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变更风险分析范文

时间:2024-03-06 17:3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艺变更风险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艺变更风险分析

篇1

质量风险管理是对药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FDA早在2002年就了“21世纪cGMP———一种基于风险的方法”,首次正式提出了在制药行业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在ICHQ9不久,欧盟就将风险管理加入到了其GMP的法规中(附录20)。我国新修订的GMP也明确了制药企业应引入质量风险管理的机制,要求企业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药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与审核,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质量风险管理强调的是前瞻性的预防行为以及对问题根本原因的调查和持续改进,从而保证决策的恰当性与有效性,避免盲目性,获得“控制损失,创造价值”的双重效果。引入质量风险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对于疫苗生产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疫苗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产品质量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充分预见并分析各种质量风险,企业才能够制定并不断完善其生产质量控制体系,从而保证疫苗的质量。另一方面,疫苗接种的对象大多为健康人群,并且以婴幼儿居多,一旦出现较大的质量或安全问题将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与影响,因此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事前防范”尤为重要,越早越多地识别风险,越有利于全面有效地控制风险,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保障疫苗的疗效与安全。

2疫苗生产中的质量风险分析

疫苗的质量风险来源于生产人员、生产用设施设备、生产用物料、生产操作过程以及生产环境几个方面,疫苗生产企业只有从“人、机、料、法、环”几个方面对疫苗的生产进行充分分析,才能够全面识别影响疫苗质量与安全的各种风险因素,从而加以有效的控制管理。

2.1疫苗生产人员的风险分析

疫苗属于无菌制品,在疫苗的生产中,操作人员是造成产品微粒和微生物污染的最大风险。正常情况下,人体会随时散发出大量的微粒,这些微粒的表面又附着了一定量的微生物。在生产过程中,进入无菌生产区的各类物料、工器具以及设备等均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灭菌或消毒,但对于进入无菌区的人员却无法进行彻底而有效的处理。因此,人员的控制对于疫苗生产尤为重要。人员导致风险的程度取决于人员对无菌原材料、产品、工器具、设备、与产品接触的表面等暴露环境的干扰。人员的防护措施包括洁净服的式样及穿着舒适性、人员的健康与卫生状况、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与操作规范、人员所接受的培训以及人员的工作态度是保证疫苗质量的基本前提。

2.2疫苗生产设施设备的风险分析

疫苗生产用设施设备通常包括配料罐、过滤系统、灭菌柜、洗烘灌联动线、轧盖机、灯检机以及水系统与空调系统等。设施与设备是疫苗生产的必需硬件,生产设备的合理设计、正确选型、安装与使用是疫苗质量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设备的验证确认、预防性维护、维修以及标识管理等直接影响设备的状态与使用,也是影响疫苗质量的主要风险点。在生产过程中,凡是直接接触药液的容器具及设备表面都有可能带入微粒和微生物,因此设备的清洁与消毒方式对于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至关重要。在疫苗生产用设备中,配液灌的材质、过滤系统的选择、滤器(滤膜和滤芯)的处理、滤芯与药液的相容性及其完整性、洗烘灌设备的稳定运行、隧道烘箱高效过滤器的完整性等都有可能导致产品受到微生物或异物的污染。灭菌柜作为无菌药品生产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其灭菌控制程序、物品装载方式、热分布与热穿透情况、腔室压差控制等对最终灭菌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2.3疫苗生产用物料的风险分析

疫苗生产的起始材料均为生物活性物质,如生产用菌种、毒种和细胞株。疫苗生产用菌毒种及细胞的管理,对于保持其生物学特征、保证疫苗产品的质量及生物安全至关重要。在种子库的制备、登记、检定、保存、领用及销毁等一系列过程中会存在诸多的风险。如果登记信息不明确,将导致生产用菌毒种及细胞株的使用不可追溯。不同属、不同级别的种子应分开保存,保存设备及房间应有严格的管理,标识应清晰明确,否则容易引起种子的混淆与误领,引发严重的质量与生物安全问题。除了生物活性原材料外,各类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以及佐剂、防腐剂甚至抗生素等对最终产品的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如果疫苗生产用原料出现质量问题,将影响所制备细胞和病毒接种的质量,间接影响疫苗的主要质量指标。如果辅料及内包装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疫苗产品的质量。此外,外包装材料等不与产品直接接触的物料对疫苗成品的安全及稳定性等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从物料供应商的风险角度分析,疫苗生产企业对于物料供应商的控制和管理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购进物料的质量。如果企业选择的供应商不具备相关合法资质或不能满足疫苗生产使用的要求,将无法保证所提供物料的质量,疫苗产品的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

2.4疫苗生产工艺过程的风险分析

由于疫苗的生产过程是生物学过程,最终产品不能进行灭菌处理,需要实行全过程无菌控制。疫苗生产企业对于有毒生产区及无毒生产区的区分情况、人流及物流的设计方式、人员更衣程序、物品及生产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程序、生产用溶液及器具灭菌方式、分装及冻干等工艺过程的控制等都是疫苗生产过程中污染的风险来源。除了污染风险外,对于疫苗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混淆及差错的风险控制也尤为重要。在疫苗生产的全过程中,物料及毒种的领用、投料、配制、分装、冻干、包装、清场等均存在交叉污染、混淆及差错等风险。另外,当疫苗的生产工艺稳定后,任何与疫苗生产相关的变更均存在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风险。虽然疫苗在研发过程中已对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等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当产品正式获得批准后,出于改进工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稳定性以及法规符合性要求等方面的考虑,疫苗生产企业仍然有必要进行疫苗生产相关的变更。如果企业对于变更的研究不充分,没有进行变更前后全面而深入的风险评估,对变更可能给产品质量带来的影响缺乏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就很有可能对疫苗生产及质量控制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疫苗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2.5疫苗生产环境的风险分析

生产洁净环境是个动态的概念,它是环境控制的各项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疫苗而言,生产环境对产品的主要风险来源于生产环境中的微粒和微生物可能对产品产生的污染,以及进入生产环境中的物品、人员、设备等可能对产品造成的交叉污染。控制生产洁净环境的目的就是为疫苗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适宜的环境,包括适当的压差、洁净度、气流流向和温湿度等。对于疫苗生产环境的控制依赖于空调净化系统以及对洁净环境的定期消毒与监测。空调净化系统的控制风险主要体现在洁净室的压差与压差梯度、气流组织、送风速度、自净时间、换气次数、温湿度及悬浮粒子等。因此,空调净化系统的设计方式与循环方式、空气源(新风比例)、温度控制系统(冷冻水与热水)、压力控制系统(初、中、高效过滤器)以及空调净化系统的定期维护保养等都是影响生产环境洁净度的风险点。此外,对于生产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方式及频率决定了洁净环境的微生物(沉降菌与浮游菌)水平,也是影响生产环境的风险因素。

3疫苗生产中的质量风险控制措施

3.1加强疫苗生产人员管理

由于从事疫苗生产的人员是影响疫苗质量的最大风险之一,因此疫苗生产企业必须对从事生产的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这些管理制度应当涵盖人员的专业知识、卫生、健康、岗位要求、生物安全以及无菌操作等各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疫苗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与考核机制,使生产相关人员具有良好的质量意识,能够规范生产操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对疫苗生产造成污染的风险。

