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财务审批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06 17:3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单位财务审批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单位财务审批制度

篇1

一、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设计的原则

1、全面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企业必须对所有的财务收支进行全面控制。所谓全面是指三个方面,一是全过程的控制,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二是全员的控制,包括单位领导在内的所有职工;三是全要素的控制,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所有费用项目。另一方面,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对重要的财务收支项目,应实施重点控制,严格审批。

2、事前审批和事后审批相结合的原则。审批制度作为企业控制财务收支的一种重要途径,不仅包括事后的审批控制,还应该包括事前的审批控制。特别是对于一些发生金额较大或者重要的财务支出,必须进行事前审批。

3、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作为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内容,必须遵循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原则。这也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会计法》明确规定,“记帐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4、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应坚持科学性原则,尽量做到理论上的完善性;另一方面,应该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使制定的审批制度尽量切实可行。如果企业重视科学性而忽视实用性,设计的制度只能作为“花瓶”而不具有可操作性,或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相反,如果企业重视实用性而忽视科学性,设计的制度虽然简单易行但却“漏洞百出”,同样达不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设计的内容

企业设计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及其权限由企业根据其组织结构、规模大小等实际情况确定。企业可以确定一个审批人员(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也可以确定两个或多个审批人员,他们各自在其授权范围内行使审批权力。在确定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时,必须坚持可控性原则,即审批人员必须能够对其审批权限内的经济业务具有管理(控制)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批人员能够正确审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提高审批质量。

2、财务收支审批程序。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收支,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和批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一般先由经办人员在取得或填制的原始凭证上签字,然后再据以向规定的审批人员审批,审批通过后交会计部门审核入帐或报帐。笔者认为这种审批程序不很合理。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审批人员的职位高于会计人员,先审批后审核,必然造成会计人员的审核形同虚设。许多会计人员直接以是否有领导签字为依据进行审核。如果领导已审批通过,会计人员往往不会或不敢有异议,这显然不利于发挥会计的审核监督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设计审批程序时,如果审批人员的职位高于审核人员,应实行先审核、后审批的程序。

3、财务收支审批内容。财务收支审批的内容主要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具体包括:(1)财务收支是否符合财务计划或合同规定;(2)财务收支是否符合《会计法》、有关法规和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3)财务收支的内容和数据是否真实;(4)财务收支是否符合效益性原则;(5)财务收支的原始凭证是否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等等。

4、财务收支审批人员的责任。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必须坚持权利和责任对等原则。在审批制度中,必须规定审批人员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具体包括:审批人员应该定期向企业领导或企业职工汇报其审批情况;审批人员失职应该承担的责任等。三、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基本模式

各企业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以下几种财务收支审批模式:

1、“一支笔”审批模式。这是指一切财务收支全部由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总会计师或主管会计工作的副职)一人审批。其优点在于能够克服多头审批造成的监督失控或审批标准掌握不一等问题。但是,其缺点则是容易导致腐败。特别是由单位负责人“一支笔”审批,更是难以对其形成有效约束,这本身也不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再加之单位负责人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对各项财务收支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进行审批。这种审批模式应当予以改革和完善。

2、分级审批模式。这种审批模式根据企业业务范围和金额大小,分级确定审批人员。单位领导副职(分管领导)或职能部门负责人在其主管业务范围和一定金额范围内具有审批权,但对于重要的财务收支或金额较大的财务收支,必须由单位负责人审批。金额巨大的财务收支,甚至需要通过单位领导集体、董事会或职代会审批。这种审批制度的优点在于避免了权力的过分集中,有利于形成对审批人员的约束和牵制;并且,由于审批人员一般是职能部门负责人或单位分管领导,他们对审批范围内的财务收支比较了解,可以提高审批质量。

篇2

首先,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一支笔”财务审批制是《会计法》的具体要求。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就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财务收支全部由村主任一人审批。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行“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实际就是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所有村集体的财务收支、财务计划、财务预算、财务决算等所有财务活动,均由村主任全权负责,在民主的基础上高度集中。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行这种“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从法律规范上来说,符合《会计法》的要求,《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作为一村之主的村主任,理应对本村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种“一支笔”的财务审批制度,能够有效的克服多人审批造成的责任不明确、监督失控或审批标准掌握不统一的问题。从实际效果来看,既可以有效克服责任不明确、多头审批造成的监督失控或审批标准不一问题,又可以强化作为一村之主的村委主任“全权责任人”的意识,有利于统筹安排村集体经济组织整体财务收支预算的执行,促进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其次,村集体实行“一支笔”财务审批制是村主任履行职务的极为有效的手段。当前,绝大多数地方,对农村财务实行了委托乡镇代管的体制,在各乡镇依托财政所(或农村经营管理站)设立了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在村集体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分配权、核算权不变的基础上,对村集体的财务进行核算和管理,取消村集体银行账户,取消村会计和出纳,各村只设报账员,通过委托, 集中核算管理。在村主任领导下,管理村集体的财务活动,统一向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财务机构报账。不管是哪种类型,村集体的财务活动都受村主任领导;而村主任要履行好这一领导职责,财务收支审批是极为有效的手段。

