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卫生规划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8: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卫生规划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卫生规划的特点

篇1

1 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

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的规划,主要是依据区域内地理状况、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健康需求等客观指标规划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总量,并将这些机构合理科学地布局在本区域内。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布局呈县乡村三级网络,相对较为合理,关键是机构的内涵建设亟待提高。农村卫生资源的匮乏主要体现在机构的规模、设备、人才上,而不是机构的数量上,所以在做本区域卫生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将人才、设备、规模的发展向农村医疗机构倾斜,以改变目前卫生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和城乡医疗卫生差别较大的状况。

城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布局,由于历史原因相对较为混乱,主要表现为级别层次不明显,举办主体多元化,布局不合理,人才设备相对过剩等等,针对这种局面,必须经过区域卫生规划的强制手段加以调整和规范,首先是要在城市规划建立健全级别层次明确的城市三级医疗保健机构,即: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人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三级医院,既方便居民就医,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又形成合理有序的医疗服务市场体系,从而根本上解决乱办医、乱竞争的无序状况;其次要统筹规划区域内不同所有制、不同产权、不同举办主体的医疗机构,真正实现全行业管理,特别是民营医疗机构的设立要依据当地的医疗保健需求,决不可沽名钓誉,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号而盲目扩大本区域内的卫生资源。对企业举办的医疗机构要纳入当地整体卫生规划,并逐步实现从企业中剥离,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现状,实现企业医院的并轨,与社会医院同等竞争与发展。对国家举办的医疗机构要依据本区域居民的需求,依照城市三级医疗保健网的格局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应大胆地实施“关、停、并、转、迁”,如确有必要,也可进行扩建,以彻底改变目前城市医疗机构低层次重复建设、经营状况不佳、无序竞争、乱收费导致看病贵的现状。其三,针对省会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大型医疗设备过多的现状,可以借鉴教育系统的做法,将部分带有省级名称的医疗机构在省会外城市举办。这样的规划,可极大地解决省会城市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使卫生资源合理地分布在基层。

2 区域大型医疗设备布局规划

由于近年来认识上的混乱,导致了医疗卫生市场化状况,并形成医疗卫生市场竞争局面,出现了企业医院与地方医院竞争、民营医院与国营医院竞争、大医院与小医院竞争,而且出现了卫生系统内部公立医院之间的竞争,这些竞争有时表现相当激烈,其手段除了改善服务、环境外,更多的是拼设备,竞相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些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费大多来源于职工集资、贷款、借款、商家投放等模式,以致于形成了为尽快回收投资而过度使用大型设备,给患者乱检查,极大地增加了患者医疗费用支出,形成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区域卫生规划必须对区域内大型医疗设备的品种进行规定,对大型设备的配置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无论是民营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企业医疗机构都必须实行大型医疗设备准入制。要依据本区域居民的需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大型设备的现有数量和布局进行科学规划配置。对现有大型设备的布局状况,有条件、有可能的要尽量重新规划布局,采取收购、合资、股份、合作等方式,使这些大型设备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3 区域专科专病建设规划

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在做好整体规划的同时,要对关乎本区域优势医疗卫生资源进行规划,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的重点专科专病建设进行规划,这样才能形成医疗服务的有序合理竞争,形成本区域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

一般来讲,一个市县区域有一所综合医疗机构即可,其他医疗机构尽可能形成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做为区域卫生规划,要引导区域内医疗机构朝着专科、专病的方向发展,对区域内的医疗机构依据其自身的优势、传统优势、地域疾病谱特点、行业特点来规划专科专病的方向,形成区域内医疗机构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局面。区域专科专病建设规划之初要经过科学论证,一旦确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障。区域内的医疗机构要遵从区域专科专病建设规划进行发展,在设备、人才配备上予以倾斜,必要时卫生行政部门可采取包括设备配置、人才调动、资金补助等行政调节手段来协助规划的落实。

4 区域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规划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从大的来讲分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和城市医疗卫生体系。这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制度下形成的,随着城乡二元经济制度弱化,城乡医疗卫生体系也应该逐步融合。所以,当前进行区域卫生规划,在尊重目前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前提下,应重点做好本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的规划。

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建设规划,是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代表地方政府所做的规划,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虽然国家近年来对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有明确的要求,但做为本区域的卫生规划,要针对区域地理、人文、经济、疾病谱等情况,对本区域的疾病与控制体系建设在数量、网络布局、重点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如传染病防治机构与网络建设,精神病防治机构与网络建设,妇幼保健机构与网络建设,慢性病防治网络建设,健康教育机构与网络建设等,都要在机构数量、网络布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

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实质上就是医疗机构布局规划。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规划,主要是针对区域内可能出现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置的体系,他包括传染病防治、重大灾害安全事故医疗救护、食品卫生安全等体系建设,属于预案性规划,具体内容可体现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中,但形式上必须有明确的规划,便于实施。

5 区域健康保障规划

区域卫生规划是区域政府制订实施的,不是卫生行政部门单独所能完成。故此,区域卫生规划应体现区域政府为发展卫生事业、保障居民健康而实施的医疗保障制度和经费保障措施。

按照十七大精神,区域医疗保障制度应包括在农村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城市实施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针对城乡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制度等。区域卫生规划要依据本区域财力、全国统一安排来规划这些制度建立的时限、保障水平、覆盖人口。这也是区域卫生规划整体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

篇2

在此次参会的诸多城市当中,像常德市这样有着明确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投资规划的不在少数。石家庄、南京、宁波、广州等多个城市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都在紧张地推进当中。区域卫生信息化正在从原来的星星之火快速蔓延,燎原之势逐渐形成。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格局正呈现井喷态势,其基本特点表现为:由点及面、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张。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卫生信息化人士齐聚一堂,用户和厂商的热情都很高涨,区域卫生的热度可见一斑。

如火如荼 不差钱

“以往,医院信息化就像是潜伏在水下的大鱼,你看得到鱼的踪迹,却很难捕获到大鱼;如今,区域卫生信息化则像是一条条浮在水面上的鲸鱼,一捞一个准!”这是某国际知名IT公司销售经理的感受。

作为服务居民健康、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支撑政府决策的卫生信息平台,与以往医院信息化投资主体不同的是,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2009年1月,国家明确了三年总计投入8500亿元的医改方案,伴随着这些真金白银的逐步落实到位,区域卫生信息化必将快速蔓延,一条条“鲸鱼”也将逐步浮出水面。

政策导向,是导致区域卫生信息化如火如荼的首要因素。2010年1月初在京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卫生部发出了卫生信息化建设方向的最强音。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谈到关于加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思路和重点工作时,再次明确:“重点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

其次,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的根基。当前医疗卫生信息化还处于一种各自开发、各自建设的状态,由此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要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必须依靠区域卫生平台。

第三,区域卫生信息化有助于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现在医疗资源分配非常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农村及社区的医疗资源比较稀缺,通过区域卫生的规划和联动,可以改善目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状况。

目前,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化投资规模动辄数千万元到亿元不等,各级财政支持的力度日益加大。在卫生信息化终于显得“不差钱”的时候,如何花好钱,却成为考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难题。有些地方手里攥着钱,却不知道如何花、如何见效益,担心把手里的钱打了水漂。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对整个组织体系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行为模式的创新,而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在区域范围的应用。”据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孙卫介绍,“奥巴马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一项庞大的经济刺激方案,这个被称为“IT救市”的方案中有一个焦点:推行健康档案电子化。美国近期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成功率近30%,而完全失败者占四分之一;耗资120亿英磅的英国国家医疗信息化项目运行效果不佳。”

不可否认,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普遍面临规划制订难、人才与经验不足、顶层设计与见效预期之间的突出矛盾。而且,越是在国家准备大举投入的形势下,越需要探讨解决一系列现实中各地在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普遍遇到的共性问题。这也是本次新卫生论坛的初衷。

落地难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不必多说,对此各级政府都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如何将这种“认识”落地、如何做好需求和规划、如何实施好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却是个大难题。本次新卫生论坛吸引了很多地市的卫生局局长、党委书记,他们都是来“取经”的,希望能为即将或正在开展的区域卫生项目指点迷津。

“建档”被很多人认为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落地的首要内容,当前,很多地方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居民健康档案。实际上,建档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档案是终身的、动态的、可以管理的、可以维护的,否则就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死档”,第一次建完以后,后面基本上没有更新和使用。如何将“死档”变活?在厦门,通过面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平台,可以将居民在不同医疗机构的诊疗结果自动转化成为社区的健康档案,由此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的、可持续更新。

“做好全盘规划。”这是很多专家都谈到的观点。这样可以避免重复、避免折腾,目前很多不必要的折腾都是没有全盘规划惹的祸,不少地区的项目都只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一部分。“要建设有生命力的系统。”中国医药信息学会(CMIA)电子病历委员会名誉主任任连仲强调:“这类系统是不断扩展、不断完善的,系统架构和运行模式必须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系统建设的重点要放在服务项目开发和运用上。”“主管者、建设者要重点盯住让医护人员和百姓受益的服务项目的研发,应用项目的开发需要技术与业务的深度结合,应用项目的应用需要艰苦的组织工作、协调工作、规范和制度的制定工作。”任连仲说。

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认为,区域卫生信息系统一定要做好资源规划,就是在研究确定区域卫生信息需求的基础上,解决:信息从哪里来?怎么来?(构建包括所有卫生单位的信息系统。)信息储存在哪里?怎么储存?(按医院属地存在两级平台,符合信息标准。)信息为谁服务?怎么利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公众、政府和第三方问题。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平台+服务”。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卫生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冯东雷博士认为,“通过平台的先行启动建设可以规范和指导基层业务系统的建设和改造,解决各条线业务的烟囱状态;各区县内部区域卫生信息化与市级层面要并行推进,在条件成熟时,按照标准与市级平台和应用实现对接。”

