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细则范文
时间:2024-03-06 17:3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完整版全文第一条 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有、集体、外资、合资、个人已建或在建的电力设施。
第三条 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电力企业和人民群众都有保护电力设施的义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所属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包括:电网经营企业、供电企业、发电企业)负责人组成的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所辖行政区域内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相应的电网经营企业,负责电力设施保护的日常工作。 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应当在有关电力线路沿线组织群众护线,群众护线组织成员由相应的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发给护线证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管理部门可制定办法,规定群众护线组织形式、权利、义务、责任等。
第四条 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对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电力企业有权制止并可以劝其改正、责其恢复原状、强行排除妨害,责令赔偿损失、请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处理,以及采取法律、法规或政府授权的其他必要手段。
第五条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区域。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之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
1千伏以下1.0米
110千伏 1.5米
35千伏 3.0米
66110千伏4.0米
154220千伏 5.0米
330千伏 6.0米
500千伏 8.5米
第六条 江河电缆保护区的宽度为:
(一)敷设于二级及以上航道时,为线路两侧各100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水域;
(二)敷设于三级及以下航道时,为线路两侧各50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水域。
第七条 地下电力电缆保护区的宽度为地下电力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0.75米所形成两平行线内区域。 发电设施附属的输油、输灰、输水管线的保护区依本条规定确定。 在保护区内禁止使用机械掘土、种植林木;禁止挖坑、取土、兴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堆放杂物或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
第八条 禁止在电力电缆沟内同时埋设其他管道。未经电力企业同意,不准在地下电力电缆沟内埋设输油、输气等易燃易爆管道。管道交叉通过时,有关单位应当协商,并采取安全措施,达成协议后方可施工。
第九条 电力管理部门应在下列地点设置安全标志:
(一)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的人口密集地段;
(二)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的人员活动频繁的地区;
(三)车辆、机械频繁穿越架空电力线路的地段;
(四)电力线路上的变压器平台。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距电力设施周围五百米范围内(指水平距离)进行爆破作业。因工作需要必须进行爆破作业时,应当按国家颁发的有关爆破作业的法律法规,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电力设施安全,并征得当地电力设施产权单位或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报经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批准。 在规定范围外进行的爆破作业必须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冲击、扰乱发电、供电企业的生产和工作秩序,不得移动、损害生产场所的生产设施及标志物。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距架空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基础外缘的下列范围内进行取土、打桩、钻探、开挖或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的活动:
(一)35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5米的区域;
(二)66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10米的区域。
在杆塔、拉线基础的上述距离范围外进行取土、堆物、打桩、钻探、开挖活动时,必须遵守下列要求:
(一)预留出通往杆塔、拉线基础供巡视和检修人员、车辆通行的道路;
(二)不得影响基础的稳定,如可能引起基础周围土壤、砂石滑坡,进行上述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应当负责修筑护坡加固;
(三)不得损坏电力设施接地装置或改变其埋设深度。
第十三条 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种植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和供电安全的树木、竹子等高杆植物。
第十四条 超过4米高度的车辆或机械通过架空电力线路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并经县级以上的电力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 架空电力线路一般不得跨越房屋。对架空电力线路通道内的原有房屋,架空电力线路建设单位应当与房屋产权所有者协商搬迁,拆迁费不得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特殊情况需要跨越房屋时,设计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增加杆塔高度、缩短档距等安全措施,以保证被跨越房屋的安全。被跨越房屋不得再行增加高度。超越房屋的物体高度或房屋周边延伸出的物体长度必须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
第十六条 架空电力线路建设项目和公用工程、城市绿化及其他工程之间发生妨碍时,按下述原则处理:
(一)新建架空电力线路建设工程、项目需穿过林区时,应当按国家有关电力设计的规程砍伐出通道,通道内不得再种植树木;对需砍伐的树木由架空电力线路建设单位按国家的规定办理手续和付给树木所有者一次性补偿费用,并与其签定不再在通道内种植树木的协议。
(二)架空电力线路建设项目、计划已经当地城市建设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园林部门对影响架空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树木,应当负责修剪,并保持今后树木自然生长最终高度和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的距离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
(三)根据城市绿化规划的要求,必须在已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种植树木时,园林部门需与电力管理部门协商,征得同意后,可种植低矮树种,并由园林部门负责修剪以保持树木自然生长最终高度和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的距离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
(四)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在最大弧垂或最大风偏后与树木之间的安全距离为:
电压等级 最大风偏距离最大垂直距离
35110千伏 3.5米4.0米
154220千伏 4.0米 4.5米
330千伏 5.0米5.5米
500千伏 7.0米7.0米
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树木应当依法进行修剪或砍伐,所需费用由树木所有者负担。
第十七条 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审批或规划已建电力设施(或已经批准新建、改建、扩建、规划的电力设施)两侧的新建建筑物时,应当会同当地电力管理部门审查后批准。
第十八条 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种植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树木、竹子或高杆植物。 电力企业对已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域内新种植或自然生长的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树木、竹子,应当予以砍伐,并不予支付林木补偿费、林地补偿费、植被恢复费等任何费用。
第十九条 电力管理部门对检举、揭发破坏电力设施或哄抢、盗窃电力设施器材的行为符合事实的单位或个人,给予20xx元以下的奖励;对同破坏电力设施或哄抢、盗窃电力设施器材的行为进行斗争并防止事故发生的单位或个人,给予20xx元以上的奖励;对为保护电力设施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成绩突出或为维护电力设施安全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根据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物质奖励。 对维护、保护电力设施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或个人,除按以上规定给予物质奖励外,还可由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各自的权限给予表彰或荣誉奖励。
第二十条 下列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一)损坏使用中的杆塔基础的;
(二)损坏、拆卸、盗窃使用中或备用塔材、导线等电力设施的;
(三)拆卸、盗窃使用中或备用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下列违反《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本细则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理:
(一)盗窃、哄抢库存或者已废弃停止使用的电力设施器材的;
(二)盗窃、哄抢尚未安装完毕或尚未交付使用单位验收的电力设施的。
(三)其他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电力管理部门为保护电力设施安全,对违法行为予以行政处罚,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第二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自之日起施行,原能源部、公安部1992年12月2日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篇2
关键词:外力破坏;电网安全;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U66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丹东经济的高速发展,农网上划,我公司增加了不少输电线路和设备,丹东地区基本建设工程较多,然而,一个潜在的不利因素正威胁着电网的安全,这就是电网的外部环境正在日趋恶化,使电网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外力破坏逐渐成为全国各大电网面临的共同难题。频繁发生的外力破坏,不仅给电力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
