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审查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05 18:1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入职审查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审查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各国法治发展的趋势,我国也不例外,新刑诉法明确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新刑诉法第93条首次明确了羁押必要性的审查机制,这也显示了国家对逮捕权的审慎态度,同时也提供了必要的救济机制,充分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从司法实践看,对羁押必要性的审查主体、审查内容、启动程序都要继续予以明确,才能切实保障人权。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在检察机关的职能划分
羁押必要性审查在检察机关的内部职能中虽然尚未作划分,但是笔者认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职能应作为监所检察部门的职责。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不宜让侦查监督部门来执行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从这条可以明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即是已被侦查监督科批准逮捕的,就不宜由原批准部门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
1、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起自己权利的保护。如果批准逮捕与羁押性必要性的审查为同一斑人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主观上会感觉检察人员有先入为主观念,会觉得同一个人或者同一部门人员对于自己已作决定作出改变的决定可能性不大,因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对该制度设定公平性及实用性没有信心。所以,笔者认为,让侦查监督部门来作为审查羁押必要性的主体不能很好的体现立法者本意,不能充分体现保护和尊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原则,
2、不利于检察权利的内部监督。权利是需要制约和监督的,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如果由侦查监督部门来行使羁押必要性审查不利于检察权利的内部监督体制,从制度上不符合权利运行的规律。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不宜让公诉部门来执行
1、容易混淆公诉部门对强制措施的决定权与检察机关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建议权。众所周知,捕后案件在审查阶段,检察院公诉部门有权对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进行审查,必要时可直接进行变更,而不是建议变更。因此可以看出,如果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放在公诉部门的话就会使公诉部门的这种决定变更强制措施的权利与刑诉法规定的检察机关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建议权相互冲突,使得权责不明。
2、此项权利放在公诉部门使得权利的重复,不符合立法者本意。公诉部门在新修订刑法之前本身就有此项权利和义务决定是否改变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措施,因此如果再由公诉部门来执行的话,会造成权利的重复,同时也不利于检察机关内容的监督。因此,此项权利不宜由公诉部门来审查。
(三)羁押必要性审查应当由监所检察部门来执行
要保障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就要由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场所在的驻所检察室的监所检察部门来完成,这是因为监所检察部门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人文条件及法律职责。
1、监所检察部门每天有驻所检察官在羁押场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方便向监所部门检察官提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意见。
2、与其他科室相比较,监所检察部门驻所检察官更能直接、全面了解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看守所动态表现情况。
3、多年来监所检察部门在看守所为被羁押人员的人权保障作了大量工作,被羁押人员从心里上对于监所部门人员的信任度较高,有利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具体操作,即使作出了不予以释放的决定监所部门人员也能随时化解被羁押人员心理负担。
4、对于被羁押人员而言,诉讼环节程序多,时间长,公安、检察、法院部门繁杂,各个诉讼阶段办案人员的不断变更,让被羁押人员思序不清,但是对他们而言唯不变更的是驻所检察部门,因此为了减少在不同诉讼阶段各部门之间的推托,切实保障被羁押犯罪由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由天时、地利、人和的监所检察部门来审查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更为适宜。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启动
检察机关监所部门既可以依职权主动审查,也可以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辩护律师申请进行被动审查。
(一)主动审查羁押必要性的案件宜限制在一定范围
1、案情重大敏感、社会关注度高或者特殊主体(如70周岁以上老年人、未成年人或在校生)犯罪;
2、案件有后续补充侦查空间,检察机关在作出逮捕决定的同时引导侦查取证的;
3、具有刑事和解空间的轻伤害案件、交通肇事等过失犯罪案件;
4、案件定性存在争议,或者法律、司法解释、刑事政策等发生变化,导致不应继续羁押的;
5、审查逮捕阶段即发现犯罪嫌疑人患有疾病、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妇女等影响逮捕必要性判断的因素,但在该阶段必须作出逮捕决定的。
(二)排除羁押必要性审查。对以下类型案件应当绝对排除在审查范围之内
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组织犯罪、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犯罪等严重危害国家政权和社会治安、社会秩序犯罪的,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累犯、惯犯、流窜作案、住址或身份不明的犯罪嫌疑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
三、审查内容及程序
羁押必要性审查关系到各个诉讼环节,因此有必要对审查内容程序作出规定。笔者认为,当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启动后,监所检察部门应形成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应有:公安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审判机关相关办案人员意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委托的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其法定人必须参加)意见;羁押场所、监所检察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意见;被害人及其法定人意见。在评估羁押必要性过程中,检察机关监所部门要充分听取上述人员的评估意见,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时的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社会影响性、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最后形成羁押必要性审查报告。如果公安机关、法院、公诉、侦监部门、羁押场所之间意见一致可以作出释放或者不予以释放的建议,但是如果各部门存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形,应报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四、羁押必要性审查时限
审查时限方面,为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不宜设置过长,可参照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限规定,对规定应在作出启动审查程序决定后的7日之内作出审查决定。对各诉讼阶段所在部门意见不一致,需要报检委员讨论决定的,可以再延长7日。
五、对审查结果异议的救济、检察机关建议是否具备强制性及如何进行事后监督等均未作明确规定
篇2
【关键词】磺磺胺啶银银乳膏 康复新液 压疮 护理
中图分类号:R9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220-02
深度压疮是指Ⅱ期以上压疮,其创而均已破溃,破溃处常存有脓性分必物,创面深浅不一,其中有的坏死组织深达肌肉、骨骼层,成为临床治疗护理的一大难题[1]。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疾病也在增多部分老年患者需长期卧床。使老年人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老年患者一旦发生压疮,创口的修复再生较为困难。本院 2008年1月~2010年9日对43例老年深度压疮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疗效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患者均为住院前第入压疮,共60处压疮。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60-85岁。压疮分布部位:骶尾部32处,两侧髋部18处,腰背部6处,足踝部4处。按压疮分期标准[2],Ⅱ期15处,Ⅲ期34处,Ⅳ期11处。面积最大9cm×8cm,最小2cm×3cm。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22例(共31处压疮,其中Ⅱ期8处、Ⅲ期18处、Ⅳ期5处)对照组21例(共29处、其中Ⅱ期7处、Ⅲ期6处、Ⅳ期6处)。2组病例性别,年龄,压疮面积及压疮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创面处理 Ⅱ期压疮先用0.9%盐水干净后用药。Ⅲ期、Ⅳ期压疮用药前先用络合碘清毒周围皮肤,用清毒剪刀清除腐败坏死组织后,用10ml注射器抽3%双氧水涡流式冲洗创面,再用0.9%盐水冲洗干净。
1.2.2 用药方法 ①对照组;创面处理后用康复新液浸湿的无菌纱布湿敷,纱布紧贴创面。外覆3层无菌干纱布。椐据创面渗液情况每日换药1-3次。②观察组;将磺胺嘧啶银乳膏摊于无菌的纱布上面,面积应大于创面,再用康复新液喷洒于创面。以均匀不滴水为度,然后将磺胺嘧啶银乳膏紧贴在创面上,用胶布固定好,每日2次,连用3d后改为每日1次。
