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题范文
时间:2023-04-07 00:5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在软件测试中,心理学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分析了软件测试当中存在的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1概述
软件测试是对软件产品进行的一次系统的、全面的评估,软件测试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软件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当软件产品在交付使用之前,对产品进行全方位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软件测试工作又是完全依赖于软件测试员完成的,软件测试员通常受到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如:公司利益、领导压力、自身素质等,从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可信度。所以从心理学方面来研究解决软件测试中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2软件测试心理学中的问题
2.1程序测试的过程具有破坏性
测试的定义意味着程序测试的过程具有破坏性,其程度甚至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人生观是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人们倾向于创造一个物品,而不是轻易毁坏一个物品。因此,程序测试的破坏性的定义使人们对程序测试工作望而生畏。
2.2软件开发人员兼任软件测试员
研发单位把软件测试当作一种形式,使得软件开发人员经常兼任测试人员。开发和测试生来就是不同的活动。开发是创造或者建立什么东西的行为,而测试的唯一目的是证明一个模块或者系统工作不正常。这两个活动之间有着本质的矛盾。一个程序员在完成了设计、编写程序的建设性工作后,要一夜之间突然改变他的观点,设法对程序形成一个完全否定的态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大部分程序员都由于不能使自己进人必要的精神状态,而不能有效地测试自己的程序。除了这个心理学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程序中可能包含由于程序员对问题的叙述或说明的误解而产生的错误。如果是这种情况,当程序员测试自己的程序时,往往还会带着同样的误解致使问题难以发现。也就是说,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出缺陷往往是人的心理状态所不容的。
2.3程序设计机构参与软件测试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项工程或一个程序设计机构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它同样有心理学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程序的可靠性很难度量。要程序设计机构在测试自己的程序时持客观态度是困难的。一方面,随着硬件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能够在性能和费用上占有优势,不使自己的产品过时,产品的交付使用时间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由于受费用和进度的限制,要开发一种高质量、快速交付和低成本的软件产品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软件设计机构的测试进度,使测试过程受到很大的干扰。
2.4软件测试人员自身的素质水平
人是测试工作中最有价值也是最重要的资源,没有一个合格的、积极的测试小组,测试就不可能实现。然而,在软件开发产业中有一种非常普遍的习惯,那就是让那些经验最少的新手、没有效率的开发者或不适合干其他工作的人去做测试工作。对一个系统进行有效地测试所需要的技能绝对不比进行软件开发需要的少,事实上,测试者会遇到许多开发者不可能遇到的问题,他们将获得极其广泛的经验
3解决途径
3.1制定适当的测试目标,从心理上增强自信
人类的活动具有高度的目的性,建立适当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心理作用。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证明程序中没有错误,那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朝这个方向去做;也就是说,我们会倾向于挑选那些使程序出错的可能性较小的测试数据。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要证明程序中有错,那就会选择一些易于发现程序所含错误的测试数据。而后一种态度会比前者给程序增添更多的价值。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在干一件已经知道是不合适的或不可能做到的事时,往往做得不好。例如:如果让一个人在巧min解出一个刊登在星期日《纽约时报》上的交叉填字字谜,10min后我们会看到这人几乎没一点进展,因为他会感到实际上不可能做到而放弃自己的努力。然而,如果我们要求花4h解出这题,那也许就会看到他在开头的10分钟内有较大的进展了。把程序测试定义为在程序中找出错误的过程,就使测试成了可以做到的任务,从而克服了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3.2人员合理配备,实现效益最大化
首先,主管应意识到软件测试的重要性,优先配置合理的资源,以获取整体之成效。其次,应尽可能使用职业的测试人员,尤其是独立于开发小组之外的测试负责人员。将测试视为与研发工作同等重要,同样安排优秀的人员参与测试工作。若确实存在人员比较紧缺的情况,可适当地安排部分研发人员交叉进行最低层的测试—单元测试。
3.3成立软件浦试公司,将软件测试工作独立化
软件测试由软件测试公司承担有许多好处。测试公司可在经济上和管理上独立于开发机构的组织进行,也可以避免软件开发者测试自己开发的软件。在客观性、专业性、权威性、资源保证性诸方面有独到的优势。采用公司化的方式,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对提高软件测试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4加强软件测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
产品能否面向社会,测试报告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求软件测试人员具备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一个好的软件测试工程师,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1)沟通能力。一名理想的测试者必须能够同测试涉及到的所有人进行沟通,具有与技术(开发者)和非技术人员(客户、管理人员)的交流能力。和用户谈话的重点必须放在系统可以正确地处理什么和不可以处理什么上。而和开发者谈相同的信息时,就必须将这些话题重新组织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2)移情能力。用户担心将来使用一个不符合自己要求的系统,开发者则担心由于系统要求不正确而使他不得不重新开发整个系统,管理部门则担心这个系统突然崩溃而使它的声誉受损。因此需要测试小组的成员对各个层面人员都具有足够的理解,具备了这种能力可以将测试人员与相关人员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减少到最低程度。
(3)外交能力。当你告诉某人他出了错时,就必须使用一些外交方法。机智老练和外交手法有助于维护与开发人员的协作关系,测试者在告诉开发者软件有错误时,也同样需要一定的外交手腕。如果采取的方法过于强硬,对测试者来说,在以后和开发部门的合作方面就相当于“赢了战争却输了战役”。
(4)很强的记忆力。一个理想的测试者应该有能力将以前曾经遇到过的类似的错误从记忆深处挖掘出来,这一能力在测试过程中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因为许多新出现的间题和我们已经发现的问题相差无几。
(5)耐心。一些质量保证工作需要难以置信的耐心。有时需要花费惊人的时间去分离、识别和分派一个错误。这个工作是那些坐不住的人无法完成的。
篇2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教育;教学;教育,医学/组织和管理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既包含对自然科学的应用,也包括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可以说,医学心理学是理论与实践的两项课程,重在提升医学类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在其未来的临床工作中有所帮助[1]。正是鉴于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复杂性,对它的讲授更应当与其他医学课程相区别。但是,从笔者关于医学心理学教学的体会来看,目前在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方面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既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1对医学心理学教学进行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近几年,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步伐,各种医学类课程也均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有所变动,加之社会对医学类专业学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报考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加。但是,与日益增加的医学类专业学生相比,医学毕业生却并没有达到优质优秀,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医学毕业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一是缺乏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专业范围过于狭窄,毕业生知识结构存在不合理性;三是思维固化,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四是综合素质较低,尤其是心理素质不达标。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医学类专业课程的不合理性,既包括课程时长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包括选修课数量过少以及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等问题。同样,医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也面临上述问题,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需求。我们必须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才能进一步提高医学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为其未来的就业做好基础和保障[2,3]。
2目前我国医学心理学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结合笔者在医学心理学教学方面的体会,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医学心理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缺乏与医学心理学相关的实验和实践
正是因为在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没有组织相应的实验和实践,导致毕业生在参加工作之后,面对棘手问题,无法及时有效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而缺乏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实验和实践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目前我国依然实行应试教育体制,因此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只关注医学心理学理论方面的教授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没有考虑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方式;第二个方面是学校对医学心理学实践的不重视,不仅资金投入不足,也几乎不为学生寻求和组织医学心理学实践的机会,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实践平台[4]。
2.2医学院校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而言,大部分医学类的高校都将医学心理学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但是,在实践操作当中,高校还是表现出了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不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医学心理学课程定义为考查学科,对其设置的学分非常低,甚至没有学分,这些都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大打折扣;二是对医学心理学的课时安排非常紧张,而且时长非常局限;三是大部分高校都安排其他医学课程的教师来兼任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师队伍明显欠缺,兼任教师一方面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另一方面也缺乏责任心;四是很多高校都把医学心理学作为理论类学科,没有为其开设专门的实践活动,这也不利于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知识的实践和应用。
2.3缺乏完善的医学心理学教学与课程评价体系
当前大部分医学类高校在医学心理学方面,既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也没有先进的课程评价体系,这一方面源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是高校整体的学科评价体系相对落后所造成的。以医学心理学为例,学生在毕业时只要通过相关理论考试就可以顺利毕业,这种考核方式并没有真正考察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考核方式。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社会卫生保健事业和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目前的课程评价体系已经明显不符合社会要求,应当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改。
