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师培训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体育教师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体育教师培训

篇1

关键词: 教师培训;指标体系;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3020003 文献标志码: A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Beijing 100191,Chin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度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1]。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在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必须立足于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加以优化,需要改善教师评价定性评价较多,定量研究较少的现状,加强对教师培训体系结构特征的研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所包括的内容、特点和功能,无疑将对提高教师培训效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的方式,征求专家学者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的意见与建议。通过2轮专家调查,在专家意见基本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确定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

1.2.2 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调查问卷中所有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体育教师培训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教师培训程度作出判断,得出最终结论。

1.2.3 数理统计法

让专家对指标重要程度进行评判。设置的序号是“1”表示该指标的重要程度为最高;数字“2”表示该指标的重要程度为第2重要;数字依次增加,表示重要程度递减,并对指标进行赋分,即“1”赋5分,“2”赋4分,“3” 赋3分,逐级递减。根据17位专家评分结果进行肯德尔和谐系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W=∑R2i-(∑Ri)2N112K2(N2-N)W为肯德尔和谐系数,K为评分者人数,N为评分的问卷数,R是第i题等级和,最后计算出体育教师培训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均值[2]。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一级指标体系结构特征

指标体系是指系统的,具有紧密联系的,反映评价对象整体的一群指标,或具体指标的集合,它能反映评价对象或评价目标的全部或整体[3]。

研究表明:培训目标在一级指标体系中居于第1位置,具有引领培训方向的作用。分析其原因认为,培训目标决定着体育教师培训活动目的和预期成果。从目标的层次来看,目标既可以针对每一个培训阶段来设置,也可以面向整个培训计划来设定。培训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上的,培训需求分析明确了被培训者所需提升的能力,使培训工作向专业化、科学化和精致化方向发展,见表1。

培训内容在一级指标体系中居于第2位,也是教师培训的核心问题;因此,培训内容的设置不仅要尽量贴近教师的成长需求,更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针对性、生成性、整合性和动态性,这样才能保证培训内容学有所用。

培训形式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环节,它需要依据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进行必要的选择和创新。可以说,随着各类教师培训工作的普遍开展,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逐渐增多,教师对培训形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培训形式也应逐渐向多层次、多样式方向发展。

培训管理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必须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人员配备、指导、控制等活动,才能保障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培训考核与评价是改进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培训质量的监督性指标之一。只有及时地对受训者的培训质量和学习水平作出判断,才能科学地肯定成绩,找出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培训工作。

综上所述,以培训目标为引导,以培训内容为核心,以培训形式为手段,以培训管理为保障,以培训考核与评价为监督,构成了体育教师培训的一级指标内容体系。

2.2 二级指标体系结构特征

对二级指标结构进行研究是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细化指标,使各项指标更加具体。对二级指标结构的深入研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也对一级指标起到促进作用,并为三级指标分析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二级指标体系结构特征呈现出以在职培训考核与评价为主要手段,以职业道德培训为统领,以半脱产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强化在职培训管理为主体,以能力培训为核心。其中,培训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两者的均值排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见表2。

远期目标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它是近期目标提出和设计的重要依据。近期目标则是指向于当前的奋斗目标,是实现远期目标的条件和保证。这2类目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目标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

研究进一步揭示: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知识和能力。这一结果反映出“德为师之本”,教师的道德水平总是处于社会道德的较高水准之上。师德决定教师的工作态度、投入程度,直接关系教育的效度和信度。职业道德则是高校教师顺利完成教学和教育任务的保障,而体育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取绝于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职业又是特别需要学习的职业,持续不断的学习是教师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因此,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是构成体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

教师培训形式包括半脱产培训、在职培训、脱产培训3种类型[5]。由于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学校扩招力度加大,仅通过脱产培训对教师进行培养,远远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知识的快速更新,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半脱产培训和在职培训是培训的2种主要形式,也是采用较多的培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今后培训形式发展的方向,而脱产培训则采用得较少。因为各高校扩招后,教师的工作负荷大幅度地增加,教师没有相对集中的时间进行集中培训,但它也是必不少的一种培训形式。

教师培训的管理包括在职培训管理、半脱产培训管理、脱产培训管理3种形式。其中,在职培训管理、半脱产培训管理是管理的2种主要形式,在实践中应用较为普遍,而脱产培训管理则采用得较少。因为平时采用脱产培训机会相对不多,所以脱产培训管理使用也相对较少。

培训的考核与评价包括半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在职培训考核与评价、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3种方式。其中,在职培训考核与评价、半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是考核与评价2种主要形式,在实践中应用较为普遍,而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则采用的较少,但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也是考核与评价形式之一。

2.3 三级指标体系结构特征

三级指标是在二级指标基础上的指标细化,对三级指标的深入研究可以具体把握指标的重要程度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级指标体系结构呈现出如下特征:在培训目标上,形成了以职业道德为引领,知识为基础,能力为保障;在培训内容上,形成了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职业道德培训的主要内容,以核心知识为主,相关知识为辅,以执教能力为核心,训练能力为重点,科研能力为保障;在培训形式上,形成了以不定期半脱产为主,连续性半脱产为辅,以短期脱产培训为主,长期脱产培训为辅;在培训管理上,形成了以师资管理、课程管理、经费管理为主,教学管理、学员基本情况管理为辅;在培训考核与评价上,形成了以过程性评价为基础,终结性评价为关键,见表3。

