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市场化改革范文

时间:2024-03-05 18:1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市场化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粮食市场化改革

篇1

一是如果这样做,势必强化以行政手段配置市场资源。市场化就是以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目前,在粮食批发市场上实行竞价销售的主要是国家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收购的政策性粮食,之所以实行拍卖,原因在于其收购是非市场行为,即在其他市场主体不收购时,为避免粮价下跌、种粮农民收入减少,而由政府委托企业托底收购。因此对于这种非市场化收购,其销售、盈亏只能由政府主导和负责。而中央储备粮的轮换业务完全是在市场之中的购销活动,无论是收购还是销售,负责轮换的企业必须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并不具有排他性。企业自主收、自主销,并承担盈亏。实行轮换业务竞买竞卖,实际上是将轮换业务由企业主导变为政府主导,实际上是以“拍卖”的外衣实行逆市场化。政府有关部门下达轮换指令性计划,决定何时拍、拍多少、底价高低,本来可以由市场做的由政府部门实际操作,强化了政府配置市场粮源的作用,这实际上是过去粮食行政化管理思路的延续。

二是农民利益受损。目前中国农业生产仍然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责任制,经营规模普遍不高。对于有一定交易门槛限制的批发市场而言,绝大部分农民无法直接进入批发市场交易。如果中央储备粮的轮换经营完全靠批发市场,意味着目前中储粮4000多个收粮库点要对农民关上大门。如果储备企业不直接收购农民的粮食,不仅会造成农民售粮不便,更为严重的是农民可选择的销售对象减少,市场议价能力减弱,造成农民利益受损。

三是用粮企业利益受损。实行批发市场竞拍后,用粮企业无法直接从储备企业购买粮食,只能通过批发市场采购,储备企业与用粮企业形成的业务联系被强行割断。储备企业只负责提供拍卖标的,不再关心能否及时成交,也没有必要考虑标的大小、地区分布等是否符合用粮企业的需求,这就导致标准化的拍卖与用粮企业个性化需求之间形成矛盾。越是规模化的粮食加工企业,对稳定供应链的要求越高。储备粮因其质量可靠、供应稳定,在与用粮企业建立长期供求关系、降低用粮企业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通过批发市场进行采购,供货商、供应数量、价格等都更加不确定,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此外,通过批发市场,不仅增加了流通环节,也会增加交易成本,压缩用粮企业利润空间,最终是消费者买单。

四是增加财政成本和风险。现行轮换财政包干机制下,企业在有限轮换费用补贴范围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财政支出成本可控,激励企业与市场博弈。而竞价机制下财政据实结算、统负盈亏,造成财政支出没有上限,风险敞口,实则变成中央财政部门与市场企业间的博弈。企业降本增效的动力机制被打破,势必进一步增大财政负担压力。目前,地方粮食储备的轮换不少采用批发市场竞价、财政兜底的办法,实际运行中轮入和轮出之间存在较大价差。以广东为例,2012年通过华南交易中心竞价销售早稻均价2522元/吨,竞价采购均价2961元/吨,新陈差价439元/吨。其他如浙江、福建、北京等地方稻谷、小麦储备竞价新陈价差通常在500元/吨以上,而中央财政目前每年给中央储备粮的轮换补贴为40元/吨,按照平均3—4年的轮换周期计算也不超过160元/吨。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而且长期竞价容易形成固定客户群,出现少量市场客户长期“围标”的局面,导致财政损失大大增加。

篇2

(正文)目前,我国粮食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粮改方案的设计应立足当前情况和我国粮食市场上的基本国情,寻求既能应对不同粮食形势,保持市场稳定,又能稳步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和现代化的新途径,特别要防止因粮改方式和步骤不当,引发大的市场波动。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供各方参阅。

一、1993年的经验:粮改方式步骤不当诱发市场波动

2003年下半年以来,粮食市场几次出现不稳的迹象,粮价似乎存在某种较大的上涨压力。我们不应当阻止由于供求关系趋紧所形成的价格上涨的压力,因为这正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实现途径。但是,应当看到,我国现今的粮食市场机制是极不成熟的,市场机制本身常常夸大这种压力。粮改方式步骤不当也有可能通过改变市场机制运作的既定方式,主观制造出更大的上涨压力,从而引发大的市场波动。1993年的粮价波动基本就是这种情况,应当引以为鉴。

1993年4月,粮价开始出现上涨势头,11月秋收后反而急速攀升,一直持续到1995年11月,涨势才结束。在25个月里,大米价格上涨了136%,小麦价格上涨了109%,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从种种情况来看,这次粮价上涨并不完全是由粮食短缺引起的。据统计,粮食总供给1990~1992年平均每年为4.44亿吨,1993至1995年平均每年为4.58亿吨,而2000~2002年平均每年只有4.60亿吨。所以,从供需总量10年间的对比来看,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粮食供给是不少的。

1993年粮价大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粮改方式和步骤不当。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采取“统一政策、分散决策、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方针放开价格和放开经营。但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地方积极性很高,没有“逐步推进”,而是一下子放开了。对于“放开”的贯彻落实,实际上是放开不管,自由经营。粮站、粮库等基层粮食企业各自为战,自主决策;个体粮贩自由经营,随便进出。这种格局引发了严重的市场混乱。一是使粮食购销衔接出现混乱。我国粮食系统是通过行政关系连接起来的一个自上而下覆盖全国的网络。改革之前,购销关系主要通过粮食管理系统衔接,放开不管相当于割断了这一连接链条,打破了原来的购销关系,但并没有随之建立新的购销关系,使购销衔接出现混乱。二是导致了严重的市场主体同步性。完全放开后,粮站粮库等大量基层粮食企业开始独立经营。这些小企业,过去大多只是根据上级要求收粮管粮,经营素质不高,驾驭市场能力较弱,面对变化的市场无所适从。在市场趋紧的传言诱导下,它们一哄而上,纷纷惜售和抬高价格。再加上大量农户的同步行动,造成粮价在粮食并不十分短缺情况下急速攀升的严重后果。三是导致了粮食市场管理失控。改革之前,粮食企业购销活动受到各级管理机构的协调,政府对市场的控制比较容易实现。完全放开之后,国家一下子失去了直接控制手段,专储粮的投放效果又为市场主体同步性所抵消,一度导致了市场失控。1993年的经验表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立足我国粮食市场上的国情,充分考虑我国粮食市场本身潜在的不稳定性,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才能实现粮食市场上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协调统一。

二、我国粮食市场上的国情:严重的同步性问题

在我国,粮改不能采取“放开不管”的办法,其原因在于我国粮食市场是一个极不稳定和脆弱的市场。市场脆弱和不稳定的根源是市场主体存在着严重的同步性倾向。

(一)我国粮食市场主体的状况

我国粮食市场主体主要包括农户、消费者、国有粮食企业及个体私营粮商。目前,农户大约有2.44亿户,其中,种粮农户估计约1.7亿户(按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估算)。国有粮食企业总计43259户,其中,购销企业24519户,购销企业的主体部分是直接面对粮农的乡镇粮站和粮库。这些企业掌握的商品粮因地区和时期不同而不同,在粮食主产区估计在70%~90%左右。其余商品粮源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和个体私营粮商所掌握,其数目尚难准确统计。商品粮的消费者则是5亿左右的城镇人口和一部分不种粮的农户(例如渔民等)。在上述市场主体中,除农户外,对我国粮食稳定供应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乡镇粮站和粮库。对这些企业的改革不仅会影响企业本身,也会对我国粮食市场态势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是粮改的核心问题。

(二)我国粮食市场主体的同步性问题

任何市场都有同步性问题,但如果市场的同步性比较严重,就会损害市场效率和市场稳定。所谓同步性,指的是当供需形势发生变化时,市场主体倾向于采取一致的供给行为或需求行为。我国粮食市场上的同步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各类市场主体预期同步性。当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时,农户、个体私营粮商、国有粮食企业和消费者等主要市场主体,对市场前景的预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②市场供给同步性。当粮食紧张时,供给方同时减少销售,抬高价格;当粮食宽松时,又同时减少库存,扩大销售。③市场需求同步性。当粮食紧张时,需求方同时增加购买,增加储备;当粮食宽松时,又同时减少购买,减少库存。

