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05 18:1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质量管理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二、加强护理安全质量检查,落实护理安全制度。
三、加强节日期间护理安全监控。
四、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及能力。
五、加强重点环节的监控工作,主要做好病人的环节监控,时间的环节监控和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
六、做好新护士上岗前的培训。
七、加强不良事件的监控,提高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的防范意识。
八、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减少安全隐患。
相应措施:
一、制定《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并下发到各个科室。
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1.护理安全组定期和不定期按标准检查护理安全工作。
2.每半年召开护理安全质量会议1次,反馈问题,讨论此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制定改进措施。
3.对科室反复出现的安全问题及隐患,护理安全小组跟踪督查改进效果。
三、加强节日期间护理安全监控:
1.继续执行护士长夜查房和节前安全检查和节中巡查。
2.节假日前科室进行安全质量检查,召开护士例会及工休座谈会,强调节日期间的安全及注意事项。
3.节假日期间科室合理排班,严禁无证人员单独上班。
四、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及能力:
与医务科联合进行护理急救演练。
五、制定《重点护理环节管理要求》,并加强监控: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新毕业、实习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或家庭发生不幸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重点查房。
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危重、大手术后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夜班交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护理部组织护士长进行不定时查房。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各种过敏试验,手术前准备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应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
5.毒麻药品及抢救药品监控:用物班班交接,抢救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良好率达100%。毒麻药品使用后按要求认真填写毒麻药品使用登记本。
6.做好分级护理的巡视记录。
六、做好新护士上岗前的培训:
1.护理部做好新入院护士的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按护理部新护士岗前培训计划执行)
2.科室护士长做好新入科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
七、加强不良事件的监控:
1.鼓励科室积极上报不良事件。
2.对住院患者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
3.对有高危风险的住院患者科室进行风险评估、悬挂警示标识并进行监控,护理部不定时督查。
4.护理安全组对科室上报的风险事件进行监控,督查护理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5.做好转科患者、病房与ICU、急诊与病房、产房与病房、手术室与病房的病人交接管理。
八、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
1.组织护理文件书写标准培训。
篇2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108-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0.058
护理绩效考核是护理管理工作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夯实基础护理、优化护理服务水平、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责任感的重要保证[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们对临床护理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护理绩效考核中着重于对护理人员工作量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工作质量与护理风险管理的量化考核,从而造成考核结果有失公平,无法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导致绩效考核方案实施效果有限[2]。因此,如何制定更加全面有效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案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成为当前临床关注的重点[3]。为此,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5月起实施全面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案,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4年5月起对笔者所在医院20名护理人员实施护理风险与工作质量量化绩效考核,其年龄22~46岁,平均(29.73±4.28)岁;工作年限2~26年,平均(10.38±1.24)年;其中大专学历3名,本科学历2名。1名副主任护师、7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护士。
1.2 方法
1.2.1 制定绩效考核方案 对笔者所在科室各病房进行整体护理分组,实施责任包干制度,将20名护理人员分为5个责任组,每组4名,设1名组长,3名责任护士,各责任小组均负责4个病房,12张床位,制定连续排班制度,护理期间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医院简介、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等。由护士长管理整理护理工作流程,包括工作分配、人员配置等各方面工作的管理。各组长采取8 h上班制,但需保持24 h负责,对本组成员工作内容及作息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组织本组参与抢救危重患者、定期探查病房、解决疑难问题,同时对本组成员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监督与检查。另外,整体护理人员之间均可相互监督,即上下级相互监督,责任护士相互监督。月底对护理工作量、质量及风险进行量化绩效考核,优秀者给予相应的奖金作为鼓励;发生严重失误者,将当月绩效工资扣除,并提出适当批评。
1.2.2 实施方法
1.2.2.1 工作量考核 工作量考核评分占总体绩效考核评分的1/5,依据工作岗位的具体特性,赋予不同分值,如给予A班(7∶30-16∶00)、P班(16∶00-0∶00)5分,给予N班(0∶00-8∶00)6分,组长可赋予6分。另外对各护理人员具体护理内容赋予相应的分值,如静脉输液、口腔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预防压疮等分值具有一定差异。月底汇总评分。
1.2.2.2 工作质量考核 护士长根据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宣讲、护理技能、护理文书,各项工作质量合格者可得满分100分,扣除不合格处相应分值。每月对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进行基础理论及技术操作进行检测,得分≥90分者,绩效考核评分加1分,80~89分者绩效考核评分无加减,
1.2.2.3 护理风险考核 成立风险控制小组,共同商讨不同护理工作相应的风险系数。如进行深静脉置管、留置静脉穿刺、输血等具有护理风险的操作时,护理风险系数增加10%,绩效评分加8分,对围术期患者与急危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者,护理风险系数加15%,绩效评分加10分,在对抢救器械、药物等方面管理工作完成较好者,护理风险系数加5%~20%,绩效评分加5~15分;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导致并发症者护理风险系数减15%,绩效评分扣10分。
1.3 观察指标
(1)随机抽取护理风险与工作质量量化绩效考核实施前后的8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对参与考核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宣讲、护理技能、护理文书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护理风险越低[4]。(2)应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包括护理人员技能、态度、治疗环境等方面满意情况。调查表满分100分,90分以上者为非常满意、75~90分者为满意、60~74分者为一般,60分以下者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字2 检验,P
2 结果
2.1 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实施工作质量与护理风险量化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331,P
3 讨论
