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范文

时间:2024-03-06 17:3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卫生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卫生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篇1

非常欢迎各位上级领导与专家莅临我中心检查指导,在此,我代表我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向各位领导与专家致以衷心地感谢与崇高的敬意!

我中心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有8个年头,今年又被列为我市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单位和卫生为民办实事项目单位,我们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根据《我市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制订了具体实施计划,在我市卫生局和街道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加强软硬件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认真发挥“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有序开展,现就我中心的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心的基本情况

我街道是我的商业中心,文化底蕴、历史沉淀深厚,辖区面积?平方公里,下辖?个社区、?个行政村,总户数?户,户籍人口?,60岁以上老年人?人,7岁以下儿童?人,育龄妇女数?人。我中心创建于?年,现有职工?人,退休人员?人。其中副主任医师?名,主治医师?名(中医类别主治医师3名),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人,公卫医师1人,主管护师1名,执业护士?名(护师?名、护士?名),已经取得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人,在培训?人,全科规范/:请记住我站域名/化培训1人(在读),药学人员?人,其它卫技人员?人,卫技人员占?%。

二、创建工作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狠抓落实

为使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我中心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中心主任亲任组长,各职能科室长为成员,在组织上给创建工作提供了保证;领导小组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集中开会商讨创建大计,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分工负责,认真履行管理职能,健全各项制度、奖惩、考核机制,部署、督查各项创建工作的落实;同时,多次召开全院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创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意义,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具体事宜,从提高思想认识着手,使人人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投身到创建工作之中,形成了浓厚的的创建氛围。

(二)措施到位,全面开展创建工作

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设备。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要求,依照《我市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审细则》,本中心投入?余万元用于装修房间、添置设施设备和信息化建设;根据规范要求,进行了功能分区,调整或设置了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办公室、健康教育室、全科诊疗室、中医诊疗室、康复治疗室、预检分诊室等;同时各社区新设置一个专用健康宣传栏,进行至少每年四期的健康教育宣传。

2、有序推进组织管理工作

(1)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办公室,由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接受上级各项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督导社区责任医生及驻村医生落实。

(2)建立健全责任医生团队会诊制度,双向转诊制度,重点疾病管理制度等。结合考核方案逐一落实。

(3)各科室分布示意图、服务项目及价格、各项惠民措施等上墙公示。

(4)制定社区责任医生工作目标,公共卫生考核分配方案,公共卫生各项经费按费随事走的原则,依照市卫生局的公共卫生基金分配指导意见落实。

(5)制定(来源:文秘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一体化管理文件,健全中心对站的管理考核机制。

3、以群众满意为基准,深化社区卫生服务。

(1)我们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指标,把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关爱弱势群体、开展爱心服务作为工作重点。今年本中心组织?余人的医疗体检队,到?个社区开展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共检查?人,充实了健康 档案,针对检出的社区慢性疾病,责任责任医生纳入了动态管理,定期进行上门随访与健康指导,得到社区干部与居民的好评。

(2)实行重点人群与重点疾病的服务,以慢病人群、特困、残疾人、低保、五保户等群体为工作的切入点,提高疾病知晓率、控制率、治疗率。现管理高血压病?人,肿瘤?人,糖尿病?人,精神病?人,冠心病?人,肺结核?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或解除他们的病痛,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3)在社区的健康教育宣传栏上公示社区责任医生照片、联系方式等,同时印发责任医生联谊名片,注明服务内容、方式、联系电话,便于提供服务、接受监督。

(4)结合参保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开展社区居民健康调查,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多少份,签订健康保健合同?多少份,与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积极推行责任医生制度和团队服务模式,与市级医院签订支援协议,落实双向转诊制度,准确及时收集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动态跟踪管理,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欢迎。

4、加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今年,针对我市出现的儿童手??病流行情况,全体责任医生挨家挨户调查摸底,及时做好宣传指导、预防、消毒等工作,共发放宣传资料?余份,并且对患病儿童进行了医学跟踪观察,每天上门随访服务,通过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我街道手??病得到了及时控制,累计只发生病例?例,无一例出现不良情况。在“?奶粉事件”中,全体责任医生发挥了连续作战的精神,对全部3周岁以下儿童进行了大筛查,及时掌握了本辖区儿童食用奶粉的情况,为控制事态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中心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无发生漏报、迟报与瞒报的情况。

5、努力推进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我中心在中医建设方面颇具特色,现有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名,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名,中医科室有:内科、骨伤科、甲状腺科、推拿科及中药仓库与中药房等,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有:推拿、拔火罐、刮痧、敷贴、穴位注射等。现有中药品种?种、中成药?种、中药人员?名,中医药收入占全院总收入的一半。?年?6月,我中心被评为?建设先进单位。

6、创建工作实效

通过创建活动,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社区责任医生的满意率、知晓率明显提高,发放问卷调查100份,满意率达90%以上。

三、创建活动存在的困难和打算

(一)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困难:如公共卫生财政、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人才缺乏,全科医师培训需要一个过程,人员入编尚有待政策的支持;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服务有阻力;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软件急需使用。

(二)今后打算:争取以政府为主导,强化职能,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投入;加强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创新运行机制,加快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和享受社区卫生服务,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健康发展。

篇2

一、创建活动目标

年起,利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区创建一批软件达标、机构管理规范、运行机制科学、服务功能完善、社会效果显著、居民满意的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创建活动安排

(一)、准备阶段:(6月1日-6月30日)

1、制定并印发《区创建全国和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活动实施方案》。

2、区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组织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关人员学习掌握《省创建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活动指导方案》及《省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分标准》,部署创建工作,启动创建工作。

(二)、实施阶段:(7月1日-7月31日)

依照《实施方案》和《评分标准》,全面开展创建和申报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评分标准》,全面加强机构自身管理。区社区办公室依照《评分标准》,切实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指导、和督导工作。

1、机构自评。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评分标准》,并结合卫生局上半年对社区机构考核结果,开展自查自评工作,要确实查找机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科学有效整改措施,并将自查整改情况于年7月5日前报区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