应该说,市场主体在供需形势发生变化时,采取同步行动,本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但在我国粮食市场上,同步性问题表现得太过严重,超出了市场平稳运行的容许范围,破坏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一是同步性极易发生。由大量素质较差的小型市场主体组成的大市场存在着一种“自我证明”机制:如果市场传言认为粮食短缺,则不论实际是否短缺,只要大家都相信短缺,都会减少销售和抬高价格,市场就会营造出“真正的”短缺,这种短缺反过来又“证明”了传言的正确,并易形成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实际粮食供给变化不大,都有可能通过市场传言诱发出较强的同步性。二是同步性起动速度较快。市场主体的同步性依赖于市场氛围,市场氛围一旦形成,那么,不论它和真实的粮食供求状况是否一致,都会迅速成为众多缺乏正确决策能力的小型市场主体的决策依据,要卖都卖,要不卖都不卖。在价格表现上,往往说涨就涨,起动很快。三是同步性暴发强度较大。因为市场主体数量很大,即使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同步性反应不大,但是,所有市场主体的反应加在一起就会很大。例如,虽然单个农户减少粮食销售影响较小,但是,近2亿种粮农户共同行动就会对市场产生很大影响。单个粮站粮库等粮食企业的惜售行为微不足道,而几万个粮食企业的同步行为就会对市场产生严重影响。四是同步性涉及范围广。同步性一旦暴发,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扩散十分迅速,局部的市场同步性问题很容易发展成为全局的市场同步性问题。

(三)我国粮食市场主体存在严重同步性倾向的原因

我国粮食市场是一个涉及几亿农民、几亿城市居民、数万个粮食企业的大市场。但是,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规模小、素质低、数量大,市场机制效率低,再加上监管能力不足,宏观调控滞后,这是导致市场主体的同步性问题比较严重的根源。

一是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近2亿种粮农户户均种植规模狭小,市场信息不灵,当粮食形势变化时,他们往往参照左邻右舍的情况行事。构成我国粮食供销基础的2.4万余家乡镇粮站粮库,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长期以来只是习惯于收粮和管粮,大多数缺乏认识市场的能力和经营能力,处于极度不完全信息状态中,在经营中往往以市场传言作为决策依据,容易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二是市场机制效率低。市场机制在传导市场信息过程中,有时不能真实反映供求的实际情况,这也与粮食市场主体素质低、规模小密切相关。规模小、素质低的市场主体认识市场的能力不足,容易“跟风”,由这些主体组成的市场上极易创造出“虚假”的市场氛围(虚假的过剩或虚假的短缺),容易诱发本不该发生的同步性问题。相反,经营素质高的大型市场主体有能力认识市场,其经营活动往往建立在经营战略的基础上,其经营行为对供需变化的反应就比较准确,不容易“跟风”。由这些市场主体组成的市场,效率就比较高,不易产生“主观制造”的同步性。

三是市场主体逐利动机强。粮食是一种商品,经营粮食以追求利润为目标是理所应当的。但粮食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在紧急情况下,经营粮食又不能完全以利润为目标。这就要求粮食市场主体必须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而我国粮食市场是由大量、小规模、素质低的市场主体组成,这些规模小、素质较低的市场主体常常缺乏社会责任感,在我国粮食市场上表现出过强的逐利动机,加重了市场的同步性问题。

四是粮食市场监管能力弱,宏观调控滞后。粮食市场主体数量过大,给市场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旦粮食市场紧张,贩粮的个体私商就会大量涌入,管不胜管。另外,宏观调控力量不够,市场预见能力不足,导致宏观调控滞后。在粮多时,担心库存太多,不敢多收。在粮少时,担心库存太少,不敢多销。这也是使粮食市场上同步性问题比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三、粮食市场上严重同步性问题的危害

我国粮食市场主体的严重同步性倾向对粮食市场绩效和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很大的危害。

第一,危及粮食市场稳定,影响市场效率。在市场主体存在严重同步性问题的情况下,粮食市场的稳定性就会很差。所谓“放大”效应,其根源是同步性问题。即使粮食实际缺口并不大,在大量供给者同步惜售和需求者同步增购的推动下,也易形成很大的“虚假”缺口;反过来,即使粮食过剩并不多,在大量供给者促销和需求者减购的推动下,也易形成很大的“虚假”过剩,从而诱发与实际供求关系不相称的价格大幅波动。而且,由于市场主体数量太大,在叠加效应的作用下,一旦价格发生波动,往往来势很猛,很难控制。它破坏市场稳定,影响市场效率。

第二,增加了宏现调控的难度。市场主体的严重同步性限制了宏观调控的作用。从理论上看,当粮食供大于求时,多收粮食,增加储备,可以阻止粮价暴跌;当粮食供不应求时,投放储备,可以阻止粮价暴涨。但是,在同步性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粮食储备往往是“看起来多了,用起来少了”,因为到底保有多大规模的储备,才足以有效应对市场波动,完全取决于其时发生的同步性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当时的实际情况。

第三,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粮价是物价的基础,粮食市场不稳必然会对整个物价形势产生严重影响,干扰整个社会经济机制的运作效率。同时,粮食市场波动也会改变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从而会对总需求产生影响,并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例如,当粮食出现紧张时,大量的消费者同步增加粮食购买,一方面会导致粮食需求的突然扩大,另一方面会改变消费者在其它方面的开支,从而会对总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并改变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

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路

我国粮食市场上严重的同步性问题,使市场容易出现剧烈波动。在当前形势下,需要寻求一条既能保持市场稳定和可控性,又能防范同步性倾向的新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途径。改革的思路是:通过“管放结合”控制市场化进程,保持市场的活力和稳定;采取跨区重组方式推进企业改革,促进粮食流通市场化及现代化;通过加重消费城市的责任实现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平衡;通过加强微观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提高国家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其中,企业改革和加强市场的可控性是这条改革思路的核心。

(一)采取“管放结合”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途径

放开不管,实质上是将粮食供应的责任完全交给了近2亿种粮农户和几万个乡镇粮站(库),并有可能失去价格政策手段,存在导致市场发生剧烈波动的危险。但完全管住,又会增加政府负担,影响粮食流通活力。“管放结合’可以将粮食企业改革和建立有效、稳定的粮食市场统一起来。“管放结合”就是在政府严格管理之下将粮食流通稳步推向市场,“放”的程度取决于对国有粮食系统和企业“改”的程度,优先于“改”而不是优先于“放”,“改”好了才“放”。“管放结合”,并不是简单地有“管”有“放”,而是根据企业改革的程度,决定“放”的程度;“放”了也不是放开不管,而是将“鸟笼”做大,使其更接近现代市场机制的规范。采取粮食经营资格认证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管放结合”的办法。即一面加速国有粮食系统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一面根据这一改革和重组进程,通过资格认证的方式改善粮食市场的竞争结构,控制“放”的程度。从而实现企业改革、市场改革和粮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

(二)通过“跨区重组”促进产销区一体化,推进粮食系统和粮食企业改革

现在的国有粮食系统和粮食企业的一大特点是它与行政系统和行政区划�一对应。在粮食主产区,全是隶属于产区行政系统的粮食企业;在粮食主销区,则又全是隶属于销区行政系统的粮食企业。这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体制,也是造成产区和销区之间利益矛盾的根源,不利于提高粮食经营水平,不利于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不利于市场稳定。改革国有粮食企业,关键不在于简单地将其推向市场(即所谓的“放”),而在于提高企业的素质和规模。“放”的企业改革思路是试图通过市场压力逼迫粮食企业发生变革,但正如前述,这将危及市场稳定,因而与我国的改革战略不相容。在当前的情况下,重点是要突破行政区划和行政级别的限制,以大城市粮食企业跨地区收购、兼并、重组和改造粮食大县的乡镇粮站粮库和其它收购网点等国有粮食企业,走大型化、集团化、品牌化和一体化的路子。这种办法可以促进粮食企业经营现代化,可以实现产区和销区直接对接,推动粮食企业大型化和网络化,从而有效缓解同步性问题。这种办法可以实现粮食供应责任地方化,形成“谁吃粮,谁负责”的局面,减轻中央财政负担。这种办法实际上就是在粮食收购环节引入了竞争,因为与其构成利益共同体的大城市粮食及加工制品的销售是充分竞争的。这种办法还可以部分消除产区和销区的矛盾,因为产区和销区的利益矛盾已经转化成为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问题了。以大城市粮食加工分销系统重组粮食大县的粮食企业实质是一次粮食经营现代化的过程,因为这一过程实质上是大城市的人才、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对主产区企业改造的过程。

