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宏观环境范文

时间:2024-03-05 18:08: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商务宏观环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商务宏观环境

篇1

当前电子商务浪潮席卷全球方兴未艾.据Forrester研究公司预测,2003年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13000亿美元⑴.电子商务蕴藏的巨大经济利益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它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高企业乃至国家经济竞争实力的必要手段.电子商务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经济转变的又一次严峻挑战.为此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政府都对电子商务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分别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并且启动了一批研究和实践项目.如西方七国集团的“为中小企业开辟全球市场”项目欧盟为集中协调欧洲电子商务活动而开展的一系列(到目前已有18个)项目等此外,亚洲的新加坡和台湾香港等国家与地区也正在努力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全球经济竞争已经拉开帷幕.

电子商务的出现是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样化和高效率需求的拉动以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推动,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则是网络等技术创新成果在技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扩散和传播的过程.由于电子商务彻底改变了现有的作业方式与手段,能够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缩短商业循环周期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为企业和世界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对传统的居民消费行为、厂商生产行为、市场营销、企业组织国内外贸易、金融服务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和方式等产生巨大的冲击,并将引起经营管理思想行为模式以及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深刻变革.

电子商务在带来机遇和冲击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挑战:首先,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和即将引起管理上的什么变革?在管理变革过程中,电子商务能够和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怎样发展并恰当地利用电子商务这一有力工具促进管理变革?其次,如何顺应管理变革的潮流和趋势实现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以适应正在形成的基于电子商务的全球经济大环境,提高企业和国家的经济竞争实力并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还有电子商务环境下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电子商务技术方面的重要研究课题,更是管理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管理科学学科发展和建设的关键问题.

目前国外在信息化弓丨起管理变革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理论,如企业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再造(BPR)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供应链(supplychain)管理和基于供应链的新型物流(logistics)管理方法等[34].这些新的管理概念、观点和方法都与电子商务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国外学术界也已开始以上述管理变革的观点和方法为出发点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创新问题.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外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管理理论框架已初露端倪,一种以信息流为直接管理对象,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为目标的管理理念正在形成[5].

我国政府对电子商务十分重视,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以“四金工程”和国家公共通信基础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并在对外经贸、海关、银行和税务等许多领域和多层次上得到了应用,随着政府上网工程和企业上网工程的全方位推开和网络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还会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我国学术界对企业再造工程、业务流程再造虚拟企业供应链等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管理概念和方法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r14].

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应用方面,电子商务的优越性和经济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多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效益欠佳.在相当多的电子商务应用案例中,卖家和买家只是在网上和浏览信息,其他商务活动(如交割、结算等)大都按照传统方式进行,真正全面融合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完整电子商务应用几乎还没有.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对电子商务引起的管理变革以及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刚刚开始,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主要有:①电子商务对管理理论方法和管理行为、企业组织以及消费者行为等有什么影响,将引起怎样的变革?②什么是电子商务系统必备的运行环境?特别是金融法律和政策环境,我国尚有哪些差距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怎样建立我国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以及发展电子商务的总体构想和实施方案?③如何顺应管理变革的趋势建立适用于电子商务的新型管理理论与方法?®电子商务环境下政府行为和作用以及如何对电子商务进行宏观调控基于新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电子商务系统开发、运行及分析评价等.

从国外的研究看,很多国家都是从电子商务对管理变革的影响出发来进一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创新的.由于电子商务涉及面较广,既有国家宏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电子商务中政府行为的作用问题,也有企业和各种组织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立与运行、电子商务在经营管活中的作用发挥问题,因此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与困难程度.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竞争,面对机遇和挑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已成为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当务之急.为使我国的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并在当前企业和宏观经济的改革及今后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从国情出发把发展电子商务与促进管理变革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中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其次要加强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以适应即将形成的基于电子商务的全球经济大环境.因此从理论与应用两个侧面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无论对于推动管理学科发展,还是增强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2当前值得研究的若干问题

2.1电子商务引发的管理变革研究

在对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盟以及台湾和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电子商务对管理变革(包括对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管理模式企业组织和消费者行为等)的影响及我国政府与企业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2.2电子商务的运行环境与保障体系研究

通过分析找出我国在互联网络、安全认证、电子货币与支付系统、知识产权及个人隐私保护,以及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差距,提出改进对策与建议.结合国情研究我国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企业电子商务的总体发展构想和实施策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 电子商务的经济及金融环境,特别是电子货币与支付系统理论以及关键技术选择与发展策略.

(2) 从企业和国家经济安全着眼,研究电子商务安全保障体系的理论以及关键技术选择与发展策略.环境,就发展电子商务所需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以及立法和执法建议.

(1) 研究电子商务所需的企业内部环境,结合国情探索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企业电子商务的总体发展规划与实施步骤.

(2) 结合我国国情对发展电子商务的模式,包括企业对企业(BtoB)企业对消费者(BtoC)政府对企业(GtoB)政府对消费者(GtoC)等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发展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道路与对策.

2.3根据电子商务引发的管理变革,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创新与管理学科发展的有关问题

(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管理方法,包括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经营战略决策以及战略管理模式、方法和工具的创新.

(2) 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管理的特点与相应方法,尤其是信息商业价值的识别方法降低信息成本途径以及有用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利用方法.

(3) 知识对电子商务的影响与作用以及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知识管理理论、方法与工具.

(4) 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及其对所属供应链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5) 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型产业结构的构造和管理方法以及网络型产业结构中企业的生产管理、组织设计以及竞争和联盟策略等问题.

(6) 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供应链和网络型产业结构的新型物流管理方法.

(7) 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市场的运行规律,如虚拟市场中的竞争规律、交易成本进入障碍、新市场开发和营销策略.

(8)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方法.

(9)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的管理,尤其是资金的运用与监督、审计以及税收等的管理理论、方法及相应的工具.

(10)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文化以及伦理道德问题.

(11) 电子商务环境下研究与开发(ffi D)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2.4研究基于电子商务的经济系统描述(建模)分析、评价以及监控问题,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

(1) 建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经济系统(由居民、企业和政府构成)仿真模型.

(2) 利用仿真模型分析、评价电子商务环境(参数)对企业及宏观经济系统的影响.

(3) 利用仿真模型研究政府宏观调控对电子商务环境和企业的政策效应.

(4) 对我国与发达国家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政府作用与行为进行比较分析.