1.2.3 疗效标准 治愈:创面愈合,结痂并脱落;显效:创面缩小,无分必物,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好转:渗出液减少,创面无扩大大;无效:创面渗出物未减少,创面扩大。治愈,显效视为总有效,治疗开始至治愈所需时间为治愈时间。治疗21d进行疗效评价,比较2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和治愈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2组治愈时间比较用t检验,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用x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愈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愈时间比较 (d)
2.2 2 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注:2组总有效比较;x2=0.00(校正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组治愈率比较;x2=4.700,P
3 讨论
3.1 联合用药局部治疗机理 中医认为压疮多因久病卧床,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养,每日摩擦皮破染毒而成,初伤肌肤,日久邪毒入血,可致全身衰竭危及生命。深度压疮治疗难度较大,由于局部渗出物多,创面潮湿不易结痂而延缓创面的愈合。磺胺嘧啶银乳膏具有抗菌收敛作用,使创面干燥,结痂和早期愈合;康复新液主要成分为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有促进肉芽生长,修复溃疡创面的功效,亦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通利血脉,养阴生肌,改善创面微循环使血管增生肉芽生长及病损组织修复,常用治疗各种性溃疡[3]。联合用药1~2d,创面渗出明显减少,表面坏死组织开始脱落,2~3d表面坏死组织完全脱落,3~5d有颗粒状肉芽组织生长。Ⅱ期压疮5~7d即可结痂愈合,Ⅲ期3周内愈合,Ⅳ期4~5周愈合。
3.2 联合用药治疗深度压疮的注意事项 深度压疮的治疗和护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局部治疗的同时给予防止局部组织受压、避免剪切力和摩擦力,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4]等预防处理也很重要,可采用铺气垫床,夏天在患者背部,髋部等压疮易发部位加铺水垫,做好患者皮肤及二便护理,保持床铺干净平整,定时翻身避免部受化,鼓励患者积极配合进行功能锻炼以增强抵抗力,加强营养支持等。加强病情观察,做好营养状况,创面评估和患者健康宣教,重视预防治疗和护理的综合运用,促进压疮愈合。
参考文献
[1]牛静.深度褥疮的局部治疗方法[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1,3:45.
[2]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6~221.
篇3
“想不到人大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这么认真、严谨。”2014年7月14日下午,湖州市人大常委会4楼会议室,关于《公共租赁住房暂行管理办法》、《建设工程监理管理办法》两个湖州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工作对接会刚刚结束,市政府办公室分管法制工作的副主任翁明皓感触良多。
对接会上,湖州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指出了规范性文件中部分内容与上位法、建设部相关文件规定不一致的问题。
之后的一个月里,翁明皓先后多次牵头召开部门协调会,就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审查意见进行研究落实。
8月21日,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向市人大法制委发函,明确表示将根据上位法和建设部相关文件精神,对上述两个文件进行修订。
“地方人大常委会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及时纠正或撤销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能从源头上防止公权力的乱用,做到善法良治,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加华说。
在2013年初制定本届人大工作创新计划时,湖州市人大常委会明确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作为下一阶段创新重点,拟从健全工作制度、加强主动审查、组建专家智库等方面深入研究,努力形成湖州特色。为此,继2013年出台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备案审查流程、管理信息登记表之后,2014年又制订、完善了34条相关工作程序,进一步明确了备案范围、流程机制、审查时限和沟通纠正方式。
据统计,2014年以来,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共对48件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备案审查,其中对6件存疑文件进行了重点审查,对2件文件提出了审查意见,市政府均逐件予以了回应。
项目化监督执法过程,让执法行为不偏不倚
“截至11月底,全市共破获‘食药环’(食品、药品、环境)犯罪案件7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2人,同比破案率上升242%。”2014年,湖州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查支队战果显著,而这支队伍的成立离不开湖州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推动。
2013年上半年,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以“五督五促”(督治水治气,促生态文明;督食药安全,促民生保障;督阳光司法,促公平正义;督社区矫正,促社会和谐;督减刑假释,促司法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监督在一线”专项活动。
“公权力行使之处,就是监督触角延伸之处。”湖州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杨海江认为,法治监督不仅应瞄准依法行政的“源头”,也应关注行政执法的过程,围绕人民群众最切身的利益、反映最强烈的现象,监督推动解决具体执法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法律法规正确实施。
7月17日,根据专项活动实施意见,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督查,提出了制度落实不到位、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监管不力等五方面不足。对此,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多次会商研究解决办法,力促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为使“五督五促”真正取得实效,湖州市人大常委会还探索实施了项目化管理模式,将“五督五促”相关内容分解成19个项目,明确每一个项目的被监督责任部门、责任领导和工作联系人,并对一些重要内容进行量化监督,进一步提高了有关部门接受人大监督的自觉性。“人大监督确实推动了很多问题解决,对我们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也经常主动向人大汇报查处食品、药品、环境违法犯罪等工作情况。”湖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徐伟明说。
从个性到共性,监督助推司法公正
近年来,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探索司法监督新形式,亮点频出,湖州市人大常委会也做出了系列探索实践。
2014年,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审判员履职评议工作,抽查了6名受评对象的37宗案件,从事实认定、证据采信、审理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评阅。同时,还先后召开多层面座谈会、发放调查函,与法院各级领导干部、审判员、政法部门负责人、市人大代表、社区负责人、律师等谈话78人次。在此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形成了对受评对象的履职评议意见,并从中寻找队伍建设、案件审理中的共性问题,形成对市中级人民法院改进工作的意见。
评议个人履职不模糊:做当事人思想工作不细,接地气不够,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点明个案问题不客气:法律文书送达不及时,办案程序不规范。共性问题不回避:执行环节短板明显,年轻审判员庭审驾驭能力较弱。湖州市人大常委会这些既中肯、客观,又有针对性的意见,在市中院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震动。
11月6日,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审判员履职评议组逐个向受评对象反馈意见,既客观全面褒奖成绩,又不留情面地指出问题,让朱莹法官深受触动,直言压力不小。当晚,她就提笔给市中院院长张宏伟写信,针对自己所办案件在程序上的瑕疵,剖析了原因,汇报了下一步的整改打算。
“教训比经验更加深刻、更有价值;成功不可复制、失败可以避免。”11月11日上午,张宏伟院长在全院中层以上干部大会上宣读了朱莹法官的来信,明确要求全院干警对市人大常委会“两个意见”中提出的问题,做到责任领导、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四到位”,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法治监督不只是对个人的监督,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共性问题的监督,推动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内部制度,规范司法行为,确保司法监督常态长效。
篇4
[关键词] 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日本
[中图分类号] G53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1-0013-04
为填补高技能人才教育认定领域的空白,提高高等工程教育、理学教育、农学教育等技术人员教育的质量以及国际竞争力,1999年,日本文部省、通商产业省联合工学领域的学术团体以及产业界人士成立了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Japan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简称JABEE),对日本大学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计划进行认定。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是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其认定对象为向其提出申请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计划。到2009年底,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已涉及163所高等教育机构的424个教育计划。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是日本技术人员教育改革的一个新动向,研究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出现的背景、内容以及作用等,对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1 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出台的背景