研究进一步揭示,培训目标在整个培训指标体系中具有引领作用,而且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都包括了职业道德、知识和能力3个指标。其中,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都是以职业道德居于第1位,能力居于第2位,知识排在第3位。分析原因认为,职业道德具有引领作用,知识作为基础,能力作为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对职业道德的培训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重视。

职业道德培训包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4项指标。其中,爱岗敬业居于第1位,终身学习居于第2位,教书育人居于第3位,为人师表居于第4位,4项指标共同构成了职业道德的培训内容。

知识包括核心知识和相关知识2项指标。核心知识居于第1位,是指与专业紧密相连的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居于第2位,是指与本专业在某方面有一定联系的知识。核心知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相关知识起着补充、促进的作用,两者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

能力包括执教能力、训练能力、科研能力3项指标。其中:执教能力居于第1位,具有核心作用;训练能力居于第2位,具有关键作用,是能力培训的重点;科研能力居于第3位,具有保障作用。三者共同构成了能力培训的3项重要指标。

在职培训人员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4个层次。讲师居于第1位,其次是副教授,再次是教授,最后是讲师。他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需要培训的内容有所差异,其中教授更多是参加国内外访问学者培训。副教授参加各类以提高学术水平和了解学科前沿领域为主的研讨班、培训班。讲师参加骨干教师进修班、短期研讨班和相关规定进行的教育技术培训。助教参加一些学历升级和单科培训等。总之,依据不同层次教师工作性质,结合每位教师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与安排,使培训工作定期不间断地进行。

半脱产培训包括连续性半脱产和不定期半脱产2项指标。居于第1位的是不定期半脱产,居于第2位的是连续性半脱产方式。不定期半脱产方式是时间没有严格的要求,有可能是一次,也有可能是多次。连续性半脱产是在某一时期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进行学习与研究。以不定期半脱产为主,连续性半脱产为辅,两者共同构成半脱产培训的2项指标。

脱产培训包括短期脱产培训和长期脱产培训2项指标。短期脱产培训居于第1位,长期脱产培训居于第2位,两者是依据培训时间长短来区别的,在教师培训中往往以短期脱产培训为主,长期脱产培训为辅。其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或教师学历提高的一种重要形式。

篇2

1.1研究对象

以上饶职业技术学院20名体育教师为对象,展开主题为“教学技能培训现状”的调查。受访教师的基本情况为:年龄在20-30岁的8人,30-40岁的10人,40岁以上的2人;学历为本科的15人,为硕士研究生的5人;职称为助教的6人,为讲师的12人,为副教授的2人。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两种方式展开调查,其中,编订《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问卷》20份,利用课间或课后时间发放给20位受访教师,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此外,对所有受访教师展开了一对一的访谈,收集他们关于教学技能培训的看法和建议。

2研究过程与结果

2.1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渠道

调查显示,近年来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培训的渠道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主要的形式包含:参加进修学校学习、进入体育学院进修、访问学者交流、内部讲座、省市级教育教研竞赛等。其中,以内部讲座和进入体育学院进修这两种形式人数居多,分别占比为35%和40%,这表明现阶段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技能培训的系统性和权威性,不再满足进修学校学习、教研竞赛等短期、零散的教学技能培训形式。

2.2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方式

在教学技能培训方式的选择上,现阶段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主要采用不脱产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现状分析文/郑淑华盛振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素养,决定了他们日常教学的质量,因此,加强对教师体育教学技能的培训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采用调查法、统计法对学院20名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摘要修、半脱产进修和脱产进修三种方式。其中主张脱产进修的老师居多,占57%,半脱产和不脱产进修的比例分别为36%和7%,这表明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技能培训的质量,而不是仅仅讲求形式化的培训。在教学技能培训时间的选择上,有47%的教师主张平时培训学习,23%的教师主张利用寒假或暑假的时间培训学习,另有30%的教师主张将两种学习时间方式组合起来,采用综合选择的方式进行学习。笔者认为,若一味选择平时学习则会对日常的体育教学造成负面影响,若仅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习,则可能会使教学技能培训课时、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而选用综合方式进行学习,势必又要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做进一步规划。

2.3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主要困难

教学技能培训是对在职教师综合素质进行提升的过程,受学历水平、认知能力、外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也不尽相同。根据笔者的调查,教育针对性差、教育激励体系不完善、经费缺乏分别位列现阶段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面临困难的前三甲。此外,教师工作负担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也成为了影响他们进行教学技能培训的主要因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上述调查,笔者将现阶段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3.1.1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总体结构合理,存在教学技能培训的必要

通过调查可知,现阶段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职称结构以初中级为主,此种结构表明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中年轻教师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很有必要。

3.1.2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存在些许困难

现阶段,影响学院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负面因素很多,具体来说,主要有时间不合理、形式较单一、激励机制不完善、经费缺乏等。上述因素如得不到改善,将会成为制约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桎梏。

