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4-03-05 18:1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

篇1

Abstract: In modern hospital management, people as the subject of the hospital busines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According to analyze humanistic management idea of hospital management, and its implementat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hospital should understand the true connotation and requirement of humanistic management, and build credit system, incentive mechanism, communication system, culture, personnel system, and staff training system, to realize humanistic management.

关键词: 医院管理;人本理念;医院文化

Key words: hospital management;humanistic ideas;hospit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307-02

0 引言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医院战略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要在竞争发展中立足一席之地,关键取决于是否真正实施了有效地医院管理,是否把人本服务理念贯彻到每个职工心中。因此,现代医院管理的关键取决于对人本管理理念的认识是否正确以及实施是否得当上。

1 对人本管理理念的认识

1.1 “人”的内涵 医疗工作的特点是以患者为中心。所以,“以人为本”的“人”,首先应是患者。患者患病到医院就医目的是希望得到优质、低费用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又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医疗技术服务。即医务工作是否能够运用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医疗技术为患者解决生理上的疾病。二是非医疗技术服务。是指在医疗技术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医疗工作流程是否方便和关怀患者,医院的治疗环境和生活条件是否周全、安静、卫生、有序等,由此而带给患者的心理感受是否满意。

其次是职工。医院是人――医务人员的集合体,医务人员又是医疗技术的载体,是否能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行为的意义,指导他们获得成功的实现手段和方法,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再次以人为本的“人”不仅仅限于患者和职工,还包括医院的其他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如患者的亲属、药品器材的供应商、医教研工作的合作伙伴等。

1.2 “本”的内涵 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讲,以人为本的“本”主要解决对两个群体的认识问题:一是以患者为本,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角度,真正把他们当做生病的人,而不是“利润的增长点”,站在尊重和重视“人”的角度,帮助他们与疾病作斗争;二是以员工为本,在态度和意识上尊重他们的“本身”,而不单单是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本”,医院应以所有员工的利益为重,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一位员工,帮助他们提高能力,实现他们所能实现的最佳目标。

1.3 医院人本管理理念的内容及要求 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1.3.1 医院人本管理的核心――人的管理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医院战略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要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人本服务理念贯彻到每个职工心中。由于医院服务对象(病人)、服务方式(直接作用于人)的特殊性,人性关怀、人文服务在医院显得尤其重要。

1.3.2 医院人本管理的原动力――激励机制 激励就是指管理者针对下属的需要,通过外部的刺激来达到使职工行为能够按照管理的要求自觉行动的内化过程。外部的刺激一般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管理者应该用不同的因素来刺激人们不同的需要。

1.3.3 人本管理的基础――和谐的人际关系 实行医院人本管理,既要为了建立没有矛盾和冲突的职工间的和谐,更要构建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实现医院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及相容性,从而能够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

1.3.4 医院人本管理的关键――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它贯穿人力资源发展过程的始终。预测规划、教育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医院文化建设,职工培训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1.3.5 医院人本管理的目的――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能够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把医院建立成一个战斗力很强的集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很多措施来实现,如:明确合理的发展目标、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医院职工的利益共同体、引导全体职工参与管理等。

2 医院人本管理理念的实施

基于上述对人本管理理念的认识,实现现代医院管理中人本管理的有效实施,重要的前提是人本管理理念必须与医院实践要能够合理地衔接起来,要注意以下机制的建立。

2.1 信任机制 纵观成功的现代医院管理无一不具备完善的信任机制,医院凡事尊重职工,相信职工,理解职工,充分调动职工的潜力和激情,使职工真正将医院视为“家”来热爱,来构建。在遵守制度的基础上对职工做到感情上的亲近,工作上的信任,生活上的关心,让信任的感觉吹遍职工的每个角落,让信任成为医院和职工之间解决矛盾纠纷、共同奋斗前进的黏合剂,在工作上完全信任职工,让职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监督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的成本,促进医院和职工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促进医院竞争力、实力的日益强大。

2.2 激励机制 在心理学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医院长期实践总结过程中,激励是调动职工的精神作用的最有效办法。激励是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通过适当的手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员职工的需求,提高职工的社会经济效益。

现代医院存在的目的意义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满足社会需求,即通常所说的患者、病人需求;另一方面就是满足自身职工的需求。如果医院发展达到了这两个方面的目的,它就实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而很多医院管理采取了单一、陈旧的激励手段。比如:①仍主要采取工资、资金、福利、住房等物质激励手段,这样使得多数岗位在薪酬上难以拉开距离,易造成平均主义现象,从而起不到激励员工的作用。②很少采用与职工工作内容、性质相关的激励手段,这样降低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样起不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所以激励手段的选择与应用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施策,不可搞一刀切。一是医院应定期对职工需要进行调查摸底分析;二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有区别的激励手段,真正达到满足职工需求而调动其积极性的目的。激励机制,是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它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体系,关于激励的具体方法很多,而且将随着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会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2.3 沟通机制 充分沟通是有效激励的基础,因此要想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就必须同时建立沟通机制。有效激励的目的是给职工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而医院管理者如何知道职工究竟想要什么呢?只有依靠沟通,沟通本身也具有激励作用,沟通传递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有感情、信任、关心、忠诚等。这样有利于在组织中营造家庭氛围,更加激励员工去为医院发展付出努力、激情和心血。即沟通不仅可以让员工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而且也会激励他们想方设法地去想办法,促进医院长久发展。

良好的沟通对职工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鼓励,使他们感觉自己对医院很重要,进而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

2.4 文化制度 医院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医院在医疗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观念形态、价值体系、文化形式的统一体。

医院文化制度是以“人”为出发点,把重点放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强调“人必须了解人”,充分考虑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构建:

2.4.1 要有一种平等的理念 “以人为本”首要之处就是要有一种平等的理念,尊重每一位职工工。其实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是工作的性质不一样而已,工作的性质不一样可能权利不一样,不代表谁就比谁特别能干。

2.4.2 注重职工自身的发展 注重职工自身的发展,这也是医院管理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之一。医院很注重对职工的培养,每一个岗位都有一个培训计划;对于新职工,医院不仅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还会对他们进行管理的培训、怎样做人的培训如怎样跟患者沟通,让职工清楚医院文化怎样,自己未来的发展怎么样,在医院里做得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怎么样。

2.4.3 沟通从制度到心灵 沟通,人与人的交流与互动,沟通不只是从上到下,而且也是从下到上的。,这样也让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得到落实,领导层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跟职工沟通,去了解职工的困难,把理念告诉他们,定期召开会议,以确保沟通得很顺畅。

2.4.5 用人机制 人才资源是人本管理的重要对象。人才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能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较大贡献,德才兼备的人。

人才在医院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①人才是医院发展之本。现代医院的竞争表现为医疗质量的竞争,医疗质量取决于医院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成为现代医院竞争的焦点。人力资源管理日益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②医院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素质的提高。医院要长足发展,只有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将一般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在医院中发挥作用。③优秀的管理人才影响着医院的发展。优秀的管理人才能根据医院的现实情况和所处的环境制定医院的发展方针和战略目标,并随着形势的变化作出调整,善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

2.5 培养机制 职工培养机制的目的就是:造就一大批富于开拓精神,掌握先进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医疗人才,以迅速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增强医院活力,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结论

医院作为一个社会公益组织,其基本的社会责任是要尊重人,关心人,使个人和医院同时发展。将医院发展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将会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篇2