1.丹东电网输电线路掉闸情况
输电线路的掉闸可分为4类:第1类是由于设备本身的缺陷而引起的掉闸,如金具磨损导致掉线或断线,接管过热导致导线跳线烧断等,第2类是自然外力,如雷击、大雾、大风、鸟粪等引起的掉闸,第3类是外力破坏引起的掉闸,如导线、铁塔、水泥杆拉线等设备被人为破坏,吊车类大型作业机械碰线等,第4类是不明原因引起的掉闸。
[案例1] 2009年1月21日至22日、2月10日,丹东供电公司凤城供电公司管辖的220千伏电芬线、电北线、长凤线三条线路先后跳闸12次。
1月21日晚至22日清晨,凤城地区经历了雾―雨―雪的过程,2月10日至11日,凤城部分地区出现浓雾,同时伴有雾淞、霜冻和结冰现象,水平能见度为小于100米,南风2-3级,温度:-2到7度,相对湿度:96%。1月21日至22日跳闸原因:闪络绝缘子上有一层明显的冰膜,此系先雨或雾后温度快速下降后形成的,如果冰层脏污则形成导电通道,从而引发冰闪。冰闪与鸟粪引起的闪络一样,也是污闪的一种特殊形式。2月10日跳闸原因:主要是绝缘配置偏低、脏污大雾的影响和地形地势的影响。从盐密测试结果表明,如果雾很脏,电导率大于1000μS/cm,持续6-10小时作用,绝缘子表面可增加盐密值0.03-0.04mg/cm2。此次大雾使绝缘子表面盐密值增加约0.02mg/cm2左右。发生闪络的铁塔均在山峰处,较容易受到远处飘来的海盐、鞭炮烟尘及空气中其它污染物的影响。综上所述,诸多不利的客观条件是发生这起线路跳闸一类障碍的直接原因。
2.外力破坏统计分析
线路跳闸外力破坏可分为3类:第1类是对电力设备的破坏和盗窃,第2类是在高压输电线路下种树,使用大型施工机械作业、施工,在杆塔周边挖沙取土等,第3类是小概率外力破坏,如交叉跨越、放风筝、作业机械将灰杆或拉线撞断等。
[案例2]2009年3月10日新建500千伏电丹线组塔施工造成220千伏电芬线跳闸。
跳闸原因:2009年3月10日,沈阳送变电公司第六分公司施工队在进行500kV电丹线41塔施工作业。在吊装组塔作业时,因起重工作指挥不当、三角钢钎地锚设备与地面夹角较小且没有设置防脱落控制措施等原因,控制绳(3.5公分钢丝绳)受力后从三角钢钎上脱离并突然弹起,碰触到正在运行的220kV电芬线C相复导线下线导线,造成线路开关跳闸,导致电芬线发生一起外力破坏跳闸故障。
3.发生外力破坏的原因分析
(1)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基本建设工程逐渐增多,施工单位人员比较复杂,特别是外来施工人员占绝大多数,很多人缺乏电力设施保护常识,一些单位不办理作业许可证,忽视安全措施,违章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对输电线路很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线路安全运行带来不利影响,防止外力破坏工作的难度加大。
(2)专业技术人员对线路防污闪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由于该地区历年很少发生污闪事故,缺乏事故经验。
(3)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使能源和原材料出现了短缺,导致钢铁、铝、铜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从而使不法分子将罪恶的手伸向了输电线路、地下电缆、变压器等电力设施。
4.目前电力设施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4.1政府对外力破坏的电网安全问题重视不够
已颁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实施细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新修订的《电力法》却千呼万唤难以出台。电力设施保护和电网安全已经出现了法律上的“真空”,使电网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受到潜在的威胁。
4.2现行法律和法规有漏洞且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国家正式颁布的保护电力设施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有《电力法》、《条例》和《实施细则》。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计划经济正在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电力部门的政府职能也正在逐步与企业职能分离,这就给以上3个法律法规的执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中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就是逐步实现公司化,而公司化的企业是不可能代替政府去行使执法职能的。
4.3 缺乏专业化的电力保护执法队伍
电力设施保护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一个专业化的执法队伍。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公安机关对侵害的破坏电力设施方面的案件破案率较低,致使犯罪分子的气焰更加嚣张。
4.4 对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力度不够
绝大多数媒体对保护电力设施事件的报道仅从抓新闻的角度出发,而没有将电力设施当作涉及国家安全的公共设施来看待,这样的文章和报道也就很难避免表面化。
4.5 基建遗留的外力破坏隐患
有一部分输电线路防护区内的外力破坏隐患是在基建时遗留的。个别基建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只考虑如何降低工程的造价和提前竣工送电,对防护区内的建筑物和树木处理不规范、不彻底,留下外力破坏隐患。
5. 防止电力设施受外力破坏的对策
5.1 各级政府部门重要视电网安全问题
现行的《电力法》、《条例》和《实施细则》在电力设施保护的内容方面有漏洞,而新修订的《电力法》、《条例》和《实施细则》迟迟不能出台,建议政府从国家安全的高度看待电网安全问题,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上述法律法规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并早日出台新的法律法规。
5.2 加强培训、提高防污闪的工作力度
加强防污闪工作的培训,进行新标准的宣贯工作,讲解盐密测试方法、污区分布图划分和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选择标准。对污染严重和绝缘配置低的地区,增加盐密测试点和测试次数,加强复合绝缘子管理工作,开展带电测试憎水性测试和红外测温工作。
5.3 采用高新技术、通过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办法、作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在人防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护线组织,提高专业护线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组织网络,组织护线队伍,加强巡视,明确责任,到点到位,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不能拆除的建筑物要签订协议,并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及时通报有关部门报告情况、资料。
在技防方面,应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推广和应用先进的防盗技术装置,引进和采用国内外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在输电线路的技防措施上,不断研制新的技防设施,逐步完善、解决配电线路防盗装置问题。
5.4 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力度、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
宣传好是贯彻好的基础,只有将电力法深入宣传,才能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才能懂得法律法规对电力设施保护的具体要求,才能依法办事,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必须争取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有关电力设施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活动,宣传和倡导电力是公益性、公用性事业,提高社会大众对电力设施的保护意识。为电力设施安全隐患清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也为供电企业更好地开展电力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5.5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以人为本,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设立举报制度,广泛发动群众检举、揭发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及违章行为。对于积极检举和提供破案线索的群众,给予保护和不同程度的物质奖励,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保护电力设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6 为电力设施投保、保证企业的利益不受侵害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有必要为电力设施进行投保。当电力设施由于受外力破坏而给电力企业和用户造成经济损失时,可由保险公司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同时,电力企业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挽回经济损失。
6.结束语
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对外力破坏的控制和防范,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和有关各方面的支持,尤其需要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我们切不能掉以轻心,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工作是任重而道远,随时随地都要保持高度警惕,打一场无硝烟的持久战,才能有效的减少外力破坏造成的损失,确保丹东电网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安全生产通报文件汇编(2008年-2009年)》.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监察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公司.1997.1.1
[3] 电力工业部《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1.1
[4]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5.1
作者简介:
[1] 李照华,男,1971年12月11日。2001年10月,毕业于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助理工程师,班长。
篇3
一、充分认识加强高压线路走廊安全监管的重要意义
输电线路是电网运行的命脉,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线”,它在输送能源的同时又相当的脆弱,任何外力的破坏,都有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甚至电网瓦解,给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及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危害。我市是国家重点能源工业基地,现有各类矿井7对,电厂、里彦电厂承担着国家重要的上网发电任务。上述企业的输电线路遍布城乡,面广线长,野外,存在着诸多隐患,特别是高压线下违章植树问题,一旦安全距离不够,就会造成对树放电,影响电力企业和矿山的安全生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高压线路走廊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全力以赴抓好高压线路等电力设施安全隐患的排除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提高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水平,精心呵护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线”,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保障。