3.1.3教师对教学技能培训的态度呈现多样化局面

现阶段,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对教学技能培训所持的态度不尽相同,其中以提升职称和学历为主,甚至有的教师将教学技能培训当成职称提升和学历提升的“跳板”,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此外,受平时教学压力、教学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有的教师对教学技能培训持积极态度,有的教师则持消极的态度。

3.2建议

3.2.1建立教学技能培训绩效管理制度,激发体育教师参培积极性。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上饶职院教学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体育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技能培训活动。例如,对积极参与培训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课时优惠政策,对培训成绩优异的教师优先考虑其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评选等。

3.2.2多元化拓展培训资金筹集渠道,为体育教师提升教学素养提供保障。在具体的实践中,必须建立起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基金,可由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出面,向学院管理层发出提议:建议每年从学院预算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基金的建设,以“积小流,汇江海”的模式不断将基金的规模做大做强。同时,学院应设立专门的行政监督部门,保障基金账户中的资金只能用于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开支,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3.2.3强化培训学习的宣传力度,构建人性化的培训模式。为使学习培训能够在体育教师中获得广泛共识,学院应通过更多的方式,不断强化体育教师教学培训的宣传执行力度,让每一位体育教师了解到提升自我教学技能的必要性、紧迫性,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我教学技能的提升,与自身的实际利益紧密相连。在具体的执行中,学院可采用多元的方式,例如,借用新媒体的力量,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大力宣传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思路、方法;或通过定期的讲座、学习活动等方式,让体育教师了解到学院教学技能培训课程的内容、考核标准等,逐步构建起人性化的培训模式,让体育教师能够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自我。

作者:郑淑华 盛振华 单位:上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永新.关于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政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3(04).

篇3

一、综合英语

该可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外国语学院崔艳丽、吴文霞两位老师授课,培训期间认真系统的学习了stsrtingout,fooel,persontoperson,allyouneedislove,shoptillyoudrop!等几个单元的内容,通过语篇的学习,拓展了我们的文化知识视野,习惯了大量的实用词汇,授课老师在介绍背景知识的同时,使我们的综合英语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扩大了我们的英语词汇量。文的授课模式值得英语老师们学习。如first,greetingandsaysomethingaboutthelessonplan。second,talkabouttheunderstandoftheteachingmaterial。then,theteachingmethodandstudyingways。next,theteachingprocedure。finally,makeachiefselfcomment。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全英语授课是一个目标。它将使英语教学更加专业化。

二、口语课

dralenglish由美国外教chadthomasglass授课。主要内容就是话题topic展开,外教老师设置了各种内容的话题,如dangers、educationcomparison、worriesandreassurance、heroes、movies、advertisingactivity、theenvironmentmemory、tourcompany、superheroes、emotions、loveandmarriage等多种topic展开讨论,外教老师授课形式灵活多样,各种游戏活动丰富多彩,两人合作,三、四人合作,小组合作,排列形式自由合作等形式的合作,crossleft/right。changepartner等活动形式抽签,选扑克牌,自由采访等交流形式,都极大地调动了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多彩的活动既活跃了学员的思维,又提高了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外教始终注重学员们的体验与参与,他指导、控制着整个课堂,重点突出学员们的主体作用,时刻关注着学员们的各种讨论活动,始终引导学员们多说、多做、多思考,相互之间最大限度的用英语交流,督促学员自己解决问题。外教生动有趣的肢体语言加上天生富有的滑稽表情及表演吸引着学员们,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真正体会到了正宗美式英语及其新颖独特的现代教学模式。

三、语音课

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外国语学院黎薇薇及廖琳芳两位老师授课。老师从最基本的发音开始,重新讲授了48个音标的发音规则及20个元音及28个辅音的发音要领。老师们针对学员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中纠正,尤其对北方学生共同的发音问题有针对的进行了纠正。随后又教学了连读、重读、同化、省略、弱读等发音规则,为学员以后教学语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两位老师设计的语音课新颖独特,使枯燥令人乏味的语音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

四、文化之夜

学习期间举行了五次文化之夜。第一次是英美文化介绍,分组谈论了英美文化、生活习俗、英美国家著名建筑、人文、地理、名胜等等,之后分组派代表上前台陈述;第二次为drama情景剧表演,学生们都做了认真的准备,准备了道具,表演效果非常好,口语表达相当流利;第三次为英美文化知识竞赛,美国外教和中学部的英语外教两人分别出示了十五道竞赛题,要求学生抢答,优胜者给予了奖励;第四次为中外节目介绍,小学a,b两班的九位同学分别对springfestival、motherday、mid-autumnday、drogonboatfestival等中外节目进行了英语介绍陈述,有的同学还利用了多媒体ppt手段,效果非常好,受到了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第五次为英语歌曲演唱会,学员们精心准备了自己喜爱的歌曲,有独唱,小合唱,大合唱,等形式,并做成mv,演唱效果很好,演唱会举办的非常成功。通过每次的culturenight,丰富了学员们的课外生活,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热情及兴趣,使学员们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又明显的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五、讨论会

学习期间举行了四次讨论会。每次都有具体的topic,学员们就topic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讨论,这样的活动,既能调动开发学员们的思维能力又培养提高了学员们的口语表达,收到了显著地效果,尤其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六、示范教学及专家讲座

