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宏观环境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宏观环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

篇1

    论文摘要: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构成营销环境的每一个因素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营销环境的变化,既会给企业提供机会,也会给企业带来威胁。而旅游营销的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竞争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每个旅游企业都处于这些宏观环境因素的包围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制约和影响。这些宏观因素和发展趋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对旅游企业的生存构成威胁。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占领旅游市场并保持和扩大旅游市场份额是决定旅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旅游市场营销受到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营销人才的培养和营销队伍的建设日益成为企业人才竞争的焦点。 

 

一、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概况 

 

2010年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相关的所有外部因素与条件,其包含的内容既广泛又复杂。一般来说,旅游市场营销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构成要素,一是微观环境,二是宏观环境。微观环境能够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是指那些直接影响企业为目标市场服务能力的各种因素。而宏观环境是指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外部环境,它主要以微观营销环境为媒介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是企业不可控制的因素。 

 

二、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涵义 

 

旅游营销的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竞争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每个旅游企业都处于这些宏观环境因素的包围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制约和影响。这些宏观因素和发展趋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对旅游企业的生存构成威胁。 

 

三、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分类 

 

1、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科技、自然地理等要素综合实力的表现,通常通过社会经济指数的综合分析得到现实反映,它是进行旅游营销活动最重要的综合因素。 

 

2、社会文化环境:人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教育程度和职业 

指由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的长期熏陶而形成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个社会的教育水平、语言、宗教与民族特征、风俗习惯、价值观、人口、社会组织等的总和。社会文化渗透于所有的旅游营销活动中,而旅游营销活动又处处蕴含着社会文化。 

 

3、政治法律环境:政府的有关经济方针政策、政府颁布的各项经济法令法规、群众团体 

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在国际关系和国家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政策活动及与市旅游企业的营营销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它必然受到政治与法律环境的强制与约束。旅游企业总是在一定的政治法律环境下进行营销活动的。 

 

4、科学技术环境:技术变化在当前形成的最明显的趋势 

影响人类前途最大的力量是科学技术。科技环境的变化,给旅游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5、自然地理环境:如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环境状况等 

自然资源变化的影响,能源短缺导致的营销成本增加及环境保护,他们引起企业对该资源的珍视,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也可限制与创造旅游行业的发展。 

 

6、人口竞争环境:人口数量与增长速度、人口结构、人口流动率 

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每个企业在其开展营销活动时,都面临着四种类型的竞争者:第一是愿望竞争者。指提供不同产品以满足不同旅游需求的竞争者。第二是平行竞争者。指能满足同一旅游需求的不同旅游产品的竞争。第三是产品形式竞争者。指同类旅游产品的不同形式之间的竞争。第四是品牌竞争者。这个层次是同一产品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因此,全面地认识各种层次竞争,有助于其看清竞争环境的重要变化。 

    四、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对旅游行业市场的影响 

 

首先,从社会经济地位来讲,社会经济指数高的国家,一般来说,旅游业就比较发达。现代旅游业首先是在经济发展国家兴起,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国的接待国。与此相反,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底子薄,交通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其次,从社会文化水平来讲,旅游消费者和营销者的文化水平,往往决定旅游营销的成败。有些国家尽管人口经济收入相近,但旅游市场情况可能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很大程度反映在社会文化方面。因此,旅游营销必须适应社会文化因素,并随社会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再次,从政治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来说,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与旅游企业密切相关的问题是经济管理体制、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的法令、条例、法规,特别是有关经济、旅游立法。精减政府机构,规范政府行为,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等教育水平不仅影响人们的旅游水平,而且影响旅游企业的市场调研与促销方式。 

然后,从科学技术和自然地理环境来讲,当前世界科技发展迅猛,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可能会对市场营销产生影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特点有:(1)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普遍进入生产、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生命科学将获得新的突破;(3)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原材料、水、土等)的技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4)各门科学技术将全面而深入地发展,互相渗透,综合交叉。例如,电脑的广泛应用,可以提高饭店的工作效率,使饭店开展一对一营销,为客人提供定制化产品成为可能。 

最后,从人口竞争环境来讲,社会环境中人口数量与其增长速度的快慢,人口地理分布及地区间的流动率,人口的结构都影响旅游市场的发展。例如,人口越多,而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基本生活用品需求市场就上升,而旅游消费就会降低,旅游市场发展就缓慢。又如旅游市场中,人口的流动性,从内地到沿海,从城市到农村也是影响旅游市场的因素之一。 

而人口竞争就主要包括了同类旅游项目或产品的竞争者、相互可以替代旅游项目或产品之间的竞争者和争夺客源的竞争者、竞争者的市场营销状况、竞争者的内部状况等。 

 

参考文献: 

[1]李倩兰,王政.市场营销[m].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2]柴少宗.消费者行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3]钱炜,李伟,谷惠敏.饭店营销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 

篇2

关键词:质量宏观管理;风险问题;研究

质量宏观管理是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产生和不断完善的,包括质量、标准、计量等基础要素,其是与微观质量管理相对的。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利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如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利用相关的质量管理政策和工具,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质量宏观管理的意义和现状

重视质量发展是强国之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发展模式逐渐由“以量取胜”过渡到“以质为王”上。国家和政府将质量问题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宗旨,将“好”放在了“快”之前。同时,在国家大力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质量宏观管理体系是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必要保障,其是改革过程中对社会经济进行优胜略汰的必要工具。其目的便是通过宏观质量管理提高政府监管的效能,优化市场的竞争环境,保障社会监督机制的正常运行,以便最终提高社会经济的总体质量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质量宏观管理的稳定性、局部性与产品质量的全局性、发展性之间的刚性矛盾愈加突出,这将质量宏观管理的滞后性缺陷进一步放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质量宏观管理因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宏观质量管理在质量进步中发挥作用,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二、质量宏观管理产生风险问题的原因