2、机构申请。各机构经自查、整改后各项指标达到评审标准的向区卫生局提出申请,并将申请报告于7月15日前报送到区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报告内容包括:《省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申报表》、创建自评报告、机构评分表及相关的影像资料(照片、幻灯片、或录像)机构创建活动进展情况,包括主要做法和经验、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3、组织申报。区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7月25日前,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推荐的原则,对各机构上报的创建材料进行复核评定推荐,将符合创建标准的机构及相关申报材料汇总后,上报区卫生局医政科,经领导批准后上报市卫生局。

(三)评定。省卫生厅将于8月1日至9月30日进行复核评定,复核评定达标后,向社会进行公示,最终确定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名单,同时,省卫生厅将对年度全省星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抽查复审,对复审分数低于950分的机构予以摘牌,并在全省通报。在省级创建活动的基础上,省卫生厅将在评选出的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择优推荐机构参加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选,卫生部将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推出一批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表彰。经创建取得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全省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称号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市卫生局将授予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称号并给予表彰奖励。

三、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要对照《全国和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考指标体系》,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层次。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对创建活动要亲自抓,亲自管,对申报材料和相关数据要严格把关,以创建活动为契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十七大”和市委十届四次、五次会议精神,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建立有效的卫生强市实施载体和工作推进机制,全面提高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创建省级卫生强市工作的领导,成立由陈小平副市长为组长的*市人民政府创建省级卫生强市工作领导小组(详见杭政办函〔2009〕175号)。

三、工作目标

通过创建省级卫生强市工作,建立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进一步加强,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反应性明显提高;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较好地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全市居民人人享有公平、优质、高效的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健康指标在全省处于先进水平,努力使我市成为浙江省首批卫生强市。

四、工作任务

根据《浙江省卫生强市考核标准(试行)》(浙卫发[20*]7号),主要工作任务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基本要求

1、申报前两年未出现因防控不力而发生的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重大血液安全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

2、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3、市本级卫生事业投入的增长高于财政支出增长的幅度;卫生事业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5%以上。

(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

1、全市(包括市本级和所辖县、市,下同)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7岁,申报前两年孕产妇死亡率≤12/10万、婴儿死亡率≤9‰。市本级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80%,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85%。

2、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口覆盖率≥80%。

3、卫生应急预案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因查明率≥85%、及时处置率达100%。

4、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科教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卫生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2.02人,每千人执业(助理)中医师数≥0.3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1.77人,每千城乡居民拥有社区责任医生数≥0.75人。市本级50%以上卫技人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卫生信息化率≥85%。

(三)卫生资源配置状况

1、全市每千人床位数达到控制标准,精神病总床位数达到10-15张/10万人。市本级有独立设置的传染病医院,达到具备收治各种烈性传染病的能力;有独立建制的院前急救机构。

2、市本级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及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采供血机构建设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3、政府按乡镇、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或一定服务人口举办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化管理率≥70%;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80%。

(四)综合保障水平

1、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事业发展规划,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分年度的卫生发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实施计划;制定出台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

2、建立卫生强市、强县、强乡镇(街道)工作考核推进机制,将卫生工作纳入对县(市、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综合考核评价。

3、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动态增长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居民健康体检、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等各项卫生专项经费足额、及时到位。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比例≥10%。

(五)卫生管理水平

1、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健全,依法行政,监管有力。申报前两年内无非法行医刑事案件,无被省级以上主要媒体曝光、经调查核实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卫生行风事件。未发生严重破坏公共医疗秩序的事件。

2、免疫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覆盖率≥95%,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控措施落实,达到规定要求。社区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率城市≥80%,农村≥60%。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90%,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率及动态健康档案建档率≥80%;妇科常见病检查率≥85%。全市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100%,其中自愿无偿献血比例≥95%;无非法采供血案件发生。就医群众对医疗服务的综合满意率≥95%。

各区人民政府要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20*年*市创建卫生强区县(市)工作任务的通知》(杭政函[20*]197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2009年*市创建卫生强区县(市)工作任务的通知》(杭政函[2009]198号)要求,完成辖区创建工作目标。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创建浙江省卫生强市工作任务分解表》(见附件)的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全面完成创建工作任务。

五、工作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年9月一2009年3月)

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部署工作任务。

(二)对照检查阶段(2009年4月一5月)

对照《《浙江省卫生强市考核细则(试行)》,收集、汇总、整理有关资料,进行自评。针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认真整改。邀请省卫生厅创建办对我市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创建工作开展督导。

(三)整理申报阶段(2009年6月)

各区人民政府要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2009年*市创建卫生强区县(市)工作任务的通知》(杭政函[2009]198号)要求,在2009年6月15日前完成辖区工作目标,对照卫生强市对辖区的考核指标,整理好台帐资料,将创建工作的自评、总结上报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对本部门创建工作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开展自评、总结,并于2009年6月15日前将总结材料、自评情况及台帐资料上报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人员对创建工作进行初评,对初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起草申报卫生强市自评报告,于6月30日前正式向省政府申报*市创建浙江省卫生强市报告。

(四)迎接调研考核阶段(2009年7月—12月)

召开卫生强市迎评工作会议,制定迎评工作方案,迎接省考评验收组的调研、考核。组织全市主要新闻媒体,对创建卫生强市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五)巩固提高阶段(2010年1月以后)

根据省卫生强市调研、考核组的反馈意见,制定整改工作计划;各区、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按计划和要求进行整改,巩固创建工作成果。

六、经费保障

为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完成,市政府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创建卫生强市的自评、申报、宣传、迎检、奖励等。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创建浙江省卫生强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提高我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升我市卫生综合实力、提升卫生发展活力,提升卫生服务能力的有效抓手。各级党委、政府及各责任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干在实处,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确保我市成为首批省级卫生强市。

