域治理和保护提供了行政、法律保障。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为治理大气污染,建立了区域联动机制。这些都是很好的探索。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尽快建立与现代市场体系相适应的环境经济激励政策体系。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着重解决开发和生产活动背离价值规律和自然规律,公共资源沦为特定群体的私产,以及资源开发造成环境破坏、质量降低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实现机会和规则的公平。要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尽快《生态补偿条例》,统一补偿标准和管理机制,推动跨地区、跨流域的生态补偿;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立健全面向风险控制的环境管理制度
建立环境风险管理制度。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首次涉及环境风险的控制,分为两个角度:一是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二是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对环境风险管理重视不够,环境风险的科学评估不够,“一刀切”的环境评价和管理方法难以实现对具有不同环境风险区域或流域的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科学评价和管理;对环境风险的预防和预警性不足,综合决策性不强。要建立基于科学决策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将环境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到现行环境管理中。要研究针对不同污染类型和污染物的人体健康和生态风险评价、预测和预警技术,制定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规范和标准,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风险管理模式。
强化公众参与制度。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公众参与水平也衡量着一个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尚处于较低水平,一是公众环境意识总体上不高,二是环境信息透明度不够,三是缺乏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四是非政府组织不能发挥独立有效作用。要加强宣传教育,扩展信息披露渠道和范围,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从建设项目的环评到政府重大决策,都要有效和充分听取公众意见。要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主要
参考文献:
[1]张世秋,中国环境管理制度变革之道:从部门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90-94.
[2]夏光.再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J].环境保护,2012,(23):19-22.
[3]周生贤,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N].人民日报,2014-2-7(07).
[4]李干杰.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J].环境保护,2014(1):10-14.
[5]段菁春,云雅如,王淑兰,等.中国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现状调查[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1):16-20.
[6]孟伟,张远,张楠,等,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质量目标管理技术研究的若干问题[J].环境科学学报,2011,31(7):1345-1351.
[7]孟伟,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构建——国家重大水专项在辽河流域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13(3):4-10.
篇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湿地资源,地域广阔,河流众多,境内流域面积4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86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2条,河流总长度6179.5公里。蜿蜒千里的松花江穿城而过,流经哈尔滨4区8县(市),区段总长466公里,“两河”(阿什河、呼兰河)、“三沟”(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交相辉映,万顷湿地静卧城中。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水资源和湿地资源优势,哈尔滨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水兴业、以水富民”和加快建设滨水城市的要求,结合实施 “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新的城市发展战略,从哈尔滨水资源禀赋和“人水和谐”现代治水理念出发,确立了城市发展建设“以松花江为纲”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快“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开发建设步伐,以水兴城、以水富城、以水丽城,努力打造滨水名城。
科学谋划,首次确立“以水定城”新理念
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城市生命的灵魂。一定程度上,人类文明和城市发展的历程就是与水相生、相伴、相博弈的过程。人类水观念历经“逐水而居、畏水如天”、“以水为患、堵疏并用”的演变,开始进入“以水为源、护水亲水”的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也由“灰色”、“绿色”加速向“蓝色”转变。2009年以来,哈尔滨市认真贯彻落实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把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上升为城市发展重大战略,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前提和基础,深入研究谋划了城市发展总体战略。原市委书记盖如垠同志将其提炼归纳为“以水定城”,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在国内属于首次,与中央强调的“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确立“三条红线”的目标高度契合。基本内涵就是 “以河网水系定城市发展格局、以水资源承载力定产业布局、以水生态修复打造滨水城市景观”。“以河网水系定城市发展格局”,体现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的理念。城市空间拓展要充分考虑城市水系格局和水资源的均衡利用,努力做到统筹使用全市水资源。“以水资源承载力定产业布局”,遵循了用水效率控制的原则。产业布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和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型产业,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以水生态修复打造滨水城市景观”,凸显了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内涵。水生态修复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水排放,积极推进截污治污工程,还河流健康的生命。同时,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还要突出水安全、注重水生态、发展水经济、培育水文化,努力实现人水和谐。近年来,在“以水定城”发展战略指导下,哈尔滨市先后申报成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
