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4-03-05 18:1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通心理学的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普通心理学的性质

篇1

[关键词] 心力衰竭;培哚普利;安体舒通;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541.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a)-069-01

观察培哚普利加安体舒通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1例患者均为本院2004年10月~2007年10月住院患者,NYHA心功能Ⅲ~Ⅳ级,其中冠心病32例,高心病28例,扩心病6例,老年性心瓣膜病5例。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38~80岁,平均(66.36±8.50)岁。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40~81岁,平均(66.80±7.6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功能NYHA分级、CHF病因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地高辛0.125 mg/d,速尿40~60 mg/d,硝酸异山梨酯30 mg/d治疗,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2 mg/d,安体舒通20 mg/d,连服12个月。

1.3观察指标

(1)心力衰竭疗效。显效:心功能改善二级;有效:心功能改善一级;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者恶化。(2)治疗前后多普勒超声心功能指标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

2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见表1。心力衰竭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4%。

不良反应:所有病例无低血压反应,无电解质紊乱及严重的肾功能不全,2例男性患者出现轻微的乳腺疼痛,2例出现干咳,均耐受。

表1 治疗后两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n(%)]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1]。在心力衰竭中,神经内分泌的代偿性改变,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其激活的程度与心力衰竭的程度成正相关。长期过度激活,对心肌产生不良作用,加速心室重塑。进一步损伤心肌,使心功能恶化。反过来又激活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结果导致心力衰竭加重,病死率增加。培哚普利作为新一代的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具有扩张外周血管,抑制交感神经活动及减少醛固酮释放等作用,醛固酮有独立于AⅡ的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不良作用,能促进心室重塑,特别是心肌纤维化。引起水钠滞留,电解质紊乱,导致心衰进行性加重[2]。醛固酮可阻断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摄取,从而使细胞外的儿茶酚胺增多,有致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作用[3]。短期使用ACEI治疗心衰时,醛固酮下降,但长期使用ACEI时,常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螺内酯(又称安体舒通)是继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第三个能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的药物,安体舒通为特异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具有抑制醛固酮与其受体结合的作用,对ACEI的作用产生独立和相加效应。安体舒通可阻断醛固酮对心和肾等靶器官所产生的不利于CHF的效应,并能降低心脏负荷,抗心肌纤维化,改善舒张功能,还能改善心衰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内皮氧化氮的合成。螺内酯由于阻断了醛固酮的负反馈,可激活RASS,因此,螺内酯与ACEI联合应用,还能够全面抑制RASS系统,产生良好的临床效应。本文观察了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的安体舒通(20 mg/d)和培哚普利2 mg/d治疗CHF患者,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变血流动力学,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均明显减少,且无高钾血症及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联合使用小剂量的安体舒通和培哚普利治疗CHF,能够有效的抑制RASS系统,拮抗醛固酮刺激尿素Na+增加,从而改善左室血流动力学,长期使用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金兰.特发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J].中国内科杂志,2004,24(1):1.

[2]McMahon EG.Recent studies with eplerenone, a novel selective aldos-teroue receptor antagonist[J].Curr Opin Pharmacol,2001,1(2):190-196.

[3]程远植.醛固酮的拮抗剂螺内酯在特异性心力衰竭阶段中的作用机理和应用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69.

篇2

[关键词]倍他乐克;依那普利;安体舒通;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023-02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也是最主要的死亡病因。随着人群老龄化,CHF的病发率,死亡率逐年增高。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B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的益处已明确,为此,我们用倍他乐克、依那普利、安体舒通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观察其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探讨此种联合用药方法是否能够更好地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患者40例。年龄64―76岁,其中男22例,女18例,病程2-21年。随机、双盲分为倍他乐克组(A组,n=20),倍他乐克+依那普利+安体舒通组(B组,n=20),两组临床资料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给药方法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药等,1周后病情缓解停药)的基础上,A组给予倍他乐克缓释片28.75 mg/d,无不良反应,1周后增量至47.50 mg/d。B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5 mg/d,无不良反应,1周后加量至10 mg,d,安体舒通20 mg/d,1周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3个月。

1.3临床疗效

根据NYHA分级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心功能分级,判定疗效及预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②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③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恶化。

1.4超声学观察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在同一台超声仪器上由同一人操作,进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观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射血分数(LYEF)。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实验数据均以x±s表示,所有资料均采用£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A组显效率24.8%,有效率67.5%。无效率7.7%;B组显效率25.1%,有效率68.8%,无效率6.0%,有效率两组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

两组治疗前后心脏指标的变化:各组治疗后LVEDD、LVESD较治疗前缩小(P

两组治疗前后心脏指标的变化:B组治疗前后比较,LVEDD、LYESD显著缩小,LVEDD为(68.31±6.10)mm和(58.54±6.02)mm,LVESD为(56.11±7.83)mm和(46.50±6.97)mm、LVEF为(33.04±7.59)%和(48.50±8.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篇3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 改革原因 指导思想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41-01

一、进行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原因

(一)课程标准滞后

现阶段课程标准有取代教学大纲的趋势,传统的教学大纲主要是对教学目的与程度的规定,即通过教学,学生应该学会什么,了解什么,掌握什么,会做什么,以供教师在设计教案、实施教学时参考与把握,至于学生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结果,教学大纲是不管的。而现有的课程标准对教学过程如何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容不够具体和实用。理想的课程标准应规定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评价等也应作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这些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二)教材选用不妥

现阶段一些针对高职高专的消费心理学教材编写体系中普通心理学知识与营销知识两部分较为独立,没有能够很好的整合起来,教材理论知识较多,实践部分较少,教材编写模式上缺乏创新,案例年份过早,不够新颖,不利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

(三)教学模式与方法太过死板,不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消费心理学课程现阶段还主要采用传统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师生关系仍然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只管“教”,只管把教学任务完成或把书讲完,过分强调理论的传授,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所学知识,难以真正运用到实践中。这种教学方式较适用于理论课教学,而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消费心理学并不适合。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主要还是采用传统授课教学方法,虽然案例教学法普遍采用,但往往存在选用案例时效性差、学生不感兴趣、案例分析不够深入等问题,并没有能够很好的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还存在着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缺陷,具有改革的必要性。

另外,由于学生普遍缺乏普通心理学知识背景,《消费心理学》又涉及到心理学很多基本理论,内容较抽象,学生很难看懂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传统教学方法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进入教学的恶性循环。

(四)采用传统考核方式

传统的《消费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检验方式主要还是通过考试来进行的,也就是闭卷考试。考试的内容不外乎是名词解释、填空、简答题以及论述题等。这种纯理论的考试,使学生、教师还在以“考试”为中心,忽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这种考核方式需要改革。

二、进行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目前国内部分高职院校也这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总的来看,国内高职院校消费心理学实践教学模式还缺乏一套符合潮流和实际的有效模式。

