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管理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3-06 17:3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变更管理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变更管理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电力工程;设计变更;管理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电力工程设计变更主要是发生在施工阶段,由于设计变更造成的工程造价变动占据整个工程竣工结算的10%左右,尤其是因为技术方面的变更所占的造价增减占的比例最大。所以对这一问题加强管理对于施工企业造价管理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力工程中的设计变更问题进行探讨。

工业发达国家的建设项目管理也曾经历过类似和目前我国一样的路。但是,这些国家的投资者们由于以往付出的代价和切身的体验,较早地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早就开始求助于技术专家,从项目决策、项目实施到工程改进都尽可能地利用专家的智慧和经验,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管理的发展速度。与以前相比,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与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相比,我国电力建设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当今电力基建施工企业中,基本采用以下管理模式:以施工图预算控制成本的模式;以施工图预算控制人、材、机资源消耗的模式;以电力基建企业“内部定额”编制施工预算,进行工程成本控制的模式;其他管理模式。

1电力工程设计变更的含义及内容

工程的施工阶段,经常会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设计变更主要是为了保证设计质量及施工质量,对设计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完善工程设计,满足现场条件所进行的设计修改。主要包括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施工单位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所签订的设计变更单。首先,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参加设计交底,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各单位研究同意对原施工图进行改变的做法,属于设计变更,由于该原因出现的新设计图及变更责任都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承担;其次,如果是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遇到突况,需要对设计进行变更时,经过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三方面签字确认,方可进行设计变更;第三,在电力工程开始施工以后,如果建设单位要增减某些工程项目或施工方法,需要经过设计单位同意后才能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第四,施工单位在施工中,由于资源市场或者施工方面的原因,需要改变设计材料引起的变更,要经过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三方面签字同意,方可进行设计变更。

2 强化工程设计变更的预算编制

如果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发生了设计变更,要及时将变更内容发放到技经人员手中,以便及计算变更金额,变更金额要同设计变更单一同提交给建设单位,以便建设单位及时、准确的掌握工程变更金额,决定是否变更。

第一,对于技经人员而言,要重视设计变更,要对施工图纸、方案、规范及预算编制方面的政策非常熟悉,设计变更费用编制原则与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原则要保持一致;

第二,设计变更中发生的预算增减问题,要实事求是的与变更的内容相符合,要与相关规定保持一致。技经人员要对变更出现的预算问题和施工图预算等内容进行核对,查看是否出现重复,保证工程变更费用计算的合理和客观;

第三,设计变更产生费用时,应该保证手续齐全。出现变更时,应该由相关单位进行签字盖章,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要注意设计变更的手续是否完善、有效;

第四,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要查看设计变更的内容是否清楚、完整,是否与编制预算的要求相符。技经人员在进行预算增减的编制工作时,要对设计变更仔细的进行查看,对其中表述不清、遗漏、含糊的地方,应该要求设计单位进行补充和明确,并且出具情况说明。

3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3.1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进一步完善

在电力工程施工前,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对相关的技术、预算、结算、人员责任、权力义务等内容进行明确规范,防止在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时,责任不明,无人承担的现象发生。对各级工程管理人员对设计变更的管理行为进行规范,一旦出现设计变更,要严格按照设计变更的处理方法进行管理,强化责任人的责任意识,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3.2合同交底记录制度

在施工之前,应该要让每一个参与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供应商、财务管理人员等对合同进行了解,对合同的交底工作要做好记录,并且有必要将合同复印件分发给相关的人员,对施工中不管是施工单位的责任,还是建设单位的责任,都要明确的划分出来,防止出现设计变更时,各个单位推脱责任的行为,以便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3.3对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严格区分

现场签证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在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内容之外,施工预算没有涵盖的施工现场发生的费用所办理的签证,要严格将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这两方面的内容区分开。根据现行的规定,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所产生的费用都属于预备费用范围,不同的是设计变更需要由设计单位下发设计变更通知单,其它任何单位都没有权利下发设计变更通知单,所产生的费用也需要按照设计变更进行处理,因此,不能将这两个概念混淆。

3.4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分工合作

对于电力工程而言,在工程量出现变化的前期,主要是由施工、技术人员为主,其它各方面对其进行配合和支持,对设计变更产生的工程量确认,等到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对工程变化的事情情况确认完成以后,根据结论,如果确定属于设计变更,那么由相关单位去办理设计变更的手续。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属于分工合作的关系,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3.5施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工程竣工以后,施工单位需要提供给建设单位详细的结算依据,而建设单位也只有看到详细的结算依据后,才能支付工程款。所以,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应该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详细的进行记录,最好配上影响、图片等资料,尤其是出现设计变更的时候,应该对变更的内容、所涉及的费用等方面收集足够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以备在竣工结算的时候使用。

4结论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都会出现设计变更的问题,设计变更是施工单位施工活动中的一个主要的构成元素,因此,电力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设计变更工作的管理,同时,也是施工单位施工管理水平的一种体现。只有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企业的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海霞.设计阶段如何加强电力工程造价控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

[2]刘静,陈思.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的管理与控制浅述 [J].管理观察,2010(1).

篇2

关键词:高管变更 关联交易 盈余管理 关联交易类型

一、引言

盈余管理是经营管理者运用会计手段或者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会计数字为基础的合约的结果(Healy and Wahlen , 1999) 。盈余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影响着会计数据使用者的相关利益, 长期以来是会计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视角主要包括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以及盈余管理与外部审计的关系等等。已有研究认为,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动机(IPO、 增发、 配股等)、契约动机、应对监管要求的动机和高管变更动机等。大量关于高管变更动机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的研究认为即将离任的高管在离任前很可能会出现调增利润的行为,而续任者在高管变更当年有负向的盈余管理和“利润冲洗”(Pourciau,1993)的行为。对于后一种盈余管理行为已为国内外大多数研究所证实。然而对于继任高管在继任当年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来实施盈余管理的研究,在已有的文献中很少见到。在以往的关于盈余管理研究中,关联交易被认为是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那么出现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通过关联交易来操纵公司利润的行为?这些出现高管变更的公司的关联交易与操纵性应计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本文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东和高管通过契约形成委托关系。股东通过公司经营业绩考察高管的工作能力,以此决定薪酬计划。基于“经济人”假设,高管具有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在发生高管人员更换的公司,将要离任的高管会在离职前通过操纵应计项目来调增公司利润以避免或推迟被解雇。而继任高管在续任当年倾向与负向的盈余管理,并将由此而导致的业绩不良的责任归之于前任高管(杜兴强,周泽将,2010)。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看,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有变更会计政策、利用会计估计的灵活性和进行关联交易等。关联交易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效率促进”观(Khanna, 1997 ,Palepu ,2000),这种观点认为关联交易能降低交易费用从而提高企业价值。另一种是“掏空”理论(Jhnoson ,2000),这种观点认为关联交易为公司高管最大化自己利益提供了可能。对于存在高管变更的公司,继任高管是否具有通过操纵关联交易来调节利润从而实现其盈余管理目的的动机呢?如果继任高管具有这种动机,那么这类公司的关联交易发生的频率和规模就会出现异常。而这些关联交易对操纵性应计的影响应与继任高管的盈余操纵的目的一致,即通过关联交易实施负向的盈余管理。因而,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对于存在高管变更的公司,其关联交易的频率(发生的次数)显著地高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

假设2:对于存在高管变更的公司,其关联交易的幅度(关联交易的金额与总资产的比率)显著地高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

假设3:相对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存在高管变更的公司的关联交易与操纵性应计(DA)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数据库CSMAR。为了减少会计政策的变更对数据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为了观察在新的会计准则下通过关联交易操纵盈余管理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故选择2007年至2009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按研究惯例和本文研究的特点对样本按如下原则进行筛选:首先剔除交叉上市的公司,包括同时发行B 股或H股的上市公司,以消除不同的会计准则和监管环境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其次剔除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ST、*ST以及停止上市的样本公司、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 最后剔除了一年之内高管变动两次以上及连续两年发生高管变更的样本。根据上述标准,本文取得到3097个观测样本,其中2007年、2008年、2009年的观测样本分别为949、1039、1109个。

