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

篇1

10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与之前印发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相比,一个是卫生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目标;一个则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心,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以解决阻碍卫生事业发展重大体制机制问题和体系结构调整为重点。《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深化医改的体系支撑,为实现医改提出的“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奠定工作基础,是一个“大卫生”的观念。两项政策法规从不同侧面描绘了中国医疗卫生发展的蓝图,互为补充和支撑。

这两项政策法规都用一定的篇幅且独立的章节提出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医疗卫生发展中应起的作用,并明确了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将基层医疗卫生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以保证全民医疗卫生普及的实现。该《方案》指出,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到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有条件的村卫生室;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药品器械、医疗服务、医保信息等数据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加强信息安全标准建设;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发展专业的信息运营机构;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强调为“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该《规划》指出,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医疗各系统的信息互联互通;提高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建立医院诊疗行为管理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提高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公平性;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医药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区域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建设,普遍实行预约诊疗,实现电子病历跨区域医疗机构的共享。

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跨区域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区域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居民健康管理、社会化医药卫生信息服务……这些信息化建设项目将串起医疗卫生发展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使全民享受优质、高效、平等的医疗服务成为可及!

篇2

作为今年中国医改的纲领性文件,《2013安排》除了继续聚焦医保、医疗和医药三大核心领域外,促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也被再次提及。

长久以来,中国条块分割的医疗服务体系,造成区域医疗信息建设举步维艰。由于责任主体不清,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一直缺乏强劲的建设动力。

不过,在近期医联体建设的热潮下,以资源整合为目标的医联体,对区域内医疗信息共享提出了新要求,从而为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新动力。

因此,除了传统的行政手段推动外,随着医联体的建设和医保支付改革的深入,中国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或将迎来一轮新。

探寻动力源泉

自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作为“四梁八柱”之一的医疗信息化,便被各方寄予推动医改的厚望。不过,在院内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之际,院外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却仍未见突破式发展。对于其中原因,某媒体曾对全国31家医院的信息中心主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其首要原因在于医院缺乏动力。

由于中国医疗服务机构分属不同机构和管理条块,要做到相互间的信息共享,难度非常大。

而在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朱夫看来,作为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医保是推动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动力之一。“1992年两江试点后,医保对医院信息化提出了很多要求。医院内部开始启动大规模信息化建设,从最初的财务会计、绩效考核起步,到病区管理、物资管理,最后逐步深入到医院管理。”

镇江市卫生局局长林枫认为,医保不仅可以推动院内信息化建设,对于推动区域信息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镇江在做区域卫生信息化时,其动力来自改革需求。”林枫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记者,镇江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起于医保改革,然后逐渐推向医疗费用与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

“当费用控制到一定程度,我们发现,区域服务体系的合理性可能会影响医疗费用的控制效果。例如,如何让部分患者转移到社区康复?为此,我们在2010年开始做区域健康服务联合体、社区康复联合病房等举措。”林枫介绍,这些举措的核心,是希望通过医院与社区间的联动,实现管理市民健康的目标。“信息化是开展这项工作的基础性条件。若没有信息化,寸步难行。”

事实上,不仅在镇江,在世界范围内而言,医保部门都是推动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的主要动力之一。

美国凯撒医疗集团为近30%的美国人提供保险与医疗服务。借助信息化系统,患者能够在线预约就诊、付费,并获得健康教育信息等服务;医生则可实时查询病历及治疗方法指南等。凯撒医疗集团以健康管理为中心,实现医保与医疗的良性协作。

而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科主任沈韬看来,中国医疗信息化与国外路径基本一致,但发展程度却有显著差别。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政府在推动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上,缺乏足够动力。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研究员舒婷表示,大部分美国医疗机构没有独立的病理、检验和影像部门,大多需要向第三方机构购买服务。在此背景下,医疗机构间的医疗信息共享需求非常迫切。而美国政府在推动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上,也是不遗余力。

相比之下,“中国的医疗机构大而全。不仅大医院,就连小医院也都有检验科。政府和医院在信息共享上的需求到底有多大?”舒婷如此反问。

视线从国外转到国内,在福建省厦门市,却从另一个侧面证实,政府在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上,足以取得良好效果。

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厦门卫生部门不仅建立了覆盖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平台,还借助实施“医疗重组计划”,拆除掉阻碍医疗机构共享的医院围墙,实现了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

截至目前,厦门市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人群覆盖面,占全市常住人口的85%以上,全市90%的医疗机构都连通了健康信息系统。厦门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在同一城市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市民的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的城市。

不过,尽管厦门以行政主导的建设模式成效显著,但在部分专家看来,各地政府财政水平不一,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出资建设。且除去行政主导,倡导协作分工的医联体,亦将成为推动区域医疗信息建设的动力之一。

对此,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总院长何少锋深有体会。他表示,在2008年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成立前,各家医疗机构林立的业务系统,不仅造成了重复检查,还加重患者负担。而在医疗集团统一各检验项目及收费标准编码后,各医院实现了检验结果系统内共享,不仅方便了患者就医,还降低了检验成本,提高了检验质量。

“只有解决了为什么共享信息、谁能在共享中获益的问题,才能让信息共享真正发挥作用。”何少锋表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集团化都是医院的发展方向,也只有医院集团才有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内在动力。

逐项深入开展

“中国对区域医疗网络的希望和要求太高,这是一个很大问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原主任李包罗,曾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国区域医疗信息化的问题。他认为,区域医疗网络应用要逐个系统建设,而非在区域医疗信息系统上一下建立起这么多应用。“如果我们希求过高,可能反而无视现在应该和只能做到的事情。”

“中国现在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买设备、建档案、建数据中心等层面。但为何要建?想达到何种目标?实现何种功能?却没有任何概念。”北京西城区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朱树宏表示,大家只知道信息化能有所帮助,但唯有明确建设目标,才能形成规划,并最终在管理效果上得到体现。

为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效能尽快最大化,福建省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孙卫,在研究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运行六年多的实践经验,提出对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功能进行分级评审的建议。

按照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孙卫将目前中国的区域信息化平台从低至高依次区分为从0到Ⅵ的7个等级。在他看来,简单的数据互联互通,仅仅处于Ⅰ级、Ⅱ级水平。即使厦门、上海等地的信息化先走一步,也只是在某些方面达到了Ⅲ级、Ⅳ级的水平。

孙卫表示,提出对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功能分级研究的初衷在于,各地在今后的建设中,可在项目设计阶段就确定系统功能定位,分别对方案设计、施工、入网医疗卫生单位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都提出明确要求,以期项目功能设计至少在Ⅳ级以上,使各种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避免设计缺陷,尽快进入高级应用阶段。

在此方面,镇江的做法值得借鉴。据林枫介绍,镇江在建设全市健康信息系统之初,便设定了逐项开展、按步实施的原则。首先卫生部门统一规划,建设了一个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数据库,并将数据库通过局域网,与社区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联网。

随后,镇江按照基层医疗机构、大型医疗机构、公卫系统的顺序,逐个进行信息整合接入。在此基础上,再做业务系统的应用模块,比如卫生管理模块、社区考核模块、12320挂号平台等。“在健康信息系统建设推进过程中,我们制定了总体规划、资金安排和资金奖补方案。一边建设,一边逐项增加业务系统。”林枫表示。