3.2完善生产设施设备管理

设施与设备是疫苗生产及质量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因此疫苗生产企业对于生产设施设备的管理直接决定了其生产稳定程度与产品质量水平。缺乏对生产设备充分的性能确认以及定期全面的维护保养是目前疫苗生产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安装应有利于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并且便于操作、清洁、维修和保养,这点在设备的设计与安装确认阶段就应予以考虑。设备的运行与性能确认应确保设备在生产工艺规定的参数范围内能够稳定运行,降低由于设备故障对生产过程与质量控制的影响。此外,为了满足新版GMP的要求,也为了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也是疫苗生产企业应当适当考虑的问题。

3.3加强生产用物料及供应商管理

疫苗生产用菌毒种、细胞以及各类原材料是疫苗质量得以实现的最重要保障。对于菌毒种及细胞株的管理,疫苗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详细记录菌毒种及细胞株的学名、株名、历史、来源、特性、用途、批号、传代、冻干日期和数量等。在种子保管过程中,传代、冻干及分发领用记录等也应清晰并可追溯。不同属、不同级别的种子应分开保存,保存设备及房间应有严格的管理,避免出现遗失或引发生物安全问题。对于其他原材料,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及生产工艺建立更为严格的内控标准,并建立每一种物料及其供应商的质量档案,基于风险的原则开展供应商审计,加强对物料供应商的源头控制管理,定期对物料的质量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以更为全面地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3.4确保疫苗生产工艺持续稳定

篇2

在药品研发后还应该对其进行监督,也就是对药品存在的潜在问题以及存在不良反应的药品进行风险评估。一旦需要对药品的质量进行变更,应该对原有的资料以及文件加以保存,产品风险管理中的文件必须明确包含投诉的信息以及数据;同时必须按照最终使用药品的用户以及环境进行风险评估,有必要时,应该及时根据最新的数据以及信息进行重新的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的常用工具

针对药品风险管理的常用工具一般是采用FMEA失败模式分析,它是对于药品设计以及药品生产工艺流程中潜在的失败进行有条理的分析。FMEA失败模式分析主要是依据现有的知识、历史数据以及经验对不同潜在的失败进行风险值的确定。系统失败模式分析以及流程失败模式的分析是对于FMEA的实际应用。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流程

对药品质量的风险评估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广大用户的切身利益,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流程依次是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审查以及风险沟通。

1药品质量的风险评估

1.1药品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药品的风险评估是指对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系统分析的过程。任何一种药品的风险总是相对其所可能获得的利益而言的。在对一种药品进行风险评价时,除了应深入研究风险的具体特征,如严重性、持续性、可逆性、发生率等因素外,还必须同时分析这种药品可能带来的利益。药品风险评估要回答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药品与存在不良反应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证据的质量。

1.2风险评估三个步骤

风险评估主要经过风险的识别、分析以及评价三个步骤。针对与药品的风险评估经常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导致失败的概率以及导致失败的后果。这就需要一个非常专业的评估团队,团队中不仅包括研发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还包括法律人员以及质量保证人员。作为药品风险评估的负责人更应该了解风险评估的概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1)风险识别

制药企业可以根据多方面的资料以及文献进行风险的识别,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识别:

①参考一些有名望专家的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制药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技术资料以及理论水平,这时可以参考一些有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专家的观点,从而来弥补自身企业的缺陷。

②参考一些中外理论分析。对于药品理论这方面来讲,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参考一些理论来分析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例如:药品片剂在生产中的压片以及混料的工艺,药品杂质去除的工艺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风险比较大的工艺。

③根据产品的历史数据。在过去的药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药品偏差的数据对于现在来说,风险也是比较大的。

④根据产品的控制指标。对于药品质量的风险评估,可以依据既定的控制目标,进行倒推,通过倒退的方式找出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这些因素就可以确定为影响药品的风险。例如:在最终确定无菌输液的药品,对这类输液的控制标准就是无菌,那么针对无菌的影响因素可以推断为灭菌前的生物负荷数以及灭菌过程的控制,因此,我们可以把灭菌前的生物负荷数以及灭菌过程的控制列为药品质量控制的风险。

⑤根据客户以及生产者关心的指标。当生产新的一种药品时,生产商以及给客户非常关心药品的某一项指标,我们就可以把这一项指标作为药品质量控制的风险。

(2)风险分析

对于药品中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估,主要是采用定量以及定性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对风险步骤的严重性、发生概率以及检测概率来进行总结分析的,根据不同的风险程度对其上面三项进行评分,结合制药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一个承受评分,最后将风险步骤的严重性、发生概率以及检测概率的得分相乘,从而确定药品的每一个风险步骤的风险程度,进一步确定风险处于什么等级。制药企业可以依据表1识别风险的控制项目为主线,对风险程度进行评价。

2药品质量的风险控制

将药品质量的风险控制在接受的范围内是对药品进行风险控制的根本目的。上面已经对药品进行了风险评估,下一步就应该对风险进行控制,并且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通常情况下,对于风险控制主要是对以下几方面(1)制药企业能否接受识别出的风险水平,如果能够接受这个风险水平,那么制药企业应该控制好这个风险程度,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让风险程度进一步的提高。(2)制药企业不能够接受这程度风险,能否进一步消除风险或者是降低风险。当制药企业有能力降低药品存在的风险,那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降低,因为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确保用药的用户放心安全使用,并且能够将危害降到最低。(3)处理好风险、利益以及资源这三方面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最后,投入更多的资源就会将药品的风险降到最低或者是消除风险,但是作为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在控制好药品各项指标以及风险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成本才是最主要的任务。

3药品质量的风险审查

得到药品质量的风险评估阶段以及风险控制阶段进行完后,接下来就是不断的审查风险控制的情况,审查药品的风险是否可以通过技术的改进降低到最小范围,以及考虑不在当时的环境情况下,风险程度是否会增大等等。针对制药企业的审查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审查制度,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审查只是走形式,应该实际的分析药品的各项指标的情况,从而总结出缺陷。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应该对药品质量的风险进行再评估:(1)客户对质量的要求发生变化;(2)法律以及法规发生变更;(3)药品的生产工艺以及设备设施发生一定的变更;(4)发生了重大偏差。

4药品质量的风险沟通

依次完成药品质量的风险评估、风险分析以及控制后,需要进行风险的沟通,风险沟通就是制药企业对风险的识别情况、分析报告、控制手段以及影响药品的因素在内部组织风险管理小组进行交流。主要是以文件的形式将确定下来的识别结果记录下来,使其规范化;及时记录经过批准的文件操作人员还出现失误的情况,应该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最后,在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控制都完成的条件下,对药品生产过程中新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一旦发现新偏差没有控制在风险内,应该重新对其进行风险评估。

结束语

篇3

一、工程项目风险分析

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找出影响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