(三)模型的建立及变量定义 本文应用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盈余管理程度,具体计算过程如下:第一步,利用琼斯模型对同行业样本公司的同期数据计算回归系数β0、β1、β2:TAt=β0/TAt-1+β1REVt/TAt-1 +β2PPEt/TAt - 1+ξ。TAt 表示公司第t年的应计项目总额,通过公式TAt =(NIt-OCFt)/TAt - 1可计算出TAt,其中NIt 代表第t年营业利润, OCFt代表第t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TAt - 1代表第t-1年末的总资产,REVt代表第t年营业收入变动额, PPEt代表第t年固定资产总额。第二步,代入回归系数β0 、β1 和β2,计算非操纵性应计项目NDA。NDAt =β0/ TAt - 1+β1(REVt-RECt)/TAt - 1 +β2PPEt / TAt 1。其中, NDAt 代表第t年的非操纵性应计项目总额, RECt 代表第t年的应收账款变动数。第三步,根据TA和NDA计算可操纵性应计,即等于应计项目总额减去非操纵性应计,即:DAt= TAt -NDAt。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文所提出的假设,通过文的分析并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如下模型:

DA=α0+α1RPT_+α2TURN*RPT_+α3FIRST+α4INDRATIO+

α5ULTIMATE+α6SIZE+α7LEV+α8RCFO+α9MTB+α9LAG_ACC+

CONTROLS +ξ

其中测试变量RPT_表示各类关联交易的金额以及他们总的金额与上一年的总资产的比值。为了研究不同类型关联交易在继任高管实施盈余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本文根据关联交易发生的性质、频率、金额及重要程度选取了六类关联交易:商品和劳务、股权和股票、债权债务、资产交易、租赁、资金交易。本文将这六类关联交易及他们在每个样本的金额之和分别代入七个模型中。TURN*RPT_表示高管变更变量TURN与RPT_的交叉乘项。CONTROLS表示年度和行业的控制变量。对于高管变更的变量TURN,本文以董事长变更为标准,即发生董事长变更的公司样本的该变量取1,否则取0。其他控制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为对发生各类关联交易的样本数的描述统计。从(表2)的描述,可以发现对于出现高管变更的公司,其发生各类关联交易的样本数占该类公司样本总数的比率均略高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这说明哪些存在高管变更的公司可能存在更强烈的关联交易偏好。(表3)所示的是对高管未变更和变更公司的各类关联交易发生次数的统计结果,两类公司发生的各类关联交易次数之和的均值分别为14.07和17.24 ,T检验的结果显示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两类公司发生的各类关联交易次数之和的中位数分别为9和11,威尔科克森(wilcoxon)秩和检验的结果显示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存在高管变更的公司发生的关联交易的频率要显著地高于未发生高管变动的公司。证明了假设1。两类公司发生的商品和劳务类的关联交易次数的均值分别为9.959和12.535、中位数分别为5和7。T检验和威尔科克森(wilcoxon)秩和检验的结果显示:均值在5%的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中位数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有较频繁的操作该类关联交易的现象。而其他各类关联交易在两公司间的差异都不是很显著。(表4)所示的是对被解释变量与测试变量的描述统计。从该表中可以观察到未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均值和中位数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的大于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说明存在高管变更的公司在当期有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与国内外多数研究结论一致。高管未变更和高管变更的公司的各类关联方交易金额之和(TRPT)占上一期总资产的比例的均值分别为0.226和0.292,在10%的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中位数分别为0.056和0.1,并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高管变更的公司发生的关联交易的相对规模要大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证明了假设2。高管未变更和高管变更的公司的商品和劳务的关联方交易占上一期总资产的比例的均值分别为0.13和0.19,并在1%的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中位数分别为0.02和0.038.,并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存在高管变更的公司发生的商品和劳务的关联交易的相对规模要大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在关联方租赁交易项目上,两类公司样本的中位数在10%的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除此以外,两类公司在其他类型的关联交易上的差异都不显著。从以上分析可以初步判定:哪些存在高管更的公司所发生的总的关联方交易,以及涉及商品和劳务的关联方交易,无论是在发生的次数还是其金额占样本公司的总资产的比重都显著高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这可能预示着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有通过操纵关联方交易,特别是商品和劳务有关的关联交易来实施盈余管理,以达到其 “利润冲洗”的目的。这一点需要下面的回归分析来证实。

(二)回归分析 (表5)记录了对前文提出的模型做的回归结果。所示的七个模型分别以商品和劳务(product)、股权和股票(stock)、债权债务(debt)、资产交易(asset)、租赁(rent)、资金交易(cash)这六类关联交易和总的关联交易(TRPT)变量,以及他们与高管变更变量的交叉项为测试变量。通过对模型回归的结果的分析可发现在模型七中,测试变量TURN* TRPT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相对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的关联交易的规模与操纵性应计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而证明了假设3。在模型一中,测试变量RPT_product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对于未发生高管变动的公司,商品劳务类的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的程度存在正向变动的关系。交叉项TNRU*RPT_product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说明存在高管变更的公司有通过商品和劳务类关联交易实施负向盈余管理的行为。模型三和模型六的测试变量RPT_debt和RPT_cash的系数分别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模型五中的交叉项变量TURN*RPT_rent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说明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的继任高管有通过关联方租赁交易来实施负向盈余管理的行为。除此以外,其他各模型中的测试变量的系数均不显著。这说明继任高管倾向于选择商品和劳务交易以及租赁这两类交易,来实施负向的盈余管理行为。

四、结论

本文从基于高管变更的盈余管理行为出发,对发生高管变更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及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那些存在高管变更公司所发生的关联交易,无论是其频率(交易次数)还是幅度(金额与总资产的比值)都显著地大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这一现象在商品和劳务类的关联交易上表现得更加突出。此外,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有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而商品和劳务类的关联交易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佟岩、王化成:《关联交易、控制权收益与盈余质量》,《会计研究》2007年第4期。

[2]杜兴强、周泽将:《 高管变更、继任来源与盈余管理》,《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1期。

[3]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会计研究》1999年第9期。

[4]郑国坚:《基于效率观和掏空观的关联交易与盈余质量关系研究》《会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篇3

【关键词】: 设计变更 工程签证 造价控制 管理工作 加强设计 建设单位 施工企业 控制工程造价 施工图纸 施工过程

[ Abstract ]: strengthens design change and project visa management work is one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item in the content, but also control the engineering cost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Because of its extensive content, complicated forming, regularity is poorer, the time is long,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its cost. Accordingly, take seriously and do well the work of construction unit is correctly determine project cost, control the efficient way of investment.

[ Key words ]: design change, visa project, cost control, strengthen management, design, construction unit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control project cost, construction drawings, construction process

中图分类号 :F23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笔者从事工程造价结算编制及审核工作多年,在结算编制及审核工作中发现由于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而调整的工程造价占整个单位工程竣工结算的比例,多则接近于20%,少则也在6%左右,尤其在技改工程中所占比例更大,大都在20%以上,有时甚至达到了40%,但有些施工企业由于在工作中不注意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导致工程竣工结算最终审核时由于手续、资料不全而不予认可,大大降低了施工企业的效益,有的甚至导致亏损,因此认为加强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是施工企业的一项大事,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认识和理解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涵义及内容

(一)设计变更的涵义及内容

设计变更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完善工程设计、纠正设计错误以及满足现场条件变化而进行的设计修改工作。一般包括由原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和由施工企业征得原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联络单两种。

1、在建设单位组织的有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参加的设计交底会上,经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提出,各方研究同意而改变原来施工图的做法,都属于设计变更,为此而增加新的图纸或设计变更说明都由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负责。

