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个人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每位同学针对所在地区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写出一份调查报告。
2.通过参观,调查,访问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
3.书写要工整,字数不少于3000字。
4.开学后交于各团支部,(以纸质稿件兼电子稿形式)统一交到校团委。
1.调查当前社会经济状况,选择当地企业,调查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等。
2.面向当地居民,调查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举措成效。
3.结合低碳环保主题,调查当地环保工作的进展与成效,开展低碳环保主题宣传。
4.结合世博会主题,开展"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开放文明"相关宣传调查。
5.设计调查问卷面向大学生开展“大国国民心态”问卷调查。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6.围绕大学生创业就业为主题,走进当地劳动管理部门,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7.通过与长辈沟通交流,了解时代变迁给国民带来的生活变化。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
9.大城市“蜗居,蚁居”的现象实践调研。
10.宿迁大学生村官相关问题调研。
11.结合宿迁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主动到有就业意向的企业单位开展见习,总结撰写见习报告。
12.深入城市社区,厂矿,农村进行调查研究。
13.面向宿迁留守儿童开展服务性实践,并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调研。
14.发挥旅游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和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深入农村,开展支教服务,并进行专题调研。
15.关于市民防震意识的调查研究。
16.关于当代青少年信仰问题的调查研究。
17.关于90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调查研究。
篇2
调研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是武汉大学各院系新生中的800名新生,调查内容涉及消费、心理、社交、学习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该报告是继全社会对“70后”、“80后”全面关注后,中国高校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较为权威的解读。
在被调查学生中,仅有10.9%的人热衷于标新立异的文字或者装扮,这与社会上流传的大部分“90后”喜欢使用“火星文”和“非主流装扮”的说法大相径庭。与前几届大学生相比,“90后”新生不仅对生活质量和品位有更高追求,还注重社交与审美。除此之外,他们的情感经历却超出人们的想像,这与父母、老师希望的“不问感情、多问学业”有些出入。
热爱读书、出手大方、电子产品不离左右
调查显示,在“90后”新生中,有62.3%的学生保持读书的良好习惯,兴趣爱好涉猎范围超过“前辈”。在这些“90后”大学生中,每月消费主要用于购买书籍、文具等学习方面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5.6%;而每月主要消费在娱乐性支出、电子产品以及化妆服饰等方面的学生,比“80后”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分别为38.8%、22.8%和20.1%。其中,手机、电脑、相机等数码产品非常普及。“90后”新生中,91.9%的学生配有手机或小灵通,几乎实现“人手一机”,近七成学生拥有电脑,而购买了MP3、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的学生接近六成,甚至有8.1%的学生拥有汽车等奢侈消费品。
报告认为,这表明“90后”的大学生更注重与信息化时代的接轨和自己的外在美,但其中娱乐性支出比例较高,也隐含着部分奢侈消费的成分。
此外,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烟酒消费的比例竟达5.4%。这一数据既表明“90后”的一代学生在社会监督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缺位,也反映了这一代大学新生比以往的大学生更早接触社会,体验了社会生活。但即使这样,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仍然比较传统。在被调查学生中,有66%的人倾向于“月月有余”的消费方式,选择透支消费的仅占不到5%。
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与此前社会多数人群所认为的“90后”“消费观念超前”的情况相反、这表明依靠真才实学考入名牌大学的“90后”与其他同龄人相比更加理性、务实,而对有信用风险的消费持谨慎态度。
经济独立意识差 心理抗挫能力弱
对新生每月生活费的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间贫富差距拉大,最低不足每月300元,最高超过每月2000元;但近半数新生的月生活费在501元至1000元间。这表明家境十分贫寒的学生仍然存在,也说明高校助学贷款和各种奖学金助学金扶助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查中确51.4%的“90后”新生表示:若生活费透支,将向家人索要;只有18.1%的学生打算通过打工赚钱、自力更生的方式弥补。这反映出“90后”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依旧很大,经济独立性方面的意识比较缺乏,自力更生的念头萌生较晚。高校和社会应该重视给“90后”大学生更多锻炼自我、参加实践的机会。
关于“遇到挫折心态”的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心态开放易接受新鲜事物
在调查中,有64.7%的学生认为责任就是“要为自己做的、决定的每件事情坚持下去并承担后果”,体现了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能够比较好地理解“责任”的概念,敢于承担责任;但也有9%的“90后”认为“应该摆脱责任的束缚,做人开心快乐就好”。
调查显示,有34.5%的新生缺乏理想、信念和人生规划;32.2%的人不相信梦想和信念对人生的影响;但却有77%的“90后”新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在接受调查的“90后”新生中,有64.8%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表明,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的积淀和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90后”大学生不因循守旧,崇尚创新精神、探索精神。
恋爱不稀奇 崇拜政界商界成功人士
调查发现,家长制和与长辈间的代沟是“90后”与家人沟通的最大障碍,近四成学生认为“家长限制自己的行为自由,不重视自己心里的想法”是与家人沟通不畅的原因:还有25.5%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与家长问存在“代沟”。但在关于偶像和榜样的调查中,八成“90后”大学生在选择文体明星为偶像的同时,还表示自己崇拜政界、商界的成功人士,并以他们为偶像或榜样。
此次调查还发现,有50.6%的“90后”新生承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恋爱”,其中接近10%的同学谈过多次。令人关注的是,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对于青少年早恋和婚前问题的看法,不会“谈虎色变”。在受调查学生中,约有22.7%的新生表示赞成,并认为“自由快乐就好”;另有37.5%的新生在表示赞同的同时,认为“不可轻率、应有责任感”;还有近四成新生表示反对或不愿表态。调查报告认为,这充分表明了“90后”大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方式。另有专家表示,当代青少年对于“早恋和婚前”赞同者居多的趋势,必须引起各方关注。
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靠电话、短信和QQ等方式。“发短信和打电话”、“聊QQ”分别以74.1%和63.7%的比例高居榜首;而传统聚会联谊和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则不被“90后”青睐,仅有17.4%和13.8%的“90后”愿以这种方式交朋友。同时,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
法学专家忠告 要在大学毕业前建立独立人格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个性更加独立,在独立思考与选择上,“90后”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对每样事物他们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自信张扬,充满激情。他们对个人的发展更有计划性。“90后”大学生意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他们很少有什么口号,而是更注重实际、实用,他们蔑视形式,不屑口号。这些都是“90后”大学生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显著特点。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接受主体;教学模式
距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至今已经过去31个年头。31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不能否认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还存在着很多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多样化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受教育者的接受效果不理想。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的整体教学思路
接受即教育的实现。一般来说,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知、情、意、行同时发挥作用并形成合力,才可能推动个体由“知”到“行”的转变,进而养成行为习惯并内化为思想品德。如果教育者孤立地从某一个环节进行教育而不兼及其他,则很难推动接受主体思想矛盾运动转化。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从某一开端入手,也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以忽视或放弃其他环节,而应使各个环节同时发挥作用。但实际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堂教学实践受现行评价体系等因素影响,一考定终身单一考察知识掌握的程度,较为重视“知”的环节,重结果轻过程。如此教学,最终结果只能是单一发展了接受主体的阅读、记忆、背诵等知识技能,而情、意、行等有益大学生个体心智发展并有益社会需求的环节却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的评价理念
信息时代,知识已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在《善于学习增强本领努力实现“中国梦”》中谈到:“有人研究过,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还有人说,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主动学习、自主思考是接受主体获得知识的重要办法;被动接受或以考试为外驱力的鹦鹉学舌式复述也是获得知识的途径,但却难以达到教育的本真目的。作者在2014201502学期承担了二学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的讲授任务,借着考试形式教师自己决定的机会,改变了传统的平时成绩20分,期中期末各40分的重知识考核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考核理念,确定了过程性评价理念。即唯一标准答案的卷面考试不再是唯一考核形式,确定使用多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综合评价。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的评价方式
以卷面考试为主要考核办法的终极性评价,相对来说是有缺陷的。一是不公平:有的接受主体因为记忆力强,即使不经常出勤或者出勤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上课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思考、没有任何的贡献,也可以靠着考试前的突击取得不错的成绩;二是不全面:卷面考试单一考察接受主体的知识技能,即使卷面题型中注重了主观、客观试题的比例,仍然主要侧重了“知”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相对而言,过程性评价方式可以解决“不公平、不全面”的问题。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重视非预期结果。接受主体的学习方式或过程不仅是决定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而且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考核学习结果的重要内容。“教学与评价如影相随,相辅相成。教学内容一旦确定,就应该考虑如何评价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考核模式。在开课之初,作者发给上课学生一个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主要包括:(1)本门课程的课程计划,注明上课时间、地点和主要的教学内容及各项教学内容的开课周次及时间;(2)作业计划,在各教学内容及开课周次下会布置相应的作业。有课堂辩论、小论文、测验、调研报告、小组展示等。接受主体在开学初已经一目了然这门课的任务,提前会有一个规划,学业压力也会分散在不同的周次;(3)评价表,对上述作业计划如何评定分数辅以相应的评价表,这些评价表格可以帮助接受主体有针对性的准备自己的课业;(4)课程分数构成,出勤10分+课堂表现20分+论文20分+小组展示调研成果20分+测验30分=100分。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出勤及课堂表现
关注出勤,如果不出勤,在这门课上就不可能学到什么。出勤了但没做跟这门课学习有关的事情也是徒劳无功。如何记录出勤?如何判断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作者采用的方法是上课之初,要求每位学生制作自己的专属个性桌牌,唯一硬性要求是字体要足够大,以后每次上课都要摆放在自己面前。同时,上课的时候,作者不再局限于小小三尺讲台宣讲式上课,而选择拿着幻灯片翻页笔在学生中间穿梭。通过与点名相结合的方式很快就能够喊出每个人的名字,不仅考察了出勤情况,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可以通过近距离的观察,记录学生的思考、反应、讨论、回答情况评定其课堂表现。
(二)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中的很多教学内容非常贴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距离接受主体自身的生活经历很近,可以根据其经验感受激起写作兴趣。因为很多接受主体写作论文的经验并不多,所以较为注重说清楚问题和论文展开的逻辑联系层面,在字数上并不过多要求。本门课程中,作者布置了几篇论文题目备选。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变化了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面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如何与之对接才能发挥其实效性?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群体作为切口进行探究。因为接受主体在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已经较为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积累了很多感性想法,借此写作论文的机会可以较为系统地总结、梳理。在论文写作之前,作者提供了一些查阅、筛选资料的途径和办法。同时接受主体可参考在开课之初发的教学大纲里的论文写作评价表。要求在正式写作之前提交论文写作提纲,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写作顺序,在论文题目和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之间注意整体协作。通过接受主体查阅资料、构思写作提纲并最终付诸写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其动手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为探究其他问题进而尝试解决问题打下了一个基础。