以需求为导向

在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卫生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冯东雷看来,国内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前期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部分地区在新一轮医改启动前的自发探索。科技部、原卫生部等相关部委也抛出了一些与信息化相关的课题和经费,正好与地方自发探索同步。

当时,国内不少地区几乎同时开始了区域卫生信息化探索,但是只有上海、厦门等少数地区笑到了最后。一些行业专家认为,这与上述地区同步进行的医疗资源整合有关。

2005年前后,上海整合了30余家市属三级医院,成立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下称“申康”),探索管办分开。为了进一步整合申康体系内的医疗资源,上海启动了实现临床信息共享的“医联工程”,建立庞大的中心数据库和信息化网络。申康的数据中心和网络,最终成为整个上海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坚实基础。

林枫对此颇为赞赏:“上海随后的卫生信息化没有搭建新的数据平台,而是选择在申康基础上进行扩容。申康的信息系统逐步吸纳更多的医疗机构,并增加各种管理模块,不断更新,最终发展出整个区域卫生信息化体系。”

厦门市在卫生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也同步进行了区域医疗资源的整合。2007年,厦门市委市政府推行三级医院直管社区,厦门岛内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3家三级医院接管;市属医院和区属医院同步合并,并入大医院,实际上形成了3个医疗集团。孙卫表示,“为了统一管理,医疗集团客观上需要统一系统。医疗资源的优化重组配置,有力促进了区域医疗信息化工作。”

2009年,新医改启动,区域卫生信息化进入第二个阶段。为解决“看病难”与“看病贵”的双重交逼,信息化被寄予极大期望。决策者和行业专家都希望,以区域卫生信息化,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和业务流程重构,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区域卫生信息化被提升到“四梁八柱”的高度,“3521工程”随之启动;原卫生部牵头制定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区域平台建设标准;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了100亿元资金,推进信息化建设。

在冯东雷看来,区域卫生信息化从纸面上和政策上,都变成地方政府必须执行的一项政策。

由于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探索几乎全面开花。不过,冯东雷也认为,上海、厦门等一些地区最早探索信息化,确实是有需求动力的;但是现在从国家层面推动,许多地区反而面临着需求和动力缺乏的问题,出现了不少问题。

他不客气地指出:“一部分地区可能在追求政绩与亮点。区域医疗与其他的信息化一样,需要一定的积累。只有循序渐进,才能推进到更深入的层面。因此,与前一阶段相比,现在亮点反而不容易出来。”

而那些真正立足于本地医改实际需求的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反而更有动力。

何少锋和他的信息化团队,并不急于渲染集团数据平台集成的多种管理软件和海量医疗信息。在管办分开的总目标下,他们更愿意强调信息化在检验资源整合、药品供应链管理、区域学科资源整合、集团运营管理中的作用。

在谈到镇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需求与动力时,林枫引入了一个链式反应来说明:医保控费走到一定程度,需要引入健康管理,实现社区与医院的联动;为了更好实现医疗服务体系的上下联动,健康服务联合体探索应运而生;构建区域健康管理体系,必须有健康信息化的支撑。

为管理而服务

截至目前,区域卫生信息化仍然被视为“花钱的事情”,主要依赖政府的高投入。

展望未来,冯东雷认为,政府投入可能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信息化建设本身能否创造价值,更值得期待。在他看来,信息化的价值还是要回归到为医疗资源的区域协同服务中去。

孙卫曾参加中部某省地方政府组织的一次信息化招标评审,国内有10家企业都提交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与厦门起步阶段相比,每个方案都很专业,似乎都能实现区域内的数据互联互通;但是,如果考虑到数据利用挖掘,每个方案都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

“区域卫生信息化绝对不是简单的信息工程学问题,而是信息技术与卫生管理、医疗技术、临床管理的深层次融合。”孙卫不无忧虑地指出。

作为厦门模式的主要决策者之一,孙卫表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不只是制定规划和筹集资金,更重要的工作是负责协调组织,甚至重构卫生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提升区域卫生管理效率。“即使是看似简单的预约挂号,做好也并不简单。由于区域内全体医务人员都要跟着预约挂号系统运转,因此需要就诊流程再造的配合。”

朱树宏同样认为:“卫生行政部门不能只关注区域数据共享的规模,而应该真正地将数据和管理结合在一起,将数据变成管理的常规需求,为管理服务。这才是信息化的真正动力。”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动,跨机构的互联互通的确已成为很容易落地的目标。各地区域数据中心的存储设备越来越大,数据积累已臻海量,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利用,反而成为更为迫切问题。

篇3

“这是建设分级诊疗的需要,特别是在区域内设置一个重点疾病的核心医疗高点。”一位医药行业资深研究员表示,这些中心将成为区域内专科疾病的最高机构,并且只承担疑难杂症,而其他常见病由基层医院负责。

新增医疗新高点

根据《规划》,国家医学中心将按综合、肿瘤、心血管等专科类别设置。此外,每个省(区、市)将建设1个综合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原则上,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个区域分别设置专科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规划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完毕,也就是说,到2020年,我国医疗体系中,除了现有的三级外,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也会补充进来,届时将变更为以国家医学中心为引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根据规划,国家医学中心将在全国范围按综合、肿瘤、心血管、妇产、儿童、传染病、口腔、精神专科类别设置。同时,根据重大疾病防治需求,设置呼吸、脑血管、老年医学专业国家医学中心。

其中,国家医学中心定位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医院管理等方面代表全国顶尖水平、发挥牵头作用,在国际上有竞争力。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定位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人才培养、临床研究、疾病防控、医院管理等方面代表区域顶尖水平。协同国家医学中心带动区域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水平提升,努力实现区域间医疗服务同质化。

在设置形式上,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一个适宜规模的医院为主体,联合本区域内其他医院(含1家中医医院)共同承担区域中心的功能和任务。主体医院具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覆盖与其职责任务相对应的临床主要专科;满足疑难重症诊疗需要,专业构成、病种分布和患者来源合理,并符合相应中心的设置标准。

分级诊疗需求

2003年到2013年是公立医院的“黄金十年”,公立医院的数量、床位数、诊疗人数、资产、平均收入、净资产等多项指标都获得了井喷式暴涨。

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仍未改。

中国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城市。其中,东部11个省份有三级医院998家,中西部21个省份有三级医院1125家,基层医疗资源却严重不足,因此,患者向大医院集中、跨区域就诊。此外,中国医院在科研、学术、成果转化等高精尖领域与国际顶尖水平还有距离。

“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上述研究员解释,近些年来,国家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力度很大,而今年是一个节点,相关政策的出台也是为了配合这个节点。

2月8日的卫计委例行会上,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自2015年开始,我国启动为期三年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加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因此,在“十三五”医改规划、“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中,我国相应都有一系列安排。最近印发的《规划》,也是为了加强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

另一行业分析师也指出,在目前医保余额不足,国内医疗矛盾日益尖锐的环境下,自去年起国务院、发改委、CFDA等多部委政策频出。希望通过顶层设计的变革,加快推进中国医改的实质性推进。

