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范文
时间:2024-03-06 17:3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经济角度。国家的立足之本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强大,这就使得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变得非常必要。改革开放将我们从计划经济带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方针政策的提出,将政治和经济的亲密性提到了明处。政治思想工作要做到为企业提供思想指导和精神寄托,是企业经济工作的依据,具有强烈的指导性。当然,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为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立志将企业打造成一个活力四射、具有无惧创新精神的团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柱,就要在政治和企业文化的协调统一上寻求平衡点,如果不能实现,那么国有企业的文化和经济就会出现裂缝和矛盾,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2.政治角度。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和范围扩大是二者整合必要性的另一个原因。从现有国情分析,我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很多的政策和方针要适应整个世界的发展,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期间,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国家的生存和长久发展,加强公民和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凝聚力十分必要。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大主体存在,其影响力之大不可估量。通过将国有企业和企业文化相结合,不仅增强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信任,使得企业的稳定发展得到了保障,还使得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保证了国家和社会的整体稳定。
3.文化角度。以先进文化引导国有企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向,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更加必要。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精神工作重点,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企业文化关乎企业的整体精神面貌,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国有企业作为一个在功能、文化上具备一定独立性的组织,不仅决定国家经济建设的前景,还在社会领域上担任代表和引导的身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减少了社会不同人群的矛盾,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协调统一。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
基层单位政治思想工作是否有为和有位,关键在于是否有效。如果无效有为也是假的,有位也是空的。企业政治思想的根本的是新型的职工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生产优质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财富而团结奋斗。采取切合实际的科学方法,才能增强政治思想工作的有效性。从目前情况看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文化实践中拓宽思想政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寻求加强扩大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企业文化的管理和实施就是要形成一套被所有人认知和同意的企业文化理论,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加强员工之间的联系,做到思想的协调统一,在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之际,使得个人的利益和精神得到双层面的满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种外来思想的入侵,国有企业员工是否具备坚定、正确的个人政治思想,对企业是否能够实现正常的生产经营具有很大影响。员工复杂的个人思想需要一个正确的企业文化和政治思想去一直引导,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制止员工不良行为的发生具有导向作用,能够使得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员工自身的约束力和自制力。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就可以在形式丰富多样的企业文化开展中,慢慢的渗透进去。将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播种到每一个角落,使得员工在享受美好的生活情趣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是非管观念。
2.思想政治优势促进文化建设。利用思想政治优势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使得二者更好融合的一个重要手段。基层单位政治思想文化的建设对企业文化方向具有把控作用,基层单位的文化一定要具备社会主义性质和影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是国家方针政策、基本路线和国有企业联系的最大纽带,目的就是将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理念深刻地镌刻到每个人的心中。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是国家推行和支持的一大内容,符合国家政治、经济等全方面发展的需求,用其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企业文化的层次和内容,督促基层单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要着重于内部的管理和员工之间的和谐,更要将企业文化的基石打牢并带入社会。
3.加强二者的组织保证。国有企业思想政治与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我们仍要注意二者根本性的不同,要建立健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机制,不能随意而做,对于二者联系部分做出的决策,要保证充分考虑领导、运行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基层单位管理团队和党工部团队之间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防止由于团队之间的程序原因拖延时间,影响基层单位工作效率,造成不良影响。为保证工作和办公程序的高效性,基层单位内部要形成良好的企业制度,组织分工要细化明确,干部管理要落实到实处,个人责任制的实施是增强个人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重要规定,员工之间的互帮互助和监督管理更能促进个人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篇2
一、在先进性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学习,更新发展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先进性建设要以搞好思想武装为前提。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首先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打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更新发展观念,并用其指导各项工作,制定出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路线、方针、政策,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科学发展观。必须以宽广的眼光观察社会发展,正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新变化,善于理性思维,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必须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单位和市场等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从而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必须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地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根据国情和现实可能性,分阶段稳步推进,既要积极奋斗又不能急于求成。