篇4

一、我国远程教育高校教师培训的现状

目前,我国远程教育高校教师培训主要是根据国家对普通高校的教师培训要求来进行的,在培训模式上以在职培养为主,从基础性培训、学历补偿教育向更新知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继续教育逐步过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要求远程教育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必须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高校教师必须适应教育市场的需求,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能力。现有培训体系已经远不能适应教师培训的需求,特别是在远程教育领域,由于远程教育的性质、教育方式与普通教育有所不同,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必然有所不同。远程教育高校教师培训的现有模式表现出诸多不适应的现象,如培训形式不能满足需要,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师缺少自主性和积极性等。

二、造成目前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现状的原因

1.经费短缺影响教师培训

目前,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政府将教育经费投入向重点高校倾斜,非重点高校经费相对紧张,对于远程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就更少,对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较小。但是,培训经费是培训工作的物质保障,合理而有效的经费投入是成功组织教师培训的重要条件。对于远程教育来说,目前正处于发展的瓶颈阶段,在培训经费上就更为欠缺,而且由于某些学校主管领导观念上的原因,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也不大。经费短缺使教师培训的师资、场地等受到限制,对于时间较长、费用较高的教师进修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2.教师培训缺少配套支持

随着教师高学历化趋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师对参加培训进修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在配套支持上却是差距甚远。第一,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较大。远程教育教师的工作量是由多个项目组成的,包括面授课时、网上教学课时和资源建设课时等,而且由于很多远程教育学校套用普通高校的教师工作量考核办法,使得远程教育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工作量大使教师的业余时间减少,从而影响或妨碍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第二,严格的工作量考核使教师的进修时间受到限制,有些形式的培训如国内访学、提高学历的学习等,需要教师有相对完整的时间,这种培训形式在现实中难落实。第三,教师的工资津贴制度不利于培训,教师培训期间的工作量核算和津贴发放难尽人意。

3.没有从学校实际出发,没有理清教师培训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远程教育教师的管理者应从远程教育的特殊性出发,认识到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的重要性。远程教育的灵活性和社会适应性决定了它必须与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紧密相连,要不断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和方向。教师工作性质又与其他学校不同,所以教师培训应当从学校实际出发,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应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不能简单地复制普通高校的做法和经验。教师培训是增强学校学科发展、教师队伍发展、师资梯队建设的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只有理清教师培训与学校发展的关系,认识到教师培训的重要性,才能将教师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三、远程教育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

1.建立自组织与被动组织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从教师培训的角度来说,远程教育现有的教师培训模式是被动组织的培训模式。作为培训群体的成员,教师以何种方式接受何种内容的培训并不是由教师决定的,而是由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决定的。要改变目前教师培训的问题,就要建立一种新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培训模式,即自组织与被动组织相结合的模式。由于受到地域、资源、管理等条件的限制,目前建立完全的自组织培训模式是不现实的。除了按照国家和高等教育体系的宏观培训模式来进行,还要在校内构建自组织的模式,校内组织的教师培训就是要立足于校内,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需求出发,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选择上进行相应的改革。

2.建立培训内容需求申请制度

远程教育教师虽然在同一个单位,但是他们的层次、学历、专业、教学经验等都是不同的。由于远程教育的多变性,教师的经历不同,同一时期对不同教师的工作要求也不同,造成同一时期、同一单位、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师的培训需求也是不同的。而教师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只有教师最清楚,培训部门或者学校管理者并不能准确地确定出适合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因此,应当在远程教育学校的教师培训体系中建立培训内容需求申请制度,定期由教师将所需要的培训内容上报,由培训部门或人事部门负责收集整合,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师培训内容的依据。这样才能适时地确定出符合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使培训工作真正促进教师工作质量的提高。

3.设立教师培训专项基金

师资培训的经费影响教师培训的效果。培训经费是培训工作的物质保障,合理而有效的经费投入是成功组织教师培训的重要条件。目前部分高校所需要的各项培训经费没有足够的保障,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及专项拨款来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目前,从教师的培训资金来看,政府的资金投入还相对较少,缺乏专项经费来作为高校教师培训的经费补充。

4.组建教师团队,促进组织内部成长

篇5

关键词:商务英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教师发展

0 引言

商务英语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以教师发展为主题,以实现教师发展转向为目标,以商务英语课程模块建设为重点,以培养教师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培养为突破口,以商务英语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研究为保障,转变教师发展观念,促进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情境性、内容实用性、育人实效性的教学转型和提升发展。

1 培训项目内容概述

培训授课老师有:俞洪亮院长,李生禄教授,丰玉芳教授,周维杰教授,许国新教授,孙显军主编,郑榕等专家学者。具体研修内容为: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发展现状、商务外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知识与商务谈判、商务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等专题。其目标是旨在培养学员熟悉与了解商务知识,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等科学的方法进行语言学研究的能力,从而为学员从事实证研究打好基础。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合作学习法、研讨法;采用大班讨论,小班讨论、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主讲专家和学员们之间进行了很好的互动交流。

2 培训心得体会

(1)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发展现状

俞洪亮院长从研读分析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两个文件入手,探讨了高职外语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俞教授透过教育的本质,提出高职外语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方向。从中,了解到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价标准应该着力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满足学生高水平、多元化的需求;要让大学英语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2)商务外语学生需求

