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的原则范文
时间:2024-03-06 17:3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建设的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整体性原则“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是系统论最核心的内容,整体观和系统观改变和影响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的整个社会思维方式,导致了“整体设计”(EntireDesign)概念的提出。“整体设计主要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去看待,即一个局部和另一个局部是相互依存而发挥作用的”。“环境的形式是整体的、统一和局部的变化,房屋是局部,环境是整体”。作为局部的建筑是通过人的生活结构、行为活动将之统一在一起的。整体性原则在本文中主要指的是外显因素,在城市建设上主要表现为外在的共同秩序,注重表现严格的整体秩序和几何形式的逻辑性,使建筑和城市具有一种秩序化,简晰化的整体性。例如:某滨江住宅区设计,上级规划确定该地段是某市滨江重要景观地带,需重点考虑城市景观效果,该方案缺乏从整体城市角度的出发的设计思维,误读上级规划原则,注重表现建筑的自我,单从建筑本身的角度而言美轮美涣,而从沿江整体景观形态角度而言,割裂了优美的城市绿带,严重破坏了整体的滨江景观效果。又如:该住宅区设计中从整体分析城市居民活动需求,设置联系滨江区域和上部城市区域的城市步行系统,即完善了城市的功能,也为建筑引入了活力,使得建筑的开发价值得到提升,从这个角度看,这是很好的从整体考虑城市和建筑关系的例子。
关联性原则
关联性原理也是系统论的重要原理,系统之间以及组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具有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性质,各元素的关联和协调是保证总系统最优状态的基本条件。城市是由多个层次、众多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体现为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作用。其构成元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就城市的建筑学属性而言,形式和功能要素包括:建筑、自然地形地貌、交通设施、开敞空间等诸多构成要素,就城市的社会属性而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各构成元素间相互是有关联的。关联性原则体现在城市建设上主要表现为内在的联系秩序,从城市出发的建筑设计应考虑对设计地块有影响的城市功能、景观、文化的内在联系,如交通条件、历史文脉、功能配套等。例如:某市区商业区某综合建筑设计,综合考虑城市步行功能和建筑本身的商业功能的内在功能关联,建筑设计运用内街,内广场,阶台广场等多种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完善了城市步行系统功能,城市空间更好的得到使用。丰富了城市空间形态,提升了城市空间品质,也为建筑自然引入了人气,增加了竖线便捷度,大大的提升了建筑的商业价值。这是很好的从关联考虑城市和建筑关系的例子。
统一性原则
通过博弈论的分析我们知道,建筑作为城市的构成元素代表了不同利益团体的价值取向,承担了城市社会属性和建筑学属性的双重构成角色,具有技术与逻辑、经济与政治、艺术与审美等多重属性。作为个体的城市建筑,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自己的设计要点,做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元素与空间、功能、形式等建筑元素的兼顾,达到作为城市的社会属性构成和建筑学属性构成的统一性,才能使建筑以及相关区域的整体价值最大化。统一性原则表现在本中指的是城市社会属性和建筑自身属性的统一,合理的城市的构成必须是社会属性和建筑学的属性的共同协调。例如:某山镇抗战文化风貌整治,该建筑整治对象为该镇中心区建筑,该现状建筑大多属于老旧建筑,改造的经费很少,工期要求很紧张。而且随着城市更新的步伐近年内将会整体的拆除改造,设计上所采用该抗战风貌类似色彩和简化的符号,虽然从单体的本身来看显的粗糙,但整体风格协调。保证了在很少的资金和时间的前提下对镇区环境风貌整治效果。在达到城市要求的整体风貌文脉效果的前提下,适度的设计,节约了社会资源,统一了城市的社会利益和建筑的经济利益。这也是很好的从整体考虑城市和建筑关系的例子。
篇2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问题;对策
Abstract: to achiev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water-saving society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irrigatio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ilot project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and start from the concept and nature of the water-saving socie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further deepen irrigation districtwater-saving society construction.
Keywords: Water Saving Society: problem;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 节水型社会建设存在问题和困难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理论研究和建设体系才刚刚起步,加之在具体的实践和探索中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经验不足,工作的层面不宽、深度有限,致使梨园河灌区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和困难。
(1)由于是传统的农业灌溉区,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工业生产滞后,工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极低。近年来,虽然注重了工业体系的建设和培育,形成了乳品生产、工厂化养猪、水泥生产、硅铁冶炼等一些龙头企业,迈出了较好的一步,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农业“一头沉”的现象,同时,这些工业企业水资源的利用和灌区内乡(镇)供水没有有效地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一方面农民增收困难,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严重。
(2)梨园河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区域节水试点,其试点方案的形成是在没有任何蓝本和经验可参考的前提下,凭着对水权与水市场理论的初步理解编制而成,涉及的内容其深度和广度十分有限。从目前来看,试点方案中工业企业的节水目标、节水形式,生活、生态用水的目标、方向,生态环境的评价,配置方案的决策等方面都没有深入地涉及,没有提出试点成果的检查、验收和评估体系。
(3)农业节水工作力度的加大,造成灌区供水单位供水量迅速下降,供水收人大幅度削减,骨干水利工程的正常维修养护得不到资金支持,老化失修加剧,水管单位的正常管理运行陷入困境。
(4)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机制创新为核心,以组建农民用水协会为突破口,但是在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之初,就回避了协会工作人员的报酬问题,导致了农民用水协会工作人员大部分由村社干部兼职替代,协会职能拘泥于村社日常业务,兼职人员责任心不强,作用发挥不全面,致使协会的职能职责不能全面落实和体现。
二、 对策与思考
1深化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路
节水型社会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的全过程中具有节水意识和观念,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贯穿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逐步杜绝用水结构型、生产型、消费型浪费,使有限的水资源在保障人民饮水安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水环境方面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更多的社会财富。要求达到城乡一体,水权明晰,以水定产,配置优化,水价合理,用水高效,中水回用,技术先进,制度完善,宣传普及的目标。其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2、深化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1)充分修改和完善梨园河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方案
随着水权、水市场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和各地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有必要对试点方案进行重新审视,并在实践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试点方案的修订和补充完善。修订应在突出水权明晰,加强水权管理,完善规则及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工业、企业和生活用水的高效利用,制定工业和生活用水科学发展的指标体系、相关目标和具体措施,把地表水、地下水利用统筹起来,明确各非农用水户的水权,建立农业、工业、生活各方均能够互通、互转的水市场新机制。并围绕生态建设、生态用水、生态节水,评价生态保护与建设,分析生态建设与水资源条件的适配性,在明确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生态用水指标增长幅度和建设措施。
(2)扩展节水工程体系建设
在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梨园河灌区项目有效实施,灌区骨干输水工程网络全面形成,工程面貌焕然一新的基础上,扩展延续田间工程,特别是斗渠以下渠系建筑物的改造、计量设施的布设等;扩张和延续河道治理建设体系,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把鹦鸽嘴水库至河口分水枢纽23.5 km的河道输水管道化,把年输水总量35%的渗漏、蒸发损失挽回来;按照水利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加快灌区骨干输水网络的信息化控制系统、各级渠道量测水计量设施、地下水开采计量控制设施等非传统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布置,使灌溉用水计量化、信息化,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管单位的调控能力。
(3)改革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梨园河灌区现行的管理模式是“管理处+管理所+农民用水协会”,是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职能管理,不难发现,灌区水管单位不仅承担了太多的社会公益职能,而且现行模式又约束了其自主经营,自觉优化配置水资源的积极性。要按照现代水利发展的要求,按照事企分开、管养分离的灌区改革要求,在水务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探索和改革目前的管理模式,组建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供水公司,用市场的方法解决灌区管理运行中的问题,解决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逐步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长期以来,水价偏低,实收率不高,是造成灌区资金短缺,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产重的主要因素。目前,要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要求,在黑河流域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结束以后,积极开展水价成本核定的调整研究,深入调研水价与节水的关系,并围绕总量控制,重新核定供水成本价格,创新超定额累进加价、季节浮动水价等水价制度,形成合理的水价机制。与此同时,在水费收入保障水管单位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将计提的折旧及大修维护费,超定额累进加价和浮动水价加价收入专户储存运行,形成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更新改造基金,专项用于水利工程的更新和维修。
(4)强化农民用水者协会职能