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过程中,组织党员学习要经常化、制度化,学习的重点就是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央有关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增强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就必须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采取切合广大党员实际、为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党员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查找问题,讨论问题的症结所在,纠正各种不符合科学发展的错误观念,真正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长远发展、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解决好。
二、在先进性建设过程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优化领导决策机制,创造公正合理的环境,协调好各方面利益的关系
要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就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府职能的转变,继续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优化公共政策的输出机制,使党的各项政策发挥好调节利益关系的作用。政府职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要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府职能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政府职能的分类和科学界定,政府职能方式的要求和职能关系的划分,政府职能的实现机制和保证措施等。
各级政府在转变职能中,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推动全国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市场机制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自主创新和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样,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顺利推进,党的先进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三、在先进性建设过程中要突出工作重点,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篇3
文章标题:谈科学发展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关系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政绩观则是领导干部对履行职责所取得的成绩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但在实际生活中也存在着发展观与政绩观相脱节的现象,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把握发展观与政绩观的辩证关系。
发展观决定政绩观,政绩观影响发展观
从哲学意义上讲,发展观是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发展观决定正确政绩观,真正坚持科学发展观,必定会坚持正确政绩观。一方面,政绩是相对于发展而言的,是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谈论政绩就意味着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某种发展;离开了发展,谈论政绩就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逐步导致什么样的发展观,政绩观的变化会对发展观带来重大影响。总之,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统一。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研究解决发展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正确政绩观强调的是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政绩,政绩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展观与政绩观之间的辩证关系表明,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的基础,树立正确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和具体体现。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谋发展、创政绩,才能创造出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决定了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正确政绩观的根本价值标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创政绩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又要坚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这就决定了创政绩必须坚持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这就决定了在创政绩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局部与全局以及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当代与后代之间的关系,保证发展的连续性、长远性和稳定性。
以正确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正确方向。
以正确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政绩。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看经济发展,又看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既看城市发展,又看农村发展;既看经济增长情况,又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主观努力,又看客观条件。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使政绩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就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考察政绩,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感受,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政绩的根本标准。
篇4
关键词:国有企业;环境恶化;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引言
截至目前,确保企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不只是每个企业必须担负起的责任,同时也是生态建设、文明发展的要求。国家为了推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稳步发展,确保自然与人和谐发展,对此采用宏观、协调的发展策略,减小GDP(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也要求各个企业不断调整产业构造,放弃传统粗放型经济形式,这样才能达成企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企业发展牺牲环境,往往重视经济利益而忽略环境保护,造成环境恶化日趋明显,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为了遏制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容貌,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下,国有企业以“经济利益与绿色环境协调发展”为主旨,摒弃过去“先污染、后治理”错误思想,从企业发展源头抓起,采取控制污染源、增加企业效益、加大环保投入、降低能耗等一系列措施,使得企业效益得到了提高,环境问题得到了改善,实现企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1环境恶化的原因