不过,在现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支笔”财务管理制度下,仅仅只提倡村委主任的“一支笔”的集体,不考虑村民的民主管理的现象也有存在,不得不承认当前少数村主任凭借“一支笔”的财务审批制度的权力,而不顾财经纪律公然违反财经纪律、会计制度和相关规定,不负责任的超范围、超标准违规开支,想方设法采取巧立名目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国家职能部门的审计监督,更有甚者,常年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要求我们完善“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为村集体发展提供后勤保障。

二、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完善建议

首先,要端正一个认识。要提高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的认识,准确把握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行的“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的真正涵义。经常听到有些同志戏称“某领导的笔会出水,某领导的笔不会出水”,这是片面理解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的典型认识。实际上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行“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并不是说所有开支都是由村委主任一人说了算,它是一项财务管理制度,这个制度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由村委主任负责对村集体的各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统筹严格把关具体体现。作为负责签字的村委主任,仅仅是代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理财,是严格把好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关口的第一责任人。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聪明才智,集体理财,把财理好,可以减少因个人决策失误给国家、村民和集体造成的损失。从本质上讲,“一支笔”财务审批是一种集体理财、严格把关的制度,而不是“一个人”财务审批,负责签字审批的村委主任只是代表村集体经济组织理财,是严格把好本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关口的第一责任人。要正确行使“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村集体必须制订具体的财务管理细则,明确规定村主任的审批权限,超出审批权限的,必须由村支两委会领导集体讨论。只有基于这种认识,才不会把签字权看成个人权力的象征,村支两委其他领导和财会人员才会有更强的主人翁意识来参政议政,村集体的财务管理才能循着规范道路发展完善。

其次,要强化两个机制。第一是要强化村委主任权利和责任对等机制。在审批制度中,必须规定村委主任审批财务活动应该享有的权利及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而不能简单地把由于审批不当而造成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当作是“交学费”。要强化村主任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水平。第二要强化监督制约机制。要建立内部制约机制,严格区分村主任、会计、出纳等各个岗位在经济业务中的职责;要加大外部监督力度,在依法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基础上,健全完善集中核算制度和村集体审计制度,将外部监督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保证村集体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村级经费使用的效益性。

再次,要做到两个结合。那就是做到对事后审批与事前审批相结合。财务审批制度作为控制村集体财务收支的一种重要途径,不仅包括事后的审批手续,更应该包括事前的审批控制。没有事前审批,一旦违规业务成为既成事实,村委主任行使“一支笔”财务审批就易成形式主义;当然,为保证工作效率,事前审批不可能也不必要囊括所有收支业务,而只需要针对一些发生金额较大或者重要的财务收支项目。因此,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细则中应明确规定事前审批的范围、限额和程序,使事前审批与事后审批有机结合。再就是做到行政审批与财务审核相结合。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应先由村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支票据逐一进行真实性、合理性审核,审核同意并加盖印鉴后,再由村主任审批签字;如遇重大开支和事项,还需先经过村民会议审议通过。在报账时,再由服务机构对村组的报账单据进行复审。

最后,要规范财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主管部门要制定“一支笔”财务审批的配套制度,包括什么项目、开支多少金额要经过领导集体审批,什么类型的开支、多大数额要经过村民代表讨论或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审核,多长时间研究一次财务开支或报销问题等。同时,除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正常财务报表外,要将有些项目的开支,如招待费、公务费、其他支出等,也要接受村民和有关部门的监督。制度建立之后,就要坚决执行,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查,发现有些单位不执行“一支笔”财务制度或者执行中走了样的,要严格按新会计法进行处罚。