篇3
关键词:建筑小品 住宅小区 人文环境 民族文化
在忙碌紧张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能获得片让紧张疲惫的身心得到休憩的场所,而住宅小区则承担着为人们提供一个交通便利、有个人独处空间,又有公众之间交往的自然而和谐的场所的使命,因此,住宅小区环境设计除了必须具有严格的设计功能之外,更应体现出丰富的人文关怀观念然而,在当前我国迅猛发展的住宅小区环境建设上,环境的规划等诸方面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以至人文环境建设与地区的整体建设不能同步发展,甚至在有些地区为了追求某种更大的利益,已经将当地有特色的人文环境丢掉了。
1.现代住宅小区的设计重点
近些年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对生活周边的环境要求也不断提升。本世纪是人类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实践证明,园林环境景观不仅有利于城市整体景观的创造,保持住宅的长远效益,而且,有助于增加经济回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加快销售速度,为企业树立形象,建立信誉人们对住宅小区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室内的要求,而是更加注重住宅小区的外部环境,所以住宅小区的环境好坏会直接影响其各个方面的指标。时下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由以前的能住、房子面积要大,转变到住得开心、生活舒适且有品位。
2.住宅小区环境的营造
伴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住宅小区及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居住小区的建设在城市中的建设量占了很大的比重,并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当人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心理需求往往变得越来越重要。居住环境设计是提高居住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总平面布局,一个活泼生动有机的外部空问;其次是优美的户外环境。
2.1住宅小区外部环境
住宅小区外部环境指其所处地理位置的环境,它直接影响着小区的整体大环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要素要使自然美为小区内的人文美服务,使市景与园景、内景与外景、山景与水景相互因借,结成整体,这些因素是住宅小区整体环境优劣的前提。环境景观布局应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布局疏密适当,使建筑群体之间最大限度地互助共存,以扩大环境容量景观设置要有主有从,层次分明,相互呼应,协调共济,形成有机的统体。
2.2住宅小区内部环境
住宅小区内的住宅楼分布、自然景观、绿化面积、人工景观各交通组织等都属于其内部环境。现代住宅整体设计要消除人、环境、建筑之间的距离,使它们形成和谐的整体。把握住空间的本质,追求空间的异质化,以精心布置的随机性、组织性作为空间组织的原则,将住宅楼和空问元素加以分解、变形和重组。
2.3人文环境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居住区内必须体现在人文环境上,满足邻里交往、儿童教育、照顾老人和残疾人、安全等功能要求,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习性和活动习惯而合理地配置场地设施激发住户进行户外活动的兴趣,引导其生活方式向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3.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是指那些体量小、功能简单的“小建筑”,强调其在所处环境中的装饰性。建筑小品在住宅小区中如布置得当,会强烈地吸引人们的视线,可胜过其它景物,更能突出住宅小区的文化氛围可以说建筑小品的地位,如同一个人的肢体与五官,它能使主体躯干(住宅小区)表现出无穷的活力、个性与美感。小品在居住区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时代文化的载体又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住区的标志,成为居住区环境的闪光点。
4.建筑小品的设计原则
建筑小品具有精美灵巧和多样化的特点,在设计创作时要做到:景致随机,不拘一格,在有限空间得其天趣,切忌生搬硬套和雷同,并要符合适用、坚固、民族、经济、美观的原则。一般应遵循以下几点:
4.1实用性
建筑小品必须是实用性亲近环境,这样才能给住户带来实在感受与方便的使用功能。建筑小品设计不仅要丰富有趣,而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所有的环境景观设施均是为居住者使用服务的,应将环境确实利用起来。
4.2先进性
环境景观在满足现在用户需求的同时,要考虑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时代的进程、环境景观的深化留有发展余地。在设计上技术应适当超前,应充分利用高科技、高智慧型设施,如自动化、喷灌、光控、声控及电子技术等设施,使我们的环境景观向智慧型发展。
4.3经济性
设计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注重其经济性在使用材料上要注重性能比的优化,要考虑物业管理的高效率和使用的方便。在使用高智慧型的技艺上,要注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以有利于管理。
4.4民族性
民族性,也可以说成地方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是十分重视住区的人文环境建设的。几千年来,各地区各民族的劳动人民,根据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为自己的住区创造了五彩缤纷风格迥异的人文环境与不尽相同的中国居住文化。建筑小品更具有体现民族文化、地方特点的特性。
篇4
关键词:农民;农村社区;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区探究——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4日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镇发展差距逐步扩大,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服务、文化服务、经济服务的发展。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让广大农民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就使得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文化与公共服务建设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日照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日照农村社区建设在市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政府倡导的“一村一社区”和“多村一社区”型农村社区逐渐被广大农民接受,庄园式的特色农村社区将带领广大农民迈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1、农村社区向高水平的成熟社区方向发展。目前,日照市已建成农村社区273个,覆盖行政村1,933个,总体覆盖率达到67.4%。全市91个城市社区,配备社区工作人员717人、城市社区社会组织522个、志愿者队伍187支,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得到理顺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在2012年覆盖率达到80%的基础上,2013年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2014年以后,随着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社区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向高水平的成熟社区方向发展,多数社区达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标准。
2、农村社区建设产生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日照的大部分农村分布在山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按照原来的分配方式,按土地的贫瘠程度,将土地承包给农民个人,这种小规模的分散耕种模式严重阻碍了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在日照农村的推广。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将打破原来分散杂居的农村现状,也将改变农村分散耕种的劳作模式,分散的土地将集中流转到少数的承包户中,没有承包土地的农民与承包户签订协议,按劳动获得劳动报酬。承包户对土地进行统筹规划,大规模的统一农作物耕种将提高农村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3、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考虑到日照农村分散杂居的居住现状,农村社区建设将原来分散的住户集中到统一的农村社区中,一方面农民的搬迁,将原来的老宅基地流转出来,增加了农村耕地面积;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的统一居住将极大地方便农村公共服务的推广,社区建立统一的医疗教育机构,安设统一的通信与娱乐设施,并建设了农村图书馆,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
4、农村社区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提高财政投入效率。通过村庄合并,村子减少了,村干部也少了,对村干部的补贴也相应减少了,村庄更加整齐划一,初级行政费用将大大降低,这样有效地缓解了财政压力,减轻了财政负担。
二、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日照市的社区建设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巨大成就,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更好更快发展的“一村一社区”和“多村一社区”模式。但是,在肯定日照社区建设的成就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日照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首要问题就是政府人员宣传力度不到。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日照随机选择了若干地区,一共发放了1,000张调查问卷,收回995张,实际有效调查问卷993张,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1)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对农村社区知之甚少,甚至有些观念落后的农民根本不知道农村社区是怎么一回事,还以为是要恢复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公社,这就给农村社区的全面覆盖带来了巨大困难,农村社区建设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让广大农民真心接受农村社区,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的最终目标。
2、目前日照农村社区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农民参与相对较少。目前,日照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农村社区建设也是由于目前的宣传力度不够所致的,农村社区建设的主题永远都是农民,只有有农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农村社区,才能够真正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政府后续工作不到位,对农民以后生活没有很好的保障。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村舍合并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对农民的后续生活保障不足,出现了村舍合并后,虽然住上了楼房,但是却没有了收入来源的窘况。新型农村社区是要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因此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农民后续生活。