量化绩效考核是指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有效性、连续性、积极性等内容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优化后给予量化评估,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护理人员素质、工作能力、岗位特征评价依据,从而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薪资标准,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责任感[5]。在确保护理质量的情况下,合理控制护理风险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关键性意义[6]。本研究即深入探讨护理风险与工作质量量化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篇3
【关键词】氧气驱动雾化 超声雾化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005-0515(2010)03-066-02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性反应,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常见于2岁以内的,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亦有由人类3型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报道,是儿科常见急症,但至今对其尚无特效的治疗。现将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间对2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盐酸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 选取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间收治确诊的2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且均符合有关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2],所有病例入院时均有发热、阵发性咳嗽、喘憋、气促,心率快,肺部有哮鸣音及小水泡音,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并除外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支气管异物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疾病。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2月~3岁,平均(1.0±0.7)岁,根据不同雾化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100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对照组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靠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以抗感染、抗病毒药物、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并予吸痰、吸氧、止咳、镇静等处理。合并心力衰竭者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同时予以雾化吸入治疗。
1.3 雾化药物 盐酸肾上腺0.05mg。观察组加生理盐水lOml超声雾化吸入,10~15min/次。2次/d,连用5d。对照组加生理盐水5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5~lOmin/次,氧气流量6~8L,2次/d,连用5d。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面罩或喷嘴,一般3岁以下的患儿或不合作的患儿都采用面罩。
1.4 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7 d,咳嗽、喘憋消失,无气促,肺部哮鸣音及湿罗音消失,肺部X线明显吸收;好转:治疗7 d,咳嗽、喘憋减轻,气促缓解,肺部哮鸣音及湿音明显减少,肺部x线改变基本吸收;无效:治疗7 d,上述症状及肺部体征均无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 从表1可知,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喘憋缓解,咳嗽、肺部哮鸣音、湿性音消失,住院时间均较观察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临床疗效: 从表2可知,对照组总有效率96%(96/100);观察组总有效率74%(74/100),对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护理
3.1 常规护理 所有雾化患儿均在专用雾化病室进行,并保持病室空气新鲜,环境整洁安静,室温在18~20℃,相对湿度50%~60% ,室温的调节是为了保证适宜的气雾温度.以防寒冷的气雾吸入引起本身有小支气管痉挛的进一步加重喘息;避免患儿烦躁哭闹,以减少氧的消耗,雾化室远离有刺激性异味的环境,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
3.2 心理护理 雾化前向家长及患儿耐心解释雾化吸入药物治疗的目的和疗效、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解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和思想负担,取得家长配合;对年长儿可用通俗易懂
的语言告知雾化吸入的好处,鼓励患儿自己参与,给予肯定与表扬,取得患儿主动配合;年龄较小者可采取听音乐、玩玩具或使用刻有卡通的面罩分散其注意力。
4 雾化治疗
4.1 雾化选择 由于小儿生理特征横膈位置较高,胸腔相对较小,仰卧位时,胸廓活动度减小,肺活量降低,易出现呼吸困难、烦躁、气促等缺氧症状,所以宜采用坐位、半坐卧位或侧卧位。对意识模糊、呼吸无力患儿采取侧卧位。
4.2 雾化液选择 选择无菌生理盐水,故提高了治疗效果,并有预防交叉感染。
4.3 药物配制时间 雾化吸入的药液必须现配现用,以保证疗效;因为药液开启后稳定性差,放置后药效易降低,故应在短时间内用完。
4.4 药物量的选择 幼儿喉组织发育不完善,喉腔及鼻毛缓冲作用小,应从小量雾化开始,待气道适应后逐渐增加雾化量,直至吸完所需治疗药液;如果一开始就大量吸入,大量的雾化急剧进入气管,可使支气管痉挛而导致患儿出现呛咳、憋气,甚至呼吸急促。
4.5 药物雾化吸入时间及间隔时间 每次雾化吸入时间一般控制在15min内,每次雾化吸入间隔时间为4h。以防止长时间雾化吸入后,痰液吸收大量的水份而膨胀,阻塞部分支气管,致死腔增大;间隔时间过长,痰液黏稠,排痰困难。
4.6 病情观察及注意事项 最好在饭前或喂奶后1h进行吸入,以免操作过程中哭闹时引起呕吐引起窒息加重病情,以利于吸入后的排痰;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过度换气或咳嗽,应先拿开喷雾器,待不适感消失后再继续吸入;如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时应停止治疗,必要时给予吸痰、吸氧;治疗中要注意喷雾器与地面垂直,防止雾量减少面影响疗效,应注意输气管位置不能高于气道[5],以免药液倒流。注意观察雾化器的出雾情况,如果雾量小或不出雾时,应检查雾化装置是否漏气或喷嘴被堵塞,及时处理好,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4.7 雾化后处理 每次雾化吸入完毕,给予翻身、拍背;拍背即五指并拢空心掌,避开双肾区及脊柱,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在患儿吸气末适当用力一下一下拍,通过外力作用,使黏附在气管、支气管壁的痰液脱落,易于排出。治疗后用毛巾擦净患儿[2]鼻周围雾水以免受凉;嘱患儿漱口,以防药物残留在口腔内引起真菌性口腔炎;观察药物及不良反应,如有无鹅口疮、声音嘶哑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早处理。
4.8 预防交叉感染 雾化器的消毒要列入常规制度,防止雾化吸入疗法的呼吸道交叉感染。建议采用一次性材料与物品施行雾化吸入,喷嘴、面罩应专人专用,一日一消毒;护士操作前后均应按照洗手步骤进行洗手。
5 讨论
雾化吸入疗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同时缩短了治疗时间,避免了注射用药,患儿易于接受。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药物浓度高,药物微粒直径小,能被均匀地送达气道表面,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药物在肺内分布好,发挥作用快,能快速解除气管痉挛促进炎性反应吸收,同时增加氧气吸入,有利于改善缺氧症状,防止低氧血症,又有利于周围组织特别是呼吸肌供氧,从而有效地改善缺氧性肺血管痉挛,降低肺动脉压力,减轻肺淤血,增加气血交换,改善喘息、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而超声雾化吸人器雾化颗粒较大,仅到达毛细支气管,且吸入液量多,持续吸入时间长;超声雾化吸入时喷出的雾气具有一定的压力,能排斥口腔周围的空气进入呼吸道,使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很低 ,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缺氧,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气短等不适;超声雾化器一个病区只有1台或2台,雾化器多人共用,管道需每天清洁消毒,且不同患者使用需要更换管道,增加护理工作量,更易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氧气雾化器价格便宜,一人一具,有利于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患者随时可用,且操作方便,易被患者接受。本组资料显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在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喘憋缓解、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及湿性哕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缩短于超声雾化吸入组(P