2.5案例研究与示范系统开发

进行案例研究与实证分析,从应用层面检验理论研究成果,通过示范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2.6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电子商务运行环境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问题:什么是电子商务系统必备的运行环境,特别是金融、法律和政策环境,我国尚存哪些差距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我国电子商务安全保证体系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选择、引进与自主开发策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构想和实施策略.

(2) 如何将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管理变革相结合,运用交叉学科的手段与方法,从理论与应用两个侧面加以分析,建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

(3) 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管理尤其是知识管理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研究,主要包括:信息商业价值的识别方法、降低信息成本途径及有用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利用方法,以及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数据仓库知识发现和知识管理等问题.

(4)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及其在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研究.

(5)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及经济系统模型 运行机制及性能分析与评价方法.

(6) 保证电子商务发展与运行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建设的有关问题.

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 电子商务 中国对策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加快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

电子商务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条件,导致了全球市场“网络市场”的崛起,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这种网络环境中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得以大大加强,并且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

(二)使得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电子商务的出现极大地缩短生产和消费间的距离,“地球村”的内涵进一步得到了彰显,它给贸易活动带来的一系列便利和高效率从广度和深度来讲均是拓展了国际分工的领域,微观层面上雨后春笋般迸发出更具灵活性的弹性厂商,宏观层面上使得水平乃至垂直分工都得到新的发展。

(三)引发国际贸易经营方式创新

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货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四流一体”,即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经营方式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生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间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减弱,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二、电子商务在我国国际贸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新型交易模式,在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难题。

(一)电子商务框架尚未建立

国际贸易操作是一个繁锁而复杂的过程,交易过程涉及多个部门,运作过程伴随大量的单证、票据与文件。为实现“单同一致、单单一致、单证一致、单货一致”的目标,不仅需要实现单据和数据的垂直分流,还要满足水平分流,需要所有涉及到的单位、部门实现标准化的数据接口。而在我国,相关部门的配合还未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体系,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

(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网络贸易要想实现从浏览、洽谈、签约、交货到付款等全部或部分业务自动化处理,需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将贸易相关部门有机连接起来,实现各部门电子数据交换。但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缓慢和滞后,绝大部分企业的电子化、信息化程度低,而网络拥挤、运行速度慢、资费偏高等因素又进一步阻碍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鉴于中小企业的软硬件环境限制,使得其在国际贸易中实施电子商务步履维艰。

(三)企业缺乏主动性

由于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我国相当数量的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电子商务的主动性不够。多数外贸企业虽然己经上网,但还停留在信息查询阶段,建有和国际接轨的专业网络平台的甚少。同时,外贸企业竞争意识不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对电子商务给国际贸易即将带来的巨大冲击,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三、加快电子商务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国际电子商务框架,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电子商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是将高技术与现实中的商务活动结合的具体应用。这其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制定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战略和规划,把海关、商检、银行、保险、外汇管理、工商、税务、银行、法律等部门同厂商、企业、用户、货物运输、信息产业等部门等单位按一定的规范与程序相互衔接,协同工作,增强政策广泛性和透明度,实现政策的统一和组织的协调,避免政出多门,形成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利环境口。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电子商务在一国的应用与发展有赖于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贫困化”被枧为21世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而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落后,有可能使我们失去电子商务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在竞争中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软硬件产品,构造我国的信息主干网,疏通网络主动脉 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降低费用,鼓励企业和个人上网,将“信息高速公路”迅速铺到千家万户,为电子商务应用建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企业认识,提高应用电子商务的积极性

电子商务打破了时空界限,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面对电子商务带来的诸如关税与税收、统一商业代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各国加强了对话与合作。我国外贸企业只有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网络贸易的开展不仅仅是一种贸易工具的简单应用,更是企业内部经营观念的彻底改革和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积极学习和吸收国外发展成熟的相关经验,才能逐步发展壮大我国企业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谭智.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 财金贸易, 2010:9.

[2]贾俊卿.因特网与企业营销创新[J]. 商业经济文荟, 2010:6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在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下,企业经营活动的电子商务环境正在逐渐形成,企业经营活动的方式、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根本的变革。主动迎接管理模式的变革,积极推动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电子商务环境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而建立的财务组织结构、财务处理流程、财务处理方法、财务制度和财务信息系统的总称。在不同的企业中,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不同,从而形成财务组织结构、财务处理流程、财务处理方法、财务制度、财务信息系统方面的差异,导致财务管理模式的不同。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一经形成,在一定时期表现出稳定性和协调性,但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其表现出动态发展的特性。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环境正在逐渐形成,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电子商务,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等各种活动更加融合,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外部之间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处理业务,使财务管理活动处于电子商务环境中。电子商务环境正在对财务管理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其表现在:

1.财务组织结构的影响

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相融合,出现模糊分工状态,以往由财务部门处理的一些核算业务将按其业务发生地点归到制造、营销、供应等部门来完成。财务部门从人员集中实体部门机构向人员分散的虚拟部门机构转变。财务部门内部的人员分工、岗位设置也将发生较大变化。传统财务部门萎缩,职能分解,包括决策和业务在内的网络虚拟的财务机构代替传统的财务管理机构。

2.财务处理流程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计算机网络代替了纸笔、算盘、计算器,电子单据在线录入,电子货币自动划转,财务业务协同,所有信息,即时产生,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财务管理无需再建事先固定地划分成一个个各自独立的环节,所有信息汇成了一条连续的信息流,所需的任何财务信息都可直接从网上获得。传统的财务处理流程将面临着一次全面的重组。

3.财务处理方法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业务活动,如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网上营销、网上采购、网上报税、网上报关等,都将在网上进行处理。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财务预算方法、资本管理方法、财务分析方法等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4.财务制度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全新的经济形态改变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规则。国家规范企业活动的各种制度面临新的要求。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必将适应新的环境要求而发生变革。就企业本身而言,财务组织、财务流程、财务处理方法的变革必然要求建立新的财务制度。

5.财务软件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正从被动地汇总业务职能部门的财务数据,转向与业务协同,主动地在业务发生时获取详细信息;财务软件正从部门级、企业级向供应链级发展,并与其他子系统相互渗透,彼此的界限日益模糊。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财务信息系统的改变,不再是简单的修补,而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未来财务系统不仅仅是面向财务处理,其触角延伸到企业内外活动的各个末端,系统功能的可变更性、可扩充性,系统内部外部数据的共享和一致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未来的财务软件本身就是电子商务的一部分,它将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变革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