4、融资渠道有限,缺少建设经费及赔偿费用。日照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支柱产业,政府财政收入来源有限,财政资金匮乏,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需求更是无法估计。尤其是在村舍合并后对农民的赔偿费用巨大,现有的财政支出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经费支出。
5、部分地区不切合当地实际情况。据调查,在日照农村社区建设推进过程中,部分地区不切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强制性拆迁老宅基地,更有甚者是在未建造好居住房屋的情况下,将农民强制性赶出,广大农民住在临时性的帐篷之中,引发了部分农民的强烈不满。尤其是在日照的部分贫困山区,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合建立农村社区,部分多山的农村地区,原来的老房屋多建在贫瘠的地方,在社区改造过程中,将这部分老宅基地改造成耕地是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并且在流转这部分土地的时候,将原来老宅基地上覆盖的经济树木也铲除了,这样的做法完全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改造原则。针对社区建设中出现的这种错误做法,一定要坚决制止。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1、进一步加强宣传,消除政府和农民之间的隔阂。政府要结合十二五规划,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按不同的方法宣传给广大农民,不光要让广大领导干部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更要让农村社区的最大受益人——广大农民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2、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社区改建后人民的正常生活。针对日照社区改造后出现的部分农民生活无法保障,被迫摆摊修自行车的现状,在以后的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社区改造后农民的正常生活,妥善处理后续工作,政府主导,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扩大招商引资范围,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解决社区改造后农民的工作问题,切实保证农民的正常生活。
3、建立城乡一体化机制,构建和谐社区。日照社区建设最主要的手段是建立城乡一体化机制,政府要加强城乡地域规划,采取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工业化带动乡村农业化的方针政策,调整城乡产业布局,普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合理安排居住建设,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空间,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城乡规划体系,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4、对农村整合出来的土地进行统一种植,发展特色产业群。日照属于鲁南丘陵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土壤以棕壤为主,含有多种矿物质,土质肥沃,程微碱性,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因此,农村社区建成之后,流转出来的土地可以种植上统一的茶树。日照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两个:首先,要形成大规模的茶树庄园,由各个农村社区统一管理,形成日照特色的茶叶品牌,一个产品的品牌不仅仅是一个标志,更是一种地域文化,不但可以扩大产品市场,还可以提升产品内在价值。因此,日照农村社区完全可以打造自己的特色茶叶产业;其次,当日照的特色茶树庄园真正建成之后,实现特色茶树庄园的转型,发展特色庄园旅游,提升茶树庄园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茶树庄园的对外推广,促进农村社区的真正快速发展。
5、国家应继续鼓励在校大学生到农村自主创业,带动农村社区更好更快发展。大学生掌握的是专业的理论知识,鼓励大学生回村,普及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知识,带动其他农民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拓宽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也不失为一项重要举措。
农村社区建设的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不仅是思想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行动上的一次重大飞越。日照农村社区建设是日照产业布局和经济利益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统筹规划,以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目标,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为重点,着力创新建设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化管理和服务全覆盖,促进行政村管理体制向社区管理体制转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曾世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2012.4.
篇5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青岛市;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2.82(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2-0153-04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青岛市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一项具体举措。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些积极举措与成功做法,对其他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1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整体情况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青岛市各个区、市积极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2007年全国首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市举行,青岛市做了典型发言。胶南市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民政部向全国作了转发。2009年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民政部“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区”创建评估。莱西市突出“六治”建设生态宜居新型农村社区;崂山区提出完善“五自”(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障和自我发展)体系,培育“五型”(民主型、规范型、稳定型、便民型和活力型)社区;城阳区和即墨市试行“宅基地换房”等政策,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各区、市结合自身情况先行试点的基础上,2012年青岛市政府把这一工作上升到更高层面,勾勒出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宏伟蓝图与具体路线图。
1.1出台《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确立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宏伟蓝图
2012年4月青岛市《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提出,将以四方区、李沧区为重点推进七区统筹,以平度市、莱西市为重点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加快县域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乡镇(街道)合并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实施农村产权、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和户籍管理等改革,构建城乡互动发展长效机制,建设国家东部地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青岛市将坚持规划先行、服务下沉、循序渐进、和谐集聚原则,在五市规划建设大约1 000个 3 000~5 000人的新型农村社区。2012年上半年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年内开工建设100个集聚型新型农村社区,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完成50%以上。此外,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补助资金,市级财政给予每个新建新型农村社区一次性奖补资金200万元,支持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立新型农村社区特色园区建设补助资金,给予每个完成规范建设的特色园区一次性奖补资金200万元。获得市级财政资金支持的区、市予以等额配套。
1.2下发《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体路线图
2012年8月青岛市在黄岛区和胶南市召开全市新型农村社区暨农村住房建设现场会,下发了《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路线图。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建设思路是:“两区共建、三个集中、四个融合”。“两区共建”,即将集聚型新型农村社区和集约化的特色经济园区一起规划建设,在解决好农民居住问题的同时,解决好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三个集中”,即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四个融合”,即有序实现社区服务融合、组织融合、居住融合、经济融合。其中,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要做到“八有”:有社区组织办公场所、有综合服务厅、有卫生室、有警务室、有幼儿园、有党员远程教育室、有文体活动中心、有综合超市等商业服务设施。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布局;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坚持以人为本,让群众满意;坚持配套完善,市场运作;坚持依法办事,创新体制机制。
2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举措
青岛市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新型农村社区和社区特色经济园区“两区共建”为重点,以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导向,有序实现社区服务融合、组织融合、居住融合、经济融合,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领、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彰显特色、分类推进、农民主体、组织保障的要求,着力打造城中村改造型、小城镇集聚型、功能整合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心村融合型等类型的新型农村社区。
2.1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布局规划与建设规划
结合青岛市总体部署与要求,各区市立足当地实际,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布局规划与建设规划,以规划引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在充分考虑现有村庄规模、发展水平、地缘关系、历史沿革、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3 000~5 000人、服务半径1.5~2.0公里的规模,将现有的5 400多个行政村整合为1 000个左右新型农村社区。例如,胶南市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结合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和乡镇合并试点,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规模、基础配套,编制了全市新型农村社区总体布局和建设规划,把全市980个村居规划成为183个新型农村社区。