主要风险。风险识别可以从风险分类着手,采用专家调查法、幕景分析法或者故障树分析法进行有效辨别。风险按照造成后果可以分为纯风险和投机风险;按照分布情况分国别风险和行业风险;按照控制程度分为不可避免的风险、可转移的风险和有利可图的投机风险;按照是否可管理分为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按照影响范围分为局部风险和总体风险;按照导致风险的原因分为自然风险、社会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其他风险。那么,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主要有可行性研究阶段存在的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可靠,分析模型不合理,预测结果不准的风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设计内容不完整,设计存在缺陷、错误,采用不恰当的规范,未考虑地质条件,未考虑施工可能性,有关数据不足或不可靠的风险;施工中存在的工艺落后,施工技术方案不合理,施工安全措施不当的风险;工艺流程不合理,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风险;自然环境中的洪水、地震、台风、雷电、泥石流、地陷等不可抗拒力的风险;组织管理中的缺乏项目管理能力,组织不妥当,目标不适当,缺乏管理协调的风险;进度计划中的管理不力造成工期滞后,劳动力缺乏或劳动生产率低,材料供应不足,不可遇见的现场条件的风险;成本管理中的不适当的工程变更,不适当的工程支付,预算偏低的风险;合同签订中合同条款表达有误,合同类型选择不当;索赔管理不力的风险;人员配置中业主、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人素质的风险;在材料供应上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供货不足或拖延,数量差错,质量规格有问题的风险;设备上施工设备供应不足,类型不配套,故障、安装失误的风险;资金上的资金筹措方式不合理,费用超支,资金不到位的风险。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之后,对工程项目风险的量化过程。它是指采取科学方法将辨别出来并经过分类的风险按照其权重大小给予排序,综合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引起损失的后果。对于不同权重的风险,管理者应该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风险评估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法,AHP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和等风险图法。综合评价法是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水平或风险事件进行评估,然后综合整体的风险水平,对风险进行排序。AHP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创立的一种系统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它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与偏好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综合评价模型的权重。在层次分析法中一般要采用标度来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以及决策者的偏好程度,该标度方法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是对事物直觉地层次剖析和比较,从人的思维分辨率和知觉的灵敏度看都是合理的。模糊评价法是利用模糊集理论评价工程项目风险,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或三角模拟等方法度量风险,并可以通过改变参数而多次模拟项目风险,得到模拟仿真计算的统计结果,依次作为风险度量的结果。等风险图法是在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构成的二维坐标图上通过画出等风险曲线来比较风险的大小。

3.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事件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分析,以确定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影响项目的潜在相关后果。风险分析可以使用进度网络模型,寿命周期费用模型或者快速反应速率模型来考察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在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确定项目过程优先级时考查工程进度风险和工程项目费用风险,多用进度网络模型和寿命周期费用模型。在工程项目资金出现问题时候多用快速反应速率模型来确定该项目规划的各种备选方案所需的预算分配。风险分析可以从整体出发弄清楚各个风险事件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以便制定出系统的风险管理计划,同时可以考虑各个不同风险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研究如何才能把威胁化为机会,进一步量化已经识别了的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减少这种估计的不确定性。

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1.风险对策选择。选择风险对策时,要根据建设工程的自身特点,从整体上考虑管理思路和步骤,从而制定一个与建设工程总体目标相一致的风险管理原则。

篇4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误操作的重要方法。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包括三级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和特殊教育三方面。1)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制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要求新入厂人员(包括新员工、临时工、外来实习人员等)必须经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一、二、三级安全教育时间累计不得少于72学时。2)日常安全教育培训。结合岗位特点,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和遵章守纪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基础安全知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本岗位的生产特点、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护措施,应急救援预案和岗位应急处置措施,生产事故案例,防护器材、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等。日常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20学时。3)特殊安全教育培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进行安全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并按规定年限进行复审和换证;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投产使用前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教育;发生重特大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二、隐患管理

隐患是事故的根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经常性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安全隐患排查要不留死角,全员参与。对于排查出的一般隐患要立即组织整改,对于技术条件暂时不具备整改的重大隐患,要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并纳入技改项目,限期整改。

三、作业安全管理

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处、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检维修、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均具有很大的风险,要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八项作业规范(AQ3021~3028-2008)的要求。实施作业前,必须办理审批手续、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分析、编制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作业负责人应到现场确认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发现违章行为及时制止。

四、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确保变更带来的危险性得到充分辨识,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发生变更时,如果未对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安全措施,就极易形成重大事故隐患,甚至造成事故。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在工艺、设备设施、电气仪表、公用工程、管理制度和人员等方面发生的所有变化,都应纳入变更管理。实施变更前,企业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确认,确保变更具备安全条件,并对变更可能影响到的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五、应急管理

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演练效果并完善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建立应急响应系统,明确组成人员及其职责。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事故现场人员和应急处置人员要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置。各职能单位要做好日常应急保障工作,定期核查并及时补充和更新应急物资储备。对于应急处置人员和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专业培训,提高其应急专业技能。

六、事故和事件管理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着重加强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的管理。认真分析查找分析安全事件的根本原因,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防范事故的发生。对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及时落实防范措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吸取事故(事件)教训。对于外部企业事故信息也要及时收集,认真吸取同类企业事故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能力。

七、结语

篇5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运行一处,浙江 海盐 314300)

【摘要】通过参与核电厂日常运行计划的实施,分析其行为对于日常发电及核安全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缺陷管理、预防性项目实施窗口优化以及运行隔离等方面严格控制运行计划风险。

关键词 日常运行计划;缺陷管理;优化;控制风险

0前言

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组成。换句话说,是在某一个特定时间段里,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产生的距离称之为风险。

风险分析:指识别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转化为事件的条件,制定预防措施消除或避免这些条件的出现,防止事件发生的过程。

按照运行方式的不同,一般电厂的运行分为日常(功率运行)和大修(换料大修)两部分,并且管理上也按照日常和大修进行了区分。日常和大修运行方式的不同,各有各的风险,本文以秦一厂30万核电机组日常计划为例,对电厂安全、可靠运行构成威胁的计划项目进行风险评价,提出了合理、可行的优化方案,将计划项目对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影响降至最低。

1日常计划工作安排存在的风险

1.1纠正性维修项目

缺陷是指设备功能缺失或不完整,设备性能下降或不稳定偏离标准或导致潜在功能缺失或不完整。纠正性维修是指针对缺陷、故障或失效的 SSCs 开展将其性能恢复到可接收标准的维修活动。

1.1.1缺陷数量

30万核电机组已经投产运行20年,各系统设备出现老化、腐蚀损坏现象,缺陷数量逐年上升,图1和图2分别为近几个循环缺陷统计。

缺陷数量的逐年上升,对在日常功率运行期间处理缺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如C16循环小修后R11系统一周内连续出现多个阀门渗水、漏水现象,彻底处理缺陷需隔离蒸汽发生器排污,而化学指标要求正常功率运行期间蒸汽发生器排污隔离不能超过18小时。由于检修工期紧,多个R11系统的阀门解体检修被分成了3个批次,隔离了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3次,耗时2周才将R11系统投入正常运行方式。

缺陷数量增多导致运行缺陷跟踪情况没有经过统计分析,缺陷跟踪的管理职责不清,缺陷信息在各部门之间流转不畅,缺陷的趋势变化没有引起重视,导致缺陷处理滞后。

备件原因导致缺陷无法及时消缺,缺陷数量居高不下。备件申报流程复杂,缺少有效监督考核机制,存在审批超期的问题,因备件无法及时消缺的缺陷遗留数量较多.