1.1 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社会化的不断发展,世界一些主要国家为了确保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开始推行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企业发展国际化,各国之间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培养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高等教育的灵活性不足、开放性较差、国际化水平不高、高技能人才培养不强等问题越来越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日本经营者团体同盟、经济同友会、日本商工会议所等产业界人士纷纷指责大学培养的人才不能直接派上用场。另外,为了抑制国内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日本制造业逐步以对外投资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带来了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对国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高技能人才的国际化素质越来越受到产业界人士的关注。制定高技能人才教育认定制度,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备统一的标准,同时符合国际社会的要求,成为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2 “科学技术创造立国论”战略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产,国家财政面临着严峻局面。为了摆脱国家危机,实现工业主导型经济向知识技术主导型经济转变,日本适时地放弃了工业兴国论,提出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论”旨在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产学联合等手段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知识性附加值,保持日本在国际经济贸易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因此,在新产业的创建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社会将关注重点转移到了高等教育,认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日本在国际尖端科学技术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关键所在。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新的国家战略之间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性。尤其是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无法满足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国际竞争的需要。在这一情况下,如何在国际化视野下提高日本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成为日本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提高日本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论”的必然要求。
1.3 大学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末,日本迎来了少子化社会,18岁高等教育入学人口不断减少,高等教育机构整体上面临着严峻的生源危机。据统计,1992年日本18岁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为205万人,在少子化问题逐渐凸显的情况下,2000年该数字递减为150万人,2014年预计将达到最低点的117万人[1]。这一持续近20年的人口减少状况使得生源危机成为日本大学继续生存发展的制约瓶颈。在18岁人口不断减少的同时,日本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却在不断上升走高,2007年大学以及短期大学的收容能力(入学人数/入学志愿者人数)几乎达到100%,这预示着日本“全入时代”的来临[2]。在这一严峻情况下,如何使大学成为有魅力、有个性的存在,如何将优质生源吸引到自己的大学成为各个大学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这预示着日本高等教育激烈竞争时代的来临。此种状况要求大学既要彰显大学优势又要争创有特色的大学教育以吸引更多优质的生源。
2 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的主要内容
2.1 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的管理体制
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由一般社团法人――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JABEE)实施,该机构正式对日本高等教育机构本科教育计划进行认定始于2001年,对专门职研究生院教育计划进行认定始于2010年。为保证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的顺利、有效实施,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设立了专门职研究生院认定评价委员会以及认定事业部门负责高等教育机构教育计划的认定工作。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实行三级管理,第一级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提出的申请进行认定的专门职研究生院认定评价委员会和认定事业部门;第二级是对认定结果进行审议的认定会议;第三级是理事会,对认定结果承担法律责任。此外,在管理认定费用方面,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的审查费用为365万日元(约合29万人民币)。
2.2 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的认定目的
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的认定对象为文部科学省认可的4年制本科院校的工学技术人员教育计划和专门职研究生院的技术人员教育计划。其中,专门职研究生院认定包括创造技术、组装技术、原子领域的专门职业人员教育计划。为使认定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要求各高等教育机构公开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开放新的教育计划和教育手段,培养日本乃至世界必需的教育人员。明确规定其认定目的为“按照统一标准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计划进行认定,确保教育计划的国际水平,推动技术者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培养国际通用型技术人员为社会和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3]。具体来看,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的认定目的为:按照文部科学省大学设置基准大纲的要求,促进大学的个性化发展;认定要检查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质量是否达到所要求的水平;教育计划的“产品”――技术人员是否具备了必需的知识和能力;教育计划能否培养具有专业意识的优秀技术人员;实施认定审查,向全世界公布通过认定的高等教育机构教育计划;推动高等教育机构采取优秀的教育方法;推动技术者教育评价方法的发展、培养评价专家;明确教育活动中组织和个人的责任,正确评价教师教育的贡献。
2.3 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的基本思想和认定 基准
为保证认定过程的公平、公正实施,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在基本思想和认定基准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
为了使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成为真正推动日本技术人员培养质量提高的动力,而不会对日本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构成负担,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认定的基本思想是:认定不能妨碍大学的独立性、多样性以及大学改革的发展;认定不能强制,要根据该学科、该专业、该课程的要求进行;认定要保持公开透明,认定基准以及认定过程要公布;认定要成为有权威的中立的第三者评价;认定并非终身有效,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一般为从当年毕业生毕业算起的5年,但如果教育计划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内容,则有效期缩短为2年,再经过“中期审查”之后,延长3年;认定要具有公正一贯性,认定期结束需要继续认定的,需要在认定期结束的前一年提交继续认定审查申请书;认定系统要符合日本社会的发展要求;认定费用要节约,避免过度开支;认定自身也要有周期性的评价。
对于认定基准,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从Plan-Do-Check-Action四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Plan指的是学习教育目标的设定和公开。技术人员的学习教育目标中必须要包括以下内容:全球视角下多方面考虑事物的能力;作为技术人员应该对社会所负责任的自省能力;数学、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所属领域的专门技术知识及问题解决能力;利用科学、技术、信息等手段满足社会要求的设计能力;日语叙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交流能力以及国际通用交流基础能力;自主的继续学习能力;特定环境下做出计划以及对计划做出总结的能力。Do指的是教育手段的采用。主要包括入学人员选拔方法(检查学生基本素质的方法、修完基础知识学生的成绩检查方法、转学学生的学分互换方法)、教育方法(明确各门课程与学习教育目标的关系、公开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要完备、各专业要具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制度)和教育组织(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能力提高的教师培养制度、完善的教师评价方法、教师合作制度)等内容。Check指的是学习教育目标的完成。主要检查以下内容:各教学科目是否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其他高校以及其他专业转学学生的学分互换方法;各专业以教育目标为基础建立起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所有毕业生是否达到本专业所要求的学习教育目标。Action指的是教育改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检查评价系统以及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持续性改善活动等[3]。
