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中心知识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06 17:3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共享中心知识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共享中心知识管理

篇1

高校知识管理不仅具备知识管理的共性,还有其特殊性。高校知识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新的价值取向、新的发展理念、新的领导方式、新的组织文化及新的分配理论。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创造价值主要靠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人为中心尤为突出。所以高校的知识管理就有了新的价值取向,即以知识为中心的人性化的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对任何组织来说不创新就会灭亡,高校亦如此。高校是知识创新的源泉,要担当起知识创新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知识的管理就是促进知识创新及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领导者的职能是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充分发扬民主,做到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领导。知识只有实现共享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在开放的知识交换状态下知识才能增值。高校要有相互信任的氛围,工作人员之间相互信任,彼此交流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尤其是高校跨学科的知识共享。传统的分配理论主要是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高校知识管理提出了新的分配理论,即按知识价值进行分配,这一点已经得到众多高校的认可。

二、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因素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如图1,主要包括文化力、学习力、管理力和创新力四个方面。文化力是指高校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高校的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对员工有一定的感召力,会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在高校的管理制度和行为上体现出来,从而激励学习力和创新力的产生。所以,把科学的高校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有利于培育高校核心竞争力。学习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高校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和交流,使知识得到积累,为创造力的产生奠定基础,才能保证管理力的提升,为文化力的升华提供精神能量。学习力增强了,管理力、创新力和管理力才能凝聚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管理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高校中的各种要素、各种能力和资源都离不开协调和管理的整合,没有高校的管理力,高校的知识资源就不会发挥最大作用,就会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管理力的作用是为高校核心竞争力保驾护航。创新力是高校竞争优势的直接体现,创新力的形成离不开有效的组合和制度保障,最终通过创新成果体现出来。高校能否保持竞争力取决于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力为高校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提供能量。竞争四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们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推动核心竞争力动态发展。

三、高校知识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高校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提升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将知识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把最大限度地利用知识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高校知识管理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构建一个高校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交流的知识网络,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转换,并在转换中创造、积累和运用知识,提高高校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最终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高校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知识共享、知识创新,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在教学和科研中取得的知识和经验如果能够经常交流和共享,不仅能使其他老师受到启发,提高科研水平,也能使自身的经验升华,实现知识增值。在知识共享过程中,要克服知识共享障碍、形成知识共享文化、建立有效的知识共享机制、完善知识共享的条件。高校知识管理不仅要做到知识共享,还要不断进行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在现在的信息化社会成为高校知识管理的重要目标。高校知识创新主要是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对知识进行转化实现的。主要包括从隐性知识到新隐性知识的转化,即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即外部化;从显性知识到新显性知识的转化,即组合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即内部化。知识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所以高校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核心竞争力。

2.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核心知识竞争力

高校内部的隐性知识成为高校的核心知识,具有独特性和难以模仿性。高校对核心知识资源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决定其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校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核心知识的竞争,对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实质上就是对核心知识的管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要通过知识管理才能得到有效的培育和升华。高校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见图2):师生的知识和技能、高校技术系统、高校管理系统、高校价值系统。师生知识技能和技术系统构成知识储备库,管理系统和价值系统构成知识整理和控制系统。

四、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强化组织学习,提升高校学习力

组织学习是高校学习竞争力的源泉,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做到几点:变革学习理念,“自我超越”;明确学习和管理目标,构筑“共同愿景”;进行团体学习,形成组织障碍;着眼全局,克服学习中的障碍。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具备一定功能的知识仓库,共享和转化隐性知识,存储并检索显性知识,分析储存知识,创造并反馈知识。

2.强化战略整合,提升高校管理力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提升管理力离不开战略规划。对高校来说,提升管理力关键在于推进战略管理、整合战略资源、优化高校组织结构。制定有效的战略首先要分析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等外部因素,然后结合高校内部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准确地进行战略定位,合理选择战略类型,科学制定战略规划,最后才能制定出与学校相匹配的战略规划。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要能够对高校战略进行重组、开发和整合,才能有效提升高校的管理力,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3.强化知识创新,提升高校创新力

知识创新主要是通过知识转化实现的,高校的知识创新主要是通过学习、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现出来。对知识创新过程具有主要影响的两个方面是观念和制度,所以我们要做到观念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从观念上要树立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和教师为本的教育发展观,要树立学术自由的教育发展观,要树立开放办学的教育国际观。从制度上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创新科研机制,创新人事分配制度,以保证学校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4.强化文化战略,提升高校文化力