关键词:组织;管理;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组织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结合形式,管理是组织的特征和功能。组织管理活动不是盲干,更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讲究方法、讲究技巧的人类高级智慧性和创造性活动。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过程中,管理者和研究者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已发现和认识了管理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管理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帮助管理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方法的概括性和通俗性表述。管理的基本原理,不是管理的全部理论和方法,而是管理理论中最关键、最核心和最常用的理论和方法。组织管理者能够系统、娴熟地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并将它们合理地运用于管理活动中,就能做到驾轻就熟、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组织是什么?在本质上,组织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它用特定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以及相关技术手段,将一定的资源置于组织的麾下。而这种集中资源的过程,就是组织通过其管理活动,将游移于组织之外、处于自然分散状态的资源相对集中起来,以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比如:将分散的个人集中起来形成人群、群体、组织,产生超越各分散个人力量总和的集体力量,俗语云:“人多力量大!”如集体狩猎、作战、生产、科学研究等活动,都是集中一定人力、物力,明显地彰显“众人”集体力量的优势与效果;又比如:将分散的物质资源集中起来,诸如土地、原材料、燃料、设备、运输工具等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的生产资料、资本,从而构成更强生产能力的企业,增加产能、产出和效益。人类以往的实践活动,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样一条经验:基于组织及其管理活动而达成的各种资源的集中(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方法等),都给人类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益”,人类发展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不断集中资源和不断增进福利的历史。在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同时,人类管理活动在资源集中和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对资源的深度发掘和利用,即从资源的“内涵”上做文章,通过管理活动,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使资源利用更加科学,使资源效用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集约性,它是在资源量的集中和规模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功效的质的飞跃,通常是在对资源的功能开发与提升,资源之间的兼容与匹配上下功夫。如人力资源培训、扬长避短与优势互补、团队建设,组织变革实践中的优化组织结构、优化劳动组合和组织功能再造,生产活动中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诸如太空育种、转基因食品等,它是一种“内涵”式的管理增量活动,这种管理方式,在面对人口增长和资源稀缺的背景下,是人类文明与进步过程中管理的最高境界和终极追求。

规模集约原理,就是通过管理对资源进行量的相对集中以发挥资源的规模效应,以及在资源量的集中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深度利用以增强资源效用和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资源集中――资源配置――资源利用――规模增量和内涵增量――高效率与效益

管理是一项组织性活动,管理在本质上就是动员、配置和利用组织资源的过程。组织资源就一般形态而言,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在组织活动中,相对而言,人是组织资源中的核心和关键资源,因为人是能动的资源和具有创造性特征的资源。因此,管好人和用好人是组织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人与人之间各有差异也各有所长,管理好人首先是用其所长,根据组织成员各人的特长进行分工,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去,各尽其能,优势互补,这就是管理学教科书上常说的:“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如基于性别优势的分工,男性做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女性做轻巧精细的工作,俗语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又如基于性格特点的分工,细心沉稳者安排做财务工作,粗放勇敢者安排做探索性工作。再如基于经验、知识、能力的特点,强者安排做研发和高层管理工作,差者安排做基础性或操作性工作。这样,可以充分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产出和成果;其次是在分工的基础上,让在相应岗位的组织成员经过专项培训和长时间稳定的重复劳动锻炼,养成专业能力,成为相应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或技术专家;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超过非专业人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工作绩效。历史上关于“针”制作生产的分工实践就是非常直观的例证,通过分工,有专人切割、专人打孔、专人研磨,劳动效率成百倍提高。分工是专业化的前提,专业化是分工的产物。由于分工和相对稳定的工作方式,使得劳动者在较长时间内反复从事相同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经验和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和娴熟以及不断提高和强化,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明显地增加产出和提高产品质量。这一点,在制造业中尤为典型,因为专业化培养和造就大批的技术工人和技术骨干,这些人也成了企业提高产出和产品品质的专业保障。正如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所指出的那样:“工作专门化的实质是,不是将整项任务交由某个人承担,而是将之细分为若干步骤,每一步骤由一个单独的个人来完成。各个员工都仅专门从事某一部分的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67)分工解决的是适合做什么的问题,专业化解决的则是更好地做什么的问题,专业化是对分工的强化。分工与专业化,是现代人劳动过程的基本方式和支撑,也是管理活动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分工专业原理,就是通过管理将组织成员基于其特长和潜能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上,相对稳定地从事同一工作或劳动,使其经验和技术不断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分工协作――专业化与技能强化――技术专家――增量产出和增质产出――高效率与效益

组织管理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要建立和维持组织生存、运行所必备的秩序与环境条件。组织中的秩序如何建构?一般主要通过组织设计来实现,包括组织的物理结构、职能设定、岗位设置、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文化取向等,以此来构建组织内的关系和秩序。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组织各单位(部门)、各团队、各成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规定,包括纵向的层级关系和横向的协作关系,由此形成组织内的关系与秩序网络,使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对应起来和对称起来。从纵向来讲,就是建立基于职权的指挥链,解决上级的命令权和下级(下属)对谁负责与报告的问题。从横向来讲,就是建立部门之间和成员之间的协作网络关系,解决在彼此分工基础上的协作与配合问题。在这一原理中,首先是权力的界定与分配,组织内各层级、各部门以及相应岗位有什么样的权力?比如决策权、人事权、财经权等;各种权利由谁作为主要责任人来享有和行使?比如: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兼管人事和财经;副校长A分管教学和科研;副校长B分管后勤和学生工作等。其次是在确权的基础上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的职责(即责任或工作目标)。比如:融资额度、人才引进层次及要求、后勤工作的保障程度与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等。权责关系的明确与对称,是组织运行秩序的平衡器,它能促使组织成员做到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对等,分享利益与承担责任对称。这样,组织内的秩序才可能有效得到维持和维护。罗宾斯在讨论指挥链问题时指出:“所谓职权,是指管理职务所固有的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这样一种权力。为了促进决策和协调,各级管理者作为组织中指挥链的一环,需要被授予一定程度的自以便履行其职责。而在管理者协调和整合雇员工作时,这些下属员工也被认为负有执行任务的义务。这种对完成任务的期待或义务就是职责。”(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70)如果说分工专业化原理是以组织资源的外在属性(物质与技术的尺度)为特征进行的管理活动,那么权责秩序原理则是侧重于组织资源的内在属性(思维与精神的尺度)为依据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并且这一层面的管理活动对组织运行的影响更加深刻。这一原理在本质上就是要解决组织有目标、部门有岗位、工作有标准、人人有权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职责明确、秩序井然。

权责秩序原理,就是通过管理明确组织成员各自的权力与责任,并以此为基础建构组织内的层级和并行关系,形成满足组织运行所需要的关系结构与秩序格局,服务和促成组织目标全面实现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岗位与职责――权利与义务――指挥链与协作网――组织秩序――高效率与高效益

组织向何处去?组织如何运行?这是组织产生后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可能性上,组织面临着多重选择,如设立一个企业组织后,对行业与经营范围就面临多重选择;设立一所民办高校后,就面临专业与学校类型的多重选择。如何取舍?如何准确地把握方向和目标?需要借助管理的决策活动来解决这些基本的问题。管理决策活动及其过程,就是对多种可能性情况与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权衡的过程。决策的过程,就是广泛收集和分析有用信息和资源的过程,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多套备选的临时方案;然后进一步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全面的比较,根据各个方案的可行性与价值效用情况的程度差异排出先后顺序与等次,经过综合权衡后做出取舍,选择最佳方案作为正式方案实施与执行。决策的过程,就是系统分析比较和辨别影响组织发展方向和运行目标的各种复杂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科学的决策理念、科学的决策方法、科学的决策程序等系统的支撑和支持,能够确保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决策最优化,即组织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组织运行目标的科学性、组织运行计划的合理性。罗宾斯指出:“因为涉及管理者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们都希望制定正确的决策,也就是选择最佳方案,实施它们,并且决定是否应考虑所处环境。”(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173)决策,科学决策,是组织运行状态最佳、组织运行结果最优的基础和保障,决策在本质上,就是(方案)择优的过程。方案是组织行动的纲领,统率着组织的各种活动与行为,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处于前置决定性的地位。所以,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一项要求很严格的管理活动,它不是简单地、随意地做出决定,而是要求充分占有信息和材料、系统分析信息和材料,同时还要求根据现实条件、环境状况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与判断,尽可能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的备选方案;在广泛听取组织成员意见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及时果断地做出抉择和决策。没有决策,就不可能有择优;但有决策并不必然地就会产生择优的结果,决策只能为择优提供可能。择优是决策的目的和结果,它是在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基础上的产物。因此,决策的理论、决策的方法、决策的程序,一切影响决策合理化、科学化的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择优”。

