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建设情况范文

时间:2024-03-06 17:3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社区建设情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社区建设情况

篇1

今年以来,我局全力落实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动‘法治’建设”目标任务,切实履行“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进一步加强对“法治”建设的谋划指导和组织协调,推动“法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结考核年“法治”建设集中推进年工作

按照《“法治”建设考核办法》和考核办的部署要求,牵头组织各协调指导组对各区县、市直各部门年“法治”建设集中推进年工作考核打分,并向市考核办报送了考核结果,纳入了全市目标管理考核。认真研究总结我市“五五”普法“四五”依法治理和“法治”建设工作经验,并已形成书面经验材料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审定,拟在7月份召开的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二、进一步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根据市领导和市直各部门领导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积极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汇报“法治”建设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人大常委会将“法治”建设和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列为年重点执法检查和视察活动,市政府将“法治”建设列为重点督查项目。5月份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法治”建设视察活动,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侯法生等领导亲自带队到区县和市直部门视察,对“法治”建设起到重要的影响和推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慧晏,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清利,市委副书记陈家金分别对视察活动作出重要批示,予以充分肯定。

三、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谋划指导

围绕全市中心任务特别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工作,加强对“法治”建设和“六五”普法、“五五”依法治市规划的研究,按月份排出“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年的重点工作,增强工作的计划性。经报请市委、市政府同意,将年的法治建设主题确定为“法治”建设整体推进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建设整体推进年工作的意见》,确定了“法治”建设整体推进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等30项重点工作,继续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

四、加大“法治”建设宣传力度

五、积极开展司法行政服务“法治”建设活动

制定《关于开展司法行政服务“法治”建设活动的意见》,在系统内确定了18项法治建设重点项目,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典型培养,确保项目落实。特别是,为做好全市村“两委”换届工作的相关法律服务和保障,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村“两委”换届选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组织指导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法律服务职能作用,组织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人员深入农村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进一步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促进了全市村“两委”换届工作依法顺利完成。认真落实市政府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对局机关行政执法岗位职责及执法责任进行梳理和完善,研究制定市司法局《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行政执法程序制度》等6项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司法行政执法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召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通报第七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前段“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部署今后法治建设工作任务。

二是做好“六五”普法规划和“五五”依法治市规划的论证出台工作。认真总结“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验,结合《“法治”建设纲要》、《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做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的研究、起草、论证,使规划与“法治”建设第二阶段的行动进程和目标任务相适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三是高标准启动“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认真做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召开新一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动员大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部署“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四是开展“法治”建设大培训。举办“法治”建设骨干培训班,从司法部、江苏、浙江、省厅或高等院校聘请法治建设专家,为市直各部门、各区县司法局分管领导和业务科长授课,提高对法治建设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继续举办“法治建设大讲堂”,协调各协调指导组牵头单位,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莅淄讲授有关法治知识。

篇2

关键词:吉林市 智慧社区 建设典型培树 问题研究 探索

中图分类号:D6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01-02

现阶段,“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经在国内逐步得到关注和重视,未来城市建设与智慧电子网络等结合将更为突出,智慧城市建设将是重点体现。智慧社区建设是城市智慧化的重要环节,随着新技术、新的管理方式以及先进经验的引进,其已经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选择。基于当前吉林市社区管理薄弱,社区服务不够深入,社区参与意识不强等状况,综合国内外智慧社区典型培树经验的基础,有的放矢地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对策探索。在借鉴国内外智慧社区典型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培树分析,建设有针对性的智慧服务平台。提出植于政府宏观调控下,构建新型管理方式,发展智慧服务理念;同时结合社区社会层面,通过建设社区信息服务中心等多功能服务系统,整合社区资源,切实调动社区的积极性;从社区自身来说,社区内智慧平台建设应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服务体系,创建智能服务系统。

目前,我国智慧社区建设以及其治理模式还处于探索时期,成功运行的只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部分社区,智慧社区建设促进了现代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变,也创新了社会治理观念、手段乃至内容,终将为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供契机。

一、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研究现状

(一)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内涵

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其定义是基于街道、镇、村等地理区域范围内,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和智慧的服务,提升社区居民对智慧城市的体验度和感受度。因此,智慧社区建设首先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突出为民、便民、惠民的基本要求,通过智慧化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打造安全、便捷、宜居的社区;其次要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并做好与市级层面社会事业、公共服务项目的衔接工作,减少重复建设;最后探索智慧社区的建设模式和运维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合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二)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基本概况

智慧城市综合了资源多样化、信息交互无障碍化以及信息程序的自动运行化等特点,以实现城市便捷、高效发展和运行为目标。我国从2012年12月开始国家层面的智慧城市工作,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进行试点开展。2014年12月底,在试点的基础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达90多个,涉及了全国大部分省份,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加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密切联系智慧建设的受众――社区和社区居民。智慧社区建设,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经验借鉴有限,有必要进行必要的探索与研究。

社区是城市组合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更是党和政府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注重的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提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要率先从社区入手,基层社区的创新管理与建设事关我国发展的根本,随着社区的拓展以及新要求的提出,社区管理模式改革迫在眉睫,结合新时代下新型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社区管理职能要不断提高,管理模式要进行创新,服务平台也应拓展和创新建设。基于这样的基础下,将“智慧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作为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并在全市部分社区启动了智慧社区建设,是吉林市进行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深入研究的根本所在,一方面可以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对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研究,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

(三)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研究的内容

1.智慧社区的信息化建设

在基于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进行应用、整合和再造,通过主动感知和网络互连的方式,建立吉林市智慧社区生态化服务和运行平台。

2.智慧社区的系统化建设

智慧社区强调信息的采集、互通、处理和应用的系统化,通过建立一套符合智慧社区要求的现代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的社区公共服务系统。

3.智慧社区的治理化建设

主要是把社区中各主体,即政府公共部门、社区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围绕社区公共事务充分协商的互动过程,综合建构智慧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和基层共同体的发展方向,转变到以社会为中心的治理结构,培育社区共同体,重构社区共同体。

二、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培养措施

根据发改委、工信部、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吉林市现阶段要结合社区智慧型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网格化策略探索。

(一)信息基础设施“树”的网络化

吉林市要基于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满足需求的原则,依托通信运营商全面开展智慧社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对通信质量和服务的要求。

当前,吉林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从光纤宽带网、无线局域网、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以及应用终端等五个方面着手开展,为社区居民提供高速、安全、优质的上网服务,保障通信质量,为广大社区提供高清电视、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并借助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社区屏等多种载体,面向不同群体和推送具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信息。

(二) 生活服务“树”的便利化

吉林市要以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推进社区生活服务建设。

吉林市的生活服务树主要从生活信息、便捷服务开展,汇聚社区周边生活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提供给社区居民,积极创新为居民服务的方式、方法,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 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树”的信息化

吉林市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完善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广覆盖、易使用的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应用,提高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

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树”主要从社区管理、医疗卫生、社区文化、关爱救助、教育体育以及交通出行六方面着手实施。结合家庭医生制度,创新社区居民就医模式,为家庭医生提供随访、诊疗服务的信息化支撑,并建立完善的预约挂号服务流程,实现实时查看联网医院挂号就诊情况,同时为社区居民建立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的电子健康档案,以及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实现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健康监护等,构建社区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社区文化中心的公益文化服务功能,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加强关爱救助信息管理,助力社区帮扶救助和养老助老工作的开展。关注社区学生教育和居民体质,营造社区和谐教育、健康环境,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创建有序、便利的出行环境。

(四)小区管理智能“树”的建设

吉林市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打造安全、舒适、高效的智能化小区,主要做好居住区周界、重点部位和住户室内的安全防范,提高居住区整体安全防范水平,可以通过访客对讲、周界防越报警、闭路电视监控、电子巡更、管理与监控(物业运营管理、公共设备监控和小区门禁管理)、车辆出入与停车来进行管控。

(五)家居生活智能“树”的建设

吉林市可以引用先进技术,实现家居生活设备设施和家庭生活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使居家生活更加舒适、安全、低碳,主要从家庭设备监控、家庭安全防范入手,利用各种探测工具和手段,对居家环境进行监控,保障人身和家庭财产安全,提升居家生活品质和安全。

三、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问题探索的意义

智慧社区是一种全新的社区生态模式,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它需要结合到社区民生服务、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社区管理等一系列基层社会治理,进行创新建设。吉林市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来重构社区新型管理和发展建设,结合存在的背景和发展的时代性,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智慧社区建设研究的理论意义