(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粮食短缺应对机制

我国人均农业资源不足,要始终保持粮食短缺的危机意识。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大米一直过剩,但1993年突然歉收就发生了供给危机。日本政府汲取教训,在1995年的农业政策调整中设计了危机应对机制。我国人多地少,社会经济结构正处于转换时期,粮食供需易发生大的变化,所以,应当保留对粮食市场进行有效控制的机制,并设定起动条件,这是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前提。

(四)加强对社会资本参与粮食流通的利用和管理

让社会资本参与粮食流通可以增强粮食流通的活力,但要防止它的投机性。投机性和资本规模有关,资本规模越大、越社会化,投机性受到的社会约束就越强。防止投机性,一是加强对粮商的制度化管理,例如,设立进入市场的“门槛”制度,紧急情况下与政府合作制度等。二是推动粮商大型化,例如,鼓励大型社会资本参与粮食经营,限制小型私商粮贩的活动。

(五)加强市场监管能力,构建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

粮食企业实现跨区重组后,主产区县级粮食局机关原来下属的粮站、粮库均已并入大中城市的粮食及其加工制品的分销系统,使粮食局机关完全独立于粮食经营利益之外,实现了政企分开,奠定了加强微观市场管理的组织基础。同时,继续加强粮食储备垂直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市场分析和预测的能力,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粮食调控体系。

篇3

一、转变观念是发挥主渠道作用的思想基础

当前,农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普遍存在两种模糊认识:一种认为不论怎样改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地位不会动摇,保守求稳而坐失良机;另一种则认为粮食市场全面放开,自己的垄断优势没了,体制机制没有个体等其他粮食经营者灵活,最多也就是守摊子了。这些认识明显的折射出,农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市场化进程中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已经成为发挥主渠道作用的绊脚石。因此,,县区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当前应着重从“四个转变”入手,指导企业理清思路,夯实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的思想基础。一是在企业发展思路上,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传统的粮食流通业向现代粮食物流业转变。二是在企业发展模式上,要由政府附属型和单纯经营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诸如铁路转运站、储粮仓库、粮食检测设备及技术等,变企业自用为社会共享,延伸企业的经营服务空间。三是在企业发展策略上,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向社会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转变。四是在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上,要树立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多元化、管理模式多样化转变。从而使企业的思维方式和自主创新方式,与粮食市场化的需求合拍,真正挖掘出农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市场主渠道作用的潜力。

二、掌握粮源是发挥主渠道作用的物质基础

粮食市场化改革将农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粮食生产者的关系拉得更近了。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传统分散种植的粮食,一头连着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必须牢牢抓住这两头,充分掌握粮源,奠定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的坚实物质基础。一是在发展“订单农业”中唱主角。既要给订单农户配送良种,送种植技术,培训技术人员,让农户种订单粮放心、省心和舒心。积极推行农民参与流通后的二次分配方法,与企业结成长期的、稳定的生产经营协作关系,实现农企“双赢”。二是与种粮大户结成粮食生产经营利益共同体。目前农村出现土地向种粮大户转移的趋势,这有利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企业要主动与种粮大户建立相对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加大对资金、良种、技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投入,生产的粮食由企业全部包收包销,双方按合同合理分配收益,做到既掌握粮源又互利共赢。三是与民营收粮大户联手共同开发粮食市场。粮食市场放开后,众多收粮大户应运而生,在粮食收购环节占了一定份额,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对手。可企业在仓储、运输、储粮技术、检化验设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若为收粮大户(如粮食经纪人、有较大影响的村组干部等)提供必要的经营服务,为他们代存代卖、代收代运、代加工,把市场竞争对手变成优势互补、利益均沾的合作伙伴,既有利于掌握当地粮源,又便于充分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的地位和作用。

三、现代物流是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发展基础

当前,全市兴文粮食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已进入规划和论证阶段,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载体,搭建好互动平台,结合已有的购销网络等优势,从提供各类便捷、高效的服务入手,营造现代粮食物流业新格局。一是发挥好大宗粮食及粮食制品的吞吐功能,为粮食的大流通服务。通过大进大出、深购远销、内外贸结合、期货现货结合等途径搞活经营,引导和带动当地粮食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二是发挥粮食交易中心作用,为粮食供需双方提供交易中介服务。把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三是动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客户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参与区域性的和跨地区的电子商务网络业务,并与全国性的粮食批发交易市场联网,加大粮食的无物化流动量,使粮食供需双方的交易简捷、高效、节费。四是提供粮食市场信息服务。加大粮食信息的研判力度,及时有价值的粮食信息,不断提高粮食信息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五是为粮食用户提供配送服务。逐步达到营销业务联网、信息服务联网、服务手段联网、配送服务联网。同时,要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研究粮食价格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走势,为企业经营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四、强强联合是发挥主渠道作用的组织基础

县(区)粮食主管部门要根据合理区域经济流向,敢于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通过资本和有效资产的联合,技术和人才的联合,经营和管理的联合,打捆重组农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探索联合发展之路,使企业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多元化、经营领域多样化、管理模式多样化,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一是走资本联合之路,不断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通过招商引资,兼并或重组,活化存量资产,借以改善企业条件和设施,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带动能力。二是构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型粮食购销网络。充分利用农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储条件好、贴近农民、网点分布广等条件,代购、代存、代加工、代配送,扩大农村粮食购销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面和影响力。三是与粮食加工企业联合,在提高粮食附加值上做文章,以扩大原粮的转化能力,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四是与粮食消费大户联合,建立常年常时稳定的购销关系。五是与中介组织联合,增强国有粮食企业市场化服务功能。

篇4

关键词:无锡;粮食;物流产业;物流园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075-02

1 无锡粮食物流市场体系的现状

作为粮食市场物流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的,连接粮食生产、收购、加工、贸易的重要结点的无锡粮食批发市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呈现着规模小且分散的局面。近年来,成交量虽有所上升,但成交总量偏小,效益较低,未能体现出“无锡米市”应有的地位和地方政府调控粮食市场、实现“藏粮于市”的功能。

目前,无锡粮食物流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方式:公路、铁路、水路运输,其中主要以水路运输为主。京杭大运河穿越无锡,使得水路运输较为便捷,且运费低廉,因此成为物流方式的首选。公路运输速度较快,但运输量不大及运输费用相对较高,在长距离运输中较少选择,却是短距离运输的最佳选择。

2 无锡市粮食物流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无锡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虽具一定的基础,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市场的规划布局、功能定位、运行方式、政策法规、管理调控、外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2.1 粮食批发市场布局不合理,分散且规模小、功能不完备

由于粮食批发市场建设过多过乱,彼此竞争多,错位运营少,市场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很难发挥出市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除无锡粮油中心批发市场外,四个粮食批发市场均受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不符合“城内大商场、城外大市场”的布局要求,不具备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很难承担起稳定市场供应、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

2.2 粮食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缺乏活力

粮食市场体系的运行依赖于市场主体的生成,而当前无锡粮食市场的发展受市场主体不成熟的约束。民营粮食经营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经营规模小、成交量低,组织化程度低,因而在市场竞争中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原国有粮食企业,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已大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还未真正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未能达到掌控市场的能力。

2.3 粮食市场多头管理,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

粮食批发市场和众多的集贸市场对场内的粮食交易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交易规则和质量安全要求,粮食市场管理政出多门,职责不清,重收费,轻管理,还未形成良好的粮食交易规范。作为本市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中起关键作用的粮食批发市场,由于小而分散,给粮食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粮油质量监测体系,粮油质量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2.4 支撑粮食市场运行的基础设施和交易手段落后

目前,无锡粮食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差,粮食交易实现的手段和方式落后,尤其是农村和中小城镇的粮食集贸市场大多只是在农贸市场中划出一块地方摆摊设点,场所简陋,设施不全;粮食批发市场配套设施、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在交易方式上以传统的现货交易方式为主、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的粮食流通方式和手段还未形成,员工素质低,无法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要求。