决策择优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科学决策活动,形成完整系统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比较,抉择、筛选出适合组织运行的最佳方案,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复杂性问题――可能性方案――择优方案――执行方案――高效率与高效益

管理的基本原理,贯穿于各类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有时候用到管理的基本原理的一个或几个原理,有时可能同时用到全部的管理基本原理。组织管理的基本形式,按照主流的管理理论的表述,通常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即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从管理过程来看,其基本路径为:决策――执行――反馈;在这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中,分别涉及到“决策择优原理”、“计划规范原理”、“执行效率原理”、“控制反馈原理”等原理的应用,同时也潜在地或间接地运用到其他几个原理。而从管理职能角度来看,管理的职能系列由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构成。每一种管理职能都比较直接地对应于一种管理的基本原理,也同时内涵地涉及到运用其他管理的基本原理,如“领导”职能就涉及“权责秩序原理”、“激励创新原理”等。虽然从理论和逻辑分析的角度可以明显看到管理过程对管理基本原理的分别运用,但从组织运行的全过程和组织管理的全过程来看,则是综合运用管理基本原理的过程。每个管理的基本原理在分别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彼此交融,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支持系统。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组织运行的成功,正是管理的基本原理分别作用与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我们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或方式,上述管理的基本原理都必然地存在并作用于其间。任何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也正是成功运用这些管理基本原理的结果。在管理学著作,特别是管理学教科书有关管理问题的介绍和论述中,基本上都是以管理的基本原理为主线,是对管理的基本原理针对性运用和进一步细化的过程。因此,全面、系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学好管理学知识、用好管理学知识、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和关键。

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要解决的一个前置性问题,是如何把它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区别开来,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客观上讲,这二者之间是明显有别的。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给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确定范围、界限和底限,是从事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要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分界线,遵守它,则有可能把管理工作做出成效;违背它,则管理工作必然失败。而管理的基本原理,侧重于教给管理者如何把工作做好的方法和技巧,更确切地说,它侧重于管理工作的经济、便利、快捷和高效。它是衡量管理者是苦干还是巧干的标准或分水岭,按它的要求去开展管理活动,就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不按它的要求去做,则可能是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当然,在管理学理论框架内,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管理基本原理的基础和前提,它为管理基本原理的形成和运用提供范围、界限和底限,它的作用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护栏和行车标志与行车规则,是确保车辆道路畅通和高速行驶的前提和保障;管理的基本原理内在地包含管理基本原则的精神与要求,它是在遵循管理的基本原则前提下的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就像司机在高速公路上驾车的技巧,如何望、保持车距、控制速度、超车、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情形。再直接一点,比如司机驾车过程中,必须“系安全带”是管理原则,怎样“系安全带”是管理原理。管理基本原则的作用是“护驾保航”,它告诉管理者做正确的事――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管理基本原理的作用是“驾轻就熟”,它告诉管理者正确地做事――能够做什么,怎样做什么?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组织目标确定之后,如何在更具可操作性上的层面上管理组织运行?需要对决策方案进一步细化、量化和程序化。例如,某高等学校在作出创国内一流大学的决策方案之后,就需要以该方案为基础,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融资投资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建设计划、科学研究计划、校际合作计划、校企联合计划,等等。计划就是将决策方案的大概念,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事项、或项目、或任务,并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加以量化和指标化,比如引进人才的计划,包括数量和要求,诸如专业方向、学历学位、职称、社会影响等;实验室建设计划,包括项目名称、总投资额、设备购置与安装、调试、期限,等等。计划是组织运行的路径图,是组织实际运行的直接依据。因此,计划的精细化和精确化程度,也直接影响到组织运行的结果。制定计划,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给组织运行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程序与路径。组织运行的过程,也是贯彻和执行计划及其意图的过程。一个成熟的现代组织,其运行过程本身就是在组织计划引导下的运行过程;组织目标的实现,就是组织计划得到忠实执行和实现的结果。计划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是由计划编制、计划体系、计划管理、计划修订、计划评价等内容构成的。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是组织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也正是计划的这一特性,确保组织运行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严格按计划方案和规定运行。如军队按作战计划打仗;企业按生产计划生产;学校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国家按计划(如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组织经济社会发展活动。著名管理学家莱斯利・W・鲁认为:“计划能使一个管理者或一个组织主动地影响,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未来。”“组织的成功总是与好的工作计划有关的。”(莱斯利・W・鲁《管理学》第1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P136―137)由此可见,计划在组织运行规范化(程序化)上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计划是组织运行规范化的前提,规范化是计划实施的结果。

计划规范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计划活动,使组织决策的方案具体化、精细化、计量化和程序化,从而在此基础上保障组织运行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决策方案――任务分解――指标与路径――执行计划――高效益率与高效益

决策和计划,是组织运行意图的文本化。从管理的全过程来看,他们只是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真正付诸行动让组织运行起来的,是管理过程中的执行环节和阶段。执行,就是贯彻决策和计划意图的过程,就是推动组织按决策和计划的基本思路运行的过程。决策和计划的目的,就是让组织运行做到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路径精确、程序规范、控制有效、结果最优。但好的决策和计划要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有“执行”环节的紧密配合与支持。执行或执行力,是现代管理的一个新名词,它特别重视执行过程中对“决策意图”和“计划任务”的忠实程度,并且强调“创造性”地执行“决策”与“计划”。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决策和计划是为组织高效运行提供行动指南。而组织运行过程的高效率,实际依赖于管理过程的执行力。因此,执行或执行力――严格地执行决策和计划,既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前提也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保障。执行在本质上,就是将决策和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执行,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理解和领会决策与计划意图和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忠实地按决策和计划方案行事;另一方面又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研究新情况和新环境,在不违背决策和计划基本意图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执行不仅是一种照葫芦画瓢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它是以决策和计划方案为基本蓝本,在执行过程中对决策和计划不断创新的过程。并且通过执行的创新,寻求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更好路径,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执行过程中,组织中的全体管理者,需要有共同认识和统一行动;需要彼此的默契配合和强烈的整体意识、系统观念。执行是一项特殊的团队性活动,优化组合、优势互补、高度认同的团队文化与组织信念,是执行力的基础和保障。所以,有人总结说:“决策是基础,执行是关键!”

执行效率原理,就是通过提高管理活动中管理团队执行的水平和能力,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从而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更好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方案与计划――研读与理解――执行计划――创造性执行――高效率与效益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3]莱斯利,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4]杨孝伟,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

[5]贝特曼,管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

[6]哈默,管理大未来,中信出版社,2008.7.

[7]刘筱红,管理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8.

[8]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8.

篇3

(一)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设置

财务管理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有效的预测、组织、控制、监督和调节,并正确处理企业与有关各方的经济关系,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企业资金运动的一切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目标的要求,保持企业以收抵支和到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减少企业破产的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生存下去,同时及时筹措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并且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生的和从外部筹集的资金加以有效利用,获得合理的报酬,提高企业长期潜在的获利能力,使企业的价值不断增加,股东的财富不断扩大。

目前,高校本科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设置:第一章总论,介绍财务管理的产生与发展,财务管理的内容与特点,财务管理的任务、原则、方法及其法律规范;第二章财务管理的目标与环境,介绍企业的组织类别,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其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第三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介绍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观念;第四章财务预测与规划,介绍财务预测的程序和方法,财务预算的编制;第五章筹资管理,介绍企业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主要内容,不同筹资方式的利弊分析;第六章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介绍杠杆原理、资本成本的比较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第七章资产管理,介绍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项目投资评价方法,如何进行证券投资管理、营运资本管理;第八章营业收入及收益分配管理,介绍如何进行营业收入管理和收益分配管理;第九章财务控制,介绍不同类型责任中心的特征和考评指标;第十章财务分析,介绍依据财务报告如何进行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