(三)调研与小组展示
在讲到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主体建设、对象分析、环境建设、目标和内容时,作业计划在各要素部分都设计了接受主体要面临的一个挑战———制作调查问卷,并在发放之后回收、筛选有效问卷。在此基础上分析数据,写出调研报告并在小组展示环节展示小组成果。同样有一些题目供各小组选择,如: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格魅力塑造问题;大学生上网行为调查与建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融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视野下赤峰学院建设问题;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融合••••••。这一部分中,开学之初就要求班长和学习委员按照性别差异、性格差异、小组成员任务差异的异质性要求编排4-6人学习小组。提前几周选择作业计划中的感兴趣的备选题目,要求各小组尽量分散选择,做到每一个问题的探究任务都有小组承担。设计调查问卷之前,作者给各小组发放参考样卷,引导各小组根据各自的选题重点、难点设计题目,确定调研对象和发放问卷数量及有效问卷的要求。前期工作做完之后,作者发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往毕业生写作的调研报告毕业论文作为参考,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柱状图、饼图或者表格来分析问卷数据并得出结论进而辅以针对性的意见。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发放、回收、分析数据,并写作调研报告、展示调研成果,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又有精诚合作。这些事情是大多数学生以前从未经历的,小组成员在讨论、形成思路、付诸实施的过程中相互间思想、情感的碰撞,行为的协作使得接受主体们收获了友谊、知识、兴趣、合作、责任,更收获了团体攻关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测验
作业计划中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除了课堂讨论、论文、调研和小组展示的部分,其余部分作为测验范围。作者打破了以往教师出题的惯例,而是面向接受主体征集题目。要求各学习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教师出题。设计的测验题目要做到数量适中、难度适中(能够在90分钟之内做完),既要有一目了然的客观性试题(比例不能超过40%),也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主观性试题。接到任务后,各小组成员情绪高涨,纷纷翻阅笔记、教材,找出知识点,设计主客观试题。所有小组设计完试题并作出客观题答案、列出主观题思路后将成果贴在教室墙上,各小组依次参观。最后,作者在各小组设计的题目中选择了部分有代表性的试题并标出出题小组作为测验内容。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接受主体教学模式效果及反思
因为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考核办法,接受主体教学模式依托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整个课程学习过程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过程都是最终成绩的组成部分,考试仅占一小部分。所以上课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自己对自己负责,每一部分的分数都靠自己努力换来,而不是过去临阵磨枪的考前狂背。学期结束时,跟学生座谈了解情况,大部分学生觉得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学到了除了知识之外的东西,鼓励作者今后继续采用并完善这种教学模式。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一直有任务跟着整个学期都很紧张,习惯了以往的压力周期,这种模式有点不太适应,但是客观上还是认可的。尽管有了学生的支持,但是回顾起来,因为第一次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授课,整体的驾驭能力不足,课业的设计、各部分的评价还是不完善,有待在实践教学和时间流逝中继续思考和构建。“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参与、创造教学过程,为课堂做贡献,不再是与己无关的讲堂,而是积极主动、自主规划,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的平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并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不断开辟未来、塑造自我?教育者主导型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接受主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设计问题体系,并把教学过程打造成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大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贡献者。因此,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过于理论化和理想化的教学内容,使接受主体由原有的被动式学习变为一种主动的兴趣追求。
参考文献:
[1]王爱娣.美国课堂教育,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64.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就业 存在问题 工作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化、大众化,以往包分配、包就业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从国际高等教育经验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会凸显。当前我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政府、高校、学生和家长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不错的成效。特别是高校通过职业指导工作不仅帮助求职经验不足的大学毕业生,提高他们的求职技巧,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而且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我国职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与国外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相比,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还存在较多问题[1]。因此,探讨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对策,实现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对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指导工作体系不明,未形成长效机制。
尽管职业指导日渐受到各大高校及学生的重视与关注,可是因为这项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且缺乏一定的理论研究,一直还未建立明确的工作体系和指导思想。以至于大多数职业指导的相关人员和接受指导的应届毕业生都把顺利就业作为接受就业指导的唯一目的,不注重职业指导的实用性,忽视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思想教育。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然而,有些高校职业指导仍存在短期性、季节性、缺乏连贯性和全程性,没有形成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缺乏长效的职业指导机制。
(二)职业指导工作模式单一、内容陈旧,方式方法落后。
我国多数高校职业指导课程是围绕当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展开的,并未贯穿大学四年,教材内容较陈旧,缺少切合实际的应用知识,而且课程内容仅限于就业形势的介绍和就业政策的解释说明,与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高校在职业指导方式上,仅以职业指导课、校园招聘会与个别咨询为主要指导方式。多数高校职业指导以宣讲会为主要形式,由老师作为宣讲主体,对学生作单向灌输,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中碰到的问题。但是仅仅停留在面试的技巧性指导、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及就业政策宣讲等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被动式参与,没有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就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感知的程度,至于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决策能力、适应社会和环境变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重视不够[2]。
(三)职业指导工作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的能力、素质、就业观念、择业心理、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都不同,他们身上具备许多个性化特征,在其职业生涯设计、求职意向、求职技能等方面,面对的是诸多不确定的用人标准,对他们的职业指导,必须根据各自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大个性化教育和指导[3]。但是,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群体性较强,一些政策的指导多,深度的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生涯规划少,有职业指导且能给予毕业生个性化指导的更少[4]。对于学生的问题只能给予共性的、笼统的回答,针对性不强,个别指导不够。职业指导课程设置已经多年,但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职业指导主要由辅导员或职业指导教师进行集体讲解,强调择业中的一些共性,忽视个体的差异性[5]。
(四)职业指导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化不够。
我国职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关注,大部分高校已建立毕业生职业指导机构,但对职业指导教育人员的培训还远远不够,职业指导教育的师资队伍的水平满足不了职业指导的需要[6]。高校职业指导队伍建设落后于就业形势发展的情况较突出,当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主要由学校职业指导中心老师、辅导员老师和少数专家组成,兼职人员多,多数人员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大学生就业工作,还没有一支专职、稳定的职业指导队伍。职业指导工作大多停留在上传下达的层面,系统研究和全程服务不够,导致职业指导的效果不理想,因而不能很好地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二、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一)明晰体系、形成全程化职业指导机制。
加强与完善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必须有职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明确,科学规范的学校院系职业指导体系的建立,职业指导人员的行为的规范,发挥院系在职业指导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并形成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机制。高校要有机地将职业指导贯穿教学、学生管理等各环节,融教育管理于职业指导中,在职业指导中渗透教育管理[7]。职业指导应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逐步建立从大学新生到应届毕业生全程化的指导体系[8]。新生主要培养就业意识和方向,着重认识大学生活,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的了解及将来所能从事的职业领域,确定奋斗目标,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二、三年级学生着重结合自我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行自我完善,培养和锻炼与目标相适应的各方面的能力,并充分发挥自身特色,掌握各项与职业目标相应的技能;对毕业生应重点开展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择业指导。职业指导实行全程化、连续性和系统性,为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职业指导工作应与学校教学相结合。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指导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改革传统职业指导工作模式,将职业指导理念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校院两级领导机构增强为大学生服务的意识,注重给予大学生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形成校院各级领导“全员化”的职业指导格局[9]。
(三)做好个性化职业指导,丰富职业指导内容。
每个大学生的性格、兴趣、技能、价值观、就业倾向等均不相同,统一的职业指导模式会导致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因此,对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要精细化,实施个性化指导。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要从大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求职创业等方面给予指导。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相统一的原则,以市场人才供求情况为基础,结合大学生个人专业、性格及兴趣特点,帮助大学生探索适合各自的职业目标,将学生自身的爱好与社会实践和就业相结合。
(四)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