三、村主任运用“一支笔”审批财务收支单据要求

首先,村主任审批签字要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村主任在报销凭证上的签字审批不符合规范化的要求,签批用语表达不准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批语不规范,各种各样,如“可以开支”、“已审核”、“准予报支”、“按比例报销”、只写“名字”、只盖“章字”;二是书写使用艺术字,龙飞风舞,难以辨认,时间长了,连经办人员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三是用词高度概括,让人难以理解,如“审、知、准”,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写,只写姓;四是随意省略,有的村主任怕麻烦,在签批发票时,不是每张都签,而是在单据粘贴合计处一签了之,有的不注明签字的时间,或只写月、日,不写年份。五是签字责任不明,村主签字,村支书也签字。遇到上述情况怎么办呢?经过签批的原始凭证是会计人员据以记账的依据,关系到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关系到村级资金、资产的安全。审批签字不规范违反了《会计法》的有关规定,给违法违纪行为以可乘之机。

篇3

关键词:资金管理;财务风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责分工不明确。很多情况下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每个员工的职责和目标不明确,有可能一个人对两个上级领导负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混乱,对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有很多的负面影响。从广义角度来看,现在企业部门之间也存在分工不明确的现状,各个部门为了权利的争夺,使得有的资金管理部门权利过大,具有本部门不该享有的全力和义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造成了管理的混乱局面的产生。

(二)审批制度不严格。企业货币资金管理顾名思义,既是对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监督管理,因此这个过程存在很多的阻力。即使采取了某种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审批制度,很多时候这些审批制度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很少将这些审批制度落到实处。一方面,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高层管理者不愿意制定一系列的审批制度,来约束自身和员工的行为。另一方面,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也淡漠审批制度的因素,认为企业审批制度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但是为了企业长期持续的健康发展,健全的审批制度不可或缺。

(三)管理无序,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对于各个部门之间不能协调运行,使得现代企业货币资金管理无序,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由于企业的投资以及资金运用之后,很多资金长期不能回收循环使用,结果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因此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战略制定有利于实现现代企业货币资金管理运营和使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现代企业货币资金管理获取最多的经济效益。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企业信息技术底下和落后造成的管理无序,信息化是解决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而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长期以来处于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的状态,生产和管理过程尚未合理化、规范化,管理基础、管理水平相对较差,导致现代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中漏洞频出。

(四)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很多企业的资金使用结构不平衡,有的业务资金使用或者预算过多,而对于其他业务来讲,预算资金又紧缺,造成业务或者项目不能有序成功的实行,最终造成了资金投资的失败,其原因并不是项目本身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是由于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因此应该完善资金管理的结构,以平衡各个方面的影响。

二、加强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职工素质控制。加强对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培训,由于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不当,会对企业造成很多的负面影响,所以只有加强对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才能够减少对企业的侵害。一方面,企业应该招聘能力较高和学历较高的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工作人员。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对现有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员工的培训,由于企业中的工作人员的年纪较大,学历较低,很多工作人员没有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相关概念和专业知识,因此只有加大培训和相关课程的设置,才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合理的进行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保证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有序运行。

(二)建立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制度。为了保证每个员工和部门的职责明确,必须建立完善的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制度,使得员工各司其职,一方面员工能够增加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保证了资金管理的有序运行。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良好的绩效评估体系不可或缺。绩效评估包括很多方面,对于企业来讲,可以有财务绩效,员工工作绩效,产品绩效,虽然不同的绩效衡量企业运营的不同方面,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公正与实用。如果任何绩效考评标准不能够体现公正与实用,那么也不会取得良好的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结果。例如,对于财务绩效如果失去了公正,那么投资者会依赖错误的信息,这样对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造成很大影响,员工的薪酬绩效评价若失去实用和公正,会导致员工消极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效果。因此企业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时,必须时刻体现体系的公正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结果。

(三)建立授权审批制度。良好的审批制度是一个企业有序运营的根本保证。不仅对于企业如此,对于任何社会单位的有序运行也是如此。如果企业有健全的审批制度,那么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必然会收到良好的结果。现代企业的四个基本特点是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些特点都是良好企业规范制度的基本表现。企业的审批制度包括两个方面:“软”因素和“硬”因素。软的方面强调企业必须以人为中心,在企业内控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切实考虑到员工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硬的方面要求企业必须有严明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不能单单的表现在纸面上或者口头上,必须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无论是员工还是高层管理人员违反了规章制度,都要受到相应处罚,那么在这种条件下企业货币资金管理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完善资金预算制度。资金的运算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行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资金运算制度的完善不可或缺,这样可以增强资金使用管理的安全能力。而且员工也会有序地根据资金预算来合理地使用企业资金,所以现代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有序运行和安全需要完善资金预算制度。

三、结语

总之,货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货币资金的合理筹措和有效使用。企业要加强货币资金管理 堵塞漏洞,消除隐患,规范货币资金的使用,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魏玉娟.关于保障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运行有效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0(08).