二、高压线路走廊安全监管原则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综合治理工作方针,周密安排,精心部署,坚持和完善高压线路等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基本原则。
(一)属地管理的原则。各镇街、村居要切实增强守土有责的意识,按照途经辖区内高压线路径,建立协管制度;要把责任落实到村居,将高压输电线路通道管理分解到基层供电所,实行属地化责任管理。要充分发挥镇街供电所和农电工的护线作用,发挥他们环境熟、情况熟、信息快的有利条件,把各类电力线路事故隐患和违章树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使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从“事后补救”走向“超前保护”。
(二)业主首责的原则。高压线路各权属单位、使用单位作为电力设施的直接受益人,是承担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科学确定不同电压等级的高压线与周围树木的安全距离,划定安全监管范围;要注重提高电力设施自身防护能力,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履行主体监管责任;每年要列支一定数额的电力设施保护经费,对架空电力设施进行经常性巡查、检查,对各类违法违章现象,做到早发现、早通知、早报告,及时遏止和处理。
(三)违章不补的原则。依据《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要求,对于电力线路建设在先,违反规定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新种植的树木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一律不予补偿,由树木所有者自行移栽或砍伐。对拒不移栽或砍伐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由当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责令强制砍伐;也可由电力企业根据国务院《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依法予以砍伐。
(四)社会联动的原则。高压线路权属各单位凡新建电力线路,要主动与公安、规划、交运、住建、林业等部门沟通,构建和谐相处的关系,把树线矛盾、修路移杆等问题解决在初期,以避免无谓的经济损失。其他部门在工作中涉及此类问题时,也应主动和高压线路权属单位积极协商,在规划方面严格把关,有效避免矛盾的产生;公安、安监、交运、林业、园林部门要配合电力监管部门对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树木进行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对依法划定的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种植的可能危及架空电力线路安全的树木和高杆植物,要及时责成种植户或产权人予以修剪、移植或清除;要坚持群防群治,供电、安监等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高压线路监管工作,形成推动工作开展的强大合力。
三、进一步落实高压线路走廊安全监管措施
各镇街、各相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分头把关,又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进一步采取有力监管措施,制止各类破坏电力设施、危及电网安全的事件发生。
(一)落实部门责任,凝聚工作合力。市经信局:负责监督、检查《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有关规章的执行情况,开展清理违章树木等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在高压线下植树的危害性,指导和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整治高压输电线路走廊下违章植树等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市公安局:要增强协作意识,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清理违章树木工作的有序开展。对危及电力设施的高压输电线走廊下违章植树拒不整改的违法行为,要依法公开打击处理。市住建局、规划局:负责把好规划审批和执行关,编制城镇规划要结合电力工业发展规划,预留输变电设施的通道位置和安全保护区域;新建和扩建项目,凡涉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必须征求当地电力安全管理部门的意见;会同发改、经信部门依法处理违反电力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审查办理电力设施通道和保护区域土地征(占)用手续以及涉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用地手续;依法查处侵占电力建设用地的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杜绝违章建筑的产生。市安监局:认真履行安委会办公室综合协调职能,配合电力主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及时督促有关企业和镇街做好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市林业局:在安排植树造林和组织林业生产时,要指导各镇街、村居避开供电线路安全区域。电力主管部门和线路权属单位:要认真履行《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赋予的职责,负责组织所属部门建立和完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网络,加大资金投入,落实人防技防措施,做好电力设施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备用电力设施的安全管理,切实加强线路巡查,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已经形成事实的研究对策,及时解决。提出整改意见和具体措施方案时,要首先考虑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拆除、更换绝缘导线、悬挂警示标志等方法补救,保证达到安全标准,从而确保高压输电线路走廊通道畅通和电网安全运行。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等各类宣传媒介,大力宣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宣传因违章在高压线下植树未得到补偿和受到处罚的典型案例,让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高压线下植树的危害性;要充分发挥民俗民约和精神文明的作用,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安全生产月宣传、电力设施保护专项宣传等活动的开展,着力加强对沿线群众保护电力设施意识的宣传教育,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理解和支持,为输电线路安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开展专项整治,消除安全隐患。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经信、公安、安监、城管、住建、交运、国土、综治、工商、林业、广电、电力及各镇街为成员的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按照职责分工,集中组织开展电力行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电力设施保护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认真制定出台治理方案,切实将治理工作落实到村或个人,限期进行整治。在整治过程中,可根据树障不同情况,采取修剪或移栽等相应的处理措施,不属修剪、移栽范围的要坚决砍伐。树障清除后,电力线路运行管理各单位要与有关村庄签定相关协议,明确不再出现新的树障,对树障的清理工作要在2011年10月底前完成。
(四)加强日常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各镇街、电力监管办公室要成立由供电和有关部门参加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机构,负责领导所辖行政区域内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建立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制度、工作联系制度和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并形成例会制度,切实畅通整治工作的信息渠道,增强高压输电线路走廊下违章整治工作的透明度,及时协调解决危害电网运行的安全问题,部署履行电力设施保护行政执法工作,实现高压电线安全管理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相关村居要成立1—2人专兼职巡线护线队伍,落实护线经费;要建立排查档案,定期开展线路和设备的巡视,加大对高压线路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力度,力争做到发现一处,制止一处,查出一处,整改一处,不给线下植树等违章行为可乘之机,及时制止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违法行为。
四、强化保障措施,加大考核奖惩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所辖行政区域内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及时调解处理因整治工作与当地村民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各镇街要与各村(居)、组负责人层层签订《高压供电线路安全管理责任书》,加强监督与管理,有关责任人每年上交一定数额的供电安全风险抵押金,并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者进行奖励,发动人民群众进行群防群护。
篇4
关键词:输电线路;涉农;法律
作者简介:冯学兴(1966-),男,山东烟台人,山东招远供电公司检修工区线路运行班班长,高级技师;冯超(1988-),男,山东烟台人,山东招远供电公司检修工区电缆班。(山东招远265400)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2-0137-01
一、输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输电工程占地施工、树木林地补偿,工作难做、赔偿问题复杂,特别是现阶段土地承包到户30年不动等惠农政策的实施、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加之现在社会上对涉电企业负面虚假宣传较多,以及一些农户思想落后,对供电企业抱有一种钱多不要白不要的情况,出现呼天抢地要赔偿,甚至于围阻哄抢输电施工工器具,严重扰乱了输电工程施工秩序。如220kV招沽线输电线路施工,遭遇一些农民围攻、砸车、抢工器具,阻碍施工十多天,造成了较大损失。
第二,相关电力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以及宣传力度不够。经过近几年的改革,电力体制已发生深刻变革,但相对的电力法规却严重滞后。仅靠文件的改革和依法治理的要求必然会带来矛盾。虽然中国的法律制度日趋完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部分法规有法不依,执行不力,作为电力根本大法的《电力法》成于20世纪,保护电力设施的依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刚开始实行,一些法律规定的主体和客观条件大都已不存在。《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在百姓心中的认知度普遍不高,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加以宣传。
