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施工预案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地施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地施工预案

篇1

一、实施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青莱高速公路青马段第八合同段在发生以下水毁险情时应争救援处理工作:

(一)路基、桥梁及涵洞等施工部位发生水灾造成重大险情事故时应争救援处理工作。

(二)施工工地、驻地等发生火灾造成重大险情。

二、实施原则

(一)救人高于一切;

(二)抢险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首先接报,就近施救;

(三)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

(四)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

(五)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密切配合。

三、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项目部成立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处理工作指挥部(下下简称应急处理指挥部),应急处理指挥部总指挥由项目常务副经理朱见担任,副总指挥由项目副经理王凤忠担任,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成员为指挥部成员,应急处理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项目部综合办公室。

(二)应急处理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进行抢险救灾,统一指挥对险情水毁现场的应急救援,控制险情蔓延和扩大。

2、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做好现场抢修施救、通讯联络、后勤保障、运行稳定、善后处理、原因调查等工作。

3、指导监督应急救援处理工作,协调解决应急救援处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组织召开险情水毁现场会议。

(三)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1、指导各单位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和开展检查及演练。

2、险情事故发生接报后,立即向应急处理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并将应急处理指挥部领导的指示及时传达组有关单位,保持与施工现场各施工处联系,随时掌握应急处理进展情况,保障整个应急处理工作有序进行。

3、研究向上级报告险情事故应急处理的讯息,报应急处理指挥部领导审批后,按照事故报告程序上报。

4、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四)应急处理指挥部可根据情况需要,在现场附近设立现场指挥部。公路工程、驻地等水灾险情由项目部和施工处负责,水灾险情所辖路段的施工段由所属部门配合。

(五)现场指挥部主要职责

1、指挥协调水毁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

2、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应急处理指挥部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除情水毁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3、及时落实应急处理指挥部领导及上级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

4、安排上级领导视察险情事故现场的有关事宜。

(六)现场指挥部成立现场施工组,通讯联络组、善后处理组、后勤保障组、运行稳定组、原因调查组等险情水毁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明确责任人、联络人。

四、险情水毁报告

险情水毁发生后,发生险情路段必须做到:

(一)立即将所发生险情水毁的情况报告项目部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电话:6425270)。并由其分别转报上级主管部门,电话报告完毕2个小时内向项目部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报书面材料。

(二)对于已经报告的险情水毁抢修进展情况,要随时续报。险情水毁抢修完成24小时内,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报项目部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

(三)险情水毁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险情水毁的时间、地点和路段。

2、发生险情水毁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水毁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险情水毁原因、性质和初步判断;

4、险情水毁抢修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险情水毁抢修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险情水毁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五、险情水毁应急与救援

当得知发生险情水毁或收到水灾险情水毁呼救后,应急处理指挥部按照应急处理险情水毁的基本程序,迅速组织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险情水毁发生后,有关施工处负责人应当亲赴现场;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理指挥部或副总指挥带队亲赴现场。

到达现场后,各险情水毁应急救援处理工作组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能立即开展工作。

(一)通讯联络。通讯联络组工作人员应当坚持昼夜值班制度,作好值班记录,调度安排应急救援抢修工作。

(二)现场施救。现场施救组工作人员应当本着“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则,积极救治受伤人员,解救水困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伤人数的损失,千方百计地做好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工作。

(三)后勤保障。后勤保障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应急救援处理工作需要,调集有关物资设备,保证应急救援处理需要,为应急救援处理工作提供保障。

(四)运行稳定。运行稳定组工作人员应当做好思想稳定工作,必要时采取统一管理、分散接待的方法,做好死伤者家属的事宿安排等接待工作,并做好思想工作。

(五)善后处理。善后处理组工作人员应察勘险情水毁现场,收集险情水毁证据,分析险情水毁原因,为险情水毁公正、公平处理提供依据。

六、应急处理支持与反馈。

(一)项目部配备专业保障队伍是应急救援处理工作中的骨干力量。保障队伍及其设备物资由项目部统一调度使用。紧急情况下,可先口头调度,后补办文书手续。

(二)项目部可根据险情事故应急援处理工作的需要,紧急征用机械、运输设施。各施工处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调度和征用。

参与应急救援处理工作的单位可依照有关规定,向当事方有关单位请求给予适当救助补偿;当事方有关单位应视情给予适当救助补偿。

(三)项目部根据参与应急处理工作实际情况与救助效果,对应急处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四)社会救援。加强与诸城市公安、消防、村民、人民医院等部门的联系,一旦发生险情时确保应急救援。社会支援应急电话:诸城市季6213124;诸城市政府6213592;诸城市公安局:6328000;诸城市人民武装部6212142;诸城市驻军部队6012144、6099745;诸城市公路局6212734;诸城市交通局6212316;消防大队119;交通警察122;医疗救护120。

(五)经查实在应急处理工作推诿扯皮、拖延时限或虚报救助实效的,给予通报批评;性质严重的按党纪政纪追究有关单位及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险情事故发生后,当事方有关单位应当从讲政治、保稳定的高度,严格新闻采防程序,认真核定新闻报道统稿,客观公正地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七、其他事项

(一)凡发生本预案所指以外的险情事故,各单位可参照本预案执行。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篇2

【关键词】盾构;地铁施工;应急预案;下穿

引言

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需要穿越既有隧道的工程难点。由于新线施工会不可避免地引起既有线的沉降,而地铁运营又对既有线的轨道变形有非常严格的控制标准,因此这类下穿问题对既有线路的安全形成了严峻的考验,成为地铁建设中等级最高的风险工程。为了保障地铁施工及运营安全,在下穿施工时编制下穿既有线的施工应急预案对控制和管理风险来说非常有必要也是必需的[1-3]。

1、工程概况

某盾构区间隧道下穿地铁区间既有隧道。新建右线隧道与既有线之间的净距为1.46m,新建左线隧道与既有线之间的净距为1.23m。既有线隧道主要位于砾质粘土层和全风化花岗岩层中;新建区间隧道主要穿越全风化花岗岩层和强风化花岗岩层,两隧道之间土体为全风化花岗岩。

交汇点最近点距离施工车站只有31米,地面交通繁忙,车流量大。下穿的既有线路是目前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是市区主要交通线路,列车运行频率高、人流量大。

2、主要风险:

根据盾构区间隧道下穿既有线区间隧道的工程特点、难点和重点以及工程所在地的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经深入研究分析,确定本项目安全风险源如下:

(1)隧道开挖引起地铁既有线沉降变形超出控制指标;

(2)盾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喷砂涌水现象;

(3)暴风雨侵袭;

(4)地面、地下管线沉降超过控制值;

(5)发生高处坠落、火灾、机械伤害、中毒、传染病传播等事故。

3、安全风险预防措施

(1)认真分析工程和水文地质资料,做好超前预报;

(2)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掘进,加入膨润土或泡沫,改善土体和易性,使土体中的颗粒和泥浆成为流动性良好的整体;

(3)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设计交底施工;

(4)成立抗洪抢险领导小组和抢险救灾队伍,与当地气象部门密切联系,做好预防工作;

(5)施工场地附近设专门抢险救灾物资库,道路保持畅通;

(6)工地设医务室,和附近医院建立密切联系,配齐必要的医疗器械;

(7)定期和不定期组织防火检查,督促火险隐患的整改。

4、应急预案工作流程

根据下穿地铁既有线施工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图1:

5、应急处置

5.1应急处置启动条件

(1)地铁既有线施工监测项目控制值及变化速率超过控制值;

(2)地下管线及地面监测项目控制值及变化速率超过控制值;

(3)暴风雨天气。

5.2应急响应程序

施工监测数据和施工值班人员发现情况达到应急处置启动条件时,在第一时间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报告;由应急领导小组下达抢险启动命令;命令下达后立即组织抢险队伍进场抢险救援。