锐捷网络医疗行业技术咨询杨靖总结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三种模式:一是一步到位,一次性将数据中心建好,将健康档案、一卡通、双向转诊、社区、妇幼、远程医疗等业务全部实现;二是点到为止,健康档案是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再选择一项业务(如一卡通或社区与医院的信息共享),其目的是将健康档案用起来;三是孤注一掷,很多区域先不考虑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就只是针对某项业务实现全市的信息化,接入机构可能是该市内的所有与此业务相关的机构,譬如北京市2009年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只有一项单独业务,但把北京300多家社区机构全部连入平台。

怎样可持续发展?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是一个过程,是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绝不是一项工程,验收了事。”任连仲如是说。因此,区域卫生信息化必须在运营机制上解决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陈金雄认为,当系统建成后,运营模式应该转变,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特别是企业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确保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有个误区,因为老百姓对医疗行业有意见,所以什么增值服务都不敢开展,其实老百姓是反对乱收费,只要是合理的、确能提升服务水平的增值服务老百姓应该还是欢迎的,至少是可以接受的。”

陈金雄提出了从“卖资源”到“卖服务”的转变:“预约挂号收费老百姓为什么反感,因为专家资源非常有限,通过预约平台把专家资源卖出去,老百姓当然有意见,那是在卖资源;而通过信息平台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如短信提醒、查询等适当收取短信费用,相信应该还是可行的,这就是卖服务。”

厦门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正在从“解决看病问题”走向“服务一生健康”。“这要求我们一定要解决好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体而言:首先,系统必须可扩展、可升级、可以和新的业务子系统无缝或很好对接;其次,必须考虑系统与各种医疗保险系统、民政信息系统、公安户籍信息系统、计划生育服务信息系统等相关信息系统的兼容;再次,必须能够经历信息技术快速进步的考验,所储存的居民健康数据要保证数十年都可以使用。”孙卫表示。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成熟度应该分级。”这是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晖的观点,他认为,无论从复杂性、还是专业性这两方面考虑都应该对其进行分级考量。用友医疗副总裁徐春华也提出了分层的观点:第一层是医疗卫生业务集中化应用,重在消除信息孤岛,业务平台化应用、数据集中化存储;第二层是医疗卫生业务协同化应用,建立区域级数据中心,消除烟囱,数据要动起来;第三层是全区域业务智能化应用,全区域、全单位、全民参与。

另一方面,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培养使用者的应用需求也是促进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卫生信息化是一个新生事物,刚刚起步,大家都在探索应用需求,需要政府在应用需求上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培养。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在这方面深有感触,长宁区正在试点“家庭医生责任制”,将原来的“全科医生”改为“家庭责任医生”,并实行家庭医生责任制,每个家庭责任医生要与将近1000户家庭签约,负责这1000户家庭成员的健康、保健、医疗等所有与健康相关的事情。家庭医生们明确表示:“要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既离不开我们自身的辛勤努力,更离不开信息系统,否则根本没办法全面了解1000户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

长宁区还大胆尝试搞“科研擂台赛”,鼓励大家来探索和挖掘各种各样的应用需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助理郑涛举了“慢性病业务管理系统”的例子,这就是科研擂台赛的成果,它实现了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疾控的流程联动。

人才从哪里来?

“缺人,缺合格的人!”在此次新卫生论坛上,很多与会嘉宾都表达了这个观点。“现在特别需要一个黄埔军校,要一支正规部队把这个行业统一了,只有把卫生信息化作为一个学科,这个行业才有发展,否则这个行业永远进入不到主流。”王晖慷慨陈词。

卫生信息化是最复杂的行业信息化领域,卫生信息化人才是推进新医改方案的重要保障,但我国目前却不太重视卫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对于人才培训和学科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人才问题日益紧迫。

各地卫生信息中心的人员编制都比较紧缺,据介绍,南京市卫生局信息中心有13个编制、8个人;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有45个编制,但其中搞信息化的人只有三分之一。“北京市的情况在全国来看可能是最好的,我们有市级的信息中心,下面的各区县也有信息中心。”据王晖介绍,他们早就意识到了人才不足这一问题的严峻性,近年来,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在培养和储备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首先就是培养。“我们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办学,成立了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学系,面向全国招生,今年已经招收了7个硕士研究生。”王晖介绍说,“此外还有短期培训,我们把医疗机构最需要的课程做成学分,并出台一些相关文件,要求从业人员按时参加我们的培训。我们还在信息中心下面专门成立了北京地区医疗技术人员协会,给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

其次是出台医院计算机部门的人力配置标准规范。按照IT系统的规模、IT工作量等指标,指导各医疗单位配齐IT人员。

第三就是做人员准入,给每一个岗位定好要求。正如王晖所说:“信息中心不是安排人的地方,也不是塞关系的地方,它是一个干活的部门,必须具备相关能力的人才能进来。”

当前,随着区域卫生信息化步入深水区,各地对于人才不足的问题都有着切身的体会,也都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编制不够怎么办?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解决之道是,把优秀的人才招聘过来,放在医院里,然后组织这些人才一起干事情。上海市长宁区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组织专题讲座、现场培训、在职培训考察学习、网管员例会制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石家庄市卫生局党委书记赵春来在会议现场就发出了求贤纳士的呼声:“希望与会嘉宾给我们推荐优秀的卫生信息化人才。”

标准如何落地?

今年,厦门市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贯标――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标准化改造。厦门也由此成为国内首个全面按照卫生部最新标准建立并运用标准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与统计分析的城市。

“我们按照卫生部关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最新标准,推进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及相关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改造,建立相应的标准数据库。”孙卫介绍,由于当时缺乏相关的国家数据标准,所以我们采用逐步实施的方式进行系统建设,参照相关的国际(HL7、IHE)和国家标准(卫生部标准数据集)等制定了厦门市市民健康档案标准。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包容不同异构体的系统,一个可以对多种渠道来源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系统。而要达到这些功能要求,必须对交换的数据信息统一标准。2009年,卫生部出台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那么,如何保证这些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地执行,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话题。

曾担任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党组书记的饶克勤在会上表示,“目前这些标准和规范都是试行的,试行的目的就是通过试点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实际上,在试行的过程中已经有很多地方提出了不少修改和完善的意见,我们准备在今年下半年对这些试行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修订,以逐步形成卫生部的标准,有一些标准还会成为国标。”

标准有了,如何去用?饶克勤认为,推动标准落地有两个主要手段。一是国家立项、给钱,据介绍,今年将有七八百亿元的资金用于区域信息化项目。如果某个地区要按照国家的立项标准进行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时候,你必须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规范来实施,会有专家来审查你的规划,否则就拿不到项目资金。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标准和规范自然就会落地。二是推广试点地区的经验,我们不是推广试点地区的IT技术,而是推广试点地区如何贯彻落实国家的标准和规范。

数据要有效共享

何为有效共享?它至少应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数据被完好无损、安全可靠地保存起来,这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数据可以被各个需求方有效地分析和使用,进而充分发挥出数据的价值和效用。

第一层面:可靠存储

“当前用户更加关注数据共享的效率,具体而言包括:数据的生成与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原始性、数据的保存时间以及更大的共享范围。”惠普企业业务集团技术顾问刘刚表示。

刘刚简单介绍了加拿大的数据共享情况,有19个数据中心覆盖加拿大全境,以LONDON这个加拿大最大的医院组织为例,它分布在三个地点,机构成员超过8000个,存储了700万病人的健康信息,日常访问量是60万。为了满足大范围、大容量的数据共享需求,惠普提出了四种关键性技术:一是虚拟化路径,文件数据保存在分散的物理设备中,文件数据访问路径由系统统一管理,系统内部路径透明;二是功能整合,基于磁盘阵列的存储访问,简化复杂的归档与备份系统,关注单一存储池并发性能;三是多重数据保护,包括ECC、WORM、电子签名、自动拷贝;四是网格化架构,使用低成本的操作平台,通过海量节点线性提升性能和存储容量。

存储虚拟化技术被广泛关注。主要有三种方式来实现存储虚拟化:基于主机的虚拟化、基于网络的虚拟化、基于存储的虚拟化。Infortrend中国区产品经理李剑认为,传统存储的弊端可以用16各字来概括:“分散硬件+信息孤岛+复杂环境+无限投入”,有了存储虚拟化之后,则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存储可靠、保护完善、成本合理”。

第二层面:数据挖掘

信息资源只有被充分地开发利用才能发挥出价值,数据辅助决策远比局部应用的作用大得多。对此,厦门和上海长宁纷纷进行了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的探索和尝试。

孙卫介绍说:“厦门市在统一的标准数据库基础上实现了实时数据库与挖掘数据库的分离,建立各类主题数据库,如以病种、病历质量、费用等为主题,实现数据挖掘、分析,进而实现增值服务和初级智能的统计、分析等。”

上海长宁区的做法是:多系统信息挖掘,完成管理控制和业务操作信息的整合。据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副局长王洪清介绍,多系统信息挖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业务统计,实时的业务统计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2)经济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支状况、收支合理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等,为收支两条线的贯彻执行情况提供分析依据;(3)区域健康档案,2007年建成的区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全区80万居民健康档案和16家医疗机构内的病史诊疗信息的整合和统一调阅;(4)医联信息,2008年和上海市申康医联工程进行对接,实现了申康23家三级医院居民诊疗信息的调阅;(5)区域信息,实时提醒的智能化的门诊质量缺陷提醒功能,譬如:健康档案调阅提醒、近期同类检查检验提醒、诊疗规范提醒等,通过区域卫生平台为医疗服务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如减少医疗费用、减少医疗差错、促进诊疗规范、规范门诊处方等;(6)居民健康资讯,居民通过Internet登录该平台查看自己的健康档案信息、在区域内16家医院的病史记录,并通过抽取居民的健康需求为居民智能地推送各种健康服务(健康提醒、导医服务)。