2.4 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的认定审查
申请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成功不仅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的声誉和地位等无形资产,同时还可以开拓大学的国际化视野、促进大学的国际化改革,从而使大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为了保证审查的客观公正实施,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实施了严格的理事会负责制的审查制度。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的审查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由申请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交专业自评报告;第二,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在接到申请报告后,组织审查小组进行实地考察。审查小组以提交的专业自评报告为基础对申请专业是否满足认定标准做出评价,其评价结果要经过相关审查委员会以及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的审查;第三,在审查小组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日本技术者认定――审查委员会提出专业认可报告,交由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的认证委员会审议,最后由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理事会通过。
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的审查基本方针为检查教育计划是否得到准确实施、教育计划质量是否得到有效保证以及教育计划水平是否在认定基准之上。其审查基本方针主要着眼于以下8方面内容:(1)审查由同一审查小组进行,审查小组人数为3人左右,其中包括产业界人士;(2)接受认定的教育计划,其所有毕业生必须要达到Plan的学习教育目标;(3)Plan中的学习教育目标与Check学习教育目标的完成以及Action的教育改善是否一致;(4)Plan的学习教育目标要根据社会需要以及学生的素质设定,同时要对学生毕业时的水平做出证明,审查委员从国际化角度对做出的证明进行判断;(5)教育内容并不能成为教育计划达到认定基准的证据;(6)教育计划要证明编入学生与其他学生处于同一水平,要从国际化角度做出具体证明;(7)对于在其他大学学习或者是接受远距离授课的学生,教育计划也要对其水平做出证明,同时要向审查委员说明该做法的稳妥性;(8)审查基准所要求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力,教育计划要为学生创造能动的学习环境[3]。
3 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的借鉴及作用
3.1 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社会化的发展使得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能否保持科学技术优势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日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国际视野下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国际通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成为日本社会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以日本高等教育机构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为目标,先后与澳大利亚的Engineers Australia、韩国的韩国工学教育认定院ABEEK、中国台湾的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iwan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缔结了相互合作备忘录,同时于2005年还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通过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认定的高等教育机构能够与上述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国际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推动日本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联系的进一步加深,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在社会发展贡献率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在国际视角下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改革计划做出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可以参考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的某些经验,成立专门的教育改革计划认定机构,并加强该机构的国际化程度,从而促进高等教育机构高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机构教育改革质量的提高。
3.2 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对高等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点在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更加明显。为高等教育机构高技能人才教育改革准备统一标准,同时加强高等教育机构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与合作是提高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机构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条件。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在日本扮演的正是这一角色。向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提出申请的高等教育机构教育计划必须要满足该机构在教育目标、教育手段以及教育改善等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要求。该做法使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计划达到了一定水平,最低限度地保障了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改革质量。同时,与国际机构的密切联系使得高等教育机构能够时刻关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并适时作出调整。上述做法使得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够保持在一定水平上进一步提高,保证了其培养质量。
目前,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了关键发展时期,各个高等教育机构都争先恐后地进行着教育改革。然而,这些改革多数情况是高等教育机构自身的随波逐流,与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一定的脱节。按照产业界以及社会发展要求,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正确引导,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建立第三者评价机制,对教育改革目标、教育手段以及教育内容等作出规定,同时建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联系,可以促进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是,该做法要注意避免教育改革的单一化。
3.3 有利于高等教育机构教育改革的深入
针对高等教育机构的合理的、具有创新性的认定审查制度能够使高等教育机构提出的教育改革计划得到合理的评价,从而促进高等教育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改革质量的不断提高。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在该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尝试。从整体上看,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无论是在认证对象还是在认证过程等方面都与一般性的院校评估明显不同。一般性的院校评估立足于教育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的视角,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课程、教师状况、教学设备等进行评估,评价结果主要由被评价的高等教育满足评价标准的程度决定。与此相对,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以高等教育机构教育计划的完成状况,即教育成果为评价对象,通过高等教育机构的自评以及审查小组的实地考察等手段对教育计划做出认定,得出现在的教育活动能否实现教育目标的结论。从产出角度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计划做出认定的做法能够加强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的联系程度,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改革评审中,教育部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评估方法也大部分停留在教育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的做法之上。该做法在促进高等教育改革质量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阻碍其继续发展的因素。创新认定制度,加强高等教育机构与第三者评审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些尴尬局面,加强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和国际社会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如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已提上日程,教育改革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制度不仅对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鹏.日本的“大学结构改革”:进展、背景及意义[J].复旦教育论坛,2003,(2):62-70.