篇2

关键词 知识供应链 知识星座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分类号 G350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应用,人们日益关注企业管理创新,知识管理正是管理创新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由于知识管理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竞争优势密切相关,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根本上讲,知识管理是为了提高组织执行效率而进行的一项有意识的组织战略,能使组织中的员工在正确的时间获得正确的知识,并帮助员工共享信息、利用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核心是建立一个标准系统与弹性结构的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充分理解和使用。因此,企业知识管理当中不可避免地涉及知识的产生、获取、传递、利用,从而形成知识流通的链式结构,可以称之为知识供应链。随着发展,我们发现,知识在企业内外部的流通,并不单单呈现出一种链式结构,而是一种更为错综复杂的过程,在此,通过对知识供应链相关理论的学习、理解和深化,笔者尝试提出“知识星座”这一概念,用来描述知识在企业内外的传递。

2 知识供应链理论

2.1 知识供应链的概念

知识供应链的概念是从供应链中引申而来的。目前,对知识供应链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简单来说,知识供应链的概念可分三个层次:①微观层面,指知识单元从创造到利用的全过程;②中观层面,指知识机构从创造知识到利用知识的全过程;③宏观层面,指知识产业(行业)从创造知识到利用知识的全过程。

目前,对“知识供应链”相关定义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国家宏观层次和企业微观层次。宏观方面提到的“知识供应链”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即以国立公共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体系。微观方面,一些学者在研究知识型企业的知识管理时曾提到过“知识链”(knowledge-chain)这一概念,他们认为:“知识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知识为中心,形成围绕知识的投入一转化一创新的无限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人都被一条无形的链所联系,这个无形链就是知识链”。而知识链管理的具体方式就是将各部门和个人的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智力资源进行集成,形成一个知识库。该知识库要有一套系统来支持和服务,通过安全措施和网络权限控制,员工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

概括以上微观层次上“知识供应链”的概念,可以得出,知识供应链是以满足知识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流的活动即知识创新,形成知识的生产、收集、组织、存储、利用等一系列过程,将知识的供应者一创新者一使用者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与整体优化目标的功能链结构模式。

2.2 知识供应链的相关模型

目前提出的知识供应链概念模型普遍集中在企业微观层面上。图1为企业知识供应链概念模型,主要反映企业内部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的整个过程以及知识在企业内部各个组织模块中的流向。图2为知识链模型,描述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知识的获取、选择、生成、内化、外化的过程,指出知识链强调知识的学习和产出,并需要来自组织的资源支持,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或其他组织的竞争能力。图3是基于工作流程的知识供应链模型,描述了个人与外部信息环境之间的知识交流、个人知识生产和创新及个人将知识作用于实际业务工作,并创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的整体流程。

2.3 企业知识供应链的主体构成

构成企业知识供应链系统的主体主要有企业家、R&D人员、技术工人、销售人员。在已提出的企业知识供应链的主体构成中,有一个“核心主体”的概念。核心主体是实现企业知识供应链运作的动力所在。企业知识供应链系统中,企业家是企业知识供应链的核心主体。作为知识供应链的管理者、策划者、组织者,企业家决定着知识创新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更有效地协调与整合其他行为主体的创新活动,以减少交易成本,便于知识管理与决策。其他行为主体则是作为协同主体,发挥参与、配合的作用。核心主体与协同主体之间的这种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在供应链上流动时,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各种行为主体间的关系不一样,其中必有一个创新行为主体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我们将这种主体称为知识供应链的阶段性核心主体,其他创新主体则为阶段性协同主体。

2.4 知识供应链理论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知识管理当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及获取范围不断扩大,知识活动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家、R&D人员、技术工人、销售人员,而是逐渐扩展到顾客和上下游企业、物料供应商、商业伙伴、联盟、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等。已有的知识供应链理论并未将以上各个与企业知识供应相关的知识活动主体完全纳入链式结构中,也未对各主体间的知识传递关系做很好的描述。