中华医学会党组书记 饶克勤

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 张守臣

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 孙卫

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副局长王洪清

南京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殷伟东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晖

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

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 郑静

CMIA电子病历委员会名誉主任任连仲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企业业务集团技术顾问 刘刚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卫生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 冯东雷博士

Infortrend中国区产品经理 李剑

锐捷网络医疗行业技术咨询杨靖

用友医疗副总裁 徐春华

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副总裁梁继有

《新卫生》专刊主编 朱小兵

栏目主持:谭啸 tan_xiao@ccw.省略

网址:省略

微博:t.省略/newhealth

每周卫事

信息化促军队卫生经济管理精细化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军队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取得了重要进展。9月26日―29日,由总后卫生部主办、联勤部卫生部协办、南京总医院承办的全军医院成本核算软件培训暨卫生经济管理学术讨论会在南京总医院成功举行。与会代表学习了军队医院核算软件,并交流了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军队医院经济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朱)

江苏307种药物降价30%左右

日前从江苏省物价局获悉,307种几千个规格的国家基本药物近期将再次降价,降幅或在30%左右。江苏省物价局相关人士表示,国家发改委前期已经就基本药物调价方案进行了广泛地征求了意见。“就我们看到的征求意见方案而言,在零差率销售的基层医院机构,降幅约在30%左右,有个别药品的降价幅度甚至达到60%左右。”为了进一步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掌握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实际购销价格情况,省物价局日前还在全省开展了基本药物价格专项调查,包括国家和省增补的共599个品种,调查一直追溯到2007年时当地的招标价格、购进价格及销售价格等。(来源:《扬子晚报》)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与IBM启动战略合作

篇3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医疗设施;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 P208 R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1(a)-0155-03

Research of medical facil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based o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LIAO Tanghong LI Qingli

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06, China

[Abstract] How to optimize medical facil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farthest utilize hearth resource and ensure the equ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medical service is the problem which the hearth management department usually discovere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is applied comprehensive in the research of medical facil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different area space analyzing method analyz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esign optimize project of medical facility based on GIS includes location analytical model based on space interaction theory in geography, location allocation model based on planning technology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and coverage model method.

[Key word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Medical facil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医疗卫生的普遍服务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能够及时满足每一位患者的需要。因此,卫生服务体系本身必须是多层次的、布局合理的[1]。如何优化医疗设施布局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卫生资源,从而保障医疗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是政府卫生管理部门经常遇到的难题。近年兴起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行的途径。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依托计算机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运用地理模型,适时、动态提供空间地理信息,为地理学科研究和决策而建立的计算机技术系统[2]。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及其发展潜力使得GIS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疾病监测与预防、环境健康和危险因素分析、公共卫生资源计划和配置、社区医疗保健控制等。医疗设施的空间分布研究需要考虑已有医疗设施的分布、服务半径、人口密度、地理环境以及交通状况等多种因素,因此依托GIS技术时可选择多种不同分析方法来评估医疗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设计优化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基于地理学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区位分析模型方法

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基于地理学空间相互作用的区位分析模型将服务域、可达性等作为分析和决策的重要因子,能结合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成为研究者对设施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价的重要工具[3]。随着GIS技术的兴起,GIS集成区位分析模型推动和促进了理论分析方法向实用工具方向发展[3]。GIS技术为医疗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区位分析方法。

1.1 服务域分析

设施服务域指的是一个设施的空间服务范围,体现了设施规模、可达性、消费者选择行为的综合影响[4]。服务域分析是设施特别是公共设施现状布局合理性评价的一类重要方法,通过研究服务域人口潜势等指标的空间分布揭示服务的覆盖性、公平性、可及性等现状特征,为服务设施的规划提供区位上的参考。服务域分析在医疗设施空间分布研究中应用较多的方法包括引力模型、Huff模型、Voronoi多边形模型、潜能模型等方法。

1.1.1 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是设施域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该模型是指通过计算某度量点以外的所有吸引点施加到该点的势能总和,评价该度量点的可达性,是所有服务设施对需求者的引力累积值,充分考虑了设施的服务能力、质量、到达设施的距离。曹书平[5]利用引力模型计算了漯河市源汇区129个居民点的引力指标,分析出每个居民点医疗空间可达性,显示医疗资源的空间分布对就医的可达性有很大的影响。

1.1.2 潜能模型 潜能是指潜在的能量。拉格朗日最早在牛顿的力和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潜能的概念,后来学者把这一概念引入地理学,并逐步发展了潜能模型[6]。Wright等[7]利用潜能模型统计了Namibia北部地区的5岁儿童发烧时卫生设施利用率,评价卫生设施的地理可达性,并在全国层面上界定了卫生设施布局。陶海燕等[8]以第5次人口普查和医疗卫生机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潜能模型,得到广州市海珠区各街区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可达性空间分布,并详细分析了医院等级系数对可达性指数的影响。综上所述,潜能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测度较小研究单元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辅以GIS技术,可以很直观地揭示研究区域内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

1.1.3 Voronoi多边形模型 Voronoi多边形由一组连接两邻点直线的垂直平分线组成的连续多边形组成。该模型对于平面上分布的设施,任一设施所属的多边形内的任意一点到该设施的距离小于到其他设施的距离。王远飞[9]提出了在GIS平台上用Voronoi多边形模型计算居民点到医疗设施的最近距离的方法,将地理可达性研究中的空间点对之间的距离计算简化为空间查询,结合人口分布等属性数据,还可深入分析各医院的服务承载力。赵鹏[10]应用GIS的Voronoi多边形分析方法,从服务范围、服务人口、服务承载力、交通可达性等几个方面对武汉市医院布局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武汉市的医院布局进行综合评价。

1.1.4 Huff模型 Huff模型是一定程度上计算顾客来该院就医的概率,能综合交通距离的衰减、医院的服务能力、患者的需求等因素。曹书平[5]运用Huff模型计算出漯河市源汇区8家医院潜在的诊疗人次数,并与各家医院实际的诊疗人次数进行对比分析,鉴别出各医疗单位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及服务效率。Huff模型可以从医疗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去分析医疗服务的现状,进而判断卫生资源的成本――效率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2 空间可达性分析

空间可达性是指从一个区位到达服务设施的便捷性,使用距离、时间或成本表示[11]。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方法包括区域可用性和区域可达性。区域可用性是区域内病床数或医生数与人口的比值,区域可达性是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大小[20],其中空间距离是主要的测度因子。Cromley等[12]研究指出健康服务设施的效用随着距离衰减的规律性,并指出效用随距离衰减的原因是距离能增加出行时间、成本和精力花费,同时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机会的熟知程度也衰减。空间可达性分析方法包括比例指标模型、两步移动搜寻法模型、最近距离模型、重力模型、机会积累模型等方法。

1.2.1 比例指标模型 比例指标模型方法属于区域可用性分析,是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生等卫生资源数量与人口之比,表示区域内人均占有资源指标。曹书平[5]利用比例指标计算了漯河市源汇区8家乡级以上医院医疗资源分布情况,显示医疗资源分布均衡。

1.2.2 两步移动搜寻法模型 两步移动搜寻法模型属于区域可用性方法,首先以设施位置为中心建立搜寻域,然后建立以居民位置为中心搜寻域,居民可以拜访搜寻域内所有设施,同时也仅有这些设施对居民点的服务有贡献。两步移动搜寻法模型可使用较小单元的人口统计数据,解决该区域的人口空间分布问题,合理地考虑人口与设施潜在的相互作用。刘钊等[13]利用基于GIS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北京市居民就医空间可达性进行研究,展现了其在公共服务空间可达性评价方面的重要作用。

1.2.3 最近距离模型 最近距离模型是空间可达性分析中非常直观和普通的测量方法,是指从居住地出发到达最近设施服务点的距离、时间或成本。Parker等[14]通过GIS,利用最近距离模型测量方法详细分析了Scotland居民利用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及急诊部门的可及性。张莉等[15]利用GIS,开发了基于时间最短的路径选择信息系统,生成了医院可达性的等时线图和医院服务范围图,以江苏省仪征市医院为例,运用该系统对医院的可达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医院的规划方案。最近距离模型能够表达医疗机构区位配置与服务需求之间的合理性,因此基于最近距离模型的空间可达性测度在医疗设施空间分布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1.2.4 重力模型 重力模型是通过模拟万有引力定律来分析计算设施对人口吸引力的累计值。吴建军等[16]以兰考县乡级以上卫生院为例,建立人口分布、医疗设施位置、行政区域等地理数据库,选择人均医疗资源分配、就医的最近距离、选择医院的机会、重力模型及改进的重力模型5个空间可达性模型,利用GIS技术计算了各乡镇、各行政村的医疗设施可达性指标,并制作了相应的专题地图在此基础上对医疗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

1.2.5 机会积累模型 机会积累模型是在人口居住地设定距离范围内可供选择的所有适宜设施累计值。Love等[17]利用GIS及其相关的工具,建立机会累积模型和最近距离模型,分析了Illinois地区老年人口便捷到达医院的地理可达性。

2 基于运筹学规划技术的区位―配置模型方法

区位一配置模型(location allocation model,LA模型)是将设施布局的区位选择转化为数学规划问题,通过目标最大或最小化方法来计算最优或可行区位,为设施布局提供最优解决方案,从而提供最有效的服务。LA模型用于新设施的最优区位选址,也可用于现有设施布局的分析[18]。LA模型包括最短出行距离模型、最大覆盖模型、容量限制模型、竞争模型四类方法。最短出行距离、覆盖以及容量限制模型属于传统的优化模型,竞争模型属于较复杂模型,通过博弈论及模拟进行研究。

