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战略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生态战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生态战略

篇1

关键词: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相关性 思考

宁夏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差异比较大,适合于发展各种特色经济产品。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宁夏经济,保护和改善宁夏的生态环境,实现宁夏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宁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需要解决和处理的关键问题。只有很好地把握经济和环境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解决和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各种矛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宁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多年来,宁夏人民艰苦奋斗,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缓减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但由于宁夏是全国生态系统最脆弱的省区之一,森林覆盖率只有全国的一半,森林调节气候、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功能较弱。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宁夏又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变暖程度在0.8℃左右,尤其是近10年来全区平均气温已达到了有历史记录的最高阶段。在气温升高的同时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干旱日趋显著。干旱的频繁发生,加剧了荒漠化进程,也给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巨大困难。生态环境整体改观的态势还没有形成,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从根本上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任重道远。

2、水资源日益紧缺,发展节水农业投入较大

宁夏是水资源极缺的地区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也低于西北其他省区。据水文资料统计,近10年来,宁夏黄河来水与正常年份相比减少近30%,灌区遭遇了50年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困难。面对严峻的缺水形势,全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灌溉设施老化失修、田间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滞后、先进的节水措施难以推广等主要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加之近年来宁夏工业用水逐年增加,为加快工业发展,自治区采取农业水权转让的方式,提供工业用水。虽然农业节水潜力大,前景好,但从根本上改变引黄灌区灌溉条件,投资大,任务艰巨。

3、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不足

尽管宁夏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产品、马铃薯、粮食、蔬菜等产业比较优势明显,但因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生产效率和营销管理比较落后,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品种、口味、保鲜、深加工和安全性不足,制约了优势特色产品产业的发挥。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

经过近30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南部山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2008年,宁夏山区8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8元,比上年增加388元,增长17.7%,已基本解决了温饱,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截至2007年底,宁夏全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总数为33.6万人,西海固地区贫穷和落后的面貌依然存在,特别是中部干旱带还有20多万人居住在生态失衡、干旱缺水、偏远分散、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全区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

二、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

1、抓住机遇,发展经济

宁夏必须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创造一切条件,大力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使其他事业同步发展。经济的大发展,使科学、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有了经济保障,也使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也就有可能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才能使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广泛提高。因此,宁夏社会发展的根本是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2、宁夏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要统筹兼顾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环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它有其固有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人类只有引导和顺应其发展变化,才能够从生态环境中不断获取人们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才能够与自然环境和睦相处,和谐生活。由于历史的原因,宁夏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做到时时、事事不忘生态环境保护。宁夏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了,宁夏的经济发展才有了保障,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机遇和挑战并存,西部大开发为宁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政策条件。当然,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也面临许多不利因素。如何抓住历史机遇,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冲突,大力发展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二者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加快宁夏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1、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环境保护的意识

要通过对领导干部和公民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要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牢固树立环境意识,坚决防止那种将环境保护只挂在嘴边,只当作一句口号,而不付诸实施的错误做法。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要狠抓落实,真正做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合力,共同改善和恢复宁夏美好的生态环境。

2、加大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增大国家财政和地方政府对宁夏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动员各方的力量,通过引进外资、发行国债、发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采用投资补贴、减免税收、财政贴息等政策,积极引导民间闲散资金、企业和个人投资,实现宁夏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资的多元化。

3、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

森林、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的重要作用,对宁夏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植树造林、种草种树工程,全民动员,开展植树造林,植树种草。进一步加强林地和草地管理,开展荒漠、沙漠土地的综合治理,逐步实现沙漠绿洲化,使宁夏人均绿地面积有大幅度的提高,以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的步伐。

4、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

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是宁夏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宁夏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有着发展生态经济的巨大优势和潜力。通过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能够使宁夏的经济、环境统筹兼顾,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能够把生态资源的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正回馈,使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宁夏的经济发展必须打破常规,决不能重走以生态环境恶化作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发展”的老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使宁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生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注重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循环利用,其基本概念是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该模式是建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在人类的环境和资源意识非常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极大地发展社会经济,实现资源的经济、节约利用。环境优先,尽可能地保护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实现工业发展和农业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实现生物物质链的循环利用,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实现资源利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友好发展,为人类生存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前的能源结构、资源结构、环境状态已不能支撑现有的发展模式,特别重要的是随着煤、石油等能源的耗竭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如果没有基于科技进步的大力开发,能源和资源将难以支撑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不久的将来,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定走到尽头,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道路。基于碳氢化合物的经济将逐渐转变为基于碳水化合物的经济,逐步地将工业革命世纪转变为生物技术世纪。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要依靠生物技术才能将来源于太阳能的可再生资源―碳水化合物转变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这种能源结构和资源结构的转变将直接关系到宁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宁夏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决定了宁夏的经济发展必须走生态的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5、进一步加强生态产业经济的发展

在宁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及资源特点,使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产业市场的调节作用,大力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真正实现宁夏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宁夏生态环境的现状决定了宁夏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只有充分认识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预见性地提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策略并着力实施,才能使宁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为08校级课题《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研究》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 胡仪元.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模式选择――生态学的视角[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篇2

一、生态环境规划是新农村战略规划的重要内涵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民收入较低,农村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将改变中国农村,也将改变中国未来。

搞好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是前提。在规划中,一定要编制好新农村环境规划,探索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注重生态农业及一些传统上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的运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村环境污染。正如世界观察者研究所所长华思特・布朗先生所说“至今为止走过的所有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中国非得开拓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中国若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楷模,为人仰慕效法,中国若失败了,所有的人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我们必须创新发展模式,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规划,这不仅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可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矛盾冲突,从而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从矛盾转向和谐。

二、生态环境规划与农民的自由限度

正确认识环境规划的科学性,把握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自由度定位,是搞好农村战略规划,建设好新农村的基础。新农村战略规划要注重生态规划的现实性、农民的接受程度及积极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看趋势、看进步、看活力、看公平性、看和谐度、看满意度。

合理定位环境规划,这既是一个基于系统角度对农村规划的系统功能进行调整优化的过程,更是调动农民自主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取决于农民的参与度和愿望以及用什么样的制度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要创新体制和立法,通过法律保障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防止人为因素过渡干扰使目标明显脱离实际,使规划制定与规划实施脱节而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冲突。目前在如何规划管理中有多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新农村规划是农村自己的战略行为,是生存中的选择,农村规划系统功能的形成是各个乡村独立进行战略规划的自发结果,而不是系统设计的结果,这种观点强调规划中农村发展的自生秩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农村建设的有效规划和实施,有赖于政府设置和管理,这种观点强化管制。从理论上说,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别是环境规划的自生秩序和管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现阶段我国新农村规划中生态环境规划应采取自生秩序,政府引导、分层管理、制度监督、政策扶持、资助介入、生态补偿等手段共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为农民制定好的政策,尽快建立资助、补偿机制,推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存的多种发展模式,让农民有多种参与生态保护工程的选择机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政府通过生态补偿,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特别是一些涉及农科研究单位,深入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先进的管理方式,投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用投资的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形成。第二,强调新农村环境规划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不排斥古典民俗、民风,不在新与旧生态之间形成强制性区隔,形成僵化的区域等级和强制规划措施,不能因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向农民施加负担。要剖析不同地方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多推广增加效率的低技术解决办法,诸如生态农业以及一些传统上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例如:中国南方地区在水稻田中养鱼,在茶园内养鸡放羊,可循环利用排泄物为肥料,并通过它们对害虫和杂草进行控制以减少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黄土高原可推广日光温室能―沼气池―猪圈―厕所―庭院经济“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半干旱地区搞好厕所―暖圈―沼气池“三配套”的田园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只有把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农民生存质量、减轻农民负担联系起来,减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尊重群众的创造,才能让农民创新能力、自生秩序与政府指导、调控、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融合到一个统一的发展框架中,把外力推动和内在的积极性有机结合;才能有助于整个规划系统生态保护功能低成本形成和农民的拥护;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迅速形成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模式多样化局面,形成生态多样化的农村生态系统。