整体规划,合理构建水城发展新格局
哈尔滨把城市水系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形成了“整合利用大流域、大湿地、大滩岛资源,保护、开发、建设松花江生态文明”的总体思路。一是江北城区打造独具特色的“北国水城”。利用松北地区古河道纵横、湿地资源丰富等优势,结合防洪、灌排体系改扩建,构建“二纵、四横、十八湖”水网体系,实施引清补源、生态绿化、湿地保护,使松北地区河湖水面率达到12%,形成湿地生态景观和谐、独具特色的北国水城。二是江南城区打造水生态景观和经济产业带。按照“一轴、一廊、一带”思路,恢复沿河植被,推进点源、面源污染治理,将阿什河建设成为一条体现北国文化和自然生态特色的城市河流。三是沿岸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对“一江、两带、五岛十滩”进行生态敏感分析,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分类实施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四是建成区实施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遵循“以水定城”理念,对何家沟、信义沟和马家沟郊区段3条内河进行全面治理,建设清水河流、生态水岸和规模性绿色廊道,形成亲水、近绿、怡人的生态环境。
超常运作,创立开发建设管理新机制
水生态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在努力争取国家和省支持的基础上,我们坚持自我挖潜、大胆创新,采取超常规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一是创新推进机制。先后成立了“北国水城”、“三沟一河”和湿地游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区协同作战。建立了目标考核督办机制,推行了部门代办制和超时默许制,对重点水利工程实行专项考核、全程督办,并由水务部门评价认定,落实了工作责任,形成了工作合力。二是创新融资模式。大力整合水利优良资产,组建了注册资本129亿元的哈尔滨水务投资公司,在项目所在区划定效益地块,通过信贷、发债等市场化手段扩大融资,利用滚动开发筹措建设资金和还贷本息。目前重点水利工程融资已达150亿元。三是创新征地移民模式。将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水资源开发紧密结合,围绕打造宜居、宜游、宜于创业的“都市田园”目标,在项目区内规划建设小城镇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整体解决征地问题,努力构建“城中有村、村绕城居”的统筹发展格局。四是创新管理模式。组建了江北水城调度指挥机构,以河网水系为整体,采用数字化管理手段,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确保水系管理、维护良性运行。五是完善配套法规。颁布了国内第一部水生态法规《哈尔滨市水生态监测管理条例》,进一步强化了城市水系生态保护管理,确保水生态安全。
探索实践,滨水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0年新战略实施以来,以国家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建设为统领,哈尔滨“以水定城”战略得到深入实施,滨水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北国水城”一期工程扎实推进。累计完成投资66.5亿元,征收土地52.3平方公里,开挖渠道24公里,银水湾支渠通水见绿。“北国水城”样板区松花江避暑城完成总体规划,横贯东西的北京东路工程将于今年全线通车。“万顷松江湿地”建设顺利实施。累计投资2.77亿元,完成重点滩岛清障、退耕还湿20平方公里,金河湾湿地公园、阳明滩草甸岛、狗岛体育休闲岛、松花江森林公园等重要节点项目陆续完成,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一个月就接待国内外游客170多万人次。超级堤暨景观大道工程全面启动。投资65亿元、长100公里的松江北岸堤防防汛抢险通道开工建设,完成道路土方填筑29.16公里;投资7亿元的呼口大桥完成总工程量的52%;投资8亿元、长32公里的江南民主、巨源堤防路基土方工程全部完工,建成道路24.36公里。双向8车道、长1.5公里、投资7.1亿元的友谊西路堤路工程完工,形成了松江南岸第一条城市滨水景观路。“三沟一河”综合整治稳步推进。编制完成《三沟清水水源及应急备用水源工程规划方案》和《阿什河流域经济景观带规划》,新建污水处理厂3座,铺设截污管线75公里,实现了“三沟”全线污水收集,城区日污水处理能力由74万吨提高到131万吨。阿什河清淤治污和三沟清水水源工程顺利启动,初步打造了生态水岸和绿色廊道。老城区地下管网改造累计完成220多条段,城市供排水能力有所提升。
篇7
历史有重量吗?
时间是对这一问题最好的解答。从 2002到2012,从十六大到十,10年一个刻度。当我们从土地这个现代化源动力的视角回首潇湘10年奋发的历程,一串串火热的数字,随即扑面而来,让这段历史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十年间,全省年均审批新增建设用地30余万亩,各类科学发展用地需求实现应保尽保。实施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科学划定并严格保护了全省5040万亩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近400万亩,全省耕地连续12年实现占补平衡。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5%,单位GDP建设用地消耗下降却高达22%,亿元GDP新增用地消耗面积降低到10.85公顷……
这一组组数据,记录着党的十六大以来湖南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四化两型”富民强省战略,主动作为,积极应对,着力破解资源保障难题的成绩,也镌刻着国土资源管理改革探索的足迹。这是弥足珍贵的历史答卷。
保发展――芙蓉国里尽朝晖
加快发展,用地有保障吗?
世纪之初看湖南,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期,但全省经济人均水平偏低,综合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落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然是湖南最大的现实。加速后发赶超,实现富民强省的梦想,生动地诠释了数千万湖湘儿女奋起直追的焦灼。然而,正是这种加速度的赶超进程,催生了日益突出的发展瓶颈问题――土地供需失衡,用地缺口严重。
据统计, “十五”期间,湖南用地缺口约为10万公顷;“十一五”期间,国家每年下达湖南用地计划仅有1万公顷左右,而年用地需求在2万公顷以上,计划缺口很大;到了“十一五”末“十二五”初,大量发展用地需求与刚性的土地规划计划约束及资源禀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2011年,国家下达湖南用地计划为1万公顷,与此同时,全省160个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为1.8万公顷,用地缺口达8000公顷,土地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国土资源保障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任务如此艰巨,怎么办?
