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审查细则范文

时间:2024-03-05 18:1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产品审查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产品审查细则

篇1

最新速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企业申请使用粮食、畜禽肉、水产品、果蔬等为主要原料,采用热加工后快速冷却工艺生产,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者预先定量制作在密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中,并在低温条件下贮存、运输及销售的提供给消费者的经加热后可直接食用的冷链食品(包括主食菜肴类、其他类)。

已纳入餐饮服务环节管理的盒饭不适用本细则。

冷链食品的申证单元为1个,其产品类别编号按其他食品类别进行编制。生产许可要注明相应的产品品种,即其他食品[冷链食品(主食菜肴类、其他类)]。生产许可证附页须注明获得许可生产的冷链食品包括主食菜肴类、其他类的具体品种明细。

本细则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仅有包装场地、工序、设备,没有完整生产工艺条件的,不予生产许可。

二、生产许可条件审查

(一)管理制度审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的规定,对企业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审核。主要审核以下内容: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主要生产原料管理制度,原辅料采购制度,技术标准、工艺文件及记录管理制度,过程管理制度,检验管理制度,产品防护管理制度,物料储存和分发制度,人员管理制度,运输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产品追溯及召回制度、产品留样制度、企业食品安全风险自查制度、问题报告制度等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二)场所核查

按照《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执行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对照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现场核查以下场所要求。

1. 企业厂房选址和设计、内部建筑结构、辅助生产设施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要求总使用面积应不少于4000平方米。

2. 有与企业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车间和辅助设施。

生产车间一般包括原料处理车间(清洗区、解冻区、切配区、洗蛋间等)、原料贮存间、热加工车间、冷却车间、内包车间、外包车间、工器具清洗间(用于清洗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等,辅助设施包括检验室、原辅料仓库(冷冻库、冷藏库、常温库等)、包材仓库、成品冷库等,生产车间和辅助设施使用面积不少于20xx平方米。

原料处理车间应分别设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食品原料的清洗槽和加工台案,清洗槽和加工台案的数量或容量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并应明确标识。

3. 生产车间和辅助设施的设置应按生产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有序而合理布局。

应根据生产流程、生产操作需要和清洁度的要求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污染。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顺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冷却间、内包装车间及外包车间应有温度控制及监控设施。

4.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

生产区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油烟、排水等条件,有低温要求的加工场所应配有降温设施,生产区应配有排污、杀菌、防蝇、防虫、防鼠等设施。

5. 车间内应区分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区域的划分要明确,且应相互分隔,并有显著标识加以区分。

清洁作业区,即清洁要求高的作业区域,包括内包车间、冷却车间等场所。准清洁作业区,即清洁要求次于清洁作业区的作业区域,包括热加工车间、工用具保洁车间等。一般作业区,即清洁度要求低于准清洁作业区的作业区域,包括原料加工车间、外包装间、工用具清洗消毒场所、原料贮存场所等。

6. 企业应定期对清洁作业区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每年应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查。清洁作业区内部隔断、地面应采用符合生产卫生要求的材料制作;空气应进行杀菌消毒或净化处理。日常运行中,清洁作业区的空气洁净度检测和监测按照下表进行。

冷链食品生产清洁作业区动态标准控制表

7. 企业应保证全程冷链条件,包括冷藏贮存、冷藏运输、冷藏销售条件。

(三)设备核查

应核查《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中申报生产能力和企业拥有的生产设备数量、参数的适应程度。

1.必备的生产设备(根据生产工艺需求)

(1)原料清洗消毒设备(如清洗槽、洗菜机、去皮机等)

(2) 解冻设施 (如化冻设施等)

(3)切配设备(如切菜机、切肉机、绞肉机、切丝机、切丁机等)

(4)熟制设备(如炊饭设备、炒锅、蒸汽夹层锅、焯烫机、油炸机、烧烤机、蒸箱等)

(5)速冷设备(如真空冷却设备、速冷库等,并配有温度指示装置)

(6)热力消毒设备、灭菌设备(如针对加工器具消毒柜等)

(7)包装设备(包装机、计量称重设备、与包装设备联动的自动打码机等)

(8)金属探测器。

2. 必备的检验设备

检验设备的数量应与企业生产能力相适应。应审查企业提交的检验设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书面报告。配备与检验能力和工作量相适宜的仪器设备,检验仪器设备和检验用计量器具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进行校验。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包括:1、分析天平(0.1mg);2、天平(0.1g);3、灭菌锅;4、微生物培养箱;5、显微镜;6、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7、干燥箱; 8、滴定管;9、水浴锅等。

(四)设备布局、基本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

1. 设备布局

设备的布局应当符合工艺的需要。

2. 基本工艺流程

原料摘洗(解冻)切配熟制、调理(灭菌)速冷降温包装成品(金属检测)贮存冷链运输及销售

3. 关键控制环节

(1)原料采购、处理:符合接收标准,剔除不可食部分;

(2)解冻:温度的控制;

(3)调理热加工:加热时间、中心温度控制;

(4)快速冷却:时间、温度控制,确保食品烧熟后在短时间内将其中心温度降至

(5)包装、冷藏、运输及销售:温度控制,确保食品在10℃的条件下进行贮存、运输、陈列和销售。

(6)食品添加剂使用品种及添加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2760的规定。

速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三、产品相关标准

SB/T10648《冷藏调制食品》、SB/T10652《米饭、米粥、米粉制品》、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99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相关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经备案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四、标签和标志、包装、贮存、运输、销售

冷链食品的标签应符合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GB 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

冷链食品的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相关规定。

冷链食品的包装容器及其材料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销售的包装应完整、不易散包。

冷链食品贮存冷藏库库温应在0℃~10℃范围内。冷链食品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异味,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运。冷链运输车应具有温度监控设备,且温度应保持在0℃~10℃。

冷链食品应在温度0℃~10℃范围内冷藏柜陈列,不应裸露销售。

五、保质期

(一)冷链食品的保质期依企业标准执行,保质期限一般为24小时至48小时。企业在取得充分、可靠、科学的食品安全依据,以及第三方产品保质期测试实验合格的基础上,自行确定保质期。

(二)保质期限起始时间从产品包装结束起计算,要求精确到小时、分钟。

六、检验项目

冷链食品检验项目至少应包括:感官、净含量、标签、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致病菌、过氧化值、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

出厂检验项目按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进行检验,至少包括:感官、净含量、标签等。

企业应对每批产品进行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过氧化值(油炸类食品)等项目检测;每日至少对1批次产品进行致病菌项目检测;每月至少对2批次产品进行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项目检测。

冷链食品型式检验按该产品执行的标准进行全项检验。企业每年至少进行2次型式检验。

企业可以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产品进行检测,但应保持检测结果准确。企业使用的快速检测方法及设备应定期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比对或者验证。快速检测结果呈阳性时,应使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复检(致病菌可委托检验)。

七、抽样方法

根据企业申请发证产品的品种(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食品原料),每个品种均应抽取进行发证检验。抽样单上按该产品的具体名称填写。

在企业的成品库内随机抽取发证检验样品。所抽样品须为同一批次保质期内的产品,抽样基数不得少于200个最小包装,随机抽取20个最小包装。样品分成2份。1份检验,1份备查。样品确认无误后,由抽样人员与被抽查单位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当场封存样品,并加贴封条,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及抽样日期。样品应注意冷藏保存。

八、其他要求

本类产品不允许分装,不允许实施委托加工行为。

速冻食品生产发展状况速冻食品是指以米、面、杂粮等为主要原料,以肉类、蔬菜等为辅料,经加工制成各类烹制或未烹制的主食品后,立即采用速冻工艺制成并可以在冻结条件下运输储存及销售的各类主食品,如速冻包子、速冻饺子、速冻汤圆、速冻馒头、花卷、春卷等。

《20xx-20xx年中国速冻食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水饺、汤圆、面点、粽子、馄饨,是目前速冻市场的前五强,其中水饺约占整个速冻食品销售额的50%以上,汤圆约占据20%的市场份额,面点、粽子、馄饨、春卷及地方特色小吃等约占的30%左右。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速冻行业迅速成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产量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成为食品行业中的新星。经过20xx年之前的价格战洗牌,目前速冻食品行业已经形成以三全、思念、龙凤和湾仔码头为领军的品牌阵营,速冻食品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20xx年,我国速冻食品行业经过激烈的兼并重组,企业数量大量减少,从20xx年的342家减少到20xx年234家,但是行业总体效益得到了提高,产销规模扩大,利润总额增长,行业整体发展情况较好。20xx年第一季度,行业企业数目有所增加,从234家增加到259家。前瞻网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36亿元,同比增长21.28%;20xx年第一季度,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3亿元,同比增长14.84%。20xx年到20xx年间,行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2.13%,整体上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篇2

论文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动物福利的出现无疑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设置动物福利壁垒来对国际贸易施加影响。文章对动物福利壁垒的主要特征以及对我国出口状况和潜在的贸易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动物福利”(AnimalWelfare)正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条新的“流行语”。在国际上,动物福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贸易议题。动物福利的出现,一方面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国家间的经济水平、教育文化和道德标准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动物福利的出现无疑就构成了一道新的贸易壁垒——动物福利壁垒。动物福利潜在的贸易壁垒作用不可忽视,如果不给予足够重视,我国相关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将会遭遇巨大障碍。

一、动物福利的起源与发展

动物福利活动最初是由一些关心动物福利的民间人士和动物保护团体倡导并发展起来的。在18世纪末,英国功利主义哲学JeremyBentham首先提到动物的福利问题,认为动物福利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动物也能感受到痛苦。1822年,理查德·马丁(Martin)提出“反对虐待以及不恰当地对待牛的行为”的法案(即《马丁法案》)在英国国会获得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法国也在1850年通过了反对虐待动物的相关法案。1866年由美国外交官亨利·伯格(HenryBergh)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动物福利组织——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ASP—CA),并推动纽约州通过了美国的第一个动物福利法:《反虐待法》。其后的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动物福利保护法规。这些法规都是在道德伦理方面强调我们应该对动物权利的保护。

20世纪60年代后,因为西方国家农业的发展已经满足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公众开始转而关注生产活动中对动物福利的影响。1965年的英国政府发表的“BrambellRepo~”报告就是公众对动物福利关注的集中反映。其后,各国学者纷纷研究动物福利间题:Moberg(1987)和Barnett(1987)认为生理指标应该在评估动物福利上起主要作用;Mcglone(1993)同样认为生理指标优于行为指标,因为它们更客观而且更少一些人为倾向性;Duncan(1993,1996)建议动物福利应该和动物感受而不是它们的生理或别的指标相联系。

目前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动物有“五项基本福利”:(1)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与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2)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3)为动物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4)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宰杀过程),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5)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正常的习性。比如,对猪的动物福利国际法规规定:猪在运输途中必须保持运输车的清洁,要按时喂食和供水,运输时间超过8小时就要休息;在宰杀时,应当使用高压电快速击中致命部位,使其在很短时间内失去知觉,以减少宰杀的痛苦,并且必须隔离屠宰,以防被其他猪看到而产生恐惧感。不少欧美国家要求供货方必须能提供畜、禽或水产品在饲养、运输、宰杀过程中没有受到虐待的证明才准许进口。

二、动物福利壁垒的实施特点

(一)合理合法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把动物仅仅当作人生存的资源发展到保护动物最后提升到了福利保护的地位,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观念的进步。于是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订动物福利法规。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对食品的安全与卫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世贸组织又规定允许成员方采用“为保障人民、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的措施”。因此,利用动物福利名义设置贸易壁垒,不仅穿上了符合进口国法律的外衣,而且还能获取社会公众的同情和支持。

(二)歧视性和隐蔽性

动物福利条款在不违背WTO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与其它贸易壁垒相比,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动物福利标准都是发达国家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强者制定标准,对弱者显然是不公平的。由于各国的国情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畜禽产品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动物福利标准的实施即使是非歧视的,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体动物及动物制品一视同仁,也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构成障碍。经济实力是基础,发展中国家如果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如何讲“动物福利支出”,此外,以自己国家的动物法案为屏障,利用动物福利名义设置贸易壁垒,还涉及社会道德问题,不仅穿上了符合进口国法律的合法外衣,而且极易博取公众的同情和社会舆论支持,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三)实施领域的广泛性

