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宏观环境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能源宏观环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能源宏观环境

篇1

关键词:新能源;能源危机;宏观调控;税收政策

1.前言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储存量不断减少、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供应紧张,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新能源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虽然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仍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努力的方向,“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能源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力的工具。

2.新能源利用现状

2.1新能源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H2、沼气CH4、酒精C2H5OH、甲醇CH3OH等,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2.2新能源的利用现状

公众对新能源的认识普遍不足。大部分民众对常规能源、新能源的概念含糊不清,使得新能源利用的推广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另外相当一部分决策者也没有充分认识到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性,致使新能源发展上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在我们这样一个特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国家宏观调控对经济的运行有着强有力的作用,新能源利用的推广若是没有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推广之事便无从说起。

新能源的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我国目前存在着一些利用新能源的设施和技术,但是效率却不是很高,这充分表面新能源利用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

新能源的发展缺乏健全的市场环境。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使得国家即使出台一系列措施,在不完善的经济环境中也难以实行。

3.用税收促进新能源的利用

3.1 有关税收的基本概念

笔者认为可以对税收作如下理解:

①税收与国家的存在是直接联系的,是国家机器赖以存在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并对大多数国家而言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的手段;

②税收是个分配范畴,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

③国家在征税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即以国家为主体,以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和积累的社会财富为客体的分配关系,因而税收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和国家的性质。

在我国比较普遍认同的一种观点就是,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以及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体现着一种分配关系,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国家的职能。

表2表示的是企业全年应纳所得税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表,从表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若使用投资折减应税收入,投资者应税收入部分税率就相对降低,投资者应纳所得税减少,这样投资者就会有更多的闲置资金用于更多方面的投资,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3)对一些常规能源的使用可以新开征一些税种,以免影响我国税基,从而影响到财政作用的充分发挥。对矿物资源征收资源税和对一些对环境污染特别严重的企业征收自然环境污染税,前者的纳税人是开采国家矿物的矿藏使用者,课税的基础则是实际开采矿藏所取得并销售的经过初步加工的初级商品的价值,而后者,则是对按标准或者是超标准向周围环境排放和抛弃污染物、置放废弃物和其它从事污染环境活动的人征收税收的一种税收手段,纳税标准可以按照排放或抛弃每吨污染物为单位计算,同时也可以以碳排放的多少为标准来计量,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我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承诺的碳排放量降低40%~45%的承诺,同时又能实现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4)实现新能源税收政策的法律化。出台的税收政策若不上升到法律规定,这些政策在执行起来的时候,法律依据的权威性、稳定性不够,很容易随着经济形势甚至主管领导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同时也无法给纳税人特别是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纳税人以明确的预期,他们难以根据这些层次较低、稳定性较差的规定作出可行性论证,因此也很难作出投资决策。在诸多的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激励政策之下投资人大多踯躅不前时,激励政策的经济效应必定大打折扣。

4.结束语

虽然目前我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还不是很理想,只要我们采取足够多的措施,并将当前已有一些措施落实到实处,严格的执行起来,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会越加合理,社会必将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财会系)

参考文献

[1]张守文.财政法疏议[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9-60.

[2]肖坚.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思考[J]. 地方财政研究. 2008(05) .

[3]潘伟尔.我国能源管理体制问题的讨论[J] .中国能源, 2002(09) .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恶劣,各国政府纷纷推出新的发展战略,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以抢占未来世界经济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背景发展潮流下,各国也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促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未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十二五”时期将新能源作为未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众多企业进军新能源领域,以降低碳排放量为企业发展目标,纷纷尝试寻求安全、可靠的可持续能源系统,但新能源产业具有技术要求高、研发难度大等特点,因而新能源企业在经营中将面临不可预测的财务风险。

一、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鼓励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终实现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石化能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新能源企业的特征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通过新技术和新资源开发利用的能源,是相对于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而言,如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中将广泛采用新能源,新能源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缓解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新能源企业是在新能源开发与使用的趋势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企业,相对于传统产业,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具有以下优势:1.具有产业发展优势。新能源产业是人类自身可持续生产及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高速迅猛发展促进的产业。2.具有大量潜在的资本与市场。新能源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资本市场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财政资金、金融资金、风险资金等各种渠道都纷纷进入新能源产业。3.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新能源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技术创新能力强。

(三)新能源企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1.发展新能源企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新能源企业具有清洁、干净、安全、可靠、且资源极其丰富的特征,不仅从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还包括对新能源的技术创新和提供与新能源有关的产品和服务。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将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石化能源的消耗,带动能源的低碳化,是推进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2.低碳经济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发展机遇人类正常进化规律是从低等生物向高等生物进化,而能源的正常发展规律就是从使用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传统行业中碳排放量都是非常高的,而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的碳排放量很低,因此,开发低排放、低污染的新能源产业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能源发展向低碳发展的趋势迈进,再加上各国都将重视开发低碳能源,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提供机遇。

(四)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包括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从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远远低于预期收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而新能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这些宏观因素会影响市场中新能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进而制约着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再加上新能源企业资金技术密集,投资和运营成本高,这些不确定因素势必会给新能源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新能源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积极地应对企业出现的财务风险。

二、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一)新能源企业经营风险较高,容易导致经营危机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市场预测能力高

低直接会给新能源企业带来经营风险。进行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是新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点,而现阶段新能源企业技术落后,如果经营者想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大新能源人才的储备量,这种行为将造成投入产出率较低,从而直接导致新能源企业现金短缺,引发财务风险。再加上新能源企业管理层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中存在管理短期意识,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忽视新能源企业不断创新的要求,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管理层缺乏环保意识,缺乏在发展过程中对所用材料的环保处理,也会危机企业自身的生存。