2.5 粮食市场建设发展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由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和许多历史的原因,政府在对粮食市场体系的建设,特别是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中缺少必要的引导和支持政策。另外,粮食交易期货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现未来价格,回避风险的重要功能,可以弥补现货市场的不足。但由于我国对粮食期货交易仍管得过死,限制过多,目前还未设立稻谷(大米)的期货交易,广大粮食生产和经营者缺乏规避风险的渠道。

3 无锡市粮食物流产业健康发展的策略

3.1 建设粮食物流园的策略

3.1.1 建设无锡粮食物流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粮食物流业是粮食收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统一体。而粮食物流园区,也称为物流园地,是一家或多家物流(配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

(1)建设无锡粮食物流园区是粮食产销市场化运作的客观要求。粮食购销市场化带动了农业结构的大调整,同时也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市场化。

(2)建立无锡粮食物流园区是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的必由之路。粮食物流是粮食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安全、快捷、及时、经济的粮食物流配送既是实现粮食使用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整体效益、市场化运作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根本措施之一。

(3)建设无锡粮食物流园区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正确选择。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机遇,采取强力推动措施,培植发展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有利于催生大型现代化粮食企业,促进粮食企业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提升企业整体素质,打造有实力参与国际粮食商战的巨人,占领国际粮食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3.1.2 无锡粮食物流园的选址原则

(1)适应性原则。粮食物流园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及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进行,与辐射区域的粮食物流资源分布和需求相适应。此外,还应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2)整体性原则。粮食物流园应对粮源、流向、建设条件、经济、社会、环境保护等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比较方案的技术经济优劣势,择优确定,促进流通体系网络的形成。另外,选址时应考虑近期所必需的场地面积和适宜的地形坡度,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3)协调性原则。粮食物流园应与当地粮食的集并及发放辐射半径、园区的主要集疏运方式、粮库流通作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相互协调。

(4)经济性原则。选址应遵循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在粮食的产区或销区,建设便利快捷、经济合理的交通运输网,减少与外部铁路、公路、港口的连接线路,缩小工程量。保证物流流向顺畅,物流组织分布合理,坚持总费用最低的原则。

(5)生活性原则。粮食物流园应具有满足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市政基础设施,并应远离散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

3.1.3 无锡粮食物流园功能定位设想

从粮食物流的本质要求和无锡地域的特殊性来看,无锡粮食物流园区应包含以下功能:

(1)储存功能。为国家、地方政府确保粮食安全提供载体。

(2)加工功能。园区内将引进年加工小麦、稻谷的粮食加工厂和若干个粮深加工项目,既使太仓的粮食就地加工增值,又增加了本地劳动力就业和政府税收。

(3)中转功能。园区将建设专用码头,一方面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粮食企业提供中转服务,既提高园区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

(4)贸易功能。园区内建有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通过粮食储备、加工,吸纳四面八方的原粮流入,同时粮食轮换、加工又把成品粮和深加工产品向外辐射。这些无疑会使粮食市场贸易兴旺起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5)配送功能。根据客户对不同粮食及制成品品种的需求,将园区内粮食及食品进行分类,集中配货、配送。

(6)展示展销功能。

(7)检测功能。为减少园区内企业重复投资,同时也确保粮食质量,园区将建专门的粮食质量检测中心,对进出粮食全程跟踪检测。

(8)信息功能。园区将建立信息网络,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为园区企业乃至其他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9)服务功能。

3.2 提高素质,增强和培养企业现代粮食物流意识

物流人才是粮食物流发展的关键,是推动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粮食现代物流的各类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聚效应,提升粮食现代物流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要进一步深化和普及现代物流的经营管理理念,积极引进现代物流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按照一体化、信息化、标准化的要求,增强物流服务能力。

3.3 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物流设施的功能

粮食物流园区是物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其建立和完善需要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无锡粮食科技物流中心前期工程基本结束,后期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加大物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引导物流企业健康发展。

3.4 大力抓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实现粮食“四散化”

发展“四散化”即散装、散运、散卸、散存一体化运行,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益的必由之路,也是粮食流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现代物流理念为先导,引入信息化和高新技术,加大传统物流企业流程架构重建和设施设备改造,不断提高粮食“四散化”作业率,降低粮食物流成本,加速粮食物流现代化。

3.5 利用政府提供的配套政策,为粮食物流护航

无锡粮食科技物流中心属于国有企业,政府扶持政策明显,在自身区位优势基础之上,利用政策优势更好的发展。政府部门应为既有的物流资源的整合挖潜创造条件。在国家整体政策的牵引下,在当地政府具体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物流园特点和特长,充分发挥优势,发挥物流中心地位。

3.6 积极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

技术的创新是粮食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首先要注重“产前物流”,要合理规划粮食产业的结构和布局,改变传统上粮食产业小规模、分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扩大优质粮食流通规模和生产经营规模。其次要注重“产中物流”,要在粮、细、深加工方面做文章,加快粮食加工企业建设,延伸粮食产业,精心打造企业品牌。第三要注重“产后物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粮食流通的现代化。为促进粮食合理流动,作为主产区我们要和销粮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互惠互利。

3.7 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集成整合各区域、行业、企业物流信息中心和政府相关行政信息资源,形成统一高效、资源共享的物流信息网络。尽快开通“中国无锡米市”网站,将网站建成无锡新米市的宣传平台,即宣传米市、宣传客商和无锡地区的粮食企业;信息平台,即提供行业新闻、粮食行情以及供求信息,便于粮商开展业务;交易平台,即开展电子商务。把光纤宽带网络通到每个商铺,将市场办成名副其实的信息化米市。

篇5

一是深入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践证明,不愿抓粮食安全的领导是不明智的领导,不想抓粮食安全的领导是不负责任的领导,抓不好粮食安全的领导是不作为的领导。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始终有一种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把粮食安全列入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充分调动粮食部门的主观能动性。要以粮食部门为依托,进行全面、大规模的粮食库存检查、夏秋粮收购和春秋两季粮食安全储粮大检查,不断对危仓险库进行修复,提高储粮企业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定期对原粮抽样和化验,全面掌握粮食质量和卫生品质现状。要不间断地加强对粮油市场的监管和预警体系的完善,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应急储备规模,加大对购销存企业的网格化监管力度,确保原粮安全;要通过“放心粮油”经销网络的正常运行,为民众饮食安全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三是建立和完善粮食生产体系。首先要建立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二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要大力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四要保护农业资源,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力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篇6

下面让我们分析一下“三项政策”是否能够达到我们原来预期的三个主要目标:提高农民收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自负盈亏,减少国家财政负担;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同时也考察该政策的实行对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

(一)农民收入

因为目前收购价分成定购价和保护价,要回答1998年的粮食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必须分别对定购价和保护价收购的粮食进行计算,即从比较定购价和保护价与市场价的差价以及按定购价和保护价收购的数量来推算“三项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为定购价、保护价以及定购数量是一个确定数,如何估计市场价和按保护价实际收购粮食数量是决定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在6月1日开始实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不允许非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直接收购农民余粮之后,“市场价格”好象从市场中消失了。其实不然,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还在起作用。根据我们最近对10个省市的抽样调查,市场价格在少数地方略低于或相当于目前保护价水平,而在大多数地方却高于政府决定的保护价。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允许私商自由进入收购农民的余粮,根据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CAPSiM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市场价格将比目前的保护价分别高出7%、5%和2.5%,目前不少决策者和一些学者认为,私商进入粮食收购市场会降低市场收购价格的判断是值得争论的。市场价格的水平是由市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的,它们之间平衡状况决定了市场的价格水平,在这一价格水平下,若市场收购者(或竞争者)增加,或者说买方增多,只会使市场价格提高而不会下降。所以从目前的“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中农民得不到政策干预的额外收入,即使不计算各地的“压级压价”,根据我们的测算,农民从“保护价”收购中得到的净收入是负数,负收入的幅度取决于按“保护价”收购的数量,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主要粮食合计由于保护价政策而减少的收入大约在20.7亿元与24.8亿元之间(表1)。

表1.“三项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略。

在“三项政策”的影响下,实际上,私商粮贩从农民那里购买的粮食所付的收购价格虽然略高于“保护价”,但这些收购价比在没有执行“三项政策”情况下的市场价要略低一些(稻谷3%,小麦2.5%,玉米1.5%),由于“三项政策”,农民在卖给私商粮贩粮食后的收入减少大约在15.6亿元至17.7亿元之间。农民收入的提高实际上主要来自粮食定购任务和定购价大大高于市场价的结果。根据我们的测算,全国农民由上交定购任务所增加的收入大约为126亿元。以上三项收入变化的合计大约为86-8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还不到10元,只相当于去年农民收入的0.5%!