随着职业指导工作制度和就业市场的逐步完善,职业指导工作日常化、专业化、职业指导职能多样化、社会化,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教育部[2002]18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尽快提高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9]因此,要通过各类培训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并对从事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在职业指导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高校应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职业指导队伍,加强职业指导人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职业指导工作形式、内容、方式和方法。职业指导人员要深入调研社会需求,密切保持与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的联系,使职业指导工作更符合现实需求,从而建立符合社会现实需求和大学生个体需求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体系[10]。
参考文献:
[1]尚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研究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
[2]苏光靖.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策略的研究.2013.3.27.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编.透视与借鉴――国外著名高等学校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策略的研究.互联网数据,2011.01.1.
[5]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策略的研究.互联网数据,2013.03.2.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Z].2002.12.3.
[7]高晓琴.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18-120.
[8]中国学术期刊网.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2013.12.18.
[9]黄秀玉.大学生就业导航[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篇5
一、传统的环境社会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强大,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加强的经济活动已经严重打破了地球自然生态环境原有的平衡,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输送的客观规律,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了解与把握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客观规律,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组织生产与生活,是维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而当代大学生如果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社会影响和解决途径不了解或片面了解,就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以及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环境社会学独特、全面的视角,对于培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合格大学生,无疑具有基础性作用。但是,我国当前环境社会学方向课程的开设只局限于国内设有社会学专业的部分高校中,且大都作为社会学专业的选修课而设置,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同时,在这些业已开设了环境社会学方向课程的高校中,也只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海大学等寥寥可数的几所高校的社会学系将环境社会学作为主要教学与研究方向,这种现状极其不利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人才培养与储备。
2.教学内容略显贫乏
环境社会学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在我国的起步要更晚一些。当前,我国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与其他较早形成的分支社会学如农村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等相比要明显单薄得多。国内学者出版的以“环境社会学”命名的教材也只有李友梅、崔凤、孔德新等编著的寥寥几本。总体而言,这些教材对国外环境社会学理论与案例等知识的讲解较多,而对国内环境社会学研究成果的介绍则相对较少,缺少贴近人民日常生活的现实案例,理论与实际也未能较好地融合为一体。此外,对与环境社会学密切相关的生态学、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政治学、环境史学等学科知识的介绍略显不足。因此,在传统教学对教材的依赖程度还比较高的背景下,国内环境社会学的教学内容就显得较为贫乏。
3.教学模式较为僵化
当前,多数高校在环境社会学教学上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代际式的灌输式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过度强调教师对知识的单向式传递,采取单一化的填鸭式方法向学生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感受和积极参与,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感性认识,感觉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学习兴趣难以提高,从而陷入被动学习的窘境。此外,课堂教学学时比例过高以及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过低,也导致环境社会学教学的实践性、系统性与开放性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与理解,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在课堂上,教师认认真真地讲解与学生仔仔细细地记忆,辅之以师生之间偶尔的提问和回答以及课后间或留下的作业,已经成为教学中的固定场景。这种呆板单一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而言过于单调,学生很难感觉到自身受到了教师的关注与重视,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无疑会使学生将学习当做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严重时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形下,学生表面的学习成绩尚且无法保障,遑论学习的实际效果了。
5.考评方式不甚合理
传统的学习成绩评价方式不甚合理,主要表现为过于看重学生硬性记忆知识的“能力”,过于依赖书面式期末考核,过于强调结论式评价,过于注重定量式评价。在这样的成绩考评方式导引下,学生往往不会注重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对知识的真正掌握与实际运用能力,而只在意最终考试前的“背水一战”。这样的考评方式极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掌握与运用,不能有效表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自然也就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形成有效推动。
二、环境社会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1.在高校中普及环境社会学教育
笔者认为,鉴于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现状,为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而保证我国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在我国高校中普及环境社会学教育。高校普及环境社会学教育,不仅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现实要求,更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必修内容。学习并掌握环境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了解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和当前现状,学会用社会学的视角分析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直接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有益于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以及未来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调整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环境社会学是环境科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独特的学科背景要求学生必须尽可能掌握较多的相关学科知识。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一定学时的生态学、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政治学、环境史学等学科的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从多个学科中汲取养分,极为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和迫切感。同时,针对国内学者出版的环境社会学教材数量稀少,而且其中对国外环境社会学理论和案例介绍较多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引入国内环境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国内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相关案例,以保证教学内容能够紧跟学科前沿及我国社会的现实发展状况。
3.引入参与式教学,注重实践教学
为了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所引发的弊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环境社会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无疑是理想的选择。参与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愿望为前提,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基础,以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为核心,以尊重学生的自觉性选择为特征的一种师生合作式、协作式的教学方法。将参与式教学模式引入环境社会学教学,将学生塑造成学习的主人,并始终以使他们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与教师及其他同学一起合作探求知识带来的幸福作为教学的基本准则,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并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积极互动,这就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且增强他们将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环境社会学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就要求学生必须到实践中去体验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安排,紧密联系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与保护的实际情况,安排几次专题性社会调查,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学生根据选题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调查提纲,设计调查问卷,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展开实地调研,搜集第一手材料,分析相关内容及数据,并运用环境社会学基本理论分析所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具体方法,并将调查结果和研究结论写成调研报告。这样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难度及相关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的思想意识,丰富学生的生态环境知识,提高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必备技能。
4.整合教学资源,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单纯依靠口述及板书来为学生讲解相关学习内容的僵化模式,整合多种教学资源,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紧紧吸引到学习中来,藉此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信息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增加教学活动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还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立体、形象与直观,更容易使学生接纳教师所传播的理念。比如,将团队教学与专题式教学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尤其是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将多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由不同教师各自以专题的形式传授相关知识,就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概略了解某一学科或领域的主要知识,有效地拓宽其知识面。比如,在学生中推广小组式学习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以小组的形式研究问题,撰写平时作业、结课论文和调研报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问卷制作与教学实习。以此方法推动学生由记忆式学习向研究式学习转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可以调动起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充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此外,在应用小组式学习法时,应注意在学习小组的人员组成、小组组长的人选确定、教学实习过程中小组的进度等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为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基本素养创造直接便利的条件。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灵活搭配与综合运用,无疑会大大提高环境社会学的教学效果,可以令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5.健全考评体系,有效推动学生学习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竞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6-0013-03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竞赛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为了解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关系问题,以便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们设计了“学科技能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调查问卷”,分别对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展开调查。