(二)落实责任,加强督查

市政府将卫生强市创建工作纳入对各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年度考核内容。各区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深入各责任单位监督检查,交流、总结、推广创建工作先进经验,研究、分析、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各责任单位也要认真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切实加以整改。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及时挖掘、总结、报道卫生强市创建工作的先进做法和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按分工要求,落实责任。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建设卫生强市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宣传、财政、劳动保障、食品药品监管、体育等部门的沟通与指导,齐心协力,协同推进卫生强市创建各项工作。

篇4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就基层卫生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增强做好基层卫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我县的基层卫生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县基层卫生工作的目标要求,真抓实干,扎实工作,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我县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在县初保委组成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瞄准先进县目标,紧抓重点、主攻难点,求真务实,扎实工作,通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顺利通过省级评审,荣获初保先进县称号。

(二)、乡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各单位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响水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做到不重复,不乱设置,合理整合和配置卫生资源,基本实现了一村(居)一室或联村设室的要求,全县145个行政村(居)共设置村级卫生机构142个。加大村级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各乡镇都能按照标准和要求,因地制宜制订建设改造方案,能改造的改造,能扩建的扩建,尽可能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高的效益。所有的村级卫生机构在面积上都能达到60-120平方米,室内做到4-7室分开,50%以上的村级卫生机构达到环境整洁、温馨,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比较优越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得到了居民的欢迎。

(三)、社区卫生服务的转型工作进展顺利。

各单位都能按照卫生局对服务站转型的要求,选择条件好、面积达到要求的卫生室作为转型的对象,自加压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扩建和兴建工作,在室内的布置上,严格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做到流程合理、设备齐全,今年我县累计卫生室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达57个,建站率达40%。由于工作到位,我县有10个服务站被市评为优秀社区卫生服务站,另有10个服务站得到了省扶持,争取省补助资金15万元。

今年,基层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单位领导重视不够;二是基层卫生组织还不健全;三是社区卫生服务层次比较低,全县普遍存在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质量不高的等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在明年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确保全面完成基层卫生工作任务

明年的基层卫生工作,以巩固初保先进县成果和推进农民健康工程为龙头,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努力开创全县基层卫生工作新局面。

(一)、创建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

抓住政府重视、支持农民健康工程的机遇,积极创建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推动全县农村卫生工作开展。一是积极抓好农民健康工程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在去年通过市级农民健康工程三个示范乡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积累经验,树立典型,推动全县工作开展,今年再完成示范乡镇5—6个,使农民健康工程示范乡镇达到70%的要求。二是建立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机制。适时调研分析创建情况,制订创建计划,贯彻落实各项创建内容和措施,组织工作实施,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做到督查与指导相结合,针对问题,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三是着力推进重点工作。针对薄弱环节和工作难点,集中精力,大力推进,保证总体达到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标准。

(二)、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紧抓机遇,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要严格按照《响水县社区卫生服务设置规划》,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转型力度,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率,年内再转型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转型7个以上服务站,力争以县为单位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5%以上,以乡镇为单位服务站覆盖率达70%以上。对此,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紧紧抓住省扶持苏北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机遇,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落实责任,要严格按照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标准,逐条逐项落实到位,在服务站建设上,坚持以兴建为主,积极与乡镇村沟通,争取村无偿提供地宅,坚决按照统一图纸,集中采购设备,统一使用标识,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到位,在资金上以卫生院向乡村医生借资为主,再由卫生院出一点,争取政府支持一点,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做到产权清晰,流程合理,环境温馨,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2、着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我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覆盖率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水平较低。因此,加强内涵建设成为首要任务。我们将以乡镇卫生院转型为契机,在四个服务转变上功夫,真正形成防、治、管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的综合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力争1-2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得到省扶持。

(1)、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在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的同时,不断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内涵建设,要紧紧围绕农民健康工程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质量管理,制定社区服务工作规范,做到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加强对慢性非传染病人的管理,健全健康档案,保证慢病病人和60岁以上人员的建档率达100%以上,管理随访率达90%,逐步推行健康档案微机化管理,各乡镇60岁以上人员微机化建档率达100%,要积极开展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工作。制定双向转诊的具体办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上级医院建立社区转诊病人的绿色通道,方便社区病人转诊;积极推行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建立家庭责任医生联系卡,引导责任医生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对转诊病人跟踪服务,既当医生,又当就医参谋,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从政策引导、方便就医、提供优质服务等多种途径入手,推进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工作的开展。同时要抓好各项资料的收集归档,确保台帐齐全,内容翔实;建立慢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农民健康档案的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健康进家庭活动,将卫生知识送到每户居民,真正为农村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服务。

(2)、增强队伍素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离不开全科专业队伍。一是开展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的岗位培训。年内举办1-2期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培训班,邀请市级专家来响水授课,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努力使专业队伍在观念上和服务方式上得到根本性转变。二是建立继续教育制度。要求各乡镇都能选派责任心强、工作踏实的人员进行全科医生培训,力争各单位有80%的人员都获得全科医师证书。三是严格执行晋升中、高级人员下基层服务制度,不断传播服务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四是加强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的管理。各乡镇要高度重视补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切实履行告知义务,确保没有一个乡村医生不知到补偿教育,各乡镇是补偿教育的教学点,要抓紧做好教学场地的准备工作,严格管理,保证教学质量。通过队伍建设,使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发生根本转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坚实的后劲。

(3)、规范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是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各单位要按照《响水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业务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调配、财务统一建帐、药品统一调拨、建设统一标准”的“五统一”制度;加强乡村医生培训考核,采取多层次的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实效性。进一步探索乡村医生和村卫生机构规范管理和考核的方法,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果;逐步建立健全乡村医生档案,以乡村医生注册的相关资料为基础,统一填写“乡村医生登记表”,收集乡村医生注册申请表,变更表,个人相关身份证明,执业证书等复印件和表彰奖励情况、考核情况,一人一袋,统一编号造册,使乡村医生档案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规范乡村医生诊疗行为。切实履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所赋予的乡村医生职责,依法加强对乡村医生诊疗行为的管理,加大对村级卫生机构的督查力度,强化检查指导,依法查处个体单干、超范围执业和医疗不规范行为,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诊疗技术规范。