(二)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

新能源企业要求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经常运用到软件技术,而新能源企业很多财务人员素质达不到风险管理岗位的要求。更为严重的是有些财务人员不能适应岗位职能的要求,也不能经常参加在职培训,不会主动去学习最新的财务管理知识,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职业道德缺失,进而会出现、泄露企业秘密的行为,这些都会引发危机,将不利于新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三)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

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现金预算控制制度不完备。现金预算不合理可能会导致诸多危机的出现,如企业因资金不足带来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压力,或是因资金过剩导致企业经营中机会成本增多、降低收益。第二,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在新能源企业经营过程中因内部控制制度缺陷而导致管理人员出现、故意误解、等情况。第三,内部机构设置不健全,组织结构不完善。新能源企业缺乏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财务风险承担主体。

三、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下完善新能源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经营者管理水平,将低碳经济理念运用于新能源企业经营中

经营者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能源企业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因此新能源企业经营者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实力,在企业经营中不断改进自己,在各项决策中重视新能源企业的创新能力,将低碳经济理念运用于新能源企业经营中,以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新能源企业的财务目标。

(二)加强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定期培训,强化低碳经济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

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应强化低碳经济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密切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将低碳经济理念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环节中。新能源企业应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和技术培训,加强对最新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新能源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把握其变化趋势及对企业的影响,适时调整财务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完善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

新能源企业需要构建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来增强其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出发:首先,需要构建严格的预算控制制度。新能源企业首先要合理地制定预算管理目标,将低碳经济理念引入预算控制中,对新能源项目投资和新能源产品生产运营中所需的资源投入按照各阶段、分项目进行预算控制和考评。新能源企业应采用科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对项目的整体成本投入和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算,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其次,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新能源企业通过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掌握企业的经营信息、财务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发现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督促经营者在危机到来之前能迅速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再次,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流程。新能源企业应建立明确的财务风险控制流程,完善财务风险控制组织框架的建立,通过财务预警系统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监测和预警,根据财务预警系统的结果执行相关控制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做到责、权、利统一,减少因内部管理不健全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翁秀芳.浅析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体系[J].经贸实践,2015(7).

[2]李月晓.建立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J].现代企业,2014(11).

[3]薛冰.浅议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

[4]贾莉萍.浅论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9).

篇3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汽车生产和销售量常居世界第一,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随着环保意识不断的增加,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增强了信心。因此,从财务视角分析比亚迪公司经营现状,并进一步对其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战略选择。

关键词:比亚迪公司;新能源汽车;财务能力分析;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7.18.009

收稿日期:2017-07-06

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和西方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我国汽车消费市场还存在着较大开拓的空间。2014年出台的《关于印发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了政府采购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从政府开始推广和应用新能源汽车。2015年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将财政补助对象、产品和标准进行了细化。因此,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

1比亚迪公司财务能力分析

比亚迪公司从2003年正式进军汽车行业后,由于成本控制的很好,售价定的较低,比亚迪通过高性价比的方式迅速抢占了市场。从创立之初的年销量几千辆,到去年接近50万辆,2016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突破10万辆。

1.1偿债能力分析

近5年来,比亚迪的短期偿债能力逐年回暖,但还存在差距。汽车行业流动比率的均值为1.1,速动比率为1.26,比亚迪公司历年均低于行业均值,可见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不过,短期偿债指标近5年来上升,有好转的趋势。2012-2015年长期偿债指标逐渐升高,说明公司在前4年采用较高的财务杠杆,快速扩张。2016年有所减慢,但总体上还是远高于行业平均值(见表1)。

1.2营运能力分析

在2012—2016年,比亚迪的营运能力的4项周转率指标与行业平均值比较,其中存货周转率与应

收账款周转率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总资产周转率

逐年升高,2016年总资产周转率基本和汽车产业整体水平一致(见表2)。

1.3盈利能力分析

2012-2016年,我国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总计328 864台,其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100 178台,所占比例高达30.46%。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盈利能力逐渐显露(见表3)。

1.4发展能力分析

近5年来,比亚迪的发展能力有所波动。在2012-2014年比亚迪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研发和购进固定资产,导致净资产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逐年提高。而2015年与2016年总资产增长率也达到22.846%与25.618%,这是由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有了显著提高,进而影响到总资产增长率。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成长性已经显现,因此比亚迪公司拥有很强的发展能力(见表4)。

1.5杜邦财务分析

比亚迪近年来净资产收益率在逐年上升。从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3个指标来看,权益乘数变化不大,而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变动引起了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公司财务指标好转是得益于经营活动收益好转,而非过度使用财务杠杆(见表5)。

2比亚迪公司发展SWOT分析

2.1优势

(1)有雄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身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汽车领军人,比亚迪公司具有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与创新精神,已经相继开发出一系列领先全世界的前瞻性技术,建立起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全球领先优势。

(2)比亚迪已经树立了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形象,而且在行业中有很强的地位。2016年比亚迪销售新能源汽车突破10万辆,在中国市场上超过30%的份额。

(3)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比亚迪横跨汽车、新能源和IT,依靠着各个领域的技术壁垒,展现出强有力的协同优势。

2.2劣势

(1)汽车制造工艺有待提高。相对于其他汽车厂商,比亚迪公司的汽车制造工艺与经验不能与通用、丰田等老牌汽车厂商相比,有待进一步提高。

(2)公司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高居不下,而售价接近成本,利润率低。此外,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大量的公共充电桩急需建造,这需要政府和汽车厂商的一致努力。

(3)电池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2.3机遇

(1)政府出台了多条优惠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是发展的新方向,不断提高的环保意识和优良的宏观政策环境。