二、电子商务环境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电子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1.财务与业务协同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内部网络使采购、入库、付款、出库、销售等业务与财务协同运作。外部的网络使企业与客户、供应商、政府管理部门乃至整个联盟企业之间协同运作。

2.实时财务控制

电子商务环境下,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经营活动的数据,最短的时间内采用多种方法生成财务信息,最短的时间内反馈到信息使用者,最短的时间内将控制指令到业务活动中,实时校正经营活动。3.远程财务处理控制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通过互联网络,财务处理控制跨越物理空间,延伸到企业内的每一个部门,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所有可利用资源,延伸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国家、甚至全球。

4.集中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数据集中、信息集中、管理权集中。财务系统实时、直接采集业务活动的源头数据,对数据集中管理,达到信息共享,实现整体集中管理,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统一。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着力点

1.从财务组织结构设计

面对电子商务环境,企业组织的实践和理论均表明,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呈现出扁平化的变化趋势。

2.从财务处理流程重组

20世纪9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哈默针对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提出了“企业流程再造”思想,并在欧美等国企业掀起了“以流程再造”为核心的企业管理革命浪潮。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方式对组织结构和流程重新设计,合并重复的环节,尽可能减少无效或不增值的活动,从整体流程全局最优的目标,设计和优化流程中的各项活动。

3.从财务处理控制方法改进

长期以来,很多财务处理控制方法在财务管理中得到应用,如授权批准、财产保全及复式记账等。但是,还有许多先进的方法,如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控制及无形资产计量评价(EVA、FIMIAM)等方法,在我国应用程度非常低。究其原因,除了经济环境、思想观念、财务人员素质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把这些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

4.从财务制度的创新

财务组织、财务流程、财务处理方法、财务信息系统的创新都受到财务制度的制约,尤其是宏观财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宏观财务制度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瓶颈。探索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财务管理制度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篇4

互联网对企业数字化管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让企业成为全球网络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管理和经营都能够通过电子方式进行运营,管理流程和对象能够采用数字化的方式,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非常多行业在3003年非典时期遭受到了致命打击,但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这个时期有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我国企业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迎来了新的机遇,财务业务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地区或国家。财务网络化管理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高速发展变得更加的重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电子商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财务环境主要是指企业在从事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的特定空间与时间。财务环境包含企业财务面临的社会文化、法律、经济和政治等宏观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水平、生产经营规模、经营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等微观环境。所有的企业的宏观环境是一样的,但是微观财务环境就个不一样了。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促进了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财务管理的目标、方法、内容取决于财务管理环境,研究财务管理理论要从财务管理环境开始。随着社会的电子商务化,企业的理财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变革,财务管理理论也在不断的变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链中永远只会选择那些能适应环境,适应不断变革的群体。企业同样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命运。只有能不断适应大环境的企业才会生存的更长久。新环境的到来,会带来困难也会带来机遇。面对变化的财务环境,如果财务人员能好好的把握,可能会让企业获取更大的收益。财务数据通过网络财务的处理能够实现实时,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外部发生生产经营业务,只要确认就会在相应的服务器中存人并且在财务信息系统中进行随时检测,业务信息实时转化能够对企业各种经营业务的财务报表和动态报表信息进行反映。通过实时财务信息,企业管理者能够做出及时的决策,让决策的风险可控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有所提高。电子商务企业中网络财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让企业财务管理效能延展得到更进一步的升华。财务信息在网络财务下变成了相关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提取的页面数据。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对网络财务管理战略后能够利用互联网对大部分工作,这样就能够实现移动办公、分散办公、远程办公和在线办公,这样就能够让工作效率更进一步提高,对机构运行成本有所降低。

三、网络财务还需要完善的部分

(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网络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在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网络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光要掌握会计和出纳的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网络技术、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现在的网络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企业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要进行网络财务管理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使得企业的网络财务管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例如对于电子银行财务管理,企业一些客户抱有不支持的态度,他们比较担心财务网络化之后,会造成工作岗位的比例缩小,而对于财务网络化的高工作效率,他们则不是很关心。

篇5

一、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创新

电子商务创造了一个以信息交换为媒介的网上虚拟市场,形成新的国际贸易运行机制,促进以信息网络为纽带的世界市场一体化进程。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济贸易联系得以加强,为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创新奠定了基础。

(一)在电子商务下,一种因信息技术进步给全球经营活动带来迅速变化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电子公司应运而生。电子公司把因特网和企业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因特网改变企业进入市场和接触客户的方法。电子公司的产生和发展将对国际贸易管理组织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具有电子公司功能的国际贸易企业在外贸业务经营中可实时获取商情动态,与客户进行实时双向沟通,提高了国际贸易效率。

(二)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管理组织的改革和创新。在国际贸易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分公司每天的经营情况,包括财务、物资报表等(如出库单、入库单)通过网络准确、自动地汇总到总公司的数据库中,实现企业内部数据汇总的自动化;各部门、各分公司也可通过因特网随时查询总公司的相应数据库(如了解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库存等情况),便于企业领导层迅速把有关指示和工作安排下发到下属各部门、各分公司,从而可以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率。跨国经营的国际贸易企业利用网络上的“虚拟现实”技术对分散在世界各国的不同厂家(包括分公司)进行生产协调管理,在网上进行原材料、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调度控制,让世界各国的不同厂家(包括分公司)各显所长,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资源和人才的优势,其情形接近于在同一工厂内不同车间之间的协作。由此可见,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正在建立一种国际商务的新秩序。

(三)在电子商务中,产品和服务都表现为数字信号,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四)电子商务超越时间和地域限制,解除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改变了某些公司在传统国际贸易运行机制下难以克服的区位劣势和竞争劣势。

(五)世界市场上的信息充分性进一步增强,因不完全信息或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世界市场垄断进一步削弱,市场机制将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世界市场中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充分而优良的信息服务,促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动态的资源优化配置。

(六)电子商务下便捷的信息流动,减少了国际贸易交易的不确定性,校正了世界市场发展的盲目性,为减少国际贸易决策的时滞和失误创造了条件。

(七)电子商务将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竞争。电子商务是在飞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生产和服务的全球化,加速了全球市场一体化和生产国际化的进程,促使商家与供应商和客户更紧密地联系,让商家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佳供应/销售商,从而使世界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二、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营销创新