在质量宏观管理系统中,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公共环境是其核心组成要素,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分为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主要阶段,而其风险也主要是这三要素在这两个阶段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过程中所产生的。其风险主要有技术性内生风险、信息缺失与滞后风险、倒逼风险和不协同风险等。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主体原因、客体原因和环境因素。

首先是主体原因。管理主体是保障质量宏观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阶段的主导者,因此主体原因往往成为质量宏观管理产生风险问题的主要因素。例如: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完善,质量宏观管理的资源和人员投入有限,地方受技术和经济水平的制约等这些主体因素导致质量宏观管理风险问题加大。

其次是客体原因。质量宏观管理的客体存量大且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这在客观上加大了主体管理的难度。同时,相关客体在面对政府的宏观质量管理上往往存在不协同,甚至进行虚假、违规运作的情况,这也加大了宏观质量管理的风险因素。

最后是环境因素。不同的环境变量及环境因素自身的变量都会对质量宏观管理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质量宏观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但是在政策执行阶段,其遇到了地方保护主义,这时候其政策执行环节便会大打折扣,增加质量宏观管理中的风险因子。

三、规避质量宏观管理风险因素的措施

政府是质量宏观管理的主导部分,因此,政府必然也应该在规避质量宏观管理风险中起到主导作用。

其一,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将工作重点从质量监管转移到防范质量风险上面来。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科学合理的使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种手段进行质量宏观管理,将政策的政治性放在基础的地位之上,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发展阶段,对政策的经济性和技术性进行综合考量。

其二,国家应该切实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政府充分利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质量管理的保障,同时完善的法律体系能够对政府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保障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环节中不存在和虚假违规行为。

其三,政府应该加大对于质量宏观管理过程的资金、人员和技术投入。充实的物质保障是促进质量宏观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支撑,是减少其风险因素的有效方法。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步入了发展的转型期,宏观质量管理对于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质量宏观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且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的多方面力量,对质量宏观管理风险形成立体式的防范体系。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J.库珀(PhillipJ.Cooper)等著,王巧玲,李文钊译.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杨洋.突出区域特色 加强宏观管理――记重庆市渝北区质量宏观管理的做法与经验[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4(01).

篇3

一、区域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生态资源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往往都离不开自然资源,也称为“劳动对象”。人类利用的资源可分为直接资源产物和间接自然资源产物,直接资源是树木、矿产、土地、石油等;间接资源包括钢铁、棉纱等。对于人类有需求的资源,必定出现人类的生产活动,无论是自然的直接资源或是间接资源在人们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源,人类的经济发展绝对离不开自然资源。

(二)生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每个地域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地域的经济基础,我国就存在许多的生态条件,也导致了我国各个地区经济的分化问题,各个地域的生态资源状况决定了当地投资的侧重点以及发展点,生态资源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成为空谈。

二、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我国对区域生态的宏观调控以及各地政府生态制度。我国应该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宏观调控,出台更多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把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成果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中去,社会应该不断完善、健全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大降低对生态的危害。各个地方政府应该制定一个符合当地需求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对于一些资源要进行有效的再利用,做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经济保护宏观上需要国家与政府相互帮助才能有效完成,而且二者要相互监督,达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区域政府应该用经济调控手段以及先进科技保护生态环境。现如今的生态问题,最主要的罪魁祸首就是各个企业,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更是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对环境的破坏应该间接成为各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这些问题却是由社会来背负。所以,政府应该针对一些高污染企业,进行对企业成本调控,让生态成为企业的内部成本。对于一些破坏生态平衡的企业,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提高企业赋税,作为生态环境补偿。

(三)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要想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好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当地政府应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不仅是需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同时也需要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使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在生态环境承受之内,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净化。而且生态环境协调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企业不应该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自身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区域保护生态环境微观化,提高对企业的监督力度。想要从根本上缓解区域生态问题,政府应该将区域环境保护微观化,对各个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及监控。把环境破坏列入法律的范畴之中,对于环境问题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法律政策落实到各个企业之中,让企业每个生产环节都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加强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于每个企业的生产侧重点不同,使得企业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不同,当地政府应该结合当地情况,制定一个符合当地发展的生态保护政策与标准,对于生态资源的撷取要适度,鼓励当地人民对企业的监督,让企业的生产过程更加透明化。

(五)提高区域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对区域生态的破坏不仅是企业这一部分,社会公众也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人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环境保护意识却没有丝毫提高。各个区域政府应该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公众应该做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在享受自然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做到对自然的保护,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

三、结语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自然所提供的资源,人类社会发展不应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之上,要真正地做到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国家及政府应该加大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法律力度,利用人类最新的科技成果投入到自然保护中去,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作者:喻敏霞 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工商管理;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工商管理能够极大地规范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并促使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从工商管理职能上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更好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秩序,而具备的职责与功能,也是工商管理各部门活动的总和。工商管理通过对市场主体准入标准的规范,强化市场监管,来促使市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加强自身的权威性,强化法律监督体系,进而最大限度地维护消费者权益,让市场经济秩序更加有序而完善,从而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1]。

一、工商管理概述

(一)工商管理的概念

工商管理属于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一种管理专业,其研究的内容主要为工商企业经济管理的方法与理论。工商管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特征,涵盖了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通常可将其分为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两大类,两者间在研究的内容与策略上有着较大的区别。其中,工商企业管理又可细分为内部行政与战略部门;而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标,则是为了维护并建立市场秩序,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对经济活动的主体予以监督和管理。

