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策划案范文
时间:2024-03-06 17:3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建设策划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安置社区;社区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028-02
农民安置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而且对失地农民来说也意义重大。它帮助农民实现农村与城市的顺利对接,是农民进入城市、居住城市、融入城市的起点,是失地农民市民化转换的开始,同时它也有效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一、农民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和谐社区的建设。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 要大力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对居民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的引导,从而形成团结互助、崇尚先进、积极向上、扶正祛邪的社区道德风尚。农民安置型社区作为社区的组成部分,是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实处,提高失地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市民意识,提高市民化程度,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渠道。
2.失地农民个人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提倡“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发展,社区发展需要社区文化提供智力支持,社区文化与失地农民个体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社区文化不仅是社区成员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素质等的集中表现,也对社区居民的信仰、价值观、道德标准等产生影响。安置社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农民的需要为前提,提供多样化文化服务,提高公共文化生活质量,促进农民个体潜能和个性的发挥,为失地农民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失地农民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有助于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公共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和谐社区的构建。
3.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农民安置社区介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之间,未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这种特质性导致安置社区文化冲突表现突出。通过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帮助农民转变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构筑城市市民价值观,提高现代城市文明意识,提升生活品质,接受、学习并向城市生活方式靠拢,同时在帮助农民市民化转换的同时,促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荣稳定。
二、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通过对常州市某区三个农民安置社区的抽样调查,发现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缺少公共财力支持,社区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到位。调查发现,57.2%的居民认为社区文化硬件设施不到位,满足不了居民需求,与城市社区相比落后很多。我们调研过的三个社区,一个小区有公共活动室,另外两个小区没有居民公共活动室,三个小区均没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更不要谈电影院了。文化硬件设施的不齐全,导致社区公共文化活动无法开展。调查中,63.9%的居民表示,他们的主要文化活动方式是在公共活动室打牌、搓麻将,或者在小区内聊天。由于安置社区没有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各级政府和部门没想过要通过调拨公共财政经费,保证社区文化建设等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目前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等各项经费支出主要是由镇等集体经济根据自身实力自行安排。根据调查显示,集体企业多、效益好的社区,社区文化建设投入较多,社区文化氛围较好,居民的市民意识、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法律素质就较高,对市民身份的认可程度就较高;集体经济基础较差的安置社区,又没有政府公共财政的调拨和支持,社区文化建设很难实施,市民身份的认可程度普遍较低。
2.社区凝聚力不足。调查发现,30.7%的居民表示很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45.1%的居民表示从不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合计75.8%的居民很少或者根本不参与社区文化活动。35.1%的居民表示社区没有节日活动,23.2%的居民认为社区活动可有可无,19.2%的居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安置社区既没有文化活动的数量,更没有质量文化建设亟待改善和提高。缺少社区文化活动的失地农民,仍侧重于以血缘和地缘关系构建社会交往网络方面,喜欢跟同宗、同族或同村的人集聚,与社区其他村落的居民不相往来,大多数人每天为维持生计疲于奔波,对社区文化活动不闻不问,这导致同一个安置社区内的居民仍不能做到互相帮助和关心,缺乏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由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多为以前农村村委会成员,他们自身缺少城市社区管理经验,缺少社区服务素质和技能,不能有效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导致社区凝聚力和粘合力明显不足。
3.社区文化冲突明显。调查发现,36.1%的居民认为自己不是城市人,23.2%的居民认为自己只能算半个城市人,60.8%的居民认为从农村进入城市后生活成本上升了,家庭开支比农村时多了,其中47.3%的人认为自己生活不如农村时幸福,进入城市后没有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质量的只占30%,约60%失地农民生活陷入困难,对未来生活担忧的失地农民有81%,其中72.8%担忧养老、63%担忧经济来源、52.6%的人担忧医疗保险。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农民在自愿或非自愿情况下迁入城市,大多数人面临着市民身份转换的障碍,部分人由于非农生产方式转换的艰难,导致生活陷入贫困,这些因素累加起来,使得居民市民身份认同模糊,又由于目前安置社区的居民多乐于以出租房屋和车库补贴家用,安置社区成了半个“移民社区”,大量的务工人员、刚毕业的学生等因为安置社区居住成本的低廉,大量涌入进来,造成安置社区居民人员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导致安置社区内二元文化、城乡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积极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明显。