丰玉芳教授以理论介绍为基础,引入相应的学术论文范例,生动而详细地介绍了商务外语的需求。丰教授提出,需求分析不仅要调查学生需要学什么、想学什么,还要调查他们怎么学、希望或是喜欢怎么学。所以,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使用对象在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方面的倾向性。同时,丰教授还着重介绍了影响语言习得的心理因素,即Motivation、personality、cognitive learning styles、learning strategies四大因素。以理论介绍为基础,引入相应的学术论文范例,生动而详细地介绍了实证性研究论文写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譬如:写论文要做好前期的阅读储备,选择题目要"师心独见",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检验分析数据等。其中提到的很多易犯错误都是平日容易出现的。或许这些经验在日后不断地阅读写作中亦可逐渐总结出,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效率地收获如此大量有用的信息,实属不易。

(3)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李生禄教授,是此次培训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专家学者型人物。李教授就跨文化交际这一主题做了精彩的讲述,他企业一线实践经验丰富,为人正直,浑身上下散发着学者朴实而智慧的气质。在跨文化交际的课程教学中,李教授引入了大量最新的商场案例分析,教会学生运用PEST等分析方法,指导学生做出了十分优秀的商务报告,值得我们学习。此外,李教授提出在教学工作中不要预设学生的能力,要与学生用心沟通,挖掘学生无限的潜能。他提出商务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培养要大于教材固化知识或课程名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知识和技能,会计算机操作,能进行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应用型人才。突出"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学科知识+商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确保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多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李教授还分析探讨了关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与反思:同质化现象已经显现,区域性院校有"被绑"架之嫌,缺乏特色,竞争力不强;有"重灾区"发展趋势,理论"绑架"教学实践研究,有悖于专业设置初衷,专科教育本科化,教学理念传统化,学科思维简单化,能力内涵过于强调理论层面,而实践层面被忽视专业培养目标"理想化",可操作性有待商榷,MBA化。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该以综合能力为定位。应注重培养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能力;语言策略能力--沟通策略,学习策略等;语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说服能力等;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差异辨别能力;差异利用能力等商务知识运用能力:交叉学科思维能力,商务实践能力等。

此外,秦旭教授结合扬大外语学院的大学英语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经验,谈论了大外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他认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危机与挑战并存,身为大学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感,丝毫不可懈怠,同时指出要重视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与团队建设。周维杰教授从项目设计出发,基于"问题教学法"的《阅读》课的教学设计,给大家生动演示了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周维杰教授讲课很有特色,在如今多媒体教学课件铺天盖地的大环境下,周教授返璞归真,独树一帜,讲课不用课件,不用教案,完全脱稿,书。讲课的时候,周教授经常举一反三,旁征博引,谈古论今。

4 结语

回首这俩星期的培训学习,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的烙印在每个学员的心中。全班学员在线研讨,与老师、同仁互动式交流、评论,在交流评论中教师共同探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快乐,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星期,也是促进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星期。培训工作即将结束,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从身边的优秀教师身上、从学者教授身上学到了如何做人为师,写在纸上得到的是思想足迹,化作动力的是思想延伸,这段"商务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的日子,扬州之行成为重新跋涉的新起点,在教育的天地上走的更宽、更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之,本次培训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前瞻性,切合研究实际,畅谈商务外语教学理论,使教师获益匪浅,特别是对于高职外语教师的发展方向和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有了更深入、更具体的了解。此外,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次活动也是高校老师交流、结识新朋友的一个平台,一个沙龙。而这些对于年轻教师真是一种不小的收获,彼此可以工作经验和心路历程,还学到了很多实证论文写作的经验。这是一种学术上、思想上、人生观上的洗礼。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这种精神,尤其是主讲老师对待学术孜孜不倦,对待学生循循善诱的精神,将继续充实着、鼓励着青年教师朝向这条艰辛而欣慰的教师之路继续努力,不断进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中的新情况。风在水上写诗、云在天空写诗、灯在书上写诗、年轻人用热烈的青春写诗、教师用人格写诗。

参考文献:

[1]荆莉.英语教师信念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影响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2]周启加.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3]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篇6

>> 文献检索与利用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理工专业“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设计 文献检索与利用本科精品课程研究 《文献检索与利用》教学平台的应用方案研究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改革研究 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文献检索能力 立足校本培训,提高教师能力 电子文献检索图标表示方法与内涵研究 文献检索课考核方式研究与改革 开展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强化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利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实现国家精品课程的几点休会 培养高校学生文献检索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强化《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体系建设 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高校大学生网络文献检索能力实证研究 基于微信平台提高文献检索教学趣味性的研究 文献检索与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医学文献检索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析 军队院校文献检索课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html)】或【文本文件(*.txt)】单击【保存】打开新保存的网页文件,此时网页上的内容则可以复制了。

4 结语

在当代科技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环境下,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在学习、工作、科研等活动中面临着多样化和丰富的信息选择,文献检索与利用能力为我们一生的再学习、再提高、再创新奠定了基础。文献检索与利用能力适用于各个学科、各种学习环境和教育水平的广大读者,尤其是高等学校的教师更应该掌握这门技术工具,提高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方法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李大元,王海燕,王博,等.文献检索与利用[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篇7