2.2多类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青岛市各区市探索出城中村改造型、小城镇集聚型、功能整合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中心村融合型等多种类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具体实现方式。
城中村改造型:结合城中村改造工程,对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的村庄,积极推进村集体股份制改制,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设施和资源,重点采用“多村一社区”模式,实现集中改造。
小城镇集聚型:以建制镇为依托,引导镇驻地周边村民和其他有条件的村民向镇驻地聚集,做大镇驻地规模,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建设新型社区。
功能整合型:对产业园区和生态保护区等区域内的村庄适度整合,建设以集中居住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的新型社区。
龙头企业带动型: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企业与周边村庄联合,高标准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中心村融合型:对暂不具备上述集聚条件的村庄,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产业关联、有利于整合资源要素等原则,确定合理服务半径,将几个村庄融合为一个社区,提升中心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辐射带动周边村庄。
2.3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巩固以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成果,完善水、路、电、气、暖等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长效管护机制。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由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组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实现社区服务融合。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主要职能是承接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就业指导、社会救助等各类公共服务,健全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和经营体系,组织社会力量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生产生活服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坚持有社区组织办公场所、综合服务厅、卫生室、警务室、幼儿园、党员远程教育室、文体活动中心、综合超市等“八有”标准。
2.4渐进推进社区组织改革与建设
坚持社区建设组织先行,多村合并后仍保留原行政村建制的新型农村社区,要成立新型社区党委,同时成立新型农村社区民主协调委员会,在社区党委领导下,负责社区建设和自我服务。在基本实现服务融合、组织融合、居住融合、经济融合的社区中,适时依法撤销社区民主协调委员会和社区所辖各村村民委员会,成立新型农村社区村民委员会。
2.5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经济融合
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财产权利,适时启动原行政村股份制改革,坚持资产不平调、资金不平分、债务不平摊和资产所有权不变、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原则,按照农民自愿、民主决策的要求,对原行政村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革,设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营和管理。对社区建设中新形成的资产,按照股份化要求,量化到每个社区居民,进行股权登记,实行股份制管理,逐步实现社区经济融合。
2.6加快新型农村社区特色经济园区建设
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社区采取直接投资、土地入股等市场化手段,规划建设特色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或服务业园区,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实现社区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实现“村企联合”、产业园区与集聚性农村社区共建,规划产业布局,培育新产业,推广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
3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3.1多方协同,合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第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引领社区建设,实现部门、项目、资金的有效整合,组织各类公共服务向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引导社会组织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府还要引导成立社区建设过渡性组织,搭建各方对话的平台。青岛市成立的社区建设民主协调委员会,就是在基层组织改革中的一种有益探索。
第二,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做到农民自愿,农民满意,让农民得实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核心是农地身份的“转换”:农村宅基地转换为耕地或建设用地、承包地转换为建设用地,实质上是农民的土地权益与全部或部分的市民权益的交换[1]。这个交换必须充分征得农民同意,做到公平合理。
第三,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青岛市探索通过土地优惠、税收优惠、金融优惠、社区服务优惠和冠名等多种措施,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投资主体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鼓励“能人”支持或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鼓励各类科技、通讯、金融等服务机构与经营组织将服务网点延伸到新型农村社区,加快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实现社区服务一体化和社区商业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合力推进。
3.2科学规划,高标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规划水平决定建设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简单的村庄合并、人口集中,而是以科学规划为前提,遵循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内在规律,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2]。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镇驻地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用规划引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高标准方向。例如,即墨市王村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就专门聘请曾设计“青岛五四广场”、“青岛音乐广场”、“奥帆中心海景剧场”等多个大项目的公司来承担。因此,要摒弃就社区规划作社区规划的简单做法,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放到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大格局中去定位,实行社区规划与城市发展、县域村镇体系、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规划协调统一,综合考虑区域条件、人口分布、产业优势、辐射能力、发展前景等诸多因素,注重现念与民风民俗等人文元素的有机融合,民居美观性、实用性与周边环境的衔接统一,以生态良好、功能完善、服务配套的高品位规划吸引农民群众主动融入社区建设。
3.3因地制宜,多类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多类型推进。城市近郊、产业集聚区、集镇周边、特色产业村可能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类型确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没有一刀切,而是在实践探索中确立了城中村改造型、小城镇集聚型、功能整合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中心村融合型等几种新型农村社区类型。各地应立足本地实际,结合本地特点,科学合理地确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类型,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建设适合当地农民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村社区。
3.4服务到位,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安居”
当下要建设的农村社区不是以传统自然村落为基础的文化共同体,而是能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社会需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简单的集中居住,不能只是农民住房由平房改为楼房,而是一个空间集聚、产业配套、设施齐全、服务便利、管理自主、环境友好、生活富裕的地域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各具特色的共同体。
保证农民“安居”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各类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配套到位,依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解决公共服务需求是许多地方的基本做法[4]。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 降低农民对土地的生存依赖性[5]。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服务下沉,建设服务中心,努力全方位搞好对农民的公共服务、社会化服务和公益,把社区建成居住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集居住、生态、教育、医疗、文化、卫生、商业、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
3.5两区同建,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乐业”
“乐业”方能“安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积极为农民就业提供服务,在社区建设的同时推进经济园区建设,为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坚持两区同建,依托各地不同的资源优势和种养传统,发挥产业集聚区和龙头企业辐射和带动作用。积极转变农村发展方式,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现代农业,保障农民收入的实质性增加和生活质量的真正提高,最终真正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安居乐业”。参考文献:
[1]崔伟华.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2:56-57.
[2]济南市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研究课题组.济南市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1,1:119-124.
[3]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江汉论坛,2007,4:12-15.