(二)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设置

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的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整个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考核的一种管理活动。管理会计目标是适应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具体包括:一是为企业管理者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主要包括:与预测、决策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预算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考核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以及与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及资源有效利用有关的信息。二是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主要包括: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并相应编制预算;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制定各单位的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内部控制,按照责任会计进行业绩考核。

目前,高校本科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设置:第一章现代管理会计概述,介绍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内容与特点,目标与对象,及其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介绍成本性态分类及其分析的方法。第三章变动成本法,介绍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第四章本量利分析,介绍本量利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相关指标的计算为管理者预测和决策提供信息。第五章经营预测,介绍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的各种方法;第六章决策分析概述,介绍决策分析的意义、种类、程序。第七章短期经营决策,介绍生产决策、定价决策的内容和方法。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介绍以资金时间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资本成本和现金流量为依托的长期投资决策的内容和方法;第九章全面预算,介绍全面预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编制程序和步骤;第十章存货控制,介绍如何确定存货的最优订货数量和最优订货时间以及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ABC分类法等。第十一章成本控制,介绍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和目标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第十二章责任会计,介绍不同类型的责任中心的形式、特点、责任、考核评价方法。

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

(一)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的内容

从上述介绍的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设置情况可以看出其在教学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包括:资金时间价值的内容;本量利分析内容;存货管理的内容;全面预算的内容;项目投资(资本预算、长期投资决策)的内容;责任会计的内容。

(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原因分析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两门课之所以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多的重复,原因是:两门课程的研究对象类似,都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为基础,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两门课的研究目标类似,都是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通过价值增值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的;两门课的研究的资料来源类似,都是以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和信息为主要依据;两门课的服务对象类似,都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这样其内容重复就不可避免。

(三)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带来的影响

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教学资源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精力。如果两门课程是一位老师教学,还能够照顾到重复与交叉的内容在哪门课程中重点详细讲解,在哪门课程中以复习的方式处理。否则如果处理不当,会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三、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两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

(一)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

财务管理以资金运动为对象,在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的基础上,以资金筹集管理、资金投放管理、资金分配(股利分配)管理为主线重新构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总论中明确财务管理的有关概念、目标、原则、环境等内容;明确财务管理应该树立的两个价值观念: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观念;在资金筹集管理中,明确资金筹集的渠道、资金筹集的方式、资本成本、资本结构决策等内容;在资金投放管理中,明确项目投资、证券投资、营运资本(以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为主要内容);在收益分配(股利分配)管理中,明确收益分配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收益分配政策的选择;为了评价企业的财务管理绩效,介绍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内容: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等。具体章节设置:第一章总论;第二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第三章资金筹集管理;第四章资本结构决策;第五章项目投资(资本预算、长期投资决策);第六章证券投资;第七章营运资本管理;第八章收益分配(股利分配)管理;第九章财务分析。

(二)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

篇4

一、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耦合

管理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和科学技术一样,都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均具有系统自组织的属性。正是这一共同的属性,使得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在发展中形成相互依赖、互为动因的正反馈耦合关联。

(-)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变革

1.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社会经济系统的剧烈变革,导致管理对象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迅速地变化,从而必将对各种管理方法和理论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进而促进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18世纪后半叶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使得由机器及机器体系为主要特征的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就在同一时期,亚当·斯密(AdamSmith)出版了其代表性著作《国富论》。人们此时终于认识到,伴随着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必须运用和加强管理手段和方法与之相适应,以实现分工协作、提高效率、增加产量,从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和积累国民财富。19世纪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作用日益强大。也就是从18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兴起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100多年时间里,传统管理思想开始形成。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迅猛的发展,且表现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态势,即典型的非平衡态混饨演化的特征。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一大批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相继创立。高度分化与综合的共存,使得现代科学技术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的充满活力的动态系统,推动着社会经济系统的剧烈演化和迅猛发展,使得社会经济系统各个层面对管理的需求格外急切,同时也使得管理对象的基本属性及其特征日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科学领域从本世纪初到40年代是科学管理思想的形成时期。现代管理思想的形成阶段是本世纪40年代至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注意充分发挥组织中人的作用;②更加强调实施系统管理,以动态的观点注重从系统要素间的关联性角度考察管理问题;③更加突出经营决策的战略地位。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学科不断地与相邻学科和领域进行交叉、渗透和融合,从而丰富。拓展、完善着自身的理论体系。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表明,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是产生创造性思维、促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里所谓学科间的交叉,是指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在运用中的相辅相成;所说的学科间的渗透,是指某一学科领域的理论、原理或方法同样适用于另一学科,且在这一学科内被广泛应用;而学科间的融合,则是指由不同学科间知识的交叉与渗透所产生或衍生出的新的有价值的知识,包括思想、观念、理论、方法、学说等。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是20世纪后期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管理科学也不例外地遵循着这一普遍属性。比如,管理科学与哲学、经济学、心理学、数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分别产生了管理哲学、管理经济学、管理心理学、运筹学、工业工程学、管理信息学等学科。随着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像CIMS.MRP。柔性生产(flexiblemanufacturing)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等内容也融入到管理科学的范畴中来。不断在领域上拓展,与众多的学科进行交叉、渗透与融合,是管理科学发展的鲜明特征。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依赖于管理科学的正确运用

根据系统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原理,不管是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系统,系统的自组织过程都遵循着其内在的演变规律,不断地实现着其结构和功能的有序和优化,且这一过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然而,现代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通常都是科技工作者的协作劳动,因此科学技术系统的要素构成含有人的社会活动,有人的意识的参与,所以科学技术系统的发展演化是比自然过程更为复杂的动态过程。也正是因为有人的意识的参与,才使得系统的发展和演化虽然存在于~个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之中,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实现对系统动态过程的有效制约和控制,即对这种存在有“非自然”要素的系统,按照人们的主观愿望,通过实施人为的管理来实现其最优化。

科学技术成果一旦形成,再施加适当的管理方法和过程,便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科学技术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不可能也不容许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它的发展和演化也需要输入“负搞流”。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系统在向外输出高质量科技成果的同时,为了抵消其内部的“摘增”,需要不断地由环境,即社会经济系统输入资金、设备、人员、信息等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条件下,应该进行多大规模的科技要素投入。如何进行科技投入以保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先进性以及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等等,又将涉及到管理和决策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科技管理主要包括科技体制和科技政策,它不仅影响和制约着这一国家和地区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对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和效益也将起到关键的作用。不难看出,不管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还是如何有效地进行科技投入,促进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都离不开管理。或者说,共同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管理系统可以改变和支配科学技术系统发展演化的外部环境条件,从而有效控制和制约科学技术系统的发展和转化,是实现科学技术良性发展演化的催化机制。管理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管理科学的正确运用。正是由于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之间的这种非线性相互关联,使得二者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赖、互为动因的正反馈耦合关联。

二、科学技术与管理的协同

(一)科学技术与管理的社会生产力属性

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系统,系统的要素构成及其相互关联随着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现代生产力包含着三类要素:①实体性要素。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是生产力的基础;②渗透性要素。如科学技术、教育等,这些要素能起到对生产力其它要素的加强作用;③支配性要素。如管理、信息等,它们能对生产力其它要素的功能发挥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纵观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自从人类使科学技术融入经济的成分,几乎是在同时意识到了强化管理同样也能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里,人们为求得生存和谋取最大利润的重要手段,已不再仅仅是靠增加劳动和资源的投入,而是更侧重于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是最具活力的社会生产力已被理论和实践所证实,但~项技术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及其转化的程度,必将受到管理的支配。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改革管理方式。优化管理组织结构,将能大幅度地提高被管理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当今社会里,科学技术已是现代生产力的主体,而管理是其实现功能特征的支配要素,生产力的其它要素已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

(二)管理支配作用的协同学机理

哈肯(H.Haken)把序参量概念引入协同学[1][2]作为处理自组织问题的一般判据。不论什么系统,如果某个参量在系统演化中从无到有地发展演化,并能揭示出系统新结构的形成,进而支配和制约着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演化,这个参量就是序参量。

