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推广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科技推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科技推广

篇1

关键词:客户停电时间;自动统计功能;停电现象;电能;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3-0121-02

1 目前停电时间采集模式的现状

目前对于客户停电时间的采集主要是在设备停电之后进行,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在配电网系统中发起停电时间的工单,并通过营配信息集成平台送至各个营销系统之中,以此来生成相应的停电统计报表,将停电的时间以及事件都以手工的形式进行录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缺陷,由于在停电过程中所有的数据信息都是人工处理,因此经常会出现一些录入错误或是遗漏的现象,这样无法对客户停电时间以及原因进行系统的记录,导致相关供电企业无法很好地进行管理控制。另外,目前所应用的停电时间自动化采集模式虽然可以有效地对电网运行进行监测,可以对停电进行警告,但是对于停电事件却无法进行合理的判断,这样使得供电企业无法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所以,要建立停电时间自动化统计系统,计量自动化终端采集的停电信息数据,准确性好,可以有效避免人工操作中时间录入错误的情况出现,同时,当营销系统中出现各种停电事故时,利用计量自动化终端能够直接发送停电信息,最大限度地保证停电时间信息的准确性。

2 客户停电时间自动化统计功能的建设推广

2.1 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

在客户停电时间自动化统计系统建设之前,一定要明确各个部门所负责的工作职能:(1)市场营销部门是客户停电时间自动统计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分解下达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综合指标,统计、上报客户停电时间指标完成情况;对限电和其他停电指标的审核、执行和完成情况负责;(2)生产设备管理部门,主要是完善停电故障抢修流程以及事件的记录,对故障停电指标进行整合;(3)调度部门,该部门主要是配合开展客户停电时间自动统计工作,对停电的计划进行管理,制定并且一些停电计划书。同时也负责统计停电以及延时复电的数据,将其送至营销部门进行统计;(4)信息部门,主要开展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建设开发营销营配信息平台,为客户停电管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5)客服中心主要对停电事件进行跟踪服务,对各类停电事件的信息进行收集与监控;(6)计量中心,主要是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以及运维管理部门,为客户终端停电时间提供技术支持。

2.2 系统建设的标准

2.2.1 实现客户停电时间各项指标的自动统计上传。首先应对停电信息进行采集,由调度部门来采集相关中高压客户计划停电的数据信息,对于低压客户主要是由供电所负责采集。调度部门采集中、高压客户停电数据之后,将其录入配电网生产系统,然后将数据传输到营销信息系统中,并且将其记录在内。而供电所则是采集低压客户停电数据,直接在相应的营销信息系统中记录。其中所采集的停电数据包括按计划停送电事件、实际的停送电事件以及各种停电的原因等。然后是对各项停电的统计进行分析,建立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并且能够与配电网生产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进行互通,从而形成完善的客户停电时间统计体系,对客户停电时间进行全面准确的统计。

2.2.2 实现终端客户停电时间自动采集。主要是利用计量自动化终端自动采集以及主站处理的功能来对停电信息进行自动化的采集,并且对其进行逻辑判断,使计量自动化系统与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对比,实现停电信息的查询。

2.2.3 完善工作机制。各个区域将停电的事件及原因进行收集,并将其录入到相关的管理系统中,各种监控与统计的信息都要进行录入处理。客户服务中心将这些停电的类型进行收集分析并对其监控,统计相应的客户停电的各类指标,将整理的数据送至上级部门。

2.3 客户停电时间自动统计系统的建设方案

要能够制定客户停电时间自动化统计的技术方案,以此来进行客户停电事件的自动化采集,同时也进行客户停电时间的自动化统计。对于前者,主要是为了解决客户停电事件来源分散的问题,对各类的停电事件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了解停电的源系统,并且利用营配信息集成,来实现营销管理部门、设备生产部门以及调度中心的信息共享,采集各种类型的停电事件。对各类的停电事件进行分析,利用信息系统,与营销客户档案信息实现共享,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停电时间的自动化统计,主要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处理好客户停电时间统计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并且根据终端的停电信息进行数据的统计。利用计量自动化开发终端来对停电的信息进行采集,将各种人工信息以及停电的记录进行匹配核对,以此来查看客户停电时间数据是否正确。

图1 停电信息整体逻辑判断方案

2.4 计量自动化终端状态的检查

2.4.1 规范自动化终端的版本。由于终端的版本不同,所以,对终端的类型以及相关的生产厂家等进行严格的分类,有些版本比较好的终端,可以在信号弱以及电池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终端停电事件的储存,能够保证数据采集信息的准确率。此外,要对各种终端进行试验分析,以此来确定出采集方式,以实时采集与非实时采集的方式来保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2.4.2 利用营配信息集成进行停电事件的采集。在停电时间统计中的关键是对停电信息的实时共享,利用营配信息的集成来对停电事件进行采集可以有效地保证停电事件信息采集的全面性,满足客户停电时间统计的需求。另外,要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客户停电信息池,使停电数据能够进行实时性的交换,从而为客户停电的监控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2.5 完善相关的匹配规则

完善相关的匹配规则可以有效地保证停电数据的自动整合,将客户的编号当作匹配的标识,使计量自动化采集的停电客户与10kV停电的事故相互匹配,在与10kV的故障以及限电进行匹配时,计量自动化采集的时间信息与实际停电事件时间之间的误差不能超过30分钟。

2.6 对于停电状态的实时监控

计量自动化系统将采集到的客户的停复电信息传递到停电池,同时与停电池中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匹配,以此来对异常的停电状态进行告警与监控。在所有的信息传递到停电池中时,停电池将会对信息进行整理,寻求相应的匹配信息,若是寻求不到匹配信息,将会进行告警提示。对于异常停电,必须要能够按照快速的复电流程进行抢修,并且利用系统生成相应的清单。