三、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国家为主体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环境保护的基本格局。目前面对资源紧缺、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仅仅依靠政府环保部门的孤军奋战,是很难改变目前环境状况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快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执行机制,才能解决发展、污染、资源竞争所引发的许多社会冲突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不断延伸的过程,更是一个相对的,具有层次涵义的概念。在构建一个科学生态保护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国家要加强引导和调控,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经济、资源总量与环境容量,制订不同区域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生态环境投资体制,支持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与发展双赢利。这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另一方面,要关注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政府应给予农民更多乡村环境规划支持、协调与指导,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新技术开发、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政策性激励机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环境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评价体系。政府在评价时要看当地农村起点、进步、绿色走向,看发展的合理性,看生态和谐性,以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主创新。在强调农民自生秩序同时,协调经济发展、农村繁荣和生态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鼓励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条件和地域环境,在规划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定位,

科学合理地确定目标,在同层次,同类型村落中体现特色,提升水平,从而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分工合作、互为补充、农民受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只有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才能保持国民生态公平,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体系,生态危机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为突破口带动解决“三农”问题。

四、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规,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自我发展的关系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在一些地方不断加重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且越来越突出。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农业生态污染有法可依,克服以罚代法现象发生,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减少社会冲突是当务之急。只有法律、法规健全,制度完善,政策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摆脱政府一家包揽的困难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政府应是生态的代言人,环境的代言人。保护生态环境,一方面,农民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力,承担相应责任,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资源开发时,应完善保护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管理体系,调动保护主体的积极性,以实现保护管理与农民自我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任务就是逐步转换管理方式,搞好宏观调控,引入市场手段,不断扩大农民的自,使农村建设在遵循国家法律规范、接受政府的宏观管理的同时,拥有根据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条件,制定自己的发展规模、结构、目标等事项的权力。农民只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有合理的机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束缚,主动寻找发展机会,寻找市场,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有效开发利用资源.将自己的发展置于生态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的绿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低成本地从源头减少发展农村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

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正确处理国外与国内发展关系

如何使我们的乡村变得生存质量优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良好,人们安居乐业,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步较早,在建立生态乡村的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可借鉴。如美国、德国、瑞典、日本等许多国家乡村规划比较完善,独具特色,生态和谐,绚丽多彩,具有多样性。但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必须植根于自己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传统,必须以本国国情和民族特征为基础,对外来的经验模式进行精心鉴别、选择和改造,使其与本土民俗文化、生活方式的优良因素相融合,形成既有时代特点,又立足于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我国财政性生态环境保护经费不足,穷国办大事的状况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三农”问题相当严峻,农民分担生态保护成本也是非常有限。因此,不能高估发展的客观条件追求过快的建设速度,过高的发展定位,不符合现实的理想化发展与保护模式。每个乡村都要客观地判断自身的基础条件、地域优势以及经济状况,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规划,理性地控制村落的建设规模和发展目标,保证农村、农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篇3

随着我国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经济发展压力巨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剧扩张不仅使得城市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农村生态环境也遭到极大破坏,极不利于农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情况来看,工农业污染严重,导致农村人口的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因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正确。采用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经济的生态化、高效化发展,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道路。

 

1 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人口的当前生活质量,还将决定其未来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农村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就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情况来看,不仅耕地面积减少,且资源问题日益严重,生活生产污染加剧。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改变传统的粗放式、污染式发展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的污染形式,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还能逐渐走出一条可持续化发展道路,极大改善农村人口的物质生活和生存环境[1-2]。

2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

 

2.1 耕地面积下降,能源水源不足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首先表现在耕地面积下降和能源、水源的不足。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均耕地面积原本较小,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急剧扩张和农村建筑占用耕地现象频发,使得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北方农村的水资源严重缺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巨大需求。这就导致农村的农业生产受阻,经济发展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高[3-4]。

 

2.2 生活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

 

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废弃物大量增加。由于国家和政府在相关问题上的重视程度不够,且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不足,导致无论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还是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电子废弃品、电池等均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到环境当中。土壤和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农业生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2.3 工农业生产加剧生态环境污染

 

为降低生产投入成本,避免对城市造成环境污染,化工业企业往往将企业建在农村地区,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三废”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和废水污染不仅造成粮食减产,一些耕地甚至无法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不科学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同样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化肥、农药等药物的使用不仅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还造成对农村土壤和水质、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

 

3 改进生态环境基础上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3.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生态环保意识

 

为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应首先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加大对农村人口的农村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当前农业生产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并使其认识到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消除传统落后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人们过分关注眼前利益,消除乱砍乱伐和盲目发展行为。同时,加强学校教育,从小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3.2 强化立法监督,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

 

强化立法监督,一方面落实生育政策,避免人口数量激增造成人均耕地数量的持续减少;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在强化普法力度的同时,对于恶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行为严厉监管和打击。如明确工业生产中废弃物处理细则,避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

 

3.3 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建设

 

由各级政府牵头,加大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并通过宽松的政策制度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同时,通过政策手段,推动环境产业的发展。如一方面让企业享有环境治理收益权,并享有环境治理的资源再利用权,以有效激发企业的环境治理热情,并极大推动环境产业的发展。此外,通过生态农业试点县和村的建设,发挥其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让更多的县和村的农村人口投身到生态农业建设当中。

 

3.4 加大科研力度,开发绿色农业与生态旅游

 

当前农村对于生态农业的认识水平仍较低,其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上缺乏明确方向和技术指导,为此,政府应通过资金投入以加大科研力度,有效推动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在加强生态农业应用型技术研究的同时,加大其在农村的推广力度,使广大农民能够认识并懂得如何利用先进技术从事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生产。此外,不断优化农村环境,抓住当前的生态旅游热点,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既显著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能扩大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范围。

 

4 结语

 

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是当前和未来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政府在不断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的同时,强化立法监督,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此外,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开发绿色农业与生态旅游,并有效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建设。激发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热情和积极性,引领农民走上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道路[5]。

篇4

关键词:生态效率;战略生态管理;业绩指标

一、企业战略生态管理的特点

战略管理是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企业全局的、长远的、重大的问题所进行的规划和管理。战略生态管理的实质就是企业要与利益相关者群体和外部环境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

与传统的战略管理相比,生态战略管理的特点如下:

战略生态的目标既要考虑自身利益,也要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战略生态不仅是传统意义上在本行业内部的风险共担,旨在寻求生态协同,有利于减少整体内耗和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战略生态建设与投资范围已超越“企业是独立、自治的实体”,它包括对核心生态系统和整个生态系统两方面的投资。为此,企业在建立核心能力,培育核心生态圈的同时,还必须瞄准广阔的机会环境,争取领导建立最有利的战略生态系统,占优势的新的生态系统可能是由延伸到几个不同行业的组织网络所构成,与相似的网络竞争,并扩展到其他行业。

战略生态超越了在定义明确的产业中竞争的传统战略思维,强调技术、产业边界发展与战略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强调生态进化和生态演替,建立与技术、环境的长期适应性。

战略生态管理理念要求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着眼于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大系统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要求企业的发展应基于自然和社会的承载力,维护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一种环境合理、经济合算、行为合拍、系统和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战略生态管理下的业绩评价

对于企业的业绩评价,过去大多集中在企业的财务业绩评价,以企业的利润为核心,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使股东利润最大化。在这种指导思想的作用下,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无节制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在生态战略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企业的行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衡量企业业绩的角度发生了转变。在考察企业的业绩方面,已经不再把企业经济绩效作为单一的衡量指标,把企业的生产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纳入到了衡量指标之中,并更倾向于研究生态因素。

环境业绩指标(EPIs)可被用来衡量企业资源耗费的效率与效果。也就是说,环境业绩指标是用来评价企业的环境业绩的。环境业绩指标是生态效率指标的重要基础之一,它通过衡量企业资源耗费的效率与效果,以反映企业环境成本投入的环境产出。