作为生产力支配性要素的管理,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通常是社会生产力系统诸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3]。因为管理不仅是生产力其它诸要素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所在,而且也是对社会经济实体系统进行分工。协作和综合运筹的基本保证。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科学管理,是任何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发展演化的必要条件。比如,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及其转化的程度,靠的是使用和推广它们时各个环节上相应的各类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方法、措施得力,将会实现最有效和最大限度的转化;方法、措施不力,可能就是无效、无利甚至是有害的。世界范围内科技、经济中心的变迁和转移,相同的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国家乃至区域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等等,无一不是因为管理政策和管理体制上的不同所致。我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如四通、联想。方正、巨人、希望、王码等,从技术水平方面看,10年前企业创立初期基本均处于同一起点。时至今日,这些集团公司的兴衰成败乃至生死存亡,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上的差异。不难看出,在同样的科学技术和基础生产力要素背景下,由于管理者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在管理实践中对现代管理科学与技术的运用存在着悬殊的差异,因而产生着天壤之别的经营效果。运用适当的管理方法,施加相应的管理过程,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就相当于为社会经济系统输入了“负摘流”,从而可以使这一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向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演化。具体来讲,就是有利于优化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诸如产业结构、商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等,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由此不难看出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时对管理的依赖以及管理对其转化程度的影响。无论是宏观领域,如~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微观领域,如一个行业、部门乃至企业,管理的支配作用为什么如此巨大?我们用协同学中序参量的支配原理来解释管理的这一作用机理。

纵观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系统自组织过程,而管理科学是社会经济系统这一过程的序参量[4]。作为序参量的管理科学,其从无到有的发展演化过程不仅能指示出社会经济系统自组织进程中新结构的形成,而且还满足序参量实现其支配作用的以下基本属性:①序参量是宏观参量。管理科学是重点研究并揭示具有众多子系统构成的管理系统的普遍现象和规律的系统整体宏观效应,而不是侧重刻划所有子系统的微观行为特征。②序参量是微观子系统集体运动的产物、合作效应的表征和度量。管理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来自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以及管理实践本身。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各要素的社会化乃至国际化趋势显著,各要素间的关联性加强,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加强协调和优化各要素间的关联对社会经济系统整体运行效果的影响,因此促进了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管理科学的发展和被应用的状况和水平,同样也反映着社会经济活动的秩序化和规范化程度。③序参量支配干系统的行为,主宰着系统的整体演化过程。序参量作为系统众多子系统合作效应的表征一旦形成,便又对一切干系统的运动产生支配作用,二者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随着管理科学的逐步趋于完善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使得管理科学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人们无时无处不在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事各个层次和方面的管理实践活动。管理科学源于、高于管理实践,又支配、指导管理实践。作为序参量的管理科学,已在相当程度上被用来支配各种管理活动,主宰着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演化。

管理科学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序参量,这一宏观角度的论断并不失一般性和普遍性。从微观角度,如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企业内部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尤其是经营战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序参量,支配和主宰着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决定着企业这一微观动态社会经济系统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演化方向。战略管理的协同效应及其机制,也是现代管理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_[5][6]。

三、协同实现经济“巨增长”

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实际总产出或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而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的含义比较广泛,是指由于经济增长所引起的包含收入增长、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的转变、优化等在内的一切经济。社会方面发生的综合变化[7]。这里所谓的经济“巨增长”,指的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并存。为什么协同能够实现经济“巨增长”,我们通过分析科学技术与管理的协同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倍增效应,阐述这一机理。把科学技术与管理的协同定义为:在给定资本投入K、劳动投入L和生产函数Y=F(K,L)的前提下,运用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使产值(国民生产值)Y取极大值。以概念的数学表达方式可表示为:Ymax=A(T,M)F(K,L)。式中,A(T,M)称为科学技术T与管理M的协同关联系数。

作为社会生产力系统子系统的科学技术与管理,它们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属性;二者共同作为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演化的动因,但是表现出木同的功能特征;它们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相互关联,满足协同学基本原理。在这里,虽然科学技术T和管理M对产值Y均有影响,但起关键作用的却是二者之间的协同关联,即关联系数A(T,M)对产值帼民生产值何所产生的倍增效应。人们在对其关联机制和运行规律进行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通过管理的支配作用,实现对系统控制参量的改变,进而对社会经济系统的自组织过程进行控制和制约,使系统产生一个内部涨落,再通过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动态关联放大成~个在临界点起关键性支配地位的“巨涨落”,从而驱动系统实现分叉,选择更新的有序结构。具体来讲,就是有效利用和控制科学技术与管理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协同关联,合理运用先进技术并实施科学管理,优化社会经济系统的内部结构,实现经济的“巨增长”,即经济的数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实现正反馈的耦合与互动,使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具有“巨涨落”性的发展。

实际上人们已经认识到,对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发展科学技术和强化科学管理二者缺一不可,并行不停。但是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认识二者的协同,保证二者的匹配,它们的协同作用才愈加显著。在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因素中,靠的都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与之对应的科学管理。对世纪90年代以来,即使生产研究所探索的领域,也已经由当初的只注重工业生产中的硬技术,过渡到对工业生产硬技术和生产管理软技术的并重[8]。不管是在宏观领域还是在微观领域,科学技术和管理对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演化的作用已被人们所共识。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形态初见端倪的今天,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行业还是一个企业,科学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中的首要因素。如何从系统自组织理论高度,在实践中运用二者的协同关联,实现对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演化长期有效的最优控制,将会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管理支配作用的协同学机理

哈肯(H.Haken)把序参量概念引入协同学[1][2]作为处理自组织问题的一般判据。不论什么系统,如果某个参量在系统演化中从无到有地发展演化,并能揭示出系统新结构的形成,进而支配和制约着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演化,这个参量就是序参量。

作为生产力支配性要素的管理,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通常是社会生产力系统诸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3]。因为管理不仅是生产力其它诸要素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所在,而且也是对社会经济实体系统进行分工。协作和综合运筹的基本保证。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科学管理,是任何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发展演化的必要条件。比如,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及其转化的程度,靠的是使用和推广它们时各个环节上相应的各类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方法、措施得力,将会实现最有效和最大限度的转化;方法、措施不力,可能就是无效、无利甚至是有害的。世界范围内科技、经济中心的变迁和转移,相同的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国家乃至区域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等等,无一不是因为管理政策和管理体制上的不同所致。我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如四通、联想。方正、巨人、希望、王码等,从技术水平方面看,10年前企业创立初期基本均处于同一起点。时至今日,这些集团公司的兴衰成败乃至生死存亡,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上的差异。不难看出,在同样的科学技术和基础生产力要素背景下,由于管理者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在管理实践中对现代管理科学与技术的运用存在着悬殊的差异,因而产生着天壤之别的经营效果。运用适当的管理方法,施加相应的管理过程,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就相当于为社会经济系统输入了“负摘流”,从而可以使这一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向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演化。具体来讲,就是有利于优化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诸如产业结构、商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等,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由此不难看出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时对管理的依赖以及管理对其转化程度的影响。无论是宏观领域,如~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微观领域,如一个行业、部门乃至企业,管理的支配作用为什么如此巨大?我们用协同学中序参量的支配原理来解释管理的这一作用机理。

纵观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系统自组织过程,而管理科学是社会经济系统这一过程的序参量[4]。作为序参量的管理科学,其从无到有的发展演化过程不仅能指示出社会经济系统自组织进程中新结构的形成,而且还满足序参量实现其支配作用的以下基本属性:①序参量是宏观参量。管理科学是重点研究并揭示具有众多子系统构成的管理系统的普遍现象和规律的系统整体宏观效应,而不是侧重刻划所有子系统的微观行为特征。②序参量是微观子系统集体运动的产物、合作效应的表征和度量。管理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来自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以及管理实践本身。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各要素的社会化乃至国际化趋势显著,各要素间的关联性加强,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加强协调和优化各要素间的关联对社会经济系统整体运行效果的影响,因此促进了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管理科学的发展和被应用的状况和水平,同样也反映着社会经济活动的秩序化和规范化程度。③序参量支配干系统的行为,主宰着系统的整体演化过程。序参量作为系统众多子系统合作效应的表征一旦形成,便又对一切干系统的运动产生支配作用,二者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随着管理科学的逐步趋于完善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使得管理科学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人们无时无处不在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事各个层次和方面的管理实践活动。管理科学源于、高于管理实践,又支配、指导管理实践。作为序参量的管理科学,已在相当程度上被用来支配各种管理活动,主宰着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演化。