篇4

为贯彻执行市委《关于推行财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的精神,将财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和加强廉政建设相结合,把财务收支处于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经院党支部和院务会讨论决定,在院内推行财务公开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推行财务公开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1)推行财务公开是政务公开工作的细节和深化,是依法行政内在要求,两者相辅相承,互相促进。

(2)推行财务公开是促进廉政建设,爱护和保护干部的主要手段,是贯彻落实中央八条规定的具体措施。

(3)只有推行财务公开、群众监督,才能切实把聚财、理财、管财这几个环节工作抓好、抓实。

(4)推行财务公开制度的基本是求是: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建章立制、严格标准、抓好落实、全面推行、强化宣传、严肃纪律。

2、具体实施内容

财务公开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公开、财务收支标准公开、审批程序公开、财务结果公开。

(1)财务管理制度公开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制订、出台、公开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2)财务收支标准公开

收入标准依照国务院和省政府规定的收费范围、要求,以及地区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对单位各项收入进行建章立制,规范收入范围、支出标准,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支出的范围和标准执行。

(3)审批程序公开

制订切实可行的各项资金和经费开支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权限和程序。

(4)财务结果公开

财务结果公开是财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包括单位期末整体收支情况,重大的收入项目如收费收入、罚没收入、资产处置收入等,重要的支出项目如会议费(含专项会议费、业务会议费)、药品、医疗设备采购和基本建设及维修费,以及一些公益性的一次性专项活动和大型活动经费等。

对一些公益性的一次性专项活动和大型活动,应严格制订预决算经费审批制度,落实责任部门和机构,及时报告分管和主管领导审批。

对基本建设项目,要按照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办法实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标底必须由财政部门或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对设备的采购,仍坚持使用科室申请、设备科论证,院领导班子审核集体决策的办事程序。

财务结果公开要做到:定期、定人、定项目、定规范。

定期:分月公开,每月10日以前;年底公开全年财务结果。

定人:各项公用经费支出要尽可能公布到各职能科(室),如办公经费、业务经费、会议费、业务接待费和车辆修理费等。其中,对能公布到个人的要公布到人,如差旅费等。

定项目:指各项收

篇5

一、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设置是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其合理、有效与否直接决定着能否实现控制的目的。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违规兼岗现象仍然存在,关键不相容职务分离是内部牵制制度的精髓,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因基本编制有限,人手紧张等原因,存在不合理不合法的兼岗现象,不相容职务未能合法合理分离,比如出纳兼任记账,出纳兼任档案保管,记账兼任复核等;二是岗位授权制度不合理,授权审批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要求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时要有明确的授权审批主体、授权审批金额权限和审批流程。目前,一些单位存在授权审批金额界限不明、审批程序不规范、审批层级较混乱等现象,一些单位长期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使单位内部的财务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其次是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人们在认识上还有一定的差距,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些还比较突出。

二、完善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首先建立岗位责任制。一是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这种控制方法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合理设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以货币资金支付会计控制环节为例,货币资金支付的授权批准、实际办理、会计记录、稽核检查及与该项货币资金支付直接有关的业务经办等岗位必须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出纳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不能一人多岗,身兼数职,也就是说,任何单位不能由一个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二是所有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必须按权限进行调查批准,单位各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未经授权和批准,不允许接触这些业务;审批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经办财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

篇6

关键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资金管理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风险最高的资产,以货币形式体现,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为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保障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正常运行,企业应加强对货币资金的控制和管理,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重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一、企业货币资金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很多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与分散占用思想相矛盾,出现子公司多天开户的现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且管理不集中造成管理失控。在货币资金管理中,大部分企业都有制定相应的资金使用和费用开支等计划,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计划与实际经常脱节,同时在投资管理中,盲目投资的现象较为严重,重点项目投资较分散,投资失误多损失也严重,企业资金周转也更加困难,造成企业资金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二)职责分工不明确,审批制度不严格

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建立相应的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或是即使有相应的审批制度但并未严格执行,企业在购买、使用各种票据的过程中并未遵循严格的审批制度,财会人员随意支取货币资金,以及公司法人章的保管等,这些不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管理制度造成企业一些经办人员的贪污以及挪用资金等。

(三)忽视现金流控制

很多企业重视利润考核而忽视企业现金流的控制,而在实际过程中,企业并不能以利润考核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一个盈利为正的企业其现金流也可能为负,企业可能会因为资金周转不过来而破产。只重视利润指标完成情况忽视现金流会造成不准确分析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应综合考虑各种指标,并关注现金流量的运行情况以及企业资产项目的完整性。