(2)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展现出很大的热情。

(3)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加重,石油价格将会上下波动,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普及。

2.4威胁

(1)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投资时间长,风险较高。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处于消费者培养期,规模与燃油汽车相比还存在数量级差距。

(2)比亚迪专攻电动汽车,市场上还存在其他强有力的竞争汽车,尽管被政府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但如果其它新能源汽车研发有了重大突破,势必会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发展。

(3)即便是电动汽车领域,比亚迪面对的竞争逐渐增强,越来越多汽车公司开始涉足该领域。因此,要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大有所为,比亚迪公司要大幅度提高工业制造、设计美感和工艺质量的能力。

3比亚迪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通过对比亚迪进行SWOT分析,发现公司的优势大过劣势,机遇大过威胁。因此,建议比亚迪选择SO发展战略——扩张性战略。

首先,坚持新能源发展方向不动摇。现阶段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佳时刻,不仅因为环保意识的提高,还是国家对汽车行业方向的调整,这都给其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假如此时比亚迪公司徘徊,不把公司全部资源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去,必定将会把机会拱手相让给其他公司;其次,比亚迪公司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前期投入,积累了不少的技术优势,如果此时不能继续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与其他厂商的差距,巩固新能源市场的地位,那将会把前期积累的市场份额付之东流;第三,现阶段的财务困境也是由于处于生命周期的产生期,随新着消费者的习惯培养,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扩大,其投入资金产生的无形资产将会转化在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上,进而增加主营业务收入,降低资产负债率,减少财务杠杆。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J].南通大学学报,2010(7).

篇4

关键词:锂电池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锂电池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复杂多变,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风险与机遇并存。企业认清自身所处的宏观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依据。

PEST分析是指对显著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宏观因素进行的分析。宏观环境分析一般包括对政治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社会环境(Social)、科技环境(Technological)进行分析,简称PEST分析。本文将利用PEST分析法,对民营锂电池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一、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因素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全面了解和企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可以减少政策风险,有利抓住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短缺问题越来越受关注。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产业的结构进行调整显得尤其重要。为此,国家通过制定和施行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以扶持绿色环保企业、促进再生资源的利用、限制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

2009年和2013年,国家两次颁布并实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不止国内, 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电池组件研发及公共设施建设。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产业发展环境良好。

2010年4月,国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对于再生能源的利用,蓄电是重要的环节,而锂电池企业作为绿色环保的能够提供可行蓄能方案的企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2012年7月,国家提高了铅蓄电池的行业准入条件,对污染环境比较严重的铅蓄电池行业进行限制,使其市场份额逐渐减少,由绿色环保的锂电池行业逐步替代。对铅蓄电池行业进行限制之后,锂电池的市场需求会大幅上升。

二、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经济条件、经济特征、经济联系等各因素。

2008年经济危机的蔓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0年各国经济开始逐渐恢复,尽管复苏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但宏观经济形势良好。近年来我国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依次为:2011年484,123.5亿元、2012年534,123.0亿元,2013年588,018.8亿元,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稳中略降,2011年为9.9、2012年为7.7,2013年为7.7,但依旧保持较高的增长点。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2及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依次为24,564.7元、26,955.1元。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为扩大内需做好准备并为国内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在工作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各类电子产品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随着手机网民的逐年增长以及PAD等移动设备的普及,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也随之扩大。

三、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教育水平、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这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与食物安全等问题。2015年由媒体人柴静拍摄的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获得民众高度关注,截至3月1日12时,网络总播放量迅速突破1.17亿。民众对环保的高度关注将积极推动国家政策的调整,而作为绿色环保的锂电企业无疑是符合时展要求的,低碳环保的社会环境将给锂电池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近年来,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随着新一代劳动力权益意识的增强,他们不像大多数老一代劳动力能忍受基本权益受侵害,当工作时间超出法定时间,工作环境恶劣,工资低廉时,他们会离开,去选择有权益保障的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会加大企业的财务支出,这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四、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指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水平、技术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发展的动向等。

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已经超过20年,基本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总体而已锂离子电池产业还是一个朝阳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技术进步也非常快。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是目前国外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主要创新点,这两点同时也是锂离子电池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近年来发生过几起电动车起火事故。提升能量密度和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这两方面的技术进步对产业未来的发展进程有巨大影响。

锂离子电池很早就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电池技术之一,在“九五”期间曾被我国列入国家重点科技公关项目。近年来,我国在锂离子电池产业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自主创新和锂离子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进口替代。

根据以上PEST分析,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为锂离子电池产业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性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郑平.YJ电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

篇5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特点和命题趋势来看,本专题在高考中所占比重相当大,尤其是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较多。试题的特点主要以国内外重大经济事件及现实经济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常涉及的考点有: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扩大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观,三农问题等。从形式上看,高考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从内容看,既有模块内综合,也有模块间甚至是学科间的综合。依据考试说明,联系当前重大时政热点,2013年高考备考复习要注意:①运用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认识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正确性及其具体运用。③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理解“五个统筹”。④联系经济全球化趋势,理解“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宏观战略和工作部署;认识入市10周年应对贸易摩擦和反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必要性。

二、透视考点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市场:①市场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之一;②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③市场如何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2)重点:市场调节的弊端:

(3)市场秩序:①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道德经济;②市场规则的内容;③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和措施。④应结合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分析其必要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基本特征:基本标志、根本目标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分析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

(2)必考点:我国的宏观调控

①原因: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的。②主要目标。③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其含义和常用的具体措施来加以区分。④易错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国家宏观调控。