5.3应急处置措施

1、地铁既有线变形超标

1)盾构机通过既有线前发生明显变形

根据监测数据对盾构掘进参数进行调整;利用盾构机自带超前钻探设备,对刀盘前方土体进行加固,确保土层的稳定性;掘进过程中向土仓内注入泡沫剂、膨润土等提高碴土的流动性和止水性。

2)盾构机通过既有线时既有线发生明显变形

迅速通过盾壳上的径向注浆孔进行双液注浆。注浆压力一般控制在0.3Mpa;注浆量由现场试验确定。

3)盾构机通过既有线后既有线发生明显变形

提前准备双液注浆机械一套,水泥、水玻璃等相关应急物资若干。发现既有线有明显变形,迅速通过管片上预留的注浆孔进行双液注浆;采用水泥浆―水玻璃双液浆,具体的浆液配合比由注浆前及前几个孔注浆时的现场试验确定。

4)既有线发生明显变形而发生开裂、冒水现象。

立即通知监理、设计、业主和联系地铁既有线运营部门,进入地铁既有线进行处理。采用通过裂缝或冒水处注水玻璃进行止水,然后再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方法进行加固,防止继续变形。

2、喷水、涌泥

立即关闭螺旋输送机的后门,适当向前掘进,使土仓内建立平衡;通过刀盘的转动,将土仓内的土体搅拌均匀,然后将螺旋输送机的后门慢慢打开,开门度为30%,边掘边出土,始终保持土仓内压力稳定;掘进过程中向土仓内注入泡沫剂、膨润土;在喷涌严重上述措施难以控制时,在螺旋输送机出口栓接保压泵碴装置保压出碴;如以上措施效果不理想,则立即加入TAC聚合物。

3、非正常停机

盾构遇到不良地质而刀具损坏,地面又无加固条件的情况,采取气压换刀的形式进行刀具的更换;盾构遇到不良地质而刀具损坏且盾构土仓无法保压时,利用盾构机前盾上的超前注浆孔用单液浆的形式固结刀盘前方、顶部的土体,然后开仓换刀;停机土仓压力要大于推进过程中的土仓压力,油缸行程小于1m;盾构机在停机前,停止刀盘转动。盾构机在停机期间,进行24小时监测,及时采集数据并报告施工负责人并不定时地移动盾构机,防止盾构过长时间停机而受困。

4、暴风雨侵袭

下雨时做好隧道洞口封堵,防止雨水大量流入隧道内;每条隧道各配备三台泥浆泵,用于排除隧道积水。

5、地面、地下管线沉降超过控制值

1)地面沉降超过控制值

立即用低标号砼进行灌注,并在沉降超标处及周围加密布置监测点,每半个小时监测一次,直至确定地面沉降稳定才可放缓监测频率。如灌注完砼后地面沉降仍显著,则要及时在地面钻孔进行注浆,同时隧道内也要加强二次注浆质量控制;抢险人员随时观察地面情况,防止伤人。

2)地下管线沉降超过控制值

首先进行地面交通疏导,隔离事故现场,并拨打事故管线所属管理部门的应急电话,报告事故情况;在管线对应位置进行洞内注浆,控制地层变形,从而控制管线的沉降;根据监测情况,必要时在地面对管线实施跟踪注浆。

6、人员高处坠落

立即把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初步检查伤病员,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伤口、预防感染、止痛等措施;呼叫救护车、现场继续施救,坚持到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接替为止。

7、发生火灾

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0求助;组织义务消防队员扑救;采取切断电源、隔离和转移可燃物资等措施,控制火势;组织疏散人员和物资、抢救伤员;武警消防队未到达现场之前,组织人力疏通路障,保证人员、物资疏散畅通、车辆进出畅通无阻。

8、发生触电事故

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现场得到的绝缘材料等器材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组织人员进行抢救;若发现触电者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则将伤员仰卧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与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9、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先查看受伤人员的伤情,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大量失血后难于救治;和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10、发生中毒事故

把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初步检查伤病员,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呼叫救护车、现场继续施救,坚持到救护人员到达现场为止。

11、发生传染病传播

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由急救中心医疗人员负责传染病人员的救治,并通知当地卫生部门采取防治措施。

6、应急队伍及应急物资

应急队伍以本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盾构队为主。如事故规模较大,本项目人员力量不足,则应急联络组马上联系其他工点的项目部,增加救援力量,把损失减至最小。

应急物资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的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资源,包括: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必备越频、生活保障物资。

7、结语

事故应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艰巨任务。一次成功的事故应急行动是需要在各环节各方面的共同保障下才能够实现的。只有充分根据隧道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全面的应急预案;只有在分析各种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救援人员训练有素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应急反应行动能按计划有序地进行[4][5]。

参考文献

[1]宋福渊,耿冬青. 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急措施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2011.4;155-160。Fuyuan Song, Dongqing Di. Research on Emergent Measures ab0ut Urban Underground Tunnel[J]. 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2011.4;155-160。

[2]施毓凤,杨晟,孙力彤.城市轨道变通的安全管理问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26-28,Yufeng Shi, Chen Yang, Litong Sun .Problems in Urban M ass Transit Safety M anagement[J].Urban Mass Transit。2003.26-28,

[3]孙雍容,李凤菊.地铁施工应急预案编制及坍塌事故预案的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76-85.Yarong Sun,Fengju Li. Preparatory Emergency Plans for Safety Related Accidents during M etro Construction[J] .Urban Mass Transit.2011;76-85.

[4]何俊翘,跨越地铁既有线的隧道施工应急预案[J] 企业技术开发. 2012.7; 45-46。Junqiao Jun,Contingency plans across the existing subway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0LOGICAL DEVELOPMENT 0F ENTERPRISE2012.7; 45-46.

[5]佟淑娇,林秀丽,陈宝智.沈阳市地铁一号线土建施工应急预案[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6;37-39.Shujiao Tong,Xiuli Lin,Baozhi Chen. Emergency Plan in the Coilstrnc~on of Shenyang Metro Line 1[J] 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8.6;37-39.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地基和基础工程是评价整体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工程技术人员角度而言,房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最难掌握的是地基和基础,而不是上部结构。由于其都是地下隐蔽工程,潜在不安全因素过多,施工后难以检测出来,试用期间难以查出问题所在,其往往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一定要做好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1.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1.1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严格的技术要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比如要加强对搅拌站和计量器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搅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和控制,对所有材料都要采用重量比,并计量准确;对有试配要求的砂浆、混凝土等,必须先进行试配,调整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配比进行施工。在对基坑工程进行开挖施工的时候,要严格遵循开挖施工的技术要求,按照测量定位,抄平放线,按照土质和水文情况确定开挖形式和坡度大小,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分段施工的工程施工顺序。对基坑和管沟周围的地面要采用可靠的排水办法[1]。此外,填方的时候应当对填土的含水量进行实验,确定密实要求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和碾压次数,尽可能采用相同土质,土质不一样时就需要按规则分层。对基坑的边坡还需要做好稳定工作,并选定良好的支护方法。进而保证基坑的施工质量。

1.2组织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

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构成,所以,工序影响了整个地基和基础工程的整体质量,成为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要做好施工的质量管理,首先就必须做好工序的质量控制。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在对地基和基础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强化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对施工人员进行新规程、规范的组织和学习培训,将工程的质量目标进行分解,逐层评定,同时将地基和基础工程中的施工任务分解到组、到人,并做到与经济效益挂钩。在培训过程中,可建立多形式的培训,对农民工的培训应当根据农民工的工作特点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学校培训与现场培训、阶段性培训与一次性系统培训的形式,总的原则是要紧密结合现场实际需要,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培训的成果一点一点积累,真正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素质,促进现场管理。培训机构可改变教学模式,比如上门培训。在教学培训过程中,要摆脱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多采用互动式教学,要因人施教。对于外施作业队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工可进行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高中级职业技能知识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对于知识文化水平中等的大多数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密切结合本工种要求,有一定技术难度的、中初级职业技能知识和规范化管理操作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体力技能型转变;对于少数知识文化水平偏低,从事低技术含量工种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不大、要求较低的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等方面的培训。