(一)消费心理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现实价值

消费心理学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在采用传递―接受性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以问题探究为基础的研究性实践式教学内容,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探讨的目标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既要亲近教育实践,也要走进消费心理学研究领域。开展案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研究商品购买者的心理,掌握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的规律,并在实践中能运用自如。消费心理学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出现,是我们这次探讨的主要问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内涵是高等技术教育,它与联合国教科组织所建议分类原则关于技术教育的意义是一致的,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特点

在培养目标上,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培养条件上,教师的教学要有鲜明的现场性、技术应用性、综合性和可供技术研究与开发和训练的特点与功能。过去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从理论到理论,而“心理”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绪,只有通过接触才能发现,而“接触 ”就在于实践。因此,消费心理学实践教学是我院消费心理学教学的必由之路。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完善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课题团队对传统消费心理学教学思想存在的弊端进行研究,从“学”的角度,强调“会”,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实践中,消费心理学的教学必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展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包括消费心理学模拟实验和实战体验),使学生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诱导消费者消费的技术方法,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现代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正是有了这种认识,本课题团队要确立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参与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人才并重的培养目标。

基金项目:江西蓝天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消费心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JY08021

参考文献:

[1]李小霞.消费心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电影;电影心理学;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140-02

电影心理学的诞生并不晚于电影理论的其他学科,在国际上,自从有了电影这门艺术,电影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便应运而生。然而,虽然有着众多前人的抛砖引玉和将近百年的理论研究基础,电影心理学作为一门电影理论的分支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却不容乐观。在电影理论走向繁荣的同时,电影心理学的研究却出现了发展滞后的现象,出现与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状况不相平衡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专业概念模糊

电影心理学究竟是什么?它属于电影理论范畴还是心理学范畴?电影心理学到底研究什么?正是由于这些概念的模糊,阻碍了电影心理学这个边缘学科的建设,使其一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所谓电影心理学,即根据心理学原理研究电影影像特性、电影创作原理和受众观影经验的理论。是以感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或精神分析学为依据,研究观众心理和影片心理效应的学科。

电影心理学,顾名思义,是电影艺术与心理学交叉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心理学分为普通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又分为军事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新闻心理学和艺术心理学等等。艺术心理学又可分为文学心理学、书法心理学、绘画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和影视心理学等。而从艺术学角度来看,艺术学包括类型学、社会学、创作学、批评学、欣赏学和心理学。因此,电影心理学,从艺术角度讲,它是艺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从心理学角度讲,它又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虽然电影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但它不应该是简单意义上的二者相加或相交,而应该是一门独立的理论科学。对于电影心理学的研究,也不能是简单的拿着心理学的知识去分析影片,而应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立足于电影艺术的本体,对电影艺术的创作及接受的心理现象和规律进行解析。

二、研究力量薄弱

电影心理学,是横跨电影艺术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不但需要研究者有深厚的电影艺术素养,同时还应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站在专业角度对电影创作加以心理学分析,从而引导电影艺术长足发展。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涵盖范围广阔,心理学知识也同样浩如烟海。因此,同时具备二者理论修养的研究者,少之又少。研究力量的薄弱是专业领域不能得到长足发展的最大障碍。

从电影工作者的角度来讲,随着电影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也在六代电影人的引领下逐渐演绎出自己的风格,成为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作为中国文化产业中不可缺失的一环,电影领域的发展已经开始得到重视。各大专业院校每年会为国家电影产业输送大批专业人才,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电影人,都具备良好的电影理论素养,有着丰富的电影理论知识,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他们能精准的掌握从编剧到拍摄再到剪辑的每个流程,可以独立策划一部完整的电影。但是,这其中掌握专业心理学知识的电影人却为数不多。

同时,从心理学工作者角度来讲,与电影产业中庞大的从业人数相比,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大约只有1万人,与我国有13亿人口相比,平均每13万人中才有一位心理学工作者,按人口比率居于世界末位。而与我们相对应的是,美国只有我们六分之一的人口,却有心理学工作者约20万人,按人口比率是我们的130倍。从这个悬殊的差异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我国心理学工作的规模确实是比较小的。在如此匮乏的专业人口基数上,再去寻找同时具备电影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确实难上加难。

既然在实践领域都缺乏能够横跨电影与心理学两个学科的专业人才,那么,在科学研究领域,能够通过客观的理论分析剖析电影艺术,得到系统科学的论述,并能够引导这门学科向前发展的专业人员力量则更为薄弱,专业人才的缺失是电影心理学停步不前的最大障碍所在。

三、学科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所高校将电影心理学设立为一门专业的学科,学科建设的滞后,也是电影心理学不能得到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

其实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并不乏大批掌握了专业电影理论知识的人才,然而,掌握电影制作的理论知识并不代表能够拍出一部成功的影片;同样,能够策划一部影片,并不等同于电影已经取得了成功。

那么何为成功影片?一部成功的影片,高票房是其成功的必然表现,但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才是影片成功的关键,一个值得长久思考的内涵保证了影片的价值所在。凡是成功的电影都是那种能在无意识层面上反映当时社会上具有决定性的动力群体的影片。 也就是说,一部影片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让观众通过表象的电影符号看到导演批判意识下所掩盖的非理性因素,使观众与导演能够通过这种无意识的沟通达到心理活动的交流。

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导演,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电影理论知识,还要掌握部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在对自己的创作心理、思维活动、情感意识等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和规律把握后,能够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阐释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心理现象,并能够对观众的心理活动机制产生影响。一部电影,能够调动观众的情感,使其沉浸在电影所透露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之中,使观众在观看的同时,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提升,进而使人潜意识的本能得到激活,使人受抑制的主要动因从隐秘处释放出来,通过与剧中人物思想行为发生“情节碰撞”,进行情感交流,使自己的内心情结得以揭示和展露,这样的影片才是一部完整的梦幻产品。

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学科建设来讲,更为偏重电影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于心理学方面知识的普及,更鲜有将二者结合起来传授的学科。这种学科上的界限,导致了人才领域的分离化,知识储备的狭窄化,和实践领域的单一化,从而最终导致了电影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空白。

四、指导思想错误

电影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术性质的研究领域,首先,它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就有其一定的专业划分和领域限制,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非大众的、非普及的学科领域,要在科学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研究。

作为一个具体的研究者,首先,他一定要非常热爱,甚至是偏好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譬如研究电影心理学,首先必须对电影艺术和心理学两个领域都具有相当的兴趣和一定的知识储备。