(四)现金收支管理不规范

现金收支管理中,往往会出现经办人员利用职权更改票据上的金额,将多出款据为己有,或是不开具发票、不报或少报账将收到的现金款项隐匿贪污,或是利用单位银行账户私设银行账户将单位账户的银行利息据为己有,私吞银行利息。

二、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的内部管理控制

(一)建立货币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企业也应建立货币资金预算管理,应计划好整个预算期内各时期的货币资金余额情况,在编制货币资金预算时,不仅要重视长期货币资金预算同时也要关注一年以下的货币资金短期预算。在编制货币资金预算时,应该由各涉及到现金收付业务的相关部门例如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等,根据各部门以及单位的整体经营和发展规划提报部门资金预算,经各部门主管以及财务负责人审批后报经单位管理层批准执行。货币资金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根据预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

(二)实行货币资金授权和审批制度

企业应实行货币资金控制和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各相关经办人员的责任,不得随意使用单位资金等,负责经办现金业务的人员应明确其职权和责任,在其授权范围内根据相关的控制流程开展业务,同时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也应该在其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企业应建立严格的业务分工和相关人员责任制,对于在货币资金周转过程中不相容职务应明确各自的岗位和职务的职责权限,对于不相容职务应该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效制衡机制,不同的职责岗位不同的分工,不能由一个人经办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四)加强货币资金监督复核管理

企业应定期对货币资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定期的审查,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比如不相容职务的岗位设置情况,货币资金的授权审批情况,库存现金账实是否相符,收支业务是否符合业务流程等,企业应该重点监督检查这些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此加以完善,从而有效的降低货币资金的管理风险。

(五)加强账户管理和票据管理

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开立银行账户、办理存款和结算业务,定期检查账户情况,并及时清理不需用的账户。对于票据的管理,应该根据要求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相关票据,明确各环节的职责权限,并专设登记簿记录票据使用情况,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六)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企业应完善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行为,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各项货币资金活动中的职责权限,对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其职责范围内负其相应的责任,明确货币资金的相关的审批权限、方式、方法、程序和责任,保证其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有效实施。

总之,货币资金作为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企业应重视其内部控制管理,但要管理好货币资金的运行情况,企业应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集中有效的使用货币资金才能保证资金的有效运行,加速资金的周转,降低相应的筹资成本,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叶丽萍.浅谈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j].科技创业月刊,2008(09).

[2]徐琳.浅谈小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建议[j].科技资讯,2007(10).

[3]徐月英.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规范货币资金内部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5).

[4]高春梅.浅议集团公司物业后勤单位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分析[j].科技信息,2009(31).

篇7

自查报告就是自我评价的报告,针对这一段时间以来你在各方面做的怎样,来一次总结,归纳,做一个是深入仔细的总结,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重点项目自查报告,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重点项目自查报告

一、计划执行情况

1、项目实施的内容与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内容做对比,变更部分需说明原因。

2、项目审批和报建手续办理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消防、环评等手续的办理情况,田间工程用地的落实情况,具体开工时间与批复的建设期存在的差距等。

二、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1、财务管理制度及人员情况,包括会计核算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各项规定的情况,按规定设置独立财务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建设项目财务工作的情况,会计资料整理、归档的情况。

2、资金情况,包括资金来源和到位情况。

3、会计账簿及记账凭证情况,包括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具体执行情况。

4、会计报表情况,包括报表种类、格式、编制的情况,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等情况。

5、财务支出情况,包括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制度和建设资金管理规定的情况,执行概预算管理规定的情况,按照合同支付工程款的情况,按规定使用管理费、提留质量保证金的情况,待摊投资和往来账目的情况等。

6、工程价款支付情况,包括项目建设单位工程价款结算方式,结算手续完备程度,支付审批程序的规范性,支付金额的真实性,核算内容的正确性和合规性,建设期间利息收入的情况,工程投资完成情况等。

7、基建收入及工程结余资金情况。

8、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情况。

9、投资控制情况,包括投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投资完成及其真实性,超标准和计划外工程情况,地方配套和自筹资金落实情况,其他费用使用和管理情况,概算执行情况等。

三、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1、项目实施情况,包括项目现场具体情况和项目建设进度。

2、工程质量情况,包括制定质量保证措施的情况,现场施工进行情况,工程监理制定《监理大纲》和按《监理大纲》执行的情况,工程质量检查情况和事故处理情况,工程质量评价情况等。