1.1.2缺陷分级

缺陷等级是指所属工作对应于当时的机组工况,对机组安全运行影响的级别。根据缺陷对机组的安全运行影响的重要程度,将缺陷分为三个层级,分别为0、1、2三个级别。0级缺陷为紧急缺陷,需要立即安排处理,由值长决定;1级缺陷为重要缺陷,批准后48小时内响应,2级缺陷为一般缺陷,批准后7天内响应,1、2级缺陷由日常计划管理。缺陷分级级主要以计划时效性为依据,缺陷的寿命周期缩短了,给日常功率运行带来的是频繁操作及隔离风险。

1.1.3日常缺陷转大修

日常功率运行期间条件不允许处理或临时处理的缺陷,一般都转大修处理。一般的不影响系统功能的跑、冒、滴、漏缺陷或隔离比较麻烦且有风险的缺陷都可以遗留大修处理,如R14、R15遗留大修的缺陷都在1000项左右;而由于缺陷分级的改变,日常转大修缺陷需要严格审批,一般能日常安排的缺陷都必须在日常处理,C16循环至今遗留大修缺陷不到100项,虽减少了缺陷数量,但对运行隔离及恢复带来很大的风险。

1.2预防性维修项目

预防性维修PM:针对SSCs 开展的防止和缓解性能劣化或故障,或对设备的性能与状态进行监测、检查及跟踪,以保持或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维修活动。预防性维修的目的是降低产品失效的概率或防止功能退化。它按预定的时间间隔或按规定的准则实施维修。

每个循环的预维项目基本在3000项左右,而其中占大多数的项目需要运行进行隔离,影响系统的运行或监视,或者丧失备用设备,甚至停役某个系统。

预维项目安排与否还要考虑日常工况下其是否具备试车条件,如果不能试车,特别是对一些重要设备,反而提高了运行风险,大修转日常处理的预维项目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

1.3试验和运行操作

将备用的设备或系统投入运行,或者短时投入进行试验,或者周期行切换。尽管系统在设计上具备了试验和切换的功能,但这种工作基本上都会对系统其他运行设备造成干扰,造成系统运行参数波动。

1.4变更

在功率运行中,还会进行系统或设备的变更工作,永久变更:对生产工艺系统、设备部件/材料和构筑物(简称SSCs)所做的实体或功能上的改变;临时变更:因现场处理直接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缺陷或计划检修需要,对电厂生产工艺直接有关的系统和设备、部件、材料等方面所进行的实体或功能上的偏离原设计的临时性改变。功率运行期间实施的临时变更相对较多。

变更主要的目的就是消除设备老化或者缺陷带来的隐患,但在实施变更的过程中,技术文件编制落后,造成现场设备无标牌、岗位无图纸、无规程的“三无”现象。有的变更周期跨度长,现场情况复杂,例如-22米低下排水泵A/B的改造项目,造成备用设备/系统长期丧失功能。

2日常计划工作的优化

2.1做好缺陷管理减少运行风险

缺陷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正在运行系统、设备存在的问题以便按轻、重、缓、急消除缺陷,提高系统系统和设备的健康水平,保证其安全运行。

设备缺陷分级应该按设备的“关键”、“重要”、“一般”程度,及缺陷的发展趋势,确定缺陷的等级。在分级上“设备降级”是决定分级的权重系数,缺陷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系统、设备的恶化状况,我们需要重视的是其中可能降级的设备,分析设备缺陷对系统的影响,正确定位及准确分级,优化各种资源配置,进行有序工作。对于一些设备的跑、冒、滴、漏,可以通过缺陷跟踪,优化缺陷的检修窗口,结合系统/设备的定期切换、定期预维项目等工作进行优化调整,避免重复隔离,减少运行风险。

2.2优化预防性项目及试验降低风险

预维项目的检修窗口应结合设备的定期试验、定期切换操作和相关缺陷进行优化调整。设备的预维不得影响试验的进(下转第313页)(上接第242页)行,必须以试验优先;设备的预维还要和定期切换操作相适应。通过对设备缺陷的分析,调整预维项目的频度,减少缺陷的产生。如调整了MSR分离器水箱液位计排污工作的频度,有效的防止了液位计堵塞的发生。

优化试验窗口,有效降低风险。如一回路海水A/B通道引压管疏通工作与一回路海水A/B通道试验协调安排,保证引压管疏通工作时本通道海水泵在停运状态,防止疏通管道时系统高压带来的风险。

2.3加强变更管理控制现场风险

变更实施过程中带来现场“三无”现象的运行风险,可以通过管理程序、制度有效约束,降低风险的产生。即将上线的EAM系统变更项目管理,要求变更实施工单下达前,包括规程、图纸、设备编码清单等所有的技术文件都必须全部生效,彻底改变了变更过程中带来的问题。

3总结

风险伴随着核电厂运行的整个寿期,为保证电厂功率运行期间的日常计划项目风险可控,我们必须对电厂安全、可靠运行构成维修的计划项目进行风险评估,选择一个风险控制的合理平衡点,将计划项目对电厂的安全运行的影响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PL-Q1-102 日常计划管理(秦一厂)[Z].

[2]PL-Q0-104 日常计划风险控制(秦一厂、方家山)[Z].

篇6

关键词:工程造价; 设计风险; 规避策略

工程造价控制全面贯穿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包括项目投资与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及竣工阶段。统计显示:规划设计环节,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技术设计环节,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为35%-75%;而在施工图设计环节,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约5%-35%。由此可见,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而设计阶段各种风险的影响,会对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设计阶段的风险识别与规避工作。

1 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主要风险分析

在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有关造价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与问题很多,并直接影响了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1招投标风险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招投标制度已广为人们广泛接受。在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首要因素,在于设计投标人是否能够依据招标人的要求,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针对招标人要求的设计范围及深度,提供可以有效对比设计优劣的方案。此外,针对优选设计单位而言,其能否针对设计投标人所提供的设计方案质量、优劣及深度,给出科学、有效的评价,能否明确指出方案对于工程造价控制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1.2设计变更风险

标准设计是以共同条件为依据,按照通用性原则予以编制的,经过了一定程序的批准,为设计单位提供了可重复性使用的设计标准,不仅质量有保障、而且经济实用,有效满足了我国技术经济政策的要求,可以有效缩短设计周期,加快进度,因此,标准设计通常都能确保工程造价远远低于非标准设计造价。但是,设计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设计变更风险,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带来不良影响。

1.3人为风险

首先,设计人员对于方案选择不够重视,在选择设计方案时,未通过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予以评价,仅仅利用某些专家经验予以决定,导致较好的方案被舍弃,极大地影响了设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其次,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相脱离。由于设计人员对于当前的新技术及材料未进行深入了解,导致方案设计落后,缺乏时代感;再次,设计水平良莠不齐。无论是知识结构、技术水平,还是经验和习惯,都会对工程造价控制带来巨大的影响,设计人员能否充分树立现代化设计理念,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确保设计的质量,都直接关系着工程造价的控制。

1.4技术风险

首先,设计人员能否有效地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设计费用,快速获取有利的工程信息;其次,设计环节的造价是否具有足够的执行力,是否根据标准化的设计模式,设计中能否充分体现经济观念,是否能够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等等。

2 工程造价设计阶段风险规避策略

2.1完善招标工作

为了解决设计阶段只注重招标,忽视施工图纸及技术设计招标所带来的问题,在设计阶段招标工作中,除了确保方案设计利用招标形式完成,还要在技术及施工图设计中引入相应的竞争机制,确保不同设计阶段都能够在竞争中完成,这样可以促使设计人员更加关注设计细节及质量。在定标中,应关注设计构思的实用性、合理性、创造性,关注技术的优劣、投资估算是否合理、进度计划是否科学。通过对经济、技术及效果进行评价,在确保技术先进的条件下,保证经济的合理性,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保证技术的先进性,选择能够以最小的投资,带来最大的效益的单位为中标单位。

2.2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

作为限额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在设计变更管理工作中,应尽量将设计变更工作提前,以尽可能减少因设计变更所带来的损失。其中,设计变更产生的越早,所带来的损失也越小,否则越大。若设计阶段出现变更,则仅需要对图纸进行修改,不会产生多余的费用,所带来的损失也较小;若采购阶段出现变更,则不仅需要对图纸进行修改,还需要重新对设备及材料进行采购;如果施工阶段出现变更,除了以上所有费用以外,还需要将已完成工程进行拆除,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应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尽量将变更控制在设计初期,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