1.3做好准备工作,前期了解及设计

其次要做到精心设计。对建筑物场地条件要充分了解,要做到在全面、正确了解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在进行精心设计、施工,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设计中应统一考虑。如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则应进行地基处理形成人工地基,并采用合理的基础形式。地基、基础、上部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设计中应统一考虑。要认真分析地基变形,正确估计施工后沉降,并控制建筑物施工后沉降在允许范围内。另外,要重视对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全面、正确了解。

1.4加强组织各工种间的配合

施工过程中做好对各工种间的协调工作。加强施工管理合理组织施工施工方案和技术指导要兼顾彼此的问题,特别是各工种间的互相协调配合问题。在推进施工效率的时候,保证工程目标实现的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各工种的施工标准,组织好工程施工,并且要形成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在对地基和基础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每道工序和涉及到的不同工种之间做好协调工作,实现既省工,又省料,同时又能确保各专业工种的施工质量。

2.地基与基础工程安全管理方法

2.1加强设备安全管理

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严把材料、构件和设备质量关。实施责任到人制材料、构件和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基础工程施工中,应严把材料、构件和设备质量关,以提高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材料使用前严格遵守“先检后用”的原则,做到责任到人,以方便管理。此外,通过使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替代手工操作,例如淘汰轨吊,竹跳板等设备材料,使用自式吊车,铁木跳板等,有效的预防了基础工程建设中的起重事故和坠落事故,使得施工的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这也在根本上降低了施工事故[2]。

2.2加强安全教育

企业自身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真正实现对事故的控制和减少,企业必须在思想上要对安全生产进行重视,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安全生产的条件,并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要改变当前不重视施工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培训,让施工人员切实认识到基础施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建立相应的准入制度,本着谁负责谁培训的原则,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让他们真正了解防范施工安全风险的技能,掌握比较专业的施工安全知识以及相应的安全法规,提高他们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 使施工人员了解安全知识,学会自我防护和防护他人的技巧,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加强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设

施工的安全管理重点在责任的落实上,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责任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层级都要仔细落实,做到层层责任清晰,并明确每一个人在安全施工过程中的地位,每个人的职责以及责任[3]。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以清楚的明确责任,及时处理,避免推卸责任的情况发生,实现文明施工,安全达标。另外,还需要建立和健全以安全施工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种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奖惩分明。

3.结语

基础工程在建筑施工中格外重要,基础坐不牢,高楼也不能盖起。在质量控制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对策去解决,就能为基础工程做好保障。因此,对地基和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的管理极其重要。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掌握好施工技术。而作为管理者,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的技能,只有不断的学习积累,地基的质量才有保障,才会减少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0202-2002,中陶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篇4

【关键词】工程安全控制业主方

中图分类号: 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铁岗水库入库小流域河口治理工程第二标段分为为3个片区,分别为塘头河片区、大官陂河片区、牛成河片区;总造价14321750.1元,主要建筑物包括新建一座二孔5.5 m*5.5 m钢筋混凝土截污闸(内含53 m2启闭机室)、新建两座污水提升泵站(两用一备;125 m2)、新建A段防洪堤38.2m、新建B段防洪堤68.32m等,目前上述建筑物主体结构都已完成。本文站在业主方项目负责人的角度,总结了深圳铁岗水库入库小流域河口治理工程第二标段施工阶段安全控制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体会,希望能对以后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类似工程的管理工作提供一份借鉴资料。

2 安全控制措施

2.1 构建以业主为核心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首先,要确定本工程安全管理目标,本工程第一次工地例会时就明确提出安全控制目标为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文明施工管理符合合同及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求,争创安全文明施工优良工地。其次,一项政策的实施,有赖于一个恰当的组织结构和系统,去贯彻落实。仅有一项政策,没有相应的组织去贯彻、落实,政策仅是空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系统,是确保安全政策、安全目标顺利实施的前提。建设单位应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建立起安委会领导下的以建设单位为核心、以施工单位为主体、以监理单位为重点的安全管理体系。最后,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检查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标分解到并落实到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员。作为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要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督导制定相关安全目标、制度及对相关人员、单位进行绩效考核。本工程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包括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定期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和设备设施安全验收检查等。

2.2 按程序办事,强化事前、事中控制

联合监理部要求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安全主任、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到岗履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要符合建设部【2004】213号文件规定,项目经理、安全主任、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须经公司书面任命且持证上岗。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其中电工、电焊工、起重司机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件上岗。要求做好新进场工人三级安全教育、平安卡办理、安全技术交底情况,其中安全技术交底须经监理人员见证签字。本工程深基坑最大深度和高支模最大高度,都达到了11米。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规定,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督促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并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了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才组织实施。深基坑监测由我方委托了有经验、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监测单位编制的检测方案,经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等共同确认后予以实施。施工单位往往认为,建设单位委托了第三方监测单位,施工单位懒得去做监测工作,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第三方监测单位的监测工作不能取代施工单位的监测工作。开挖要严格按照设计坡比、开挖方式、支护形式进行施工,弃料应存放到远离边线5.0 m以外的指定地点。施工场地在考虑排水系统的同时,应结合做好排除降水和防御洪水的措施。高支模从立杆布点进行监控,对立杆间距、横杆步距、扣件拧紧程度、剪刀撑及斜撑杆搭设、连接措施等,每个部位的高支模支撑搭设完成后,应联合检查并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阶段加强安全生产措施费的落实,施工企业抱着侥幸心理,往往不愿在安全生产措施上投入,把安全生产措施费当作利润的来源,这种做法是极其危险的。本工程在管理上大胆创新,提出了施工期加强安全措施落实的具体方案,如在施工企业申报进度款的时候,过去往往直接申报综合单价,把安全生产措施费裹挟其中。现在要求把安全措施费单独申报,如买了多少顶安全帽、多少安全网、临时防护措施投入等,要求施工方出示发票等凭证,由监理审核签证,这样就保证了安全生产措施费的落实。加强对安全生产措施质量的监督;如果仅凭监理审核施工方的支出,施工企业完全可以采用虚开发票,以次充好来获取不该得到的利润,为此应加强质量监督,如安全帽要审核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检验证书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保证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

2.3 突出重点、点面兼顾,重视安全资料的整理和保存

本工程虽然总造价不高,但作业点多且比较分散;危险源比较多,除了重视上文提到的高支模、深基坑外,临时用电和防汛度汛等,都要作为安全控制的重点,刚开始施工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用电系统,当时我就要求监理部和施工单位一个星期必须完成整改,并邀请相关专家给参建各方人员上安全教育课,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达到了使参建各方人员时刻绷紧安全这根绳,起到了警钟常鸣的效果,一个星期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整改完成,达到预期的效果。本工程目前已经历两个汛期的考验,汛期前,我建设单位项目部结合工程特点编制了防汛度汛方案和三防预案,施工单位根据此方案的要求,也制定了防汛度汛方案和三防预案,参建各方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防汛领导小组,提前做好相关防范措施,特别是防汛的重点部位。2011年3月底大官陂污水提升泵站基坑开挖,在我的推动下,及时完成了地基承载力检测和相关验槽记录,在大雨来临前,完成了垫层混凝土的浇筑,有效地避免了基坑被浸泡及塌方的危险。每月组织相关参建方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进行检查,发现隐患,限期必须整改到位,不留死角。每次检查后召集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部总监理工程师等座谈,进行分析总结,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同时参建各方必须认真做好安全资料,安全资料必须真实、齐全、准确。

3心得体会

1)创环境,增强团队战斗力。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都属于我日常工作的外部环境因素。我从全局考虑,激励项目团队充分认识和利用环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影响、创造外环境,改善内环境,形成积极健康、互相团结、互相帮助、互相体谅和勇挑重担的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这样安全控制就形成了参建各方全员参与、各司其职的局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关注项目管理过程,而不是内容。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安全管理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着的。作为业主方项目负责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躬亲,日常的安全控制完全可以放手交给监理部,自己只负责工程监理的管理。