篇6
一、科学合理划定社区
按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便于管理和服务,便于社区自治,便于社区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以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人口规模、区域沿革等因素,对原社区居委会的规模进行适当调整,以调整后的社区居委会所辖区域作为社区区域。社区规模一般以1500-3000户为宜,个别社区居委会可视情况适当增减。在划定社区时,提倡因地制宜,多种类型,多种规模,不搞“一刀切”。社区划定后,由街道办事处负责对原有社区居委会的资产进行登记,妥善处置,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二、社区的整合和新建
按照社区规模应达到1500户以上的标准要求,对我市现有的108个社区居委会进行整合,不足1500户的社区居委会必须合并,整合后我市共有97个社区。区划调整后市区内都市村庄和生活小区需新建社区29个。各区要按照设置标准和有关规定,做好社区整合及撤村建居和生活小区的新建社区工作,于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社区居委会的设立要报市民政部门备案。
三、按照标准化社区建设要求,做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根据社区建设年的要求,今年全市现有的108个社区居委会用房要达到200平方米以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从2006年开始,全市各个社区要根据《关于推进社区建设的补充意见》(汴办〔2005〕58号)的规定,社区基础设施建筑面积按每一住户不低于0.2平方米(不得低于26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居民户外活动场所的标准,进行改建、扩建和新建,此项工作于明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按照《河南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标准》,各社区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争创省示范社区。
国土资源、城建、规划、房产、拆迁、城管等部门,要全力支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对申请建房的社区要优先审批并免收相关费用。
篇7
一、我国社区建设现状
(一)社区服务设施网络初具规模
截至2005年底,我国有城区852个,街道办事处6152个,社区居委会79947个,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8479个,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9.5万个,便民利民生活服务网点66.5万个,初步建立起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以提供综合和覆盖广泛为特点的社区服务站(所);以街道和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服务网络。据民政部门初步统计,全国至少80%多的居民委员会建立了社区警务室,60%多的居民委员会建立了社区图书室,85%的社区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点(站)。
(二)社区建设的内容日趋丰富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社区建设的内容已经由当初的扶残济困、居民调解扩展到党建、社保、就业、养老、医疗、教育、文体、家务等众多领域;覆盖范围由仅仅为福利对象服务发展到面向社区全体居民;服务形式由单向服务提升到邻里互助、热线电话、志愿服务等多样便捷的形式。社区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城市管理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增强社会融合,塑造精神文明风貌的家园,在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就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社区建设者队伍不断扩大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由专职、兼职人员和广大志愿者组成的社区建设者队伍,涵盖了政府、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和驻区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社区相关主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超过30多万人,兼职工作人员50多万人,每年参加社区建设相关工作的志愿者总数达到1600多万人次。
(四)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势头初步显露
面对社区广泛而多样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个体劳动者兴办社区服务,提供,既提供无偿低偿的公益性月盼,也提供有偿的高档次服务,开始改变街道、居委会独自兴办社区服务的传统格局。社区服务业发展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一些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社区功能定位方面
社区功能的定位重点集中在社区居委会所承担的功能与任务上。根据1989年颁布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其功能定位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民主建设、公共服务、民事调节、治安维护、政务协助、民意表达。从理论上讲,《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对社区居委会功能定位的界定是比较恰当的,基本符合宪法和现行社会管理制度的要求。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单位”体制下的社会职能逐步向社区转移,人员流动加大,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日益突出以及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在实践中,政府在社区层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与社区组织应协助承担的任务划分不够明确,社区功能定位需要进一步厘清。
目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行政化”倾向比较突出。在很多地方社区组织仍然被看作是基层政府的延伸,承担的主要是来自政府下派的工作。抽样调查显示,74.53%的居委会认为完成政府下派的任务是居委会的主要工作,65.63%的居委会反映政府经常开会布置工作任务,而在被调查的基层政府中,每年给社区下派工作在20项以上的占被调查总数的54.17%,其中5.21%的基层政府每年下派给所辖社区的工作超过了100项,居委会政务负担过重的问题普遍突出。二是“费随事转”难以落实。政府在下达大量任务的同时,相应的经费安排基本不到位。抽样调查显示,51.55%的被调查社区认为基层政府没有做到“费随事转”,认为“完全做到”的仅占5.84%。政府拨款大多用于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使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发挥受到制约。三是居委会自治意识不强。研究和调查显示,部分居委会自身存在不敢、不愿和不会行使自治职能的问题。有的认为社区经费都来自政府,就应该服从政府的工作安排,因而不敢自治;有的习惯将自身作为政府的下属机构,遇事依靠政府,因而不愿自治,也有的受人员素质等影响,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和能力,不会自治。
(二)在社区组织运行机制方面
参与社区建设的相关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各类驻区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居民。目前,各级政府仍是社区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很多地方出台政府文件和扶持政策,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推动本地区的社区建设;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建设的具体执行者,它一方面反映社区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具体落实建设任务,并通过自身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促进社区的发展;民间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特别是一些建立在城市住宅小区的业主委员会,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影响和作用逐步增强;驻区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积极参与者。一些驻区单位通过共驻共建、资源整合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等多种形式参与到社区建设中,社区居民则以志愿服务投身于社区建设。
这种组织运行机制对于推进社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的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到实处。国内外经验都表明,政府高度重视是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条件,发达国家政府重点在规划指导、法律环境、项目组织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发挥作用,而将大量具体事务交给非营利组织和企业承办。而我国突出的是政府一般性号召多,但支持指导不到位,扶持政策体系不完善,现有优惠政策落不到实处,法律法规不健全,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来源单一。二是社区民间组织发育相对迟缓。社区民间组织既包括社区居民小组等自治组织、也包括社区义务劳动团体、防火防盗、爱心救助等志愿组织,还包括社区合唱团、秧歌队等居民活动组织。2005年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我国社区民间组织中,数量最多和活动最频繁的都是社区居民小组,89.57%的社区有5个以上的社区居民小组,经常开展活动的也占到被调查总数的50%。而其他社区居民活动组织和志愿组织数量和活动都远远少于居民小组。考虑到居民小组无论是建立还是活动都与社区行政事务开展和社区居委会积极推动密切联系的因素,实际上我国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刚刚起步。民间组织在社区建设中普遍参与不够,
有其自身发展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如养老服务、慈善募捐、文化体育、就业培训等许多公益性的社区事务仍然是由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负责组织和提供,在社区建设中没有给民间组织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也难以得到政府相应的支持。三是居民社区参与不够广泛。据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7.2%的居民认为社区参与非常必要,而只有3.4%的居民实际参加了社区志愿活动,56%的居民表示,在采取适当的组织形式和服务内容的条件下愿意参加社区活动,另有6.1%的居民认为参与社区没有意义,表明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还处于较低水平。四是社区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等社区组织的关系有待理顺。当前社区居委会与这些组织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往往越是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健全的住宅小区,社区居委会的影响和作用越小,相互缺少沟通和配合,存在公共设施重复建设,管理与服务割裂的现象。