环境恶化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具体如:国家经济政策忽视了环境保护要求;地方政府或企业为了短期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最后造成苦果。
1.1政府过于看重国民生产总值的单一模式
事实上,环境保护经常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其首要任务是脱贫,所以很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意识到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的重要意义,开始深入环境保护工作。从世界产业革命发展历程来看,将经济建设放在第一的结果是经济迅速发展,同时环境迅速恶化,甚至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与健康。若能正视污染损失、国民生产总值,那么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危害。从国内外环境污染与经济建设过程来看,政府在经济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1.2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地位与利益问题
部分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甚至违背《环境保护法》相关要求。国内温饱基本问题解决后,各地都制止了毁草开荒、毁林开荒等破坏环境的行为,也出现了退耕还林的势头,但在工业迅速发展时期,各种废气、废物的排放量骤升,很多国有企业将利润作为目标,没有遵守《环境保护法》相关要求。部分地方政府与企业决策人员缺乏经营资源的意识与危机,恶化的环境未得到改善,新的污染问题又出现。
2环境保护与企业间的困局
企业能否长期立足于市场,其关键是坚持生态保护战略。但事实上,很多企业在产业升级与调整中,生态环境与企业发展总会存在无法规避的平衡问题,使企业陷入两难境地。鉴于此,企业必须想方设法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也是当代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两者关系具体可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2-3]a)部分企业高瞻远瞩,在调整企业升级过程与结构时,紧随时代步伐,改变之前“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始终坚持可循环的发展模式,力求最小环境污染,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也有益于企业长期发展;b)部分企业虽以“先污染,后治理”为发展方针,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但方针路线无法长期适用,破坏了生态环境与企业之间的长远发展,造成环境污染且遏制不及时,给企业财力、物力与人力带来了极大的浪费,都对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c)部分企业以“边污染,边治理”为宗旨,视利润为根本目标,缺乏生态保护意识与环境理念。利益高于一切,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与企业发展无法协调的难题。综上,生态环境与企业经济利润之间的矛盾是制约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它要求企业在自身发展与建设中必须权衡两者关系,从根源上牢固树立环保观念,为长期发展作规划。
3国内企业和环境发展潜在的问题
3.1企业循环经济滞后
当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在发展中缺少环境保护意识,视经济为第一位,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放或放置于环境中。部分企业开始从城市向农村与郊区转移,因农村在环境检测上不够专业,致使田地、河流、空气遭到严重污染。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企业配置较完善的污染物治理设施,企业不愿投入更多资金。这些都是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障碍。
3.2工业三废没有及时得到控制
从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来看,工业三废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生态环境发展。企业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主旨,提高废物处理及利用率,推动环境保护与企业和谐发展。但很多企业忽略环境保护工作、环保技术与设备成本高等都是制约企业高速发展的因素。企业为节省成本存在侥幸心理,致使污染废物没有及时处理,造成环境污染。
3.3企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机制还未得到完善
目前,国内生态环境面临着资源紧张、污染加剧、生态退化等问题。由此,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有效机制被提出,但生态文明需要依赖产业结构与企业发展模式调整,需降低产能利润控制污染,这样会制约企业的发展构架与经济目标,企业无法实现利益平衡,同时也阻碍了生态建设与文明发展。对此,在现实工作中,企业需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结构,增加节能环保投入,实现环境与经济利益协调发展[4]。
4推动企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策略
4.1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循环经济建设
循环经济的提出,其对象是传统经济建设中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部分与资源浪费,同时也是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充分体现。其工作目标要求做好生态环境设计与规划,形成不同产业链之间的废物利用、资源共享,让相关资源得到充分使用,让企业达到清洁生产、绿色工业的要求。为了达成生态环境、社会、企业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必须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作为根本目标,然后再对生态资源进行最合理、科学的使用。
4.2增加环保资金投入优化环保技术设施
科技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也是如此。针对工业三废问题,企业必须增加投入,严把技术关,同时加大奖惩力度,借助监督、检查,从根本上保障企业建设与发展。同时对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对不合理企业进行查处并整顿。另外,企业要合理优化资源,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充分利用合理环保工艺与技术要求,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减少资源消耗,并做好废物再利用工作。
4.3做好企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制度建设
从企业发展源头上确立相关制度,做好监管工作,树立危机意识,及时清除潜在隐患,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优先的思想方针,形成一套可行的制度标准。对于环保意识淡薄、造成环境恶劣影响的企业,企业相关部门应作出惩处,这样才能让保护生态环境从企业内部抓起,牢牢夯实环境工作的落实工作[5-6]。
5结语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下,为了生存环境更美好,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原则,时刻做好预防工作,不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在环境与企业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推进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竹麟,许煌基.企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6(5):98-99.
[2]江若琰.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23-24.
[3]胡安安.循环产业集群的演化机理与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78-79.
[4]李斌.企业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访TNC中国首席代表张爽[J].新财经,2011(10):96-98.
[5]陈宇,杨翠柏.论《能源法》环境保护价值及实现进路———以完善企业环境责任规范为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3):52-59.