一 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2016年4月云南民族大学承办的云南省高校大学生文秘技能和物联网技术等2个职业技能竞赛,对参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发放问卷。同时,对云南民族大学参加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会展比赛、导游技能竞赛等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发放问卷。共发放学生问卷60份,回收57份,有效率95%;教师问卷30份,回收28份,有效率93%。涉及学校15所,其中,本科院校9所,高职院校6所;涉及专业16个,其中,理工类8个,文科类6个,艺术类2个。学生基本情况:男生21人,占36.8%,女生36人,占63.2%;大二25人,占43.9%;大三31人,占54.5%。教师基本情况:男教师10人,占35.7%;女教师18人,占64.3%;40岁以下20人,占71.4%;40岁以上8人,占28.6%。
问卷共设计有17个问题,其中,基本问题4个,开放式问题1个,主要从对创新人才的认识、考察创新能力的方式、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学生参加(不参加)竞赛的原因及益处、竞赛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展开调查。学生和教师问卷问题基本相同,只有个别问题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提问。
二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师生对创新性人才认识基本一致。创新是指组织或个人出于某种需要或兴趣,在遵循事物规律性的基础上,对该事物加以变革,使其得以改进或优化的活动及其结果。创新体现为一种活动,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活动过程[1]。在被调查的师生中,92.8%的教师和80.7%的学生认为创新性人才主要指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看到知识的实质联系并合理利用的人。
考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是学科技能竞赛和科研项目训练。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离开了实践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教师认为最能考察学生创新能力的是学科技能竞赛(占比92.9%),其次是参加科研训练和面试、口头汇报等现场展演(占比均为71.4%),然后是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占比60.7%)。学生认为最能考察创新能力的是科研项目训练(占比84.2%),其次是学科技能竞赛(占比77.2%)、现场展演(占比73.7%)和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占比40.4%)。学生认为参加科研项目训练最能体现创新能力,说明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困难性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因而认为科研项目最能考察一个人的创新能力。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竞赛项目的过程中,能近距离感知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体现出的创新能力,所以认为竞赛更能考察学生创新能力。师生都认为“开卷考试”难以考察学生创新能力。
⒓泳喝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竞赛是由赛事组织者给出竞赛题目,由学生单人或组队在一定时间内以竞赛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独立工作或团结协作来完成竞赛要求任务的系列活动[2]。在被调查的对象中,64.9%的学生和53.6%的教师认为竞赛能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及研究的主动性;24.6%的学生和28.6%的教师认为竞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师生都认为竞赛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分别占比71.4%和61.4%)。这一看法与其他研究者分析的相似[3][4]。
学生不参加竞赛主要是因为自身专业知识掌握不好,没有信心应对比赛。对于如何看待学生不参加竞赛,学生(占比77.2%)认为主要是自身专业知识掌握不好,没有信心应对比赛,持这一看法的教师占比71.4%。但赞同“缺乏健全的体制和规定,专业指导老师配备不充足”的教师占比为78.6%,这说明教师更多是从自己所从事的教学管理工作角度看待这一问题,也间接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学校对竞赛不够重视。有50.9%的学生认为老师的引导不足以调动学生参加的积极性,这反映出教师在动员学生参加竞赛时工作做得不够,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
学生参加竞赛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参加竞赛,最重要的是要准备什么?超过一半的师生都认为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需要全面准备专业知识。“老师的指导”及“放松心态”占比都不高。这说明竞赛有一定的方向和范围,是针对相关知识能力进行比赛,学生要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需要在赛前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训练。
高校在课程教学中存在忽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对于参加竞赛反映出的问题,学生和教师都认为主要是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待加强,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知识面较窄(分别占比66.7%和82.1%);其次是教学体系存在缺陷,教学内容有待更新、教学模式有待改进,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和竞赛的要求(分别占比64.9%和60.7%)。这说明学生通过参加竞赛,看到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感受到学校在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比赛,也发现同样的问题。
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参与调查的对象中,师生都一致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最缺乏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分别占比46.4%和36.8%),其次是良好的学术氛围(分别占比21.4%和33.3%)和实用的技能指导(分别占比28.6%和22.8%)。师生都认为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存在相关性,参加竞赛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论文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团队协作意识(分别占比85.7%和86%)。这表明,扎实而广博的专业知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学以致用。
三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建议
从调查可以看出,竞赛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并不是通过参加一两次竞赛就可以实现的。创新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养成,也正因此,《意见》提出要把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
1 创设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格
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5]。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表明,创新人才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有机结合,创新人才比常人拥有更旺盛的创造欲望和更坚强的意志品质。诸多研究都强调,创造能力的基础是创造人格。而创造人格是生长出来的,不是训练出来的[6]。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首要的是创设宽松而自由的学习成长环境。当前,很多高校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出台了不少政策,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实施各种计划和项目,力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但却忽略了对学生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独立性、质疑和批判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创造人格的培育。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高校办学功利化较为严重,还未能将大学精神中最主要的价值内核――创新与创造、质疑与批判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未能为大学生营造出倡导自主、鼓励探究的学习环境[7]。前面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师生认为学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待加强,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创新人才培养有自身的规律,学校应在教育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过程中渗透创新教育,创建保护、鼓励学生个性成长的课堂文化、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适宜的“气候”、“土壤”和“养料”[8]。
2 面向学生全体,构建常态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高校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9]当前很多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基本以赛模式为主,为竞赛而组建团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突击式”的学习和训练。但参加竞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种情况下,多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落到实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根本上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种常态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在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时,要做好顶层设计,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要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育学生创新人格,扩展学生创新知识,提高学生创新实践技能有效结合起来。如大一侧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知识的学习,大二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大三强化创新能力的实践训练,大四强调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
3 搭建各类科研创新训练平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要通过实践才能形成。高校要创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实践训练平台,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障。一是校内实验实训平台。学校要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室的功能,面向学生开放,设立学生实验实训基金,鼓励学生开展研究,资助学生和申请专利;二是本科生科研训练平台。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四级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与企业合作,引入真实项目;三是学科技能竞赛平台。根据各类竞赛的时间,规划、设计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四级竞赛方案,由低到高,由面到点,既扩大学生参与面,营造竞赛氛围,又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选拔优秀学生,获取优异成绩;四是社会实践活动平台。通过学生社团、假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国情,增长见识;五是校外实训基地平台。学校要建立校企、校府、校校协同育人机制,真正发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功能,培养学生实战能力。
4 以学生为主体,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课堂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教师是教育学生的主力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课堂和教师的作用。但现在高校多数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是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加专业课构成。课堂教学上常见的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推行跨学科教育和综合化课程改革。通过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视野,提升学生理论素养,激活学生思维。增大选修课学分比例,尊重学生兴趣选择和个性化发展。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提倡项目式、研讨式、问题式等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申报项目、参加竞赛活动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不能简单地采用纸笔测试的形式,一考定成绩,而应关注学生全程的学习过程,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整体性评价。具体来看,评价目标应基于能力本位,指向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过程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全程的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持续变化,更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评价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应减少标准化考试,加大对实践能力掌握的整体性和个人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可采用工作过程报告、工作情境测试、工作任务实施等评价形式,通过现场观察、面谈口试、成果展示、现场操作、工作报告、小组自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10]。