篇5

关键词:太平湖;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59-03

1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1.1 基本情况 太平湖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国家重要湿地之一。作为大型人工库塘型湿地,其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是华东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深水性高山峡谷型人工湖泊的典型代表,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都具有突出表现,兼具涵养水源、调蓄洪峰、调节气候、改善水质以及生态旅游、发电、养殖和灌溉等多种生态功能。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2007年11月开始试点建设,2008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4年底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安徽省首家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公园规划面积9 850hm2,其中太平湖水域面积8 860hm2,区划为湿地生态保育区、湿地科普教育区、大湖亲水运动休闲区、九曲湾历史与民俗文化体验区、主题生态群岛观光休闲区五大功能区。

1.2 湿地资源及其特点 太平湖位于长江一级干流青弋江上游,属高山峡谷型人工湖泊。湖面东西长80km;南北最宽处约6km,最窄处仅10余m;水深平均约40m,最深处70m;正常蓄水量24.9亿m3。

太平湖湿地公园主要景观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滩涂湿地、湖泊湿地等,其中河口的滩涂、浅水区等达990hm2。尽管与沿江、沿淮的浅水型湖泊湿地相比,太平湖湿地在水生或湿生性生物多样性方面略为逊色,但其深水性及优良水质和周围茂密森林植被构成的多类型生境条件,可为某些深水带底栖动物及水陆交错带生活的生物提供所需的生境。

1.3 湿地生物多样性 太平湖湿地以湖泊湿地为主体,同时包含有自然河流、入湖河口等多种湿地类型,另有分布于湖体中的岛屿等陆地,整个湿地公园形成山围水体、水含岛屿的空间景观格局,为不同需要的陆生生物、湿生生物及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环境。

太平湖现有浮游植物31属,维管束植物180科627属1 210种(含变种),其中湿生及水生植物30余种。在太平湖湿地维管束植物中,蕨类植物18科23属36种;种子植物100科304属510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8属10种,被子植物95科296属500种。

湿生植物在滩涂区域形成旱柳群落、狗牙根群落、蓼子草群落、假稻群落、双穗雀稗群落。水生植物在沿岸浅水区域形成挺水的香蒲斑块、芦苇斑块,在局部区域沉水植物形成苦草群落、菹草群落等沉水植物群落。相对于沿江自然湖泊湿地而言,太平湖湿地公园沼生及水生植物群落较为单调,且群落面积有限,空间分布不均。

适宜的气候、优良的水陆环境为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太平湖湿地共有脊椎动物82科193属279种,其中:兽类49种,鸟类147种,两栖爬行类40种,鱼类43种。常见浮游动物23属。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32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8种。太平湖湿地有鸟类186种,其中水鸟74种,占总种类的39.78%,属于中日保护协定的80种,中澳协定的22种。每年为近4万只水鸟提供繁殖或越冬地。鸟类资源中包括国家级保护鸟类15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3种),省级保护鸟类36种(省Ⅰ级保护鸟类10种,省Ⅱ级保护鸟类26种)。

2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

2.1 湿地公园管理架构

2.1.1 议事协调机构 议事机构为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湿地公园保护、建设与管理工作。主任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区政府相关部门和沿湖主要乡镇政府组成。根据《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依法行使下列职权:负责研究提出湿地公园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并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落实;组织编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修编工作;统筹协调湿地公园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

区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湿地公园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其他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湿地公园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2.1.2 常设办事机构 常设办事机构为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具体负责湿地公园的各项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湿地公园的各项管理制度;对湿地资源实施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湿地公园的科学研究工作;进行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支持配合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和部门,参与湿地公园保护地带和周边景观控制区的保护、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

湿地公园管理处内设办公室、保护科、经营科、建设科四个职能科室。根据工作需要在沿湖各乡镇设立6个湿地监测站和16个巡护点。

篇6

关键词:地铁施工;机电安装;施工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102

在国家总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前提下,我国各大中型城市的基础建设工程也在不断发展完善。在此过程中,地铁作为现代最新最便捷的城市大载客量交通工具,成为大多数城市相关规划人员的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选择。目前,很多城市都已经修建了一定数量的地铁,,这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以及保障城市交通系统顺畅通行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目前来看,地铁的建设势头有增无减。但是地铁系统的建设与其他建设施工工程有很大的区别,地铁是施工工程技术难度较大、工程投资资金较多、施工工期长,并且地铁工程一个与其他工程不同的显著特点是地铁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是在地下进行的,受地下水文环境和地下土质的影响较大,这给整个地铁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地下环境的水分含量较大,这给地铁建设过程中的机电安装施工工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果地铁机电安装工程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则必将影响整个地铁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因此,机电工程在整个地铁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在机电工程实施过程中,整个施工工程与供电、FAS、通信、土建、BAS、信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联系,属于需要多专业共同实施来交叉作业。面对如此复杂的施工状况,地铁施工相关负责人必须做好地铁机电安装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各个施工领域之间的联系,使整个地铁建设更加快速高效的完成。

1 统筹协调地铁安装各个专业领域的联系

地铁建设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部分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同的地铁施工部门之间都需要单独专业的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必须在这些单位和部门统筹协调之后才能保证整个地铁建设施工过程正常进行。一般而言,由于地铁建设施工都是在大城市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上,较长时间的施工必然会对城市的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交通拥堵。因此,地铁施工的工期都是比较紧张的,一个地铁施工项目需要多个设计研究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有次序运作保证地铁建设整个项目高效快捷进行。地铁工程建设对技术水平的要求比较高,每一个设计具体环节都需要仔细的计算,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也都需要按照设计书的标准严格的控制施工,因为地铁运行时对工程的精度要求较高,如果地铁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不可估计的重大危害。因此,作为地铁建设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地铁机电安装工程必须要严格管理,各个设计和施工单位明确权责,切切实实的落实责任,做到融洽的相互配合,协调好各个专业之间的接底工作,才能保证整个地铁机电安装工程正常进行。

1.1 建筑装饰部门的协调管理

建筑装饰是整个地铁施工工程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地铁各个主体设施时要协调管理好以下的几个环节:(1)要精确的确定好地铁建筑装饰时预留孔洞的准确位置及规格尺寸。(2)在地铁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之前应当确定好各个管线的布置方式和管线具体的走向。(3)在地铁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防火、防水和防潮工作,确保各个机电设备正常工作。(4)在安装之前要测量好各个机电设备的尺寸,确保机电设备与其工作地点位置分布的协调。

1.2 通风系统的协调配合

在通风系统方面,要确保排风管与有关设备的连接融洽,确保排风管的走向正确。要认真对地铁机电各个设备房间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流出足够的通风位置,避免通风管道的堵塞,使各个机电设备房间通风顺畅。

1.3 给排水及其消防系统的协调管理

认真核对检查不同机电设备的管线位置以及设备的位置分布,当地铁的的给排水管道在位置上出现交错或重叠的情况时应快速联系相关设计单位及时的重新设计图纸,确保各个管道的位置不出现任何差错。施工时确保相关消防设施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规定的防火和灭火等级。

1.4 照明部门和动力供电部门的协调管理

仔细认真检查地铁机电设备的供电回路和动力设备的容量,使其满足机电各个规定要求。检查核对照明灯的安装位置和灯照强度是否与其它设备存在冲突,防止灯具的位置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灯具的灯照强度满足地铁各个不同位置的照明要求。仔细检查地铁的给排水管道与地铁的电力管线的位置安排,一般来说,给排水管线应该处于电力管线的下方,以防止给排水管道表面材料老化导致管道内液体渗透应当位于其下方的电力管线。