其次,要科学的认识电影心理学的研究。所谓科研,是指利用科学的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为创新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电影心理学的研究也旨在结合心理学专业知识,通过科学分析的手段得出电影艺术的本质规律,从而引导电影产业的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人类科学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认识人和发展人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拥有并能深切体会的,但心理学是一门非常严肃的学科。因此,当人们看电影时,能够通过客观的电影画面勾起自己的回忆,产生心理活动,体验某种心理现象,但那并不等同于每一个人都可以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的阐述和分析。同理,人们也许可以根据某部电影感受到某种心理现象,但对这种心理现象的表述并不等同于对这部电影进行了心理学的分析,能看出电影的表象并不代表抓住了电影的本质。

虽然很多人在讲心理学,甚至有自己对于心理学的定义和内涵,但毕竟作为一门学科来讲,心理学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案例分析和设备支持,对于电影心理学的研究更是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如果简单的依靠某些缺少严格科学考证的书籍来进行电影心理学的研究,必然会导致该研究领域的混乱。

所以,对于那些具有极大热情但缺少专业理论素养的人群,应尽量鼓励并引导他们走上专业的研究道路,尽可能加大对该研究领域的投资,尽可能为这些电影心理学爱好者提供专业的研究条件,改变如今电影心理学研究工作基础薄弱和技术储备匮乏的现状,扩大该领域的影响力,使电影心理学的研究能重振旗鼓,展示勃勃生机。

五、结 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由于心理学专业人员力量的薄弱和学科间的界限等因素,我国电影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发展滞后也势必会相应的反作用于电影艺术的发展。因此,加强电影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对相应学科进行建设与完善,是解决我国电影心理学研究滞后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也需要其他多类学科的共同努力,努力探索出一个研究人们在电影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机制与规律的艺术心理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秦俊香.影视艺术心理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 (德)爱因汉姆著.杨跃译.电影作为艺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篇5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问题 对策 范式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1]。其特殊功能是将心理学研究人性特质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教师的智慧,用于学校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2]。1913―1914年桑代克(E.1.Thorndike)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诞生。20世纪20年代,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开始传入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一方面继续学习和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独立的研究。尽管目前已取得不少骄人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关注和透视,从而揭示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期尽可能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一)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初创时期主要是翻译和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后来许多心理学家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做了不少独立研究。到80年代,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倾向于以基本理论为前提,以学习心理为主干,同时兼顾教育教学情境中其他重要的心理学问题。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中除重视学习心理外,对品德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也日渐重视。但这些内容体系所包含的课题在逻辑上孰先孰后,分量上孰轻孰重,目前教育心理学家们尚未取得共识,有的偏重于学习心理,有的偏重于品德心理,还有的则转向教学心理的研究[3]。这表明我国教育心理学体系零乱和内容庞杂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认为,我国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缺乏统一的核心,其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够,没有建立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有学者认为,这种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内容庞杂,无统一的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取自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以及各学科心理学,学科本身没有严格的理论体系,研究者各自为政,缺乏联系。第二,研究课题五花八门。从小学生的记忆实验到中学生的思维研究,从教学技术到学科心理,从学习的神经心理学到教学策略的研究,庞杂的课题充斥着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第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领域和方法变化无常,缺乏相对的稳定性[4]。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之所以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范式”,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施教者和受教者在教和学过程中各自的心理活动,又研究二者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人内心的复杂性、交往的复杂性以及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必然导致教育心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研究者的认识具有局限性。我们对一门学科的认识往往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零散到系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全部认识清楚,这决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同样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此外,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研究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性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产生之初,一直沿着两种取向发展。一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的定量研究。它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注重实证分析,力图精确而客观地用数据表达研究结果,具体方法有实验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如桑代克、斯金纳(B.F.Skinner)等人的研究就属于这种取向。二是现象学方法论取向的定性研究。它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不同于自然现象,主张采用非自然的定性方法进行研究,具体表现为参与观察、深入访谈、个案研究和教育经验总结等方法[5]。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和罗杰斯(C.Rogers)等人的研究则属于这种取向。这两种取向贯穿着整个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始终。研究方法的创新无疑是推动一门学科前进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还有待加强。我们几乎没有自己独具开创性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大多数都来自基础心理学,脱离了教育教学的实际。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研究方法仍偏重于定量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受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在实际研究中定量的方法占据主要地位,并未真正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有机结合。另一方面,研究手段缺乏现代化程度。尽管当前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使用了诸如计算机等高新技术手段,但他们使用更多的是局限于数据统计和分析,在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中的使用还很有限。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具有如下原因:第一,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深远影响。自冯特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实验法等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便一直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华生和桑代克等行为主义学派的教育心理学家们纷纷采用实验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即使是以现象学方法论为指导的人本主义学派的教育心理学家们也仍然没有抛弃这些定量方法。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以定量研究为主,显得过于单一和陈旧。第二,研究者缺乏创新意识。大多数研究者希望矫正方法内的一些误用而造成的不足,而学习者则只关心如何熟练运用业已成型的研究方法,两者都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研究方法的推陈出新。第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缺乏深入探讨。纵观现在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书籍,缺少对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专门论述,只分别涉及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数都是借用,借用的方法在研究教育心理学现象的实际操作上存在缺陷。

(三)理论与实际联系缺乏有效性

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上,对该学科性质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应用性学科,它的任务在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教育领域。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理论性学科,它既独立于教育之外但又不依赖心理学的特殊性,更偏重于研究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规律。这种“应用性”与“理论性”之争,使得教育心理学在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上困难重重。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应用的性质并存,并偏重于应用性[6]。尽管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结合的程度还不够高,具体表现为:第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一方面导致研究者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理论到理论,其研究成果难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各中小学教师只能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凭经验摸索,明知教育心理学有用,但不知如何用。第二,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显著。教育心理学应该在教育改革中扮演更直接、更积极的角色,它除了可以用其发现的关于人类学习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应该直接参与教育行政部门的重大决策,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第三,学科服务范围狭窄。目前教育心理学只是服务于学校中的教育对象,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应用的广泛性。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应当是伴随终身和全人类的,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范围之内。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之所以难以有效结合,可能的原因有:一方面,理论研究者对当前教育实际的了解不够深入,重理论,轻实践。他们从理论研究中发现问题,而没有在教育实践里思考问题,没能看到教育实践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应用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不够高,难以从经验上升到理论。他们忙于繁重琐碎的教学工作,很少去认真思考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难以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我国教育心理学现存问题解决途径的初步探索

(一)以整体的观点研究教育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知、情、意、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7]。因此,人自身是一个整体,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身心统一、人格健全的人,我们应该以相互联系的整体观点来研究教育心理现象,反对把心理现象孤立起来进行研究。例如,我们不仅要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学习,也要从动机、情感和意志的角度,在整体上把握学习的本质;要在整体上研究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自我监控技能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的有机结合等等。

(二)建立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范式”

第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定量的研究方法可以使我们的研究客观化和精确化,但是教育心理现象不仅仅表现出不相容,更多的是相容[8]。因此单纯使用定量方法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育心理研究中的问题。定性的研究方法强调在自然情境下由观察者参与体验,并最终获得和解释关于研究对象深度信息的研究方法[9]。定性研究能够使研究者产生更多的新思维和新假设。但是定性研究对观察者的素质要求过高,主观性强。因此,我们应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力求创造出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区间估计和模糊数学等等。第二,增强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提高研究效能。传统的研究方法要继续保留,同时应该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新的研究方法。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比如在运用调查法时,可以借助网络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调查的取样丰富,操作更经济、便捷。

(三)建立理论和应用层面的教育心理学

我们强调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并不是主张放弃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构建,一味地追求“实用”,相反,在强调应用的同时,也绝不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的研究。理论对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不重视理论的研究就会盲目实践。要解决理论和实际难以紧密结合的矛盾,我们可以建立起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性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理论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性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如何将理论用于实践,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为理论性教育心理学提供研究课题和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台北:东华书局,1990:1.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4]叶浩生.21世纪教育心理学的十大研究方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1).

