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管理建议范文

时间:2024-03-05 18:10: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管理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管理建议

篇1

关键词:幼儿园;以人为本;管理模式

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概念,是幼儿园管理中很有效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管理理念并不是讲人情,更不是校方对另一方的纵容,它指的是尊重。人性化管理要根据个人的生活以及工作习惯来进行研究,使每个教师和其他员工的工作热情得到充分调动,最后让幼儿园的发展达到可持续的目的。

一、构建管理制度

幼儿园的管理目标要由人的管理来实现,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幼儿园必须实施的管理制度。幼儿园管理者要将尊重、发展人等人性化管理思想引入到幼儿园的管理体制中。在这样的基础上,教职工才会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去发展幼儿园,从而使幼儿园教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1]。

人性化管理是通过情感的充分和双向沟通来实现的,它根据情感的稳定性和倾向性等特点来实行管理,本质是对人尊严和价值的尊重。对教职工要用欣赏的角度去挖掘和塑造,让教师用爱心、耐心和真心去建设一个关爱、快乐和平等的集体。让教职工的学与工作是完全融于一体的,在热爱幼儿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他们的自我管理。

制度管理必须要与情感上的管理结合在一起,让管理目光聚焦在“人”和“情”上。制度的保障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情感管理,要在制度的前提下,满足教职工的情感需要,和他们进行情感交流,让非理性管理达到激励和教育教师的作用。以理为基础,以情为本质,在无形中,使教职工深感人性关怀的力量,做到真正的人性化管理。

二、实行动态管理模式

(一)营造和谐园风,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在幼儿园的各级关系间,要保持平等,无论是园长和领导层还是教职工与保育员间,都要做到平等。所有人员要做到及时的交流、互相的理解,所有的出发点都是幼儿园的发展,关系要和睦,成为幼儿学习的典范。幼儿园园长要尊重教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合理要求,尊重教职工的尊严和劳动成果,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人性化管理中的和谐园风,就是让教职工队伍更加和谐,幼儿园的建构更加和谐[2]。

(二)构建和谐师幼关系,以幼儿发展为根本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发现他们的个性亮点并适当的培养。师幼关系的和谐要求教师要多付出一些,教师要将教育的主题定为幼儿很感兴趣的事,保持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一些良好的条件,使他们不仅拥有快乐的童年,还有很好的发展环境。幼儿的人格和身心发展都是需要教师完全尊重的,他们的学习特点需要教师去挖掘和培养,而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则需要教师长期的鼓励和关爱。幼儿园以幼儿为根本的发展原则是需要坚持的,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在良好的环境里实现全面发展。

(三)建立和谐的家园关系

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是幼儿园与家长的共同心愿,家庭和幼儿园的和谐决定了幼儿发展的健康。幼儿园要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园里的教育活动,多听取家长的教育建议,并积极采纳。这样在为教师提供新的教育思路的同时,也使家长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从而促进了家长和教师的合作,使两者关系更为紧密。两者间的配合和了解,会使信任度提升,建立起和谐的家园关系,使幼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成长[3]。

三、积极评价,促进教职工专业进步

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因此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积极建设教师队伍是很重要的过程。尊重、理解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前提。在工作中,管理者要经常倾听教师的心里话,理解教师的想法和他们的情绪波动,换位思考一下,从而适当、合理的满足教师的要求。在教师的发展中,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足够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才能,挖掘他们的潜能。

要注重教师团队精神的培养,让教师间的优势实现互补和融合。人性化管理最重要的是用人,发挥教师的长处,尊重教师的爱好。首先,在教职工的岗位设定上,要充分考虑教职工的特长,合理安排职务。其次,要尊重教职工的个体差异,幼儿园的发展要求教师的能力要足够强,但是没有踏实工作、默不作声的普通员工做基础,是不可能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的。因此,要发挥每个人的价值,实现团队合作。

四、给教职工个别化关怀

幼儿园中多数都是女教师,不仅要发展事业还要兼顾家庭。她们在工作上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在家里也在尽全力扮演着一个好妈妈的角色。而且,幼儿教育的工作相对来说是琐碎和复杂的,要照顾幼儿的生活起居和安全问题,还要响应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因此,情感关怀对于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管理者要观察教师的情感起伏,和她们沟通,了解她们的想法,同时还要关心和善待老师。在教职工遇到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困难时,要尽量帮助她们,做到真心关怀,真诚相待。每个教职工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她们的个性基础上,必然会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因此要认同她们的管理方法,并要及时提出建议,为幼儿园的发展共同努力[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最有效的管理方式便是以人为本,但如何构建和运用,则需要管理者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摸索。幼儿园管理如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那必然会激发出幼儿园所有员工的潜能,使幼儿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也会让幼儿园的管理更富人性化,民主化,使幼儿园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娜,王伟.浅谈人性化幼儿园管理体系的构建[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5(4):252-252.

[2]王亚男.坚持“以人为本”谱写幼儿园管理和谐乐章[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7(7):230-230.

篇2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接送车工作的领导

学生接送车工作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加强学生接送车管理,是努力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特别是严防发生学生群死群伤交通事故的重要举措。各村委和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强学生接送车安全管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打造“平安”,维护社会稳定,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为切实加强领导,乡成立由综治办主任邵三鹏任组长,分管文教卫生副乡长方季彬和派出所所长王平任副组长,维稳信息员宋家锋及各乡村综治专干为成员的学生接送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二、明确职责,合力抓好学生接送车的安全管理

幼儿园接送车安全管理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各村委统筹领导辖区内学生接送车安全管理工作,并对辖区内学生接送车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

交通部门负责做好学生接送车辆运力调配工作,严把学生接送车辆准入和从业人员资格关,加强对学生接送专业客运公司(车队)和驾驶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和考核;派出所负责对学生接送车辆的执法检查和安全管理,负责对学生接送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各村委及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接送车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学校建立健全相应的学生接送车安全管理制度。开设学生接送车的学校负责制定学生乘车方案,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好学生乘车的组织工作,了解掌握学生接送工作的信息,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严格禁止农用车及违规违章车辆等接送学生。

三、创造条件,扎实推进学生接送车安全管理工作实施

有学生接送任务的学校,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乘车方案,要及时地向乡综治办汇报。学生接送车方案由学校负责具体实施。各村委及幼儿园要根据学生接送需要和学生接送线路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对符合准入条件的接送车,做好各项登记和备案。学生接送车行经线路确定后,学校要根据实际,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做好错时放学工作,对离校不远的学生提倡家长领引幼儿学生回家。

四、强化监管,全力确保学生接送车的营运安全

学生接送车的日常安全工作由文教卫生部门、派出所、各村委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共同负责监管。监管的总体目标要求是安全、规范。