1.5 导向标志的协调配置

地铁站台内的有关墙面、顶面和地面的标志牌的设立位置应当合理不得与其它设备在位置和视线上发生冲突,以免给乘客带来不便。

1.6 统筹协调各个专业施工次序和相关的交接标准

地铁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排布应按照以下的次序进行:首先应当安装下引管和送排风管道,在管道上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保护管道,然后搭建供电的桥架,排设电缆线,搭建照明、动力桥架,搭建弱电桥架并排设相应的电缆线,接着安装立管和水管并设置相应的保温装置,然后安装地铁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和相应的管线,接着安装吊顶,最后安装灯具、摄像头等相关设备。大型的机电设备运送到指定的地点后才能砌筑相应的墙体;预埋相应的管道后再粉刷机电设备所处房间的墙体;相应的灯具。消防报警系统和通风管道安装完善以后才能安装与之对应的机电设备。

2 结论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到,地铁机电安装工程设计的专业面比较广,施工的专性要求较强施工环节较多且施工工艺要求,因此地铁施工工程的各级管理和监察部门必须要做好各个专业领域之间的协调工作,加强地铁施工过程中的过程控制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地铁施工的质量为地铁站台良好的运行打下坚实的前提。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丘陵地区;公路桥梁;设计技术;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桥梁设计概况

成安渝高速公路四川段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东经资阳市的简阳、乐至、安岳三县(市),东至川渝界,接重庆段,其中B合同段(以下简称“本项目”)主要位于四川省乐至县境内,属于构造剥蚀中低浅丘地貌,高程400~500m,相对高差30m~60m,处于丘陵地区。本合同段线路全长60.183km,全线(主线)设计桥梁26座,共计4506.25米,占线路全长7.5%;全线设人行天桥17座,共计893.56米;分离式天桥6座,共计546.5米,渡槽8座,合计607.5米。

2、桥梁结构选型

2.1桥梁上部结构类型及跨径选择

桥梁结构型式选择总的来说是以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技术先进为原则,对于处于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来说,主要以常规桥梁为主,桥型结构尽可能地采用标准化、装配化的桥型,可大幅度提高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对于常规桥梁来说,跨径在20m~40m范围内的中小型跨径装配式梁结构是最具代表性的桥型结构,相比其他桥型结构也是最为经济合理的。在本项目的设计中,通过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综合比选,主要采用20米跨预制箱梁,25米跨预制T梁、30米跨预制T梁、40米跨预制T梁。对于预制箱梁和预制T梁,这两种结构的施工工艺都很成熟,经济指标相对其他结构形式优势明显,在各高速公路项目中都有着相当多的应用,均有良好的表现。两者总体比较经济指标相差不大,技术指标互有优劣,箱梁较T梁,建筑高度小,施工工期短,后期养护量小,外形美观,因其为闭口截面,梁体抗扭和平衡受力能力更好; T梁的施工工艺更为成熟,在全国历次桥梁病害普查检测中,表现为使用寿命长、养护维修省、运营效能优;另外,其吊装重量明显小于箱梁结构,性价比高,因此在跨度较大时一般采用T梁结构,跨度较小时采用箱梁结构。

2.2桥墩结构尺寸的选取

丘陵地区,由于地形起伏不大,桥墩普遍不高,在墩高小于40m时,柱式墩是最常用、最经济的墩型。圆柱式墩施工工艺成熟简单,提升滑模施工速度快,墩身与桩基础衔接较好。在墩高不大于40m时,采用圆柱墩及普通支撑体系,桥墩均能满足刚度及强度要求,而不必使用墩梁固接体系(施工相对复杂);而当墩高大于40m时,只是简单地加大柱径、桩径是不合理的,应采用将墩与梁固结,改善桥墩受力特性(墩顶、墩底同时受弯,形成刚构系)。本项目设计中,采用双柱式墩(半幅桥面宽度16.5米),桥墩截面配筋通过计算确定。

2.3桥台选型

丘陵地区高速公路桥梁桥台一般采用重力式U型台、肋板台、桩柱式台。其中以重力式U台最常用, U台适应的填土范围为4—10m,所以U台的高度最好以10m控制。丘陵地区桥梁U台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横向,纵向横坡陡,为了适应地形,减小开挖,节约圬工方量,U台设计时必须根据地形合理分台阶,对U型桥台进行计算时,因为高速公路上桥较宽,U型台一般要在中间要设2厘米的沉降缝,其实际结构就是两个“L”型结构,故其受力分析时必须按L型桥台进行计算,要综合考虑纵向和横向偏载,计算基底承载力,现在软件计算中都是按U型对称结构进行考虑,这是值得商榷的,在应用软件计算桥台受力时要引起重视。桩柱式桥台由于抗推刚度小,当联长较长,台后填土高度较高时不宜使用,一般台后填土高度宜控制在5m以下,联长宜控制在150米以内。埋置式肋板台适应范围广一些,但也不宜太高,不宜超过12m。对于桥梁纵向地形陡峭,往往不能设置锥坡,这时采用桩柱式或肋板台会受到较大限制。当地质情况较差时,常常会出现U台下设置桩基的情况。

2.4桥梁基础

高速公路桥梁最常用的基础仍为为扩大基础与桩基础。丘陵地区一般地质情况较好,采用扩大基础的情况相对较多,且宜采用分离式扩大基础。因为分离式扩大基础适应地形横坡,承载力亦能满足要求。斜坡上的扩大基础与桩基础必须考虑基础扩散角和覆盖层厚度以及施工时的相互影响。桩基础多为嵌岩桩,地质情况较差地段采用摩擦桩。桩基础不管受力形式如何,施工方法上多是挖孔桩和钻孔桩。挖孔桩造价较节省,但设计中能否采用挖孔桩,应结合地质情况具体分析,当桩长较长;遇到流沙、软弱夹层多,卵石、漂石等容易造成塌孔的地质情况或地下水位较高时不宜设计为挖孔桩。

3 施工方案概述

3.1 总体施工方案

T梁现场预制,底模、端模采用整体式钢板,侧模分段拼装。梁体钢筋半成品在钢筋厂内集中加工,预制台座上绑扎成形,预应力管道采用橡胶管成孔。

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罐车运送至现场,5t门吊吊装混凝土,对称浇筑;按照水平分层、斜向分段,一次浇筑成型;附着式振动器配合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T梁混凝土浇筑完毕,在制梁台座周围搭设蒸养棚,T梁带模蒸养达到设计要求后,千斤顶两端同步初张拉;采用150t门吊移梁至存梁台座自然养护,满足条件后进行终张拉施工,压浆后采用与梁体同标号的无收缩混凝土封锚。

3.2材料供应计划

根据T梁预制需要,提前准备充足钢筋、钢绞线等各种施工材料,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3.3 T梁预制施工工艺

T梁预制关键工序2个:梁体混凝土灌注和预应力张拉,重要工序4个:钢筋绑扎、模板拼装、蒸汽养护、管道压浆、封锚。

(1)制梁、存梁台座施工。

制梁、存梁台座和门吊基础施工直接关系着T梁预制和存放的质量和安全,属于临建工程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控制。台座要坚固稳定,并附设相应的排水设施,以保证T梁在存放期间不致因支承下沉受到损坏。制、存梁台座结构、地基处理及检算内容见附件四。

(2)模板安装。

台座底模整修包括预留反拱度复测调整、清除混凝土残渣、底模不平整处打磨、设置密封条、安放支座预埋钢板件。用精密水准仪对底模板的反拱每2米进行检测控制,当线形复合设计要求后,根据设计位置划出钢筋骨架的施工标志线,再通过底模预设的定位螺栓孔安装支座预埋板。

绑扎底、腹板钢筋,橡胶管定位后,通过5t龙门吊将侧模吊装至台座,与底模竖向对位并将侧模提升至相应设高度,通过水准仪测量高度无误后,拉紧与底模连接拉杆,再用联接螺栓和带有槽形胶条的底模角钢联接固定。对侧模拼装检验调整,符合要求后喷涂脱模剂。