(三)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当前,我国平均每9.98个社区才拥有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每万名社区居民拥有3.65个社区服务设施,正在使用的各类社区服务设施普遍存在面积狭小、功能不完备等问题。76%的社区服务中心是国家和街道集体承办的,社会化、市场化的程度较低。同时,服务设施建设在地区之间发展相当不平衡。社区服务体系的薄弱,影响到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和多层次、多样化公共服务的提供。
三、推进社区建设的有关建议
(一)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对加快社区建设意义的认识。按照依法行政,转变职能的要求,明确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定位,变行政命令、包办代替为服务、引导、监督,支持社区自主开展工作。属于行政事务范畴的工作,避免硬性摊派到社区;而对必须依靠社区协助执行的事务性工作,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社区承担。
(二)加快编制实施“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应在总结已有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加快编制实施“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我国社区建设的目标、原则和内容,完善宏观指导政策,规范投融资机制,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衔接。同时,各地方政府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级制定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地方各部门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三)增加投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实现政府建设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与社会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坚持资源整合、成果共享,形成社区建设多方投入,多方受益的格局。一方面中央政府视财力可能引导扶持中、西部困难地区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强调支持社区建设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并调动社会力量投资社区建设。通过设施建设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引导社区服务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
(四)加大扶持力度,试点新的发展政策
要创新管理和服务手段,加快研究制定新的、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扶持政策,如进一步明确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必须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社区服务设施,或以政府贴息的形式为社区建设提供信贷支持。在社区范围内尝试以政府向民间组织、社区组织购买的形式提供养老、卫生等公共服务,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社区建设项目。应在社区建设基础较好、群众需求旺盛的地区,开展试点工作,使政策更有针对性,能够落实到位。
(五)推动社区民间组织发展
篇8
一、*市城区社区建设方案的背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转变职能、重心下移、勇于创新、创造特色、循序渐进、讲求实效”的原则,围绕“建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新社区”的目标,及时研究社区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有效地推进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这次调查情况看,目前20个社区人员配备基本到位,办公条件有了改善,初步做到了有房可用,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组织体系逐步健全,各项功能逐步得到完善,新的社区工作机制开始形成。去年城市管理“综合治理”活动,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今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中,各社区积极履行职责,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对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年,14个社区荣获泰州市示范社区称号,我市被省民政厅表彰为社区建设示范市。
在肯定社区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对照创建工作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工作整体水平不高,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有些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硬件设施不配套
部分社区的办公用房尚未解决,有的社区虽然目前有房可用,但面积较小,大部分社区都没有专用的活动用房,与创建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去年城市管理“综合治理”活动,大多数居委会的基础设施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河南、河东、荷叶居委会是通过租借办法解决的临时办公场所。南苑、叶舍、桃园、东街、高陈、河西、振兴等居委会的办公用房都在60平方米左右,南街居委会面临拆迁。近期,市四套班子负责人“下访”,荷叶、古田、南苑等社区,办公用房今年有望解决。20个社区基本上没有规范的“四室一站”,缺少活动场所,已成为突出的问题。许多小区没有实施封闭,四面朝外,几个门同时开,对小区治安防范带来难度,小区的日常管理工作难以实施。20个社区所属有一定规模的60个小区中,天地、大成、新世纪等小区已由开发商为主体实施了前期物管,起点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居民的好评。20*年,新世纪花园获得省优秀住宅管理小区称号。由于先天条件不足,大部分小区难以实施规范的物业管理,特别是一些开发较早的小区存在问题较多,群众反映较大。许多小区前期建设中未设置公厕,个别小区将公厕出租,小区内活动空间小,全民健身器材无法安置,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管理工作比较薄弱,潜在的问题比较多。南苑小区已召开了业主大会,选出了业主委员会,但与上海恒联几次接触后,对方感到难度较大,接手管理的意向仍不明确,物管方案难以实施到位。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过去对社区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实际工作中加强硬件建设的意识不强,投入严重不足。开发早的小区当时限于实力和条件,规划设计难以一步到位,执行社区用房的有关政策规定也不够严格。
2、工作机制不健全
市委[20*]34号文件明确了社区职权,赋予社区必要的自治权、协管权和监督权,同时提出了3条具体保障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从前一阶段情况看,改革社区管理体制、下放管理职能的工作刚开了个头,市级机关不少职能部门并没有认真组织实施,特别是“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有的部门强调自身工作业务性强,专业要求高,担心放权给社区,做不好还要添乱,增加工作难度;有的职能部门工作原来就与社区关联度较大,你要做继续做,并没有按照34号文件要求引起足够重视,认真组织实施;有的部门只给社区下达工作任务,就是不放权,不下拨经费。由此可见,如何及时协调解决市委34号文件执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3、队伍素质不适应
随着城市管理重点下移,社区工作的对象、任务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社区工作的难度增大了,这就对社区工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情况看,有些同志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他们有的是从原镇属企业调整过来的,有的是从镇机关精减下来的,有的是乡镇合并前老居委会保留下来的。他们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型社区工作需要,对新型社区职能缺乏鲜逗屠斫猓Χ跃用裉岢龅母髦忠螅缘昧Σ淮有模徊糠稚缜耸置飨圆蛔悖岩猿械H找娣敝氐墓ぷ魅挝瘢挥盟导忧咳粘9芾恚褪遣渭由霞痘氐幕嵋椋簿3鱿忠桓鋈送币渭蛹父龌嵋椋苯邮占父霾棵诺墓ぷ鳌?/P>
二、*市城区社区建设方案的主题和目标
提升社区建设整体水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既要充分运用获得社区建设示范市称号的有利条件,更要及时抓住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契机,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摆正工作位置,加大工作力度,上下同心,各方支持,形成促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扎扎实实推进社区各项建设工作,并努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镇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工作领导,建议由一名党委副书记专职分管社区工作,集中精力,专司其职,及时研究解决社区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各种矛盾。镇机关设立的社区工作办公室,要调配专人负责具体工作,明确职能,责任到人,切实从组织领导上为社区工作提供保证。到2010年,*城区设20个社区,每个社区正式人员4名、聘用制人员3名;正式工作人员和聘用制人员,大专以上文化比例80%、平均年龄45岁、党团员比例50%。
三、*市城区社区建设的实施步骤
1、加大投入,改善社区硬件设施条件