篇5
一、基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检察机关检委会专职委员的选任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程序
目前,各级检察机关检委会专职委员的选任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程序,选任机制不合理、任职期限不明确、考核考评机制不健全,操作起来随意性较大。各地基层检察机关在检委会专职委员的选任上普遍行政色彩浓厚,论资排辈的现象较为严重,许多基层院都存在因人而设的现象,甚至还有个别地方党委直接任命人选到地方检察院担任检委会专职委员的情况。由于基层检察院党政副职的领导职数较少,使得检委会专职委员一职更多的虚化成为一种政治待遇。同时,检委会委员(包括专职委员)任期“终身制”的现象在基层检察院普遍存在。一旦担任了检察委员会委员职务,一般会形成事实上的检察委员会委员职务终身制,这种只进不出的办法,一定程度上影响检察委员会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另外,由于没有健全、科学的考核考评机制,部分专业水平不强的委员长期占据着专职委员的位置,也严重影响了检察委员会的议事议案质量。
(二)检委会专职委员决策和监督功能体现不明晰
在工作性质上,专职委员是服务并服从于检察长和检委会,其应直接受检察长和检委会的领导,独立进行工作,直接对检察长和检委会负责。在实践中,各地基层检察机关或多或少存在专职委员“不专职”的现象。部分基层检察院由于人员紧张,办案任务重、压力大,专职委员往往未能专人专职,通常还兼任重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有的基层院基于工作安排,虽然名义上配备了专职委员,但专职委员名不符实,其并非主要履行检委会专职委员的工作,而是被单位用于其他方面的工作上,比如直接受分管业务部门的副检察长领导,协助其抓队伍建设、管理业务工作等。更有甚者,为服从地方党委的安排,有的基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长期被抽调到外单位工作,根本未能发挥“专职”的作用。
(三)职权行使不完整,议事、议案比例失衡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的主要职责应包括议案审查(包括实体及程序性审查)、提供业务指导及法理咨询、进行专题研究和论证、对重点案件(如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进行督查等方面;其享有的权利应包括案件听证权、决定表决权、案卷查阅权、议案提出权、沟通协调权及列席同级法院审判委员会的权利等等。目前大多数基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履行职责主要集中在日常检委会议案审查上,其他职责履行的较少。专职委员自身大多也存在“重议案、轻议事”的工作思路。有的单位则把专职委员的职责主要定格在检委会研究案件的会前案件审查工作上,导致专职委员忙于复杂的案件审查工作,以致忽略了其他重大检察业务事项。虽然案件审查权是专职委员的核心权利,但单一的履职方式,势必会大大限制检委会专职委员制度功能的实现。
高检院新出台《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第十八条作出明确规定“在主持人的组织下,检察委员会委员应当对议题发表意见,按照专职委员第一发言的顺序发表意见”。在议案表决上,专职委员的作用不是简单增加一票普通检察官对议案的表决权,而是在检委会决策的过程中用其专业所长引入法律和理论的咨询机制,为检委会决策最大限度地增加理性因素,防止和克服以凭经验办事、靠领导“拍板”定案的积弊。实践中,部分基层检察机关检委会专职委员在讨论案件时基于种种因素不仅没有先行发表意见,反而仅充当“应声委员”的角色,其因害怕承担责任,发表意见时盲目同意大多数委员的观点;还有一些年龄较大的专职委员仅形式上参与议案,不发表个人观点。这些现象均有悖专职委员须坚持决策、建议、意见科学性、客观性的工作原则。
二、完善基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工作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规范选任机制,推行“任期制”,建立配套的考核考评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1.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基层检察机关应主动向当地党委汇报,阐明配备检委会专职委员的根本目的,特别要重点说明这一职位对法律专业知识和检察业务实践的特殊要求以积极争取当地党委的大力支持。
2.引入竞争择优机制、规范选任制度。基层院选拔时应引入竞争机制,本着公开考试、公正考核、公平竞争的原则,考试内容上应围绕基层检察院检委会的工作特点展开,突出专业化标准和要求,同时要杜绝从解决待遇的角度出发考虑安排人选,行政职务要服从业务能力。即使在检委会专职委员名额已满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拔部分经验丰富的检察员列席检委会会议,发表意见并作为决策参考。
3.打破检委会专职委员的“终身制”,实行“任期制”。专职委员的任职期限可与检察长任期相同,随检察长换届而换届,届时重新考察;或可结合工作需要直接规定专职委员每届任期为3-5年以避免专职委员的终身制。
4.建立配套的考核考评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应根据专职委员的履职情况严格考核,可采取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不能胜任岗位的专职委员,应当及时调整;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责任追究制度,改变个别专职委员怠于履职的问题,从而扭转“集体意见集体不负责”的不良局面。
(二)明确定位、全面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一是基层检察院虽然检察工作日趋繁重,但要保证检委会专职委员的专人专职专责,以发挥其“专才”作用。二是专职委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能力。在检委会专职委员相关配套制度有待完备的情况下,专职委员不能有“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应化被动为主动,应当清楚认识到自己所担负职责的重要性,积极发挥自身地位“超脱性”的优势。三是专职委员要恪尽职守,全面履行职责。针对目前基层院检委会专职委员职责行使不完整、不充分的现状,专职委员应以检委会工作为核心,全面履行好各项职责。例如在议案审查和议案表决上,专职委员对每一个议案都要先进行程序和实体两方面的审查,再向检察长提出书面法律政策意见,在检委会开会讨论决定案件时,应按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的明确规定先行提出处理意见供与会者参考。再如专职委员应积极行使沟通协调权,一方面加强与检委会其他委员和院内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的横向沟通,另一方面加强纵向沟通,对院内分歧较大的案件可主动与上级检察院沟通,征询上级院的意见。
(三)规范检委会专职委员的工作程序
因检委会专职委员是近几年来检察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其相关工作流程尚未被纳入我院的上述体系文件中,但基于检委会专职委员地位的独立性和职能的专门性,其相关的工作程序应被具体化、流程化、规范化并纳入上述体系文件从而使专职委员的工作有章可循。笔者认为,可从检委会“会前、会中、会后”三个环节出发,针对案件审查、议案表决等各个工作流程作出科学、详细的规定,以提高专职委员的工作绩效,使检委会专职委员这个新生事物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完善相关保障机制,使专职委员能全面履行工作职责
基层院要切实保障检委会专职委员各项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工作权利,如阅卷权、参会权、列席权等等,积极为专职委员提供并创造必要的工作便利条件和物质保障,使其能够在一个宽松、支持的工作氛围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能够心无旁骛地履行工作职责,从而全面发挥其“程序过滤、实体把关、督办落实、总结指导”的综合业务职能。
参考文献:
[1]王桂五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2]王同庆,刘学佩.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李跃.提高检察委员会效能的几点思考.江苏法制报.2010年2月1日.第006版.
[4]向伶俐.专职检委会委员制度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篇6
关键词:信贷审查委员会;信贷工作;作用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审查工作风险大,业务繁重。从事审查工作人员要业务精,工作细心,态度严谨,责任心强,无私心杂念,如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差错和风险。因此,要使审贷工作减少差错,杜绝风险,除了对审查人员严格要求外,进一步加强“审贷委”工作也很重要。现就如何加强“审贷委”在审贷工作中的作用浅述如下。
1.精选委员
根据《审贷委员会》工作制度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审贷委”是为行长贷款决策作参谋的临时机构,由主任、副主任及委员组成,主任、副主任通常由行长、信贷主管行长担任,委员由信贷、计划、法律、稽核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秘书处,并由信贷部门成立贷款审查小组。而“审贷委”的决策机制是否完善和决策是否正确是决定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混业经营受到严格限制的环境下,贷款质量和市场份额构成了衡量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主要标准。因此。委员成员综合素质很重要。组成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全面的业务知识、及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工作经验,且必须具有审贷资格,使“审贷委”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专家组。
2.加强培训
“审贷委”委员尽管都是高层领导,但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就要定期加强培训,更新思想,提高业务。不但要加强业务的学习,更要加强制度与法律的学习。因为对制度与法律无知会导至审批志决策的失误。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更好的运用规章制度的法律法规办事,才能避免审贷操作的风险,减少和杜绝审贷工作的失误,才能确保“审贷委”决策机制的完善和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加强委员的定期培训是保证审贷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3.修定制度
在审贷过程中,合理的程序是保证审贷工作的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确保审贷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是规范程序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如预审制度、例会制度、会签制度,监测制度、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等。这样可以使审贷工作做到会前准备充足,会后及时监测,把各种风险防范到最低限度。而且要不断总结经验,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发现不合理的、难以操作的条文,要随时进行修定,使制度不断完善,并使之更合理,更便于执行,更有约束力。