【关键词】户外体验式培训 高校课外体育教学 个体需求

一、户外体验式培训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开展现状

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引入高校已逐步被认可,已有100 多所高校开设或者准备开设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高校在该校体育选修课网站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上点击率最为频繁。在高校体育课开展户外体验式培训符合高校体育选修课的实际需要、更符合学生广泛兴趣爱好、更符合现代社会化人才需要的要求。一些大学已将户外体验式培训课作为体育课程的选修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又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以及增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已经具有专属的训练基地,应用于课外体育教学。

二、户外体验式培训在高校课外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户外体验式培训突破传统体育教学的桎梏。

传统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是一种以灌输中心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过程一味强调“接受学习”,强调应试的技巧,而缺少了个性、缺少了人文的关怀。而户外体验式培训是一种既符合传统教育的规律,但又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思维和模式要求的全新的学习与教育方式,它是对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一种补充。

现代的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是由多个针对不同训练目的的项目组成的,这些项目的使用按照不同的训练目的进行排列组合,将不同类别、不同应用层次的项目穿插使用,在安排项目顺序的时候,能够做到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它在项目的组成,课程的设计上充分的考虑了学习者的兴趣、爱好、个性以及所缺失的一些东西,它主要是通过这些设计、实施,达到一个提高和改变的目的。

(二)户外体验式培训满足学生个体的需求。

户外体验式培训的课程安排上更符合教育学关于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观点;也更符合马斯洛的,人的能动性是客观环境不断变化产生新的要求,新的客观要求为人所接受就引起了人们的需求,这种需求包括了物质(生物)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理论;并且也更为灵活。所以户外体验式培训在课程的安排原理上更能吸引学习者,也更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三)户外体验式培训的课外体育中的具体应用

户外体验式培训根据个人的特点合理的安排、制定课程,不仅比传统的教育方式更能吸引学习者,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也更能培养学习者良好、健全的个性。比如:一个学习者,他在完成空中抓杠这一项目中,从开始的不敢、害怕到勇敢的跳出这一步,在他完成的同时,他也完成了一次战胜自我、突破自我,也使自己得到了一次提升、一次飞跃。还有一些项目是培养对伙伴的建立信任,从而实现合作。例如“信任背摔”的目的就是让学员们体验站在下面看上面的人时和自已站在上面时完全不同的感觉,从而理解每个人在工作中的位置不同,感受也不同的道理.同时学会战胜自已和敢于相信同伴、信任部下。让学员真正感受到“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合作是成功的前提”这一道理。

再比如户外体验式培训的项目里面有着很多的有关于沟通方面的项目、课程,如破译密码,它是在看不见、不能说话的情况下根据自己所得到的信息与其他的学习者交流完成一个任务。通过项目、课程对学习者在沟通方面、与人交流方面等都得到了提高;户外体验式培训主要的是培养学习者一种团队的精神、一种与人沟通、与人相处的的方式,它更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它将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理论通过一种更直观、更简洁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是让学习者学到知识,更是让学习者直观的体验到知识,正如荀子所说:“知之不若行之”,王夫之,“知行相资以为用”等等,知就是知识,而行指的就是教育原则、学习的方式。

三、户外体验式培训在体育教学中的三种重要开展方法

(一)提问。

提问户外体验式培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方法。首先,教师在宣布培训项目后,一定要根据项目规则的理解度向学员进行提问,对疑问处逐一解释清楚。其次,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发现偏离游戏规则之处,应通过提问,确认情况,给与及时辅导。最后,在项目结束分享时,提问的方法最关键。有经验的教师是从来不会把答案直接告诉学员的,而是通过设计精辟的问题,让学员自己领悟寻找答案。换言之,在项目结束是,你想要学员知道的小结内容,通过提问,让学员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二)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户外体验式培训中应用较多的互动方式。一般项目开展方案的制定,项目阶段性小结,项目结果的分享,都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加以实施。小组讨论的时间把握很重要,通常在10到20分钟左右。在小组讨论互动中,应要求组长引导,把控时间。另要求专人记录,以便后期的大组分享。

(三)大组分享。

大组分享与小组讨论经常是合并使用的一种互动方式,一般是安排在小组讨论后面。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演讲小组讨论结果,每人时间一般把握在3分钟左右,对演讲精彩之处,应给予掌声鼓励,对演讲的闪光点,应加以发挥和总结。大组分享交流需注意的是:要点提炼和时间把控两方面的问题。

四、结语

户外体验式培训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它充分的符合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将它有效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个性和特长,全面培养学习者良好、健全的个性。户外体验式培训在高校课外体育教学中能够充分满足学习者个性、兴趣和教育学、马斯洛需求理论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能够通过满足这些需求达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基金项目:1.2012年宁夏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XGC2012D08;

2.2013年宁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资助课题,课题编号:YB201331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训需求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081-02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高位发展,已经进入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而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近些年,高学历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逐渐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新教师(入职3年内)在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师职业发展”为核心的职业素养方面存在不少冲突与困惑。为此,我们开展本次调研工作,以期为我国未来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的有效培训与提升提供科学的指导。