[5]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4-36.

[6]章泽渊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

[7]段蕙芬等.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趋势[J].教育研究,1994,(1).

篇6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身体(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应得到充分而健康的发展。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开设了提高学生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消防部队院校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因而由从前的只注重学员思想政治和体能素质的培养转变为思想政治、军事专业、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培养,由从前的单一发展模式转变为全面发展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消防部队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加强和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逐步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员给予了更多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在不断提高学员心理素质的同时,也不断提高了学员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应对能力和战斗力,为消防部队培养了较为优秀的基层指挥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思想停滞不前科学的、明确的教育思想能促进受教育者对教育活动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就消防部队院校的教育观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把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或取代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部队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用系统的世界观对学员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让军人形成符合国家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是一种形成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兼具适应性教育、成长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三者的特点,关注于个体如何将先天素质和后天能力良好结合,成为一个人格完整,心理健全、意志坚强的军人。假如一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会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附属品,其价值和意义无法很好的体现。二是采用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病理观和机械观过分纠缠于心理疾病这一类的单一现象上,而忽视了学员健全人格的形成及正向情绪的体验。在消防部队院校教学中,常以心理问题为教学中心,以解决学员的心理问题为目标,却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发展性和整体性为目标,所研究对象不但是人的某一片面行为,而是人性整体,并不断启发人的潜力以实现自我发展。三是缺乏本土化研究,多采用西方研究成果。中国文化无论是在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经济调节和历史传统方面,还是在价值概念、生活准则和习惯风俗方面都与西方文化有显著差异。台湾师范大学张春兴教授认为[1],“中国与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截然不同,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是一本多枝式的,是逐渐演化的;中国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是断层式的”。然而,无论心理学理论模型的构建还是应用心理学的研究,仍是全盘模仿,无批评接受。美国学者推蒂斯指出,中国应从跨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当今心理学的成果,否则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普遍有效的科学[2]。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陈旧凌乱消防部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为选修课,或为必修课,所用教材多以普通心理学为主干,适当结合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由于教师专业和兴趣不同,课程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课程教学内容五花八门,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加之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理论性太强,所阐述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与生活实际脱节,对学员不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学员在军校自我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生活和学习压力,使他们在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的最初阶段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学习完课程后,能够解决自身的问题,但由于课程内容陈旧凌乱,与学员实际的生活、学习及其心理需求等方面相脱节,学员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刻板落后消防部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中更强调参与和体验,而大多情况下,为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消防部队院校的课程教学仍以便于传授系统知识和技能的讲授法为主,对心理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大多停留在介绍讲解阶段,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虽然辅助有多媒体技术,增加案例分析教学和观摩体验教学等形式,但没有改变教师教授学员听课的本质,教学仍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这大大削弱了心理学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应用价值。由于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技能,从而抑制了学员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导致学员逐渐丧失了思考研究能力。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方式单一僵化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的终结性评价为主,以教学大纲中的概念、心理规律作为出题要点,忽视了学员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在学习过程中对心理科学知识的运用。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法

1.加强心理学教学研究。军校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职业教育,学员毕业后不单能打仗,还要懂管理。但是,单纯的运用政治思想教育是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的,因此,作为消防部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加强和重视心理学教学,是当代和未来部队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笔者认为当代军校心理学的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学员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同时也要实际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并培养他们对自己及对部队、家庭甚至社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在某些内容上,用具有针对性或普遍性的案例,甚至可以用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来说明问题,逐步改变传统心理学的理论讲授法,不断融入以体验性学习和案例教学为主的活动教学,并将其作为心理学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3]。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操作性。军校学员对心理学教学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希望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能有助于他们解决大学时期遇到的诸如人生意义、学习、爱情、认识发展、个性塑造等问题;希望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将来的工作能力和履职能力;希望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所改善。为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员这三个方面的需求,采取以下一些方式避免理论与生活实际脱节。第一,开展实验教学。一些知识在理论学习后可依托心理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可以让抽象的概念等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个步骤则可结合心理测量,如进行气质、性格、能力等的测量。这样既可以达到增加学员学习兴趣的目的,也可以达到了解和掌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必要时还可以及时进行干预和矫治。第二,请专家、学者围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报告讲学,展示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功经验,使学生加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通过给学生开设心理学讲座、开展心理学学习的读书交流活动、指导学生的心理学实践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的能力。第三,开展教育见习,促使学员学会自我心理分析,教育见习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进行社会调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员应带领学员深入基层消防大队、中队和社会,培养学员对消防职业和社会的洞察力,并将心理学和职业紧密联系起来。

篇7

文/龚德辉 沈慧

2002年2月19日至5月23日,我们浦东新区教育代表团一行8人,在美国马里兰州TOWSON大学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中等教育管理的学习和考察。期间我们参加旁听了马里兰州教育委员会的听政会议;深入了解和走访了HARWAD县教育委员会;并先后参观访问了HOWARD县和BALTIMORE县的八所公立学校,考察了教职员工发展支持中心(STUFF SUPPORT CERTRE)。期间了解了一些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教育寓于教育全过程

霍华得县公立教育系统目标是确保在教学与学习方面的高质量,以使每一个学生能够负责地参与到这个多元而且变化的世界中去。霍华得县的教育哲学(部分)是:

我们相信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有特殊的能力与兴趣

这些是必须被重视与发展的

他们的这一教育哲学是完全从人的角度出发的,也是我国心理教育遵循的一个原则。而在美国,他们的教育全程——课程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类学科各学段的具体目标都遵循着这样的教育哲学。

如霍华得县制定的总体目标:

a) 学习技能目标-------学生控制、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制定并追求清晰、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计划。

b) 思维技能目标-------学生创造性、批判性和战略性思维以作有效决策、解决问题,达到目标。

c) 沟通技能目标-------学生计划、参与、控制、评价自己在各种境况下的沟通过程。

d) 技术技能目标-------学生在快速多变的技术社会中理解、运用和评价各种技术手段。

e) 团队协作目标-------学生有效地同别人协作,负责任地参与各种协作活动。

在美国学校,没有像我们中国特意为学生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我们今天在心理教育中着重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有关心理素质,而这些素质在美国又是如何进行培养的呢?