智慧社区在吉林市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视角,纵然有理论研究和学术分析基础,但

真正的因地制宜的研究依然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原有的部分理论概念不能适应新型信息时代背景下社区管理。因此,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需要通过网络背景下,结合网络管理理论,依靠多元治理理论进行合作和自我契合。通俗来说,就是结合时代和信息发展要求,进行新型治理拓展,以更便捷、高效服务和管理为目标。

2.现实意义

智慧社区是社区的高级阶段,在信息化手段的基础上,重构“线下”现实社区和“线上”虚拟社区的结合体。把政府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第三部门和个人等都囊括进智慧社区平台上进行互动和协商,共同参与治理社区公共事务。

首先是,政府通过信息化平台技术,建设一系列的智慧服务平台,更加高效地提供了社区服务,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整个社区的服务建设,及时提供社区的必要服务,通过技术化手段进行监控和分析。

其次是,通过智慧社区建设,把社区资源全面整合,把社区的卫生、人文、教育、信息化搜索以及电子商务都进行互联共享,促进了社区的网络化和服务化。

最后是,通过智慧社区建设,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形成社区治理合力。通过打造现代化社区“智慧综合体”,创造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空间和平台,从而为拉近社区成员之间的距离,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

通过此课题研究,分析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的典型培树的优势和未来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意义,最终目的是实现信息化时代基层社区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永民. 智慧城市总体方案[J].中国信息, 2014,05:145-156.

篇3

城市正面临人口膨胀过快、交通

拥挤拥堵、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等新挑战,各种“城市病”与日剧增,这些都集中考验着政府对城市、对社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智慧城市”或许为医治“城市病”提供了良药。截至2011年5月,我国一级城市百分之百制定了“智慧城市”实施规划,有80%以上的二级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任务。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社区作为现代城市的细胞,所发挥的基础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社区服务管理将呈现新需求、新发展和新格局。

社区服务管理呈现三大新趋势

现今,全球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期,从传统城市走向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未来智慧社区建设必将呈现三大发展新趋势:

——社区服务的普惠性、便捷性、差异性更加明显

随着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提供服务的透明度更高了,只要符合条件、有意愿,且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都能享受同等服务。比如社区住宅区域的绿化服务,同一区域的居民都能共同享受。近年来,电信、移动等通信运营商参建数字社区,利用信息化平台覆盖社区人群并有效交互的优势,积极推进社区电子政务、电子医疗、电子商务等应用,尤其是新型BTOC商业模式逐步深入社区,普惠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信息技术在社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服务信息的、交换、接收等环节更加通畅,服务相关的制度建设也日趋完善,社区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比如有的社区探索建立电子超市,数字小区周边一千米内的商家签约可以免费申请开网店。商家可通过平台发送免费促销短信,社区内业主可通过手机、PC上网店下订单,或者一键呼通商家。与传统B2C相比,社区电子超市更显便捷,为业主提供一种新颖便捷的生活方式。

社区服务提高到一定阶段,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多。比如,基于手机、PC、电视三屏互动的信息化平台出现,能更好地满足业主、物管、小区周边商家信息传递、交互和沟通需求,更好地满足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又如,数字物管平台不断成熟,业主可以通过手机、PC或IPTV登陆平台上传水电气消费数据,查询水电气费用、物管费用、停车费用交纳信息,甚至通过该平台实现费用银行代扣。

——社区管理的规范性、可控性、灵活性更加突出

政府主导的社区管理制度建设力度不断增强。例如,2008年浙江绍兴柯亭社区组织开展社区“四统一”活动试点,即统一办公、统一社区标识、统一制度、统一佩证上岗,促进了社区功能的完善和管理质量的提升,办公设备及规范服务都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又如,2010年浙江衢州府山街道着力进行社区居委会管理制度建设,配有纪律考勤制度(含出勤、加班、联络、请销假等)、值班制度、社区干部服务制度(含着装、文明用语)、社区干部责任片区包干制度、诫勉谈话制度等。社区管理制度正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日趋完善和规范。

在软硬件“两手”同时抓的今天,社区管理建设不断深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如上海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推出了《上海市文明社区测评体系》,在申报准入条件、测评体系的结构与内容等方面强调反馈与可控。同时,要求在数据采集方法上,采取“实地考察”、“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并通过网络平台在线汇总审核。

“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使社区管理更加灵活。近年来,上海的街镇社区组织了多次社区管理试点,在信息化平台支撑下,响应能力、处置能力、协同能力大大提高,能够更加灵活、更加充分地发挥社区公共资源的优势。如近年出现的社区警务、社区公共设施管理、社区党建等网格化,使各类资源可以根据管理需求进行灵活调度。

——社区发展的预见性、自觉性、统合性更加鲜明

“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为社区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将演绎出新的发展模式,最显著的表现是“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的紧密关联。

传统的社区管理方式过分依赖于工作人员的经验,对服务需求的掌握只能局限在“眼见耳闻”的范围内,社区服务人员数量有限,很难形成精确全面的系统分析与判断。随着社区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社区普遍拥有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使条块的信息有了衔接与交换的载体,积累的各类信息资源可提供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提示,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比如,通过人口信息库可及时掌握本社区各年龄段人员性别比例及分布情况,以及每年新增退休人数、新增就学和就业人员等信息,为工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预见性的增强有助于提升服务管理的主动性与针对性。如某街道区域内外来人员众多,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的压力不断增大。同时,由于历史原因,该社区遗留了大量的城中村。针对上述问题,该街道较早地建设了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发展历史数据和规划建设数据。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制定了多项针对性对策,例如促进社区成员或团体的自由发展和自动调适,及时总结开展有效的工作方法与步骤,紧紧掌握社区工作主动权。

当前,社区过多地承担了行政事务,整天陷于考核、检查、评比、验收的繁杂事务,占用了许多为民办实事的时间和精力。统合性成为应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社区模式的有效方法。这里的“统合性”是指增强统一筹划,增强工作协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工作流程更加规范、信息传递更加及时、并联作业能力显著增强。随着“智慧化”程度提高,“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有效对应,服务渠道和管理方式更多样、更通畅,统合能力必有极大的提高。

创新社区服务管理的设想

根据国际社会的主流观点,以人为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社区的基本功能。既然智慧社区是一项创新举措,就需要在工作指导的理念上、实践中“顺应潮流,掌握规律”:

第一,强调“需求导向”的基本原则,把工作创新点放在着力解决社区服务管理最紧迫的诉求和反映最大的问题上。坚持“需求导向”实质上是“权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深刻体现。当前,我国正以“民生优先”为导向,大力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改革开放成果为全民共享。社区服务的快速发展应当成为实现“民生优先”的重要抓手。国外发达国家在发展社区服务中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如吸引多方参与社区服务供给;确保政府的有效监管;提高公共财政投入比例,挪威、美国用于养老、贫困、卫生、就业等方面的投入分别占政府总支出的65%和60%。

第二,把握智慧城市发展主流,在应用场景上尽可能实现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智慧模式下的社区服务管理是指在智慧城市背景下,通过物联网、传感网,实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创新应用,把传统社区概念中的居民聚集区逐渐演变为具有智慧功能的“信息综合体”。

第三,重视对现有资源的综合利用,避免推倒重来的建设方式。智慧社区建设应注重对以往建设成果及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不能以“创新”简单地以往的建设成果。具体落实过程中,应把好三个环节:一是所有项目必须要有长远规划,规划缺失的项目不予立项;二是所有项目实施方案必须对相关工程、工作成果有分析与梳理,对未来拓展和风险有所考量、有所准备、有所对策,对缺乏前后衔接的项目暂缓实施;三是参加项目论证和评审,不能仅听实施部门或技术专家,必须有相关受群代表、专业咨询、项目监管等多方面人员参加评议评审。《首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宁波等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领跑者”的信息基础设施、示范项目和规划方案三项指标超过49%的平均得分率,分别为58.93%、56.07%、54.29%。这表明,注重顶层设计规划先行,注重基本设施建设,通过试点示范引导的意识正在逐步加强。

第四,从社区的实际需求出发,避免只在形式上“标新立异”和工作上的“自拉自唱”。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有些问题需要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但如果出发点是为“创新”而“创新”,不注意实际需要和实际成效,则往往会陷入“自拉自唱”的境地。提高项目成功机率最有效办法是“走群众路线”,切实从群众迫切需求出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努力使主观设想与客观现实相结合,让社区居民满意、让用户满意。