“要以‘四化两型’为引领,为湖南经济腾飞倾力打造资源保障‘航母’。”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先知毫不犹豫地喊出湖南国土资源人决心保障服务科学发展的最强音,对国土资源能否保障支撑经济社会合理用地需求这一疑问做出了最好的实践诠释。
围绕保发展这一中心任务,湖南国土资源系统在历届厅党组的带领下,科学编制并严格实施省市县乡四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优化各类各业用地规模、结构、布局与时序。积极推行差别化用地,科学统筹区域用地需求,严格执行产业供地政策。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土地管理制度,引入了市场机制,使土地由无偿、无期限、无流动向有偿、有期限、有流动转变。出台了关于加强规划计划管理、严格建设用地审批、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意见,千方百计扩增量、盘存量、强管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合理用地需求实现应保尽保。2006-2010年,全省批准各类建设用地186万亩。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扭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赢得了发展主动权。十六大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大手笔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各业发展项目精彩纷呈,建设用地需求十分强劲。为此,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将保障服务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作为年度重大政治任务来落实,着力从规划、计划、占补、审批、服务等方面保障重大项目用地落实。每年年初都对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和保障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和统一部署,对高速公路、铁路等重点建设工程,省厅还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市县召开专门的工作部署会,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将任务分解到以天计、以时计,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对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报批改变以往的“下报上批”的工作模式,实行“主动服务、提前介入、超前部署、及时跟进”。 2006-2010年,累计落实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新型工业化等重点项目用地134.6万亩,占用地总量的72.4%,有效保障了全省重大项目等合理用地需求,为“四化两型”注入了强劲的资源动力。
守红线――桃花源里可耕田
地大物博,土地应有尽有?
党的十六大以来,湖南在后发赶超中展示出惊人的速度,投资、消费和出口的三驾马车劲头十足,城镇化率2011年达45.1%。在城市用地需求剧增的同时,农村建设用地总量不减反增,乱占耕地的势头时强时弱……在三湘大地从未有过的发展 “热度”面前,湖南强烈感受到土地危机――怎样既在短期内确保过去上百年未曾有过的用地需求,又避免碰触耕地红线?怎样既考虑资源的可持续性,又兼顾中国的社会基础和湖南发展的现实可行性?怎样既有统一的总体目标,又与现代化的动态过程相适应,实现富民强省梦想?
“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必须拓宽视野,创新思路,千方百计保障科学跨越发展的必要用地。”对于这样的形势,方先知说,“这是一场只能胜不容败的耕地保护战。”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制。与各市州签订《湖南省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耕地保护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领导干部耕地保护离任审计制,将耕地保护作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同时注重加强部门联动与配合,与省农业厅建立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联席会议机制,与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建立了共同办案和案件移送制度,衡阳、株洲等地由政府出台了耕地保护奖励办法,永州、衡阳等地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监督信息员制度,隆回组建村级耕地保护协会,冷水滩推行村组耕地保护信息员制度。2011年在全国耕地年度占补平衡考核中排名第四,在国务院五部局组织的5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总考评中排名第5,获评先进级别。
红线要守,也更要建。十六大以来,湖南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土地整治力度,积极探索“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新路子。
建立完善了农村土地整治法规政策体系,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和《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将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上升到地方性法规的高度予以明确。2009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意见》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考核办法》。确立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目标,明确了工作任务、措施和要求,将农村土地整治列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层层严格考核,确保土地整治的数量和质量。
2010年5月,环洞庭湖地区千万亩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正式通过国家审批。由此上溯,十六大以来,湖南已全面启动全省600个村的土地综合整治,共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6287多个,整治土地441.58余万亩,补充耕地91.97万亩,平均每年7.66万亩,连续12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建设高标准农田近400万亩,新建和改造沟渠9.5万公里,新修和改善田间道、生产路6万余公里,做到了田块规整、集中连片,旱能灌、涝能排,生产运输方便,对提高粮食产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建设“四化两型”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抓节约――敢教日月换新天
用地无限制?