篇5
关键词:农村 养老保险制度 影响因素 发展策略
在推动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养老保险的实施需要将养老理论与农村实际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下面从我国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环境以及影响因素的角度进行养老保险分析。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使得绝大多数居民的温饱已经基本满足。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分布较广,人员素质较低,农村养老机制难以全面推行。在这一过程中,三农问题成为了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大量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有些学者认为,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在于模式的革新。从新世纪的建设发展情况看,农村和谐社会的筹划建设,需要社会保障体系合理化建设的支撑。
(一)农村的经济现状
在我国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农村经济体系的建设逐渐加快了步伐,农村社会正从单一的农耕社会朝着农耕与手工业并存的方向发展。可见,外部环境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全国各地广大农村的发展。我国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基本养老体系的建立。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成为了可能。
为保证养老保险体系的顺利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还需要加强对基层信息的调研分析,这样才能让农村村民拥有更好的生活保障,并完成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国家的建设力度在增强
从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建设情况来看,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加强,居民的个人观念在不断地更新。从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有关养老保险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社会各方对养老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的投入也越来越多。
(三)体制建设逐步完善
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还在继续,并且其已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从近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地探索进步。例如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建设一体化的改革中,融入了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建设,政府通过全面的改革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养老政策,实现了具体措施的可操作性,并在制度上完善了经济转型期间的农村体制建设。
总的来说,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体制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有序发展,实现了经济的综合发展,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因素
当然,我国农村还存在着养老保险推进困难等问题。这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农民的传统观念密不可分。
我国有些农村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中,这需要分析农民日常的生产需求,并对农业社会的保险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养老保险形式调整。
外出务工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必须与城市发展、农民基本生活状况改变等问题进行综合考量。相关部门应关注农民生存空间问题,加强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并通过农村科研,完善保险制度,从而实现农民的老有所养。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农村养老资金的标准化管理,提高养老金的透明度,从根本上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策略
(一)明确养老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从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社会制度随着人类的发展在不停修正、改良。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况看,社会经济的基础建设已经接近尾声,除偏远山区以外,其他地区的基础建设基本满足了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增强社会保障性设施的建设、制度的完善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而功能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为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为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劳动力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也可以极大地促进人均GDP的提高。
(二)结合农村现状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整
从现代农村社会的经济建设体系来看,养老保险的模式还须进一步调整,而这一调整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农村的基本现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调整,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还应当充分考虑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区域差异性。另外,农村劳动力的分布状况也是必须考量的因素之一。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来看,政府在提高土地对农民保障力度的同时,还要转变传统家庭养儿防老的思想,让农村的老年人明白,依靠基本的养老保险体系实现自身养老的重要性。可以说,某种程度上,转变传统的农村养老思想是新型养老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行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当注意对传统文化的复兴,让老人在传统文化中,获得更多的精神依靠,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的社会生活。在养老模式上,农村可以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养老院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三)养老保险建设中的战略方针
针对我国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策略,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第一,相关部门可以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设计出发,完成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综合建设。通过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可知,相关部门应避免因名不副实、理念偏差、政策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的养老制度不能贯彻的问题出现。
第二,相关部门应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应杜绝基金管理不完善问题,同时应调整机构的运营成本,挑选高素质人才进行管理,杜绝因个人因素导致的挪用公款等现象的出现。
四、总结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安定和谐需要建立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如果农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他们对社会的依存感就会出现偏差。这个问题将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综合管理,实现农村现代化养老保险体制的合理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军伟.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1(4):77-83.