交通部门要加强对学生接送车辆的监管,学生接送车辆必须履行完善规范用车手续,必须具有机动车辆行驶证,参加法定的第三方责任险和承运人责任险,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车况良好,聘用的驾驶人必须遵守有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驾龄三年以上,且持有与准驾车型相符的驾驶证和旅客运输从业资格证书,应当具有三年以上准驾车型的安全驾驶经历,不得聘用技术差,有超员、超速、交通事故记录或交通违法记满12分的驾驶人;严厉查处非法营运车辆从事接送学生的行为

派出所要加强对学生接送车辆车况的监管,对学生接送车辆要逐车进行登记排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要加强路面巡查,特别是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段、路段和重点部位,对学生接送车超员、超速行驶等严重违法行为,要依法从严处罚,坚决取缔无牌无证、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接送学生;适时安排警力到学校周边人员较为集中、交通相对拥挤的路段维护交通秩序。

文教卫生部门要统筹全乡学生接送车安全工作,在指导学校抓好具体工作的同时,不定期检查学校在学生接送车工作中安全管理等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为政府当好参谋。

乡综治办将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全乡范围内的幼儿园接送车辆采取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涉及学生接送车安全的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篇3

一、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积极稳妥地推进幼儿园管理体制改革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幼儿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的一个部分,要积极探索办园体制的改革,逐步打破政府包揽办园的格局。幼教体制改革应根据幼儿教育具有公益性、产业性的特点,努力遵循“有利于增加投入促进幼教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布局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快幼教现代化进程、有利于保教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待遇的提高”的原则,使改革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各级政府要统筹规划本地区的幼儿教育事业,加大投入,继续办好示范园,使示范园充分发挥示范、辐射、指导作用。对社会力量办园必须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园形式,均可大胆试验,各地探索幼儿园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探索股份制办园、中外合作办园、租赁办园、私人办园、公有民营、园长承办、集体办园等多渠道、多形式办园之路。在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过程中,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新的教育资源,同时要确保教育资源不流失以及教师和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不受损。政府和有关部门举办的幼儿园一般都具有较好的基础和较高的管理水平,要坚持办好,不能擅自停办,更不能擅自作价变卖。在农村,乡(镇)政府要办好现有的中心幼儿园,努力把乡镇中心幼儿园办成示范园。

二、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改制幼儿园健康发展

凡原公办或集体性质的幼儿园确实有必要改制且具备改制条件的,要积极稳妥地制定改革方案,并严格按以下程序操作:

1递交改制申请

主办单位或主办人必须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事先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提交改制的申请报告及改制方案,内容包括:

(1)改制的目的;(2)改制的形式;(3)改制后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及办园章程;(4)幼儿园固定资产评估情况;(5)举办者的资格证明;(6)原幼儿园人员安置和园长、教师聘用情况以及拟任园长、拟聘教师的资格证明材料;(7)举办者的财产经费来源证明材料;(8)改制的日程安排等。

2审批改制申请

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当事人的申请报告后,要及时组织论证并提出审定意见,未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幼儿园不得擅自改制。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改制必须经过省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审查申请改制幼儿园的办园资格:

(1)举办者资格:主办单位具有法人资格,公民个人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责任权利。举办者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身体健康,社会声誉好,能尊重幼儿教育规律,具有进行保育、教育以及改善办园条件的必需且稳定的经费来源。

(2)园长资格:园长必须符合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和岗位要求》,具有园长上岗证书。

(3)教师资格: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掌握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

3评估幼儿园资产

拟改制幼儿园的资产(包括无形资产)必须由市(县)、区以上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部门进行评估。原为国有性质的幼儿园在改制立项时需报经财政部门同意后方能进行评估。原为集体性质的幼儿园应先进行资产界定,如原出资者为国有性质的应界定为国家所有。国家性质的幼儿园在中介机构进入资产审计、资产评估阶段中需由财政办理的内容:

(1)非经营性资产剥离;

(2)不良资产核销审批;

(3)会计中介机构资产评估的结果需财政部门确认。

4转让幼儿园资产

改制幼儿园资产的转让部分,应采用招标或议标的方式进行,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加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并办理必要的签约、公证手续。幼儿园资产转让款(或拍卖所得款)应存入财政专户,除用于因改制而发生的费用外,其余部分应建立幼教发展基金,用于发展幼儿教育事业,不得挪作他用。

5重新登记注册

改制幼儿园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改制协议后,新的举办者必须在一个月以内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注册手续,领取《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凭办学许可证到公安部门备案,刻制公章,同进要到当地民政部门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三、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提高改制幼儿园保教质量

1各市(县)、区、镇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市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加强对改制幼儿园的管理、指导、监督和评估。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改制幼儿园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帮助改制幼儿园解决实际困难。教科研部门要深入改制幼儿园加强业务指导,开展教育研究,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使改制幼儿园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要进一步落实《江苏省幼儿教育暂行条例》中“乡(镇)设幼儿教育辅导员”的规定,保证对改制幼儿园和村办幼儿园的管理真正落实到位。所有改制的幼儿园必须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重新评估定类,并按重新评估的类别收费。

2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定期对改制幼儿园进行督导评估,教育行政部门对改制幼儿园要实行年审制度,对办园有突出成绩的幼儿园要给予表彰奖励;对有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办学行为或年审不合格的,责令其限期整改。限期内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依法吊销其《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取消其办学资格。

3改制后的幼儿园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园方向,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创设与幼儿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努力提高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幼儿园必须配备相应数量的教职员工,聘用教职工应当签订聘用合同,并根据《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篇4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州 510631)

[摘 要] 对广东省13所乡镇幼儿园园长课程管理观念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幼儿园园长的课程管理观念具有以下特征:“平面”的课程管理范畴意识;集权于“我”的课程管理组织意识;重文化传递的课程管理型态意识;“贫瘠”的课程管理策略意识。农村幼儿园园长课程管理观念应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发挥地方课程管理部门职能,共建农村幼儿园“伙伴式”课程管理共同体;重寻“为人”之课程管理型态。

[

关键词 ] 课程管理;管理观念;农村幼儿园

一、问题提出

课程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占据核心地位,是实现幼儿园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幼儿园能否通过课程的实施、评价有效地实现其培养目标,主要取决于其课程管理的质量水平。课程管理是“课程当事者基于课程发展之需求,对于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鉴、改革等过程建立管理机制并协调安置相关要素,借以凝聚方向,实现理想的历程。”目前在幼儿园课程管理研究上表现出两种倾向:学前教育领域的学者关注国家一地方一幼儿园三级管理体制的整体问题研究;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侧重幼儿园自身在课程方案开发、教材选择、教师培训、课程实施中的管理活动。众所周知,一个社会的文化观念、法律制度可以塑造社会事实,对社会的所有成员产生影响,因此幼儿园园长所持有的课程管理观念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管理行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中最大差异抽样的策略,即被抽样本所产生的研究结果将最大限度地覆盖研究现象中各种不同情况,考虑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域文化差异、园所不同体制,本研究选择S区、J县、L县、H县所辖13所乡镇幼儿园园长为研究对象。这些幼儿园涵盖了公办园、民办园、集体办园、小学附设园等性质,目的在于了解不同办园体制的农村幼儿园园长对于课程管理的理解具体有何种同质表现或差异。研究者分别对13位园长进行了结构式访谈,同时对幼儿园课程管理现行相关制度文本(管理制度、教师教案、反思等)以及幼儿作品、作业进行分析,观察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并与教师作非正式交谈,以此互证园长在访谈中所表达的观点。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课程管理的内容:“课”