第五,社区建设要与总体规划相一致,避免出现短期效应。智慧社区建设应在智慧城市的大战略引领下进行,这样才能避免因“方向性错误”而造成的“短期效应”。目前,有一些街镇急于求成,在没有全面理解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情况下,匆匆忙忙进行“抢先”,这可能会造成眼前可能解决一些社区需求,但长远未必符合全局趋势,对这种风险应该有所防范。同时,应高度重视分步实施逐步完善,避免追求大而全一步到位的“跨越做法”。

篇4

【关键词】智慧社区 光网 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

1 前言

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越来越好的基础设施和越来越丰富的互联网应用,人们憧憬着更好的生活体验。“十”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智慧城市是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产物,必将在未来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关注。

社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智慧社区将智慧城市的概念进一步引入社区,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提升居民幸福感为目标,以现代化网络和IT技术为手段,提供安全、高效的智慧化服务和舒适、便捷的新生活体验。

2 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

(1)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上的智慧大集成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进政府、企业和人们的交互方式,以更智慧的方式处理各种业务和管理问题,持续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其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更全面透彻的感知、更好更快的网络接入和互联互通、更高水平的自动化和更深入的智能化。

建设智慧城市就是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和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其技术本质上是面向目标的数据监控、信息提取和整合应用,涉及多信息体系互联协同、快速可变的业务处理、数据分析和知识生成、预测决策支持等。

城市的智慧是人所赋予的,是参与建设的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根据目标、“集体”和影响范围不同,智慧城市可分为三个层次: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和政府协调指挥下多单位多应用的高效协同[1]。

(2)智慧社区:聚焦于社区生活服务的智慧城市应用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子集,是在智慧城市统一规划下面向社区的具体化实践。它是指利用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宽带、无线、传感网络和智慧平台等,开发、整合与社区生活相关的应用,为居民提供方便、安全、高效的社区生活服务,涉及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视频监控、家居安防、家庭护理、远程医疗和公共服务等领域。

3 智慧社区的现状

3.1 智慧社区概念的发展

这些年先后出现了“智能住宅”、“数字小区”、“智能小区”等概念。数字小区是建筑智能化与现代居住小区相结合而产生的;智能小区是指利用现代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和RFID等技术,建立由小区物业管理与安防、信息服务、家居智能化组成的管理系统,使小区与每个家庭拥有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2]。

IBM彭明盛提出的“智慧地球”主要是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整合,为城市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共管理。2009年9月,美国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建设美国首个智慧社区。

2010年,国内兴起智慧社区建设潮流,上海、深圳、南京、宁波提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协同化为基本特征,构建科学、智能、人本、协调的城市居住系统”,将城市管理、政府职能及社会服务“智慧化”。

3.2 智慧社区的应用现状和问题

(1)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受消费水平影响,智慧社区的发展很不平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发展较快。一期建成的北京西城区广内街道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包括智慧中心、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民生4大部分、14个子系统。其中智慧中心记录了街道的人、地、物等;智慧政务实现了社区一站式服务、综治维稳等;智慧商务以服务企业为主旨;智慧民生面向社区专项服务,包括虚拟养老院、智能停车、数字家园等。

2011年,上海首个智慧社区——浦东金桥碧云一期改造完成,实现了智能家庭终端、金桥碧云卡、社区信息门户网站、云计算中心四大基础项目。社区居民通过智能家庭终端实现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优惠信息显示、服务预订等功能,通过金桥碧云炫卡进行相关费用缴纳、享受个性化服务。

在广州电信与光大花园推出的海珠区“信息家园”社区,居民可通过宽带网和电话远程开关家电、视频监控家居安全,还可用114查号台和信息网站了解居家信息、订购商品。

(2)智慧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产品与技术方案尚不成熟

智慧应用还集中在智能建筑、家居安防等方面[3]。建设部1999年出台的《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主要强调安全防范、信息管理和信息网络系统。早期的智能化小区实现了设备自动监控,但并未与互联网进行连接。

智慧应用的产品智能化程度不够高,如部分安防产品误报信号过多、探测设备可靠性也不理想;技术方案考虑不够周全,有的小区报警采用电话网+无线前端模式,每一次报警都要占用电话线,给居民增加了额外的通信费用。

(3)整体规划不足,规范标准缺乏

建设部在2000年出台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但并没有详细规定系统设计及施工规范,缺乏验收、测试标准。厂家产品兼容性差,管理维护困难,给未来系统集成与数据共享带来很大困难。

很多大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已有宏观规划,但由于涉及的参与者多、技术架构选择难以统一、已有系统情况复杂,规划的可操作性不强。软件和应用方面更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

(4)缺乏专业化管理和服务人才

智慧社区应用涉及许多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管理与服务模式和传统社区有很大不同,需配备高素质的业务管理和技术人才,以保障系统正常运营、资源较好应用、维护成本有效控制。目前即使是一线城市的高档社区,其管理和运营人才也明显不足。

4 智慧社区的发展趋势

4.1 不断应用最新的网络和信息技术

(1)光纤入户使得视频等大带宽应用更好地发展:连接世界、无限可能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城市发展与信息技术发展紧密相连:互联网、无线技术演绎出互联城市、无线城市,国家宽带战略引出光网城市。如今,运营商积极推进光纤到户,并以光纤宽带为依托,实现3G全覆盖、Wi-Fi提升热点,形成有线无线一体化、无缝覆盖的超宽带网络。以光网为代表的宽带互联网络,使得需要大带宽的视频应用发展前景广阔。

社区局域网、物联网与宽带网相连,不仅能够实现社区和家庭的智能控制、远程监控,还能实现足不出户就可及时获取所需的社区、城市信息,看到整个世界。

(2)移动和终端技术使人们摆脱了位置的束缚:远在天涯、家在身边

利用移动技术和智能终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社区和家庭各种设施、家用电器的实时状态信息,并可通过互联网对这些设备进行监控——走遍天下,也可随时看家。

(3)云计算加上移动互联网:平台共享、应用开放

云计算是指分布式计算融入了互联网要素,其核心是共享资源、高效实现平台开放和应用快速部署、减少运营维护费用。对于智慧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云计算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硬件资源虚拟化、平台能力开放、应用资源共享是智慧社区体系架构的发展方向。同时,云计算也符合环保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要求。

(4)多源信息融合:目标协同、数据共享

智慧应用开发涵盖物联网、通信、软件等多种关键技术,涉及多个部门的各种相关信息,系统间的接口、标准不同是主要瓶颈。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标准规范方面有所突破,以便整合跨部门的信息资源。

4.2 应用逐渐丰富,特色应用受重视

(1)智慧应用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

智慧家居将智慧应用延伸到家庭内部,各种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安保装置及水电气表等可连成网络,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和智能控制器实现远程控制;智慧停车场系统使得出行更加快捷;社区的监测设备可以实时显示环境状况,更可向环保部门提供监测数据;智能垃圾回收系统可提醒清洁人员及时清运垃圾……

(2)对特殊人群提供更好的关爱

特殊人群如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需要更多关照,家人也希望随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关爱定位、养老服务信息终端、一站式服务、医疗与紧急救助、视频监控等产品能够实实在在地带给他们贴心的帮助。

5 基于光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智慧云社区

顺应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智慧社区和云计算理念,笔者提出了基于光网和移动互联网建设智慧云社区的思路,通过打造社区信息化合作模式,汇聚智慧应用,为居民提供更好更多的信息化服务和大宽带应用。

(1)光网络是智慧云社区的网络基础

中国电信于2011年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致力于打造无处不在、天地一体化宽带网络:接入带宽3~5年内跃升10倍,南方城市实现光纤化,核心城区实现光纤接入,最高接入带宽达100M,城市家庭接入带宽普遍达到20M。

基于光网建设智慧社区的优势是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宽带接入和前瞻性的数字家庭解决方案,不仅固话、上网、智能家居等应用能够轻松实现,互联网高清电视、高清视频通信等大带宽应用也有最好的体验。

(2)移动互联网是智慧云社区的发展新潮流

2012年7月,手机超过PC成为我国网民第一大上网工具。智能手机、Pad等移动智能终端的计算、存储和感知能力快速发展,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接入宽带互联网,享受丰富多彩的智慧应用。