2、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原设计未预料到的具体情况,需要进行处理,因而发生的设计变更。如工程的管道安装过程中遇到原设计未考虑到的设备和管墩、在原设计标高处无安装位置等等,需改变原设计管道走向或标高,经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办理设计变更或设计变更联络单。这类设计变更应注明工程项目、位置、变更的原因、作法、规格和数量,以及变更后的施工图,经三方签字确认后即为设计变更。

3、工程开工后,由于某些方面的需要,建设单位提出要求改变施工方法,或增减某些具体工程项目等,如在一些工程中由于建设单位要求增加的管线,在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出设计变更。

4、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面、资源市场的原因,如材料供应或施工条件不成熟,认为需要改变某些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等引起的设计变更,经双方或三方签字同意可作为设计变更。

(二)工程签证的涵义及内容

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签证,主要是指施工企业就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所确定的工程内容以外,施工图预算及预算定额取费中未含有而施工中现场又实际发生费用的施工内容所办理的签证,如由于施工条件的变化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所引起工程量的变化。

1、由于建设单位的原因,未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供材料、场地、设备、 资料等造成施工企业的停工、窝工损失。

2、由于建设单位的原因决定工程中途停建、缓建、或由于设计变更以及设计变更错误等造成施工企业的停工、窝工、返工而发生的倒运、人员和机具调迁等损失。

3、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由建设单位造成的停水停电,造成工程不能顺利进行,且时间较长,施工企业又无法安排停下来的施工力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4、在技措技改工程中,常会遇到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面过分狭小、作业超过一定高度造成需要使用大型机具方可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企业在发生时应及时将现场实际条件和施工方案通告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并在征得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同意后实施,此时施工企业应办理工程签证。

5、对于大检修工程、零星维修项目大都没有任何正规的施工图纸,往往在检修前由施工企业提出一套检修方案,检修完毕后办理工程签证,然后依据工程签证办理工程结算。此时工程签证工作尤其重要,直接关系到检修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规范领导、施工、技术、预结算等人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只有责、权、利明确了,才能规范各级工程管理人员在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行为,提高其履行职责的积极性。

2、建立合同交底记录制度。让每一个参与施工项目的施工、技术、供应、预算、财务等管理人员了解合同,并做好合同交底记录,必要时将合同复印件分发给有关人员,使大家对合同的内容做到全面了解、心中有数,划清甲乙双方的经济技术责任,便于实际工作中运用。

3、严格区分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根据我国现行规定,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费用都属于预备费的范畴,但是设计变更与工程签证是有严格的区别和划分的。属于设计变更范畴的就应该由设计单位变更处理,不能由于设计单位为了怕设计变更的数量超过考核指标或怕麻烦而把应该变更的内容变为工程签证。

篇4

关键词:软件;项目管理;需求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0-2272-03

Demand Management of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GAO Yang

(Anhui Nari Jiyuan Software CO.,LTD.,SGEPRI, Hefei 230088, China)

Abstract: Demand management not only plays a fundamental effect for the entire software project, but also is the key to the project implement and software delivery.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demand management in software projects and discourses from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faced, proposing methods to solve problems in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 which has positive reference value for software project team and researchers.

Key words: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demand management

1需求管理的背景

1.1需求管理的基本定义

国际上关于需求管理的定义很多,当前最为广大研究人员及用户认可的是Rational所定义的在尚未完成的系统必须具备或符合的条件及功能。

正是因为需求是尚未完成的系统必须绝对符合的条件,同时这些界定的条件将最终决定该类系统的构建是否成功,所以将需求的条件找出,并经过综合的分析和组织,当某一环节发生变化时积极及时精确的予以调整,则会取得积极有益的效能,从而使整个系统的构建变得更有价值。简而言之,需求管理就是研判、调整及综合分析与组织的一种系统优化方案,同时它还是项目组织与所属客户之间通过不间断的沟通变更而实现系统最优化配置的一种有益过程。

1.2需求管理的现实意义

需求管理的存在意义取决于该项目研发团队对于系统构建的终极目标,即没有一个软件项目组织希望自己的研究对象或是构建目标最终趋向失败,否则研究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需求管理的存在正是由于它对于项目研发团队来说是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前提。业界最具影响Standish Group的CHAOS Reports通过近8年(1994年-2001年)的跟踪研究证实,项目研究失败的最本质原因是与需求管理有关的。Standish Group在对多个软件项目的跟踪调查和综合分析显示,由于缺乏对于需求管理的严格界定,导致在系统构建和项目研发中74%的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

较之其他的客观条件,需求管理的生命周期更长,它在软件项目的整个研发过程当中,一直存在,并且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正如万事开头难,在软件研发的初始阶段,需求管理的界定也是最为关键和最难把握的问题。失去了严格界定的需求管理条件,那么该软件项目就会根基不牢,研发也将半途而废。当然,通过对每一次软件项目的研发经验积累,用户在软件项目的立项、研究、构建和后期维护方面的掌控都会越趋于成熟,同时也会积极地进行反馈、调整、完善,促进软件构建的更加合理化、人性化,从而推动整个软件项目管理业发生积极有益的变化。在软件项目的整个管理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将会经常面临客户对于软件的各种需求和变更,一方面这些需求和变更对于软件项目的优化是积极的,而另一方面如果项目负责人处理不当,那么这种需求和变更对于软件项目的优化又是消极被动的。正是需求管理的双面性造成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如果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来应对客户需求,那么最终将导致该软件项目的交付时限被延迟、成本被追加、客户需求被弱化。正是趋于这些因素考虑,研发团队必须高度重视需求管理的重要性,具备较高的需求管理的战略眼光。

2需求管理的发展

步入21世纪以来,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导致计算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而与之配套的计算机软件却未能跟上发展的步伐,缺乏超前性、智能性和人性化是当前所有软件的通病,并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与之对应的软件需求也将越来越大,而差距亦将越拉越大,这种软件需求危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开始,持续了30多年之久,截止到目前也没有得到较好地缓解和解决。虽然软件研发本身存在着滞后性的现实问题,但是软件开发的手段、软件研发过程当中质量监管、软件后期的维护都是造成软件效能发挥不明显的最关键原因。通过具体的研究和调查分析,软件项目的开发和后期维护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于软件的客户需求分析的不够透彻;二是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没有规范的需求管理方法;三是对于软件应用的指导性文件表述不够规范细致;四是独立与客户群体进行自行研发,缺乏实用性和认同性;五是在研发后期受资金和交付时限的限制,对软件的测试过于简单化;六是在交付给客户后,缺乏相应的后期维护和跟踪调查,工程报告反馈性不强。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往往在软件交付以后,客户对软件系统的难于操控和掌握,以及更新维护和问题处理方面带来的不够便捷方面,抱怨不断。综合这些不利的因素,业内形成了一种共识,就是在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要坚持工程化的指导原则和逻辑化的结构体系来实现整个项目的推进,从而使得多年来持续软件危机得到了较大的缓解。

软件的需求分析是整个软件研发过程当中的初始阶段,也是关键性的阶段,并且贯穿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正是其特殊的地位作用,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软件的需求分析就逐渐成为软件项目工程中的一项独立的子项目,而进入90年代中后期,关于需求管理的研究已成为软件业研究的一个重要学科。从1993年起,每隔2年举办一次的需求工程国际研讨会(ISRE) ,到1994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需求工程国际会议(ICRE),都足以证明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作用所在,同时一些关于软件需求分析的研究团队和项目小组陆续成立。

3需求管理面临的问题

3.1需求表述的精细性

正如文前反复强调的需求分析对于整个软件项目的研发和实现的极其重要作用,如何将对软件需求表述的更加精细化,是摆在每一项目团队和研发人员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简单的讲,表述的越趋于细致,那么问题变现的就越突出,便于最终的解决。在项目团队与客户就软件项目的研发问题上,其立项的方案是明确和基本一致的,但是如何研发、如何确保软件的按期交付、如何实现软件的便捷性和人性化,那将是一个不断沟通和理解支持的过程。若是这些过程都是在初步达成意向的前提下展开的,这就造成在软件研发过程中始终存在计划修改、方法变更和交付推迟等种种问题,并最终影响双方的效益取得。同时在软件的需求分析阶段,研发人员往往把较大的精力集中于软件的基础架构上,希望将自己的合理化架构雏形较早地呈现在客户面前,并进行后期的改进,而客户则认为只有每一步的及时掌握才能有效避免返工现象的发生,所以双方很难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造成信任危机。类似这样的现象在这个研发过程中还有很多。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针对软件需求做出较为精细化的工程报告,对于软件工程的顺利实现有着积极的意义。