三、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作为社区组成部分,作为农民进入城市、居住城市、融入城市的起点,安置社区必须承担起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培养和提高农民市民化素质,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和谐发展的重担。
1.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农民以失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来源—土地为代价换取城市身份进入城市后,应该享受市民待遇,应该享受与城市人同等的就业、低保、医疗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安置社区作为城市社区的组成部分,应该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甚至获得比城市社区更多的社会公共资源和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又强调要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未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安置社区也将快速扩充,成为数量庞大的容纳失地农民的场所,为了社会稳定、发展和繁荣,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基础薄、任务重的安置社区文化建设,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通过财政倾斜,给予安置社区更多的公共财政扶持和社会公共资源配置,保障安置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使失地农民进城后不仅拥有城市人身份,也能充分享受到城市人的公共生活质量,顺利在城市落脚扎根,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而非社会动荡因素。
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一方面,由于安置社区人员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必须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社区管理和服务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创建腰鼓队、锣鼓队、功夫扇、秧歌队等农民喜爱、参与程度高的业余文化团队,通过这些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使志同道合的居民聚集起来,从私人空间走向公共空间,促进居民间的彼此关心和帮助。社区居民间的和谐互动,有助于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同时,通过这些活动,把城市生活方式、城市市民价值观、社区精神等传输给他们,让他们在享受文化活动乐趣的同时,逐步接受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文化、城市价值观,有助于农民市民化身份的顺利转换。
3.开展多种类型的社区间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城乡社区间文化交流活动,帮助农民突破村庄界限和城乡壁垒,学会与城市居民交往,以形成新的社会交往网络;通过城乡社区间的交流互动,城市居民将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公民道德意识等城市文化内容传播给安置社区居民,引导他们淡化农村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接受、学习和吸收城市文化,加强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有助于他们较快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4.加强社区文化教育,提升市民素质,增强城市适应力。安置社区的文化教育包括两方面内容:一要进行市民化教育。把市民意识、市民素质要求传达给居民,同时积极开展包括日常行为规范、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在内的市民行为规范的教育与培训,使农民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感受到制度和规则的必要性,同时体会到制度和规则所带来的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从而成为制度和规则的自觉遵守者和维护者,为市民身份的转换打下基础。二要通过社区文化教育,提高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城市适应力。能否在城市顺利就业获得稳定工作收入,是失地农民市民身份转换的关键,但由于安置社区失地农民多是在非自愿、非自觉和非自况下进入城市,他们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城市生活所需要的文化基础、职业技能等知识储备,缺乏岗位迁移能力,全然没有为市民身份转换做好迎接的准备,多数人进入城市后,陷入生活贫困。安置社区多位于郊区,周围有高校、研究所等优质教育资源,我们调研的三个安置小区就位于常州科教城周边。因此,安置社区要充分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做好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就业创业能力培训,提升文化素质,增强城市适应力,以发挥好社区就业这个重要渠道的作用。加快社区劳动力转移,或采取企业订单式培训模式,或对接区域内企业,或开发公益岗位,开发多种就业渠道,因地制宜地组织非正规就业,让社区内的农民有活干。
参考文献:
篇2
一、活动主题:社区安全 你我共建
二、活动地点:交通路第一社区 三、活动时间:xx年1月19日
四、活动目的:
1宣传社区安全知识,提高居民对社区
2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安全的意识。
3丰富社区生活,活跃社区文化氛围。
五、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美丽的东南沿海开放城市福建省省会,是首批进入福建省福州大学城的高等学府。
校园占地400余亩,建筑总面积12万平方米,校园景观别致,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映,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同时注重待行业与企业联系,依托省,市大中型现代企业 共同建设一批院外实践基地。
学校自建校以来,不断深化及教学,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院目前设有计算机系,管理系,经济系,技术工程系,公共教育系,应用外语系等六大系50多个专业,现有在校生万余人。
学院注重做好“质量”和“特色”两篇文章,目前正实施人才建设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工程,校园建设工程等六项重点建设工程努力向高质量,有特色的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技术学院的目标迈进。
六、活动组织领导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
(二)工作组
1.宣传组:负责活动前的一些宣传方面的事宜。
2.团总支:负责详细活动策划书的准备,与社区的交流沟通。
3.后勤组:负责活动当天的桌椅、宣传板块。
4.礼仪组:负责活动过程中宣传材料的发放。
七、活动内容:
1. 健康安全知识宣传(包括发放宣传材料)、咨询、签名活动。
2. 现场指导注意安全、健康相关事宜。
3 现场签名——安全健康、关系你我。
4 发放宣传资料和调查问卷。
八、活动具体方案
(一)、相关知识宣传、咨询。
1. 时间:xx年1月19日
2. 地点:交通路第一社区
3. 方式:有礼仪小组发放宣传材料,播放相关的图像,拍摄现场。
(二)、现场展示
1. 时间:xx年1月19日
2地点:交通路第一社区
3方式:现场展示一些关于安全健康知识的海报。
(三)、互动活动
1. 时间:xx年1月 19日
2.地点:交通路第一社区
3. 方式:现场签名。
九、经费预算
1. 宣传方面:1*1.5海报2张,单价30元,计60元
宣传单(a 4纸)420张,单价0.1元,计42元
2. 割字:64元
3、签字笔3把、胶布剪刀共计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