1.社交和理解能力

美国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社交和理解能力,他们告诉孩子在社交中,理解是相互的。如与别人交谈时,一定要留意别人的感觉,看着讲话人的目光;给孩子更多的机会,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玩时不要抢,有先有后;游戏一定有输赢,生活也一样,启蒙他们对失败的平和心态;更重要的是,在别人赢时,自己要有君子风度,向对方表示祝贺。

2.情绪控制能力

美国人的情绪非常自我,他们生气起来也非常公开。但是他们在大事上,面对诽谤,也会具有相当的幽默和风度。这些与他们在孩童时代不断被提醒和成长的环境不无关系。美国的教育家和学校的学生辅导老师,都非常强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生气是可以的,天下无完人,谁都有控制不住的时候,但是发火时,千万不要伤害对方,学会如何设身处地为他人想,对别人要有一份尊敬。

美国学校没有为全体学生开设的心理学课程,但一些学校在社会学科的选修课中开设了心理学课,如“心理学入门”、“文学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这些选修课一般在11、12年级开设。

1.高中的“心理学入门”是对所有11、12年级的对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当代社会热点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该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增进对人类行为的理解以及提供更好地应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必要技能。学习内容主要是为解决心理学理论是如何创立的,学生学习动机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变态心理学以及变态行为,通过观察社会精神健康机构,可以了解到它的政治的和合法的分支领域。

这门课主要为许多大学要求心理学课程的入门知识和为学生今后提供一个可能从事行为科学的职业或专业的工作机会而开设的,选修这门课的学生要阅读所选的材料,写出调查计划、论文和进行实地的考察。

2.“文学心理学”则是运用心理学和文学的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一方面启发学生研究对当代心理学有影响的小说、戏剧、诗歌和电影上,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主要的心理学理论如何影响文学作品的。内容大致包括:爱和关系、创造性、骚扰、一体化、性的角色、种族问题、物欲泛滥和精神病等。

课程主要用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学生要去阅读分析综合和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去描绘文学作品。

3.普通心理学是一门大学预科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个性及其相互关系理论,考察遗传与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理论学习强调行为主义的方法,解决有关条件、感觉、动机、压力及情感问题。进行有关个性化心理概念影响学生对自我,尤其是态度、情感、价值认识方面的试验。

二、心理教育突出个体性质

美国的学校教育强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提供不同的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的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他们认为“卓越来自于多种形式”,卓越就是人尽其才,就是每个人充分地发展他的潜能。

美国教育注意身心保健相结合,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并设立心理服务机构,而这些心理服务机构同样地突出学生的个体性质。心理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帮助学生和家长作出关于学习的决策并且提供咨询帮助。对于学生出现的典型的教育问题,心理专家通常通过测验来决定学生是否需要帮助,特殊教育以及改变课程计划等各种特殊帮助。如果家长、指导教师以及学生自己感到有必要,心理专家可为他们提供个别短期咨询或小集体咨询。”

我以霍华得县各中学的“学生服务中心”为例加以说明:

“学生服务中心”是“帮助学生架立通往成功的桥梁”。它的任务是:通过示范的服务,建立学生多方面的实力和才能,去强调学生的需要,来保证学生的成功。它的目标是广泛的及和谐的,包括:通过咨询、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和学生自我服务等,来保证每一个学生学业的成功和培养良好的社会认知态度。学生服务项目和服务为每一个学生和教职工创设一种安全的、健康的、有益的和激励性的学习环境;学生服务也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去支持每一个学生的成功。总之,“学生服务中心”是通过认识提高和发掘每个学生特殊的能力,去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业成就;运用可以最好服务于所有学生不同需要的有效的实践是学生服务中心职员的任务;当学校、家长和社区协作和支持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成功;所有学生有权力在学校环境中拥有一个关心他们的成人的辩护人;学生、家长、学校职员有权力获得尊重和尊严的对待;学生有权力去享有一个综合的、广泛的学生服务项目。

值得提到的是“学生自我服务部门”中“学生服务中心”设有专职咨询教师,同时也有学生作为学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这是一种通向学业成功的、有价值的资源。学生自我服务部门与学校工作人员、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合作,共同定义和防止对教育成功不利的问题。(今年暑期我校协助华东师大接待了一批美国大中学校的心理学教授和专家,他们也重点关注了我校的“学生自我服务”。)

“学生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致力于帮助所有学生的学习和成功。在霍华德县公立学校系统中,大概有40个学校心理学者获得了马里兰州教育局的证书,在儿童和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咨询、学习和行为评价方面有专门的训练和经验,使学校的心理学者成为对学校工作人员和家长有价值的来源。学校心理学者的主要任务,根据不同的需要,在每个校区都是不同的。学校心理学者给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提供实质性的服务,包括介入、主张防止学业、学习和行为的障碍的策略,他们提供危机的仲裁或调停,当需要帮助强调一个学生在校表现不好时,提供个人或小组的咨询,学校心理学者参与整个系统的程序去防止自杀和学校暴力。更多的是,他们将社区和家长资源联系起来学校心理学者经常帮助老师和学校工作人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他们提供信息和实践策略,并提出有关典型的——不典型的儿童成长方面的行为和学习的论题。学校心理学者还参与各种以学校为基础的合作性的解决问题的团队,包括:特殊教育、学生支援、提出有关学习和行为障碍,社会和心理的论点,组成授课性的咨询队,他们主动参与计划的发展和实践,这个计划包括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业成功的定义和评价问题。除此之外,学校心理学者还负责教职员工的培训任务,家长培训班等。

“学生服务中心”的部门职员以诚实的、正直的态度去实践专业的责任。他们尊重他们所服务和支持的对象的隐私,保护所有人的公民权和人权。应该承认,美国霍华德县高中的“学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是有效而积极的。我们所到的每一所学校,“学生服务中心”总是出现在校门内最前沿、最醒目的位置。往来穿梭其中的,拿取资料的学生比较多。影响最深刻的一次是“RIVER HILL”高中的一名学生在驾车回家途中因车祸身亡,“学生服务中心”的职员协同社区志愿人员和有关心理专家在学校内展开较大规模的心理疏导,缓解学生的紧张和悲痛的情绪。此外在我们考察的4月和5月正好是马里兰州和霍华德县的SAT的考试季节,同时毕业升们也在准备填报和投递大学申请函,“学生服务中心”显得格外忙碌,工作人员在此时尽可能地给予必要的毕业及升学指导,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咨询和服务。