医疗设施的优化布局,实质是设施的区位合理配置。目前大部分研究均采用最短出行距离模型方法。最短出行距离模型是任何一个需求点到距其最近的设施之间的平均距离最小。Walsh等[19]以2个县为中心的16个县区和为近200万人口服务的25家医院近9000平方公里的地理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LA模型和GIS,结合患者的医疗保健规划、交通和医院的特点,建立患者流向医院时是基于估计行程时间和沿线的交通运输网络的规范性模型。周小平[20]将LA模型和GIS相结合,采用最短出行距离模型和最大覆盖模型两种方法,对天门市的城市医院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得到了优化布局方案。

3 优势度模型方法

优势度模型主要由距离指数、质量指数、频率指数三项指标构成。距离指数反映基本医疗服务可达性;质量指数反映就医医院的医疗等级的高低,是医疗服务质量的衡量;频率指数反映区域被医院服务范围所覆盖的次数,是居民就医自由度的衡量。胡瑞娴等[21]以广州市行政区划与医疗机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ARC GIS和SPSS软件,通过构建基本医疗服务优势度模型,对广州市中心城区医疗服务状况进行评价。江晓欢等[22]利用GIS技术,计算医疗机构的质量指数、距离指数以及频率指数,同时构建福州市市区医疗机构的优势度模型,并实现了GIS 空间分析可视化。

综合所述,GIS虽然刚刚历经了三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但其相关技术已成为医疗卫生设施规划、选址不可缺少的工具。国内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取得一些成果。根据地理区域大小及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经济、人口结构、医院规模和服务能力、交通网络等因素,充分利用GIS的特点和功能,选用合适的设施区域空间分析方法和技术对已有的医疗设施有效配置进行分析评价,可鉴别出医疗资源分配较薄弱区位,可为医疗设施的空间分布优化提供参考,通过对区域内所有医疗设施的宏观管理,可使该地区的医疗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中设施规划和资源分配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1.

[2] 张超,陈丙咸,邬伦.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35.

[3] Yeha G,Chowma. An integrated GIS and location-allocation approach to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an example of open space planning [J]. Computer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1996,20:339-350.

[4] Ritsema JR,Jong T. Accessibility analysis and spatial competition effects in the context of GIS supported service location planning [J]. Computer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1999,23:75-89.

[5] 曹书平.农村医疗资源的空间可达性分析――以漯河市源汇区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09:30.

[6] 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5-157.

[7] Wright JA,Pentrina U,Noor AM,et al. Spatial modeling of healthcare utilization for treatment of fever in Namibia [J]. Int J Health Geogr,2012,15(11):6.

[8] 陶海燕,陈晓翔,黎夏.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30(1):1-5.

[9] 王远飞.GIS与Voronoi多边形在医疗服务设施地理可达性分析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29(3):77-80.

[10] 赵鹏.武汉市医院布局优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19.

[11] Hansen WG. How accessibility shapes land use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59,25:73-76.

[12] Cromley EK,Mclaffery SL. GIS and public Health [M]. 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1:10.

[13] 刘钊,郭苏强,金慧华.基于GIS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北京市就医空间可达性评价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7,32(1):60-65.

[14] Parker EB,Campbell JL. Measuring access to primary medical care:some examples of the use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J]. Health & Place,1998,4(2):183-193.

[15] 张莉,陆玉麒,赵元正.医院可达性评价与规划―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8,2:60-66.

[16] 吴建军,孔云峰,李斌.基于GIS的农村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分析―以河南省兰考县为例[J].人文地理,2008,(5):37-42.

[17] Love D,Lindquist P. The geographical accessibility of hospitals to the aged: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alysis within Illinois [J]. Health Serv Res,1995,29(6):629-651.

[18] Ghosh A,Rushton G. Spatial analysis and location Models [M]. 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87:12-13.

[19] Walsh SJ,Page PH,Gesler WM. Normative models and healthcare planning: network-based simulations withi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environment [J]. Health Serv Res,1997,32(2):243-260.

[20] 周小平.GIS支持下的城市医院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天门市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12.

[21] 胡瑞娴,暖.广州市中心城区基本医疗服务空间分布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4):48-53.

篇4

【关键词】英国城市规划、发展历程、最新动态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英国是城市规划立法与建立现代城市规划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城市规划为许多国家所效仿,而且英国中央集权制和判例式的特征与我国极为相似,国内规划学者向英国学习的热度和兴趣一直都较高。回顾英国自1909年现代城市规划建立以来经历的多次改革,对于国内城市规划的发展将有较大益处。

以英国城市规划法规的进程及其法定规划改革为线索,自19世纪早期开始回顾英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可将其分为六个阶段:(1)萌芽与城镇规划大纲阶段(19世纪初―1947年);(2)开发规划阶段(1947―1968年);(3)“两级”体系阶段(1968―1985年);(4)“双轨制”阶段(1985―2004年);(5)“新两级”体系阶段(2004-2010年);(6)国家地方体系阶段(2010年至今),具体如下:

1.第一阶段-萌芽与城镇规划大纲阶段(19世纪初―1947年)

19世纪初,工业化使得英国经济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城市急剧膨胀,以及公共卫生、住房等诸多城市问题。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Public Health Act),并于1875 年对该法进行重新修改; 1875年和1890 年又先后颁布《住房改善法》(Dwellings Improvement Act),它们分别对城市卫生和住房环境作出规定,以解决随着城市膨胀带来的环境卫生和住房问题。

190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规划法――《住房与城镇规划诸法》(The Housing and Town Planning,etc Act 1909),标志着英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建立,同时也标志着城市规划成为政府管理职能的开端。该法授权地方政府编制城镇规划大纲(Town Planning Scheme),以控制新开发地区建设和城市无序蔓延。

开发控制方面,1919年《住房与城镇规划诸法》第一次提出了“过渡开发控制”(Interim Development Control)的政策,允许在规划没有完成编制之前提前进行开发活动,此类“提前开发项目”无需申请规划许可证(Planning Permission)。1922年《城镇规划过渡性开发控制规则》(The Town Planning General Interim Development Order)提出了开发控制的正式内容,即开发必须提交规划申请(Planning Application)并获得规划许可证方可进行。1932年《城乡规划法》将开发控制的范围扩展到城区所有土地。

该阶段城市规划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城市规划机制的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成熟,构成英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萌芽发展阶段;(2)以1909年《住房与城镇规划诸法》为起点,1932年《城乡规划法》为终点,英国城市规划的开发控制完成了它的初始进程。

2.第二阶段-开发规划阶段(1947―1968年)

1947年《城乡规划法》的颁布,为战后英国建立了新的城市规划体系。它提出了一种更为灵活的规划方式――开发规划(Development Plan)。该开发规划为土地利用提供基本框架和开发政策,不涉及具体开发项目。

开发控制方面,1947年城乡规划法颁布后,城市开发控制的工作过程和具体开发控制手段也基本定型。即所有土地开发和建筑项目必须根据开发规划申请规划,并获得开发规划许可。

开发规划阶段较城镇规划大纲阶段具有两大进步之处:(1)开发规划具有更大的约束作用,规划的法律地位得以提高;(2)开发规划不设定具体项目,具有更多的弹性和更大的灵活性。

3.第三阶段-“两级”体系阶段(1968―1985年)

1968年,英国保守党政府颁布了新的《城乡规划法》。该法将1947年开发规划分成两部分,即战略性的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和实施性的地方规划(Local Plan),它们构成了英国城市规划的“两级”体系。

1968年后,英国城市规划体系逐渐趋于完善,国家规划政策指引(PPG)、区域规划导则(RPG)、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构成国家、区域、地方三层面的完整规划体系,虽然国家规划政策指引和区域空间导则不是法定规划,但两者对地方层面的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起了较好的政策指引作用。英国城市规划“两级”体系构成具体见下图。

图1:英国城市规划“两级”体系构成

4.第四阶段-“双轨制”阶段(1985―2004年)

为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控制,1985年英国中英政府颁布了新《地方政府法》,该法废除了6个大都市郡议会和大伦敦地区郡议会,分别被32个伦敦自治区议会和36个大都市区议会取代。自此,6个大都市郡和大伦敦地区的郡一级地方政府便被撤销,其下原属区级政府变成自治政府,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

根据1985年《地方政府法》和《城乡规划(修正)法》,这些地区原本由郡政府负责编制的结构规划便不再编制,而是由其区级政府负责编制一种新的规划形式――整体发展规划(Unitary Development Plan);非大都市郡则仍采用原来的由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构成的“两级”体系。如此,英国城市规划体系便保持着结构规划、地方规划和整体发展规划并存的局面,文章将这段时期称之为英国城市规划的“双轨制”阶段。

图2:“双轨制”阶段体系构成

5.第五阶段-“新两级”体系阶段(2004-2010年)

2004年,英国政府颁布《规划和强制性购买法》(Planning and Compulsory Purchase Act),该法取消了结构规划、地方规划和整体发展规划,由地方层面的地方发展框架取代,并且将区域层面的区域空间战略法定化。自此,英国城市规划开始进入由区域空间战略(Regional Space Strategy,简成“RSS”)和地方发展框架(Local Development Framework,简成“LDF”)构成的“新两级”体系阶段。

自2004年《规划与强制性购买法》确立的区域空间战略与地方发展框架的英国城市规划“新两级”体系,也包括三个国家、区域与地方三个层面:国家规划政策(PPS)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引;区域空间战略是由区域政府编制的区域层面的法定规划,用以指导地方发展框架与地区交通规划;地方发展框架是区级政府编制的地方层面的法定规划,地方发展框架不仅必须在垂直方向与国家与区域的规划政策相一致,还必须在水平方向上与专项规划、战略相协调。

图3::“新两级体系”构成示意图

6.第六阶段-国家地方体系阶段(2010年至今)

截至2006年底,共有5个修订的“区域空间战略”草案提交至中央政府,然而这些草案更像是“区域规划指导”更新,并非真正的“区域空间战略”蓝本。其中,英格兰东部地区提交了第一份区域空间战略,随后又被住房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所“摧毁”;2008年10月,西南地区的“区域空间战略”在公众咨询阶段招致了4000多人的反对,从而使得计划严重推迟。