电子商务引起市场营销的巨变,促进国际贸易营销创新,产生了新的市场营销形式――电子营销。电子营销是指电子商务在市场营销上的应用,也就是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市场营销。以因特网为核心支撑的电子营销正在发展成为现代国际贸易营销的重要方式。与传统国际贸易营销方式比较国际电子营销的主要特点是:

(一)网络互动式营销。电子营销的显著特点是网络互动式营销,电子营销帮助企业同时考虑客户需求和企业利润,寻找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和最能满足客户需求的营销决策。新的国际市场经营环境要求企业必须把客户整合到整个营销过程中来,并在整个营销过程中不断地与客户交流。网络互动的特性使客户真正参与到国际贸易营销过程中成为可能,客户在整个国际贸易营销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客户参与的主动性和选择的主动性得到加强。在这种网络互动式营销中,卖方和买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式双向交流。

(二)网络整合营销。在电子营销中,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甚至牢不可破,这就形成了“一对一”的营销关系,这种营销框架称为网络整合营销,它始终体现了以客户为出发点及企业和客户不断交互的特点,它的营销决策过程是一个双向的链。

(三)网络定制营销。随着企业和客户相互了解的增多,销售信息将变得更加定制。电子营销的发展趋势是将大量销售转向定制销售。一些大跨国公司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网提供这一服务。通用汽车公司别克牌汽车制造厂提供一种服务系统,让客户在汽车销售商的陈列厅里的计算机终端前自己设计所喜欢的汽车结构。现在大约有5%的新车买主填写自己设计的汽车订单,从费用上看,按客户要求定制的汽车,其单价不一定比批量生产的标准汽车贵。对整个汽车行业来说,在客户提出要求后再制造比在客户提出要求前制造可减少世界各地价值500多亿美元的成品库存。

(四)网络“软营销”。电子营销是一种“软营销”。与软营销相对的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时代的“强势营销”,传统营销中最能体现强势营销特征的是两种促销手段:传统广告和人员推销。传统广告是企图以一种信息灌输的方式在客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它根本不考虑你是否需要这类信息;人员推销也根本不事先经过推销对象的允许或请求,推销人员就“主动”地“敲”开客户的门。这种以企业为主动方的强势营销(无论是有直接商业利润目的的推销行为,还是没有直接商业目标的主动服务)在网络上是难以发挥作用的。软营销和强势营销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软营销的主动方是客户,而强势营销的主动方是企业。网上国际贸易“软营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遵守“网络礼仪”的同时,通过对网络礼仪的巧妙运用获得一种微妙的营销效果。

三、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宏观管理创新

篇6

关键词:安全问题 物流瓶颈 电子商务

传统交易的商业活动,消费者上门和卖方谋面进行交易。而电子商务是在因特网高度开放的情况下,不和卖方直接接触,通过虚拟平台进行的交易。明显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追求,电子商务必将成为21世纪人们主选的商务模式。

一、我国电子商务现状

电子商务节省了时间和空间的成本,比传统交易更为快捷,因此获得了消费者和企业的认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内电子商务的活力和潜力仍被持续不断的挖掘,网络大环境也是日新月异。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其中,手机网民增长速度尤为引人注意,达到3.38亿,首次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截至2012年6月底,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1亿,网民使用率提升至39.0%。相应的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应用增速加快,用户规模在2012年上半年分别达到14.8%和12.3%,至2012年底分别为1.91亿和1.87亿。

二、中国电子商务的问题

虽然中国电子商务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仍然遗留下未彻底解决的旧问题,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国内电子商务兴起之初,交易安全问题就是摆在买家和卖家面前不可回避的事实。即使,科技的发展,防范措施层出不穷,安全问题仍是一大隐患。毕竟,电子商务依托的是互联网,而互联网是开放共享式的平台,因此信用卡信息、传输数据被黑客盗走时有发生。

(二)诚信问题

欧美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完善,相比较而言国内的市场信用机制并不完善,网上交易还得顾虑对方是否可信。虽说像淘宝有自己所谓的信用认证机构,但是其中的猫腻已经路人皆知。如果诚信问题不能被解决,网上欺诈现象得不到改善,中国电子商务得不到质的改变。

(三)物流瓶颈

电子商务是虚拟交易,所以不可避免的物流是现实中的交易终端,物流的好外关系到企业能不能维护长期的客户关系。但是,由于国内的物流建设起步晚,经验缺乏,并不能完全保证企业和客户的需求。国内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小,设施落后,准业人才缺乏,仍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技术密集型。物流是电子商务与现实接轨的步骤,不可或缺,未来之一瓶颈会越来越突。

(四)专业人才问题

电子商务兴起的时间不长,国内的一些大学也是近几年才刚刚试探性的开设这门专业,缺乏经验,走出校门的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也是良莠不齐。专业人才的缺乏严重的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出现了商业模式缺乏创新,网站大多抄袭国外的尴尬窘境。

(五)法律法规问题

电子商务是虚拟的交易环境,没有健全的法律机制。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扶持,法律过严会限制发展,疏漏会导致电子商务的畸形发展。

三、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一)加强安全意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杀毒软件的开发,网上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网络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强网民的安全意识,电脑被病毒入侵后一定要更改网上支付的相关密码。

(二)建立信用机制

信用是交易的基础。电子商务的发展,信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政府牵头,联合各商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实行实名交易,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信用体系。最终,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如国外发达国家,通过银行可以查询到一个人的诚信记录。

(三)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引进外资物流企业和先进的物流设备,学习外资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建立标准化的物流体系,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建设一个规模大、集散能力强的、多功能、辐射范围广的社会化配送中心,逐步形成全国物流脉络

(四)专业人才培养

教育部门引导国内各大高校开设电子商务相关专业课程,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利用各种手段吸收国外优秀人才。国内电子商务企业应积极吸纳专业学生实习,结合实际,磨砺学生的应用技能,为社会输送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加速电子商务的发展。

(五)完善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应该像重视实物产业一样重视电子商务,把电子商务提升到经济发展目标课程上。就税收和贸易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我国实际出发,又要和国际接轨,用规矩画出方圆。扶持电子商务良性发展,对网上欺诈行为给予严重打击,拔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铆钉。

四、结语

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长远而宏大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网络安全的保障,商业诚信体制的健全,网上支付系统功能的改善,社会大环境的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修订等等许多方面。加速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社会企业的积极配合,营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三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2012.