参考文献
[1]和学新,张利钧.关于创新及创新人才标准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2]李淑芝,等.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强化信息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2).
[3]陈勇,等.浅谈学科竞赛对大学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J].高教学刊,2015(23).
[4]魏玲,等.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2).
[5]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09(07).
[6]贾永堂,崔波.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四个根本转变[J].现代大学教育,2014(1).
[7]刘丰林,等.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
[8]邢亮,乔万敏.文化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研究,2012(1).
篇7
摘 要: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探索课堂讨论、主题演讲、赏析经典影视作品和社会实践调研等参与式教学方法,得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教师的综合素质、科学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教学形式尤为关键。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219-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通过探究中国近现代历史,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认清国情,把握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内在规律,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诚然,理论灌输和学术探讨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效率,但学生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更能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参与式教学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分析
1.课程性质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政课是集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和德育性于一体的课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全面地分析历史和认识现实,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思政课的课程性质表明,其教学目的不单是学习理论知识,更为关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和完善自身。认识论认为,一切知识和经验都是从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参与式教学正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的基础上,使学生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充分地体验情感和高效地培养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增进思政课教学的效果。
2.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中学政治课有重复,这引起了部分学生产生厌烦甚至是抵触的心理,而深层原因是教学模式的僵化。一方面,教师按照惯例,教条式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譬如“一言堂”“满堂灌”等,思政课成为说教式的课程,遏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当下我国正着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政课的教学理念必须做出调整,即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这正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助推力。
3.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高校思政课要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更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当代大学生中“90后”居多,在思想和行为方面既有自信、个性、批判精神的一面,又有自我意识强、独立性差、抗挫能力弱、理想信仰缺失等特点[1]。思政课教师只有把握这些特点,课堂教学才有针对性,教学实效性才能提高。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要注重人的内在情感,潜在的智能。”[2]参与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表达观点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实现自我教育。此外,在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和各种才能的协调发展。
二、以《纲要》课为例的参与式教学实践
1.课堂讨论
《纲要》课是通过历史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必要的史实讲述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但鼓励学生运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化认识,才是思政课入脑、入心的关键。无疑,课堂讨论是最常用的参与式教学形式,它包括拟定话题的讨论和未定话题的讨论。拟定话题,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相关的疑点、热点、难点和重点知识,预先定好讨论主题,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展开讨论。未定话题的讨论,是指每次课(两学时)都会留十分钟时间,由学生讲述“历史那些事儿”,即历史人物、历史趣闻,老师再“借题发挥”,点评总结,目的在于增长知识,提高兴趣。
2.主题演讲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既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遭受的无尽屈辱,也呈现了各民族人民的顽强抗争,又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断学习西方的觉醒历程。如何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始终贯穿《纲要》课的一条主线。鉴于此,近年来本校所有上《纲要》课的班级先后开展了一系列课件制作与演讲比赛,譬如2013年的“中国梦・安科梦・我的梦”,将感悟历史、着眼当下和展望未来有机地衔接在一起;2014年的“践行核心价值观,传递青春正能量”,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意识落到实处;2015年胜利70周年的“弘扬抗战精神,积聚青春力量”;2017年中国工农胜利80周年的“传承精神,智创勇毅青春”,结合时政热点,将超越时空的抗战精神、精神发扬光大。总之,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深化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
3.赏析经典影视作品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播放相关影视作品,让学生直面“活”的历史。譬如,历史纪录片《圆明园》《中国近代历史与耻辱》《百年中国》等,以立体化的形式再现中国近现代历史,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增进对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国产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以二次元风格的语言介绍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典影片《甲午风云》《》《建党伟业》《》《东京审判》等,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有助于弥补学生阅历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观看完毕后的交流和讨论,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任课教师做逻辑严谨、论证有力的评析。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增长知识,无疑是深受W生喜爱的教学模式。
4.社会实践调研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本校实行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其一,社会调查主题紧扣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譬如,21世纪百姓关心国家大事的程度、90后大学生责任感现状调查、本校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状况的调查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其二,教师参与并指导社会调查的全过程,譬如提供社会实践的选题指南、修改活动策划书、建议调研方法、问卷的制定发放和分析、撰写和审阅调研报告等,在调研过程中,师生充分互动,教学内容渗透其中,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性思维,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高校思政课参与式教学实效性的再思考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3],参与式教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但参与式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重新审视以往的教学实践,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还需上下而求索,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前提: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效地开展参与式教学,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譬如课堂讨论表面上减轻了教师的授课负担,但无论是拟定话题还是未定话题,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对所教课程有深刻、系统的把握和研究,再结合国内外实际做全面剖析。此外,深厚的知识储备必不可少,以确保在未定话题讨论时得心应手。主题演讲,需要教师精准把握相关史实,及时指正学生错`,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探索多样化的演讲形式。经典电影赏析,应避免学生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倡导全方位、多角度的科学思维方法。社会实践调查务必全程教学。因此,教师的知识面必须广而博、理论功底必须深而厚、组织能力必须高而强。只有这样,才能对课堂讨论给出恰当的引导和总结,才能对学生的演讲和赏析给予深刻的评价和升华,才能对学生的实践调研做出科学的指导和规划,才能上好令学生满意、难忘和受益的思政课。
2.核心:制定科学的教学设计
高校思政课有着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基础的学生群体,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制定科学的教学设计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譬如,课堂讨论的拟定话题,要结合学生的学科背景和知识基础;课堂讨论的方式,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课堂讨论的时间和参与范围既要事先安排,也要适时调整;演讲主题的确定,要结合教材内容和时政热点,让学生有所思、有所获;哪些章节的内容适合做实践调研,即调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哪些章节的内容必须赏析经典影视作品,即只有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才能体会得深刻和真切;课堂表现与成绩挂钩,并给予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解决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总之,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有规律可循,即每一章节的设计必须关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方面,又无固定模式,即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学设计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关键:丰富教学的实现形式
近五年来,本校《纲要》课的教学实践证明,参与式教学效果显著,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但思政课是大班教学,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譬如,个别学生腼腆不愿参与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少数学生抱着应付心理参与课堂活动,个别学生实践调研半途而废等,可见,单一的参与式教学不能满足复杂的教学对象,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丰富教学的实现形式。鉴于此,《纲要》课汲取了传统教学中的课堂讲授、启发教学、案例教学等的精华,又引入了现代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激情教学、现场教学等,值得一提的是,本校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法,即“移动课堂法”[4]。目的在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实现形式,确保参与式教学与其他教学的优势互补,从而增强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丽华,乌力吉那顺.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相应教育措施[J].前沿,2013(1).