从目前国家与社会对企业业绩的考核看,企业存在环境、经济两类指标体系,生态战略管理结合了企业的经济业绩和环境业绩两方面指标,把对于企业的经济业绩和环境业绩的衡量指标综合起来,作为考察企业业绩的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指标体系。可以说,对于把企业的生产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纳入到了衡量指标之中,正是生态战略管理方式对于企业业绩评价的核心所在。

三、引入生态效率评价指标的战略生态管理

(一)引入生态效率指标研究的意义

从目前国家与社会对企业业绩的考核看,企业存在环境、经济两类指标体系,并且偏重于对经济指标的考核,而对环境业绩的考核有所偏弱。同时,即便是现在的环境指标体系,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与经济事项脱钩,只是单纯地揭示和反映环境领域的内容。这容易导致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忽视治理的经济效益,不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生态战略管理理念所强调的核心在生态效率指标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把生态效率评价指标引入到生态战略管理中,使得对于企业的生态战略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生态效率即将成为一种革新和发展的巨大驱动力,一种帮助其实现环境业绩与经济业绩双赢的工具。在生态战略管理涉及的环境业绩指标评价体系是评价环境成本投入效果的关键标志;而生态效率指标又在环境业绩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处于业绩计量考核的重要评判地位。

(二)生态效率的内涵及重要性

199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WBCSD)最先从企业的角度对生态效率的概念做了界定:生态效率通过提供能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竞争力的商品与服务,同时使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和资源强度逐渐降低到与生态承载力一致的水平。

Paul(2005)认为,生态效率作为一种企业行为,它的变化会在企业管理系统发生变化或者增加减少污染和资源使用的投资才能实现。而促使企业追求生态效率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驱动力:减少资源的使用、废物排放和减少污染都可以节约各种成本;企业主动作出改变可以降低未来竞争风险,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新的绿色产品会吸引消费者购买以及一个积极的环保形象可以提高企业声望。

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指标结合后的生态效率指标可以预测环境问题及其对未来财务业绩的影响,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就一个拥有平均水平以上环境业绩的企业而言,意味着该企业极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更持久的利润。较低的未来投资和更高的利润是提高企业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可持续影响未来的现金流量,从而对股东投资价值产生积极的影响。

生态效率与企业的财务价值估价相关联,具体影响是: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毛利;降低企业对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追加投资;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鉴于上述影响,企业通过更多自由现金流量的获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价值。同时,环境效率也会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因为更多的自由现金流量可以用于股利分配,这显然是企业吸引投资者的一个标志。

(三)生态效率对于企业的业绩评价方法――生态效率指标

生态效率指标是环境业绩变量与财务业绩变量的比率。它的基本内容是由两个独立的指标构成:生态效率指标=环境业绩指标/财务业绩指标,如上式所示,该指标计量单位价值的环境影响,如每单位销售额或每单位增加值的污染物排放或资源消耗量。这与计算每单位GDP的能源强度类似。在这里,环境效率变成了每单位产出或每单位GDP的环境强度(或影响)。一般来说,所有致力于环境业绩指标研究的国际组织,都使用类似的方法或计算类似的一套指标。能源、物质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与财务变量之比是最常用的。将财务变量作为分母的做法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并通过其比率值反映单位经济投入的环境效果。目前,已有的生态效率指标具体包应负担的二氧化碳排出量(t/元);产品、服务的生产量(t/t)。

近年来,有一些学者致力于把企业的生态效率指标量化分析,更有利于对企业的生态效率定量评价。目前有一种方法主要是采用借助于企业的生态足迹而计算生态效率。以面就研究这种方法对于企业业绩的评价。

生态足迹可以用来衡量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占有、使用情况。生态效率这一概念用来衡量一个企业或国家(地区)在创造一定的价值时所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

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其博士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紧扣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涉及系统性、公平性和发展的一个综合指标。生态足迹的思想恰好与企业的生态战略管理不谋而合,战略生态管理的实质就是企业要与利益相关者群体和外部环境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核心都是强调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企业来讲就是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生态效率的计算模型:

企业的生态效率定义为占用单位生态足迹所创造的产值,计算公式为:

EE=B/EF

式中,EE――企业的生态效率;B――企业的年产值;EF――企业的生态足迹。

由于6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产力是不同的,为了将不同类型的生产性土地汇总为区域的生态生产力,须将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生态生产能力转化为统一的生态生产性面积,为此需对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乘以一个均衡因子。

以长沙市某企业为例,基于生态效率的企业业绩评价。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公司主营精密设备和精密模具的开发、生产及销售。公司现有员工总数为300人左右,年产值11780万元。

根据模型,将各个账户的生态足迹汇总,求出企业总的生态足迹,并计算出企业的生态效率。计算结果见表1。该企业年产值11780万元,所以企业的生态效率为:117800000/230.66=510708元/hm2。

结果分析:由计算结果可知,能源足迹占总足迹的比重最高,其次为原料和水的足迹,这3种成分的足迹之和占总生态足迹的93.5%。该企业的生态效率为510708元/hm2,由于没有其他企业生态效率计算的资料,无法在企业间进行比较。但和全球平均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效率比较,该企业的生态效率远远高于各国家及地区的平均水平。

因此,在制订企业的战略生态管理模式时,应该考虑降低该企业的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效率的措施主要应针对能源、水和原材料制定。改善能源结构,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原材料,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建设生态工业的目标。

战略生态管理克服了传统战略管理在企业业绩评价上的缺陷,而把生态效率作为企业业绩的量化衡量方法,把生态效率率作为企业制订战略生态管理模式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于企业制订有效的战略生态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作用。

生态效率指标是实现财务业绩和环境业绩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生态效率评价是企业进行生态战略管理的重要方法。生态效率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指导性意义,而可持续发展也是企业的生态战略管理的最核心的目标,乃至整个社会的目标。生态足迹具有内涵刻、表述形象和计算简单的特点,从以上实证分析可知,研究企业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能够定量揭示企业的生态需求及其主要构成、影响要素,为降低企业生态足迹,提高企业生态效率,创建生态企业提供科学的定量指标和方法。

由于本身结合了财务业绩和环境业绩两方面指标,比起传统意义上的业绩评价,生态效率评价有利于使企业业绩评价更加全面、合理,因而更加具有优越性。尽管生态效率在量化指标体系上并不是很完善,但通过目前的方法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个对于企业朝着生态企业发展的有效参考,随着研究的深入,更为系统而完善的评价企业方法将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高前善.生态效率――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J].经济论坛,2006(7).

2、朱环,郑广宏,乔俊莲等.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应用中热点问题及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06(1).

4、柴一新,郭林,祝宁.浅谈生态足迹在中国的研究进展情况[J].中国科技信息,2005(1).

5、高成康,王少平,陆雍森等.生态足迹的修正及其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4).

6、李明月.生态足迹分析模型假设条件的缺陷浅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

篇5

[关键词] 战略生态 成长战略 战略模式

一、引言

21世纪企业的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的非合作竞争,全球战略联盟的兴起,标志着合作竞争时代的来临,正如美国麦肯锡公司咨询专家乔尔・厄恩斯特在《协作型竞争》一书中所说的:“驱动公司与同待业其他公司竞争的传统力量,已不可能确保赢家在这场达尔文式游戏中拥有最低传统成本、最佳产品或服务。未来的跨国战略将日益以协作而非单纯竞争为依据。”出于优势资源互补、降低成本、分摊风险、规模经济等战略角度的考虑,越来越多的企业与相关的各方不是简单的竞争或合作,而是既竞争又合作,谋求系统的共同进化。这种合作竞争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单个企业为依托的战略思想,而代之以企业生态系统为依托。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生存和成长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产品品种少、服务范围窄等问题,而且企业往往成长后劲不足,寿命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外部环境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外部环境变化仅能解释中小企业群整体的进退,而群体中个体成长的多极化表现,就只能以成长战略的科学与否来评价。目前,对于企业成长战略的研究,大多数的模式是基于对企业外部环境、企业自身力量二者分析下的选择,这可以说是一种“大企业式”的正式的战略模式。中小企业缺乏完备的战略分析能力和分析工具,在实际情况中,战略的选择往往是依靠直觉;而且中小企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大,战略的形成也表现出很强的环境依赖,在目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其战略更多地是表现为非正式性和多变性。因此,现有的战略分析和选择模式对中小企业而言不适用,致使很多中小企业陷入“没有战略不行,有了战略也没用”的困惑,如何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的成长战略,是中小企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战略生态理论强调系统的和谐共生,这个系统不仅为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成长提供了空间,系统中的成员不断地根据系统的变化和系统中成员关系的变化调整自身的定位,通过共享资源实现共同成长。这不仅为中小企业战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符合中小企业成长的实际。基于此,本文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战略进行了再思考,并提出了适应中小企业特征的成长战略模式。