一、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的现状调研

1.调研对象与方法。本调研以“S市教育局职教处处长,S市5所高职院校(人事处长、新任教师和学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调查问卷165份,实际回收161份,回收率为97.5%;实地访(座)谈S市教育局职教处领导和5所S市高职院校(人事部门负责人、新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20人次。

2.调研内容。(1)S市5所高职院校近3年新进教师的“基本情况、适岗情况、教育教学情况等。(2)从政府职能部门、高职院校人事部门、新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四个维度出发,了解“新进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有哪些问题?”对“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的需求期待吗?(3)本次调研以高职院校新进教师的职业素养为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模块(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提升、教师职业发展)、八个维度(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信息素养、科研能力、职业规划)。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新进教师的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2.适岗情况。

3.教育教学情况。

(二)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需求期待

(三)总体分析与结论

从高职院校新教师的基本情况、适岗情况、教育教学情况和政府职能部门、高职院校人事部门、新教师和学生四个角度对“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需求期待”的调研和数据汇总分析。

1.高职院校的新教师特征分析。①新进教师女性占比高。近3年新进教师中,女性教师占总数的63%,男性教师只占总人数的37%。②新教师中“师范生专业出身或有师范生学习经历”的占比较低。近三年新进教师中,师范专业或有师范学习经历的教师占总数的7%,非师范的教师却占总人数的93%。③新教师中有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总人数比重较低。

2.高职院校新教师教学、适岗情况分析。①教学基本功较弱。有30%的新教师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很熟悉,有12%的新教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训目标非常了解,有16%的新教师会经常反思教学情况。②入岗职业成就感偏低。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存在一个适应期,尤其在入岗前3年,新教师都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64%的高职院校新教师对入岗后职业成就感觉一般,缺乏职业归属感。

3.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的需求期待分析。①“四个主体”对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训需求期望最高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其次是新教师职业认知归属感、职业未来发展规划的内容培训。②高职院校新教师刚入职以进入教学岗位为主,而大部分教师非师范专业出生,普遍缺乏基本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四个主体”对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训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需求度较高。③“四个主体”对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训的“科研能力、信息素养”需求期望最低。

三、思考与建议

基于“江苏省S市5所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现状与培训需求调研”。87%的调研对象认为,举办“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是必要的,既可以弥补岗前培训的不足,又可以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那么,究竟如何实施“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呢?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新教师师德教育,是高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合格的高职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针对当前对新教师师德提升的迫切需求,在“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的实施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师德教育,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事业体会和忠于职教、热爱岗位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新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热情与创造力,培养他们勇于奉献的高尚思想品德和业精于勤、勤于进取的职业道德。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夯实教学基本功。调查结果表明,93%的新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知识匮乏,对所教课程体系不够熟悉,对学科内容的把握容易失偏,对于“怎么教学、怎么评价学生、如何开发课程”认识模糊。另外,大部分新教师是高校硕士毕业后就走上教学讲台(75%的新教师无工作经历),使得他们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较好的完成自我角色的转换。因此,实施“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要着重“教育理念”、“教学理论”、“教学能力”、“教学情感”四大学习模块的叠加,加强新教师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提升。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教师职业发展。一般来说,近三年入职的新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对职业岗位和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但是调查结果却表明,64%的高职院校新教师对入岗后职业成就感觉一般,缺乏职业归属感,更多地是把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当作就业的“避难所、中转站”。因此,实施“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重视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

4.完善职业素养培训的考核机制。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发展理论”,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成长是分阶段的,而且培训考核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决定培训目标的实现。因此,实施“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培训素养培训”,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员与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业考核相结合、即时与后续评价相结合,建立新教师档案,重视新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宇岑.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提升[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66-68.

[2]王向红,丁金昌.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业素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168-173.

篇9

1 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相关概况

高校体育教育也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2014年6月教育部下发【2014】4号文件《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再次将高校体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规范体育管理,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要求。体育教学质量关系到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的高低,同时也是符合国家制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体育师资培训是指对学校内部的体育老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与训练,以此来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重点在于体育教师的社会道德水平、理论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综合教育能力、心理素质等,只有各方面因素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才能够授予相应的资格证书。高尚的道德水平是指体育教师积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体育事业,有科学、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不断研究与创新教学模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思想抱负,为培养具有新时期特色的人才奠定基础。体育教师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是提高其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创新意识强、实际操作水平高的综合型人才。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地发现新事物,及时了解与掌握新知识,加深已有的体育知识结构层次,让自己能够与时俱进,从而培训出符合国家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综合教育能力是指娴熟的教学基本能力、创造优秀教育环境的基本能力、教学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心理素质承受能力。