(3)运用这一部分理论知识,分析重大经济事件、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等;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奥运会和神舟七号飞船的成功,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小康社会: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注意结合党的十的新表述理解。

2.必考点: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1)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GDP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主旨在于更好的发展。注意对“统筹兼顾”的内容。

(2)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三)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

1.重点:经济全球化

①含义及其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②影响:是一把双刃剑。透过其实质,分析其消极影响;还应看到其积极影响。③如何应对: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勇敢地迎接挑战。④根据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特别是对我国的影响,即如何积极应对,保护我国经济安全。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国际经济组织:三大经济组织,重点是加入WTO10周年,与选修三相结合。

(2)重点: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

①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②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措施:③“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引进来”的必要性及新形势下如何引进;“走出去”含义、主要内容及主要措施。④结合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如何扩大出口,拉动内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三、体验高考真题

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例1 (2012年高考安徽卷) 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 )

A.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

B.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C.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宏观调控手段的知识。调控经济增长目标属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调节经济活动,属于经济手段,故选A项。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属于经济手段中的货币政策,故B项错误。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属于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故C项错误。税收优惠政策属于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A

例2 (2012年高考江苏卷)一台电脑由数以万计的人参与制造,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形成的无数行为更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从电脑的制造中可以看出( )

A.企业联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题干的意思是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在协调着社会化大生产的运行,说明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故选C。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规范作用,D错误。其他说法不符合题干的主旨。答案:C

例3 (2012年高考安徽卷)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网友声音 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

近年来,食品药品等一些领域安全事故频发,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对此,政府重拳出击。网友呼唤:扬善必须抑恶,扶正自应祛邪!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进行评议。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从“为什么”、“怎么办”两个角度进行。首先,“为什么”就是要回答诚实守信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诚信缺失的危害;其次,“怎么办”就是要回答如何加强市场经济中的道德诚信建设,可以从国家、企业经营者、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的角度回答。

答案: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干扰了市场秩序。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维护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企业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2.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例4 (2012年高考福建卷)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下建议符合上述要求的有( )

①重点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新兴产业

②实验区建设以开发为主,注重经济效益

③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风力资源,发展风电产业

④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故①正确,④错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故②错误。发展新兴产业和风电产业,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故③正确。答案:A

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例5 (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2011年11月,美国发起了针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2012年1月,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风力发电设备――应用级风塔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美国频频发起针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主要是因为( )

A.美国欲以贸易保护措施扶持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

B.新能源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需要其提供就业岗位

C.美国需要通过减少中国新能源产品进口才能缩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

D.美国的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不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相关产品

解析:本题考查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际贸易摩擦的认识。美国之所以频频发起针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主要还是为了支持本国的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新能源产业应该是技术密集型,B项说法错误。C、D两项与事实不符。答案:A

例6 (2012年高考四川卷)2011年,中国非金融领域对外投资总额从2006年的176.3亿美元上升到600.7亿美元,今年一季度达到16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4.5%;非金融领域外商直接投资总额1 160.1亿美元,今年3月外商直接投资比去年同期减少6.4%,已连续5个月减少。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①我国的对外贸易正在趋于平衡

②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不断创新

③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④我国的资本国际化不断加快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对外贸易的有关内容。从我国非金融领域对外投资总额和非金融领域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资本国际化不断加快,③④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出我国对外贸易正在趋于平衡和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不断创新,故排除①②。答案:D

例7 (2012年高考山东卷)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2001年和2011年中国出口商品情况图。

材料二 2012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等。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材料一 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国家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采取的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解析:本题第①问通过对2001年和2011年中国出口商品情况比较,得出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比重增加的结论。第②问,首先找准经济措施,然后回想教材相关知识,对号入座,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与2001年相比,2011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大幅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明显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篇6

特斯拉在中国的确引发了不小的眼球度和媒体曝光度,而和它一起被提及的还有国内另一家知名汽车品牌――比亚迪,甚至有分析师表示,当特斯拉在颠覆全球的同时,比亚迪也正在逐步改造中国。

对此,比亚迪公司内部人士表示,比亚迪作为国内最早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研发的鼻祖,今年公司除了力推最新的新能源汽车“秦”之外,还会将新能源汽车驶入高速发展的轨道。

主业转型 力推新能源车

比亚迪公司主业曾经历重大转型,公司主业一度由“手机、二次电池、汽车”转型为“光伏发电、储能电站、电动汽车”。截止目前,比亚迪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三个车型:纯电动轿车E6、纯电动大巴K9、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秦”。

就在今年2月27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以下简称“比亚迪”)2013年年度业绩预告,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528.9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68.53亿元同比增长12.89%。营业利润扭亏为盈,2013年公司利润1.01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0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增幅达到133.45%。同时,利润总额8.25亿元,比上年同期的2.90亿元增长183.88%。

对于这一增长迅猛的业绩预告,比亚迪董事会表示,这主要归功于去年中国稳定的宏观经济局面。在董事会看来,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国内汽车市场的需求也稳步恢复。“2013年中,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作为公司汽车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保持了良好的销售增长态势”。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一大主力汽车品牌,比亚迪的电力动力汽车也将受益于政府的一系列新能源政策,并将在国内持续渗透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版图,也进一步促使公司从这一利润池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回报。” 汽车行业分析师邓学表示,随着近几年国内政府对环境的重视,包括对新能源环保汽车的深度认知,逐年加强对电动汽车的推广。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推行和实施,很大程度上助推了这一新兴能源汽车的发展。

去年年9月底,政府正式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通过改变政府的补贴方式和要求示范城市推广不少于30%的非本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这一政策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政府持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实际行动之一,在一定程度舒缓了当地政府的补贴支出的压力,同时也将减少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来自地方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