三、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篇5

中心坚持“开拓创新,持续发展”的服务理念,始终走在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前沿。1998年成为上海市首批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单位,2000年成为上海市首批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3年成为上海市全科团队服务新模式的改革试点单位,2006年成为上海市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0年起开始探索实践家庭医生制的服务试点。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七连冠,2008年成为上海市首家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10月成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以创建促发展,管理效率显著提升

1.1 制度建设,规范执业行为

中心以创建为契机,对全中心的各项制度进行了梳理,建立健全标准化制度和职责,从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护患者的权益出发,进一步规范了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1.2 结构优化,发挥人才优势

中心一贯重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目前已有高级职称的执业医师5人,中级以上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6名,中级以上公共卫生执业医师2名,中级以上注册护士20名。通过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满意度为内容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方案,绩效考核的结果与续聘、解聘、晋升和评优相结合。中层干部、中级职称医务人员全部实行竞聘上岗,实现了“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进一步发挥了中、高级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1.3 资产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中心在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基础上,加强财务资产管理,做好统筹预算工作。建立固定资产专用登记册和耗材专用账册,并按规定对各项设备进行强检,对于盘盈、盘亏、变质、毁损等情况及时查明原因,根据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及时进行处理,实现了耗材和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做到了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并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做到了信息公示,杜绝了乱收费现象。

1.4 人文培育,提高职业素养

中心通过建立和完善医德医风管理档案,及时记录每一位职工参与培训和奖惩的情况,动态反映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水平和精神风貌。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中心开辟文化走廊,大力宣扬先进典型,树立道德标杆,进一步激励了医务工作人员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员工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全面提升。

2 以创建促创新,服务内涵不断深化

2.1 健康管理,提升服务内涵

中心是上海市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近年来中心依托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完善了健康档案信息系统,通过多点采集一档共享,及时掌握了辖区内居民的健康需求。2011年中心调整布局,建立了多功能的健康管理中心,整合社区卫生服务功能,重构社区卫生服务形态。健康管理中心为居民提供包括出诊、家庭病床、家庭责任医师签约、预约门诊等多项内容的健康管理服务;为家庭责任医师提供任务分配,工作提醒、日志安排、报表统计等终端服务,成为家庭医师管理签约居民的电子助手;成为了中心提供家庭医生管理的协调指挥平台。

2.2 康复服务,完善服务功能

社区康复作为六位一体的重要功能之一,近3年来中心加大了社区康复的软硬件建设,2011年新扩建的康复科面积达200 m2,引进了康复医师及康复治疗师,配合区残联开展了听力筛查、视力筛查和诊断,并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开展了躯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估和训练。同时,中心利用康复器械开展运动治疗、理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二十余项康复项目,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逐步建立起“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2.3 功能整合,发挥中医优势

中心是上海市第一批中医药服务的社区示范点,2011年中心在原有中医馆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医治未病中心,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开展了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通过聘请上级医院名老中医坐堂及技术指导,为中心中医医疗工作的提高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2.4 临终关怀,创新服务模式

中心通过十余年的悉心研究,培养了一支临终关怀服务团队,建立了三床联动的服务模式,形成了一整套缓和医疗和安宁护理的适宜技术。中心还制定了临终病人病情评估工具,完善了分层管理、全程照料的服务流程,培育了多支志愿者队伍。2008年中心注册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社区临终关怀科,完成了卫生部《临终关怀准入标准及规范研究》的课题研究,临终关怀科也发展成为集全程照料、宣传协调、系统管理、学术研究、志愿者培训为一体的一级科室。提高了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肯定。

3 以创建促提高,社会满意度不断攀升

3.1 改善服务环境,提供人性化服务

对照创建标准,不断改善就医环境,中心将科室标识、标牌进行了统一更新,使标识、标牌更加规范、清晰明了。中心从尊重患者隐私着手,对一人一诊室、康复治疗室、中医诊疗室、病区等服务场所添置了轨道式遮隔帘,移动屏风等遮隔措施;挂号、收费、药房、检验等科室设立了开放式服务窗口,环境整洁、温馨;新增盲文导向、无障碍坡道、残疾人扶手、洗手池等无障碍设施,为社区弱势群体的就诊开辟了“绿色通道”;中心通过触摸屏、网站、滚动信息屏、公示栏等向居民公开各项服务内容,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和公益,提供了人性化服务。

3.2 优化服务流程,提供规范化服务

中心一直注重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并逐步加大了信息化利用的程度,通过创建,对中心内部HIS、LIS、PACS系统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实现了区域内以及和三级医院医联平台的检查化验及就诊信息联网;实现了自助挂号,全程一站式收费,化验报告自助打印,专家门诊预约,门诊病区电子病史,电子处方;实现了信息化的居民健康档案服务与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医疗服务管理,并能通过决策系统等信息化手段进行社区卫生统计信息服务和资产成本管理。

创建工作对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软硬件配置得到了改善,机构管理进一步规范,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但对照标准,中心在人员配置以及人才学科建设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体医务工作人员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不懈努力。以创建工作为契机,以家庭医生制服务为抓手,依托信息化平台,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篇6

一、在思想上重视创建,把村庄环境整治和创建工作相结合

通过学习创建标准,我们村里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创建省级文明村是一项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发展村级经济,推动全村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村党总支、村委会一班人始终把创建工作放在首位,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做到各项创建同规划、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从而保证了各项措施的落实。

村民既是文明创建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创建工作需要他们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大力宣传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正确处理长效管理和集中管理的定位。

二、组织上保证创建,做到领导到位、责任明确,运作规范

切实加强文明创建的组织领导,每月召开工作会议,及时调整充实村级组织,村创建办的主导、组织和协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及时成立了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从而形成了强有力的创建组织网络。具体负责日常事务,配备了10名专兼职人员。同时建立调整了健康教育、环境食品卫生、法制教育、环境保护、治调组织、公共场所及饮用水卫生、经济建设、社区卫生和资料等9个专业性小组,强化对各项工作的指导和落实力度,村创建办多次召开创建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强化标准意识,明确目标任务,并抽调工作骨干充实创建工作班子,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高效运作。同时按照创建计划要求,建立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做到责任到人、考核明确、联绩奖惩。