2.4医学心理学教学内容过于抽象,表达过于单一
医学心理学课程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专业词汇较多,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大部分都是讲说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比较死气沉沉,很难勾起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更多的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因此教学效果相对一般。除此之外,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诸如新疆、内蒙、等少数民族聚集的边远地区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报考医学类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相应增加,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语言过于枯燥专业,少数民族的学生很难听懂,更做不到理解和掌握,因此,必须对医学心理学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学生的需求。
3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3.1将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心理学相融合
医学心理学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既涉及到专业的医学课程,诸如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临床医学等,又涉及到心理学课程,诸如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实验心理学等,同时还涉及到人文社会学科,诸如哲学、人类学、伦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因此,医学心理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只将教学内容局限于医学专业或者心理学方面,而是应当与人文社会科学有机融合,重视素质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5]。
3.2进一步丰富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医学心理学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枯燥,很难引发学生兴趣。因此,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辩论赛或者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且在模拟演练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二是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6]。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是大势所趋,医学心理学教师在讲解理论时,可以通过PPT或者FLASH动画,将理论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三是结合案例和视频等资料进行教学。医学心理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向学生讲解相关的案例,或者组织大家一起观看与医学心理学有关的电影和视频,有助于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医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7]。
3.3加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开设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并且在生活和工作中实践所学的理论。因此,作为医学心理学教师,应当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可以对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案例以及事件进行整合,尤其是大学生以及医学工作者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并拿到课堂上作为主题进行研究和讨论,让学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开导别人和自己,进而学会如何在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加以运用。
3.4进一步完善医学心理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作为医学类高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来进一步完善医学心理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是加强对医学心理学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加强师资力量和相关设备的资金投入,培养最专业的教师队伍,从而进一步提高医学心理学的整体教学水平;二是针对医学心理学建立专门的实践基地,或者尽量提供给学生医学心理学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针对医学心理学成立专门的评价组织,定期评价医学心理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责任意识;四是进一步完善医学类学生的毕业学科评价体系,在对医学心理学进行考查时,既考查理论方面的掌握程度,也要考查学生对于医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实践能力,通过综合判定来决定学生是否可以毕业,如此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加强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从而为日后的临床医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5采用多语言教学方式
篇3
一、教育网络化概述
教育网络化即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由原来的传统教师授课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由网络为主的学习模式。教育网络化是实施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以及交流性成为其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教育网络化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网络化其自身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通过网络将自己学习的主要目的、以及学习的内容进行明确。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内容确定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兴趣将学习方式再进行明确,在网络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将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育网络化的交流性
教育网络化其自身具有一定的交流性,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学习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正确决定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之后,出现疑惑可以根据网络将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对知识的补充,在不断交流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量。
二、教育网络化引发的教育心理学问题
(一)教育网络化引发的学生认知问题
在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范围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其重点研究内容。其实学生在不同环境下对于学习形成的某种规律是会发生改变的,也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发生变化[1]。教育网络化在网络信息化的基础上,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性的,当然要求学生长时间对其保持注意力如果只是依靠网络还是存在一定的缺失的。知识在网络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其更具有立体性,相对于传统教学更加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然而一些相对系统的文科知识内容在表达上就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教育网络化在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同时,是根据相关知识结构进行评价的,但是学生在网络化学习的过程中其思维是更加立体的,相对机械化的评价并不能完全将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学生进行误导。以此学生在进行网络化学习的过程中与现实学习是存在一定的出入的,将此现象进行改善其重点就是要将教育网络化更加现实。尤其是学生在教育网络化的学习过程中其重点针对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忽略了学习的乐趣,对学生的认识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教育网络化引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是教育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而实行了教育网络化之后,学生在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学习,从环境上失去了与同学进行情感交流的条件,是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机械化[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实更加需要心灵上情感的交流,如果长时间网络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交流,没有与同伴的情感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网络中进行匿名的交流,很容易导致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下降,与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形成对比,学生容易形成网络性的多重人格,甚至将网络生活中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长此以往,学生在教育网络化的教育下,不仅心理健康上容易出现一定问题,对身体健康情况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三)教育网络化引发的学生家庭教育问题
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环境下进行教学,在家庭环境下的教育也同样重要。学生在家庭的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在教育网络化的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教育网络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相关情感教育主要是来源于家庭环境,因此家庭环境在学生的发展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是学生成长的目标,同时也是学生成长行为的模仿,是学生学习的偶像。因此家长不仅要对学生的生活负责任,也要对学生的心理行为进行调整,保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发展。学生家庭环境的构成以及家长的职业、文化学历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同样对其进行影响,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环境教育的结合,是对学生成长过程造成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结束语
篇4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心理学角度;不足;对策
G633.951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教学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审美能力与音乐素养的培养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但现阶段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不管是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方面,还是在传承优秀音乐文化方面,其作用均较为有限。虽然近年来通过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已经使长久以来“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窘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感悟音乐课“审美教育”中“美”的方面仍然还呈现出一个“教师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W生还是无法从心灵深处产生足够的情感共鸣,并生成融于生命对真、善、美的更高追求的向心力,难以达到高中音乐鉴赏的课程目标。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能使学生对高中鉴赏教材内容产生兴趣的确实不多,这就极大地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学生为什么不能对教材编写者们精心挑选的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音乐佳作产生兴趣呢?