管理科学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序参量,这一宏观角度的论断并不失一般性和普遍性。从微观角度,如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企业内部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尤其是经营战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序参量,支配和主宰着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决定着企业这一微观动态社会经济系统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演化方向。战略管理的协同效应及其机制,也是现代管理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_[5][6]。

三、协同实现经济“巨增长”

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实际总产出或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而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的含义比较广泛,是指由于经济增长所引起的包含收入增长、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的转变、优化等在内的一切经济。社会方面发生的综合变化[7]。这里所谓的经济“巨增长”,指的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并存。为什么协同能够实现经济“巨增长”,我们通过分析科学技术与管理的协同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倍增效应,阐述这一机理。把科学技术与管理的协同定义为:在给定资本投入K、劳动投入L和生产函数Y=F(K,L)的前提下,运用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使产值(国民生产值)Y取极大值。以概念的数学表达方式可表示为:Ymax=A(T,M)F(K,L)。式中,A(T,M)称为科学技术T与管理M的协同关联系数。

作为社会生产力系统子系统的科学技术与管理,它们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属性;二者共同作为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演化的动因,但是表现出木同的功能特征;它们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相互关联,满足协同学基本原理。在这里,虽然科学技术T和管理M对产值Y均有影响,但起关键作用的却是二者之间的协同关联,即关联系数A(T,M)对产值帼民生产值何所产生的倍增效应。人们在对其关联机制和运行规律进行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通过管理的支配作用,实现对系统控制参量的改变,进而对社会经济系统的自组织过程进行控制和制约,使系统产生一个内部涨落,再通过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动态关联放大成~个在临界点起关键性支配地位的“巨涨落”,从而驱动系统实现分叉,选择更新的有序结构。具体来讲,就是有效利用和控制科学技术与管理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协同关联,合理运用先进技术并实施科学管理,优化社会经济系统的内部结构,实现经济的“巨增长”,即经济的数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实现正反馈的耦合与互动,使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具有“巨涨落”性的发展。

实际上人们已经认识到,对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发展科学技术和强化科学管理二者缺一不可,并行不停。但是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认识二者的协同,保证二者的匹配,它们的协同作用才愈加显著。在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因素中,靠的都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与之对应的科学管理。对世纪90年代以来,即使生产研究所探索的领域,也已经由当初的只注重工业生产中的硬技术,过渡到对工业生产硬技术和生产管理软技术的并重[8]。不管是在宏观领域还是在微观领域,科学技术和管理对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演化的作用已被人们所共识。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形态初见端倪的今天,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行业还是一个企业,科学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中的首要因素。如何从系统自组织理论高度,在实践中运用二者的协同关联,实现对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演化长期有效的最优控制,将会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管理支配作用的协同学机理

哈肯(H.Haken)把序参量概念引入协同学[1][2]作为处理自组织问题的一般判据。不论什么系统,如果某个参量在系统演化中从无到有地发展演化,并能揭示出系统新结构的形成,进而支配和制约着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演化,这个参量就是序参量。

作为生产力支配性要素的管理,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通常是社会生产力系统诸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3]。因为管理不仅是生产力其它诸要素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所在,而且也是对社会经济实体系统进行分工。协作和综合运筹的基本保证。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科学管理,是任何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发展演化的必要条件。比如,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及其转化的程度,靠的是使用和推广它们时各个环节上相应的各类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方法、措施得力,将会实现最有效和最大限度的转化;方法、措施不力,可能就是无效、无利甚至是有害的。世界范围内科技、经济中心的变迁和转移,相同的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国家乃至区域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等等,无一不是因为管理政策和管理体制上的不同所致。我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如四通、联想。方正、巨人、希望、王码等,从技术水平方面看,10年前企业创立初期基本均处于同一起点。时至今日,这些集团公司的兴衰成败乃至生死存亡,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上的差异。不难看出,在同样的科学技术和基础生产力要素背景下,由于管理者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在管理实践中对现代管理科学

与技术的运用存在着悬殊的差异,因而产生着天壤之别的经营效果。运用适当的管理方法,施加相应的管理过程,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就相当于为社会经济系统输入了“负摘流”,从而可以使这一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向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演化。具体来讲,就是有利于优化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诸如产业结构、商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等,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由此不难看出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时对管理的依赖以及管理对其转化程度的影响。无论是宏观领域,如~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微观领域,如一个行业、部门乃至企业,管理的支配作用为什么如此巨大?我们用协同学中序参量的支配原理来解释管理的这一作用机理。

纵观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系统自组织过程,而管理科学是社会经济系统这一过程的序参量[4]。作为序参量的管理科学,其从无到有的发展演化过程不仅能指示出社会经济系统自组织进程中新结构的形成,而且还满足序参量实现其支配作用的以下基本属性:①序参量是宏观参量。管理科学是重点研究并揭示具有众多子系统构成的管理系统的普遍现象和规律的系统整体宏观效应,而不是侧重刻划所有子系统的微观行为特征。②序参量是微观子系统集体运动的产物、合作效应的表征和度量。管理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来自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以及管理实践本身。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各要素的社会化乃至国际化趋势显著,各要素间的关联性加强,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加强协调和优化各要素间的关联对社会经济系统整体运行效果的影响,因此促进了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管理科学的发展和被应用的状况和水平,同样也反映着社会经济活动的秩序化和规范化程度。③序参量支配干系统的行为,主宰着系统的整体演化过程。序参量作为系统众多子系统合作效应的表征一旦形成,便又对一切干系统的运动产生支配作用,二者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随着管理科学的逐步趋于完善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使得管理科学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人们无时无处不在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事各个层次和方面的管理实践活动。管理科学源于、高于管理实践,又支配、指导管理实践。作为序参量的管理科学,已在相当程度上被用来支配各种管理活动,主宰着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演化。

管理科学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序参量,这一宏观角度的论断并不失一般性和普遍性。从微观角度,如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企业内部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尤其是经营战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序参量,支配和主宰着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决定着企业这一微观动态社会经济系统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演化方向。战略管理的协同效应及其机制,也是现代管理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_[5][6]。

三、协同实现经济“巨增长”

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实际总产出或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而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的含义比较广泛,是指由于经济增长所引起的包含收入增长、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的转变、优化等在内的一切经济。社会方面发生的综合变化[7]。这里所谓的经济“巨增长”,指的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并存。为什么协同能够实现经济“巨增长”,我们通过分析科学技术与管理的协同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倍增效应,阐述这一机理。把科学技术与管理的协同定义为:在给定资本投入K、劳动投入L和生产函数Y=F(K,L)的前提下,运用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使产值(国民生产值)Y取极大值。以概念的数学表达方式可表示为:Ymax=A(T,M)F(K,L)。式中,A(T,M)称为科学技术T与管理M的协同关联系数。

篇5

考察公共关系教学对中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首先应该从两者的研究内容入手,寻找它们的共同区间,找到了这个区间,意义就显而易见了。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试论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其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地说,包括政府自身的结构、功能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首长与领导群体、国家公务员、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法制、行政机关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行政效率与改革等等。

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面极其广泛,但它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和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旨在通过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利用有效的传播和沟通手段,达成公众对组织的了解、认可与合作。公共关系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应用性,这就决定了学习这门学科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公共关系学所关心的内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学所需要的,在行政管理学看来,公共关系学是一种极其有用的工具,行政管理学只需要提出需要的内容,公共关系学则根据需要去完成。所以,在管理类专业设置这门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了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就如同断了一臂。归纳起来,公共关系学使攻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认识到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和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努力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部分是对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其实务部分是行政管理学生所必备的技能。