体系内选拔好医院落地

根据《规划》,即将成立的国家医学中心定位于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医院管理等方面代表全国顶尖水平、发挥牵头作用,在国际上有竞争力。

此前上海已有探索。在上述规划正式的次日,上海成立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其将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为联合主体设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共同构成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则代表区域内的顶尖水平。此前,河南省的“十三五”规划中曾计划优先打造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包括以河南省人民医院和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立的心血管医疗中心。河南省肿瘤医院成立肿瘤医疗中心。而郑州儿童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成立儿童医疗中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医疗中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和郑州人民医院成立器官移植医疗中心,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为主成立中医骨伤科医疗中心。

“这些医院还不属于真正的区域医疗中心。”上述研究员指出,国家医学中心要求主体医院具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除了是国内一流医院外,还强调医院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和信息化。同时,其医疗技术水平、临床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有较高的国内知名度和一定国际影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主体医院,需要在区域内综合实力数一数二。此外,在教学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而区域医疗中心则要求主体医院在规划的服务区域内整体实力强,综合优势明显,能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对此,上述研究员也表示,新规划的医疗中心和机构不是另建一个体系,而是借助原有医院体系,且根据区域内的重点医院和科室来强化资源投入,在现有体系里强化具体医院的职责,目前来看应该还是设在经济较发达和试点地区。

私立医院是否有机会成为医学中心,对此,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表示,希望建设国家医疗中心的医院选择,不要以国有、民营为界限,而以业务量和诊疗水平、科研能力为准绳。

篇4

自1999年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指导意见》以来,文献中有关区域卫生规划的报道与讨论迅速增加[1-5],但现有的区域卫生规划在理念与操作两个层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偏向与不足。在理念上,现有规划缺少合理的框架与模型,从而导致卫生规划及资源的分配脱离居民的实际需要。在操作上,现有规划则缺少简便而有效的操作规程与技术,不能保证规划原则的贯彻执行,因而无法赢得利益相关者对规划目标的认同与支持,使规划流于形式。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在系统的文献复习基础上,提出了以“健康”和“健康危险因素”为导向的区域卫生规划理念;并以这一理念为指导,通过深入的软系统分析及反复的专家咨询,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且易操作的规划程序与技术工具。我们将陆续发表这些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本文介绍其中的第一部分: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操作程序。

1规划的基本导向

国家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卫生事业,目的只能是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所以健康是卫生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目前还没有客观公认的测量方法,健康通常是以其对立面(疾病)来反映的,如患病率、死亡率等。许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病)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不可逆性”,这就决定着传统的单纯围绕疾病做规划卫生的做法具有严重的缺陷。我们主张将规划的焦点前移,即以导致疾病并进而损害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导向制定一个区域的卫生规划。这样做不仅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核心理念,实现事半功倍;同时也将大大缩短规划收效的时间以及规划效果的可观测性。

2规划的主要步骤

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即依据实际的需要确定合适的规划研究内容和采取合适的规划步骤。典型的区域卫生规划内容与过程可概括如图1所示,它包括规划的起动与准备、分析相关环境、诊断卫生问题、确定发展目标、开发卫生策略、分析资源需要、制定实施计划和实施监督与评价等几个基本过程。这些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虽然这些步骤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但又并非绝对需要按顺序执行,有时则要在各个步骤间往复或跳转。此外,科学的区域卫生规划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需要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因此应把它当作一个研究项目来实施,以保证规划工作收到而切实的效果。这其中,领导层是否重视并提供必要的支持,是否拥有负责任而又干练的规划管理与技术力量,是否占有充分而准确的相关信息,是否采用了恰当的方法与技术,以及是否得到所有成员的理解与配合等是决定规划研究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下面我们将分别扼要讨论每个环节的内涵与要点。

3规划的起动与准备

任何地区都应建立常规的卫生规划需要分析机制,以及时起动规划研究项目。首先是成立规划领导小组,由卫生局主要领导牵头,吸收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其次是选派3-4名熟悉规划工作且负责任的人员组成规划“预警”小组,专门负责收集相关信息,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向规划领导小组提供规划需要分析报告。第三是建立规划审议制度,讨论预警小组的分析报告,决定是否需要制定或修订当地的卫生规划。一旦决定实施规划项目,接着就要成立区域卫生规划“执行”小组,其职责包括:(1)做好规划项目设计,包括规划研究的步骤与过程、规模与资源投入、参与人员与参与方式等;(2)向领导小组汇报规划项目设计并争取审批;(3)按照规划项目设计的要求培训规划技术人员和宣传动员利益相关者参与规划活动。

4规划环境分析

只有完全符合当地实际的规划才有可能成为可行而有效的规划。环境分析的目的是全面而系统地收集与卫生规划有关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信息。卫生涉及错综复杂的因素系统,所以环境分析既要有合理的总体思维框架,以保证环境分析系统而有的放矢;又要有简便易行的操作规程(SOP),以保证环境分析按要求实施。环境分析的内容可概括为“HD-BECH-PEST”。其中的“HD”代表“健康”与“疾病”状况分析;“BECH”代表“行为”、“病原”、“保健”和“宿主”状况分析;而“PEST”则代表“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状况分析。在这里,““HD”健康与疾病是环境分析需关注的核心内容,“BECH”是影响健康与疾病的相对直接的因素,而“PEST”则主要是影响健康与疾病的间接因素。由于环境分析内容广泛,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定性与定量(尤其是定性)分析方法。

5诊断卫生问题

卫生问题是“理想”或“期望”的卫生状态与现实的卫生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诊断卫生问题是指通过系统的规划环境分析,发现并明确界定卫生问题。与上述环境分析相对应,一个地区的可能存在的卫生问题也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重大疾病(如主要传染病、心脑血管病等);二是引起这些疾病的主要直接因素(如吸烟、吸毒等;三是导致疾病和直接危险因素的间接因素(如贫困、保健技术落后等)。问题诊断的要则是寻找对居民健康有“明确影响(确有证据)”的关键因素。例如,依据国内流行病学病因研究结果及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全球卫生报告》等,上述“BECH”领域已经证实的险因素主要有:(1)卫生服务—不安全注射与侵入性诊疗过程、医源性生物与理化污染、假冒伪劣医学药物与用品及卫生服务技术与责任事故等;(2)机体因素—低体重、高血压、高血脂、BMI(身体质量指数)异常、营养不良(包括铁、锌、碘、维生素A缺乏)、出生缺陷等;(3)行为因素—营养(包括能量、蛋白、水果与蔬菜等)摄入不足、体力活动不足、不安全(如多性伴、避孕措施不足等)、物质(烟、酒、)成瘾、儿童虐待、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4)环境因素—不安全饮用水、城市空气污染、室内固体燃料烟、铅暴露、气候变化、工伤危险因素、有毒有害工作等。问题诊断还需关注“反应性(Reponsiveness)”、“公平性”及“效率”三个方面的问题。另外,卫生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主要卫生问题解决之后,下一个主要卫生问题就会产生[6]。