三、措施上加快创建,做到主动进位,狠抓落实,提升层次

(一)广泛开展创建教育,居民素质日益提高。我们主动建立健全育教网络,建立了创建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人员。切实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固定宣传栏和集中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文明教育宣传,广泛普及科学卫生知识。每个村民小组有兼职教员,组织学习、宣传。我村积极开展“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健康知识入户率达90%以上;同时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通过评“三户”增强村民文明创建意识,全村文明户达80%以上。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村容环境更加优美。我们本着“不求最大,但求最优最美”的指导思想,聘请规划设计院编制详细规划,对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公共设施、人文景观进行了统筹安排。加强对村交通秩序和户外广告等村容秩序管理,实行集中整治,无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现象,对个别违章建筑坚决给予拆除,保证村庄建设的整齐。强化村庄环境卫生管理,进一步提高全村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建筑施工管理,定期检查各施工单位,建筑单位全部设立施工围墙(隔离护栏)和安全防护网,所有建材按指定地点堆放,无乱堆现象,坚持做到卫生、文明施工。

(三)围绕工作重点,开展重点整治

1、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按照规划先行、严格审批、建设有序、村容美观的要求,我们委托泰州规划设计院兴化分院编制了《兴化市镇村新村建设规划》,该规划根据本村实际情况,遵循生产生活统筹安排,经济与文化并重并举,人与自认趋向和谐,节约与集约相辅相成的原则,实施了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形成居住向小高层公寓、工业向园区的显示理念,通过规划控制,逐步衰减村庄原有住宅区组团数量,以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方便村民生活。依托现有自然环境和水系,形成由南向北依次为村庄入口、滨河绿地景观点。在小区中设置公共服务中心、农民休闲广场,实施河道桥梁驳岸、绿化建设,以替身村景观形象,此规划已经镇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篇7

1.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改革。一是有序推进医疗卫生资源整合。3月份撤销城北卫生院、纱场卫生院、区博爱医院,三家医疗机构的人员编制、在职人员及退休人员整建制并入区第二人民医院。对兴仁、刘桥、五甲等卫生资源待整合的乡镇,进行了调研论证,制定了工作方案。二是组织实施中心医院改革。制定了全区股份制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并经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7月份正式启动这项工作。5家股份制医院(中心医院),在自愿申请的基础上,通过资产审计,将全部职工股流转给政府,实现政府对医院的完全举办。三是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区第二人民医院、区中医院新门诊大楼正式启用,区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完成主体建设,区第六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有序推进。此外,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今年招聘人员74名,妥善安排2009级农村定向医学生19名。

2.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一是扩大基本药物受益覆盖范围。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第二人民医院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提高了城区居民受益覆盖率。鼓励引导中心卫生院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不断提高基本药物在临床的使用比例,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二是全面启用省新基本药物目录。按照省完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和使用管理要求,组织基层医疗机构申报2012年度基本药物用药计划。各卫生院年初起全面配备使用省新一轮招标基药,统一省基药平台采购;村卫生室从5月中旬起统一使用新基药目录,并由所在地卫生院从省基药平台采购。三是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考核机制。修订了中心卫生院和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办法,使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基药考核办法和标准,将规范管理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二、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普惠于民

1.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加强。一是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今年全区参合城乡居民967262人,参合率99.6%,筹资标准提高到320元。调整完善补偿方案,将镇卫生院300元以上可报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统一调整为80%,单病种结算基金支付比例调整为75%。完成了单病种付费软件的开发、政策配置和上线测试工作,从3月1日起,全面启动单病种付费支付方式改革。确定280家村卫生室为新农合村级门诊统筹定点单位,在区内定点医院和大多数村卫生室实行新农合门诊即时结报。积极实施重大疾病医疗保障。二是全面启动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制定了《区全面推进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实施方案》,遴选各镇卫生院(含二至八院)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医生等各类卫技人员493人,组建社区责任医生团队124个,并以行政村为单位划定了团队服务区域,社区责任医生行政村覆盖率达100%。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岗乡村医生根据服务半径,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片分区,合理确定了乡村医生责任区域范围。各服务团队按照职责,深入责任村参与居民健康体检,并为特别人群提供上门访视、家庭病床等服务。

2.卫生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卫生应急示范区创建工作。严格落实门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全区累计建立电子档案1044512人,纳入慢性病管理147730人。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共体检164896人,体检率71.97%。通过组织人员培训,加强物资储备,抓好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在10月13日“全市公共卫生应急大比武活动”第一阶段比赛中,我区名列前茅。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列入全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在5个镇完成1.5万人的检查任务。切实做好全国中医先进单位复核评审工作,促进农村中医工作得到加强。提高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水平,骑岸、东社两家医院创建成示范乡镇卫生院。

3.公共卫生服务成效明显。全面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成功平稳处置省内首例霍乱疫情。扎实开展血地寄防工作。查螺总面积333.19万平方米,未发现活钉螺。疟原虫镜检1490人,其中流动人口170人。规范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对200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集中开展了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活动。5周岁以下适龄儿童应补种人数7447人,实补种合格7265人,补种合格率97.56%。结核病防治、精神疾病管理项目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全区发现26例耐多药结核病人,纳入治疗与管理的有16例。配合残联对全区1051例贫困精神病人实施了免费发药。妇幼卫生水平不断提升。孕妇梅毒、艾滋病筛查列入农村基本公共卫生孕早期必查免费项目。全区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67‰,婴儿死亡率3.7‰,新生儿死亡率1.74‰,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89%。