1.从人们的心理接受规律来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总是喜欢既不陌生又不太熟悉的乐曲。在一项有关音乐反应的研究中,通过测量的多维变量分析得出音乐主题的知名度是旋律新颖度的一个“倒U”形函数的观点。也就是说在某一段时间内最有知名度的旋律是最新颖的,而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具有中等新颖度的旋律才是人们最喜爱的心理特征。这就对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原因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2.迈尔指出当人们对音乐产生某种期待或兴趣时,才能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在欣赏的过程中去接受音乐信息,从而使自己的这种期待情绪获得满足,实现心理的平衡。反之,若人们对所接触的音乐不会产生丝毫的冗余度或冗余度过高则表示他们对该音乐作品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心理没有任何期待,因此,会致使他们不接受这一音乐信息。
将以上问题与当前的教材内容相结合就容易理解为何在音乐课上的许多时间,就算教师竭尽全力实施启发诱导也很难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致使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究其原因,就是教材上的内容更多的是从音乐文化的本体范畴编写的,对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体需求则很少考虑。从认知心理角度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的内容因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学生普遍对它们太过陌生而缺少最基本的冗余度,因此也就不会产生对学习的求知心理期待,也就难以避免课堂教学的无趣与低效了。这项研究成果既将传统认识中“越是陌生的内容越是要教”的观点予以打破,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启示,即要解决基础音乐教育中“高负低效”的困惑不能仅去探求课堂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还应该扩大思考的范围,甚至应借助家庭、社会的音乐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革新教学内容等。
二、在认识音乐鉴赏美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的音乐教育总是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认识,即让学生体验思想境界深刻的、历史价值丰厚的、社会价值高尚的和创作技法经典的艺术音乐作品就是“审美教育”,而实际上这样的教育常常会事与愿违。如: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学生并未因课堂教学而去对那些民族的、民间的、艺术的音乐内容产生热爱,最多也就只是了解了一些外在的知识与技能。原因其实很简单,即“美感”并非简单依靠说教推理就可以接受和传承的理论知识,也并非被动参与就可以生成的内在尚美精神。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来分析:“艺术品的巨大吸引力并非在于其美的效果,而在于其释放了人的本能需求,满足了被压抑的欲望,消解了因压抑这些欲望而造成的紧张情绪后得到的心理平衡。人们经验中那种由艺术品的形式引起的愉悦仅仅是进入深层愉悦的诱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审美教育应该具有两个内涵:(1)审美主体的本能需求是美感产生的基础和前提;(2)审美主体的本能需求得到满足或压抑的情绪得到消解是美感产生的事实。这就说明与人的本能需求相脱离、纯粹的音乐作品欣赏是非常难以产生真正的美感的。
三、在学生审美心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的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价值取向为“以音乐为本”、从音乐元素入手进行教学,本人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误读的成分的。如:现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教学观:音乐课不能上成语文课、历史课等,音乐课上不能对相关非音乐本体知识的文化信息进行过多地讲解,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音乐元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成就一节好的音乐课。但在本人看来,这也许正是造成“艺术音乐晦涩难懂”印象的关键所在。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内化理解能力的强弱与其自身既有心理结构中知识面宽窄及判断力的高低成正比,因此,让学生的心理结构得到丰富有利于欣赏教学的顺利进行,而能使心理结构得到丰富的内容不仅应该包括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还应该对相关的知识信息都有所涉及,这绝非是音乐本体知识所能涵盖的。总而言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要对用全方位的知识体系来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加以重视,把音乐本体知识和心理审美相统一。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教师应对现阶段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加强反思,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等;并要对学校音乐教育和家庭、社会环境之间的相关性等进行重新思考;不断进行革新进步,努力让音乐教育逐步迈向科学高效的立德树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怀婷.试论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4(18):266.