篇6
一、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工作
生产经营是企业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创财富、为社会创效益的根本途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围绕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确立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安排工作和步骤,落实计划和措施,追踪生产经营的多个环境,实施全方位服务,贴近生产经营机制改革,随着生产经营的运行轨迹去发挥作用,真正把主动、热情、积极、有效地为生产经营服务作为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准则。要把握好生产经营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摆好位置,在调动职工积极性、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上多下功夫,充分发挥启迪作用、引导作用、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体现自身价值。
二、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离不开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舆论为经济工作服务的功能,一是要加大企业经营的经济活动的宣传力度,对重要的会议、部署、重大的经营决策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人员,组织宣传报道,搞好重点宣传;二是要正确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对影响和阻碍生产经营和危害社会稳定的现象勇于揭短、敢于批评,以利于改进工作,保障生产经营正常运作。在舆论导向上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使其成为树立正气、抵制歪风的强大武器。
三、提高职工素质,造就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
篇7
一、准备工作充分,确保了牧区党员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由于本次牧区党员巡回教育活动与制片工作要同时进行,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合理安排、抓紧落实,切实做到“两个到位”,确保了两项工作都能有序进行。
1、安排部署落实到位。及时下发了裕党组*号《关于开展牧区党员教育活动的通知》,从时间安排、设备保障、人员落实、教育内容等各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首先,明确了本次教育活动每个乡场集中学习三天,县派巡回教育组负责授课一天,乡(场)教育组负责授课两天。为切实结合乡场工作的实际,电教办在充分征求乡里意见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与乡场其它工作相冲突。其次,确保各乡场党委电教设备要完好,这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我们通过电话逐个乡场联系,对个别设备不足的单位由我办负责提供。第三,明确了参加培训教育的对象,即:牧区的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牧区“双向培养”活动对象。
2、组织领导落实到位。为防止本次活动走过场、流于形式,确保工作富有实效,我们逐级成立了牧区党员巡回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党校、畜牧局配合,抽调业务素质强的干部组成县派巡回教育组,各成员明确任务、分工负责、提前备课。各乡(场)党委也分别成立了牧区党员教育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组织干事亲自授课。
二、教育内容全面,使牧区党员教育活动扎实有效
我们按照“提高素质、加强管理、面向基层、讲究实效”的总体工作方针,同时结合县情,在选择教育内容上着重把握四个原则:一是始终坚持贯彻党在农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紧紧围绕发展农牧区经济这个中心;三是坚持以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牧民群众为重点;四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牧区实际出发。县委组织部一名副部长带队自始至终督导巡回教育的全过程,采取了播放电教片、讲课、座谈讨论等形式,每一个点均保证教育时间在5小时以上。
1、加强了对*、“*”重要思想、*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教育。一是以讲解的形式学习*和*届三中全会精神,明确了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掌握党在农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加强党性教育,学习党史、新《》和党的基本知识,明确了党员在享受权力的同时,有责任、有义务带领群众共同走上富裕之路。
2、加强了对县委九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学习,结合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各乡(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经济发展思路、具体措施来教育和引导广大牧区党员要立足两大支柱产业,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依托地缘优势,突出发展以巴什拜羊为主的养殖业,不断增强他们带头致富的本领。
3、加强了对有关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文件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引导牧区党员正确认识全面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对提高党员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广大牧区党员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想。
4、加强了对科技知识的学习。结合“农村党员电教科技工程”的实施,要求畜牧局切合实际,把实用科学养殖技术带到牧区去,向牧区广大党员和群众宣传先进的实用技术,扭转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经营的传统观念,使他们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谋发展的思想,走科技兴牧的路子。
三、活动效果明显,牧区党员教育活动真正成为加强我县牧区党员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
我们开展牧区党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乡场工作和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本次活动的扎实开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是进一步促使各乡场党委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并以此为契机,牢固建立牧区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使牧区党员教育工作常抓不懈,在牧区逐步建立一支重学习、讲党性、用科技、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党员干部队伍,有力地推动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是从思想、文化领域着手提高牧区党员素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牧区党员、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和我县农牧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思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不断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以新思路、新举措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出他们在经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从而使农村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裕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很多基层党员观看电教片、上党课后很受鼓舞,有了自己的想法,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告诉我们牧民思想保守、信息闭塞,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掌握的还太少,这是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帮助我们找准了今后牧区党员教育工作的重点。
三是为积极推动“双向培养”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平台,使“双向培养对象”能够以此为契机相互学习和交流,一方面致富能手向党员传授先进的致富经验,另一方面党员干部帮助致富能手提高对党的认识。
综合分析这次牧区党员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发现了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篇8