(二)国家的财政负担和企业亏损估算

国家的财政负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财政的直接补贴,二是银行贷款利息补贴。由于很难做到“顺价销售”,许多地方在省内不得不实行对口调拨的强制性财政补贴方法,即销区从产区调进粮食时必须给予财政上的补贴,比如在福建省,闽东从闽北调进粮食每吨稻谷的财政补贴为200元。这种补贴水平在各地有差别,由于我们目前没有全国各地省内的各种对口调拨的详细资料,假设全国平均对口调拨的财政补贴为150元/吨,同时假设对口调拨数量为2000万吨,这意味着地方财政1998年用于省内的对口调拨财政补贴数额将达到300亿元(2000万吨*150元/吨)。

据我们对10个省的摸底调查,今年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由于受到种种压力(仓库、资金和顺价销售等),数量不会大幅度超过去年按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余粮数量。假设今年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粮食平均库存为1.2亿吨(实际数可能比这个数还大),由于不能实现顺价销售,一年内将要付出的利息105.80亿元(1400元/吨*1.2亿吨*6.31%,按商业利息计算)或96.8亿元(按粮食收购贷款5.76%利息计算)。若这些粮食平均库存期为1.5年,粮食企业所付的总利息将达到144.8亿元左右(96.8亿元×1.5),另加银行贷款的利息补贴13.5亿元。这样国家和地方的财政负担总和为313.5亿元(300亿元+13.5亿元)

由于无法实现顺价销售,国有粮食企业亏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陈粮损失和价格逆差。陈粮价格平均每年下降40元/吨,由于陈粮而带来的损失将达72亿(40元/吨×1。2亿吨×1.5年)。价格逆差额估计将达到276亿元(230元/吨×1.2亿吨)。粮食企业总亏损额将达到348亿元(276+72)。加上地方粮食调拨财政补贴300亿元,银行贷款利息补贴13.5亿元,总共661.5亿元。

(三)粮食市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3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市场得到充分的发展,地区差价在逐渐缩小,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得到不断的提高,然而实行三项政策以来,粮食的地区差价拉大了,这种差价拉大不但表现在产区和销区、沿海和内地以及省际之间,而且在省内各县的粮食价格差异也在扩大。这意味着由于地方本位利益,粮食贸易的地区封锁在抬头,建立全国一体化粮食市场目标正在受到严重的挑战。

以高价(定购价)收购粮食、高价(顺价销售)销出粮食实际上是与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背道而驰的。要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必须依据价格规律办事,对农民的补贴最好通过其它方式而不能通过垄断一级市场提高收购价格来实现。日本能够使国内的大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5-6倍,也是由国内市场和供需平衡决定的(通过限制进口),而不是通过政府垄断国内收购市场来达到的。

(四)粮食产业化面临严峻挑战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由于政策上、技术上和操作上的各种问题很难实现优质优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助长了低效农业、“低质”(相对于优质)农业的发展。早籼稻的积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近年来,各地通过摸索、总结并开创了一系列优质高效的粮食产业化路子,一些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销一体化,如组建各种形式的股份制粮农联合体,连片生产,形成规模经营,形成利益共同体,按产业化要求实行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等。这种粮食产业化发展在许多地方有不断发展和扩散的趋势,然而,自从“三项政策”实行以来,人们开展担忧实行垄断收购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能否承担起这一重任。我们所到之处,从农民那里,从国有粮食企业那里,更是从主管粮食生产和推广粮食技术的农业部门那里都得到了一致的回答:粮食产业化难以实现。

(五)就业问题

“三项政策”即使能按原来设计的方案贯彻实行,解决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就业和亏损问题,却使全国更多的非国有粮食企业,尤其是直接参与粮食收购的私商粮贩的就业问题受到威胁。何况“三项政策”不但很难扭转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亏损问题,而且由于无法实现顺价销售,全国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普遍停发了工资,国有粮食加工企业没有停产的职工也下岗了多半,原来已承包出去的国有粮油商店,不是转向产品经营,就是轮流“上岗”,因为由粮食部门批发出来的粮食根本无法顺价销售。某县的一位营业员对我们说:“去年以前,县城里一半以上粮食是从我们粮食部门设在城内的10多个粮油门市部里销出去的。现在我们一天只能卖几斤,市场全被个体户占有了”。就在这个国有粮油商店的对面,是一个由个体户开的粮食零售店,店内堆满了粮食,见我们来调查,还没等我们开口,一位女老板模样的人就上来搭话:“今年我们家粮食大丰收,这里卖的籼米全是自家生产的”。其实这个县由于水灾早稻减产30%.

(六)消费者的影响

高价收购粮食,若完全能再实行顺价销售,在更高的价格下,消费者的购买力会降低,这又加剧了“卖粮难”的问题以及国家储备粮的增加。更为不幸的是,提高粮食价格会减少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而目前政府正在刺激城市居民消费品的内需。粮食价格的上涨也将对工薪收入者的生活增加压力,尤其是那些领取失业救济金、刚下岗的国营企业的职工。

(七)粮食贸易

“顺价销售”也直接影响到粮食的进出口贸易。粮食产区、粮食出口企业、中国粮油进出公司及设在各地的分公司纷纷对现行“三项政策”可能对粮食出口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国家已在政策上取消了粮食出口补贴,粮食进口于1997年也实现了关税配额制。在目前国内粮食收购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尤其是小麦和玉米),如何做到出口无补贴,在进口关税配额内如何保持低关税(0-4%),以及如何确定进口关税配额数量,不但是与粮食进出口相关的国内所有企业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国际社会近年来对中国表示关注的问题之一。美国政界、商界及学者已多次提出为什么1997年中国国内的玉米价格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在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取消粮食出口补贴”政策下,中国还能从东北出口大量的玉米?继而产生了对中国政策的不信任感,使他们更认为,在WTO 谈判中中国的国有贸易(StateTrading )问题是不可忽视的。许多东欧国家加入WTO 同时能继续保持国有贸易的状态,中国的国有贸易问题却一直是中国加入WTO 谈判中有重大争议的问题之一,这同放开国内粮食市场不无相关。

转贴于

(八)国际社会的影响

最近,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盟各国以及许多国际多边组织和其它国际社会对我国目前实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们普遍认为“三项政策”

是改革的倒退,是回到了过去的“计划经济”。世界银行将在它即将公布的一份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报告中提出对中国目前“三项政策”改革的质问。一位美国教授呼吁中国政府必须充分相信国内粮食市场已得到相当程度发展,市场能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中国应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的粮食已走向市场化,让更多的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了解中国市场的发育情况,而不应该重新垄断粮食收购市场,否则必然使人们又感到中国回到过去的老路。

三、政策和建议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刻不容缓,1995年至1997年三年创记录的粮食产量、粮食储备的大幅度增加以及粮价的下跌是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会,政府今年年初开始制定的“四分开一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原则是完全正确的、及时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政府把当前深化改革的重点转向“三项政策”。这种想利用一项改革方案解决多种相互冲突的目标是难以奏效。

由于篇幅关系,本报告不能就新形势下稳定市场的能力何在,中央目前确定的库存水平能否稳定物价,中央政府是否能够期望地方政府(省和县两级)运用缓冲库存来稳定物价以及“四分开一完善”等政策性问题逐一展开讨论。这里只对今后如何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提出一些建议,包括长期的政策和当前的一些临时应急措施,供领导和决策者参考。最基本的想法是在日益商业化和市场化的环境中,我们需要一套新的体系来运行粮食经济,在这种新的体系里,政府的重要功能是作为市场公平竞争的公正裁判员,作为市场稳定的调节者、作为市场发育的支持者。