从2002到2012,在这10年间,湖南经济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仍然不减速度的经济增势,在为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来到一个关键路口:一边是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长,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一边是发展方式转型步入关键期,资源环境瓶颈进一步加重……严酷的现实倒逼国土资源管理全面走上节约集约道路。
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湖南坚持规划先行,加快推进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统筹安排土地利用的规模、结构和时序。积极探索土地利用规划进村工作。在长沙等地试点推进村级规划合一,通过编制村庄规划,统筹村域内土地利用、村庄建设、国土整治、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实行重大规划衔接制度、重大项目规划审查制度、规划动态管理制度和规划实施评价制度。
严格监管考核。全面运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从2009年3月1日起,全省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全面运行土地市场监测与监管系统。建立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建设用地供应备案制度和用地核查制度,对建设用地审批、供应、利用和补充耕地、违法用地查处实行全程动态监管。健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充分运用现代遥感、信息等技术,及时全面准确掌握每块土地的类别、权属、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完善土地利用数据库,实现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快速更新,对土地开发、利用、闲置等情况进行适时监测,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并作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安排的依据。健全国土资源、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及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协作配合机制,对违反规划计划、未批先用、征地补偿安置和补充耕地不到位的,及时制止,坚决查处,严格问责。
完善引导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十六大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先后三次出台文件,着力从规划计划、标准控制、市场配置、考核评价、模式探索等方面完善政策体系,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一是加大市场配置力度,全面落实经营性国有建设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全省土地供应招拍挂出让比例由2003年的36%提高到2009年的89%,长沙、湘潭等地已实行网上招拍挂。二是积极探索节地型城市建设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在长沙新河三角洲、武广客运专线黎托客运站等地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试点。新河三角洲实施人车分流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与传统开发相比,总建筑面积由300万平米增加到600万平米,容积率由2.0增至2.8,开发强度提高了40%,相当于节约土地58.62公顷。黎托客运站将两个铁路编组安排在一起,进行立体叠加组合,利用地形高差实行人车竖向分流,按原规划需基础设施用地1093公顷,采用该节地模式,仅用地640公顷,预计节地率40%左右。
篇8
【关键词】水资源;问题;措施;管理
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水资源管理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支撑。在我国积极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也迫在眉睫。
1.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多部门分割管理
尽管新修订的《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但在实际管理中则存在多个管理部门分别管理水资源的各项事务,呈现多部门分割管理。目前,地表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主要由水利部门管理,水体的污染与防治则由环境保护部门管理,地下水监测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则由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城市和工业用水,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由建设部门管理,农业用水、渔业水环境主要由农业部门管理,流域生态、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与管理则由林业部门负责,内陆航运与污染控制由交通部门负责。在这种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下各涉水部门的管理职责既有交叉又有缺位,各部门间只有分工缺少协作,没有形成多部门管理的整体效益,使我国水资源管理长期处于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流域与区域、农村与城市分割状态,不利于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
1.2水资源产权制度不健全
按照《宪法》规定,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即全民公共所有。《水法》及《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规定了依法取得取水权的条件,原则性地提及取水权可有条件转让及变更,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在《水量分配暂行办法》将水量分配到各省,但水权并没有明晰到微观终端用户。此外未对不同实体对水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做出其他明确规定。而对水流资源的统一确权登记还未实施,基于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水权交易制度也只是刚刚起步。
1.3水资源生态功能管理缺乏
水资源同时具有资源和生态,但目前在对水资源的管理中没有把水资源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空间进行管理,往往侧重于其资源管理,忽略了水资源生态功能管理,没有科学管控水资源的资源功能与环境功能,导致出现水源地生态破坏严重、水体生态修复能力下降、水体污染等严重的水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生活,限制经济发展,威胁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2.强化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2.1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水资源综合管理
要顺应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发展趋势,将水资源管理纳入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体制,建立起以土地、矿产和水资源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平台,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要结合当前中央关于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相关精神,推动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当前多部门分割管理的现状。充分考虑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现状,国土资源部系统管理着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两大类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资源管理基础深厚,队伍健全,技术完备,平台先进,同时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也在稳步推进,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搭建平台。因此,要积极推进符合大部制改革要求的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体制,整合涉及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的有关部门,成立以国土资源部为主体的自然资源部,将水资源管理纳入自然资源部的管理职能,将水资源由多部门管理转变为单一部门系统管理,理清管理职能,消除多部门职能交叉和缺位,健全部门内部水资源管理协调机制,打破多部门间协调不利,配合不畅的局面。
要按照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要求,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职能转变,努力实现六个“统筹”,实现多目标、多级优化综合管理。一是要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管理;二是要统筹淡水资源和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三是要统筹水量和水质管理;四是要统筹区域和流域管理;五是要统筹城镇和农村用水;六是要统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管理。
2.2建立水资源产权制度,发展水资源市场
按照十报告关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的精神,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完善定额标准,按照水源属性和用水户类型,科学核定取用水户的水资源使用权限,开展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在水权初始配置和流转过程中,发挥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作用,建立合理的水权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的水权交易平台,明确交易规则,维护良性运行的交易秩序,建立便于操作的水权交易制度,共同推动水权市场交易的发展,进一步为发挥水市场的水资源配置基础作用提供制度保障。
2.3创新管理理念,促进水资源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与水害防治的各方面。一是继续完善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落实“三条红线”,严格实行“四项制度”,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监督制度和监控体系,保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二是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和水生态修复。要继续推行节约用水的风尚,加快节水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积极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落实水资源保护任务。三是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树立“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的管理理念,坚持使用水资源付费的原则,按照全面反映市场供求、水资源稀缺程度、水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要求,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四是建立和实施水生态补偿制度。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推动建立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和蓄滞洪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的生态补偿协商机制,推动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五是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加快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创建工作,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和建设模式。
2.4重视基础性工作,加强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建立包括土地、矿产和水资源在内的统一监测调查评价平台,加大资金投入,增加监测网点,优化网点布局,重视包括水资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和城市水文监测等在内的日常监测工作,客观科学开展水资源各项调查评价工作,提高自动监测和服务管理能力。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建设,将其纳入自然资源管理统一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提升水资源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
3.结语
在当前我国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下,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各级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调,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采取各种手段与措施,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这样,才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刘艳飞,王妍.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支撑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水利报,2014-02-13(5).