2 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我们发现河北省高校的体育教师中在两年的时间内没有参加过任何师资培训或者是研修课程的占总人数中的48.90%;参加过一次的比重为30%;参加过两次的占总人数的15%;参加过三次的占总人数2%;参加过四次的占总人数的2.5%;参加过五次以及五次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6%。由此可见,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师参加进修的情况较差,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体育是高校教学中最为不受重视的一部分。原因分析如下:首先,河北省教育部门对高校教育工作的不重视,没有明确规定相关方面的师资培训制度和标准。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在某些方面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程度,从而在体育教师的师资培训工作方面投入不足,力度不够。其次,高校内部在安排教师研究与培训的时候,少有的安排体育教师进行师资培训。一般来说,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实践教学,高校内部人员认为体育教师只需要掌握体育专业的具体教学内容,没有必要安排体育教师进行进修与培训。这种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师的发展空间受限,教学能力和观念无法及时的改进与创新。最后,高校体育教师本身对体育工作的认识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实践内容的教学,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就导致体育教师只关注实践板块,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主动进修与学习的积极性较低,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体育教学工作质量。

3 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相关策略

3.1 省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重视高校体育教师师资水平培训工作,根据具体的情况拟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与制度,加大对体育师资培训工作的投入与关注度,建立完善与健全的高校师资培训制度。制度的建立与政策的出台使得高校更加关注体育教学工作,从而较大程度的提高高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高校应当将体育教师的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到学校综合规划工作中,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培训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实施教师培训提高工作体系,根据具体的教师发展现状进行改革工作,主要包括体育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研究创新工作等等,根据学校、学生的发展需要来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与策略。除此之外,体育培训工作部分应当坚持实施相关方面的政策与制度,保证各项工作高质量、有序的开展。

3.2 完善体育师资培训机构,不断优化体育教师的学历资格结构。高校内部要建立权威与完善的体育师资培训队伍,提高相关方面的水平建设工作,为体育师资培训提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不仅如此,体育师资培训队伍还应当定期反馈培训信息与结果,不断优化与改进培训模式与策略,从而提高师资培训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篇10

关键词: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一、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现状

1.国家和河北省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

根据访谈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国家针对全国优秀教师的培训,这方面主要是在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进行选拔才能进行培训。河北省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部分学校因为经费或者照顾其他专业学科而放弃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机会。河北省教育主管部门因为人力和经费等问题,一般是进行专项的培训,为期比较短,培训内容深度不够,也是因为时间和培训人员的问题,进而也影响了高校教师进修参与率。

2.高校协会组织的短期培训

河北省省内的培训主要是以河北省大学生体育协会为主,还有部分高校区比较集中的地方院校间的相互交流等。对于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有一定的帮助,然而这些培训交流有一定的局限性,参与交流培训的人员较少,起不到有效提高的效果。近年来,河北省教育主管部门也加大了对高校教师的培训,但这往往只是针对某个项目的培训,专门针对体育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较少,在这方面省里的评优课也不能够调动各个高校全部参与的积极性。

3.高校校内培训

各个高校校内进行培训,这种培训方式主要是院校内部自己的教师进行交流互评。这种培训方式是最为简单,也是在高校内最为实用的提高教师水平的培训方式。高校内的交流虽是最为直接的教学交流提高,同时也凸显其培训交流的弊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4.高校体育教师个人自己进修

高校体育教师个人进行进修学习,主要体现在高校教师个人的学历进修为主,进修主要是以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据调查,河北省部分高等院校每年有一定的名额进行学校培养进修,主要是针对在职教师;而大部分是通过在职进修,个人参加考试进行在职的培训教育,最终取得学位或学历。

二、河北省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体育不断发展和改革的需求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同时高校体育课竞技化逐步下降。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提高体育教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师的当务之急。

2.高校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

体育教师教育要卓有成效,必须奠基于新时期体育教师的专业特性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教师专业的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没有反思的体育教学,缺少研究的体育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要求了,过去单纯的运动技能传习式体育教学形式必将被扬弃并超越。体育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过渡。从而使“健康第一”、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等先进的理论与思想通过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而从理论实现向操作层面的转移。

三、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路径探析

1.国家和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到2020年,

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不能脱离教育部的指导,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力度去组织优秀的专家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培训。

2.要明确培训目标,科学组织和选择培训内容

高校体育教师对待培训部分存在重学历轻“学力”、重形式轻结果、重文凭轻“水平”的现象,这种现象所能体现的是对教师培训没有明确的培训目标,故而要明确培训目标,进而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针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尽可能征求高校体育教师的意见,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和安排,聘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技能,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

3.组织继续教育培训部门单位,要严把培训质量关

通过对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访谈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进修学习主要是为了拿学历或学历达标,还有部分是为了晋升职称的需求。而这些进修学习主要体现在高校教育硕士、高校体育教师研究生研修班和体育硕士,以上这些学历或学位比较容易取得,从而导致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够真正达到相应文凭水平。这样也使得在职的高校体育教师对待培训的态度有偏见。因此,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培训单位严格要求每次培训的效果,确保培训的质量,进而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力。

4.高校可采取多层次在职培训模式

高校采取多层次的培训模式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群体,高校体育教师每一个个体都有差异性,在学历、职称、年龄上都有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继续教育培训具有针对性。可以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采取某种培训的方式,如:以能胜任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为目的的岗位培训;以提高学历而进行的继续教育等,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针对不同的人群,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春香.美国教授的继续教育:历史的发展与借鉴启示[J].西北师范大学,2003-04:85-87.

[2]翟小英.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J].新西部,2010(8).

[3]王书彦,姜雨.浅谈体育教师继续教育[J].辽宁体育科技,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