(二)工商管理的特征分析

工商管理较为系统繁杂,涉及的事务较多,几乎涵盖了与商业活动相关的所有经济活动。依据工商管理的目标与任务,大致可将其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为综合性,由于工商管理涉及到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需要对经济活动的主体进行监督与管理,并对各项交易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核,这种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决定了工商管理的综合性特征;其二为程序化,由于工厂行政管理为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在实施管理干预过程中,需要从国家利益出发,且法律法规要体现出国家的利益以及经济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工商管理依法监督,按照规范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避免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其三为权威性,由于工商管理部门隶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其管理活动体现出国家的意志,所以,其与经济主体并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当然也不会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而是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市场秩序进行管理,以维护国家与民众的利益;其四为关联性,由于工商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监管的手段进行市场秩序的构建,这种方法间接参与到国家的宏观调控中来,以保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得以正常的执行,而在经济活动主体出现违规行为时,工商管理部门需要依法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这种关联性使得市场秩序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

(三)工商管理的职能作用

工商管理的功能旨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并维护市场秩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作用上看,其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宏观调控的手段

工商管理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一种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有效的工商管理,能够确保经济主体的稳定。而若是工商管理部门在市场经济管理中,没有按照国家的宏观政策高效执行,也没有发挥自身应有的职能,就会影响到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同时阻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工商管理的经济调控作用不能在短时间内反映出来,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新的政策制定与不同的管理手段都会对市场的发展造成影响。

2.管理市场经济的方法

工商管理部门在整个社会经济市场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所以,在维持市场秩序,促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需要对市场经济活动的有序性、公平性进行监督与管理,并以市场发展规律为基础,调整管理手段,特别在社会经济市场极不稳定的状态下,要及时解决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问题,并让消费者通过合法程序正确维护自身的权益。

3.培养良好的市场主体

工商管理还需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市场主体,对其积极引导,以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增加各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促使企业与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得以协调。需注意的是,健康良好的市场主体,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体系建立的基础,同时也是确保执法正常进行的前提。

二、工商管理对于经济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构建市场主体的准入规范

工商管理部门主要对市场经济主体的合规经营状况进行监管,在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方面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工商管理,今天我国的经济就不会得到如此飞速的发展,且市场经济主体的准入机制也就不会如此的合理与规范[3]。在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管中,工商管理部门首先要对其准入条件进行严格地审查,并通过层层的审批、登记之后,才能够进入市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准入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进入市场的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而在这种环境下,工商管理企业也需要提高甄别能力,并强化市场准入标准,对市场主体进行严格的审查,按照审批程序,来培育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市场主体,构建一个规范化的注入机制,以维护我国的经济秩序,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

培育与监管市场主体,能够有效促进各行业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在这种发展中,还需要以完善的经济体系作为支撑。市场体系是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也是商品正常贸易的支撑,其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能够促进市场经济体系得以完善,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为资源配置方面。合理的配置经济资源,可以避免有效资源的浪费,并确保经济的健康与稳定发展,让市场体系的建立更加的完善。通常来讲,合理有效的资源分配体制,是指引稀缺资源进入亟需部门,调节市场秩序的主要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运行质量,让有限的资源转变为产品,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二为国家政策的落实方面。要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还需要以市场的实施与传导机制作为支撑,对商品的供求关系予以调节,进而形成相对合理的价格调控体制,引导企业有效生产与经营,以达到间接宏观调控目的[4]。

(三)强化市场的监督管理作用

工商管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管,让市场主体合理、合法经营,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从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整体状况来看,还存在较多的违法乱纪行为,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阻碍。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作用。尤其在不良竞争与垄断行为中,工商管理更要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的作用,来稳定投资运营环境,让更多诚信、健康、具有发展潜能的投资商进入市场竞争,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5]。同时,工商管理部门还要注意结合市场的实际状况,对垄断行为进行干预,以免市场经济规律与秩序受到影响。而在企业的商标权维护中,工商管理部门要对违法仿冒企业进行严厉的打击,以保护合法企业的商标权,以免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降低其核心竞争力,并使其发展信心受挫而对市场经济造成冲击。(四)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工商管理部门在对市场经济主体进行管理时,还要注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坚决拥护法律的权威性。由于我国的法律法规赋予了工商管理较大的职权空间,其管辖范围较广,监管的事项较多[6]。所以,在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管理时,工商管理部门要严格地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工作执行,增加执法力度,在提升自身权威性的同时,让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保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需要注意的是,工商管理不仅仅是对市场主体的监督与处罚,更要对其进行引导,必要时进行行政教育,使其合法经营、有效经营,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工商管理能够促进经济得以全局、持续的发展。当前,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更加的显著。工商管理不仅加强了各方的协助,也让行政部门与企业关系变得更加的协调,同时也完善了行政管理机制,让市场竞争环境更公平、有序。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工业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地加深。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对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需求,就需要工商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并规范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对市场加强监督与管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以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者:张强 单位: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姚涛.现代远程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与对策——以远程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5(1):23-27.

[2]刘艳.浅谈经济发展及工商管理的关联性[J].现代商业,2015,15(35):94-95.

[3]领才让加.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工商管理的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3(1):220-221.

[4]刘硕.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6,3(6):94-95.