动物福利壁垒的实施客体目前主要针对活体动物的进口。但有向其它与动物和动物制品有关的领域和上下游产业施加影响的趋势,与动物制品有关的行业,如:餐饮业、化妆品业、医药业、服装业等都有可能受到冲击和波及。由于目前有关动物福利的呼声和抗议活动越来越多。一些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公司迫于国际供货的养殖场采取措施,改善动物的养殖环境,不得采用强迫进食等虐待动物的措施,否则将停止进货。

(四)复杂性和争议性

动物福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涉及到动物保护,又涉及到国际贸易,还与社会自身的发展、道德、伦理有关。动物福利问题有它合理生的一面,但如果以“动物福利”名义来设置贸易壁垒并用在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上面,那么将有可能使出口国人民本来就很低下的生活条件日益恶化,这种在人类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优先考虑满足动物的基本需求乃至“精神需求”的做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仅不公正,而且这种变相的贸易保护,可能会造成人道主义的灾难。因此,动物福利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很大争议性的问题,如果仅仅从其中一个方面孤立地看待这个问题,则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诸多负面影响。

三、动物福利壁垒的利用方式

(一)利用WTO有关动物福利的条款限制进口

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和《反倾销措施协议》关于动物福利以一般例外等形式出现。发达国家利用这些规定以一般例外措施、卫生检疫、技术性与非技术性壁垒、补贴与反补贴、倾销与反倾销的形式,限制进口。欧盟和美国目前正在考虑用不可诉的动物福利保护补贴。

(二)用国际兽医局OIE标准限制进口

国际兽医局的OIE标准有关于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发达国家利用这些标准来限制我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发达国家要求供货方必须达~gJlOIE所规定的标准,否则无法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也无法向WTO提出贸易纠纷仲裁。

(三)用国内动物福利法限制进口

发达国家对于动物福利一般都有国内立法。这些动物福利法成为限制对外国产品进口的借口。要进口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内动物福利标准,如果外国产品在生产、加工或者屠宰过程中受到虐待,低于国内的动物福利法所规定的标准,就不准进口。

四、我国动物福利现状

(一)公众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公众的动物福利意识仍普遍淡薄,对动物福利保护的意义及如何实现动物福利保护的知识了解甚少。人们通常以动物主宰者的身份肆意对待动物,例如“活猪注水”等残忍对待动物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种虐待残害动物的行为不仅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还被人们认为是不足为奇的,最近几年动物福利已逐渐引起各行各业人们的关注,很多民间动物保护组织自发而生,动物福利意识有所提高。12004年在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建成的一座38只恒河猴慰灵碑。旨在纪念在抗非典疫苗和药物实验中为人类健康献身的动物。由此可见,我国的动物福利意识水平在提高,但总体上仍远滞后于发达国家。

(二)动物福利立法进程需继续推进

我国除香港和台湾地区有完善的动物福利立法外,其他地区针对动物福利立法还相当滞后,除《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我国尚无一部比较完整统一的动物福利保护方面的法律。然而在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立法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动物,不但对列人国家一级、二级保护的珍稀动物要依法保护。对于一般动物,特别是那些人工饲养的禽畜,也要给予“动物福利”。最近几年,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已开始出现针对动物福利的条款,~N2004年12月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条例》明确规定了“实验动物管理机构负责实验动物工作中涉及的实验动物项目的管理并对实验动物进行伦理审查”。正在修订和准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都将有关动物福利方面的内容写入法案中,但和国际动物福利立法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家的动物福利保护法律体系急需完善。

(三)禽畜产业动物福利实施细则不完善

由于动物福利公众意识淡薄及没有相关法律保护,使得我国禽畜产业的动物福利在饲养、运输、宰杀方面的实施细则令人堪忧,达不到国际动物福利标准。我国目前畜禽产业饲养密度大动物生活条件差,运输条件选不到要求。粗暴屠宰等现象普通存在。作为食品被批量生产出来的各类动物的生存状态急剧恶化。同时动物异地运输特别是长途运输量越来越大,这样生产出来的畜禽产品不仅直接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而且很难经得起国际市场越来越严格的检验。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经不起风浪的冲击,严重影响了我国畜禽产品在国外市场占有率,而且对其他动物相关产品方面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一)对我国养殖业出口的影响

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的动物福利标准,要求保证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生活舒适、避免肉体疼痛和精神恐惧以及享有表达天性等方面的自由,即使在贸易运输的过程当中,也要求每只动物与同类伙伴在一起,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笼舍清洁,饮食和空气充足、新鲜,屠宰这些动物时要单独进行,以免影响其他动物受到刺激和惊吓。目前,已有不少地方将动物福利作为进口农产品的一个重要标准。2002年,欧盟国家的一个畜牧产品进口商曾经造访黑龙江省正大实业有限公司,准备大量购买一批活体肉鸡,但是,这笔生意最终因该公司“不够宽敞、舒适的鸡舍”而流产。

(二)对我国中药出口的影响

我国是中药的生产大国,传统的中医药学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原理和神奇的疗效世人皆知。但是,现在许多中药的制药方法却遭到批评和抵制,如活熊取胆。由于是活熊取胆汁,这个过程势必给熊造成极大的痛苦和恐惧,往往会使熊惨叫不已。虽然熊胆汁在中药用药里疗效显著,但是,这种令熊痛苦不堪的取汁方法却遭遇了不少的批评。又如,我国某著名品牌的龟鳖丸在国外销售时也曾遭遇国外消费者的抵制。原因是该厂在介绍其采用的生产技术时,提到要将野生龟鳖冷冻到零下192℃,这样制成的药品更容易为人体所吸收,比直接食用龟鳖的效果要好很多,但这种制药方法在国外却遭到了强烈抗议和抵制,影响其制品在海外的销售。我国中药的疗效世人皆知,但中药的出口却屡屡碰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药动物的福利没有得到保障。

(三)对我国水产业出口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第一位的水产养殖大国。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水产品产量为4855万吨。尽管我国水产品具有比较大的出口潜力,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美国、欧盟等国家的诸多有关规定和法令。欧盟多个国家,如德国、英国等就对屠宰动物有严格要求,其中包括卖鱼者不能将活鱼直接卖给顾客,由商家把鱼放进电箱里快速杀死后才能出售。美国的“濒危物种法案”将龟列为保护对象之一,禁止所有不符合TED(海龟隔离器,装于海虾拖网颈部,便于误人拖网的海龟逃生)装备要求的国家或地区捕获的野生虾及虾类进入美国市场。美国从1995年至今仍禁止进口我国的虾类产品,原因是美国认为我国的一些渔船上没有海龟逃生装置。2002年的“食人鲳”事件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食人鲳”是属于“黑名单”物种,但国际动物保护组织要求我国有关方面必须对“食人鲳”实施安乐死,否则将利用自己的影响呼吁世界各国抵制中国的水产品。

六、应对动物福利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紧推进动物福利立法

应紧跟国际形势,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外动物福利的相关法规。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动物福利法规。如美国就有“动物福利法案”;英国有“猪福利法案”;欧盟制定了宰杀动物的法规;除欧美之外,亚洲的新、马、泰和日本。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都在上世纪完成了动物福利立法。我国政府可以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和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的动物福利法规。

(二)积极椎广和宣传动物福利标准

国际动物福利标准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它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动物福利要求,代表着一定的质量水平,并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认可,成为国际级别上的协调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政府应加大对动物福利标准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国际贸易壁垒动态,提供动物出口改进的方向和目标,推动相关养殖技术的进步。

(三)改变传统生产作业方式。提倡健康养殖

动物福利壁垒会给出口企业短期内带来成本增加甚至是禁止陛壁垒等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企业生产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动物是为人服务的,但关键是怎么服务。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企业应改变传统对待动物的观念和作业方式,从自身条件出发,进行人道的畜养和屠宰,在兼顾对动物利用的同时,考虑动物的福利状况。

(四)从国情出发。加强制度建设

我国现行的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寥寥可数,动物制品的标准、监测、监督三大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食物链质量安全控制常常出现问题。由于没有相关法规的约束,动物经营者很少考虑动物的福利,而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经济利益。我国动物福利标准定得太低显然是不行的,但如果定得过高,又脱离了我国实际,加重经营者的负担,因此,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推进与国际接轨的与动物福利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制度监测和监管力度,以保护公众健康和动物福利。

篇3

关键词:无负压给水;市场准入制度;行业标准与规范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活供水二次加压泵站已经是居民小区和城市高层建筑给水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目前城市给水管网局部水压不够高,还不能将水直接送到高层用户,这样就必须先将市政自来水泄至水池或水箱,然后通过二次加压泵站将水供给到用户,以保证每一个用户的用水要求。但由于管理不善、水池、水箱缺乏定期的清洗、二次消毒措施失效以及系统本身的缺陷,造成的水质二次污染已直接影响了供水水质安全,甚至产生了严重的水质污染事故。因此保障二次加压泵站饮用水质量与安全是不仅是卫生、水务、自来水公司等政府部门的头等大事,同是也是用户管理单位与供水设备生产厂家的急需解决的事情。另外随着国民经济的高度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各地自来水公司供水能力的不断加强,曾经的定时定量供水为已成为历史,也为开发与研制新型环保节能供水设备提供了决定性的条件。

正是在以上相关的背景下,无负压给水设备的研制成功并引入市场弥补了传统供水方式的不足。中国第一台无负压供水设备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但由于供水系统的法规要求和消费者的观念滞后,无负压产品一直没能得到推广使用。我国《城市供水条例》中曾规定:“禁止在城市管网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这是因为抽水时可能产生的负压会干扰水力工况,影响周围用水,甚至造成管网破坏。所以在工程设计时首先建一个水池或水箱,再用增压泵加压到用户供水管网。直到2003年“非典”期间,人们才对二次供水污染的严重性有了清醒的认识,特别是经过北京局部区域使用后,无负压供水设备所具备的彻底解决二次供水污染、节约能耗等优点,终于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2004年,北京市政府文件中将上述《城市供水条例》相关条款解禁,山东等省份紧随其后相继出台试用细则。现该类产品在北京已有近千台套产品在使用中,山东、福建、天津、广州等地区应用也较多。加之这种设备在节能、节水、节地、节省建设资金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成为了取代水池、水箱等传统二次供水设施的首选设备,从而导致市场需求骤然升温。

无负压供水系统是在传统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供水方式,它不是水泵、管件阀门、罐体和控制柜的简单组合,而是集机械、电子、信息、自控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随着无负压供水概念发展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及生产企业对无负压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在国内无负压技术根据市场上现有无负压的给水设备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无负压供水系统主要由变频调速水泵机组、稳流补偿器、真空抑制器、压力和流量传感器、预压自平衡器、控制柜、过滤器、倒流防止器等设备组成。根据其实现无负压功能原理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稳流补偿器和真空抑制器控制模式

当市政管网供水不足或用户用水量大于市政管网供给能力时,真空抑制器打开,空气进入稳流补偿器中,使原本封闭的补偿器变为断流水箱,抑制负压产生,另在稳流补偿器中设置液位控制,当低于低位时,水泵停止工作。

(二)自控限流模式

当市政管网供水不足或用户用水量大于市政管网供给能力时,通过压力传感信号的反馈,采取限制变频器,使水泵不超量取水,而当市政管网供水满足要求时,系统恢复正常。

(三)压力控制点方式

当市政管网供水不足或用户用水量大于市政管网供给能力时,直起变流量恒压供水泵,待供水满足要求后,系统恢复正常。

篇4

关键词 农业行政执法;属地监管责任;举报投诉;安徽宁国

中图分类号 C9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299-01

随着法治农业的全面推进,借鉴先进地区有益的经验,这1年来宁国市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不断规范、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基础保障逐渐到位,切实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1 明确目标,理顺责任,适应农业执法监管新常态