综上所述,氧化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在可操作性、经济性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均优于超声雾化吸入,通过加强对患儿吸入治疗的护理,减轻了不适症状的出现,确保了临床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8.
[2] 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
[3] 刘杰.氨溴索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11):1002.
篇4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163-01
多西他赛(Docetaxel Injection,商品名 艾素)为紫杉类抗肿瘤药物,药理作用比紫杉醇强,在细胞内浓度比紫杉醇高3倍,并在细胞内滞留时间长。其对微管亲和力极强,作为微管解聚抑制剂,能促进微管的装配和稳定,其活性比紫杉醇大2倍。主要适用于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静脉给药方式主要通过picc。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收集2009年1月―2010年9月转移性乳腺癌14例,均通过手术治疗,病理组织学确诊为乳腺癌Ⅲ期并伴有同侧腋窝淋巴转移。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4岁,化疗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尿液分析及心电图基本正常。
1.2方法患者在多西他赛滴注一天前开始均口服地塞米松,每天16mg,连续3天。多西他赛的以70-75mg/m2为剂量,用注射器吸取所需剂量,稀释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轻轻摇动,混合均匀。静脉维持一小时。同时行心电监护示脉搏,呼吸,血压。每三周一个疗程。
2 不良反应及护理
2.1过敏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轻度过敏反应,如脸红、伴用或不伴用骚痒的红斑、胸闷、背痛、呼吸困难、药物热或寒颤; 严重过敏反应为低血压与支气管痉挛,均需要立即停止滴注,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组有1例患者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案例分析:患者 女 42岁,乳腺癌术后第一次化疗,遵医嘱前一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 8mg bid,次日静脉滴注多西他赛5分钟时突然出现脸红、胸闷、呼吸困难,但神志清楚,心电监护示脉搏99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26/74 mm Hg(输液前心电监,护示脉搏68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5/80 mm Hg)。遵医嘱立即立即停用多西他赛,更换输液器及液体输入,静脉缓推地塞米松10 mg,同时予以鼻套管吸氧3 L/min流量,继续加强心电监护并急查血分析和电解质,10分钟后患者症状缓解。
2.2胃肠道反应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恶心、呕吐是化疗药常见的症状,需做好预防护理,在输入化疗药前遵医嘱给予止吐剂,拮抗5―HT3受体的止吐药如昂丹司琼等。指导患者少食多餐,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禁食辛辣、刺激饮食。呕吐后给予漱口,清洁面部,整理床单元并保持病房空气流通。
2.3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心悸、肺水肿及高血压等有可能发生。在开始用药时应进行心电监护,每15分钟测P、R、BP一次,病情稳定后该每半小时一次,直至多西他赛输注完毕。
2.4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而。在治疗期间每周检查血常规,当白细胞计数小于3×109 /L时,要暂停化疗,据文献报道,有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的发热及感染发生。可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进行任何操作都要遵循无菌原则,杜绝感染发生;病房空气每日用三氧灭菌机消毒2次,防止交叉感染[1],指导患者不要出入人多的场所。本组有15例患者化疗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小于3×109 /L,经及时应用升白细胞药物及悉心护理后,粒细胞较快回升,减少了患者的不适与痛苦当。
2.5 体液潴溜包括水肿经过4周期治疗或累计剂量400mg/m2后,下肢发生液体潴留,并可能发展至全身水肿,同时体重增加3公斤或3公斤以上。在停止多西他赛治疗后,液体潴留逐渐消失。为了减少液体潴留,应给病人预防性使用皮质类固醇。嘱病人用药期间尽量减少下肢负重,输液及睡觉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等护理。
3 心理护理护士对应态度和蔼的安慰、鼓励患者,提供情绪支持,缓解她们的紧张情绪。要针对患者的不同需求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化疗前保健知识与饮食原则,使患者掌握一般性护理和自我护理知识,尽可能在积极状态下接受化疗[2]。
多西他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独特的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必须掌握其给药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人性化特色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活动; 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joint activitie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haracteristic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Method: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 152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7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uma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joint tenderness index,the index of joint swelling,28 joint 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 scor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Before treatment,joint tenderness index,joint swelling index and DAS28 score of two groups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before treatment(P
【Key words】 Humanity care; Rheumatoid arthritis; Joint activities;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Ganzhou 34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9.028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多表现为手、腕、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1]。类风湿性关节炎为慢性疾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对患者骨骼、软骨及组织产生永久性伤害,最终导致患者关节畸形甚至是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造成巨大负担[2]。目前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尚无特效药,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患者症状并不能根治,患者症状依然存在,有研究表明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症状[3-4]。本研究通过采用人性化特殊护理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恰当的治疗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男43例,女33例,年龄28~73岁,平均(54.92±9.81)岁,平均病程(16.21±5.47)年;观察组男44例,女32例,年龄28~74岁,平均(54.89±9.83)岁,平均病程(16.24±5.4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18岁以上;(3)DAS28评分>5.1分,疾病处于活动期;(4)意识清晰,能够遵医嘱配合治疗,表达和沟通能力正常;(5)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具有严重心、肝、肺等重要器官疾病患者;(2)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精神障碍患者;(3)关节严重畸形,根据我院自制自理能力评分表测定自理能力