(一)长期政策

第一、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公平竞争必须体现在市场运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只在批发和零售市场上实现公平竞争,而在收购市场上实行垄断,“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际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控制和监督成本非常高。只要有漏洞,只要有利可图,不管是合理不合法,还是合法不合理,“寻租”这种经济行为是必然的结果。

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我们的观念不能停留在如何培养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领域中起怎样的主渠道作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建立一种新的粮食流通体制以培育高效的粮食运行机制。它的主体可以是国有粮食企业,也可以是非国有粮食企业,让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去实现。从事粮食收购的私商粮贩受到农民的欢迎,甚至在目前不合法的情况下还能够生存,说明他们在粮食市场中已占有一定的地位,有一定竞争力,粮食市场是可以盈利的,开放粮食市场不但能减轻政府的粮食财政负担,而且能够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提高市场运行效益。

国有粮食企业的亏损,有政策的原因,更有体制的原因。1996年以前,收购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盈利的不多、亏损的也不小。不管是从粮食的专业人员、仓储、加工、市场网络上看,还是从资金来源和贷款补贴上分析,若能实现“四分开”国家应该说已给国有粮食企业参加市场竞争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条件,国有粮食部门的300多万人不是多了还是少了的问题,人员多、工资负担重是经常被引证的论据,但实际上人工费用占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粮食经营的总费用不到四分之一。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级批发市场,集市贸易市场有多少国有企业同个体户一起在那里摆摊位?走向市场需要有坐办公室的决策者,更需要深入市场的经营者。总之,体制、政策、观念、“主渠道”的老大哥架子是问题的所在。另一方面,大量的离退休干部确实给国有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在把国有粮食企业推向市场之前,政府也应该按照“新老帐”分开原则,使其“轻装上阵”。

第二、建立新的独立的、垂直运行的中央粮食储备系统

在国内粮食市场开放之后,市场价格能否稳定?这是我们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在这里,首先必须相信我国的粮食市场已经相当发达,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果建立独立的、垂直(从上至下的)运行的中央粮食储备系统,开放粮食市场不会引起象1994-1995年那样的大幅度粮价上涨的局面。同时必须明确地方粮食储备系统不可能在稳定物价上起太大的作用,更不能期望靠建立庞大的、耗资巨大的地方粮食储备系统(省和县)来稳定国内粮食市场,1994-1995年国内粮食市场波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也是被国外许多国家所证明的。因为地方政府不会主动地用行政手段通过有效的缓冲库存系统,来实现全国市场物价的稳定,他们常常等其他地方(如其他省)先行动,然后伺机而定。

要达到稳定市场物价的目标,只有建立一个由中央政府控制的真正能独立运行,不受地方政策影响的新的粮食储备系统。设立在各地的粮食储备机构必须是中央在地方的分支机构,人员、工资、市场购销等等一切都不受地方政府支配。中国的粮食市场商品率占总产量的比例不到30%,70%的人口(农村人口)基本解决了他们自己的粮食储备问题。这同其它发展中国家有明显的区别,它意味着国家需要掌握的粮食储备量若能有效地运行,中央粮食储备率(粮食储备占消费总量的比例)可以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低得多。那么中央粮食储备量到底需要多少,当然需要进一步研究,但肯定要比现在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总储备量要少得多。据东南亚国家的经验,国家粮食储备量占本国粮食消费量的比例一般在5-10%之间。

为了建立这样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垂直运行的粮食储备系统,地方政府的责任是向中央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为稳定市场而支出的财政费用,而不是要地方政府抽出这一部分钱来建立他们自己的地方粮食储备。

这样新建立的中央粮食贮备系统不但能真正做到稳定市场的目的,而且对减少财政负担,促进国有粮食企业商业化、市场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市场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支持市场的发育,这包括对交通、市场信息和通讯等公共措施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粮食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和零售市场及其市场制度,为粮食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以及完善各种合同实施的机制等。

(二)、近期应急措施

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稳定的、全国粮食市场完全一体化的粮食流通系统需要一定时间的努力。那么在近期内,政府应该采取那些应急措施来应付目前粮食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呢?这里我们提出五项临时措施,供决策部门参考。

第一、在保持定购粮收购的前提下,暂时取消今年秋粮和明年夏粮的计划性非定购粮收购业务,开放粮食收购市场。

取消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非定购粮的收购业务可以减轻国有粮食企业的库存暴满压力,减少粮食库存费用,减轻农业发展银行面临的大量粮食收购贷款资金继续沉淀的负担,提高整个粮食市场的运行效率,从而节省社会成本(因为私商粮贩的粮食经销费用仅是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一半)。否则,按保护价和定购价收购的粮食捆在一起,要实现顺价销售,结果两者都不能实现。

开放粮食收购市场,允许私商粮贩从事粮食收购业务,不但能促进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搞活粮食流通体制,提高粮食市场的运行效益,而且不会降低粮食的市场价格。今年各省确定的保护价实际上只是相当于粮食生产成本,在执行“三项政策”之后,真正的市场价好象消失了,私商粮贩只是根据政府的保护价确定他们的收购价。实际上根据我们的预测,目前的“保护价”和私商收购价比真正的市场价要低10%左右。今年下半年,真正的粮食市场价格应该比去年高,因为今年的粮食产量不可能超过去年,而且净进口减少,所以暂时取消非定购粮的收购业务,允许私商粮贩进入收购市场对农民收入会有促进作用。

第二、增加粮食出口

暂时允许国有粮食企业以保护价的价格结算粮食出口业务,同时增加一些出口的“暗补”措施,以缓冲国内临时的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当然这项政策只能是临时的应急措施。

第三、明确今年按定购价收购的粮食实行财政补贴政策

根据我们测算,今年按定购价收购的粮食若不再执行顺价销售的原则,需要200多亿元的财政补贴。这比坚持顺价销售所造成的损失要低得多。

第四、减轻明年的定购粮任务,进一步开放粮食市场

篇7

关键词:粮食安全;经济法;市场;保障

1粮食安全概述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74年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粮食安全是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原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新概念,丰富了粮食安全的内涵,即“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国内学者对粮食安全的分析主要从粮食总产量波动指数、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率、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等多项指标着手。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粮食安全是粮食供需平衡的延伸,一般用供需平衡分析后的粮食净进口(或粮食自给率)来测度。广义而言,粮食安全不仅包括全球、国家、家庭以及个人等多个层面上的粮食可获得能力,也包括营养安全。全球及国家的粮食安全与国际、国内的粮食生产及贸易息息相关,而家庭及个人的粮食可获得能力和营养安全则与家庭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存在密切联系[1]。本文所关注的粮食安全以粮食流通安全这一视角为重点,根据其效用价值分析,在从生产环节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中,历经粮食的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将这些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就构成粮食流通[2]。粮食流通作为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联结点,在保证粮食有效供给和稳定粮食价格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运用经济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2.1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

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关于粮食的属性,理论界目前还存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的本质属性就是商品属性,它与“其他一般商品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价值上同质并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另一种观点认为:粮食业是弱质产业,粮食是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因此,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买不到粮食安全,粮食市场容易失灵,政府必须矫治和弥补。本文认同第二种观点,粮食作为每个人每天所必需的商品,在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同时,其价格的涨跌和供需的变化对市场和社会稳定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一般商品,因此粮食安全需要国家运用法律对粮食市场进行干预。

2.2我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首先,粮食安全立法严重滞后于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一是有关粮食安全的立法数量过于稀少。目前我国在粮食管理方面只有《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两部条例,而有关粮食安全整体的粮食生产、粮食流通和粮食消费方面的立法只见于少数法律具体条文之中。二是立法效力层次较低。《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属于法律效力体系中的行政法规范畴,在整个立法效力体系中属于第三级别,粮食安全立法效力层次不高,既不利于粮食安全法制的整体建设,也不利于粮食安全的整体法律保障。其次,粮食安全立法易受国家粮食政策变化的影响,稳定性较差。1998年,国务院为贯彻落实好“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规范粮食市场秩序,颁布了《粮食收购条例》,但是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仅仅实施3年,《粮食收购条例》就因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而导致很多问题难以执行,2003年《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正式宣告了《粮食收购条例》的废止。1998年颁布的《粮食购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也同样没有摆脱被废止的命运。由此可见,我国粮食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讲已经占据决定我国粮食生产和市场流通方向的主导地位,而这种主导地位对于我国粮食安全法制化进程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2.3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需要经济法加以引导