基于社区的APP应用、移动社区管理、社区社交新形式越来越快地发展,微博、微信、微技、QQ、智能搜索、NFC等各种新应用层出不穷,基于GIS、LBS和远距离探测等技术的新型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创新也开始粉墨登场,为社区信息化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基础。

(3)云计算是智慧云社区的高效技术实现方式

众多IT系统的建设与维护一直是困扰物管公司的问题,云主机、云托管的发展让IT成为一种按需采购的服务。将信息门户、社区安防、物管等系统布署在云平台上,物管不需要专门的IT人员,却可享受高质量的IT服务和低成本、快速实现的社区智慧应用。

采用云计算技术有利于社区信息化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系统资源可随用户量变化而弹性伸缩,开发者也可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建设等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将基于云平台提供业务。

(4)基于光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智慧云社区的体系架构

支撑智慧云社区发展的关键技术包括数字化与智能的感知、随时随地的快速立体接入、高速宽带和按需传送的信息网络、智慧的平台等。这些技术分层衔接,构成了智慧云社区的信息化支撑架构,见图1。

信息基础架构底层是由物联网、固网和移动网络组成的智能网络层,其作用是对目标对象进行感知、数据采集和传送,是智慧云社区的感知和神经网络。之上是由IT、电信能力、数据中心组成的云社区统一平台,是智慧云社区的大脑。平台为各种智慧应用提供公共的基础服务,如编码规范、通信标准、名字服务、安全服务等,使新的智慧应用能多快好省地开发出来。智慧云社区利用统一平台提供的社区物管系统和面向居民、物管的应用客户端,通过众多合作伙伴开发的智慧应用,为物管和居民提供涵盖社区衣食住行娱的智慧生活圈。

智能网络和社区云平台构成了智慧云社区的信息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能够共享各种软硬件和网络资源,提供信息、应用整合能力,提供快速应用生成、系统集成和数据分析能力,其扩展性决定了在之上开发的应用的扩展性。这是智慧云社区建设中必须首先规划、建设好的基础平台。

6 智慧云社区的应用方向

(1)智慧生活云

智慧生活云在社区门户基础上整合了智慧家居应用、社区自营应用、社区应用超市等智慧体验应用。互联网iTV拥有百套直播数字电视节目、5万小时影视点播,还有高清直播及点播节目,带给用户高品质的视听娱乐享受。

智慧生活云基于手机、Pad和iTV,能够将电子商务应用呈现在用户眼前,通过与物管和居委合作,为用户提供社区物业、办证预约等在线服务,以及家政服务、便民网点信息;也可以引入主流电子商务平台,向用户提供电子购物、团购渠道;还可提供在线票务如院线通、火车通、客运通、福彩、体彩等服务。其它应用包括娱乐游戏、视频社交等。

手机智能宜居系统用智能终端来控制家居设备,通过将家中各种设施集成,构建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管理系统;在手机客户端上进行设置,即可实现对家居联网设备的集中调度和远程控制。

手机能耗监控系统能够对社区与家庭各种设备的耗能情况进行实时展现和控制,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其后台是对用水、用电、用气、供热供冷等耗能量进行测量和控制的统一平台。

(2)社区物管云

中国电信的社区物管云分为号百物业总机、移动办公、智能物管应用三大类。号百物业总机提供统一的社区物管平台和居民、物管的应用客户端,其背后是强大的呼叫中心服务和号百接入能力。物管移动办公包括文件流转、工作派单、客户服务、内部通知等功能。智能物管应用包括居民信息管理、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给排水控制、社区环保、安全管理、房屋维修、设备维护、收费、远程抄表、社区医疗和公众代办服务等。

所有服务和信息均可通过iTV、手机或Pad获取,形成居民和物管的良好互动。系统还可与水电煤、电信等公司业务系统相连,向用户提供多屏查看账单和实时支付服务。

(3)智能安防云

智能安防云基于电信网络向社区和居民提供视频监控、家居安防、门禁对讲等服务。居民可随时随地在各种终端上进行家居、社区安防的实时查看。结合支持GPS的移动终端定位能力,辅以电子围墙、全球眼、远程监护等社区安防系统,智能安防云还提供实时报警、告警联动等服务。

手机安防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查看家中摄像头的监控情况。用户可以远程控制摄像头转动、调节图像参数,平台具有录像存储、下载、点播等功能。

7 小结

基于光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智慧云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建设内容包括智能网络基础设施、统一平台和智慧应用三个层次,其应用可以归集为社区智慧生活、智慧物管和智慧安防三个方向。

智慧云社区建设涉及面广、参与者众多,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探索好的商业模式,在商业和公益间找到平衡,将智慧社区建设纳入良性的市场化发展轨道,以促进各种智慧应用的繁荣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朝晖,谭华,李颖. 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上的智慧大集成[J]. 广东通信技术, 2013(2).

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茗杨心”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落实2021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市平安暨市域治理办:

按照《关于报送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广汉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项目责任分工方案》的分工,智慧治理组扎实做好相关工作,现将2021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一是持续推进省一体化平台试点建设。积极拓展完善运行期间平台功能,强化平台推广运用,实现“最多跑一次”和“审批不见面”。截止目前,全市实现在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可网办事项1280项,可网办率达99.84%。

二是搭建广汉市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管理平台。积极包装项目,总投资4.5亿,推动广汉“智慧城市”和大数据运营中心项目建设,构建数据融合池和展示厅及相关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强与国新宇航沟通对接,大数据融合平台初步搭建完成,待测试后上线“城市之眼”系统。

三是建设投资项目大数据管理系统。落实资金35万元,建设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投资项目的中介服务、行政审批、建设进度适时监控。四是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按照“1+4”(1个综合管理平台,4个分模块:智慧党建、智慧管理、智慧政务、智慧服务)模式和商业、安置、老旧、“三无”小区4个类别,确定金雁大同,汉洲京皇等6个社区作为智慧社区前期试点,将智慧、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二)推动治安防控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基本完成广汉市综治中心(平台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建成1个市综治中心、12个镇(街道)综治中心,2个社区综治中心示范点;建成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底座、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综治“六联”(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治安突出问题联治、重点人员联管、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平台;建成市级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接入“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图像1046路,“平安雒城”视频监控340路,实现重要区域全覆盖,实现省、市、县三级综治数据的无缝对接,以及县、镇(街道)、村(社区)各层级综治中心纵向贯通的数据互联互通。网格化中心划分设置网格343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43人。我市2018年至2020年投资781万元,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建成每个村(社区)不少于5个覆盖全市农村、城区、铁路全域的监控点位1046个,全部纳入综治中心信息化系统“雪亮工程”监控平台。今年年1月起每年投入266.6万元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6月进行了平台服务升级,新增了12处人脸(车牌)识别监控点位,新增电子地图,可以通过GIS引擎技术提供位置追踪及精确定位,更加有效地实现治安防控的目的。

二是“雪亮工程”同“平安雒城”、“慧眼工程”等视频监控和智慧小区项目共同编织了技防监控网络。形成镇、村、院、户四级技术防控圈,实现从点到面、联防到户的立体防控网。“雪亮工程”建设以来,公安机关通过视频监控精准出警、精准处置,对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破解了农村地区治安管理难题。目前,“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各类案件300余起,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230余件次, 2019年和2020年,我市公安机关年立案数分别比上一年度下降15.8%、3.9%,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

三是推动建设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建设。广汉市建成了1个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12个镇(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城区28个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构建市、镇(街道)、社区(村)、网格员四级平台,同时,将与民生事务紧密相关的住建局等23个职能部门、44个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纳入平台并开通电脑终端账号参与服务管理工作,实现分级管理,梯次互动的工作模式。全市343个网格,配备社区专职网格员242名,农村兼职网格员(村干部)101名。2021年市财政投入资金297.2536万元,有力保障了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运行。编制广汉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细则,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网格员通过“一日双巡”,主动走访群众,主动服务群众,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主动发现,并现场办结或通过手机平台上报处理民生问题和群众诉求,2016年以来,累计宣传政策法规12619人次,办理民生服务事项49468人次;主动发现、干预、化解网格内矛盾纠纷,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收集各类基础信息并推送入系统平台,动态更新,基础数据更加完善、真实、准确,共采集各类基础信息100余万条,收集录入社情民意13061条,走访特殊人群4581人次;今年7月下旬一轮疫情爆发以来,全市网格员共参与疫情防控排查18641人,协助开展医学观察居家隔离5190人,走访重点区域、场所40147处,开展疫情防控常识政策法规宣传32526次,协助开展疫苗接种3465人次,通过宣传引导使辖区内居民提高了防护意识,增加了疫情防控知识,提高了居民参与防控的积极性。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网格化工作品牌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三)将智慧建设与法院工作相结合