要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努力解决社区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社区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建议市政府用两年的时间逐步为20个社区解决办公用房。要严格执行姜委发[20*]35号文件精神,从现在开始,凡新审批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部门必须一次性收足每平方米10元社区建设基金,专门用于社区和物业办公用房建设。鉴于创建验收在即,可根据今后5年房地产开发规划,测算出可收取的社区建设基金数额,并以此为基数,由建设局、*镇先行筹资,集中解决社区近期硬件投入问题。新建的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要由建设规划部门按社区行政区域选址,进行统一设计,并按照相关要求,达到社区办公室、警务室、民主议事室、文化活动室“四室合一”的标准,整体使用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具体工作由建设局、*镇共同实施,资金从社区建设基金中列支。要着手研究适当加大市财政对社区人员工资支付比例问题。目前68名正式人员年需经费83.5万元,58名临时人员年需经费19.9万元,两项支出共101.7万元,市财政仅补贴12.5万元,其余全部由*镇承担,镇财政相对压力较大,建议市委、市政府参照300个行政村实施办法,23名社区主要负责人的工资和保险由财政统筹。
2、加大培训,提高社区队伍素质
要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把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列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定期集中培训,经验交流、参观考察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组织、人事部门,要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探索研究社区新的用人机制,不断给社区管理队伍注入新的活力。要通过考核录用,专岗聘用、兼职、挂职等多种途径,从高校毕业生、原市属企业管理人员、退伍军人、机关退二线人员中录用、聘用一批热心和胜任社区工作的同志。*镇、民政局要加大监管和考核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人员约束和激励机制。
3、部门职能进社区,提高社区工作能力
要认真贯彻执行姜委发[20*]34、3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任务。要在市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领导下,完善各专业委员会工作职责,指导、协调各相关部门实施权力下放,重心下移。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机关作风,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围绕“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宗旨开展工作。要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实现中心下移。市级机关各部门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担”。根据责、权、利相一致,管理与服务相统一的原则,落实相应的工作经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需社区居委会协助的,凡有专项拨款或收费的,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补助社区居委会。公用事业单位、其它社会组织需社区居委会代办的工作,经自愿协商、合同约定,实行有偿服务。*镇、民政局要在借鉴外地成功做法基础上,认真调研论证,根据市级相关有关部门经费来源情况和在社区的工作量,起草《*市有关部门职能与经费同步进社区实施细则》,经市社指委讨论后,提请市委、市政府决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探索社区发展途径的多样化。要加大物业管理工作的推进力度,认真监督各类中介服务组织规范诚实地开展工作。积极实施社区公共服务事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尝试社区公共服务经营权有偿转让,大力推进社区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社区群众对社区建设管理工作的支持率和参与率。
四、*市城区社区建设方案的理论依据
姜委发[20*]34、35号文件精神,明确了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任务。要在市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领导下,完善各专业委员会工作职责,指导、协调各相关部门实施权力下放,重心下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围绕“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宗旨开展工作。要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实现中心下移。根据责、权、利相一致,管理与服务相统一的原则,落实相应的工作经费。
五、*市城区社区建设方案的效果
篇9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目标,完善组织,健全制度,整治社区环境,完善社区功能,努力建设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努力为居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把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居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同时,每个社区软硬环境整治、改造计划的提出,都坚持群众满意标准后再确定具体工作计划。
2、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根据各社区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确保在今年所有的社区全部达标。
3、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广泛发动辖区内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共建的良好氛围。
4、完善设施,强化管理。结合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和小街小巷改造,重点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社区工作和居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各社区要加强对社区环境设施的日常管理。
5、分类建设,全面推进。按照不同类型社区分类搞好社区改造升级,在巩固原有亮点社区的基础上,按照文明城市社区评比标准,全面推进街道所有社区的建设达标。
6、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各分包领导和各社区要明确自身职责,切实负起责任,相互配合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二、总体目标和工作步骤
(一)总体目标
通过今年的努力,所有社区要达到文明社区评估标准,基本形成坚强有力、运转协调的组织体系,管理有序、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广泛动员、共驻共建的参与意识,诚信互助、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配套齐全、机制完善的服务功能,为建设文明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步骤
1、宣传发动(2011年3--4月)。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文明社区建设相关情况的调查摸底,各社区制订出台《文明城市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相关配套文件,搞好宣传发动,充分调动辖区各界参与文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组织实施(2011年4--6月)。从今年开始,按照文明城市社区评比标准,利用2个月时间对各社区进行软件升级,硬件改造。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计划和安排,并上报街道文化办。
3、申报验收(2011年7--8月)。每一阶段任务完成之后,在社区自查的基础上由办事处进行实地勘察,根据标准给予验收,并授予“文明城市社区”称号。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1、健全组织网络。健全社区服务组织,有序发展民间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使其成为文明社区建设的重要支持、参与力量。建立社区资源整合机制,有效整合社区内各种协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2、完善硬件设施。加大社区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力度,通过改(扩)建、调剂使用、置换、清退挤占(挪用)等办法解决好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建立社区市民学校(教学点),大力加强社区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和居民健身路径建设,改(扩)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整治生活环境。一是各社区要加强对已建成绿地、树木的养护管理,发动社区居民、党员主动认养绿地、树木,自觉保护花坛、绿地。二是用上半年时间完成辖区所有小街小巷的硬化改造;三是加强居民生活垃圾收运管理,实现垃圾不落地清运;逐步在居民小区增设生活垃圾桶;全面排查和清除社区内卫生死角。
4、加强文明创建。积极推动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举办“市民读书节”,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文明社区创建和“文明巡访”活动,切实搞好道德、法律、科教、文体、卫生“五进社区”,发展社区教育,抓好科普宣传,加强社区居民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积极参与“邻居节”活动,培育以“诚信、和谐、博大、卓越”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精神和团结友善的人际关系。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文明社区建设的顺利实施。文明社区建设工作在街道党工委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街道负责、部门参与、社区实施的工作体制加快推进。
(二)广泛发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各社区要广泛发动社区党员、居民积极参与,定期参加义务劳动,美化社区环境;建立辖区单位与社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制度,积极协调、争取辖区单位支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
篇10
一,彻底改变传统社区观,把社区当成社会建设的“大文章”来做
过去“单位制”主导的社会体制下,社区只是主流体制外的补充性社会单元,在社会整体格局中,具有很强边缘性特点。但随“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尤其是“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社区成为主流社会结构基本单元,社区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当前社区建设,仍需以转变传统社区观为前提。
1, 转变传统社区工作“小儿科”理念,树立现代社区观