瑞银国际分析师邹天龙预测,2014年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上的销量将达到2万台。“如果统计中央和地方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比亚迪旗下这三个车型则可以分别获得11万、100万和7万的补贴”。这也意味着,在2014年比亚迪旗下这三种新能源车型的销量预计将达到1.5万辆、2000辆和3000辆,由此也占领国内20%~30%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

叫好不叫座的新能源汽车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具体销售数字,比亚迪董事会方面却并未谈及。但根据第三方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比亚迪并没有完成此前曾预定的8000辆新能源汽车销售计划。

从工业协会的公开数据来看,比亚迪在2013年销售了3597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900辆K9、1147辆F3DM以及1550辆E6。这一数字远远未达到此前预定的8000辆目标。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比亚迪方面将原因归结为政府补贴政策的延迟。由于2013-2015年的新能源政策从去年4月份延迟到了9月底,无论是政府还是相关企业单位在没有明确新补贴政策和细节的情况下,均放缓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由此,也直接导致公司8000辆新能源汽车销售计划的失败。

不过,今年比亚迪正在试图一洗去年汽车销售惨败的耻辱。近日,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相比较去年全年不到4000辆新能源汽车的糟糕记录,今年比亚迪将会把新能源汽车作为公司的主推车。“如果以我们去年年底推出的最新一款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秦’来计算,仅这一款‘秦’的销售,截至目前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销售数字”。

今年3月10日,比亚迪旗下这款名为“秦”的新能源汽车正式在上海开卖。据上述这位比亚迪高管介绍,作为集合比亚迪一系列科技、环保、智能、时尚元素于一体的最新一款新能源汽车,“秦”车不仅能实现无人驾驶功能,同时兼容苹果等智能手机的地图导航、方位等App应用。据对方透露,今年年底前,比亚迪还将继续推出另一款新能源汽车。

差异化定位 两条平行线

几乎所有媒体在谈及特斯拉中国竞争对手这一话题时,都会自动将比亚迪列入其竞争对手的名单之中。近日,比亚迪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告诉笔者,在新能源汽车上,比亚迪称得上是鼻祖,但要把特斯拉列为竞争对手,这样粗线条的对比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特斯拉的购车人群更多定位于富豪类人士,走的完全是小众人群路线。而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则全部面向大众销售,无论是价格定位、产品配置各方面的匹配,都会走亲民路线,不会像特斯拉一样。”在这位比亚迪内部人士看来,比亚迪和特斯拉走的完全就是两条平行线,并没有相互竞争的焦点或者冲突。

“Tesla aims at the wealthy, which is a narrow route, whereas BYD targets at the mass market with its low price and product configuration. It’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what Tesla is doing.” According to this BYD insider, the paralleled BYD and Tesla are unlikely to have competition or confliction.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模式上,一贯喜欢与当地地方政府联手合作的推广模式,这种打破地方保护的推广模式也让比亚迪获得了不少地方政府和城市的新能源汽车订单。

篇7

关键词:湖北省;低碳经济;优劣势;战略思路与对策

0 引言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先进文明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其实质是通过引进新能源、提升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等方式来促进节能减排,而实现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能源创新以及制度与观念创新。湖北省正式将低碳经济列为重点扶持的经济发展项目是在2009年,以《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为标志,象征着在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核心任务、基本原则等方面对湖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制度规范和战略性部署[1]。本文立足于湖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提出湖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路和战略对策。

1 当前湖北省低碳经济发展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偏南,处于长江中游地带。长江、汉江跨省而过水网密布,又称"千湖之省"。湖北省东临安徽,东南靠湖南和江西,北接河南,西接重庆,三面环山,中部为江汉平原,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省会武汉市是我国中部横纵东西南北的"九省通衢",水、路、空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湖北省又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的核心地区,科教文化力量居全国首列。湖北省在区域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环境等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

(2)高素质人才资源丰富。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计划的核心和支点,科教文化高素质人才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湖北省拥有两所985工程大学,七所211工程大学,省部属重点大学8所,本科院校32所。此外,各类独立院校和专职专科院校星罗棋布,数不胜数。以湖北省省会武汉市为例,全市大学生的总数达到118.33万,居全国第一[2]。由此可见,湖北的高等教育水平居于全国首列。此外湖北省拥有多项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

(3)旅游资源丰富。湖北省自然景区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比如黄鹤楼、鸡公山遗址、楚纪南故墙、八岭山古墓群等,且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称号,以水资源为主的自然景区也非常丰富,比如长江三峡、三峡、古龙溪、情人泉、木兰湖、道观河等。湖北省以水资源为承载的旅游产品成为旅游事业发展的核心支撑点,湖北省充分发挥自身河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开拓"水上游"旅游线路,将长江、汉江、月湖、木兰湖等大型旅游产品包含在内,极大地促进了本区旅游业的发展

(4)低碳经济初具规模。湖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以荆州区为例,荆州区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和本地企业园区,突出本地的资源优势,逐渐形成了以下三大低碳经济产业园区:一是拍马纸业产业园区;二是农副产业加工产业园区;三是新型建材产业园区。湖北省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产业正逐步发展,并为碳经济的发展奠定能源、材料和技术的坚实基础。

(二)劣势

(1)能源消费结构欠合理。目前,要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天然气、电力为主,其中不可再生能源占据绝大部分,而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用比例偏低,湖北省的能源总体消费结构呈现明显不合理的状态,尤其是对原油和原煤的依赖性较大。但是,不可再生能源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稀少,人们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能源短缺问题。而原煤在利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碳排放量,是其他能源的碳排放的2倍左右。由此可见,湖北省由于自身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较为严重。