篇5
摘 要: 文章从当前中职生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问题现状入手,着重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些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现状,提高中职生心理质量的具体干预对策,为中职生学会学习,学会心理调试,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实践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问题;心理调试
一、中职生心理问题现状
1.自卑失落、悲观失望的心理。由于没有考取重点高中,加上认知的偏差和社会的偏见,成为“天之骄子”的梦想破灭,便产生失落感。自卑失落的心理,严重阻碍了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潜能的发挥。笔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自我评价过低,对学习产生严重倦怠心理,对前途悲观失望,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混日子。
2.情绪焦虑,耐挫力低下
不少中职生出现明显的焦虑紧张心理。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是,思路狭窄,思维刻板,耐挫力低下。只对较容易的数学问题感兴趣,稍加复杂的问题就不去动脑筋解决,表现出急躁感、无奈感。这种急躁、无奈等焦虑情绪若长时间不能缓解,便形成焦虑心境,影响学习和生活。
3.自控能力较差
自控能力差在学习数学中的表现是,课堂小动作多,注意力难以集中,遇到问题不能静心思考,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或者干脆放弃;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是,个性过于张扬,还有不少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表现出爱冲动、爱幻想、易激惹。因一点小事或一句无关紧要的话竟怒气顿生,甚至大打出手等类似的现象在校园里屡屡发生。
4.领悟社会支持不准确。
不少中职生对父母的溺爱依赖心过强,缺乏独立的价值观念;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老师依赖较多,课堂上老师讲过的能独立去解决,而同类问题,却仍等待着老师给答案,自己懒得动手独立解决。课后更不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反馈。对老师的关注,课堂课后的批评教育视为出其丑,视为不关心等等。
二、中职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生理原因。中职生大多正处于青春期,身体迅速发育,而心理发展还很滞后。其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再加上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遭到更多心理挫折,因而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2.心理原因。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且具有矛盾性特点,具体表现在:心理上的成人感和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社会经验等的半成熟状态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的矛盾;心理闭锁与开放性的矛盾以及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使得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波动频繁,一时激情满怀,一时低沉沮丧。心理学上称这个时期为“第二反抗期”、“危机期”等。可见,青春期确是一个“多事之秋”。
3.家庭和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竞争加剧,面对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尤其是遇到各种压力、诱惑、假象以及变幻莫测的种种事态的袭击,青春期的学生多表现出惶恐、迷茫,不知所措。学生表现出的负面情绪和心理与其成长的环境更是密不可分,尤其是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习惯、态度等有时会决定孩子一生。一个“问题孩子”往往缘于一个“问题家庭”,这在众多孩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许多家长,整天忙于工作或因夫妻关系紧张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使孩子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不良的学习态度甚至形成了扭曲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和谐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事件都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如贫富悬殊、腐败现象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其消极逆反、自私嫉妒等心理往往源于环境的不和谐及社会的不公。
三、寻求对策措施,提高学生心理质量,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1.抓好入学教育,克服自卑心理。针对中职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失落心理,新生入学之即,首先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使学生明白:学校是外部条件,是外因,自己的努力拼搏才是主导,是内因。学校与成才不是因果关系,自己的努力奋斗是成功的关键。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依赖型向独立型的转化。告诉学生要学会面对现实。生活必须永远面对现实,这是生活的真谛。要让孩子们懂得,过去的是历史,未来的是希望,只有现在才是真正属于自己可把握的时空。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应对现实能力,客观评价自己,克服自卑心理,发挥自身潜能,树立远大志向,实现人生价值。
2.开展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提升中职生的自我效能感。在人际交往方面,让学生明白,心理学关于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是:我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待我;而反黄金规则是:别人对我怎样,我就怎样对待别人。生活中不少人往往按照反黄金规则来处理与同学、老师甚至自己的父母的关系,尤其是青春期的学生。所以告诉学生要学会与他人共处,学会以诚相待;生活中既要学会接纳自己,又要学会尊重他人,接纳自己可预防或消除自卑心理,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友谊;学会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学会协调、沟通,克服封闭、羞怯、自卑、孤僻等社交心理障碍,从而扩大交往,拓展生活空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3.开展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数学讲堂、数学游戏等,课堂上,老师的教学内容既要注重数学基本原理概念的讲解,也要兼顾数学学习的实用性、灵活性、游戏性,使学生在游戏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综合教育职能,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家长要支持和配合学校的工作,关心子女的学习,社会也要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孩子,尤其是家长和老师,要注意调整与这个时期孩子的关系和改善对他们的态度,尊重其独立自主要求,以友相待。要善于体谅他们的情绪状态,体谅他们的困境,不要“硬碰硬”,要善于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为孩子们顺利健康的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教育的过程是助人自助的过程,即从学习、心理等方面帮助他们,从而使学生得以自助、自立、自强”。作为中专学校的教师,面对一个个处于特殊时期的学生和一张张稚嫩迷茫的面孔,为学生打造一把开启他们智慧心灵的钥匙,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处世,使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人格得到完善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民族出版社
[2] 马向丽 《中职生学习倦怠心理因素研究》 北师大学位论文
篇6
一、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解决问题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他们认为:“解决问题是把问题和记忆中的图示联系起来的过程,它包含了问题表征和表征分析两个过程。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一般是指信息的表达。”从问题的呈现到信息的正确表达,需要经历信息的加工过程。而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影响解决问题的基本因素是信息加工的能力。”本人认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种信息加工能力应包括阅图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和完整表述题目的能力。
阅图能力,顾名思义,就是阅读图片的能力。“解决问题”通常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其基本结构是两个有用的信息和一个相关的问题,所以学生必须读懂题意,从呈现的资料中收集相关信息并提出问题,最后完整地表述题目。
【案例1】如图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第57页)
这是学生在学习了“8和9的认识”后的一道例题,如何解决这道题呢?这就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根据小动物面向的方向来理解题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问题解决”中明确地提出“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因此,教师的引导尤其重要。
1.鼓励学生从画面上收集信息并填上数据。以往常常有学生只说出看到的事物,而忽略了事物的数量,但新教材增加的“关于小鹿,从图中知道了什么?”避免了学生顾左右而言他的情况,让学生直截了当地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根据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表述题目。根据刚才收集的信息,学生可以完整地表述如“一共有小鹿9只,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
【案例2】如图2。((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1页)
图2
题目既有图片,也有文字和问题,但只看图片或只看文字明显是不完整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发现它的不完整,用“题目说了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还需要什么信息,哪里可以看到?”等问题引导学生说出隐含在图中的信息,将图文结合,组织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左图)一共有10瓶,喝了3瓶,还剩多少瓶?(右图)有6只猴子,又来了2只,一共有多少只?