一是准确领会上级精神,科学谋划。严格落实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定专人兼职负责信息化建设日常工作,为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在信息化建设计划上,坚持与司法部、省厅、德阳市局实现并网为标准,不做物力浪费;在场地设置上,坚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新标准,做到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司法行政指挥、公共法律服务“四个中心”统筹规划;在经费保障上,坚持中央、省级转移支付与本级财政保障相结合,积极主动向广汉市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汇报省厅信息化建设新要求。

二是积极参加司法行政工作平台业务培训,熟练使用普法、调解、援助、社矫、律公、考勤、公文等系统分类平台,不断提升信息化工作实际操作能力,奠定信息化建设技能基础;另一方面,利用干部职工大会等时机,强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已主动适应新的工作常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使用司法行政工作平台的自觉性,奠定信息化建设思想基础。

三是加强硬件建设。建设司法行政指挥中心,发挥“智慧司法行政”优势。2019年,我局投入近120万元建成了司法行政指挥中心,目前已初步实现60个点位工作巡查,20个远程单兵实时指挥,150个社区矫正手环定位监管,7个监狱远程会见系统,并实现了与省、市远程对接,为司法行政大数据化、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加强维护管理。一方面,外部加强与电信部门沟通,遇有网络不通的情况能及时进行技术性维护;另一方面,内部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平台、视频会议、指挥监控等系统的使用管理,确保了各种工作数据录入正常、及时、准确;第三,坚持每周不定时检查司法行政工作平台使用情况,每月对检查情况在工作群进行通报,并将个人登录使用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确保了使用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持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在2021年完成3个街道(100%)、29个社区(100%)、238个小区(33%)建设任务,2022年完成全部712个小区智慧化建设(其中高坪镇白里社区、小区作为智慧社区和数字乡村试点),有效转变社区工作被动管理,实现政府、居民、企业共建共治共享,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基层治理新思路,助力广汉高质量发展。

(二)继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

继续推进“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按计划推动重点行业单位横向联网,有效整合各行业单位自建的监控网络,达到联网共享、综合利用的效果。进一步扩展视频监控覆盖面,加强农村地区治安防控技防基础。建设前端感知源符合机、非、人采集设备,实现智能化、结构化数据,缩短民警在案件侦查中图像查阅时间,为案侦提供精准、快速、有效的支撑并为治安防控提供预警能力。

(三)推动行政司法智慧化建设

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坚持高标准规划、坚持高标准建设,确保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上下运行一致。积极把握本级财政资金支持,尽快将司法行政指挥中心、社区矫正中心电子设备进入政府采购环节,为“四大中心”早日实现互联互通运行提供强力保障;重视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人才储备,采取送学培训、专业招录等方法,建强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培训针对性,着力解决计算机网络维护问题,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正常运行,适应大数据、大服务、大格局的新时代。

篇6

预约挂号精确到分钟

清华附小的退休教师余永红今年65岁,2003年她搬到了清华园街道荷清苑社区,她认为社区是个非常舒心的地方。“我的血糖有点高,经常要跑医院。平常预约挂号,就在综合服务平台网站上,上面可以看到最近2日出诊的专家及可预约的时间点,然后通过网络或电话预约诊疗时间,预约挂号时间可以精确到分钟。”

余永红说:“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好,出门都坐清华校园交通车,交通车装上了GPS定位系统。居民可通过网络随时查询交通车的位置。我出门前可在网上看看车到了哪里,快到楼下时我再下去,省得长时间等。”

据清华园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余永红使用的信息服务平台是2008年10月在北京市科委、清华大学和北京网通公司的支持下开通的,平台由呼叫中心系统、网站系统和信息中心构成,涵盖的业务包含餐饮、维修、家政、住宿、票务的预订以及信息咨询等22类服务内容,涉及40余个服务点,社区居民需要时,只要拨打统一的服务热线93001或登录服务网站省略,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便民服务。

据统计,93001中心年均电话呼入量25万余人次,服务网站访问量26万余人次,生成电子订单6万余张,发送服务、提醒等各类短信30余万条。

此外,清华园街道以信息平台为基础,与社区医院合作,先后建立了预约挂号系统、居民体质监测系统以及居民健康服务频道等。居民在家就可以查询历次体检信息,社区医院根据居民体检结果提供个性化提示服务。

借书购物一卡多能

清华园街道中楼社区高一楼和高二楼是清华大学内最高的两座建筑,居民楼共19层,有200多户居民。

“安装了门禁后,楼里比从前清净多了。”住在高一楼的73岁樊华老人说,没有安门禁系统前,发小广告的、推销的人特别多,居民生活缺乏安全感。“现在这些人基本看不见了。”

樊华老人所说的门禁和普通的小因门禁系统不同,居民在刷卡进楼时,进门时间、所对应的门牌号,包括这位居民或者租户的姓名,在小区的监控后台都有显示。如果卡不慎丢失,只需办个挂失手续,丢失的那张卡就会自动作废。

实名制登记注册门禁卡,是清华园街道社区智能服务工程中的一部分。这张卡的正式名称叫“社区服务会员卡”。卡面上记录着持有人的姓名、证件号,并附有彩色照片。这张卡可作为社区居民身份的证明,为住宅门禁、物品领取等提供支撑。居民还可以凭卡查询并借阅图书、查询健康档案等,社区“爱心家园”超市建立了电子结算系统,高龄老人津贴、养老助残券等直接发放到卡中。

老人整天不出门系统会自动提示

据了解,清华园街道60岁以上老人有6507人,其中“空巢”老人占52%。

针对地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态势,清华园街道强化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建成了“五个一”保障终端,即为地区老人免费提供“一键通”、“一按灵”、一个GPS定位器、一条服务热线和一个学习网站服务系统。

街道自主设计的“一键通”呼叫终端,依托社区为老服务平台和93001呼叫中心,老人可以根据不同颜色的按钮,一次按键即可联系到所需的服务实体。“一按灵”与北京市120急救中心相连,中心预先存有老人的基本信息,可以使老人遇到突发疾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为智力衰退易走失的老人免费提供GPS定位器借用服务,家人可随时通过网络和电子地图查询老人的准确位置,以防老人走失。

清华园街道信息办工作人员介绍,孤寡老人如果身边没有人陪伴,很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当家属申请相关服务后,高龄独居老人如果一整天没刷进门卡也就是一整天没出门时,小区的监控后台会自动提示。当系统显示老人连续两天不出门时,工作人员就会主动打电话或者上门进行问候,便于及时发现、处理问题。”

清华园街道老年大学校长沈振基教授说:“65岁以上老人基本都是电脑盲,老年大学每年招收学员1000多人次进行电脑培训,现在这些老人都能网上购物、网上聊天。”

智慧社区可以“复制”

“清华园街道成立于1980年7月,辖区即清华大学校园,受海淀区和清华大学双重领导。清华园街道户籍人口近6万人,有教授、副教授4000多人,是全国高级知识分子最密集的街道之一。居民对网络的使用率和依赖性较高。”海淀区清华园街道工委书记高斌说。

2005年底,清华园街道开始规划和初步探索清华园智慧型社区建设。2007年11月,一期建设完成,建成多媒体接入系统和便民生活服务系统,拥有综合服务网站、呼叫中心和信息中心。2008年10月,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正式开通。

2009年2月,被北京市科委列为首批“北京市社区服务科技应用示范区”。2010年9月,二期建设建成了居民健康服务、为老服务、安全监控指挥和社区服务会员卡四大系统。

2010年10月,根据居民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制定了以创建新型社区服务和管理体系为目标,以社区综合服务和管理平台为承载核心,以服务单位和管理单位为支撑实体的数字社区规划。2011年11月,获“北京市社区信息化综合示范街道”称号。

高斌表示,通过信息化建设:在社区建设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人工管理向智能管理转变、从分散独立向集中协同转变,大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比如,依据社区办服务卡,街道探索针对流动人口的‘以卡管人’新模式,流动人口进出楼宇、享受社区服务,需主动来街道登记办卡,从而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高斌认为,“全国很多地方都可以建设智慧型社区,清华园街道属于典型的大院式社区,在海淀区、北京市乃至全国,像这样的大院有许多。建设智慧型社区,要广泛了解居民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与各方反复地沟通和探讨,从而整合科技企业、地区餐饮、购物、医疗、便民服务等众多优质资源,将信息化手段有效融入实际的居民管理服务之中,并不断在实践中完善技术、丰富内容、优化流程。”