[2]方展画.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评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209.
篇8
李庆中(1980-),男,河南辉县人,现在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是国内,国际政治。
摘要:大学生就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毕业后的就业关系重大,涉及个人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远建设。当前形势下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笔者认为应以培养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为核心,为此应全面研究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工作,同时在国家,社会和高校层面创造一个宽松,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外部环境,内外合力,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关键词:就业能力;就业心理;就业歧视;职业教育一、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成败,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大学生就业是教育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不论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是重大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加快发展速度以来,规模逐年扩大,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的发展速度和成就,不过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一问题有复杂的原因,造成了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
据去年我国人社部部长尹蔚民透露,“根据测算,20-59岁就业年龄组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8.31亿峰值。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面对巨大的就业增长压力。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今年增加到699万人。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人,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①而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27万,为历年来最多,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1、就业形势中的积极因素
一是我国政府逐年加大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政策力度。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西部大开发,大学生村官,选调生考试,特岗教师计划等,对于大学生在诸如城市落户,创业扶持,税收等都采取了政策倾斜,2013年起我国将推毕业生担任特岗人员试点,开始打破跨区域求职登记限制。
二是我国各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目前高校都已设置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服务中心,专职负责落实国家就业政策,服务大学生就业。同时大学各个院系也在教学设计,服务大学生就业方面采取了很多实际的措施。总之,我国的高校已经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完整服务体系,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三是我国今年首次明确将从战略上转向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战略层面的变革。“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②这一变革之所以利好大学生就业,是因为我国目前的就业市场急需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但高校无法满足供应,造成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走高,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四是我国高校毕业生个人心理素质逐步适应复杂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之所以产生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毕业生个人心理素质或者说就业理念不够成熟和务实。很多高校毕业生一直以“高级人才”自居,不肯从基层做起,不肯去自以为“不体面”的领域就业,这种自恃清高,眼高手低的普遍现象严重阻碍了自己的就业。而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也逐渐成熟和务实起来,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养猪,大学生扫大街等现象已不新鲜,反映了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积极的变化。
2、就业形势中的消极因素
一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巨大,客观供大于求。这是最大的消极因素。特别是今年我国经济出现下行态势,又面临艰难的转型升级任务,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直接影响到企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
二是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明显。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调整经济结构”问题,如市场上有些经济发达地区急需大量服务型,技能型人才,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素质不能满足;西部地区长期面临“人才饥渴”,东部,特别是东南部和北上广地区长期处于人才超饱和状态,这一问题仍处于胶着状态;大学毕业生不切合实际的就业理念,浮躁的心态也是影响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三是就业歧视普遍存在。就业歧视主要是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性别歧视主要是用人单位歧视女性的现象,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都明确不要女生,是典型的性别歧视。另外有学历歧视,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片面强调学生高校的知名度,有些用人单位甚至要求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都必须是“211院校”,这些都是典型的学历歧视。以上就业歧视均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拦路虎。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能力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分析及应对办法
1、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
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心理指的是以就业为中心产生的复杂心理现象。根据笔者观察归纳,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有以下特点:
一是大学生就业功利性心理和浮躁心态并存。大学生功利性的就业心理集中表现在公务员考试的连年升温,企事业单位也热度不减;据智联招聘2014年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客服、销售和生产加工类职业入选为应届毕业生最不愿从事的三类岗位,这些岗位从性质上来说都属于基层岗位,大学生不愿从基层干起集中反映了就业的浮躁心理。
二是部分大学生“啃老”的现象反映了不思进取的心理。“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③今年我国将有727万大学生毕业,可以想象大学生啃老现象只会进一步加重。部分反映了大学生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思进取的心理。
三是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开始体现积极和务实的心理。从大学生最新的就业现实来看,大学生务实的就业心理越来越明显。“2014年各省公务员考试大幕拉开。截至昨日,已招录公告的23个省区市中,16省份报名人数集体下降,其中15个出现招录、报名人数“双降”局面。如浙江去年报名者高达36万,今年最终缴费确认的为22.7万人,剧减37%。其他省份亦出现10%-30%不等降幅。”④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从就业的地区也可看出一二。如与往年相比,今年应届毕业生投身“北上广”的热情开始降温。
2、培养积极正确就业心理的对策
各种心理现象,包括就业心理都是复杂的,但是可以通过耐心的疏导教育加以引导的。解决这一问题,可行的对策是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引导。
许多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功利性,浮躁和不思进取的就业心理,归根到底是欠缺科学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的树立在大学阶段主要靠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以我们党的理论,社会主义公德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反复的引导教育,使学生早日形成艰苦奋斗,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养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应的就业心理。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总体来说较弱,就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能力和素质总和,笔者认为主要包括适应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养。
大学生适应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优秀的学生,利用各种条件参加实习和各种实践活动,适应能力自然较高,而更多的学生缺乏关键的实践锻炼,自然适应能力较弱。
吃苦耐劳的能力,笔者根据亲身接触众多的学生以及观察,目前大学生比较缺乏这一能力,常见的现象是很多学生在主观上就缺乏吃苦的思想准备,在实践中更是出现刻意逃避困难,避重就轻的心理。
大学生动手能力偏弱这个基本是社会的共识,这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一般会特别强调实践经验或相关工作经验的重要原因。另外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动手能力锻炼有关。
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也是参差不齐的状态。不过总体来说是偏弱的,特别是专业技能,因为我国大学生在专业技能锻炼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我国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培养起来,而实际情况是医学生的实习教学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偏弱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单独提出人文素养?因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关系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一生的长远发展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不会做人,何谈做事?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我国高校还需进一步提升认识,努力推进这一工作。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能力弱的新思路
(一)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是靠大学生自己,所以就业能力的培养应以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的转变,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主,而在目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外部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主要的外部因素笔者认为包括学校,社会和国家政策层面。这些外部因素应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补充。内外因素都很重要,应协调推进,不可偏废。
(二)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1、大学生自身因素的着力点
首先调整自身的就业观念。大学生应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充分而清醒的认识,打消不切实际的想法,做好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灵活应变的心理准备。“近日,在北京朝阳区环球金融中心,湖南常德“90后”男孩、北大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天一开了一家叫作“伏牛堂”的小店,专卖常德米粉。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抛开传统的就业路径,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⑤这一现象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积极变化,正应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话。
其次是打牢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底子。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大学生的看家本领,必须熟练掌握,才具备顺利就业的前提。强调这一点,也是因为目前很多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薄弱,尤其是动手能力,专业操作技能较差,缺乏相关锻炼,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仅就大学生个人因素来说,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一点。
再次是需要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大自然的规则是“优胜劣汰”,这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大学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生存压力,没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不行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必须最终依靠社会实践的锻炼,所以大学生应自己主动创造条件参加各种教学实习,利用寒暑假积极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各种形式的锻炼,经过时间的积累,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自然稳步提高,从而为更好更快地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是在精神上有所追求,注重个人德行的培养。人活着需要有一定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追逐物质财富和个人享受。我国在选拔人才方面向来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之所以强调德行的培养,在于德行关乎个人一生的发展,关乎人生的成败。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理应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德行,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德行稳固则人生稳固。在培养良好德行的过程中,做人做事的能力必然随之提高,哪里还愁有一个工作呢?