[2]张晓梅.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及对策[J]. 商业研究. 2006(05).

篇7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物流管理发展历史较长,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论文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物流行业应当正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所出现的困境和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策略对物流管理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基于以上,本文简要探讨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二、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管理指的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中物质资料的流动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各项物流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协调、控制等管理工作,其目的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提高物流经济效益。 

物流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①作业管理:对整个物流作业流程进行管理;②战略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方向等进行管理;③成本管理:以节约成本为目的,对物流成本进行预估、核算等管理;④服务管理:对物流的相关服务流程的管理;⑤人力资源管理:对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等进行管理;⑥供应链管理:对物流涉及到的物流供应链进行管理。 

电子商务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商品、货币的交易活动或服务活动,电子商务能够减少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对于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率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电子商务充分利用率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交易方式、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变,打破了传统商务方式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对于推进全球经济市场化进程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电子商务的崛起给物流管理带来的重大的影响,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专业的物理管理人才 

人才是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对于物流行业来说也是如此,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导致当前物流事业发展困难的重要因素。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行业对于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物流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性的物流管理技能,同时要能够适应当前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要能够根据电子商务环境的特点对物流进行专业性的管理。但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很多高校都设立了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但培养出的物流人才与电子商务脱节严重,因此应当根据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对物流管理人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 

2.基础设施落后 

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了物品流通的速度,这就对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物流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已经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派送的速度和质量,物流爆仓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会加重物流行业发展的负担,还会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物流管理的创新意识不足 

电子商务以互联网为依托,有着现代化的特点,这就要求物流管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要积极创新,谋求发展。但当前不仅物流企业本身不重视物流管理的创新,政府部门对于物流行业的管理创新也缺乏重视。这种创新意识的不足使得当前物流管理很难跟得上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创新与发展策略 

1.培养复合型的管理人才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应当积极培养复合型的物流管理人才,促进物流管理的发展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首先应当对人才教育结构进行创新,在职的物流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培训,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发展趋势,不断革新自身技能;此外,政府应当积极支持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对各大高校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促进物流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培养在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物流管理意识。 

2.物流管理体系的创新 

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这就使得物流管理很难满足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市场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国内物流企业应当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设备,并对物流管理体系进行创新,从装卸、运输、配送等各个方面入手,建立一体化的物流管理体系,以此来提升物流传送速度以及物流工作效率。 

3.加强政府引导,培养物流管理创新意识 

政府是经济的宏观调控者,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行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政府应当将物流管理创新积极重视起来,引导物流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完善物流行业发展的相关制度,为物流管理创新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叙述了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并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困境,从物流管理人才、物流管理体系、政府引导等角度提出了促进物流管理创新发展的策略,旨在促进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新型国际贸易

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建立了以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品流为主体的全新物流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服务。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断向深层次扩展,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管理、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国际贸易营销手段及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一)虚拟公司——国际贸易新的经营主体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创新型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与“虚拟经营”采用了合作竞争的经营方式,揭开了信息社会公司组织及运作方式变革的序幕。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这种虚拟公司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二)虚拟市场——国际贸易新的运行环境

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信息的交换,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这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的、立体的市场空间,它突破了传统市场以一定的地域为存在前提的局限性,在全球范围内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新型世界市场的形成。信息流动加速了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带动了全球“网络经济”的崛起,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也大大加强。

(三)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新的推动力量

电子商务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信息跨国界传递和资源共享得以实现,满足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网络国际商品交易额的上升就意味着那些通过信件、跨越国境服务、有形货物运输的交易额的下降。电子商务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价格,提高效率,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会,这些机会来源于电子商务手段能够降低交易价格,让那些成本过高或执行困难的交易变得可能;同时电子商务作为传统交易手段的补充,通过提供国际市场调研、广告和营销、购买以及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支付等方式作为传统贸易的辅助手段。

电子商务还可以达成一网行销天下,对消费者产生统一的示范效应:一种消费理念、消费时尚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在世界各地快速的传播,世界的消费偏好有趋同的潮流。网络强大的通讯能力和电子商务系统便利的商品交易环境,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同时也促使营销者和消费者的沟通方式进一步发生变化,消费者希望可以亲自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评测环节中去,并且成为企业经营全过程中重要的、积极的参与者。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企业将信息以多媒体方式在网上传播,并以智能搜索和查询的方式,方便消费者主动在网络上搜索信息,这样企业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共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性,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更多的商品与服务信息;同类商品的种类较多,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强,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网络贸易也给小额消费提供了便利,节约了消费者的购物时间,同时最大限度地缩短了生产与消费间的距离,使得按需消费在技术上将成为可能。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创新

与传统国际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贸易理论创新

电子商务带动了跨国公司的变革,跨国公司由原来的二维、平行的实物流动变为开放化、立体化、多维化、网络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共同组成的流动,从而引发了对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厂商理论等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提出了新挑战,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比较优势的形成基础是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而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即国与国之间对信息的生产、反馈与使用能力上的差异—信息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虚拟经营”这一跨国公司新型合作竞争方式,是信息社会公司组织及运作方式变革的序幕,打破了传统公司组织机构的层次和界限,使跨国公司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这种外部资源“虚拟”内部化的形式,使公司的经营向柔性化、弹性化的方向发展。跨国公司的所有生产环节都被纳入现代信息网络,利用网上“虚拟现实”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直观的协调。(二)国际贸易宏观管理创新

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会给国家对国际贸易监管带来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方式的创新带来新的机遇。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运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宏观管理,积极推行电子商务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表现在:出口商品配额实行电子招标。实现网上申领、发放进出口许可证。运用电子商务进行海关管理和电子报关。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实现外贸业务全过程管理的电子化。

这些变化和创新使国际贸易的监管变的更加公开和透明,而更加公开和透明的监管环境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国际贸易政策创新

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中的国际贸易政策创新主要体现在世贸组织(WTO)通过了电子商务免、禁征关税协议。该协议的达成将对永久性禁止征收电子商务关税产生推动作用,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史上树起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子商务是未来25年内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摇篮时期,各国给予免关税扶持,有利于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成熟。

(四)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创新

电子商务创造了一个网上虚拟市场,形成新的国际贸易运行机制,促进以信息网络为纽带的世界市场信息一体化进程。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济贸易联系进一步加强,这为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创新奠定了基础。