1.1 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

每月开展一次学法会议,轮流由各部门领导负责讲法、以案释法,不定期培训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基层农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农产品质量监管人员,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同时,开展以“放心农资进乡村 、打假护农保春耕”为主题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发放《农业投入品规范经营宣传手册》,在社会营造诚信销售农资、放心消费农资、科学使用农资的良好氛围。举办“我们在路上――农业服务在身边”活动,联合市场监管局在全市开展以“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1.2 落实乡镇日常监管属地责任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乡镇政府绩效考核,使各政府部门真正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目标考核中食品安全占3分(其中农产品安全1.2分,占总分的40%),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细则。

1.3 强化生产经营主体的第一责任

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主体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建立并落实农兽药使用、生产记录、安全间隔期(休药期)、自律性检测等生产管理制度和农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市场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畜牧、水产、种植等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抽查、监管、风险监测等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并结合“红黑榜”制度建立生产经营主体守法自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1]。

2 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不断夯实农业执法政策保障

2015年以来,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成立由市长为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创建活动中我们不断夯实农业行政执法政策保障。

2.1 增加经费

为加快农业行政执法建设的步伐,市政府在压缩财政预算经费的情况下,增加农业行政执法经费10万元,确保执法工作实际需要,保障执法工作持续有效开展[2]。

2.2 打造农资示范店

在宣城市农委领导的关怀下,在全市实施农资监管示范创建项目,按照经营主体、设施条件、台账记录、守法诚信、技术服务等环节申报放心农资示范店,以创建10家放心农资示范店为抓手,切实履行职能,营造市场诚信氛围。

3 提振精神,奋发有为,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

针对当前农产品生产及质量安全新形势、新变化,为保护宁国市农业健康安全持续发展,我们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的原则,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稳步推进诚信经营。

3.1 采取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的方法

各职能部门除了对宁国市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样检测外,还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畜牧局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和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检疫监管专项整治行动;渔政局开展水产品违法添加禁用物质专项整治行动;农监局开展高毒限用农药定点经营管理专项行动和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春季行动、夏季百日行动、秋冬季行动。对全市农资经营户进行了不少于4次全覆盖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检查农资市场18个、农资经营户120余家、农药生产企业4个,化肥生产企业1个、高毒限用农药定点经营门店26家。

3.2 提高农业投入品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频次

开年伊始和4月中、下旬,开展了全市种子市场普查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230余人次,对所有种子经营门店主要农作物种子经营品种逐一登记、审查,期间对重点市场开展了不定期巡查工作,主要围绕农作物种子标签合法性审查、品种合法性审查、种子质量监督抽检、种子适应性试验示范工作4个方面。共审查水稻品种标签70余个,玉米品种标签41个,未发现未审先推和跨区域推广品种;抽检水稻品种23个、普通玉米品种19个、油菜品种34个、小麦品种5个,对不合格品种予以全部追回;征集水稻品种15个,玉米新品种9个,重点开展宁国市水稻生产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稻瘟病鉴定工作;在省农委检查组指导下[3-4],对4家农药生产企业进行抽检,共抽取样品16个,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3.3 严格办理农业行政处罚案件

改变以往单纯的就案办案、机械执法的模式,更加针对这种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追本溯源,按照“农业行政执法案件内部审核流程表”,根据农业部登记的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地址和联系方式,发送抽检农业投入品的确认回执单,从源头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的违法犯罪行为。目前共抽检了70多个肥料、农药等农资样品,其中9个不合格样品全部立案调查,已发送确认回执单2份。

3.4 深化联合执法

通过皖、浙两省五县农业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深化联合执法,保障两省相邻地区农业产业和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

4 适应形势,创新方式,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监管长效机制

在巩固1年来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成果的同时,我们将适应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营销模式,清理源头,逐步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的长效机制。

4.1 发挥宁国市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管理功能

发挥已建成运行的宁国市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完善农产品监管系统模块数据管理,要求放心农资示范店的建立进销货电子台账并时时更新上传,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对象信息数据库与实施巡检动态结合。

4.2 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通过农业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与共享,建立违规产品和违法行为主体信息数据库,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榜”管理制度,由宁国市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和主流新闻媒体等媒介向社会公布“红黑榜”名单,激励诚信、惩戒失信,提高经营单位主体意识、行业自律意识和公众安全意识,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4.3 发挥社会共治作用

根据《宁国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实施方案》,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中来,从全社会多角度督促生产经营主体诚信管理,切实发挥社会共治作用,逐步形成农业行政执法监管社会共治的长效机制,从而维护宁国市的食品安全。

5 参考文献

[1] 罗颖.当前我国农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57-60.

[2] 冯汉坤.农业执法体系建设比较研究[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47-52.

篇5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秋冬季农业开发暨农业标准化现场会精神,总结去年以来农业开发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开发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部署今年秋冬季农业开发工作。这次会议虽然时间不长,但规格很高,县几大班子负责人都到会,陈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找准差距,充分认识抓好秋冬季农业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2002年秋冬季,我们克服了春季连续阴雨寡照和农作物病害的影响,围绕“三扩、三化”的目标,强化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全力推动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秋冬季农业开发增收明显。今年,全县播种油菜18.2万亩,较上年增加0.3万亩,油菜平均亩产178公斤,较上年稳中有增,总产3.2万吨,增长3.2%。油菜登场后价格一路攀升,再加上增产因素,油菜亩均效益提高约60元。种植秋冬季蔬菜5.09万亩,较上年增加1.34万亩,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春菜产量略有下降,但价格持续走高,较常年高出30%,大棚蔬菜亩均纯收入5000元左右,比上年亩均增加1000元。据此匡算,我县仅油菜、蔬菜给全县农民增加收入约2055万元。

(二)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启动。一年来,我县把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切入点,紧抓不放。一是制定了标准。围绕全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编制了优质油菜、优质稻、红瓜籽、茶叶、山羊、河蟹等6个产品的无公害地方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并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二是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先后在姚庙、清溪、河刘、陶厂等乡镇建立1.5万亩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在仙踪建立了百亩无公害草莓生产基地,在清溪镇建立了万亩无公害河蟹养殖基地。三是一批农产品获得认证。我县的“太鹿”牌绞股蓝茶、“昭关翠须”牌绿茶、“褒禅山”牌小磨麻油、“大平”牌色拉油等四个农产品被认证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仙踪镇2000亩果蔬生产基地被认证为省级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同时又申报了林头粉丝、铜闸芋头等9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和清溪的河蟹、铜闸的雪枣等5个无公害生产基地。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突破。一是龙头企业培育取得新突破。我县华阳牧业有限公司、益和棉业有限公司相继被确认为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名优茶开发公司、河刘杂粮大市场被确认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林头、姚庙种羊场建设已初具规模。二是市场培育取得新突破。重点是巩固和完善了河刘杂粮、祁门麻油和巨兴红瓜子等专业市场功能,新建了铜闸水产品市场。三是订单生产有了新突破。全县农业订单生产不断取得进展,优质油菜、优质水稻和出口蔬菜订单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中优质稻订单生产达5万多亩,芋头订单1500亩。养殖业订单生产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铜闸镇临江板鸭厂与养殖户签订了1万只麻鸭生产订单,南洋食品有限公司与肉鸽养殖户签订10万只肉鸽生产订单等。四是中介服务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有了新突破。去冬今春,我县先后组建了清溪河蟹养殖协会、姚庙山羊养殖协会等专业协会。同时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县现有加工营销大户568户,比上年增加了197户,全县农民经纪人队伍进一步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产品加工流通。

(四)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在秋冬季农业开发中,我们加大了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施逐步得到普及。去年,全县引进油菜新品种6个,在姚庙乡安排了新品种展示片300亩。瓜果蔬菜推广了黑蜜无籽西瓜、湘研系列辣椒、丰香草莓等优质新品种。新材料、新设施应用速度加快,钢架、菱棚架、遮阳网、有色膜、无滴膜等新材料逐步普及。保护地栽培、蔬菜嫁接、间作套种、生物农药等新技术开始全面推广。今年全县共推广保护地栽培8万多亩,油菜育苗移栽达80%以上,化学除草面积达23万亩,病虫综防面积达30万亩次。

(五)示范功能有了进一步增强。去年秋冬季农业开发,突出重点项目,注重示范点(片)建设,有力地带动面上的工作。在狠抓铜闸、姚庙、环峰等3个万亩优质油菜示范片建设的同时,还在姚庙乡万亩片内建立了300亩新品种展示片和50亩稻草平铺示范点;在仙踪镇夏棚村建立了100亩大棚草莓示范片;在陶厂镇唐庄村建立了300亩以地膜马铃薯、地膜西瓜为主的地膜“五早”示范片;在铜闸镇塔岗村建立了以地膜红瓜子为主的地膜“五早”示范片。示范片的建立,带动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应用,为全县秋冬季农业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县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秋冬季农业开发的结构调整步伐不快。种植业中瓜果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比重不大,饲料作物比重过小,养殖业特别是草食性畜禽发展不快。二是农业标准化生产滞后,基地面积小,市场上无价格优势,标准化生产效益难以体现。三是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慢。表现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动力不强,订单规模小,与农户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户从农产品产后加工中获利少。四是示范片建设规模不大,档次不高。示范片农产品品种单一,上市集中,经济效益不高。五是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发展速度不快,示范作用发挥不够。为此,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进一步增强抓好秋冬季农业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秋冬季农业开发摆在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位,组织精干力量,扎实抓好今年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为明年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二、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努力实现秋冬季农业开发既定目标秋冬季农业开发是全年农业的基础,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抓好秋冬季农业开发,对于减轻今年涝灾和高温热害,迅速恢复农业生产,夺取明年午季丰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全县秋冬季农业开发的基本思路是:面向市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坚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强化宏观指导和服务,加快关健技术推广应用,全面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全面提高秋冬季农业开发整体水平和效益。开发的总体目标是“五扩一增”,即扩大双低油菜、杂粮、蔬菜、牧草、地膜“五早”种植面积,增加养殖业比重。具体任务:发展优质双低油菜20万亩,建立10万亩无公害优质油菜生产基地,蚕豌豆等小杂粮面积2万亩,蔬菜面积6.5万亩,其中大棚蔬菜1万亩,出口蔬菜2万亩,种植牧草2万亩,安排地膜“五早”作物茬口8万亩,山羊饲养量达20万只,发展生猪25万头,家禽1200万只,新开发渔业基地2000亩,改造老基地5000亩,新增种苗基地1500亩。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找准工作着力点和努力方向。

(一)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为重点,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比较优势竞争。各地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增强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是着力发展“二菜一杂一草”,优化种植业结构。我县是全省优势农产品重点县。油菜上,要按照“大基地、大龙头、大流通、大服务”的思路,全面普及优质高油双低品种,实现品种优质化,技术标准化,购销订单化,生产无害化,做强我县双低油菜产业。环峰、清溪、陶厂、铜闸、东山、姚庙等乡镇要以实施双低油菜良种补贴试点为契机,实行“四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加价收购,进一步提高优质油菜种植水平。蔬菜上,重点发展出口蔬菜,增加棚室蔬菜和棉茬蔬菜比重,积极发展水生蔬菜。要以巢湖嘉谊食品有限公司、巢湖冷库、含山在沪、京等地的蔬菜经纪人为依托,积极发展出口蔬菜和珍特蔬菜。运漕、铜闸、姚庙等棉花重点产区,要合理安排好棉花后茬蔬菜生产,选择棉花-大蒜(马铃薯、菠菜)等系列高效种植模式,扩大棉茬蔬菜种植面积。杂粮上,含北丘岗地区要扩大以蚕豆、豌豆为主的杂粮、杂豆种植面积。牧草上,林头、铜闸、姚庙、巨兴等退耕还林面积较大、草食畜禽生产有一定基础的乡镇,要利用省农委牧草种子项目的机遇,搞林草间套,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走林草牧一体化经营的路子。同时要留好预留行和预留田,发展地膜花生、玉米、甘蔗、山芋、瓜类等作物,促进丘陵岗地种植结构调整,发展适应性农业。二是着力发展草食性畜禽,优化养殖业结构。继续实施山区山羊致富工程,重点抓好环峰、林头、姚庙等三个种羊场建设,加快品种改良;要以实施“双百示范工程”为契机,加大对种羊场和养羊大户的扶持力度,扩大山羊养殖规模;成立山羊养殖协会,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养羊业的发展。要以铜闸的规模养鸡、姚庙的高架棚养鸭、谢集的规模养鹅为重点,发展养禽业,并以东关老鹅汤品牌为基础,打造“三汤”经济,带动养殖业发展。在稳定常规猪饲养的基础上,引进人工授精技术,大力推广三元杂交猪,重点支持东山、环峰、林头个体养猪场发展,做好林头、铜闸生猪养殖小区试点,进一步扩大全县养猪规模。三是着力发展特色渔业,优化渔业结构。以河蟹、黄鳝、青虾等特色渔业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名特优品种,扩大精养面积,提高优品渔业比重。要加快渔业种苗基地建设,加大水产养殖老基地改造力度,新建连片渔业养殖基地。同时要搞好水产养殖区沟渠水系配套工程,推广河蟹健康养殖、网箱养鳝等生态养殖模式,走渔业生态养殖的路子。