强化一个新班子
村支两委班子,是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带头人,是村民群众搞好经济、促进发展的领头雁,在面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处于农村一线的村班子干部思想观念如何、工作水平如何、作风转变如何,直接关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基层村班子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为政治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基础,为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的导向。可以说,农村班子的强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杨梅山村通过“两推一选”的办法,根据群众的意愿,把党员群众拥护、工作能力强、有服务意识和有发展干劲的村委会主任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把年轻有为的村民小组长提为村委会副主任,进一步强化和充实了村班子力量。从新班子建立以来,由村支两委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共新修社道5条,近10公里,维修村道4公里,整治山平塘5口,打井90余口,充分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难、行路难、发展难的瓶颈问题,也结束了村民种马铃薯、卖马铃薯时肩挑背磨、人背马托的历史。
培育一批新农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达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生活富裕。然而,富裕的生活不是他人赐予的,要靠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自己来创造。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有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杨梅山村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的作用,在全村培养了致富带头人21人,培养乡土人才54人。一是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由村上主办,聘请县、乡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主讲,采取集中培训、院坝培训和茶馆培训等多种方便群众的方式将马铃薯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送到村,送到组,送到户。二是开办村图书室,集中存放农业科技图书和报刊杂志,使村民在农闲时或茶余饭后可以走进图书室了解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三是设立两个农技报务热线。白天拨打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电话,晚上拨打驻村干部电话,方便村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不懂、不会的技术问题能及时得到解答。
发展一项新产业
篇9
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在此,总书记科学把握了工业化、市场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矛盾,站在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部署。既符合国情世情,又顺应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变化,意义十分深远。
第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针从“多快好省”、“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多快好省”是上世纪50年代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核心要求。上世纪90年代初以后的一段时间,我国提出了“又快又好”的说法,“快”在前,“好”在后。而现在提出的是“又好又快”,“好”在前,“快”在后,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字顺序的变化,应该说体现的是中国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06年GDP突破20万亿元,年均增长9.7%,在世界上的排位,由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GDP,1981年―1987年,在300美元以下,1998年突破800美元,2001年突破1000美元,2006年又上升到近2000美元。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供求格局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变化,产品短缺得到改变,卖方市场初步形成。同时,也使得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进入由中下等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准过渡的状态,而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实现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是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以及当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现实来看,进入工业化加速期的国家通常意味着经济进入了一个相当长的持续高速增长期,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快速增长已不是难点。如何让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这是因为,各国工业化加速时期往往也是技术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收入结构、市场组织结构等变化最为急速的时期。随着以一般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向以重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的推进,资本问题、技术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排斥问题等等都会十分尖锐。因此,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的我国,快速增长已不是主要矛盾,如何让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针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书记提出,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总书记在这里指明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把原来大家经常使用的提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改变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家知道,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论题之一,先后出现了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加深了人们对经济增长动力因素的认识。人们发现经济增长的推动依赖于土地、劳动、资本的投入,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知识的积累,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提高,依赖于制度的完善。在此基础上,人们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即以上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主要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实现经济增长。一般将主要依赖于土地、劳动、资本投入的经济增长称之为粗放式经济增长,其主要特征是规模的扩张;而将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知识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制度完善的经济增长称之为集约型经济增长,其主要特征是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效益的最大化。从这里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发达国家为对象的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分析范式。而发展是进入成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主题。与此相伴,产生了指导经济发展的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它研究发展中国家从落后状态发展到现代化状态的规律性,发展方式指的正是这样一种过程。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可以使我们更加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但是,2005年的人均GDP仅为1716美元,世界排名108位,相当于美国的1/25,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大体上与刚果、摩洛哥、乌克兰等国相当。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基本现代化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要研究经济增长方式,更要研究经济发展方式。