(3)预埋件、预留孔的设置

梁体的各种预埋件、预留孔与模板、钢筋骨架同时安装。支座板安装:支座板预先在工厂按图纸设计加工制作,检查支座板质量合格,在底模板清理完成后,将支座板置于底模上,通过预设的定位孔利用螺栓连接保证支座板的准确位置。

泄水孔、吊装孔等预留孔采用PVC管成型,与预留孔设计直径相同,管道周围加设螺旋钢筋加强。

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各部分尺寸检验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相关规定。

4 结束语

篇8

关键词:暗挖法;地铁施工测量;信息反馈

中图分类号: U23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地铁工程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地铁这一交通方式因其运量大、快速、正点、低能耗、少污染、乘坐方便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用。城市地铁工程一般位于城市的繁华地段,在兴建地铁工程的同时,将不可避免的涌现出一些岩土工程技术问题,尤其是城市地下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塌方等可能危及人的生命及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研究地铁施工测量与信息反馈技术手段控制沉降和塌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下施工的基本特点是“地质条件复杂,基础信息缺乏”。施工测量是标定和检查施工中线方向、测设坡度和放样建筑物,测量是施工的导向,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的施测环境和条件都很复杂,测量要求精度高,必须精心施测和进行成果整理,且工程测量成果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某地铁工程包括暗挖隧道和竖井两个方面。竖井采用暗挖法施工,提出了合理的施工测量方法。

1暗挖法地铁施工测量内容及管理目标

1. 1 测量内容

地铁施工测量按性质可以分为施工控制测量、放样测量、竣工测量和其它测量等。

1. 1. 1 施工控制测量

①地面控制测量。维护施工期间地面的平面、高程主控制网完整,维持其可靠、可用;为施工方便加密地面控制点(包括地面工程、明挖工程的地面中桩)并维持其可靠、可用。

②联系测量。明挖工程投点、定向,暗挖工程竖井投点、定向。

③地下控制测量。控制明挖地下中桩体系,控制暗挖地下主导线,控制明、暗挖工程地下主水准网,进行分段贯通测量,平差地下平面、高程主控制网,考虑各段工程间的衔接。贯通后平差确定地下主控制网的坐标、高程。

1. 1. 2 放样测量

①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和装修工程放样,设备、管网安装放样,包括暗挖法为施工导向,盾构机定位、纠偏和装配式衬砌的拼装等要求的测量作业;

②精确铺轨要求的测量作业。重点是控制铺轨基标测设来保证轨道的设计位置和线路参数,同时亦保证行车隧道的限界要求。

1. 1. 3 竣工测量

是指根据贯通后地下导线平差成果调整中线后,按规定间距和断面点数进行的断面净空测量和其它为积累竣工图素材和编制竣工图而进行的测绘工作。

1. 1. 4 其他测量

是指为工程前期、后期及为工程措施服务的测量作业和控制施工影响的地上、地下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测量等作业。

1. 2 质量管理目标和基本质量指标

1.2.1管理目标

施工测量质量管理目标是确保全线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管线安装按设计准确就位,在线路上不产生因施工控制测量、放样测量超差而引起修改线路设计从而降低行车运营标准。

1.2.2质量指标

①在任何贯通面上,地下测量控制网的贯通中误差,横向不超过±50mm,竖向不超过±25mm;

②隧道衬砌不侵入建筑限界,设备不侵入设备限界;

③建(构)筑物,装修和设备、管线的竣工形(体)位(置)误差满足《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规定。

2暗挖法地铁施工测量实践

2.1地面测量

2.1. 1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地铁全线的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网为GPS控制网,一般沿线路方向布设,导线长度一般为1~2 km。以GPS控制网为基础建立二级地面精密导线,平均边长250 m,埋设在大街两侧的人行道上,在地铁车站的出入口、风道竖井及施工竖井附近布设,并避开变形区。精密导线每隔1. 5 km左右与GPS控制网联系。

2.1. 2 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以国家级一等和二等水准点为基础建立地面精密高程控制网,间隔1 km布设。采用带平板测微器的水准仪测设,按±8Lmm(L为路线长度,以km计)的限差进行控制。地面高程控制采用往返测的水准测量方法把各洞口附近水准点的高程联系起来,以便统一高程系统。每一洞口应不少于2个水准基点,2个水准点间的高差以能安置1次水准仪即可联测为宜。其中1点应避开施工干扰,并设在稳定可靠位置以便利用它进行检测。

2.1. 3 近井点测量

以精密导线为基础,在竖井井口附近建立近井点,

将坐标从精密导线引至近井点。近井点测量精度同精

密导线。

2 .2暗挖控制测量

2 .2. 1 竖井联系测量

拟采用竖井联系三角形测量,即通过竖井悬挂2根钢丝,由近井点测定与钢丝的距离和角度,从而算得钢丝的坐标以及它们的方位角,然后通过进一步测量和计算便可得出地下导线的坐标和方位角,这样就把地上和地下联系起来了。

2 .2. 2 地下施工控制导线测量

地下导线测量按I级导线精度要求施测。开挖至隧道全长的1/3和2/3处、贯通前50~100 m,分别对地下导线进行复测,且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导线前,应对已有的施工控制导线的前3个导线点进行检测。导线在隧道贯通前应测量3次,其测量时间与竖井定向测量同步进行。

2 .3 施工放样测量

施工中的测量控制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暗挖车站隧道施工放样主要是控制线路设计中线、里程、高程和同步线。在开发隧道中线上安置激光指向

仪,用来控制每个洞的上下部开挖控制标高,且期间要经常检测激光指向仪的中线和坡度。

2 .4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测量控制,通过竖井采用长钢卷尺导入法把高程传递至井下,向地下传递高程的次数,与坐标传递同步进行。先做趋近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再作竖井高程传递。

3监测的实施方法

3. 1 地表沉降监测方法和要点

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监测时严格按照(GB12987-91)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执行,沉降点复测周期按照《城市测量规范》(GBC JJ8-99)执行。地表沉降监测随施工进度进行,并将各沉降点沉降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汇总成沉降变化曲线、沉降速度变化曲线,统一管理和绘制报表。

3. 2 地面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和要点

用精密水准仪测量,监测时严格按照(GB12987)91)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执行,沉降点复测周期按照《城市测量规范》(GBC JJ8)99)执行。建筑物沉降监测随施工进度进行,并将各沉降点沉降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汇总成沉降变化曲线、沉降速度变化曲线,统一管理和绘制报表。

3. 3 管线沉降监测方法和要点

用精密水准仪测量,管线保护按照业主、管理单位的要求和国家相关规范执行。根据施工进度,将各沉降点沉降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绘成管线变形曲线图,统一管理和绘制报表。

3. 4 底部隆起监测方法和要点

用精密水准仪测量,监测控制值按照招标文件、业主和管理单位的要求及国家相关规范制定。根据施工进度,将各沉降点沉降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绘成管线变形曲线图,统一管理和绘制报表。

3. 5 拱顶下沉监测方法和要点

用精密水准仪测量,监测控制值按照招标文件、业主和管理单位的要求及国家相关规范制定。根据施工进度,将各沉降点沉降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绘成管线变形曲线图,统一管理和绘制报表。

3. 6 净空收敛监测方法和要点

用收敛仪测量,监测控制值按照招标文件、业主和管理单位的要求及国家相关规范制定。根据施工进度,将各沉降点沉降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绘成

管线变形曲线图,统一管理和绘制报表。

4监测数据分析与信息反馈

各项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绘制位移)时间曲线、应变应力等随施工作业面的推进时间变化规律曲线。对初期时态曲线及时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可能出现

的最大变形值、应力值,回归函数可在下列函数中选用。

U=a+b/lg(1+t) U=a(1-e-bt)U=a{1-[1/(1+bt)]2} U=t/(a+bt)U=a{[1+(1+bt0)]2-[1/(1+bt)]2}