农村幼儿园园长认为课程管理是对“课”即教学活动的管理,听课、评课是管理的主要方法,其目的在于规范教学。“如果可以的话每天都会去听课,组织大家来听课、评课、探讨,让老师共同学习。”( F-Z-Pl)在园长们看来,严格按照计划、教材、作息时间实施课程是规范教学的标尺。“我们有个作息时间表,我们都要按照这个时间表来走,我们都按照教材来上课,按照计划走。”( F-L-Pl)

以教学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管理秉持着这样一种基本假设:只有对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才能成功地将规定的课程付诸实施。这种课程管理观念受结果驱动的方式影响,割裂了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弱化了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同时折射了这样一种课程管理文化:将教师作为幼儿园运行的动力,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教学而非幼儿的学习。

(二)课程管理角色关系:“我”与“他们”

当问及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工作都有哪些人参与时,大部分园长回答“都是我在做”,同时园长们对自己课程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体现了一种任务特点,如有园长说:“你要去了解老师这些课程,他们上课上得怎么样,然后小孩子他们接受程度怎么样,要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就是日常要去监督、跟踪。”( F-Y-P2)还有园长认为“起到一个约束作用,就是约束他不要超范围啊,就是不能让他想怎样就怎样。”( F-G-P2)

“监督”“约束”意味着园长会直接介入教师的工作,主要发挥指导教师执行任务目标以及控制课程实施方向的作用。在园长眼中,教师应是既定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和实施者,教师应当依附于完全规定好的课程,只须遵循不需要改变。如有园长说:“教师的职责就是制订和执行教育计划,完成教育任务,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工作,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监督”。( W-N-P53)“参加”“汇报”“接受”圈定了教师“受众”的定位,正如一位园长明确指出:“每个学期一开学就安排这个学期的工作嘛,安排下去之后,老师们就会按照我的安排,把计划啊什么的交给我们。平时的话我就会看下他们有没有按照我的计划做,然后我就会让他们提下意见,就是哪里你觉得这样子会好一点,都有叫老师反馈一下。”( F-G-P2)

社会认同理论与自我类别化理论揭示了个体从独立个体到群体成员的过程,其实质是“去个性化”,实现对群体的归属和成员身份的定位。印幼儿园情境激活了园长的身份意识,“我”即园长,“他们”即教师,由此划分了两个不同群体类别,即园长和教师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群体,彼此是一种“他群”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教师是“外人”,可见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园长与教师是控制与执行的等级关系。

(三)课程组织模式的管理:以内容和目标为核心

目前农村幼儿园课程一般都是以内容为核心的课程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比较被动,知识的积累速度较快,通过解释展示正确的理解力,持续依靠教师或资源进行学习,实施程序简单的评价。

1.“以教材为纲”选择学习经验。

学习经验的选择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确定哪些种类的经验可能达成既定的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构建将会在学生内部引发或产生所期望的那些学习经验的情境的问题。课程目标与学习经验的选择具有关联性和互动性,前者决定了后者的方向,而学习经验又影响着课程目标。受访对象普遍认为课程目标就是教材上的目标,如有园长说:“我们3岁、4岁、5岁(即小中大班)都把课程的总目标作为分阶段目标的依据,这个总目标指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那个教材上面的目标。”( F-X-P5)

一方面所有幼儿园选择的都是县、区教育局指定或推荐的教材,并根据本园情况选择一些早期阅读、英语等活动作为“特色”,在教材选择上缺乏自主权。另一方面,幼儿园对学习经验的选择又过分依赖教材,如有园长坦言:“大部分主要都是参考教材。为小朋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选择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的这一套教材,另外还有安全课程和礼仪课程。”( F-Z-P5)课程文本给教师和幼儿提供了一个对话的平台,但不应当成为幼儿惟一的学习经验来源。当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材目标时,编写逻辑严密的知识就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自然就会忽略儿童经验自身内在的联系。

2.以教师为中心实施课程。

当谈到幼儿园课程实施遇到的问题时,园长们都将焦点对准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师资流动性,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园长对课程实施关注的重点是教师的“教”而非幼儿的“学”,从幼儿园采取的课程内容补充措施也可窥见一二。在教材使用中如果发现了课程内容适切性的问题,园长会“叫年级组长或教师自己去找来补充,如现在使用的教材涵盖了语文、数学、健康还有社会领域,但音乐方面比较少,我就会让老师们自己找一点补充上去。”( F-G-P8)可见,幼儿园在课程编制及课程内容的修整上考虑到了领域的全面性,但并未关注幼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很少倾听、了解幼儿的感受和意见。如有园长谈到:“H老师让孩子在本子上练习写数字9,一个小男孩在本子上画圈圈,圈圈里面画着,还用的是加法的格式。我说:‘你画了好多轮胎啊!’他低头嗯了一声:‘我不喜欢写字。”’( G-TL-P15)还有园长讲到:“我们都主张老师提问小孩子答,小孩子不是有很多答案嘛,然后老师就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小朋友,我们都是这样的。”(F-G-P4)显然,幼儿成了学习的客体,教师牢牢控制了课程实施的“前台”。

诚然,教师对课程实施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但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展开自身生活,伸展个性。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模式,高度关注教师的知识结构,强调教师在教学情景中对学习者行为的“控制”,建立和发展的是一个以规定知识和技能为重的组织机构文化,由此创建的是一个已经预先确定课程结构的教育框架体系,必不利于儿童个性和谐健康发展。

(四)课程管理策略:着眼于教学效果和学业成就

课程管理策略就是为了达成课程目标,将课程相关政策与行动加以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措施,丰富的课程管理策略可以成为推进幼儿园效能的机制,但教学和效果仍然是农村幼儿园园长们课程管理策略中的“主旋律”。

1.以“绩效”为重的课程评价。

园长们普遍认同课程就是与知识、技能有关的“课”,课程实施必须依赖已有教材,因此他们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就是评教学和常规。其中,听课是评价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多以园长和行政人员为主,也有教师群体参与的相互评价,关注的是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法、教学常规、“是否遵守了幼儿一日生活作息时间”( F-C-P9),同时还要求教师自己对教学进行反思。不过园长们也承认,一般来说“公开课、示范课、教研课的时候说得多一点,平时让老师自己去反思,老师只是应付地写几句。”( F-M-P8)