3.2需求表述的严谨性

软件项目的研发是一种严谨的专业行为,普通的客户无法了解软件研发人员的专业性思维和理念。因此,当研发人员与客户沟通交流时,针对客户主观上认为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个人任何需求的想法时,研发人员必须克服急躁心理,既不能用专业的理论去敷衍客户,也不能刻意指责客户想法的不合理性,而应从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去通俗化解释软件的最终效果。同时,由于客户缺乏相应的软件专业知识,造成自己的想法与最终的表述存在偏差,并且这种偏差是绝对存在的,还有一些客户在表述上本身就存在矛盾性,并且坚持不改这种决定,那么在软件的研发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客户的需求和愿望很难实现或是即便实现了也是与客户需求存在差距。为了尽可能地缩短这种差距,这就需要软件研发人员在需求表述方面具备一定的严谨性,因为只有规范的表述,才能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尽量消除理解上的偏差。不要忽视这种表述上的严谨性,如果由于研发人员在与客户之间因为表述不够规范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并且这种偏差在软件交付使用时才被发现,那么这种损失将会是极其可怕的,甚至会出现超出软件项目本身的研发费用。因此养成严谨的规范表述,将会减少对客户需求方面理解的偏差,这对于项目团队本身是积极必要的。

3.3需求表述的完整性

正如软件本身的缺陷,往往无法对客户所有意愿进行体现,并且客户的需求随着软件的使用会不断地增多,从而导致软件本身的缺陷也越来越趋于明显。同时,还应看到的是,并不是客户的所有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一味的追究软件的完整性,必将导致整个软件项目的庞大和入不敷出,并且最终的结果往往还是无法实现万能。因此在软件项目的立项之初,建立完整的需求是必要的。因为它能促进软件项目的架构合理和交付应用的高效便捷。忽视需求表述的完整性是绝对不可的,但是盲目的追求需求表述的完整性也绝对是不够理性的。

3.4需求表述的动态性

需求管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较之其它问题,该类问题更让所有的项目研发人员和项目经理感到头疼,因为需求是随着客户的意愿随时存在的,并且随时都可能发生,而作为软件的研发人员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这一现实,选择修改软件设计方案、重新编译代码、调整测试实例、甚至是项目计划本身都会出现大的变动等等。每一次需求的变更,都会造成整个软件项目的改变,给整个研发过程带来无尽工作负担,直接影响软件的交付使用。当然这种动态性是不可避免的,但却是可控的,因为需求管理本身就是对软件研发流程的一种严格规范,而需求变化本身也不是一种质的变化,而是较为常见的渐变过程(Project Scope Creep)。虽然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这种渐变往往不为研发人员和客户所察觉,但是它确实存在,并影响着软件项目本身。

4解决问题的策略

4.1正确认识需求变更

变更的需求之所以变得难以管理,不仅是因为一个变更了的需求意味着要花费或多或少的时间来实现某一个新特性,而且也因为对某个需求的变更很可能影响到其他需求。应确保赋予需求一个有弹性的结构,使它能适应变更,并且确保使用可追踪性链接可以表达需求与开发生命周期的其他工件之间的依赖关系。管理变更包括建立基线,确定需要追踪的重要依赖关系,建立相关项之间的可追踪性,以及变更控制等活动。

4.2管理需求变更

变更控制不应该只是软件开发过程应该考虑的事情,随着软件产品的开发和时间的推进,用户会提出越来越多的新需求,甚至在交付软件产品的最后阶段用户还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需求变更的管理应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为了使变更对项目的影响降到最小,就应当采取合适有效的变更控制策略,确定一个选择、分析和决策需求变更的过程,所有的需求变更都需遵循此流程。对需求的变更的处理应该分以下几个步骤:提出变更、变更评估、实施变更、监督变更过程。

4.3与用户充分沟通

在需求管理过程中与用户的沟通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着最终软件产品是否满足客户的要求,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项目的成败。在沟通时,双方对需求的认识要一致,不能模棱两可。讨论需求及变更需求时,需求人员与客户及用户应该尽量采取协作的态度,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有效的充分的交流很重要,需求人员应该认真听取客户用户的要求,进行分析和整理,并最终取得用户的确认。

5结束语

需求管理是需求分析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提供的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需求管理的问题有很多,随时都有用户需求变更,需求分析的错误也时常发生,需求质量难以保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减少这些问题可能给项目造成的影响也显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吴艳艳,周长伦,姜家轩,等.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需求管理[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8(4).

[2]孙莉.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需求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 2011(4).

[3]刘苗.管理需求变更问题的软件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4]姚海峰.多方合作软件项目的需求管理[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篇5

关键词:配置管理;版本控制;变更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8-5092-01

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没有一个行业像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如此迅速。而如今的软件行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更是日新月异,而来自提高产品质量,缩短面市时间的压力,对于所有的软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越来越明显。现在软件产品开发对市场的投放速度成倍增长;软件的开发、传递、和分发方式也跟随这Internet/Intranet应用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软件质量的不短提高,使软件开发的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突出;而在软件开发中,多平台、多操作系统、多开发工具、多计算机语言、多对象类型的应用,使软件开发环境更加难以控制;因此,软件配置管理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并且也引起了各个软件企业的高度重视。

1 什么是软件配置管理

在人才流动的今天,软件行业的人员流动也是不可避免的,新的人员怎样才能快速的接收工作?以减少因人员流动带来的影响。开发团队的每一个人员如何才能及时的了解项目的进展状态,团队的人员之间如何有效的沟通?依据bug发现的版本,如何快速定位等等问题,为解决如此多的问题,我们就要有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系,而软件配置管理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而它提供的功能还远远不止这些。那么软件配置管理是什么呢?

软件配置管理简称SCM(Sof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它有多种定义,在1986年出版的Wayne Babyish《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oordinating for Team Productivity》一书中把软件配置管理描述为“对软件开发组所建立的软件的修改进行标识、组织和控制的艺术,其目标是减少错误,提高生产力”。这是一个比较简单定义,在1993年出版的Steve McConnell的《Code Complete》一书中,对软件配置管理的定义是:“配置管理能够系统地处理变更,从而使得软件系统可以随时保持其完整性。配置管理又可称为‘变更控制’,可以用来评估提出的变更请求,跟踪变更,并保存系统在不同时间的状态。”软件配置管理是一套规范化、高效的软件开发基础结构。软件配置管理可以系统地管理软件系统中的多重版本;全面记载系统开发的历史过程,包括为什么修改,谁做了修改,修改了什么;管理并跟踪开发过程中危害软件质量,以及开发周期的变化和缺陷。软件配置管理对开发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完整、明确记载开发过程中的历史变更,形成规范化的文档,是日后的维护、升级得到保证,更重要的是保护宝贵的代码资源,积累软件财富,提高软件重用率,加快投资回报。准确的说:软件配置管理是对软件产品进行标识、存储和控制,及维护其完整性、可追溯性以及正确性的学科。

2 软件配置管理的功能

软件配置管理系统应该具备的主要功能有:

1) 并行开发支持:在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在同一时间,甚至是在不同地域的开发人员,在同一个开发模块上工作,为使团队在相互不干扰的前提下,能够相互协同工作,同时又不失去控制。为满足以上要求,就要实现并行开发支持的功能,也就要求软件配置管理系统需要提供灵活的分支机制和工作空间管理。