1.3 护理干预方法 根据两组患者的个体病情,选择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对病情进行控制和改善。对照组在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特色护理干预。
1.3.1 常规护理干预 (1)用药指导:目前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多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非甾体抗炎类药物等,如不正确服用极易产生副作用。患者必须遵医嘱按时按疗程服药,禁止擅自停药或换药,同时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说明药物的服药方法、剂量及不良反应情况[7-8]。(2)病情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关节肿胀及皮损情况,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易受到寒冷、潮湿等因素的影响,在护理过程中要叮嘱患者注意保暖和休息,可指导患者在早晨用温水浸泡关节,加快血液循环,缓解晨僵,利于减轻病情。(3)饮食护理:限制患者使用刺激性、油腻、高脂肪和蛋白质食物,多食维生素、纤维素高的食物。(4)心理指导: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长、病情反复且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不便,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悲观等负面情况,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通过与患者沟通,讲解疾病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并指导家属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减轻患者精神负担,主动配合治疗[9-10]。
1.3.2 人性化特色护理干预 (1)患者自我管理与健康宣教:由专职护理人员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医护人员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健康目标计划书,指导患者将用药、饮食和运动情况都记录下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患者住院期间定期举行患者交流会,由自我管理效果好的患者进行经验交流,提高患者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主动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提高治疗效果[11]。(2)建立协调家属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培训,使其掌握相关健康知识和简单的护理方法,以便患者出院后由家属负责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疼痛护理,利用亲人间的关怀及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家庭生活中能够得到良好的关心和照顾。(3)制定科学训练措施:关节功能锻炼是防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的重要措施,因此制定科学训练措施是人性化特色护理干预的重要内容。患者入院后先进行简单的床上训练,包括肘膝关节、指腕关节屈伸练习、肌肉收缩交叉训练,每日3~4次由护理人员或家属配合完成;当患者病情稍微缓解后进行肌肉收缩训练,包括关节周围肌肉的静力性收缩、维持在5~10 s,2~3次/d;当炎症控制,疼痛缓解后,可进行关节活动训练,练习四肢关节活动操,主动联系各关节的屈伸、旋转、内收、外展、后旋等动作,并利用洗脸、弯腰等日常起居活动训练患者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患者关节活动度[12-13]。(4)全程护理干预:实施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全程护理干预,建立随访制度,由责任护理人员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的饮食、用药和心理状态[14],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建立QQ、微信患者群,由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实时指导,帮助患者解决在用药、康复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患者能够长期坚持训练,提高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指标: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根据触痛关节数量、肿胀关节数量和血沉,计算患者DAS28评分;采用健康调查表(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各项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关节症状与关节活动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痛指数及DAS28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P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8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发病率高,如不妥善治疗进行有效控制,患者极易因慢蚀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畸形或功能异常,最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但是目前尚无特效药,一旦停药或受外界刺激极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信心[15]。因此结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与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人性化特色护理干预方案,对患者治疗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人性化特色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根本、注重护理延续性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由于患者病情不同、治疗依从性不同,因此人性化特色护理干预注重个性化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一对一讲解,制定康复计划,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自觉配合治疗和康复措施,提高护理效果[16-17]。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受到直接影响,而加强患者功能锻炼指导,帮助患者掌握肢体功能协调性、灵活性的锻炼方法,对于患者恢复关节活动,减轻关节畸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因为患者病情不同,锻炼方法不能一概而论,人性化特色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锻炼措施,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关节活动功能[18]。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而不持续规范治疗与持续规范之类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相距甚远,因此不能仅重视住院期间的护理,即便在出院后也要给予患者一次长期、稳定的护理干预,而人性化特色护理有效满足了患者的需求。由于医护人员数量有限,特别是出院后,护理人员不在身边叮嘱,很多患者就会放松治疗,甚至放弃治疗,而家属就是护理人员的一种延续,在人性化特色护理中,通过建立协调家属护理模式,充分调动家属的作用,在必要时能够为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叮嘱患者用药、按摩、督促治疗,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19-20]。同时,人性化特色护理注重全程护理,将护理干预由住院期延长至出院后6个月,通过电话、微信、QQ等即时社交软件保持与患者、家属的密切联系,对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解答,并督促患者坚持住院期间的各项计划和注意事项,有效地保障了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人性化特色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痛指数及DAS28评分均明显改善,且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8个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说明人性化特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活动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程长,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影响均非常大,因此在护理干预方面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方法或一时性的护理措施,通过采用人性化特色护理干预在保障常规护理的同时,注重护理干预的个性化、科学化、延续性,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菲.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医刊,2015,50(11):95-97.