篇5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185-02

一、 教育经济学的成熟以及宏观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其基本标志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成功。厉以宁(1984)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在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智力投资的经济效果的科学”;或者,“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智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经济效果的科学”。邱渊(1989)则认为:“教育经济学从教育具有经济性能的角度来观察教育事业的全过程,它把教育过程同时当作一个经济过程来看待,从教育与经济之直接关系中来研究教育经济性能的客观规律性”;“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工作的经济功效及其经济条件的学科”。全国教育经济研究会编写出版的《教育经济学概论》(1983)指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说,教育经济学是通过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从劳动者的智力水平与教育训练关系的角度,从科学知识延续、积累、发展与教育关系的角度,来阐述教育对社会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

由上述对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可以看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成熟的教育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一是宏观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教育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经济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二是微观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教育领域自身的经济现象及其规律。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时,我国教育界和理论界已经对教育是一种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产业达成了共识。于是,研究教育产业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就是宏观教育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而研究教育产业自身的经济现象及其规律就是微观教育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在宏观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结构中,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有条件和功效两个方面。教育的经济条件是指教育的可用经济资源,也即经济对教育的投资,体现出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依存性或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性。教育的经济功效是指教育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或收益,也即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体现出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性或社会经济对教育的依存性。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如图所示:

在微观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结构中,教育的投入产出关系、即教育投资的产出水平也即教育产业和教育过程的经济效率或经济效益是核心。用计量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要研究教育投资的成本效率和成本效益。

二、教育的经济效益

1.教育经济效益的定义和内容

宏观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教育的经济效益。教育的经济效益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劳动能力和素质,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总量和科技文化水平,从而在物质生产部门取得国民收入的增长;上述国民收入增长额在扣除用于教育和培训的全部经费之后得到的余额或纯收益,即是教育经济效益的量值。

教育经济效益的概念表明:教育投资并非单纯消费性、福利性投资,而是与物质资料投资类似,甚至效益更大的生产性、建设性投资。

教育的多重(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作用、职能、功效、效用等),形成了教育的多重效益。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精神上的效益:在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功能;二是物质上的效益:在人类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功能。

教育的经济效益又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社会经济效益:经训练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增加国民收入;

二是个人经济效益: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劳动报酬。

2.发挥教育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

(1)教育发展应与经济发展协调适应。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应同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两者在数量上要协调发展;教育的层次、专业结构要和经济部门的增业、行业与人才需要结构相适应。

(2)教育质量应有保证:各级各类的教育成果应达到教育目标、确保质量合格。

(3)要有配套的专门人才和劳动力使用管理制度和正常的经济建设环境:如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人事管理制度、劳动工资制度、正常的生产秩序、饱满的生产任务等。

3.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

(1)间接性。教育过程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教育过程首先培养人才和劳动者、开发智力、创造和传播知识、科技文化,然后由经过教育和培训的人才和劳动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创造经济效益。

(2)迟效性。教育的经济效益要等教育过程结束后,接受教育和培训的人才和劳动者进入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后才开始创造和产生出来。

(3)长效性。教育和培训的人才和劳动者将在他们的毕生中不断创造和产生经济效益,因教育而创新的社会知识总量和科技文化也将对社会经济建设产生长期的经济效益。

(4)多效性。教育既通过其培养的人才和劳动者,也通过其创新和传播的社会知识总量和科技文化多主体、多层次、多渠道、多维度地创造和产生经济效益。

(5)综合性。劳动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创造和产生的经济效益总是同其所受的全部教育和培训,以及自身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的总和有关,即永远是一种综合的结果。

三、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

1.教育经济效益计量上的复杂性和艰难性

(1)劳动生产者因接受教育和培训而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上述种种特征而变得不易计量;

(2)与劳动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相比,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物质资料生产的贡献更难计量;

(3)因教育和培训而创新和传播的社会知识总量和科技文化水平对物质资料生产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易计量;

(4)存在其他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精神文明水准、职业道德水准、人口控制和健康水平等。

2.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指标

(1)劳动生产率的增量

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和素质就是提高劳动力的质量: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开拓性、创造性;道德品质、责任性、作风纪律等。

直接相关指标类:生产定额完成率;产品质量合格率等。

积极条件间接相关指标:先进生产(工作)者比例;技术水平或等级比例;掌握新工种、新技术、新工艺速率;合理化建议与技术革新的数量及价值比等。

消极条件间接相关指标类:事故率;生产工具、设备损坏率;成本(原材料、能源)消耗率等。

(2)国民收入增量比

这是国际上较流行的考核和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用报告期和基期比较,考核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国民收入(全部净产值)增长额中,由于国民教育水平(程度)的提高所作的贡献占有的比率。

(3)教育投资(费用)收益率(回收率、回收期)

考核和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又一综合指标,但有较多争议。

Discussing about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Education

CUI Jia-shan

(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 League,Harbin 150001,China)

篇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造像我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带来的发展是很难达到我们现在所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针政策的。目前我国的国情发展循环经济,在得到政策法规支持的同时法律上的保障也是至关重要的,经济法的强制性是循环经济顺利运行和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法应对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造像我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带来的发展是很难达到我们现在所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针政策的。但是如果我们推行和发展循环经济,不但会使得人和环境和谐相处,也是我们建设真正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这里我们说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的,将优先的资源和能源重复的分配和利用,最终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赢的效益。但是目前我国的国情发展循环经济,在得到政策法规支持的同时法律上的保障也是至关重要的,经济法的强制性是循环经济顺利运行和发展的保证。因此,在经济法的视角下研究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是本文研究中的重点,希望能为我国的循环经济顺利实施添砖加瓦。

首先,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原则概述。

1.循环经济也就是环境生态的循环利用。是顺应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建设的一套经济系统,以增加资源的利用效率,最终达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和谐共赢,是在资源利用中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的经济模式。

2.循环经济运行我们要重点遵守以下原则:(1)减量化原则。在人们的无限欲望面前自然环境的资源给予是远远跟不上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稀缺资源尤其如此。所以减量化原则就是要人们增加资源的节约意识优化流程的工艺和生产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2)再利用原则。是在上一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的。也就是充分开发目前正在开发的资源等,对一种资源从不同层面增加对其的利用,以便更好的达到资源的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3)再循环原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一些企业文明可以通过对配齐无的回收来满足企业对资源的需求和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减少对资源的新开采量。这事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条件。