6确定发展目标

诊断出主要卫生问题之后,接着要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卫生发展目标。比如问题诊断发现“当地青少年吸烟率高达到30%”,则将其转化为“5年内将青少年吸烟率降低50%”。一般来说,由“问题清单”转化得出的“目标清单”会比较长,需要进一步精简。规划目标的遴选最好分三步走。首先是根据明确性、适宜性、可行性、期限性和可测性等原则,专家咨询或小组会议法等做一次初筛,把“长目标清单”变成“短清单”;然后依据健康影响、特殊性、成本效益、个体需求、成本负担、公平性、社会性、外延性、市场效率等[7]逐一评价每项目标,排出这些目标的轻重缓急(参见图2);最后按资源的可得性优先其中排序靠前的目标。#p#分页标题#e#

7开发卫生策略

经上述步骤形成的卫生发展目标可以通过不同组合的工作活动来实现,一系列逐步通向既定目标的活动组合在管理学中就称为“策略(Strategy)”。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发相应的卫生策略以保证既定卫生发展目标的实现。策略开发是整个区域卫生规划中最具挑战性的活动,它需要尽可能多的思路创新及多种措施、方法的巧妙组合。一般来说,策略开发需从特定目标开始,“自顶向下”逐层深入地开展,直至得出可操作的实施措施。关键成功因素(KeySuccessFactors,KSF)分析法是卫生策略开发的有效方法,源于信息系统开发规划方法,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卫生发展目标(即选择在上步骤中已经确立的某一目标作为研究对象);(2)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3)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4)针对每一关键因素开发可能的实现方法与措施;(5)运用多种定性、定量方法(如SWOT、成本效益等分析)优选出出最佳实施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发掘策略这一过程应尽可能做得深入和全面,强调多多益善。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的策略与措施越多,从中选出有效方案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为达到这一要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调动全部利益相关人员积极参与策略发掘过程。这样做不仅可以利用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能够了解与目标有关的各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使策略与措施的执行阻力降至最低。

8分析资源需要

通过上面的策略发掘过程,将得到一系列的实施策略,这其中的每一实施策略均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而不同策略所需的资源数量和种类各不相同。资源分析就是指规划人员依据卫生策略开发阶段所设计的实施活动,测算潜在的卫生资源需求量,并对照区域内可得资源数据,制定“需要资源与可得资源对照表”。资源分析中需注意如下几点:(1)再贫困的地区都有尚待发掘利用的潜在资源;(2)调动当地社区领导和群众参与资源分析,他们的参与不仅能在社区可得资源方面提供许多有益信息,更重要的参与本身还是社区资源动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3)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时时想想能不能找到更有效的资源利用方式与方法;(4)把立足点放在社区本身可得资源之上,申请政府临时性的投入或各种形式的外部援助虽然有助于卫生卫生工作的开展,但这不能成为主要的资源利用策略,过分依赖政府的额外投入和外界捐赠的卫生是不可能持久的。

9制定实施计划

在确定了卫生规划的目标、策略、资源需要以及具体活动后,接着还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目的是保证区域卫生规划有步骤、高效率地开展。实施计划的关键是明确规定有时间限界(比如分季度或年度)和可以客观测量的预期目标,以及资源保障、责任单位与个人以及监督评价指标与办法等。

篇5

关键词:区域医疗信息共享;虚拟存储

中图分类号:TP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1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Virtualization Storage Technology for the Regional Medical

Jiang Zeguang

(The Thir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1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als mainl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orage virtualization,realization types and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sharing.

Keywords:Reg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sharing;Virtualization storage

一、前言

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围绕数字化、网络化开展的各种健康数据不断增加,数据存储变成了新的难题,区域医疗数据共享中的各种应用对存储网络平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不仅表现在对存储容量的要求,还包括对数据访问性能、数据传输性能、数据管理能力、存储扩展能力等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所谓虚拟存储,就是把多个存储介质模块通过一定的手段集中管理起来,所有的存储模块在一个“存储池”(Storage Pool)中得到统一管理。系统升级、建立和分配虚拟磁盘、改变RAID级别、扩充存储空间等都比以前容易的多,存储管理变得轻松简单。

二、虚拟存储的实现方式

虚拟存储技术已经融合到存储系统结构的各个环节中。虚拟存储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基于服务器的虚拟存储、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存储以及基于存储网络的虚拟存储。

区域医疗虚拟存储可应用到多个方面,应用于服务器以及存储设备;同时也可以使用网络虚拟存储完成分布式、联邦模式存储等。从技术上讲,在网络端实施虚拟存储的结构形式有以下两种:对称式与非对称式。对称式虚拟存储就是指把进行虚拟存储管理和控制的高速存储控制设备(High Speed Traffic Directors,HSTD)置于网络系统的传输通道上。HSTD与存储池子系统(Storage Pool)集成在一起,组成存储区域网络应用系统(SAN Appliance)。

非对称式虚拟存储就是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正常的数据访问传输通道之外,通过配置一个虚拟存储管理器来实现存储器池的虚拟化处理。

三、虚拟存储技术在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中应用

区域医疗中心最重要的业务就是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为实现医疗网络间的卫生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共享交换及提供统一的信息和应用服务的长远规划,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需站在一定的管理高度下进行设计和构建。整个应用规划可分为信息基础设施层、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层、区域卫生应用层及区域卫生表示层。

按照目前建设的模式,一个大的数据中心里的各系统不仅在逻辑上,而且在物理上也都处于独立分散的状态,每个业务系统都有自己独立的接入表现层,应用逻辑层和数据处理层。从规划的全局角度看,如果沿用这种思路和架构,它的局限性和消极方面都将逐渐体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硬件配置低;设备利用率差,各系统间的资源无法根据应用情况灵活调整;系统管理的负担太大。为了避免这些弊端,必须考虑新的IT硬件构架模式,事实证明,当信息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IT系统的整合和优化是必然的方向。

后台数据集中处理层后台数据处理层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集中存储各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后台的数据库层对整合的要求比前面两层更高,存储虚拟化技术能使其具有更强大的管理功能和灵活性,高度的计算和数据交换能力。

综合考虑区域医疗系统的业务规划要求,强调系统结构的简洁性和灵活性。数据中心建设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建设一种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承担部门信息共享利用,同时提供服务的开放数据平台,为卫生部门的用户提供清晰,先进,可以灵活部署,具有易于扩展,易于管理特点的基础IT硬件平台。SAN具有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高性能及集中存储管理等诸多优点,能满足区域医疗信息的集中存储的要求;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问题:互操作性、兼容性差;体系结构复杂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SAN内部虚拟化的解决方案VSAN,区域医疗存储系统的核心是2个高速SAN交换机,而磁盘阵列和磁带库都通过这个交换机连接到各台服务器上,同时通过SAN技术可以进一步实现存储虚拟化和LAN free的数据备份。在SAN体系结构中加入一个新的虚拟化层架构。通过这个虚拟化层,可以将多种设备上存储容量集合起来,虚拟成一个大的磁盘,提高存储容量的使用率,为应用程序和用户提供SAN的全局逻辑虚拟化视图。区域医疗中心服务器不必关心后端物理设备的物理特性,也不会因为物理设备发生任何变化而受影响。这样从用户和应用程序来看,原来复杂结构的SAN就是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具有统一界面的虚拟存储池,它对用户和应用程序完全透明,而存储池中逻辑存储单元的具体细节则只是系统管理员所关心的问题。管理员可以通过GUI等图形用户界面让很多服务器共享后端的存储池,因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通过区域医疗协同平台,把大医院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覆盖到区各级医院及辖区内各社区医疗点,使三级机构之间合理协调各类医疗资源,实现区域卫生资源的优化整合。同时也使三级医院紧张的医疗用房情况得以缓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孟冉.异构存储区域网络中存储虚拟化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5