在收集信息和完整表述题目的过程中其实还涉及信息的筛选。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往往呈现联系生活情境的大量信息,它要求学生对熟悉的生活情境从数学的角度作深入观察,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中筛选提炼有用的信息。如图1,学生要从提供的小鹿、鹅和蘑菇的信息中筛选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高年级的“解决问题”常常会提供大量的相关与不相关的信息,相关有用的与相关无用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而这种筛选信息的能力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培养,让学生从开始接触“解决问题”就有这样的意识,进而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渗透学生的模型思想
解决问题就是把用自然语言描述的实际情境转换为可以进行运算的数字和符号表示的数学模型。模型思想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新增的核心概念,它提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所谓的数学模型,就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去抽象地、概括地表征所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关系所形成的一种数学结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中,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代数式、关系式、方程、函数、不等式,及各种图表、图形等都是数学模型。“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体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模型思想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理解、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新教材中增加了解题的一般步骤“知道了(图中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重视培养学生对信息材料的处理能力和数学模型的建立,而对于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没有提出过高的要求,但这并不表示基本的数量关系已经不需要学生去理解和认识了。事实上,数量关系的应用,在“建模思想”的建立中起着桥梁的作用。数量关系是数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问题”中,数量关系起着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将数理进行数学概括;二是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思维方法,为列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数量关系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程度决定着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高低。“解决问题”中最基本的数学模型就是加减乘除。低年级的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关注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之外,应该同时引导学生对解题经验进行概括和提升,并将它们转变为一般的解题策略,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那么如何经历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模型解决问题呢?以图1中小鹿的问题为例,可用简单明了的例题构建减法数量关系模型:
1.谁来说说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想?(说事理)
“一共有9只小鹿,走了3只,还剩几只?”引导学生理解一共有9只是小鹿的总只数,走的和剩下的都是部分数,求还剩几只就是将小鹿的总只数去掉走的只数。
2.用数量关系表示以上解题思路。(事理的数学概括)
小鹿的总只数-跑走的只数=剩下的只数
3.列式计算。(事理向算理的过渡)
9-3=6
在数量关系的分析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在完成“模型思想”的“求解验证”的过 程中,也就回答了一般解题步骤中“解答正确吗?”这一问题。
学生感悟模型思想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问题的陈述与解决需要文字表达,受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和表达能力的限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图例呈现、列表叙述等直观方式来理解和表达,让学生学会思考。
篇7
翟渝成,重庆市名师、特级教师,任教于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巴渝英才称号。潜心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中勇于探索,进行科学研究和教改实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趣、实、活。
数学问题解决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数学教育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后一直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连续几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都把问题解决作为主要议题,吸引了众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目光,甚至有人主张用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来衡量一个国家和个人数学水平的高低。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如家庭教育方式、教师教育理念以及学生身心发展差异等方面的不同,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对于解决数学问题的种种心理困扰――他们不喜欢学数学,害怕面对数学问题,一面对数学问题就感到不安全、紧张甚至焦虑。这些消极心理构成了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此,重庆市特级教师翟渝成带领自己的工作室成员从调查分析当前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主要心理障碍入手,提出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了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持。
本期的“名师教谭”,我们就请广大读者来分享翟老师关于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心理障碍的应对策略。
记者:我们常常看到小学生害怕做数学题,这时,我们一般认为他们是因为某方面的数学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您认为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主要的障碍来自哪里呢?
翟:我们对重庆市渝中区11所小学36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影响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厌学心理比较普遍。有34.7%的小学生“很不喜欢”学数学,并对解决数学问题没有兴趣,足以说明小学生对数学的厌学心理比较普遍。
第二,焦虑心理比较突出。有21%的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表现出“经常性”的担心、紧张甚至焦虑,这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小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存在消极情绪。
第三,定式、从众心理不容忽视。在对一道看似有规律实则无规律的数学问题的解答中,有52.4%的学生迅速而不假思索地“根据前面的规律”写出了错误答案,有58.4%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容易“盲目从众”,这说明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受消极定式思维的影响比较突出,缺乏独立思维的习惯。
第四,依赖心理比较严重。在遇到数学中的难题时有26.3%的学生是“等家长、老师帮忙”,24.5%的学生是“立即请教家长或老师”,可以看出,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依赖性比较严重。
第五,自卑心理值得关注。有15%的小学生认为自己的数学成绩“比较差”,在遇到数学中的难题时,12.4%的学生“觉得自己笨,根本不敢去想”;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21%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这表明他们在数学问题解决方面缺乏自信,自卑心理比较突出。
以上调查表明: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普遍存在着厌学、依赖、定式、自卑、急躁、从众、焦虑等消极心理。这些对其成功解决数学问题具有消极影响。
记者:影响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障碍多种多样,我们的一线教师也采取了各种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您的实践中,哪些策略更有效呢?