其次,经济法背景下循环经济的问题分析。

正义性和强制性是法律最重要的特点,那些的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会将循环经济的公平从形式转到实质上来,是循环经济实现的有力工具。从经济法角度下看循环经济,其主要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有利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环境的保护。在不同的程度和层次上,济法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提供指导。以下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方面论述经济法对循环经济的作用。

(1)宏观经济层面,资源消耗在大的环境资源中,特别是对稀有资源,我们有必要运用经济法的相关条款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指导,规范环境和社会的发展行为。使得对资源环境的利用率实现最大化,减少对新环境的开发。因此在经济法中,我们必须根据上述经济法中队循环经济发展的三大原则指引人们的开发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提高整个民族对环境开发的节约意识,促使实现循环经济的实现和发展,鼓励资源重复利用,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把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意识普遍整个民族。

(2)微观经济层面,经济法的建立是为了适应个体经济的发展,也就是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服务于个体经济。我们的企业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涉及到原材料的输入和产品的售出,从原料的购买到制作以及以后的运输销售每一步都会涉及到对资源的利用个废弃物的排除。所以,在制定经济法律法规的时候一定根据环境保护和企业的条件制定行业标准及指标等。

最后,对于以上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中的缺陷和遗漏,我们可以从创建和谐的法律化环境、构建完善的经济法、构建利于循环经济的经济法律保证机制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建立适合现代化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1)从这个个国家高度的法律上建立适当机制,也就是从宏观上建立以上循环经济的制度。因为对于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指定的目的是引导全国大众的,使任何一个群体和经济体都会有总体的指导性。所以,我们在制定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要从公司的规模、经济效率的实现和具体的污染指标限制等方面强制约束和规范企业的行为和发展循环经济对目前经济环境提出的要求。在强制性要求的同时,政府也应该采取一些较为缓和的措施,就像对上述政策执行较好的企业和单位有一定奖励和支持,在物质的角度提高企业和单位对建设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从经济法的角度出发,市场的调节功能就是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通过自然的供求关系来调整资源的配备和引导资源的配备,来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需求。我们也可以通过借鉴国外一些做到好的国家的法律法规,在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建立适当的经济规范。就像在企业的排污量上要有明确合理的规定,以及在收费上也是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后再制定执行。另外,各级政府部门都需要认真监督政策的执行情况,增加监管力度,对于那些违法,而且态度不端正的份子要加强管理,要求其整改,或者通过惩罚再教育等手段达到政策顺利执行。

(3)鼓励广大群众和一线的生产者产于规章制度的制定。广大的人民群众是这个系统的最终执行者,也会影响到改系统的顶层。所以,只要所有的消费者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遵守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提高整体的消费观和环境保护意识,就可以在根源上保障循环经济的顺利推广,我国的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恒.关于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思考.中国统计.2005(8).

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 经济法 价值理念

和谐社会是法制的社会,经济法是和谐发展的法律规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只有不断加强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立法建设,推进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与时俱进,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一、经济法价值理念的重要性

经济法理念是经济法理论的最高指导思想,它与经济法价值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共同实现对经济法的应用指导。经济法价值理念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法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二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根据。

经济法从最根本的理论层次来看,是人们借助自我认识对经济法进行意识层面的理解,这种理解属于理性认识,实质上是一种认识的不断发展与追求过程,同时,也是通过不断的认识过程来找到经济法的适用范围。经济发也属于社会法的一种,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也会随之出现变化,经济法会在一般性社会活动中做出相应的经济行为,对广义上的经济行为做出调整,以保证整个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带动上层建筑的变化,经济法属于上层建筑,这种联动变化就促使经济法理念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变革,这又为新的经济法的的诞生奠定了法理基础。因此,经济法理念是一种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的理论内容,在该法律的发展过程中会借助自身的变化实现理论创新来适应社会,这也是经济法不断创新的动力所在,此外,经济法要想实现随社会生活的进步而与时俱进,首先必须实现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与时俱进。

二、和谐社会与经济法价值理念的关系

(一)和谐社会与经济法价值理念的契合

和谐社会与经济法价值理念的契合主要体现在对共同理念内容的涵盖上。以人为本理念、平衡协调理念、社会本位理念和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理念是和谐社会与经济法价值理念共同涵盖的主要内容。和谐社会是经济法理念的重要指导思想,它可以为经济法理念的更新发展注入持久的生命力,而经济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和正确实施将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和谐社会对经济法价值理念的推动

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冲击和挑战了经济法传统的公平观和价值观,推动了经济法价值理念的变革。同时,它又内在地以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为自己的目标内容。发展是第一要义,如何在保持原有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做到根据实际需要与时俱进,实现经济法价值的理论创新,是经济法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

(三)和谐社会对传统经济法价值理念的挑战

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消耗,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虽然目前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是这严重阻碍了以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谐社会的理念对经济法价值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

三、如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实现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与时俱进

(一)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义,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一永恒目标不断推进经济法价值理念的革新。发展不是割裂的发展,它是整个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发展,经济法必须贯彻协调发展的理念,在全盘利益考量的基础上,立足长远利益,为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立法保障。同时,经济法有着一种超意识性,所谓超意识性就是在调整社会经济行为的过程中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意识的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域模式,从而帮助社会稳定农业、工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是维持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稳定的法律基础。