(二)以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加大农业标准化实施力度。县政府已经提出在全县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大宗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基地化、无害化、产业化的目标。今年是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第一年,各地要把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为秋冬季农业开发的重点。一是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在认真执行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要根据我县农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和完善全县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规划,坚持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互配套,积极转化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品种、质量安全、生产操作技术、产地环境以及包装、保鲜、贮存等方面标准的制定工作,并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取向,对相关标准及时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逐步建立健全我县农产品标准体系。二要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的重点是生产基地的标准化,关健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从实际出发,围绕主导产业,确立优势品种,有重点、分层次地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各乡镇每年都要建立若干个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每个基地做到有领导挂帅,有人员驻点,有示范田块,有龙头企业对接,有醒目标牌,并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在重点区域内,推行“联户联保、联片联保”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成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今年,要在铜闸、姚庙、环峰等地建立高标准无害化油菜生产基地10万亩;在仙踪、环峰、东山等地各建立1000亩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姚庙、谢集、清溪、巨兴、陶厂等地建立出口蔬菜生产基地2万亩;在清溪、姚庙、东山、仙踪等地建立2000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在清溪建立1万亩无公害河蟹养殖基地;在林头、姚庙建立2万只山羊标准化养殖基地。三要以产业化推进农业标准化。在农业标准化的运行机制上,要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引导、鼓励对按企业标准生产的优质安全农产品实行优质优价,通过价格动力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联结起来,加快农业标准化实施进程。四要加强农业检验监测体系建设。要坚持重心下移,把建设重点放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上,以我县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以及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同时要利用土肥站、畜牧站现有场地和设施,并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尽快建立县级动、植物性农产品检测中心,为实现农产品源头质量监控创造条件。要结合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在各类农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市场,特别是较大的批发市场,建立健全快速检测点,开展市场质量监测服务。五要强化对质量标准的监管和市场准入。要逐步建立县、乡二级,基地、企业、市场三个环节的农产品标准检测网络,实现生产、加工、流通的全程质量标准控制。从今年冬季开始,在全县重点农贸市场逐步配置农产品质量速测仪,对广大消费者普遍关心的粮油、蔬菜、肉食等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启动市场准入,力争在3年内实现全县上市农产品无害化。

(三)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大农业产业化推进力度。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必须用发展工业的思维发展农业产业化,用发展工业的手段抓好农业产业化。一要坚定不移地抓好产业龙头。围绕我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继续做大做强国家级龙头企业华阳牧业,带动全县优质油菜产业化开发;要进一步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益和棉业有限公司,拓宽生产经营范围,拉长产业链条,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食用菌生产;以茶叶公司为龙头,组建茶叶生产行业协会,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提高全县茶叶的档次和水平;同时要抓好瓜子公司、褒禅山麻油厂、鹰皇麻油厂等企业的资源整合力度,力争挤入省级龙头企业行列。二是高度重视市场的培育和开发。要继续培育好河刘杂粮、巨兴红瓜子、铜闸和运漕水产品、祁门麻油等专业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带动乡镇集贸市场建设,不断增强其辐射带动和生产导向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入乡”工程,特别是要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农村致富带头人参与市场网络建设,搜集、整理和研究农产品市场信息,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并及时掌握和上网本地农产品品种、数量、价格动态,切实抓好农产品网上市场的开发和引导。要认真筹备、组织参加12月底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展示展销会。以及10月28日巢湖市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巢湖“三珍”水产节暨第二届水产品展示交易会,通过参加一系列农产品展示展销会,进一步搞活我县农产品流通。三是加大农产品的品牌申报力度。品牌是产品的生命。县有关部门和企业一定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必须把争创名优品牌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全力推介品牌,形成品牌优势。今年,要主抓蔬菜、杂粮、河蟹、山羊等产品的商标注册,申报无公害品牌,启动有机食品的申报工作,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以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大动物防疫工作力度。国务院已批准了从明年1月5日开始将动物疫病疫情全面解密,向世界公布中国各地动物疫情。这必将对我县动物防疫、畜牧业发展和农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各乡镇和县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一要认真开展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当前,天气转凉,W病、D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将至,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狠抓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二要按期完成全县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我县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工作已全面推开,各乡镇要按照铜闸现场会的要求,成立组织,加强领导,确定专人,加快推进动物防疫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三要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要层层建立动物防疫责任制和重大动物疫病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明确责任,一级监督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县政府已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乡镇与行政村、动物防疫员也要明确职责,抓好责任落实。

(五)以双百示范工程为重点,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力度。要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村致富带头人。各乡镇和县有关部门要按照上半年县政府办转发县农委《关于含山县双百示范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认真做好全县农业生产经营大户评选工作,把农村致富带头能人评出来,树立典型,广泛宣传,在全县努力形成学习示范户,争当示范户的良好氛围。乡镇和县有关部门应在资金、技术等方面,重点扶持农村致富能人,切实解决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其发展生产,壮大经营规模,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要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采取“政府搭台,能人牵头,农民唱戏”的办法,促进合作组织的发展。大力支持以农村致富带头人牵头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经济联合体,搞好对农户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带动农民发展生产。

三、突出重点,强化举措,高质量完成秋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秋冬季农业开发工作,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找准工作着力点,有重点、有步骤地整体推进。

(一)加强领导,为秋冬季农业开发提供有力保障。各地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全县秋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一要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各有关部门配合共同抓。二要明确任务。根据县里的总体部署,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尽快明确工作目标,制定考核细则,及时分解、细化。三要严格考核。要明确责任,制定考核细则,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明确奖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真正把今年秋冬季农业开发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依托科技,抓点建片。各地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利用电视、墙报、印发技术资料、开现场会、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真正把秋冬季农业开发的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今年我县秋冬季农业开发重点推广三大技术:一是推广优质良种。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种子是基础。各地要在积极引进、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形成主推品种和搭配品种以及接班品种,扭转生产用种过多、过乱的局面。要抓住今年争取到的省财政油菜良种补贴试点项目这个机遇,实施好项目,进一步推广油菜良种。二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强化病虫害测报体系建设,提高测报水平,通过选用抗病良种,调控生态条件,筛选应用高效农药,建立重大病虫害防治应急机制等综合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三是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这项技术涉及的内容很多,要求高,过程长,重点要把握好正确选择生产基地、科学合理使用肥料、严格控制使用农药、保证加工、储存质量等几个主要环节,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不走样。今年各乡镇要围绕重点开发内容,层层建立示范片。要通过抓点示范,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辐射带动面上农业技术推广,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开发中来,不断提高开发水平和规模。(三)加强协作,搞好服务。秋冬季农业开发工作涉及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领域,任务重,工作难度大,需要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完成。金融部门要落实支农贷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县农委、粮食等部门应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协调,为秋冬季农业开发做好产前信息服务和产后营销工作。质监部门要认真组织全县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以及对农业标准的审查批准、和备案,搞好农产品检验监测机构认证,对重点农产品进行监督检验。工商部门要加大农产品市场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市场准入工作,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群众的身体健康。农业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农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标准体系的建立,对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规划认证、建设与管理,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农委、工商、质监等部门应加强配合,加大农药、化肥等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种坑农、害农案件,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失,为秋冬季农业开发和标准化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要加大农业项目和招商引资力度。县农委、林业、水务、计委、财政等单位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注重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等,精心筛选质量高、开发潜力大的农业项目进入项目库,同时要加大跑省跑部力度,安排专人,实行项目跟踪,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农业项目。各乡镇和县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企业应通力协作,共同做好农业项目实施工作,特别是实施好已争取到的农村能源、油菜良种试点补贴、扶贫开发、“双低”油菜籽综合深加工等项目,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尽快发挥效益。各乡镇要把农业招商引资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优惠政策,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地种养业大户和老板落户我县投资兴业,同时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类农产品展示交易会、洽谈会等,加强与外界沟通和联系,努力推介本地农业资源和产业优势,立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推动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为农业结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

篇6

绿色信贷就是“green-creditpolicy”,是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于2007年7月30日联合提出的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影响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问题日趋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的危害性,希望通过倡导绿色环保、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途径,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12月国务院同意批准武汉城市圈①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作为后发展的中部地区,如何在加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过程中,走出一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路子?在工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生态承载能力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由于资源环境问题存在外部性,无法完全依靠市场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将负外部性社会成本内部化,以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滥用;将正外部性社会收益内部化,使具有正外部性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达到社会最优的供给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依靠政府的制度安排。要解决资源和环境外部性问题,最根本的手段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合理的产业布局,而银行信贷杠杆将发挥着不可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在分析信贷杠杆对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武汉城市圈的资源环境特点和产业结构现状,对“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看法。

二、“绿色信贷”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信贷的规模和结构影响着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绿色信贷”的推出,是将环保调控手段通过金融杠杆来具体实现。通过在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准入门槛,对限制类新建项目,不得提供信贷支持;对于淘汰类项目,应停止各类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从源头上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经济命脉,有效地切断严重违法者的资金链条,遏制其投资冲动,解决环境问题,也通过信贷发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一)“绿色信贷”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信贷是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信贷的投向投量决定产业结构。与一些行政手段相比,绿色信贷这样的市场经济手段往往非常有效。

1.产业结构的资源效应不同的产业结构状态实质上代表着不同的资源配置状态。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是确定某一区域内可利用的资源总量,并进行分配,根据不同产业的技术水平,将可分配资源在这些产业之间分配,使各产业最终的产出最大。

2.产业结构的环境效应生态环境对产业结构起着制约作用。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索取”和“干扰”不能破坏环境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否则超过承载力的环境将失去对经济的支撑力。经济学中认为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属于经济的外部特征,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使经济的负外部性降到最低。因此,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仅是对己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应该把环境目标贯穿于产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二)“绿色信贷”面临着制度性和技术性的障碍虽然绿色信贷能促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但具体实施还面临着不少制度性和技术性的障碍。一方面是因为绿色信贷只是刚刚起步,还面临着认识、基础和信息等多重制约;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由于得到一些地方的政策保护,还有利可图,有些甚至是短期的暴利行业,因而很难大幅度削减信贷规模。一直以来,我国许多企业通过将污染成本外部化来赚取暴利。虽然根据现行法律,环保部门对企业违法排污最高可以予以十万元的罚款,但这样的处罚力度显然不能与其给社会环境带来的巨大负效应相匹配。除了体制原因之外,绿色信贷政策的推进还存在四个技术难题。一是相当多的中小型污染企业采取民间融资或者自筹资金,基本上不向金融机构贷款。绿色信贷对这些量大面广的污染企业尚不能发挥制约作用;二是信息沟通机制和有效性有待完善。一些地方环保部门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不能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的具体需要,影响绿色信贷执行效果。同时,商业银行还不能提供使用环境信息的反馈情况,没有真正做到数据共享;商业银行缺乏绿色信贷的专门人员、机构及制度,信贷工作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政策了解不足,制约了绿色信贷深入;三是“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商业银行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信贷”措施的可操作性;四是缺少推进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对于环境保护做得好的企业缺少鼓励性经济扶持政策,不能有效吸引银行业支持环保项目。