其次,企业知识活动中的知识流向并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可能跨越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进行传递。在知识活动中,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向不同的部门获取尽可能多的、不同层次的知识。比如,企业管理者可能希望从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了解他们对企业今后发展的一些看法,既包括策划人员、研发人员、执行人员,也包括普通的操作员工。同时,普通员工也被鼓励向上层知识主体学习,提升知识层次,发掘自身潜在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在企业构建的知识库中,知识可能来自于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因此,知识的传递并非是单向链状的,而是多向发散式的。

再者,已有的知识供应链概念模型当中,更多的是强调一种物料供应链当中所伴随的知识流,而没有体现管理中的知识传递。按照这个观点,企业中各物料生产部门和个人占据知识供应链上的一个位置,成为知识供应链的一个主体,位于最上游的主体是知识最初的提供者,各主体继承其上游主体提供的知识,并不断地对此加以补充,最终传递给供应链中的最后一个角色――顾客。随着全球竞争、市场变化的加剧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这种装配线式的知识流通逐渐被打破。管理创新中出现的扁平化组织,带来了构建网状信息结构的需求。其特点是:①组织层次少;②部门间地位平等;③中心机构的任务是支持和协调各工作部门顺利完成各项工作;④下级部门有处理紧急事件和进行部分决策的权利;⑤鼓励企业内部相互学习和交流;⑥员工的晋升取决于能处理更多工作的能力。因此,适用于这种组织形式的信息结构强调知识互动,并具有网状特点,水平部门交流与人际交流大大增加,使得企业中的知识交流不再停留在垂直线状的传递形式。

3 知识星座

3.1 知识星座概念的提出

笔者在总结以上知识供应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提出・“知识星座”的概念及其模型。这一概念思想来自于迈克尔,波特等著的《战略――45位战略家谈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一书中,理查德,诺曼所写的《从价值链到价值星座――设计交互式战略》。之所以能借鉴“价值星座”这一概念,是因为战略决定着企业的价值活动,而知识需求和应用是因企业的每一项价值活动而存在的。价值星座的出现,直接造成了知识流传递应用过程结构的变化。现今企业知识来源不断扩大,知识密度不断增长,企业要求尽可能抓住一切可以获取企业相关知识、挖掘潜在知识的机会。知识供应链不能体现企业知识系统里关系和角色的复杂性,而知识星座正是为了反映这种复杂性。知识星座强调以下几点:①企业知识流中涉及的主体有管理者、研发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顾客、上下游企业、商业伙伴、同盟者及与企业外部环境相关的组织和部门,如政府部门。②知识星座中各主体之间的知识交流可以是任意主体之间的任意方向的传递。③知识星座当中存在一个企业知识平台,包括企业知识库。这个知识平台主要用来收集、存储企业内外部知识,既包括结构化信息,也包括非结构化信息,同时提供知识无障碍传递和知识共享的渠道。④知识星座的构建是与企业价值活动相适应的,企业的战略目标决定知识星座的形成。

3.2 知识星座的模型

在此,笔者提出了知识星座模型。具体描述如下:首先,企业需要构建一个自身的知识平台,并通过收集企业内外部知识来充实企业知识库。其次,管理者、财务人员、研发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顾客、上下游企业、商业伙伴、同盟者、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都被纳入企业知识系统,他们环绕着企业知识库,既向知识库提供知识,也从其中获取知识。需要指出的是,出于自身知识保护的目的,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商业伙伴、同盟者及外部组织之间的知识交换更多地是处于“获取”状态,因此笔者用虚线单向箭头表示该知识流向。再者,企业需要在知识平台上建立尽可能多的知识通道,以便知识可以在任意两个主体间传递。图4中的企业知识库外圈就表示知识通道,里面的双向箭头表示知识在通道中的传递可以是任意方向的。如管理者可以从企业知识库中获取知识,也可以直接从研发人员、销售人员那获取知识。最后,所有主体之间、主体与企业知识库之间的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

3.3 知识星座与知识供应链的联系及区别

3.3.1 联系 知识星座和知识供应链有着紧密的联系:①任何一种模型总是处于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当中,知识星座是在知识供应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本身吸收了知识供应链中的部分内容,是知识供应链模型的一种发展和改进;②知识星座和知识供应链都反映了企业的知识需求及基于这种需求而产生的知识传递;③知识星座和知识供应链都是以知识流的活动为中心,指出除资金流、物料流之外,知识流正日益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④两者的重点都在于突出知识活动中的知识创新,并强调知识主体的系统化和协同合作,以发挥各自最大的作用。