(2)产业结构不完善。湖北省的一、二、三产业比例分别为17.5:49.4:33.1,呈现"第二产业领先,第三产业壮大,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的格局[3]。但是与我国其他省份相比,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行全面的产业结构优化。湖北省第一产业发展虽然较为稳定,但是农业经济中仍然保留传统粗放的作业方式,生产效率较低;第二产业中以机械制造、石油化工以及包装造纸等为发展重点,但是新兴科学技术产业较为落后,全工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第三产业中主要以物流运输和批发零售为主,而新型旅游业发展较为缓慢。

(3)综合创新能力欠缺。湖北省虽然拥有科教实力第一的资源优势,但是湖北省整体综合创新实力相对落后,尤其是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湖北省许多企业产品尚且处于"模仿'阶段,没有突出自己的创新竞争力,在产品开发、技术研发等方面很少,没有自主品牌。此外,一些企业依然沿用陈旧设备,产品技术更新之后,导致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长期劣势的地位。

(4)环境污染严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成为家庭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2011年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大气环境污染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湖北省机动车正以倍数增长的趋势不断增多,车流量较大,汽车排出的污染物严重危害大气环境,直接影响到人体生命健康。加之湖北省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废水、废气、废渣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严重损坏了地资源、水资源,并呈现污染面广、污染物复杂、防治难度大的趋势。

2 湖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

(1)全面有序开展低碳经济试点

低碳经济是一种处于探索期的经济发展方式,无可照搬照抄的现成模式。因此,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时,要详细调研湖北省的具体情况,从企业--产业--园区--城市的层次来考虑,全面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工作[4]。政府要激励那些有意愿、有条件的企业、园区或城市申请低碳经济试点,独立自主开展有地方特色、园区特色和企业特色的低碳经济模式,在全面试点的推动下,带动全省其他城市、产业园区以及企业加入到低碳经济队伍中来,从而促进全省低碳经济的全面有序的发展。低碳经济试点重点放于汽车、钢铁以及有色金属产业领域,从促进这些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的产业向低排放、低污染的方向发展。此外,优先扶持现代林业以及农副产业加工等行业,为造林碳汇工程积累经验。对于试点城市而言,应该以武汉、十堰、襄樊、宜昌等为主要试点城市,发挥该类城市在不同产业方面的带头作用,从而促进低碳经济在全省范围内有序开展。

(2)加大新能源产业的投入

以太阳能、水能、核能、生物能等为主的系能源将是未来能源消费结构的主流,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湖北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加大对系能源产业的投入力度,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太阳能、水能、核能、生物能等技术产业,积极鼓励企业能源创新和技术创新,不通用能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作为市场核心竞争力。湖北省处于长江中段,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是发展核电的最优位置。目前,湖北省已经建成十堰、浠水、阳新三地核电站,并在鄂东、鄂西山区建立风能发电站。同时,托丰富的水产资源建立了森林木本生物质能电产业。

(3)重点发展低碳型服务行业

湖北省的低碳经济还应该重点发展低碳型服务产业,低碳型服务产业主要分为低碳型生产产业以及生活产业。低碳型生产产业以重点发展碳汇交易等低碳金融交易服务为主,是产权交易的一种新型模式,低碳型生产产业还包括工程设计产业。而生活产业主要是指旅游业,湖北省的自然景区和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为发展低碳性旅游业奠定良好的资源基础。

3 湖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实施对策

(1)树立"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理念

政府要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生产意识和生活习惯,加大绿色环保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以湖北省基本省情为依托,开展低碳经济发展方略大会,拓展民众交流渠道,利用网络渠道,提高公众参与度。

(2)强化政府对低碳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

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政府要承担宏观调控职能,积极协调各个城市和产业之间的发展,加快系能源产业和低碳服务产业的进步和完善,将低碳经济纳入全省产业经济发展的蓝图中,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同时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强化节能产品的认证服务,引导社会消费方向,并未"绿色低碳产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

最后,变更以往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评标准,建立以低碳经济为主的考评体系和政绩激励制度。

(3)积极引进低碳技术和新型人才

企业要积极引进低碳环保技术,政府要鼓励企业更新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支持高等院校的新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湖北省各大院校要根据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转变人才培养思路,积极开展低碳经济教育培训,增设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引进国外各个专业先进的技术型人才,以人才战略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市场输送高尖端技术型人才。

4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不断增长和能源日益短缺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十一五"以来,湖北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最大限度地利用湖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资源,弥补劣势地位,全面有序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工作,加大新能源产业的投入力度,重点发展低碳型服务产业,比如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湖北省需要积极树立全民"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经济发展理念,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和政绩激励制度,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人才,这样有效促进湖北省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传清.湖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对策研究[J].省情与战略,2010,(2):33-35.

[2]段红霞. 中国的碳排放、减排潜力及低碳发展政策科学对社会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2):15-19.

[3]冯碧梅.湖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3): 42-45.