三、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现状

(一)产业优势

武汉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现已形成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六大产业。武汉城市圈所在的江汉平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淡水产品生产基地。武汉市的纺织、服装业起步比较早,基础好,现在已经形成了以武汉、鄂州、黄石为主的鄂东服装工业走廊,其服装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武汉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快尤其是光纤、光缆、数据与设备以及计算机软件等方面。武汉钢铁工业历史悠久,以武钢为龙头的钢铁企业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钢铁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汽车工业是武汉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东风汽车总部由十堰搬迁到武汉之后,使武汉形成了一个轿车、卡车、轻型汽车、微型汽车和专用车等较为完备的生产体系。光电子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武汉市新兴支柱产业。

(二)城市圈内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三产业结构看,农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工业和建筑业发展较迅速,所占比重呈现增长趋势,而服务业所占比重一直在50%左右波动,未得到明显提升。从工业内部结构看,轻工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重工业所占比重逐年提高,现今已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近8成,偏“重”的特点突出。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看规模仍然不大,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总量少,且易受洪水侵袭,另外土重金属污染较严重。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分配不均,山区极度缺水。城市区域人口集中,工业发达,生活废物和工业“三废”排量大,多数地表水体为静水环境,自净能力差,容易导致地表尤其是湖泊污染。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产品种齐全,但缺煤、少油、乏气,能源矿产紧缺。矿产质量贫富不均,贫矿多、富矿少。“十一五”期间,武汉环境保护取得较大成绩,但环境污染较重的形势仍没有根本转变,人均“三废”排放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人均环境污染源治理投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圈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间的差距比较明显。这种不平衡不利于圈内的经济总体发展。

四、政策建议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目的在于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构建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信贷支持节能环保的长效机制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来支撑。一套成熟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就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制度安排;绿色信贷政策则是建立这个体系迈出的第一步。绿色信贷的导向作用,体现为限制、促进、压缩、退出等多种策略。要充分发挥绿色信贷的杠杆作用,必须建立信贷支持环保的长效机制,多角度拓展节能环保企业的筹资渠道;同时,在为企业或项目提供授信等金融服务时,把审查企业信用报告中的环境信息、企业环境守法情况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全国环保信贷评估标准、充分发挥绿色信贷的杠杆作用现行的技术层面障碍,可以通过建立全国环保信贷评估标准、统一银行对排污企业惩戒尺度、建立专门的排污鉴定专家组等方式解决。一是进一步完善环保与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平台等方式,规范信息通报格式,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环保培训。二是要加强对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指导。充分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环保信贷准则,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污染行业信贷指南,既引导银行投资环境友好的产业和项目,又限制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项目的信贷。三是加快环境经济政策制定,与环保信贷政策形成合力。按照建立科学发展的机制要求,继续加快研究环境税、生态补偿、绿色证券、绿色贸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创造绿色信贷“生根发芽”的政策环境。

(三)绿色信贷支持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取向

根据以上对湖北及武汉城市圈资源环境以及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湖北及武汉城市圈在建设“两型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城市圈内建立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按照市场规律,可以在武汉建立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研究、生产、销售基地,在其他8个城市建立起原材料供应基地,实现产业对接,充分发挥武汉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带动武汉城市圈的整体发展。

第二,产业结构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并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转变。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第三,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利用方式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的转变。

篇7

为了更加清晰的了解食品非法添加物的种类和检测方法,本刊特邀请知名专家,学者钱和教授与何计国教授,就食品非法添加物的种类和检测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如何有效避免食品非法添加物的使用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记者: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非法添加物也频繁出现在食品中,请您概括总结一下目前我国食品非法添加物包括哪些?

钱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常用的添加剂包括:为改善品质而加入的色素,香料、漂白剂,增味剂,甜味剂、疏松剂等;为防止食品变质而加入的抗氧化剂和防腐剂;为便于加工而加入的稳定剂、乳化剂、消泡剂等;为增加食品营养价值而加入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强化剂。

现在,食品添加剂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大都是由于人为添加不当、违规使用引起的。需要强调的是像“苏丹红一号事件”,“吊白块事件”与“瘦肉精事件”等都是因为不法分子在食品中添加了国家严禁使用的非法添加物,它们与正常的食品添加剂是不相关的。

我国现在已经公布了47种食品非法添加物,以及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名单,这些是我国目前相对最具体,最具有参考性的名单。

何计国:正如钱教授所说,我国现在已经公布了47种食品非法添加物。2011年4月11日,卫生部公布了目前掌握的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品成分,常见的主要包括:吊白块――甲醛-酸性亚硫酸钠制剂,曾用于食品的漂白;苏丹红――一种化学染色剂,化学名为1-苯基偶氮-2-萘酚,是一种偶氮化合物,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2003年,发现于含有辣椒的制品中,主要用于对玉米皮的染色以冒充辣椒:三聚氰胺――俗称密胺、蛋白精,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作为化工原料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工业用甲醛,甲醛的防腐力强,五万分之一即可防止细菌发育,欧洲各国曾用于酒类、肉类、牛乳及其制品的防腐,但食后有胃痛、呕吐等副作用,日本报道在牛奶中加入万分之一的甲醛,婴儿连服20日即引起死亡,另外,甲醛对果蝇和微生物还有致突变性,国内外均已禁用,但在我国一些不法商贩仍将甲醛用于水发制品,如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血豆腐等;硼酸与硼砂――早年各国曾用其作为肉、人造奶油等防腐剂和饼干的膨松剂。但其可在体内蓄积,影响消化酶的活性,引起食欲减退,妨碍营养物质的吸收。我国有些不法商贩向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中加入硼酸,硼砂,以增加这些制品的弹性。其他非法添加物可在我国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中查找。

记者:食品非法添加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多次发生,对于食品非法添加物的检测方法有哪些?存在哪些难点?

何计国:我们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免疫法、液质联用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我现在主要用的是快速检验的免疫法。检测过程中会遇到两个大的难点,一是没有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若用其他方法检测有可能会出现企业不认可的现象;二是非法添加物样品繁多,检测方法也有多种,在检测过程中没有针对性,无法确定未知样品里面含有哪些物质,无从下手。

此外,检测并不是主要途径,要从源头上管制食品非法添加物的使用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钱和:卫生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进行分次、分批公布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物以及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名单。该名单已经公布了大部分非法添加剂的检测方法,部分食品添加物的检测方法是可以在国标中查询到的。但同时,在该名单中,有24种食品非法添加物明确标示尚无检测方法。如对于可能在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中违法添加的苏丹红,可以通过GB/T 19681-200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而硼砂、硼酸等尚未发现有效的检测方法。

可以肯定的是,针对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正在研制、判定过程当中,判定检测方法需要一个研制过程,而这个过程非常复杂。我们需要准确掌握任何一种食品非法添加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一步研究该物质与食品中安全成分的反应,进而一步步递进,寻找到检测该种物质的有效方法。然而,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存在着理论依据与实际限制等困难,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鉴别和研究。

此外,确实如何教授所说检测不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唯一手段。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记者:食品非法添加物的使用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为了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现阶段有什么可行的解决方法?

钱和:对于缺失检测方法的物质,可以在现场审查中把关,比如看有没有使用记录等等,而且还可以寻找其他方法替代。针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还会继续完善,刚才已经提到检测并不是唯一的途径,“过程管理”才是关键。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强监管,严控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这样将会起到比检测更直接的作用。我们可以建立长效机制,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传统工艺的局限性,消费的片面性、法律法规滞后,监管模式脆弱,思想道德滑坡等都影响了食品安全。

要解决食品添加剂领域的乱象,必须标本兼治。第一,要实行分类管理,从食用安全的角度对添加剂进行安全性分类。第一类一般认为是安全可靠的物质。第二,要实行登记备案。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按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五十条的规定进行备案,食品添加剂未经备案的,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当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在一周内主动向质监部门更新备案记录。第三,要加强进货渠道及验货的控制。一方面加强采购源头控制,另一方面严格实施进货验收制度,确保食品添加剂明明白自安全地使用。第四,要强化使用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使用过程的管理。在强化知识培训和管理的同时。加强使用过程管理。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要做到专人保管,专柜(库)存放、专册登记、专人添加和准确计量。第五,要认真做好成品检验工作。要求有条件的企业出厂检验时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暂无

条件的通过与有关质检机构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利用质检机构的技术优势来规范企业的食品添加剂管理,重点对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等含量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限量要求。第六,要加强技术平台建设。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技术手段,质监部门要针对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进行科学评估,采取按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设置重要技术检测机构的方法,购置必要设备,选配专业人才,提高检测能力,让非法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及时曝光。

何计国:针对食品非法添加物的食用,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第一,建立一套针对食品非法添加物的独立的法律,这不仅是食品安全的范畴,应该将食品安全入刑,具有法律效力。第二,建立健全全社会诚信经营体系。第三,加强对常见食品非法添加物生产经营的管理,规范企业生产。第四,建立可追溯体系,发生问题后能够迅速找到问题产生的源头,并确定相关责任。第五,对一些现阶段是非法添加物但并不一定有害的物质,如国外可以使用但中国尚未批准的物质,需要国家尽快做出评审,不能放过不好的,但也不能阻碍技术的发展,要追求技术进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记者:《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期间将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合理的保障,但近期的食品安全事件显示我们国家在相关标准和监管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两位有什么看法?

何计国:一个制度的建立肯定会有漏洞,但会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虽然食品非法添加物事件频频曝光,但这正好证明了《食品安全法》实施的力度之大。其实有些问题可能―直都存在,但由于《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使得这些问题更加突出,国家对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有利地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此外,《食品安全法》的实施需要全民总动员,对违法行为要进行全民的舆论监督。

篇8

监管职责分工情况的汇报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市食安委办副主任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食品安全标准及我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关于食品安全标准问题

1、何谓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是国家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本着最大限度释放风险确保品质安全的原则,对食品、食品相关产品、食品添加剂的卫生要求及其在生产、加工、贮存和销售等方面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措施。食品安全标准是对国家原有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食品行业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整合,它既是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也是各级行政部门食品监督执法的依据。

2、食品标准现状

建国初期,我国的食品类标准较少,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我国食品类相关标准开始日益丰富,当时颁布的主要是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标准,食品的卫生标准和产品标准较少。20世纪80年代后陆续了一系列的食品卫生标准和产品标准。在1981年颁布的g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开创了中国酿酒行业的新纪元。1983年颁布了gb3865-83《中式糕点质量检验方法标准》和gb3866-83《西式糕点质量检验方法标准》。1985年颁布了粮食、油料检验方法标准和一系列植物油脂检验方法标准。1986年和1987年颁布了gb7100-86《糕点、饼干、面包卫生标准》、粮食类产品标准和以zb为编号的一系列专业生产技术规程。1988年国家卫生部又颁布了19个食品类卫生标准。20世纪90年代初商检局颁布了一系列的进出口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卫生部还颁布了一批残留等检验方法标准。1995年中国农业部颁布了第一批绿色食品相关标准,颁布了第一批无公害食品相关标准,标志着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在中国走向制度化,也说明了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国家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1996年、和中国对食品方面卫生标准进行了三次大范围的颁布和修订,使卫生标准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这些工作,对食品标准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归结起来,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形成了四个层次,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从属性方面看,又分属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工业标准、食品质量标准、食品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四个类型。这些标准总计4700余项。因为标准制定的立足点不同,客观上造成了食品标准政出多门的问题,针对同一种食品,既有国家标准,也有行业标准。如苹果,既有标准委颁布的国家标准,又有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标准、绿色标准、外观等级标准,还有原商业部颁布的苹果销售质量标准。这些标准往往规定各异,互相矛盾,造成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秩序混乱,令执法部门和企业无所适从。与此同时,对一些重要的品种,各部门似乎都视而不见,迄今没有标准问世,留下空白和盲区,导致生产经营或执法监督无据可依。此外,一些标准数十年不作修订,与形势发展严重不相适应,老化滞后现象十分突出。