二、战略生态的的概念及其特征

传统组织理论往往局限于单个企业,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及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理论界提出了基于单个企业的传统组织理论向生态系统理论的转变,战略生态研究的假设前提就是以战略生态系统作为组织边界。

企业就象自然界中的生物一样存在于一个非常完整的生态系统之中,由企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和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即(企业)战略生态系统。战略生态系统所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宏观因素,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自然环境等;也包括企业的一系列微观关系,如股东、消费者、供应商、竞争对手、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战略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它的元素是企业的战略,主要研究战略生态的结构、同态、稳定与平衡以及战略生态的互动关系和在企业战略规划实施中战略生态的有效嵌入等问题,采用生态流、生态位、生态幅等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因此,战略生态是一种网络形式,由各种相关的元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基于战略生态的思维逻辑和传统的战略理论也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战略理论是基于特定组织而言的,即以单个企业为基础,其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其战略思想是强调自身的生存和成长,通过竞争来淘汰对手、争夺资源;而战略生态的研究是基于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强调各种组织间的和谐共生,系统中的企业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增加投入来更好地利用共生关系获得自身的成长。战略生态和传统的战略理论在研究对象、战略焦点等维度上的区别如上表所示。

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战略生态系统中的个体研究是关于其在系统中“地位”的研究,地位高的企业,其获取资源和整合资源的能力都强,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就多。个体的成长就表现为在战略生态中地位的提升和资源协调能力的增强。因此,个体在系统中的正确定位和如何取得有利位势就成为企业成长战略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同时,战略生态还强调系统内企业的和谐共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自身资源的约束,更与系统内的其它成员密切相关;企业的成长不只是体现为“规模经济”,更多地表现为个体在系统中地位的提升;而个体的成长及系统成员之间的合作竞争也促进了战略生态系统从无序向有序,再从有序到无序的进化过程。战略生态系统的构建,不仅使大企业突破了“成长上限”,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成长,也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了空间。中小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和系统中其它成员相互间的优势资源、稀缺资源的共享解决其成长所面临的资源瓶颈;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其“行为灵活、行动迅速”的优势,以“柔性、快速、差异化”作为其战略的特色,及时把握成长机会。

战略生态的观点运用于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研究,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又符合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实际:

1.原有的战略环境分析太过宽泛,中小企业缺乏战略分析的工具和信息获取能力,因而这种分析往往是流于形式,战略生态可以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其在系统中的定位,进而根据自身定位观察与其它成员的关系,发现成长机会,为战略的制定提供现实的帮助。

2.中小企业自身力量薄弱,对环境的依赖性强,企业网络资源的获取对其成长的影响也比较大。但战略网络的建立和维护需要投资,这种投资是兼具收益及风险的,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构建战略网络也是中小企业成长中所面临的切实问题。战略生态系统的分析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依据其特定的目标和在系统中的定位来确定所需资源,构建战略网络,从而使企业的网络资源更好地转化为社会资本。

3.“直觉式”的战略可以使中小企业及时地获取成长机会,也是中小企业灵活性的体现,但完全依靠直觉也具有很大的战略风险,这又是中小企业战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战略生态系统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战略决策的信息来源,降低战略的风险。

三、中小企业成长战略模式改进

传统的战略分析包括数据收集与分析、战略制定、评价、选择和实施等按顺序进行的步骤。这种战略模式可以理解为战略计划,侧重于战略的分析、制定和形成程序。

这是一种有意识的、预期的战略,它以及时而充足的信息为依据,立足于竞争优势的长期保持,在制定过程中使用波特的五力模型、价值链、SWOT分析、STEP等各种战略制定工具,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资源和能力,并表现出自然的风险回避,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大企业”式的战略制定模式。这种战略模式应用于中小企业存在以下缺陷:

1.忽视了企业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战略的影响。这种模式虽然重视对环境变化的分析,但往往重视环境风险的分析而忽视了由于环境变化的不可预见性所导致的战略变化,不利于中小企业分析和利用内外部相关主体关系的变化;并且由于这种自然的风险回避,使企业不愿意考虑创造性的思维和战略的变革,降低了战略的柔性。

2.战略生态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其中的各个成员及成员之间的关系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其重要特征,而传统战略模式的线性方式必然不适用于这个系统,中小企业的成长战略应该是一种动态非线性的战略。

3.传统的战略模式是一种清晰的计划,但从实际情形看,中小企业的战略更多地表现为渐进的、非正式的战略,其战略的制定基本上是一种直觉的过程,并表现出很强的“企业家学派”的特点。如果要推行正式的战略计划,必将改变中小企业既有的战略思维,改变管理和领导风格,这不仅仅会带来战略实施上的困难,同时也不利于中小企业捕捉和把握对企业成长至关重要而又稍纵即逝的机会。

因此,本文认为,中小企业要构造对其成长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战略,必须改变传统的战略模式,将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与控制有效地整合起来,在对机会的把握中逐渐形成战略,在战略的实施中又根据战略生态系统中关系的变化不断进行战略变革,形成一种动态、柔性的战略模式,即图2所示的基于并行过程的中小企业成长战略模式。

这种并行的战略模式用以指导中小企业的成长,具有以下特点:

(1)该模式以战略思考作为中小企业成长战略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战略思考即是把战略制定和选择过程看作是创造性的、动态的、反应性的并且经常表现为直觉过程的战略观点,侧重于鼓励性的直觉、创新和创造性的思维。这是和中小企业战略形成的实际相符合的,J.Terence Zinger等人的研究也认为,战略思考对于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战略思考过程提供了企业业绩评价的一系列指导原则;二是战略思考使中小企业能够正确评价其自身的长处和短处;三是战略思考描绘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需求计划。

(2)该模式体现了一种新的战略思维。这种模式不是严格地遵循传统的战略思维模式:先形成战略,然后实施。相反,它可能是在对机会的把握中逐渐形成战略,而战略又在实施中根据战略生态系统的变化不断转换,重新形成新的战略。在这种模式下,战略方案的重点将是如何在快速变化而复杂的战略生态中有效地把握和利用机会。

(3)充分体现了中小企业战略“快速”的特长。该模式减少了机会识别与机会利用之间的时间差,有利于企业抓住和利用稍纵即逝的机会。

(4)有利于降低战略风险。传统的战略模式要求在早期阶段就对成本、人员与时间等进行投资,但由于中小企业实力较弱,无力一次性地进行大规模投资,而且沉淀成本的过早形成增大了企业的风险;而现有的模式可以持续地评价战略生态系统,掌握机会并动态地调整资源配置,从而能够很好地规避风险。

(5)提高了战略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该模式下的战略可以根据战略生态系统的变化连续地调整战略,体现出战略形成与实施的一体化,并以战略变革作为企业成长的手段,实施战略变革的模糊化和前后一贯化,从而提高了战略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阳:竞争博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李维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蓝海林谢洪明:企业战略的抽象群及其演化引论[J].管理工程学报,2003

[4]林健李焕荣:战略网络与企业绩效[J].企业经济,2001

[5]Freeman E.Srt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MA,1984

[6]Gulati,R.,Nohrea,N.Zaheer.A.Strategic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