4.严格考核
对成员要定期考核,不合格的应当及时解聘。完善“审贷委”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首先,要明确责任,“审贷委”要重点审查贷款的依法合规性,在素的完整性及程序的规范性。其次,要制定科学的责任考核和追究办法,形成量化的考核指颂逑怠6ㄆ诠布考核情况,分清责任大小和性质。制定激励机制,加大经济奖励力度,予以奖惩。由此引入审贷决策成员的竞争机制,并通过兑现奖惩,增强成员的责任意识,进一步促进审贷水平的提高。
篇7
【关键词】 财经岗位 审计 履责
一、财经岗位人员履责审计的涵义
财经岗位人员履责审计,是指审计部门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依照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财经岗位人员任职期间所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实施的审计监督。
对这一概念可以理解如下:财经岗位人员履责审计的主体和其他审计类型相同,都是各级审计部门;审计的客体是担负经费物资计划、分配和使用管理的非领导职务人员;审计的主要内容是财经岗位人员任职期间在其职权范围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审计的目标是加强经费物资使用管理,提高经费物资使用效益,监督财经岗位人员更好地履职尽责,对财经岗位人员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
二、财经岗位人员履责审计的重要性
1、加强经费使用管理的需要
随着国家建设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未来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审计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适应新情况、新变化,才能继续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管理工作。近年来,国家经济投入逐年加大,财经岗位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能作用日益突显,但对其履责的监督管理却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财经岗位人员不作为、不尽责行为越来越多,甚至触犯法律法规,给经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对此,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来规范财经岗位人员的履责行为。实施财经岗位人员履责审计,可以督促相关人员更好地履职尽责,提高综合能力素质,从而达到加强经费使用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目的。
2、监督财经岗位人员正确用权的需要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国家经济投入不断加大,经费被逐级分配到各级单位使用管理。财经岗位人员普遍担负着经费物资的计划、分配、使用管理等职责,拥有着非常重要的建议权和执行权。这类人员管理使用的经费物资越来越多,权力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重,但与之相配套的监督管理机制却尚未建全完善。随着财经岗位人员手中权力的日益膨胀及思想防线的松动,出现了利用权力搞权钱交易、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等现象。近年来,多起经济案件的发生证实了这一点。由此可见,针对财经岗位人员建立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非常必要。实施财经岗位人员履责审计,是加强财经岗位人员监督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手段,通过审计监督可以起到预警监督作用,达到促使财经岗位人员正确用权的目标。
3、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需要
胡主席强调指出,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防止腐败更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抓好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是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努力建立教育、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可见,审计监督在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最后一道“关口”,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通过财经岗位人员履责审计,可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审计监督体系,达到健全优化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目标。
三、实施财经岗位人员履责审计的对策思路
作为一项探索性的审计监督制度,如何在实践工作中很好地组织实施是研究的关键。对此,本文从履责审计的组织领导、对象选取、重点内容等方面,探讨了实施财经岗位人员履责审计的对策思路。
1、强化审计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财经岗位人员履责审计组织机构,加强履责审计组织领导,是财经岗位人员履责审计有力开展的坚强后盾,也是确保履责审计工作取得切实成效的重要保证。
(1)确立履责审计组织机构。建立履责审计组织机构是强化履责审计的组织保证。由于履责审计工作的综合性和审计过程的复杂性,必须建立专门的履责审计组织机构来领导、组织、计划、协调和实施审计工作。目前,我国已相应建立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组织机构,鉴于在人员组成、机构设置方面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组织机构的共同之处,建议履责审计不单独设立组织机构,可依托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组织机构完成工作,并明确履责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强化对履责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
(2)坚持党委统领履责审计工作。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是搞好履责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党委统领履责审计工作,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履责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必须由单位分管领导担任组长;二是年度履责审计工作计划和审计对象的选定,须经履责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后,报本级党委审批确定;三是实施履责审计必须由分管领导直接带领组织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组要及时向本级党委汇报有关情况;四是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要经本级党委研究审定;五是履责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应向本级党委报告年度履责审计工作情况。
2、确定审计重点对象
目前,审计工作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只有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选取审计对象,才能切实提高履责审计的质量成效。
(1)选取分管经费物资数额较大的审计对象。分管经费物资数额较多的财经岗位人员,权力较集中,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所涉及的经费物资数额较大,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严重。另外,此类人员拥有的职权通常较大,较易成为被拉拢腐蚀的对象。因此,按照审计工作重要性原则,在选取履责审计对象时,应当优先选择长期分管经费物资数额较多的财经岗位人员,以增强履责审计的针对性和效益性。
(2)选取任现职时间较长的审计对象。任现职时间较长的财经岗位人员,对于本职业务工作已比较熟悉,工作热情难免有所下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所减弱,随之带来工作标准和成效降低。另外,财经岗位人员在同一个岗位工作时间较长,对周围环境较熟悉,如果缺少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出现行为的可能性较大,较易成为不法分子寻租的对象。因此,应当把任现职时间满三年以上的财经岗位人员作为重点审计对象。通过审计强化对被审计人员的监督管理,起到鞭策和警示作用,促使被审计人员在同一个岗位上更好的履职尽责。
(3)选取负责专项工作任务的审计对象。专项工作任务具有时间紧、任务急、标准高的特点。由于专项工作任务属于阶段性工作任务,专项经费的使用对于专项工作任务以外的事业任务影响不明显,容易隐藏漏洞,不易通过常规审计发现。因此,审计部门有必要把时间紧、经费投入多的专项工作任务纳入履责审计的视野范畴,把分管专项工作任务经费的财经岗位人员作为履责审计对象的重要方面。对于已完成的专项工作任务,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需要,有选择的安排履责审计。
(4)选取群众有不良经济反映的审计对象。经济领域的舞弊现象种类繁多,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仅靠审计部门常规审计发现的问题十分有限。各级审计部门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发现违规违纪行为。群众的不良经济反映就是审计部门获取不良经济情况的重要渠道,是选取履责审计对象的重要依据。在选取有群众不良经济反映的审计对象时,审计部门应当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确定审计对象,切不可盲目采取审计行动,对他人造成消极影响。
3、把握审计重点内容
财经岗位人员履责审计的重点是考查被审计人员任现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履责审计的内容一定要贴近和能够反映出被审计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
(1)财经法规制度落实情况。一是掌握国家财经法规制度情况。主要审查被审计人员学习相关领域财经法规制度是否及时经常,是否熟练掌握与本职业务相关的国家财经政策法规,理解财经法规制度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是否与上级的政策精神相符、相一致。二是完善财物管理配套规章制度情况。主要审查被审计人员在分管经费物资范围内,有无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统一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财物管理配套制度和措施,分管经费使用审批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经费物资使用管理是否存在制度隐患或漏洞。三是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制度情况。主要审查被审计人员是否严格落实国家财经政策法规、行业规章和本级各项配套措施,是否存在违反政策法规搞变通、执行不严、搞土政策等问题,有无落实不严、执行不力等问题。