第三,在早期的电力线路建设中,因国家财力不足和电力是公共事业等原因,架设的杆塔呼称高偏低,且又有不少带拉线的杆塔,不同程度侵害了线路走廊和线路保护区内部分农民的利益,但这类电力设施又受到国家法律保护。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企业公司,今后线路设备作为社会公用事业的主体,虽仍然得到保护,但肯定不能再像以前早期线路架设那样随意工作,使青苗赔偿及占地等矛盾激化。过去根据国情允许输电线路跨越居民房屋,设计输电线路时留有安全裕度。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经济宽裕、人口增加等因素,不少地方平房换楼房,输电线路没有变化,农民房子高度则不断增加,给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带来极大隐患。
第四,目前各单位尚有许多线路建设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因当时土地属集体耕种和农户刚承包山地才几年,丘陵山区基本是荒山。当时新建线路的对地距离设计往往按荒山、杂树、灌木丛跨越建设。随着林保护和绿化种树的基本国策的贯彻实施,以及农户30年土地承包政策实施,各地种树成风,致使部分运行线路保护区内成片种植树木,安全距离不够。《电力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种植可能危及电力设施的植物。《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细则》规定:电力企业对已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的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树木,应当予以砍伐,并不予支付林木补偿金等任何费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阻力。近几年国家宣传退耕还林,政府下大力气号召栽种速生林,有的地方领导为了面子工程包片划村,在恢复植被,改善空气质量、生态环境上很有成效,但对输电线路通道不管不顾,虽然电力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多次交涉,也无济于事。加上地方经济保护,造成输电保护区内存在大量树木。一方面针对线路架设在前而树木栽种在后的情况,电力企业不可能出钱进行补偿,大部分农户不拿钱不让砍树,这就造成了电力企业年年处理树年年树成患,使线路无法安全运行。另一方面随着农民经济观念转变,《森林法》、《物权法》《土地法》的实施,农民的法律维权意识增强,给扫障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虽然进行了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但过几年树木成林再砍伐再补偿,如此循环使电力企业对输电线路运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安全工作成为最棘手事情。
第五,地方保护主义情况日益加重,输电线路巡视处理难。输电线路大部分途经山地、村庄、农田。受个人、集体利益约束,时常发生破坏输电线路情况,电力企业无执法权,对一些地方企业破坏或危害输电线路设施等违法现象不能及时做出处理,使输电设施随时都可能遭到危害,下达隐患通知书时常遭到拒签,无法达到理想治理效果。
第六,输电线路运行多年后,由于材料等原因,横担拉线锈蚀,锈蚀物随水滴落,造成杆塔下部分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主要是花生,其他农作物基本不受影响。但大多数线路建设时是给予一次性补偿,现在土地主人可能不是原土地主人,没有得到相关补偿,导致部分农民不理解,存在很大意见,甚至于投诉上访。电力企业应不断积极寻求对策,对锈蚀横担进行防腐处理,对锈蚀拉线进行更换,劝说百姓改种其他农作物。
第七,输电设施日常巡视维护和大修改造时,多少会对农田造成践踏,引起农户不满,个别群众狮子大开口,无理取闹。虽然我们按相关规定进行了青苗补偿,但是随着物价、粮价上涨,原有的补偿标准现在看来有些偏低,在进行补偿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二、解决办法
第一,首先要解决的是健全法制的问题,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电力部门解决涉农矛盾的根本依据,但现状与问题反映出现行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应尽快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实施办法。群众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是向群众宣传电力设施保护。2010年11月25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山东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条例,电力企业应加强法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流动车或是去集市、村庄宣传,提高群众对电力设施的保护意识,了解相关电力法规。
第二,联系当地政府,争取当地政府对电力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协商由当地政府从政策救济扶助扶贫款中,对线下农田作物及树木扫障产生费用进行一定补助。同时电力企业也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青苗补偿,对线下作物、输电线路巡视通道进行合理补偿,补偿时应结合物价上涨等因素灵活处理。
第三,对线下通道内树木多与树主联系,坚决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与树主签订协议,危及线路安全时,电力部门有权随时清障,对钉子户进行法律法规劝说,要充分依靠《电力法》争取多部门联合执法,并将案例在电视上滚动播出,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对新架线路,线下树木全部一次性补偿,彻底砍伐,并与相关群众签订保证协议,不留后患。对现有线下的树木,要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于新栽种的树苗,要积极协商,劝树主移栽,把隐患消除在初期,如果树主确实劳力短缺,可以考虑帮其移栽。若是企事业单位为绿化而种植的树木,可要求绿化部门依法保护电力设施的安全并改种低矮灌木。对以依靠树木产生经济效益为主的承包山地农户,采用升高改造原低矮杆塔或线路档中增立一基杆塔,来较大幅度地提高导线对地距离,减少与农户的经济法律纠纷,提高线路安全经济运行可靠性。
第四,线路施工维护大修时,一定要提前同相关土地主人打招呼,协商同意后施工。避免被群众责问没提前通知。施工工期的选择应尽可能选择土地空闲或农作物幼苗期,尽量降低农民损失。施工结束后根据相关补偿标准及时进行补偿。
第五,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素质,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工作中不能随意践踏农作物。改变旧工作作风,及时化解涉农矛盾,不能引起农民集中上访等敏感事件,做到矛盾协商解决。消除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报道带来的影响,应尽力因势利导、引导群众、多作解释。
第六,在有条件村镇雇用一些有威望的干部群众做电力护线员,经过培训后,由他们做宣传。输电线路施工维修时,由他们代为联系,从中协调,这种工作方法近几年在一些地方得到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第七,针对线下建筑也应区别对待。农户翻新房子时如果当初线路建设时房在前线在后,这种情况电力企业要按具体情况制定具体对策,如果杆塔距离足够,电力企业应在农户施工前与农户签定协议,告知其安全距离、注意事项;若距离不足,电力企业应适当增加杆塔高度,保持足够安全距离。
三、总结
近几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电力建设也随着社会进步快速发展,如何解决电力设施与农户之间矛盾,逐渐成为电力运行部门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各地方因经济发展不同,环境不同,解决问题方法也不尽相同。但随着法律法规制度的不断健全和日趋完善,电力部门在处理涉农矛盾的过程中将更加自如,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切实保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应伟国.架空送电线路状态检修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篇5
现行《电力法》及其配套的电力行政法规于1996年颁布实施,17年来,特别是2002年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工业规模、行业组织结构、能源发展重点发生了巨大变化,现行电力法律法规与几经改革、飞速发展的电力工业生产关系严重不相适应。电力体改“政企分开”撤销了原电力部和国家电力公司,“厂网分离”新成立了一批独立的发电和电网公司。在由电力监管委员会行使行业监管职能,经贸委行使行业管理职能的新构架下,行业监管行为亟需在法律中予以重新规定,涉及电力生产、供应、消费的新主体法律地位也需要重新确认。此外,近十年来我国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迅猛发展,分布式电源和智能微网等新技术方兴未艾,但由于电力立法滞后,其在我国的发展已经遭遇现行体制机制和法律条文的明显约束和抵触。现行电力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电力法调节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法》的立法背景、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调节主体变得更加多元化。1996年制定的电力法主要调整单一生产供应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实现厂网分开、政企分开、证监分开新体制下,电力法要调整的关系拓展到生产者与供应者、供应者与消费者的关系,行业监管行为也需在法律中予以规定。例如:政企分开移交了电力行政执法权的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在民事和行政之间难以界定,导致电力企业对用户中止供电和用电监察等行为如何调节成为难题。电力体制改革后相关涉电法律主体的责任划分变得模糊不清、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没有确立电力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亟待修订法律以明确电力监管部门、电力生产、供应企业和用户的权利义务,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电力行政执法主体、执法手段和执法程序,以利于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维护电力生产者、经营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
二、电力行业技术与生产发展突飞猛进
1996年,我国电力工业以传统火电和水电为主,近年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迅猛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要求从“有电用”,发展为建立安全、稳定、清洁、经济、高效的电力能源工业体系,需要更多承担清洁能源、能源安全、节能减排重任的新阶段。目前国际上分布式电源和智能微网技术方兴未艾,但其在我国的发展已经遭遇现行体制机制和法律条文的明显约束和抵触。电力法的修订必须立足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分布式电源和智能微网等新兴事物涉电问题的深入研究,呼应《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的相关规定,尽快予以补充完善。
三、电力行政执法主体存在事实缺位
政企分开后,电力企业不再具有行政执法权,电力设施与电能保护的行政执法检查权交由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行使,而经贸委限于人力、物力、经验,并未成立专职专业的电力稽查队伍,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电力行政执法中的相关问题,无法形成一支与其所在行政区域内电力设施和电能安全保护相对应的行政执法队伍,电力行政执法主体存在事实上的缺位。加上电力企业是中央企业,税收大都上缴中央,与地方利益关联不大,地方政府履行管电职能的主观意愿不强,出现了电力行政监督检查等执法权的真空,在微观层面导致破坏电力设施、盗窃电能、阻碍电力建设、破坏供电秩序、拖欠电费等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