篇6

关键词:高校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创新;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234-02

青年干部是高校管理的生力军,对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来说,青年干部更是管理的主要力量。管理思维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将管理思维引人高校教育管理,从思维角度来系统研究高校青年干部队伍建设,是崭新视角。管理思维水平提升将大大有助于青年干部增强系统思考、判断选择、执行服务以及学习研究能力,有助于促进青年干部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较快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管理思维

管理思维就是管理者在履行各项管理职能过程中的思考活动。西方的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思维对中国影响甚大。管理思维引入到学高校,即是教育管理思维,戚建认为:教育管理思维就是人们在认识教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中而自发逐渐形成的有目的、有条理的一种对教育管理问题思考的路线、方法、规律。

二、管理思维方式、方法分析

管理思维方式是思维方式的范畴,是专门针对管理活动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管理思维方式就是管理思维的程式、模式,是管理思维所遵循的一般准则、原则。管理思维方法是指为达到管理目的而采取的具体途径、办法、手段等。管理思维方法是管理思维方式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构成了管理思维方式中最实质、最基本的部分。

思维方式做为思维的框架和模式,有其内在机制和运行规律,但由于思维主体具有差异性,各个思维主体间有着不同的背景经历、知识结构、思维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状态,这就决定了管理思维方式的多样性。管理思维方式分类难以穷尽,几乎所有的思维类型都可被看成是思维方式的某种分类。如东方与西方管理思维方式、定量和定性思维方式、物本和人本及心本思维方式等。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思维方法的更加多样。

三、高校青年干部管理思维现状

高校青年干部往往有干劲、有活力,能较快领悟学校教育精神、融入学校管理体系,有较强的学习力、执行力、服务力,在正向思维、实践思维等方面优势明显。但青年干部的管理思维缺乏系统学习、训练,在实际运用中仅凭经验、直觉,存在思维的盲目性、片面性以及消极思维定势的情况。

青年干部一般为中层干部,管理中以执行为主,缺乏宏观管理经验,表现为统筹全局的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有所不足。青年干部高等教育规律、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规律认识不足,表现为谋求特色、质量的创新思维和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性思维不足。青年干部有一定消极思维定势,如狭隘片面的经验定势、一味听从的权威定势、盲目跟随的从众定势、本位主义的本本定势等。

四、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创新培养途径分析

1.掌握管理思维基本原理

赵修卫认为管理思维方式主要有五个原理:系统原理、动态与权变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结合教育管理思维实际,这几个原理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只是其包含的内涵有所区别,效益原理应改为效率原理。系统原理是指教育管理者将管理对象看作一个系统,把管理中的各种事物和要素的联系和运动看成一个总体过程,全面综合地把握、控制事物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权变管理的核心是权衡教育管理环境与条件的变化,在变化的环境与条件下变通管理的方法尤其是变通控制的方法以达到管理的动态满意,它强调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人本原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它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遵循人性化管理原则,它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重在实行柔性管理。效率原理是指不同于企业效益至上原则,而是遵循效率原则,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为人才培养等提供更好的服务。可持续发展原理是将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协调发展结合在一起,强调统筹兼顾,强调高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综合运用管理思维创新方法

管理思维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如果不注意合理归纳、科学选用,会陷入思维混乱状态。青年干部要综合运用和不断创新管理思维方式、方法。综合来看,思维方法包括了科学思维方法、西方现代管理中新型思维方法、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三个方面。

(1)在科学思维方法中,青年干部在管理中要充分运用、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否定之否定等的思维方法。如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法的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阐明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否定就完成的,而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有规律的过程。在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要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民办高校青年干部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扬弃、再造创新、丰富充实的过程。青年干部要养成终身学习观念,不间断地持续学习,学习力是最大的竞争力,是辩证否定的最有效手段;要树立长远发展目标,要不断提高能力、素养,要立志成为学校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将西方现代管理思维方法运用到高校管理中,核心是要掌握和运用创新思维,创新和特色要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尝试来得以实现。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思维往往与优化思维、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关联在一起。优化思维是对管理内容与方法的整合优化,它以管理工作的规范为基础,以管理工作的创新和特色为目标取向。批判性思维是通过质疑、反思与批判来达到否定之否定的目的,从而创出工作的特色与新意。发散性思维是对工作规律进行发散性思维,举一反三、由此即彼,结合本单位、部门实际,开创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管理之路。

(3)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如“天人合一思维”、“中庸思维”、“一分为三思维”等对高校管理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3.注重管理思维实践历练

青年干部要掌握管理思维的规律,实现管理思维的创新,在理论研习的基础上,更应通过实践途径来提升管理思维的能力。实践途径有统一培训、自主学习、外出考察等,通过讨论交流、思维碰撞等方式来切实提高管理思维水平。

(1)开设青年管理干部学习班。学习班由学校领导挂帅,制订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高等教育理论,听取学校领导和专家的讲座,针对实际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和课题研究,通过一系列的思维火花碰撞,切实提高领导力、思维力、研究力。

(2)组织青年干部外出学习。学校根据办学定位与特色,确立学习的对象与目标,派遣青年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借鉴他人思维提升自我能力,如学应用型办学理念到香港理工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学民办教育到浙江树人大学等,学习他们先进理念与成功做法,对于开阔眼界与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大有裨益。

(3)开通高等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平台(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该平台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学校可以通过统一付费购买,青年干部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习、考核,大量学习、听取教育专家、行家的讲座与报告,通过发散与聚合思维等思维火花的碰撞,汲取好的教育理念与工作方法。

篇7

>> 中医药院校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中医药研究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医药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数据挖掘对于培养中医药文献研究生的重要意义 中医药院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过程管理的思考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带教的体会与思考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中医院校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协同学习模式研究* 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关于中医药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及规划研究 中医药高校研究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基于协同学视角的企业变革管理研究 基于门限签名的协同学习研究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就业问题思考 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管理助理资助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创新文检课形式对中医药高校研究生的意义 提高中医药研究生社会实践质量的对策 学案导学协同学习模式在高三生物复习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Skyline―TerraExplorer Pro的多用户虚拟地理环境协同学习模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赫尔曼·哈肯著.协同学——大自然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

[3] 郭治安.协同学入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23-31.

[4] 蒋俊东.协同论对现代管理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4,24(1):151-152.

[5] 徐元善.略论现代领导系统的协同观[J].地方政府管理,2000,9(7):2-4.

[6] 张国民,莫新民,刘慧萍,等.中医院校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7):101-102.

[7] 肖军飞,刘大伟.协同学下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1):125-128.

[8] 禄保平,曹珊,曹健美.提高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的若干思考[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6):87-89.

[9] 朱志军,白娟,曹珊,等.联合培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6):16-18.

[10] 卫强,张兴法,李启照,等.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药学教育,2012,28(4):15-19.

[11] 杨娜.论我国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模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2):101-102.

[12] 应梅,王大庆.北京市“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的思考——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1):61-63.

[13] 邓艳,吴蒙,林军.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7):123-124.

[14] 沈金,林志华,田泽.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驱动力机制分析[J].大学教育,2012,1(12):142-144.

[15] 王洪恩,高立.联合培养模式下硕士研究生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940-941,961.

[16] 王建东.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中带教老师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30):98-99.