(2)经费物资使用管理情况。一是分管经费预算编制情况。主要审查被审计人员编制的分管经费预算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党委经费决策意图和年度工作计划;各项经费投向投量是否准确,保障重点是否突出,预算编制依据是否充分;大额预算项目是否经过研究论证,预算内容是否合理完整,有无虚列预算项目、扩大开支规模等行为;预算审批程序是否规范,有无未经批准擅自调整、私自变更预算等行为。二是分管经费预算执行情况。主要审查被审计人员是否严格执行分管经费预算,是否存在擅自调整、私自改变预算项目、内容、经费标准、数量等问题;被审计人员对下资金拨付是否及时足额,有无不按进度拨付、拖欠经费、克扣经费、不落实经费等问题;年中分管经费预算调整是否合情合理,审批手续是否规范,是否存在随意调整预算情况。三是留用经费使用管理情况。主要审查本级分管留用经费使用管理是否严格规范,被审计人员承办的各项经济业务是否存在审批手续不全、依据不充分、程序不规范或越权、越职办事等问题;重点关注物资集中采购、招投标、合同签订、大额经费支付、行政消耗性经费开支等经济业务的审查,突出对各类经济业务细节和过程的详查。
(3)事业任务完成情况。一是通过查看年度工作计划安排,查阅任务完成相关资料,审查审计对象是否完成年度确立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是否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拖欠、积压和隐瞒未完成工作等情况。二是通过查看单项工作计划安排、完成时限,审查审计对象是否按照预定的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有无拖拉、怠慢、渎职等情况,影响了整体工作进展。三是通过查阅工作情况报告、成果鉴定,以及实地考察了解等方式,审查各项事业任务完成质量情况,是否实现预期目标或效果,质量成效是否明显,是否存在打折扣、降低标准、应付了事等情况,已完成各项事业任务是否存在不良反映。
篇8
一、评定范围
全县各类企业中建立正式劳动关系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在职在岗人员,符合有关条件,均可申报评定相应的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经济、会计、统计、审计、计算机软件、翻译等“以考代评”系列除外)。
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中直接从事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符合有关条件的,也可参加乡镇企业工程系列初级职务资格的评审,但评审的任职资格只在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范围内有效。
二、推荐评审的条件
申报晋升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理论和业务能力,任职期限内各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继续教育学习达到规定学分;学历、任职年限和专业工作年限达到规定条件。
(一)继续教育条件
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内每年的继续教育学习须达到20学分。
(二)学历条件
国家正规院校、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中央和省委党校、省干部教育领导小组等颁发的毕业文凭且专业对口的,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视为有效学历。不具备规定学历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必须是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其专业工作年限条件要适当从严。
(三)任职年限、专业工作年限条件
晋升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任职年限和专业工作年限必须同时达到规定年限,具体规定见表一。晋升乡镇企业工程系列初级职务任职年限和专业工作年限见表二。
三、推荐评审的程序
为最大限度地方便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实行“随时申报、集中受理、分批评审”的办法,即:符合条件的个人向单位申报,单位审查合格的,申报材料不再分系列呈报各主管部门,可随时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受理人数,分类、分批提交相应的系列主管部门组织评审。乡镇企业工程系列初级仍由县中小企业办公室受理材料并组织评审。当年度的最后申报、评审时间按市里的要求执行。具体推荐程序是:
(一)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申请,填报有关评审材料并提供有关证件。
(二)用人单位对申报人员的申报材料进行认真核实,重点审查其申报材料、证书和证明等是否真实、齐全,内容格式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三)用人单位组织填写《推荐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六公开”监督卡》,同时将审查核实并经相关人员签字和单位盖章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按规定进行张贴公示。
(四)公示期结束后无异议的,用人单位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及《评审简表》中的“单位(核实)意见”栏内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负责人签字后,将评审材料呈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县中小企业办公室。
四、推荐评审人员需申报的材料
1、《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1份;
2、《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一式3份(不得复印);
3、《评审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情况一览表》初级15份(其中原件3份);
4、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成绩的业务工作总结1份,其它代表性著作、论文、作品等(不得超过三件)原件;
5、成果及奖励证书原件;
6、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聘任书原件;
7、原低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
8、《推荐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六公开”监督卡》1份;
9、继续教育证书(附任期内各年度的培训结业证书或其有效材料原件)。
有关表格可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下载。
五、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按期定职
对国家教委承认的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不含“五大”毕业生),见习期满并考核合格,可直接确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体规定是:中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可确定“员级”职务;大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二年,经考核合格,可确定“助级”职务;大本毕业,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可确定“助级”职务。
对于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不能进行按期定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且符合任职条件的,可根据情况参加评审,由相应评委会评审确定任职资格。
定职时,单位要对符合定职条件人员的政治表现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水平、成绩等进行全面考核;经考核合格者,填写《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单位将考核意见填入《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盖章后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上报审批时须同时提报以下材料:
1、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加盖单位公章的毕业生就业分配介绍信和转正定级审批表复印件;
3、任期内的继续教育结业证书。
六、县外调入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确认
从县外或条条管理单位中调入的专业技术人员,已经在原单位评定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调入后未被确认的,均需办理确认手续。
需确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要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填写《确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盖章后,连同工作调动介绍信、原《专业技术职务呈(申)报表》、任职资格证书原件、聘任书原件、毕业证书原件及其它专业技术档案一块报<,/SPAN>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确认手续。
七、有关费用的收取
篇9
行政部下月工作计划1一 行政
1. 完善员工入职档案.严把新员工入职信息,新员工身份证必须上传.确保入职员工的身份
2. 全方位展开招聘工作.把各部门后备储蓄人员建立起来
3. 建立完善各部门员工量化考核机制.并做好每日的员工量化.按照量化规章制度严抓员工工作与行为规范
4. 计划9月份的员工培训工作抓紧新员工的培训以及团队意识与凝聚力的培养 做好员工活动
5. 每日加强巡楼查房力度。在严抓员工工作不作为的同时掌控各包间的房态.和每次客诉情况.并做好记录
6. 计划9月份逐步整顿员工的各项工作。第一周拿出卫生标准并落实严抓员工的班前卫生以及客离卫生的打扫 和开源节流。第二周主抓酒水知识理论.让每个员工都能熟记公司的房型价格以及酒水。第三周礼节礼貌.站岗站位以及公主的包间服务。第四周全面配合公关部的整顿 ,严抓公关素质.3降低因公关引起的客诉。
7. 严格考勤机制,掌握每天各部门的出勤人数,保证每天各部门员工的出勤率。
8. 做好员工的心理沟通交流,把员工的热情与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后勤
1. 每星期统计各部门物资 加强各部门物资的管控.杜绝部门员工浪费情况.防止物资非正常流失。
2.每3天工程问题统计一次 能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
3.每天下午带领工程部检修各包间设备。确保晚上营业期间包间的正常使用。
三.保安部
1.9月份全力整顿保安部.招收有能力的安保人员.对保安部人员进行更换。
2.计划保安部的培训工作抓紧培养保安的突发事件处理 消防知识 等各项能力。
3.加强上客高峰期保安的巡查力度.随时记录进出车辆的车牌号以及警惕公司周边可疑人员。
4.指挥好车辆避免客人酒后划车。雨天给客人打雨伞 体现公司的服务水准
5.保持人员在位 上班时间严禁员工私自外出.