(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经济法具有经济性、效益性的明显特征,这些特征在各经济法部门中得到体现和遵循。经济法更加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协调,同时兼顾不同效益之间的统一,包括微观、宏观、个体、集体等多重利益,其中,经济法的价值直接体现在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与满足,这也是该法不同于其它法律的独特之处。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是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协调统一的过程,因此,应该将与时俱进作为保证社会经济效益的理论后盾。

在经济法立法过程中,应当吸取西方先进立法经验,经行制度创新,实现适度超前立法,以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和谐社会中经济法以追求社会整体效益为价值取向,它的效益理念必须实现反映环境效益,因此经济立法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效益的考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效益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谋求宏观经济秩序安全

经济安全要求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谋求宏观意义上的经济秩序安全,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的安全稳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经济法要注重防范和治理市场运行中的各种经济安全问题,通过对经济法安全理念的重构,不断扩展安全理念的内涵。和谐社会中经济法通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进而保证国家宏观经济安全。

四、结语

经济法价值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必注充分注重对经济法合理运用,以克服市场调节机制和民商法秩序的不足,实现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不断与时俱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法自身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本锦.论和谐社会中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与时俱进[D].天津财经大学,2007.

篇8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企业投资项目决策;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从理论上来说,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包含了三个基本含义:

第一是满足需求,特别是贫困人民的需求。它的必须条件就是完成经济的长期、平稳、高效率的发展,它的充足条件就是把人口的数量限制在适当的范围以内,这样呢就可以使它呢可以满足劳动力增长的需求,又不会让尤其是贫困人们的需求感到有压力。

第二是清除极端。在满足当代人或后代人的需求时,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会存在着资源的日益减少与环境的日益恶化的问题,清除极端的必要条件是不断探索与扩大非再生资源,不断提高可再生资源的生产力,其充分条件则要求尽可能地节约利用资源,积极治理与保护生态环境。

第三,平等共享。要求各代人之间与同代人之间实现资源的平等与公平分配、良好生态环境的平等与公平共享。其必要条件是建立与资源的持续供给相适应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其充分条件是制定相吻合的政策与法律体系。

可持续发展就是求得达成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并且维系新的平衡,要求支撑人类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基础具有持续性,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的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和发展,迫切需要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可持续发展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经济增长的正作用,最大程度的限制经济增长的负作用,达成真正程度上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发展战略的制定上。

二、企业投资项目决策中的经济统计分析

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是由相关的企业组织,根据许多的可行性研究资料,使用科学的决策手段,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相结合,将不同投资项目或投资项目的不同方案进行估计预算和确定,挑选出最佳的决策方案全过程。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投资项目过程中首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决策是否正确,不单单关系着项目以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严重的是可能的对整个国民经济都可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企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项目进行投资也就变得及其重要了。

企业投资项目的分析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即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分析和投资项目的宏观经济分析。

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分析仅仅从企业角度出发,对项目内部的费用和效益进行分析来确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不涉及投资项目对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损益,因此,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分析就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投资项目的宏观经济分析是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来分析评价一个项目的决策方案,投资项目的宏观经济分析的目的是对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以确定投资项目的实施对社会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投资项目的宏观经济分析较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分析更具有意义。投资项目的宏观经济分析是从整个社会角度出发来考察、研究、预测和评价投资项目对社会的贡献,以此决定项目的取舍,它既要考虑直接经济效益,也要考虑间接经济效益,从多方面评价,所以也就更有利于企业的不断成长和社会的持续性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投资项目的宏观经济分析是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来分析评价一个项目的决策方案,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更加有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必要的并且是有益的。

三、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决策中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在制定投资项目决策时,应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综合的进行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处理好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的之间两者的关系。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企业论证投资项目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的估计,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研究、预测投资项目对预测的社会目标所作的贡献的大小,所以当投资项目符合国际或地区产业政策、企业限于分析能力可通过咨询有关研究机构予以解决,而相关的政府机构应积极的予以相关的帮助。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要在目前已经习惯了的、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不确定性的分析,充分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经济数学所提供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去为企业制订各种决策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去为企业在一定的风险下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或者在一定利益下承担尽可能少的风险提供有依据的保证。

结语: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进行宏观经济统计是存在一定的技术上的难度的,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做到的,因此并不是强行要求每个企业都要进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呢,特别是对于大型的企业,很有必要进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的,因为大型企业的一些决策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所以呢特别是大型企业要在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之下呢,进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献上一份力量。

篇9

1.提供公平发展环境,规避市场机制缺陷,促进小康社会的建成经济法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弥补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不足。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恶性竞争、行业垄断、市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等不公平现象比较普遍,对于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因此,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双向调节,才可以充分发挥经济法的有效法律手段,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与市场无形调节的有机结合,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夯实的基础。

2.协调经济社会利益,体现公平分配原则,促进小康社会的建成经济法在社会整体效率与公平基础之上实现了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调节分配,力求达到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并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对社会权利与经济利益进行再次分配,其法律价值目标是要在社会整体利益、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个体之间寻求最佳的均衡点。同时,经济法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健全市场机制、补充政府调控不足等方式来实现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公。

3.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安全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建成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公平。经济法从社会公共利益的本位出发,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通过建立保障民生和社会宏观调控等多种措施对贫富悬殊和发展不平衡问题加以缓解,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就业、提供社会救助、制定经济法各项细则来逐步完善经济法制体系,从而保障民生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健康文明社会的建成。

二、经济法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思考

经济法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市场资源配置的最有选择,使社会经济保持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1.树立正确的经济法制观念,实现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经济法应着眼于维护经济发展的安全与稳定,树立正确的经济法制理念,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充足的物质基础。首先,经济法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使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达到平衡与和谐。一方面要防止政府“有形的手”强制干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防止社会发展不均所造成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等社会不公,营造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氛围。其次,经济法要正确处理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力求达到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和谐局面,以保证政府与市场两个主体之间形成合力,才能促进经济顺利发展。