[2]邓劲生.存储区域网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周继茂.虚拟存储技术在视频网络中的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02

篇6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曾经说:“上海市连续15年两位数的GDP增幅和良好的财政增长为医疗卫生的投入提供了财力保障。”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也曾表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凸显公共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同时要加大财力投入。上海市级财力已经确定加大对大型医疗设备采购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大型医疗设备采购的资金支持从原来的1/3提高到2/3。而此前,上海市属公立医院运营资金2/3依靠贷款和医院自筹解决。

经济发达是一切发展的支撑,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正确的目标、策略、政策,以及有效实施是实现发展的必要条件。上海的医改特点鲜明,从上到下都强调着可落实性、可实施性,重在实施的效果,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眼前效益。纵观上海的医改工作,无论是政策方向、工作方法,还是实施效果,都称得上全国的“典范之作”。

近年来,上海市凭借医改的东风更是加快了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医院、社区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新农合、卫生统计及区域卫生信息化等八个方面的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按照中央要求,上海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深化推进医改,围绕“3521工程”的建设目标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信息化作为医改有效技术手段,让卫生信息化工作支撑医改、服务医改,使全体市民能更好地享受卫生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十一五”期间,上海市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卫生服务与管理的重要支撑和基本保障。

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依托市区两级政务外网,已形成联通全市600余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网络,初步建成了市、区两级数据交换共享信息平台,各级卫生机构信息安全体系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并制定了符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要求的标准和规范。

全行业信息化稳步推进。在疾病控制领域,建立并使用了包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慢性病管理、实验室管理等在内的信息系统;在卫生监督领域,建成了覆盖全市所有卫生监督机构、统一管理、以管理相对人“一户一档”为核心、集许可、监督、处罚、不良行为积分、投诉举报、在线监测等多业务整合的卫生监督综合业务系统;在医疗诊治领域,全市600多家医院均已基本完成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30%的三级医院以及20%二级医院已开展了电子病历的应用,部分医院应用电子病历,以患者为核心对各类医疗信息进行了有效整合;在基层卫生领域,全市20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经初步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并涵盖了预防、医疗、保健等业务和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大多数区县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已经联入了区域卫生平台,并实现了健康档案的自动建档、自动更新,形成的健康档案数据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区域个人健康信息数据库。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各区县积极实践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实现区域内电子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有机整合,初步形成了全新的工作和服务模式,提高了区域卫生服务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上海卫生信息化发展特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卫生信息化建设从初步探索逐步发展到“标准阶段”,即实现了基本的电子化管理,正向整合式服务转型。总结上海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可从信息化建设的范围、目标、功能、数据及整合五个方面的变化来解读上海卫生信息化的发展特点:

范围:从“单一机构建设”转型为“区域信息共享”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过去不同业务单位各自为政、自主建设的格局,正逐步向整体规划、共同建设的区域信息共享模式发展。上海依托市、区两级政务外网,构建了联通全市600余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市、区两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网络系统,基本覆盖了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涵盖医联、公卫平台的市、区二级卫生信息平台,初步构成上海区域卫生信息的市、区两级信息化基础架构;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局域网络,为真正实现全市范围的区域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

目标: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为“优化作业流程”

随着信息技术在卫生领域的不断普及和拓展,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已得到了极大提高。随着信息化理念的不断成熟,目前大部分用户都在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和信息技术,从单一提高工作效率朝优化作业流程和实现过程化管理的目标努力,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支撑业务、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例如,大部分医院开始全面推进电子病历在临床的应用,建设信息技术全面应用、数据高度整合、流程规范高效的数字化示范医院;卫生监督部门正完善以”一户一档”为基础的核心业务信息平台,优化许可、监督、处罚、投诉举报等系统的功能与流程,提高工作规范和效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加强了在区域卫生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研究,以便制定更完善、更合理的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

功能:从“支撑业务应用”提升为“强化服务协同”

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使上海卫生系统各单位、各领域在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上“敢想敢做”,除了要求满足一般业务功能之外,还在全面考虑融业务、监管、统计分析为一体的综合功能;除了关注信息系统本身的建设以外,还同时关注到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业务模式、业务规范、法律法规等内容,并强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险等领域的服务协同。上海作为国家医改工程的试点省市之一,按照国家统一规划,以市民健康管理为核心,建设上海健康信息网,以实现人人享有电子健康档案,使公共卫生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和居民有效共享和利用健康信息,为市民开展自我健康管理,享有方便、高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信息支撑。现在,通过“健康信息网工程”的实施,已经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公共疾病预防、双向转诊、门户网站(网上预约、健康教育与咨询等)、医疗信息共享、区域医疗卫生(影像传输、检验、检查)等的一系列应用。通过加强各部门协同工作能力,提高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数据:从“数据采集汇总”转换为“信息交换应用”

以往信息化建设虽然也注重数据采集,但多以本系统应用为主,或大多以网络直报和业务系统的形式存在,无法与其它系统直接进行数据交换和利用,“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现象普遍存在。现在信息化建设已经不再以单纯的数据统计与上报为目的,而是以实现医疗卫生机构内部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系统和医疗设备之间、内部应用系统和外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为目的,让建成的信息系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整合:从“各条线信息化”转变为“业务管理一体化”

随着各业务条线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应用,上海已从单纯的业务条线信息化建设向业务和管理一体化模式转变。上海目前正在建立的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将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实现对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手术质量、危重患者管理、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医疗费用、医保费用、服务成本、服务效率等运行情况的实时、全程、智能化监管,全方位地提升监管能力。

上海卫生信息化发展所处阶段

通过总结上海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实际上我们对于当地卫生信息化发展阶段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根据埃森哲评估模型的评判标准,上海卫生信息化发展,已走过了信息采集、汇总的初级阶段,正在向流程优化、数据可靠、系统整合、有效利用的中、高级阶段发展。

1.基础业务信息化发展水平达到或接近 “标准阶段”,基本满足需求。

全市600多家医院均已基本完成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的建设,二级以上医院在全面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临床信息系统,上海市30%的三级医院及20%二级医院已应用电子病历,可对患者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广泛用于门诊、住院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检验管理、放射科管理等核心业务,极大方便了各科医生开展各类医疗服务业务,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方便了患者就医;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了医院内部应用模块之间、医疗设备之间、医院与医保之间的信息交换,部分医院已朝建成数字化医院方向努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挂号、收费、药房、检查检验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趋于成熟;排队叫号系统、患者查询终端、门诊输液管理、合理用药咨询等改造就医流程,智能辅助决策类系统也已在部分社区实施应用;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正在不断完善。