翟:研究中,我们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探索出了一系列有效解决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的教学策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一是激发兴趣的策略。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在教学时,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尽量将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起来,及时向学生展示数学的内在美,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性激趣、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激趣、创设成功机遇激趣、创设问题情境激趣、精心设计问题激趣。
二是激励评价的策略。要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充分运用激励手段,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尽量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们用榜样激励、设置情境激励、群体激励、写感动心灵的人文性评语激励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全面、客观、正确的定位。我们还通过讲励志故事等策略创设积极的舆论氛围,让学生从周围环境中汲取进步的力量,自信地面对挑战。
三是关注差异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处理好学生个性差异和自我差异,从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出发,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如在课堂作业的布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让优等生“吃得饱”,又让学困生“吃得了”。在平时作业、考试测验的评价上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优等生“高标准、严要求”,对学有困难的学生采用“重过程、轻结果”的做法,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消除他们面对数学问题时的心理障碍。
四是自主学习的策略。在概念教学、计算教学中大量使用自主学习的策略,做到前有酝酿、中有突破、后有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强调独立思考,鼓励求异思维,发展创新意识,减少从众行为的发生。如教学“找规律”时,给出一组数字:2、4、6、8、9、10,让学生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一个,实际上这6个数都有可能与众不同,只要言之有理,又何必纠结于哪一个是标准答案呢?另外,还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学”。如课前预习、查资料、课后整理、巩固练习等,学习有了方法可循,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解决问题自然就有了信心。
五是合作学习的策略。适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特别是在收集几种不同动态事物的个数时,以个体为单位的独立学习根本无法解决,小组学习就显得非常必要。合理地组织小组学习,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使各成员能优势互补。小组合作时,我们指导学生虚心学习,专心听取别人的发言;不同的意见要讲出来,并说明理由;讨论时轮流发言,声音要轻,不能喧哗;教师摆正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位置,采取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小组学习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和意识,可使每个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六是探究学习的策略。探究性学习本身就是基于问题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常是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提出问题―提出猜想―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这样一种探究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这种体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采用探究学习方式的同时,教师可通过处理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和使用教具等方式,选择恰当的学习材料,化难为易,搭建解决数学问题的桥梁,排解学生畏难情绪。
记者:在消除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障碍的过程中,您还进行了一些案例研究,多种策略并举,效果更明显,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翟: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障碍各不相同,不同学生产生同一心理障碍的原因也不一定相同。按一般和个体相结合的研究原则,我们采用了观察、追踪、追因等方法,针对具有典型性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真实而直接地获得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他们的认知、情绪、行为问题进行定期调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
冉同学刚从外校转来我班,在和她的妈妈的对话中我了解到:该同学思维能力较差,数学成绩不好,上课常发呆,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常常是一问三不知,经常遭受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斥责。因此,她在班上抬不起头,害怕看见原来的数学老师。面对这样一个有厌学心理的同学,我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能像这孩子以前的老师那样对待她。要改变她,必须呵护她的自尊心,帮她树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自信心。根据这孩子的智力特点,我在刚开始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有意识地让她回答最简单的问题。口算练习中,我请她来给同学们订正答案,在同学们的表扬声中,她变得有自信了。“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天,在课中自学时,我有意走到她身旁,与她一起进行学习,和她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吃惊的是,在后面的汇报中,她竟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想要上台板演。于是,我请她上来做了一道相对简单的题,虽然她写得慢,但看得出她的认真劲儿。哦,她做对了!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她高兴地回到了座位。就这样,在我的关注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慢慢地,冉同学上课发呆的现象越来越少,换之而来的是她目不转睛听课的样子,和有时不得其解、深深困惑的神情。每次学习上的成功,都为她带来喜悦。她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渐浓了,班上的同学认可了她,接纳了她。冉妈妈告诉我,孩子每天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完成数学作业,跟以前怕数学完全是两样了。由此,我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在有经验的老师的教育实践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自豪感。
本案例中,我采取了体验成功、激发兴趣、建立信心的策略。从冉同学转入我班的第一节数学课开始就尊重她,根据她的实际让她解决她能行的数学问题,给她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她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成功、自信的心理自然就会产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不时地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使她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地消除了厌学心理。
记者:对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心理障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您认为今后还要做哪些工作?
翟:解决这一问题,不光是需要数学教师付出更多研究与实践,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协同作战。
第一,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心理障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心理障碍,它伴随在孩子学习数学知识的整个过程当中,影响他们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它应该受到学校和家庭足够的重视。但是我们常常遗憾地看到,当孩子学习数学出现困难时,往往得到的是教师和家长的违背科学规律的评价,这阻碍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良性发展。鉴于此,我们大声疾呼:要重视孩子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心理障碍,采取相应的排解措施,让每一个孩子在数学上都学有所得!
第二,排解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障碍需要各科教师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往往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都会出现,我们不能让学生在数学课上稍稍恢复了学习的信心,又在另一门课中成为败军之将。因此我们建议各学科的老师要达成共识,为排解学生学习上的各种心理障碍做出应有的努力。
篇8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数学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1.新课程理念的背景
当今,中国处在伟大复兴的二十一世纪,国家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为了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对中学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追求课堂教学的和谐气氛,利用高效的教学方式,不仅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违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仍旧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课堂教学过程单方面的注重知识教授,而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素质教育[2].
数学活动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新的数学课程教学活动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确定性.教师应在研究中以行动研究为主,同时采取边行动,边研究和边总结改进的做法,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实际,探索适合于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
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就教育现状而言,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分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2.1 教学内容局限
虽然我国目前强调开放式教育,但是在中学课堂上,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仍旧受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生搬硬套教授给学生,对教材内容缺乏深刻研究,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S.
2.2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而又单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是我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的,若想开展活跃的课堂教学,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支持是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思维的挖掘和学习成绩的提高的,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由于中学数学其中涉及的内容宽广,且难度较深,这就令学生在短时间内不容易适应,一部分学生更是因此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构筑
我国长期的文化背景下,教师、教材以及课堂“三中心”论的观念根深蒂固.要改变这种观念,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我们必须有破有立地进行探索和改革,结合国外现有数学教育培养模式成功经验,找出符合我国当代国情下的有效实施途径.
3.1 改进教育目标
未来生活是和创新科技相联系的,我国数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能力、个性品质、思想情操等方面有成就的优秀学生,还应注意平时对于计算机、计算器等先进科技产品的运用,适度学习科技产品不仅不影响学生数学基本功的练习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探索兴趣.
3.2 改善班级授课制度 构建新型教育方式
初中的课堂可以让小组成员搜集生活相关的实例进行内部讨论教师分组指点,来探索新的知识.在学生讨论过后,分享学生讨论结果,在最后纠正总结并讲授新的知识,确保每组学生均能获取到本节课所应掌握知识.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现代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因此,教师可以创造问题情景引起小组讨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4.优化教学过程,打造自主学习空间
在传统数学课堂上,学教“相离”现象比较严重,教与学两方面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要放开教学思路,把握教学内容,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大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思想空间,积极发言和交流,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自主学习有效引路.