3.3.2 区别 知识星座和知识供应链有着明显的区别:①知识星座反映了企业内外部的知识传递与交流,知识供应链则主要反映企业内部的知识流,②知识星座描绘了网状的知识流,知识供应链描绘的则是线型的知识流,前者比后者更符合企业中涉及到的知识传递状况;③知识供应链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知识需求,知识星座的驱动力则源自干企业的战略目标,前者属于战术层次,后者属于战略层次;④构建知识供应链的目标是通过管理追求知识的经济化与整体优化,而知识星座则是在知识经济化和整体优化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3.4 提出知识星座的意义

3.4.1 知识星座描绘了企业知识供应及知识创新的延伸和深化 并指出知识的传递是在复杂的星座式环境下进行的,这种星座式知识环境是企业发展和管理创新的结果。在日益兴起的“虚拟企业”或者说是企业“虚拟运作”中,配置与使用知识资源的决定权渐渐被分散于知识活动的各个主体上,特别是用户。企业知识创新的界面逐渐前摄后移,横向延伸。前摄指企业开始关注并吸收前端物料供应者的知识创新,并转化成对自身有利的知识、信息。后移则是指企业的创新活动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提出企业需要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为顾客创造更多更好的价值,而不是以企业为中心去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来击败竞争对手和抢占市场。顾客本身不是企业的成员,但随着企业现代管理理念的发展,已经有不少企业强调并重视客户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提出顾客参与产品设计的观点;并开创了一些顾客自我服务的途径(如银行的自动取款机),甚至鼓励顾客参与产品安装(如宜家)。最好的产品不是企业为用户设计,而是企业与用户一起设计,目的是让顾客通过各种途径对产品提出具体要求,参与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成为知识创新中的一员。横向延伸主要是指企业也注重从合作伙伴、同盟者及与自身外部环境相关的部门组织中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知识。

3.4.2 充分挖掘企业员工的知识价值 在知识星座环境下,由于知识交流渠道的多样化,使得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有价值的知识能更快地转变为对整个企业有价值的知识。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下,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必须重视人的价值。在经过了原料竞争时代、生产竞争时代、销售竞争时代和财务竞争时代之后,如今已进入人才竞争时代。信息时代即知识或人才时代,掌握了人才等于掌握最佳的资源,善于开发、利用人才就能发挥员工创意,取得效益。由此,也提出了要“发挥每一个人的最大作用”。从知识星座当中可以明确,获得更多知识价值的关键是动员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学会获取知识、发掘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充分的知识资源和无障碍的交流渠道,带来知识需求、知识传递及知识利用中的“蝴蝶效应”,促使隐性知识的开发不断加速。

3.4.3 更加强调实现不同层次的知识共建共享 知识共享是指一个组织内部的知识应当尽可能公开,使组织内每个成员都能更有效地接触和使用组织的信息与知识。它直接制约着组织内知识的交流和创新,更关系到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知识星座正是将与企业相关的知识主体纳入一个模型中,使得每一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获取其他主体所拥有的知识,并贡献自己的知识,企业价值活动创造收益的可能性因此大大增加。同时,由于存在多方多向的知识共享,知识星座也反映了建立相应的知识创新与激励机制,加强企业内员工之间及员工对企业的信任,营造良好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3.4.4 可以减轻企业知识构建中的“牛鞭效应”供应链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确定性,牛鞭效应(buu-whip)就是这种不确定性的表现。与传统供应链不同的是,知识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不只是来自市场竞争,而且包括与知识供应链有关的知识风险。首先,知识具有非物化性,即知识的存在和所属依赖于知识载体,当掌握机构核心知识、技术的人(知识载体)离开组织,就很有可能造成知识供应链的损失甚至中断。其次,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很难保证;再者,知识的投入和产出并非完全遵照一定的正比例,有时甚至是反比例,因此知识产出难以预测。由于知识星座中的知识交流是多向多渠道的,对企业至关重要的知识可能被几个主体同时掌握,这就使得知识系统中的核心人员离开企业之后,不会造成太大损失。同时,知识星座中的知识库,可以更好地保证企业知识存储的连续性、系统性。

篇3

本文系2009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利税率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092400420056)的阶段研究成果。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十二五”时期是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提升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促进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界定