“非典”后,借助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上海市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系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GIS应用项目、学校因病缺课情况直报系统、世博园区异常情况预警与快速响应信息系统等五个疾病信息监控系统,使得上海市传染病信息的报告与监测、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对传染病突发疫情的控制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基于市区两级平台的各种慢病管理系统正逐步由试点应用转为全市推广,有效保障了公共卫生监测数据的收集、统计与管理,为数据的后续利用与分析、为决策支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上海市在国内首创了“一户一档”信息化监督管理模式,积极引入在线监测技术,通过顶层的一体化业务设计,建设了全市卫生监督机构统一使用的卫生监督综合业务系统,涵盖了许可、监督、处罚、不良行为积分、投诉举报、在线监测等方面的内容。建立了面向管理者的卫生监督档案,有效地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提高卫生监督管理效能,提升卫生监督服务水平。

妇幼保健信息标准化建设为卫生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基础,网络直报系统提高了信息上报质量和效率,以专业条线为特征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是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主流。随着新医改的出台和推进,妇幼保健作为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系统的整体设计,在医疗保健和管理过程中采集的妇幼保健信息完成了不同系统、业务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

2. 管理过程信息化从“基础阶段”向“标准阶段”发展,逐步发掘与重视。

卫生管理过程的信息化,成为整个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标志。管理过程的信息化伴随着基础业务信息化在同步发展,包括医疗质量、药品使用、服务安全、服务效率、患者满意度、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科研管理、综合统计分析等管理信息系统。

上海目前关注市、区两级综合监管平台的建立,监测体系、评估体系及考核体系的逐步健全将会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的管理过程信息化建设,促进过程管理的深化应用、医院HRP系统的建设及信息的有机整合等等。

3.统计分析信息化从“标准”向“ 优秀”发展,逐步从单纯汇总向综合应用过渡。

上海致力于建立健全全市卫生统计全行业全覆盖的管理方式,目前已形成市、区县、医疗卫生机构三级工作管理模式。借助信息化技术,上海市实现了卫生统计数据与医疗服务信息的网络上报,涵盖了医疗卫生机构年报表、医疗卫生机构月报表、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村卫生室人员基本信息调查表、医用设备调查表、住院病案首页、药品网上采购基本情况调查表、医改监测表等共计23类调查表,上报准确率、及时率达到100%。接下来将在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建立上海市卫生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工作体系。未来,在把好数据质量关的前提下,将加快推进卫生统计制度改革,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着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努力开创卫生统计信息服务与利用的新局面。

4. 新农合结算信息化基本达到“标准阶段”,逐步拓展实时结算。

自2005年开始试点,至2009年基本完成全市的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目前,上海新农合一卡通实行情况为全覆盖,实现了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农合网络即时结报,新农合参合人数为147.8万人,已经享受到这一信息系统全覆盖带来的好处。

篇7

在人力、财力、技术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公共卫生的信息化建设如何快速地取得成效呢?新医改方案着眼的是“大卫生”、“大医疗”,对于卫生信息化来说,也必须从“大”处着眼,务实推进区域医疗信息化。

青岛市是我国知名的旅游城市,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帆船赛事举办地。从2005年起,青岛市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通过建设完善的青岛市公共卫生系统,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准确、快速地掌握各类疾病的有关数据信息,为制止严重疫情和疾病突发和蔓延的情况提供决策依据,有效地保障了奥运会帆船赛事的顺利进行。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需求紧迫

公共卫生信息管理仅从“公共”两字理解,就意味着是大范围、大面积的。因此对当前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来说,最迫切的是要把各种基层的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将各种动态情况实时地展现给各级管理者,以便于其对公共卫生的掌控。

建设区域医疗协同系统,最主要的是“统筹规划”。现在各地已经出现不同业务部门各自建设各自区域系统的趋势,按照这种趋势发展,必然又是重复的基础设施投资,而且还达不到信息互通。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区域性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它不属于哪一家、哪一个基层医疗机构,它是协同本区域所有医疗资源来为全民服务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多方资源,所以它必须由政府组织建设,而且还必须由政府运维管理。

新医改方案对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在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青岛市卫生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林元光告诉记者:“青岛市从2005年起,就开始进行了区域性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到2007年底,青岛市已经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整合青岛市本地区卫生信息资源,建立比较完整的公共卫生信息应用系统,实现卫生部提出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网络覆盖和完善的公共卫生应用系统支撑作用。

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以位于青岛市疾病控制大楼的市疾病预防控制三级网络电子信息网络系统为核心(注:以下疾控三级网络即是指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以光纤连接青岛市卫生局、青岛市妇幼保健中心、青岛市卫生监督所、市120急救中心、市人才中心、市医学会等市内办公地点的广域网系统,以2M SDH链路连接各县市卫生局的远程广域网络系统,形成一套反应迅速,处理准确、及时的完整网络平台体系。

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在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网络资源基础上,建设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共享网络系统,以便处理突发事件应急;网络系统的内部各子系统以及城市公共安全网络平台使用统一的接口,形成融指挥协调、预测预报、卫生监督、医疗救治、物资储备等功能为一体,全市横向和纵向互连互通,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系统。

信息化建设必须计成本

和很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一样,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不计成本的现象,很多医院和机构的信息化工作管理者认为信息化建设没有现成经验可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必须先交“学费”。然而林元光告诉记者:“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从建设之初,就面临着人力、财力的制约。因此信息化建设必须计成本,有效利用财政投入,真正把钱用在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刀刃’上。”信息化建设不仅要计成本,而且要追求产出最大值。这是林元光琢磨最多的一件事。

林元光表示,在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过程中,依据上级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青岛市卫生局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到现场,对全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发展规划、系统应用开发等进行论证,确立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重点,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并由市卫生局信息中心统筹规划信息化建设项目,从源头上制止了政出多门、重复建设等现象。

经过深入的讨论,青岛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决定,采用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3C)提出的基于IP架构的整体网络解决方案,将最新的IP网络技术融入到青岛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当中,指导整个卫生信息平台的规划与建设。“IP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所有信息技术都承载在IP架构之上,这必定是一个发展趋势。在医疗卫生系统,所涉及的业务系统众多,非常需要一个标准来消除各种业务之间信息无法共享的壁垒。H3C提供的基于IP技术的全线产品与解决方案正好可以满足我们这一需要。”林元光告诉记者。

构建安全自适应网络平台

在广域互联方面,考虑到青岛市公共卫生三级网络的通信量大,以及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可用性等因素,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与12个区县卫生局以及5个市级卫生机构的通信线路通过租用光纤或电信2M SDH互连。这样做可以充分兼顾今后卫生系统在多媒体及视频影像传输方面的长远发展和需要,为下一步卫生三级网络的“三网合一”打下基础。