与社区本身的作用并不显著有关系,在过去政府工作理念中,社区工作是“敲边鼓”的活。改革几十年来,虽然轻视社区工作的情况有了大的转变,但传统惯性思维仍在时时发挥影响。如有些社区发展资金遭挪用、社区政策落实打折扣、居委会人员经济社会地位难以提高,都是具体反映。而为彻底转变这一情形,政府有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多形式的、普及现代社区观的公民教育,把社区作为现代居民生活的基本理念,使之扎根于人们思维中。
2, 把社区建设提升到各级政府社会发展规划的高度
社区是现代社会重要基层单位,其建设,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把社区建设提升到更重要位置,纳入各级政府发展规划中,应是顺理成章的。如针对社区服务资源分散、基本设施布局不合理、服务主体单一、运作效率低等问题,深圳就制订了《深圳市社区服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并把社区服务列入城市重点规划中。广州 把社区建设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升到政府发展规划的社区建设,可以更有目的、有计划与有针对性地进行,并有助社区建设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3,把社区建设提升到各级政府公共政策的高度
公共政策是现代政府履行公共职能,达至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中,社会发展的诸多规划,是通过公共政策的途径推行下去的。在社区已成为居民最重要生活空间之一的前提下,把社区建设上升到公共政策层次,是保证社区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如我国在直面“银发”浪潮的袭击下,各地通过建构与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公共政策,以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活动;在开展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活动中,通过实施绿色生态社区的公共政策,以促进社区生活的生态化。诸如此类,还有助树立社区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二,以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建构现代型社区体制
社区秩序化与良性发展,离不开相应社区管理体制的保障,因此,推动与建立现代型基层社区体制,既是社会改革战略性目标,更是当下社会体制建设的现实选择。
1, 改革传统街道组织架构,建立健全新型街道管理体制
传统街道管理体制下,面临至大问题是,街道资源分散、多头管理现象严重、管理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基层社会变迁的实际。近年来,许多城市在基层公共事务剧增的“逼迫”下,建立或引入社区工作站,目的是要让政府职能从社区自组织中分离出来。关于这方面,一些走在改革前列的城市,在探索以资源整体合为核心的新管理体制,如广州天园街等进行的改革试点中,就把街道相关机构及人员进行重新协调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队三中心”(综合执法巡查队、政务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与管理体制,其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通过整合已有资源,形成政府、民间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三位一体”体制。这种路径下的街道体制建构,对克服传统基层社区体制下的诸多问题,有方向性意义,值得总结、借鉴与推广。
2,更新改造社区“居委会”,把它打造成社区新体制“龙头”
传统“街居制”体制下,社区是被高度行政化的,其重要原因在社区关键组织的居委会被高度行政化。而理想型现代社区,是个自组织社会单元,政府对社区只发挥指导、协调与监督的功能。为建构现代自治社区,在考虑居委会独特性基础上对其翻新改造,是社区体制改革重要任务。
关于居委会改造,需关注主要内容有:第一,把居委会当传统权威资源加以利用。居委会历史长,与政府关系特殊,权威性超越其他社区组织,且实际已发展为集各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机构,具备建构为社区新核心优势;第二,要建构成有实质自治内涵的组织。新居委会可通过人事、财务、考核等方面的机制进行改造,促进自治属性的生长;第三,淡化居委会作为行政社区的概念、强化自然生活共同体的本性。尊重社区自发性因素,并以此为主要标准,进行居委会辖区的再调整,给社区自治创造良好群众基础;第四,新居委会建构中,需特别关注公民参与性培育。如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具有多方激励性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机制;第五,根据不同社区类型,建构不同居委会运作机制。社区已经很分化条件下,新居委会建构应有区别。如单位制社区,因有单位资源作依托,居委会的结构功能可相对简单化,社会化程度高的社区,则相反,而外国人聚集区、流动人口聚集区,居委会的结构及功能设计又会不同。新居委会体制建构,不仅有传统资源可利用,也有操作的便利性。
三,关注社区多元组织培育与政府职能转移,建构现代型社区组织体系
就居民角度而言,社区是基本生活场所,对它有满足生活需要的诉求,但另一方面,就政府而言,社区是基本社会组成单元,对其有实现公共管理的诉求。但就政府应立足贯彻“人本”精神看,政府诉求是以居民诉求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的。因此,社区管理体制建构上,推动多元社区组织体系的发展,是政府社区建设重要使命。
1,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进多元社区组织的发育
随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需求必然走向个性化与多样化,促使满足需求的社区机构越来越分化与多元化。这些年来,社区服务类机构,特别是市场化服务性机构,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并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主要依赖。随社区发展,各种社区关系与公共事务大幅增加,相应公共协调与管理机构应运而生,业委会、物业公司、居委会等同样成为居民生活重要依赖。和谐现代社区,应是既有不同组织在发挥各自的功能,同时,不同组织间又能形成相互协调关系,并由此构成多元一体的社区体系。然而,这种社区体系的形成,却对政府提出很高要求,要求政府积极创造各种社会条件,去推动多元社区组织的培育,诸如降低民间组织的进入“门槛”、促进社区公益基金的建立与完善、给予社区服务组织以必要优惠,等等。只有这样,真正现代型社区才能逐步成长起来。
2,理清政府职能,跳出社区职能转移中的“陷阱”
职能关系调整是政府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但面对社区公共管理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就现有体制下的政府职能转移,很容易陷入“误区”。多年来,政府一直提倡职能下沉,但下沉的这些职能,由于仍缺乏发达社会组织的配套跟进,以致这些转移出来的职能,社会性接力者缺位,而最终真正的职能承接者,主要还是基层政府,特别是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街道这些年的机构膨胀,就与此直接相关。此外,社区许多新产生的公共职能,基层政府往往也是循相同路径,通过新增机构或队伍来承担的,这在政府职能关系调整中,甚至成为难以绕开的“陷阱”。
政府退出微观社区领域,转向以规划、制度或政策等间接方式,指导、协调与监督社区发展,是新时期政府社区职能的要求,同时也是走出政府职能越转移、政府性机构及队伍越大困境的关键。其中,如政府购买社区服务就属于值得进一步推广的举措,通过这种“政府出资,民间组织运作”的做法,实现了社区服务的非行政化供给,从而让政府退出了社区事务的具体运作领域。学先进经验已先行一步的深圳,就拟在新增公共服务中,只要民间组织能够提供的,则全部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民间组织去具体运作,原则上不再设立新事业单位或增加事业编制。这一路径中,政府职能转移显然有了社会性承接点,有利促进“小政府,大社会”体制的建构。
四,强化制度性建设,建立健全各种现代社区制度
社区制度是社区建设重要内容。随社区结构与功能的日益复杂多样化,社区关系也会越来越复杂化,其中的多重权力义务关系,如果没有在正式制度层次上给予清晰的规定,社区相关问题的处理就会陷入混乱状态,社区的有秩发展就会成为空话。
1,地方政府需因地制宜地建立或健全各种地方性的社区制度
当前社会转型期,社区处于急剧社会变迁中,许多社区要素仍处发育当中,没有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而社会变动不居条件下,政府的制度性建设,虽然面临不少问题,但又显得非常迫切。如社区建设经费方面,通过建立各级财政预算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经费纳入到年度财政预算中,就可以保障社区建设经费的可持续性供给;如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的实践,作为新生事物,并没有多少现成规矩可循,只有尽快出台相关法规制度,才能把这些活动规范起来,如政府关于购买社区服务经费的管理制度、服务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等等的制度,都是现实中急需的。为此,地方政府在国家法律许可范围内,完全可以推出地方性法规或管理制度,以适应社区需要。并且,这些法规制度推出,不仅要讲究必要性与迫切性,还应该讲究及时性。
2,推动与监督社区组织自身,制订或落实各种制度性规范
目前一些社区乱象,往往体现为有利之事争着做,无利之事躲着走,这不仅与宏观层次的社区制度规范建设滞后有关,也与微观社区中的制度性规范不健全有关。一般而言,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应体现均等化分享原则,但在非基本公共服务域,又可适当体现差异化原则,这在制度完善中,都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在社区内部制度建构中,需建立涵盖社区党建、教育、卫生、环境、就业、公共服务各方面的完整社区工作制度体系,其中应该包括许多细化的工作制度,如不同社区组织都需制订各自的社区服务目录、服务指引、服务指标、服务规范与标准,建立健全评估监督制度,如服务质量等级制度、服务机构信誉等级制度与资质审查制度,以推动社区服务事业的规范发展。在推动社区自治上,要建立完整自治制度体系,至少就包括如社区议事协商制度、社区事务决策制度、网络信息共享制度、定期会议制度、来访接待制度、座谈会与交流会制度、联谊会制度,还有第三方评估制度,等等。以自治、便民、利民为宗旨的微观社区制度建设,工作难度绝不亚于其他任何社区实践。
五,政府需加强社区建设力度,特别是农村社区建设力度
社区建设是一项基础社会工程,特别和谐社区、高质量社区的建设,都需付出大量经济社会成本,需要人财物力与组织资源大量投入。并且,也只有这样,社区建设才有充足资源保障。
1,政府需加大社区基础要素建设的力度
在政府启动的基础工程建设上,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也积累了相当经验,但按目标要求仍有距离,因此,街道层次“五个一”工程建设、社区层次的“三有”建设需继续推进。在社区基本设施建设上,需进一步加强基本设施的完善。如即使在城镇地区,仍有27%社区没有建立起社区警务室,农村社区警务室缺口更大;再如,社区文化建设上,截止2010年底,全省城乡社区文化室16139个,达到国家“五个有”标准者仅3350个。在社区队伍建设上,为提升社区工作水平,推动社区工作职业化的发展,打造专业队伍的任务繁重。同时,探索社工与义工相结合的联动机制,通过各种形式,特别关注建立有效激励制度,鼓励居民争当社区志愿者,让社区建设有持续人力资源的保障。在社区做到“有钱办事”方面,需改变活动经费单一依赖政府的现状,积极开拓经费来源多元化的局面,可以通过拓展民间渠道,如发动企业或社区居民捐助,筹集活动经费,许多社区该领域还是空白,存在很大发掘空间与潜力。并且在这个意义上,该项工作本身,就应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