2) 版本控制:软件配置管理的核心功能是版本控制,其他配置管理的功能都建立在版本控制功能之上。而版本控制就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系统对象的管理,也是对各个版本的各种操作的控制,并保证开发人员在任何时候,都能取到软件系统的任何一个历史版本。简而言之,就是要简单,明确的重现软件开发系统的每一个历史版本。

3) 建立管理:基于软件存储库的版本控制功能,我们首先从存储库中取得正确的配置项,然后建立过程的自动化。

4) 修订版管理:由于在软件开发中,每个版本都是对上一个版本存在的问题及缺陷的修改后产生的,为以后能够跟踪每一个版本变更的创建者,时间及原因,以便加快问题和缺陷的确定,我们就要对每个版本进行管理,即修订版管理;

5) 产品管理:为使项目经理能够随时清晰地了解项目的状态,这就要求管理、计划软件的变更,与软件计划、预先制定的生命周期或相关的质量过程必须保持一致,同时为了能够跟踪管理版本,必须使每一个版本有唯一的一组配置项集合。

6) 过程管理:软件开发中不免会有人员的流动,这就要求新的成员能在最短时间内接手,而人员的流动,也会造成代码的泄露等等问题,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贯彻访问权限的控制、开发规则等等的规范化实施也尤为重要。

7) 变更请求管理:在跟踪和管理开发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功能的不足需要增强,或者是一些缺陷需要修补的变更请求,为了团队对中每个人都能够能随时了解到变更的状态,就需要对这些变更请求进行管理,以便加强沟通和协作。

8) 代码共享:拥有良好的存储、访问机制,可以是开发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共享各自的开发资源,以便减少重复的劳动,节省开发时间!

3 软件配置管理的实施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软件配置管理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同时又和整个软件开发活动紧密联系,因此工具选择对整个开发影响很大,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在以下三方面考虑:首先,选用的工具应提供完善的版本管理的功能,使得所有的配置项都应清晰、完整的得到保存,相应的操作纪录完备,使得开发组织中的任何人员都能迅速的了解任一配置项的演进过程,并快捷的找到所需的资源。其次,应具备工作空间的管理。最后,我们所选用的工具,一定要操作简便,不能给开发人员增加负担。

4 软件配置管理的意义

软件配置管理实施的恰当,不仅更好的保证软件的质量,而且也降低了维护软件的成本,不仅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而且也减少了软件的缺陷和错误,而且在加快问题的定位和修复,同时使开发依赖于过程,而不依赖于人,确保建立正确的开发系统。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管理

电力工程经济管理是管理人员利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效的进行工程造价控制,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电力工程经济管理是为了确定电力工程造价,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将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一些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时,忽略了电力工程经济管理,导致工程决策过程中,出现问题,不但影响了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还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电力工程经济管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管理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将的竞争在不断的加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的电力发展迅速,有很多电力企业,电力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也非常的激烈,为此电力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取得发展,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需要加强企业管理。加强企业管理不仅是要对企业内部进行控制和管理,还需要对企业的电力工程进行管理,对企业电力工程的管理,需要从造价、施工费用等经济进行全过程管理,才可以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发展优势,让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对电力企业的电力工程进行经济全过程管理,可以保证企业电力工程建设的成本,在其预算成本之内,进而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电力企业电力工程建设中有存在很多的因素,影响电力工程管理,尤其是电力工程的经济管理,因为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和电工工程设计存在偏差,电力工程施工工期延长等,都是造成电力工程成本增加的因素。

二、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1.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时,首先要确定建设规模,如果建设规模过大,生产的产品超过市场需求,产品不容易销售出去,对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如果建设规模过小,不能合理的配置各种资源,施工成本比较高,对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对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设规模,从而为科学、准确的工程造价提供依据。

2.电力工程的建设水平。电力工程建设水平包括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施工技术、施工设备等方面的标准,建设标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建设标准过大会增加不必要的工程造价,造成投资浪费,建设标准过低,施工技术达不到相关标准,无法保证电力工程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因此,在制定建设标准时,要根据施工单位的技术设备及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恰当的建设标准,从而保证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

三、设计阶段的工程经济管理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和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步骤,在初步设计阶段要根据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结构形式、使用功能等确定投资的最高限额,完成施工图纸后,要准确的计算工程造价。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根据施工技术、当地地质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可行性高、经济性强、安全性高的设计方案,良好的设计方案能有效的降低施工工期,节省施工成本,据统计设计阶段的费用占整个工程费用的1%,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对整个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有75%的影响作用,因此,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是做好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

四、施工阶段的工程经济管理

1.全面进行电力工程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有效促进企业管理的方法,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实行预算管理。在进行预算管理时,需要保证预算管理的全面性,保证预算管理的高度,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的对电力工程进行管理[3]。还需要根据电力企业的特点,对电力工程预算进行合理有效的编制,提高电力工程预算编制的有效吐和适应性,然后认真、严格的执行预算管理。

2.加强设计变更审查。工程变更是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控制一个重点,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更、新增工程、施工工期变更等,其中设计变更是对工程造价控制影响最大的,因此,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对工程经济管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大型的电力工程中,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在进行设计变更时,要尽量提前,因为设计变更发生的越早,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就越少。如果在设计阶段发生设计变更,只需要更改施工图纸,经济损失不会很重;如果在采购阶段发生设计变更,不仅需要修改设计图纸,还需要重新选购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如果在施工阶段发生设计变更,很有很能需要将完成的工程拆除,这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设计变更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设计变更时,要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总概算范围内,如果变更后工程造价超过总概算,要及时汇报给相关部门,经相关负责人同意后,才能进行变更,在设计变更过程中,必须将变更的原因标明,从而为工程结算做依据。

3.加强现场签证审查。要加强现场签证审查,签证监理人员要掌握必要的工程经济管理知识和工程预结算知识,严禁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签证;监理人员要认真审核施工单位填写的签证,确认无误后才能盖章确认。监理人员要重点审查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少报多、弄虚作假、结算阶段搞突击等现象,严格审查非包干工程现场签证。

4.加强合同管理。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所需费用最多的阶段,因此,施工阶段的工程经济管理对电力工程的全过程工程经济管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投标招标阶段,投标单位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投标报价,投标单位在投标过程中,要积极的利用工程量清单计价,从而有效的提高承包单位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造价。承包商签订合同后,在施工阶段要加强合同管理,严格的按照合同规定进行施工。

五、结算阶段的工程经济管理

1.工程量的审查。对于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在进行工程结算时,要对工程量进行重点审查,结算的工程量要以签订合同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为依据,审查人员要掌握必要的工程量计算、图纸审查知识,要充分了解整个电力工程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

2.定额、取费审查定额。单价是定额子目消耗的费用,一般情况下,定额单价可以直接套用在项目核算中,在套用定额单价时,要确保定额单价的准确性,不能出现高套、错套的现象;有的项目需要定额换算,在进行定额换算时,要确保换算方法的准确。在进行取费审查时,要保证没有太高取费基数现象,取费的类型要和招标文件、合同文件的相关要求相同。

六、结语

电力工程经济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在进行电力工程经济管理时,要全过程、全方位的进行控制管理,有效的降低电力工程建设成本,优化各种建设电力工程的资源,缩短施工工期,提高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增强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庞彦.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在电力工程中的实施及意义[J].企业技术开发,2013,(21):106-107.

[2]黄世聪.浅谈电力工程经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30):215-216.

[3]于兴成,李彦彬.试论电力工程的经济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2,(01):147-148.

[4]王晶.基于全过程谈施工阶段的工程经济管理[J].现代商业,2012,(05):52-53.