4.1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课堂合作学习提倡学生互启、互教、互学,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极大增强,这对其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有很大帮助.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来进行合作方式的建构,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组建“帮扶型”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互动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彼此的认知冲突中进行更广泛、更多元的思考,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能更有效地获取知识,激发探究能力.
4.2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在中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单靠一味的学习很难在长时间内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所以,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或者以典故、趣事的方式,创设数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注意和思考;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层层引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思维的互动是一种体悟
中学教育阶段数学教育要走出传统观念的输入,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培养利于国家利于社会的青少年.然而现今的数学教育模式下不仅学生思维欠缺弹性,而且教师讲授知识的方法单一枯燥,久而久之,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与排斥.除此之外,我国在数学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还有很多的有所欠缺的地方,这正是本文的立足之处.
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
1、义务教育阶段对于数学的学习应结合学生心理以及生理的发展来安排.
2、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应与现代科技产品相联系、与生活紧密结合.
3、学生的求知欲、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是否善于思考是能否学好数学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杨伯芝.建立素质教育下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J].成功(教育版 ),2013(11):16.
[2] 王南平.浅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J]. 新课程( 小学),2010,01(09):213-215.
篇9
关键词:数学问题;思维能力;教师;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注重启发性问题的设计。19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的角度、层次和要求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认知水平、教材内容、课型要求等提出不同的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就来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设计适度型问题,培养学生快速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是否适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敏捷性。这里所说的适度,就是指设计的问题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识规律,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发展水平。如果教学每节内容都能设计出适度的问题,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思维的积极性也就会自然产生,教师再辅之以恰当的启发点拨,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也就会越来越敏捷。
教学中,经常听到有的教师埋怨学生“笨”,思维迟钝,脑子不开窍。其实,这与教师教学时提出的问题有关,或启而不发或发而不着边际。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学生之间确实存在着智力差异,但是,教师这时首先应冷静思考一下,设计的问题是否偏离了大多数学生的认知实际,而不是抱怨学生。
例如:教“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如果直接出现方程x2+6x+7=0就问“这个方程怎样用配方法求解呢?”如此一问,学生很难想到把它转化为(x+3)2=2的形式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激发不了学生的思维。但若作如下安排①如何解方程(x+3)2=2?②方程x2+6x+7=0与(x+3)2=2实质上有何异同?③如何将x2+6x+7=0化成(x+3)2=2你能得出规律吗?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一般的方法结论。这样设计的问题既照顾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回答踊跃,激发了学生思维,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二、设计比较型问题,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
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而要区分事物,首先就得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没有比较,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不可思议的。求同思维就是从己知的各种材料中,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性的知识,寻求问题的同一答案。从求同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及规律来看,比较型的问题,与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求同过程是从彼此相关联的大量具体材料中归纳出规律性结论的过程,从各种材料中寻求共同点的过程。因此,设计一些比较型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同能力。例如:学完“相似三角形”后,笔者让学生从定义、判定、性质等方面比较“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相似多边形”与“全等多边形”、“相似多边形”与“相似三角形”,找出异同点,指出联系及区别;学完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图形和结论的异同点;在解题教学中进行题设、解法、结论的比较等等。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沟通了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有利于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应用、深化,而且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对事物本质规律的理解水平相应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设计互逆型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的发展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判定一个学生思维能力强弱,还应该考察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灵活还是不灵活。笔者在教学每一节内容时,除了向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正向思维训练外,还不失时机地设计一些逆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从一个问题的相反思路上去思考,或者从一般思路的相反方向去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展相互促进。例如,在教“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例题时,在启发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方法后,笔者设计如下四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①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②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③探索题设中四边形的对角线这个条件与所得的四边形有何关系?④当一般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满足什么条件,顺次连结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会是梯形吗?通过上述练习,学生的逆向思维得到训练。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做些逆向探索的问题,逆向思维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培养。
四、设计联想型问题,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
人类的创造活动,往往离不开创造性联想。心理学家认为:把不同事物联系起来思考,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方式,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创造性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过程,各种不同属性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如类比联想、化归联想、数形联想、反向联想、因果联想等。教学中如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根据所授内容和课型要求设计联想型问题,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
例如,教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和性质后,让学生解答下列问题:(1)己知一次函数y=-3x+6,求:①与x轴的交点坐标;②y0时,x的取值范围。(2)已知直线y1=-4x+13,y2=-x+8求:①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②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通过上述两题的训练,可知使学生掌握解决函数的有关问题时,教师必须联想到对应的方程(组)、不等式(组)的有关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方程(组)、不等式(组)的问题来解,从而加深理解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设计联想型问题,可以给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可以诱使学生步入解题成功的殿堂,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灵活、更具有独创性。
五、设计开放型问题,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的同时,不要忽视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求异思维,就是不墨守成规,寻求变异、伸展扩散的一种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设想,大胆创造,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随时注意多方位思考,变换角度思维,使他们思路开阔,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心理状态,通过活跃的思维达到求异、求佳、求新。教师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同时设计一些开放型问题,通过寻求问题的结论或条件或某种规律,来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1:如图,AB=AD,BC=CD,AC、BD相交E,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出哪些结论?(不再添加辅助线,不再标注其他字母,不写推理过程,只写出4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例2:己知:关于x的方程x2+(2m-4)x=2m=0,(1)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值;(2)是否存在整数m,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1)(x2+1)=8?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m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教学中还可以设计补充条件后才能得到结论的问题。象这样需要学生自己设计条件结论,需要自己参与编题的教学方法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能激发思维的有挑战性的各种问题,就能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2]赵国防.有效教学,和谐课堂[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篇10