马里兰州的每一所学校都有不同形式的学生服务中心,就其名称本身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我们在与校长、教师交谈中感受到这样一点:就是对学生以一种平等的态度来交流、施教,精心呵护学生的自信。学生的言行自由度大,只要不影响他人,你做什么都很少有人干预。对学生也很少用“不对”、“不行”来回答,都是给以积极的鼓励。我们在Gateway school考察时,准备看一下他们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评价的一张表,这时正好有一位同学在给我们拍照,这个教师就先征求该生的意见,是否可以拿她的测评表给我们看,该生同意后老师才拿给我们看。平时下发有关测评、考试的材料都是反过来放到书桌上。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普通初中里设置特殊教育的班级,在Gateway school,就有专门对品行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非常现实的承认在学生中,有一部分同学是有问题的,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就需要采取一种特别的方式、方法,这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宏观体现。

三、心理教育的社会化

美国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必须学习心理课程,掌握心理学知识,颁发资质证书,而且这是每个教师应聘的资格。心理行为是正常的行为,每个教师都有能力解决学生的简单的心理问题,通常,心理疏导多于行为矫治。

社区的力量在美国也是充分被利用的的,美国教师通常都参加由社区等组织的社会机构的培训,每两年有心理学知识的统一考试。

我们访问过的学校都有名言警句贴在墙上,例如:“成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你的见解是你最强有力的资源;你读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变得越聪明,在决策中你的思想、见解则更加准确、有力。” “如果你能想象到它,你就能达到它。”“如果你有梦想,你就有希望成功。”这些警句给学生以正面的激励、引导。教室的布置体现学科特点,给学生以兴趣、思考,走廊上展示学生的获奖情况、各种类型的艺术品,这种展示的布置工作有的是通过学生家长来校做义工完成的,这种形式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使家长们相信他们是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取得成功的关键。如今,要求家长参与孩子的学校教育在美国已经发展成为一场运动。例如“家庭参与计划”:将家长们分为几个工作组,专门讨论诸如家庭作业、增强儿童自信心、弥补文化差异这样的问题。家长们甚至还到学校商店去服务。为了支持家长们的参与,当他们参加工作组活动的时候,一些学校教职员工帮助照顾孩子。“家庭代际阅读模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提供给家长必要的技巧,如提供儿童早期教育、家教技巧方面的培训。在教室里都有家长自愿者,帮助共同学习。

要求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业和更多地参与学校事务是共同的趋势。关注孩子的学业是这些计划的重要目标,但仅仅理解为让家长帮助孩子提高学业成绩就失之偏颇了。家庭的参与还强调“如果儿童在家里培养了责任感,他们在学校里也会有责任感。同样,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毅力、关心他人、集体观念和做出正确的决定方面也是一样。”家长的责任是要学会怎样使孩子为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作好准备。

四、心理教育的法律保障机制:

1.心理医生和教师的地位高,职业社会化程度高;

2.教师从教的基本能力高。由社会机构培训,社区教育等,颁发资质证书;

3.再培训机制好。学习心理课程,两年有考试,而且是每个教师应聘的资格。

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校本模式 大学生 工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33-02

笔者前期在对比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典型,引入校本模式的概念并尝试探索其对于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试行。由于是初步探索,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需要对该模式进行合理评估,以弥补缺陷,更好推进。

一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的评估

1.知识层面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的推进,学生能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能够判断自身心理是否健康,能够辨别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最终能进行自我调适并帮助他人。能够在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中,加强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工科院校课程设置中,丰富心理学等人文课程设置,也可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丰富心灵体验。

2.技能层面

通过推行工科院校校本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自我探索、心理调适及心理健康发展技能。如学会如何有效学习、如何尽快适应环境、如何适当宣泄压力、积极沟通和交往、管理自我和职业生涯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教育技能也能够在致力于校本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如对教学环境的利用、特色活动的研发、因人而异的疏导、自成体系的处理技能等。

3.自我认知层面

学生能否在自我认知层面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是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的评价指标和最终目的。将心理测试与他人评价及自身分析相结合,更好地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和性格特征等进行客观评价,最终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接纳自我。细化校院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实现心理健康建档全覆盖,使绝大部分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最终实现师生密切交流、学生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使学生在成长中发展心理,在发展中增长才干。

二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的改善

1.消除负性因素

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需要结合学校本身实际情况,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做法中加入一些新尝试,前期由于人力、物力的不足可能会遇到阻碍而无法较快达到预期效果,而这些来自教师、家庭、社会各方面的错误观念负性因素需要及时发现并消除。

教师方面,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修正部分错误观念,引导教师客观正确地认识学生的个体特征与特定行为,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避免出现不对等的单方因素和标签效应,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不用有色眼镜看待有心理困惑或心理疾患的学生。家庭方面,建立与家长联系的长效机制,及时传达学生的在校情况,纠正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不归我管”的错误观念,告知其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其明白学生在出现某些心理问题时需要和学校心理中心共同介入帮扶。社会方面,在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避免社会集体感的淡化,及时消除某些不正确的“现代意识”,如不正确的竞争观、金钱观等的影响,配合学校的主流文化教育。

2.强化正性影响

第一,工作队伍。在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的同时需要大力加强现有工作队伍建设,继续发挥其积极的正向引导作用。工科院校中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主要包括教师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教师队伍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和辅导员,学生骨干队伍包括校级心理中心助理、院级心理健康干部和班级心理委员。校本模式的构建以这支工作队伍为基础,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两线六点全覆盖。

第二,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仍然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得以长足发展的基石,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教育,同时辅以普通心理学、创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大学生健康教育、人际沟通学等选修课教育,继续推进课堂教育与课余活动相结合,立足于此类资源,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水平。

第三,特色活动。在保留工科院校常规活动的基础上提炼升华,开发覆盖面更广、参与度更高的特色活动。如在常规的心理危机干预活动、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月、心理热线服务、心理咨询师服务等活动基础上,开展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心灵成长小组、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电影或图片展播、工科求学或求职心理探析、研讨会、学生自我教育和健康图书馆等特色活动,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和学生共同发展。

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是具备学校自身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此模式运作下,以本土化的实践教学为重点,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但对于地方工科院校来说,其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内容的专业化还有待提升,要开发具备本土特色的校本教育模式,还需要同本地的其他类别高校多合作交流,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明忠.美国一流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色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1)

篇9

关键词:高校;人际关系;心理因素

高校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维护和发展彼此关系的纽带,而且是形成校园风气、班级凝集力、舆论等校园心理现象的前提,同时也是促进处在青春期学生社会化、保持心理正常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对高校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了解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对帮助高校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校学生人际认知因素