另一方面,园长们均认为对幼儿的评价,就是从幼儿对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能力的发展,即学业成就方面来考量。如有园长提到:“w老师向我推荐一本拼音本,说是写得很漂亮,都是孩子写的算式1+1=2,上面用红笔批改了100分,还加了2个‘优,,我觉得这样就很好。”(G-JH-PIO)除了S区M园长、C园长谈到开展每月或期中一次阶段性评价,其余幼儿园都是学期结束时通过抽查、测试或者考试的方式来考察幼儿的发展情况,“还有就是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看到日常生活、课程教学,各个环节都开放、透明,家长完全能看得到效果。”( F-C-P9)这种对结果、效益的追逐,使得幼儿园必然会“将课程目标建立在可测量的表现目标之上,要求学生确实达到预期的表现水准,再以明确的标准加以考验,这样的课程管理由此是建立在‘绩效评量,系统之上的。”

2.以公开课为主要形式的园本教研与培训。

如有园长谈到:“一个星期下来,我们会根据哪些老师的课上得不太好,存在什么问题,找他们简单地谈谈想法,下次予以改进。”(F-Y-P6)还有园长谈到:“我们一般会通过每学期的公开课、教研活动或者园领导去上一两节示范课,进行园本培训。”( F-M-P7)可见,以讨论怎么上课为目的的教研活动,也承担了本园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的任务。园长有迫切的对教师进行课程专业知识培训的意识,但是由于农村幼儿园园长本身在专业知能上的欠缺,使得他们在教研与培训上举步维艰。

单薄的园内教研活动显然不能满足农村幼儿园师资培训的需求,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关于课程领域的专业培训又乏善可陈,园长们普遍对专家的帮助、到发达地区幼儿园参观学习的机会、针对不同类型教师进行不同专业领域培训有着强烈的诉求。

四、农村幼儿园园长课程管理观念特征分析

(一)“平面”的课程管理范畴意识

任何一个从事课程管理工作的人必先要问:我们正在管理什么?西方哲学传统对于管理的观点,重视隐含于宇宙内在与生态之间平衡的律动美感,认为应追求全体经验与全体存在的圆融,将管理扩充为人与万物整体创造的历程。课程管理的对象是“课程”,而课程是一个过程概念,是环境与课程要素输入和输出不断交互作用的演化历程,包括人、物、课程三因素,而不仅仅是“课”,这三个因素的相互关系制约着课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因而园长们对课程内涵的觉知与课程管理范畴的理解必然密切相关。

在农村幼儿园园长看来,课程“主要是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学到身心发展的知识,主要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习兴趣,”( F-Z-Pl)让幼儿“自己去探索里边的一些知识,发展他们的技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F-T-Pl)以及五大领域的内容和活动。他们对教育的理解更倾向于内容的传输,课程更集中于教学内容,没有考虑课程结构上的多重性及概念上的丰富性,如对幼儿产生教育意义的事件、幼儿经验、环境、人际互动关系、制度等,从而更多地彰显了工具理性主义的特点,幼儿的任务就是尽力有效地学习幼儿园提供给他们的内容。

在这样一种课程观的指引下,园长们进行课程管理,管的就是“课”,“听课”“评课”就是主要的管理手段,以此监督教师严格按照计划、教材、幼儿一日生活作息时间来实施课程。这种课程管理观念基于一种以教学为中心的基本假设,导致将课程管理的重点放在教学行为管理上,通过对教学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教学秩序与教学效率。这无疑窄化了课程管理范畴,忽视了对课程资源的支持以及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等课程结构的不同面向,没有注意到课程的动态发展。

(二)集权于“我”的课程管理组织意识

从本研究结果可知,农村幼儿园实行的依然是强调理性和合法性权威的“科层组织结构”,其顶层是园长,向下延伸依次是副园长或园长助理、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教师。农村幼儿园园长认为课程管理者就是“我”,课程管理权力应当握在等级制结构的顶端——园长手中,推动课程管理的是以园长为核心的行政人员,实际运作中的课程管理组织由此更倾向于传统的行政取向管理。如课程计划由园长统一安排或者一人包办制定。在这样的课程选择中,经过“我”的赋权,处于等级制结构中部的年级级长或处于底层的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课程实施凭借以园长为主、行政人员为辅的检查和巡视进行监督和规范,依靠抽查幼儿、对幼儿进行测试来检测幼儿学习成效,同时通过听课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在园长们看来,管理者是“监督者”“约束者”“规范者”,以此约束教师,使他们“不能想怎样就怎样”。

虽然幼儿园没有制定与课程管理直接相关的制度,但是在组织的实际运作中有着“心知肚明”的规范:为了保证幼儿园的教学有章可循,幼儿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都必须遵循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按照作息时间走”是园长对教师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幼儿园规章制度里制定的教师工作职责也是“执行计划”“参加学习”“汇报工作”“接受检查”,教师很少在课程管理工:作中承担责任。这种按照岗位职能进行的分工,是为了保证幼儿园的组织秩序,并获得较好的工作效果,而这种行政倾向的组织意识由此自然会把其他课程当事者——教师、家长、幼儿排除在课程管理权责之外。

(三)重文化传递的课程管理型态意识

巴特瑞依据不同教育哲学衍生出四种管理型态:文化传递型态、儿童中心型态、社会重建型态、经济效益型态。文化传递型态的管理者基于文化传衍之使命,重视知识的传递,主张建立可依循的目标为引导,采取层级制的管理型态,教师负责传授知识,学生负责接收学习,由高层领导者负责管理。本研究中,园长们普遍认为课程是知识、技能、能力、生活习惯、领域内容等,这些都是前人所创造、既定社会文化中的内容,属于一种面向过去的前喻文化。教师实施课程的情况也反映了这种意识,如右园长提到:“孩子一遍一遍地跟着Y老师读儿歌,当孩子不跟读时,老师大声说:‘我叫你们跟着老师读!’Y老师问:‘天空是什么颜色的?’一个孩子回答‘白色的’,Y老师提示‘是白色的吗?’另一孩子马上回答‘蓝色的’。Y老师:‘对了,天空是蓝色的。’”( G-NT-PI)教材上的内容才是标准答案,幼儿只需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即可。园长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多考虑使用者即教师的需求,如有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教具。园长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幼儿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 F-Z-P9)为标准,有的甚至通过期末考试对幼儿进行测评。教师在教学之后对效果的分析,也多是“内容较实用,幼儿很容易掌握”等( W-H-Z),幼儿“掌握”得好坏代表了教学效果的好坏,也反映了教师所秉持的信念:只要幼儿能说、能做教材上的内容就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教师会倾向于使用模仿、记忆等办法进行传授,以让幼儿有效记住教材上的内容。仿佛是多米诺骨牌,园长带着对前人文化进行全方位复制之价值取向进行指引,教师成为传递知识的工匠,而课程本应观照的主体——幼儿的可持续发展被置于口号化的地位,无法真正落实。