篇9
去年,全市累计绿化投入达9.19亿元,新增公园游园23个,新植乔木126.3万株,新建各类园林绿地13357亩。环城公园荣获“国家重点公园”称号,城获得“省级园林县城”称号,绿化景观工程等4个园林绿化景观项目获省人居环境范例奖。今年2月21-22日,国家园林城市复查专家组对我市园林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复查,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强力推进公园改造建设。全市续建新建30个公园,创历史之最,累计完成投资3.39亿元,基本建成公园23个。公园完成园路系统、水体岸线、连通和附属设施建设,栽植乔木1.1万株、灌木95万株,占地600亩的基本建成并蓄水。遗址公园新增2万平方米精品绿地,其中占地10亩共51个品种1.1万株牡丹的牡丹园是地区最大的牡丹园,土建工程已全面竣工。实施了逍遥津公园扩绿工程,拆除了局原办公楼和公园门面房,新增精品绿化17500平方米。
基本建成大蜀山森林公园。截至目前,共有社会单位120余家、市民个人2万多人参加了认建认养,累计完成投入达5200万元,完成绿化4200亩,栽植各类乔木21.62万株。此外,还完成了植物园艺梅馆改造、大蜀山索道拆除后复绿建设及杏花公园、环城公园绿化恢复,省博物馆2000平方米拆迁复绿工程和格力工业园区绿化等突击性任务。
(二)高标准实施道路绿化。完成、、等30多条新扩建道路绿化建设,绿化面积达1141.8亩。其中绿化栽植法梧行道树737株,尤其是将9个地块8800平方米建成绿地,体现了市领导的决心。采用密植乔灌木的手法,创新了街头绿地的设计、施工理念,有效地增加了绿量,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完成、、、路等18条道路23个节点道路红线外绿化景观整治,新增绿化面积16000平方米。开展道路绿化改造“大比武”活动,由各区、开发区及市直有关部门对辖区植物长势不好、绿量较小、人为破坏较为严重的大道、、等67条道路绿化进行改造,栽植乔木7.16万株,总投资达4229.2万元。城区道路绿化改造“大比武”首创了由区政府实施、市政府补助的绿化新模式,有效地提高了道路绿化水平,对今后的绿化建设和养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加快城市河道等绿化廊道建设。全长3.2公里,可绿化面积450亩,全长9.3公里,可绿化面积2445亩。、绿化工程已于去年底开工建设,今年全面完成。完成政务区环城河道、新区河道游园和长廊绿化447亩。、完成外环森林生态长廊一期工程建设,实施生态林带造林3100多亩、产业林带4500多亩,共栽植各类苗木48万多株。
(四)有效扩大社会绿化总量。四区、三个开发区、政务区、新区实施了一批重点绿化工程,共计新建绿地9690亩,累计投入4.73亿元,栽植乔木99.12万株。
(五)狠抓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和文明创建。积极推进园林绿化养护招投标,建立考核督查机制,努力提高养管水平。一是在完成、、、环城公园、景区养护招标的基础上,对新建未移交的第一批81.7万平方米道路绿化实施了招标养护。二是实施绿化养护大会战,开展了浇水喷淋、施肥、补植等6项整治行动。三是建立了绿化养护考核制度,成立了“园林绿化考核管理办公室”。坚持月查、季评、年兑现,努力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四是积极探索绿化养护新模式,对大道实行绿化养护和卫生保洁管理一体化试点。
文明创建工作卓有成效。局管9个公园和2个广场以解决黄土为目标,从园容园貌、绿化养护、优质服务、安全生产四个方面进行整治,成效较好。成功举办了中国梅花腊梅展和第八届中国赏石展,受到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嘉奖,扩大了在全国的影响。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加大了园林绿化宣传力度,去年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今日民航》杂志等国家级报刊宣传我市园林绿化文章10多篇,受到市领导的表扬。
(六)加强依法行政和行业管理。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效能革命要求,推行首席代表制和服务对象事后评价制,积极服务社会单位,特别是及时受理大建设单位和企业申请绿化变更许可。调整园林局职能定位,逐步由过去直接植树绿化向制定标准规范转变,由管理服务局属13家单位向全行业转变。出台《大建设道路绿化施工图审查办法》、《道路绿化土壤监管实施办法》和《土壤检测标准》。对全市160家绿化企业进行了年审,其中暂缓通过考核17家,对不合格2家降至下一等级资质,取消绿化施工资质10家。对恶性竞争、绿化质量差、不履行合同的企业给予处罚。开展市花园单位、“广玉兰杯”优质工程等“评先创优”活动。
(七)强化园林绿化科研工作。开展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研究,确定悬铃木、香樟等5种乔木为我市行道树“基调树种”,国槐、银杏等8种树为行道树“骨干树种”。邀请专家对市绿地系统规划、行道树选用、蜀山森林公园建设规划、遗址公园内部陈列等开展了多项研讨活动。在节约型园林绿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八)积极推进园林改革。抓好第一批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收尾,雕塑院划入城改,整体注销,已完成职工身份置换和新体组建;园林规划设计院已收回事业编制,退休人员已交社保;园建公司正在进行第4次挂牌转让。完成绿叶园林公司与市绿管处脱钩。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和事业编制“只出不进、减员销编”的原则,修订完善了园林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园林局局属事业单位260个空余编制已全部上交市编办。