3、《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

为解决上述问题,《食品安全法》要求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工业标准、食品质量标准等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安全标准,并明确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明确了食品安全标准由卫生部负责制定和公布、国家标准委提供编号,强调了有关产品国家标准涉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内容的,应当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一致。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即: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其中,人体摄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测定一个保障人体健康允许的最大值,规定食品中各种危害物质的限量。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料,但是,滥用食品添加剂会危害人体健康,必须制定标准严格限定其品种、使用范围和限量。

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主辅食的营养成分不仅关系到食品的营养,而且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主辅食的营养成分有特殊要求,需要制定标准。

食品的标签、标识和说明书具有指导、引导消费者购买、食用食品的作用,许多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消费者食用时的安全,这些内容的标示应该真实准确、通俗易懂、科学合法,需要制定标准统一的要求。

食品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中的每一个流程都有一定的卫生要求,对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都需要制定标准统一要求。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营养要求;食品的物理或化学要求,如酸、碱等指标;食品的感觉要求,如味道、颜色等,这些也属于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检验方法是指对食品进行检测的具体方式或方法,检验规程是指对食品进行检测的具体操作流程或程序,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或规程会得到不同的检验结果,所以要对检测或试验的原理、抽样、操作、精度要求、步骤、数据计算、结果分析等检验方法或规程作出统一规定。

以上都是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强制性标准,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地研究制定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已经制定的,应 该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情况

《食品安全法》授权卫生部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唯一的制定和机构。近两年来,卫生部颁发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组建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并颁布了一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据统计,目前已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76项,包括68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添加剂、真菌毒素限量、预包装食品标签等基础标准,完成了指定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58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配合食品添加剂“严打”行动,今年5月13日公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包括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胶姆糖基础剂和食用香料等2314个品种,涉及16大类食品,23个功能类别。从法律角度讲,今后,在食品构成中,除食品工艺配方核定的主料、辅料外,凡是发现不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品种目录(总计2314种)之内的任何成分,均可视为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凡是发现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违反《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特定限制,超范围、超量使用目录中的添加剂的,均可视为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5、在检验检测和监督执法中,如何处置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全品类残缺的问题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组织实施。但是在在检验检测和监督执法实践中,时常会遇到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全品类残缺的问题。在处置此类问题是,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产品标准的食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部门可以参照食品安全法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的规定,组织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并报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的部门备案;二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实施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按照现行食品卫生标准、食品产品标准生产经营食品;三是既无国家标准,也无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符合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要求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须备案登记,必须严格遵守。监督执法过程中也可作为参照。

6、食品安全标准与国家标准接轨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食品贸易也在飞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各国政府十分重视,因而贸易争端也不断出现。有不少发达国家的标准严于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国际标准,采取了比较高的技术壁垒措施。好在sps(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和tbt(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协定规定,各成员国在发生食品贸易争端时,必须以cac标准或风险分析的结论为依据,可以在wto争端解决机构中解决。且wto规定了cac的标准要以科学性为基础,采用风险分析的原理进行制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若贸易对方国标准严于cac规定的标准,可以要求其按照风险分析的原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自身国家的合法贸易权益。这对相关贸易国设立不合理的贸易壁垒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公平合理的对策。因此,我国充分利用sps和tbt协定的规定,积极应对,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开始对我国食品标准进行制、修订。检验检疫行业规划在-对本行业标准制、修订。但根据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食品标准的不断加严、更新及我国出口食品屡屡遭受技术壁垒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对食品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要站高望远,加快步伐,以尽快与cac标准接轨,为我国的进出口食品贸易保驾护航。

二、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分工情况

(一)分工依据

1、食品安全法及实施细则。从国际上看,监管体制一般分三大类,有多部门体系的、单部门体系的、综合型体系的,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多部门体系的模式。这种监管体制,中国目前食品安全分阶段管理的一个现实,就是生产经营分了若干阶段,现在我们按照这个特点进行监管,是发挥各部门的优势,既体现相互分工,又能够实现综合协调,这也是法律的要求。但是能不能真正做到无缝呢?有时候比较难。这是多部门监管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部门职能要么重叠,要么出现空白。针对这样的情况,《食品安全法》特别对综合协调和部门分工进行了明确的规范。

《食品安全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食品安全法》同时对各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责任也进行了明确。《食品安全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下级行政区域设置的机构应当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对以上职责做了进一步的细化。

2、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明确部分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意见》。为实现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和无缝衔接,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隐患,杜绝的实践中存在食品安全监管盲区,12月29日,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部分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意见》(政办发[]130号),对销售非自产初级农产品从业者监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食品摊贩监管、现场制售食品从业者监管、“小饭桌”、“农家乐”、公开举办农村家宴、食品展销、仓储、专业食品运输等从业者监管、放心早餐食品安全监管。放心早餐的生产加工单位食品安全由质量监督部门负责监管。放心早餐销售点的食品安全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管、食品生产经营的兼营行为监管、无证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行为的监管等情形进行了明确和界定,堵塞了监管漏洞。意见授权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在实施本意见的过程中,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作适当调整。同时,要求各级政府要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协调,各有关监管部门要加强沟通和配合。对于本意见没有明确或新出现的事项,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精神,确定相应的监管部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应当予以支持。对难以界定具体监管部门的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业态,由当地政府组织相关部门通过联合执法和综合整治等办法进行监管,各部门应当服从并积极参与或配合,杜绝监管盲区。

3、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 学生营养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食安委发〔〕4号)。为切实加强学生营养餐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学生饮食安全,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学生营养餐实施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4月27日,食品安全委员会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营养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食安委发[]4号),对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学生营养餐监管中的职责进行了明确。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学生营养餐工程实施过程中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管、组织协调和组织开展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工作;农业部门负责全市范围内奶牛养殖、生鲜奶收购及饲料、兽药和养鸡场的监管工作。在省级有关部门未指定鸡蛋供应企业之前,由农业部门对学生营养餐所用鸡蛋供应企业进行初步筛选,报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审定后,会同食品药品监管、质监、工商、卫生、商务等部门对外公布。负责对鸡蛋供应企业所用饲料、防疫用药及蛋品进行抽样检验,并将检验结论定期公示;质监部门负责乳制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审查学生营养餐所用奶品的配方,对乳品生产企业的乳品组织抽样检测检验,并定期公布检测结论。协助相关部门对奶品中标企业所设置的配送机构及商进行日常监控,对配送机构及商擅自改变合同约定最小包装规格、再次灌装、分拆等行为依法查处;工商部门负责奶品、蛋品配送机构、中转站及中标企业商经营行为的日常监管,制定并监督实施配送机构、中转站及商仓储及物流配送质量安全规范,对配送机构及商供应的奶品、蛋品进行抽样检验,并公示检验结论;卫生部门负责学生营养餐所涉食品(含饮用水)进入学校之后各环节的日常监管工作,制定并监督实施学生营养餐卫生规范,对蛋奶等品种储藏、加工、食用及食用反应监测等进行技术指导,对奶品、蛋品及饮用水等品种组织抽样检测检验,并定期公布结果。负责学生营养餐食品卫生(餐饮服务)许可工作,对直接接触蛋奶等食品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教育部门负责学生营养餐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总供销合同项下所涉品种定期取样送检,对怀疑品种随时送检。负责制定并监督实施学生营养餐安全管理规范,落实学校内部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的管理职责,建立健全确保学生营养餐安全运行的基本制度,并监督执行。结合地域及学生分布情况,逐校或按片区配备学生营养餐专职质量安全管理员,并组织专业培训。负责督促各实施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按学生营养餐卫生规范的要求,新增设施设备,改进储藏、加工、分发食用的环境和条件;监察部门负责对学生营养餐实施过程中各县区、各级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执法监察,依法依纪追究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财政、商务、供销、民族宗教事务、审计、旅游等部门在各自法定职能及市政府指定的职责范围内履行相应安全监管职责。

(二)我市食品链条各环节监管职责分工情况

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对全市食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依法组织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市公安局主要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各级公安机关依法对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食品、假劣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涉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立案查处;依法查处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干扰、阻碍、抗拒行政执法活动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市农业局主要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对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畜禽产品和水产品药物残留进行综合整治;负责农产品跟踪检测和蔬菜安检工作;负责定点屠宰场(厂、点)生猪、牛、羊的检疫及其监督。

市经贸委主要负责食品流通、加工业的行业指导和管理,实施“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战略。

市商务局主要负责酒类市场及生猪屠宰的监督管理。在屠宰环节,全面遏制注水肉、病害肉入市,净化肉品市场监管。在有关县区,此项职责由经贸局承担。

市财政局主要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年度预算,并予以保证。

市卫生局目前仍然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实施餐饮服务许可审查;依法查处餐饮服务环节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开展对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治和调查处理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根据市政府机改方案及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三定方案”的有关规定,餐饮服务、学校、机关食堂等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职责将有卫生局划转到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目前,划转工作已启动,预计本月底可完成。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主要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负责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资格的市场准入审查,取缔无照经营行为;对违法的食品广告和虚假宣传、商标侵权和假冒商品、不正当竞争等行为进行查处。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承担原由卫生部门负责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管职责)。实施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准入 ,严格审查和发放生产许可证;组织制定、审批、食品地方标准。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要负责出入境食品及其装载、包装物和运输工具的检验检疫和监管。

市政府其它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市编办、市法制办、市药监局要根据省、市编办划分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意见,积极推进我市监管体制创新,尽快提出我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划分意见,并抓好落实和衔接工作。

(三)几个特殊情况的处理

1、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管。国家质检总局将小作坊监管的范围界定为:10人以下,有固定生产场所,生产条件简单,从事传统食品生产加工活动(不含现做现卖),没有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单位和个人。在实践中,由于食品加工小作坊存在数量多、分布隐蔽、生产条件差、生产设备简陋、管理水平低、生产环境普遍较差等问题,个监管部门在对小作坊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因而导致对小作坊的监管存在职责不清的情况。我市在小作坊监管上探索了一些有益的方法。

对主体和特征都很明显的小作坊,由质监部门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颁布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控制基本要求》,本着对小作坊“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原则,实施许可管理。市质监局在全省率先探索制定了《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小作坊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食品小作坊必须具备和持续满足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7项要求,共计44条(具体内容详见gb/t23734-)。食品小作坊生产食品需向县区质监部门提出申请及相关材料。县区质监部门对其必备条件现场审查合格后当场随机抽样。样品经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县区质监部门在小作坊申请书上签署“现场审查并产品抽检合格”意见。小作坊业主持签署意见的申请书在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后,县区质监部门为其出具开业生产登记证明。不具备自检能力的食品小作坊应就近就地与法定检验机构签订委托检验协议。理化指标、卫生指标中含有技术参数的项目,每季度委托检验一次。总砷、铅、铝等重金属指标每年委托检验一次。在同级财政经费保障情况下,县区质监部门对食品小作坊每年进行全项目的监督抽检不少于2次。

对存在交叉,不易界定范围的小作坊,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部分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意见》(政办发[]130号)明确的部门进行监管。《意见》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不含现场制售食品从业者)由质量监督部门负责监管;对现场制售食品从业者监管,分两种情形处置:依托食品流通环节经营场所(如商场、超市、食品店、集贸市场等)从事食品现场制售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在独立且专属的门店从事食品现场制售的由质量监督部门负责监管。

2、食品摊贩的管理。食品摊贩指无固定店铺,在集中交易市场或者所在地区县政府允许的场所内从事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的个人。食品零售摊贩的食品安全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管。提供餐饮服务的食品摊贩食品安全由餐饮服务监管部门负责监管。城市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对管辖区域内食品摊贩进行规范管理。(主要指区域规划、场所公共卫生、摊点布局等)

3、城乡集贸市场、超市、食品展销会的食品监管。这几类场所均有较明确的“四至”边界,环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按照《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精神,本着便民高效、责任唯一的原则,城乡集贸市场、超市、食品展销会等场所内的所有食品从业行为,由工商部门统一监督管理。

4、对餐饮服务场所销售预包装食品的监管。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部分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意见》(政办发[]130号)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主业以外兼营其他食品生产经营业务的,兼营业务日常监管由主营业务监管部门负责,在监管中发现兼营活动违法违规需要处罚的,应及时移送依法负责的监管部门处理。按照《意见》的精神,餐饮服务单位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销售酒、饮料等非自产及预包装食品的,不再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而由餐饮服务监管部门进行统一监管。