第一,电子商务环境中便捷的信息流动,减少了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校正了世界市场发展的盲目性,为减少国际贸易决策的时滞和失误创造了条件。

第二,电子商务超越时间和地域限制。解除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运行机制下难以克服的区位劣势和竞争劣势。

第三,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产品和服务都表现为数字信号,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第四,世界市场上的信息充分性进一步削弱。因不完全信息或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世界市场垄断进一步削弱,市场机制将在一定程序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世界市场中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充分而优良的信息服务,促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动态的资源优化配置。

(五)国际贸易交易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实现对以纸面贸易单据的流转为主体的传统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的变革。在信息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发展迅速的国际贸易迫切要求实现全球贸易运作的信息化,节约社会成本和贸易成本,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国际贸易流程以买方准备一份购物清单到登记应收款帐户冲帐,需要经历20多个环节,而电子商务方式下却只需要8个环节就可完成。电子商务帮助国际贸易企业改革国际贸易流程,实现国际贸易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规模化,形成新的有效率的国际贸易流程管理模式,推动国际贸易方式创新。

(六)国际贸易营销创新

电子商务引起市场营销的巨变,促进国际贸易营销创新,产生了新的市场营销形式——电子营销。电子营销就是指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市场营销。企业通过电子营销,借助互联网,可以进行生产、信息传递、广告、购物、支付和信息化产品等业务,双向交互信息可以交换资料文件、影像、声音等,可以进行一对一双向交互,甚至可以是一对无数和无数对无数的交互。它可以将实体市场转移到最广大的人们均可以参与的虚拟市场上。客户参与的主动性和选择的主动性得到加强,现代的互动营销方式正在形成。互动营销强调企业和消费者间交互式交流的双向推动,改变了传统营销中企业对消费者的单向推动。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意识的成熟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化,差异消费、个性消费成为时尚,互动式营销通过消费者积极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使企业既可获得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又能使其产品适应单个消费者的独特需求,既满足了大众化的需求,又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在电子营销中,企业和客户形成的这种营销框架可以称为网络整合营销,它始终体现了以客户为出发点及企业和客户不断交互的特点,是对传统市场营销方式的突破。

(七)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创新

篇9

[关键词]石化产业 区域经济 区域电子商务

一、前言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理论的提出,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和项目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园区化发展成为石化产业发展的主流,石化工业园区成为我国石化产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区域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模式,对促进石化工业园区内各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和自强化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二、开展区域电子商务的意义

区域电子商务平台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起具有区域特征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将供应链上的本区域企业相互联系起来,优化原有交易流程,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配合信用、CA安全认证、交易、电子支付、贸易金融、供应链管理、单证传输、政府业务等服务,改进原有企业间的业务流程、促进企业间物流、信息流、商务流和资金流的顺畅,促进区域内企业电子化、信息化的长足发展,能够使石化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实现集聚效应。

区域电子商务平台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与传统的电子商务平台相比较,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1.促进区域贸易与合作

落后地区企业需要发达地区的合作,需要与区域外产业对接,这决不是靠少数几个企业的电子商务就能完成的,而需要区域内所有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因此,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专项区域电子商务战略以推动区域内所有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加速区域物流、信息流、商务流和资金流的良性循环,优化供应链和价值链,整合区域经济要素,形成优势产业群。

2.规范市场行为,实现公平竞争

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将发挥协会专业化、跨行业的优势,充分整合石化工业园区内的有效资源,产生行业和产业平台集聚效应,同时将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及时把政府的指令、政策、法规、行业导向等传达给会员单位,也把会员单位对行业建设的要求、企业共性问题等上报政府,协助政府在区域经济战略方针部署下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园区内企业的公平竞争。

3.增强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

最新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研究成果都指向同一个命题: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是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模式。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显著特征和优势是其整个产业供应链上的协同商务能力,以物流为基础,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务流四流合一,旨在增强整个产业价值链竞争优势,消除重复(即不增值)的活动,加强产业内部协作和外部协同,从而促进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的发展。

4.更容易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理念

通过区域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大大提高园区内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更好的满足客户包括采购、仓储、运输、包装、配货、调度以及在途物流信息查询的服务,以快捷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满足最终消费者,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三、石化产业区域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石化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初见成效,在石化产业链改造、促进石化工业园区结构升级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起步阶段,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电子商务政策环境亟需完善,应用水平亟待提高,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与挑战。

1.缺少宏观指导,发展模式不规范

从宏观上讲,我国尚未出台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划,虽然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科技部等部委从不同角度推进电子商务进程,在环境建设、对外交流、应用试点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电子商务在整体上尚处于探索式的自由发展状态,市场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整体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深化。

2.基础建设不完善,支撑体系发展滞后

我国尚未形成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力支撑,包括信任、认证、标准、现代物流、法律法规等在内的体系都不是很健全。由于基础支撑体系的不完善,我国大多数石化企业的电子商务尚处于信息、收集、交流的阶段。

3.电子商务认知不足,缺少系统规划

由于石化企业管理者对电子商务的认知不足,导致了电子商务应用范围不广、应用程度不高的局面。我国石化企业对未来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普遍认识不足,缺乏企业信息化长远发展规划,信息化的潜在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4.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程度不高

调查中发现,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化水平与企业规模有很大关系。总体上是大型石化企业优于中型企业,中型企业又优于小企业。石化工业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基础薄弱,普遍投入不足,使得这些企业虽然有信息化的迫切需求,但在资金、技术、人才、以及管理基础等方面又难以承担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工作。

5.人才匮乏,缺少信息交流及整合平台

企业内专业人才能力难以满足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需要,或者缺乏相关人才。缺少行业可共同使用信息整合平台,企业对于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意识淡薄,多数企业不了解本行业的电子商务平台,相互之间也缺少交流。

四、区域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的对策和建议

石化产业工业园区的发展是一个区域协同发展的过程,依托主导产业众多有关联产业聚集在同一地区,从而产生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和自强化机制,提高产业和区域的中观效益和微观效益。但是,这些产业的企业如果没有信息交流和业务往来,就只能处于分散孤立状态,难以形成集聚效应。为了更好的发挥区域电子商务的作用,达到提高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力的目的,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健全法律,加强与国际接轨