[2]黄谨,蔡亮,吴宇.关节镜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114-116.
[3]张琼予,孙李萍,向月应.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8):162-164.
[4]董巧云,李惠兵,岳红,等.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10):1438-1439.
[5] Wilburn J,McKenna S P,Twiss J,et al.Further international adaptationand validation of the Rheumatoid Arthritis Quality of Life (RAQoL) questionnaire[J].Rheumatol Int,2015,35(4):669-675.
[6] Katumba J,Obore S,Kaye D K.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 at Mulago Hospital,Uganda[J].Int J Gynaecol Obstet,2013,122(2):115-117.
[7]岑筱敏,梁燕,谢其冰,等.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四种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15,46(2):280-284.
[8]郭粉莲,蔡旭,叶志中,等.类风湿关节炎生存质量评估与疗效关系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4):1210-1211.
[9]孙安民,王伟.个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XC 趋化因子配体16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7):2931-2927.
[10]高超,陈立红,黄晓玮,等.全程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Z1):90-91.
[11]武长江,李伟,郭晓东.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496-498.
[12]张伟勇,黄映华,曾秋容.社康护理模式序贯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满意度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34(5):503-505.
[13] Kupfer P,Huber R,Weber M,et al.First-time application of multi-stimuli network inference to synovial fibroblast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J].BMC Med Genomics,2014,7(1):40.
[14] Nagai N,Ito Y.Effect of solid nanoparticle of indomethacin ontherapy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 rat[J].Biol Pharm Bull,2014,37(7):1109-1118.
[15]余菊,林征,张育,等.授权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4):1323-1325.
[16]孙山,付素心,李文.五味甘露药浴洗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3):100-102.
[17]王新,李丽,曲郁祓,等.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2):1401-1404.
[18]吴计萍,曹保媛.延续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4,34(12):941-943.
[19]蔡旭,肖剑伟,郭粉莲,等.中医护理对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5):402-405.
篇6
医院科室护理质控工作计划一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根据医院及护理部20xx年工作计划及目标,制定20xx年内科护理质控工作计划如下:
一、护理质量的质控原则:护士长——科室护理质控员--全体护士参与的质量管理监控,落实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全面落实质控工作。
二、成立质控小组:
组长:张丽华
组员:张桂珍、尤从香、陈芳
三、质量控制检查分工:
1、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质量管理及考核:尤从香
2、急救药品和器材、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张桂珍
3、护理规章制度落实、院感质量控制、清洁工、护工管理考核:张丽华
4、病员意见调查、出院随访、常用药品和物质管理:陈芳
二、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工作流程。
1、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的书写、急救物品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每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护士长、科室护理质控员随时进行监督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突出的在晨会上进行通告,让护士知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每月定期对各种物品及药品,急救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过期物品及药品。以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二)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组建了一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控,以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1、实行以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的质控网络,逐步落实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实现全员质控的目标。
2、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每月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4、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质控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工作,全员参与护理管理,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5、完善护理质控管理制度,职责,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6、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7、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自身合法权力。
8、加强护理人员正规操作,并进行考核。及时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9、各班护士每班对医嘱进行查对,护士长每周进行大查对,以保证正确执行医嘱。
10、每日对护理文件书写进行检查,出院病历由主班护士初审,护士长最后复审后交病案室。
11、建立护理安全管理,每月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培训,讲解院内院外护理问题,以强化
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健全安全预警工作,及时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实行每周重点查找安全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医院科室护理质控工作计划二1、成立科室护理质控小组,质控人员对基础护理、专科护 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等定时进行检查和分析
2、每周进行护理行政查房,尤其对重点病人管理、分级护 理、精神病行为的安全管理等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分析原因、整改后进行评价。
3、责任护士及护士长每周跟科主任或主诊医生至少查房一 次,以及时发现护理隐患。
4、每月召开科室质控小组会议和护士会议,对科室自查和 护理部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
5、组织科内护士进行应急模拟演练与考核,使护士提高应 急能力,提高抢救质量
6、加强对低年资护士、轮转护士的带教与考核,按时完成 培训计划,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
7、不断督促保洁工搞好病人卫生,加强对护工、保洁工精 神科知识的教育,提供他们对精神科安全管理的认识。
8、不断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出院后进行 电话回访。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收集病人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反馈讨论整改。