2.3提高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及综合素质

要求设计人员必须树立经济观念,将工程项目的经济性融入设计过程中,将技术同预算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应加强设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使其掌握有效的造价控制设计方法,以便提高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水平。同时,应制定明确的奖罚机制,确保设计方可以依据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要求,树立应有的质量及成本意识,在确保工程项目功能及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引入新型工艺技术,提高设计水平,有效降低设计成本,并针对节约管控的比例分别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对于设计过于保守,导致浪费及深度不足的,应责令其进行整改,同时给予一定的经济惩处。

2.4推广标准化设计模式,加强经济论证

上文已经提到,采用标准化设计模式对于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应尽可能采用标准化设计模式,以便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及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设计成本,更好地贯彻经济性原则;此外,应注重加强经济论证,在设计阶段,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开展经济论证,从中选出最为科学、合理、经济的设计优化方案,将技术性同经济性进行有机结合,加强设计论证,在复合工程项目结构及性能的前提下,利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确保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与合理性。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设计风险会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必须抓住设计这一关键环节,加强事前控制与主动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目标值同实际值之间的偏差,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优化设计工艺,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加强设计阶段的风险识别工作,采取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以便确保有限的资金得到高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 蔡晓凌,于新宏,万丽娟,金星.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J].东北水利水电,2010 (02):193-196.

[2] 朱东兴.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完成工程的造价控制[J].科技资讯,2012(10): 251-254.

[3] 王玉玲.浅析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7).

篇7

关键字:风险识别;定性;定量

十九世纪,风险最早出现于西方的经济管理领域,慢慢的发展到了海洋工程、核工业工程等一些其他领域,然而在桥梁领域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风险分析的目的是要找出项目活动在那些地方、哪些方面、什么时候可能出问题或潜在风险,预估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当风险出现时要如何处理。

1风险识别

1.1风险识别流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桥梁风险的基本流程,桥梁风险分析的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概率及后果估计(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策略四个阶段,其具体内容如下表:

桥梁风险识别是整个桥梁风险评估的第一步,风险识别的深入度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风险分析结果的质量,所以能正确的识别风险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风险识别的流程。

桥梁风险识别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收集相关数据和内容,第二,将各种不确定的信息进行分析,第三,将整理好的风险因素等进行归类,第四,将风险报告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

(1)收集相关

信息的详细程度和完备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风险识别工作的成败,其风险识别的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桥梁工程所处的工程环境;与本工程相类似的工程相关数据;工程设计和施工时的文件,

(2)不确定性分析

对桥梁施工期间不确定性进行判断和推测,看其是不是客观存在的,他是进行风险识别的前提条件。

(3)归类整理

对于初步得到的风险风险因素进行筛选和归类,确定主要的风险因素,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

(4)编写风险识别报告

风险识别的结果是以风险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将风险因素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排序和分类,最终汇总形成风险清单。

1.2风险识别的方法

风险识别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后期风险评价的结果,风险识别的过程就显的非常的重要,风险识别的过程又体现在所采取的风险识别的方法。目前常用的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定性识别法、定量识别法。

定性识别法,它主要是依赖于分析者,其主观性比较强,根据分析者的经验,知识或者是业界的标准等对评价对象进行风险识别。

定量识别发,它主要是通过一些有说服力的方法,比如科学实验,数学计算等量化指标来得到。

然而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如下表2:

2应用

2.1桥梁施工时总体风险因素识别

前面介绍了风险识别的流程和方法,针对桥梁施工阶段,我们来探讨如何进行其施工阶段的风险识别。目前,我国桥梁风险识别所采用的方法大多是故障树和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桥梁在施工时的风险因素的信息获取可以通过以下信息:

第一,在过去的时间里,对类似桥梁所发生的事故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

第二,桥梁在施工阶段所产生资料。

第三,向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咨询。

第四,亲自去施工现场的进行项目的调查研究。

根据上面四种情况进行总结,最终得到桥梁施工阶段可能的风险因素,大体上可以总结为六类:

(1)由于施工人员技术上的不熟练而导致的风险。例如施工工艺水平低下,供水供电不及时,人员组织不合理。

(2)在施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机械设备所导致的风险。例如原材料、成品或者是半成品供应不及时,数量有误等等。

(3)突发自然灾害所导致的风险。例如地震,台风、洪水、瘟疫、火灾等。

(4)合同问题而导致的风险。例如工程量清单的错误或者是遗漏,分包单位的违约等。

(5)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所带来的风险。例如设计和施工脱离,设计的变更和修改,设计资料的延误。

(6)施工人员本身的风险。例如一般工人的技术水平,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是持证上岗,施工队伍是否稳定等。

最终根据以上分类编制风险评估报告。

3结论

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过程中最基本的过程,从前面风险识别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每一种方法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特点选取风险识别的方法,或者将几种风险识别的方法进行综合使用。使得到的风险因素更加全面,为后面的风险评估和风险评价的准确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阮欣.桥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及关键问题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

[2] 张杰.大跨度桥梁施工期间结构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篇8

1.1快速施工的定义

快速施工是指施工系统处在特定时间、特定工程和特定环境层次上的快速施工,这个层次施工系统的特点是:

(1)系统的资源受到一定制约,如往往存在一定的投资制约,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制约。(2)系统中的对象和构成明确。(3)与硬技术相比,软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因为,对于一个处于特定时期的施工系统,其技术水平在设计后就已经基本确定且已蕴含在施工对象、施工设备、资源当中,大部分硬技术已经在设计中得到体现,例如坝型、主要施工设备的选择等。而软技术主要关系到管理技术、经验、管理模式等,它们对系统的运行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在这一层次上,快速施工主要通过对软技术的管理来实现。

1.2快速施工的评价

(1)宏观比较评价。选择同一地域、环境、规模相似的工程,同时参照工程的建筑物的型式、工程量、施工设备配置等指标进行比较,主要用来宏观评价技术进步和设备水平提高对施工速度带来的影响。另外,也可以将不同地域、不同国别的同等规模的类似工程进行比较,主要用来衡量地区差别、体制差别、技术差别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宏观比较评价的方法需建立在大量的统计调查资料基础上,对行业水平的整体发展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间接评价。用施工过程中现实资金流与计划资金流相比较,可以间接推断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异,资金流的变化趋势与施工速度的变化趋势通常是相似的。施工过程中物流的变化也可反映施工速度的变化。用工程完工后工期与投资比值对照合同工期与投资的比值,可以间接评价实际工程进度相对合同计划进度的变化情况。若前者小于后者,说明实际进度较合同进度是加速的,反之则是减速的。这种方法只能做事后评价,用来总结经验和教训。

总之,影响施工进度复杂而多变的因素决定了给出快速施工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是难于实现的,而且也不是一定必要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加以判断分析,对加强管理、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

2水利工程快速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快速施工是通过施工系统协调运转而达到的,因此,影响施工系统的主客观因素、约束条件以及工程质量、安全、投资等,都是快速施工的影响因素。快速施工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前提条件

一般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投资等是工程管理的控制目标,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一不可,因此快速施工的前提条件是:

(1)保证工程的标准和质量。(2)保证工程安全。(3)保证投资的限额。第一个前提条件是指快速施工必须达到和满足工程质量标准,如工程等级、规范要求、技术要求等。第二个前提条件意谓快速施工要满足工程本体的安全,并保证人身、设备安全。第三个前提条件是指快速施工所增加的投入限制在不能突破工程概算、预算的范围内。