2.7 加强对复电过程的实施监控

系统对停电池中的各类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对计量自动化系统监测到的客户停复电信息以及计划时间进行对比,并且对一些推迟执行以及延期复电等现象进行监控,将各类数据传输到相关部门。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对客户停复电信息以及对故障执行的过程进行监督,若是没有收到客户复电信息,那么将会自动地发放停复电清单,提醒其及时进行处理。

2.8 加强对低压停电的管理

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以对停电信息的采集为基础,来提升对低压电力系统的停电统计水平,利用营配信息集成,加强对低压停电时间统计的相关应用。首先要能够在营销系统中,设置低压停电录入窗口,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提前将停电信息录入,并且能够及时地通知客户。其次是能够及时地在复电系统中采集相应的故障停电事件,能够根据规定,使抢修人员能够及时地在复电系统中录入相应的低压故障的影响客户数。

3 结语

对客户停电时间进行自动化的统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客户停电管理工作的效率,利用营配信息集成以及计量自动化系统对客户停电事件以及时间进行自动化的监控与统计,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并能够及时地对故障进行抢修,保证客户停电时间统计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瞿海妮,刘建清.国内外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比较分析[J].华东电力,2011,1(1).

[2] 宋云亭,张东霞,吴俊玲,等.国内外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对比分析[J].电网技术,2012,2(2).

[3] 马发轩.构建客户停电时间自动统计系统实现停电管理自动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3(1).

[4] 方秀珍,刘佳.浅谈营配信息一体化对线损管理的促进作用[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

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是我国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下,加快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步伐。而新农村建设的实现,需要充分开发农村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宝库,将其转化为推动“三化”的强大动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新农村的一个“新”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用20个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形象的表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希望。

从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解读可以看到,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其具体内涵体现在五个“新”上。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在这五大目标中,必须把生产力发展的目标放在首位,因为只有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的程度与荣誉感和责任感意识的强度,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进程。韩国建设新农村的成果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充分肯定。其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重视激发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创造力。韩国的学者将其概括为:通过一种具有感召力的活动和国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使国民勤奋、诚信、自助、合作的传统得以恢复,从而释放出自身的潜能。可见,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挖掘农村人口劳动力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紧迫性

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源三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最具有优势的资源,也是我国在世界上唯一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增强综合国力,是基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国情的必然抉择。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与成败,因此,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

然而,在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为农民,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3.6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0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9.37%,大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分别占0.40%和1.57%,平均受教育程度为1.4年,①在一些贫困地区,上述指标更低,而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已经达到12年以上。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只占3.47%,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只占到0.13%,而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在发达国家,每万名农业人口中拥有农业科技推广员30~40名,我国仅有5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而且由于科技经费不足,科技体制不合理等原因,还有相当比例的农业科技人员处于闲置和流失状态。②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对新技术的吸收和创新能力差,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0%~40%,仅占发达国家的一半。在美国,一项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只需要1年的时间,而在我国平均需要6年时间。我国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经高出国际市场价格20%~30%,且质量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在国际市场上无竞争优势,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转贴于

要改变我国农业落后的现状,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与教育。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证明,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每提高10%,将能诱导6%~7%的农村人口迁出农业,按照净效应,将把农业工资提高5%。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也指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每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③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是教育与社会各种职业沟通的桥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型农民、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最直接与最有效的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在全面贯彻科教兴农战略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

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办学宗旨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要把方向和目标定位在面向农村,要立足地方经济结构特点,结合经济发展规划,围绕特色农业,将农技培训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面向农民,服务农民,尤其是要面对那些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专业大户、致富带头人等骨干,进行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知识的教育与培训,为农业生产第一线输送懂技术、有产业化经营管理知识、能驾驭市场的营销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使他们逐步成为建设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主体力量。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原则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内容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确保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实惠、受农民欢迎。教材是搞好培训的前提,教材内容必须始终围绕当地资源优势与龙头企业的特色编写,并融入一些实用、实际、实效的系统技术知识,突出实用技术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从而强化学习者的实践操作能力。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对象是农村劳动者,他们的文化素质基础差异较大,且易受农时季节的影响而中断学习,因此,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可组织教师巡回讲、集中办班课堂讲、实用技术现场讲、多媒体教学辅助讲等,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吸纳更多的农民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开展“短、平、快”,“宽、适、活”的实用技术培训“短”即每次集中的时间短;“平”即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受教育者的水平;“快”即见效快;“宽”即专业覆盖面要宽,基础要宽;“适”即充分考虑适应面;“活”即培养学生的方式方法与衡量学生的标准要灵活。通过实用技术培训,要使学习者在尽量短的时间里掌握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让农民尝到科技致富的甜头,从而增加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广泛的生源与发展空间。

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办学特色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要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发展思路,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职业院校要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紧密结合生产服务一线对人才的需求,实施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的优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环境、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需求的不同,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农村职业学校要发展,必须尽可能地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多渠道引入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水平低下是制约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职业学校应加大对师资的培养培训力度,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为了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意见》提出的四个办法是切实可行的。即首先,依托普通院校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其次,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建设,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开拓专业新领域,拓宽专业口径,使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专业设置更好地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再次,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可以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最后,可从企业和事业单位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中聘请专职和兼职教师。

注释:

①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②黄育云,熊高仲,张继华.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③苏燕羽,曲云.解决“三农”问题的教育透视[J].中国冶金教育,2005,(3).

参考文献

[1]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黄育云,于炳诚.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互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