6.保持警惕性 保证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到位。
7.加强夜班保安的巡查力度.严格杜绝夜班保安在上班时睡觉,保证夜间公司的消防安全并每半小时巡查一遍,严禁下班员工在公司逗留。
xx.7.26
行政部下月工作计划27月份主要围绕公司的经营方针、目标开展工作,紧跟公司各项部署。现将7月份工作情况做接如下总结。
行政工作可以分为三方面:
一、 人事治理方面
1、 根据市公司人员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合理的招聘一批员工
2、 较好的完成各部门人员的入职、转正、离职、调岗等人事审批工作,并及时上报;
3、 规范了各部门的人事档案并建立的员工电子档,严格审查全体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的一律补起档案
4、 强化内部治理和考核;完善员工绩效考核办法,为每个员工建立绩效考核治理方案;
5、 岗位职责:对各岗位员工进行了明确分工,使每位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6、 与领导的沟通
二、 行政工作方面
1、 成功组织公司的第一次员工培训,根据工作情况的需要,拟定了长期进行培训工作计划
2、 采购日常办公用品,使员工的工作顺利进行
3、 和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沟通工作,以使公司对外工作通畅
4、 对内严格审查办公用品的领用和使用情况,并做好物品的领用登记,合理的采购办公用品
5、 严格控制各项办公费用的开支,以节约降低成本为第一原则
6、 做好公司各部门的后勤治理保障工作:食宿安排、酒店预订等,及时、主动的完成日常治理工作中的各项工作
三、 公司治理运作方面
1、 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公司相关制度,制定相应的治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寻,为强化内部治理提供了保证。行政部出台了《档案管理》,并制定《卫生轮值班制》规章制度,通过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
2、 逐步完善公司清洁监督机制,加强了对员工的监督治理力度。
7月工作尚存不足之处:
1、 作为公司的综合治理部门,在对各部门的治理、协调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人员纪律的检查力度还不够
2、 对内的监督治理如清洁卫生的检查力度不够
篇10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市七届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市委市政府和局党组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担当、强化服务效能,主动作为、精准履职,为加快建成“三市三区”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突出“精、准、细、实、快”五字要求,主动介入,精准服务。强化“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形象在一线树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服务、提升效能,着力解决项目(企业)用地在规划选址、用地报批、土地出让、登记发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项目(企业)加快建设、健康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推行流程管理,明确职责分工。
1.强化首站意识。突出国土资源所首站责任,充分发挥国土资源所服务前哨作用,强化国土资源所管理职能。各国土资源所对辖区内在建项目(企业)用地进行清理、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台账,全程跟踪管理。对项目(企业)异地落户的以土地所在地国土资源所为主导,统一负责管理服务。
2.细化工作职责。精分、细化用地各阶段服务流程30项,建立《市国土资源局项目(企业)建设用地服务进度流程表》,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职责分工。规划科负责填写项目(企业)基本情况及规划审查情况;征地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填写征地报批情况;收储中心负责填写供地实施情况;利用科负责填写供地审批情况;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填写登记发证、抵押和注销登记情况。各部门各单位最先接受项目(企业)咨询的人为首问负责人,首问负责人应一次性告知项目(企业)用地办理流程,解释相关政策,全程引导项目(企业)到相关科室办理。
3.加强协作共享。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项目(企业)用地办理情况,加强信息互通、协作共享。实时更新《市国土资源局项目(企业)建设用地服务进度流程表》、工作台账和专用信息平台,挂图作战,预警提醒,全程即时管理,精准服务。
(二)实行专班负责,确保精准履职。
1.强化首长意识。实行一个项目(企业)一个专班,突出服务专班组长首位负责制。各服务专班组长为项目(企业)用地服务主要负责人,强化内部督办、外部协调、抓好落实。
2.发挥专班作用。各服务专班人员每月至少一次到所联系项目(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和跟踪服务。各服务专班要精准掌握、精确了解项目(企业)生产、经营、规划、用地等方面综合情况。对项目(企业)反映的用地问题要及时研究、认真分析,共谋对策,确保项目(企业)建设和发展不因用地问题受阻。对项目(企业)提出的用地相关问题要主动介入,协助办理。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填写《市国土资源局精准履职务实尽责活动交办单》,经服务专班组长审签后及时交相关单位承办。
3.强化工作措施。服务专班一对一联系项目(企业),实行“一个专班、一本台账、一站服务、一抓到底”的工作方式。工作中要注重痕迹管理,建立工作专档。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月查季访和预警提醒制度,重点检查督查是否到项目(企业)深入调查研究,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及时解决。执行月度会商会制度,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组织服务专班、相关承办单位,召开精准履职月度会商会。会商会采取局长督办、点名汇报、集中研究的方式进行。各承办单位对会商会交办的问题要确定专人限时办理,对规定时限内不能办结的要详细说明情况,并将承办情况报服务专班及时向项目(企业)反馈。
(三)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深化服务。
1.建立专班服务项目(企业)用地优进劣退制度。将上级重点关注的、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和保障服务民生的用地项目(企业)纳入专班服务对象。所有项目(企业)安排专人负责,重点项目(企业)安排骨干力量负责。对因项目(企业)自身原因造成项目无法实施的、因政策原因确实无法办理的不再纳入专班服务。
2.建立专班服务项目(企业)用地容缺受理制度。对纳入精准履职专班服务的优质项目(企业),受理用地时,在主要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用地申请、企业资质等其它相关材料欠缺的情况下,允许其在承诺期限内补齐,由相应单位先行受理,并启动审查程序,切实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
3.建立专班服务项目(企业)用地对等责任追究制度。对服务专班工作敷衍塞责简单应付的、调查研究走马观花不深入的,要追究服务专班责任;对承办事项相互推诿久拖不结的、因工作不力造成绩效考核扣分的,要追究承办单位和分管领导责任。各单位要认真履职,确保工作落实。局纪检监察室年终对各服务专班、承办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将工作实绩与绩效考核挂钩。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局党组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国土资源所、局属相关单位、机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用地服务精准履职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征地管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活动的协调和推进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