实践证明,没有健全的法律环境作支撑,电子商务只能是空中楼阁,根本不可能广泛应用。我国应在《电子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导下,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电子商务立法的成功经验,研究《电子商务示范法》尚未涉及的问题,对可能妨碍电子商务发展的现行法律法规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争取与国际立法接轨,才能参与全球性的经济竞争。

2.政府推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在推动石化产业区域电子商务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相关部门要在调研分析地方石化产业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和特色区域发展格局,确定运用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模式。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统一的石化产业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和服务平台,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引导、保障作用和宏观规划、指导功能。全面建设成电子商务CA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货物保险体系现代物流等支撑体系及电子商务配套服务系统,为区域内石化企业及社会各领域开发各种电子商务应用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撑创造条件,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电子商务。

3.转换思想,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

政府和企业都应该用战略的眼光,积极利用电子商务来武装自己。政府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加快建设电子商务的同时,整合网络资源,加快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和推广。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转换思想,更新观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促进电子商务普及应用,提高社会各界对发展电子商务重要性的认识;园区内的石化企业要强化自身的信息化意识,以构建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为核心,以促进模式、管理和技术创新有机结合为着力点,加快企业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区域电子商务平台所带来的优势。

4.统一标准,提升网络诚信度

诚信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石化产业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区域电子商务要快速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诚信问题的建设。利用媒体与教育,倡导诚信观念,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统一标准,完善信用体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严格监管;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做到网上业务与网下服务相结合,使用户从信任产品到信任企业,从信任企业到信任整个电子商务,来促进石化工业园区内各企业电子商务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

5.创造环境,加快电子商务发展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强化人才战略。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引进并合理使用好一批素质较高、层次合理、专业配套的网络、计算机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建设步伐。企业要强化人才战略,加强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促进电子商务人才的健康成长。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要通过多种渠道,为电子商务人才提供技术交流的机会。

二是降低门槛,吸引中小企业加入。石化产业区域电子商务要发展壮大,必须让中小石化企业都进入到电子商务行列中。但这首先要创造网络环境,一方面努力降低商家进入网络的门槛,让更多的企业进入到网络店铺,从而使互联网上的商品更丰富,用户有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区域内的中小石化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使企业尽快适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五、小结

区域电子商务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增强石化产业竞争实力,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用区域电子商务平台来提升改造和提升我国石化产业,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石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产品制造能力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根本转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石化产业区域电子商务虽然还存在种种问题,但已迈出可喜的一步。我们只有抓住“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机遇,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方针,加快发展适合我国石化产业的区域电子商务,才能使我国的石化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燕,杨克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区域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04,(26)

[2]鲁德银.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区域发展战略研究[J].情报杂志,2005,(11)

[3]金江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 2006,(02)

篇10

电子商务经济环境是指将商务活动建立在以信息和网络科技为支撑的技术平台上的经济条件,包括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企业信息和金融电子化等内容。在良好的电子商务经济环境下,企业可以利用网络,超越空间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从原材料查询和采购到产品开发、生产、宣传、销售、货款结算及与银行之间往来等各个环节的业务。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的疏通和供求协议的达成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电子商务的经济环境包括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信息化和金融电子化。

电子商务以信息和网络科技为依托。信息网络科技的发展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而信息和网络基础设施既是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果,又是其发挥作用必不可少的平台。正如莫尔定律(信息经济的规律,它表明计算机的微处理器的能力每18个月就翻一翻)所揭示的那样,信息科技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要广泛实现网上实时交易,需要网络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带宽,对硬件和软件设施的要求都非常高。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先进程度,是决定市场主体能否把握住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商机,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是决定市场主体能否在由电子商务带来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占据领先地位的重要因素。

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不断开发和广泛运用信息和网络科学技术,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在现在的运行过程中增设一套并行的信息设施。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产品设计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和信息化的人力资源培养等诸多方面。

企业能否利用电子商务带来的好处,或者说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电子商务带来的好处,依赖于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只有当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从原材料的查询和采购到产品开发、生产、销售、货款结算及与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等各个环节的业务。

金融信息化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金融信息化是指金融机构在其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运用,使金融服务更加及时、便捷、安全、多功能和全球化。在金融信息化的条件下,金融机构通过信息网络开展业务。金融信息化使网上银行应运而生。电子化票据、电子化现金传递,把理想的“瞬间传递”变为现实,而且大幅度提高了银行服务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提高了银行的服务质量。同时,金融信息化还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容。在网上,银行客户只需访问相应金融机构的网站就可以办理所需的各种业务:可以进行支付、转帐、存款、取款;可以买卖证券、期货、股票、外汇、基金等;可以修改密码、挂失存单和购买股票;可以查询帐户信息、交易明细帐、对帐单及各种金融交易情况;可以了解政府金融政策、金融组织动态、风险控制等各种金融信息。金融信息化既是电子商务的支撑点,也是金融业新的增长点。

通过网上的支付工具进行的电子支付与结算,起着联结网上交易双方的纽带作用。由于突破了地域与时间限制的电子商务正在迅速发展,金融业为了在信息时代求生存,必须要适应新时代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尽可能为网上交易的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

二、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的经济环境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都以超常的速度发展,目前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经济实力、科技发展水平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相关的科技水平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上网速度慢、收费高、网上中文信息量不足等已成为上网用户反映非常突出的问题。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取决于信息终端设备的普及程度,如电话、个人电脑的普及率等。虽然我国电话和个人电脑的普及率近年来提高速度很快,但是和世界发达国家比起来差距依然很大。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的研究人员从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设备利用能力、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信息化人才与人口素质以及国家对信息产业的支持状况等四个方面,选取了29个指标,编制成信息能力指数,测算信息能力大小。对2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信息能力进行测算和比较的结果表明,美国的信息能力得了71.76分,居第一位;日本第二,得69.97分;澳大利亚第三,得65.59分。而中国只得了6.17分,仅为美国的8.6%。与韩国的15.3%和巴西的40.2%都还有很大差距。较低的信息能力使我国电子商务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要提升我国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信息终端设备的普及程度,建设适应电子商务发展要求的基础设施,所需要投资的规模十分巨大。同时,要使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保持其科技水平的先进性,还需要不断研制和开发与网络体系相适应的信息传输设备和技术,所需要的投资也绝非小数目。达维多定律(该定律表明,任何一个企业要在本产业中保持领先地位,都必须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所揭示的企业必须进行不断创新的原理,意味着网络和信息技术投资必须保持连续性。