将“智慧海淀”建成示范区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智慧海淀”的建设。把社会建设作为实施“智慧海淀”工程的重要组或部分和切入点,完成顶层设计方案,用科技手段支撑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建设区域基础信息数据库,加快推进光纤到户接入、无线宽带网络覆盖以及感知终端部署等工作,优先在社区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文化教育、企业服务、住房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领域启动“智慧海淀”示范工程建设,提高社会服务管理智能化水平。

与此同时,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海淀区专门设立了专项资金,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培育扶持出了一些亮点和典型。

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工作理念,初步建立了城市管理、社会服务、治安防控、应急处置的综合运行机制,同时探索建立智能监控预警系统。

在交互性、自主性显著增强的自媒体时代,海淀区甘家口街道作为全市第一家开通微博街道,目前正在探索微博微事处理机制,鼓励百姓更多参与到地区建设中。

篇7

该社区现有成员2008人,总访问8.1万人次,总访问量:11258;开展社区活动42个,创建学习小组37个,发表主帖1090个,回帖280个,上传社区资源140个,形成活动资源135个,发表相关的社区主题活动方案、论文、简报等共计290篇。通过一年的努力,已经成长为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荐的社区”。

二、社区工作特色

落实研训工作“搬家”到社区;组建核心团队,分配角色任务,及时助学,解疑惑;线下、线上相结合,师生参与,添活力;任务驱动,保基本;以奖代补,引激励。

(一)研训工作,科研工作“搬家”到社区,发挥平台效益,促成果转化

1.研训活动“搬家”到社区,就是将线下学科研训、赛课、资源库征集与评审等专项活动“搬家”到社区。对照该社区,就是要把学校的安全文化主题活动相关内容搬到社区来。

2.科研工作“搬家”到社区,就是把富有特色的《区域推进学校安全文化建设行动研究》安全课题“搬家”到社区,实现社区与课题结缘。这种线下与线上结缘,不仅能促进成果的形成,更能促进成果转化,发挥其教育效益、安全效益、社会效益。更能发挥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联动作用。

(二)建核心团队,分角色任务,及时助学,解疑惑

建核心团队,分配角色任务。按照片区、学校成立“学习小组”,分配“社区助学”“社区宣传”“社区学习”等角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解学习、活动任务。针对很多社区成员感到茫然的问题,及时回应,悉心指导,解决“茫然”的问题,促进成员“领悟”的提升,达成“主动参与”的良性循环。

(三)线下活动是基础,线上活动扩影响,师生参与,添活力

开展“安全文化社区”活动的本质在于提升教师,影响家长,成就学生,这才是社区的终极目标。学校安全、学生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家长的参与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吸引更多的师生参与,将安全文化融入学生学习生活,渗透到家庭、社会。社区活动开展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该社区的活力;丰富多彩的社区主题活动,是社区生命的源泉。该社区的42个主题活动中,有数十个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由此生成了大量的活动方案、相册、音视频及综合报道等珍贵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对开展活动的记录与展示,是线下活动的线上延伸。

(四)实施任务驱动,保基本,以奖代补,引激励

社区创建伊始,就布置了社区的工作任务,要求当年5月30日前,凡是有安全课题的学校必须创建主题活动,次月启动开展相关工作;次年5月30日前,全部中小学、幼儿园必须创建主题活动,并在创建后1月之内启动开展相关活动。本年度该社区产生了4个先进集体,7个先进个人,有效地激发广大学校、教师参与社区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社区工作应该解决“四问题”,“一清理”

通过一年的网络社区工作,我们感觉到,一是应该着力解决线上参与率低的问题。该社区活动多为线下活动,线上参与率较低,社区成员之间,互动少,因此千方百计提升线上参与率乃当务之急。二是解决助学者社区活动助学不到位的问题,该社区创建的一些活动不符要求,只是消息的传递,社区助学者对社区活动各要素助学不到位的现象很普遍,有的助学者或没有留下助学的足迹,成了摆设。三是解决社区助学者对活动成果推送意识不强的问题。对提交的相关安全策略,安全改进措施等没有进行及时筛选、推广,这使得社区形成的实践知识,无法扩散、延伸。有悖社区建设的初衷。四是要解决好角色分工不落实、活动设计不合理、活动规则不完善的问题。社区团队、各分团队工作差异性大,开展线下、线上活动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现有的活动粗糙、应付的情况。该社区尽管创建了不少的学习小组、主题活动,但是有的小组成员少(最少的1人),且大部分小组活动处于停滞状态。这就成了俗称的“僵尸小组”或“僵尸活动”,因此发起清理“僵尸小组”或“僵尸活动”工作,提升社区品质迫在眉睫。

四、社区未来的思考

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临港新区; 产城融合; 生态文明; 发展策略

1. 临港新区城镇化发展背景

2014年3月,中央和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同时,还特别指出要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防止城市边界无序蔓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加强现有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等一系列政策要求。

临沂临港新区于201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级经济开发区,位于临沂市东部,东临日照岚山区,北接青岛,南接连云港。临沂市设立临港新区初衷是依靠其临近东部沿海港群的优越区位,引领全市率先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进而带动鲁南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但由于临港新区是依靠四个农业乡镇建立起来的,所以存在成立时间较短,经济总量小、城镇化水平低,中心城区不强、基础设施不配套、城镇建设品质不高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新区发展初期,如何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明确思路,找准路径,谋求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临港新区城镇化特征与经验

2.1 行政区划调整促使城镇化率快速提升

2010年,临港新区在坪上、壮岗、团林、朱芦四个农业镇基础上成立经济开发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4.40%。2014年,新区将坪上镇调整为新区驻地城关镇,将全镇总人口纳入城镇化统计,城镇化水平被动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年均5.1个百分点的高速增长到54.73%。

2.2 异地城镇化特征明显,劳动力大规模流出

长期以来,临港经济开发区表现出了显著的以劳务经济为支撑的人口迁出特点。2000-2010年,全区净迁出人口由4667人增长到29868人,占常住人口总数比重由3%上升到18.5%,人口迁出的原因以青壮年劳动力到青岛、日照、威海等省内沿海城市从事第三产业为主。近年来,随着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速提升,2010―2014年净流出趋势变缓,户籍人口(198772人)与常住人口(198080人)基本持平。外迁人员的文化水平高于留守人群,劳动人口的流出不仅降低了劳动力资源的总量,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区人口结构的优化,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也日益凸显。

图1 临港新区城镇化发展阶段

图2 五普、六普流动人口比较

2.3 流动人口以区内转移为主,近域流动态势显著

根据六普数据,全区流动人口规模约4665万人,中心城区和小城镇接收了60%的流动人口,成为吸纳人口转移的主体空间。流动人口主要来自于区内,占总流动人口的62.1%,比2000年增长了约12个百分点,说明多年来近流域转移人口规模正在逐步扩大。

图3临港新区迁入人口流向示意图

图3基于五普、六普临港新区流动人口来源比重

从流动人口迁移原因分析,人口的流动正从婚姻迁入、工作调动、分配录用等带有刚性或计划经济时代的因素向以学习培训、务工经商等市场经济行为转变,同时也说明,随着临港经济开发区发展程度的加快,城乡间兼业和城镇内就业的近流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新的人口流动趋势。

图4 五普、六普省内、省外人口迁移原因比较

2.4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基本一致

临港经济开发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布局上基本一致, 位于区域中部的中心城区和壮岗镇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城镇化水平也较高,而北部的朱芦镇和东部的团林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水平也比较低。

2.5 中心城区和产业园区成为全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地区

临港经济开发区从工业新区的自身实际出发,将中心城区和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城镇化推进的重点地区,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扩大城区规模,完善城区功能,成为全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2007-2014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5.64平方公里扩大到6.22平方公里;建设投资额由3636万元上升到21272万元,占全区的6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额由130万元增长到10970万元,占建设投资额的比重由3.5%增长到51%。

图5 临港新区2000年与2010年建设投资比较 图6 临港新区各镇2010年建设投资比重

2.6 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全区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启动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工作。2013年,全区民生建设总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32%,占财政总支出的71.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9%,新农合参保率为99.9%。