(四)“贫瘠”的课程管理策略意识

农村幼儿园园长们所采用的课程管理策略可以概括为:针对教学活动的教研活动;不定期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培训;以教学为指向的课程评价。在课程管理策略的采用上只考虑了教学这一向度,这也与园长“平面”的课程管理范畴意识相互印证。可见,园长对课程管理策略内容的理解也是相当“贫瘠”的。

1.窄化的课程评价观念。

以教学效果和学业成就为规准的课程评价观念,与传统的课程评鉴一向依据心理学或科技理性,课程评价偏重学习成果的评量,以达到效果、效率和控制的目的不谋而合,无疑窄化了课程评价的应有之义。幼儿园层面的课程评价应当在全面分析影响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因素基础上,旨在促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达成,了解课程运作与实施的相关问题,收集行政人员与教师对课程管理的意见,凝聚教职员工对课程的认同与共同发展的愿景,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对教学与学习结果的测量。

2.模糊的专业发展观念。

园长们经常谈到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是农村幼儿园主要的教研形式,也是主要的园本培训方式,目的是为了让年轻教师知道教学的基本要领,对年长教师而言则是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如果旨在促进教学技能的进步,而不重在课程专业知能的更新,就容易把教师变成传输知识的工具。

五、改善建议

(一)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

从伯通、米狄伍德和波拉曲夫德( Burton,Middlewood,Blatchford)架构的学校课程立体式管理模式(见图1)可以看到,课程本身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体,因而“立体”的课程管理应将愿景、策略、结构作为三个重点,兼顾学习的课程、教导的课程、支持的课程,并在此过程中组织好与协调好人、物与课程的关系,使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

在“立体”课程管理观的指引下,围绕课程目标采取行动、进行资源分配的课程管理策略也会相应“丰满”起来,如应将幼儿园课程发展愿景、幼儿园课程条件分析、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健全发展、整合课程资源、举办课程设计竞赛、出版幼儿园课程专刊、推进教师课程专业知能的发展、形塑教师即课程研究者理念、鼓励教师进行课程行动研究、革新幼儿园本位课程等策略整合成为一个整体,以增进幼儿园课程管理的效能。

(二)建立“伙伴式”课程管理共同体

“伙伴式”课程管理共同体涵盖了两个层面的“结伴互助“:首先,地方课程管理部门应当为农村幼儿园的共同发展构建一个地方性互助学习型组织,促进农村幼儿园之间、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之间集体学习和学习集群的建立。如利用网络平台达成园际合作,引导园长、教师共同探讨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课程评价的开展以及共享各种课程专业讯息,还可以乡镇为单位或城市园与农村园结对,共同开展课题的申报与研究等。另一方面,实际上教师在参与幼儿园课程管理的过程中会推动其专业的有效发展,教师不应是“他们”而是同样承担着课程管理职责的“我们”。地方课程管理部门开展的教研活动不能仅仅关注教师的专业领域知识与技能,还应注重教师在课程编制、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知能增长,同时倾听园长和教师的诉求,有的放矢地开展以课程领域专业知能为核心的园长和教师培训,通过自主的专业发展深化其对课程的理解。

其次,幼儿园层面“伙伴式”课程管理共同体还包括课程专业工作者、家长、幼儿及农村的整个社会群体,课程管理不应是园长的专属权利,而是“众人之事”,通过管理伙伴的共同努力,有助于幼儿园在充分了解课程情境条件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挖掘现有资源,同时增进社会大众对课程的了解与认同,推进农村幼儿园课程管理工作。

篇5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家长有效参与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180-02

前言

目前,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幼儿园教育的改善也从未停止,并且幼儿园内部的管理机制和方法受到了高度重视,“园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幼儿教师和管理者的一项重任。孩子在幼儿园中快乐地学习、生活和成长,是每个家长,每位教师的心愿,而这些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管理中来,并非是“指手画脚”,而是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很好地统一起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实现教育的统一性,知识性教育和心理教育都会事半功倍。而且,从教学资源的角度来说,家长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对孩子成长的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放幼儿园管理。

许多家长不放心幼儿园的管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并不了解幼儿园的管理规划,缺乏对幼儿园管理的整体观念,只能从某个点上看,造成对幼儿园管理的误解。因此,要想实现家长参与的幼兒园管理,就必须向家长开放幼儿园管理,将幼儿园现行制度和方法公开化,将未来的管理方案公示,更让家长了解幼师和管理者为自己孩子量身定做的管理方案。开放幼儿园的管理,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如向家长发邮件;或是通过图文的形式,如黑板报和家长会的结合;或者是通过讲说的方式等等。开放幼儿园的管理能表现幼儿园对家长的信任和对自身教学水平的自信,降低了家长因为不了解而与幼儿园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而且要注意这种开放是向全体家长的开放,体现一定的公平性,否则也是会容易出现误解的。在家长了解了管理方案之后,可以同时站在管理者和幼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一些原本的“症结”就很容易伸展开。

二、组织家长监督会。

并非所有的家长都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具体的幼儿园管理之中,并且人数太多也容易造成意见的拥挤和不畅,办事效率也比较低。因此建议采用组建家长监督会的形式,在诸多家长中,由家长自己选择有精力和能力来具体参与幼儿园管理的这部分家长,成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维系者,实现相互意愿的沟通。在出现家校矛盾时,能作为沟通者代表家长发声,并向其他家长传递解决办法和结果。培养家长监督会,完全凭自愿和选举的方式,并且建议定期进行更换,尽量可以让所有的家长都轮流参与到这个小组当中,能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幼儿园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这也是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一种责任,需要家长慎重并积极参与。

三、借助大众媒体宣传。

现阶段,幼儿园在实行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改革,与传统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而对于部分家长,这种转变往往是不可接受的,这也是幼儿园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家长也是通过自己做“孩子”的经验来判断幼儿园管理的优劣,实际上是不科学的。究其原因,是他们不熟悉幼儿管理的趋势和方法,未认识到新的管理手段给幼儿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所以幼儿园要借助大众媒体的宣传方式,将现行的幼儿园管理模式通过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并将参照的国外管理实例,以及他们的管理结果等都加入其中,以促进家长对现行幼儿管理方式的了解,对幼儿管理提出更多好的建议。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理解,所以幼儿园必须持有开放的心态,将家长也纳入管理者的一份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家校联合。因此要信任这些家长,将必要的管理知识与之分享,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更有助于提升幼儿园的管理教育水平。

四、实现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和管理行为,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家园合作才是最佳的教育途径与方式。当前,在幼儿园教育中,家长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更多的家长也被邀请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例如“家长开放日”的举办,邀请家长来到园内,观察孩子们日常所受的教育,并且参与到一些亲子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与父母之间感情的同时,更提升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有助于日后的沟通。或是举办幼儿成果展览,家长最希望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这也是他们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的目的。所以,在进行成果展览时,要注意展现每个孩子的进步,可以是各个方面。让家长不仅从中收获对自己孩子的了解,更接受一些新的教育方式,融入到日后的家庭教育之中,是非常高效的。另外,更要加强幼儿园和家长的有效沟通,如在家长接送孩子的间隙,可以轮流与家长进行交流,简单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成长等。

总之,幼儿园是孩子快乐成长的乐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实现幼儿园管理家长的有效参与,能使得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相同时,实现教育的连贯性,共同促进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彦力.让家长有效参与幼儿园管理[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4(36):34-35. 