四、项目管理情况

1、项目管理制度情况,包括项目单位管理机构和制度的完备情况。

2、项目现场情况,包括土建工程(含水工工程)现场、田间工程现场情况,仪器设备安装、调试、使用运行、管理和规章制度制订情况,项目运行管理制度制订、执行情况等。

3、招标采购情况,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的要求和批复的招标方案进行的招标情况。

4、合同管理情况,包括合同签订情况和合同执行情况。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重点项目自查报告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武侯区永丰乡太平村,桥中心桩号为09+43.341。 本桥宽度40米, 净跨度6米; 桥梁设计荷载为城-A。桥梁结构由单跨简支板桥组成。本桥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砼预制空心板,板厚100cm,全桥共有40块板。人行道宽度为3.2米,栏杆宽度为0.3m。桥梁下部结构桥台采用U型重力式桥台,桥台台基厚2×100cm,基础为150cm×60cm砼。基础持力层为中密卵石层,地基容许承载力得大于200Kpa。

二、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本工程于201x年11月正式进场动土。施工时,根据测量放线为基坑土方开挖及基础、台身等施工准备条件。

1、基坑开挖:根据地勘报告,放出基础开挖线,基础开挖采用履带式挖掘机进行开挖,挖至稍密卵石层,基础开挖土方外弃至指定地方进行堆放。开挖至设计标高上30cm时,采用人工清至设计标高。施工时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图进行施工。模板采用组合式钢模板或胶合板,以扣件固定,布置钢筋再浇筑砼。

2、桥台台身施工:首先对桥台进行恢复定线,台身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或大块胶合板,外以Φ5cm钢管及扣件固定,模板面涂一层脱模剂,使拆模后更美观; 台身按沉降缝分段浇筑,沉降缝一定要上下对称、垂直,沉降缝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使用泵送砼浇筑台身,砼要振捣密实,不得发生蜂窝或离析现象。浇砼后必须进行加盖湿草袋或塑料薄膜并经常洒水湿润进行养护。

3、台帽施工:利用台身施工时所预埋的水平钢筋(Φ22)安装台帽模板,模板和钢筋安装完毕后,使用泵送砼浇筑台帽,砼要振捣密实,不得发生蜂窝或离析现象。

4、桥板施工:桥板采用具有专业资质厂家进行订做。

5、桥面铺装施工:注意平整度,拉纹及切缝的时间的掌握。

7、栏杆和分隔带施工。

在整个栏杆堰小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召开技术、质量工作例会,从原材料、铺助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开始控制,对不合格材料严格控制在场外;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质检人员随时旁站、监测、指导,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工序坚决返工处理;混凝土、砂浆严格按照规范频率取样,所有检测项目均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抽检;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力争做到内实外美。

综上所述,该工程各项检测指标均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进行要求,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我们认为:在小桥及河堤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基础、台身及河堤的砌筑等工序的高程、断面尺寸等满足设计要求;桥板及栏杆安装符合设计、规范、质量要求,满足验收标准。综上所述,该分部工程满足设计和使用功能,并符合验收要求,故我们自评该分部工程质量优良,同意验收。

重点项目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优发展环境,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和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根据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情况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市、县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积极开展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概括起来是八个字,高度重视,扎实推进。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在接到文件后,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自查。具体措施:一是严格审核。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我局现保留行政许可事项12项,分别是:

(1)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许可;

(2)娱乐场所经营单位的许可;

(3)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单位的许可;

(4)印刷(打字复印)的许可;

(5)书报刊出租零售的许可;

(6)农村16毫米影片的发行放映许可;

(7)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许可;

(8)录音录像带、激光视盘、唱盘的出版复录加工的许可;

(9)体育经营项目的许可;

(10)经营性牌活动场所的许可;

(11)临时占用公共体育设施审批的许可;

(12)营业性演出活动的许可。

对此项目都是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管理。在自查中,对以上审批项目不存在擅自增加办理条件、申报材料、设立收费项目等现象,并及时将办理结果进行公示。二是严格清理。凡经市、县明文取消的项目,按照文件要求,已全部进行了认真清理、取消、调整,该清理取消的一律进行了全部清理取消(如:美术品拍卖单位及拍卖活动的审批,对录像放映单位专供节目的审批等),该调整的已全部调整(如:营业性文艺演出团体的设立,演出经济机构的设立等),该合并的进行了合并,合并项目两项。