式中 U-变形值;

a、b-回归系数;

t-测点埋设后时间。

根据时态曲线回归分析结果,结合监控量测管理等级,进行位移、速率综合分析判断,指导施工和反馈设计。

5监测的质量控制

5. 1 初期控制

开始施工前,根据总的施工设计方案,通过现场勘察,确定测试仪器、布置位置、数量及深度。根据总的施工顺序和进度计划,初步确定测点布置顺序。

5. 2 施工控制

在仪器安装埋设的全过程中,须对仪器设备进行连续检验,以确保其稳定性。

5. 3 监测控制

监测阶段,做好数据采集记录和信息反馈,仪器的维护和标定。根据规定的采集频率,满足系统在时间上的连续性要求,以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为标准,检验或判断数据的偏差是否正常。所有监测工作均应考虑与施工穿行,观测时间应尽量避开白天客流量、车流量大的时间(必须和施工同时进行的除外)。

5. 4 数据分析与处理控制

全部采用计算机处理,自动生成图表处理数据。

6结语

地下工程施工不可避免的会扰动地层,引起的地层变形会导致地表建筑和既有管线设施的破坏。因此,进行暗挖法隧道施工的监控测量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招伟.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监测与信息反馈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篇9

关键词:隧底,隐伏溶洞,后期处理,方案比选,成功

引言

贵阳为岩溶地区,城市轨道区间暗挖隧道采用全封防水工艺,设计工法采取了较为稳妥的矿山法,但由于地上结构物密集、埋深较深,地勘方法、工况受限,需对施工后发现的结构物底隐伏溶洞进行处理,受施工条件和部位影响,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并参考一些工程实例后选择了树根桩加固方案,结合周边注浆、桩板连接方案进行处理。

1 工程概况

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行政中心~会展中心区间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了2#斜井段预留的岩溶水管道封堵处理,在处治结束时YDK7+100~+130段隧道底板出现了渗漏水现象,随后紧接着进行隧道底板渗漏水治理,治理期间隧底有上抬现象且长治不愈,根据地勘单位判断YDK7+080~+130段隧底应该有软土充填型岩溶存在。

地勘单位于3月下旬粗略进行了补勘,并根据预判,提供以下地勘资料:YDK7+080~+130隧底分布软~流塑状粘土充填型溶洞,其中:YDK7+080~+100段底板以下2~5m范围内断续分布软~流塑状粘土;YDK7+100~+130段底板以下2~5m范围内较为连续地分布有软粘土。溶洞主要分布于K7+100~+130段,其横向宽约12m,超出隧道右边墙外约1.2m,纵向长约23m,深约3~4m。充填物为软塑粘土。其余段(K7+080~+100)为断续分布充填型小溶洞。溶洞分布平、纵面分别如下图1、图2所示:

2 拟定方案

根据地勘资料和参加各方的初步讨论结果,并参考一些工程实例,尤其是贵阳地区和岩溶地区的工程实体案例,提出以下几种隧底溶洞软基处理方案:

2.1方案1:基底支承桩方案。

在仰拱底下设置直径1.25m支承桩进行基底加固,以满足隧道承载力要求,基底支承桩平面布置见图3、基底支承桩横向布置见图4。支护承桩顶与仰拱连接一体,桩底嵌岩。当溶洞充填体为软塑状粘土,采用砼护壁人工挖孔桩。当充填体为流塑状时,则采用钢护筒施作支承桩。

2.2方案2:基底树根桩加固方案。

K7+100~+130段隧道岩溶充填段基底采用φ150mm树根桩加固,桩间距1.2×1.2m,梅花型布置,树根桩平面布置示意见图5、树根桩横向布置示意见图6。桩顶伸入仰拱填充体与其结合一体,桩底支于基岩面,桩边预留注浆孔后期注浆密实。树根桩施工工艺:钻机成孔后置入钢筋笼,采用C30细石子混凝土填实(从下往上灌注、边灌注边提管)。

2.3方案3:仰拱底开孔换填方案。

若溶洞充填物体及涌水情况允许,则可采用隧底开孔、对基底下岩溶充填物彻底清除后换填处理的方案。溶洞段仰拱底分段开孔(1.5m×1.5m方孔,孔间距3m左右),隧底开孔平面布置示意见图7、隧底充填溶洞换填处理纵断面示意见图8。对岩溶充填物分段进行清除并采用C20混凝土换填。对岩壁出水处进行深孔注浆止水。

3 方案比选

以上三种方案各有优劣,具体比选指标如下表:

方案 优点 缺点 工程费用估算

方案一 隧道支承桩方案 开孔少,对已施工的隧底影响较小;岩溶充填体不管为软塑或流塑状,涌水量大小,都可施作。 施工周期较长、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风险大;隧底仰拱须加固,才能使其与桩共同承载。 70万

方案二 基底树根桩加固方案 通过压力注浆,使桩与土体紧密结合。施工作业面小,施工工期短,可采用地质钻机施工。 对已施作仰拱及初支破坏大,须加固仰拱;装间距密,施作过程中受仰拱钢架及二衬钢筋影响大。 70万

方案三 隧底开孔软基换填方案 若充填物为软塑状,可分幅施作换填,处理彻底,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 基底涌水量较大或为流塑状充填物时,人工清底不易施作;人工清底存在较大施工安全风险。 60万

三种方案中,第三种方案经济性最佳,但第一、第三种方案安全隐患较大,第二种方案施工难度较大。我们针对上述拟定方案,又认真组织了一次参建各方的研讨会,在充分考虑了隧道仰拱初支及二衬已施工情况,包括轮廓线、注浆隆起及其处理情况下有可能存在仰拱衬砌破损;溶洞分布的不确定情况,包括溶洞分布边界、充填物性质及物理力学指标、水压、涌水情况等等。综合比较考虑,保安全是第一位,在投资一样的情况,宁愿选择施工相对复杂,也要采用较为安全稳妥的方案,故最终选定第二种处理方案。

4 方案实施

4.1总体设计方案

按照治理底板下隐伏岩溶时与治水并重考虑,治理方案要考虑一次性根治,安全可靠、不留隐患的原则。2012年6月地勘单位进行了一次比较详细的补勘,设计院针对性的采取了以下处理方案:采用了φ300mm机械钻孔桩,桩的纵向间距为3m,桩身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灌注,分别沿左线、停车带、右线轨道下布置;原混凝土底板从表面往下凿除40cm厚,然后采用P10.C35钢筋混凝土重新浇筑;桩浇筑并达到70%强度后,于每根桩附近采用预留的钢花管进行注浆加固止水。

4.2施工方案与步骤

在兼顾仰拱凿除过长造成的安全隐患大和分块过多、施工缝多、不利于防水的情况下,我们分四段进行跳段流水施工:第一段(K7+067-093.6)、第二段(K7+129.2-147)、第三段(K7+093.6-111.4)、第四段(K7+111.4-129.2)。各段施工顺序依次:钻孔桩施工凿除混凝土施工桩质量检查注浆加固及止水施工防水层施工(含基面防水处理)底板钢筋连接及混凝土施工养护地勘孔封堵。

4.2.1钻孔桩施工:施工准备(埋设护筒)铺设工作平台安装钻机并定位钻进成孔清孔并检查成孔质量钢筋加工及安装混凝土浇筑。

4.2.2凿除混凝土施工:待钻孔桩施工完成后凿除该段原仰拱填充面层混凝土,凿除深度满足设计厚度40cm。破除时先用切割机对每次需要破除的区域沿板四周切缝,一次达不到切割和破除深度的就采用切缝-破除-切缝-破除的方式多次作业完成整个破除工作,板块中间部分破除也采用切割机配合作业,减少震动;采用机械(炮机)破除,并采用人工配合手持小型机具配合;尤其是桩头及周边和板的两侧采用人工持小型机具清除,尽量减少对桩头钢筋、混凝土以及拱脚处钢筋的损害。凿除表面应保证平整,并将表面的杂物、积水清理干净,不能影响防水层的施工。桩头混凝土凿毛、清理等同样按此标准执行。