2.7 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化实践经验突出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方面,按照“村民自愿、村委自主、片区指导、乡镇规划、管委融资、整村搬迁、先建后拆”的原则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形成了村民自下而上主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创新投资体制,利用市场运作和政府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新区建设存在的资金瓶颈问题;机构设置方面,成立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小城镇建设的管理力度。

表1. 临港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地方经验

3. 临港新区城镇化存在问题与挑战

3.1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产业对就业吸纳能力不高

2014年,临港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比值为0.87,低于国际公认的1.4-2.5的合理区间,也低于全省1.07、全国1.22的平均水平。全区三产比14:44:42,农业比重过高,生产业发展滞后,沉淀过多劳动力。临港新区非农就业弹性系数仅为 0.13,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 1/3 和发达国家的 1/5,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制约了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提升。

图7 临港新区行业就业比重

3.2 市民化任务艰巨

全区市民化仍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大部分省外迁入人口、本地农业转移人口和受行政区划调整影响形成的城中村人口,虽然纳入城镇化统计,但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难以完全融入城市社会,造成城镇内部新的二元矛盾。全区的人均公共财政支出在全省属于低水平地区,大部分的公共服务财政支出项目在全省下游水平,其中科学技术、文化体育支出在差距最大。未来,如何提升政府对于公共服务和相关设施的投入,是推进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任务。

图8 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投资情况

3.3 城镇综合竞争力不强,承载能力有待提升

2014年,全区人均GDP2.22万元,与蓝色经济区、鲁南城镇带及周边县市相比均处于较低水平。中心城区常住人口6.79万人,规模较小。小城镇平均人口规模为1.35万人,低于临沂市平均水平(1.46万人),与全省平均水平(1.35万人)持平。大部分小城镇尚未达到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规模门槛,难以对广大乡村地区形成服务与带动。

图9 临港新区人均GDP区域比较

表2 临港新区小城镇城镇化水平在山东省的位置

临港新区成立时间短,基础设施整体不高,在鲁南地区和蓝色经济区中发展水平相差较大。2014年,人均城市道路面积9.8平方米,供水普及率26.8%,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86%,燃气和污水处理管网、长途车站和公交车站等设施正在建设当中。

图10 临港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相关地区比较

3.4 “未富先老”的人口结构性矛盾需要及时应对

全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然而却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局面。2010年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97%,标志着全区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会加大社会负担,降低全区的发展活力,尤其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会造成严重影响,制约了全区农业产业的转型与发展。

图11 临港新区人口年龄结构图

3.5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临港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基础良好,林地面积4568公顷,占土地面积12%;河流水域面积1968公顷,占土地面积5%,地表水均达到Ⅳ类标准,地下水Ⅲ类标准;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在全国、全省处于全列。但是,全区钢铁、石化等主导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压力较大,从数据统计来看,全区33家重点污染控制企业也基本以钢铁、石化、建材为主,因此,如何不以生态环境的破环换取经济的发展,成为全区发展的重要挑战。

3.6 农民进城意愿不足

根据对全区农民工进城意愿调查显示,不愿意放弃农村相关权益、在城市中没有生活来源、相对较高的城市消费水平是阻碍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因素,而子女教育、生活质量的提升又是吸引农民进城最大的因素。

图12 临港新区农民进城意愿调查分析图

4. 临港新区城镇化发展趋势判断

4.1 合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配套改革力度将不断加大

全区在过去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已经实现非农化就业人口,但是尚未完全融入城市,没有享受同城市居民完全平等的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玻璃门”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未来新区将会按照国家有关户籍政策,加大改革力度,尽快满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需求,同时平等的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政策也将相应落实。

4.2 工业化仍然是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区域经济分工格局中,临港新区主要承担生产功能,建设目标是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和临港产业基地。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全区仍需发挥区域制造业基地的作用,以工业化作为城镇化主体推动力,最终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4.3 中心城区、产业园区和小城镇仍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

近年来,中心城区、园区和镇区在全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突出了产业新区的自身特点。未来,由于城乡发展的现实差距还比较大,特别是城镇在就业创业、子女教育、设施配套等方面仍有绝对优势,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心城区和小城镇仍将是推动全区城镇化发展、拉动人口市民化和吸纳非农就业的主要载体。

4.4 农村新型社区将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新载体

全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基础良好,人口集聚达到一定规模,保障制度相对完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保障农村新型社区健康发展,因此未来农村新型社区将成为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动力。

4.5 在环境倒逼机制作用下, 生态文明理念的实施将更加深入

临港新区在冶金、石油化工、石材木材等资源消耗型产业对环境保护产生的巨大压力下,必将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努力谋求产业转型发展,环保意识将更加重视,生态保护越发严格。

5. 临港新区城镇化发展策略与思考

根据临港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征、问题、挑战及发展趋势判断,临港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应着重从优化城乡发展空间、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促进体制改革创新、打造新区生态文明和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等方面进行谋划和思考。

5.1 中心引领,轴向拓展,节点突破的空间优化战略

全力促进临港新区中心城区率先发展,强化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竞争平台,对接日照、临沂两大中心城市,全面实现海、陆统筹的对外开放格局。强化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尤其突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充分提供就业岗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品质,增强综合实力和人口承载能力。

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形成两条城镇发展轴线。依托大山路形成南北向发展轴,由北向南串联起朱芦镇、中心城区、团林镇和壮岗镇四个城镇及多个产业区,是区域内部发展的主轴线。依托岚济路,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本区东西发展轴线,向东联系日照区,作为出海通道,向西联系临沂市区,成为全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发展轴线。

着力突破小城镇建设,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实现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注重发展特色经济,朱芦镇以打造旅游型城镇为主,团林镇以打造工业型城镇为主,壮岗镇以打造农贸型城镇为主。

图14 临港新区空间结构优化图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纳入城镇化体系,鼓励新型农村社区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全面实现城镇转变,成为最贴近乡村的基层城市化载体。按照“群众自愿”的原则,以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导向,以城边村、园区周边村、经济强村为重点,积极稳妥引导农民适当集中居住。实行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布局,统筹安排路、水、电、气、暖、排污、环卫、通信等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公用设施向乡镇和农村社区延伸,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基础。推广并引导各类乡村按照产业带动模式进行集聚发展。以农业产业规模化和农地流转为主要方式,促进城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合转变,在提供农村人口生活基本保障的同时,允许大量劳动力已经外出、人口较为稀疏的农村自然消亡,逐步实现“服务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

5.2 内移外引、分区指引、因地制宜的人口再分布战略

合理调节临港新区城镇化内生与外生并重发展的特点,破除人口流动提制障碍,根据国家户籍政策,全面放开全区城镇户籍限制,有序引导区域内部农业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大吸引外来流动人口力度,增加城镇人口规模。设立引导人口再集聚的政策分区:重点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区、小城镇等城镇化发展优势区域集聚,打造“人口重点集聚区”;有序引导农村人口向农村新型社区集中,设立“人口适度集聚区”;疏导区域西北部生态保育区人口和西南部生态农业种植区人口,设立“人口外迁区”,引导人口适度外迁。

5.3 就业导向,集群发展,“产城融合”的产业驱动战略

图15 临港新区产业功能分区

新区建设应构筑以就业为导向的,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的,与城镇化互融共生的产业结构体系。重点培育冶金复合材料、绿色化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形成一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上下游产品为链条、中小企业紧密配套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以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和绿色发展为方向,以大企业带动产业壮大和基地建设,集中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提高就业容纳能力,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发挥物流运输、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加快培育旅游、商务会展、金融保险、社区及家庭服务业等市场需求潜力大、带动力强的消费类服务业,逐步实现生活服务业增量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以扩大就业和多元化发展为导向,完善就业机制,创新就业模式,通过完善就业保障鼓励非正规就业,优化就业结构,提供多样化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与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做好农民工的保障与就业培训工作。加快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完善支撑企业发展的各类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企业发展。

5.4 要素统筹,服务共享,体制创新的改革引领战略

针对新区发展所面临的市民化、财政、土地、融资、设施配套等一系列问题,要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使其与新型城市化相协调,为新型城市化提供保障。主要改革方向包括以下方面:创新土地制度,探索土地相关税费制度、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承包地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等的改革;创新户籍和农民工市民化制度,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城市化的公共治理,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完善农村社区自治;创新财税金融体制,发挥民间资本作用,拓宽筹资渠道,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打破地方财政依赖卖地筹资的格局;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住房保障、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改革;创新城乡规划机制与体制,多规融合,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与城乡发展规划有机衔接。

5.5 文化多元,绿色集约,智慧开放的品质提升战略

推进现代城镇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的融合再造,整合形成积极、进取、开放的新时代精神。系统挖掘地方沂蒙文化特质和文化基因,研究梳理地域特色鲜明的空间建设手段,形成与城镇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城镇风貌。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转变城镇发展方式。一是重点保护北部和南部林地、田地等生态涵养区,净化全区河流水系,在区域内形成“南北青山对映,中部水系穿城”的田园城市生态格局。二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强化可再生能源建筑、绿色建筑等技术的引进,推进综合管廊建设、绿色照明、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具体工作的开展。

图16 临港新区生态格局构建

把推动信息化作为全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提升网络宽带应用智能化水平为核心,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集智慧经济、智慧公民、智慧治理、智慧移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六位一体的“智慧城市”。

参考文献

[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2013-2020年).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Z],2013年

[3] 徐匡迪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2013年

[4] 赵民、陈晨、郁海文.“人口流动”视角的城镇化及政策议题.城市规划学刊[J].2013(4):1-9.