二、规范审批程序,强化监督管理

篇8

一、企业货币资金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很多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与分散占用思想相矛盾,出现子公司多天开户的现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且管理不集中造成管理失控。在货币资金管理中,大部分企业都有制定相应的资金使用和费用开支等计划,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计划与实际经常脱节,同时在投资管理中,盲目投资的现象较为严重,重点项目投资较分散,投资失误多损失也严重,企业资金周转也更加困难,造成企业资金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二)职责分工不明确,审批制度不严格

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建立相应的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或是即使有相应的审批制度但并未严格执行,企业在购买、使用各种票据的过程中并未遵循严格的审批制度,财会人员随意支取货币资金,以及公司法人章的保管等,这些不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管理制度造成企业一些经办人员的贪污以及挪用资金等。

(三)忽视现金流控制

很多企业重视利润考核而忽视企业现金流的控制,而在实际过程中,企业并不能以利润考核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一个盈利为正的企业其现金流也可能为负,企业可能会因为资金周转不过来而破产。只重视利润指标完成情况忽视现金流会造成不准确分析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应综合考虑各种指标,并关注现金流量的运行情况以及企业资产项目的完整性。

(四)现金收支管理不规范

现金收支管理中,往往会出现经办人员利用职权更改票据上的金额,将多出款据为己有,或是不开具发票、不报或少报账将收到的现金款项隐匿贪污,或是利用单位银行账户私设银行账户将单位账户的银行利息据为己有,私吞银行利息。

二、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的内部管理控制

(一)建立货币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企业也应建立货币资金预算管理,应计划好整个预算期内各时期的货币资金余额情况,在编制货币资金预算时,不仅要重视长期货币资金预算同时也要关注一年以下的货币资金短期预算。在编制货币资金预算时,应该由各涉及到现金收付业务的相关部门例如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等,根据各部门以及单位的整体经营和发展规划提报部门资金预算,经各部门主管以及财务负责人审批后报经单位管理层批准执行。货币资金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根据预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

(二)实行货币资金授权和审批制度

企业应实行货币资金控制和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各相关经办人员的责任,不得随意使用单位资金等,负责经办现金业务的人员应明确其职权和责任,在其授权范围内根据相关的控制流程开展业务,同时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也应该在其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企业应建立严格的业务分工和相关人员责任制,对于在货币资金周转过程中不相容职务应明确各自的岗位和职务的职责权限,对于不相容职务应该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效制衡机制,不同的职责岗位不同的分工,不能由一个人经办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四)加强货币资金监督复核管理

企业应定期对货币资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定期的审查,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比如不相容职务的岗位设置情况,货币资金的授权审批情况,库存现金账实是否相符,收支业务是否符合业务流程等,企业应该重点监督检查这些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此加以完善,从而有效的降低货币资金的管理风险。

(五)加强账户管理和票据管理

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开立银行账户、办理存款和结算业务,定期检查账户情况,并及时清理不需用的账户。对于票据的管理,应该根据要求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相关票据,明确各环节的职责权限,并专设登记簿记录票据使用情况,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六)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篇9

要通过预算管理大力规范经费供给和支出渠道,合理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强各种消耗性支出的控制,有效监督经费收支活动,加强经费管理的计划性、安全性,提高工商系统的经费保障能力,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要合理编制预算计划,努力提高预算执行质量。其中,既要考虑事业的长远发展,更要考虑工商职能的履行和发挥,确保满足人员经费和社会保障等事关队伍稳定的支出需要。

二、完善管理方式,是实现科学理财的必然要求

进一步完善“经费支出会签制”,加强内部资金使用的管理,增强各项经费支出的透明度和干部职工民主理财意识。除了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外,还要严格内部财务审计,局财务部门会同局监审室对系统财务进行内审,利用股室月联系所的机会并结合每月各单位的报账情况对各单位财务管理情况进行核查,及时通报核查情况。可试行县局财务部门与各工商所建立财务联系点的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督察,及时总结财务管理经验并全面推广。

三、强化机制建设,是实现科学理财的核心内容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综合制度

一是健全财务审批制度,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和重大支出集体研究决策的审批制度,着重抓好审核和审批两个环节。二是健全预算控制制度,对各股室队所的经费核拨,实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节约留用的原则,预算一经形成,中途一律不得更改,并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对各单位的目标考核。三是健全内部牵制稽核制度,按照权责分明的原则,对财务人员实行职责分离,相互牵制,完成对财务活动的基础控制,即“凭证控制、账簿控制、报表控制、核对控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对单位货币资金进行检查,监督基层单位财务纪律的执行情况。