2.2施工过程中的空间冲突

施工过程中施工主体与施工对象相互作用也需占用一定的空间,如施工人员、设备的工作空间,这个空间称为工艺空间。因为施工主体要完成施工对象全部实物的施工,所以工艺空间包含了实物空间。在工艺空间中,存在两类特殊的空间,一类称为危险空间,如施工电源附近,爆破飞碴范围等。另一类称为保护空间,如浇筑不久的混凝土面,施工设备本身占据的空间等。在危险空间和保护空间这两类空间中是无法进行施工作业的。随着施工的进程,各类空间在不断转换,如建筑物升高而使工艺空间变小,混凝土浇筑面达到一定的强度后,由保护空间转变为工艺空间等。因此施工空间实际上是基于时间的,是四维的空间。在施工过程中,各类空间在时间维上不断地转换,两个建筑物或两道工序之间的工艺空间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在转化过程中它们之间必然发生一些交叉和重叠,这种现象就称为空间冲突。显然,空间冲突的存在制约着施工速度。

实际上,加上时间的因素,有些空间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如在同一个工作面,混凝土浇筑必须在建基面开挖完成后方可施工,而金属结构安装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才能进行作业等。这一类必然的冲突决定了施工中的串行工序,即决定了必需的施工时间。只有在不发生空间冲突,或空间冲突的影响可以控制的情况下,才能够安排各种工序的并行作业。因此,为加快施工速度,处理空间冲突的原则可归纳如下:

(1)尽可能压缩各道工序工艺空间的尺度和占用时间。(2)尽可能压缩串行工序的施工时间。(3)缩短串行工序的衔接时间。(4)在不发生空间冲突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并行工序。(5)优先安排发生空间冲突工序的施工,以尽快解除空间冲突。(6)只有在工艺空间有充足裕量的情况下,增加施工资源才是可能的。

在施工系统中,实物空间、工艺空间、危险空间和保护空间都是有形地、可度量地存在着,因此可将这些空间统称为具体空间。施工系统中的硬技术,如确定的建筑物体型、技术标准等,蕴含在具体空间中。与具体空间相对应,施工系统中还存在一种无形的、抽象的空间,这个空间以信息的传递终点为边界,可称为虚拟空间。工程管理决策、设计优化、工艺改进等软技术则存在于虚拟空间。在施工系统中,具体空间和虚拟空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我们也可以认为施工进程就是具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相互作用的辩证过程。

2.3快速施工的时间性

根据快速施工的概念,其核心是“快速”,保证“快速”是施工中的主线。因此,可将快速施工时间性原则归纳如下:

(1)满足施工系统中构成明确的施工资源、对象和环境在系统处于理想的协调状态下所必需的施工时间。这个时间通常可根据图纸给定的建筑物尺寸、工程量、地质条件和施工机械的最大生产能力计算求得,可看作极限最短施工时间。(2)满足施工系统中空间冲突所必需的串行工序施工时间。这类串行工序即为关键线路。(3)消除和减少施工系统软技术中不必要的时间和重复时间。如及时决策、缩短信息传递和处理时间、减少返工等。(4)争取潜在的时间。施工设备的生产能力是既定的,但施工设备是由人工操作的,而且施工中也有很多手工作业的工序,如钢筋绑扎、立模等,所以应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发掘人的潜在能力而提高施工速度。在满足空间冲突的条件下,也可以通过增加施工资源争取潜在时间,如并行作业、工艺打包等。(5)适当考虑工程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时间,如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变化等。

一个工程的施工时间就是由上述时间叠加而成,当施工系统满足了上述时间性原则,我们就可以认为达到了快速施工。

2.4施工风险

一旦施工中发生风险事件,对施工速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施工风险是因为施工系统中的施工主体、施工对象和施工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比较而言,施工环境中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且大多难以预见、人力不可控制,如地质条件与勘探资料出入较大导致设计变更的情况。施工主体中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如多目标决策的不确定性,施工人员、设备生产效率的不确定性,资源供应的不确定性等,但这类风险大都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施工对象中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设计方案变更,技术标准改变等,这类风险也具有较大的可控制性。

按照施工风险对工程进度的影响逐级分类,第一类的风险是安全风险或事故风险,因为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如隧洞塌方、边坡失稳、超标洪水等,通常会造成工程进度的完全停顿或施工效率急剧下降,这类风险一般与施工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第二类的风险是质量风险,如果工程质量未达到标准,就会因返工处理而影响施工进度。第三类的风险是技术风险,如不恰当的施工方法导致施工中发生前两类风险。第四类风险是管理风险,如决策失误或不及时造成工期延误等。后三类风险一般都与施工主体和施工对象有关。减少施工系统中的不确定性是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施工速度的关键。根据以上分析可将快速施工的风险管理要点归纳如下:

(1)重视工程地质勘察、水文气象预测分析工作,以尽可能减少施工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2)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杜绝和防范发生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3)规范施工组织管理程序,实行制度化、标准化管理,使工程管理有序地进行,以减少施工主体中人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强设备管理,以减少物的不确定性因素。(4)尽量减少设计变更,以免打乱正常的施工秩序。(5)特别加强开挖施工阶段的风险预控措施。很多工程实例证明,开挖过程中的地质风险发生概率远远高于其他风险,对施工进度负面影响极大。

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招投标机制的健全,同世界建筑业一样,对提高建设速度的呼声愈来愈高,而且近年开工或设计中的工程工期一再缩短。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快速施工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吴育华,杜纲.管理科学基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卓甫,陈登星.水利水电施工进度计划的风险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1999.

[3]顾强,李华,单华.施工项目的信息管理[J].工程质量,2002.

篇9

迄今为止,我国化学药品注册药学研究技术要求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1.1起步阶段2003-2008年为起步阶段。在此期间,我国先后起草并实施了10余项和化学药品药学研究相关的技术指导原则,涉及原料药制备和结构确证研究、制剂研究、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杂质研究、残留溶剂研究、质量标准建立的规范化过程、稳定性研究等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建立了药学研究技术规范的基本框架。另外,在这些指导原则的起草中,不同程度地参考了当时ICH已有的指导原则,以及美国FDA、欧盟EMA的指导原则,引入了部分国际通行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这些技术指导原则的实施是我国药品注册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推动我国药学研究和审评的规范化、科学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限于当时的经验和认识,在这些指导原则中,一些技术问题并未探讨清晰,一些研究要求也不够明确,导致了后续理解和执行上的较大差异。特别是,这些指导原则主要针对药学研究某一具体内容,未从药品质量控制体系的角度建立各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正因为此,尽管《已有国家标准化学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等中明确提出“药品质量的控制需要过程控制和终点控制相互结合”,但在实际的药品研发和审评工作中还是更为重视质量标准的终点控制作用,而忽视生产过程控制对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作用。