[2]陈琨.分析如何让家长有效参与幼儿园管理[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5):66. 

篇6

【关键词】情感管理幼儿园管理运用效果

现阶段,加强幼儿园管理且不断提升其管理水平,可在促进幼儿教育工作稳定开展的基础上,提升幼儿学习热情。因此,幼儿园园长在管理幼儿园时,可根据幼儿具体兴趣爱好,选择最佳管理方法,以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以便为后续幼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一、运用情感管理,促进幼儿与老师积极交流、沟通

园长在幼儿园管理中有效运用情感管理模式,需多与老师交流、沟通,多询问并倾听老师的诉求及相关意见或是建议,以对幼儿心理需求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园长在与教师交流、沟通时,应充分明确当前幼儿园管理中所伴发的各种问题,并深入了解及分析所存在的问题,改进以往的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提升幼儿园老师对幼儿管理工作的兴趣及主动性。

园长也需要多关心幼儿老师,只有经积极和老师交流、沟通,方可时情感管理的作用更好的显现出来,为此,幼儿园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需多关系、体贴老师,以确保老师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与温暖。例如,园长计划组织在幼儿园开展某一项活动之前,应该先与老师交流,充分明确活动开展中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及有关注意事项,多听取老师的意见,明确各个幼儿的需求及喜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可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还能提升幼儿园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

二、运用情感管理,促进园长与家长沟通、交流

情感管理模式运用期间,需要为幼儿家长创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园长在进行幼儿园管理时,可利用微信、手机、微博、公众号等方式构建起一个家长沟通平台。因为大多数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对于家长、老师的依赖性较大,所有需要为家长创建一个优良的沟通平台。对幼儿园进行日常管理时,需要充分明确幼儿与家长之间的需求,并尽量满足,尤其在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可在为幼儿成长提供更多帮助的情况下,确保幼儿园管理工作有效、顺利开展。例如,园长见到家长、幼儿时,应主动、耐心的与家长沟通,并将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学习情况告知家长,同时询问幼儿在家里的表现,如幼儿学习状态、情绪变化等,予以幼儿更多的关系,使其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并多鼓励幼儿。当幼儿遇到任何困难时,应多鼓励并积极引导,帮助其解决困难。园长也可利用互联网把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状态定时告知家长,做好双向管理,以将情感管理优势更好的显现出来。

三、运用情感管理,营造一个优良的管理环境

幼儿园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加强情感管理方式的运用,这就需创建一个优良的管理环境。通常情况下,环境对人的影响及所起到的作用较大,经创建一个优良的幼儿园管理环境,不仅能促進幼儿老师教育工作的稳定开展,还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便:第一,创建一个优良的公平竞争的幼儿园管理环境。园长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需要做好公正、公平,奖励分明,对全体教职工一视同仁。例如,在发放绩效奖金时,需要设置更加统一、明确的分配标准,平常可把教职工的工作情况、工作态度等当作具体的考核评定标准,使其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第二,创建一个和谐的幼儿园管理环境。幼儿园日常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园长需多关心教职工,如在节假日组织教职工出去游玩,或是在生日时为其准备一份生日礼物等,从而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管理环境、工作环境;第三,整个幼儿园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园长需要创建一个全员积极参与管理的一个环境氛围,以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成就感、存在感,从而改进并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这也是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应用的一个优势所在。

四、结语

综上阐述,幼儿园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园长将情感管理有效运用到整个管理中,可大大改进并提升整个月幼儿园管理质量及管理水平。园长运用制度对幼儿园进行管理时,将情感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较好的运用到其中,可在充分满足幼儿各项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调动幼儿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热情,从而增强其工作责任感,这对幼儿园管理工作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经有效运用情感管理模式,可进一步促进幼儿园老师和园长间进行双向交流、沟通,为老师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最终促进幼儿成长、学习。

参考文献: 

[1]岳敏婷.从幼儿园管理视角下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6) :334. 

[2]鞠芳.幼儿园管理困境及解决对策研究[J].新课程,2017,(07) :205. 

篇7

关键词:私立幼儿园;管理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23-02

近年来我区私立幼儿园也逐步发展起来,但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加之难以克服自身弱点,其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我区私立幼儿园发展情况较全国发展趋势较为缓慢,突显出来的问题更为复杂。所以本研究采用查阅文献、调查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等方法,主要调查呼伦贝尔盟、兴安盟、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等10个盟市所辖82个旗县473个苏木(乡镇)的自然情况、现有私立幼儿园的管理改革情况,分析了十盟市“苏木(乡镇)私立幼儿园管理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最终提出解决私立幼儿园现状与需求之间矛盾的意见和建议。

一、我区十盟市“苏木(乡镇)私立幼儿园管理改革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设。研究调查显示:首先,我区私立幼儿园教师队伍已趋于老龄化,跟不上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例如,赤峰市30岁以下的幼儿教师占13.12%,30至35岁的占30.5%,35至40岁的占14.9%,40岁及以上的占41.49%;锡林郭勒盟没有30岁以下的教师,30至35岁的占7.41%,35字40岁的占18.52%,40岁及其以上的占74.07%。一线教师老龄化倾向非常严重,这部分人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但教师老龄化已明显影响了当地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私立幼儿园的教师主要来自刚刚的应届大学生,这部分人虽然有热情但经验不足,加之对这部分人的师资待遇得不到保障,面临评职称和住房、医疗保险、退休金等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往往变动较大,把私立幼儿园当成跳板,导致教师队伍建设不稳定。再次,高薪聘请的骨干教师在私立幼儿园中所占比重最小,他们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也存在问题,即面对私立幼儿园中幼儿在德智体美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参差不齐时,他们原有的教学实践就难以适应现实需要了。总之,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势必会影响我区私立幼儿园整体发展水准。