篇6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因林而生的资源型城市,随着可采资源的锐减,经济也滑入了低谷。因此,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加速推进经济转型是实现伊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旨在研究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战略定位和目标,以寻求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战略定位;发展目标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因林而生的资源型城市,随着可采资源的锐减,经济也滑入了低谷。因此,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加速推进经济转型是实现伊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森林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林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伊春市旅游发展的重心所在,发挥着主导作用。

1 发展战略定位

伊春市未来旅游发展可分成三个阶段:产业提升发展阶段、产业优化突破阶段以及产业成熟持续发展阶段。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指导全市旅游业发展是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根本问题。

1.1政府主导战略

政府主导战略,是从旅游业自身特点出发,在以市场为主导配置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业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大众参与”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争取旅游业的更大发展。

首先,伊春市要树立并强化大旅游意识。旅游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它关系到食、住、行、游、购、娱、康、教等各个方面,是全社会的事,需要依靠社会大环境来支撑旅游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尽快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观念,主要是市场观念,需求观念,创新观念和效益观念。

其次,要明确21世纪旅游业在伊春市国民经济中的大产业地位。从伊春市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高度来认识旅游作为一个先导产业的重要性。旅游业能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充分利用旅游业所具有的关联辐射功能,调整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形成合理的发展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全面认识旅游业在促进伊春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方面的独特作用。把森林生态旅游业作为伊春市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让世界了解伊春市, 使伊春市走向世界。

再次,营造伊春市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旅游新形象。从全国人民心目中提升为中国北方一个充满神奇、多姿多彩、个性鲜明的特色旅游目的地――中国林都,使“中国林都――21世纪的森林生态度假旅游胜地”、“小兴安岭伊春――中国最大森林公园”名扬海内外。

1.2经济新增长点战略

国务院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提出和政策化,为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旅游业的发展完全符合选择和确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原则,因此,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是伊春市旅游发展战略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将伊春市旅游业从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成为伊春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1.3精品战略

在上规模的同时上水平。伊春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要通过上水平实现上规模,大幅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旅游发展质量和旅游服务质量构成精品战略的总体框架,价格战略、品牌战略与人才战略是精品的自然延伸,是竞争深化的需要。伊春市应积极参与创建“旅游强县(市)”工程,争取大部分县(市)、区尽快进入其行列。

1.4森林生态旅游大发展战略

伊春市旅游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还需要“营销”、“大环境”两大要素的同步发展。旅游业是一个“环境产业”,它能够全面优化一个地区的人居环境、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但同时对自然环境、交通环境、治安环境、卫生环境和经济环境也存在很大的依赖性,伊春市政府在推动伊春旅游业的发展中重要的不仅要抓项目建设,而且更要抓好大环境营造,特别是旅游者的消费环境、外来企业的投资环境、旅游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旅游管理的行政环境。政府创造了好的大环境,企业就会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方面担负起主角,以资金开发项目,以管理盘活项目,以设施提供服务。

简言之,伊春市要把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全面加快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培育森林生态旅游支柱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发展速度,在短时间内,确立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

2 发展目标

2.1发展总体目标

力争在规划中后期将伊春市建设成为以森林生态为依托、以观光道为骨架、以四大旅游集合区为支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服务一流、环境优美的旅游热点地区,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2阶段性发展目标与产业定位

近、中期(2006年――2015年)重点建设全面开发阶段。发展目标与产业定位:编制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规划;改善市域内外公路交通;完善旅游的政策法规;培训旅游骨干人才;一级目标市场产品定位;加强生态保护;创新产品,打造拳头产品;开发重点旅游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预计在2015年,全市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600万人次,年均增长7.4%;实现旅游直接收入80亿元,年均增长26%。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40亿元,年均增长26%。

远期(2016年――2020年)完善提高阶段。发展目标与产业定位:完成全部可开发项目的产品企划;推出旅游新产品,延长原有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丰富产品功能,增强和保持旅游产品吸引力;拓宽拳头产品的产品线的宽度和深度;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市内重点旅游景区和线路在全国形成一定的知名度。预计在2020年实现年接待旅游者1000万人,旅游收入100亿元。

3 综述

本文主要概括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伊春市未来旅游发展可分成三个阶段:产业提升发展阶段、产业优化突破阶段以及产业成熟持续发展阶段。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指导全市旅游业发展是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根本问题。首先,从四个方面,对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战略进行定位:政府主导战略、经济新增长点战略、精品战略、森林生态旅游大发展战略。伊春市要突出森林生态旅游业的战略地位,全面加快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确立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其次,从两个方面,确立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力争在规划中后期将伊春市建设成为以森林生态为依托、以观光道为骨架、以四大旅游集合区为支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服务一流、环境优美的旅游热点地区,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伊春政府网.http:///.

篇7

关键词:企业商业模式;趋势;商业生态系统

一、商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最早把经济看作是生态系统的是罗斯查尔德,他形容经济生态系统为“资本主义经济最好被看作一个真实的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是美国战略专家詹姆斯・弗・穆尔(JamesF.Moore)于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竞争的新生态学”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新观念,他指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是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投资商、政府等以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为中心组成的群体。这种经济联合体具有特定的经济功能,生产出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赵湘莲等学者这样描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表现形态:“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商业系统。但它与一般商业系统不同的是,它具有生态系统的特点。系统中成员之间构成了价值链,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处在价值链的一个环节两端的单位是共生关系,多个共生关系形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网。链网式集成形成了系统存在的基础。物质、能量和信息等通过价值网在联合体成员间流动和循环。每个成员仅是价值网中的一个结点,执行着某一功能,某一结点的缺失将对整个系统造成或大或小的破坏,成员之间的协同进化会使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一样,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最终都要与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共命运。但它与生态系统又有所不同的是,商业生态系统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有未来目标和构想的人工系统。系统中的成员必须分析在这种构想中希望扮演什么角色?希望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和控制达到一种什么程度?他们在价值网各节点之间不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是价值或利益交换的关系,并在共同的前景下对自身及系统进行精心管理。

因此,商业生态系统除了具有一般商业系统和企业所具有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特征外,还体现为结构复杂、关系复杂和行为复杂,具有自组织的特性,是典型的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

二、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商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网络,不仅具有企业网络的一般特征,同时它还具有以下必然遵循的自然生态现象几个核心的特征:

第一,存在就是目的。生存与生命的繁衍,是物种在生态环境中基本的行为动力。物种从环境中去的资源,纯粹是为了延续本身与族群的生命,并非意图对其他物种有任何贡献。在生态说的概念下,“生存”本身即是商业模式存在的目的。企业在社会中挣扎求生的情形,就像物种在生态环境中求取生存的情况一样,我们注意的焦点在于企业商业模式如何从环境中取得资源,以持续本身的生存。至于商业模式的存在到底对社会有什么功用、对消费者有何意义、对社会福利或资源分配有何改善,都是商业模式在存在的前提下进一步关心的重点。

第二,物竞天择。物种在面对其生存环境时,是非常渺小与无助的。在生物演进史中,没有任何一种物种曾经改变过生存环境。因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态学的基本理念。这种宿命观,和传统的策略者抱着“人定胜天”的哲学观,和信服“自己的命运操在自己手中”的主流思想,有极大的不同。换言之,生态说基本思考的问题是:“商业模式如何由环境中取得生存所需的各种资源,”来适应当前的环境,而非商业模式对环境有何贡献或影响。同时,在商业模式被环境支配的被动性立场下,我们应理解,商业模式生存是配合环境进化而非进步的结果,重点应在于“适合”而非“完美”。

第三,长时间,宽视野。传统的策略逻辑以个别商业模式为分析单位,不论是商业模式本身的条件能力,或未来的发展策略,均以单一商业模式为分析对象。然而,族群生态学是研究物种族群如何适应环境的一门科学。从生态的观点思考,当环境条件产生变化时,不能适应新环境而条件相似的组织族群,即使其中个体的行为各有差异,而呈现出不同强弱的生存能力。但就长期而言,整个族群被天择淘汰,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换言之,生态说的策略逻辑是适用于整个族群的,个体是无法对抗这个趋势的。当然,它亦必须亦较长时间幅度来观察,才能验证逻辑的正确性。