为了保证网络高速的数据交换,信息中心选用了H3C S9512交换机作为内网的核心交换机,通过配置高密度千兆接口业务板卡,来满足疾病控制大楼内部各个楼层交换机的接入和市内各个市级单位通过租用运营商的裸光纤以千兆带宽接入疾控三级网络系统的需求。同时,为了满足未来大量社区医院机构和相关医院的接入需求,中心选用H3C S9512万兆机箱式路由交换机作为各级医疗机构的汇聚点交换机,并配置高密度千兆业务板卡,作为今后大量社区医疗机构以及相关卫生单位的接入设备。考虑到医院等大量的社区医疗单位网络信息系统不由信息中心统一进行管理,而且地理分布比较分散,如果直接接入信息内网,会造成比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在汇聚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之间用H3C F1000-A千兆防火墙进行安全控制,从而保证了疾控三级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健壮性。

对于乡(镇)的信息采集点来说,由于上传信息量单一且数据量较少,因此数据传输时间不会很长,而且对网络互连的实时性要求不高。根据这种应用情况,中心在乡(镇)的数据采集点采用VPN的方式接入到疾控三级网络系统。这样的连接方式既把公共卫生基层的监控统一纳入到公共卫生体系中来,又大大降低投入,无论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十分可观。

篇8

1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由于存在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供需不平衡等情况,从医疗卫生信息化角度看,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现各级医疗机构间、城市与县乡、城市与农村间的区域协同医疗和信息共享。但由于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各异,底层数据结构和网络规划状况也不同,导致医院内部和医院间出现很多信息孤岛,增加了区域协同医疗的难度。探索整合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有效形式,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显得尤为必要。基于信息共享与协同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社区不同区域卫生信息在医院、社区之间的共享以及基于协同的开展实施,让我们对协同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共享模式逐渐的清晰化。

2平台技术架构

卫生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是为卫生信息化提供一个医疗信息数据为核心的开发和运行平台,可以使用此平台快速的定制、开发和部署卫生信息平台项目,来满足日益增加的电子医疗信息共享与管理需求。其包括以下方面:基于卫生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主要包括数据中心数据层、业务服务层、数据交换层,硬件网络基础设施层四个层次,还包括贯穿四个层次的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两大体系。数据中心层主要是实现基于卫生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的数据存储,需要解决数据存储的结构、模型、内容、数据库管理软件的选型等。数据交换层和业务服务层主要实现基于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采集、交换与共享,数据交换层是直接与外部系统进行沟通的技术层,业务服务层是基于数据交换层根据数据结构设计各种业务服务组件来完成平台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共享。硬件网络层是指支撑平台的硬件设备和网络平台。标准规范体系是平台中必须遵循和管理的数据标准,是平台运行和应用的数据基础。安全保障体系是从物理安全到应用安全保障整个平台的正常运营。

3平台详细解决方案

3.1卫生信息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要对医疗卫生数据的交换与共享进行统一的规划,建立交换与共享数据标准和相应的标准维护和标准实施机制,指导使用和遵循标准,确保标准能够满足和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其中电子健康档案基础资源库的建设是卫生信息数据中心的重点。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由统一集中开发,统一部署。新建系统时应充分考虑与多级卫生信息平台的衔接,遵循相关数据规范与标准,不断补充、完善电子健康档案的信息。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多渠道信息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各级授权用户在遵循相关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均可访问。它用于全面、有效、多视角地描述健康档案的组成结构以及复杂信息间的内在联系。

3.2数据资源交换平台

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主要体现在对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业务数据的采集、整合以及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之间业务联动等方面。内部信息系统业务数据分布于不同医疗卫生机构的不同信息系统之中,因此数据采集和整合除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保障外,还需建立一个覆盖所有医疗机构数据交换平台,以提供对原有业务数据的采集服务和整合服务,并为机构之间以及业务系统之间的联动提供支持。数据交换服务总线ESB是整个卫生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的技术核心,ESB通常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该服务保证在一个异构的环境中实现信息稳定、可靠的传输,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标准的信息通道,保证用户的逻辑应用和这些底层平台没有任何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应用的可移植性、可扩充性和可靠性。提供一个基于应用总线的先进应用整合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应用系统互联所面临的复杂性。系统的实现维护都相对简单,保证每一个应用系统的更新和修改都能够实时地实现;同时当新的应用系统出现时能够简便的纳入到整个IT环境当中,与其它的应用系统相互协作,共同为用户提供服务。卫生信息共享与协同系统是由分布在区域内各卫生相关机构孤立的业务应用系统整合而成,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各业务应用系统在数据资源建设上的相互衔接和互为补充的协作关系,在区域层面实现跨领域、跨系统的数据资源整合,是实现相关业务应用系统共同支撑全程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基础。卫生信息共享与协同系统应在做好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标准化基础上,实现业务数据中心的共建共用,满足“统一高效、资源共享”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

3.3业务高效协作体系

在信息共享与协同系统下,患者首先会在附近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基本诊疗,必要时转诊到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医疗机构间的协作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更加密切、规范和高效。患者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基层医生问诊后,判定需要在检验中心(或上级医院)为患者进行进一步化验,为此基层医生开具协作检验申请单,并采集患者标本,送到检验中心。检验中心接收标本并执行基层医生的协作申请,然后将检验报告成共享文档,并通知基层医生调阅。基层医生根据检验结果为患者确诊,进行基本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基层医生为患者开具双向转诊单,及时将病情较重的患者转到上级医院治疗。上级医院在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进入康复期后,可以将患者转回社区继续康复医疗。其中用到的技术是,索引服务全面掌握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所有关于居民的健康信息事件,包括居民何时、何地、接受过何种医疗卫生服务,并产生了哪些文档。索引服务主要记录两大类的信息,一是医疗卫生事件信息,另一为文档目录信息。基于交叉索引机制的TradingCommunityArchitecture(TCA)组件来统一管理人员信息,而在平台中,人员管理服务就是通过强大的TCA模型中的人员匹配和合并功能来实现的。这些服务提供了全面的数据结构来存储人员信息,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API可以用来建立,更新,激活以及锁定人员记录。系统能够自动侦测到重复的病人,员工以及相关人员的信息,通过TCA的用户界面,可以方便的完成这些重复记录的合并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中存储的人员信息的质量,降低出错的风险。

3.4硬件网络设施平台

卫生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网络基础设施平台由内、外两大网络部分组成。外部网络对外收集和提供信息,内部网进行信息管理和系统开发,两网之间用防火墙分隔。外部对内部网络的访问则需要通过地址映射,身份查询等一系列安全检查机制才能进行,访问策略的制定是灵活的,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机配置。内部网络再分子网,依据功能、性质划分,子网间的访问也是受控的。外部网络的安全性主要依靠“虚拟专用网”的功能和路由器上的访问控制表来保障。运维管理中心应具备监视和控制的手段,避免网络拥塞和信息流的非必要的重复性传输。整个平台应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措施与策略,网络管理及安全策略应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实现网络、应用系统、数据库与主机系统以及安全防护措施和策略的一体化管理,选择适当的防火墙和数据加密技术。#p#分页标题#e#