篇9

一、认清发展形势,深刻认识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要性

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品牌是产品质量、特色、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的综合反映,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质量和品牌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竞争的致胜法宝。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加快发展品牌经济,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基础,对提高全市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品牌和质量工作,特别是通过近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全市的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知名品牌不断增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到去年底,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只、中国驰名商标4件、中国出口名牌产品1只、国家免检产品24种、浙江名牌产品67只、浙江著名商标81件;上个月,美欣达又顺利通过了我市第一只国家出口免验产品验收,成为全市第一家拥有五项“国字号”名牌荣誉的企业。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名牌总量偏少,特色名牌缺乏,名牌竞争力不强,区域性经济的名牌带动效应不够突出;部分行业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不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还时有发生;部分企业的质量意识、创牌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也缺少质量提升和名牌培育的长远规划和实施方案;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质量和品牌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湖州的实际,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以名牌培育质量提升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振兴活动。

(一)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名牌就是要从根本上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扩大产品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推进企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就这个意义上说,创牌提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才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才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促使各方面特别是各企业把质量作为参与市场竞争,求生存、促发展的生命线,通过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树立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文明进步的新形象。

(二)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从表面看,这是由于生产要素供给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土地、资金、电力、原材料、环境等要素制约比较严重;但从深层次看,反映了我市经济的结构性、素质性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低、小、散”经济格局未能得到有效扭转,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就企业来说,总体上创新能力薄弱,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少、档次偏低,名牌产品偏少,品牌效应不够突出;多数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质量基础还相当薄弱,质量观念淡薄,创牌意识不强,“重生产、轻管理”和“重产量、轻质量”等现象还比较普遍。就三次产业而言,第一产业中,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数量少且未形成优势,有机、绿色农产品占比不高;第二产业中,普遍存在能耗与效益、投入与产出不协调的问题,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第三产业中,商品流通领域的农资、建材、药品、食品等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服务领域中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将经济工作的重点,切实转到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开展以名牌培育质量提升为核心的质量振兴活动,就是重要的载体和途径之一。通过扎扎实实抓规范、抓标准、抓质量、抓品牌,促进产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

(三)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是实施率先崛起战略的现实要求

工业是湖州经济的主体和支柱,实现湖州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的核心标志,就是以工业经济为主的产业崛起。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方针,高举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旗帜,着力增强我市工业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在这其中,质量与品牌就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和保障。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是现阶段质量振兴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推动我市工业产品提高档次、走向国内国际市场的最有效的手段,是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基础工作和有力保证。面对国内、国际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的企业若不练好内功,在质量上下足功夫,在品牌上做足文章,就会失去竞争力,就会在新一轮竞争中掉队。那么,湖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业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全市的率先崛起。

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保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有效抓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管理、创名牌、增效益、夯实力、促发展,提升质量打造新优势,创建名牌促进新发展。

二、围绕质量振兴,全面推进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全市开展质量振兴活动,主要就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我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着力提升品牌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促进湖州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要明确质量振兴的目标,突出重点领域,抓住关键部位,紧扣薄弱环节,全面推进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突出培育区域性重点产业,着力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质量是推进产业水平不断提升的核心。根据全市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特点,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四大基地”、“十个中心”,突出加大对区域性重点产业质量提升和名牌培育的工作力度。

长兴县的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已有30多年历史,近几年随着电动助力车行业的兴起而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都颇具影响的新型特色产业。

德清县和南浔区的木业产品主要为木地板、装饰贴面板和细木工板,产业集聚度较高,产业规模效应显著,是我市近年来发展最快、在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区域特色产业。

吴兴区的童装业是织里镇的一大支柱产业,是我市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通过举办中国织里童装博览会,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

安吉县的椅业和竹地板业是县域经济两大支柱产业,椅业已成为安吉县外贸出口的第一产品,竹地板产品畅销欧美市场,是“中国转椅之乡”和“中国竹地板之都”。

各县区要根据各自的产业特色,按照“一产一策、一企一策、一品一策”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实施方案,实行分类指导,在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生产环境等各个环节,大力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全方位提升产业质量,努力将区域性重点产业做精做细、做长做新、做大做强。

(二)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着力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名牌产品是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象征。大力培育和争创名牌产品,是全面提升湖州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载体,也是增强湖州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在“创”字上下功夫。引导和促进企业坚持把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牢固树立抓产品的关键就是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抓名牌、抓名牌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名牌创建之路。加大创建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的力度,做到无牌变有牌、有牌创名牌,使更多的产品成为国家级和省级名牌。

二要加强指导协调服务,在“育”字上下功夫。认真制订名牌培育规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列入规划的企业和行业开展创名牌工作。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创名牌的培育力度,实行专人负责,加强指导和服务,做到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升级一批。我市中国名牌产品“十一五”推进计划是根据国家公布的目录,市名推委结合我市产业和产品的现状提出的,这个计划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对列入计划的中国名牌重点培育企业,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好名牌培育工作责任,在技术改造、市场准入、监督抽查、质量保证体系、计量保证体系、认证认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资本、资源、项目和政策向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倾斜。

三要发挥产业产品优势,在“特”字上下功夫。围绕先进制造业“四大基地”和“十个中心”的建设,走特色名牌发展之路。依托我市现有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产品,通过产业和品牌的聚集,培养和提升一批在全国和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特色品牌。要结合当前区域性重点产业的培育和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着力挖掘特色、发挥优势、提升档次、扩大影响,增强特色产业产品的实力和竞争力,以区域性特色名牌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三)加强质量基础建设,着力以质取胜

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质量基础建设是最基础的关键环节。要坚持“以质取胜”,夯实标准、计量、质检、质保、咨询认证等质量管理方面的建设基础。

一是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企业是质量管理的主体和基础,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念,提高经营者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完善质量保障机制。要加强质量管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积极申请产品质量和管理体系认证,积极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赶超和节能降耗等活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自律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二是积极推进标准提升工程。重点对技术创新能力强、有核心技术专利、产业链长的龙头企业,鼓励其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订修订,积极争取参与国际标准活动,把关键技术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时转化为标准,利用标准提高核心竞争力,争创名牌,并带动产业链整体标准的提升。紧紧围绕节能降耗工作,完善主要耗能、耗水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执行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和再利用标识制度,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应对技术贸易壁垒工作,引导出口企业主动应对,提高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

三是加强计量基础工作。积极采用先进的计量测试手段和方法,严格对计量测试设备的管理。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进一步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为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有力的保障;中小企业要积极配备必要的计量检测设备,确保产品经严格检验合格后出厂。进一步发挥计量和校准中介机构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加大对法定计量机构的投入,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可靠的计量测试保证。

四是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根据产业布局和区域特色,加强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实现检验机构布局网络化、装备智能化、服务社会化。鼓励检验机构进园区,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切实解决企业检测难问题。加强对食品的监督检测,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放心。检验机构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创新,确保检测数据科学、公正、准确、可靠。

五是促进认证咨询市场的健康发展。积极鼓励和推进企业申报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节能、节水认证,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促进资源节约型、生产清洁型、生态环保型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类协会、学会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信息交流、人才培训、质量改进、技术互助、品牌培育策划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强化执法监督检查,着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是质量振兴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强化抓源治本意识,继续落实打假责任制,切实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惩处制假售假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是突出质量安全重点,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突出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农资、建材、特种设备等重点产品,按照“查大案、端窝点、整市场”的要求,集中力量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市场实施专项治理,推动打假治劣向纵深发展。严厉打击各类垄断经营、欺行霸市、商业诈骗、不讲公德、不讲诚信等行为,努力营造公开、公正、平等、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形成亲商、活商、富商的社会风气,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有序流动,为质量振兴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是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把从源头抓质量作为依法监管质量的重点,完善市场准入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建立质量预警体系,及时整治质量警情,不断提高依法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对实行生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必须严格检验、严格审查、严把市场准入关。凡不具备生产条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企业,一律不准开工生产。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强化监督抽查的后处理,帮助企业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提高质量水平。

三是落实打假责任,维护合法权益。各职能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落实打假责任,密切协作配合,加强执法检查,保持打假高压态势。发动全社会支持打假工作,深入开展“质量月”、“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等群众性活动,动员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质量监督管理,曝光典型案件,举报不法行为,鼓励支持用户和消费者依法进行质量投诉和仲裁检验,切实维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放心的消费环境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建立工作机制,全力确保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取得实效

质量振兴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各行各业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质量振兴活动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市质量振兴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各县区政府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制定切实有效、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区要加强与市领导小组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汇报重点行业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进展情况,协调重要工作,解决重大问题。市、县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名牌培育质量提升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全力推动“质量振兴”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及行业要切实强化各自职能,上下齐心,左右协力,多方联动,合力推进。市、县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反馈通报情况。各有关部门、单位、企业和社会团体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狠抓落实,以一流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推动质量振兴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三要健全机制,强化保障。要从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各个层面,建立有效的经费投入机制、工作推动机制、督查落实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保障质量振兴活动有效开展。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及企业单位要建立质量工作责任制,制定质量责任考评办法和考核细则,强化督查考核,把质量振兴和品牌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落实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产品。严格责任追究,对造成重特大质量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政府、部门、企业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篇10

[关键词]政府;绿色采购;效应分析;规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 F06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5-0047-05

政府绿色采购(Government Green Procurement)①指在政府采购中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选购那些无污染、有利于健康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的产品和服务,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强化的今天,政府绿色采购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获得推行。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着力构建和完善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政府绿色采购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政府绿色采购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整体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我国的消费需求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推进,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需求快速提升,绿色消费成为生态文明背景下消费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可持续的绿色消费理念,是我国在消费模式转型和升级初期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绿色采购具有良好的规模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其在引领绿色消费中的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有利于形成可持续生产体系

政府采购的绿色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技术标准,而且要按照产品生命周期标准使产品从设计、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到废弃的全过程均符合环保要求,也就是说,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小。这一方面会促使企业按照政府要求的绿色标准来提供商品和服务,促进清洁技术、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缓解我国资源和能源短缺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矛盾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采购规模巨大②,通过有效的政府绿色采购,可以实现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回收全过程的绿色化,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品生产和消费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浪费,最终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体系。

(二)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有利于增加绿色产品的供给

通过政府绿色采购发挥政府调控经济的政策功能,探索实现政策目标的途径和方式,是法律赋予政府采购的任务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1]通过开展政府绿色采购,制定绿色采购清单,要求生产商和供应商努力达到绿色标准,一方面有利于刺激企业绿色产品和服务的研发与生产,提高整个市场绿色产品的供给比例,适时实现与国际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接轨;另一方面通过将绿色准则纳入政府采购模式,能够以政府公共权力代言人的身份对相关生产者和供应者造成积极影响,引导其产品供给向绿色和环保类型的转变。在整个过程中,政府绿色采购的强制执行与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互为补充,能够对市场导向产生积极的引领作用。

(三)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是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突破口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要有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势在必行,其中政府绿色采购是一个有效突破口。国际经验表明,政府绿色采购在促进绿色生产、提倡绿色消费等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政府绿色采购所特有的“政府信用”不仅会促使并引导社会公众主动消费绿色产品,加快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而且还能够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进而建立整个社会的可持续消费模式。据联合国统计署调查,政府绿色采购能够通过示范效应积极培养公众的绿色消费习惯,84%的荷兰人、89%的美国人和90%的德国人在购物时会考虑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这有利于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

二、政府绿色采购的综合效应分析

在研究和论述政府影响经济的行为时,通常会涉及政府管制、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几个概念。但事实上政府还有一部分行为是直接参与微观经济活动的,一般将其称之为政府参与,最典型的就是政府绿色采购。③政府参与不同于政府的政策命令,也不包括政府基于强制力量所行使的行政行为,而是通过平等的经济关系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影响的。④

(一)政府绿色采购的经济效应分析

政府绿色采购兼具私人采购的商业行为和政府采购的非商业行为双重性质。首先,作为一种采购行为,政府采购与私人采购一样,行为的成立在于采购人与供应商之间自由意思表达的一致。其次,作为政府采购的公共资金支配者与供应商进行活动行为时,政府享有单方面变更或中止采购行为内容的特权,从而否定了商业行为的意思自治原则和契约自由原则。