篇8

关键词:电力公司;煤电联营;战略

1 企业概况

KH电力公司隶属于中国五大电力集团KH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由KH发电厂改制更名而来。1985年11月首台机组发电,1991年7月机组全部投产,总装机容量1,000 MW,是山西电网的主力发电厂之一。

从2001年开始,该公司用4年时间对6台机组全部进行了低压缸通流部分节能改造和分散控制系统的改造,机组运行的可靠水平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截止2004年,机组利用小时数达到7,626.35h,全年发电量创79.314亿kW·h的新记录。投产20年来,公司累计发电量超过1,000亿kW·h,主要经济指标跻身国内先进电厂行列。

2 KH电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2.1 KH电力公司的PEST分析

1)政治法律方面。对KH电力公司而言,煤电联合正是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政府所倡导的。重点开发安全可靠的先进电力输配技术,实现大容量、远距离、高效率的电力输配。

2)经济环境。虽然遭受了较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但目前世界经济正逐渐复苏,人们有信心促使经济的不断发展。

3)社会文化环境。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了人们价值观的改变,生活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力是二次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

4)技术环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煤电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比如洁净煤发电技术和绿色煤电技术。

2.2 KH电力公司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行业竞争力分析是企业制定战略最为主要的基础。一个行业中的竞争,存在五种基本力量,包括潜在竞争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议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和与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2.2.1 行业主要竞争力量

KH电力公司的行业主要竞争力量主要是来自煤电和新能源。因为电力和煤炭都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所以在市场方面各煤电企业竞争压力较小。在新能源发电方面,由于技术和各方面的限制,新能源的发电量比例还是比较小,所以新能源发电对KH电力公司的影响不大。

2.2.2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作为电力企业,其主要供应商是煤炭生产企业。因为KH电力公司地处山西,山西的资源比较丰富,所以有比较好的地理优势。由于山西东南部还没形成煤炭专用的通道,长期以来山西中南部煤炭运输存在瓶颈问题,即晋城、长治等重要煤炭生产基地的煤炭,无法直接东运,必须绕行北部大秦线输出。虽然正在建设一条横贯山西中南部的铁路,但是山西中南部铁路出海通道的建成还需时日,大秦线为主的北通道短期内仍将是运煤主力。运输瓶颈会造成供应商的要价能力比较强。

2.2.3 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由于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赢利能力。对于煤电行业来说,购买者比较多,购买者的数量较为单一;而各煤电的产品都是同质的。而电力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所以,KH电力所面对的买方讨价还价能力不强。

2.2.4 新进入者的威胁

煤电产业的特殊性、高风险性决定煤电产业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煤电行业基建时间长,初期投资高,生产设施所需资金量大,因此没有一定的资金量是无法进入煤电行业的。综上所述,潜在竞争者进入是有较高门槛和高风险性,但是煤炭生产企业为了延长其供应链,其建立煤电企业是比较容易的。

2.2.5 替代品的威胁

从与替代品比较来看,煤炭的主体地位难以改变。我国能源资源结构是少气、缺油、多煤的特点,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国内煤炭资源量占国内一次能源总资源量的80%以上。我国的资源条件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主体地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新能源发电,比如水电,其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近期,由于日本的核电危机,核电在较长时期内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

2.3 KH电力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即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分析,是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要素分析的组合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SWOT分析。

3 KH电力公司的战略实施

3.1 煤电联营是KH电力的最佳选择

KH电力采取煤电联营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运输瓶颈,而且对于变化无常的煤炭市场也规避了市场带来的风险,保证了煤源的供应。采取扭转型战略和大型煤炭公司战略联盟不但能解决制约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问题,还能利用其提供的平台在扩大融资、提升管理水平、有机会充分利用新技术、更新设备、降低原料采购成本、扩大市场覆盖面等方面全面升级,可谓一举多得。所以说KH电力公司竞争战略应定位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利用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采用横向一体化战略与大型煤炭企业重组结盟,摆脱困境。

3.2 科学发展战略

当今世界,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公司煤矿、电厂、铁路,都采用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坚持走“设备现代化、工艺简单化、管理集成化”的科学发展路子。在管理过程当中,加强信息化建设和集成化管理对企业有很大影响,信息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方法共享。

3.3 创新战略

要以煤、电、运技术中心为依托,从理念、决策、战略、组织结构、人本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管理创新,构建具有电力企业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和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外开放的条件和公司的自身优势,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起创新型企业。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省物价局.煤电价格联动政策对黑龙江省煤电产业影响的分析研究[J].学术交流,2006,17(8):17-21.

[2] 张艳,郝文玉,甑枫杰.以煤电联营促进锡盟煤电产业可持续发展[J].露天开采技术,2010.04(6):8-10.

[3] 曲创,秦阳洋.中国煤电谈判势力的来源与比较[J]财经问题研究,2007,(10):23-25.

篇9

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能源发展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愈演愈烈,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我国作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备受国际关注。从国内来看,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强,能源资源开发(如水电开发和核电建设等方面)引发的争议越来越多,如何正确处理能源发展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认为,物质生产的最终价值是人本价值,生产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生产的最终结果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其它。我国能源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我国的能源工业,第一,就是要加快发展。我国能源总量很大,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如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用电水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0%,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为显著,仅为1/2-1/7。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都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能源发展的空间广阔、任务艰巨。由于缺油少气,煤炭、水能资源将在我国能源发展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加强煤炭和水电开发成为必然选择。

第二,要充分论证、科学开发。充分考虑能源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优化能源布局,合理确定能源开发方案,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做好宣传引导,客观评述工程的利弊,最大限度地争取理解和支持。切实做好移民、拆迁等涉及群众利益的工作,严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

第三,要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多元化、清洁化。由主要依靠化石能源向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转变,是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在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以煤炭消耗为主保证我国能源供给,并非长久之计。在大力开发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的同时,积极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强调,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规模化建设带动产业化发展。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突破口无疑是风力发电。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呈现超常发展势头。2006年全国风电装机260万千瓦,2008年底有望达到1000万千瓦,2010年将突破2000万千瓦。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以目前情况估计,到2020年极有可能超过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4000万千瓦核电装机。据国家有关部门估算,仅我国可用于风力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就超过10亿千瓦,约相当于50座三峡电站。国家应借鉴核电发展规划思路,以及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设立模式,由国资委控股,相关大企业共同投资建立国家风电技术公司,引导风电产业突破技术和体制机制阻碍,实现跨越式发展。从长远看,通过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极有可能使我国电力领域出现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四电并重”的局面。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解决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新形势下,我国能源改革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巨大的挑战。破解制约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必须准确把握能源发展规律,按照中央提出的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能源方针,大胆进行创新,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