精神科
20**年1月10日
年护理质控计划
护理工作的服务最终体现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年“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的要求,质量管理必须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因此必须紧紧围绕质量这条主线,根据医院及护理部工作计划,制定护理质控计划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一、护理质量的质控原则:
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士长-全体护士的二级质量管理监控,落实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全面落实质控前移,加强专项质控,落实纠纷缺陷管理,实施
安全预警管理。
二、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工作流程。
1、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病房管理、基础护理、重病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的书写等。
(二)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一支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继续实行以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的二级质控网络,逐步落实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实现全员质控的目标。
2、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
3、成立危重病护理抢救小组。
4、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
5、完善护理质控制度、职责,每季度召开会议,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6、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8、建立并健全安全预警工作,及时查找工作中的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目的
目标
成立质控小组
工作职责
健全规章制度1、核心制度2、重点
全面质量管理人员准入岗前培训,三基培训 质量控制双向反馈评价
绩效考核
一完善质控体系
二、修订质量标准及持续改进记录表
三、制定质控目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差错事故0
3、压疮发生率0
4、满意度80%
四、规范护理质量控制,做到有计划、有分析、有总结
篇7
关键词:质量管理循环;护理教学;应用效果
质量管理循环程序(PDCA)是由美国管理家爱德华 戴明提出,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是全面质量管理应遵循的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和循环体系[1]。临床护理教学作为护理教学重要的实践环节,是护理实习生巩固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必要过程。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护理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标准化、科学化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是保障护理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2]。自2010年起,我院运用质量管理循环程序进行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20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观察组,以同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200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均为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20.5±0.6)岁,学制3年,两组学生在年龄、基础课程设置、临床实践经验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临床护理教学中质量管理循环程序的运用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3]。在计划阶段需要医院方面根据临床护理教学具体内容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确定各级工作人员职责与任务,充分发挥医院各科室的管理职能,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管理体系。学校方面则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与管理制度,根据教学大纲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具体要求和教学目标,制定临床护理教学的带教计划,保证临床护理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在实施阶段,不断加强带教教师的教育与管理,同时对护理实习生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指导学生定期填写临床实习自评表,组织安排教学专题讲座,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法律意识。在检查阶段,按照护理部制定的教学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对临床护理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由带教教师对学生临床表现进行评价,由科室管理人员对实习内容进行总结。在处理阶段,需要带教教师对各项教学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价,以利于下一个实习阶段时能够扬长避短,同时进入下一个质量管理的循环程序。实习结束后,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学生的考核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观察组在应用质量管理循环程序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后,学生对科室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满意率为98%,带教教员对学生临床综合表现满意率为96%。两组学生实习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3讨论
质量管理循环程序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运用,是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体现了质量管理循环程序的系统性与连续性,提高了护理教学管理的水平和护理实习生的观察和决策能力[4]。质量管理循环程序将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划分为四个相对的阶段,使之紧密衔接,并根据阶段性的实施效果对照临床护理质量标准,找出其中存在的差距,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与改进。
通过质量管理循环程序的实施,临床护理教学活动从计划、实施、检查到处理每个阶段都围绕着教学目标开展,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带教教师的经验教学和盲目教学[5]。带教教师不再将临床护理教学作为一项负担,而是将培养学生护理实践能力作为责任与义务,积极参与学生护理实践环节,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与学生建立良好沟通,对学生临床护理操作进行指导,明显提升了带教教师的教学主动性与创造性。
临床护理教学作为护理实习生将理论实施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必要过程,运用质量管理循环程序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化了学生参与教学评估及反馈的作用,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依据质量管理循环程序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周而复始的开展临床护理教学,通过新目标的制定和相关问题的积极解决,进一步规范了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所提高[6]。
本研究中观察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李文红,莫蓓蓉,邹艳辉,等.护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规范化管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7):257-759.
[2] 陈燕华.PDCA循环在护理缺陷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8B):72-73.
[3] 黄斯楠.PDCA循环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 ,2008,30(12) 1984-1985.