首先,由于国有粮食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在我国粮食市场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享受着其他主体无法享受的特殊优惠待遇,同时由于其存在政企不分、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了粮食流通主体的单一性和缺乏竞争;其次,由于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明,地方之间封锁严重,加之市场体系不健全,导致宏观调控政策难以落实,从而出现宏观调控乏力的局面。而经济法在克服市场失灵方面有其内在的优势:首先,经济法可以直接对市场主体的私权进行限制,通过强制性手段实现信息分布的均衡以及有效的市场竞争,国有粮食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之一也应当纳入经济法调整的范围,从而实现粮食国有企业与粮食私有企业的竞争公平;其次,经济法可以对市场主体的利益结构进行调整,从而使经济人在进行决策时做出既有利于自身又有利于社会的选择;最后,经济法所具有的公共利益优势和远视优势还可以抑制市场主体的盲目自利和“短视”弱点,从而使市场健康、有效地运行。

2.4市场调控有利于保障粮食市场流通体系平稳运行

列宁曾经说过:“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可见,粮食问题在一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关系到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问题。粮食作为人们每天所必需的基础消费品,与国家经济安全紧密相连,保证必要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储备,保证粮食在市场中的正常流通,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粮食流通体系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平稳运行,不仅事关市场体系运转的稳定高效,对我国经济安全也具有全局性影响。

3粮食安全在经济法维度上的保护

3.1健全粮食安全问题的立法

尽快制定粮食安全问题综合性立法,使保障粮食安全问题有法可依。目前,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条文仅散见于《土地管理法》《农业法》《水利法》等单行法律以及国务院制定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之中。2012年2月,我国首部《粮食法(征求意见稿)》面世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下市场调节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管理体制,粮食收购、储存、加工、运输、批发、零售等领域对社会开放,粮食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和服务,维护粮食市场秩序,这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粮食安全的综合性保障作用。《粮食法》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综合性立法,如获通过,将是我国在粮食安全法制化进程上迈出的重大一步,也是完善粮食安全法律保障体系、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的新契机。

3.2建立长期保障粮农利益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1)完善耕地保护法律制度。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耕地面积决定了一国潜在的粮食生产能力。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郊耕地被城市化浪潮淹没,成为工业用地或房地产用地。大量征用农业用地,无节制地蚕食不可再生的耕地资源,不仅将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也将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要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好耕地。从现行《土地管理法》出发,首先应当控制政府供地的总量,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使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商品房开发,严禁违法下放土地审批权,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其次应当明确土地的所有权,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土地管理法》第10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由于“农民集体”是一个虚幻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土地产权主体往往变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乡(镇)政府[3],从而使地方政府在征用土地的时候钻了法律的漏洞,导致土地强制征用的合法化。要改变这种现象,建议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土地所有权人为农民集体,规定农民为具体受益人,同时把现行强制性的行政征收行为转变为市场购买行为。(2)完善粮食补贴机制。国际农业发展的规律表明,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粮食安全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问题是需要协调处理的重要问题[4]。粮食补贴在稳定和刺激农业发展、增加农产品产量和保障粮农利益方面具有促进作用。要确保粮农利益的实现,就必须完善粮食补贴机制:首先,应当稳定目前以综合性收入补贴、专项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使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兼顾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供给的双重要求;其次,逐步建立综合性收入补贴与农产品价格的联动机制,根据国家财力增加综合性收入补贴的资金规模,逐渐把补贴标准与粮食价格变化联系起来,提高补贴标准,缩小粮农与其他产业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3)发展社会化服务,加强宏观调控,优化粮食生产流通环境。要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政府必须为农民排忧解难,提供社会化服务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效益,包括及时提供可靠的市场服务信息,提供农用生产资料服务、科技服务、收购和销售服务以及加工、储运服务。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加强宏观调控,杜绝各种乱涨价、乱收费行为,控制化肥、农产品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度上涨,以优化粮食生产和流通环境。

3.3加大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转型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方式限于农户单户个体运作模式,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较差,且无法实现规模效应。这一长期历史现实导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一直未能达到完全满足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的状态。因此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气候条件多变的情况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只有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入手,通过加大农业生产资金的投入来发展高科技的现代化农业,促进农业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的转变。

3.4健全粮食市场供销体系

(1)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市场主渠道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国有粮食企业是为适应高度集中的统购统销体制的计划经济而建立起来的,其主要缺陷在于:企业行政机构化;产业封闭化;组织形式非法人化;外部管理非法制化;收入分配平均化[5]。建立现代化粮食企业,应当从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着手。(2)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粮食企业进入市场参与平等交易。无论是从资本量、社会关系或是市场运作能力上看,个体粮商、私营企业与大型国有粮食企业都存在很大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政府应当在政策上对粮食市场体系的新参与者加以倾斜,以保障弱势企业的健康发展。(3)推进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建设,提高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现行的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和物流管理办法缺乏市场化机制,制约了粮食流通的发展。改善粮食流通条件,提高粮食流通水平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推进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通过对现有的仓储、加工、批发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和重组,加快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的发展。在各大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间形成从中心粮食批发市场、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到连锁店的粮食流通体系,物流中心的形成将大幅度提升主销区粮食流通业的产业层次和资源配置效率。②提高粮食物流的技术水平,加大对粮食物流前沿技术的研发力度,注重引进先进的粮食物流技术以提高我国粮食物流技术水平。同时加强粮食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由灾害导致的粮食减产等粮食安全问题。

4结语

粮食安全问题作为事关我国经济安全的基础性问题,围绕其进行全面的法制化和政策性努力实属必要,不仅是保证我国社会稳定的要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良好运行的法律和政策保障。而探讨以规范市场运作体系、克服市场失灵为主要目的经济法对粮食市场运行的规制,在粮食生产流通全面市场化的今天,也是粮食安全法律保障的一个新思考方向和新趋势。

参考文献

[1]茅于轼,赵农.中国粮食安全靠什么———计划还是市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2]王耀鹏.中国粮食流通财税金融支持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3]肖顺武.论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之完善———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解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4):59-64.

[4]姜长云.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2):44-48.

篇8

一、当前农村粮食产购留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由队组规模已过渡到联产农户承包的方式。一是新式农民不断增加;二是承包方式也有所改变,出现了连片承包大面积种植方式,粮食品种不断更新,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产量不断提高,种植大户层出不穷;三是粮食需求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养植的耕牛、生猪、饲养基本由市场生产的饲料代替,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口粮水平也相继减少;四是粮食收购由原来的国家定购转变为市场收购,市场收购的方式有订单、预约、自由上市等多种形式,同时多元化的收购主体参与市场收购粮食。

二、新形势下农村粮食调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当前,农村粮食的生产和收购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农村粮食的产销情况进行具体调查,此项调查对稳定粮食市场,搞活粮食流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国家制定粮食政策法规,分析情况,加强宏观调控,加强粮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对国有粮食企业搞活粮食经营,转变服务观念,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深入实际了解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才能得知粮食生产的品种,种植面积及粮食产量情况,按照农村粮食销量情况,剔除农村应支出的农村口粮等硬性指标,提出农村粮食可流通的数量。从而为国家的粮食总量平衡提供决策依据,为加强粮食安全制定正确的粮食政策,为规范粮食流通市场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根据市场对粮食的需求作出正确的宏观调控决策和微观管理办法。

三、改革现行的粮食产销情况调查方法是搞好新形势下粮食流通工作的必由之路

当前,粮食市场已经进入了市场化的新境,经营主体多元化,生产主体,生产品种,生产方法多元化,现有的农村粮食调查方法已陈旧化,必须进行改革创新。笔者对农村粮食调查工作改革创新提出一些浅见供同行参考。

(一)完善农村粮食调查的内容

老的粮食调查内容是农村人口、早晚稻等粮食品种的种植面积,产量情况,固定的粮食分配方式,如固定农村口粮数量,耕牛、生猪用粮数量,从而得出农村粮食余缺情况和可流通数量。而现行的农村粮食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在调查内容上应进行创新和调整。如在粮食生产情况上,应增加粮食种粮大户、粮食生产基地和大规模承租粮食种植、农村人口外出、荒田等情况。在农村粮食分配上,应把农村耕牛、生猪用粮作为浮动指标考虑,增加农村外出人口口粮减少情况,调整因农业生产水平提高而农村口粮水平发生变化的情况。在粮食流通上,应增加订单收购、预约收购、自由流通等情况,增加国家储备收购,国有购销企业收购和个体私营企业等多元化主体收购情况。