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能动性因素。信息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素质不断提高的信息和网络科技及相关领域的专才,如IT专才、网络管理专才、材料专才及投资管理专才等。而信息技术的超常规发展,则意味着信息科学技术方面人力资源的知识速度不断加快和素质不断提高。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许多企业都建立起了内部的网络,并不同程度地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一些大中型企业已经拥有了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并培养和储备了一些信息技术人才。一些重大的信息工程建设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在一些大中型企业也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说,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水平还是非常低的。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15000家国有或国家控股的大中型企业中,仅有约10%的企业基本实现了企业信息化或能较好地运用信息手段;约有70%的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信息手段或正积极向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努力;仍有约20%的企业只有少量的计算机,除财务计算和打字外,很少运用网络技术获取或发送信息。广大中小型企业拥有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比率就更低了。更难令人乐观的是,许多拥有信息硬件设备的企业,往往把建立自己的.COM网站和通过互联网收取电子定单看作是电子商务的全部,而不能利用信息技术和现有硬件设施实现企业内部整个流程的信息化,以至许多企业对市场信息反应迟钝,坐失了许多商机,效益非常低下。同时,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中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差别也很大。

企业信息化对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巨大需求,十分引人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企业自谋发展,自负盈亏。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首先应当使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企业应当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筹集资金,通过提升企业的信誉度,使企业能够通过向金融企业和资本市场融通资金,满足加快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对资金的需求。同时,国家应当为企业的信息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建设,自1993年开始的金卡工程建设起,驶入了快车道。金卡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卡发卡和服务体系,利用金卡工程的连接,实现跨银行、跨地区的通存通兑、联机授权、实时转帐,形成安全、快捷、经济的支付环境,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条件。尽管我国目前尚未出现网上银行,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等都已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从1997年6月开始建设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经过1997——1999年和1998——2001年两个相互交叉的阶段的建设,现在这个工程已有230个城市区域网络和314个城市信息处理中心。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实现政府债券簿记系统、电子联行系统、银行卡受信系统、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同城结算系统、商业银行前台系统及与香港实时清算系统的连接。即使如此,我国银行系统的信息化程度仍不能满足电子商务所需的实时电子化支付的要求,银行卡的普及率及使用率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在金融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少新问题也正在困扰着金融网络发展:(1)金融信息的安全问题。自从信息网络技术介入金融领域以来,人们一直就在为保证金融信息的安全而努力,发明了诸如防火墙、虚拟保险箱和种种加密技术,但是信用卡数据等金融信息被盗的事件却仍时有发生。实现金融信息网上传输时的机密性、可鉴别性和一致性等,仍然是发展电子商务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2)金融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的后发性问题。现在网络中的金融安全防护模式是,被攻击——保护——再被攻击——再加强保护。也就说,在金融信息被盗或遭到破坏以后,才有相应的技术方法和防范措施。为加强金融安全防护的可靠性,必须将其转变为有防范预见性的模式。(3)网上银行的统一问题。各网络银行出于安全的考虑,其网络都是独立运行的,这使国际间电子商务的结算不断遇到麻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协商达成网上银行统一标准运行,是电子商务发展向金融信息化提出的又一道难题。

三、解决电子商务经济环境建设中的难题

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积极打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环境。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无论是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企业信息化、金融电子化,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特别是资金和适用的人力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企业等相关主体的共同努力。

1、电子商务经济环境建设的资金问题

信息企业、工商企业、金融企业及相关各主体,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我国巨大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市场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商机,提高经济效益,为自身的发展壮大积累资金。

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多元化的特点,使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筹措资金,以满足电子商务发展对资金的巨大需求。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或发行债券,到证券市场上筹集资金等办法已为较多企业所采用,对打造有利于电子商务经济环境所发挥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今后,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联想等信息通信企业股票的上市发行,市场在打造电子商务经济环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并将最终成为打造电子商务经济环境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投资者也能通过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分享电子商务发展所带来的商机和利润。除了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参与金融市场的资本运作筹集资金。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企业内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比较严重,企业在通过资本运作筹集资金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水平和利用率。

我国作为WTO成员方,以对外开放为基本国策。在我国投资政策的指导下,利用国外资金打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环境也是可取途径。当前世界经济低迷,而我国经济发展可谓是一枝独秀,为我们利用国外资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很好地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加快打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环境不失为明智之举。

2、电子商务经济环境建设的人才问题

发展电子商务需要一大批信息科技、电子商务、现代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可是目前在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上,这类专业人才却是短缺和闲置的状况并存。从国外引进专才是解决眼前加快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对专才需要的捷径。在这方面政府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例如近几年我国政府都曾组团专程赴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招揽人才。目前出现的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回国潮是和政府的努力分不开的。今后我们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国外专才。为了更好地引进并留住专才,必须进一步完善引进国外专才的政策和相关措施。不久前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绿卡”制度,将更有利于国外专才的引进。

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除需要大量高层次专才外,还需要许多中低层次的人力资源。从长远来看,在我国这样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大量从国外引进人力资源显然也是国力所不支持的。因此,解决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教育,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发展电子商务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的教育产业为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信息专业人力资源,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人才奇缺,大量的中低层次的信息专业人力资源的实际操作能力又不尽如人意。不能不承认,这是国外软件长期垄断我国市场,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电子商务方面的人力资源结构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发展教育的同时,必须注意教育结构问题。

对信息产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短期培训,使其竞争上岗,也是一条可取的路径。但从长远来看,加强多层次、多领域人才培养是解决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失调和高层次人才短缺的根本途径。

通过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部分解决电子商务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还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源市场,一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使劳动者和企业能通过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其人力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二要进一步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完善个人收入调节制度,使劳动者能为实现其人力资源最大化而合理流动,同时又不致导致两极分化;三要加快市场法制、制度建设和社会保险制度、户籍制度建设,为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四要发展和完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提高其服务质量,为劳动者合理流动疏通信息。

3、电子商务经济环境建设中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短缺问题,都必须通过市场来解决。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市场主体的产权尚有待明晰,市场行为有待规范;市场体系也还有待完善和健全;市场运行的规则、制度和法制建设更需要加强。也就是说,无论是信息企业自筹资金,还是通过金融市场融通资金,都需要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体系、市场规则、市场法制的建立健全。从根本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但是政府强有力的、正确的宏观调控,可以促使这一进程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在打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