四、电力法与相关法律法规不一致
实施17年未曾修订的电力法规,较林业、交通、水务等其他行业的法制建设明显滞后,相关涉及的条款规定不一致。比如现行《电力法》与《林业法》、《森林法》、《水法》等部分法律规定存在明显的冲突与矛盾,也与《行政处罚法》、《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等的规定衔接不够,导致电力建设发展的协调性、一致性受到影响,衍生出电力建设和电力设施保护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线树纠纷、线路矛盾等问题。
五、旧的电力法律体系与新的民事经济法律体系严重脱节
2007年实施的《物权法》,通过对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役权的设定,为电网设施权属的界定、相应物权的行使以及与周边相邻关系的处理提供新的法律依据;2007年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电力供应与供电设施纳入国家法定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范畴,明确政府在突发事件各阶段对保证电力供应和电力设施安全的管理职责;2008年实施的《节约能源法》,明确了电力节能的各项具体规定;2009年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其对高度危险责任的规定与现行《电力法》规定相比,从责任主体到归责原则,从免责事由到赔偿范围,都有了重大差异;2010年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对电网企业的调度及运营管理活动进行了具体的规定,陈旧的电力法律体系与不断完善的民事经济法律体系已严重脱节,与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性有待尽快提高。
六、电力与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法制建设极不协调。
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最核心敏感的环节,“市场煤”和“计划电”的冲突涉及如何运用政策法规平衡电力与煤矿企业利益的问题,电力立法“单兵不进”使得能源领域煤、电、油、运等相关行业、电力产业链上相关行业之间的矛盾激化,带来煤价、电价轮番上涨、电力行业性亏损等困局,可见现行《电力法》的落后与所剩无几的存量价值。
篇6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护区;安全防护;技术防范
中图分类号:TM726文献标识码: A
1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作业存在隐患的致因
1.1工期紧,项目部不重视,施工人员不重视
基础建设的工期一般来说都排得紧凑,虽然各个项目部与供电部门签订过安全交底及安全技术防范协议书,双方协商进行一定的经济制约,但双方在履行安全协议过程中,项目部管理下的施工人员往往存在盲目推进工程进度,在不满足施工条件下仍然冒险作业。从发生的大型机械碰触高压线路的事件中看,项目部管理没有把高压线路下方施工的危险性告知施工人员,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
1.2施工作业人员对高压输电线路认知不足
从安全技术角度讲,10千伏及以上的高压线路与一般家庭使用的220伏低压线路有着本质的不同。人体或物体只要不触碰220伏低压线路,220伏低压线路就不会对人体或物体放电,即不会触电造成伤害。如果人体或物体与高压线路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够,高压线路就很有可能会对人体或物体放电,造成事故。而这种放电是非接触性的放电,不需要进行碰触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条例,10千伏高压线路的安全距离是1.5米,110千伏高压线路的安全距离是4米,220千伏高压线路的安全距离是5米,500千伏高压线路的安全距离是8.5米。
施工作业人员往往认为高压线路是具有绝缘层的,即使碰触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实际上高压架空线路都是裸导线,外层的黑色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氧化而形成,由于其强电场的电游离,裸导线其一定范围内电场会很强。换言之,高电压的衰减是和距离有关的,只有在一定距离之外,才不会受强电场侵扰。
1.3施工方案中未涉及电力设施防护
高压输电线路由于高空架设,跨越档距大,有时涉及线路防护区内的施工作业点只有几平米的范围,施工方制定方案时,往往会忽略掉这个因素。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规定,110千伏架空线路保护区范围为两侧边导线外延10米,220千伏架空线路保护区范围为两侧边导线外延15米,保护区范围内的电力设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线路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吊车起重、搭设棚架、架设电缆等施工,应事先通知供电局,经批准后,方能开工。
2大型机械碰触高压输电线路的后果
在高压线路下方或旁边进行吊车起重等施工,车辆或机械通过架空线路下方,车辆、吊车或各类机械、器具与高压导线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若不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会造成高压输电线路直接接地事故,直接后果是线路停止运行或者是人员伤害。事故造成的短路电流冲击电网,也威胁着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由于高压输电线路是主动脉,一条线路的停电往往会早整个城区停电,会影响至整个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及重要工矿企事业单位正常运作。间接后果就是相关单位因停电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民生问题等等。
以220千伏线路为例说明,由于电场强度等级由带电体向大地逐级降低,在220千伏线路垂直地方的方向上,每1m垂直距离之间电压差有17千伏之多,电压差的存在形成回路时就有能形成感应电流,所以220千伏高压线10米范围内,钢筋、铁板等金属物体受电场影响产生的感应电流均能使人受到电伤害。
3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作业应遵守的相应规定
为强化高压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确保地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高压线路防护区作业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地方性《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及其它文件精神。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高压线路防护区的所有作业机械、临时材料、临时搭建的厂房及在建设施除应满足导线最大风偏、最大弧垂情况下的安全距离外,还应留有不小于2米的安全裕度。
3.2施工作业区域涉及高压线路的两侧地段应有明显的安全警告警示标志。
3.3施工方临时架设的管线、电源线、管架等与高压输电线路交叉时,交叉跨越应满足安全距离并留有裕度,对于安全距离裕度小于3米的交叉跨越,应有设置硬隔离措施。
4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的强电场作用,可以对人体和机械设备构成潜在的危害。为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保证高压输电线路下施工人员的安全,必须对施工做相应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4.1人员的防护措施
由于在高压输电线和高压配电装置周围存在着强大的电场,处在此电场内的导体会因静电感应作用而出现感应电压,当人触及这些带有感应电压的物体时,就会有感应电流通过人体流向大地而使人体受到电伤害。人体对高压电场下的静电感应电流的反应更加灵敏,0.1~0.2mA的感应电流通过人体时,即使未触及被感应物体,人也会有明显的针刺感。当工频电流(50Hz)通过人体时,成年男性的电场感知电流为1mA是允许的范围。因此,在高压线路防护区内作业,人员首先需进行防静电培训,对临近高压线路的机械或者接触机械的人员应穿静电服或者穿导电鞋。施工人员禁止坐在金属物上休息,禁止赤手触碰机械,必须接触金属物的两面作业人员必须现将物件接地后在碰触。小范围作业或上下危险区域必须扣挂好安全带,防止感应电麻电发生坠落,四处作业点设置悬挂逃生绳。
4.2施工机械的防护措施
根据国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排除恶劣天气的影响,在220千伏高压线附近带电操作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4米,即人体在距离220千伏高压线4米外将不受高压线闪络电击,施工机具在远离高压线4米外能保证其不受高压线闪络电击的影响。因此,在临近此安全距离附近作业,所有施工机械及机具都应有直接接地线作为防护措施,具体接地方法按照机械使用情况而定。
4.3其他防护措施
现场已经有的废弃物、掩盖物均要压实,防止刮风卷起形成危险。高压电线路下方安全距离范围内不得存储易燃、易爆物。高压电线路下方不得堆土、堆废弃物。所有的施工人员不得攀登高压电线路铁塔。制止向高压电线路投掷物品。制止在高压电线路下及防护区域内住人。
5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作业技术防范措施
大型施工机械与高压输电线路平面垂直作业时,机械在高压输电线路正下方,在不能停电的情况下必须做好技术防范措施和相应的施工方案。这些技术措施应征求电力设施维护单位意见及建议,符合两个专业的相应技术标准。
5.1高压输电线路通道内所有施工作业都应在电力设备维护单位的专业人员现场监护下进行。项目包括线下倾倒土、大型机械通过危险区域、机械打桩、下导管、下钢筋笼、灌浆等工作。
5.2在电力专业人员监护下,保证所有施工作业与高压线路4~5米的距离,线下机械必需有限高、硬隔离措施等。进场机械操控手必须是有3年以上实践工作经验的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后方可进场作业。
5.3电力设备维护单位的专业人员发现威胁到线路安全的作业要责令停工。在采取可靠的方案或措施后,并经过电力设备维护单位的专业人员确认后,在监护下方可继续作业。
5.4白天无法连续完成的作业,导致夜间作业的情况,必需有足够的照明以及监护人员进行全程监护。
5.5项目部需在高压输电线路地段施工,需在高压输电线路两侧设置红灯及限高警示牌,保证夜间通行车辆能知晓安全。
5.6机械操控手需在电力设备维护单位进行备案,若有变动,项目部及时向电力设备维护单位提供。根据项目部提供的机械操控手名单,电力设备维护单位进行监督。
5.7项目部与电力设备运维单位要建立信息互通制度,针对施工进度、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人员行为规范等信息进行通告。
6结束语
电力设施防护一直以来是电网运行维护单位的重要一项工作,既保证电网安全又保障线下施工是双赢的局面,本文一些措施仍显不足,需持续完善。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配电网 电力设备外力破坏 防范对策
从2001-2005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的发展,城市配电网线路不断扩大。然而,一个潜在的不利的因素正威胁着配网的安全,这就是配电网的外部环境正在日趋恶化,使配电网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外力破坏逐渐成为全国各大配电网面临的共同难题。频繁发生的外力破坏,不仅给电力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威胁配电网安全。下面就宁夏石嘴山供电局大武口区供电局2001-2005年配电线路被外力破坏跳闸情况进行分析。
1 2001-2005年大武口区供电局配电线路跳闸情况
电力企业输配电线路跳闸可分为4类:第1类由于设备本身的缺陷引起的跳闸,如金具磨损、老化等导致线路跳闸或断线,导线接管过热导致导线跳线烧断等:第2类是自然外力,如雷、大雾、大风、鸟类、小动物等引起的跳闸;第3类是外力破坏引起的跳闸,如导线、铁塔、砼杆、拉线、变压器等设施被人为破坏,挖掘机挖断电缆等;第四类是由于不明原因引起的跳闸,详见表1。