(二)创新和完善农村粮食调查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化、信息化已进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农村粮食调查的方法应充分运用社会化和信息化的优势,从实际出发,通过社会网点,用信息化手段,准确高效地取得农村粮食调查数据。

所谓社会化,即在每一个农村乡镇建立农村粮食调查数据信息网站,设立基层调查信息员,用贴近农户的服务方式,座谈了解当年的粮食产销情况和粮食生产成本,征求农户对粮食市场行情价位及收购方式、服务方式。在调查网点上,应根据当地粮食生产区域的分布,采取分类型抽查取样,综合分析得出农村粮食调查结果。

所谓信息化,即运用电脑整理计算调查数据,在乡镇设立基层电脑数据网站,与各级粮食主管部门建立电脑信息网络,准确及时传递调查信息,上下沟通,互相反馈。

(三)组织结构及调查职责

农村粮食调查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细致而又艰辛的工作。要把工作做好,这就要求每一个调查人员认真履行职责,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好,当好粮食工作的参谋助手。

篇9

2014“政策市”氛围浓厚市场推动力减弱

从国内粮食品种2014年的市场行情走势来看,小麦、玉米及稻谷政策库存数量高企,供需格局趋于宽松,因终端需求疲软导致市场推动力明显减弱,各粮食品种对政策的依赖度增强,市场走势受到较大抑制。

小麦:供需由“紧”入“松”,临储主导走势。

由于制粉需求增速放缓以及饲用小麦需求维持低位,加之2014年度主产区小麦增产增质,国内小麦市场供需格局由“紧”入“松”;面粉加工业产能过剩所引发的行业整合,导致面粉加工企业生存环境较为艰难,加工利润空间微薄,对麦价上涨的空间承受能力明显下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生产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冬小麦产量11989.9万吨,比2013年增产404.5万吨,增长3.5%;主产区小麦千粒重普遍增加,小麦品质提高。

国内小麦市场“政策市”氛围浓厚,主产区托市收购及玉米小麦比价关系变化成为麦市2014年阶段性行情的推动因素。国家临储小麦对2014年国内小麦市场行情走势影响较大,截至当年12月底,国家临储小麦(含2014年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为2480万―2580万吨,主要分布为江苏526.4万吨,安徽724.8万吨,河南1072万吨,湖北189万吨。 由于国内优普小麦市场价格未达到合理价差,导致种粮农户近年来重产量轻质量。受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影响,国内普通粉需求增长缓慢,专用粉需求增长明显,优质小麦的供需格局较为紧张,这也使得2014年国内优质小麦与普通小麦市场行情走势分化。截至2014年12月底,国内主产区面粉加工企业普通小麦主流收购价格为2450―2600元/吨,较年初下跌20―80元/吨;北方麦区优质小麦主流收购价格为2800―2900元/吨,较年初上涨80―180元/吨。

2014年国内外小麦价差处于高位,进口小麦性价比优势较为明显,但受国内小麦进口配额制保护,进口小麦数量较上年明显减少,其对国内麦市的冲击有所减缓。

稻谷:政策支撑价格,“稻强米弱”持续。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稻谷总产量为1.72亿吨,比上年增加281.5万吨;从品种结构上看,中晚稻产量增加,受生长期天气因素影响,粳稻与中晚籼稻增产比率有所不同;早稻产量为3401万吨,比上年减产12.5万吨。

2014年国内稻谷市场整体供给充足,终端需求较为疲软,大米内外“高价差”以及“高进口”的常态化也加大了国内稻米市场的供给量,对国内稻米市场形成较大的冲击。

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国内大米进口量为223.6万吨,同比增加19.94万吨,增幅9.79%;1―11月大米出口量为34.5万吨,同比减少11.06万吨,减幅24.26%。

在进口大米价格低廉和国内稻谷收购价持续上提的双重压制下,国内大米加工企业利润进一步受到挤压,国内部分粮食主产区(以南方为甚)的大米加工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稻强米弱”格局持续。截至2014年12月底,江西南昌地区中等普通质量早籼稻收购价格为2560元/吨,较年初下跌80元/吨;安徽芜湖中等普通质量晚籼稻收购价格为2760元/吨,上涨60元/吨;黑龙江建三江中等普通质量粳稻收购价格为3100元/吨,上涨100元/吨。

玉米:阶段行情明显,需求疲软制约。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因部分玉米产区出现干旱,2014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1567亿吨,比上年的2.18亿吨减少1%;美国农业部12月供需报告显示,中国2014/2015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2.155亿吨。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下游消费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下,玉米市场行情上涨缺乏动力,国家临储玉米收购成为其阶段性行情走势的主要影响因素。

国储大量收购使得流通市场玉米数量大幅减少,这也推动玉米市场行情自5月份呈现明显的上涨态势;受小麦大量饲用替代玉米以及主产区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影响,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9月份自高位出现大幅下跌;2014年11月25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政策出台,价格与上年持平,执行主体开始收缩,中粮、中纺的收购限量下调。

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国内玉米进口量为199.21万吨,同比下降18.48%;出口1.81万吨。2014年1―11月国内进口三种玉米替代品1521万吨,其中高粱、DDGS和大麦分别为519万吨、539万吨和463万吨。

发改委确定2015年玉米进口关税配额数量720万吨,非国营贸易比例40%。截至2014年12月底,北方大连港东北产中等质量玉米平舱价格为2310―2320元/吨,较2014年初上涨10元/吨;广东港东北产中等质量玉米成交价格为2410―2420元/吨,较年初上涨40―60元/吨。

2015政策定调市场化供需格局成主导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新常态下的“第二年”。展望2015年国内粮食市场甚至以后更长时间,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从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国内粮食市场。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两大主线将主导国内粮食市场购销格局并影响行情走势。

首先是国内粮食政策市场化定调,这将使得“政策市”氛围浓厚的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趋于市场化,引发国内粮食购销格局革命性变革;其次是粮食产业链两端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上游生产端因土地流转进程加快推动粮食生产集中化、规模化,下游因行业整合使得加工业区域规模化、集聚化。

从家庭农场以及农民合作社的运行特点可以看出,未来国内的粮食从生产到销售将更加集中化,产区的售粮在区域上更加集中,同时农民的议价能力将增强。农民粮食规模化的生产、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使其在粮价的博弈中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篇10

作此判断,认为有三点理由:

一是现行价格政策对粮食市场扭曲严重。近年我国连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与临时收储价水平,使粮食市场形成粮价“只涨不跌”预期,国家托市收购颠覆了以市场化为基础的流通格局,形成粮食市场政策化趋向,对粮食行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形成严峻挑战。

二是在粮食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和政府托市调控政策支撑下,国内粮食价格持续保持高位运行,若今后国内粮价涨得过高,将使国内粮食市场面临巨大的进口压力。

三是粮价政策性上升空间受加入WTO承诺的约束。测算表明,目前我国粮油产品的价格支持,除水稻、小麦、玉米还有一定空间外,其他已经逼近WTO微量允许上限。

程国强表示,从现行政策执行效果看,亟待调整和完善政策设计,重构基于市场导向的种粮利益保护机制。对于改革粮价补贴政策,他着重介绍了差价补贴方案,即政府预先确定粮食的目标价格,农民按市场价格随行就市销售。

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两者之间的差价给予农民补贴;若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启动该政策。

“差价补贴既有价格支持的特征,又有直接补贴的性质,是由价格支持向直接补贴转型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政策措施。”程国强建议对东北主产区的大豆、长江中下游等主产区的油菜籽试点,若成功,可逐步推广到水稻以及具有类似特点的棉花、食糖等农产品。

对于差价补贴政策的设计要点,作详细介绍:

一是制定目标价格。其基本原则是,补偿大豆、油菜籽等农产品生产成本,使农民获得合理收益。

二是统一核定差价。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由国家根据当年大豆、油菜籽收获季节平均市场价格统一核定,一年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