3.5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的可靠安全的运行不仅关系到数据中心本身的运行,还关系其他业务相关系统的运行,因此它的网络,主机,存储备份设备,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部分应该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同时为保守企业和用户秘密,维护多方的合法权益,数据中心应具备良好的安全策略,安全手段,安全环境及安全管理措施。而贯穿整个体系的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标准,以实现非法用户进不来,无权用户看不到,重要内容改不了,数据操作赖不掉。

3.6标准规范管理方案

平台的标准规范由一系列的规范、机制、制度组成。标准规范体系包含数据标准规范、技术标准规范、管理标准规范、业务标准四个部分。公共数据元标准、公共代码标准、公共数据存取规范、数据交换规范。通过技术标准规范支持医院、业务系统和信息平台之间的数据级和应用级整合,并提高业务系统之间的应用集成、互联互通的能力。标准管理、安全管理、数据管理、项目管理,用于指导信息平台日常运行管理、数据维护管理。独立业务标准由业务部门制定,关联业务标准由信息平台统筹,协调各业务机构联合制定。数据标准包括业务数据采集标准,健康档案标准,统计数据标准,共享数据标准,交换数据标准及医疗信息国际标准。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是各个业务机构的基础平台,主要为各应用软件提供接口服务,提供统一的标准。因此要针对不同机构的不同业务,制定统一的应用服务接口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是数据交换的保证。所有接入该平台的应用软件系统,都必须遵循这个统一的接口标准。同时建立标准管理制度,保证标准持续性的升级与完善。

篇9

“亮点”一:

制定川东北片区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之确切目标

根据“规划”,川东北经济区(广元、南充、广安、达州、巴中)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13年基础上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600元,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0%。

围绕这一既定目标,“规划”在总体要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皆予以了明规。

“亮点”二:

让区内13个国家扶贫开发之重点县全部“摘帽”

川东北经济区内共有34个县(市、区),其中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13个,是四川省内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区域。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解困任务重、难度大。川东北经济区内的1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全部“摘帽”问题,不仅牵涉到区域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而且对于推动整个四川全省实现“两个跨越”战略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规划”提出了一整套包括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措施在内的“组合拳”。

在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方面,将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突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突出扶贫开发重点上,将深入实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新村建设、能力提高、生态建设这“五大扶贫工程”,鼓励和引导农民搬迁到城镇和工业园区从事二、三产业,并提供保障性住房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支持。在扶贫开发机制的创新上,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解决突出贫困问题。在扶贫开发工程实施上,将有序实施包括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和“通达工程”在内的一批扶贫开发项目,实现乡镇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村全部通公路。在推进城镇化方面,将实施年均城镇化率提高1.8个百分点的超省均速度水准,以力争达到2020年整个川东北经济区比2013年提高12.3%的城镇化率的标准。

“亮点”三:

“双核五带”城市群助推川东北片区五市加快发展

作为拥有6.4万平方公里幅员面积、占全省25.8%的2091.6万常住人口的四川重要人力资源富集区的川东北片区,其人口密度为327人/平方公里,是全省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的1.96倍,属于典型的地少人多区域。区域内各市之间要通过协同和合作实现快速发展,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构建一个甚至几个强有力的核心。

鉴于此,“规划”提出,将在该区域内构建以南充、达州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城市群,并以此明确了南充和达州两座城市将发展成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从而带动区域内五市的整体发展。

篇10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资源共享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以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为核心,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资源合理流动,从而实现三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的总目标。由于各种制约因素导致教育资源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严重阻碍了一体化发展步伐。当前,系统梳理卫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深入研究资源共享机制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1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必然性

2015年2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预示着三地将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开启深层次合作模式,也预示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即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趋势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区域职业教育如何满足当前的形势要求,即必须走教育协同发展规划之路。此外,京津冀三地毗邻,文化理念具有同质性,且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具备实现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就当前而言,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有利于实现医教协同、校院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卫生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有利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促进卫生事业、健康产业和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为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卫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2.1行政区划发展障碍

河北省副省长秦博勇在2014年6月召开的第五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指出,真正破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难题在于打破行政壁垒[1]。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封建思维方式和行政区域间利益博弈的影响,京津冀三地具有行政壁垒观念,相互封闭、各自为政,卫生职业教育呈现出地方间相互分割的发展局面。京津冀三地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地域属性,为三地实现教育一体化带来发展障碍。

2.2缺乏统筹管理的合作机制

从目前三地医学及医学相关职业院校来看,北京有15所职业院校,天津有6所职业院校,河北有71所职业院校;就三地院校的办学主体来看,涉及到教委、卫计委、区县政府、民办主体等多样化现象。由于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京津冀三地办学主体尚未形成良好的协商、沟通对话机制,优质卫生教育资源没有实现共建共享,严重制约着区域内卫生职业教育共同合作任务的顺利开展[2]。

2.3合作层次的表面化和浅层化

关于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并在教育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成果推广等领域进行合作。从目前来看,三地合作基本处于表象化的层面:合作领域比较窄,水平较低,以一般流学习为主,缺乏深层次的合作;学校之间达成的一些合作协议缺乏政府的统筹规划、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机制,导致合作没有相应约束力和执行力,其合作成果难以实现,不能适应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3]。

2.4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就京津冀三地的社会经济状况来看,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金融、科技中心,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天津与河北;就京津冀三地在公共政策方面而言,北京在社会保障、医疗条件、公共福利、教育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吸附效应,不利于其合理流动,从而阻碍了三地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3卫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对策研究

3.1统筹规划,打破区域行政壁垒

众所周知,政府是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定者,是三地实现卫生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4]。目前,国家应成立跨京津冀三地的专门工作机构,模糊地区行政区划概念,统一部署,制定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构建现代卫生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宏观政策方面,三地的卫生职业院校一定要争取教委、卫计委、区县政府等不同办学主体对的支持,建立合作对话机制,引导三地卫生职业教育深层次开展合作项目,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

3.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与轨迹主要依靠国家政策支撑与引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虽具有及时性、灵活性的特点,但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因而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增强执行力[5]。区域内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实现统筹规划,必须对区域内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建立由国家统筹规划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为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提供保障。

3.3整合教育资源,搭建资源共享机制

加快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步伐,必须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化配置功能,形成教育资源优势。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及时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发展动态,搜集三地人才需求信息、就业政策等信息,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搭建平台;利用教育资源优势条件,三地相关院校共同建设教学课件、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库、电子图书资源馆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3.4组建职教联盟,推进合作化办学

根据区域卫生事业、健康产业发展需求,联合京津冀三地卫生职业院校、医院、相关企业成立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探索区域集团化办学模式,提高企业、行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度,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匹配度。利用集团的丰富资源,为职业教育集团内部教职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举办技能大赛,不断提升职工的专业技能水准,提升职业教育集团服务促进就业创业的能力[6]。

4结语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环境下,三地的卫生职业教育需要构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这不仅是适应国家战略目标的要求,也是提升三地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对于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推动资源要素合理、自由流动,提升区域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作者:郑兰兰 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苏敏.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服务业产教对接会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5):11-15.

[2]高兵.京津冀区域教育空间布局构想[J].北京教育,2014(6):14-17.

[3]韩庆峰.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报,2015(1):37-42.

[4]刘兵.加强校际合作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