外力破坏引起跳闸多发生在11月至第二年的2月份期间,其中过年期间较为突出,仅2005年11月份就发生6起,6台配电变压器被盗,造成局部大面积停电。
2 外力破坏统计分析
外力破坏可分为3大类,一类是对电力设施的破坏和盗窃,另一类在10kV线路下种树,使用大型施工机械作业,施工在杆塔周边挖沙取土等三类,小概率外力破坏,如交叉跨越、放风筝、重型车辆将砼杆撞断或拉线撞断等。按次分类,大武口区配网系统配电线路在2001年至2005年外力破坏跳闸的结果及电力设施被盗情况如下:
2.1 外力破坏造成线路跳闸
2001年外力破坏造成线路跳闸26次,占全年跳闸总次数的46.4%;2002年为23次,占全年跳闸的总次数48.9%;2003年外力破坏19次,占全年跳闸的45.2%;2004年跳闸为18次,占全年跳闸率48.6%;2005年跳闸次数为39次,占全年跳闸率72.2%。
2.2 导线、变压器、金具、横担被盗每年时有发生
2001年丢失导线、塔材、拉线、变压器26宗,直接经济损失为98万元;2002年丢失导线、拉线、横担、塔材、变压器为29宗,直接经济损失为102万元;2003年丢失导线、拉线、横担、变压器为31宗,直接经济损失为113万元;2004年丢失导线、拉线、横担、变压器为35宗,直接经济损失为126万元,2005年丢失10kV线路导线、塔材、拉线、横担、变压器共发生43宗,直接经济损失为138万元。外力破坏直接威胁我局10kV配电线路安全不容忽视的重大隐患。
3 发生外力破坏的原因分析
(1)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使能源和原材料出现了短缺,特别是钢铁、铝、铜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从而使不法分子将罪恶的双手伸向了配电线路、地下电缆、变压器等电力设施。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分子几乎无孔不入,露天的变压器、配电线路的导线、运行或备用输电线路的导线、杆塔的角铁、拉线和拉线的连接金具等均成为他们的发财的目标,甚至于发展到公开抢劫电力设施的疯狂盗窃和破坏,不仅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的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犯罪分子对电力设施的盗窃破坏活动已发展到有组织、有预谋、有专用破坏工具和运输车辆的集团性作案,并且具有专业化,团伙化和游击性的特征。
(2)随着石嘴山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输配电线路及其走廊周围的施工呈现增长趋势。由于施工单位及其组成人员比较复杂,特别是外来施工人员占绝大多数,而且外来施工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输电线路很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很容易造成重型车辆误碰杆塔和拉线,使配电线路跳闸,严重的会长时间中断供电,而且还有可能给现场及周围的施工人员造成伤害,直接威胁着电力安全。
4 目前电力设施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政府对外力破坏配电网安全问题重视不够
已颁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简称《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简称《条列》)及其《实施细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新修订的《电力法》却千呼万唤难以出台。可以说,电力设施保护和配电网安全已经出现了法律上的“真空”,使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无所适从,使配电网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受到潜在威胁。其根源在于,各级政府和公安部门对外力破坏电力设施问题重视不够。在1996年1月19日首钢民建公司的吊车由于违章作业,使吊臂顶到220kV石八I回,二回线路,致使双回线路跳闸,造成线路中断停电,并起连锁反应,最终使北京绝大多数地区呈现出漆黑一团。这是建国以来北京最大一次停电事故,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北京输配电线路的安全敲响了警钟。即使这样,在宁夏石嘴山隆湖一站路边,当地政府仍然无法制止在输配电线路下面及周围私自搭建楼房、种植树木:在沿山公路的杆塔周围任意开办石料:在杆塔周边取石发财等行为,成为威胁着石嘴山市配电网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
4.2 现行法律和法规有漏洞且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国家正式颁布的电力设施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电力法》、《条例》和《实施细则》。这3个法律法规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衍生的,而且在当时的电力部门兼有政府职能也正逐步于企业职能分离,这就给这3个法律法规的执行带来了极大的空白。中国电力企业发展方向就是逐步实现公司化,而公司化的企业是不可能代替政府去行使执法职能的,如《电力法》第69条规定:“在以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建建筑物、构建物或者种植植物、堆放物品,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责令或消除”,但实际上有的违章建筑物恰恰正是当地政府部门批准修建的,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依法办事。
4.3 缺乏专业化的电力保护执法队伍
目前,电力设施保护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一个专业化的执行队伍。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公安机关对侵害和破坏电力设施方面的案件破案率较低,致使犯罪分子的气焰更加嚣张,因此,这方面的案件呈上升趋势也就在所难免了。
4.4 对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力度不够
绝大多数媒体对保护电力设施事件的报道仅从抓新闻的角度出发,而没有将电力设施当作涉及国家安全的公共设施来看待,这样的文章和报道也就很难避免表面化了。由于缺乏对事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宣传的力度和效果可想而知了。
4.5 基建遗留的外力破坏隐患
有一部分输电线路防护区内的外力破坏隐患是在基建时遗留的,个别基建部门从本位的利益出发,只考虑如何降低工程的造价和提前竣工配电,对防护区内的建筑物和树木处理不规范、不彻底,留下了外力破坏的隐患。
5 防止电力设施受外力破坏的对策
5.1 各级政府部门要重视电网安全问题
现行的《电力法》、《条例》和《实施细则》在电力设施保护的内容方面有漏洞,因而可操作性较差。而新修订《电力法》《条例》和《实施细则》迟迟不能出台,使电网安全遭遇法律的真空。建议政府从国家安全的高度看待电网安全问题,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上述法律法规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并早日出台新的法律法规。
5.2 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宣传
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必须争取各级政府和公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广泛利用新闻媒体开展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教育的同时,对已发生的破坏电力设施案件和犯罪分子要采取公审、公判和公告形式,广而告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审判的影响力度和威慑力。
以人为本,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设立举报制度,组织护线员,对于积极检举和提供破案线索的群众,给予保护和物质奖励,使广大人民群众合理用电,节电和爱护电力设施的意识。最终使全社会都认识到保护电力设施的重要性,把保护配电网安全当成全社会公民自身的一项义务。
5.3 作好基建验收工作
电力运行部门要做好基建验收工作,特别要注意按有关规程清除电力设施防护区内的建筑物和树木等外力隐患,把外力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5.4 杆塔、拉线金具防盗措施
5.5 用混凝土浇筑拉线棒和拉线下巴(如图1)
采用普通硅酸盐、石子、中沙搅拌成的混凝土,其中添加适量树脂胶和固化剂,把经过防腐、防锈处理后的线路杆塔拉线下巴和拉线棒浇筑成φ150的圆柱形浇筑件。浇筑件长度根据拉线棒长度适当调整,并尽可能保持一致,以使外观整齐。拉线棒地面部分开挖150-200mm以便浇筑圆柱伸入地面。
由于拉线棒、拉线下巴被牢牢地保护起来,使得盗窃分子高兴而来,扫兴而归,从而保证了线路的安全。
5.6杆塔和拉线防撞(图2)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私家车辆的不断增多,道路的需求越来越跟不上现代化的需求,对位于道路两边的配电线杆塔安全构成更大的威胁,就大武口区供电局自2006年第一季度就车辆撞杆高达8起,引起配电线路跳闸,损失电量为256421kW,h,停电事件高达48h,造成153个大、中、小企业停电,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亿元,直接影响电力企业开展“爱心活动”和实施“平安工程”的优质服务的开展。
为此,我们集思广益,对地处在道路两旁的配电线杆塔采取打防护墩等措施,经过反复实践,用普通硅酸盐、石子、中沙搅拌成的混凝土,其中添加适量树脂胶和固化剂,把拉线和杆塔浇筑成1.5×1.5×1.7m的防护墩。既保护拉线被盗又防止杆塔被车辆撞毁,确保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图2是杆塔和防护墩示意图。
5.7 对易受外力破坏的入地电缆保护
随着城市的发展,架空线路已经对城市美化带来影响,大部分架空线路由架空改为人地电缆,原先制作的电缆标示桩因影响人行和车辆行驶,大都不复存在了,但也给供电企业带来弊病:由于城市旧房改造,道路拓宽,标示桩不复存在,电力电缆不断被挖断,造成线路大面积停电,直接威胁着供电的安全和供电可靠性,为此,我们对所有地埋电缆走向一一进行核实,对每条电缆线路在50m处做成长为30cm、宽为30cm不同地带铺设彩砖,其表面大小一样尺寸,在电缆标示桩上面刻上电缆标示符号,沿电缆走向50m埋一个,表面与当地的彩砖一样平行,这样既不会影响人们行走又不被破坏,在道路拓宽、旧房改造时,能够看得见,就会遏制挖断电缆现象再次发生,实施效果显著。
5.8 采用高科技产品XLFD-2000配电线路防盗系统
5.8.1 采用高科技技术防范外力破坏
引进和采用国内外高科技,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如开发新型杆塔,以钢管作为杆塔的组成材料,材料之间采用法兰盘连接,使不法分子无从下手,以便更有效地保护电力设施。不断加大对电力设施技防工作的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对所有线路的拉线防盗帽进行锁丝处理,配变压器加装防盗锁,锁丝或焊接处理,并积极推广使用防盗警示装置,防止电力设施被盗。
5.8.2 隆湖试用LXFD-2000型配电线路防盗系统
近几年来配电线路被盗现象十分突出,因盗窃造成大面积停电、断线、短路跳闸等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供电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安定。自2006年隆湖试点使用XLFD-2000配电线路防盗系统(见图3),无论某条线路何处被盗,都会迅速发生报警讯号,并把讯号传导中心监控室,便于对报警点直观的了解,及时进行处理,大大减少财产损失。
6 采取技防、人防、物防措施
6.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强大的舆论气氛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如广播、电视、录像、报告、报刊、宣传栏、标语、横幅、墙体广告等多种形势开展有关电力设施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活动,宣传和倡导电力是公益性、公用性事业,提高社会大众对电力设施的保护意识。特别是针对当前供电形势日益紧张的情况,更要做好对安全可靠供电重要性的宣传,结合电力设施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大力普及与教育,为电力设施安全隐患清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也为供电企业更好地开展电力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6.2 努力协调好与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关系,加大查处和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违法行为的力度