2.现存私立幼儿园整体规划不合理,教育教学设施匮乏。按照学前教育办学标准,幼儿人均用地面积13㎡以上,人均建筑面积8㎡,人均户外活动面积3㎡以上。目前我区幼儿园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不达标。大多数私立幼儿园都没有配齐图书馆、保健室、舞蹈室、多媒体室等教学用房,部分幼儿园的活动室根本无法开展必需的游戏、舞蹈等活动。而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时间少,材料没有保证,各种建构类游戏与玩具材料比较匮乏,幼儿的基本学习和游戏活动得不到保证。我区十盟市苏木(乡镇)私立幼儿园存在两种极端。其一是所谓的“贵族学校”。这类私立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极少数家庭条件优越的幼儿,其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师资队伍专业技能较高,教学内容丰富,以盈利为目的收取高额的学费;其二为“平民学校”。这类私立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对象是没有城镇长住户口以及进城经商的工人和农民的子女或者是边远牧区的幼儿。目前我区大部分私立幼儿园的办学经费来自于国家帮扶、学生学费以及不稳定的社会捐助,只能维持简单的教育教学任务,很难用于幼儿园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甚至有些私立幼儿园开办几年还是租借教室办学,没有固定的教育教学实践场所。

3.牧区孩子入园难,导致简易或者无证非法私立园出现,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内蒙古边远牧区实行撤点并校后,公立幼儿园数急剧减少,私立幼儿园迅速发展。私立幼儿园为了最求利益的最大化,在缺乏硬件投资的情况下,扩大班容量,提高收费标准,使许多牧民家庭只能望园却步,公立幼儿园成为了所有适龄儿童家长实施学前教育的唯一选择。所以多数家长在幼儿进入公立幼儿园无望的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简易的私立园甚至是无证非法的幼儿园让孩子上学,或者有的家庭选择让孩子呆在家里,不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直到该上小学的年龄直接就读小学一年级,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

二、关于我区十盟市苏木(乡镇)私立幼儿园管理改革的建议

1.加强我区苏木(乡镇)幼儿园建设进度。要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相关要求,规范现有私立幼儿园,通过奖励、补助的办法对现有苏木(乡镇)私立幼儿园进行规范化建设,促进这些幼儿园尽快达标。还要考虑到我区的特殊情况,结合边远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制定幼儿园建设整体规划。

2.保证苏木(乡镇)私立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从稳定师资队伍建设着眼,把苏木(乡镇)私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选聘工作纳入教师招聘工作体系,为每个私立幼儿园选配一名具备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一定管理水平的园长,公开招聘具有幼师专业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幼儿园任教。在此基础上把苏木(乡镇)私立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也纳入教师职称评审,逐步建立幼儿教师工资、福利保障体系,积极推行聘用教师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以稳定苏木(乡镇)私立幼儿园教师队伍。

3.依照立法,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的管理。地方政府要依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我区私立幼儿园的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我区苏木(乡镇)私立幼儿园办园要求,保障幼儿的合法权益。要按照《幼儿园管理条例》内容,合理规范私立幼儿园的办园价值取向。要对未经审批的已运作招收幼儿的私立幼儿园加强引导和管理。不少私立幼儿园缺乏“准入”规范。在有些边远牧区,办园无须审批,不论条件如何,谁都可以办幼儿园,导致自行办园现象突出,出现了一大批家庭式幼儿园。这些幼儿园不教育质量极差,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安全、卫生隐患,乱收费现象较为严重。所以当地有关部门要对这类私立幼儿园的园舍设备、园务管理、卫生保健、安全工作和保教质量等予以高度重视,并加以规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8

一、最初为何要设计“回音栏”的回顾分析

“回音栏”最初的提出是因为出现过行政人员由于事情多把家长反映的问题忘记的现象,甚至有出现行政之间互相推诿现象,以致家长重复反映失去耐心,导致家长对幼儿园的不满。

二、“回音栏”实施在幼儿园管理中所起的成效分析

1.家长反映的任何问题能及时处理,得到解决。例如,一位家长早上向行政人员反映幼儿的接送卡丢了需要补办,如果没有回音栏,行政人员可能听了以后转身在做另外的事情时往往会把补办卡的事给忘记了,等到下午幼儿放学时家长想拿卡时行政才记起来。如果当时把这事及时记录在表格上就不会忘记了。

2.家长能感受到园所对其的重视,满意度上升。例如,一位家长在和行政人员沟通时无意中说起幼儿最近老是感冒,行政人员随后把这一情况记录下来,并和班主任老师沟通了,发现这个男孩子每次户外活动后都会出汗把衣服也弄湿了,行政人员就建议家长带几条小毛巾来,每次活动前把毛巾垫在男孩后背上,活动后再把毛巾抽出来。这样的做法家长自然非常满意。

3.帮助行政人员在其条线工作中更好的综合家长的意见而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园所整体管理水平。

三、“回音栏”的实施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有没有改进的措施

1.取消每次和家长沟通必填表格的规则,改为凡是家长口头询问,行政能立即给予答复的,可以不作记录。如不能立即答复的应作记录。

2.取消凡是记录必须一一签名的规则,改为凡是电话请假及有一些小事关照的可以简化记录手续,并且不用签名。凡是遇到家长对幼儿园提出整改建议的和投诉方面的,必须按标准作好详细记录。

以上的两条改进措施通过了一阶段的实施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再也不视回音栏为累赘麻烦了。

篇9

关键词:幼儿园 管理 幼儿园管理

1 引言

幼儿园管理可以说是一项事无巨细的系统性工程,不仅仅涉及到对教师以及幼儿的管理,同样涉及到幼儿园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及幼儿教育理念的建立等诸多方面。幼儿园园长作为幼儿园最直接的管理者,能够提高对幼儿园的有效管理是关系着能否真正发挥幼儿教育应有积极效用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关于幼儿园管理的探讨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 幼儿园有效管理策略

2.1树立先进的幼儿园管理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幼儿园的管理者们,尤其是园长而言,一定要树立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把幼儿教育当成终身的事业来做。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事情,需要长期的摸索与积累,不仅仅需要园长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及借鉴其它幼儿园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但这种学习与借鉴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尤其要注意结合本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否则势必会影响到其积极效果的发挥。先进的幼儿园管理理念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对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以及性格品德的养成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积极意义。

其次,幼儿教育是终身的事业,需要幼儿园、家庭以及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协同努力,才能真正达成良好效果。

再次,幼儿园管理是一项重要而繁复的工作,必须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进行,务必要有计划、有目标。

最后,园长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高瞻远瞩,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共同完成对幼儿园的有效管理。

2.2幼儿园园长要善于调动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的中坚力量,可以说幼儿教育的质量与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教师。因此,幼儿园园长要善于调动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首先,要加强与幼儿教师之间的沟通,虚心听取她们对于幼儿教育的一些见解与看法,把一些教师的吐槽变成工作的建议而非打压。

其次,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她们不仅仅渴望得到理想的酬金与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源于精神层面的奖励,如继续再教育与各项外出培训的机会、评优选模等。为此,对于园长而言,一定要公平的为大家争取这样的机会。也可以通过“请进来”或者“走出去”的方式为幼儿教师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平台。

最后,采取扎实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对于幼儿园来说至关重要。为此,一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园所管理措施。