2010年7月6日,区域空间战略被新执政的保守党和自由政府宣布废除。在2011年下议院报告中提出:“区域空间规划战略的废除给英国规划系统的核心造成了真空,这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至少为期数年的深刻影响”,以及“区域空间战略为两种不同的规划层次架起来桥梁,我们所担忧的正是他们这种‘废除’所带来的‘桥梁’中断;这会产生一个惯性,即阻碍经济发展,使得那些尽管存在争论却十分必要的跨区域基础设施更难提供,例如废物处理点、矿物运作区和为吉普赛人和流浪者准备的空间;同时也使得国家住房增加决策难以确定。”

2011年3月《National Planning Policy Framework》,作为地方规划部门和决策者的重要指导文件,它使得规划系统变得更简单。即英国的规划体系构成变成了“国家与地方”垂直衔接体系。

图4:国家地方体系构成示意图

7.结语

纵观一个多世纪以来英国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经历了从关注微观开发控制走向宏观政策引导的过程演变,以及从“技术”型向“政策”型规划的转变。(1)第一阶段城镇规划大纲需具体到开发项目,内容较细;(2)第二阶段开发规划在城镇规划大纲基础上,补充了宏观层面的战略内容;(3)第三阶段,将开发规划的政策内容统一整合至结构规划,将其详细开发规划的内容直接下放至地方规划;(4)第四阶段,英国中央政府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和管理,工党政府进行了一场行政区划大调整,整体发展规划作为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的“综合体”,目的是指导经区划调整的大都市区和伦敦自治区;(5)第五阶段,将地方规划和整体发展规划的一系列规划政策整合至地方发展框架,地方发展框架内容要更偏于政策引导;同时为了不加强中央政府的负担,区域层面规划政策的法定化便成为必然;(6)第六阶段,区域层面的空间战略被取消,国家开始行使垂直管理,以及地方政府获得更多自。

试着剖析英国城市规划改革的背后,可能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是引起城市规划体系改革的重要的背景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城市规划能适应且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政治因素,是引起英国城市规划改革的决定力量,英国城市规划的数次改革都与英国政治变革密不开分,不论是政府执政党的更替,亦或是期间中央政府权力的下放,还是行政区划的调整;(3)公众认知的觉醒,如果说政治要素是自上至下作用于规划改革,那么公众认知的逐渐觉醒便是自下而上地影响着英国城市规划变革。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城市规划的法定地位不断提升,城乡规划建设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同时,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与城乡规划建设和城乡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模式成为我们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以下五点建议:(1)简化规划等级体系,减少规划层次,使得规划体系更灵活;(2)加强各层次规划内容的衔接,理清规划关系,减少规划“打架”;(3)增加规划弹性,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减少对成熟发展地区的微观控制;(4)加快规划决策速度,规划目标是促进发展而不是阻挠发展;(5)增加公众参与程度,规划编制内容要让公众更易懂。

参考文献

[1] 唐子来. 英国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历史演进过程[J]. 国外城市规划,2000(1): 10-13.

[2] 吴晓松等. 20 世纪以来英格兰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演变[J]. 国外城市规划,2009(5): 45-50.

[3] 缪春胜. 英国城市规划体系改革研究及其借鉴. 硕士论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009.

[4] 张莹.英国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与借鉴. 硕士论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008.

[5] Clara Greed. Introducing Planning.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0.

[6] Mark Tewdwr-Jones. The Planning Polity Planning, Government and the Policy Process. Routledge, UK,2002.

[7] M J Bruton, D J Nicholson. Local Plans and Planning in England[J]. Journal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1984, 27(1): 1-11.

[8] Martin Shingler. Development Control Practice[M]. Development ControlServices Ltd. 1988.

[9] Nigel Taylor. Urban Planning Theory Since 1945[M]. London: Sage, 1998.

[10] HM Government. Planning and Compulsory Purchase Act 2004[S]. London:HMSO, Norwich, 2004.

篇5

一、城乡一体化与小城镇生态规划

(一)城乡一体化理念

所谓的城乡一体化,即为基于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贯彻落实,以城市为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其辐射拉动作用,从而使得城乡间的各种要素可以互相流动,进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对资源进行配置以及共享[1]。

(二)小城镇生态规划

所谓的小城镇生态规划即为在小城镇的开发过程中实行生态规划。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守相关规划的制度与规则,而且绝对不可以破坏生态平衡,要设法改善城镇环境与居民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城镇的和谐发展,实现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理念基础上的小城镇生态规划,即为能够将城乡做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然后将其统一规划到小城镇中的一种规划形式。其不仅充分重视城乡间的彼此协调、均衡发展,而且还非常重视整体以及局部之间利益的均衡,充分体现公平公正以及高效的原则。这种规划形式可以有效地加强城乡间的交流与协作,能够对各项资源进行统筹配置,以最终获得资源的最大效益。而且,这一发展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推动城乡经济水平的共同提升。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现代美的盲目追求

当前,我国的很多乡镇在建设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追求外表的华丽,致力于美丽乡镇的建设,然而却忽视了对其独有特色的保护,这样就会破坏城镇的生态平衡,破坏其独有的特色以及魅力,进而使得城镇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

(二)对城乡一体化的盲目推崇

当前,我国很多的小城镇并没有充分分析自身的经济条件以及现实状况,而是盲目地将大城市作为模版,开展小城镇的建设。而随着小城镇发展速度以及扩张规模过快发展,造成了对业区以及基础设施等的超规模建设[2]。而且这耗用了大量的资金,然而小城镇周边的一些乡村区域却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无法对一些在医疗以及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进而造成了这部分设施的短缺,无法充分满足居民的相应需求,最终导致了城乡建设发展的不均衡。

三、基于城乡一体化理念的小城镇生态规划策略

(一)统筹生态建设一体化

(1)制定科学完善的发展规划。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要从全局入手进行深入地分析,要踏踏实实,与时俱进,要努力实现城乡间在文化、经济、环境以及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在农村建设方面,要充分重视土地的合理利用,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土地资源的流失;要充分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将归属于城镇体系的一些核心区域进行重点地规划,加强对这部分地区的建设与发展;要对城镇进行合理地布局,充分重视生态文明,重视环境保护,要将城镇的文化底蕴充分地显示出来,将特有的特点表现出来而且要建设出一种新农村、示范村以及特色镇等比较有特点的城乡空间新布局,进而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特点显著的和谐新局面。(2)强化生态平衡建设。为了能够有效地保持生态平衡,就必须要充分重视对天然林的保护,对于破坏天然林的行为要及时地制止,情节严重者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要重点发展林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平衡等。可以在乡镇一些废弃的土地上种植一些树木,使得这部分土地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可以对产量较低的天然林进行改造;也可在城市公路的两侧种植一些绿化带,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维持生态平衡,而且能够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3)加强环境保护。环保是近些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都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也要充分重视环境保护。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整治。要积极地开展绿色乡镇以及生态村庄的建设工作,要积极地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以及实施制度,要鼓励企业寻找并使用清洁生产的方法,并且要制定完善的环境认证体系。除此以外,还要加强对河道的治理,要合理地增加绿化面积。

(二)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1)公共卫生的一体化战略。在公共卫生方面,首先要积极地发展卫生医疗事业,要逐渐建立可以覆盖全部城乡居民的医疗体系,使得城乡居民都能够充分享受医疗服务,而且要建立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以及药品供应制度,从而能够充分满足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的多层次要求。此外,还要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进而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与部门能够积极、有效地应对。加强农村卫生医疗基础性设施建设,进而使得农村卫生医疗能够具备充足的基础性设施。要加强乡镇卫生服务制度,努力提升乡镇卫生服务水平。(2)教育一体化战略。在教育方面,要做乡镇以及城市的教育资源的好统一筹备,努力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地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要在一定的区域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加强教育的信息化程度,进而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现代化。除此以外,还要积极地建设农村寄宿学校,从实际上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要在城乡之间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教育机制,并且要保证机制的充分贯彻与落实,从而努力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升城乡教育的总体水平。(3)公共财政一体化战略。在公共财政方面,首先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关制度,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并且要做到“四个倾斜”:第一,要倾斜于基础产业。其中包括生态平衡建设以及农业发展等;第二,要倾斜于公共事业。其中包括体育以及卫生建设等;第三,要倾斜于基础性设施建设,其中包括交通以及水力水电建设等;第四,要倾斜于福利事业,其中包括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以及技术技能培训等[3]。要对这些领域进行重点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除此以外,还要积极地引领更多的民资以及外资前往乡镇进行投资,进而为乡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为其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经济保障,从而努力缩小城乡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公共财政一体化。

四、结语

篇6

新医改方案在2009年4月公布启动。一直密切追踪卫生信息化前沿的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在“医改”的大旗下,蓄势待发。

2009年6月,卫生部就宣布,先期启动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些项目涉及面广,对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将直接惠及亿万群众及家庭。其中就有多项直接涉及妇女儿童的保健服务,包括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以及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和0~3岁儿童保健系统保健服务项目等。中央财政已下达服务项目补助资金,标志着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正式启动。

社会的发展使得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妇幼卫生自身业务和管理的提升完善也就显得越急迫。2009年8月中旬,妇幼信息化标准与信息化建设管理论坛在内蒙古包头举行。这是新医改后,全国妇幼卫生信息化领域的首次全面集结。参会的代表已经感觉到,妇幼卫生信息化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新医改背景下,动作一向快捷的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会上有专家表示,妇幼保健中心承担的有关课题任务,就是帮助卫生部加紧研究制定专门针对妇幼卫生工作的监督和测评体系。妇幼卫生所承担的一系列重大任务和工作的基础,都离不开基础信息的采集和覆盖全行业信息流的通畅,否则,国家和各级主管部门对于诸如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执行到位情况、行业监管,就只能停留在原有信息滞后导致事后评估的状态,对于业务的实际运营状况更会是“两眼一抹黑”。