生态观点既然不以个别组织为分析对象,它的议题就常常围绕在大结构上,去推论企业与其他各类相关利益组织或竞争组织之间的关系,或考察如何还有一些关系的安排,以及对法令政策、人力结构等环境因素所做的调整,以求取族群的生存,是一个典型的宽视野的巨观思考。

三、商业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战略类型与策略

(一)战略类型

1、核心型战略。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充当商业生态系统调控者的角色,通过影响这个系统的特定行为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网络核心战略是指在改善生态系统的总体健康情况,并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使本企业取得可持续的绩效的一种运营战略。其特征是注重外部资源的管理,努力构建外部的网络结构,积极维持整个网络的健康并从中受益。

2、支配主宰型战略和坐收其利型战略。坐收其利型战略是一种不连贯的战略,采取该战略的企业既不愿意通过一体化来控制生态系统,但又过多的从生态系统中攫取价值。即采取这样战略的企业既不承担为生态系统创造价值的责任,又不愿意与生态系统中其他成员分享价值。这是一种弊端明显的战略。支配主宰型战略是指某一企业通过横向一体化或者纵向一体化直接控制和管理商业生态系统,但它过度的管理了生态系统。这种战略虽有弊端,但支配主宰者创造了大量的价值使得过度攫取价值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

3、缝隙型战略。着眼于专业化和差异化,将自己独特的能力集中在某些业务上,利用其他企业提供的关键资源来开展经营活动。缝隙型企业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有效的利用整个生态系统的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

(二)发展策略

1、顺应策略。这个策略的基本理念是,承认这个环境没有办法改变,也不准备去挑战这个环境,只希望在变化环境中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处。

2、快速追随策略。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快速追随对忽然出现的市场是成功的关键。要做到快速追随,“同步工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过去任何研究发展的过程,都是从基本的构想提出,然后开始研究后,准备推广,培训,如此必然须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实施。今天如果要让商业模式准时实施,就必须让这些活动同步进行,当构想刚出现时,就已经开始准备推广与培训。唯有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商业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市场需要。

3、生存与繁衍策略。当外在环境变化很快速的时候,企业要记得,生存是第一优先。若今天不愿意顺应大环境来做改变,只是坚持自己的立场,可能很快会被环境淘汰。但今天大环境的改变这样快,要赶上环境的变化是一件困难的事。什么时候流行什么商业模式,很难在事前掌握,所以在这个时候需要制定适当的商业模式繁衍策略。

四、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及维护措施

在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的作用非常重要,这个起支持作用的企业,对整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负有重大责任――不仅要推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还要维持它的健康与动态平衡,并不断增强它的生命力。

第一,取得合作伙伴的信任。IBM作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而且提供的是平台型产品,其可以称得上是所在生态系统核心企业。但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可能会猜度,会不会在合作时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暴露自己的业务和优势的风险?因此,为了取得合作伙伴的信任,就必须给它们留出足够的价值空间。1999年,IBM决定放弃应用软件,专注于发展中间件。中间件目前在软件业务中还只是一个很小的类别。正是由于避免与众多的应用开发商争利,IBM才赢得了这个群体的信任,并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战略。

第二,保持理念的先进性。要提高协作和创新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能够被各方接受的统一理念。这个理念还必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前瞻性,否则就很难保证这个生态系统的长期存续,更不用说获得什么优势。

第三,推动生态系统中的合作。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必须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内的价值创造活动,其中既包括合作伙伴与自己的合作,也包括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特别是核心企业要能提供一些免费的资源和资讯吸引其他企业合作,从而加大合作的力度,力争把蛋糕做大,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第四,控制生态系统风险。核心企业在推进生态系统内部的合作时,必须把生态系统中的风险控制到最小。核心企业在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时要谨慎选择合作伙伴降低风险,系统中的骨干企业应对其他企业的弱项予以适当的帮助,以降低整个生态系统的风险。另外,商业生态系统还要重点防范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赵湘莲,陈桂英.未来新的商业模式――商业生态系统[J].经济纵横,2007(4).

2、李炜,王安民.构造健康商业生态系统的战略模式[J].中国经贸,2007(12).

3、李振勇.商业模式: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M].新华出版社,2006.

篇8

南京林业大学张智光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20年磨一剑,新近出版的《绿色中国(1-3卷)》(先后于2010年和2011年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向世人展示了绿色中国建设从理论和战略到模式和运作的宏大篇章。目前,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系统研究绿色中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学术专著还是首次出版。此前我们所见到的为数极少的以“绿色中国”命名的著作,或侧重于描述中国生态环境的历史、现状和问题,或致力于环保知识的普及。张智光教授的《绿色中国》系列著作,对实现环境和经济共生发展的绿色中国之路进行了开创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这套著作有许多创新之处,我认为最突出的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抓住了绿色中国研究的关键交汇点

绿色中国建设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资源与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资源培育、森林生态建设、国土绿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水资源保护、湿地保护、环境污染治理、垃圾处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防治自然灾害、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许多方面。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课题,如果面面俱到,则难以深入研究下去,因此必须寻找到关键的突破口。

许多学者对地球生态系统做出了形象的比喻: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水系是地球的血脉,土地沙化是地球的癌症,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等。而这些子系统的健康与否都与林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联合国的《2000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中所指出的:“没有任何问题比人类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更重要了,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首要地位”。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林业在绿色中国建设中的突出地位, 自2001年以来多次阐述了林业的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总理代表中国做出了温室气体减排的承诺,并强调,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工林面积达5 400万hm2,居世界第一。

由此可见,与绿色中国建设各子系统关联度最大的关键子系统就是林业系统。张智光教授的这套专著恰恰抓住了绿色中国研究的关键交汇点,以林业为中心深入研究绿色中国建设的关键路径。然后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到绿色中国建设的其他相关领域,做到了深度和广度的有效结合。从而使得该著作所得出的森林生态与林业经济共生发展模式等研究结果,对其他领域的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也有良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2 构建了绿色中国建设的三维体系框架

确定了研究的关键点,可以极大地提高研究工作的聚

焦度。然而,即使是以林业为中心的绿色中国建设问题也还是一个涉及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复杂系统工程,还需要构建绿色中国建设的理论框架,以便为研究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根据张智光教授先前提出的管理金字塔理论张智光著. 管理金字塔——成功企业三维集成管理体系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011年,获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他们将《绿色中国》系列专著的研究框架设计成一个包含管理层次维、领域维和过程维的严谨的三维管理金字塔体系。其中,管理层次维由绿色中国战略层、绿色共生模式层、绿色模式运作层构成;管理领域维由第一产业资源培育、第二产业绿色制造、第三产业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等构成;管理过程维由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构成。在过程维中,组织过程是关键。在绿色中国建设的不同层次,其组织过程具有不同的内涵,它们分别是:战略层的经济—生态、模式层的价值链—资源链—生态链、运作层的运行机制—制度机制—市场机制等。

上述三维体系结构将复杂的绿色中国建设问题梳理得十分清晰,对于该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都提供了十分有效的系统化分析框架和工作路径。

3 提出了绿色中国建设的理论和战略体系

根据以上三维体系框架,《绿色中国(第一卷):理论、战略与应用》主要研究了在绿色中国建设战略层的问题,包括战略理论、战略体系和战略应用。在这本著作中,作者首先构建了绿色中国战略的理论体系,并将相关理论归纳为绿色中国战略的通用理论和专用理论两大类。其中,通用理论包括环境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绿色GDP理论、绿色文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低碳经济理论等,专用理论包括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FREES)协调发展理论、林业绿色供应链理论、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城市理论等。这一理论体系既体现出一般性绿色中国理论的广度和前沿性,又展示了以林业为中心的绿色中国理论的深度和独创性。