2、大学生就业外部因素的着力点
(1)首先是国家政策层面
关于大学生就业国家在政策层面采取了众多举措,以后也必将采取更多新的举措,这是可以预见的。介于篇幅,笔者认为以下政策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关系重大:
第一是我国应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科技,文化,旅游,交通运输,中高端服务业,这些行业需要吸收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同时还能够使大学生的专长得以发挥,一举两得。
第二是改革户籍及用人指标制度。“取消大学生留在省会以上城市的指标限制及户口限制,代之以人才标准和专业标准限制,促进人才流动,解除大学生就业的“户籍限制”之忧,以利于大学生就业。”⑥
第三是在高等教育培养方向上进一步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政策关键在于扭转我国教育长期的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弊端,真正转向素质教育,教育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校就具备比较扎实的能力基础,为以后走向社会顺利就业铺路。
第四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予以更多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是指除公有制经济外的经济成分,主要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一般也可称为民营经济,仅就促进就业和民生的角度看,民营经济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2)其次是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笔者认为首要的也是主要的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影响,国家相关的政策完善,推进顺利,社会层面则在推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也会卓有效果。
社会层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招聘和社会大环境方面。
企业招聘层面笔者认为应主要落实国家的各项就业政策,招聘中努力秉持公开,公正和透明的原则,消除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现象,为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氛围。
社会大环境层面涉及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等因素,社会大环境应为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客观地讲,这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需要涉及方共同的努力。而努力的大方向则是为了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服务。
(3)最后是高校层面
高校层面是落实我国政府各项就业政策的落脚点,是将一名学生送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因而对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笔者认为应在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是应配合好国家的职业教育转变战略,努力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如上文所述,我国自今年开始将推动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向职业教育,这对于向社会提供足够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意义重大,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意义重大,因而广大高校应积极配合。
第二是应适应市场需要,积极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和进行课程改革。高校应设置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这类专业,同时适当削减社会需求萎缩的专业,避免浪费教育资源;“在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可适当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选择所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应强化实践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养。”⑦课程设置必须转向实践方向,转向社会实际需求方向,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三是强化学习就业指导部门的力量。目前各高校已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对于指导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只能加强就业部门的力量,配备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形成完善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思路。同时加强高校就业的理论研究,高校就业部门工作机制研究,以更好指导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应以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培养为主要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就业市场游刃有余;同时必须在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和高校层面积极建设,完善,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最终尽早,尽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0.
[2]成长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
[5]李菲菲.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公共管理系,2012.
注解:
①参见《人社部:史上最难就业季或再持续五年》,载《京华时报》,2013年6月18日。
②参见《高教改革确定:600多所本科高校转向职业教育》,载《经济观察报》,2014年5月10日。
③参见《中国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57万大学生待业在家》,载《人民网-生命时报》,2012年11月1日。
④参见《16省份公务员报名人数下降浙江减少近1/3》,载《新京报》,2014年3月27日。
⑤参见《大学生另类就业盘点:卖米粉卖猪肉当保安》,载《中国新闻网》,2014年5月4日。
篇9
论文关键词:第三课堂,网络,育人体系
1.现行教育现状与其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元开放、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局面已经形成,飞速发展的IT行业,把我国带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如今我国人才教育的方式大体是:青少年经过全面发展型培养模式的初等教育和专业学术研究型培养模式的高等教育,然后走向社会,自主择业或创业。这种传统的道路,只能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产生影响,且多局限于教材和师资本身。在企事业单位,具体岗位所需要的一些技能明显偏失掉了,甚至像社交、协同工作、策划等多数行业所需求的岗位技能都无法有效传授,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用人难和高校就业难的问题。因此,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上的矛盾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面临的主要矛盾。
2.第二课堂的优势与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在教学改革上,高校采取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经过教学实践发现,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可以提高学生社会技能和素质才干,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王利军,男,(1982 - ) 硕士,广西大学团委老师。
一个“完整的人”。然而,第二课堂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出现了思想教育淡化、管理松散、活动质量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第二课堂的功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发展,虽然相得益彰,却无法弥补其自身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矛盾和缺陷。
二、打造以网络为载体的第三课堂
1.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工商局和消保委2008年11月24日的一份调研显示,大学生每天除了上课,有68.6%的学生花3-5个小时上网,26.6%的学生花5小时上网,重庆工商大学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有87%的学生认为网络对其生活重要或比较重要。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方式,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渠道。而上网主要从事的活动(及常登陆的网站)一般有:看新闻咨询(新浪,搜狐)、社交娱乐(QQ,盛大,影视网站)、个人(空间博客、各大论坛)、协作管理(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各大邮箱)、商贸活动(淘宝、当当、卓越)、网络学习(远程教育、网络书院等)。
2.第三课堂的界定及建设方式
2.1第三课堂概念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活多样性越来越强,仅仅两个课堂已经无法涵盖高校对学生教育的范围,提出“第三课堂”,完善整个大学教育的育人体系,已经是大势所趋。相对于第一课堂的“传统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第三课堂概念的界定,很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答案。武汉大学郭厚良提出,第二课堂应该是实践教学活动,第三课堂是基本教学活动以外的一切课余活动。而石河子大学的郭慧星等认为,宿舍应成为第三课堂。
笔者认为,第三课堂的界定,应该不仅着眼于对传统课堂以外的现实生活,对第二课堂再进行细分,而应该把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分开,把对于学生生活越来越重要的网络虚拟世界纳入教育体系,成为第三课堂。
2.2构建第三课堂的框架和施教方法
1.构建完整的校园网络环境。在高校,可依托学院、班级或学生组织,构建用于信息传播、网络学习、社交娱乐、个人发展、协同管理、商贸活动等多种用途的网站,方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除了传统的网站建设,还可以引入校园SNS建设,使老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人页面。如今许多高校通过“主页+论坛”的形式进行了初步尝试,效果良好,为实现全面的第三课堂建设打下了基础。
2.加强思想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互联网具有丰富的形式和内容,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巨大的空间。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受教育者的网络行为发现其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比如,通过名师与网友在线交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网页、开展网上网下的互动交流活动、建设红色论坛、宣传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3、建设网络社团文化超市。相对于第一课堂“选课—授课—得学分—毕业”的形式,全面拓展学生素质的实践教育始终没有得到完善,致使第二课堂的育人功效得不到更好发挥。利用以网络为载体的第三课堂,建立以网络为载体的社团文化超市,把学生社团活动信息公开,像学生选课一样,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社团活动。学生社团可以制定一套科学、公平的评价机制,把学生参加活动后的表现,反馈到学生个人页面,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参加的活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4、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学和网上网下联动活动。网上教学和网上网下联动活动主要依托网络的信息和社区互动功能,老师可以开设自己的个人主页,教学资源,与学生互动。专业性强的学科还可以开发教学游戏软件,比如管理专业的可以把企业沙盘模拟搬到网上进行。同时,网上活动往往还可以与网下活动互动,让学生能够全方位感受到学校第一和第二课堂的乐趣,在生活和娱乐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三、建设以网络为载体的第三课堂的作用
1.完善现行育人体系。现行教育体系存在与当代社会发展产生的矛盾,这种矛盾简单说是一种滞后性和不对称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产生了巨大变化,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无法适应这种变化。以网络为载体的第三课堂建设,符合未来高校教育改革的客观需求,是完善育人体系的必然需求,通过第三课堂建设,不仅可使高校教育进入了信息化,进一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而且学生可以合理规划和参与第二课堂,可以与班级、学生组织保持全面互动和沟通,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团队协作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第三课堂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补充。通过构建校园网络环境、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网上社团文化超市、网上教学和网上网下联动活动的开展等,可以把学生漫无目的的网络生活进行科学引导,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还可以促进第二课堂学生实践活动的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第三课堂,不仅是网络教学方式的扩展,也是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何慧星,张爱萍,孙桂香.新时期大学生第三课堂建设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J].2005月7 日,第34卷, 261-264页.