挑战当前

回顾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的发展史,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早期起步(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1990年,工作方式以妇幼卫生年报、纸质报表和手工汇总为主。第二个阶段为中期探索(1990年至2003年),单机版的妇幼卫生年报软件,纸质报表电子化,手工汇总加计算机汇总,在这一时期于1996年完成了妇幼卫生监测“三网合一”,包括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出生缺陷监测的部署。第三个阶段为提高发展的时期(2003年至今),电子邮件传输妇幼卫生年报数据、妇幼保健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信息系统网络支撑平台研制、妇幼保健机构监测网络直报全面铺开、妇幼卫生监测的网络直报启动、妇幼保健服务记录表单规范、基于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

众所周知,在卫生信息化的建设路程中,不乏信息孤岛、系统分割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同样困扰过妇幼保健信息化。2009年,当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化被推向前台时,妇幼保健的信息化也开始紧密部署。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规定,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同样,在国家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中,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规定为继续实施的项目之一,以求达到保障母婴安全,进一步提高住院分娩率,逐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据悉,中央财政2008年投入19.04亿元,对中西部地区22个省(区、市)所有县(市)的814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补助,其中对西部地区按每人400元补助,对中部地区按每人300元补助。2009年,中央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将项目范围扩展到全国所有县(市),对全国1186万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补助,补助标准不低于2008年。

而在2009年开展的项目中,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以及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都是妇幼保健的重点项目。为达到项目目标,与会专家提出,必须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基础信息统计、分析和管理工作,对辖区内孕产妇数(包括农村户籍孕产妇数、非农村户籍孕产妇数、孕产妇总数)、活产数、住院分娩人数、孕产妇死亡数,资金使用情况及节余情况等按季度逐级报送。

在妇幼保健工作中,信息技术究竟能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有专家表示,第一,能直接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第二,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 第三,对政府的投入进行总体评价; 第四,是实现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基本保障和重要途径; 第五,是对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和评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第六,是进行社会宣传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支持系统。

据悉,未来妇幼保健的信息化工作会朝着三个方向发展: 统一部署,改变目前数据出自多个部门的现状,形成全国统一的信息收集、传输体系,同时解决安全问题,达到卫生信息工作的有序发展; 区域规划,以区域为单元,对卫生信息的采集、管理进行统一规划; 完善系统,加快妇幼卫生等各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

“一盘棋”互动

以信息标准化推动全行业范围内的信息共享,一直是七年前才成立的国家级妇幼保健中心孜孜以求的梦想。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妇幼保健中心克服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管理分散等不利因素,不仅大幅度改善行业统计指标年度报告的时效性,而且,还在全行业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动了日常办公业务信息的流转和公开,完成了卫生部下达的妇幼卫生信息标准化课题。

这恰恰暗合了卫生部层面以信息标准化推动卫生信息化的思路。5月中旬,卫生部印发了《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的通知; 7月底,卫生部网站公布了其组织专家起草的《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卫生部在标准化问题上的态度空前坚决。在“打好三个基础、建好三级平台”的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建设蓝本下,卫生部明确表态,要在公共卫生领域,推行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平台; 在临床信息化领域,推动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系统。

新医改方案把“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列为“支柱”之一,而且是惟一的技术支撑。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将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逐步实现高效统一、互联互通为目标。要实现这样的建设目标,“打好三个基础,建立三级平台,提升业务系统”是必经之路。

据介绍,标准化居民健康档案即加强居民健康档案标准和规范研究,开发制定统一的、适应各方面需求的居民健康档案标准和规范。国家电子病历基本架构即根据居民健康档案和各个业务领域管理的需要,研究制定适合中国中西医特点的电子病历基本内容和应用规范。卫生信息标准与数据字典则是加快卫生信息标准与规范制定,确定各个业务领域数据集和元数据,提取公用数据元,形成数据字典,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信息交换的基础。三级平台则是指市级、省级、国家级平台。提升业务系统包含了人人拥有医疗保险,享有公共卫生服务,普及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基本药物供给,加强医疗卫生监督,整合卫生管理平台。

有关专家表示,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它既不等同于“病历”,也不等同于“社区健康档案”,而是架构于区域范围内各医疗卫生机构之上的、以“人”为中心的个人健康数据。电子病历是现代医疗机构临床工作开展所必需的业务支撑系统,也是居民健康档案的主要信息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机构对门诊、住院患者(或保健对象)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的、数字化的医疗服务工作记录。电子病例是居民个人在医疗机构历次就诊过程中产生和被记录的完整、详细的临床信息资源。电子病历不等同于“医院信息系统”,它是重点针对个人在医疗机构接受各类医疗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信息的数据集成系统。

未来居民健康档案将覆盖每一个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其内容必须从婴幼儿出生便开始采集。健康档案的内容来自于基本信息、问题摘要和服务记录三方面。系统构架包含8个生命阶段、健康和疾病问题、卫生服务活动(干预措施)的三维概念。

据了解,卫生部正在组织专家研究的电子病历三维模型,将遵从时序性、层次性以及逻辑性。内容来自于病历概要、住院病历记录、健康体检记录、转诊记录以及法定医学证明及报告和医疗机构信息。

呈现新亮点

妇幼卫生信息化不可一蹴而就,循序渐进是每一个成功“案例”的必然路径。

2006年,天津市“十一五”公共卫生重点项目《三级预防减少传染病危害 控制出生缺陷》出台,从孕前专项疾病筛查、产前专项疾病筛查、产后救助三方面入手。基于网络不健全、人员不到位、信息不真实、工作低水平,天津市启动了《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2008~2012)》。

据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信息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天津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从妇儿健康网站等公众平台、法律证件、HIS、系统管理五方面进行了框架规划。在统一应用框架下,以实现高度数据共享,消除数据“孤岛”为原则,以达到为管理与决策层提供结果,以详细需求分析为基础,业务、管理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紧密配合、分工合作为目标。重点设计妇幼卫生信息基础平台,以数据共享为目标,基础平台与各个分系统的应用数据依照一定的规则确定其共享程度和存储位置。

到目前为止,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包括基于统一平台的十几分系统,每个分系统均在基本功能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天津市妇幼保健业务流程的特点加以扩充和细化; 一些分系统或子系统已超出了基本功能规范的范围; 妇幼卫生信息网络直联至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残联,可以满足直接授权的远程终端查询并输出相应报表,全市各单位的业务开展情况,数据经过验证真实准确。

此外, 天津还完成了全市妇幼保健三级信息网络的建设,实现600多家医疗保健机构和相关单位联网; 通过Internet,连结远程工作站1300多台; 注册用户达到2000多人; 高峰时同时在线操作可达到600多人。

上海市长宁区的卫生信息化建设从2002年开始。长宁区卫生局以数字医院为抓手,统一部署实施了医院临床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了临床诊疗信息系统(CIS系统)全覆盖。至今已部署实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CHSS系统),同时自主创新开发全科团队信息系统(TIS系统),并通过三大系统间对接进一步激活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中心、站点、家庭”全流程信息化整合的工作模式。在公共卫生领域,长宁区开发完成并投入应用了“诊疗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预警监测信息系统”、“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管理系统”,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应用的效能。

据介绍,2008年12月份正式验收的《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平台的研究与应用》课题,基于3T Net网络构建了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共享系统,建立了数据整合和交换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及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平台,开发了区域健康档案应用共享子系统、区域诊疗信息应用共享子系统、区域医学影像应用共享子系统、社区综合健康卫生服务子系统、社区全科团队服务管理子系统、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互动服务子系统,向着数字惠民、决策支持、支撑改革三项目标不断靠近。

采访手记

期待妇幼卫生信息化的突破

妇幼保健工作很不容易。曾经,某地的妇幼保健院引进了一名懂信息技术的男性大学毕业生,如同稀世珍宝,吃的、用的以及取媳妇的事,领导亲自过问,就是要留下人才。一些妇幼保健工作者,为了保障母婴安全,甚至自己垫上住院费让待产的贫困孕妇到医院生产。

同样,妇幼保健的信息化工作也是从一张白纸开始,最初甚至举步维艰。200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成立时,做信息化工作的只有当时信息中心主任汤学军一人。汤学军在临床一线工作过,搞过科研项目,而后前往武汉计生委工作,负责计生委信息网络的规划和建设,最后来到妇幼保健中心担任信息管理部主任,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他曾向记者吐露过,妇幼保健的信息化一开始就他一个光杆司令。

几年过去,妇幼保健信息化一直在很沉静的状态中耕耘,但伴随信息化预算与投入的逐年增加,行业信息标准体系的初步确立,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大,让人看到了生命力。

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镇村体系规划 编制方法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末期,在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下,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其中城乡规划方面重城轻乡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为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城乡一体化既是城镇化的最高阶段,也是乡村现代化的最高境界,是城乡现代化的交融过程。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从内容上应突破传统的编制方法。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制定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使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并驾齐驱。

按照“城市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标准,遵循统筹城乡、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就近集中、保护资源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确定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规划期内应采用适度集中,多极多点的发展模式。在做大做强县城的同时,科学划定县域内中心镇、中心村,增强县城及中心镇的辐射作用,引导城、镇、村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县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和基层村的空间布局结构,划定重点区域和重点城镇发展策略,实现“城、镇、村”彼此联结的城镇发展格局。

其次,合理划定县域空间管制区域,界定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提出各分区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和引导措施。

为了引导和控制县域各类资源整合利用,统筹规划城乡空间、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空间管制日益成为各级规划的重要内容。空间管制作为一种有效而适宜的资源配置调节方式,目的在于按照不同地区的资源开发条件、空间特点,将县域内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通过划定区域内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其分区开发标准和空间引导措施,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制定分区的原则: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安全,将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自然灾害易发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等划定为禁止建设区;将一般农田保护区、蓄滞洪区、文物地下埋藏区和自然保护区的非核心区等划定为限制建设区;将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以外的区域划定为适宜建设区。