实行多部门联动,群策群力,通过公安、规划、建设、经贸、安检、国土等各部门的联合执法,采取强制措施,共同清理、依法取缔各种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违法违章行为。要结合实际,不定期的召集有关部门参加座谈会、分析会等,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制定措施。同时,在土地使用、房屋建筑等方面严把审核关,从源头加以控制和防范。
6.3 通过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办法,作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在人防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护线组织,提高专业护线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组织网络,组织护线队伍,加强巡视,明确责任,到点到位,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定领导、定范围、定设备、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制。对影响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物和树木坚决砍伐、拆除建筑物:对不能拆除的建筑物要签订协议,并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及时通报有关部门报告情况、资料:对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违章建筑物坚决不办理用电申请手续,派发停电通知书一定要让用户签收,对 不签收的用户可以采取公证送达方式。
在技防方面,应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推广和应用先进的防盗技术装置,如安装红外线监测系统,遥感摄影枪等监控手段,不断提高电力设施的技防水平。在输电线路的技防措施上,对近几年来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积极推广,不断研制新的技防设施,逐步完善、解决配电线路防盗装置问题,对新架设的配电线路杆、塔、安装防盗螺丝或防盗螺帽,使不法分子无法用专用工具拆卸。对易发案地段要有重点、有目的地把易被盗走的电力设施用电焊加固。农用供电变压器可采取铆、焊加固措施或安装防盗螺丝。对多发案地段的停用、备用线路导线,有条件的可安装短信报警装置。对计量器的铅封管理可以建立封印编号管理,提高防范能力。
6.4 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设立奖励基金,保证有偿护线,技防投资,宣传教育、破案举报奖励、群众报案等奖金的开支。广泛发动群众检举、揭发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及违章行为。对检举、揭发的线索一经核实,根据情况不同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并对举报人及举报材料保密,保证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保护电力设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6.5 政府必须加强对废旧品回收及回收站点的控制和管理
目前,遍布城乡结合部的废品回收站,极易成为破坏电力设施犯罪分子的销赃场所。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电力设施的保护问题,就要求政府加强对废品回收站的控制和管理,使犯罪分子无处销赃,从而从源头上遏制电力设施的外力破坏不断上升的势头,坚决取缔违法经营的废旧金属收购点,五金加工厂,从原头上加以控制。
6.6 为电力设备、设施投保
当电力设施受外力破坏,无论是自然外力或者是外力破坏,不仅会给电力企业自身利益带来损害,而且有可能会给广大的用户带来巨大损失。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有必要为电力设施进行投保。当电力设施由于受外力破坏而给电力企业和用户造成经济损失时,可由保险公司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同时,电力企业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挽回经济损失。
篇8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 状态检修 重要性 可行性
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公司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线路的结构、材质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设计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监测设备、诊断手段的不断升级完善,以及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逐步提高,传统的基于周期的设备检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电网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在充分考虑电网安全、环境、效益等多方面因素情况下,研究、探索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和检修针对性的新的检修管理方式。
1.状态巡视管理
1.1巡视的目的在于动态掌握线路各部件、通道及附近可能威胁线路安全运行设施情况,并联系走访群众护线员及电力设施保护法规宣传实施等工作。
1.2线路运行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状态巡视管理制度,明确分工及各部门职责,做好状态检修管理工作。
1.3按设立的线路危险点及预控措施开展状态巡视,可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重点放在易发生线路故障“刀口”上,确保线路安全运行。
1.4状态巡视可结合检测、预防性试验、大修、技改、故障巡视特殊巡视、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监察性巡视等工作同时进行。
1.5线路的巡视与检查是为了掌握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状态及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情况,为及时消除缺陷提供依据。
1.6巡视人员必须熟悉主责线路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沿线情况,掌握沿线村镇规划的变化,熟悉电力工程相关规程、规定,能分析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
1.7 架空输配电线路的电力设施保护区的管理,应严格执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2.利用先进仪器,对线路绝缘子,线路接头温度、交叉跨越、盐密等进行在线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合理制定检修计划
2.1动态确定绝缘子测试周期
针对瓷质绝缘子根据DL/T415《带电作业用火花间隙检测装置》的要求和本单位实际,制定瓷绝缘子测试作业指导书,规范本单位瓷质绝缘子零值测试工作。利用火花间隙装置或短路叉放电测量方式测量零值绝缘子。利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辨别劣化绝缘子。对于硅橡胶合成绝缘子,应根据运行规定,抽样进行污秽性能、憎水性能、机械、电气性能的试验。运行单位应根据测试结果确定该批次复合绝缘子是否继续运行、加倍抽样试验或者退出运行,其判定标准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2.2污秽等级的划分及附盐密测量
为确保附盐密值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可比性、准确性,应从人、机、料、法等方面对附着盐密检测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固定专人负责清洗检测,规范检测流程。真正使运行、新建、改建的线路外绝缘爬距能满足防污闪规定的“绝缘到位,留有裕度,不考虑清扫”的目标,应让检测绝缘子附盐密值的运行绝缘子在长期积污过程中,经历积污、清洗、再积污、再清洗的循环往复,经若干年表面达到动态平衡状态的附盐密值后,再检测出该绝缘子的饱和盐密值,以饱和盐密值为依据来修订污区分布等级,作为指导线路建设和运行维护的外绝缘配置依据。这是线路运行单位减人增效,确保线路免受污闪事故的必然途径。
2.3利用红外成像测温仪对导线连接部位进行检测
随着输配电线路管理水平和技术的提高,红外诊断技术在输电线路上设备连接点温升检查,绝缘子缺陷检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红外检测诊断,可预防设备的电器和机械故障及灾难性火灾,改变维修管理体制,使其从预防性的,甚至是紧急状态下的抢修变成预知性维修。 DL/T74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规定,导线连接器四年测试一次,铝并沟线夹(耐张导流板)每年应检查、紧固一次,在实际检测时应对照部颁DL/T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的有关规定,温升少于10K,相对温差大于35%时为一般缺陷。对测温后划定为一般缺陷的直线、耐张压接管,在线路大负荷时继续跟踪监视,连续三年无异常后取消跟踪。测温工作应选择在天气晴朗、湿度不大、风速不大于5m/s、气温高、线路大负荷或重大活动保电时进行。
2.4紫外线检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推广使用
紫外检测是电磁波中的一部分,其波长范围在10-400nm之间。当带电的电气设备发生局部放电或电晕时,会伴随辐射出紫外线。通过试验又发现:在地面上的太阳光谱中,缺失了紫外线波段范围中小于300nm的这一部分,人们把这一部分成为“紫外盲区”。这是由于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吸收了这一部分紫外线所致。人们利用这一特点,研制出日光(盲区)型紫外线检测仪,该仪器的工作波段在240~280nm之间。它可以在白天阳光下工作,大大便利于我们的检测,这点优于红外线检测成像。
紫外检测的基本原理:当电气设备周围的电场强度达到一个临界值时,就可能发生电晕。该临界值就称为起晕电场强度时,其周围空气将发生电离。在这电离过程中,空气分子中的电子地不断地从电场中获得能量,继而又释放出这部分能量。当电子从激励态轨道返回原来的稳定电子轨道时所释放出能量时,就以电晕火花放电等形式出现,此时,会伴随着辐射出光波,光波中就含有紫外线的成分。电晕产生的紫外线辐射强度与电场强度直着相关。紫外线检测仪可以统计单位时间内的电晕脉冲属,以此来确定放电强度,为电气设备的状态检测提供依据。在潮湿状态下,如果合成绝缘子护套或伞裙表面有丛向裂纹,其电晕放电非常明显,放电点也能够正确定位。紫外检测对这种缺陷的检测是非常有效的。
2.5利用激光测距仪对线路弧垂、交叉跨越距离进行测量
线路弧垂、交叉跨越测量应选择高温炎热天气下进行,因为气温越高线路弧垂越大,缺陷才能暴露的更彻底。对发现安全距离不足之处应及时处理,该下达隐患通知书的及时下达,并做好相关证据的保存工作。
2.6测量杆塔接地电阻
篇9
一、20*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和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1、安全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永恒主题,坚持“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提高的宗旨,狠抓三个到位{安全生产责任人到位、安全直接责任人到位、专责及班组长到位};重点加强九项管理{“二票三制”管理、两措管理、班组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安全工用具管理、消防设备管理、配电线路及保护区管理、低压配网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南方电网公司“三规定”(《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2、生产管理工作的中心和目标