在发展思路上,要着眼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加大国内能源开发力度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优先开发利用国外能源资源。在发展规划上,要统一制定能源产业整体规划,统筹处理好煤电油气运的关系,处理好重化工化时代大型能源项目与水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与国家区域经济宏观战略的关系。在战略实施上,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在改革面临困境、发展面临难题的情况下,从调动和激发企业或微观生产力入手,进行多角度多方向换位思考,常常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现实效果。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2;F4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253-01

1 导言

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过度开发利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导致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大,环境污染问题加剧,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不断的增长,政府开始重视能源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始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大新能源技术应用研究,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轻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新能源技术作为低碳经济中的关键支点,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要不断发展新能源技术,不断提高新能源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发展低碳经济服务。

2 新能源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2.1 生态能源

主要的生态能源共有三种,这三种转换形式分别是直接燃烧的生物质气化、热化学转换的生物质液化以及生物学转换层面上的生物质发酵,这三种生态能源是我国传统能源的重要补充,也是发展新能源技术的重要实践,生物质能源在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我国生物质能源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向德国、英国等生物质能源大国进行借鉴学习。

2.2 地热能

利用地热能发电是我国节能环保的重要途径,地热能可以储存在发电装置内,也可以直接利用,进行采暖、洗浴、温湿等应用。地热能具有低成本、可再生等优点,同时能源的转换效率较高,但在20世纪,因为开采的难度性较大,我国一直搁置了地热能的利用。目前我国多个地方已经开始进行地热能的商业化,地热能领域还有巨大的潜力与商业前景。

2.3 太阳能

由于太阳能的收集简单与低廉性的特点,深受我国新能源公司的青睐。在发达国家太阳能也是主要的发电能源之一,美国、西班牙、日本相继建立了太阳能运行装置,促进了太阳能从自然能源走向商业化能源的进程。

2.4 风能

风能的应用作为能源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是风能发电,第二是直接利用风能作为能源,第二种通常的应用为带动水泵提水,利用风能带动各种机械装置。

2.5 海洋能

海洋能是指依附在海水中的能源,通过各种转换方式进行能源的利用。海洋能主要由波浪能、抄袭流与洋流,潮汐水坝、海洋能转换、盐分梯度渗能。波浪能主要指在海浪的运动中产生的能源,可以用特殊的机械设备进行收集,如今波浪能的应用已经开发了几个1MW以下的示范项目和少数的大型项目,工业界的目标是开发出商业化技术。潮汐流和洋流的能源利用建于1967年的法国潮汐能大坝,以及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加拿大电厂都属于潮汐能与洋流的能源应用。

3 新能源技术的特征

3.1 新能源技术具有低碳的特征

由于现阶段使用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其他排放物较高,所以称之为高碳技术。新能源低碳技术主要是指利用一些低碳或者无碳的自然能源进行生产生活,例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低碳技术与高碳技术相比较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排放物较低甚至没有。新能源低碳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变现有的生存环境。

3.2 新能源技术具有战略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对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强,但是这些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终有一天会枯竭。与传统化石能源不同的是,太阳能、水能、风能和生物能这些都属于是可再生的能源,而且储量是非常多的,不会出现枯竭,可以保证能源使用的安全。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新能源技术产业将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对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项主要的措施。同时,新能源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特点,符合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3.3 新能源技术具有不确定性

目前我国对于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新能源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人们对于新能源技术市场又不够了解,因此新能源技术的投资具有高风险。但是正是因为新能源市场中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新能源技术又具有高回报的特征。

4 低碳经济下我国新能源企业发展对策

4.1 建立层次结构先进合理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依靠我国微观与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争取建立以传统能源为主、新能源技术为必要补充的能源市场,增加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的比重,由于对这些清洁能源大力使用,能够有效地对我国的环境进行改善,建立第二代生物质能源的应用。

4.2 培育拉动性强的领头企业,大力宣传新能源

依靠我国经济政策对能源市场进行调整,协调传统能源企业与新能源企业的关系,并大力扶持新能源龙头企业,为后续的跟进企业开辟市场。进行新能源技术的前期研发,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龙头企业应该负起的责任。同时龙头企业也瓜分了新能源企业的大半块的市场,能够有新的资金用于高科技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新能源广告的宣传、新能源宣传市场的完善。鼓励新能源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基地,鼓励新能源企业就地取材,减少运输量和成本的消耗。

4.3 完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低碳经济下新能源利用率

新能源企业相比于传统的能源企业的优势在于,新能源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与市场潜力。因此完善新能源企业的理论体系,研发更先进的新能源技术是如今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改革新能源的O备,使新能源设备现代化,并且改善新能源企业之中格格不入的部分。大力的招商引资,为我国的新能源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障,同时大力宣传新能源的环保性能与实用性,减少市场与新能源技术的隔阂,给银行贷款给新能源提供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完善新能源的产业政策,给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减少我国资源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结束语

随着传统化新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将会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清洁能源。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发展低碳经济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能源技术未来将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支点和新产业,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不能只单单停留在某个产品开发和环节应用中,要把新能源技术发展成为一个有效的产业链,使其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在新能源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新能源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加强地区和机构间的合作只有通过不断的提升新能源技术,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二氧化碳及相关排放物的排放量,才能真正实现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乔梅,李时黎.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6,(09):6-11.

[2] 王黎明.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技术发展[J].企业导报,2016,(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