1.2局部调整阶段伴随2006年启动的“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和2008年启动的“过渡期集中审评”,药学技术要求进入局部调整阶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8年先后的《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化学药品技术标准》等技术文件体现了调整的思路。第一是基于风险分析,完善高风险药品的技术要求。例如,基于对注射剂安全性风险的认知,《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中提出了注射剂无菌保证水平、灭菌/无菌工艺选择和验证的要求,强化了杂质研究的要求,明确了与辅料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及相应技术要求等。第二是基于过程控制和终点控制相结合的药品质量控制理念,更加重视工艺研究与工艺放大、生产过程控制。例如,在已有技术指导原则基础上制定的《化学药品技术标准》中,进一步强调了“原料药生产的过程控制是原料药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原料药的生产规模变化可能导致设备、工艺条件、操作参数等的变化,并可能导致原料药质量(例如杂质、晶型等)的变化”,并细化了原料药的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规模等要求。这一特定时期的技术文件主要用于支持各专项工作的开展,尽管对药学研究的部分技术要求进行了完善,但系统性不足。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药学研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还需要基于药品研发的基本规律、围绕药品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系统性地整合、完善药学研究的技术要求。

1.3系统整合阶段“过渡期集中审评”高达74.2%的不批准率,较为集中地暴露出当时我国药学研发特别是仿制药药学研发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就药学研究的整体而言,未能清晰定义研制药品的目标质量特性,未能围绕目标质量特性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相互脱节,未能基于系统研发建立完善的药品质量控制体系;就药学研究的具体内容而言,原料药工艺研究、制剂的处方工艺研究杂质研究等诸多方面不够深入,无法为药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充分的支持数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例如研发经验、能力和投入普遍不足,对药学研发目的、药品质量控制理念的认识存在偏差;指导原则不完善、不具体,对指导原则的理解和执行不到位等等。为持续提高我国药品研发的水平,更好地保证上市药品的质量,在集中审评之后,我国开始对药品注册的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系统的整合。就药学而言,一方面,针对药学研究的各具体内容,进一步完善技术指导原则。除参考国际通行的技术要求对已有指导原则进行修订完善外,为弥补空白,2009年药品审评中心还启动了国外技术指导原则的翻译和转化工作,希望通过吸收、借鉴、转化的方法,加速我国技术指导原则体系建设,并进一步提升我国药学研究技术要求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基于科学和风险控制的考量,根据仿制药、创新药等不同类型药物各自的研发特点合理确定不同研发阶段的技术要求,相继推出《化学药品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药学部分)》、IND申请药学研究信息汇总表(审评模版)及年度报告制度等,期望进一步提升药学技术要求的科学性、系统性,并推动药学申报资料格式和内容与国际接轨。

2我国药学研究技术要求的发展现状

试行药学研究资料CTD格式申报、调整IND申请药学审评模式等一系列举措的出台,反映出我国对化学药品的药学研发和审评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在确立药学研究技术要求的指导理念上有了新的变化。在科学和风险原则下,系统质量控制、药学研发阶段性以及质量联接等理念成为当前阶段调整和完善药学研究技术要求的指导性理念。

2.1系统质量控制国际上,药品质量控制理念正经历由检验控制质量向质量源于设计简称过渡,基于QbT的传统方法(与基于QbD的增强方法在药品研发中并存。当前,我国的药学研发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方法,QbD的运用尚需时日。但是,无论采取何种研发方法,均需要基于对产品和生产工艺的理解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以保证工艺性能和药品质量。在QbT理念下,控制策略更依赖于批准的工艺规程以及中间体、终产品的检验。在QbD理念下,控制策略是采用系统的基于科学和风险的方法建立,通过在药品研发过程和生产过程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达到对产品和生产工艺的深入理解,进而建立设计空间、质量标准和生产控制。ICHQ6A明确指出“质量标准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惟一的内容”。即使采用传统的研发方法,原料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体系也应至少包括如图1所示的多方面的内容,单纯依靠对终产品的检验无法保证药品质量。如前所述,在一段时期内,无论研发还是审评,在对质量控制体系的认识上,更为重视质量标准,而忽视生产过程控制等其他方面。我国于2010年推出化学药品药学研究资料CTD格式申报,原因之一就是希望通过CTD格式强化工艺研究和控制的要求,以在药品研发和审评中真正落实过程控制和终点控制相结合的系统质量控制的理念。CTD是ICH为协调统一ICH地区注册申报资料的格式而起草的通用技术文件,自2003年以来,全球多数药品监管机构已陆续采用了这一格式作为法定的申报资料格式。如表1所示,CTD药学部分通过模块化方式清晰展现药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各个方面,强调对工艺的研究和控制,体现了过程控制和终点控制相结合的、全面系统的药品质量控制理念。虽然CTD(药学部分)只是一个格式文件,但是对于我国系统整合药学研究技术要求而言,发挥了技术框架的作用。随着CTD格式申报的试行,系统质量控制理念逐渐得到认同,药学研究技术要求也有了较大调整,例如更加强调工艺放大研究、关键工艺步骤/工艺参数的界定和控制、历史批次的生产信息和质量数据汇总分析、杂质谱的分析和研究等。

2.2药学研发阶段性系统质量控制的理念主要用于指导确立新药生产申请和仿制药申的药学技术要求,药学研发阶段性的理念则主要用于指导确立创新药研发过程中临床申请的药学技术要求。创新药的药学研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表现为生产规模随研发进程逐渐放大,质控体系也随研发进程逐渐完善。在各个研发阶段,创新药药学研究的目的不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同,药学研究的技术要求需要根据研发阶段有所区分。当然,仿制药的研发也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特点,特别是在我国当前实施的“一报两批”注册程序下,对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前后的技术要求也应有所区分。我国的药品研发和药品审评起步于仿制药,无论药品注册的法规体系还是技术要求,均带有很深的仿制药思维烙印。例如,未按照创新药所处研发阶段对其药学研究要求加以区分,对早期临床阶段的药学研究技术资料要求过多过高,几乎与申报生产阶段的要求等同;对于创新药研发期间的变更缺少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技术对策,研发期间的合理变更受到限制。随着我国创新药研发的起步以及药物研发的全球化,药品注册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亟须考虑创新药的研发特点而加以完善。2012年,药品审评中心发出“关于化学药IND申请药学研究数据提交事宜的通知”,开始对创新药IND阶段的药学技术要求进行重大调整,以使其与创新药研发的阶段性特点相适应。同时,建立创新药药学动态跟进的审评模式,以有效发挥药品审评在创新药研发过程中“鼓励创新”和“控制风险”并重的作用。基于药学研发阶段性的理念,药品审评中心推出以下举措:①明确在创新药开发过程中,药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药物所处的临床研究阶段、受试者的数量和研究周期、药物结构和作用机制的新颖性、剂型和给药途径、已暴露的和潜在的风险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在早期临床研究阶段,要重点关注与安全性相关的药学研究内容,避免跨越研发阶段提出过高的技术要求。②建立药学研究年度报告制度,以使随研发进程更新的药学研究数据能够滚动提交,一方面可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保证整个研发过程中药学数据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为建立创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变更管理机制奠定基础。③针对创新药研发过程中关键决策点的关键问题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就药学而言,考虑到Ⅲ期临床研究在支持药品上市注册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明确申请人可在Ⅱ期临床结束之后、Ⅲ期临床开始之前,与审评机构共同讨论III期临床试验所用样品的生产要求以及后续的药学研究计划等,以保证申请人在申报生产时能够提供充分的、可供评价的药学研发数据。