三、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便民维权

1.卫生许可进一步得到规范。卫生行政许可全部进入省卫生监督综合管理系统运行,现场审核使用移动执法工具,实时上传,保证了卫生行政许可过程高效、依时、依法运作,提高了行政效能。不断优化审批程序,尽量减少工作环节。全年共受理许可申请220件,科室现场审核380余户次,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438份,核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85份;换发(延续)餐饮服务许可证364份,换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602份,核发健康证明10453份,按时办结率达100%。已规范建立卫生许可档案211件,建立预防性卫生监督档案4件。所有许可都在规定的程序和对外承诺的时间内完成,办结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组织开展了学校(含幼托机构)食堂、建筑工地食堂、蛋糕房、餐(饮)具消毒效果、餐饮业肉品卫生安全、“放心餐具工程”等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整治活动,启动了金游城、建设南路餐饮服务示范街区创建工作,并组织开展了“学习双桂芳、诚信做食品”道德讲堂。重点加强了农村城乡结合部、社区小餐饮单位和农村中小学校食堂的量化分级管理,小餐饮单位、农村中小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率均达到100%。全区1421家餐饮服务单位(含食堂)经过量化评定达到A级的单位15家、B级451家、C级960家。全区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6125户次,合格5972户次,合格率97.5%,监督覆盖率100%。查处违法餐饮服务提供者127户次,有效地推动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的提高。

3.医疗服务市场监管成效显著。全面开展“医疗服务监管推进年”工作,建立完善了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继续推行医疗机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暨依法诚信执业信誉度管理评定工作,完成477家医疗机构的评定工作,并制作了公示牌,对医疗机构卫生监督信息全面进行了公示。加强哨点建设,依托现有医疗机构网络建立了19家镇级一级哨点和312家村级二级哨点。加强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监督检查,依法取缔黑诊所、游医,联合区公安局、川姜镇派出所、工商所、区电视台对非法行医的重点地区川姜镇开展了专项检查,共查处“黑诊所”4个,均依法予以了取缔;对辖区内21个非法行医者(含四个药店)予以了行政处罚,非法行医者的信息第一时间录入《省无证行医查询系统》,对符合移送条件的,及时按规定移送,始终保持“打非”高压态势,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建立并实行了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约谈制”,共约谈管理相对人57家,通过宣传法律法规,提高了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2起,查处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3起,责令改正2家,立案查处2家。

四、强化作风效能建设提升形象

1.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以学习中国好人王秀冲事迹为引领,在系统内掀起敬好人、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风尚。韩振新、季新荣、钱雷云等3名同志荣获市医德诚信标兵称号,区第六人民医院荣获市医德医风先进集体称号。6月份,在行政中心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了“天使大爱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全区各地举办了5场先进事迹巡回演讲,树立了“白衣天使”的良好社会形象。认真贯彻市纪委召开的卫生系统专题警示教育会议精神,在全系统开展集中教育整顿活动。

2.推进政务院务公开。认真执行“三重一大”事项报告制度,主动向区纪委申报医疗机构人员招考、血务公开等区级监督项目,定期做好情况汇报。对基层单位上报的57项“三重一大”事项,已参与监督44项。规范固定资产投入管理,严格把好计划关、准入关、操作关、资金关和招标关。全年共参与监督基建工程招标10项,成交金额275万元,医疗器械招标34场次,成交金额2323余万元,累计节约资金超过300万元。此外,继续做好纪检监察预警工作,重新制作并在各单位醒目位置粘贴舆情信息公示牌57张。

3.严厉打击不正之风。开展“一单位一主题”活动,从小处着手,在每个单位重点解决一个行风问题或者打造一项行风工作亮点。共申报14个主题,涉及政务公开、行风评议、院务公开、治理商业贿赂、控制大处方、实施基药、无红包医院建设等内容。进一步开展无红包医院建设工作,重申红包惩处办法,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医德诚信承诺,继续抓好监督检查以及出院病人函调和电话回访等日常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全区医务人员退还、拒收红包211人次,上交红包122人次,上交红包金额4.16万元,组织暗访3轮,排查红包线索1条,走访患者30余人,电话回访、函2500余人次。

4.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印发《关于做好全区医疗单位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通知》,全力组织各医疗单位参与全国联评。各单位相继召开民主评议工作动员会、推进会、点评会、座谈会,系统内形成“人人都是评议对象,个个代表卫生形象”的浓厚氛围。8月下旬,在19个镇区组织医院政风行风建设座谈会,邀请党政机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等对象参加,真实地介绍卫生工作、真诚地与社会各界沟通,真心地听取意见建议。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4次,向各医疗卫生单位及社会各界发出行风调查表120余份,回收82份,接受意见建议5条。

五、推进卫生法治建设规范管理

1.法治医院创建深入开展。在总结近几年来“法治医院”创建工作经验和认真分析当前法治建设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会同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2012年全区法治医院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组织有力、医德医风高尚、医疗执业守法、院务公开透明、医疗服务优良、医疗质量安全、规范合理收费、医患关系和谐、社会形象良好”九项创建标准,制订了详细的考核评估细则,并将创建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到各医疗卫生单位,明确职责分工和时序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全区各地结合单位实际,研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法制宣传教育扎实开展。一是坚持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带头学法。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课题,认真制定了年度领导干部、党委中心理论组和公务员学法工作计划,明确了每月学法重点、学时安排,细化和具体了有关要求。二是抓好行政执法人员岗位练兵。采取集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卫生执法人员进行了全覆盖、分片分类培训,并组织了业务知识测试。三是强化医务工作者法制教育。举办了以提高医技科室服务能力为主的业务培训4次,对内科、外科、妇产科、放射科、检验和护理人员197人进行“三基”知识抽考,对23家医院医疗文书质量进行检查。