安全工作中心: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增效益。
安全工作目标:
(1)控制轻伤和障碍,重伤和人身伤亡事故为零;
(2)人为责任的大面积停电和重大设备损坏事故为零;
(3)重大火灾事故和负同等及以上的重大交通事故为零;
(4)配网线路跳闸事故率小于0.15次/公里。年
(5)实现三个100天无考核事故安全记录;
(6)力争全年无责任考核事故安全记录
二、工作内容
(1)负责制10KV及以上配网的规划、建设、安全运行、维护检修和电力设施的保护。
(2)负责供电区域分级漏电保护装置的检测和维护管理;
(3)负责供电区域安全用电的宣传普及和客户用电的安全管理;
(4)负责对本所人员安全知识、技术技能的培训和安全生产业绩的考核。
三、工作要求
(1)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程、标准和制度。
2)建立健全以所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活动。
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种技术资料、台账、记录,按规定及时编报反事故措施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设备大修和更新改造计划。
(2)严格界定设备的产权分界点,依产权归属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
(3)按有关规程的要求,对供电区域内配电线路及设备设置明显的标志,主要内容如下:
1)配电线路名称和杆塔编号。
2)配电台区的名称和编号。
3)相位标志。
4)线路开关、刀闸的调度名称及编号。
5)变压器、电容器、电缆端头、杆上开关和刀闸、户外配电箱(柜)以及配电设备经过特殊地段的警示牌。
(4)对供电区域内设备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按照有关规程要求开展设备的巡视、检查、试验、维护和检修。对设备缺陷要做好记录,并按缺陷等级,分类处理。
(5)根据《用电检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供电区域的客户安全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并督促限期整改。
(6)按照《漏电保护器农村安装运行规程》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级漏电保护器进行巡视、检查、测试、维护,保证各级漏电保护器的安装率、投运率、正确动作率达到部颁标准的要求。
(7)加强配电网电压管理,采取措施提高电能质量。一般客户端电压合格率要达到底95%以上。
(8)加强设备的负荷管理,防止设备过负荷运行和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运行。
(9)宣传《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的规章制度,做好电力设施的保护和安全用电知识的普及工作。
(10)对供电设备进行操作和检修时,必须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工作票、操作票应按月统计,妥善保管。“两票”合格率应达到100%。
2)供电所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工作监护人由上级部门组织培训、考试、并发文公布。
(11)按“择优选购、按需配备、登记造册、定期检验、坏的封修、缺的补齐、正确使用、妥善保管”的三十二字原则,搞好安全工器具的施工工具的配备,检验、使用和保管。
(12)根据设备状况和检修计划,编制备品备件的计划,并进行择优选购,分类存放,妥善保管。
(13)发生生产和电网触电伤亡事故,应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立即组织事故处理。
1)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协助上级部门搞好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上报。
2)尽快查出事故地点和原因,消除事故根源,防止事故扩大。
3)尽量缩小事故停电范围和减少事故损失,对已停电的用电客户尽快恢复供电。
篇10
关键词:电力线路 设计路径 施工安全
电力线路的合理布局、安全施工与良性运行是反应一个市政建设综合水平的工程项目,关系到社会的安全、发展、资源配置等。因此,电力线路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力技术的进步不断地改进,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现代化生活、生产的需求。笔者认为,关于电力线路的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足够的重视。
1、电力线路设计路径的选择。电力线路工程设计中线路路径方案的选定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对线路的技术经济指标、施工和运行以及维护等起着决定性作用。线路路径的选择工作一般分为图上选线和野外选线两步。图上选线是先拟定出若干个路径方案,进行资料收集和野外勘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并取得有关单位的同意和签订协议书,确定出一个路径的推荐方案,报领导或上级(包括规划部门)审批后,再进行野外选线,以确定线路的最终路径。进行路径方案比较时,应包括如下内容:线路的长短;通过地段的地势、地质、地物条件以及对作物和大跨越及不良地形的影响情况;交通运输及施工、运行维护的难易程度;线路的总投资及主要材料、设施消耗量的比较等。为使线路建设得经济合理,对输电线路可能涉及到的工矿企业、铁路交通、邮电通讯、城镇建设以及军用设施等,要与有关单位协商研究解决,并签订相关协议。
2、电力线路架设难问题。从事电力建设的同志都感到这几年电力工程难建,难就难在电力线路难架设。若做细线路走向与工作方式可合理解决此问题。具体而言,我们现在要求电力设计单位在线路勘查后,由政府先召集沿线乡、镇、规划部门征集意见,然后画出红线图,由乡镇和县(市)二级部门盖章。这样,线路通过地方的重大问题,可以在扩初前得到协调,并按设计要求对送电线路廊道进行控制。同时,线路政策处理必须采用地方政府逐级包干办法。一是将线路政策处理费用划拨给供电局,把任务压到他们肩上,加大他们线路政策处理的责任,从职责上、经济利益上发挥供电局积极性。二是由当地供电局把政策处理费用承包给沿线各有关乡镇,由乡镇分包给村,由村分解到各家各户,提高工作效率。
3、电力线路施工作业安全控制。
(1)作业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在向全体作业人员交待工作票安全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同时,应宣讲经审核批准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的具体要求。在全体工作人员确认无疑后,按照规定在措施卡上签名。(2)作业过程中,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规》的规定,认真执行“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监护中,随时监督检查每个工作人员执行安全措施的情况,及时纠正不安全的行为。(3)每次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总结,不断改进完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为下次进行同类作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经验。
4、电力线路缺陷预测系统的建立与实施。如何科学地预测缺陷数据并安排检修,现已成为线路管理部门一个重要的课题。缺陷预测方法的选择预测方法有很多,典型的有: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模式识别法、专家系统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目前时间序列分析法比较常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是依据过去的统计数据,找到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建立时序模型,以推断未来缺陷数值的方法,其基本假定是:数据过去的变化规律会持续到未来,即未来是过去的延续。总之,线路缺陷预测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线路运行的当前和历史缺陷数据的分析,对可能发生的缺陷情况做出预测,以做好缺陷处理的人力、物力准备,提高缺陷处理的反应能力。
5、加大电力线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力度。在供电企业内,由线路所负责供电局辖区范围内供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事故处理等工作,其工作涉及大量信息的整理、分析和处理。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其复杂程度显著增加,需要处理的信息数量十分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开发线路管理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提高供电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加大电力线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力度,从而为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的辅助决策信息,规范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水平,为业务层提供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以减轻业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6、加强电力线路的防盗管理。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电力线路被盗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第一,宣传力度不够。电力设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牵涉到千家万户,对于这一点,许多地方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电力设备体积大,价值高,销售渠道畅通助长了犯罪分子的蔓延,而且发生了重大案件,执法打击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此外,一些单位对重要生产物质管理不善,疏于防范,也为电力线路被盗情况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电力线路的防盗管理。一方面,深入广泛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是农村集镇、乡镇企业和青少年学生,使《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设施保护实施细则》等家喻户晓。另一方面,要按照有关规定整顿废旧金属收购业,堵住销赃渠道,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克服地方主义和保护主义。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护线网络,做到电力公司的线路巡视人与当地责任人即专、兼职相结合,搞好群防群护。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城市的进步,电力线路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会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电力线路的建设和改造也必须综合考虑社会发展规划、现有电网和技术水平、资金投入、设计施工几个方面综合实施,设计、安装和运行、维护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要做好,才能真正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 上一篇:高中年级主任工作计划
- 下一篇:校长述学述职述廉述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