2.革新经济法制观念,兼顾效率与公平,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效率与公平是经济法从来都不可避免的根本问题,如何调整经济结构,缓解人民利益分配矛盾是经济法的基本任务。因此,要树立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经济法制理念,发挥经济法调节社会发展差异、社会经济利益再分配的基本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总体平衡。目前我国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发展矛盾突出,如何在经济立法中将这些矛盾和问题加以解决是当前必须考虑的现实,因此,必须及时转变立法观念实现创新和发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科学理性地分析当前的实际,解决阻碍社会发展的经济问题,以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

3.树立维护整体利益的经济法制理念,开创小康社会的新局面小康社会是一种动态发展平衡的状态,包括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平衡发展、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以及人自身对富裕生活的追求等。十报告指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维护经济法整体利益价值观,注重社会发展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考虑经济发展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是当务之急。(1)维护市场的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私营部门对经济利益的无限追逐与扩大,引发了很多社会整体利益不协调的矛盾,经济法可以发挥市场主导作用,规范市场运作行为,缓解矛盾。(2)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位。旧体制下的经济粗放式发展,消耗了很大的自然经济资源,经济法应体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合理整合配置自然经济资源为目标,关注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篇10

[关键词] 企业可持续发展;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

[中图分类号] F27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2-0053-05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为谋求永续发展,企业保持持续、稳定、长期、高效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动力机制的研究,大多数文献资料都强调内部系列动力因素或某个内部因素的关键作用,而忽视外部环境的动力因素,特别是忽视内、外动力系统的协同性。笔者试图在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内、外大动力系统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

在企业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内部障碍和外部约束,影响着其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一)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企业作为宏观经济的微观主体,其可持续发展是宏观稳定运行的微观基础。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很多,其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技术环境、人文环境、行业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企业发展目标应与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一致,以实现人与环境、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和良性循环。企业的长期价值有赖于企业与客户、投资者、员工、政府、社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研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重视企业的经济数量指标,更要重视与企业环境和谐程度,后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企业制度因素

在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制度无非是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一般认为企业制度是指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的总称,是一个包含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等构成的制度体系。但制度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分。正式制度是指企业管理者或者说管理层有意创造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而非正式制度则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有交叉的部分,企业制度包含企业文化的内容,同时企业文化中的制度文化、价值文化等也形成了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交叉融合关系是不能分开的。

制度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活力决定效益,效益决定发展,企业要始终保持制度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创新的能力是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

(三)企业文化因素

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中形成有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观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这一观念已经被广泛认同与接受。企业文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和辐射作用等。企业文化及其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企业文化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它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特征,是企业生存、发展及竞争之本;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及其创新能力对整个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具有导向作用,最终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技术因素

科技是影响整个社会变动的关键因素。人类社会发展轨迹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前进的。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追踪科学技术发展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自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就能够占领企业所在领域的技术制高点,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就会有较高的竞争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

以上四大因素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更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模型

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诸多方面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综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决定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目标。

企业之所以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必然存在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没有动力系统的强力支撑,企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创新,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功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创新活动使企业能够领先下一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产业领先者。无论是成本、技术或者其他方面的领先都能使企业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大的回旋余地。(2)创新有利于企业创造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3)创新活动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能提升企业竞争优势。(4)创新能给企业创造出奇制胜的机会。

正如前面论述的,笔者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概括为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技术如企业文化,而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而言,笔者强调的是企业制度、技术、文化的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制度、技术、文化本身。

为了便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笔者将相关因素整合在一个框架中进行分析。

(一)“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模型

企业可持续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等四个方面的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后三者为内部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的每一个因素又是由多种发展要素所构成。同时,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在动态发展中要受到不同作用力的影响。根据以上动力因素的分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可以用如下模型来进行更一步的探讨(见图1、图2)。

笔者设计上述模型在理论上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在本体论上设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其系统的性质与构造是一种数学结构。(2)在方法论上,以便于以后我们更深入地利用数学方法在深刻认识事物“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事物的“质”,实现一个从简单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深刻认识的过程。

(二)“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模型的内涵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系统问题的探讨,在方法论上,笔者认为,不应就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谈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而应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企业可持续发展视为一个系统。按照协同学创始人哈肯在阐述系统自组织时的观点,子系统的合作形成序参量,而序参量又支配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的行动,从而主宰着系统演化的进展与结局。企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组成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的几个重要的“序参量”,它们在系统内独立发挥作用的同时,又相互制约。因此只有把企业制度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企业文化等放入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中并与其他“序参量”一并讨论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企业文化及其创新分别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技术(或制度、管理、文化)―经济―社会这个复杂系统内的四组不同的两个“序参量”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协同,共同推动系统的进步。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是处在技术(或制度、管理、观念)―经济接口处,求得技术、制度、管理、观念“长入”经济发挥其在经济增长系统中内生力作用的过程;而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处在经济―社会接口处,可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总之,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协同效应,企业制度创新对企业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四元”系指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构成的动力系统。其中社会经济环境为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子系统提供动力、具有物质交换与能量传递功能,同时作为大环境系统的子系统与大环境进行交换信息、能量和物质。

2. “双层”是指上述四元的层次结构,即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创新为一层,社会经济环境为一层。“四元”通过“双层”的形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即:(1)层与层之间为串联结构。第一层的社会经济环境与第二层的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形成串联关系。串联结构表现为有先后关系,第一层决定第二层并为第二层提供动力(包括物质、能力、信息交换等),第二次对第一层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2)层的内部为并联结构。第二层的三元动力因素之间应该是一种并联关系。所谓并联关系,是指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并联体现在他们之间不存在先后关系,也就是说,就企业内部动力而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是企业制度、技术、企业文化三者最优化选择的过程,如果选择串联,必然会出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缺失即出现无法推动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情况。