企业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来的,他们把“核心能力”定义为“绷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能力是“学识、协调和有机结合”。也就是说,企业核心能力“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组织资本反映了协调和组织生产的技术方面,而社会资本显示了社会环境重要性。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企业核心能力是一种与知识相关的、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让大家感受到的、能以买卖和在企业内各部门可分割的资产,是其他企业难以超越和模仿的特殊能力,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的技术资源和能力。虽然国际上对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有不同的描述,但较为一致的共识是,决定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有四个维度:有价值的技术竞争力(能为企业在外部环境利用机会、降低威胁而创造价值的技术能力)、稀有的技术竞争力(极少数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能拥有的技术能力)、难于模仿的技术竞争力(其他企业不轻易建立起来的技术能力)、不可替代的技术竞争力(不具有战略对等资源的技术能力)。

二、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制约因素分析

河南省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其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才进入迅速发展期。但是,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河南省科技型企业不仅具有我国科技型企业的普遍缺陷,同时也因经济发展落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和科技资源禀赋有限等原因而在核心竞争力方面处在不利地位。

1.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能力分析。根据2010年《河南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从科研经费投入来看, 河南省的R&D经费投入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郑州市的R&D经费投入虽高于其它各市,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投入最少的商丘和濮阳两市远远落后于其它各市,差距最大。由于科研经费投入少,使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实施能力分析。就创新实施能力看,只有郑州市和南阳市的研发项目指标相对来说比较理想。其它各市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很大,未来有待于付出很大的努力。在创新产业化能力上,说明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整体上缺乏集群创新能力,创新产业化水平低下。

3.科技资源禀赋相对落后。从科研院所的分布及科研力量来看, 河南省企业科技人员及其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相对稀缺。同时,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商品化转让及产业化生产阶段,河南省存在着高新技术成果转让、推广相对滞后的局面, 科技人员研发的高技术成果没有尽快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 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链条出现断裂。

4.政策扶持力度尚需加大。近年来,虽然政府制定了许多扶持、激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政策的落实受到多种限制,落实周期较长,真正使企业得到实质性扶持的政策措施不多。特别是一些刚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科技型小企业,政府部门还缺乏应有的培育和扶持,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之尽快发展壮大。

三、提高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发挥政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促进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创建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把相对独立的技术体系与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结合起来;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围绕产业集群,建设一批解决共性技术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介机构。通过以上措施,使企业的自主创新机构、区域技术服务机构以及产学研平台形成合力,共同为高新技术企业形成新的创新成果服务。同时,在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设备更新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执行力度,落实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企业所得税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专项资金,为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关于如何协同不同生产技能及整合多种技术的集合知识,它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遵循长效性原则、全局性原则、竞争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3.培养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以技术创新的行为和结果为本源的能力。这一能力首先强调的是技术创新的自由性和探索性,并且要使创新成果积极应用到企业的价值创造中。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必然会形成一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而这些要素中不乏能够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因此,技术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了必然的推动作用,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被动的接受了技术创新对它的推动作用。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借助知识管理的手段来完成,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机制包括知识生成机制,知识交流、共享、产权机制,员工培训机制,学习创新机制,咨询研讨机制,产研互动机制

4.专利战略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桥梁。所谓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战略,指高新技术企业从长远的发展和全局的利益角度出发,为了抢占或维持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运用专利制度,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最佳经济效益,并能保持自己技术优势的谋略。实施专利战略,在企业决策层面上,要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放眼全国乃至全球范围,洞察市场和评估技术的变化所产生专利产权的价值变迁,在其中辩识机会,规避风险,发现新技术发展方向或重新界定企业主导产品的业务范围,运用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战略做出科学决策,并确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和专利工作目标。

5.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厚条件,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新技术企业要建立以股权激励为核心,以工资激励和非物质激励为辅的激励制度,坚持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相结合原则。基本激励机制包括工资激励、股权激励、机会激励、知识激励和精神激励等。充分发挥股票期权激励的优势,使得研究开发人员的利益和企业或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达成一致,防范了各种道德风险的发生。员工的学习能力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组织的学习能力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现自身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取决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否形成自身有独立性的系统化的核心知识。

参考文献:

[1]侯海青、陈楠. 企业研究开发人员组织激励问题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41-42.

[2]陈宝明.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与政策建议[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6):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