(九)不断加强园林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干部不但要干事而且要干成事”的要求,多措并举,抓班子、带队伍。一是结合园林的实际制定出台了《市园林局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工作意见》和《市园林局实行效能建设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二是在全局范围内公推公选了两名优秀年青干部担任逍遥津公园、市苗圃两个正科级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调整提拔局属单位班子成员共计14人。三是干部职工按照“合法高效”要求,经常加班加点,能快则快,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四是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
二、城市绿化工作主要任务
城市绿化工作目标任务是:新建东大街、二环东路、等道路绿化20条,完成老城区道路绿化提质改造13条,实施、、等河道绿化15公里,新建、续建公园20个,完成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拆墙透绿等特色绿化200处,全年新增园林绿地10000亩、栽植乔木100万株。具体抓好以下6个方面工作:
(一)绿化建设出精品
继续推进城市公园建设。做好大蜀山森林公园绿化收尾工作,加强树木养护管理。完善公园建设。完成逍遥津公园扩绿工程。创新室内陈列布展,努力完成遗址公园建设任务。创造条件续建新建公园20个。
着力提升道路绿化水平。高标准实施好大建设新开工道路绿化,推进城区道路绿化改造整治。加强在道路红线外两侧找地建绿,突出抓好沿街道路的立体绿化,继续推动沿街单位实施拆墙透绿,扩大绿视率。各县、区、开发区、政务区、新区都要建设1-2条绿化精品示范路。
建设生态廊道和滨水景观。根据我市河道综合治理计划,以生态保护和绿化植树为主,继续实施、、、等河道绿化2500亩。
建设精品苗木基地。实施改造建设2000亩高规格、高质量苗圃,以骨干和基调树种为主,精心培育、精细化管理,为大绿化贮备优质树苗。
加强县、区、开发区重点绿化项目建设。将投入4000万元,实施长1.5公里、占地50万平方米派河景观二期延伸工程,包河区启动10大湖区公园、游园建设,新站区在完善站北公园的基础上对瑶海公园进行升级改造,经开区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建设公园,高新区、政务区继续做好高压走廊绿化和公园建设。继续推进“生态新区”建设,实施环湖大道一期生态景观绿化。
实施社区绿荫工程。继续增强全民绿化意识,实行绿化责任制,努力提高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水平。提高市花园单位标准,建立初审和复评相结合的评审机制,全年计划创建市花园单位20个。
(二)绿化养护上水平
一是提升道路绿化养管水平。以行道树无缺株、歪斜、绿篱无断档、地被无、绿化设施无缺损、园林植物无病虫害、绿化树木无尘垢的“六无”目标,多管齐下,切实抓好道路绿化养护管理。二是狠抓公园绿化养护。全市各公园要结合各自实际,以文明创建为抓手,认真做好园林植物的浇水、施肥、补植、修剪、病虫害防治和公园设施维护管理及园容保洁。三是建立招标、考核、验收制度。对新栽苗木和一年养护期养管措施作出具体规定,量化苗木品种、规格等指标。新建道路绿化一年养护期满后,立即组织建设、施工、养护、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现场移交验收,实行招标养管,确保后续养管“无缝对接”。
(三)绿化管理立规范。做好《大蜀山风景区管理规定》制定和《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修订,推进依法治绿工作。认真开展绿化施工企业年审和资质就位工作,鼓励绿化企业做大做强和资质升级。加强行业培训,建立行业交流和培训机制。认真组织好园林行业评先创优工作,对市花园单位实行动态管理。
(四)园林服务塑形象。继续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骨干树种、浇水喷淋、病虫害防治等基础性课题研究和论证。开展园林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加大创建督查力度,实行有效的动态化管理。坚持限时办结制和即办制,服务好社会单位。加强园林绿化宣传工作。
篇10
保护区周边居住大量居民,居民迫于生存压力,有占地开垦湿地的情况发生,致使保护区湿地面积逐渐缩小,保护区核心区又无法定“红线”,造成强行“圈地”等情况发生。周围居民在环境保护和生存压力上有明显矛盾,环境教育方面仅有传统的派发传单和悬挂条幅,在针对居民社区的环境教育上并没有明显的成绩。通过对挠力河保护区环境教育开展情况深入调查,其中有一定的环境教育项目的基础,但并没有开展成功的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大型环境教育项目,仅开展过一部分宣传教育活动:1)逢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环境保护纪念日,开展过挂条幅海报等小型的宣传教育活动;2)出版印刷过保护区鸟类、风光以及植物的画册;3)在旅游景区(雁窝岛、千鸟湖等)印刷与生态旅游相适应的宣传手册;4)特别是在每年的爱鸟周举办相关的宣传活动等。但并没有成体系、成规模、有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环境教育活动。
2游客感知环境教育调查研究
2.1研究地点与方法
挠力河自然保护区成长条形分布,核心区并不集中,与其他保护区界限明显、入口明确相比,想要进行问卷调查并不容易,于是选择雁窝岛景区和千鸟湖景区两个点作为研究地点,首先这里到了夏季有固定的游客,有统一的游客出入口,游人集中便于取样;其次这里都是湿地景观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典型之地,而且在雁窝岛景区还有省级的环境教育基地,利于研究的可操作性。