论文摘要:课程改革中地理教材的改进只是新课改迈出的第一步,同时还需要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学习评价方法同时改革来配合地理新课程改革。该文针对这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方法方面的建议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在地理教学方法中也进行了多方尝试,希望教学方法有所创新而且能够切实可行。如开放式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身临其境教学法、自主教学法等。
1.开放式教学法
开放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讲授一节课之前,将印制好的教纲、考纲和自我评定的细则与学习资料一起发给学生,学生提前预习并进行自我评价后,将自我评价的标准交还教师,教师针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这样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这种教学方法着重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受灌输教育方式的影响由来已久,学生习惯于应试教育。这种方法给了学生发现问题并且第一时间自己思考的机会,也使得教师的教学变得有的放矢。
2.探究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教学基本程序为:创设情景—引导探究—发现规律—迁移巩固。这种教学方法比开放式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方法对教师有极高的要求,例如研究课题的选择和设置、在课堂上操作的具体流程及评价方法等方面都要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培训。
3.比较教学法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直观性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内容如果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实例,会让学生觉得地理是个学之有用的学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但是地理教学的内容十分广泛,不可能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能体验到。比较教学法要求我们在认识乡土地理的基础上,分析地物和现象的异同,有能力将身边已知地物或现象迁移到其他方面,这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迁移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4.自主教学法
自主课堂的教学流程是设疑引趣、自主探究、练习运用、评价总结。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我效能感。这种方法适用于难度中等的学习内容。因为过于简单的学习内容学生不经过努力很轻松就能学会,过于困难的学习内容学生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学有所得,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产生,只有学生经过一定努力能够找到答案的学习内容才是最理想的。
二、教师能力素养方面的建议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现代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角色的变化,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随着教学目标的变化,对教师能力素养方面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能力
现代教学方面的理论都是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都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但是理论与实际结合得不够紧密。于是就要求“教师善于按地理学科的逻辑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定律、原理等进行有意义的改造,并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应有的灵活性与创造性,这样有助于教学理论的创新与验证。”首先,要求现代教师要熟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体系,能及时地将教育现象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相联系,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其次,教师要学会教学反思,能够将自己丰富、庞杂的教育经验归纳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2.组织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能力
地理的特殊性在于地理教学内容不能仅仅拘泥于课堂,野外实习、观察、测量等活动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教师必须具备策划野外实践活动的能力,比如地点的选取,野外考察的内容、程序、形式、评价等方面。
3.独立研究地理教学问题的能力
教师是教育一线工作者,也是教育问题最早的发现者,而这些教育问题有些是共性的,有些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产生的。共性的问题很容易引起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是个别的教育问题就需要教师能够发现并独立研究解决,并将研究成果上升到理论高度,以便与更多的教育研究者交流。这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
三、学习评价方面的建议
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难点就在于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紧跟着高考指挥棒是我国教育的一种常态,如果这种学习评价的方法不改革,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课程改革就是纸上谈兵。
1.现行学习评价方法的弊端
现行的学习评价方法过于强调人才选拔的功能,评价方法以终结性的笔试评价为主,注重学习结果。这种学习评价方法在我国根深蒂固,弊端显而易见。首先,学习评价的标准单一。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直接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对学生身心发展及能力的培养没有任何好处。其次,评价目的过于单一。学习评价的目的在于筛选人才,提高升学率,这已经偏离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智能包括肢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语言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空间智能、自然观察认识智能”,并且这些智能的内容不断扩大。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只是多种智能中的一方面,我国过于强调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为此放弃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再次,学习评价方式单一。主要是通过笔试并根据成绩排名,笔试只是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法,考查的范围也过于狭窄。成绩排名注重跟其他人比较,忽视了学习者与自身的比较,不利于及时发现学生自身学习情况的变化。
长期以来,以上这些弊端制约了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学校教学气氛死气沉沉,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教育走进了死胡同。
2.改革建议
(1)评价的目的应从注重人才选拔向激励学生学习转变。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要求,而不是单纯地选拔所谓的人才。选的成绩优秀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被学习成绩牵绊住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或被现行的教育忽视,甚至放任自流,同时他们也失去了发展其他方面能力的热情。所以,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给学生定性,而是为了促进他们进行反思,朝更好、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2)评价主体应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过度。
学生一直是学校教育的评价对象,长此以往容易造成评价者的抵触、厌烦的心理。评价分为内在评价和外在评价。内在评价是指自我学习评价,外在评价是指来自其他主体的评价。在具体实施中,学习评价已经由单一主体的评价过渡到多元主体协商评价,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四心评价”,即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被评价的学生本人、学生的伙伴、家长。评价主体的多元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
(3)“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
“地理学习发展性评价不是对传统地理学习评价的全盘否定,而是在以‘促进发展’为核心理念的统领下,广泛汲取传统评价的合理性并加以整合和创新。”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新的学习评价方式不断涌现,虽然这些方法比终结性评价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操作起来有很大的困难,所以加强可行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比较成熟的“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包括成长记录法和学习契约法。1)成长记录法虽然是新兴的评价方法,但是使用范围比较广 ,在各学科都能应用。它要求教师注意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性等同起来,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常态。2)契约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将商定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程序以契约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严格执行。根据完成的情况由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按照契约上的内容进行评价。这种方法建议在课后使用,比如假期、野外活动等课程中使用,在以上这些时空环境中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契约就可以使学生在较长的时间段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进程。
以上这两种方法的运用都要求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观察、了解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上,这样有助于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
四、小结
新地理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改革是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技能和观念以及学习评价等各方面的变革,只靠改教材这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能够达到的改革效果显然是有限的。从零散的教育现象上升到教育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同时,社会各界的人士包括政府官员、教育者、受教育者、关心教育事业的个体都应该积极投身于这场教育革命,为课程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李雪燕.建国以来中学地理教学方法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霍益萍,张人红.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3]王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童竹君.初中地理的自主教学模式[j].教育导刊,2001,(15):68.
[5]袁孝亭.地理教师的十大教学能力及其要求[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