(二)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近几年来,县级工商部门的固定资产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而且在构成、品类和使用等方面也不断发展,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为此,一要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落实到部门,要有专人负责,统一登记、管理,要从思想上克服“重进轻出、重资金轻实物”的观念。二要建立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清查盘点,年终进行全面清查盘点;要注意检查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对固定资产的处置是否按有关规定执行,有无财产损失现象。三要严格执行公共财产的购置、领用、调拨、转让、审批、申报等各项程序,将财产使用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实行管理使用责任制。

同时,还要加强单位内部的财产管理部门和财产使用部门间在工作上的协调配合,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网络,形成一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良好机制。

(三)坚持推行政府采购,实行“阳光采购”

要坚决落实政府采购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效益”的原则,对大宗办公用品、仪器设备、装修装潢等项目的采购集中转向政府采购方式,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阳光采购”,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节约资金,杜绝政府采购过程中的腐败现象,提高资金支出的透明度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努力加强罚没物资管理

要按照行政处罚案件涉案财物管理方面的制度要求,由纪检、财务、法制部门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加强对罚没物资的管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动用涉案物资。

篇10

(一)重核算,轻管理,管理意识差

在会计实践中,以用友为代表的会计软件把会计人员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如何使用软件的方面来,从而忽视了会计制度与管理制度的融合。很多单位会计制度的设计对会计核算很重视、对现金管理很重视,对更高层次的管理会计反而无暇顾及。财务指标的制定、财务分析、财务审批的流程管理,投资融资管理、责任中心、成本控制、财务信息反馈,甚至财务监督等职能等都没有实现,更不要说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了。这样的会计制度设计实际上是把财务管理部门设计成了会计核算部门。

(二)与税收法规的融合性差

税收法规是和会计准则结合得最紧密的经济法规之一,很多会计处理与税法的要求是紧密相连的,比如增值税的处理,采购和销售都需要处理增值税,并且还要方便纳税的统计和纳税筹划分析。实践中,税是一个单位很大的一笔成本费用,如果会计制度设计忽视了涉税筹划,那就意味着你可能面临极大的涉税成本,并且社会越进步,这种风险越大。

(三)与内部控制制度脱节

财务管理在管理中的中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内部控制上。会计制度的设计应当考虑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它包括财务人员的内部控制和对财产物资的内部控制两个基本方面。实践中主要体现在财务审批和资产清查两个方面。同样在实践中,大部分的会计制度设计只注意了核算要求,忽视了审批制度和资产清查制度的技术性、刚性设计。

(四)成本效益性比较差

企业经营有成本,企业的财务核算也有成本,单位会计核算也应该遵循成本效益性原则,这种成本效益不仅仅体现在核算的直接成本和效益上,还包括财务分析、纳税筹划、投融资选择、利益争取等高层次的成本效益分析上。实践中,很多单位只是简单地从会计人员配备和核算经费上简单控制一下,很少有单位涉及高层次的软核算分析。

(五)制度缺乏前瞻性

很多单位设计的会计制度都是立足于当前的实际状况,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没有很好地估计,设计没有弹性。这样的制度一旦遇到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失去功能。纯技术方面的核算功能还好解决,属于管理方面的软功能则需要长时间调整,从而可能给单位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二、关于改善微观会计制度设计的思考

(一)注意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

会计制度的设计,不仅要满足核算的需要,更要满足管理的需要。要把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比如,可以通过财务审批制度设计促进采购和销售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资产清查设计促进存储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财务分析促进成本费用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涉税设计促进纳税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风险管控设计促进风险防控水平的提高等等。会计制度还要和管理会计结合起来,要将财务分析、成本费用控制分析等管理要求反映出来。一个先进的会计制度,应当把财务核算作为手段,把管理水平和效益提高作为目的,这是会计制度设计的终极目标。

(二)与经济法规,尤其税收法规的变化发展相适应

会计制度的设计首先要与税法的要求相吻合,会计科目的设计要有利于会计和税法差异的调整,同时还要兼顾税收政策的变化调整,比如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巨大调整等。会计制度的设计还要和纳税分析和纳税筹划结合起来,要反映税收风险的防控要求。

(三)充分注意到会计核算的成本效益

会计制度不能为核算而核算,要注意到核算的成本。这些成本不仅应该包括核算人员、核算费用等直接成本,还应该包括财务分析、纳税筹划、风险管控、投资融资等高层次财务活动的成本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系统。会计制度应该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根据这些分析系统,在资产安全和工作效率方面做出判断。

(四)设计的制度要有一定的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