上述推理隐含了一个假定前提,即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是固定不变的。但现实中的情况更为复杂:政府绿色采购对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市场需求可能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对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有较大影响;传统产品可能遭受绿色壁垒,从而失去已有的国外市场;产品成本不仅要考虑采购成本,还要考虑使用成本和处理成本;政府考虑的成本不仅包括经济成本,还包含社会成本;绿色产品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可减少资源需求,抑制资源价格的过快上涨。因此,从动态的角度更加全面地认识政府绿色采购成本,是对政府绿色采购经济效应进行客观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认为,污染实质上是一种经济浪费,是资源使用不完全、无效率和无效果的表现,而绿色则意味着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政府绿色采购的巨额市场可使绿色产品生产达到规模经济,激励绿色技术开发,降低绿色产品生产成本;政府绿色采购有利于企业突破绿色壁垒,保住已有的国外市场;政府绿色采购有利于抑制资源价格的过快上涨。因此从经济效用的角度讲,政府绿色采购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政府绿色采购的生态效应分析

环境是公共物品,污染环境是“公共悲剧”⑤,污染者大量消费环境资源,但其私人成本远小于社会成本,结果把环境成本强加给社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负外部性。与传统产品相比,绿色产品向外界排放更少的有害物质,减少了环境污染;绿色产品的可循环使用,一方面减少了废弃物污染;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产品需求,从而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绿色产品的节能特性,减少了能源生产、消费过程中的污染。

政府绿色采购激励绿色技术开发,降低绿色产品成本,倡导绿色消费观念,促进绿色产业形成,从而极大地保护了环境,降低了社会成本。同时,绿色产品的正外部性,依靠市场自身力量难以有效提供,需要政府的干预,政府绿色采购不乏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环境友好型的公共采购政策,对于激励产品革新及增加对设计合理的环保产品的关键性作用。政府采购其通常采购和分配的物品不以制造和转售为目的,无盈利动机和需要。在政府绿色采购中,不但要做到采购“绿色”的产品,还要保证所购买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绿色”的,没有对环境造成损害或损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活动,全方位、全过程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循环经济的确立和发展。

政府绿色采购的对象仍然具备商品的本质特征,即成本与收益的均衡考量。但与以往相比,政府绿色采购同时注重采购对象的环境因素,通过选择对社会有益、对公众健康有保障的商品,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政府绿色采购的生态效应突出表现在它体现了一种价值导向,即在购买和消费商品时,注重商品的环境因素,使采购行为与社会的环保要求相一致,用购买权鼓励环境行为和使用价值俱佳的商品及生产企业。

(三)政府绿色采购的示范效应分析

政府绿色采购的示范效应是指政府的采购行为对个人消费行为的导向性影响。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大量消耗、大量排放、大量污染”为主要特征。尤其是在工业化过程中,生产是“粗放型”的,消费是“资源浪费型”的。例如,在传统生产模式下,生产者只注重产品的生产成本,忽视产品进入流通和消费领域后的回收利用,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时较少考虑采用有利于综合利用的原材料等,因而生态效益非常低下。有鉴于此,世界各国纷纷推出各项有关政府绿色采购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推出鼓励和推动绿色采购的法律与行政命令;制订和出版各种指导纲要与手册;列出绿色采购产品清单等。总体来看,各国推动政府绿色采购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国家政府确立政策方向,指导下一级政府进行采购⑥;另一种是以地方团体先自发的绿色采购行动为主导,政府仅属于辅导协助的地位(如瑞士联邦建筑物组织会议作为民间行业组织负责协调建筑业采购)。[3]

由于政府绿色采购具有公开性、公平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因而能够给消费者带来购买的示范效应,并有助于从消费环节塑造生态消费和可持续消费模式。这是由于政府具有权威性,政府绿色采购往往被认为是“理性地掌握了更多信息,具有不可被欺骗性”。[4]具体来讲,政府购买在普通消费者[中往往是理性的象征,因此,其他社会主体常常会效仿政府的购买行为,在消费中跟随政府进行消费品或消费服务选择。政府正是通过绿色采购活动,示范地引导人们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减少因不合理消费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从而在全社会塑造起生态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的模式。

三、我国政府绿色采购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的实践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政府机构节能采购工作,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1年11月,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发起了“政府机构节能行动倡议”,号召政府采购要优先购买经国家认证的节能设备或产品,率先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低能效设备和产品。2002年,我国颁布了《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2004年12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出台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公布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要求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资金进行采购时,在技术和服务等指标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节能产品采购清单中的产品,对于未按要求采购的,财政部门可以拒付采购资金。这是我国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从而推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与政策上的突破。

2006年11月22日,财政部和环保总局正式公布《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首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要求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时,要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不得采购危害环境及人体健康的产品。同类产品在性能、技术、服务等指标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采购清单中的产品。《产品清单》列举了汽车、彩电、门窗、家具、涂料、人造板材、木地板等14类、81家企业、856个型号的产品⑦。该文件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预算单位实行,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实施意见》的出台表明中国政府绿色采购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政府已正式将环境准则纳入采购模式,对于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绿色采购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一些部门和单位陆续开展了试点工作。例如,北京2008奥运会行动规划中明确表示:“在奥运设施建设中,广泛使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北京奥组委对每一类采购产品都规定了产品的环境要求,优先选购获得环境标志的产品。此外,一些地方政府颁布或制订了地方的政府绿色采购法规,如贵阳市政府颁布了《贵阳市政府绿色采购管理办法》,以地方规章的形式保障政府绿色采购;青岛市开始了政府绿色采购的实践,深圳和厦门等一些城市也正在制定本地政府绿色采购的法规。

(二)我国政府绿色采购面临的障碍

1.对政府绿色采购产品的定义比较模糊

政府绿色采购是一个新颖的研究课题,对政府绿色采购和绿色产品的概念均引自西方国家,在我国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就很难确定政府绿色采购产品的范围和种类,绿色产品与现有的环保产品、节能产品之间的关系也很难确定。具体而言,国外所指绿色产品实际涵盖了环保、节能、再生的含义,而且国外在实施政府绿色采购的初期似乎更强调产品的再生。而我国的绿色产品概念比较模糊,《政府采购法》中也没有具体的规定,似乎只包括环保的含义,这种环保似乎与节能是相互独立的,从“节能清单”和“绿色清单”中都包含“打印机”可窥见一斑。对政府绿色采购产品的定义不精确,导致绿色采购在实际操作中有较大的寻租空间,客观上不利于绿色采购的健康发展和生态效益的实现。

2.缺乏完善的政府绿色采购行政法规体系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绿色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政府机构要实行绿色采购。”《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在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上述《意见》和《决定》是我国目前政府绿色采购所遵循的依据,但它们并非是有效的法律依据,且不能营造出适宜绿色采购的法制氛围,对政府绿色采购的范围、采购实体、招标门槛、招投标程序、仲裁机构、争端解决方法等政策性问题也没有作出明确规定,难以规范和指导政府绿色采购行为。

3.受到政府绿色采购成本高昂的制约

政府绿色采购客观上必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就绿色采购的对象而言,其效应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在短期内,政府绿色采购的产品与普通产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都能满足同样的消费需求,但受绿色产品供给的制约和成本高昂的限制,在政府采购中高价同质的环保产品长期处于劣势。此外,政府绿色采购的生态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长期来看,政府绿色采购的产品不仅仅受其自身成本高昂的制约,其对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上下游环节的“绿色要求”决定了产品的回收再利用等必然增加政府采购的成本,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绿色采购面临产品种类少、选择性小、价格偏高、政府积极性差的多重矛盾,呈现出一种尴尬的发展局面。[5]

4.政府绿色采购的技术性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绿色产品认证机构的选择有待加强。目前我国实施绿色产品认证的机构主要有三家: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标认证中心、中环联合认证中心。多家有资历的认证机构参与到政府绿色采购产品的认证中有利于防止认证机构的垄断。但是,认证机构过多也可能引发为招揽生意而私自降低认证标准的现象。[6]其次,政府绿色采购产品的认证标准需要统一。我国当前与绿色产品相关的认证标准有多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执行的强制性产品国家标准;中标认证中心执行的是该中心颁布的环保产品标准;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执行的是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这些标准都具有国家承认的法律效力和各自的特点,但由于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其标准设定的门槛和要求不同,所以很难达到统一。

四、完善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的对策建议

要有效规范政府绿色采购,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确定政府绿色采购的环境政策目标、指导原则和相关的配套制度。[7]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特点、新要求,从法律制度、经济激励、采购标准和绩效监督四个方面完善政府绿色采购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条件。其中,重点是建立政府绿色采购的清单制度和供应商的绿色准入制度。

(一)制定和完善有关政府绿色采购的政策法规,为政府绿色采购奠定法制基础

首先,从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的实践来看,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制推行或鼓励实行政府绿色采购是颇有成效的做法。[8]因此,以生态环保理念为指导,制定和完善有关政府绿色采购的法律制度,是现阶段我国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的首要措施。此外,由于绿色产品的价格和标准等因素具有发展的不稳定性,为增强其与传统产品的竞争力,在政府绿色采购的发展初期应当主要通过强制性法令或政策来推动,并借此来规范企业生产环保型产品。

其次,在具体的政策法规方面,我国目前有关政府绿色采购的相关法律政策陆续出台,但整个法律制度还不完备,结构性和功能性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关政策只是《意见》和指导性文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缺乏法律应有的效力和规范性;二是现行的法律规范体系中缺乏对绿色采购的明确规定,只做出了概括性的要求,缺乏实施细则;三是缺乏对非绿色采购行为处理的规定,使得采购机关在绿色采购中所承担的责任过低,导致政府绿色采购权威性和稳定性缺失。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加大调查和研究力度,尽快完善有关政府绿色采购的法律法规,实现与国际政府绿色采购法律体系的接轨。

(二)通过经济手段减少绿色产品生产和供应的机会成本,扶植政府绿色采购发展

由于政府绿色采购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因此仅靠法律制度的强制推行是不够的,应当通过经济手段,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政府绿色采购的发展:第一,实施价格补贴。由于大多数绿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费用要高于非绿色产品,因此政府在采购时可为绿色产品支付额外的费用,或者对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实施价格补贴。第二,实施财政补贴。由于绿色产品的生产具有较高的正外部性,导致生产者和供应者的机会成本较大、成本较高,因此应对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和供应企业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对于更新、改造生产设备和工艺手段的资源消耗型企业也可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以鼓励更多的企业从事绿色产品生产。第三,对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进行适当的税收减免,对浪费性消费和污染环境的消费可以重税。例如,开征高额的增值税和资源税,抑制其生产和消费;对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在税收上给予适当的减免,降低厂家生产成本,引导公众消费绿色产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风气,为政府绿色采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制定绿色采购标准,“绿色采购”清单,明确绿色采购的合理范畴

首先,应尽可能地制定全面、系统的政府绿色采购环保标准和标识,对涉及节能环保的产品进行分级分类,明确政府优先采购的产品类型和最低节能环保标准,明确政府优先采购的绿色条件。只有绿色标准标识体系齐全,绿色采购才有依据。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在颁布政府绿色采购法的同时,还针对日本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促进循环型社会的形成,主要包括生产产品一直到消费的整个过程,目的是鼓励生产有利于减轻环境负荷的产品,使产品更加环保,以及对生产环保产品和劳务进行输出。

其次,应制定并全面、及时的“绿色采购”清单。2006 年底我国参照国际惯例颁发首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2007年初财政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再次调整后的《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将绿色清单从调整前的81家增加到444家。但客观而言,我国目前的“绿色采购”清单仍需进一步完善:一是通过认证将那些还没有进入清单的企业和产品及时补充进去,扩大清单范围,并对清单进行动态管理;二是要及时、合理地调整已列入清单的环境标志产品,对一些节能环保影响大的产品应列出明确的优先采购目录。

(四)公开绿色采购信息,完善监督机制,提高政府绿色采购的行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