【2】郭厚良.第三课堂的设想高等建筑教育.高等教育[J].2000月 3日,第一期,14页
【3】王仕勇.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成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J].2004年9月,424-427页
【4】徐梅.构建社区、网络、社团三位一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立交的探索.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J].2006年9月, 第16卷 第5期,30-32页
篇10
关键词:高校;家长;家校联系;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128-02
一、研究意义
1.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宗旨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缺一不可,一起努力做好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在健康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高校必须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深入、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校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增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理解与支持。最终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推动高校就与管理水平的目的。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家庭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首要因素,家庭的组成情况、经济状况,社会背景、教育程度等,间接或直接地对子女的个人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有所影响。为了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工作无效和失误,甚至教育不当的情况,学校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需要与家长进行紧密的联系和配合,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情况。
二、 研究背景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学业生涯规划等情况,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我们特意向二年级学生做了一次调研报告,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031份,回收996份,回收率为96%。问卷中关系到学生家庭情况问题15项,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大学生家庭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性。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进一步说明制定家长联系制度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从研究结果来看,首先,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更大。当学生在学习生活甚至感情遇到问题时,部分学生会向父母寻求帮助。这些是学校所不能够替代的。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学生更愿意通过新媒体方式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包括父母。大学生们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也比较高,几乎达到无法割离的地步。最后,有些家长也认为学生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平时与学生交流沟通除了一些生活琐事身体健康等话题,也没有多少实质性内容。
三、 研究方法
高校家长联系SWOT分析法:
高校家长联系SWOT分析法是基于家校联系目前面临的内部竞争和外部竞争环境以及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也就是通过分析和研究家校联系相关的一切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面临的机会、威胁等,依次罗列出来,再根据矩阵排列的形式,利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各种因素交叉匹配,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四、 主要内容
首先,在学校与家庭联系合作过程当中,学校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挑战:
S:(1)家长对学校的信任;(2)家长主动联系学校的情况较多,联系合作的期望比较大;(3)学校的联系工作基础扎实;(4)学校资源丰富,后背保障比较充实;(5)目前可用的联系合作途径比较丰富例如:书信、网络、电话。
W:(1)制度不完善,顶层设计欠考虑;(2)一个家长、学校、社会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平台;(3)与家长沟通渠道单一;(4)交流信息不准确,不全面。
O:(1)学校主动出击,加强联系合作;(2)加深家长对学校政策措施的了解;(3)了解学生背景,减少学生管理工作难度;(4)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增进学生管理工作实效。
T:(1)家长职业背景层次悬殊,文化程度差异较大;(2)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进入大学后,对学生的后期教育管理工作关心较少;(3)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欠缺;(4)现行教育政策、法律或经验等方面的滞后,造成家长对参与管理的权利、义务与途径的欠缺,不知道如何参与,表现为一种无序状态;(5)学生人数太多,个性化教育工作难度较大。
SO战略、WO战略:
(1)以整个学年为周期,按照时间节点顺序,定时开展相关活动(具体见《家长联系合作工作时间一览表》)。
(2)以通院家长QQ交流群和通院微信平台(西电通院)为依托,在继续完善平台运行机制,丰富平台内容上,加深学校政策宣传,深化家长交流合作,提出切实可行的精品活动。在网络层面上拉近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距离。
(3)注意收集家长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家长反映的学生特殊背景信息,收集成册,作为后期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学生个性化指导工作的参考。
(4)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8月份)召开家长见面会,形式上更偏向于新闻会,提高互动性。
(5)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8月份)举办面向家长和学生的校园开放日,参观学校校园、校史馆、图书馆、校友之家、学生宿舍等等。
(6)建立并完善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制度。
(7)建立学院工作博客,设专人维护,及时更新和推送学校相关政策信息,以及各类学习生活安排,并在各类家长交流活动中广泛宣传。
ST战略、WT战略:
(1)借助通院家长QQ交流群,成立家长委员会。
(2)(9月份)组织学生填写个人基本情况登记表,并建立学生家长联系薄。
(3)邀请教育专家和社会名企人员来校座谈与家长对话(情况不允许,可以录制电子档案,供家长网上交流)。
(4)创建家校合作宣传手册。
(5)制作家校合作纪念品。
(6)坚持每年以书面形式给家长写一封信,其中包括致家长一封信、学生成绩单、工作反馈单(调查问卷)、特殊学生的在校情况说明。
(7)辅导员家访计划――辅导员利用寒暑期开展“辅导员家访计划”,其中主要家访对象是家庭贫困和学习困难的学生。与此同时,学校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等渠道家访大部分学生。
五、 家长联系制度面临的挑战
随着独生子女逐渐成为高校在校生的主体,部分学生的个人行为和思想由于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在进入高校之后就暴露出了问题。因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担子就落在了专门从事学生工作队伍身上,面对两三百名同学,利用传统的书信、电话等方式根本无法与家长全部联系,往往只有在学生发生异常情况后高校才会主动与家长联系。
传统沟通方式也存在不足,电话交流是最为方便和快捷的交流手段,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是由于语言沟通问题、电话沟通的局限性等,学生工作人员并不能随时拨打长途电话。家长到学校进行探望是最为直接了解学校信息的途径,但是由于受到客观条件和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这一方式实现基本不太可能。
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得知在大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上,学校有必要、有义务采取多样话的方式,将传统的交流形式和现代化的信息媒介手段相融合入,让学生家长能够快捷、准确、全面地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保障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全面成才。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大众传播的定义及特点
- 下一篇:环境生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