按认知心理学的观战所为认知即认识。人生活在社会中,会产生对自我、对他人及对种种意义关系的认知。人际认知是社会认识中的重要内容。社会认知是对一切有社会意义的事物、人物以及人物关系的内在含义的认知过程,而人际认知主要是对以人格为中心特征的人的各种特征的认知。高校学生在交往中彼此的感知、理解、判断往往直接影响对被认知对象的印象和好恶感觉,从而进一步影响人际关系。高校学生的人际认知是高校学生集体内人际关系建立的起点。正确的、全面的、科学的人际认知有利于协调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错误的、歪曲的人际认知阻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协调。经过长期地科学探索,在人际认知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在人际认知中容易出现的认识偏差。1、首因效应。所谓首因效应就是在人认识人的活动中,最初获得的关于对象的信息,在评价对象时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于1957年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人际认知中的首因效应。他用两段内容性质截然相反的言语材料描绘一个名叫吉姆的学生,一段把吉姆描绘成一个性格开朗、外向、热情、好交际;另一段把吉姆描绘成内向、冷漠、孤僻。洛钦斯把两种材料以四种组合方式,分别给四组被试阅读,然后让被试谈谈对吉姆的印象,只读描绘吉姆是外向或内向的材料被试,对吉姆的印象、评价与材料基本一致,占95%。只读先描绘吉姆外向热情后描绘内向冷漠的材料的被试,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外向热情的。只读先描绘吉姆内向冷谈后外向热情的材料的被试,只有18% 的人认为吉姆是外向的、热情的、友好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人们首先得到的信息对人的印象形成影响较大。后来另一些心理学家比如琼斯等又作了类似的实验,也出现上述结果。首因效应产生的普通心理学原因主要有两点:①知觉的恒常性,②材料的“黄金位置”效应。首因效应在人际认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注意,不能因为第一印象好而忽略全面的认识,也不能因为第一印象坏而拒绝交往,这样就可能失去一个很好的朋友,妨碍良好人际关系建立。2、近因效应。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偏差的产生客观上是由于最近获得的信息刺激强、给人留下的印象清晰,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所以在对他人认知时,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而要历史地、全面地看人,这样才能消除由于近因效应产生的认知偏差。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不是根本对立的,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与熟悉的人进行交往时,近因效应更为突出。 3、晕轮效应。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 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赋予更多的好的品质;相反的,如果一个人被标定是坏的,他就被评定更多的坏品质。这就是识人中的晕轮效应或称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对于我们的人际认知和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启示。在人际关系中,作为被认知者要注意热情品质的修养;作为认知者在看待他人,评价和使用他人时,要尽量避免一好百好,一坏百坏的形而上学。4、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我们在自己头脑中都有关于某一类人的一个固定印象。刻板印象是一种简单的认识。但是,刻板印象很容易产生偏差,试想把群体所具有的普遍性附加到具体某个人身上,有时并不一定准确。

篇10

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最终要表现为一定的成果。这一成果的具体形式就是审计判断绩效。良好的审计判断绩效不仅是高质量审计工作的基础和源泉,还是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积极追求的目标。同时,审计判断绩效也是衡量审计判断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确定审计人员责任的基础。因此,研究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审计判断绩效的评价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审计判断绩效及绩效函数

(一)审计判断绩效的涵义

什么是审计判断绩效(AuditJudgmentPerformance)?最为典型的当属Libby(1995)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他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与一定的判断标准相符。显然,此定义是对一个好的判断绩效的定义,并不是对审计判断绩效的一般定义,因为审计判断绩效可能好,也可能差。笔者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结果与一定的标准的相符程度。这里所说的标准包括效果性和效率性两个方面,一个绩效好的审计判断要同时满足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两方面的要求,既要有质量上的保证成本,又不能过高。修正后的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是符合一般的业绩定义的精神的,是以审计判断的效果性或效率性作为指标或标准来界定审计判断绩效的。然而,在审计实践中,审计判断的效果性和效率性是比较难于确定的,从而也就导致了审计判断绩效的计量是比较困难的。

(二)审计判断绩效函数

在以往的研究中,涉及最多的是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Einhorn和Hogarth(1981a)以及Libby(1983)提出的等式(1)表示的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函数:

绩效=f(能力,知识,激励,环境)(1)

从等式(1)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审计判断绩效受审计人员的能力、知识、激励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后,一些学者进一步研究了知识与绩效及其它影响因素的关系。Bonner(1990)研究了经验和审计判断绩效之间的关系,Frederick(1991)研究了经验和知识之间的关系,Bonner和Lewis(1990)研究了知识和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Libby(1995)指出,由于知识被其他三个因素及经验决定,因而绩效与四个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知识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知识=g(能力,经验,激励,环境)(2)

以此公式为基础,Libby(1995)构建了知识与绩效及其它影响因素的模型,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这一模型被认为是比较完善的模型。大量的研究都是以此模型和审计判断绩效函数为基础的。在上述两个公式中的环境因素都包括了任务的因素。

笔者认为,等式(1)和知识的前因和后果模型基本上勾勒出了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框架,也与Campbell(1990,1993,1996)提出的绩效行为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我们也认为Einhorn和Hogarth(1981)、Libby(1983)的绩效函数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绩效的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性和脉络,比较零散;二是有些绩效影响因素不恰当;三是对环境因素理解得太窄。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大部分集中在第一个因素,对后三个因素,尤其是环境因素研究比较少。

二、审计判断绩效的主体因素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审计判断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因此,审计人员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最为直接的因素。任何一个审计判断的都是针对一定的任务(客体)的判断,因此,审计判断任务就构成了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又一个因素。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审计人员判断看作一个由审计人员和审计判断任务系统构成的系统。由于系统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审计判断环境同样会影响审计判断绩效。根据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人员、审计任务和审计环境的函数。审计人员因素也称为审计主体因素,是指由审计人员拥有的并带到工作中去的因素;审计任务因素是指需要审计人员作出审计判断的项目;审计环境因素也称系统因素,是指与审计判断绩效有关的所有的审计判断主体、审计判断项目之外的因素,它们不受审计判断主体的影响。据此,审计判断绩效函数可以表示如图。(图见11期杂志)

根据以上我们对主体因素的界定,影响审计判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Einhorn与Hogarth(1981)、Libby(1983)的绩效函数中的前两个因素知识和能力属于主体因素。但用这两个因素概括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主体因素是不全面的,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认为,审计判断主体因素应包括:性格、陈述性知识、智力技能或经验、努力程度。

(一)性格

性格是个人在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人格心理特征,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对影响的反应而形成的一定的态度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性格最能表征一个人的个性差异。因此,它同样能够表征个体判断绩效方面的差异。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性格进行了分类。如A·培因和T·查理按照理智、意志和情绪哪一种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来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意志型和情绪型三种。H·A·威特金按照两种对立的信息加工方式把人分为依从型和独立型。