[4] 黄江莲,周惠宏,曾春嫦,等 应用PDCA循环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体会[J].广西医学,2009,7(31)1058-1059
篇8
【关键词】 护理;高效;质量管理;方法措施
1 护理管理的介绍
1.1 护理质量管理的概述
护理管理质量是指按照护理质量的形成过程和规律中,对组成护理的每一个元素进行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以确保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并符合服务对象的需要的过程。护理质量管理第一要确立一个护理质量的标准,这个标准是护理管理的依据,才能能够使各护理工作之间协调的进行,采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措施,用最好的护理技术、最少的成本和最短的时间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护理质量是医院服务质量的代表之一,它对医院的医疗质量、社会声誉以及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现阶段,医疗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任务,也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目标。
1.2 护理质量管理的目的
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将致力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护理管理质量应该改变现有的质量管理模式,利用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服务对象的需求的管理体制,更加注重预防发生质量问题的质量评价机制和管理指标。基于全面质量管理,以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为核心,把控制信息作为手段以保证管理质量,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护理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1.3 护理质量管理的评价标准
随着质量意识的加强,很多医院护理管理者也逐渐把系统的理论、行为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广泛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如使用“指导护理工作的Z管理理论”,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使用“完美的质量评价标准的弹性原则”评价标准;使用“人本原理”,以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前景理论”,以调动护理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通过使用;动态原则加强护理管理功能,使护理管理往往是在恒定的发展和相对稳定的状态;“封闭原则”形成一个有效地管理回路,使管理运行正常,有效的护理。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质量以控制经验为主的管理现状,使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上一个新的台阶。
2 护理高校的质量管理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护理部成立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里分管护理的副院长任主任,护理部的主任任副主任,组员都是具有丰富的护理管理经验的护士长及副主任护师以上的人员。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人员要做到分工明确、组织科学严密,对于不同时期、任务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护理质量检查考核。合理的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临时抽检和定期检查齐头并进,从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到最终质量等步骤进行严格监控管理,保证护理工作的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质量目标和措施,能够不断提高护理的质量。
2.2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教育和人员培训
采用教育讲座和考试等方式,对全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深刻地质量管理意识和质量管理内涵教育,让“质量就是生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深入人心,提高对保证和提升管理质量的认识水平,自行把质量管理的标准作为行为原则,利用科学严谨的质量保证措施,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最好,使患者得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此外,还应该定期开展护士长护理管理学习班,督促全体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能及时的掌握现代的管理方法和理论,并将这些理论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护理服务中去,再不断地总结新的经验,探索新的方法,最终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水平。
2.3 建立质量管理的信息报告和反馈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应该每个月都有对全医院的各个护理单元进行不定时的检查考核,按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结合患者的反馈信息,对护理人员实行百分制的打分,然后根据分数的高低判断护理质量的好坏,并实行奖惩分明的奖励制度,最大限度的增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以实现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2.4 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护士长要每天带领护士进行床头重危患者交接班,评价上班护理计划落实情况和下班护理的重点,同时对患者做重点检查和病情评估,检查基础护理是否完全实行,患者的需求是否得到真正的满足。坚持护理查房,包括个人档案、教学和行政及患者教育查房。护士长在组织各种查房时,检查整体护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责任护士综合问题和管理患者的能力,以及护士的业务水平。及时收集患者的反馈信息,便于迅速做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的质量。
篇9
关键词:基层医院;手术室;质量管理知识;护理态度
众所周知,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1]。手术质量管理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本地区要求手术安全核查是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而手术患者应配戴标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志以便核查[2-3]。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临床护理的发展,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内容变得更加广泛而深刻,手术室的临床护理工作需要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参与,为此对于护理质量管理的要求更高。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手术室工作日趋现代化,县级医院也不例外[4]。本文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6月~11月,选择我院的24名护理人员纳入调查,其中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10名。年龄19岁~45岁,平均年龄(34.39±2.22)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6.57±2.19)年。
1.2 护理质量管理措施从2013年6月开始,我院加强了护理质量管理,①健全质量管理组织,医院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等管理组织,定期研究手术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及时制定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并在职能部门督导下落实。②认真落实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及诊疗常规。③重视院感管理,加强对手术室的监管,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同时建立以手术室为中心,各部门联动形成整个集中化的管理。通过信息标准的调整,或者确认,来确定手术室是否正常运行。手术科室也加强自身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同时加强设备维护、检查和功能确定,通过维护来确保手术室大型设备、精密设备正常的运行。积极进行病房相互核对记录,认真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确保不要接错患者,不要开错手术部位,核对后做好记录,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开展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访视工作,在术后回访时让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对我科的医德医风、医疗服务、医疗技术操作等进行满意度评估,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重视,不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水平。
1.3 观察指标所有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管理前后进行相关知识与态度的评价,结合我院护理人员具体的特征自行设计。其中护理知识包含21个条目,满分46分;而护理态度包含10个条目,满分为38分。得分越高,越趋于积极的知识与态度。
1.4 统计方法使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分析与处理,知识与态度评分对比采用t检验,P
2结果
经过观察,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与态度得分分别为(40.26±3.38)分和(24.25±4.16)分,而护理管理前分别为(34.26±4.45)分和(19.28±3.56)分,护理前后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医院中,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危,手术室作为外科领域反映高度治疗医学水平的工作环境,应满足外科手术需求的所有功能,为医务人员创造最有利于工作的舒适环境,保持接近无菌的环境,减少创伤感染。为此对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可以发挥不同等级护理人员的特长,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护理服务,也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但是当前很多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由于思想和思维功能出现偏差,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工作失误,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也会导致护理风险增加[5]。
护理工作是由护理人员执行的,要想提高护理质量,就要调动护士主动参与到护理质控工作的全过程,根据护士的能力和职责要求进行重点管理,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岗位必须重点管理,根据实际工作进行合理分工,优化组合,做到强弱搭配,新老搭配,以保证手术配合及护理质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该加强学习卫生法律法规、专业技术规范,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的法律法规、新的行业标准,进一步提高认识,学会运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培养护士的责任意识和“慎独”精神[6]。同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工作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定期检查护理质量,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出现。只有提高质量管理的认识,才能使护理质量迈上更高一层次。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区域,保证各项措施和制度的实施是质量管理的关键,新毕业或调入的护士,从上岗的第1d就必须有计划地组织规章制度的学习,并将其纳入培训计划中,使她们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各种操作按规范进行[7]。当发生偏差或差错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属于制度不完善的,要及时修改和完善,属于手术或新业务、新技术方面的要及时请专科医生讲课,属于新仪器、新设备的必须请厂家技术人员讲授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保养知识,做到每项工作,每个操作都有章可循。才能使质量步入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轨道,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才得以提高。
在我院实行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医院始终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体系,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人的管理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加强法制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心,重视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对于工作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经常提醒,警钟长鸣,避免差错事故发生。只有人人参与质量管理,从思想上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才能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本文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与态度得分分别为(40.26±3.38)分和(24.25±4.16)分,而护理管理前分别为(34.26±4.45)分和(19.28±3.56)分,护理前后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基层医院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与态度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鹭鹭,李静,徐祖铭.高级医院管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45.