在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该书研究者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绿色中国战略环境、FREES系统结构、战略目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战略领域维和过程维的绿色中国的战略体系。在战略领域维,从林业三次产业的视角,着重研究生态战略和产业绿色化战略;在战略过程维,主要研究了绿色中国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组织保障以及绿色文化建设等问题。而在绿色中国建设的系统结构、定量评价、优化模型、战略保障和战略应用等方面均体现出多维度的集成化战略管理思想。

4 确立了实现绿色中国战略的绿色共生型供应链模式

在探讨了绿色中国的理论和战略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践行这些理论,探索实现绿色中国战略的途径和模式。为此,《绿色中国(第二卷):绿色共生型供应链模式》运用共生理论,提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互利共生(又称为绿色共生)的林业绿色供应链模式。

张智光教授把传统供应链、一般绿色供应链、绿色共生型供应链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入木三分:传统供应链的目的是实现物流链和价值链的整体优化,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是一种非共生关系;一般绿色供应链通过对废弃物的处理和回用,实现“从摇篮到摇篮”的资源循环利用,从而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提高经济效益,是一种“保健式”的管理机制,属于偏利共生;而绿色共生型供应链将传统制造业拓展到可再生资源培育环节,不仅要减少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更要实现森林资源的增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即实现整体供应链“从苗圃到森林”的“成长式”管理机制,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发展模式,是实现绿色中国战略的正确和有效的途径。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该书研究者在模式领域维,以林业绿色供应链为主线,将战略层的三次产业具体化,着重研究资源培育、绿色制造、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等供应链环节及其相互关联的系统结构和运行原理。在模式过程维,将战略层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过程进一步深化,研究价值链、资源链和生态链三个循环过程,探讨“三链”系统结构和“三链共生”模式的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维度的集成管理:探讨中国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发展状况;研究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多级测度体系——面向企业的绿色核算体系、面向产业的绿色度评价体系、面向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度评价体系;由此构建林业绿色供应链“三链共生”模式的多层次结构模型和循环经济结构模型。

张智光教授的研究团队所提出的绿色共生型供应链模式为绿色中国建设在经济与生态的矛盾交织中找到了一个“冲出重围”的突破口,以及实现绿色战略目标的有效路径。

5 设计了绿色共生模式的运作机制

战略和模式建立起来后,要将绿色中国建设的谋划付诸实现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解决,这就是绿色共生模式如何运作的问题。否则,绿色中国战略和模式都将成为不同层面上的“空中楼阁”。为此,在《绿色中国(第三卷):绿色共生模式的运作》中,张智光等进一步探讨了绿色共生模式的运作管理问题。

在运作层的领域维,沿袭模式层的资源培育、绿色制造、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等供应链环节,研究了绿色共生模式下林业供应链的销售、生产和资源培育各环节的集成化运作技术,以及林业绿色物流各环节和整体物流系统的集成化运作技术。

在运作层的过程维,根据模式层所提出的价值链、资源链和生态链的共生原理,从多层次运行机制、制度机制、市场机制、生态文明支撑等管理过程,研究“三链共生”的集成化运作体系。在运行机制方面,基于MultiAgent技术,分别研究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系统的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层和协同层的运行机制。在制度机制方面,分别面向资源链、价值链和生态链,研究了绿色共生模式的制度机制和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支撑方面,研究了生态文明理论框架、发展现状和绩效评价,并从生态物质文明(包括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和生态科技文明等)、生态精神文明和生态社会文明(包括生态政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等)几个方面构建了绿色共生模式的生态文明支撑体系。党的十报告已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可见张智光教授的科研团队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学术前瞻性。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该书作者还将上述研究成果综合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为我国两个林业绿色供应链示范区量身定制了具体的发展战略、共生模式和运作方案,并进行实施成效的分析和展望。示范区的实践探索,一方面表明关于绿色中国建设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另一方面也为绿色共生模式的广泛实施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6 结 语

篇9

关键词:一带一路;林业;西部地区

1前言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家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秉承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共建“一带一路”对中国以及周边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深层次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带动周边的经济增长,也将为世界和平注入新的活力。中国的西部省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应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过程中,林业的发展对提供生态环境保障、打造西部绿色长廊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新丝绸之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改善生态环境、拉动贸易增长、扩大文化交流、实现政治互信是各国共同的愿望所在。因此,西部地区应把握历史契机,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深入谋划林业布局,积极打造充满生机的绿色新丝绸之路。

2“一带一路”为西部地区带来的发展机遇

古代丝绸之路源于中国,而今新丝绸之路贯穿亚欧非大陆,分别连接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中间腹地国家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沿线各国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积极致力于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西部地区是“一带一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战略枢纽,因此,“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的提出给西部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2.1经济领域

“一带一路”战略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后金融危机时代使世界各国不断增强居安思危意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更是一把“双刃剑”,努力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合作对改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贫富差距至关重要。同样,对中国西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经济实力与东部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贯穿恰好有助于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发挥各自资源禀赋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发展自由贸易,拉动就业增长。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西移,在政策和资金的倾斜下,有利于增强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

2.2政治领域

“一带一路”沿线,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中国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被西方国家视为潜在的威胁。因此,世界多极化不可避免地带来大国强权政治的影响,如贸易领域的壁垒问题,始终是发展中国家的困扰,因而加强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对推动经济领域合作具有积极意义。正如东北亚各国的区域合作,国家间的战略合作与各国地方政府的交流、互信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西部地区也可以以此为契机,深化政治领域方面的交流。

2.3文化领域

“一带一路”同样伴随着文化领域的合作。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背景存在很大差异,文化交流也是各国寻求共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体现出文化交融的优势,而今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合作更是如火如荼,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和旅游推介活动从不同层面展现出合作的潜力。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浓郁的西部文化,在与沿线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促进先进文化理念的传播,利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手段,实现地区和国家间的互动。

3“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林业发展的意义

当前,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森林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林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林业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河流的发源地,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同时受地理及自然条件的影响,西部地区又是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土地最多的地方,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急需得到保护和治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林业的发展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首要武器,也是顺应扩大贸易合作趋势,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和传统林业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然选择。而且“一带一路”是中国崛起的标志性战略,是对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概括性表述,所以林业经济还将为区域政治合作注入更多的活力。

3.1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首先,从西部地区本身来看,其经济欠发达的原因与其特有的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关联。西部地区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并不理想,高山、高原多,平原所占比例小,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对高端人才吸引力差,交通物流成本也高。特别是长期以来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具有粗放特征,掠夺性的开采使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林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相比之下,东部地区虽然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极化效应,在经济发展中走在全国前列,但也面临人口聚集膨胀的压力,另外空气质量下降、雾霾持续不断等问题都给东部地区带来困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西移和发展的同时,也必然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保障。“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中国政府明确表示投资贸易应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所以“一带一路”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是一次崭新的契机,政策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跟进对西部生态环境实现从“破坏大于治理”到“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历史性转变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次,从“一带一路”的国家合作来看,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必然造福沿线国家。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中国的西部地区,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可避免地会波及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促进,在沿线国家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同时,西部地区林业经济的发展必将受益,西部地区林业经济的发展又将会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林业和林业经济双嬴的局面。

3.2提高林业经济产值

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西部地区天然林面积和蓄积在全国均占据较高的比重,林产品资源丰富,如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等西部省份是林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区域。近年来,中国林产品贸易有着较好的增长趋势,不仅进出口总额呈现递增,而且贸易顺差可观,林业经济的潜力可见一斑。2001—2014年,中国出口至沿线国家的木材制品、植物产品及橡胶等占比提高了20个百分点以上[1],说明木材及其加工制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资源存在很强的互补性,相互间的资源供给具备稳定的基础,未来“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实施将提高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降低制造业产品运往国际市场的运输成本,促进西部地区有效承接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2],因而林业经济产值还具有上升空间。同时还应注意,传统的林业经济是以木材及其林副产品生产和粗加工为主,具有典型的粗放型经济特点,其弊端在于森林资源被大肆开发,而后续的森林资源生长繁育速度不及开采速度,不仅会直接损害自然环境,而且林业的附加值也低,在贸易活动中处于劣势。“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将引领中国在国际分工、资源配置领域向更深层次迈进,相应地,对林业和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林业产业的升级也将获得更多的动力。