在经济学中,根据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把人分为风险偏好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厌恶型三种。审计人员在做出审计判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判断错误的风险,但承担的风险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对待风险的态度。如果一个风险偏好者进行审计判断,其判断结果往往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从而进一步把其本身、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置于高风险的境地。风险厌恶者在进行审计判断过程中往往会设法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从而导致审计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应该说以上两者的审计判断绩效都不好,但就两者比较而言,后者的审计判断绩效强于前者。因此,我们认为风险中立者,或者考虑审计效率的风险厌恶者,具有取得良好审计判断绩效的基本素质。

(二)知识、技能、经验、记忆

一般来说,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但对个体来说,知识是指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显然,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个体已经获得的知识。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由人们所知道的事实组成,这些知识一般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它可以采取抽象和意象的形式;程序性知识是指人们所知道的如何去作的技能,此类知识

很难用语言表达。比如,许多人都会骑自行车,但却讲不清这种知识;许多人能流利地说本族的语言,但却说不清语法规则。在审计判断过程也是如此,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虽然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却说不清审计判断是如何做出的。因此,程序性知识也就是智力技能,即完成各种智力程序的能力。显然,程序性知识是长期实践逐步积累形成的。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判断,这两方面的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审计判断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审计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无论在哪个国家,要成为胜任的审计人员,就必须首先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因此,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既是对要成为从事审计业务的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是否具备从事此项业务的基本知识的检验。同时,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审计判断还需要具有程序性知识,也正是这些程序性知识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审计人员的个体的判断绩效的差异。因此,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都影响审计判断绩效,但后者影响更大。

在Einhorn与Hogarth以及Libby绩效函数中,把能力(Ability)作为审计判断绩效的变量。这里所说的能力不是指普通心理学中所说的能力,而是指完成信息编码、检索和分析任务的能力。这一定义是从信息加上角度出发的。从普通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能力相当于技能。技能是人在活动中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稳定的、复杂的动作方式系统,这里的动作是广义的既包括外显的实际操作,也包括了内隐的智力动作。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类,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动作的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但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因此,Einhorn,Hogarth和Libby绩效函数中的能力应属于智力技能范畴,而智力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识。

一些研究审计判断的西方学者(比如,Libby,1995等)把经验作了更加广泛的定义,认为经验是包括第一手和第二手与任务相关的能够提供在审计环境中学习的机会的广泛的境况。根据此定义,经验不仅包括亲自参与完成实际审计的境况,也包括复核其他人的工作、收到上级人员的复核评论、收到结果的反馈、与同事讨论其他审计、阅读审计指南和培训。此定义存在以下两个不足之处:一是把经验界定为可提供学习机会的境况是不恰当的,各种提供学习机会的境况只能是为增加经验提供了条件,或者说是积累经验的过程,但不等于是经验本身,经验应该是这一过程形成的结果;二是过于宽泛,包括了学习间接知识和获取直接经验的境况,很难划清知识和经验的界限,也不能体现经验的实践性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审计人员的经验应界定为:直接通过实践形成的技能,或者说是技能经验的具体表现形式。它通过技能的形式影响审计判断绩效。Marchant(1990)也指出,间接经验形成一般知识,直接经验形成具体知识。依此就可以比较好的解释为什么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能够作出正确的审计判断,因为它们具有比较高的技能,而这些知识又需要长期的审计实践的积累。

被认为与审计判断绩效有关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事物的反映。记忆与审计判断绩效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心理学家Hogarth(1985)指出,一个好的记忆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好的判断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些研究人员(Pumlee,1985;Moeckel和Plumlee,1989;Frederick,1991)研究了记忆与审计判断绩效的关系并指出:在完成一个具体任务期间,在收集审计证据的过程中,记忆对决策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记忆与经验、技能等要素是什么关系?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它们是把记忆作为导致不同经验差别的原因来看待的。大量有关记忆的研究是在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和新手之间进行对比。有的研究(Frederick,1991)表明,经验的审计人员存在着一个图表式的记忆结构,对内部控制优先回应,而新手只能根据线索回应;也有的研究(Choo和Trotman,1991)表明,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能回忆起更多的与持续经营假设不一致的信息。我们认为,记忆既是形成经验的手段,也是经验的内在形式。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审计人员的陈述性知识、智力技能或程序性知识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因素;智力技能是经验的具体表现形式;记忆既是经验的形成手段也是经验的内容。当然,陈述性知识和智力技能也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雇员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个体内部因素(能力和性格等)、个体的外部因素(所受的教育、培训、经历等)的函数。上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判断绩效之间的关系如图。(图见11期杂志)

(三)动机和努力程度

动机是激发个体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因此,审计人员的判断绩效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动机的影响。正因如此,一些绩效评价的研究者(Campbelletal,1993)把动机作为影响绩效的直接原因。我们并不否认动机在绩效中的作用,但把它作为影响绩效的直接因素是值得商榷的。

在影响审计判断的绩效的诸多主观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程度,努力程度是一个主观性最强的因素。在一项审计判断中,审计人员努力和不努力、努力程度大小都会导致审计判断绩效的不同。努力应该是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影响因素。而审计人员的努力程度来自于审计人员的动机,动机越强努力程度也就越高。一个特别重视个人声誉的审计人员比一个不太重视个人声誉的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绩效要好。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努力程度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因素,动机通过影响努力程度来影响审计判断绩效。审计人员的动机受需要和激励两个因素的影响。努力程度除直接影响审计判断绩效以外,还影响陈述性知识和智力技能,审计人员的努力程度与其陈述性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成正向关系。努力程度、动机、需要与审计判断绩效的关系如图。(图见11期杂志)

三、审计判断绩效的任务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任务因素

我们认为,任务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任务的特点不同,对审计判断绩效影响是不一样的。Hogarth(1985)指出,审计判断的正确性是个体特点和任务环境结构的函数。任务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任务的复杂性、任务的重复性、任务的规范化程度、任务的类型和任务质量等,其中前两项受到了广泛关注。任务的复杂程度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如表。(表见11期杂志)

从上表可以看出,任务越复杂,其不确定性程度越高,需要的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比较而言,复杂程度越低,或者说任务的结构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取得好的判断绩效。审计人员不断重复的参与同类审计项目有利于积累丰富的审计经验。

(二)环境因素

Libby和Lufut(1993)指出,审计判断的环境因素包括:判断指南和技术辅助工具、多层组织的背景、责任关系、连续的多期的判断任务以及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绩效的相当程度的货币激励、时间压力等。无疑上述环境因素都

会对审计判断绩效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基本上局限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范围比较窄。事实上,审计人员做出审计判断不仅要受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事务所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行业状况和社会环境等。因此,我们认为,环境因素应包括影响审计判断主体和客体的各种环境因素,既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环境因素,也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之外的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多层组织背景、责任关系、激励和时间压力、组织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包括被审计单位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由于有关环境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多,这里不再具体展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