3. “动态”系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环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变化的。从动力角度来讲,则表现为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大小是变化的,即h的大小是变化的,h的变化必然对其他三要素的影响就会改变,这样就从原来较稳定的四面体结构转变成一个相对而言稳定性较差的一种四面体。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会选择对原来的动力因素结构作适应环境变化的调整,以建立一个新的稳定的四面体结构。

(三)从“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模型来看目前企业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践误区

1. 侧重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单一因素的分析,忽视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很多,作者在前面已将其归纳为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和技术等四大因素。社会经济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动力系统,它提供支撑企业永续发展的环境与机遇。企业文化、企业制度、技术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系统。企业文化由于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辐射作用,因而要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企业内部创建学习型组织,以学习和创新的企业文化塑造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企业的制度安排、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完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形成企业内合理的分工协作、有效整合企业的有限资源。制度创新可推进企业随着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及时调整和变革管理理念和方法、组织结构和价值观念、文化。企业凭借科研平台进行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以上四大因素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的分析和运用,而忽视了四大动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而且往往会断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2.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是静态的而非动态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老化创新阶段、再成长阶段、再成熟阶段、再创新阶段……。从一个较低层次周期的终点回归到另一个较高层次的起点,周而复始,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初创阶段,企业刚刚创建,虽然富有灵活性,但各方面均不成熟,企业发展主要目标是求得生存并为企业发展打下基础,尽快度过创业期。在企业成长期,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管理的复杂性增大,企业需聘用更多的专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对分离的治理模式。在企业成熟期,出资人呈现社会化和多元化的特征,所有者逐渐成为单纯的财务资本提供者,依靠职业经理人进行经营,经营权与所有权进一步分离。老化创新阶段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此时,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产品竞争力减弱,赢利能力全面下降,危机开始出现,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寻求重整和再造,使企业获得新生。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经过创业、成长、成熟、老化创新这样一个周期,由于创新使组织得到再造,企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又进入第二个周期的成长、成熟等阶段,在新的发展时期内,促使企业长盛不衰,周而复始,直止永恒,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发展状态,其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要随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而进行创新,因而其动力系统应该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

3.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来自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企业要么忽视外部环境的动力作用,要么就忽视内部自身的动力作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自企业外部与内部两个系统。人们一般认为外部环境是约束条件,其实不然,外部环境能够提供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机遇,没有外部的机遇与动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企业内部的动力系统与外部动力系统是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是相互作用的,同时作用于企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事实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么强调外部环境的动力因素,要么强调企业内部的动力因素,这种顾此失彼的思维与行动往往会使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

三、运用“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模型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应积极改善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应重视社会经济环境的动力因素,提升利用外部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社会经济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是基于辩证视角看待“社会经济环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和推动。政府改善企业外部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大有可为的。政府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可能通过调整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就业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等手段调控宏观经济,改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促使企业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非阻力。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社会经济环境对企业而言是不可控因素,企业不可能改变环境,但是企业在社会经济基础环境面前也并不是一点都无所作为,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力改善对其不利的环境,利用环境对其可持续发展有利的因素,抓住机遇,促使其可持续发展,在与外部环境博弈中提升其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二)树立动力大系统观念,建立内、外动力系统共同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企业应树立大动力系统的观念,既重视内部动力系统的构建,更重视利用外部环境的动力系统,并且要构建内、外系统动力的互动机制。内部动力系统应配合外部环境的动力系统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技术等动力因素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的,缺少任何一个方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不再平坦,更进一步说是这四个方面要保持协调性、系统性,企业才有可能获得良性发展。

1. 构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决于对其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为了长期保持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组织的视野不能再局限于处理眼前的问题,即使时髦的TQM、企业再造工程,如果没有把它看成一个基本战略,纳入组织长期发展目标,仍然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外部环境相适应的战略应该以企业战略变革的能力为核心,可以从那些对企业竞争力做出贡献的因素入手,针对战略结构的适应性进行变革,开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如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制度、管理制度、组织制度、产权制度等等来约束企业中的人员的行为,从而使企业规范、健康地向前发展。

3.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的长期发展依赖其核心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优势的增加却必须靠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理念的营造。企业文化中最关键的是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都要体现创新。要支持员工的创新设想及管理层的创新改革,积极地进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 构建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赋于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应从内、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着手。就企业内部而言,(1)观念更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的思想;(2)培养技术创新的人才;(3)多方位筹措技术创新资金。就企业外部而言,政府要建立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政府作为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在创设一个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方面肩负义不容辞的责任:(1)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政治氛围;(2)制定各项鼓励优惠政策,支持技术创新;(3)积极构建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融资体系;(4)建立、完善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体系。将以上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整合、优化,形成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动力机制,将会保持促进企业健康、永续的发展。

(三)依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创造性建立动态的动力系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就民营企业而言,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初级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老化创新阶段、再成长阶段、再成熟阶段、再创新阶段……。从一个较低层次周期的终点回归到另一个较高层次周期的起点,周而复始,促进着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从低级阶段顺利进入高级阶段就必须克服每个发展阶段带来的危机:创始人危机、管理危机、控制危机、不适应新环境的危机……。一般来说,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大体上有如下特点(见表1)。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与民营企业的发展阶段表现的特点基本一致。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应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创造性地建立动态的动力系统,反之,如果采取静止的态度,那只会使企业失掉可持续发展的机遇甚至消亡。

[参考文献]

[1]周洪刚.论技术创新的“三元并联动态”主体系统[J].科学管理研究,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