总书记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的理解还有一层意思是,我国经济增长虽然很快,但“四高一多”(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任务虽已提出多年,但至今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很大。因此,在一般的调节手段和政策设计上进行调整,是不足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的,必须进行发展观念上的深刻反思,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能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真正转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作者系南京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责任编辑:戈尚达
篇10
[关键词]开发式扶贫方针;参与式扶贫体系;完善与拓展
[作者简介]龚冰,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经济师,广西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1―0045―03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期评估结果显示,纲要实施5年来,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927万减少到2365万,减少了562万;低收入贫困人口从6102万减少到4067万,减少了2035万。同时,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2005年,时任世界银行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在访问中国时说:“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脱贫人口在发展中国家脱贫人口中占75%,这是一个惊人的事实,中国的减贫成就举世瞩目。”
与此同时,数据也显示,我国减少贫困人口的速度明显趋缓。20世纪80年代,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370万;90年代年均减少620万,进入2l世纪年均减少只有150万。于是,对如何解决剩下的20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的问题,有关讨论提出了多种解决办法,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开发式扶贫为主的方针已不适应新阶段的扶贫形势,扶贫应以救济救助为主。目前农村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只要国家财政给每个贫困人口提供1000元生活保障,也就是每年拿出200多亿元,农村的贫困问题就可以彻底地解决。另一种观点认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农村贫困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简单地用低保的方式解决现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否定开发式扶贫方针,这种观点并不符合我国农村目前贫困问题的实际,也不符合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基本方针,不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笔者在同意后一种观点的同时认为: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表明,开发式扶贫方针是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必须坚持。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开发式扶贫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行完善与拓展。
一、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必然性
回顾我国扶贫工作的历程,根据推动减贫的主要手段,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一是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我国基本采取传统的社会救济扶贫方针,政府通过一系列强制手段和制度变革实现城乡居民之间分配平均化,总体上避免了贫困程度的加深;二是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大规模减缓贫困,这一阶段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逐步形成了我国农村扶贫的基本方针,即开发式扶贫。
开发式扶贫是对过去传统的救济式扶贫的改革与调整。经多年的实践,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2001年我国政府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指出,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鼓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改善生产条件,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据此,开发式扶贫方针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1)倡导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贫困农户中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2)针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国家安排必要的以工代赈资金,鼓励、支持贫困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3)国家安排优惠的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重点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相应的加工业项目,促进增产增收;(4)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5)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发展后劲。
从国内外实践看,二十多年扶贫开发的巨大成就证明了这一扶贫方针的正确性。现阶段乃至一个更长的时期,我国扶贫工作仍然需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为主的方针。
首先,开发式扶贫符合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构成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研究,在目前农村2000多万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中,只有7%是丧失劳动能力需要救济救助的。而93%是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开发式扶贫脱贫致富的。同时,这2000多万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其中87%在l亿多人的群体中波动出现。国务院扶贫办通过建档立卡,基本摸清各地扶贫工作对象的总量为10698.9万人。只有逐步提高这1亿多人的自我发展能力,才有可能稳定地解决贫困问题。
其次,开发式扶贫不仅是为了解决贫困农户的温饱问题,而且是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解决贫困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以救济救助为主,显然难以达到这个目标。而且,过于强调以救济救助为主,不利于贫困人群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最后,开发式扶贫已成为国际反贫困领域的共识。是采取救济救助的办法,还是实行开发式扶贫,在国际反贫困领域一直存在争论。现在,即使是实行普遍福利制度的西方国家,也在对过度的社会保障进行检讨,强调通过加强培训、促进就业等方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人摆脱贫困。经过几十年实践,美国经济学界和政府在扶贫问题上形成的主流认识是,必须以提高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主。2004年5月,世界银行在上海召开全球扶贫大会,就是肯定和推广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经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我国共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也是为了推广中国的扶贫模式。