2.3质量联接质量联接是指在药品研发过程的各个阶段之间,以及从研发到商业生产直至最终撤市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建立药品质量的关联。在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与安全性、有效性相关的重要质量属性应保持稳定,对可能影响药品重要质量属性的各种变更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一)》中对于已上市药品药学变更的研究要求就体现了质量联接的理念,同样在研发过程中的各种变更也需要基于这一理念确立合理的技术要求。药学研发一般是从实验室的小试开始,经历中试放大、技术转移、工艺验证而最终实现商业生产,这是一个有逻辑的、逐级推进的过程。从小试直至商业生产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批量、生产地点、生产设备、工艺参数等诸多方面的变更;对于创新药,甚至剂型、规格等也可能随研发进程发生改变。为保证研发的顺利推进,并保持药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质量的稳定,需要建立药品研发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变更前后的质量联接。特别是,用于支持药品上市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并不是来源于商业生产批次,而是来源于研发过程中的有限批次,例如用于创新药关键的Ⅲ期临床试验或者用于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批次。为了保证上市药品始终能够与临床研究用样品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关键的临床研究(包括生物等效性研究)批次与商业生产批次之间的质量联接,证明上市药品与临床研究用样品具有一致的质量特性。因此,对于关键的临床批次与商业生产批次在工艺、生产地点、批量、生产设备、原材料供应商等方面的主要差异需要进行充分讨论,评估这些差异对药品质量的潜在影响。近年来,基于质量联接的考虑,药品审评中心进一步明确了药学方面的相关要求。例如,对于创新药关键的临床试验、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所用样品的生产及其批量的要求,以及对于关键临床试验批次的批生产记录、拟定商业规模的空白批生产记录提交和进行比较的要求等,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临床试验样品与上市药品的质量联接,以保证二者质量特性的一致性。在创新药早期临床试验申请中,对于动物安全性评价试验所用样品的制备信息和质量数据提交的要求、并与人体试验拟用样品相应信息进行比较的要求,以及对于创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变更研究要求等,其目的就是要建立药品研发过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质量联接,使前期研发数据能够支持后续的研发。

3我国药学研究技术要求的发展趋势

篇10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造价;环境保护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st of the hydraulic structures characteristic, cost factors, the scheme is selected and risk and so on four aspects the port cost control hydraulic structures, with strong targeted and valu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hydraulic buildings; Co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运工程建设项目耗资巨大,资金一旦投入建设,其价值就将被束缚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只能依靠营运期间的收益逐步回收投资。一般项目建设要几年,营运期要几十年,这种巨额资金的投入风险对造价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水运主体工程,港口水工建筑物造价控制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咨询设计作为工程建设的龙头,对造价控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水工建筑物造价特点

港口水工建筑物包括码头、防波堤、护岸、船台滑道和船坞等。其特点是作用荷载复杂,包括各种自然力、使用荷载和施工荷载,施工条件差,投资大,影响因素多,特别是人力不可抗因素有时会对造价控制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对方案设计、施工组织和实施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工程造价就是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其特点是大额性、差异性、动态性、层次性和兼容性。其影响因素面大量广,咨询设计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平面布置、结构选型、配套条件、施工方案、环境保护、安全、节能等。

平面布置是根据建设功能提出的实施总要求,须符合城市和港口总体规划,适应场地条件,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流程,以实现最优的功能价值比。结构选型与施工方案是紧密联系的关键性因素,须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波浪条件、地震评价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型式,充分考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对施工方案的影响,同时特别注意增强建筑物耐久性,必须根据港口所处的自然环境如海水温度、盐度和涨退潮幅度、波浪条件,港区的微环境影响如风向、遮挡和通风条件等,精心设计上部结构,确保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配套条件主要指公用设施工程项目,如交通运输工程包括港口建设投资中的铁路专用线、卸车线、公路、桥涵等;供水工程包括水源设施、净水厂、加压站、水塔等;供电工程包括电源设施、总变配电站以及电站间的输电线路等;通信导航工程包括海岸电台、通信站、交换台、导航站、航标站、灯塔、灯标等。配套条件的优劣通过工程造价表现出来有时可能会影响到港址的选择或者规划实施的顺序。

环境保护、安全、节能是一项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体现,设计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从而推进港口可持续健康发展。

3.方案比选与优化论证

强调方案比选与优化在港口水工建筑物咨询设计中的作用,主要考虑安全、适用、经济等指标,各项指标均会影响到港口水工建筑物方案的选择,其中以安全及经济因素为主。

港口总平面布置有别于其他工业项目的特点是地处江河湖海岸边,应贯彻节约岸线、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的方针,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防治污染。必须重视水文、气象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水流、波浪在某些特定场合还处于决定性地位,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立与否和工程造价的高低,须选择相应的港口码头前沿线与水流的方向相适应,按照波浪的大小确定建筑物的防护标准和建设规模,从而优化总平面布置,同时选择合适的工艺方案,确定港口的建设规模,明确建筑物的使用荷载、功能要求。

结构选型是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要充分考虑地质、水文、工艺荷载、材料、耐久性等要求。充分了解地质情况,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年代、土的成因类型、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以及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港口水工建筑物的三大结构型式重力式、高桩梁板式、板桩式,均是以不同地质条件为依据再综合其它相关因素而选择的,方案不同,造价差异很大,必须通过科学计算分析,结合咨询设计人员经验,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出技术可靠、经济合理且有创新的设计方案,从而有效控制造价。

环境保护要求是工程设计方案造价控制应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要解决好港口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港口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严格按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评价工程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控制环境污染的总量。在工程造价中切实体现环境投资的要求,避免不合理的造价降低,短期经济效益提高,长期的环境效益大幅度下降。

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设计人员和工程经济人员应密切合作,严格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建设条件,完整正确地反映工程建设的内容,做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对工程造价进行对比分析,反馈造价信息,优化设计方案。造价工程师应深入到工程所在地调查材料单价,包括各种地材如砂石料等的来源、运输方式及运费等;咨询工程师到工地了解工程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及施工水位等,选择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案,合理地确定临时工程的种类及数量,使经济指标的计算合理准确。

同时要积极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为方案比选服务。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国际通行的计价方法,其具有系统性、实用性、通用性和竞争性,符合工程量计算方法标准化、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化、工程造价确定市场化的要求,在进行方案比选时利用统一项目编码、统一项目名称、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更为简单明了,有利于根据现有市场价确定显著影响因子在方案比选中的差异性,为方案决策提供直观明确的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最早在广东省建筑安装工程中试行,现在《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已经正式颁布实施,作为水运工程仍是沿用定额计价,虽然有其不适应性,但并不影响其计价的准确性,现在一些工程尤其是外资工程施工招标中已明确提出按工程量清单计价,作为建筑工程龙头的咨询设计行业更应身体力行,努力实践,在方案比选中积极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创造出经济合理的设计精品。

4.风险分析

港口工程项目投资应充分考虑风险分析的结果,注意风险防范和控制。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风险主要包括为解决工程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变化或设计考虑不周而引起的设计变更,以及为解决意外事故而采取的措施所增加的工程项目和费用的风险,还有为解决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人工工资、材料和设备价格上涨以及费用标准调整而增加投资的风险。设计阶段规避风险的措施有精心设计、优化方案、认真研究周边地质资料并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详细勘察,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或可能预见到的风险的发生。变更设计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本着精打细算、节约投资,不断优化设计和保证工程需要的原则进行,有效控制技术方面的风险。在研究建设周期上应确保合理工期,同时预见和分析可能的宏观政策走向,适当列支相关预备费,使调概事件发生的情况减少到最低限度,避免风险的发生。

结语

港口水工建筑物造价控制是咨询设计人员面临的一项光荣任务,咨询设计工程师必须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认真分析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方案比选与优化论证,强化环境保护,加强控制风险措施的落实,有效控制港口水工建筑物的造价。

参考文献:

【1】 罗丰林. 材料价格上涨对水工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