3.3扩大国际政治交流

正是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必然涉及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可否认“一带一路”背景下,经济领域的合作会一马当先,但同时也明显看到各国在其他领域掀起的热潮。环境保护属于世界各国的社会责任,经济合作不仅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更需要彼此间的相互促进。西部地区生态脆弱,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任务十分艰巨,林业和林业经济要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沿线国家的合作支持,无论是生态理念的传递,还是经济投资和技术的分享,都有利于绿色丝绸之路的建设,彼此间的学习和合作还将进一步推动政治互信的发展。例如,东北亚区域合作对次区域合作的带动,使地方政府间也加强了合作交流,政府层面、非政府层面的合作内容尤为广泛。西部地区林业建设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一带一路”的战略促进将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商生态合作提供契机。从这一角度来看,林业经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因为全球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合作,包括对生物多样化的保护,对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对气候条件的改善等首先需要获得各国的共识,需要政治互信的支持,所以林业不再是单一封闭的产业,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林业发展的策略

顺应“一带一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西部地区应当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发展生态林业,为新丝绸之路营造有利的环境。同时,西部地区要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改善林业结构,凝聚对外贸易优势,并与沿线国家建立多元化的合作平台,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提供支撑。

4.1强化林业生态治理

生态环境体现着人们的文明理念,传统的掠夺式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恶果。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生态文明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新阶段,强调以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首先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深入认识“一带一路”长远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理解生产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而做好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规划。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来看,其陆地面积与森林覆盖率之间相差悬殊,说明森林资源的增长还有明显的空间,未来应当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努力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扩大森林覆盖率,在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等方面投入更多力量,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生态理念的宣传,并提供更多政策和制度的保障。“一带一路”战略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共荣,《关于开展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的实施意见》《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等文件也为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今后林业部门应当细化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依法治林,禁止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通过多种经济杠杆的调节,提高基层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例如,增加基层造林收入,采用贷款、贴息鼓励经济林种植,对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地区设立专项治理基金、提供专家团队服务等,从而为新丝绸之路建设营造有利的环境。

4.2提高林业贸易水平

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离不开贸易的支持和带动。“一带一路”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西部地区应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速林业结构调整,提高林业贸易水平。而且“一带一路”旨在连接亚欧,形成东欧、西亚以及东南亚成熟的贸易运输网络,从而为相关地区带来贸易便利,推动经济的发展[3]。近年来,中国在与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活动中,投资过度集中在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领域,而资源深加工、高端制造业、商贸物流、科技研发等领域少[4],这也说明今后贸易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相比之下,中国的西部地区甚至更值得发达地区的过剩资本流入[5]。这些对西部地区林业建设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目前,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比重有所增加,而且商品结构正在优化,只是优化的速度相对缓慢,但这也恰恰是西部地区积累后发优势的机会。在林业经济领域,西部地区应加快林产品深加工建设,改变木材产品出口、初级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贸易格局,发展林业产业深加工配套。例如,对速生丰产林产品体系的扩大、名优经济果林的培育,引进优质苗木花卉品种,在家具、建材、食品领域拓展深加工贸易,力求从多方面提升林业经济产值。

4.3搭建区域合作平台

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不仅可以积极开展生态补偿建设,促进林业结构调整,同时还可以和沿线国家搭建多元化的合作平台。新丝绸之路沿线很多国家也在面临与中国西部类似的生态问题,生态合作、生态互补、生态交融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发力点,使沿线各国紧密合作。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西部地区应围绕林业建设问题,在现有合作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周边国家创建区域合作论坛、举办贸易交流促进会。例如,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东盟论坛在促进区域合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在林业生态方面,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就共同治理生态环境、开展科学技术交流、扩大贸易市场等领域问题都可以形成新的合作项目,而合作平台正是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5结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不仅符合中国的国家战略利益,也是沿线国家谋求和平共荣的需求所在。绿色丝绸之路的打造、林业产值的提升、国际合作的深化对西部地区来说都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西部地区应立足长远,积极制定科学规划,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有机统一体,在新丝绸之路建设上发挥出应有的能量。

作者:陈开伟 单位:西昌市林业局

参考文献:

[1]公丕萍,宋周莺,刘卫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5(05):37-46.

[2]郑涛,左健,韩楠.产业转移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工业技术经济,2015(09):149-155.

[3]万华.“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西部机遇[J].中国市场,2015(25):238-239.

篇10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050-01

一、可持续发展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从微观角度来看,传统成本(即目前普遍使用的成本概念) 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所发生的全部劳动耗费。例如,按照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工业企业所使用的“成本”概念只是体现在企业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部分,而其中的“营业成本”也只反映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方面的耗费,至于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却没有反映在成本概念中。试想,如果一个采矿企业只顾短期经营业绩而不是有计划地开发自然资源,工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致力于节能减排等,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企业就将无法“可持续发展”,他们也终将为自己不恰当的经营行为买单。所以,在企业中形成一种新型的成本模式——可持续发展成本模式迫在眉睫,但这只是从微观角度来探讨可持续发展成本。

从宏观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成本是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成本。通过这些方面的成本研究,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因此,从资源与社会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成本由资源成本和社会成本组成。资源成本包括自然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两种。社会成本包括环境保护成本、科技教育成本、社会协调成本三种,其中,科技教育成本包括科技投入、教育投入和观念成本投入,社会协调成本包括制度成本、福利成本和其他社会投入等。

二、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的特点

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与传统成本战略相比较,成本战略视角、效益的原则以及成本战略的时间和空间上均有较大的不同。

(一)独特性

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通过差异化成本战略、低成本战略、和谐成本战略、可持续成本战略等形式,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其成本发挥各自不同的独特作用。如差异化成本战略采用的是因地制宜的策略,低成本战略则是从控制成本的角度,和谐成本战略从协调的角度,可持续成本战略则从时间的持续性方面去发挥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强调的是发挥地区个体、自然和谐的特色优势,与整体成本战略相得益彰。

(二)效益性

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最终目的是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如差异化成本战略所产生的效益是因地制宜策略所取得的经济利益,低成本战略所产生的效益是控制成本形成的差异利益,和谐成本战略所产生的效益是协调不合理的效益障碍而取得的效益。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强调的不是短期的、局部的效益,而是长期的、全局的效益。

(三)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最重要的目标是不考虑当前利益,而是考虑长远利益;不是考虑一代人的利益,而是考虑几代人的利益。因此,可持续成本战略主要考虑经济社会利益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三、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资源因素

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物质源泉。同时,自然资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劳动资料,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营养库和能量来源。无论是作为活动场所、环境、劳动对象,还是从中制造劳动对象,都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但资源问题是其中心问题。资源问题可以说是资源供需方面的两个不平衡造成的,一是人类自身对自然资源的总需求和地球能够提供的现实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着不平衡;二是自然资源生产和消费空间分布的不平衡。协调好这两种平衡,将会减少可持续发展成本的发生。

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基础,而许多非持续现象正是源于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系统衰退,这样,就会形成过度开发而损害下一代的机会成本。这就必须解决好资源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既要保证当代人的合理需求,又要为后代人留下较好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重视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和每个人之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资源闲置与浪费。

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对资源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环境良性循环下的经济发展。任何一个大于零的指数增长,其长期结果却是无限大的。西方发达国家对工业革命以来平均每年3%的增长率都不满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则难以接受低于7%的增长率。这样的增长要求是有限资源与环境难以承受的。可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减少自然生态成本的发生。

(二)生态环境因素

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又给人类留下全球性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难题。然而,生态环境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按照一般自然规律和当前生态恶化趋势,人们也许永远等不到生态环境恢复的这一天。据《中国生态问题报告》称:“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十分严重。从总体上看,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可见,生态环境将要决定一个民族的兴亡!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构成了以自然生态成本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