篇7

摘要: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财务部门作为合同管理的重要一环,应积极参与企业的合同管理。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企业如何加强合同管理,从而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 :合同;合同管理;财务管理

一、加强合同财务管理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间的交易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规范,更多地采用订立合同的方式来进行。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通常意义下的合同管理指的是企业对于与交易对手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

加强企业合同的财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企业合同本身蕴含了大量的财务信息。常见的企业合同包括销售合同、采购合同、转让合同、租赁合同等,构成了财务会计核算与财务报表编制的原始凭证,加强合同的财务管理有助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其次,由于企业与外部单位和个人的交易通常是通过合同来进行,所以加强合同的财务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交易的风险,有利于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第三,加强合同的财务管理,可以增强合同在财务上的合规性,更准确地满足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以及外部监管部门的要求,维护企业形象,避免声誉受损。

财务部门参与合同管理应该是全流程的,从合同签订前的起草与谈判,到合同的签订,再到合同执行阶段变更事项管理,最后到合同的后评价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积极参与。财务部门需要做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参与合同管理办法的制定、合同签订时的财务合规性审核,合同档案的整理、合同变更事项的财务管理等。

二、企业合同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人员不能充分参与企业合同管理

财务人员应参与到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但很多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做到这一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方面:财务人员自身的原因。包括财务人员参与合同管理的意识不强,对业务知识掌握不足,无法有效了解合同内容等;合同归口部门的原因。包括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担心财务人员的介入会影响业务拓展等。种种原因的背后其实是企业文化的问题,认为财务人员就只做会计核算工作,但事实上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财务管理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合同管理,财务人员可以从财务的角度保证业务合规,并为企业积极争取经济利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2.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合同涉及财务管理内容一般包括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委托授权制度、合同审查制度、印章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统计报表制度等。有效的企业合同管理应该是制度规定明确,执行落实到位,监督问责机制健全。但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制定这些制度规范,或者制定的内容很不系统,导致实际操作中做不到有规可循、有据可依,且在实际工作中对制度的监督和落实不到位,导致制度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

3.合同管理不规范

很多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做得不够系统和科学,随意性比较强,缺乏统筹安排。比如有的企业合同没有统一的格式,各个部门在签订合同时以对方企业的文本为主,条款不全面,容易遗漏本企业关注的重要条款。有些企业的经济业务早已经发生然后来补签合同,使合同签订流于形式。有些企业的合同分类管理做的不好,比如所有的合同没有按照销售合同、采购合同、转让合同、租赁合同等类型进行分类,甚至对合同都没有登记编号,这样就无法形成比较成体系的合同档案,无法及时提供给使用者查阅。也有的企业对合同的保管不当,在交易完成后迟迟不转交合同副本给财务部门,使财务人员无法及时登记交易信息,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并向决策者传递相关信息,向税务机关及时纳税。还有的企业合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比较低,财务人员对合同进行登记、变更事项管理时全部依赖手工,这样不仅会使得管理效率低下,出错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

三、加强企业合同管理的措施

(一)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

1.合同审核制度

企业财务部门要参与合同的审核,包括前期的制定和后期的执行,审核内容包括涉及企业经济利益的财务关键问题以及合同是否符合国家和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其中涉及企业经济利益的财务关键问题包括:价格是否合理以及企业在税务方面的考虑、支付方式及发票的开具与收取等。涉及财务合规性的问题包括: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投资要求,是否符合监管部门的行业限制条件,是否符合企业上级部门及自身的管理要求,合同的具体细节是否满足会计核算要求等。在合同的具体执行过程中,财务人员也要审核承办部门是否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执行,并保留好相关财务会计核算凭证。

2.合同档案管理制度

企业合同档案是企业非常重要的商业机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企业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始凭证。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合同档案管理,承办部门应该在合同签署后的第一时间将合同副本送交财务部门;如果公司规定由财务部门归档的,财务部门则应该做好合同的登记、编号、建档工作,归档时要注意分类的原则,具体分类标准可按照合同承办部门、签署合同主体、合同业务类型、合同签署时间、合同生效时间、合同履行进度等。企业还应该对合同档案的查询、借阅、复印等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并做好查询登记工作。

3.合同变更事项管理制度

很多时候,企业合同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原合同无法继续履行,需要进行合同变更或者终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财务人员需要快速反应、迅速行动,详细了解合同变更事由,判断变更的性质及其对企业经济利益的影响。如无正当理由,不得随意变更合同;如理由恰当,审批手续完备,则要及时更新合同档案,并做好登记工作,涉及会计处理变更的要及时恰当处理。

(二)强化合同执行中的财务管理

1.销售合同的管理

企业的销售合同一般有现货交易、赊销、分期收款等多种结算方式。其中最需要关注的就是赊销合同。因为赊销合同中虽然与货物相关的经济利益和风险已经转移,但是企业并没有收到实际的现金,有一定的坏账风险。在销售合同的管理中,财务部门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醒业务部门催收货款,把企业的经营成果落袋为安;二是认真审核相关合同凭证是否与真实的交易背景相符,并及时恰当地进行账务处理;三是根据企业财务制度的规范和客户的要求准确开好发票。

2.采购合同的管理

企业的采购合同一般有现货交易、预付货款、分期付款等多种结算方式。其中最需要关注的就是预付货款合同。因为预付货款合同中企业并没有收到实际的货物,有一定的违约风险。在采购合同的管理中,财务部门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醒业务部门催收货物,确保企业采购的物资在规定的时限内运输到位;二是认真审核相关合同凭证是否与真实的交易背景相符,并及时恰当的进行账务处理;三是催促交易对手开好发票,并审核发票真伪、金额、科目、抬头等关键要素的准确性。

3.转让合同的管理

企业的转让合同需要关注两种,一种是预付交易款但没有收到对价资产的合同,这一点与采购合同中的预付货款合同类似,财务人员要做好提醒业务部门催收对价资产、认真审核相关合同凭证并及时恰当进行账务处理、催促并审核发票等工作。另一种是发出对价资产但没有收到交易款项的合同,这一点与销售合同中的赊销合同类似。财务人员要做好提醒业务部门催收货款、审核合同凭证并进行账务处理、及时准确开好发票等工作。

(三)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企业要努力提高合同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要尽量统一合同格式,规范签署流程,实现对合同的分类管理,并做好合同档案的整理和保管。企业要努力提高合同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建立起合同管理的数据库。企业的合同管理应该达到这样一种水平,就是财务人员能随时根据相关要求,按照合同承办部门、签署合同主体、合同业务类型、合同签署时间、合同生效时间、合同履行进度等维度统计并查询到每一个合同,形成电子化的合同档案,并可对每一个合同进行实时执行追踪和后评价。合同到期时,能自动提醒续签,避免企业重大业务因为没有签订合同而导致的经营风险和税务风险。财务部门可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横向或纵向对比分析,为企业决策层提供智力支持。

四、结束语

企业要切实加强合同的管理,一是财务人员积极参与企业的合同管理,发挥出应有的专业作用;二是制定严格规范的合同管理相关制度,并且加强监督落实,保证实际执行到位;三是企业要提高合同财务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以及合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形成企业财务部门积极参与合同管理并发挥充分作用的企业文化。企业财务人员不仅仅要做好合同的会计核算工作,还要审核合同的经济效益和合规性,并监督合同的进度执行,还要能够通过研究分析合同相关数据,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贾梦灵.现代企业合同管理.科技资讯,2007 年第10 期.

[2]郝秀凤.试论企业合同管理.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1 期.