第三,合理引导产业发展,使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

分析城乡产业现状特征及问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产业布局区域化,产业发展集群化,要素配置市场化的路子,提出一、二、三产业发展策略及区域布局方案,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促进工业向县城和较大的镇集中,防止“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最终建立完善的城乡经济发展联动机制,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

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为: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

第四,统筹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近年来,随着中央和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实施,农村社会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历史欠账太多,致使城乡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差距更为明显。因此,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城乡文化建设的均衡化,我们应在分析县域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确定城乡公益性公共设施体系,制定县城、镇、村公益性公共设施配置标准,进行教育、卫生资源空间布局,提出城乡全覆盖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政策措施。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促使全县范围内公共眼务设施均衡化,并从就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篇8

关键词:第三卫生间、PET材料、使用率、功能分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目的

本课题目标将致力于在研究和发现PET材料在第三卫生间建设中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应用。开发新的应用方式,寻找有效的结构,目的是通过一些合理的应用分析,让人文关怀走进到现代社会生活当中。同时对第三卫生间在中国发展的现状,暴露的问题,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进行阐述,为今后第三卫生间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

1.2 研究意义

本课题是在环境设计中的新鲜领域,同时运用新型的复合材料进行研究增加了方案创新的经度与纬度。课题立足将第三卫生间进行普及,让第三卫生间走进大型公共场所,进而给人们带来方便,符合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观念。

二、研究的方法及行为建筑学理论

2.1研究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适应中国国情,符合现代人心理与生理需求的第三卫生间及其环境的整体设计规划。本文涉及建筑学、行为建筑学、环境设计学、等多方面领域,运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科学分析,力求总结出第三卫生间及其环境的整体设计的“语言模式”。

1.立足于大型商业综合体,分析各要素带给第三卫生问的影响和变化。

2.以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探讨我国第三卫生间的使用现状及问题,归纳出使用人员对于第三卫生间的要求,总结未来发展需求。

3.结合系统分析及实地调研结果,对于第三卫生间的整体建设进行阐述,具体阐述设计模式及发展方向。

2.2行为建筑学理论

行为建筑学是建筑学、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目的是把握人的行为规律,提高设计师对人们行为的预见性。是研究人的情绪、心理、需要,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科学。设计师通过运用行为建筑学理论,进行适当的规划与建筑空间设计,从而满足人们的行为心理要求。行为建筑学中对行为研究,也是对人关怀的重要体现。

人的行为,可以简要的界定为人在与外界相互作用时,为实现某种预期的目的,而用自身的机体所做出的连续的反应。空间设计便是要满足这种人的行为需求,因此空间设计不是抽象的关怀人,而应关怀具体的人,即各种不同特点的使用者:老人、儿童、妇女、残疾人、甚至是婴儿。

美国人赫马萨斯在他的著作《行为建筑学》一书中谈到,建筑师应与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共同探讨空间环境及社会环境与人们行为之间的关系,在进行设计时,应进一步的了解与调查,在相似空间的使用中所发现问题,研究人们在不同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心理状态及反应。通过规划与设计,寻求更符合人们要求的、积极的空间环境。第三卫生间及其空间环境的质量,取决于它是否满足特殊人群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行为建筑学的有助于了解和掌握第三卫生间的设计规律从而为第三卫生间及其环境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和准则。本文的研究与调研也是基于行为建筑学理论作为指导而进行的。

三、第三卫生间及功能分区

3.1 第三卫生间介绍

“第三卫生间”即“家庭卫生间”,又名“无障碍卫生间”。它的前身最早出现于泰国,由性别认知存在问题的男性使用,而在泰国又名“中性卫生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性卫生间”逐渐成为男女都可以使用,老人、婴儿、残疾人、孕妇、等特殊群体在异性家属陪同下进入的空间。在国外也叫“第三空间”。其标识一般为“2+nx”模式,“2”指男女卫生间标志,“n”代表男女卫生间以外,该空间其他功能的数量,“x”为相应功能的对应标志。

3.2国外第三卫生间现状

在日本及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中,上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明显优于中国,因而无障碍设施的建造早于我国,且美国经历1922-1933年金融危机后,开启了公共设施建设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经验也丰富许多。尤其是日本受美国影响巨大,公共设施建设尤其是残疾人设施建设,一直都处于较高水平,各种人性化设备也几乎实现了日本境内的全覆盖。

3.2.1日本现状

就日本的第三卫生间而言,可以说中国目前所建造的第三卫生间很多设计都来源于日本。为了方便残疾人及腰腿不便的人群使用马桶,将马桶周围用铝合金制成的金属框架进行包裹,方便使用者起身。为带小孩的成人照顾宝宝而建造的儿童安全座椅,座椅放置于马桶对面,且使用说明会用日语,英语,韩语,汉语四国语言注明等等。

3.2.2美国现状

在美国,商业综合体或大型游乐场所,如百思买、迪士尼乐园等空间中,随处可见第三卫生间的身影,美国人为带孩子的父母设计了给婴儿换尿布的折叠式育婴台,台子的结构很简单,采用三角悬吊的方式,固定在墙上。简单地说就是一张贴在墙上可以拉开的折叠板,台子呈槽状,两边高,中间凹,这样孩子躺在上面不易掉下来。设计者们还在台子两边安装了两根安全带。当把孩子放在上面时,只要将安全带系上,便可万无一失。

3.3国内第三卫生间现状

中国无障碍设施的概念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进入实施,不但像这种“第三空间”极其罕见,存在于大街小巷的“盲道”实际上也缺乏实用性。经过调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3.1地区差异明显,发展不平衡

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城市中心与郊区、郊区与农村之间,因经济发展不均而造成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的情况十分普遍,在北京、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第三卫生间的概念已经普及,建设也不只限于大型综合体中,更多的是在一些旅游景点,公园,以及社区之中进行建造。二线城市只在开发商投资建设的大型商场内或者度假村内可见,而在欠发达城市,这些基础建设几乎为零。

3.3.2没有统一标志

2014年4月14日,北京市修订了《公共厕所建设标准》,草案稿已明确“第三卫生间”概念,增加“第三卫生间”的规划、设计、建设要求,同时,设计了“第三卫生间”统一标识,标注“第三卫生间”字样(字大小为4cm×4cm),字体为黑体,标识规格为30cm×30cm。(截取与北京晚报)

但从以下四幅图可以看出,虽然北京市统一了第三卫生间的标识,但全国其他城市第三卫生间的标识及功能还是各有不同。

苏州市邻瑞广场第三卫生间标志 青岛市悦荟广场第三卫生间标志

(图片来源:自摄) (图片来源:自摄)

图1-1 图1-2

苏州市奕欧来度假村第三卫生间标志 青岛市海信广场第三卫生间标志 (图片来源:自摄) (图片来源:自摄)

图1-3 图1-4

3.3.3定义不明确

很多民众对第三卫生间的概念很模糊,在问卷的一道多选题填写中80%的人认为第三卫生间应该是专门为婴儿与母亲准备的哺乳室,78%的人认为应该是家庭卫生间,89%的人认为应该是残疾人卫生间,还有24%的人认为应该是同性恋卫生间。由此可见民众对第三卫生间到底是做什么的并不了解,也由此反映出第三卫生间在中国的普及很不到位。

3.3.4分区及利用率问题

我们重点调查了苏州,青岛,两地大型商业综合体所建设的“第三卫生间”后,针对“第三卫生间”的现状,可将其大致分为两种布局。分散式与集中式,分散式顾名思义是将婴儿区域与成人区域分开建设,分为残疾人卫生间与哺乳室。这种分散建设的第三卫生间使用率相较于集中式要高。但存在空间浪费,维护费用较高等问题。集中式是将现有第三卫生间的一系列功能集中在一个空间当中,这种空间利用率相对较高,维护容易,但试用频率相对较低。

四、第三卫生间分区设计应注意

4.1第三卫生间合理分区的重要性

设计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包括产品的设计、空间的设计、甚至图案的设计与分区设计。第三卫生间分区的设计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以下几点:使用频率、使用感受、使用寿命、个体使用时间、以及缓解人流高峰时段压力,合理分流人群等能力。

4.2第三卫生间功能扩展问题

众所周知,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众多,公共卫生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人群性质的不同,使公共卫生间肩负着巨大的使用压力,第三卫生间的出现不止要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同时也要具备发达国家不曾涉及的功能。在满足特殊人群需要的同时还应具备与正常卫生间相同的功能,以便在人群高峰时段或在因男女卫生间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女性排队上厕所等情况发生时,充当女性卫生间或分流的男女混用卫生间的作用。

4.3使用率问题

针对使用率问题,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随机抽取70位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城市的样本进行调查,发现有87%的人认为第三卫生间应该是相对封闭式的。很多女性受访者表示当在给孩子换尿布或者哺乳时更希望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供其使用。只有百分之13%的受访者认为可以敞开式建设。由此可见一些设有育婴室的第三卫生间却无人使用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握人们对空间私密性的需求。

为进一步验证这一问题的真实性,我们访问了20位妈妈,在回答“您哺乳时是否愿意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问题时,她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是。由此可见单独结构的母婴区域划分受到了大部分母亲的欢迎,她们并不是不在乎在大庭广众下哺乳,而是相应设施不健全导致的迫不得已。同时,还有60%的母亲认为婴儿区域要与成人区分开且要进行颜色的区分。

总结影响第三卫生间使用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有:建造模式不确定而造成的空间私密性不足、没有统一标示以及功能分割不合理等因素。

综合上述问题,便产生了第三卫生间在中国或者说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应该如和分区以及相应材料的选择与应用的问题。