在破除底板的同时或者过程中,在两侧边沟安装φ100(或者φ50)的PVC管或者钢管,两端头设堰封堵、中间在管子接头处进行支撑,用来临时引排上游流水至下游施工区域外。管道具体型号、排水、数量根据施做时现场两侧边沟流水流量确定,并考虑一定的富余量。配置一定数量的抽水机进行坑内抽水、并至少每个施工段落设置一个临时集水井(抽水坑);两侧边沟也各配置一台抽水机用于不能顺利引排和引排能力不够时的应急处理。

4.2.3桩质量检查:每桩采用低应变检查桩的连续性、并及时检测每批混凝土试块强度。

4.2.4注浆加固及止水施工:当凿除混凝土施工完成和孔桩浇筑完成强度达到70%后,于每根桩周边1m范围内钻孔安设一根Ф32、壁厚4mm、长3.5m的钢花管进行注浆加固止水,浆液采用水泥浆,水灰比1:1,水泥标号32.5,注浆压力0.5~1.0Mpa。桩间无渗漏水的桩位周边不需要设置。

4.2.5防水层施工:先进行注浆止水、然后施工基面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然后采用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桩头处理时桩头部位四周凿毛并清理干净,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然后在桩头位置设置橡胶止水带,止水带凹槽内充填密封胶,防水卷材在转角及特殊地方采用密封胶连接。在纵横向施工缝部位采取涂刷水泥基或环氧树脂封闭。

4.2.6底板钢筋连接及混凝土施工:在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对该段进行钢筋绑扎施工,保证每一段的钢筋搭接和混凝土连接,底板钢筋与桩头钢筋焊接牢固,使底板混凝土与钻孔桩形成一个整体。混凝土采用每一段一次浇筑完成,分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第二次浇筑时做好接头处施工缝防水处理,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才能进行下一段混凝土施工。

4.2.7养护施工方案: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及时洒水养护,在初凝以后开始覆盖草席、编制袋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5 结论及体会

施工成功完成后,各项指标合格,满足了溶洞处理效果和基底承载力的要求,本段的渗漏水问题也得到了彻底解决,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

同时,也提醒大家和建议,对于类似工程地质工程,一定要加强施工时隧道基底承载力检测(勘探)和鉴定工作,尽可能的避免后续处理难度和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3] 《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4] 《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篇10

关键词 技术要求 准备工序 安装规范 清洁 保养

中图分类号:TU113.8 文献标识码:A

实木地板安装是地板安装中技术要求最强、难度系数最大、安装费用最高的一项。相较于实木复合地板和强化地板的悬浮式安装或胶粘式安装,实木地板安装不仅需要购买龙骨和夹板,还需要支付更高的安装费。并且实木地板安装对安装技师的水平要求相对较高。

实木地板是天然木材经过烘干后加工成形的地面装饰材料,它具有热胀冷缩的自然属性特点,。所以在安装实木地板时要充分考虑到它的这一特性,确保安装的质量和后期使用的稳定。在安装实木地板前和安装后,安装技师应该严格按照步骤和标准进行安装操作。

1安装工艺

1.1 准备工序和规范

地面整平:用2M靠尺测量,最大弦高5mm;

墨斗弹线:弹成网格状,两线的间距为300mm+3mm;

地面开孔:孔深为50mm-60mm,钉入木楔,木楔要干燥稳固;

踢脚线孔:孔距为500mmmm,钉入木楔,木楔须干燥稳固;

打扫卫生:清除地面的杂物和灰尘后,就可进行实木地板安装了。

1.2 规范的安装工序

铺设PE膜:PE膜要相互叠加到200mm以上,用60mm的宽胶带粘牢和压实墙边上引50mm,洒上防虫粉。铺设PE膜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潮气侵入,以避免免地板的含水量发生变化,产生地板变形;

固定龙骨:用龙骨钉将龙骨固定牢固,龙骨与墙或其它地材均留出间距10mm―15mm。龙骨必须干燥,其含水率不得超过15%;禁止使用水泥堆埋,务必使用螺纹防松地龙专用钉;

龙骨找平:对不平或超高的龙骨须刨平处理,用2m靠尺测量,最大弦高3mm在确定平整和牢固后,才可铺装地板;

铺设夹板:夹板厚度5mm,含水率为7%-12%。每块夹板的面积不超过6001200mm,每块夹板之间留8mm-12mm伸缩缝;

铺设地垫:地垫不能重叠,接缝处用60mm的宽胶带粘牢、压平。墙边处须上引30mm-50mm,如果发现有破损,用胶带将其粘贴;

地板分色:因实木地板取自天然,其颜色和纹理会有差异。因此,在实木地板安装前要整体试铺,将木地板的纹理和颜色合理调整色差,使整体效果更自然。色差和铺装效果须与客户达成共识,调整到客户满意为止,否则不能铺装;

铺装地板:安装时要求墙角四周须留出8-12mm伸缩缝,采用错缝铺装,错缝不能小于300mm,应首先使用包装箱内的短板,如需划线切割长板,切割下的短板不能小于300mm。华东、华南和一些较为潮湿的地区在安装地板时,地板与地板之间的间隙不要太小,以免在梅雨季节地板受潮膨胀变形。

地板打钉:铺设地板须打钉,使用手电钻45斜向钻孔Y打入地板专用钉;能使用皮晖繁榷ぷ酉福馐俏吮苊獾匕逅啥蛞煜臁C靠榈匕宓拇蚨な坎荒苌儆谌牛?

装踢脚线:检查实木地板安装完毕无误后便可安装踢脚线;

打扫卫生:地板安装工序完成后,顺地板方向打扫卫生。

通过以上的安装工序和方法,就能科学的将实木地板安装完成,实现了美观实用以及准确无误的效果。

2后期保养

(1)实木地板铺设完成后,需要养生二十四小时后才能使用,否则将影响实木地板使用效果。实木地板的耐水性较差,不适宜用湿布或水擦拭,以免失去光泽。

(2)定期清扫地板和吸尘,防止沙子和灰尘的堆积而刮擦地板表面。应该在门外放置擦鞋垫,可避免将沙子和灰尘带入室内。清洁实木地板时可用持干的棉拖把擦拭。

(3)在日常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重金属锐器、玻璃瓷片和鞋钉此类坚硬物器划伤地板;不要让地板接触明火或直接在地板上放置大功率电热器。

(4)室外湿度如果大于室内湿度,可以关闭门窗,保持室内较低的湿度。室外湿度如果小于室内湿度,应打开门窗降低室内的湿度。潮湿闷热的天气可以开着空调或电风扇。

(5)房间内湿度不适宜过大,应保持地板干燥光洁,日常清洁使用拧干的棉拖把擦拭即可。遇到顽固污渍,切忌使用酸、碱性清洁剂或汽油等有机溶剂进行擦拭。

(6)为了保持实本地板的美观和延长漆面使用寿命。最好的方法是每年能够上蜡保养两次。而定期给地板上油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长时间保持地板的光泽和亮度。及时为地板上油、上蜡能有效地预防地板干细裂纹。

(7)发生水浸情况时,应该及时用干布吸干,并且让其自然干燥,切勿使用电器烘干或让阳光直接暴晒。

(8)应尽量避免实木地板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这样会因房间内温度的急升骤降引起实木地板漆面的提前老化。

(9)南方天气相对潮湿,地板本身所含有的水分和天然树脂会逐渐流失,长时间以后就会影响到地板的使用寿命。需要定期为地板补充水分和天然树脂,防止地板干裂和接缝的变大。

(10)实木地板因为是木材材料,具有树木本身的吸收水分的特性。实木地板周围环境湿度过大,地板就会因为水分含量过多而膨胀、变形。所以在安装实木地板时应在地板下面放放置防潮产品。

(11)我们生活在有一定污染的环境中,而木地板又极其适应细菌的生存环境,所以木地板的板面应该及时清洁、除菌,以此来保证我们和家人的健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