[3]张远堂.公司合同管理操作指南[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高速公路 工程施工单位 变更 管理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工程变更几乎存在于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本着合同优先,公平、合理,兼顾工程综合效益的原则,才能做好工程变更的管理工作。

一、工程变更的管理过程

下面就高速公路工程而言,简单谈一谈该模式下工程变更的管理。目前,高速公路工程合同双方执行的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高水平与高质量的工程变更管理是该模式下工程合同顺利实施与履行的基础与保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变更的管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变更项目的确定过程;二是变更费用的确定过程;三是变更台账的管理。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1、变更项目的确定

1.1变更的分类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变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不仅是承包商本身的原因,也可能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或监理工程师方面的原因,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及国际通用的FIDIC合同条款的专业解释,总结来说发生工程变更的情况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更改工程有关部分的标高、基线、位置和尺寸

2、增减合同中约定的工程量

3、增减合同中约定的工程内容

4、改变工程质量、性质或工程类型

5、改变有关工程的施工时间和顺序

6、其它有关工程变更需要的附加工作

1.2 收集原始资料,做好超前准备

高速公路工程变更管理是一项繁琐、耗时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工作经验的漫长过程。工程变更的管理不应在出现变更后才进行,而应在工程施工及结算过程中长期不间断的同步甚至超前进行,要求平时耐心细致的收集相关资料,根据以往经验对可能发生变更的项目,要提前准备,分析,测算成本;实际发生时,要留有各类相关技术数据、监理工程师的现场确认单、会议纪要、照片等影像资料。这些原始数据对今后变更的审批、价款的测算等是不可缺少,至关重要的,否则有可能一个数据的缺失都将影响变更的最终审批甚至是一票否决,若花出去的钱要不回来,将对项目成本造成很大损失。这也就要求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合同管理中变更管理工作,最好安排专人负责,自始自终,跟踪管理,长期不懈。

1.3 积极与业主、监理工程师沟通,寻找最佳变更方案

工程变更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为保证工程变更计价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除应遵循一定的计价原则与方法外,还应遵循一定的变更管理程序,应提交监理单位审查。工程变更在监理单位签发变更指令之前,承包商不得实施。而未经同意而实施的工程变更不得予以计量,而不是施工单位单方面的所愿,必须要提交监理单位审查,层层控制,层层审批,不能跨级上报,否则建设单位也不予认可。在监理单位签发变更指令之前,承包商更不得实施变更内容,否则未经同意而实施的工程变更不予以计量。所以,监理单位的审查意见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应重视以下几点:1、积极与监理工程师联系沟通,寻找最佳变更方案。一般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的经验相对比较充足,处理的类似变更也比较多,特别是在施工单位计价人员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更应该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加以借鉴。2、很多变更项目存在着一定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在一定条件可变更也可以不变更,这就对施工单位合同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所报变更方案合理有效可行,对施工单位而言变更后的项目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更要具有积极的作用,或能加快施工进度、或降低投资、或运用解决难点的新技术等,一般而言,这样的变更才有批复的最大可能性。同时,方案的不同导致变更计价的结果不同,对整个项目的盈亏影响也不同。所以,变更方案的选取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2、变更费用的确定

2.1 进行单价分析

对一个具体工程而言,工程量清单单价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特有的。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变更的部分可能仅仅只是其中内容的一部分,由于清单单价不能清楚的反映每一具体工作内容的费用价值,因此对部分内容变更导致清单单价的重新确定缺少了参照的依据,给工程变更费用的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避免或减少经济纠纷,我们必须加强合同管理,将允许变更的内容与方式尽量在合同中明确,规范投标报价行为,对工程量清单的每一项单价进行详细的单价分析,为工程变更单价的合理确定提供合理的对比依据。

2.2 确定变更单价和工程量

对于变更项目,工程量的确定相对要简单一些。比如路基土方施工中的清淤换填变更,清淤量一般都是经过三方到场实际测算得来,换填量也是根据清淤量换算得来,几乎不存在任何的计算误差和争议。再如某些小结构物的变更,涉及到的钢筋、混凝土量一般都是根据变更图纸计算而来,也不存在大的误差。一般情况下,变更项目工程量的确定基本上是根据设计图纸计算、现场实测等途径得来,几乎不存在大的误差和争议。

唯有单价的确定是一个相对棘手的问题,如有些变更项目是新增项,合同工程量清单中没有该项单价;或者是工程量清单中有该项目,但是新的施工工艺或方法的运用或施工条件的改变等又使得该项投标报价时的单价已不适用于新的变更项目,等等。这些都给变更计价单价的确定带来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共同协商,寻找一个对三方来说都易于接受而又合理合规的变更单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对工程变更的计价一般情况作了必要的说明与规定。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经验及理解,总结来说,在处理工程变更费用中经常用到的,一般可根据以下三个原则确定:

1)工程量清单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单价,按已有的单价执行;

2)工程量清单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单价,按类似的单价经换算后确定;

3)如果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单价,则由建设单位和承包人一起协商单价,意见不一致时,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最终确定或按合同规定按争议的规定解决;

3、变更台账的管理

对施工单位而言,变更项目、方案、费用一旦确定,应及时上报变更联系单到监理工程师处,由监理工程师负责审批,要求负责变更管理的人员及时、定期地与监理工程师联系沟通,跟踪联系单审批进度,确保审批后的各项变更资料第一时间交到业主手中,业主审批后要及时索回,以便及时上报变更审批单。对于监理工程师或业主否决退回的联系单,要及时沟通查找原因改正错误。除及时做好变更资料的上报工作外,还要定期跟踪管理,并及时建立已批复和未批复变更的管理台账,包括这些变更的项目名称、部位、工程数量、单价、变更前后的对比、上报费用和批复费用以及未批复原因等,这样,一目了然,查找方便,给今后的变更计价工作带来方便。

二、工程变更管理的意义与要求

篇9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变更;索赔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随时有可能出现合同的变更与索赔情况,这个时候,相关人员就要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

二、水利水电施工合同管理的概念及其意义

水利水电施工合同是指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任务,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施工合同是发、承包双方必须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双方的一切经济往来均以合同为依据。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合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所谓的施工合同管理就是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水利水电建设主管部门、以及发包人(建设单位)、监理人、承包人(施工单位)依据法律法规、行政手段,对施工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及监督,进而在处理施工合同纠纷时,能够依照相关的合同条款内容及有关的法律法规,防止和制裁违法行为,保证施工合同得以实施,确保当事一方的权利不受侵犯的一系列活动。它明确了合同双方的责、利以及合同双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具有限制、约束作用,具有法律效力。从工程招投标开始,到双方进行合同谈判与签约,再到该项工程的具体实施,进而到工程交工验收环节以及最后的工程项目保修,施工合同管理一直要伴随其中。其主要内容包括施工进度进展情况管理,工程安全、质量和技术措施管理,工程所需物资管理,施工中所需设备管理以及工程的成本计划与控制管理等。

三、水利水电工程变更和索赔概述

“索赔”是一种涉及合同甲乙双方的,通常是指工程承包方因他人未履行合同要求而导致其产生的损失,比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合同另一方因素所导致的工期延后、费用超出预期等所对整体工程造成的影响,工程承包方根据合同相关条款在发生上述可导致损失的行为发生后,向合同另一方所提出赔偿损失、共担风险的行为,称之为“索赔”。这种行为是一种合同上的权责利益关系。索赔的主要内容包括两类:经济利益赔付,比如经济利益受损一方向合同另一方所发起的涉及金钱偿付的索赔;施工周期补偿,比如施工单位向合同另一方所发起的涉及到施工周期延长的索赔。通常的水电工程中,这种索赔情况主要发生在施工承包商向其他利益个体声讨其权益。施工承包商一般依据合同文件中相关索赔条款提出索赔或通过法律途径来实现索赔,只有清楚认识并了解索赔管理的方方面面,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

除“索赔”外,本文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概念是“变更”。变更在合同中的意义是指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与合同文本规定所发生的差异。由于实际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外力不可抗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去对施工进度、施工内容去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前提是对于合同规定的工期、施工标准、施工预算、施工结果不产生任何不利影响。水电工程中常见的“变更”包括:增加或减少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内容;根据施工地物理和自然环境,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标准或性质;改变建筑物的形式、基线、标高、位置或尺寸;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程完工日期或改变已批准的施工顺序;追加为完成工程所需的任何额外工作等。

四、合同管理各阶段中的变更、索赔风险分析

一般情况,合同管理的分为6个阶段:准备、招评标、决标及合同签署、合同实施、完工验收决算和缺陷责任期与合同终结等六个阶段。在各阶段因工作质量或其他情况都可能产生变更和索赔。

1、准备阶段作为合同管理的根本,如果招标文件的精度不足,编制合同文件粗糙,则这个合同管理产生时就有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极易变更和索赔。