4.4面积合理划分问题

第三卫生间的面积规划因要同时考虑各类适用人群的配比,所以与普通男女卫生间,大型商业广场、家庭住宅等空间的划分有所不同。使用人群的配比直接影响到其空间面积的划分。

根据最新一次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我国0-14岁人口22287万人,占总人口的16.5%;15-59岁人口93727万人,占总人口的69.2%;60周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更因人口基数大的缘故数量十分惊人,在青岛悦荟广场,苏州邻瑞广场的第三卫生间人流统计中,我们进行了1小时计数统计,大致可以发现60岁以上使用者是0-14岁使用者的2倍,15-59岁使用者大多都是陪同人员。若建造第三卫生间可将其划为三份婴儿区域占三分之一,老年及成人区域占三分之二。

青岛悦荟广场统计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使用人数 4 17 9

表1-1

苏州邻瑞广场统计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使用人数 2 7 5

表1-2

五、PET材料的应用

5.1PET材料介绍

PET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缩聚而成的一种常见塑料,属于线型聚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人体内都可降解,且现今的PET成型技术成熟,脱除小分子后的PET可用于食品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

5.2 PET材料运用的可行性及应用方向

本文所述PET材料为PET 复合纤维缝编碳纤维织物, 这种材料是一种理想的结构功能材料,具有环保,耐磨,多彩,吸声等特性,选择该材料进行研究也是出于第三卫生间功能及使用人群的特殊性的各方面考虑。

1.PET 复合纤维缝编碳纤维织物可加入有色纤维,使材料呈现鲜艳颜色,同时废弃的PET制品极易处理,可谓绿色环保。

根据其多彩,环保,回收率高等特点,可将其用于第三卫生间婴儿区域的建造中。

2.PET的大分子链结构具有良好的规整性,因而具有较好的结晶性能,分子间的强作用力使其具有良好的刚性和强度,具有耐蠕变性能。对非极性气体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其线膨胀系数小,因而尺寸的稳定性非常高。

根据其结构稳定,不易变形,阻隔气体等特点,可将Pet材料运用于育婴室隔断以及墙面的铺装中。

3.对无定型的PET材料进行拉伸,可得到物理机械性能且坚固的优秀的产品。且PET卫生性能较好,对人体皮肤无刺激,pet制成的瓶子符合美国食品及药物总局的卫生标准。常用于包装食品和药物等商品,是一种极为可靠的无毒材料。

根据其可塑性高,卫生性好,无毒无刺激等特点,可将其用于婴儿安全座椅及躺卧式育婴台的制造中。

六、总结

本文结合国内外情况,根据行为建筑学理论提出了我国第三卫生间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依据卫生间设计的要求和使用人群年龄分布,提出空间区域面积划分应遵循的规律。对大型商业综合体中第三卫生间内部环境进行了调查,对使用人员进行访问,根据访问反馈,肯定了分离式第三卫生间的结构及空间私密性。

通过对PET材料的可行性研究,阐述了PET材料在第三卫生间中的应用区域及特殊位置。

第三卫生间作为公共服务型空间,其建设程度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的繁荣。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作为第三卫生间建设的参考,改变国内第三卫生间现状,为今后的第三卫生间建造,提供理论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城郊型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规划设计;植被特点;景观设计原则

城郊型森林公园处在城市市区或郊区,它不同于一般的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就其自身条件来说,城郊型森林公园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生态基础,其森林景观资源丰富度介于森林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之间。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城郊型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规划进行研究。出于对上述特点的充分理解和把握,以及考虑到城郊型森林公园用地类型比较复杂这一状况,在对城郊型森林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应重点把握森林景观的规划设计[1]。

1城郊型森林公园植被特点

1.1森林资源优势

城郊型森林公园的主体资源往往是分布在山地丘陵或湖泊水库的森林景观和野生动物资源。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基地环境与城市中心的一般绿地、主题公园等相比具有相对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风格更具野生性和野趣性。有部分或大部分区域保持了原始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景观及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较高。

1.2森林资源劣势

由于城郊型森林公园处于城市市区或郊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不同于一般的森林公园以景色秀美、风光无限为基础。基地通常受到人为干扰,大部分区域天然次生林消失殆尽,森林景观以人工林、经济林为主,林分结构简单,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和森林健康也处于较低水平[2]。同时,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用地类型比较复杂,通常会涉及矿山废弃地、工业用地、村庄、果园、农田、林地等诸多种类。

2森林景观规划原则

2.1系统性

根据系统论原理,系统的功能大于系统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在设计中改变以往植物景观设计中拼拼凑凑,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绿化”方式,通过分析基地特点,对森林景观采取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逐级规划方法,创造整体协调、自然开敞的绿地系统。

2.2生态优先

在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统一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及其基本规律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地位,是经济社会系统及其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根本前提。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主要目标,城郊型森林公园以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为核心,因此在对森林景观规划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生态问题,协调和统筹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3突出特色

城市森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是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命力的载体。城市森林培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景观和文化效能,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文化效能是森林综合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森林景观打造时必须符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在树种选择及景观营造时要符合栽植地的文化气氛,突出当地的特色。

2.4分期规划

以先绿后景、分步实施为建设方针,突出规划的时代性和前瞻性,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确保“黄土不见天”的基础上,逐步调整规划区的生态性和景观性。近期遵循先种植后建造的方针,主要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和林相改造。按不同区域植被的生长势和布局情况对其进行不同等级的保护以及植被恢复、重建。中期以完成生态基础设施为主,建设游览道路,继续植树造林。远期在中期建设基础上完善各园区建设,加强各园区联系,形成整体森林公园。

3实例项目研究

3.1项目概况与基地植被现状

照母山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约421.80hm2。规划区照母山位于渝合高速路以东,渝北区内高速路与冉家坝之间,属于大竹林—礼嘉组团与观音桥组团之间的隔离绿带之一。是重庆北部新区重要生态绿岛和城市背景,对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形成城市优美天际轮廓线有重要影响。该基地按照《重庆市北部植物园总体规划》实施步骤的安排,在2003~2007年4年时间内,北部新区大礼组团隔离带规划已完成植物园1期主景区建设的初步工作,大量的基础绿化使该区绿化初具效果,环境有所改善,人气有所提升。随着北部新区开发建设力度的加大,山水园林城市、森林重庆建设步伐的加快,规划建设全面铺开。

照母山森林公园规划控制范围较大,主要涉及农田、林地、荒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规划区内野生植物覆盖率约占总规划面积的40%左右,主要为泡桐、桑树、刺槐、臭椿、青杠、柑橘、珊瑚树、桉树、麻椰树、构树、黄葛树、慈竹等。地表土壤斑块裸露情况严重,植物景观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

3.2森林植被恢复及景观营造方法

篇10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强表示,《规划》的核心理念是“保障基本、均衡发展、共建共享”,强调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对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支撑作用,将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各项工作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战略任务。

《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十三五”末期,首都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更加规范完善,服务供给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供给方式更加多元。围绕这一目标,《规划》提出四大重点任务:一是优化调整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布局,二是构建牢固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增强便民利民服务能力,四是推进全社会共建共享。

优化调整社会基本公共服务

资源布局

未来五年,北京将妥善处理好疏解、提升、承接、辐射之间的关系,通过服务资源布局调整,构建功能清晰、覆盖城乡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支撑区域功能布局调整,引导人口合理分布。

王强表示,《规划》的一大特色,就是紧扣规划纲要和城总规,按照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来安排不同区域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重点,为强化首都核心功能、y筹区域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具体来说,对城六区、城六区以外的平原区、山区以及城市副中心,《规划》都结合其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地对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作出了安排。

对于城六区,要坚持疏解与优化提升并重,将城六区部分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在更大区域布局,着力提升老城区平房区、老旧小区和城乡结合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使城六区更加舒适宜居。对于城六区以外的平原地区,要坚持承接与提升并重,积极承接好城六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职住平衡。例如,“十三五”期间要推动一些大医院向平原区疏解,计划建设北大第一医院南区、武警总医院房山院区、同仁医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院区、友谊医院顺义院区等,实现平原地区每个新城均配置优质三级医院资源。对于山区,要坚持聚焦重点与覆盖基层并重,重点提升山区新城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优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覆盖。义务教育阶段,会继续新增一批与城六区优质资源深度合作的中小学校;基本医疗方面,在“十二五”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建成的基础上,推进区中医、妇幼等专科医院建设。对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要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承载能力,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此外,《规划》还提出要积极推动京津冀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构建牢固的社会基本

公共服务体系

《规划》针对社会发展不同领域的特点,提出要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进一步加大服务资源供给,精准补短板,提升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效益。一是提升就业服务能力。主动适应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强精细化就业服务和管理,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二是筑牢社会保障网底。统筹社会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和福利制度,提升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市第三儿童福利院、市级救灾捐赠物资储备库及分库等重大项目。三是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是积极推进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及后续行动,根据城市区域功能调整和人口分布变化,差异化增加小学、初中学位,大幅增加优质高中学位。加快充实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多种方式增加幼儿园、中小学教师配备。四是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以全面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强化居民健康管理,不断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不低于3人。切实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重点新增妇产、儿科医疗资源,各区都要配备一所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妇幼保健院。五是建设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实现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全覆盖,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深入推进医养结合,鼓励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诊疗等服务,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六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推进集文化休闲、教育培训、体育健身为一体的街道(乡镇)文体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深入开展全民健身,以筹办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

增强便民利民服务能力

《规划》提出,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好社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让居民生活更便捷。一是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以社区为单元,整合服务功能,推进公共事务下沉,搭建直接服务群众的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重点培育多元化的社区服务主体,如专业服务商、社会组织、志愿者、专业社工等,重点在激发社区活力,不断增强社区服务居民的能力。二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开展“互联网+公共服务”,加强公共服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整合数据资源,推动信息共享,加强社区智能服务平台建设,让服务更智慧,生活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