3.法治文化活动有声有色。6月11-20日,我局牵头举办了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6月11日在城区金游城广场举办隆重的启动仪式,食品监督单位代表、食品经营单位代表现场作诚信承诺签名,同时举办食品安全大型广场咨询服务。宣传周期间,我们还在全区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四进”、“你点我检”、媒体跟踪执法、知识竞赛、灯谜竟猜、有奖答题抽奖等活动。结合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法治文化推进年”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印发宣传资料、开展咨询服务、制作板报专栏、举办知识竞赛和开展送医下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卫生法律法规。以廉政文化示范点、示范系统创建工作为抓手,重点推进乡镇卫生院廉政文化教育、阵地、载体建设,努力营造“健康、清廉、和谐、惠民”的良好氛围。

六、全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稳定

1.全力化解和减少医患纠纷。一方面,切实加强了医患纠纷调处工作。全区各医疗单位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医患沟通室”建设,落实工作场所、配置办公设施和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强医务员工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沟通的方法、技巧与主要内容,最大限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另一方面,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求各单位切实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强化医务人员“三基”知识培训考核,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制度和操作规范,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2.认真组织开展“四项排查”工作。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区卫生系统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零报告”和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要求,突出抓好对重点人员、重点问题、重点时期的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调解处理,全力防止矛盾纠纷的激化升级。全系统上下还健全完善了单位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对工作不到位或调解不力、不及时,导致严重后果的,逐级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围绕《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市、区)考核评估标准》,落实各项目标任务。通过创建,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水平;深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均等化水平;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普及性。建立健全农民健康工程保障机制和长效发展机制,推动农村卫生工作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1、镇、村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率达100%,对全镇的社区卫生站的设置进行重新规划,力求每个行政村有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2、农村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率达60%以上。

3、镇、村卫生服务人员资格合格率达100%。

4、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完善、基本设备齐全,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率达到95%。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9%以上,县镇两级政策补偿比达75%。

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率达到95%以上。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农村妇女增补叶酸等重大妇幼卫生项目,推行免费婚检,提高农村妇女儿童基本健康保障水平。

7、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人员绩效考核工作。乡村医生养老保障覆盖率达到100%。

三、主要任务

1、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进一步巩固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成绩,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运行。积极进行合作医疗筹资工作,全镇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100%以上,困难人群应保尽保。全镇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开展合作医疗门诊报销工作,健全监督机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三合理”规定,有效降低农村居民就医的费用,加强镇合管办的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2、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实施。

按照项目化管理要求,以“多劳多得、奖优罚劣”为考核方针,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优化奖惩机制,建立分工协作、权责分明、分工明确的长效工作机制,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时足额发放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劳务费,补助不低于40%。

一是实施综合防治,控制重大疾病。加强重点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与主动监测,突出结核病发现与督导治疗两个重点,组织实施防查灭螺、查治病,强化腹泻病检检索等霍乱防治措施,关注人禽流感、重症猪链等心法传染病。规范计划门诊建设与管理,探索开展预防接种通知短信服务,努力提高预防接诊率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健康促进,完善慢病管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活动,努力提高卫生知识入户率、重点人群健康行为形成率。65岁以上老人建档率达95%,其它人群达60%,实现健康档案电子化规范管理;免费为60岁以上居民及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病人进行体检,进一步规范居民健康档案,切实提高慢性病发现率、管理率。积极推行35岁以上病人首诊血压制度,力争免费测血压全覆盖。三是坚持重心下移,加强监督监测。实现镇村两级卫生监督力量整合联动,卫生监督触角向村居延伸,提高卫生监督覆盖,增加监督执行频次,严厉打击不法行为。重点加强食品、医疗市场卫生监督,着力抓好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大公共场所、学校、职业卫生综合监督执法力度,切实解决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四是狠抓规范服务,提升保健水平。重点实施妇幼保健计算机网络管理,探索孕产妇服务券运作模式,实行基层妇幼保健“由上而下”服务,加强流动人口的孕产妇及儿童管理,优化妇女病普查普治方法。抓好幼儿园卫生保健合格评审,强化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3、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年内建成4所省级示范村卫生室,形成镇村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2)对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进行重新规划,保证每一个行政村有一所符合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合理进行人员调配,加大设备投入,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3)以示范村卫生室创建为基点,推进全镇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内涵建设,进一步转变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功能。加强一体化管理,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使农村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率达60%以上。

4、继续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改革。

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建立并严格执行基本医疗服务规范,实行双向转诊,有保证医疗安全的服务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镇村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定编、定岗、定员管理,乡村卫生机构卫技人员凭证执业率100%;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体系,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农村居民对新农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乡村卫生机构服务质量等综合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四、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4月25日前)。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分解各项任务,召开创建动员大会。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农民健康工程宣传,形成社会关心、全民参与、支持农民健康工程的良好局面,确保我镇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2、全面推进阶段(4月26日-9月30日)。按照《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市、区)考核评估标准》和《县农民健康工程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和部署,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促进农民健康为目标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的创建工作,由镇领导小组牵头,镇卫生院具体实施,重点加强合作医疗的管理、乡镇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卫生人才建设,使社区居民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率达60%以上。根据《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市、区)考核评估标准》要求,分类别、分项目全面收集2013年以来各项目资料,对分类整理的资料编写目录,统一编号,按统一格式装订。

3、验收阶段(10月1日-12月31日)。对各项工作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相关资料,准备验收。

五、保障措施

1、加大组织力度。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列入镇政府工作目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要及时调整农民健康工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形成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确保农民健康工程顺利实施。

2、加大宣传力度。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和表彰组织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宣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民健康工程的良好局面。

篇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通知》和省卫生厅、民政厅、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创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市)活动的通知》及省、市妇幼及基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工作目标、指标

(一)工作目标:20__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争创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为中心任务,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建设,全面推动“六位一体”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基本建成“配套政策落实,服务网络科学,人员配置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满足社区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确保我区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活动一次性达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全面推进服务功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着力从“健全服务功能、完善队伍建设、加强基础管理和构建信息平台”四方面入手。全程规范提升社区卫生的服务内涵、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力求从改善服务方式上强化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连续服务和主动服务能力;为建设城市二级卫生服务体系作出应有的努力。[文秘站网文章-找文章,到文秘站网]

(二)工作指标

1、建成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

2、全科医师配备率≥3/1万居民;