国际经验进一步显示,无偿援助或补贴无益于穷人的发展和摆脱贫穷,反而会助长他们的依赖思想。应当使扶贫项目最终能促使穷人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其经济发展即使在外力援助撤出以后仍能持续进行(外力帮助在开始阶段不可缺少)。只有采取措施从以下方面建立和培养穷人的能力和素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穷人的贫困问题,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这些能力和素质包括:认识到摆脱贫穷主要靠自己,而不单靠外援;掌握实施发展项目的必要认识;挖掘自己的资源,如储蓄,从小规模项目开始,然后再利用外部资源;获得管理和技术技能,包括提高文化水平、掌握会计知识和有关生产技术等;建立能保证穷人有充分参
与机会的组织,发展横向和纵向联合,形成组织网络;学会使用政治手段,如争取实施法律赋予的权利,向政府争取新权利,与各种盘剥作斗争,让社会能耐心倾听穷人的要求等。这些是救济式扶贫方式无法达到的。
当然,应该看到的是,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未能覆盖全部贫困人口;相对注重生产性活动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对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及能力培养关注不够;扶贫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全过程贫困人口参与不足;总体上扶贫效果可持续性不足等。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开发式扶贫的内容需要拓展和完善。
二、开发式扶贫的内容拓展与完善
(一)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贫困人口的能力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人。重视教育和教育设施投资,尤其是初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对贫困地区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是世界各国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普遍经验之一。研究表明,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除了经济收入的差距以外,更显著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水平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文化、劳动、技术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差距。因此,进行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从长远看是减轻贫困的根本性措施。马来西亚在20世纪70~80年代,发展经济和减轻贫困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其中对教育的投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60年代中期起,马来西亚政府就开始增加教育投资。70年代初马来西亚实行新经济政策后,1972~1977年间,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占国家财政预算总额的22%,提高了国民教育水平。1987年全体国民平均受学校教育的时间,男子为7.5年,女子为6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70年的50%降至15%。教育对贫困的减轻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如印度尼西亚、韩国、我国台湾、泰国等)的经验也都证明了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发展和减轻贫困的重要作用。
根据新的扶贫任务,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开发主要包括:一是在继续从事自然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实用技术的教育来增强开发的技术含量。这样既可以提高资源开发的效率,又可以更多地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是增强农民适应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三是提高贫困人口流动与就业能力,这是今后人力资本开发的主要方向。
目前在扶贫工作中,能力建设的主要障碍,一是观念:扶贫规划长期以来是上级行政部门及技术支持部门操作和控制的过程,缺乏以农民为主体和中心的工作经验,对村级参与式规划还存有疑虑。目前,14.8万个重点扶持贫困村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规划,如何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统一认识。二是支持村级参与式规划及其实施的能力建设还是空白:一方面,扶贫系统领导部门能力与技能的建设亟须加强。很多扶贫领导部门的有关人士对村级参与式规划、实施等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知识。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以往的扶贫方法上。另一方面,村民是村级扶贫规划与实施的主体,也是扶贫的主要对象。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不知道参与式,更不要说参与式的真正含义和具体操作方法。村民对参与式的理解就是投劳、投工参加到项目实施中。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给予重视,始终贯穿扶贫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二)构建参与式扶贫体系。促进贫困村自组织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就贫困村而言,参与式扶贫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行政村为基础,采用参与式的理念、原则和方法,组织、引导、发动群众制定、实施、管理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并监测、评价每一个项目的质量、效果和影响;二是以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为载体,培育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程度和能力。参与式扶贫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包括: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质量;转变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方式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贫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参与式扶贫开发中的作用;为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实施管理小组和监测评价小组真正发挥作用提供制度支持;将培育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作为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的重要工作内容;以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为载体,全面提高贫困村现有基层组织的参与和管理能力;围绕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的实施管理、监测评价,以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活动开展有效的培训;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制度建设。
(三)注重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网
对于大多数贫困地区来说,开发式扶贫是最有效也是唯一可行的途径。但那些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的穷人,或没有劳动能力而又无人赡养的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并不能从开发式扶贫中直接受益。由政府直接向穷人发放救济食品或衣物,是解决这部分人温饱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全部或部分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口,应当主要依靠社会安全网的建立来进行减贫。社会安全网的建立和完善,主要措施应包括:以保障城乡居民的最低限度生存需求为宗旨,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来确定合理的保障标准;扩大保障面,争取将所有应保人口都纳入保障的范围;在城市地区,应以完善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为核心;在农村地区,采取措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资金的筹集机制,增加上层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社会统筹的程度。
- 上一篇:单位廉洁风险自查报告
- 下一篇:养老院整改措施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