篇8

企业管理概论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从而适应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与科学管理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在企业管理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会学生用经济观点、管理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

关键词:

职业院校;企业管理;课程教学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的战略、营销、财务、生产组织、技术选择、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管理,既需要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也需要基础经济知识。因此,从市场经济学、管理学再到企业管理,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研究和管理经济组织的基本思路。通过这三门课的融合,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企业经济活动问题。在此背景下,企业管理概论课程应运而生,其落脚点是对现代企业的运作及管理进行研究,指导管理实务,使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当前,职业教育也处在巨大的变革中,人才培养已从封闭、单一型的教育转向开放、复合型的教育。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高素质,成为中职、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对学生经济管理素质的培养正是适应这一转变、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因此,不少职业院校相继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企业管理概论这门课程,以期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就业做准备。

一、课程内容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是以市场经济学和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融市场经济基础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树立经济观念和现代管理观念,以适应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与科学管理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职业院校教学的主要对象都是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加之生源,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所以应以市场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企业管理为重点构建这门课程。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设置为,以让学生了解、理解必备的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务。其中,“现代企业管理”模块涵盖了企业管理实务、企业运作过程及管理、企业资源配置及管理、企业与企业环境等内容;“经济管理基础”模块涵盖了管理组织,管理职能与管理原理,消费者、生产者与政府行为,市场供求分析,市场经济基础等内容。这样就突破了以往的企业管理教材结构体系,以现代企业管理为主线,将经济基本知识、管理基本知识和企业管理实务融为一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也便于教师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做出取舍。

二、课程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正是中职、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笔者学院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我们发现企业中的许多工作、问题都与管理和技术密切相关,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生产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懂得企业管理知识,树立经济观念,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为此,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大企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许多学好这门课程的学生更能胜任管理岗位,也能更好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为将来的发展、成才提供了保证。

三、课程教学

1.课程要求企业管理概论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对职业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要求上要有所降低。为此,我们将本课程的要求设置为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手段;了解现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企业主要部门的管理内容,学会沟通、协调与配合;树立经济观念,初步具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2.教学方法企业管理概论综合性、实践性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树立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指导学生学会用经济观点、管理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其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管理是对管理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对企业管理实践的总结与概括。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切忌照本宣科,而应深入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最后,要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哲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各种专业技术。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9

关键词:集成成本;管理;方法

运用集成成本管理理论指导企业改变成本管理模式,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系统与其它管理系统的高度集成,增强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创新了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这些创新均体现了集成思想,同时对集成成本管理系统模型和集成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也有一些研究,但没有明确界定集成成本管理概念,缺乏系统地研究集成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本文主要从集成角度对目前国内外成本管理研究进行系统论述。

一、集成成本管理的含义

基于对集成管理内涵的认识以及对集成管理现象的分析,本文认为:集成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思想上以集成管理理论为指导,将集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成本管理的实践中,在成本管理的行为和组织上以集成管理机制为核心,在成本管理方法上以集成的成本管理方法为基础,实现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集成,从而提高企业决策能力和成本竞争优势。

二、集成成本管理的特点

1.综合集成性

一方面从集成成本管理所涉及的领域看,传统的成本管理更多地是为了财务报告目的而计量产品销售成本和存货成本,而集成成本管理是在构建集成成本管理理论、成本管理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的集成基础上,在横向(沿价值链)和纵向(沿产品生命周期)两方面进行成本控制,同时还结合非财务指标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综合衡量。另一方面从集成成本管理的方法来看,集成成本管理中的成本管理理论本身是一种集成的成本管理方法,而且成本管理方法还要与先进制造技术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综合集成技术。如 ERP 与成本管理系统的集成就需要这种综合集成技术来支持。

2.创新性

集成成本管理需要管理者以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对成本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和对企业其他管理与成本管理进行有机整合,通过管理流程的彻底变革来达到集成前成本管理无法达到的效果,实现成本管理功能倍增。

3.协同性

集成成本管理的实质要求是实现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之间的协同,实现优势互补和企业决策能力的倍增。由于集成管理的综合性很强,集成成本管理涉及的集成要素较多,而且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集成成本管理的高度协同性表现为:在横向(沿价值链)和纵向(沿产品生命周期)两方面,企业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的相互协同,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成本管理上的协同即供应链成本管理。

4.市场性

市场性是指集成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具有很强市场特征,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本竞争战略。市场性要求集成成本管理以市场所认可的成本水平为控制目标,以集成理论为指导在企业所有相关流程中应用集成成本信息来改进成本控制。

三、集成成本管理的具体模式

集成管理的集成模式是指集成管理基本单元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它反映了集成管理单元之间物质和信息交流。海峰教授从管理集成的行为和组织两方面对集成的各种关系进行分类:管理集成的行为模式有互补型集成模式、互惠型集成模式和协同型集成模式;管理集成的组织模式有单元集成组织模式、系统集成组织模式、过程集成组织模式和网络集成组织模式。根据集成成本管理发展过程和内涵,其集成行为应该是一种协同型的集成管理模式,集成成本管理基本单元通过整合形成相互协同一致的、相互交流的、以多维成本信息为基础的集成成本管理方法和成本决策支持系统,从而实现改善各集成单元的功能和集成成本管理功能的倍增。一般来说,集成度越高的系统,系统会越复杂,集成的效能也越高。要使高度集成的 ICMS 能够充分发挥其决策支持功效就必须提高集成成本单元之间的协同能力,在现代网络环境和组织管理的支撑下,运用现代集成技术和手段设计良好的集成管理界面。

四、结束语

在现代管理理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成本管理的方法也得到了长足进步,成本管理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其中集成成本管理就是一个被广泛推广使用的管理方法。集成成本管理理论充分体现了集成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等现代管理理念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集成成本管理将是企业未来实现成本竞争优势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集成成本管理更趋向于智能化。我们要想实现智能化集成成本管理,就必须不断加强数据挖掘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并完善支持战略成本管理的专家知识库和各种成本决策方法库。

参考文献:

[1]海 峰:企业管理集成的理论和方法(博士论文)[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1.

篇10

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即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获取知识为根本;依托教材内容以及教材以外的资料和社会实际,借助现代教学工具,通过创建“讨论型”、“探究型”、“交流型”、“实践型”课堂,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空间的拓展。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的特点:突出“学生”、突出“开放”和突出“探究”。一是,突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价值观念。教师在课堂中善于创设“疑点”,让学生参与思考;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联系起来,让知识变得丰富而“有用”。二是,突出“开放”,即教学材料、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的开放。教师不仅仅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教科书内容,还应注意教材之外的专业资料,对社会现象和专业问题的调研;在教学手段方面,除了运用传统的板书、电子课件以外,还可利用视频音像教学、积极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等;最后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例如将教与学拓展到课外,通过校内实验室、实训室的模拟操作、校外实习基地现场教学等配合完成教学。三是,突出“探究”,即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创新、自主实践的能力。教师通过鼓励质疑,使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教学中可设置“课题”或“项目”,鼓励学生小组探究、合作互动。

2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实施目标

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应用到管理学教学中,实现了两大基本目标: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这两大目标也分别贯穿每一章节的教学要求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知识、能力、技能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掌握,使学生有所思考,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管做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无论待人还是接物,都能有所教益。一是,知识目标:明确现代管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中一些理论知识点。传授知识的过程,不再以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填鸭”为主,而主要发挥“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分析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为主。二是,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阐明管理学的基本问题、管理学历史发展,熟悉现代管理学学科发展动向和前沿问题,利用管理学原理解决基本问题,并贯穿管理道德和创新思维,对管理的基本原理举一反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教学中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学时以及相应能力的训练大纲。

3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实施方式

管理学教学中实施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法可以采用:实例———理论———实训———创新。这个模式可以描述为:在授课中,先将有关的案例、情景、课前小测试、课前小思考题、管理游戏、管理故事等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预先设计好启发式的问题,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讨论和解答;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研究,钻研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定理、法则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实践性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组织学生再用所学到的知识与理论方法等去分析和研究现实的问题;并进行课堂与课后实训,进一步了解所学理论与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理论运用的条件及要求等,在实训中总结实践中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进行成效分析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解决方法,从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生本开放式研究型教学活动的过程及方式,实现了教材、教室、教法三突破;实现了教法与学法的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实现了师、生全部参与教学全过程,即参与“备、讲、练、评”整合教学过程,原来教师主要备、讲,学生主要参与练、考,现在全参与。

4一个教学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