2.2问卷设计
2013年4~5月,将设计问卷进行预调查,根据游客对调查问卷的反馈内容进行了整改,于7月旅游高峰期开始正式调查。问卷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1、游客的统计学特征;2、游客游览的目的及吸引游客的资源3、游客对保护区环境教育的感知情况;4、游客对保护区环境教育成果的满意度。
2.3调查方法
在雁窝岛与千鸟湖旅游区随机发放问卷,各310份,雁窝岛收回298份,游客中途离开未收回3份,有效问卷295份,千鸟湖收回问卷302份,有效问卷300份,合计发放问卷620份,收回有效问卷595份,有效率达95.97%。
2.4数据分析
采用EXCEL和软件包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结果与讨论
3.1游客的统计学特征
统计分析显示出:抽样参与调查的游客基本特征中,男性略高于女性;年龄集中于20岁到60之间中青年人群,20岁以下及60岁以上老人仅占16.14%;教育程度较高,本科受教育人数所占比例在52.10%,与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共占总调查人数的65.04%;参与调查游客中,月收入在2000以上的游客占主要部分;游客中机关事业单位、学生、公司职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相对较多;省内外游客都有,省内仍占偏大比重。
3.2游客动机以及吸引游客的资源
前来挠力河自然保护区的游客普遍是以亲近自然为目的的旅游,此类游客占到了35.29%,其次休闲度假、观鸟、摄影及接待亲友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前来了解环境教育或是有关环境教育的人数只占4.41%,比重很小。一般的游客认为:此保护区所拥有的湿地文化、鸟类资源、以及生态价值是最值得前来的旅游资源,分别占比例的31.43%、23.70%和17.82%,另外雁窝岛和千鸟湖景区分别位于黑龙江省农垦八五二农场和红旗岭农场的辖区,所以前来了解农垦文化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从游客游览的目的中,不难看出,了解环境教育或参与环境教育相关的游客只占很小比重,只占参与问卷调查人数的4.2%,说明游客此番前来的主要目的与环境教育无关,而环境教育是自然保护区开展相关活动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教育途径,对人们自觉、主动进行环境保护有着前瞻性的作用,因此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环境教育十分必要。
3.3环境教育对游客的影响
通过游客对保护区环境教育感知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在挠力河自然保护区中的游客,潜在意识里能感受到环境教育理念的人占到36%,主动感知占23%,被动感知占32%,而毫无感知的游客仅占9%。同时受教育程度也对游客感知环境教育的程度起到一定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游客,主动感知环境教育的能力越强,反之毫无感知的比例越高。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对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感知情况并不乐观,来到保护区的游客只有23%的游客可以主动感知保护区带给他们环境教育的感受,而绝大多数游客只是在潜意识或者被动的感受,而且受教育程度也影响着环境教育感知的程度。这些足以证明游客无法在保护区内感受到应有的环境教育,而仅仅是把保护区当做一种挂着生态旅游头衔的一般风景区,而非自然保护区,可能甚至还会失望于保护区的风光没有峨眉般的秀丽、泰山样的壮美。而且对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是能够主动去感知环境教育,他们更能够了解保护区开放生态旅游并不因为他们有着旖旎的自然风光,更主要的是他们有着天然的生态系统,是我们破坏过的土地上不再拥有的生态福地,这里可供我们研究、了解它,然后激发起我们保护家园的意识。因此开展让游客可感知的环境教育是挠力河国家级保护区走生态旅游又有别于一般风景区的特殊之路。从游客选择多项的保护区内开展环境教育的形式中,不难看出,游客普遍认为导游解说和亲身参与到环境教育项目中是最佳的环境教育形式,另外观看宣传片、参观宣教馆和观看宣传册也很有吸引力,环境宣传图版和其他形式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游客喜欢在保护区内开展的环境教育形式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参与环境教育项目占有很大的比重,这足以说明,参与到群众喜闻乐见的环境教育项目是环境教育的一种新体验,是把传统的被动式教学,转化成“我参与,我了解,我保护”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教育模式,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和参与热情。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本就是一种自然保护的主动战略,是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自然保护区中的环境教育项目和游客相结合,有利于环境教育项目数据的采集、反馈,更能把环境教育的成果带回到各个地区,相比只在周边的村落、学校来做有更为广阔的社会效益;如果环境教育项目成果明显,所带来的口碑和品牌会通过游客精神层面的满足而扩散,吸引更多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人们来参与,增加保护区的收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更有利于研究、保护工作的开展。