篇9

构建和谐社区,以人为本是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居民,依靠居民,要以社区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和落脚点。要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养老保险,再就业弱失医疗卫生救助等民生的基本问题。

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文化是基础。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基础,社区文化水平高低,居民素质好坏是体现社区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具体体现。社区和谐文化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如健身体,书画展、社区读书室,小区卫生文明、楼台、院坝卫生文明评比等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社会文化精神品位。按照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加强正面先进典型,好人好事、人性美好的舆论宣传力度,教育市民讲科学,反邪、防邪,唱响和谐文化主旋律,为和谐社区建设和居民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传播服务。

构建和谐社区,共建共享是前提。

居民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动力,必须依靠全体居民共建和谐社区。以人为本与和谐社区互为前提,互相促进,是辨证统一的。要构建和谐社区,首先要为居民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二是居民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实践主体,居民的不断发展会有力地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必须相信居民,紧紧依靠居民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集中他们的力量和智慧,人人参与,共同建设。三是居民是和谐社区的主体,是和谐社会的所有者和占有者,和谐社会的一切属于居民。因而,必须让全体居民共治共管和谐社会。四是构建和谐社区,达到居民共享和谐的目的,必须以居民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要做到发展为了居民,发展依靠居民,发展丰硕成果由居民共享。另一方面,又要以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更加注重民生,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具体问题,便居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篇10

村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科学谋划村镇建设是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民生、建设“幸福台儿庄”的重要举措之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更是村镇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积极探索我区村镇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我对全区的村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村镇建设基本现状

(一)村庄建设基本情况。台儿庄区地处山东省最南部,下辖5镇1街,辖区内设有211个行政村(居)、336个自然村。全区土地总面积53179.12公顷 ,其中耕地 33013.08,城镇及工业用地1816.92公顷,村落占地4517.22公顷(农村总户数65158户)户均1.04亩。近几年,通过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村村通油路工程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等活动,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条件好的村庄甚至达到了户户通,其他基础设施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庄规划缺失,村民建房散乱无序,随意性很大,占压耕地建房日趋严重,空心村现象十分突出。二是建设标准不高,缺乏地方建筑风貌和特色。三是“三大堆”现象十分突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处可见。四是厕所大部分是露天的,住宅与禽畜圈舍混杂,禽舍的粪便、污水露天排放,晴天苍蝇满天飞,雨天臭气熏天,严重影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五是基础配套设施严重缺失,比如绿化、路灯、自来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

二、村镇建设工作的有益探索和工作措施

针对村镇建设存在的问题,2011年台儿庄区结合“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和城乡一体化活动,重点对全区5个乡镇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工作措施。一是科学规划,注重节能减排。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齐全、节能环保”的原则,对新建的5个农村新型社区进行统一规划,新建住房的选址、功能配套及户型设计,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实际,建筑模式为四层楼房前后带院,用于存放农耕机具等杂物。结合生态示范小区建设活动,推行“四节一环保”的标准,全面推广应用太阳能、秸秆气化等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是生态建设,完善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注重绿色、环保,重点做好小区的绿化美化工作。以小区道路两侧、文化健身广场作为绿化重点部位,见缝插绿、建造园林小品,使居民的生活环境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依托小区的物业管理模式,结合全市实施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活动,在小区内定点投放垃圾收集设施,对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实行定时收集处理,有力促进了我区“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垃圾处理模式的建立。同时,按照“同步建设、同步交付”的要求,根据居民需求,为5个新建社区同步配套建设了社区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环保功能,营造了整洁优美的小区环境。三是综合配套,完善社区服务。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区、留足(活动、发展)空间”的原则,对农具存放、家庭养殖、供水供电、道路亮化和绿化、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统一进行综合配套功能,实现农民集中居住与集约服务的一体化。涧头集镇李楼、泥沟镇红东等社区,配套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房、文化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小区内家家户户通有线电视、通电话、通宽带,实现了“信息网络化”的全覆盖,有力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对已入住社区的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通过调查走访,大部分村民的意见是:一是房屋质量不好;二是楼间距太小;三是公共卫生清理效果不好;四是认为原村庄确实需要改造,但住楼房不习惯,向往二层独家独院的户型。

四、村镇建设工作的思路和构想

通过对村庄和社区的调查,可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单纯的通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村庄脏、乱、差等问题,必须标本兼治,从根源解决问题,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势在必行。二是要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通过兼并临近村、撤并弱小村、改造空心村,进行合村并居,新建大型农村社区,提升村民居住环境。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维护村民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依法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收益权,真正让村民得到实惠,让他们满意。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要首先听取村级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的意见,确保村民有效参与,做到整治前村民同意,整治中村民参与,整治后村民满意。各级各部门不能用命令代替民意,擅自上报试点村。项目规划设计、住宅设计、回迁安置方案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必须履行公告、听证、论证、公示等程序。

(二)坚持因地制因,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梯次推进,不搞“一刀切”。 根据各村区位优势、生活习惯、经济条件、村民意愿等情况合理规划建筑模式,可以是多层楼房(原则上不超过4层),也可以是二层小楼,城乡结合部、镇驻地的村庄可以考虑多层,其他村庄应该以二层为主,也可以二层多层兼有,老年人住二层、年轻人住多层。我们以1000户的村庄为例,对规划建设二层独家独院户型的节地情况做了测算:目前全区村落占地4517.22公顷,农村总户数65158户(以上数据均不含运河街道办事处和各镇驻地村),户均占地为1.04亩。依据《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的要求,新村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100平方米,按户均人口3.5人计算,户均占地350平方米,约0.525亩,每户节约的土地为0.515亩,则该村庄通过旧村改造可节约土地515亩。如按现行的每亩16万元的补偿标准,补助资金共计8240万元,户均补助6万元,节余资金2240万元加上整合其他部门的补助资金可用于新村路、水、电、绿化、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调查,有80%多的村民同意在新村统一规划建设二层,然后将原有住宅无偿的交给村集体复垦;如果能再给予适当的补助资金,将有90%的村民同意这种方式。

(三)坚持“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要借助外力驱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建设。比如靠近镇驻地的村庄,村庄占地比较大,某大型工矿企业想落户或扩大企业规模苦于无地可用时,可以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来实现。先建安置房,村民全部回迁后,在把旧村复垦,这样该企业可以使用原村占地面积减去安置区占地面积这个土地指标,用于厂房建设或扩大经营规模,复垦后的土地交给原村民耕种,这样既增加了耕种面积又解决了企业用地难的问题。

四、有关建议

(一)合理确定安置区容积率和住宅高度。土地挂钩项目要严格执行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的有关要求:项目区内节地率原则上不超过50%,安置区容积率原则上不超过1.0。社区住宅原则上不高于4层,要突出农村特色,避免盲目建高楼。科学划定生活区、生产区和服务区等功能区,强化社区基础设施配套。

(二)最大限度降低安置成本。在优先满足社区各种发展建设用地后,经批准将节约的指标调剂给城镇使用的,其土地增值收益必须及时全部返还农村。省政府规定:“为提高土地收益,最大限度地支持新农村建设,挂钩指标用于土地收益高的经营性用地的比例不得低于40%”。建议适当提高这个比例最大限度降低安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