3、开展社区卫生诊断,60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建档率≥90;

4、35岁以上居民家庭保健合同签约率≥20。

5、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率和满意度≥90。

二、主要措施

(一)强化政府职能,落实相关政策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已纳入区政府20__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今年将以争创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为契机,合理调整财政公共卫生服务投入,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形成多元化投资发展格局。机构建设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协调落实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政策,区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切实发挥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政策,制定规划,并纳入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任务,为创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创造必要条件。

(二)加快中心建设,完善中心功能

按照《××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建设标准》全面启动建设和完善设置,及时调整科室布局,制定工作规范和服务承诺。中心功能以社区卫生诊断为着手点,以老、弱、残、妇等弱势群体为工作重点,明确服务范围、服务重点,切实做到以健康教育为先导,预防保健为动力,社区医疗为支撑,社区康复为特色,信息管理为基础,计卫合一,全面实施“六位一体”功能。

(三)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已设置和规划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规划的社区为服务范围,继续开展60岁以上老人建档工作,以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指导标准进行改重建,按照行政区域设定的中心为上级业务指导中心,落实健康教育,计生技术指导和预防保健基本功能,功能调整以中心为主体,站为补充,实施区卫生局全行业监管,区疾控中心、监督所和妇保所提供技术指导,中心对站实行业务管理,站作为服务网底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本年度以××街道办事处为试点,上半年完成并示范推进,力争年内完成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一体化建设。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才素质

根据创建标准,全科医师配备应占总人口数的3名/万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临床人员全科岗位培训率60,社区护士、防保和管理人员应完成专业培/:请记住我站域名/训80—100,结合××市卫生局统一安排,组织参加第三批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计划。我区以岗位培训为切入点,开展相关专业人员培训,首先落实2/10万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其他专业顺势而进,同时各机构加强“三基本”及院前急救技术学习考核,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力争与全省同步落实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全面打破人才瓶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为全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健全制度,落实监管,推动社区卫生服务规范运行

在市卫生局统一印发的各项

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本区卫生服务准入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并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标准,服务规范,通过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严把人员、技术、机构准入关和服务行为规范,严防责任性医疗事故发生,确保医疗卫生安全,区卫生局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对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单位随时提出整改意见,整改不力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逐步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进能出的机制。四、工作进度安排

1、2月下旬召开20__年度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及工作会议,总结20__年度工作,布置20__年工作任务。安排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落实中心建设任务,研究争创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实施方案。

2、3月上旬,制定争创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实施方案,纳入区政府办公室议事日程并召开动员会议,分解任务指标,落实目标责任,全面启动创建工作。

3、4月下旬—5月下旬,落实中心建设任务,同步完成“六位一体”功能调整,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一体化建设试点并评估。

4、6月上旬—7月下旬,参照标准,对争创示范区活动开展和完成情况自查自纠。

6、8-10月,在自查、整改、复查合格基础上,由区政府逐级申请示范区验收,并做好迎检各项准备工作。

7、10—12月份,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机构及功能建设。

五、工作评估

篇10

一、考核内容与方法

本次考核依据《市2013年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标准》,采取现场考核记录、事后评估打分的形式开展考核工作。现场考核主要为查阅资料、电话核实、问卷调查等形式。

二、总体情况

目前,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稳步执行,提档升级工程有序推进,积极开展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坚持做好迎接国家中医药特色示范先进区复核等。

三、突出表现

此次考核发现,各中心都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将全年工作在考核中充分呈现。其中,社区的台账资料较为统一、规范;社区的住院病人逐月增加,医疗收入不断增加,医疗质量管理到位;社区、社区的中医药工作开展较好;社区的家庭病床管理规范;社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较好。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要求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历封面有空项;检查申请单书写简单,无症状描述;输液皮条处理不规范,治疗室的物品放置不合理;临床路径管理缺少具体病种,无实施病例。公卫医师只有1人,不能达到1名/万人口;中心副主任未取得省级以上管理培训合格证书;支援社区的专家姓名和专长没有公示;居民对全科团队、家庭医生制度知晓率偏低。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面积局限,未开设病房;心电图、超声等相关辅助检查在市中医院进行,本中心没有开展;未实行基本药品零差价;未开展家庭病房;缺少临床路径管理病历的资料。缺少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无医德医风管理档案、检查记录和总结;全科医生4人、注册护士11人,均不能达到3名/万人口,无公卫医师;中心副主任未取得省级以上管理培训合格证书;信息化平台未投入使用;居民对全科团队、家庭医生制度知晓率偏低。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申请单书写简单,无症状描述;门诊病历中就诊时间、医院、科室等项目书写不齐全;未开展家庭病床;临床路径管理有台账资料,制度健全,但缺少实施病例;对于今年和去年的费用统计应按照检查标准制作一份对照表。公卫医师只有2人,不能达到1名/万人口;中心主任未取得省级以上管理培训合格证书;缺少中长期培训规划;信息化平台未投入使用;因内部装修,中心信息公开各项内容不能正常公示。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住院病房,相关工作未能开展;门诊日志登记本上不应记录所用药品;家庭病房管理不符合要求,只是家访;未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门诊病人处方抗生素使用比例高于50%,采用静脉滴注方式比例高于50%;临床路径管理无实施病例;输液室流程不合理。缺少①人员聘用、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②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③财务、药品、固定资产、档案、信息管理制度④社区协作与民主监督制度;公卫医师只有1人,不能达到1名/万人口;中心主任、副主任未取得省级以上管理培训合格证书;缺少中长期培训规划,继续教育学分不够;人员使用缺少聘用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信息化平台未投入使用;居民对全科团队、家庭医生制度知晓率偏低。

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使用率未达到60%;病历质量有4份病历缺少医患沟通签字,诊断依据不充分,症状描述不明确;临床路径管理台账资料不完整;护理院感台账资料欠完整;医德医风培训资料不规范;无公卫医师;缺少人员培训中长期培训规划;因内部装修,中心信息公开各项内容不能正常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