2、招评标阶段作为合同管理效果的主要阶段,如果预审潜在投标人资格不认真和不严格,不合格者中标,则工程质量、进度、投资难以控制,招评标补遗、答疑材料均是合同组成,若合同文件不严密,在实施时可能出现双方对合同条款产生异议,引起索赔。

3、决标、合同签订是合同双方承诺阶段,是合同管理进行的依据。在保障招标文件的实质意愿的条件下,针对评标中提出、发现潜在问题,在谈判中要以书面形式澄清,减少变更、索赔。

4、合同实施是合同管理的关键,在合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前面阶段的隐含问题会全部显露出来,如果管理不善,可能出现不必要的变更与索赔。

5、完工、验收与决算阶段会总结合同实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在完工决算时先由施工单位提出决算申请书,经审核和审计,据合同条款核实完成工程量、费用,变更索赔是审核的重点。

五、做好变更索赔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强化全员管理意识。变更索赔工作是一项由全员参与的工作,其涉及面广,不是仅依靠哪个部门或个人就能把这项工作做好的。因此,全体管理层包括企业负责人,都应该有变更索赔管理的观念和知识,要达到此目的,进行教育培训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经过经常性的培训和思想灌输,职工对变更索赔事件的敏感性可以得到较大的提高。

2.加强变更索赔队伍建设。变更索赔人员不但要具有工程、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还要求有良好的公关能力;既能与业主、监理有良好的共事关系,必要时也要敢于据理力争维护施工企业的应得利益。为此,要着力建设一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变更索赔队伍,选择那些业务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变更索赔队伍。

3.完善变更索赔管理制度。从变更索赔管理的角度来看,合同部与工程部的相对独立会使合同部信息采集滞后,不利于合同部对变更索赔项目的跟踪,从而影响变更索赔的基础工作。变更索赔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它必须融合于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之中。合同部要与其他管理职能部门如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物资管理及信息管理等密切结合,完善变更索赔管理制度,促进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使合同部门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施工项目中的各种信息,为做好变更索赔工作夯实基础。

4.采取恰当的变更索赔策略。变更索赔策略也是影响变更索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以下策略可以使变更索赔工作事半功倍:(1)时间策略:当工程项目具有变更索赔的条件时,要有计划的开展变更索赔项目的审报工作,这是变更索赔能否成功的开端,即变更索赔项目的审报工作应根据施工进度及与业主的沟通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逐步进行。(2)不平衡报价策略:施工企业在投标阶段可采取不平衡的报价策略,为将来变更索赔做好铺垫工作。一般意义上的不平衡报价是指:经过专家估计或工程量核算,在报价中将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单价适当提高,这样结算时可多获利;将工程量可能会减少的项目单价降低,这样结算时损失不大。但是,针对变更索赔所进行的不平衡报价的概念则与此不同,它与工程的风险分析密不可分,是指在投标阶段就要找出那些可能存在变更索赔的风险因素,进而提高将来可能影响到变更索赔费用的基础项目的单价、降低对变更索赔费用影响很小的基础单价,为以后提高变更索赔项目的费用打下埋伏。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合同变更与索赔问题是值得水利施工人员注意的一个问题,在出现合同的变更索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展开,将工程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李冰心,朱天志,杨晓静,张明,邢妍.承包商施工合同风险分析及防范[J].建筑经济,2011(08).

[2]蔡定国.水电工程土建合同变更索赔的风险分析及对策[J].中国三峡建设,2013(03)

[3]董慧领,李晓娟.工程变更的风险分析及索赔管理[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篇10

【关键词】电力配电;工程;建设;管理;意义

引 文: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随着电力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大,所以,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必须做好电能的运输工作。因为电力配网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建设项目,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只有加强对电力配网工程的管理,才能提高电能运输的质量,电力企业对配网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工程量的可靠性,电力企业需要提高技术水平,还要优化管理的职能才可。

1加强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更好的改善,家庭中的用电设备因此也越来越多,对电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用电器的安全,还需要保证供电的稳定性。近年来,我国的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企业在生产与运行的过程中,也需要应用较多的电能,不断增大的供电需求对电力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的技术人员必须不断的改进供电技术,要对企业当前的管理制度以及运行机制进行完善,这样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电力配电在运行的过程中,还要保证安全性,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要按照规章制度运行,不能随意更改工作的流程,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要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还要严格遵守企业制定的相关制度,避免在工作中出现管理混乱的问题。电力企业技术人员的各项操作对电力配网的运行有着较大影响,技术人员要结合配电设备的特性,对运行机制进行优化,要以保证电力配网的正常运行为前提。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做好系统与设备的维护工作,发现安全隐患时一定要及时处理,在工作时也要保证工作的效率,这样才能促进电力企业更加健康、稳定、长远的发展。

2我国电力配网的规划与建设

电力系统规划建设主要分为电网规划、电源规划和配网规划三大部分。我国目前在电力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在配网工程的建设管理上存在很多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配网工程建设自动化水平一直处于全球中等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步伐,这对于配网结构的优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持续发展都极为不利。所以,对于我国电网配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电源分布不合理、线路故障率高、网络结构设计欠缺、负荷增长飞速等问题,应当及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完善和提高电力配网的建设。

3加强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的措施

3.1做好电力配网的管理与规划工作

电力配网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依次做好以下工作: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工程验收以及结算。这也是工程规划的有效流程,在建设前首先要做好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设计人员需要遵循优化配网结构、保证配网稳定运行的原则,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优秀的方案,要做好优化设计的工作,不能过多的修改,否则会影响工程的进度。

3.2提高电力配网的技术水平

在电力配电工程中,配电技术影响着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只有提高配电网的技术水平,才能保证配电网稳定的运行。在配电网中需要应用带电技术,这一过程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需要在电气设备高压的环境下进行作业,技术人员要优化带电技术,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证配电网可以在不断电的状态下进行作业,这样可以减少企业与住户的经济损失。带电作业工作效率比较高,而且灵活性大,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对线路进行维修,这有助于及时解决故障问题,可以保证配电网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只有提高电力配网的技术水平,才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3降低电力配电工程的造价

电力配电工程中,要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这有利于降低电力配网的造价成本,也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配网工程的数量比较多,而规模较小,会受到市政的干扰,施工的环节也比较多,不容易降低造价,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降低电力配电工程造价的措施进行简单介绍。

3.3.1优化设计。电力配网工程在施工前,需要做好工程设计工作,做好前期设计管理工作,需要应用较多的技术,还需要保证技术的适用性,这样才能缩短工程的建设工期,才能保证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效率以及效益。在工程设计前期,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要了解配网网架施工的薄弱环节,要对规划设计进行优化,还要减少变更的次数,保证资金可以用在实处,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率。施工单位要在电力配网施工前做好优化设计工作,一定要考虑影响因素,做好调整工作,还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对比,选择高效、经济、安全的技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3.3.2做好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工程变更包括多项内容,比如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更、进度变更等。设计变更是电力配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设计深度不够,或者实际施工与设计不符等等,设计变更会影响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要降低变更的次数,还要做好设计审查工作,设计人员需要向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要根据造价控制原则做好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还要在施工现场进行规范性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按期交付。

3.4加强过程管理

在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过程管理工作,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管理与控制,工程中不同的人员需要各负其职,履行好岗位职责,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应用不同的技术。电力配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做好监督与检查工作,要保证工程的进度,还要根据实际对工程人员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目标尽快实现。加强电力配电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可以保证电网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加强过程管理,可以实现文明施工,有利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5做好配电网的维护工作

在电力配网中,包含了较多的电力设备,只有保证设备正常工作,才能保证配电网可以稳定的运行。做好配电网的维护工作,需要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要做好养护工作,还要对线路进行安全检测,对设备的参数进行检测,在发现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后,一定要及时修复,这样才能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4结束语

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和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在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供电的效果取决于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质量,这就要求企业工作人员一定要尽职尽责,做好电力配网工程的设计与优化工作,在加强过程管理的途径中努力降低工程造价,这对于提高电网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重关重要。本文期望以介绍的加强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的措施为有效途径,以促进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煜强.电力配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验收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