3.4游客对环境教育满意度调查
游客来挠力河保护区旅游观光,对当地保护区环境教育的开展情况的满意度并不乐观,其中持一般态度的游客占绝大多数,比例在37%,对环境教育开展情况不满意的游客占32%,满意与非常满意的游客仅占28%。游客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对保护区开展环境教育的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学历越低对环境教育的要求越低,很容易满足,相反,学习越高的游客,越不容易满足于当前环境教育的情况,期望值越高。
4对挠力河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原因分析及发展建议
4.1原因分析
通过对以上的结果的分析与讨论,不难看出,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环境教育的成果较少,成效不佳,游客对环境的感知及满意度不高。产生当前环境教育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保护区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矛盾和资金紧张等几方面原因。管理体制:《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未规定统一的执法主体,又无监督制约条款,保护区法律、制度仍不完善,多部门之间难以协作共处,导致保护区管理局综合管理职能弱化。保护区涉及利益主体多元化(当地居民、当地政府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流域跨度广,位处不同行政辖区,如此交叉的复杂背景下,无论在执法上,还是在业务上,都无法针对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监督”,于是形成了政出多门的局面。资金问题:世界各国经验表明,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财政拨款是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主要经济来源。资金投入不足,极大地制约了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自然保护区处于老少边穷地区,地方财政比较紧张,一些保护区甚至连基本工资都难以为继,日常管护活动必须的运行经费没有保障,尤其是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经费缺乏,严重影响了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挠力河自然保护区按照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要求,保护区的人员工资和运行费用完全由地方政府负担,中央政府只负担国家级保护区的部分基建费用和部分专项资金,由于各级政府投入到挠力河保护区的资金有限,为了维持日常管护开支,保护区开展了自营创收项目:一是开展生态旅游,二是芦苇收割以及实验区内部分土地的承包收入。其中生态旅游项目由于开展不久还不具规模,加上保护区位置较偏远,游客认知度不高,致使保护区开展的生态旅游收入甚微;此外芦苇收割和土地承包所获得的资金也很有限。保护区管理局资金缺口大,运行和管理经费不足,制约着保护区管理职能的发挥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4.2发展建议
建立科学有效的保护区管理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组织管理系统,在无法改变大的管理体制的环境下,落实保护区内领导责任制和岗位负责制。形成保护区内部责、权、利分明,团结协作,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将保护区环境宣传教育管理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周边居民特别是对依靠湿地资源生存的当地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禁渔、禁垦”等教育,倡导居民向第三产业转型,为居民提高经济收入提供帮助。重视提倡当地传统文化习俗中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思想进行宣传教育。制定长期的社区、游客宣教计划,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式宣教活动,有目标的进行宣传,保障保护区核心区的生态完整性,克服地方利益主义对保护区资源的破坏与掠夺。申请省级、国家级或国际环境教育项目,挠力河自然保护游客对挠力河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开展情况的满意度调查受教育程度对保护区环境教育开展情况的满意度调查区的湿地及生物多样性非常好,并且十分有特色,在雁窝岛和千岛湖风景区这两个重要的旅游景区开展生态教育型生态旅游,开展严格意义上的、以科学考察、生态教育为主的生态旅游活动对促进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景区都是带有农垦文化的生态湿地,这是多数保护区所不具备的,发挥优势的争取环境教育项目是关键,通过有针对性的,参与性高的环境教育项目,既可以申请到环境教育项目资金,又可以通过项目的社会效益,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形成旅游收益,通过旅游的收益更好的对保护区的建设及保护进行完善,从而形成资金链,以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5结语
- 上一篇:设计变更的管理措施
- 下一篇:会计信息质量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