[2] 王彦,廖金萍,晁云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中华临床与实用医学杂志,2008,10(5):88-89.
[3] Sen L I, Ling W, Ying Z.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mobile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J].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2012, 11: 026.
[4] 樊兵.护士能级评分表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9,4(3):101-102.
[5] 林少芬.手术室的安全管理讨论[J].临床实验医学杂志,2007,6(4):187-188.
篇10
护理质量是衡量一个医院护理服务的标准。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管理效益,做好各项护理服务工作,让患者及家属满意。作为一个护理管理者,如何做好护理质量管理是摆在面前的工作重点和难题。质量管理首先必须要建立质量标准,有了标准就有了依据。才能实施质量控制,达到质量管理的目的。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及对策阐述如下:
1.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改革,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范围有了明显的延伸,护理工作量有了明显的增加。但由于医院护理人员紧缺,科室护理人员配制明显低于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人员配制要求,护理人员的数量始终处于相对或绝对不足的状态,科室护士长期疲劳超负荷工作,护士每天忙于完成基本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没有时间与病人沟通和交流,操作服务前的告知不到位,健康教育的时间得不到保障,无法满足当前患者和家属的整体需求,以至于护理服务质量不高,存在安全隐患,增加了护理风险,易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2.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业务能力有限:(1)低年资护士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全面和深入,有的护理人员厌倦业务学习和操作培训, 知识结构不合理,不符合规范要求[1];(2)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淡漠,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时有差错发生;(3)很多安于现状的护士,缺乏进取意识,对高标准,严要求的护理质量管理不能适应;(4)新的医疗技术的引进与发展,护理工作技术性难度增高,导致护理工作风险增加。
3. 护士长管理重心偏移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1)科室护士长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者,主要任务是护理的组织和管理,而实际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琐碎的行政事务、科室经济管理,填补护理人力不足的空缺,抓护理质量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管理。(2)护士长虽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丰富临床经验,但是缺乏有关护理管理知识。没有机会外出培训和学习系统、规范的管理知识,因此,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知识,有限的管理水平不能满足当前的护理管理,往往凭经验开展工作,必然会造成工作中的缺陷,进而影响护理质量的控制管理。
4.后勤支持系统保障不到位:由于后勤人员的人力不足,再加上缺乏为临床服务的意识,以致于许多杂务性的工作仍然要由科室护理管理者和护士来完成,更加加重了护理管理者和护士的劳动负荷,相应地就会减少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和沟通交流的时间,部分基础护理工作不得不由病人或其家属代为完成,由此产生了护理服务不到位和护理质量不合格的现象。
对策
1.科学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国外研究显示,护士人力与护理质量成高度正相关[2],根据客观实际和护理现状,针对科室现有护理人力进行能级划分、分层管理;根据科室护理人员的能力、学历、资历和个性特点,新老搭配,推行了APN弹性排班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实施责任分组、包干病人,组长协助护士长参与质控和管理,并指导低年资护士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指导工作,进行传帮带;任何时段均保证有两名护士上岗,每天有一位应急护士随时应对紧急事件,科室还成立了应急小组,保证了科室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综合素质:(1)根据医院护理发展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护士培训计划,并根据不同能级进行分层次培训,培训要求基本功训练与专科技能训练相结合,对年资低及毕业3年内的护士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并鼓励她们参加成人大学的学习。对5年以上高年资的护士,以自学为主,鼓励她们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提高护理能力和水平。护师以上的在职教育,除参加以上学习外,重点熟练掌握专科知识和技能,并负责科室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危重病人讨论及带教工作。(2)根据培训计划有计划的进行培训与考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弥补因学历、职称等不足在护理能力上的差距。(3)加强继续教育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医德修养,培养“慎独”精神。
3. 护士长管理重心转移和管理水平的自我提高:(1)合理安排每日的工作重点,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科室的护理环节质量控制管理上,发挥质控小组职能和作用,将护理质量与绩效考核挂钩,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人人参与质量管理,自觉寻找工作中的质量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质量。(2)加强自身的护理管理知识的学习,通过网络和翻阅护理杂志,了解护理管理的新知识,学习上级医院的管理新理念,更新观念和管理方法,根据客观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4. 向医院相关领导反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得到后勤支持系统的保障,加强与后勤的沟通和联系,形成一种后勤人员围绕临床人员转的良好氛围,使护士从大量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使护士能及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做好与病人的沟通与交流,满足病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健康指导等需求。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工作永恒的主题,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总之,提高护理质量,满足病人需求,是我们护理人员追求的工作标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护理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