措施一:抓机遇,树立典型,通过这种骨干教师典型的树立,激发其它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措施二:加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通过青蓝结对、座谈会或者是教学教研活动的方式,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发展平台,让她们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与困惑、经验等进行交流与分享,便于今后更好地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措施三:重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带领教师搞小课题研究,撰写高水平论文,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和水平,变“用人工作”为“工作育人”,使园所具有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队伍。

2.3家庭和社会都应该是幼儿教育的参与者

与家长建立平等的关系,通过各种渠道让家长参与幼儿园开展的活动,每学期为家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我们主要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建立幼儿园家长委员会、伙委会,及时了解家长需求,倾听家长意见,共同商讨决策,达到共同管理幼儿园的目的。

另外,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约访,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学计划,增进家长与教师的相互理解,定期开展家长课堂,让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方式方法,以使家长摒弃过去那种孩子进了幼儿园教育就由老师全权负责了的陈旧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关心幼儿的成长教育,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班级做好科学育儿的教育工作。

通过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中国传统节日传承等方式邀请家长来园参加大型或班级的亲子游戏、亲子绘画、手工制作、“六・一”亲子童话剧、“七・一、十・一”童心爱祖国、爱家乡等家园同乐活动,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可以通过聘请助教的方式,把家长、社区教育资源引进校园、引入幼儿教育之中,使社区中各行各业的人才成为教师队伍的有效补充和校外教育辅导活动的后备力量。

最后,实行约访和电话访谈,与家长预约来园沟通座谈,针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特殊儿童等进行交流,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内的表现并与老师进行交谈、沟通。

3 幼儿园的营养膳食、财务管理

3.1随着现代社会的繁荣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幼儿入园吃什么也是家长最为关心的一件大事。孩子们每天吃的什么?味道如何?粗细、营养搭配的是否科学合理,身为园长也必须要掌握。幼儿进餐时,食堂主管、保健老师必须进班查看幼儿的进餐量、是否有剩饭等情况,好针对性的对食谱做出调整。总之,幼儿园里的每一位教师都要对幼儿伙食质量和幼儿进食习惯进行关注观察,共同培养出幼儿良好的餐饮习惯。

3.2幼儿园与家长成立一个膳食管理委员会(伙委会),设专门的财务人员对每天的伙食消费进行核算,每月一结算并向家长公布伙食明细账,杜绝出现经济问题。设专门的家长监督人员检查幼儿伙食的卫生情况,真正做到透明公开,让家长安心放心幼儿园的工作。

4结语

幼儿园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是仅仅依靠园长的一己之力就能够达成良好效果的,@需要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多方参与和配合。对于园长而言,一定要树立社会主义办园方向,正确理解党和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带领教师们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并付诸实施,促进园所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一个好的管理者必定要具有独特的领导意识和领导艺术,采取多种措施去实施、去践行,真正实现对幼儿园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园长 教师 管理沟通 有效性 提升策略

一、园长与教师管理沟通

园长与教师的管理沟通是指园长与教师之间通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电话、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交流,了解彼此的思想和观念,最终达成共同的认识的过程。管理沟通是园长和教师思想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明白园长的思想和观念,而园长也能及时了解到教师的真实的想法。在沟通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园长与教师的管理合作关系,更能建立起二者之间的互相信任感,最终形成融洽的友好关系。这对于幼儿园的办学、教育是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的。园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能够形成以园长为中心的良好的幼儿园教学与管理团队,能够更加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幼儿,为幼儿的良好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园长与教师管理沟通的意义

沟通能力是幼儿园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园长的管理能力中必不可少的能力。良好的教师管理沟通对管理者、教师乃至整个幼儿园的发展都是有利的。第一,良好的教师管理沟通能力是园长良好管理水平的有力体现。新时期,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要求全面综合地提高,这就对教师和幼儿园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一个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是园长管理能力的充分体现,对教师的管理沟通是园长民主、开放管理模式的有效体现。园长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方式,园长采用的是善于沟通、开放的管理模式,势必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教学。园长和教师良好的管理沟通能够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模式,园长与教师之间善于沟通和交流的模式能够促成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开放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最终让幼儿园管理者实现有效管理。第二,良好的教师管理沟通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园长在幼儿园的管理中与教师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能让教师感觉到园长的鼓励和关注,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当中。教师能够得到管理者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对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良好的教师管理沟通是园长和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有效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得到园长的鼓励、支持和信任,教师的工作热情更高。第三,良好的教师管理沟通能形成幼儿园无形的资产。良好的教师管理沟通是一个幼儿园良好管理的重要体现。现今的学前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幼儿园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学前教育行业中胜出,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园长与教师的沟通中,不断建立起来的信任感促进管理者和教师良好关系的形成,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师形成有机整体,团结一致能够最好地服务于幼儿,能够办成家长放心和满意的教育。

三、教师管理沟通的有效策略

教师管理沟通的有效性策略能够促进良好的教师管理模式的形成,所以研究教师管理沟通的有效策略显得尤为必要。幼儿园的管理者可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激励性措施的采用,增强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信任感,最终促成有效的管理模式的形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实现教师管理沟通的有效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从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看,“以人为本”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不管是三国还是先秦各个历史时期,统领者和各家各派一向对人才都相当重视,“人”在扭转历史格局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意识到教师在幼儿园的发展中的重要性,要用“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并贯穿于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中管理者一改威严、高高在上的态势,把自己和教师摆在相同的位置和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倾听教师的心声,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并对教师做出有效指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得到被管理者尊重的感觉,进而促进教师创造力的有效发挥。教师在一种合作、团结、互相理解和信任的教学环境中工作,能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而能够把自己良好的情绪带给学生,对学生也有更多的耐性和关爱,所以说幼儿园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并把这种管理理念运用于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很重要。

(二)激励性策略的有效运用

被激励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求,幼儿园管理者对教师的激励是对幼儿教师的一种肯定和赏识,园长的一句激励性的语言、一个小的激励性的动作和眼神,都可能成为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动力源泉。所以,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注重对幼儿教师的激励。幼儿园管理者对教师的激励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实现:第一,激励性语言的有效运用。在管理过程当中,管理者要具备发现教师身上闪光点的“慧眼”,教师身上大的、小的优点都可以成为管理者表扬教师的理由。在工作上还需改进和加强的教师可能会应为管理者的一句话而努力让自己更加完美,已经做得够好的教师能从管理者的鼓励中增强教学信心。第二,激励性书面表达的运用。当管理者发现教师身上的优点,用一句话又不能全面概括时,笔者建议给教师写上一封简短的信,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发电子邮件,或者微信、短信、QQ聊天等方式,把自己对教师的看法通过这些交流方式传达给教师。第三,建立民主、公平的评价机制和体系。园长可以建立院长信箱,让教师把自己的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写成信投到信箱中,方便园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另外,鼓励教师采用其他的如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和自己同事联系和进行交流。

园长的管理模式决定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方式,管理者要意识到自身管理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注意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努力营造开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有效发挥自身才能,幼儿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